浙江省江山市农业概况(通用8篇)
浙江省江山市农业概况 篇1
美丽田园 风光农业
——江山市农业概况
江山地处浙闽赣三省交界,是浙江省西南门户和钱江源头之一。区域面积2019平方公里,总人口60余万,下辖2个街道12个镇6个乡。是浙江省传统农业大县,素有“中国白菇之乡”、“中国蜜蜂之乡”、“中国白鹅之乡”、“中国猕猴桃之乡”、“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县”、“中国果菜无公害十强市”、“全国重点产茶县”之称。2012年,农业主导产业总产值超50亿元,同比增长4.1%;农民人均纯收入12131元,同比增长11.4%。我市农业主要呈现以下六个特点:
——生态环境带来新优势。江山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市、浙江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气候宜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7℃左右,年降水量1650~2200毫米,年日照1800小时左右,无霜期250天左右。水资源丰富,年径流总量22.8亿立方米,主要河流为江山港江,为钱塘江的上游支流,建有总库容4.7亿立方米的白水坑、碗窑、峡口三大水库。江山地貌类型多样,以山地丘陵为主,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水田面积32.6万亩。江山生物种类繁多,自然植被有常绿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灌丛等,森林覆盖率68.4%,有脊椎动物200多种。自然环境十分适宜农业发展。
——空间平台得到新拓展。从2010年开始规划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现代农业园区,农业“两区”成为现代农业发展大平台。规划建设省级粮食生产功能区16.6万亩,列入省级创建点的现代农业综合区2个(其中南部综合区以农业经济为主,东部综合区以林业经济为主)、主导产业示范区6个、特色农业精品园18个。把农村土地流转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牛鼻子”工程,全市土地流转总面积13多万亩,流转率44.6%。目前,已建成粮食生产功能区6.74万亩,省级千亩粮食生产功能区2个,建成省级特色农业精品园5个,峡口镇成功创建了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绿业公司成为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企业,现代农业发展的空间平台得到新拓展。
——主导产业培育新品牌。食用菌、畜禽、蜜蜂、果菜、茶叶是江山五大农业主导特色产业。注重产业转型提升,致力打造精品农业。江山白菇是浙江省十大名菇,年栽培规模3.3亿袋;江山蜂业是区域产业金名片,拥有近5000人的养蜂队伍,蜂群数23万箱,规模和效益连续21年居全国各县之首;江山白银耳鸡是我国稀有的白耳系蛋肉兼用型鸡,是中国“三黄鸡”中优良品种之一,2006年8月列入首批138个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名录,江山乌猪、白羽乌骨鸡于1983年列入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名录;江山主打无公害、绿色果菜,果菜面积14.8万亩,形成平原和山地果菜生产区;江山绿牡丹茶明代列为御茶,摘得9项国家级桂冠,经《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白皮书》评估,2012年江山绿牡丹茶品牌价值达4.92亿元;江山猕猴桃品质品牌享誉全国,已成为全国猕猴桃鲜果交易集散地,年交易量达2.2万吨。2010年又将花卉、药材等农业新兴产业列入现代农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从五大特色产业群发展为“六群”产业新格局,一村一品特色鲜明。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全市拥有农业类商标639件,其中中国驰名商标3件、省著名商标9件、衢州市著名商标27件;浙江名牌9个、衢州名牌21个;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35个、绿色食品11个、有机食品1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2个、省级无公害农产品产地36个。
——休闲农业呈现新业态。在全省率先探索创意农业,打造美丽田园,拓展农业功能,促进农业、旅游、文化等产业融合,形成了农业发展新业态。2011年在凤林、峡口粮食生产功能区以及世界自然遗产地江郎山下,开展彩色稻艺创作,用彩色稻、油菜、小麦创作不同规模和内容的稻田艺术。“彩色稻田艺术—田园风光”荣获全国文化创意金奖,成为美丽田园新亮点。全市有三星级全国休闲观光农业示范点1个、省级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园2个、江山市级休闲农业示范点5个。已基本形成了以彩色稻艺为主,同步建设百亩梯田风光、千亩向日葵观赏基地、万亩油菜花观光园的“百千万农事景观带”,从而让“创意提升农业,休闲改变生活”。积极打造农事节会品牌,从2011年开始已经举办三届江山绿牡丹开茶节,不断推出精品果菜节、枇杷节、杨梅节等精品农业节会,影响力不断提升。
——经营主体构建新体系。积极培育提升农业龙头企业、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农业主体,积极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全市拥有江山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20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6家、衢州级34家、江山市级79家,其中有自营出口权的农产品加工企业26家。培育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72家,其中省级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12家、衢州百强合作社3家、江山市级示范性合作社57家。积极培育现代家庭农场,通过抓试点、创模式,已培育江山市级规范性家庭农场10家。培育百亩以上农业生产经营主体145个,其中百亩以上种粮大户58户。职业农民培训列入全国首批试点县。
——设施装备实现新提升。全市拥有各种农业机械15多万台(套),农机总动力达38.97万千瓦,农业机械化作业率达47%。建成育秧中心11个、季育秧能力达2.23万亩,水稻烘干中心13个、年烘干能力1.77万吨,拥有大中型拖拉机61台、工厂化育秧设备30套、插秧机123台、联合收割机272台、烘干机21台。全市设施化农业生产面积达3万多亩,其中连栋温室4.4万平方米,钢架大棚43.4平方米。农业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各乡镇都建立了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中心,社会化服务逐步扩大覆盖面,2012年全市粮食生产“五代”服务面积超70万亩次。
当前,江山市正在加快建设优势凸现、高效生态、经营集约、功能多元、精品精致的现代农业,全力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市,努力把江山建设成为高效生态农业强市、特色精品农业大市,致力打造美丽田园、风光农业!
浙江省江山市农业概况 篇2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现状,差异,安徽马鞍山,黑龙江绥化
为了做好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结合所学专业, 进一步了解社会, 在实践中增长见识、培养社会责任感, 笔者利用暑假时间针对安徽省马鞍山市和黑龙江省绥化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作了调查, 以咨询相关部门负责人和通过各种途径搜索相关文献资料的形式为主。
1 南北方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1.1 安徽省马鞍山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1.1.1 马鞍山市农业概况。
马鞍山市现辖3县3区, 2012年末全市人口为228.37万人, 其中农业人口144.34万人。全市土地面积4 042 km2, 其中耕地面积12.5万hm2, 可养水面3.4万hm2, 林业用地5.9万hm2。马鞍山市粮食生产以水稻为主, 稻米约占粮食总产量的78%, 小麦约占粮食总产量的16.5%, 大豆、玉米、薯类等很少, 仅占粮食总产量的5.5%。马鞍山市的耕作制度有一年两熟制和一年三熟制, 一年两熟制为马鞍山地区传统的耕作方式, 多为秋播小麦、大麦、油菜等, 次年夏收后种水稻、黄豆、绿豆、玉米、山芋、棉花等;一年三熟制是随着双季稻的推广而普及的耕作制度, 主要秋播作物有早熟小麦、大麦、油菜等, 次年午收后种早稻, 7月中下旬早稻收获后再种一季双晚稻。
1.1.2 马鞍山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截至2012年底, 马鞍山市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60.58%, 其中, 机耕水平达87.85%, 机播水平达22.65%, 机收水平达62.14%。马鞍山市农户或农业经营主体拥有农机具总量为11 507台 (套) ;已登记注册成立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共计61个, 拥有各种农机具4 062台 (套) , 占全市农机具总量的35.3%, 其中, 大中型拖拉机818台, 配套农机具1 676台 (套) , 联合收割机630台, 水稻插秧机365台, 服务农户数56 540户, 占全市农户数14%。
1.2 黑龙江省绥化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1.2.1 绥化市农业概况。
绥化市下辖1区3市6县。全市总人口541.6万人, 其中农业人口391.2万人。现有土地面积35 211 km2, 其中耕地面积14.9万hm2, 可牧草原60万hm2, 林地71万hm2, 可养水面10万hm2, 尚有待开发的土地26.3万hm2。绥化市粮食作物有玉米、大豆、小麦、水稻、高粱、谷子等, 经济作物有油料、烤烟、亚麻、甜菜、瓜菜、中药材等。绥化市耕作制度为一年一熟制。土壤大部分是黑土, 占耕地面积的50%以上。
1.2.2 绥化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绥化市农机化发展迅速, 新建千万元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168个, 占全省新建总数的50%以上;大型农机作业能力大幅增强, 目前58.84 k W以上动力机械综合机械化率达到了56.13%, 其中132.39 k W以上大型拖拉机1 026台, 大型农配套机具2 805台, 玉米联合收获机2 240台, 合作社大型机具全程机械化作业能力已经达到73万hm2;农机综合机械化程度迅速提高, 已由2010年的82%提高到2012年的92%, 其中机耕、机收、机播程度分别达到100%、70%、98%。
2 南北方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对比
2.1 农业概况对比
从表1可以看出, 绥化市农业人口多, 土地资源丰富, 林地和草原面积广大, 但人均可耕地面积较少。马鞍山市土地资源不足, 草原和林地比重很小, 但人均可耕地面积相对较多。
2.2 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对比
从图1可以看出, 绥化市农业机械化程度相比马鞍山市高出很多, 尤其是在机械播种的程度上, 两者相差75.35个百分点。
3 南北方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耕地面积较大, 但我国人口基数大, 增长速度快, 且土地资源质量不高, 土地沙化、退化现象严重, 适合耕种的土地面积越来越小。1978年土地改革后, 我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这使得土地规模变小, 现代化农业耕作方式很难得到推广。尽管近年来我国一再强调普及教育, 但是农村劳动力相对城市来说, 整体文化素质仍较低。在接受一些新科技、新农机产品时, 思想观念相对来说比较保守, 对农业机械的推广与普及也造成了一定的障碍。在农业机械化发展中除了这些共性问题外, 南北方还各自存在着一些问题。
3.1 马鞍山市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3.1.1 劳动力过剩因素。
安徽省是我国的人口大省, 马鞍山市也不例外。马鞍山市农业人口除去外出务工经商和从事多种经营的, 农村仍存在大量的过剩劳动力。大量剩余劳动力不能向非农产业转移, 必然会阻碍农业机械化的发展[1]。
3.1.2 地理环境因素。
马鞍山市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 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单位面积产量高, 但是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对我国南方农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3.2 绥化市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3.2.1 农村劳动力收入相对过低。
绥化市的农业人口不断增加, 农民进城打工困难重重, 再加上现阶段农产品基本上呈供大于求或供求基本平衡的格局, 导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业生产的综合性、分散性、季节性和地域性决定了其所需要的农机品种多、数量大, 要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就必须投入大量的资金[2]。而收入较低, 导致农民没有足够的资金来购置农业生产所需的机械设备。
3.2.2 农机产品的相关因素。
东北地区的农业机械化水平相比全国的农业机械化水平已经高出很多。但是, 就农机产品方面来说, 产品种类设置和农机推广及售后服务方面存在不少问题。由于中央对于农村政策和投入的倾斜, 对购买农机的农户或生产厂家进行补贴, 这可能导致厂家为了牟利, 不管这些农机能发挥多大的效率, 只对某些个别型号的产品进行大量生产;而在农村, 也缺少专家对农民购机做出正确的指导。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农业机械化的一种虚增长[3]。由于农村人口分布较散, 信息相对闭塞, 再加上农民的文化程度相对较低, 所以一般的传统销售和售后服务方式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4]。
4 对策
4.1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由于农业用地的减少以及农村劳动和生产率的提高, 必然产生农业剩余劳动力。要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就必须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吸纳富余的农村劳动力, 进而提高农民家庭收入, 吸引农民购买农业机械, 提高农业生产率, 从而达到良性循环。
4.2 进一步完善各项保障制度
一方面, 健全完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 使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事其他行业而没有后顾之忧, 土地才可能通过转让得到集中, 为实现农业机械化打下基础。另一方面, 政府可以通过产业保障制度这种宏观调控来平衡各产业的发展, 保障社会经济稳定健康的发展。例如, 西方一些国家农民种地实行保险, 即使受灾, 农民的收入也会有保障, 农民继续种地的积极性也不会受到打击[5]。
4.3 优化农机产品的种类、结构并使农机服务专业化
我国早已加入WTO, 要让农业适应国际发展环境, 首先要让农机适应农村市场的发展, 即农机的种类、结构等各个方面更适应于农业发展的需要[6]。为此, 要进一步推进农机生产的市场化, 由市场和国家的宏观调控来引导农机行业的发展。由于农村特殊环境及特殊群体的影响, 传统的推销及售后服务方式明显不适用农机产品的销售服务。所以, 必须寻找一种适合于农村特点的服务方式, 这有待于广大一线农机化产品销售人员进一步的调查、研究。
参考文献
[1]谭敦勇.关于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EB/OL]. (2012-12-11) [2013-09-28].http://www.hnnjj.gov.cn/show.jsp?src_id=4183.
[2]望奎县农业局.望奎打造现代农业“升级版”[EB/OL]. (2013-07-22) [2013-09-28].http://www.hljagri.gov.cn/nydt/nydtsn/201307/t20130722_525579.htm.
[3]彭代慧, 祝诗平.影响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因素及对策[J].农机化研究, 2007 (7) :66-68.
[4]黄和祥, 刘守祥.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影响因素及对策[J].农机化研究, 2005 (3) :39-40, 43.
[5]杨敏丽, 涂志强, 沈广树.国外农业机械化法规及支持政策[J].中国农机化, 2005 (2) :3-6.
浙江省江山市农业概况 篇3
教学过程:
一、教前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2、学生预习字词、朗读课文。
二、导入新课:
学生自由畅谈四季中最喜欢的季节。
三、听读课文:
学生谈听后的印象。
四、诵读课文:
学生初步概括夏天的特点及作者的情感。
五、解读课文:
找出夏天的特点在文章中的具体体现。
六、品读课文:
品读文章中描写优美的语句。
七、延伸课文:
古诗词有关夏天诗句的积累
八、课外作业:1、必做:写写自己心中的夏。(也可写某个特定环境中的“夏”,如赤日下、雷雨中、乘凉时等等)300字左右。2、选做:你能搜集到更多的关于夏季的资料吗?
例如:你知道夏天是怎么形成的吗?
你能找到以“夏”为主题的文章吗?
你能说出多少关于“夏”的成语或谚语。
你能找到以“夏”为主题的照片、图片或音乐吗?
„„
用心
爱心
浙江宁波概况导游词 篇4
来到宁波,我们要从什么角度去了解它?它又是怎样展现在人们面前的呢?我们可以概括的认为宁波共有四张名片.我们先打开第一张名片,这张就是宁波装,俗话说:”云想衣裳花想容”,中国人用”衣食住行”来概括生活的最基本内容,而衣排在最前面.韩非子说:”人无羽毛,不衣则犯寒”,到了现代社会,服装不仅仅是人类用来御寒护体的,更是人类智慧文明最直露和最实用的审美物化体现,自1998年中国首家服装博物馆在宁波诞生,中国自有龙袍以来,有意义的服装变革大抵只有两次,一次为公开实用的胡服骑射,二为作宣言的中山装.从前的人们除他们的住宅外,都是靠衣服来表示地位的尊卑,完全限制了个性特征,而西服的出现却能体现出人类对于健全体魄的憧憬,在”五口通商”后,外出谋生的宁波裁缝,用高超的祖传手艺,给外国人(当时称红毛人)制作西服,因此,”红帮裁缝”应运而生,一把剪刀,一把尺子,到中国的第一件中山装,第一套西服,第一家西服店,都出自宁波人之手. 20世纪90年代,宁波服装步入了它的黄金期,现有1600余家企业,年服装生产力占全国的12%左右.宁波的服装业被认为是未来中国服装业中最有希望与中国服装业一争高低的一个板块.好,现在大家都各自检查一下,各位身上穿的是否有宁波的服装,如果没有,晚上等我们住下来后,大家赶快去买,因为在将来,也许你会因穿有宁波服装而骄傲,(开个玩笑).宁波服装名牌可以说是群星灿烂,”雅戈尔”、”杉杉”、”罗蒙”。 宁波的第二张名片是”宁波帮”.当然大家不要误会是江湖上的”黑帮”,而是许许多多在外闯荡的宁波人的统称。”宁波帮”的名人还有香港环球航运集团世界船王包玉刚。
1918年11月10日,包玉刚出生在浙江宁波一个小商人家庭,父亲包兆龙是一个商人,常年在汉口经商。尽管他事务繁忙,但却对子女非常严格。由于家庭还算富裕,他决定让子女接受当地最好的教育。13岁那年,父亲送他到上海求学。到上海不久他就一头扎进吴淞商船专科学校(今大连海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前身)学起了船舶。抗战爆发后,他辗转到了重庆。在这里,他没有按照父亲的意愿继续进大学深造,而是自做主张跑到一家银行当了一名小职员。 1938年,包玉刚来到上海,在中央信托局保险部工作,凭着自己的努力和在银行里积累的经验,在7年短短的时间里,他就从普通职员升到了衡阳银行经理、重庆分行经理,直到最后的上海市银行副总经理,前面的路途可谓一帆风顺。但在这时,他却辞职了,因为在这个方面没有兴趣,亲友对此都迷惑不解。
1949年初,包玉刚与父亲一起携着数十万元的积蓄,到香港另闯天下。开始的时候做些小生意,积累了点钱,但接下来干什么呢?包玉刚想起了童年对海的向往,于是提出了海运的主意。母亲劝他,“行船跑马三分险”,搞海运等于把全部资产都当成赌注,稍有不慎,就会破产,父亲认为,香港的航运业已经十分发达,竞争相当激烈,而包玉刚对航运完全是门外汉,凭什么经营航运?但包玉刚主意已定,矢志在海洋运输业谋求发展。他一面继续做好父亲和其他家庭成员的说服工作,一面四处了解有关船舶和航运的情况,认真研读有关航运和船舶方面的书籍。
包玉刚终于可以一圆自己的海上之梦了!虽然这个路程十分艰难,而当时他已经37岁了。
开始的时候,资金不够,在朋友的协助下,筹集了70多万美元,包玉刚专程到英国买回了一艘以烧煤为动力的旧货船,这艘船已经使用了28年,排水量也只有8200吨。虽然这艘船很破,但包玉刚却像得了稀世珍宝一样,请人将它整修油漆一新,并取名叫“金安”,这艘船就是事业的开始。1955年,包玉刚成立了“环球航运集团有限公司”,并与日本一家船舶公司谈妥,将“金安号”转租给这家公司,从印度运煤到日本,采取长期出租的方式。
这是一个冒险的决策,因为当时世界各国经营航运业的人,都是采用传统的短期出租方式,也就是每跑一个航程,就同租用船只的人结算一次。这样不但收费标准高,而且随时可以提高运价。闻名世界的希腊船王奥纳西斯、美国船王路
德威克,以及老一代香港船王董浩云,都是这样做的。可是包玉刚与他们都不一样,他出人意料地采取了长期出租的经营方式,把自己的船为期3年、5年甚至10年地租给别人,租用者按月交纳租金,但租金标准却要低得多。许多人都在嗤笑这个不自量力,不懂规矩的小孩子,但包玉刚自有他的打算,他曾对人说:“我的座右铭是,宁可少赚钱,也不去冒险。”他谋求的是长期则稳定的收入,这是放眼未来的一种经营方法。而短期出租就要承担一定的风险。
1984年后,宁波相继被国家确定为沿海开放城市、计划单列城市。让海外资本家出钱来办学校,这在当时是绝对不敢想象的。 1976年,中国遭遇到唐山大地震那样巨大的灾难,几十万人伤亡、一座城市被摧毁,都咬紧牙关,硬是没要国际上的一分钱援助。这次不过是造一所大学罢了,怎么能开口向外面的人去要钱?
怎么办?最后是邓小_帮助宁波人打破了思想的桎梏。1984年8月,邓小_在与时任国务委员的谷牧谈话时说:“宁波人海外侨胞人数不多,但质量较高。要把全世界的‘宁波帮’都动员起来建设宁波!”
邓小_此举的激励作用是巨大的。在他发表“宁波帮”讲话后不久,包玉刚马上行动起来,满足家乡的办学渴望。他把建校方案交给卢绪章时,两人一拍即合。在卢绪章的大力促成下,包玉刚当场答应拿出5000万元人民币,助建宁波大学。1984年12月20日,邓小_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包玉刚。包玉刚提出了在宁波办一所大学的设想,希望得到支持。“我赞成。”邓小_非常高兴,称赞包玉刚“爱国爱乡,有见识,这件事办得好!”并欣然答应给宁波大学题写校名。宁波大学的建校速度是一个奇迹。1985年10月29日,由包玉刚总捐资2000万美元、占地1283亩的宁波大学,在他的老家庄市附近举行了奠基典礼。迄今为止,有近50位海外“宁波帮”人士先后捐赠逾2.5亿元人民币(按当年汇率计算)用于学校的各项建设。
邓小_亲接“烫手”支票
对旧有观念的突破,最早发生在1981年。“1981年7月6日,包玉刚与父亲包兆龙一起访问北京,首次受到了邓小_接见。邀请并陪同包玉刚的是他的表兄弟、外经贸部顾问卢绪章。然而偌大的一个北京却找不到一个像样的宾馆招待这位大老板,最后好不容易才在北京饭店安排了一个套间,而包玉刚的大批随从 却住不进去,包括他的妹夫——他最得力的助手。”王耀成说。在北京,包玉刚向卢绪章提出,他想为国家做点实事,第一件事不是造船,而是要捐1000万美元给北京造一座像模像样的大饭店。他不要求任何回报,只提出一个条件:饭店以他80多岁的老父亲的名字命名,叫“兆龙饭店”。1000万美元,在1981年是个天文数字。“然而这张沉甸甸的支票却没人敢接。”王耀成说道,“这件事在北京的各个部门讨论来、讨论去,一直通不过。持反对意见的人发言说:‘他是一个海外资本家,不过出了点钱,就想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首都永久留名,这怎么行?’”
这件事,最后还是报到了邓小_那里。“邓小_听到此事迟迟办不下来,便生气地说,‘为什么不同意?人家捐款,那是出于一片好心,留个名不过是个形式而已,没什么大不了嘛!这张支票,你们不敢接,我来接!’”拍板以后,邓小_亲自给兆龙饭店题写店名,他亲自出席了签约仪式,亲手接过了这张支票,又亲手为兆龙饭店剪彩。
宁波的第三张名片是“宁波港”。唐朝天宝十一年(752),三艘日本谴唐使船由东瀛来华,缓缓驶入明州港,标志着古代宁波港的正式开埠.明州港,唐宋时与广州、扬州,元时又与广州泉州并列为我国对外开埠的三大港口.而在鸦片战争后,宁波被辟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北领的上海崛起后地位削弱,曾一度衰弱,1916年秋,孙中山先生携夫人宋庆龄从上海乘船来宁波,在经乍浦洋面时,曾说:”吾立国以后,势必在此建立东方第一大港”,可惜壮志未踌,身先死.宁波港分货港和渔港,货港以北仑港为代表,渔港以象山的石浦港为代表.北仑港到2000年,货物吞吐量就突破了一亿吨!现以挤身世界亿吨大港的行列,蓬勃发展的宁波七港,已与世界上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个港口建立了通航联系,北仑港拥有中国大陆绝无仅有的20万吨级矿石码头和25万吨级原油码头.宁波新世纪工程第一条就是要把宁波港建设成为国际深水中转枢纽港.而石浦港是中国四大渔港之一,与舟山群岛相连通,濒临东海的宁波,人们对海洋的感情是深厚的.”海洋固大,竭泽而渔必致无鱼,取之无度必将无物”’就是说海洋虽然浩瀚,过度的捕捞渔民也就无鱼可捕,而海洋中也将没有任何东西存在,所以”善待海洋,就是善待人类自己”.因此就有了2000年中国的开渔节,什么叫开渔节?它就是渔民们自发在每年的7-9月份进行停止捕鱼作业,
称”禁鱼期”.而到了9月15号后就进行祭海仪式,举行一系列的文化活动,祈祷平安和丰收,讴歌大海,称”开渔期”.在祭海仪式中,读罢祭文后,参祭队伍从祭坛走想大海,三次鞠躬行礼,将稻谷、花生、红枣、核桃、水果等五过,抛向远方,然后就向大海献酒,接下来就是18名儿童手捧玻璃鱼缸,让蟹、虾、幼鱼们生还大海,以示渔家后代对大海的感激和反馈之意,最后100名男女青年三步一叩。
那么宁波的第四张名片就是”宁波景”.宁波于1999年荣获全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称号.宁波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它有渊源流长的历史文化,充满气节的斗争风范,漫步天下,闯荡四海的英雄业绩.它的东面是海天佛国普佗山,南有奇山绣峰雁荡山,西有美丽米人的西湖,北有国际大都市上海,形成了一个圈带似的旅游网.
宁波人讲话:一靠警察,二靠妓女,三是不能讲。三靠,其实是政策、机遇、北仑港。
海盐农业概况范文 篇5
海盐县位于杭州湾跨海大桥北岸,是沪、杭、苏、甬四大城市的区位中心,是浙江省首批小康县之一。全县陆地面积534.73平方公里,海湾面积537.90平方公里,耕地37.82万亩,人口36.59万,下辖8镇2区,104个行政村,2629个承包组。全县农村人口28.59万人。全县20.05万农村劳动力中,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4.78万人。2007年,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22.5亿元,同比增长14.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3%;农业增加值14.1亿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3.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309元,同比增长11.6%。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六年位列嘉兴市五县二区首位。
一、农业产业概况
通过多年来的政策引导和扶持,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不断加快,逐步形成了“3+3”农业主导产业格局。即:粮油、畜禽、蚕桑等三大传统产业和水产、水果、蔬菜等三项新兴产业。
传统产业方面:一是粮油产业。2008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43.64万亩,总产量19.53万吨;油菜种植面积8.96万亩,总产量1.48万吨。2007年,全县粮油总产值38412万元,约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17.0%。二是畜牧产业。2008年12月初,全县生猪存栏46.63万头,其中母猪存栏6.69万头,肉猪存栏8.30万头,仔猪存栏31.57万头。全县湖羊存栏8.35万只,长毛兔存栏17.24万只,全县家禽存栏87.04万羽。2007年,全县畜牧业总产值86684万元,约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38.5%。三是蚕桑产业。全县桑园总面积4.8万亩。2008年,全县共发蚕种10.57张,蚕茧总收入7089.95万元。2007年,全县蚕茧总收入9032万元,约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4.0%。
新兴产业方面:一是水产。全县水产养殖面积2.8万亩,其中罗氏沼虾、青虾、南美白对虾、河蟹、鳖等名特优水产养殖面积占2万亩左右。2007年,全县渔业产值22520万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10.0%。二是水果产业。我县是全国南方欧亚葡萄推广的实验基地,主要有柑桔、梨、葡萄、桃等,并拥有黄沙坞、黄泥坡、纯元、八字等一批知名品牌。目前,全县水果种植面积2.6万亩。2007年,全县水果产值21741万元,约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9.7%。三是蔬菜产业。2008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11.3万亩。2007年,全县蔬菜产值3424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5.2%。另外,我县拥有山地3万余亩,花卉苗木种植面积2565亩。2007年,产值1566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0.7%,列入浙江省优势产业规划区。芦荟产业经过多年来的发展,拥有大棚芦荟近千亩,是华东地区最大的设施芦荟栽培基地。
二、主要工作进展
近年来,我县研究提出并连续多年实施“两提高、一确保、一探索”工作思路,以建设高效生态现代农业为目标,努力提高全县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积极探索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新途径,有力地促进了全县农业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1、农业龙头企业发展顺畅。目前,全县拥有农业龙头企业28家,其中省级2家,市级16家。2008年,全县28家农业龙头企业在相关优惠扶持政策的激励下,不断扩大经营规模,加快发展速度,经营情况良好。2008年,全县19家生产型农业龙头企业实现产值14.06亿元,同比增长47%,带动农户9.3万户次。如省级农业龙头企业浙江青莲食品有限公司是浙江省最大的猪肉供沪基地,鲜猪肉供沪量占浙江省猪肉供沪总量的80%。2008年6月,国家级农业综合开发重点产业化经营项目无公害肉类深加工项目竣工投产。2008年,该公司屠宰销售生猪达97.0万头,同比增长67.2%;实现销售收入6.04亿元,是上年同期的2.04倍;浙江万好食品有限公司也产销两旺,收购蔬菜20000余吨,同比增长40%左右;嘉兴芦荟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实现销售收入2500万元,同比增长25%;海盐金海湾绿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实现销售收入2100万元,同比增长30%。目前,我县“膳博士”猪肉、“味之源”芦荟饮品、“南湖船菜”脱水蔬菜、“尼松”野鸭、“富水龙”水产、“绿里香”茶叶等品牌农产品知名度高,市场前景好。
2、农民专业合作社特色鲜明。目前,全县拥有农民专业合作社42家,社员4808个,注册资金达816.8万元。这些合作社纷纷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开展技术培训,引进新技术、新品种,积极做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全年共帮助销售农产品6.35万吨,销售收入5.3亿元,服务纯收入356万元,二次返利189万元,联结带动农户4.67万户次,基本实现了农业产业全覆盖。海盐县久洋农机合作社、海盐县友邦植保合作社、海盐县友邦测土施肥合作社,通过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全省率先尝试粮食生产全程社会化专业服务模式,接受秦山镇庆丰村600亩土地托管,组建成立海盐县农业全程社会化服务实验区,为创新农村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积累有益的经验。与此同时,友邦测土施肥合作社利用畜禽粪便收集中心,牵头组建海盐县生物有机肥厂,运用先进生物技术,把畜禽粪便转化为酵素生物有机肥,实现了畜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2008年,在水稻上示范推广了5000亩。
3、农产品质量安全有效保障。多年来,我县以提高农产品质量、确保农产品安全为目标,突出“绿色”主题,实施品牌战略,推进农业标准化,加强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基地建设,加强农业行政执法,认真贯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普遍实行“统一农资供应、统一生产标准、统一操作规程、统一注册商标”,在合作社内部形成农产品质量控制系统,使面广量大的农产品从“三无(无生产单位、无生产标准、无品牌)”转变为“三有(有生产单位、有生产标准、有品牌)”,极大地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农业龙头企业更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主要推动力量,如浙江青莲食品有限公司,在同行中率先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以及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三大体系认证,开通了国内首家生猪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通过源头可控、加工监控和终端追溯,更好地保障了肉品质量安全,被指定为中国第24、25次考察队的猪肉供应商,2008年10月已完成第三次供货。目前,全县已有生猪、芦荟、葡萄、柑桔等28个农产品制定了技术操作规程,建成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6个、县级农业标准 化示范区7个;全县已经建立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产品生产基地28个,拥有横港蜜梨、纯元葡萄、黄沙坞柑桔、绿里香茶叶等一大批生产基地;全县拥有省级以上无公害农产品产地23个,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23只,生产规模达到3307.6公顷、51.5万头(畜牧)、95万羽(畜禽);全县拥有有机转换产品认证证书的农产品1只,省级名牌农产品3只,市级名牌农产品12只。
4、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近年来,我县先后筛选确定了200712个、20088个、200920个经济薄弱村重点扶持项目,按照一个经济薄弱村安排一个规模型投资项目,一举摘掉薄弱村帽子的重点扶持要求开展扶持。目前,2007的12个重点扶持项目,除百步镇万胜村因行政区划调整正在办理相关手续,已有11个项目建成。秦山镇秦兴村仓储物流项目年增收44万元;通元镇通元村综合楼项目年增收17.66万元;武原镇红益村标准厂房项目年增收18万元;于城镇何家村标准厂房也已与企业主签订了租赁协议。2008的8个重点扶持项目,2个项目已建成,风景区南山村停车场项目,每年为村集体增收18万元左右,通元镇张桥村标准厂房项目也已基本竣工;2个项目将在10月开工建设;3个项目正在办理有关建设审批手续;西塘桥镇黄家埝村因行政区划调整而暂缓。2009的20个重点扶持项目,已于今年提前启动,2个项目已开工建设,13个项目已开始办理有关建设手续,6个项目正在做建设前的准备工作。
总的来看,我县农业经济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困难。一是农村土地流转难度大,农业家庭经营规模小。由于农民恋土情结一时难以解开,加上近年来国家出台了许多扶农惠农政策,土地上承载的税费负担已降低至零,全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难度很大,农业生产也就难以形成规模效益。二是我县农产品加工业还不够发达,不少农产品集中上市季节供求关系失衡。由于我县农业龙头企业数量还是偏少,带动能力较弱,难以承担起把农产品加工成为农商品,变农产品的季节性销售为全年性销售,或通过保鲜、贮藏拉长农产品销售季节,从而改善农产品供求关系的重任。三是我 县农业生产经营合作化程度还不高,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有待进一步建立健全。我县从事农事操作的大多是六七十岁的老年农民,综合素质不高、创业意识不强,加上千家万户分散经营的传统农业经营模式和增长方式,与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还不相适应。
三、今后工作重点
建立“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关键在于如何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改善农产品供求关系。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重要途径,就是实现农业的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生产经营。即用现代工业提供的技术装备农业,用现代生物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经营理念和组织方式管理农业生产和经营,并实施全过程标准化运营。而农业产业化的本质在于大力推进农业的工业化,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可以实现农产品增值,提高农产品供给弹性,改善农产品供求关系,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可以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让农民进入到农副产品的加工和销售领域,使合作社生产的农产品直接进入超市等销售网络,或直接卖到国际市场,让农民分享到农产品加工业和销售业的利润。
1、鼓励土地合理流转,促进农业规模经营。
要从有利于农村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出发,促进农民转变观念,拓宽发展经济、增加收入的思路。应当从实际出发,制定出台农村土地家庭承包经营权有偿流转的相关配套政策,发挥优惠政策四两拨千斤的作用,鼓励农户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要积极探索“两分两换”的不同实现途径,培育土地流转市场,研究探索通过市场调节土地流转的长效机制。要在保障农户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开展土地评等定级,收集和发布土地流转市场价格,按照市场供求关系,合理指导土地流转价格。对于成片土地,可以引入竞价承包、招标租赁等方式进行流转。要建立健全土地流转管理服务机构和信息网络体系,提供土地流转中介服务,规范土地流转程序,协调各方经济利益,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纠纷调处,推进土地流转健康发展,促进农业规模经营。
2、培育发展龙头农业企业,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农业龙头企业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关键。农业龙头企业担负着开拓市场、技术创新、引导和组织基地生产与农户经营的重任,它的兴衰不仅影响企业自身的发展,而且关系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关系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牢固树立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观念,制定出台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的优惠扶持政策,鼓励支持外资、工商资本和民间资本投资农业,鼓励支持多种形式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可以是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也可以是流通公司、专业(综合)批发市场、中介服务组织和各类合作、协作经济组织。只要具有市场开拓能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能力强,能为农民提供系列化服务,能够带动千家万户农民增收致富的,都应当鼓励支持其当好“龙头”。要通过重点龙头企业认定工作,重点扶持一批辐射带动作用显著的农业龙头企业,引导农业企业依靠科技进步,完善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强辐射带动能力。
3、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
作为“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民的利益完全一致。要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逐步确立“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就是扶持农业产业化,就是帮助农民增加收入”的思想理念,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鼓励、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良好氛围和舆论环境。考虑到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尚处在起步阶段,体质较弱,实力不足,缺乏后劲,各级领导要站在“关注农村、关心农业、关爱农民”的高度,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财政扶持、税收优惠、用地用电扶持、信贷支持、工商登记和注册认定、人员培训、劳动人事等优惠扶持政策,并进一步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支持力度。一方面,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增加财政专项资金扶持额度;另一方面,改变扶持方式,重点扶持贡献较大、作用发挥较好的合作社,鼓励做大做强。要建立健全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考核机制,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中,广泛推行规范化建设。通过规范设立条件、规范审批程序、规范股权设置、规范规章制度、规范内部运作、规范经营决策、规范盈余分配,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运行质量和水平。要积极培育发展 服务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水平,大力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
4、加大财政金融支农力度,提高农业科技运用水平。
黑龙江省玉米主要栽培模式概况 篇6
关键词:玉米,栽培技术,概况
1 黑龙江省玉米栽培技术的研究概况
黑龙江省地处我国黄金玉米带最北端, 有非常优良的玉米生产优势, 属东北早熟春玉米区, 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基地。玉米种植几乎遍布全省, 2012年播种面积达到600万hm2, 占粮食作物的47%。
20世纪50年代, 玉米栽培技术同建国前相比没有明显的变化, 生产水平较低, 采用传统的栽培方法, 玉米播种方法主要采用欀种、扣种、埯种等方式, 品种选用农家种子, 施用有机肥作为种肥、基肥和追肥, 与豆类或杂粮混种或轮作, 作物单产不高。
20世纪60年代, 在继续延续传统的栽培模式下, 一些先进技术开始应用, 玉米双交品种和化肥开始使用, 玉米育苗移栽开始试验, 新型农药也开始使用。
20世纪70年代, 玉米栽培技术得到提高和发展, 嫩单1号玉米单交品种的诞生, 开创了玉米育种的新纪元。化肥得到普遍推广, 玉米育苗移栽技术开始试验并逐渐推广, 玉米开始机械播种, 此时期玉米播种面积和单产都得到显著提高。
20世纪80~90年代, 玉米栽培技术进入持续发展时期, 开始选择抗病品种, 施肥由单一元素往多种元素侧重。地膜覆盖与育苗移栽相结合, 创造了集约化高产栽培技术, 是我国玉米栽培技术上的重大改革和发展。玉米机械化程度得到进一步提升, 玉米由单项技术向多项技术集成的综合化、规模化、标准化发展, 形成不同类型的玉米模式化、规范化栽培技术模式, 玉米栽培由单一追求高产向高产、优质、高效并发发展。
21世纪, 玉米栽培技术在已有的栽培技术成果基础上继续深入发展, 整体向高产、优质、高效、节本、生态、安全的多项目标发展, 形成了几大栽培模式。
2 黑龙江省主要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2.1 玉米大垄垄上行间覆膜栽培技术模式
此模式是针对黑龙江省春旱、低温气候特点采取的以地膜为载体, 以机械化覆膜为核心, 以生态、农艺相结合的一种新栽培模式。玉米行间复膜技术选丰产性好的中晚熟品种, 秋整地、秋施肥、秋起垄, 大垄行间覆膜, 垄宽130cm, 垄高15~18cm, 采用60~70cm宽膜, 膜两侧各播一行玉米。垄上行距65cm左右, 垄间行距65cm左右。密度6.0~7.5万株/hm2。玉米苗期采取播后苗前苗带封闭洒药除草措施和苗期人工锄草措施进行苗期管理, 封垄前揭膜, 根际追肥。
覆膜玉米具有保墒、提墒、抗旱, 增产、降低子粒水分等特点, 行间覆膜膜内温度较高不通气抑制杂草的生长, 具有防治部分杂草;增加土壤微生物总数及气体含量, 膜内微生物总量增加36%, 土壤二氧化碳累计量行间覆膜比露地增加15%。改善土壤水热状况, 促进土壤养分的矿化, 玉米生长快, 植株体大, 吸收养分能力强, 提高肥料的利用率。促进玉米提早成熟, 降低子粒水分, 提早播种提早成熟5~7d, 是干旱年份干旱地区获得高产的有效措施。此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解决了黑龙江西部地区干旱少雨等不利的自然因素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2.2 玉米小垄密植机械化栽培模式
此模式采用比当地有效积温早一个积温带的品种, 增密保匀、增肥保穗、化控防倒。垄距65cm, 株距18~20cm, 保苗7.5万株/hm2, 施化肥纯量300~330kg/hm2, 测土配方立体施肥。
该技术优点是采用垄作深松与分层深施肥相结合的做法, 增强了玉米的抗涝、抗病、抗倒、抗低温的能力, 并提高了土壤的供肥、供水、供氧、供热和提高贮肥、贮水、贮氧的能力。采用垄上双条精量点播与耕种结合, 耕管结合, 耕防结合等复式作业, 协调了土壤中水、肥、气、热的关系。因而提高了玉米的光合生产效率, 土壤水分利用率, 肥料利用率, 和有效积温的利用率, 以及提高机除与化除的综合性灭草效率, 是黑龙江省早期主要采用的栽培模式。
2.3 玉米大垄密机械化栽培模式
选用耐密品种, 采用130cm (或110cm) 大垄, 宽窄行密植 (垄上行距50cm或110cm垄上行距45cm) 垄间行距80cm (或65cm) 栽培技术。要求垄体深松、分层深施肥, 秋起垄包肥。早春镇压保墒。垄上双苗带播种, 保苗7.5~9.0万株/hm2, 施肥水平 (纯量) 270~300kg/hm2。旱防虫、涝防病, 航化作业、叶面追肥、健身防病;站秆晾晒、机械直收。
此项技术改变了玉米的田间分布方式, 给玉米生长创造了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 提高田间肥料利用率;能有效减少土壤水分蒸发面, 有效地保住墒情, 提高抗旱能力。
2.4 豆茬原垄卡种玉米栽培技术模式
“原垄卡”种技术是一个省工节本技术, 一般应前茬为大豆茬, 整地条件较好, 土壤较干旱地区可以利用此项技术。准备原垄卡种的大豆茬, 要在大豆收获后, 搞好田间清理;对紧实的土壤, 在大豆收获后, 结冻前, 进行垄体深松, 深松深度在15cm左右, 深松同时进行垄上除茬, 然后垄体整形扶垄, 搞好镇压, 为卡种标准化打下基础。大豆茬清障后, 播种前轻耙顺耙一遍, 播种量较正常增加10%~15%;采取播后苗前封闭灭草;苗后垄沟深松35cm。大豆原茬卡种玉米, 是在充分保持大豆原有垄形的基础上, 降低整地机械费, 有利于保墒增温, 减少地表风蚀的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3 小结
农业公司概况介绍 篇7
郑州英普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集肥料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专业生产厂家。公司占地500多亩、年总产量30万吨。公司生产的叶面肥、冲施肥、水溶肥等有机肥系列产品其核心技术全部引进美国、澳大利亚的纳米合成技术,使作物吸收更快,效果更好。
郑州英普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肥料广泛用于小麦、水稻、棉花、大豆、蔬菜、果树、花卉等农作物上,公司重点推广产品来得时原料精纯、含量集中在98%以上,纯度高、活性强、高浓缩、元素全,叶面喷施可完全代替根部追肥,促根壮苗,茎秆粗壮,加强光合作用,叶片浓绿肥厚,保花保果,籽粒饱满,可使农产品增收35%以上。郑州英普瑞农业科技公司,情系亿万农民,一心为农保丰收。
浙江省江山市农业概况 篇8
社会管理创新的情况报告
区委:
为学习借鉴外地社会管理创新的先进经验,提高我区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推进我区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根据领导相关指示精神,1月9日至14日,带队,区委办、区委群工委、区委政法委、区民政局、区统计局、区信息中心,相关负责人赴浙江省宁波市、舟山市、绍兴市学习考察社会管理有关工作。现将本次考察学习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考察组先后到宁波市海曙区“81890”求助服务中心、海曙区白云街道、绍兴县政法委、舟山市普陀区勾山街道进行实地参观学习,听取情况介绍,并分别与宁波市海曙区、绍兴市绍兴县、舟山市普陀区相关人员进行了座谈交流。
海曙区地处宁波市中心,全区总面积29.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45万人,下辖8个街道办事处。2012年上半年生产总值227.5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0.5亿元。2001年建立的“81890”公共服务平台,为居民群众、企业提供了广泛的有效的服务,已发展成为享誉全国的服务品牌,至2012年6月共为市民解决求助事项550万余件,办结率100%。
舟山市普陀区按照“网格化定位、组团式联系、多元化服 1 务、信息化管理、全范围覆盖、常态化保障”的要求,将居民和企业分别划分网格,每个网格配备服务团队,网格服务组负责收集网格内基础信息、群众服务需求信息,维稳信息,对群众需求和矛盾纠纷,采取五层级一平台分层分类的办法处理,即网格组员、网格长、街道分管领导、街道主要领导、街道党政班子五个层级和普陀区网格化网上办事平台,综合事务由网格组员通过“网格化网上办事平台”反映,由区属职能部门在规定的时间内予以答复或解决。
绍兴县是全国综合实力十强县,也是“中国轻纺城”所在地,2012年2月建立社会稳定指数评价体系,以社会稳定指数方式对全县社会稳定状况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有的放矢整改,绍兴县这一客观性、科学性、实用性兼具的评价方式在全国尚属首创,其创新做法得到了中央维稳办领导的肯定。
二、先进地区社会管理创新主要做法
(一)宁波市“81890”公共服务模式
“81890”是宁波市以政府提供公共运作成本,无偿为市民、企业提供全方面的需求信息服务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81890”有职员60余人,开通20条电话热线,24小时服务,设有“中国81890”服务网站,拥有800多家加盟企业,与党政部门实现互动。市民、企业只要通过“81890”求助电话、短信或点击“81890”服务网站,加盟企业即可应约上门提供服务,政府服务部门会及时帮助解决困难。这几年,“81890”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不断拓展服务功能,由 “81890”呼叫平台、“81890”服务网站逐年拓展了失物招领中心、老年人应急呼叫系统、企业服务平台、光明电影院、党员服务中心等55个服务功能,解决了过去政府一直想解决但未能解决好的问题。
1、建立强有力的政府信用平台,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为改变市民需求和市场供求信息不对称、服务市场信誉度不高的状况,满足市民多样化需求,宁波市政府运用自身的权威、信誉和组织协调能力,构建起一个互动诚信的服务平台,把千家万户居民的需求与成百上千的服务主体,成功地实现了对接。通过整合服务资源,完善服务功能,实现便民利民,有求必应。
一是整合了政府的资源,使市民对城市公共事务管理的需求、意见、建议得以及时处理。海曙区将全区56个党政部门服务职能纳入“81890”服务平台,通过“81890”信息平台及时将市民对于城市公共管理的呼声、意见和建议传达给相关部门单位,协调、监督解决相关问题。通过服务网络,“81890”与政府职能部门实现互动,各职能部门以及一些政府搭建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单位,都能及时地回应群众的呼声,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区纪委负责对党政部门处理情况的考核监督,考核分比例占部门目标考核的10%。二是整合了市场的资源,使市民在日常生活中的服务需求得以及时满足。依托已加盟的800多家各类服务企业、33000多名员工,服务内容有 19大类,189小项,如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等需求服务;为市民提供全方位、全天候的生活服务,一大批加盟企业从中找到了服务的大市场。三是整合了社会的资源,使一大批有志于奉献社会、回报社会的志愿者有了积极参与的机会。组建了1万多名有一技之长的 “81890”红帽子志愿者队伍,为市民提供各类个性化服务,如为盲人提供服务的光明电影院、光明图书馆、光明网吧、光明俱乐部等,为社会公德建设和城市文明增添了一道亮丽风景。政府、市场、社会构成了“81890”为民服务的三支主导力量。三者力量通过“81890”平台的聚合与释放,全面提升了服务能力,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市民的需求。
2、建立严密、有效的信用管理制度,树立服务行业的诚信形象
以“81890”信用平台为依托,通过政府信用推进整个服务质量的提升。建立了一整套信用管理制度,使服务质量有了基本的保障,从而较好维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一是建立服务企业约束制度。“81890”与加盟企业有严格的质量保证协议,与服务对象有认真的质量回访制度,对服务企业实行严格的监控,对信誉良好的企业向社会重点推荐,对失信企业实行惩罚,促使服务行业向健康的方向发展。二是建立教育培训制度。设立了面向全国的社区服务培训中心,对服务行业中的各类服务人员进行标准化训练,并且要求加盟企业的新增就业人员上岗前都要接受中心培训,从而为造就一支规范的服务产业大军打下基础。三是建立服务质量保证制度。为确保服务质量,海曙区聘请了 “81890”服务系统的法律顾问和消费者服务质量巡视员,专门处理因服务质量和价格等引起的纠纷;建立了“81890”接线受理情况的义务监督员队伍,对“81890”服务平台的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进行每月一次的评估;成立了“81890”服务企业协会、“81890”志愿者协会,通过协会实现自我管理和行业自律。此外,建立了一套服务质量管理体系,通过了ISO9001一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04年至2008年,相继制订出台了家政企业等级标准、家政从业人员资格星级标准等服务规范和贸易行业标准。
3、“81890”的成功实践,推进了经济和社会的互动发展 “81890”经十一年的成功运作,以市民需求为导向,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服务型政府为后盾,服务于广大市民,具有时代特征,是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新型的政府公共服务部门。通过“81890”的运行,一是密切了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二是推动了服务产业的快速发展,三是增加了就业岗位,四是促使了城市环境形象的改观和公共管理的改善,使党和政府赢得了民心、企业赢行了市场、百姓赢得了实惠。
(二)绍兴县社会稳定指数评价体系建设情况
针对当前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利益结构高度复杂、群众诉求日益多元、稳定形势日趋严峻的实际情况,绍兴县从今年1月份开始,构建起社会稳定指数评价体系,实现以“241”(即每月制订发布2级指数、4张图表、1份通报)简明直观的方式,反映复杂多元的社会稳定整体现状和发展趋势,成为基层党委政府科学判断、统筹谋划、整体推进维稳工作的一个高效平台。一是定量型建构。绍兴县调取2008-2010年3年间的基础数据,逐一核算得出社会稳定指数评价体系标准基数,100个点分解为社会治安、信访问题、矛盾纠纷、安全生产4大类21个子项目,作为整个评价体系的基本框架。每月由公安、信访、安监、司法、法院、人力社保等6个部门负责采集全县和各镇街21个子项目的相关数据,综合权数计算产生县、镇两级社会稳定指数。二是标准化核算。制作了一套社会稳定指数数据采制核算的标准化流程,抓好数据采集、数据把关和数据计算。三是直观式应用。注重以形象直观的方式来展现评价结果,做到指数图表化、预警分色化、通报简要化,力求做到简明易懂、便于应用。四是规范化运作。在组织机构上,县委、县政府成立社会稳定指数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分管领导担任组长,政法委、信访、法院、公安、司法、人力社保、安监、统计等部门为成员单位,并在政法委设立“指数办”。在工作制度上,实行预警函告制和书面反馈制。在考核奖惩上,社会稳定指数运行情况纳入全县社会管理综合治理考核。
绍兴县社会稳定指数评价体系的运行,初步发挥了三方面作用:一是发挥了研判基层维稳态势“风向标”的作用;二是发挥了指导基层维稳工作“指挥棒”的作用;三是发挥了推进基层维稳实践“催化剂”的作用。
三、几点启示 宁波市、舟山市、绍兴市社会管理创新动作快、工作实、内容新,实效大,对我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深入推进具有较强的指导和借鉴意义,我们应取长补短、兼收并蓄,在学习借鉴中超越自我,走出符合我区实际的社会管理创新之路。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保障是深入推进我区社会管理创新的关键。
通过学习考察,我们认为三个城市通过探索与创新,总结出较先进的经验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从我区的实际情况来看,去年以来,领导重视,措施加强,成立了领导小组,召开了工作部署会,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区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工作任务、工作目标和实施步骤。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各项工作扎实开展、稳步推进,初步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共参与”的良好氛围。但是,社会管理创新涉及多方面诸多部门,只有建立党政统一领导,各有关职能部门积极参与配合的工作格局,才能有效推动社会管理创新。
(二)推行社区网格化,实行精细化管理是比较成熟的社会管理经验。
网格化管理是北京、深圳等地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重要模式,理论上已成为社会管理体系,实际效果良好。宁波市、舟山市通过学习、借鉴、完善,探索出符合实际、独具特色的网格管理模式,受到中央、省领导的一致肯定并在全省、全国推 广。去年我区也探索实践网格化管理模式,可结合我区前期工作开展情况,整合现有资源,紧密结合先进的现代数字技术,搭建管理服务信息化平台,块式划分联系服务对象,赋予相应机能,做到信息与服务共享,提高政府管理社会和服务群众的科学化、人性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
(三)整合资源,统一调度,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社会管理创新水平。
宁波市“81890”和舟山市普陀区网格化网上办事平台启示我们:社会管理创新就是要转变政府管理的职能,整合社会管理资源, 形成社会管理合力,应对管理挑战,发挥社会组织和社区组织的作用,构建新型的社会管理格局,建立一套促进社会和谐的机制,实现社会事务的有效管理。信息化是破解社会管理难题的重要途径,是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有效载体,是网格化社会管理的物质基础。社会管理要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变革,通过政务信息化提升行政效率,搭建信息化沟通渠道通达民意,构建信息平台加强社会管理,从而创新社会管理手段,提升社会管理水平。
四、下步工作打算
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借鉴三个城市的经验用于我区的社会管理工作实践:
一是由牵头,借鉴宁波市海曙区“81890”工作模式和舟山市普陀区网格化网上办事平台管理模式,建立区网格化综合信息服务管理中心,为居民提供可靠的帮助和服务,对各项各 类民生应急难险问题梳理分类并进行分流交办督办等具体工作,按照“统一指挥调度、统一工作流程、统一协调处理、统一跟踪督办、统一绩效考核”的原则,实实在在的为群众提供服务、解决问题,努力破解单个部门管不了、管不好的难题,密切党群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体实施方案由区委群工委牵头另行制定。
【浙江省江山市农业概况】推荐阅读: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概况07-29
浙江大学农业考察培训班心得总结12-22
浙江现象浙江经验浙江精神08-19
浙江现象浙江模式浙江经验11-30
中共浙江省委统战部`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浙江省统一战线08-12
浙江省农村05-11
浙江省县域07-22
浙江省高校09-01
浙江省试题09-25
浙江省经济现状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