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专业信息化

2024-10-16

计算机专业信息化(精选8篇)

计算机专业信息化 篇1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计算机应用专业

毕业实习任务书

一、毕业实习的性质和目的

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是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高等职业教育具有岗位针对性强,实践能力要求高的特点,毕业实习作为高职教学过程中最后一个教学环节,与其他教学环节彼此配合,是前面几个教学环节的继续、深化和提高,是对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进行的全面训练,是提高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重要手段,也是对学生专业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的综合考核。它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是其他教学环节所不能替代的。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原则,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毕业实习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深入社会,获得实际的工作知识和技能,进一步掌握和巩固所学的技术、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全面提高人才素质。同时,通过社会实习来检验学校的办学思想及人才培养方向以便及时获得社会反馈信息,根据市场需求不断改进学校的教学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毕业实习任务与要求

(一)实习任务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计算机应用专业毕业实习任务是按照目前的计算机信息管理及计算机应用行业对毕业生的素质能力要求,针对企业日常业务的开展,将计算机信息管理、计算机应用专业理论知识融于实际应用操作中,使学生全面掌握计算机信息管理、计算机应用专业业务开展所需的各种技能和方法,从而提高毕业生的综合业务分析能力和专业实践操作技能,以适应计算机信息管理、计算机应用行业不断发展的需要。

具体实习任务明确如下:

1.通过毕业实习训练,使学生能够将在学校所学过的相关计算机信息管理、计算机应用方面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实践和动手能力。

2.在实际的工作岗位上,能够综合应用所学过的相关知识,全面、系统、规范地掌握从事计算机信息管理、计算机应用工作的主要技能,着重训练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技能的融合,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业务能力。

3.通过在工作岗位中调查研究和实际操作,为毕业论文的撰写收集必备的资料和素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基本要求

1.按照毕业实习计划安排毕业实习日程,按质、按量、按时完成实习任务书规定的实习任务。2.学生在毕业实习期间必须服从管理,遵守实习纪律、规定和实习单位的有关规章制度。3.认真完成实习单位安排的工作,做实习日记,完成实习报告。

4.对于违反实习纪律或有关单位规章的学生,必须立即停止其实习,及时与学校联系,并报学校予以处理。

5.学生因病、因事不能参加实习,必须办理请假手续,报系领导按学校有关规定办理。否则,不予评定实习成绩。

三、毕业实习内容

(一)熟悉岗位业务,了解企业情况

实习任务:了解企业的基本情况,包括业务范围、组织机构、人员构成、规章制度、工作纪律。

(二)信息中心岗位

实习任务:全面了解该单位的计算机信息处理的整个过程。1.计算机硬件。2.计算机软件。3.网络通信与维护。4.信息走向。包括:(1)收集信息(2)存储新信息(3)处理信息(4)传输信息

5.企业网在管理及事务处理上的应用。

6.进行小型信息管理系统的维护、管理和开发工作

(三)其他的计算机应用岗位

实习任务:熟悉所有利用计算机完成的工作任务。包括: 1.办公自动化。

2.电子商务网站的规划、部署、设计思想及所从事的业务。3.软件的开发工作。

四、社会实习成绩的考核与评定

1、实习开始时,学生要与实习单位签订实习协议。

2、实习过程中,学生要记载实习内容的实习日记。

3、实习结束时,学生对实习过程要写出实习报告。

4、实习结束时,要具备实习单位开具的实习证明,包括实习单位对学生的评价及对学生在实习期间的表现做出的鉴定。

5、根据以上考核材料,学校对学生的实习成绩做出评定。

6、实习协议、实习日记、实习报告、实习鉴定、毕业论文必须在2006年6月前送交辅导员老师处,否则不予毕业。

其中,实习报告的格式应符合规范、结构合理、层次分明,全面反映实习的具体情况。实习报告为不少于3000字打印稿。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信息技术系

2005年12月 2006届计算机计算机应用、信息管理专业

毕业论文撰写要求

按照国家高等教育的有关规定要求,高等教育院校毕业生必须撰写毕业论文,并经答辩合格后方可毕业。根据我院(系)专业教学计划,结合我系的实际情况现将2006届毕业生毕业论文撰写的有关要求规定如下:

一、选题要求

毕业论文要符合时代主题,高举的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结合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针对当前计算机应用领域发展与改革的重点、热点和难点,紧密联系实际,提出有针对性的具有超前性和指导意义的对策建议或者设计出有一定价值的应用系统。

二、参考选题

原则上毕业生应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自选题目,并突出自己的专业特色。题目要有实际意义,具有应用的价值,可以是项目设计、实际应用感想和设想等,也可以自己选择导师协商题目。对有创意、有新思想、完全独立完成的论文将会获得较高的评价。如果自己不能独立确定题目,下列题目供参考:

1、浅析计算机XX领域中的新技术

2、计算机网络管理与维护的探讨

3、计算机网络的建设与发展研究

4、计算机网络在XX领域中应用的思考

5、计算机网络在XX领域中的应用及面临的问题

5、谈计算机病毒防治的新技术

6、××信息化建设之我见

7、谈谈××领域计算机应用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你对本领域计算机应用展的构想。

8、电子商务时代客户信息管理

9、物业(超市/仓库/汽车美容店/旅馆等)管理系统的设计

10、XX企业网站设计中的理论与实践

11、XX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与设计

12、JAVA技术的应用研究

13、网络安全技术研究

14、网络安全在XX领域中的应用

15、加密/数字签名等技术在XX中的应用

16、电子商务环境下客户关系管理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

17、其它电子商务技术、应用、设计方面的研究

18、网络多媒体作品/广告的设计与制作

19、中小型企业信息化建设策略研究 20、“网吧”对大学生生活影响的研究

21、IT专业学生文化建设之我见

22、XX网络规划与设计研究

23、信息化社会对人民生活习惯的影响研究

25、辽宁对外经贸学院校园网建设的新思考

26、对日软件设计与开发中的问题研究

27、UNIX、LINUX和Windows操作系统比较研究

28、国内外杀毒软件比较研究

29、防火墙技术的应用研究 30、动态网页技术的应用研究

31、小区信息化建设之我见

32、智能大厦建设研究

33、网络布线研究

34、各种计算机语言的比较研究

35、各种接入Internet技术的研究

36、无线局域网设计研究

37、中外(任选一个国家都可以)信息化建设研究

38、中外(任选一个国家都可以)软件人才培养研究

39、XX调查研究(任选一信息技术方面的内容,如辽宁城乡网络普及状况研究)40、国内外电子商务网站比较研究

41、面向对象和面向过程计算机语言比较研究

42、信息存储技术研究

43、动漫技术研究

44、嵌入技术研究

45、Flash在XX中的应用/作品的设计与制作

46、数据技术的研究

47、基于B/S模式的XX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

48、XX系统的改进设想

49、各种压缩技术比较研究 50、黑客攻防技术研究

三、论文撰写要求

论文以4000字左右为宜,用A4纸打印。不得从网上直接下载,或机械组合。一经发现将影响学生的毕业。

(一)毕业论文内容

1、题目:应简洁、清楚,最能反映论文的中心内容,不超过20字;必要时加副标题。题目字体、字号分别为黑体、2号;副标题字体、字号为宋体加粗、3号。

2、中文摘要:应反映论文的主要内容,摘要字数在200字左右。字体字号为宋体、小4号。

3、关键词:应为论文题目、摘要或正文中出现的最能反映论文主题内容的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一般为3—8个。字体为宋体加粗,字号为小4号。

4、正文:论点要明确,论据要充分,论证过程严谨、逻辑性强,层次分明;结论要正确无误。论文层次序号采用:

一、(一)、1、(1)、1),可跳级使用,各层次的序号左空2格起排,后空一个字距接排标题。正文字体字号为宋体、小4号。

5、英文摘要:英文摘要字数在300—350字左右,英文摘要的题目为英文ABSTRACT。字号为小4号。

6、参考文献:置于英文摘要后面。所用引文应该核实准确并注明出处。参考文献只选择主要的、正式的期刊、文献、书籍,序号为中文引用顺序依次排列,并在引用处标明相应的序号。参考文献是指在论文撰写过程中阅读并参考过的期刊、文献、书籍。置于论文后面,所用引文应该核实准确并注明出处。参考文献只选择主要的、在正式出版物发表的列入,序号按中文引用顺序依次排列,并在应用处标明相应的序号。

其格式为:专著[序号]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始页-末页。

期刊[序号]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期号:始页-末页。

论文集 [序号]作者.题名[C].见:主编.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始页-末页。

7、封面:包括毕业论文的题目、学生姓名、班级、指导教师姓名。论文题目字体字号为黑体、小初;学生姓名、班级、指导教师的字体字号为宋体2号。论文的装订方式为:左侧上下1/3处各一个订书钉。

(二)毕业论文撰写的原则

结合社会实习,紧密联系实际,是作者经过调查研究、深入探讨的新成果。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毕业论文撰写的方法

毕业生需与指导教师共同协商选择论文题目。确定论文题目后由学生写出论文提纲,经指导教师审查同意后,学生才能动手写论文。论文初稿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然后交指导教师审查。指导教师通过论文的阅读,发现问题和不足,提出修改意见,要求学生进行修改,直至指导教师认为论文合格。学生要充分利用资料室、图书馆和社会实习来收集资料,并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加工、整理、补充、删减、修改形成自己的论文。

四、毕业论文各环节的时间安排及主要内容

1、论文的选题和提纲的审查

时间1周

主要内容:论文的选题应从专业角度出发,尽可能的选择现实生活中比较突出的热点问题和理论上有争议的问题。提纲的审查要看文章题目是否正确、合理;文章结构、层次是否清晰;前后问题是否有逻辑关系。

2、论文初稿的撰写

时间4周

主要内容:学生应将围绕论文题目收集的若干资料,进行深入分析、加工整理,提出自己的观点,进行系统的论证,得出结论。以流畅的语言表达出来。在2006年4月30日前上缴指导教师。

3、论文的指导及修改

时间2周

主要内容:指导教师将学生交来的论文初稿进行详细的阅读、审查,发现其不完善、甚至有错误的问题,并向学生提出修改建议,由学生反复修改,最后指导教师认为合格,同意定稿,使学生获得答辩资格。实际上是不断完善毕业论文的过程。

4、论文的打印及装订

时间1周

主要内容:学生要按照要求将毕业论文用计算机打印出来,并按规定装订成册。

5、论文的答辩及成绩评定

时间1周

主要内容:由学校组成答辩委员会,组织毕业论文答辩。具体答辩程序是,首先由学生宣读论文的主要内容;然后,答辩委员会成员就论文的内容提出相关的问题,由学生回答所出的问题;最后,由答辩委员会根据学生在论文撰写过程中的表现、论文的水平、答辩情况综合评定答辩成绩。

6、毕业论文要求在2006年6月1日以前送交辅导员老师处。毕业论文要装订成册,同时上交软盘,便于归档管理。毕业论文需要优秀成绩者,请于6月10日、11日参加答辩。参加答辩的,请提前通知系办公室。不提交毕业论文者,不予毕业。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信息技术系

2005年12月 附:实习报告样本及要求 1.封面格式

实习报 告

学生姓名:XXX

班级:XX级XX专业XX班

指导教师:XXX

2.内容格式

实习报 告

——关于XX的实习及总结

实习时间:XX年XX月XX日——XX年XX月XX日 实习单位:XXX公司(企业)

一、实习内容及过程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二、实习经验与不足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年XX月XX日

五、实习报告书写要求

1、封面:包括实习报告的题目、学生姓名、班级、指导教师姓名,实习报告题目字体字号为黑体、小初;学生姓名、班级、指导教师的字体字号为宋体2号。论文的装订方式为:左侧上下1/3处各一个订书钉。

2、格式:实习报告必须包括题目、实习时间、实习单位、实习内容、实习经验与不足总结等五部分。

3、实习报告题目:题目分主标题和副标题,副题鲜明、简洁、清楚,反映实习的中心内容,不超过20字。题目字体、字号分别为黑体、2号;副标题字体、字号为宋体加粗、3号。

4、实习时间:进行实习的实际时间段,字体为宋体加粗,字号为4号。

5、实习单位:进行实习的实际单位,字体为宋体加粗,字号为4号。

6、实习内容:进行实习所完成的主要任务及过程,字体为宋体,字号为4号。

7、实习经验与不足总结:参加和完成校外实习的真实体会与总结,字体为宋体,字号为4号。

8、形式:实习报告采用纸稿形式。用A4纸计算机打印,按要求设置,装订成册,字数不少于3000字。

9、实习报告的最后一页日期处要加盖实习单位公章。

计算机专业信息化 篇2

关键词:高职院校,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学科融合,发展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本身就是一个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专业,涉及经济学、管理学、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多门学科。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具备扎实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具有系统维护、软硬件组装、网络运行与维护以及信息统计分析与管理等能力的从事计算机与信息管理和服务的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同时,随着各个领域信息化建设的脚步大大加快,对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也逐步扩大。本文将围绕学科交叉融合背景下合作共建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与就近专业的学科体系等问题展开探讨。

1学科交叉融合的内涵

学科交叉融合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学科从简单的学科认识交流到材料、概念群、方法论和认识论、学科话语的互通有无,乃至研究路径、科研组织方式和学科人才培养的整合。 简言之,学科交叉融合即为通过不断的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 实现学科之间的相互深入渗透和交叉,且通过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可能会创造出一些新的学科。

在当今时代,学科交叉融合有着一定的必要性,具体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可以促进科学成就的产生。学科交叉融合因具备交叉、融合等特点,所以更有助于科技创新成果产生;二是,有助于培养创新型的人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依赖于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而学科融合则为广大学子培养自身创新意识和提升自身创新能力问等提供了良好的氛围和环境,三是,学科交叉融合是时代背景下学科发展的必然方向。目前, 关于跨学科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普遍关注,且一些世界名校已经开设了跨学科研究计划、建立跨学科研究平台等。学科交叉融合的必要性及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已经得到了共识。

2学科交叉融合背景下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发展的阻碍

近年来,随着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职院校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教育工作者逐步认识到学科交叉融合对人才培养以及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并开展了一系列关于学科交叉融合相关的课题研究,积累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目前受到一些观念、体制、师资队伍等层面影响,高等院校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与其他专业的交叉融合发展受到了阻碍。具体表现在如下三方面:

2.1学科交叉融合观念淡薄

目前,学科交叉融合观念淡薄是影响高职院校学科交叉融合的主要原因。一些科研人员在进行科研工作时,大多数是将研究的内容局限在某一学科之内。这些研究者普遍缺乏学科交叉融合观念,这与传统观念的影响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 正是由于长期进行单一学科的研究,使得这些科研人员形成了学术屏蔽,影响了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此外,受到一些学派壁垒影响,更是缺少了学科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不利于学科之间的交叉和高职院校跨学科人才的培育。

2.2尚未建立学科交叉体制

高职院校尚未建立起学科交叉融合的配套管理体制。目前,高职院校学科交叉融合受传统管理体制及单学科组织体系的影响发展缓慢,这已成为影响高职院校交叉学科建设的巨大障碍。集中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学科边界明确,缺乏交叉;二是,教师编制明确,隶属不同学院;三是,符合学科交叉融合的组织模式尚未形成。建立学科交叉体制是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与其他专业的交叉融合的可靠保证。高职院校必须尽快建立起行之有效地学科交叉体制。

2.3学科队伍结构亟待优化

高职院校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与其他专业的交叉融合下, 学科建设与学科体系势必会发生深刻的变化,一些新兴的学科或交叉学科也会随之出现。在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各专业的教师队伍在知识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等方面的问题逐渐凸显。为实现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与其就近专业共建学科体系,必须建立起一支能够满足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需要,能够承接学科融合的大型项目,善于运用多种科研方法的学科队伍。这是高职院校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3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与就近专业合作共建学科体系的探索

高职院校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与就近专合作共建学科体系,应从树立学科交叉融合意识,建立独立的学科交叉科研平台,强化学科交叉师资队伍建设,给予完整的机制支持等方面展开深入探讨。具体如下:

3.1树立学科交叉融合意识

高职院校科教人员必须树立起交叉融合的自觉意识,并在这一意识的引导下自觉参与到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与就近专业的交叉融合之中。同时,科教人员必须打破传统学科观念对自身思想的束缚,转变思想,去深入挖掘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与就近专业之间存在的相关性和潜在联系,将二者各自的优势相互渗透到彼此之中,在交叉与融合之中形成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进一步完善学科体系。此外,科教人员应积极参与一些跨学科的学术活动,加深自身对学科交叉融合的理解,不断地接触和掌握一些学科交叉融合中应具备素质与能力,将一些成果的学科交叉融合经验引入到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与就近专业合作共建学科体系之中。

3.2加强高职院校多学科课程建设

高职院校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与就近专业在深入挖掘各专业教材内容基础上,寻找不同专业在课程上存在的相关性, 从教材编写、教学方法、课程教学等多个层面进行建设。具体如下:一是,教材编写。高职院校科研鼓励具备一定跨学科研究能力或潜力的教师参与多学科交叉教材的编写。也可以引入其他高职院校运用较好的多学科教材,在结合本校实际基础上进行适当调整。二是,教学方法选择。任课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应注重不同学科知识合理安排和融入。例如,可以选择项目式教学法、任务式教学法、模块式教学法以及一体化教学法等。此外,在课程考核方面也必须兼顾学生不同学科能力的考核。

3.3建立独立的学科交叉科研中心

对高职院校而言,独立的交叉科研中心是其开展学科交叉融合研究的重要保障。具体而言,应注意如下几点:

一是,落实学科交叉科研中心,保证其的独立性。我国高职院校学科交叉科研中心并未刚刚起步,一些发展较好的高职院校早已在校内设立了学科交叉科研中心,单分属于不同的院系,彼此之间缺少相互的交流与共享。为发挥学科交叉科研中心的作用,必须在学科交叉融合理念下,立足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与其就近专业的实际情况,建立起独立的学科交叉科研中心,实现不同学科之间的有效地交叉和渗透。

二是,制定有效地运行政策。在保证科研中心独立性的基础上,高职院校应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政策,以资源共享、师资力量共享为宗旨,打破传统的院校之间的固有形式和学科之间的边界,鼓励院校之间进行多层次的交流与沟通,同事科研通过人才流动、资金投入以及科研合作等多种形式促进学科交叉科研中心的具体运行。

3.4强化学科交叉师资队伍建设

多学科交叉研究的师资队伍建设是高职院校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与就近专合作共建学科体系的保证。多学科交叉师资队伍建设应从高职院校和科教人员自身两大方面入手:

一是,从高职院校角度讲,应定期组织不同学科的科教人员参与学术交流活动和跨学科研讨活动,通过术交流提升科教人员的血水水平,同时通过不同学科人员之间的思维碰撞促进创新思想的产生,为学科交叉融合以及新学科的形成创造良好的条件。此外,也可以邀请一些知名学者来校进行学术报告, 或者定期安排科教人员参与学术会议等。

二是,科教人员自身应注重多学科发展。科教人员应丰富自身学识,培养自身的创新思维,在广泛涉猎多学科知识营养的基础上,提升学术发展的高度。

3.5给予完整而有力的机制支持

高职院校必须构建完整的支持机制,为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与就近专合作共建学科体系提供机制支持。完整的支持机制应涉及跨学科招生机制、激励机制、交流机制等三方面。具体如下:

一是,建立跨学科招生机制。高职院校在进行招生时,可依据跨学科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跨专业招收一些学生。这对于促进高职院校多学科交叉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高职院校可适当给予政策倾斜。

二是,建立灵活的激励机制。高职院校应制定灵活的激励机制,从职称评定、个人收入分配等方面给予适当的政策优惠, 提升教师进行多学科研究的积极性。同时,可以为一些优秀的科教人员提供进行深入研究软硬件条件、创造参与一些学术活动的机会。

三是,建立多学交流机制。多学科之间的交流使得思维的碰撞成为可能。高职院校通过定期开展计算机信息管理与其他专业的学术交流活动,为科教人员进行跨学科交流提供机会。同时,可以以一定的多学科融合型项目作为牵引,将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的教师引入项目之中,使科教人员在项目实践中认识到学科交叉融合的重要性,并自觉参与到学科交叉融合实践当中。

4结语

总之,高职院校立足本校办学特色,深入挖掘学科之间以及学科内各子学科间存在的密切关系,实现学科之间交叉与融合,对进一步提升学科建设水平,促进专业教学科研进步,乃至相关学科人才的培养均具有重要意义。为满足企事业单位对计算机与信息管理和服务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必须加强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学科体系建设,服务于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本文关于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与其他专业之间的交叉与融合展开的研究,仅为抛砖引玉,此方面的研究有必要在后续阶段进行更深、更广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杨元峰,廖黎莉,赵敏涯.跨学科的计算机信息类项目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以《票务管理》为例[J].福建电脑,2013(4):32-34.

[2]陆莹,苏晓东,何泽恒,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多学科交叉渗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电子商务,2013(1):48-48.

[3]王娟.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中促进学科交叉融合[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2):14-15.

中职计算机专业信息化教学探究 篇3

【关键词】中职 计算机专业 信息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2B-0147-02

信息化教学是以现代教学理念为指导,在计算机、智能手机、网络等设备支持下开展的教学活动。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意见》明确指出:“全面加强信息技术支撑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能力,以信息化促进职业教育现代化”。由此可见信息化教学在中职学校的重要性。

目前,中职学校普遍配备有计算机及其配套设备设施,建成了运行流畅、功能齐全的校园网。信息技术能够支撑学校教育、教学等各项应用,为在校学生提供实践教学资源。另外,中职学生使用智能手机普及率高,因此为“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化教学技术进入课堂提供了条件,这将加快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的更新,促进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和优化,推进教育现代信息化的进程。本文探讨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中如何有效地实施信息化教学,更好地达到学习目标,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计算机专业信息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化教学方法单一。信息化教学在计算机课程中最常见的运用是:教师在多媒体机房授课,将教学内容通过PPT、Word等文档展示在学生面前,利用教师机演示操作,学生集体听讲,然后由学生自行操作或分组学习。虽然利用信息化技术辅助教学,让计算机学习形象化,改善了枯燥的知识体系,但是教师还是以说教式讲授为主,只不过“课本”变“PPT”、“黑板”变“计算机”而已,学生还是知识灌输的对象。单一的信息化教学方法并没有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也没有增进学生阅历,更谈不上差异化学习。

(二)信息化教学过于追求完美。中职计算机教师具备信息技术能力,这对利用信息化技术上好计算机课程是十分有利的。特别是计算机教学有大部分是软件学习,我们可以利用录屏软件等自行制作微课、教学视频等,既方便又实用。但是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认为要运用信息技术教学,就必须有非常完美的信息化教学素材,他们一味追求精品,追求趣味,而当自己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应付每堂课中的信息化素材时,干脆就放弃了。笔者认为,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对于信息化素材要求不必特别精美,也不必有很高的技术含量,信息也不必特别丰富,涵盖的知识点不必很多,实用、可行性高、有效果就好。例如,在备课时,教师使用录屏软件,边说边操作软件就可以将操作步骤录制成视频,花上10分钟左右的时间,教师就可以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以上情况表明,“信息技术的支持”不能只停留在信息化教学表面,提升中职计算机教师的信息化素养,转变教学观念,让信息技术与计算机课程整合,才能有效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来达到课程学习的目标,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计算机专业课程信息化教学改进措施

中职计算机教师要想使用信息化技术手段上好每一节课,除了要掌握日新月异的信息化技术和教法学法外,还必须树立适应信息化环境的教学观念,这样才能适应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际需要,把信息技术与计算机课程很好地结合起,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另外,中职学生基礎薄弱、学习主动性弱,教师要学会坚守快乐、爱心、耐心,积极地向学生开展信息化教学模式。在这个过程中,计算机教师不能盲目、随意,必须有完善的计算机课程教学实施方案。具体教学实施如下:

(一)合理利用信息化为课前做准备。课前,教师需要花时间和心思在备课方面,要根据教学的内容,将教学过程中涉及的重点、难点和教学目标确定下来,带领学生一起分析学习情况,让学生明白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思考如何利用信息化教学突破重难点,更好地为计算机课堂教学服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课堂效率。

课前预习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体现,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组合作的有效途径。课前,教师可通过微信、公众号等发布学习目标,通过完成课前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去探索学习。将有关的各种资源(微课、素材)搜集整理,通过微信公众号、电子邮箱、指定文件夹或者内部网站等共享给学生,让学生利用智能手机进行课前预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是教学的引导者,而学生才是主动参与者。信息技术提供的学习资源环境,突破了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知识的来源不仅仅局限在书本和教室。这大大培养了学生对信息的加工、处理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当然,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有少部分学生事先不会去观看授课内容,导致课堂上的自主探究很被动,为此,教师需要充分做好学生思想工作,结合学习任务设计多样化的信息资源,特别是设计相关内容的《课前学习任务书》,让《课前学习任务书》帮助和督促学生学习,避免放任自流的情况出现。通过上课前的“视听体验性”,为上课过程打下良好的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基础。

(二)围绕信息化提升课中学习质量。计算机课程大多数是在计算机机房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师通过课前学生提交的《课前学习任务书》,及时收集学生关于教学内容的疑惑,并选出有代表性的问题,用作课堂教学案例。上课时,首先要创设一个情境,目的是引入授课任务;其次进行任务分析,使学生明白到本次计算机课程所要完成什么内容;最后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学习,将学习到的新知识巩固一遍。为了使学生加深印象,更透彻地理解本节计算机课程所学到的知识,我们可以通过网络资源、数据库资源为学生提供各种他们所需的教学资源。例如,教学案例视频、规范化操作视频、纠错视频等,通过这些教学资源来丰富课堂教学、扩充教学知识量。

同时,学生是有差异性的,他们可以自主选择教学资源,多次重复学习,学生在重复观看、反复思索的过程中,不仅更容易掌握一些深奥、难懂的计算机课程专业知识,还可利用这些教学资源扩充自身的知识面,开阔思路,从多层面了解知识点,以此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

(三)利用信息化帮助课后反思和拓展。传统教学中,课后往往是布置作业及教师教学反思。而在信息化环境中,特别是学生的计算机作品,可以上传到微信公众号投票、发布在 QQ 空间、上传到优酷网等,从而对传统教学评价做了有益的补充,让课后扩展学习更多元化,让学生作品的评价方式更接地气。师生之间也可以通过微信群、QQ 群等交流学习、总结,增加彼此感情,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总之,在教学过程的任何一个环节中,教师都要根据具体的课题,采取相应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当学生的主动性被激发起来了,自然在计算机课程中应用信息化教学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信息化的迅速发展,为中职计算机课程在信息化环境下的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因此,中职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应结合信息技术,摸索出更多、更好的课程教学策略,从而更好地达到中职计算机课程的学习目标,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工作简历 篇4

姓名:XXX

出生年月:1990年1月

性别:女

身高:166cm

体重:60公斤

民族:汉

籍贯:河北省高碑市

学历:中专

职务:课代表

政治面貌:团员

专业:计算机信息管理

手机:

毕业院校:北京市实美职业学校

自我评价

本人乐观向上,具有扎实的基本功,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自学能力、团队合作精神。

求职意向

望找到与自己的专业相对口的工作

教育经历

……年今就读于北京市实美职业学校,学习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学习的课程有Photoshop平面设计、网页制作、ACC数据库、接口技术、计算机操作系统、3D软件、Authorware、office办公软件等。

证书情况

本人具有全国计算机NIT等级证书(Word、Excle、Authorware);全国普通话证书;荣获西城区教育考试中心荣誉证书;在学校两年一度的艺术节会徽设计比赛中荣获三等奖。

实践经验

……年,到西城区教育考试中心做中考、高考成绩录入,小升初抽档案的工作,并得到好评

技能水平

熟练掌握Photoshop平面设计、office办公软件、网页制作、Authorware等课程,能够使用Photoshop平面设计、office办公软件等进行图片制作、影象制作、文字的编辑、排版等工作。

工作态度

我会尽自己的努力完成好工,尽守职业本分,全力以赴!

兴趣爱好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自荐书 篇5

您好!

首先感谢您在百忙之中垂询我的自荐书,为以满腔热情的大学生开启一扇希望之门,给我一个迈向成功的机会。

我是XX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2010级的一名学生。在大学三年里,我已经学会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在校期间主要学习办公软件处理、网页制作、C语言、数据库设计、图形图像处理、网络组建、电子商务,网站后台管理,能熟练Word、Excel等MicrosoftOffice办公软件;同时我利用课余时间广泛的阅读了大量地书籍,不但充实了自己,也培养了自己多方面的技能。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是具有综合素质的管理人才,因此我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学习了会计。经过几个月努力,我学习了财务的课程,考出了会计从业资格证。现在我又在为会计初级职称做准备。为了使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能够融会贯通,我还研读了有关的案例教材,如战略管理,公司管理,财务管理,资本运营等,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实习工作中。

我在认真学习的同时,还积极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并鼓励同学参与。暑假时,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三下乡活动,我们义务给那里的孩子们支教,参观社区,开展了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在放长假时,我会去外面做短期的工作,我曾在超市做过食品促销员,以此来练习自己的口才。大二的时候,我做过办公室文员兼职,负责文字处理,整理资料,通知会议。

过去并不代表未来,勤奋才是真实的内涵,在求学之路中养成积极乐观、进取的品质和满腔的热情,使我有信心能很快胜任自己的本职工作,并且在实际中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己。我坚信真诚+勤奋可以创造奇迹。

再次感谢您在百忙之中一阅,并衷心祝愿贵公司蓬勃发展,蒸蒸日上!静候您的佳音!

此致

敬礼!

自荐人:xiexiebang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篇6

内容说明:网络规划与设计;网络系统组建与使用;网络操作系统安装与配置;网络安全管理中的访问控制技术、数据加密技术、防火墙技术、网络安全协议、网络安全管理工具。参考课题:

1.中小企业的网站建设 2.网站管理与维护初探 3.网上交易安全问题探讨

4.windows server环境下使用ASP及asp.net建立的网站架设过程及其比较。

5.windows server环境下PHP网站架设方法及其维护。

6.江西先锋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建立域管理服务器的可行性分析及设计方案。

7.江西先锋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建立无线网络的可行性分析及建设方案。8.江西先锋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校园无线网络管理方案设计。9.江西先锋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建立DNS服务器的方案。选题方向二:网站设计与开发(设计类)

(1)静态站点设计:从网站的视觉效果出发,进行网站策划、创意设计,制作出具一定形象和风格的站点。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网站整体建设方案、网站CI策划方案、网站美术视觉效果布局设计、网页切片技术的应用、css+div网页排版设计、网站模板框架规划设计、网站个性FLASH设计、企业旗帜BANNER设计。

参考课题: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网站整体建设方案 2.网站CI策划方案

3.网站美术视觉效果布局设计 4.网站模板框架规划设计 5.网页切片技术的应用

6.div+css 网页排版设计方案 7.网站个性FLASH设计 8.企业旗帜BANNER设计(2)动态站点开发:结合实际情况,从网站的功能实现出发,进行数据库制作、程序编写,制作出功能性和可靠性较强的实用型站点。参考课题:

1.基于Intranet的学生作品展示及评分系统 √大致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用户注册与登录模块

√学生作品上传模块(会员有权上传作品)√学生作品展示模块(任何用户有权游览作品)

√用户评分模块(会员才有权评分,每个用户对某一作品只能评分一次)√学生作品管理模块(管理员可以对上传作品进行分类、审核与删除等操作)2.精品课程平台设计与制作 大致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合理布局精品课程所列项目,适度选取合适的图片,制作用户界面美观、耐看

动态管理站点栏目

√资源上传模块(管理员有权上传教案、课件等)√资源下载模块(会员有权下载教学资源)√会员管理模块 √在线答疑模块 √新闻发布模块 √公告栏模块

3.文件管理系统设计与制作 大致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文件上传模块 √文件查询模块 √用户权限控制模块 √文件下载模块

4.人力资源网网站设计与制作

5.基于WEB的电子商务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大致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产品查询发布模块

√购物定单模块

√库存管理模块

√销售服务模块

√会员管理模块

√新闻发布模块

√公告栏模块

√在线咨询模块

√网上调查模块

√用户反馈模块

√论坛模块

√聊天模块

√邮件列表模块

6.基于WEB的企事业单位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大致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人力资源管理模块

√进、销、存管理模块

√业务管理模块

√库存管理模块

√财务处理模块

√工资处理模块

√报表处理模块

7.基于WEB的校园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大致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学校网站

√远程教学系统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

√多媒体课件系统 8.题库制作及管理系统开发

大致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用户管理模块(用户注册、用户登录、用户管理等),要求:分三级用户进行管理,超级用户只管理用户;管理员用户可以对题库中的题目进行审核、修改、删除;注册用户可以制作题目、修改、删除自已的题目。

√题库制作模块,能完成各种类型题目制作工作,要求:至少能完成单选题、多选题、是非题、填空题、简答题和操作题制作任务。

√题库管理模块,能对题库中的题目随机抽取,组卷之后,能在计算机上答题;也可以生成Word文档,组成纸质试卷。选题方向三:数据库编程 1.考试题目录入系统

知识与技能要求:掌握软件设计知识,以及应用ASP.net或VB.net、JSP数据库系统(SQL2005)编程知识.

完成形式及要求:设计一个系统:以单机方式录入不同的科目、不同典型的考试科目,存储在相应的数据库中,并能浏览各科目的内容,同时能打印出来.最后以论文形式写出设计过程,最好能用程序实现该系统. 2.网上书店

题目说明:使用JAVA或NET开发基于WEB的网上书店销售系统,具有信息发布、书籍介绍、搜索、书籍管理等功能.

知识与技能要求:熟悉JAVA或NET平台开发技术,熟悉数据库相关技术. 完成形式与要求:论文

演示系统 3.计算机科学技术学习网站

题目说明:建立一个网站、网站的内容是关于计算机科学各门课程,及最新科技和动态的,便于学生交流和学习。

知识与技能要求:会网页制作,能够运用ASP、PHP或JSP进行站点的建立,对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基本课程的了解,作为网站的内容。

完成形式及要求:首先能按照论文格式要求写出论文、再能按照论文内容建立一个计算机科学技术学习网站。4.音像出租、销售系统

题目说明:建立一个小型音像的出租、销售系统。具有会员管理、营业员管理、销售、出租、退货等功能。

知识与技能要求:熟悉一门编程语言,对数据库进、销、存一体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有一定了解。

完成形式及要求:在完整书写论文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可对碟片管理会员建立数据库的系统。

5.基于Web的图书管理系统

题目说明:采用Web技术实现图书管理,如图书的采编入库、清除库存、借阅、归还等。

知识与技能要求:Web服务器的架设与配置;JAVA的Web程序实现,SQLserver的配置。

完成形式及要求:系统实现、建立一个图书管理系统的完成,完成论文一篇。6.商品销售管理系统

题目说明:在现代社会中,商品交易是一种经常性的活动,商品销售管理系统就显得重要。通过本系统是设计,可以实现对商品销售活动的一切管理。知识与技能要求:

1、商品入库信息管理,包商品信息的添加、删除、查询、修改、浏览等功能。

2、供贸商品信息管理,包括供贸商信息的添加、删除、查询、修改、浏览等功能。

3、商品销售汇总统计,即可按时间或类别汇总商品销售数据。

4、打印输出

完成形式及要求:系统设计代码与相关文档。8.工资管理系统

题目说明:本系统主要由“工资录入”、“工资查询”、“工资打印”与“系统维护”五个重要部分组成,其中“系统维护”可包括:系统密码的维护与修改、系统数据的转入与转出、初始化系统数据等,可根据实际需要决定。知识与技能要求:熟悉关系数据库程序设计与开发。完成形式及要求:系统设计代码与相关文档。9.实用电子商务网站建立

题目说明:和具体商家联系,建立一个功能齐备达到电子商务网站 知识与技能要求:动态网页设计、图、动画、图象处理软件。完成形式及要求:网站、论文

10.在线购物网站用户界面设计实现

题目说明:设计并实现在在线购物站点用户交互界面。

知识与技能要求:软件工程、网站设计制作知识及相关工具使用。完成形式及要求:论文。

要求:

1、学生应根据自身和工作实际情况,选择以上参考题目或自拟题目(范围过大的题目应该增加副标题)完成毕业实习报告。

计算机专业信息化 篇7

随着当今社会信息化的迅速地发展, 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越来越普及, 不仅为在线自主学习提供了优质的课程教学资源平台, 更重要的是它将导致现有教学体系的全面革新。作为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教师和学生, 如何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 科学规划, 合理安排和运用现代的信息技术手段和技术, 最大限度地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 如何实现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个性化的“教”与“学”, 是我们现在最应该关心、思考和做的事情。

二、教学现状

高职教育不同于本科教育, 它是属于能力本位教育, 为了适应信息化时代国家提出对大学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培养的新要求。而计算机应用专业更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就学生而言, 我们现在所面对的是90后的学生, 这代学生对新生事物非常感兴趣, 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也比较强, 他们是伴随着信息时代成长起来的一代, 可以说是信息技术的原住民, 他们不喜欢说教, 更相信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喜欢动手操作;会利用各种移动终端娱乐休闲搜集信息, 喜欢借助各种平台去沟通;但是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源多样化, 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 同学之间的学习态度、习惯、方式和成绩差异也大。而对于教师, 近几年, 许多高职院校都在要求教师积极学习国外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技术, 教师们对信息化教学多少也有了一些了解, 但并不全面;加之个人力量有限, 很多好的想法都无法实现, 希望用信息技术改变现有课堂教学状况, 但不知道从何处入手;希望能有N个网站, 想用的东西都能找到, 可以选择运用。在课堂上, 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书、黑板上种庄稼的现象依然存在;信息技术正在走近课堂, 课堂与技术正在整合,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滞后于社会;信息技术应用模式依然单一, 依然存在“教室被设备绑架、教师被软件绑架”的现象;信息技术辅助教的多, 辅助学的少, 并没有根本改变教与学的方式, 与当代孩子喜欢的获取知识的方式不匹配。

三、普遍存在的问题

在信息化环境下, 随着学习资源数字化、教学情境虚拟化、学习环境网络化、学习方法多样化等多种变化形态下, 大多数院校定位不够明确、方法不够科学、缺乏从整体考虑、硬件投入不多等问题, 具体表现在: (1) 新的课程改革往往只重视了学科教学内容、手段和方法的改革, 忽视教学过程的改革。因此, 与之对应的软件和资源缺乏从不同教学阶段, 不同用途、角色、层次、使用环境等的系统研究。 (2) 过于注重网络形式, 对于网络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研究不够系统, 导致教学设计不够科学, 网络优势发挥不够充分, 教与学的关键困难解决不够理想。 (3) 资源多是教材的媒体化, 缺乏系统的学科资源, 尤其是充分考虑多学科、多层次、多学段、多种教育技术整合的资源。 (4) 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多数集中在利用网络资源, 为学生提供资料性的信息, 交流多数是文字信息, 缺乏对于问题解决过程的交流途径。 (5) 缺乏行之有效的资源共享体系。 (6) 缺乏有效的学、教、引导、监控、评价、反馈等支撑体系。比如研究性学习过程支撑体系。 (7) 缺乏系统的应用保障体系、有效的教师培训体系。

四、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教学设计改革探究

1. 课程“教”与“学”的设计改革。

不论宽带网络再快、平板电脑再薄, 还是云端资源再多, 都不能成为信息化的标志, 只有实现技术与内容深度融合, 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才是信息化。想要实现教与学的变革, 教学设计就要从内容、教师、学生和媒体多角度考虑。在教学内容上, 要从依赖一本教材、一本教参、一本练习册转变为以教材为主, 并有丰富的数字化学习资源相配合。教师要由课堂教学的主宰者和管理者、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以及学生良好情操的培育者。教师应该更多地考虑教还是不教, 教什么, 教多少, 怎么教。学生应由知识灌输的对象和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的主动构建者和情感体验与培育的主体。学生应该更多地考虑学什么, 是学知识、学技能, 还是学方法?是学做事, 还是学做人?在媒体的运用上, 辅助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形象化教学工具转变为既是辅助教的工具, 又是促进学习、辅助交流、情感体验与内化的工具, 让信息技术走进课堂, 利用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传统的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在“教”的设计上是教育者把信息通过媒体传给学习者, 教育者从学习者的学习效果上得到反馈。表现形式为知事类和知因类知识, 所对应的学习方式是接受式学习;条件是师生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即在学习内容上存在教师“知”而学生“不知”或者教师“懂”而学生“不懂”的状况。提供的资源多是以“教”为主的资源。在“学”的设计上, 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所对应的学习方式是体验式学习。学习内容具有体验、实践、自我建构的特点, 须通过自身的思考、感受和感悟才能掌握。而新的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教学改革, 将在信息化环境下, 实现技术与内容深度融合, 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实现真正的教学信息化。“教”的设计通过辅助教学、辅助理解, 解决特殊教学任务。通常利用Power Point、flash、Authorware等技术制作课件, 将以文本、图形、动画、音视频等多种不同类型的教学辅助资源承载在其中, 整体优化教学过程。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 课上, 教师使用助教在信息化环境下利用信息资源、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师多种角色的转变, 辅助学生自主学习与协作探究。课下, 学生使用助学软件进行预习、复习、试验、操作和训练, 支持个性化、多样化学习。“学”的设计为学生营造信息化的学习环境, 支持真实的情境创设、启发思考、信息获取、资源共享、多重交互、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等多方面要求的新型学习环境, 实现教与学方式的变革。而实现教与学方式的变革, 实现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新型教与学方式, 满足学生终身学习的要求。

2. 课程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信息技术变革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不是指具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 而是指学生在自主性、研究性和合作性方面的基本特征, 信息资源的丰富性和共享性, 使学生的学习从单一向多元化转变, 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翻转课堂也被称为“反转课堂式教学模式”, 学生在家完成知识的学习, 而课堂变成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 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 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在关注教育公平的时代, 倡导移动学习、个性学习的今天, 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 通过翻转, 使课堂教学的功能发生了改变, 它不是用来获取知识, 而是促进知识的内化和应用。课堂不再是预设的过程, 而是生成的过程。

五、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具体实施过程

以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网页动画设计与制作》课程中的“中秋节日贺卡制作”这个项目单元为例, 简单介绍下具体课程的具体实施过程:创设教学情境:通过演示视频文件, 放学生之前自己动手设计与制作的作品, 让学生了解学情并明确本项目所要完成的任务, 根据下达的任务单, 让学生进行分组, 制定计划方案, 课前通过网络查询、在线学习等方法获取本课任务中要求掌握的相关知识点, 完成教师课上布置的家庭作业, 完成教师所下达的项目任务, 在课上针对实施操作中所遇到的难题教师进行课上答疑和指导, 各学习团队整理任务的完成情况并对作品进行现场测试和完善, 最后完成项目作品, 各学习团队进行汇报总结及现场演示, 通过团队自评、团队互评、教师给予各学习团队评价, 提出改进意见后, 进行作品完善, 完成最终的项目教学任务。我们的项目也是采用递进性的方式来进行的, 依次按照:示范与模仿 (教师领着走, 学生跟着走) —指导与应用 (教师教着走, 学生学着走) —评估与探究 (教师看着走, 学生自己走) 。让学生从生手到熟手, 再从熟手锻炼到能手, 最后达到巧手的教学目的。把课堂真正地还给学生, 在课上学生是中心, 教师只是起到一个辅助和引导的作用。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 信息环境下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教学研究对于计算机的发展有很重要的作用, 带给我我们的不单是机遇也更是挑战, 对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的教学研究提出了更高更准的要求。在网络环境下, 通过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组织形式来拓展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 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去关注学生的个性特征, 并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情况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 及时对学生做好职业引导。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增加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和个性化沟通, 使教师由过去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知识的引导者, 以实现对学生的个性化教学。如何使用技术比技术本身更为重要, 如果我们仅仅是用一种技术代替另外一种技术不可能使学习更为有效, 技术的有效使用需要思考、实验和愿意花时间完善和发展新的教学策略, 最好的技术如果没有与这种技术相适应的教学, 那么它在教育环境中就毫无任何价值了。

参考文献

[1]张德发.计算机应用专业项目教学法的实施[J].商业文化 (上半月) , 2011, (08) .

[2]吴思.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设置的几点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 2005, (34) .

[3]孙宏伟, 孙湧.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内涵定位研究及实践[J].职业技术, 2006, (06)

计算机专业信息化 篇8

【关键词】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改革课程体系教学模式

一、引言

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加快建设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推进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当前,随着“国民经济信息化”这一重大战略方针的实施和国家信息化建设水平的提高,社会对信息产业的人才需求逐步增加,对专业技术人才的规格要求不断提升。在这种形势下,作为培养信息管理技术人才的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如何根据社会人才需求进行专业建设与改革,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这是本文探讨的关键问题。

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设置定位分析与方向改革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社会各行业的应用普及,计算机逐渐被人们作为日常工具,计算机类专业也不再像以前那样红火,其招生数量出现萎缩。究其影响因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社会市场需求分析。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电子信息等专业每年约培大学生15万人,远远满足不了社会对信息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其次是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设置的定位改革。一方面是社会岗位需求增加,另一方面是招生人数减少,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发展遭遇尴尬境地。既然专业的设置符合社会市场需要,为何会出现招生瓶颈呢?为此我们走访调查了报考本校或一些外地院校的考生,调查结果表明,有55%以上的学生谈到该专业名称太过统,“信息”“管理”都是大类词语,不知道这个专业具体学些什么内容,不像“网络技术”“软件开发”等一听就清晰明了;有25%左右的学生觉得像是文科专业,怕学的东西太杂乱,不精,学不到真本领;还有30%的学生表明不喜欢计算机,不愿意从事信息类行业,对该专业没有过多考虑。

三、计算机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教材建设实践

1.制定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开发工学结合优质核心课程。

通过专业研究,找准专业方向,根据职业教育的理念,确定培养模式。然后从课程发展的角度确定专业团队并形成固定模式,专门从事课堂研究,确定专业发展课程,以济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计算机管理专业的专家在济源市信息办委员会的指导下,由行业专家、当地软件公司认可的工程师和在学校教学多年的经验丰富的专职教师共同组建研讨会,并鼓励全体教师参与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课程标准的制定,定期由组织部门研讨课程的建设,制订或修改。有针对性的,以行动为导向,全力以赴制定计算机管理专业培训课程的标准,按照课程设计,结合具体的任务,整合课程内容并将归纳为多个学习情境多个模块构成的任务。课程内容标准提供了具体的学习内容安排和实施步骤以及标准,还包括评价建议等,为教学的实施提供指导。

2.制定合适并具有独特性的教材,健全校本资源

职业院校注重培养学生的手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目的是培养专业技能过硬的高技能人才。因此,在教学中首先要注重教材的优化,内容的合适和社会的实际需要,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必需,够用,实用”,实现规模化管理,加强专业技能培训,注重实践教学,强调实用性,第二把重点放在教材的编写形式上,改革传统的“主章节体”形式的写作,采用“以工作任务为导向”,“任务牵引型”,“基于工程结合”等多种模式,使学生能够迅速掌握专业知识,并更快更好将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构建其过硬的专业能力,提升职业素养。

四、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建设的探索

在计算机专业教学的过程中,要以技能的培训,知识够用,学以致用为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合作,学校实施与企业合作模式,将教学、学习与实践相结合,使理论与实践结合,合理设计培训和教学等实践内容。

1.实施“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思路,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学校要真正提高教育教学水平,首当其冲要重点培养的主要是学生的实践能力,此外,我们还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实施课堂实验教学,坚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论,实行实践型教学模式,边学边做,及时整合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思路,这样超过80%的计算机管理的专业学生能够完成该课程。新的教学理念注重教学与项目课程的整合,学校根据用户的特定需求,在学校使硬件和软件都允许的情况下,分析当前社会上所需要哪方面人才,提出解决方案,设计一个完整的项目解决方案,集成所有资源,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能力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通过完成各种复杂的任务,学生能够了解到不仅要加强自己的专业能力,还要注重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会交往,如分析能力,信息获取能力,战略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2.构建完善的学习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实现优质学习资源的共享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将真实企业项目案例与教学和培训想合作,注重边学习边实习,通过面向工作的教学和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操作。充分利用学校优质的教学资源,并借鉴国家和省级大学核心课程网站资源,努力延长课外教室,获取更多的教学资源。这些网站提供了很多学习资源,学生可以学习相关的内容,如课件,教学视频,培训计划,培训咨询视频项目,资格水平考试内容相关的材料,此外,网站论坛上还提供了很多的商业机会,学习参考材料,和其他阅读材料。通过学校提供的学习网络,以其为平台了解更多的学习内容,积极的开展自主学习,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采用多种不同形式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

由于计算机管理专业的种种特性,任课教师应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教学,互动教学等,严肃开展教学研究,基于学习项目和任务创设新的实践课程,并积极指导学生学以致用。其次,学校可组织以竞赛促进学习最终培养优秀的计算机管理人才。专业的技术教师在教学中大膽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如在教学中使用动画,视频,演示文稿,应用程序和其他形式的多媒体课件,将生动的彩色图片和动画,影视特效应用在课堂上,充分发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独特性。学校也应该积极提供在线学习平台,供学生使用,生动地再现任课教师教学艺术,利用Web为学生提供在线课程,促进学生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为学生提供新的学习途径。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会不断增加,培养各方面的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人才成为各校的必要,这对众多高校来说既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考验。对此,我们要抓住这个有利时机,根据当前社会所需的岗位需求,明确学生专业定位,从而制定出合理设计课程体系相适应。

参考文献

[1]贾小伟.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内容构建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9(18).

[2]孙西朝.地方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J].教育与职业,2011(17).

上一篇:信息公开目录清单下一篇:《虽有嘉肴》复习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