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

2024-09-12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精选12篇)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 篇1

摘要:学科交叉与融合已成为科学发展的时代特征和创新源泉,也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该文首先简要介绍了学科交叉融合的内涵,其次分析了学科交叉融合背景下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发展的阻碍,最终重点从对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与就近专业合作共建学科体系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和探索。

关键词:高职院校,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学科融合,发展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本身就是一个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专业,涉及经济学、管理学、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多门学科。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具备扎实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具有系统维护、软硬件组装、网络运行与维护以及信息统计分析与管理等能力的从事计算机与信息管理和服务的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同时,随着各个领域信息化建设的脚步大大加快,对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也逐步扩大。本文将围绕学科交叉融合背景下合作共建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与就近专业的学科体系等问题展开探讨。

1学科交叉融合的内涵

学科交叉融合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学科从简单的学科认识交流到材料、概念群、方法论和认识论、学科话语的互通有无,乃至研究路径、科研组织方式和学科人才培养的整合。 简言之,学科交叉融合即为通过不断的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 实现学科之间的相互深入渗透和交叉,且通过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可能会创造出一些新的学科。

在当今时代,学科交叉融合有着一定的必要性,具体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可以促进科学成就的产生。学科交叉融合因具备交叉、融合等特点,所以更有助于科技创新成果产生;二是,有助于培养创新型的人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依赖于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而学科融合则为广大学子培养自身创新意识和提升自身创新能力问等提供了良好的氛围和环境,三是,学科交叉融合是时代背景下学科发展的必然方向。目前, 关于跨学科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高校的普遍关注,且一些世界名校已经开设了跨学科研究计划、建立跨学科研究平台等。学科交叉融合的必要性及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已经得到了共识。

2学科交叉融合背景下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发展的阻碍

近年来,随着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职院校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教育工作者逐步认识到学科交叉融合对人才培养以及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并开展了一系列关于学科交叉融合相关的课题研究,积累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目前受到一些观念、体制、师资队伍等层面影响,高等院校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与其他专业的交叉融合发展受到了阻碍。具体表现在如下三方面:

2.1学科交叉融合观念淡薄

目前,学科交叉融合观念淡薄是影响高职院校学科交叉融合的主要原因。一些科研人员在进行科研工作时,大多数是将研究的内容局限在某一学科之内。这些研究者普遍缺乏学科交叉融合观念,这与传统观念的影响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 正是由于长期进行单一学科的研究,使得这些科研人员形成了学术屏蔽,影响了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此外,受到一些学派壁垒影响,更是缺少了学科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不利于学科之间的交叉和高职院校跨学科人才的培育。

2.2尚未建立学科交叉体制

高职院校尚未建立起学科交叉融合的配套管理体制。目前,高职院校学科交叉融合受传统管理体制及单学科组织体系的影响发展缓慢,这已成为影响高职院校交叉学科建设的巨大障碍。集中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学科边界明确,缺乏交叉;二是,教师编制明确,隶属不同学院;三是,符合学科交叉融合的组织模式尚未形成。建立学科交叉体制是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与其他专业的交叉融合的可靠保证。高职院校必须尽快建立起行之有效地学科交叉体制。

2.3学科队伍结构亟待优化

高职院校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与其他专业的交叉融合下, 学科建设与学科体系势必会发生深刻的变化,一些新兴的学科或交叉学科也会随之出现。在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各专业的教师队伍在知识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等方面的问题逐渐凸显。为实现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与其就近专业共建学科体系,必须建立起一支能够满足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需要,能够承接学科融合的大型项目,善于运用多种科研方法的学科队伍。这是高职院校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3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与就近专业合作共建学科体系的探索

高职院校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与就近专合作共建学科体系,应从树立学科交叉融合意识,建立独立的学科交叉科研平台,强化学科交叉师资队伍建设,给予完整的机制支持等方面展开深入探讨。具体如下:

3.1树立学科交叉融合意识

高职院校科教人员必须树立起交叉融合的自觉意识,并在这一意识的引导下自觉参与到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与就近专业的交叉融合之中。同时,科教人员必须打破传统学科观念对自身思想的束缚,转变思想,去深入挖掘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与就近专业之间存在的相关性和潜在联系,将二者各自的优势相互渗透到彼此之中,在交叉与融合之中形成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进一步完善学科体系。此外,科教人员应积极参与一些跨学科的学术活动,加深自身对学科交叉融合的理解,不断地接触和掌握一些学科交叉融合中应具备素质与能力,将一些成果的学科交叉融合经验引入到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与就近专业合作共建学科体系之中。

3.2加强高职院校多学科课程建设

高职院校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与就近专业在深入挖掘各专业教材内容基础上,寻找不同专业在课程上存在的相关性, 从教材编写、教学方法、课程教学等多个层面进行建设。具体如下:一是,教材编写。高职院校科研鼓励具备一定跨学科研究能力或潜力的教师参与多学科交叉教材的编写。也可以引入其他高职院校运用较好的多学科教材,在结合本校实际基础上进行适当调整。二是,教学方法选择。任课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应注重不同学科知识合理安排和融入。例如,可以选择项目式教学法、任务式教学法、模块式教学法以及一体化教学法等。此外,在课程考核方面也必须兼顾学生不同学科能力的考核。

3.3建立独立的学科交叉科研中心

对高职院校而言,独立的交叉科研中心是其开展学科交叉融合研究的重要保障。具体而言,应注意如下几点:

一是,落实学科交叉科研中心,保证其的独立性。我国高职院校学科交叉科研中心并未刚刚起步,一些发展较好的高职院校早已在校内设立了学科交叉科研中心,单分属于不同的院系,彼此之间缺少相互的交流与共享。为发挥学科交叉科研中心的作用,必须在学科交叉融合理念下,立足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与其就近专业的实际情况,建立起独立的学科交叉科研中心,实现不同学科之间的有效地交叉和渗透。

二是,制定有效地运行政策。在保证科研中心独立性的基础上,高职院校应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政策,以资源共享、师资力量共享为宗旨,打破传统的院校之间的固有形式和学科之间的边界,鼓励院校之间进行多层次的交流与沟通,同事科研通过人才流动、资金投入以及科研合作等多种形式促进学科交叉科研中心的具体运行。

3.4强化学科交叉师资队伍建设

多学科交叉研究的师资队伍建设是高职院校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与就近专合作共建学科体系的保证。多学科交叉师资队伍建设应从高职院校和科教人员自身两大方面入手:

一是,从高职院校角度讲,应定期组织不同学科的科教人员参与学术交流活动和跨学科研讨活动,通过术交流提升科教人员的血水水平,同时通过不同学科人员之间的思维碰撞促进创新思想的产生,为学科交叉融合以及新学科的形成创造良好的条件。此外,也可以邀请一些知名学者来校进行学术报告, 或者定期安排科教人员参与学术会议等。

二是,科教人员自身应注重多学科发展。科教人员应丰富自身学识,培养自身的创新思维,在广泛涉猎多学科知识营养的基础上,提升学术发展的高度。

3.5给予完整而有力的机制支持

高职院校必须构建完整的支持机制,为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与就近专合作共建学科体系提供机制支持。完整的支持机制应涉及跨学科招生机制、激励机制、交流机制等三方面。具体如下:

一是,建立跨学科招生机制。高职院校在进行招生时,可依据跨学科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跨专业招收一些学生。这对于促进高职院校多学科交叉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高职院校可适当给予政策倾斜。

二是,建立灵活的激励机制。高职院校应制定灵活的激励机制,从职称评定、个人收入分配等方面给予适当的政策优惠, 提升教师进行多学科研究的积极性。同时,可以为一些优秀的科教人员提供进行深入研究软硬件条件、创造参与一些学术活动的机会。

三是,建立多学交流机制。多学科之间的交流使得思维的碰撞成为可能。高职院校通过定期开展计算机信息管理与其他专业的学术交流活动,为科教人员进行跨学科交流提供机会。同时,可以以一定的多学科融合型项目作为牵引,将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的教师引入项目之中,使科教人员在项目实践中认识到学科交叉融合的重要性,并自觉参与到学科交叉融合实践当中。

4结语

总之,高职院校立足本校办学特色,深入挖掘学科之间以及学科内各子学科间存在的密切关系,实现学科之间交叉与融合,对进一步提升学科建设水平,促进专业教学科研进步,乃至相关学科人才的培养均具有重要意义。为满足企事业单位对计算机与信息管理和服务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必须加强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学科体系建设,服务于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本文关于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与其他专业之间的交叉与融合展开的研究,仅为抛砖引玉,此方面的研究有必要在后续阶段进行更深、更广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杨元峰,廖黎莉,赵敏涯.跨学科的计算机信息类项目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以《票务管理》为例[J].福建电脑,2013(4):32-34.

[2]陆莹,苏晓东,何泽恒,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多学科交叉渗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电子商务,2013(1):48-48.

[3]王娟.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中促进学科交叉融合[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2):14-15.

[4]王娟,卢花.学科交叉融合对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新挑战[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15(23):21-23.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 篇2

国籍:中国

目前所在地:广州

民族:汉族

户口所在地:茂名

身材:171cm56kg

婚姻状况:未婚

年龄:26岁

培训认证:

求职意向及工作经历

人才类型:普通求职

应聘职位:计算机信息管理

工作年限:2

职称:无职称

求职类型:全职可到职:随时

月薪要求:1500—20xx

希望工作地区:广州东莞深圳

个人工作经历:

20xx年09月-20xx年03月广州市爱喜软件有限公司网络维护员

(负责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的维护,及日常网络故障的解决,以确保公司的正常运作)

20xx年7月-20xx年12月广州市红光制锁厂经理助理

(负责公司网络业务的推广和洽谈,网站内容的更新和动 态信息的发布,产品售后服务的跟踪,日常事务的处理以及协调部门与部门间的相关工作。)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广州城市职业学院

学历:大专毕业-20xx-07-01

所学专业一:计算机维护与应用(信息管理)

所学专业二:

受教育培训经历:

20xx年9月-20xx年7月广州城市职业学院计算机维护与应用(信息管理)

20xx年9月-20xx年7月高州一中

语言能力

外语:英语优秀

国语水平:良好

粤语水平:优秀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熟悉Windows98/20xx操作系统,了解windows20xxserver网络操作统,netware网络操作系统,linux网络操作系统。dos,网络操作系统,分布式操作系统。

掌握基本的网络构筑与布线,局域网配置和小型网络架设系统。

掌握多种绘图软件,熟练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CorelDraw等等。

能熟练使用各种常用办公自动化软件,如排版,电子表格,数据库操作,制作幻灯片等。

能熟练多种网页制作软件(例如网页三剑客(包括DreamweaverMX20xx、FireworksMX20xx、FlashMX20xx)、freamweaver等,能制作常见网页,能熟练使用种类网络工具(如Ftp等),掌握动态 网页设计与制作,熟练运用HTML,JavaS cript,VBS cript,熟悉ASP等语言。

掌握计算机基本的硬件知识,能够解决一些常见的硬件问题。

详细个人自传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 篇3

关键词:高职教育 CBE模式 计算机信息管理

CBE是英文(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的缩写,是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体系。CBE教学模式被广泛应用于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职业教育中,对职业教育和培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该模式传入我国后在不断的实践中证明具有很好的效果,各高校也在积极借鉴国外高校的成功经验,关注行业的变化及时调整专业的课程设置,探索符合当前国情的教学体系。

一、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现状分析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是一个复合型的专业, 随着信息化的广泛普及和应用,社会和企业对信息化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而既懂业务、管理,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在中国目前十分缺乏,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建设和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挑战。

1.理论实践结合不够

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不强,应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建立独立的实验室和稳定的教学实习基地,也可以聘请一些从事信息管理实践工作的专家或企业老师担任教学指导任务。在专业培养中应该着重突出实践环节,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2.专业定位尚需明确

信息管理专业培养定位的模糊导致了社会对这一專业认识上的模糊和理解上的偏差,绝大多数企业对该专业不是很了解,认识上也存在着很大偏差,甚至是本专业的学生对这一专业也不了解。这说明信息管理专业的办学方向并不明确,专业特色不突出,专业教育及宣传不到位、专业建设不够完善。

3.教师专业素质亟待提高

高职院校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骨干教师应该既具备企业管理思想、懂得会计知识,同时又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在企业有与专业相关的工作经历。但目前的现实是,谈到计算机技术水平和应用能力不乏有很多佼佼者,但是同时了解企业的管理思想、熟悉企业的管理流程、掌握会计知识的老师就很少了,明白信息技术与管理思想及财务知识是如何有机融合在一起的老师更是寥寥无几。

二、基于CBE模式的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才的需求标准只会越来越高,所以高职院校在进行人才培养过程中只能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灵活制订教学计划,全力提升专业人才的技能水平。

1.确定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课程体系

结合各高校实训教学的经验,以企业用人需求为培养目标,开发了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课程体系。为实现信息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开设企业资源计划即ERP系列课程,确定课程的名称、授课内容,合理安排其开设时间、课时,研究ERP课程之间的连续性以及ERP课程与其它课程之间的相关性。系列课程应包括:《ERP原理》、《基础会计学》、《ERP财务管理》、《ERP供应链管理》、《ERP成本管理》、《ERP提高应用》等。其中《ERP原理》等课程让学生了解企业经营活动的具体内容,了解ERP的思想和ERP软件的作用。《ERP财务管理》等课程以模拟企业如何使用ERP软件进行下订单、生产、采购、入库、出库、送货、成本管理、资金管理,通过模拟实验掌握ERP软件的基本功能和作用,了解和体会在实施ERP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ERP提高应用》课程是为了让学生真正贴近市场需求,对某些在实际工作中真正使用的ERP软件进行具体的训练,使学生毕业后在使用软件时可以很快上手,它们形成了一个从抽象到具体、理论到实践的完整过程。

2.制定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方法

由于ERP课程所包含的管理背景的复杂性以及对实践操作的要求, 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适应。ERP教学中所表现出的体现管理与技术的融合、体现强化能力培养的特点,成为研究和探讨新的教学方法的核心。在基于CBE模式下,借助于实验仿真环境,尝试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导向型教学法、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等,从而实现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学习,快乐学习的效果。

3.加强实践环境建设

实施ERP实践环节,需要构建软硬件平台,尤其需要建设实验的软件平台,为了使学生能够更贴近现实环境,ERP系列课程应采用实践教学的方式,课程主要在ERP实验中心进行,以学生上机实验为主、老师指导为辅的实验方法。在每门实验课程开课前都编写有关该门实验课程的实验指导书,以便于学生进行实验和老师进行实验检查。

4.注重师资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

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结合课程建设,教师的培训也必须同步进行。教师的培训可通过三种渠道进行:

(1)与企业合作。把专业教师轮流送到企业中去培训,不仅可以避免教师高学历、少实践的现状,而且也能扩大教师的视野,改变他们教学的思维方式。

(2)外出学习。派相关教师参加有关的师资交流会,研讨会,通过交流,学习其它院校教学实践的经验,更好地开展本校的教学任务。

(3)自己培训。由有经验的或接受过先期培训的老师对本校教师进行知识和技能的培训,让更多的教师了解和掌握相关内容,使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

三、结束语

近年来,信息管理专业的发展速度逐渐加快,为了适应这种变化,信息管理专业教育应重视教学改革与内涵建设的研究,在一个全新的视野和系统的模式上重新塑造自身,通过优化课程体系明确专业知识结构,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知识,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将信息管理专业建设成适应时代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品牌专业,为信息化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姜献群.基于CBE模式的高校职业指导课程教学研究。职教论坛,2013,23.

[2]李建荣.基于CBE模式的高职ORACLE数据库课程教学设计。教育与职业,2013,23.

[3]涂春梅.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3,07.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 篇4

一、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与目标

计算机应用技术遍及各个领域, 信息管理专业的计算机教育具有双重性,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两个目标分别是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和为信息管理专业课程服务。其具体内容如下:

1. 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

当今社会计算机和网络技术高速发展,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 对人才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有利于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软硬件基本知识, 提高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培养在本专业与相关领域中的计算机应用开发能力, 切实提高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对学生而言, 学生在大学期间, 通过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 可以逐渐养成使用计算机进行学习、思维的习惯, 学会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断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应用水平。

2. 为信息管理专业课程服务

为深化信息技术公共课程教学改革, 对信息管理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为信息技术公共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 就要全面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 使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改革为信息管理专业课程服务。在信息管理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 计算机基础课程学习的目的, 是为后续信息管理专业课程服务以及为今后工作和生活中应用计算机做准备。因此, 信息管理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二、信息管理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策略

信息技术计算机基础教学应努力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对信息管理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可以从合理整合教材、创新教学方法、改善教学内容和改革考试方案四个方面采取策略。

1. 合理整合教材

现行的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 主要是以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为主, 为适应计算机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要求, 信息管理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应将计算机基础课程合理切割, 整合计算机教材。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既要保持其实用性, 又要具有一定的先进性, 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材整合, 应结合信息管理专业的特点, 有针对性地选择计算机教材的内容, 优化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材。修改或编制新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大纲, 应打破常规教学内容, 组合信息管理专业相关行业的实际应用知识点为主的课程模块。

2. 创新教学方法

改革信息管理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计算机基础课程, 在教学方法上要进行创新。创新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可以采取案例教学法、目标教学法和探究教学法等, 形成大众化、通俗化、多元化的案例教学方法,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 教师要灵活多样地采取多种教学方式, 与此同时, 还应减少课堂教学, 增加机房授课, 加大计算机实践教学时数, 引导学生提高和强化实际操作技能, 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和技巧。

3. 改善师资队伍

建立一支懂专业、责任心强的师资队伍是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内在要求。在信息管理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改革中, 定期开展教研活动, 优化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师资队伍, 促进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师教研水平的提高, 可以为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有力的保证。另外, 学校可鼓励在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师进行进修, 提高学历层次, 并定期对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师进行考评, 发挥督导评估的激励与导向作用, 促进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4. 改革考试方案

考试是检查与评定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手段,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以及计算机的普及, 各领域的工作对计算机技术的依赖越来越强。信息管理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改革, 还要在考试方案上进行改革。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考核重点应放在计算机操作技能上, 把信息管理专业的知识和计算机技术更紧密地融合。整合后的计算机应用基础不再把知识点作为考试的依据, 应以解决实际问题的操作为目标, 明确课程定位、精讲课程内容、运用新的考试模式, 全面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三、结语

总之,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信息管理专业的基本教学目标是利用计算机完成各类信息的管理, 需要掌握计算机信息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与职业技能, 信息管理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改, 应着力于整合计算机教材、创新计算机教学方法、改善计算机教学内容和改革计算机考试方案, 使信息管理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改, 从过去的操作技能的培训逐步过渡到知识与能力的培养, 促进信息管理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吴杨玲, 浅谈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J].信息与电脑 (理论版) .2011, (01) .

[2]云正富, 任友理, 周园.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 (05) .

[3]陈松.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09, (02) .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求职简历 篇5

个人基本简历

姓名:—国籍: 中国

目前所在地: 广州民族: 汉族无照片 户口所在地: 湖北身材: 160 cmkg

婚姻状况: 未婚年龄: 25 岁

培训认证:

求职意向及工作经历

人才类型: 普通求职

应聘职位: 行政/人事类:行政人事助理

工作年限: 3

职称: 无职称

求职类型: 全职可到职:随时

月薪要求: 1500—2000

希望工作地区: 广州 肇庆

个人工作经历:

2004.9-2007.12埃尔凯电器(珠海)有限公司行政人事助理

①负责公司车辆安排、饭堂ID卡收费系统及宿舍IC水卡系统的管理、办公用品的申购及派发等后勤工作。

②负责考勤、员工入、离职手续办理、暂住证办理以及工伤保险的报案与跟进等。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最高学历: 大专

毕业时间:2004-06-01

所学专业一: 计算机信息管理

所学专业二:

受教育培训经历:

2004.6毕业于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信息管理系大专 CET-4语言能力

外语: 英语 一般

国语水平: 良好

粤语水平: 一般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能熟练使用WROD,EXCEL,POWERPOINT,金碟K3等应用软件系统办公,具备良好的英语、读、写能力及基本的听、说能力,综合素质高。

本人极具亲和力,人际关系佳,原则性及时间观念强,有敏锐的洞察力,希望在为贵公司创造价值的同时也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

详细个人自传

自学过人事方面相关知识。

熟悉饭堂,宿舍管理及员工福利相关模块。月薪要求:2000元左右

工作地区:广州地区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 篇6

关键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计算机 教学模式 改革

1.专业概况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成立于1998年,由国家教育部将原分属于不同学科领域的经济信息管理、科技信息学、管理信息系统、信息学和林业信息管理等5个专业整合而成,是一个新兴的综合性前沿学科。伴随着信息化建设和信息技术应用的普及,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蓬勃发展,目前,我国共有400多所高等院校开设了该专业。

根据专业所处院校背景的不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主要可分为三种类型:

(1)信息资源管理类

以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为代表,专业结合了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等专业背景,培养具有现代管理学基础、计算机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能力并掌握信息管理理论和方法的高级专门人才。

(2)经济管理类

以清华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为代表,专业具有较强的工商管理、管理科学等背景,将信息技术与经济管理紧密结合,培养具有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系统管理能力,熟悉企业管理模式,掌握信息系统战略规划和设计开发方法的高级专门人才。

(3)信息技术类

以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为代表,专业以信息技术为导向,培养具有综合的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知识,具有扎实的信息系统设计与维护、信息分析和开发应用的技能,熟悉信息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相关应用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

2.计算机类课程体系的现状分析

根据教育部明确规定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专业的计算机类课程体系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基础知识层,信息技术层和系统应用层。基础知识层主要介绍计算机文化和计算机软硬件的基础知识,包括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程序设计基础等课程;信息技术层主要学习经典的计算机语言,数据库的管理及应用,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等方面的知识,包括各类开发语言(C、Java、.NET)、数据库管理系统(SQLServer、Oracle)、网站建设(Dreamweaver、ASP、JSP)、管理信息系统等课程;而系统应用层主要涵盖了项目管理、知识管理、决策支持、电子商务等综合应用,包括IT项目管理、软件过程管理、知识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电子商务系统的分析与设计等课程。

目前专业的计算机类课程体系不尽完善,存在下列问题:

(1)计算机类课程宽度有余而深度不足

计算机类课程本身涵盖的范围很广,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而言,既需要学习计算机专业的传统课程,又需要重视对计算机软硬件和信息系统的开发应用水平,难免占据专业课程体系中较大的比重。但是,由于受专业本身和课时的限制,很多课程都不可能实现理论上的深究和实践上的深入,从而造成学生对很多计算机类课程囫囵吞枣,不能体会其中精髓。

(2)课程的学时分配不合理,实践机会少

实践教学是促进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手段,也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笔者在对多所高校进行调研时发现,大部分高校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都形成了课内实验+专业实习+社会实践的实践教学体系,而课内实验主要是指计算机类课程的上机实验和课程设计。计算机类课程大多与软件平台或工具关系紧密,理论知识的学习以教师上课演示为主,上机实验和课程设计是学生实践巩固的良机。但目前高校的上机实验课时与理论授课课时相比仍然较少,单独开设的实验课程所占比例较低,这对学生自主学习和熟练掌握相关知识是不利的。

(3)课程衔接欠流畅,重复知识较多

以信息技术层的计算机语言为例,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统专业往往以专业基础课和专业选修课的形式开设多门程序设计语言课程,其中的语言基础、语句结构等知识点存在较多的共同点和相似性,容易造成教学内容的重叠和课时的浪费。另一方面,计算机类课程涉及较多领域,体系中各门课程开设的先后顺序需要认真思考并合理设置。在调研和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很多高校在此方面仍存在较大的改善空间。

(4)计算机类课程设置滞后于IT的发展

伴随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新的程序设计思想、语言、模式、软件产品等层出不穷并对信息处理的各个环节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周期性难免会使得计算机类课程的设置滞后于信息技术的发展,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在理论上对原有知识体系的更新和扩充,并适当增设实践环节,力求保证学生所学知识的与时俱进,不与社会需求相脱节。

3.计算机类课程的教学模式

大部分高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计算机类课程通常采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理论教学是历来注重的传统教学模式,业已建立了较为成熟的课程体系,而后期增设的实践教学模式仍不尽完善。

对于理论教学,考虑到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身的跨学科性和重应用性等特点,应该侧重于对学生应用专业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工作能力的培养,以信息分析能力的培养和计算机技术在管理中的综合应用作为教学的核心,并合理利用新技术和新手段提升教学质量。

计算机类课程的实践教学可分为课程实验、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三类[2]。

(1)课程实践包括课内实验和课程设计。课内实验与理论教学结合最为紧密,通常是针对理论教学内容而设计的验证性实验,往往与理论教学同步循序渐进,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并灵活应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课程设计是在一门或多门课程的理论教学结束后而开设的综合实践环节,强调的是对相关知识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应用,其复杂性和综合性相对课内实验显著增强,全面培养学生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nlc202309011958

(2)专业实习是对课程实践的扩充,通过让学生直接参与相关活动以获得对本专业所从事的实际工作的感性认知,具体可分为认知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认知实习可根据所学课程和实际情况在特定时间集中安排在校企合作的实习基地完成,而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往往在大四时合并在一起进行。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是整个实践教学体系中最重要的环节,既是对四年来所学知识的检验,也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促进,做好“最后一公里”的衔接工作。

(3)社会实践是社会调查和服务、社团活动、公益活动、假期支教等各类课外实践活动的统称。这类实践活动是学生的第二课堂,对于学生认识社会和了解专业大有裨益。

4.改革与创新的几点思考

针对目前国内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计算机类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模式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笔者认为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

(1)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重构计算机类课程体系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在社会的信息化建设中会充当不同的角色,完成不同的职能,专业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应该能够敏锐捕捉社会需求的变化并做出快速反应,调整课程设置,更新课程内容,扩充知识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增强实践教学的比重,力求适应国家的科技发展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重构的计算机类课程体系更具专业自身的特征,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2)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极大地促进了现代教育技术的进步。对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而言,传统的板书和PPT演示等教学手段远不能满足多样化的计算机类课程的教学需要。为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案例分析和场景引入等启发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興趣,营造主动思考和求解的学习氛围;灵活运用电子教室、网络课程平台、远程控制和教学、数字化多媒体授课软件等先进技术和手段打破时空限制,改良教学效果,提升教学效率,有利于计算机类课程教学模式中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机整合[3,4]。

(3)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

[JP+1]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是由教师主导的,学生根据所学理论知识,完成教师指定的内容,缺乏积极主动性,也很难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可以考虑在学生的第二课堂、创新学分等环节中增设更多的实践环节,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术、科技、创业等活动,变被动为主动。另外,可以考虑推行本科生导师制,鼓励教师指导学生发表学术论文,组织学生参与各类竞赛,吸收学生参与教师自身所承担的科研项目,并对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适当的奖励,这样必然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对理论教学模式的调整和改进。

(4)扩充实验资源,加强实验室建设

计算机类课程教学模式的革新需要以实验室建设和实验资源建设为基础。将教师科研项目的成果进行系统化规范化处理后,可以转化为教学资源,并与多门相关课程的知识结合打造为综合性的教学案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高校应该积极推进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和开放,加强校企合作共建,利用社会资源培养学生,服务社会,实现双赢。另外,实验室建设时应多选用仿真实境和通用软件替代之前的模拟软件,使学生能更贴近企业的实际情况。

参考文献:

[1]王学颖,黄淑伟.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4(3):371-381.

[2]张戈,刘位龙,张新.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14(17):151-153.

[3]陈江涛,秦丹.电子教室软件在信息管理专业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探讨.大众科技,2009(11):159-160.

[4]梁昌勇,顾东晓,李兴国,杨善林.信息管理类专业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8,31(1):64-66.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 篇7

(1) 缺乏实习实训类课程。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就是保证学生顺利就业, 为社会培养具有高技能知识和专业技术储备的人才, 技能型人才才是高职院校培养的重点对象。但是, 就教学现状来看, 高职院校在课程安排上, 过分看重对计算机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课的教学, 反而忽视了对实习实训类课程的设置。学生在课堂上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口头表述, 背离了创新教育的本质。这种教学方式已经太过落后和枯燥, 不仅不利于学生培养对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学习热情, 而且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化成长, 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受到很大的教学限制, 不能得到充分发挥, 与高职人才的要求相悖, 不利于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2) 学习内容不断增加。

近几年来, 高职院校为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 不断增加学生的课程教学内容, 这样的教学方式增加了学生专业课的学习负担, 学生学习的课程数量不断增多, 课程的内容和难度也在不断提高。不可否认, 高职院校采取这样的教学方式, 其初衷是希望将压力变成动力, 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但显然学校并没有从实际出发, 充分考虑到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这样的教学改革不但不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做到有效地把握, 而且使学生没有更多的时间进行社会实践, 削弱了高职院校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没有真正实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效果, 是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在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重大偏失。

(3) 教师的知识更新速度加快。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 各大院校对教师的能力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 不仅要求教师具备专业知识技能, 还必须具备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 不断提高自己和完善自己, 加快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创新自己的教学策略。这种思想本身是非常正确的, 但是很多教师在施行该思想的时候出现了一些偏差, 过度重视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 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储备, 却忽视了对自己的专业知识进行有效的整合和系统化, 将教学的重心放在了知识的“求新求异”上。这显然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了极为负面的影响, 使得学生学习起来比较费劲, 而且也很难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 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系统掌握。

2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改革的思路

(1) 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进行课程设置。

高职院校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促进学生的就业。因此, 在课程设置时一定要做好市场调查, 对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作一个详细的了解, 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设置相关课程, 为社会培养实用型的高技能人才。只有这样, 才能促进人才的就业, 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将课程的设置和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 不但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还能使学生所学到的知识更加有针对性, 也更具应用价值, 对于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课程教学更是如此。所以, 高职院校的教师一定要对本专业的就业信息进行相关的跟踪性社会调查, 认识到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具体要求, 根据自己所掌握的资料展开对课程的设置, 使教学课程体系更加符合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2) 打破课程界限, 对课程内容进行系统整合。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课程内容比较复杂, 教师对课程的改革必须以岗位对人才的知识需求结构要求为依据, 建立合理系统的课程体系, 对课程内容进行全方位的整合。要求根据学生的具体特点设置课程, 包括对学生的心理特点、领悟能力、学习基础、认知水平等都要作一个详细的调查了解, 根据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取向以及所要面临的就业岗位对人才的需要等作好系统的课程内容整合, 以知识结构为基本框架, 注重对学生的能力和专业素质进行培养。在学生掌握基本的课程知识的基础上, 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的培养。在设置课程内容时, 要把课本中的相关知识点融入到学生的实习实训当中, 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加深对课程知识点的把握和理解, 增强学生对理论性知识的感性认识,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当中, 使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当中加深对自身能力的认识, 增强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 确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和就业目标, 为以后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3) 改革课程教学形式, 加强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视。

传统的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主要由基础课、专业课以及公共课组成, 这样的课程体系比较古板和陈旧, 已经不适应新时代课程改革的要求, 高职院校必须对自己的课程体系进行积极的改革实践, 使之符合学生的就业要求, 建立起由专业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实践课所构成的新的课程设置体系, 打破原先的课程自成体系的封闭状态, 将专业课当作课程设置的中心, 使专业基础课和基础课都围绕着专业课来展开教学, 突出对实践课的重视, 以专业课为核心, 形成与其它课程横向衔接的发展态势, 教师要根据专业技能培训的需要, 做到每一课程的设置都要相对独立, 使学生能够由浅入深地逐步接触和掌握本专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另外, 教师也应当在整体教学的过程中加强对实践实训练习的重视, 为学生的实践操作制定专门的实训计划, 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根据社会用人单位的录用需求, 鼓励学生多考一些相关的从业资格证书, 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高职院校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改革的具体措施

(1) 注重学生的感性认识, 边讲边练。

传统的教学方式将课程内容的讲解局限在了课堂上, 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 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得不到很好的锻炼, 对学生的就业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高职学生大多是一些文化基础课基础较差、接受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 因为高考成绩不够理想而选择进入高职学校的, 这些学生本来在知识的掌握程度上就与其它高等院校的学生存在一定的差距, 要想在毕业后取得与高等院校学生平等的就业机会, 就必须加强对他们专业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只有掌握一技之长, 才能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位置, 求得自己的一席之地。因此, 本专业教师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 要学会采用边讲边练的方式, 将课本中的理性知识转变成学生的感性知识, 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例如, 在讲授计算机的组装和维修时, 教师只有引领学生到专业的教室去上课, 让学生亲自进行动手实践操作, 才能使学生对计算机的结构以及功能在头脑中产生较为深刻的认识,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打破传统的教学顺序。

传统的教学模式要求在学生的能力训练方面, 教学的思路首先是要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 在学生学好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再展开实践性的练习和训练。由于这样的教学方式对理论性的知识要求比较高, 进而忽视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训练, 走的是理论——实践——理论的路子。而新的教学模式要求学校必须重视起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使学生不但掌握基础理论知识, 更要注重培养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 采用实践——理论——实践的新的教学思路, 将学生的动手实践放在教育教学的中心位置, 加强对学生的实践锻炼。对于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更应如此, 要让学生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 带着问题去听教师的理论课程, 从理论课程中找到解答问题的思路, 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质量。

(3) 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创造良好的空间。

高职院校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教学设计必须充分关注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除了加强对学生计算机软件操作能力的培养之外, 还要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的锻炼, 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培养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 并且能够具备与时俱进的精神, 加强对自身创新能力的培养。知识经济时代所需要的是创新类的人才, 只有创新型的人才才能在社会上获得自己的发展空间, 各企业对企业人才的创新能力要求都在不断提升,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要提倡学生用系统工程的观点来统筹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方面的相关理论知识, 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营造自主学习的良好氛围和环境,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良好的空间。

4结束语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使得高职院校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学生有了更为广阔的就业空间, 也对高职教育的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职院校在进行教学改革的过程当中一定要将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专业技能训练放在首要位置, 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创新型的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吴薇.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课程改革探索[J].科技信息, 2008 (16) .

[2]滕艳平, 郑影.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优化整合[J].高师理科学刊, 2007 (3) .

[3]崇岩, 廖锦玉.论面向岗位的中等职业计算机专业教育[J].科技信息, 2008 (30) .

[4]刘修生, 胡鹏.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建设现状与实践[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 2010 (4) .

[5]杨馨, 陆科.基于CC2005的高师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研究[J].科技信息, 2010 (26) .

[6]罗汉云, 宋勇.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J].科技资讯, 2008 (25) .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 篇8

人才培养是高职教育最主要、最核心的功能, 只有正确的办学定位, 高职院校才能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 建设特色专业体系, 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使高职院校的发展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

1 办学定位的内涵

1.1 高教性

高职教育是国家正规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职业技术教育的高层次教育阶段, 它是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职业技术型教育, 与普通本科教育不存在层次上的高低。

1.2 职业性

高职教育旨在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生产、服务、建设、管理第一线技术应用人才, 具有鲜明的职业性, 培养的人才是技术师或称高级技术员。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要根据区域经济中各行业的职业分布状况及其发展趋势来确定, 教学内容要根据职业岗位对从业人员素质要求进行选择。[1]

1.3 区域性

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较, 高职教育具有更鲜明的区域性特点, 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也更为密切。它不仅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人才, 而且在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规格等诸多方面受到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不同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特点影响着区域性高职教育的发展和走向, 因此高职教育区域化发展成为必然。

1.4 前瞻性

高职院校办学定位是根据政策导向、社会发展需求、自身办学条件和学生需求等各方面的综合状况, 结合党和国家的教育和产业发展规划而制定的, 是对学校的未来发展起着指引作用的, 所以必然具有前瞻性。

1.5 稳定性

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是一个不断总结修正、日臻完善的过程, 同时又具有连续性和稳定性, “一所学校的办学定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但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应当保持不变, 即在历史的任何一个阶段, 每所学校都处在某个相对稳定的位置上。”[2]

2 办学定位的基本原则

2.1 定位与层次相一致

人才的培养是高职院校的工作核心, 因而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 首先考虑培养人才的规格, 符合自身的办学层次, 必须有区别地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模式。同时, 高职学院的办学定位也是一个不断修正调整的过程。

2.2 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高职院校多带有地方性特色, 不同地域对人才的需求规格和层次不同, 高职院校应根据地方经济和产业结构的特征以及社会文化发展水平, 充分考虑社会需求和自身办学条件, 成为为地方企业服务的人才培养基地, 为地方培养更多更好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2.3 比较优势原则

不同院校有不同的建校背景和优势, 高职院校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首先要看清楚自己的特质和比较优势, 如企业联合办学资源、师资强势资源、就业保障资源、招生保障资源等, 着眼于地方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的要求, 找准自身的发展定位,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上发挥优势, 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拓展生存和发展空间。

3 办学定位与专业定位的关系

学校的办学定位是由特色专业体系建设和重点专业打造来具体体现的。一所有特色的学校必定拥有特色专业, 特色专业是学校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应该以社会、经济、科技发展总体战略和人力市场布局为导向, 根据自身的定位, 按照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办学规律进行专业设置、改造、调整和布局来创建特色专业, 使之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 保持和发扬专业特色, 用专业品牌与专业内涵来赢得市场效应, 最终取得市场份额。[3]

4 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办学定位及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建设

4.1 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办学定位

北京信息职业学院在推动学院改革发展的过程中, 认真学习教育部和北京市教委有关文件的精神, 在认真讨论学院的办学指导思想和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的基础上, 确定学院的使命为:“以首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己任, 提供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和技术服务, 持续改进教育教学质量, 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和学生的需求与期望”。在这样的使命观和责任观的指导下, 结合我院隶属北京电子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行业办学优势, 毗邻798、中关村高科技产业园区等地域优势, 以及办学60年的师资力量、专业技术和校园文化的积淀, 进一步明确了“学院是北京职业教育的重要基地, 也是首都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要立足于信息产业, 服务于高新技术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 将学院建设成为高素质高技能职业人才的大规模培养基地和面向中小企业的信息技术服务中心, 成为首都高等职业教育中外合作与交流的窗口”这样的学校办学定位。[4]

4.2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建设

信息管理专业是该院重点建设专业。专业主要面向北京的生产性服务业集群和北京初步形成的总部密集区如CBD (中央商务区) , 中关村, 金融街和丰台总部基地, 培养在生产服务第一线从事信息化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信息网络构建、信息系统维护、信息系统运作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 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高技能复合型人才。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建设可资借鉴的有三个发展方向: (1) 以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为代表的理工科院校, 专业侧重于计算机科学技术; (2) 以武汉大学、北京大学为代表的综合性大学, 强调情报学信息学等知识; (3) 以中国人民大学、东北财大为代表的财经类院校, 侧重于经济管理方面的教育。但是三个方向都没有统一的专业人才价值认同, 没有统一的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5]因此我们在充分市场调研的基础上, 在学院办学定位和工作过程系统化改革思想指导下, 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 (群) 的任职要求, 以职业生涯发展为目标, 明确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定位;以工作任务为线索确定课程设置以及课程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 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 以职业能力为依据组织课程内容;以职业技能鉴定为参照强化技能训练, 建立有自己特色的以职业核心能力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通过综合项目的引进, 使得课程和课程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 形成课程链条。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

5 总结

高等职业院校是培养能够在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发挥骨干作用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主体。要形成培养适应区域或行业发展需要的高技术应用性人才的人才培养定位, 坚持在服务区域经济, 履行高职社会责任中寻找办学特色定位。在此基础上打造体现办学定位的特色专业体系和重点专业。

摘要:高职院校定位具有鲜明的区域性特点, 同时学校的办学定位是由特色专业体系建设和重点专业打造来具体体现的。文章探讨了办学定位的内涵以及办学定位与专业建设的关系。以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展示了该学院在服务区域经济、履行高职社会责任中对办学定位和重点专业建设的探索。

关键词:高职教育,办学定位,专业建设,区域经济,计算机信息管理

参考文献

[1]杨林生, 牟惠康, 佘雪锋.区域经济发展视野中的高职院校定位研究[J].辽宁教育研究, 2007 (04) .

[2]孙百鸣.高职高专院校发展定位探析[J].职教论坛, 2005 (19) .

[3]夏桂松, 沈波.对南京城市职业学院办学定位与特色专业体系建设的系统思考[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 (02) .

[4]武马群.把握高职学院的办学定位履行高职教育的社会责任[R].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 (神州教育卷3) , 2013-06-30.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 篇9

为了解专业对应区域内相关产业发展现状和相关行业或企业的社会需求, 明确专业服务面向;分析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和对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 为开发课程和确定专业培养目标规格提供依据。本专业调动专业老师、班主任等30多人进行了为期1年的专业调研, 通过现场座谈、查阅资料、问卷调研、专家访谈、电子邮件等方式调研行业企业150多家, 发放调查问卷200份, 回收有效问卷165份。企业遍布全省各地以及部分省外企业, 企业包括外企、合资、国企和民营等大小规模不同的企业。

通过调研, 总结分析了本专业服务面向、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典型工作任务以及相应的职业能力, 对本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提供了较好的参考依据。具体的专业调研数据分析见调研报告。

2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与要求

2.1 基本培养目标

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旨在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 德、智、体全面发展, 具备当代经济管理实务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 掌握信息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 面向经济、贸易、物流等信息的计算机采集、加工、整理、分析和开发利用领域第一线, 从事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项目开发、实施和维护工作需要的实践能力强, 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 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高端技能型人才。通过学习, 使学生能利用基本经济手段、信息学手段解决实际问题, 掌握计算机基本原理, 熟悉计算机系统常用软件工具和数据库处理, 具有一定的系统软、硬件操作、维护和开发能力, 同时又具有较强的经济法律意识与管理素质, 以及较强的文字处理能力。

2.2 专业服务面向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发展、计算机及其外围设备功能的迅速提高、网络技术的发展及Internet向全球的不断延伸, 为信息的充分及时交流提供了较好的物质条件。随着我国经济与国际接轨, 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信息交流将成倍增加, 因此加快培养有较深计算机、信息、外语、法律底蕴的面向新世纪信息产业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符合国家的政策导向与社会需求。

本专业的毕业生将有广泛的择业涵盖面和一定的就业能力, 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的IT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以及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工作, 与本科生相比, 更具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 与中专相比更具处理对象的综合性和复杂性。

3 专业学生需具备应职应岗的职业能力

依据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专业服务面向,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营销、管理、财务等知识的复合型计算机应用人才。按照企业职业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 学生应该具备管理与沟通能力、信息资源管理能力、信息产品运用能力、计算机设备与环境配置能力、软件系统诊断及维护能力等5项职业核心能力, 同时应具备职业必须的专门化知识, 包括管理知识、会计知识、供应链知识、计算机、数据库和网络等知识。

鉴于此, 本专业在培养学生能力, 构建课程体系中应加强管理、会计、供应链等方面知识的补充。

3.1 管理与沟通能力

◎能够在管理信息系统项目实施中与用户对话, 善于询问和了解需求;

◎能够理解不同行业 (主要是制造业、流通业等) 、不同业务 (主要是会计、统计、供应链、营销等环节) 用户的管理需求, 并将其复述和梳理;

◎能够把握用户所述需求中的轻重缓急, 抓住主要矛盾, 统筹解决次要矛盾;

◎能够指出多个用户或用户的多次需求中的不一致, 帮助用户进一步明确真正的需求;

◎能够读懂并运用流程图、数据字典、功能模块等软件工程文档描述系统将要实现的功能;

◎能够向用户进行管理信息系统或其他软件的操作演示, 并作讲解和指导培训;

◎能够倾听和复现用户对于信息系统运行中存在问题的描述, 并作出系统的质量评估。

◎能够在系统开发团队中与他人进行分工合作和沟通交流;

◎更为复杂和高级的软件工程项目实施中的沟通交流体验。

3.2 信息资源管理能力

◎能够进行管理信息系统实施中基础数据的准备;

◎能够确定信息采集的内容、方法, 完成信息采集;

◎能够根据采集的信息将管理体系的问题 (物流、会计和统计等) 描述为信息体系的问题并加以实现;

◎能够把握流程特点和处理技巧, 进行业务级 (物流、会计和统计等)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

◎能够进行系统的测试;

◎能够进行系统日志的管理;

◎能够进行系统文档的管理;

◎能够进行管理信息系统 (含网络) 及其数据存储空间的管理, 日常备份和恢复;

◎能够运用互联网搜寻各类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实施问题的解决方案, 并付诸实施;

◎更为复杂和高级的软件工程项目实施体验。

3.3 信息产品运用能力

◎能够运用C、VB、ASP等代表性的程序设计语言进行系统维护与开发;

◎能够运用原型工具类的平台软件进行管理需求的二次定义和开发;

◎能够熟练运用各类浏览嚣进行互联网HTTP、FTP等广域网操作;

◎能够安装、操作、维护SQL Server等主流数据库系统;

◎能够熟练安装、配置、使用OFFICE、评测系统等常见计算机信息产品;

◎能够安装、操作、使用图像处理软件, 完成网站网页开发所需的界面图像文件;

◎能够阅读、翻译和理解非主流计算机信息产品的操作手册, 并进行必要的安装配置;

◎能够进行计算机软硬件及网络产品的选型;

3.4 计算机设备与环境配置能力

◎能够装配或更换普通台式计算机的主要部件;

◎能够运用与设备相关的工具软件 (如测试软件、系统组件等) 进行必要的环境配置;

◎能够操作使用和更换计算机网络主要设备, 布置、铺设和连接计算机网络;

◎能够对网络操作系统相关软件 (如拨号、协议等) 进行必要的网络环境配置;

◎能够进行Web服务器的IIS配置;

◎能够进行网络的存储和安全管理;

3.5 系统诊断及维护能力

◎能够对各类软件、数据库、信息系统的运行环境和运行状态进行测试、诊断与评估;

◎能够对计算机硬件设置的运行环境和运行状态进行测试、诊断与评估;

◎能够对计算机网络的运行环境和运行状态进行测试、诊断与评估;

◎能够对管理信息系统用户需求的变化进行诊断与评估;

◎能够纠正各类计算机软硬件产品使用中出现的环境配置类错误和二次定义类错误;

◎能够进行各类计算机应用软件、系统软件的重装级技术排障;

◎能够进行计算机硬件的板卡级部件更换排障;

◎能够进行计算机网络的交换机、联接件、路由器等主要设备的设备级部件更换排障;

◎能够在有限范围内实现用户需求的完善性维护, 或提出维护建议;

◎能够进行系统及系统文档的修改与版本升级管理;

4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结合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5大职业技能, 即管理与沟通能力、信息资源管理能力、信息产品运用能力、计算机设备与环境配置能力、系统的诊断及维护能力, 本专业在构建课程体系时, 主要抓住2条主线, 一是企业网站建设线, 要求学生掌握网站建设各项基本技能, 包括网站美工、网站图片制作、网站建设、网站后台开发等基本能力。要掌握这些能力就要求学生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photoshop应用与实践、flash程序应用、网站建设与网页制作、C#程序与应用、WEB项目开发与实践等课程。二是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应用线, 要求学生能使用工具开发企业级管理信息系统, 能进行系统的维护和调试, 能撰写完成企业级信息的系统设计书和使用说明书。要掌握以上能力, 就需要学生学习快速原型法、数据库操作实务、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等课程, 并同时学习会计类课程和管理类课程, 使得了解和熟悉企业会计业务流程和企业管理业务, 从而正确设计企业相应的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如图1所示。

通过本专业的三年学习, 学生将具备5项职业岗位所需的职业核心能力, 拓展4项可持续学习能力, 掌握3类必备的职业知识, 提升3方面的职业素质, 共15项知识、素质、能力指标。基本素质必备知识和职业岗位核心能力构成及课程框架如图2所示。

15项知识、素质、能力按众多的管理信息系统典型工作任务及专业综合实践依次展开, 分别映射到全部的课程体系中, 通过课程的教学协同和时序推进, 学生分别形成自己的职业基础能力, 职业支撑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

5专业课程体系的创新与结论

我校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通过十几年的发展, 以培养计算机类和谐职业人为目标, 充分调研企业职业岗位需求, 总结出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5大职业技能, 即管理与沟通能力、信息资源管理能力、信息产品运用能力、计算机设备与环境配置能力、系统的诊断及维护能力。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构建课程体系时, 主要抓住2条主线, 一是企业网站建设线, 要求学生掌握网站建设各项基本技能, 包括网站美工、网站图片制作、网站建设、网站后台开发等基本能力。二是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应用线, 要求学生能使用工具开发企业级管理信息系统, 能进行系统的维护和调试, 能撰写完成企业级信息的系统设计书和使用说明书。

参考文献

[1]朱顺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09年4月.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 篇10

关键词:信息管理专业,创新能力,课程体系,主动实践环境

1. 引言

实践教学是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院士认为:"被动实践是我国高等教育实践环节中存在的严重问题","启发学生主动实践,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信息化应用的不断深入,社会急需一大批既懂专业技术,又具备一定行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信息化创新人才。但从目前高职信管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来看,存在专业目标定位模糊、人才培养与实际岗位需求脱节、学生学习兴趣不足等问题,导致学生创新素质不高,动手能力不强,协作能力较差,以至于出现人才供应和需求之间的矛盾。因此,对信管专业培养目标进行重新定位,探索主动实践下的教学新模式,构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体系,以满足社会对创新型信息化人才的需求。

2. 高职信管专业培养目标定位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作为计算机与经济管理学科交叉的专业,各个院校在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设置等方面均存在较大的差异,已逐步形成了信息系统管理与维护、系统开发、电子商务、ERP等方面的专业办学特色,建立了相应的实践教学体系。但在现行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存在培养目标过于宽泛、课程体系学科化等问题,结果导致学生"什么都学,什么都不专",无法满足企业对信息化人才的技能要求。

高职教育必须体现职业性,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从我们多年来对高职信管专业毕业生的跟踪调查情况来看,我国的中小型非IT企业需要大量的信息管理人员,但大部分不是编程人员,而是具备良好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懂财务软件和办公软件的复合型人才。掌握会计、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具备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维护、局域网组建、电子商务系统管理以及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的应用等能力,培养从事信息技术处理、ERP系统应用与维护和电子商务网站建设与管理等岗位(群)的人才应是高职信管专业的主要培养目标。

3. 平台+岗位课程体系设置

浙江纺织服装学院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自2002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工作,本着"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为依据"的理念,通过研究、实践、完善、优化的循环过程,已取得明显效果,形成了"平台+岗位"的课程体系和适应社会要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如图1所示。

岗位系列课程:由于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目标就业岗位的分散性和生源的差异性,很难提炼出相对独立的岗位技能知识。如ERP系统应用与维护岗位群,包括IT企业系统售后技术服务、企业ERP系统维护和ERP系统操作等岗位,涉及到财务会计、供应链、生产管理、数据库管理、系统维护、软件开发、网络组建等知识和技能;而电子商务网站建设与管理岗位群,包括电子商务系统运营、电子商务系统管理、网站建设等岗位,涉及到电子商务、网络营销、数据库管理、系统维护、网站开发等知识和技能。将不同岗位所需的相同技能和知识进行提炼,构建职业岗位基础平台,然后根据各个岗位的核心技能设置岗位系列课程。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主要就业岗位为ERP系统工程师和电子商务师,同时考虑到ERP系统工程师对财务会计知识的要求比较高,而且部分学生从事的办公室文员工作也需要财务会计方面的专业知识,因此,把财务信息管理岗位从ERP系统工程师岗位中分离出来作为一个独立的岗位来培养,以满足信息化办公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职业岗位基础平台:通过岗位能力要求和职业发展要求的调查和分析,形成适应信管专业职业岗位要求的基础平台,该平台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与信息技术处理员岗位的要求基本一致。

"平台+岗位"的课程体系设置体现了"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体系设计思想和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内容设计理念,为主动实践理念指导下创新能力的培养构建了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框架,适合高职信管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

4. 信管专业主动实践环境的创设

4.1 依托精品课程建设,丰富网络教学资源,提高网络自主学习能力

IT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计算机工作者必须不断地学习、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才能赶上计算机发展的步伐。然而从近几年的招生情况来看,生源质量大大下降,学生自学能力较低,学习兴趣不高。因此,培养信管专业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育浓厚的主动认知氛围,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改变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学现状,构建"创设情境--自我提出问题--讨论释疑--实际运用--提高延展"的网络自主学习模式,依托精品课程建设开发和优化各课程网络教学资源,构建校园网自主学习互动平台,引导学生敢于发现问题,学会通过网络查阅相关资料解决实际问题,培育学生的主动认知意识,并在不断的反复中形成良好的思考方式和创新能力。

4.2 建立ERP仿真实验平台,提升主动实践创新能力

随着企业信息化的快速建设,ERP(企业资源计划)在企业中的使用越来越普遍,ERP作为一套先进的管理模式,既包含企业管理思想和业务运作的流程,也包含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等IT技术的应用。ERP的本质决定了ERP知识和应用是信管专业知识的集大成者和重要的应用领域。ERP首先是管理思想,其次才是管理手段和信息系统。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通常把ERP当作一套软件来教授,学生只是机械地对ERP软件进行操作,而不解其思想。同时,由于ERP实践教学只是模拟企业环境而不是企业所处的真实环境,实验数据缺乏系统性、真实性,因此,实验过程难以产生感性认识,实验结果可验证性差,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通过与金蝶、用友等大型ERP软件公司及ERP应用企业的合作,建立校企共建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完善ERP实验室和沙盘模拟实训室,搭建"环境仿真、流程仿真、数据仿真"的ERP仿真实验平台。聘请ERP资深顾问、专家参与ERP课程建设和实际教学工作,提供"企业竞争模拟"、"案例分析"、"系统实施"等实践教学内容,分部门、分岗位模拟企业的真实环境和业务流程,并通过一个学期的顶岗实习,参与企业ERP系统的应用与实施工作。通过ERP仿真实验平台,改变了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有效地缩短了理论与实践的距离,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提升了主动实践的创新能力。

4.3 组建科技兴趣小组,通过竞赛形成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

浙江纺织服装学院信管专业近几年来在ACM程序设计大赛、多媒体竞赛、网页设计大赛等省市级学科竞赛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其主要方式是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组建科技兴趣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信管专业建立的科技兴趣小组主要有电子商务、ACM程序设计、多媒体图形图像处理、网页设计、ERP沙盘等。通过兴趣小组的组建,可以挖掘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科技创新的潜力,培养主动实践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5. 总结

信息化社会需要具有创新思维和专业技能的信息化人才,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引入主动实践理念。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作为信息化人才的主要培养园地,要在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技术进步的大环境下,不断地调整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课程体系的设置,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完善实验教学环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各种实践活动中,化"被动实践"为"主动实践",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培根.主动实践: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J].中国高等教育, 2006, 16:17-18.

[2]王琦峰.基于ERP平台的信息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J].商场现代化, 2006, 9:26.

[3]姜芳, 刘铁锋.主动实践, 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7, (6) :97-99.

[4]果莉, 李文哲, 杨方等.加强实践教学,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9, 26 (1) :14-16.

[5]卢志平, 陈朝晖.主动实践理念下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J].现代情报, 2009, 29 (4) :186-190.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 篇11

关键词:信息化中职 计算机教师 技能 素养

在中职教育发展及信息化的共同作用下,提升计算机教师专业技能和素养,成为中职院校必须面临和解决的问题。只有提升中职计算机教师的综合素质水平,才能更好地进行计算机教学,把学生培养成为符合信息化时代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一、提高中职计算机教师技能和素养的必要性

首先,随着信息技术及互联网的发展,中职教学的理念、方式和教学模式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而计算机教师掌握了多媒体的应用技术,所以在信息化教学上具有很大的优势。

其次,计算机技术、硬件、软件等方面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所以在不同学期,中职计算机教材和教学软件版本等的选择也有所不同。这就要求中职计算机教师必须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确保教学内容的时效性。

最后,新课程改革明确要求计算机教师必须不断提高信息素养,为学生和教学服务。信息素养已经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职计算机教师应由知识的传授者向知识的构建者、提供者以及活动组织者转变,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以后的就业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提升中职计算机教师技能与素养的有效途径

1.组织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中职计算机教师要保证自身素质与时代发展相一致。学校必须定期组织计算机教师深入企业实习,或进行专项技能培训,使教师在提升自身专业素养的同时,保证知识结构的时效性。

2.参与教学软件的研发

计算机教师自身具备研发教学软件的能力,所以中职院校可充分利用计算机教师的优势,开发教学软件。中职院校所使用的大多数软件,是由专业团队与学校一起研发,计算机教师参与其中,不但能提出相应的参考意见,确保软件的适用性,还能在参与实践中提高专业素养。

3.促进教师更新教学观念

良好的教学理念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水平,信息化教学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已经成为现代化教学理念的指导。信息化教学不仅能给教学提供便利,也给计算机教师带来了挑战。在教学中,中职计算机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性,更新教学理念,切实、有效地利用信息化资源,将现代化教学理念与计算机教学有机融合,提高计算机教学成效,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信息素养,为以后的学习和就业奠定基础。

4.鼓励教师参与信息化比赛

我国教育部门组织的信息化大赛,是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成效交流及展示的平台,赛事目的是为了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教学水平及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因此,教师可通过参加比赛,有针对性地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如语言表达、教学能力以及信息素养等。教师只有提高自己的技能与素养,才能更好地开展计算机教学,推动计算机教学发展和改革的速度。

5.建设资源库

要想从根本上提升中职计算机教师的技能及素养,中职院校要建立完善且丰富的资源库,以支持计算机教学。如课件中所需要的图片、视频、音频等,教师可以把它进行分类并建成相应的资源库,方便教师教学所用。

三、结语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只有不断提高中职计算机教师的技能及素质,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才能为社会输送更多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建雄.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研究——浅谈中职计算机专业的素养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27).

[2]刘健.浅谈信息化时代中职计算机教师的技能与素养[J].教师,2015,(5).

[3]刘艳阳.外优教师信息技术教学内强学生信息技术素养——2013年江苏省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纲要解读[J].才智,2013,(35).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 篇12

(一)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内容及其特点

1. 课程内容一般可以分为如下几个部分:

(1) 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让学生认识什么是信息、信息系统及其管理。从组织的角度、企业管理的角度来认识信息系统。在概念认识的基础上, 介绍信息系统的分类, 信息系统与组织环境、业务流程之间的关系等问题。 (2) 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内容: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 硬件方面介绍计算机网络通信的相关基础知识;软件方面则包括数据处理和软件开发技术等方面的内容。 (3) 信息系统的建设、开发和管理, 这是计算机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核心。介绍信息系统在组织变革中的作用以及企业业务流程重组 (BPR) 等概念和一般的实施方法论, 然后重点介绍企业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开发流程, 包括战略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和系统实施等重要内容, 最后还要介绍信息系统开发后的管理与维护。 (4) 信息系统的应用和发展。主要讲述一些具体的MIS应用, 如企业资源计划 (ERP) 、客户关系管理 (CRM) 、决策支持系统 (DSS) 、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发面的内容。

2.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具有许多自身的特点:

(1) 理论性。MIS课程涉及管理学、运筹学以及计算机等相关课程的内容, 其中理论知识的阐述较多, 理论性强,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有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 (2) 实践性。MIS课程的学习不仅在于理论的学习, 而且实践性的应用也极为重要。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 应做到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 (3) 综合性。从广义上说, MIS是一个对组织进行全面管理的综合系统。一个组织在建设MIS时, 可根据需要逐步应用个别领域的子系统, 然后进行综合, 最终达到应用MIS进行综合管理的目标。MIS综合的意义在于产生更高层次的管理信息, 为管理决策服务。 (4) 交叉性。MIS作为一门新的学科, 其理论体系处于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数学、管理理论、决策理论、运筹学等相关学科构成MIS的理论基础, 使其成为一个有着鲜明特色的边缘学科。

(二)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该课程的实际教学效果来看, 学生普遍存在着对所学知识印象不深、掌握不牢的现象。在MIS课程教学中仍存在的许多问题。

1. 课程理论性强, 学生难于理解和掌握MIS课程。

不仅内容体系跨度大, 而且课程理论性极强, 涉及管理、计算机、数据库、网络、软件工程、企业运作等知识的众多理论。而大二、大三学生缺乏实际工作经验, 欠缺对企业运行机制和管理策略的了解和感受, 特别是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 普遍重技术轻理论, 不容易理解教学中抽象的理论内容, 教学过程容易成为单向的理论灌输, 进而造成学生死记硬背, 被动学习, 单纯应付考试。

2. 课程涉及知识面广, 知识点多, 学生的预备知识不足。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综合性、边缘性、交叉型学科, 课程内容体系跨度大, 涉及管理学、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原理及技术、信息技术、运筹学等相关课程知识。且随着信息技术新发展, 课程涉及新内容如电子商务、电子政务、企业资源计划 (ERP) 、数据挖掘、客户关系管理 (CRM) 、决策支持系统 (DSS) 等。另一方面, 课程的授课对象为大二或大三学生, 由于缺乏完备的预备知识, 学生的知识广度和积累达不到要求, 因此, 学生感觉课程联系太多, 学习难度很大。

3. 教学内容没有区分专业。

目前, MIS课程教学存在不同专业使用相同教材、分配相同授课时间、教学大纲定位不当等问题。不同专业的学生对信息系统的认识角度、掌握侧重点有所不同, 计算机专业要求系统开发能力较强, 但目前还未能找出适合计算机专业的MIS教材。计算机专业学生能够理解教学案例的开发方法和技术, 但对信息系统所涉及的行业和管理背景比较陌生, 因此, 难于开展相关信息系统的需求分析和实际开发。研究生、本科和大中专层次对课程广度、深度和信息量的需求应有较大差异, 也不应笼统地使用相同类的教材。

4. 教学方法较单一, 忽视案例教学。

基于案例的教学是采用事实说话的方法, 收集大量现实的例子来说明问题, 同时给学生在学习中以更大的自主权。许多教学事实证明, 案例教学是一种生动、有效的教学方法。但案例教学在MIS的教学中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从近几年出版的教材来看, 附带案例的较少, 有的教材尽管附有案例, 但学生不了解所附案例的背景, 不熟悉生产流程, 以至在没有感性认识的情况下被动地接受MIS的理论和方法, 感到枯燥、抽象且有距离感, 学习积极性调动不起来, 当面对实际问题时, 往往不知从哪里人手。

(三)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教改方案

1. 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 摒弃抽象的描述, 使学生易于接受和理解。

在讲述管理学方面的概念时, 尽量直观具体的语言, 使用计算机专业学生易于接受的术语进行讲解。例如介绍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由人、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信息的收集、传送、储存、维护和使用的系统, 能够实测企业的各种运行情况, 并利用过去的历史数据预测未来, 从企业全局的角度出发辅助企业进行决策, 利用信息控制企业的行为, 帮助企业实现其规划目标。在授课时常常把它分成三个部分来讲解:MIS是由什么组成的? (人和计算机组成的) 、MIS能做什么? (对信息进行处理) 、MIS的目标是什么? (辅助决策, 帮助实现组织目标) , 接下来再细讲这三个方面的内容, 由此便通过分解的方式把一个很复杂难懂的问题用直观简洁的语言讲解清楚了, 而且学生也印象深刻, 容易掌握。

2. 补充与管理学有关的知识, 完善教学内容。

计算机相关专业开设的课程以计算机知识为主, 而管理信息系统最终的目标是企业管理, 所以, 需要教师在讲授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时先补充与管理学有关的知识, 如管理学发展所经历的几个阶段以及各个阶段所依赖的主要学科和具有时代特色的工具, 达到了补充管理学知识和从学生熟悉的计算机角度自然引入管理信息系统的双重目的, 为整个课程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 深人讲解管理信息系统所涉及的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专业知识。

重视锻炼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因为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在学习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之前, 已经开设了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操作系统、微机原理、数据结构、数据库和计算机语言等多门和计算机相关的专业课程, 掌握了各种专业知识, 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针对这个特点, 将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所涉及的与计算机有关的专业知识进行深人分析, 并补充到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中, 在此基础上安排综合实训任务, 要求学生在认识管理信息系统支撑技术原理的基础上, 理解整个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结构及技术核心, 即只把管理信息系统作为一种现代化的科学管理工具, 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在各类企业管理中使用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意义。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意识和深入研究、探索新知识的习惯, 不仅是对知识的学习, 更是对个人能力的历练。

4. 引人完整的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和实现过程, 通过案例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讲授基本理论的基础上, 必须给学生提供一个案例, 把案例中所涉及的实际操作过程给学生解释清楚。在讲授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和系统实施的同时, 用案例来阐释理论, 学生就会对理论有感性的认识, 也就比较容易接受。若同时能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 则更能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也十分有利。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因为前期已经学习了很多计算机技术方面的课程, 在这个时候给他们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案例及其完整的开发过程更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增强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强烈愿望, 使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充分锻炼, 并能对学习过的知识起到一个融会贯通的作用。案例教学、系统演示是MIS教学中的重要内容。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可将案例教学、系统演示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便于学生对系统开发过程的了解和知识的吸收。

5. 理论联系实际, 强化实践环节。

通过开展多种实践环节把抽象的理论和方法变成现实的应用, 可以使用对学生进行分组完成大作业或课程设计的方式使学生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 加深对MIS理论知识、数据库、专业知识、管理知识等的理解, 掌握开发MIS应用系统的全过程及方法, 培养学生编写文档的能力, 锻炼和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协作能力。

参考文献

[1]黄梯云, 李一军.管理信息系统 (第三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2]薛华成.管理信息系统 (第五版)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上一篇:电气失火自动保护技术下一篇:安全操作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