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课堂提问(精选8篇)
小学英语课堂提问 篇1
小学英语课堂提问初探
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教学方法。苏联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界倡导的一种教学方法,就叫问题教学法,已成为有世界影响的教学方法之一。问题是思维的向导,课堂提问是英语交际活动的催化剂。合适的课堂提问,往往能把学生带入一个奇妙的问题世界,使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答案,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地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那么,怎样设计一堂课的提问,以使所设疑问合理、适当、有意义,起到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能力的作用呢?结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本文拟从提问的作用、原则、设计三方面进行初步探讨。
一、课堂提问的作用
1. 启发思维,主动学习。
在讲授新课中穿插提问学生或教师自问自答,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刺激的程度和方式远远超出了一般的讲解。因为教师运用学生已学过的知识或他们的社会、生活实践体验,设问诱导启迪学生,使教材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关联起来,使新旧知识相互作用,从而形成新知识。
2. 引起注意,激发兴趣。
布鲁姆?乔伊斯说过:“教会学生独立思考,我们就给了他们自我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的能力。要使学生在课堂上敢于阐述自己的观点。我们不能要求学生放弃一切活跃的思考,盲目地相信某种结论。”而适时有效的课堂提问无疑是体现该思想的.重要手段。在课堂教学中提问,有利于激发学生思考。学生为了准确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必须集中注意力,加快思维活动,迅速处理信息并积极探索问题的答案。
3. 反馈信息,教学交流。
讲授新课之后巩固提问,就是反馈教学的一种渠道,是常用的方法之一。教学过程不是直线式的,由于学生的“课堂接受”不同,新课之后的检查提问是必要的,以此来了解学生对教材的理解,掌握和运用的程度,根据获得的信息,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整或“补火”。肯定好的学生,用赞扬的语气和表情说:“Good/Wonderful!”,全班同学掌声鼓励并齐声说:“You are good!”如果错了,则用鼓励的语气说:“Never mind, you can do better next time, Ok? ”
二、英语课堂提问设计原则
1. 激发兴趣的原则
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是学习兴趣,因此教师提问如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他们就有了学习的原动力,这是启发教学的关键所在。为此,教师必须从教材和学生心理特点出发,引人入胜地、步步深入地提出富有趣味性、启发
[1] [2] [3] [4] [5]
小学英语课堂提问 篇2
一、剖析小学数学课堂提问中的一些不良现象
1. 教师所提问题枯燥乏味, 学生无思考的趣味性
教师在数学课堂上, 经常会提一些枯燥乏味的问题, 如教学“倒数”的概念后, 教师问一句:“什么是倒数, 你知道了吗?”学生就机械化、无精打采地答一句:“知道了!”长此以往, 数学课的课堂提问激发不了学生思考问题的兴趣。
2. 教师所提问题笼统, 学生无思考的目标性
教师为了实施《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 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经常这样提问:“你有什么发现吗?”“你在这幅图上看到了什么?”“看着这幅图, 你想到了什么?”这些问题没有明确的目标, 容易使学生产生不着边际的遐想, 怪不得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出现了这样一幕:教师出示一幅原有8只小乌龟, 又来了3只小乌龟的主题图, 本来希望学生回答现在一共有几只小乌龟、用加法计算。但由于教师提的问题是“看到这画面你有什么想法呢?”学生纷纷举手, 有的说“我在想这些可爱的小乌龟可能是出来找妈妈的”, 有的说“这些小乌龟可能是出来产蛋的”。面对学生的回答, 教师哭笑不得。这样的数学课堂提问难以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
3. 教师所提问题偏多, 学生无思考的重点性
在一节数学课中, 教师为了不让学生思想开小差, 提的问题是一个接着一个, 学生对于教师的提问应接不暇, 不加思考, 应付性回答, 事后, 学生就不知道刚才都答了些什么。长此以往, 数学课堂提问培养不了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教师所提问题难易不当, 学生无思考的收效性
教师在数学课堂提问上走极端, 一种是为了在学生面前显示自己的教学水平高, 拔高教学目标, 提出的问题难度过大, 不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 学生对于教师的提问茫然不知、没有反应。另一种是教师把提问过于细化, 学生不用思考就可以顺着教师的提问随口说声“对的”“是的”。长此以往, 学生的思维得不到发展, 前者使数学课堂提问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后者使数学课堂提问降低学生思维的价值。
5. 教师所提问的学生数量少, 冷落了大多数学生
为了数学课堂教学的“顺”, 为了尽早过渡到课堂教学设计中的下一个环节, 数学课上教师提出问题以后, 总是让那几个学习成绩好、回答问题正确率高的学生回答问题, 大多数学生是“事不关己, 高高挂起”, 他们因受到教师的冷落, 不是在思考问题, 而是产生对教师的不满。长此以往, 数学课堂提问使他们对数学不感兴趣。
6. 教师提出问题后, 不重视对学生的回答作出应有的评价
数学教师往往不注意与学生进行语言上的情感交流, 提出问题以后, 对于学生的回答, 总是简单地进行“对”“错”的肯定或否定, 忽视对学生回答问题的思路的追问、解题方法的指导和点拨。长此以往, 数学课堂提问不能促进学生的学习。
二、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提问
综合以上课堂提问中出现的不良现象, 要达到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我们在教学中就要处理好以下几方面:
1. 小学数学课上教师的课堂提问要有趣味性, 使学生全员参与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可以孕育愿望, 滋生动力, 根据小学生好奇好胜的心理特点, 向学生提出一些新颖、富有吸引力的问题, 可以刺激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 挖掘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情趣因素, 进行激发兴奋点的课堂提问, 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2. 小学数学课上教师的课堂提问要有目标性, 使学生思维有方向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提问, 要围绕教学目标进行, 要有目的地提问, 引导学生思考, 才能使教学到位, 使学生既学习知识、发展智能, 又受到思想教育。如:有位教师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当学生列出应用题的算式后, 劈头盖脸地问“看到这个算式里的两个分数后你怎么想”, 有的学生回答说它们都是小于1的分数, 有的学生回答说它们的分子都是1。如果教师把问题改为“这两个分数的分母一样吗?它们的分母不同, 能直接相加吗?为什么?怎样把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转化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这样的提问目标明确, 能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要先通分, 以及在知识的“生长点”上启发学生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3. 小学数学课上教师的课堂提问要有层次性, 使学生的思维有收效
小学数学课上教师的课堂提问要做到层层剥笋, 不断深入, 逐步达标。例如, 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 第一层次:铺垫。启发学生议论商不变的性质和4.95÷45的计算方法, 目的是将学生已有的认知能力运用到新的学习情境。第二层次:过渡。让学生据商不变性质填空:4.95÷0.45= () ÷45, 为新知学习降低难度。第三层次:新授。教学例题4.95÷0.45, 引导学生讨论:例题与复习题有何不同?怎样使除数变为整数?除数变化了, 要使商不变, 被除数该怎么变?商的小数点要点在哪里?然后组织学生进行竖式计算。这样的课堂提问,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学生容易投入, 教学效果好。
4. 小学数学课的课堂提问要有双向性, 使学生能深入思考
数学课上应该是师生双边活动, 不仅仅是教师提问题, 学生回答;反过来, 教师要允许学生质疑问难, 要学生针对本堂课所学知识给老师提出问题, 由教师回答问题。这样, 可以培养学生深入思考问题的探究能力。
5. 小学数学课上教师提出问题后, 要重视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
教师如果能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恰当评价, 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 增加学习的信心。对回答问题有独特见解的学生, 教师应高度赞扬;对回答问题正确的学生, 教师要肯定他们;对回答问题错误的学生, 教师要宽容。千万不能对学生的回答不作表示或只作对与错的简单评价。只有以关心、爱护、理解为出发点, 才能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与有效课堂 篇3
在新的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发生重大转变,已经由以往的“主导主体”发展为今天的“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更多地强调师生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交流和相互理解。而课堂提问实际上是实现师生交往互动、沟通交流、理解与对话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能力的重要途径。因而,在课堂教学中的课堂提问就成为提高新课程下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主渠道之一。正如陶行知先生说过:“行是知之然,学非问不明”。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从某种程度上看,课堂教学的艺术也正是提问的艺术,课堂教学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必须研究课堂提问。下面笔者就谈谈在课堂教学中开展有效提问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一点看法:
一、设计问题情境,有利于营造数学学习的氛围
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教学要促进学生在数学思考、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要达到这个要求,就必须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采用多种方式,挖掘生动有趣的素材,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也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手段,更是教学成功的基础。准确、恰当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很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然而我们现实的课堂教学中,提问作用发挥得远远不够。有些教师的提问得不到学生的配合,学生要么答非所问,要么答者寥寥,造成课堂教学的冷场,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不重视创设问题情境,导致课堂上“启而不发”的局面。《新课程标准》正是强调教学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的过程。合理的课堂提问能创设师生互动、互惠的教学关系。因此,教师设计合理的问题,能使学生在课堂中乐学,促进师生间相互交流。好的提问方式能促使学生内容丰富的语言输出、能促进学生较多地参与课堂活动。例如在教《圆的认识》时,先用多媒体引入一段情境:“小动物骑车比赛”的动画片,在一块草地上,四种小动物所骑车子的车轮形状分别为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和椭圆形。比赛开始前,让同学们猜猜谁的车子跑得最快?为什么?比赛开始,同学们饶有兴趣地看着,只见小白兔骑得轻快又平稳,一路领先;而另外三只小动物尽管使出了吃奶的劲,可就是赶不上,还差点被颠下来了。画面上小白兔愉快的表情、另外三只小动物的憨态、夸张幽默的伴奏音乐,引得大家哈哈大笑。同学们在笑的过程中发现了问题:为什么比赛结果跟我的猜测不一样呢?为什么别的动物都被颠得七上八下,而惟独小白兔的车子却跑得又快又稳?此处多媒体的演示有效地刺激了学生的感官,恰到好处的问题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究圆的知识的兴趣和情感。
二、课堂提问,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
科学、合理的课堂提问对于学生的启迪、诱导作用是不容置疑的。陶行知先生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古语亦有云:“学贵有疑”、“疑,思之始,学之端”。提问引导学生把准思考方向,扩展思维广度,提高思考层次。只有新颖的问题不断地被提出与解决,学生的思维才能不断地被激活,他们的兴趣和想象力才能得到激发,知识的传输才会更加畅通,如此反复,不断调整,来实施教学全过程。如,我们在引导学生解答这样一道题时:“学校把360 本故事书分别放在上、中、下的书架上,上层的1/4等于中层的1/5,等于下层的1/6,求下层书架上放多少本书?”此题有一定的难度,学生都在冥思苦想,思维发生了障碍,这时教师点拨提问:“这三层书架中每一层书各有多少份?每一份的本数都相等吗?为什么?这三层共有多少份?”经这样一问,学生思路顿开:上层有4份,中层有5份,下层有6份,所以一共有15份,下层占故事书总本数的6/15,也就是360本的6/15。这道难题就这样被解决了。可见教师这个问正是问在知识的关键处,既疏导了学生思维的障碍。解决了疑难,又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另则,课堂提问,有利于学生思维逻辑性的培养,就要让学生把自己的思考过程有条有理地说出来。例如,教学“厘米、毫米的认识”时,在学生明白1厘米=10毫米后,让学生说出:3厘米6毫米等于多少毫米?当学生正确回答后,不能停留在这一步,而是进一步追问:3厘米6毫米等于36毫米,你是怎样计算出来的呢?学生通过更深一步的思考,进一步重现了计算过程与思考方法,通过有条理的表述,使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得到了进一步的锻炼,自然学生的思维能力就得到了更深层的发展。设计的问题要能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
三、课堂提问,有利于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
我们知道,学生的个性、水平存在差异,教师要针对这些差异,创设不同的任务情境。课堂教学时,教师虽然无法为每一个学生设计一套问题,但注意提问层次和梯度,并根据问题的难易提问不同的学生,这还是能做到的。如果提问对象是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提问应多以认知性问题为主,直问直答。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要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提出问题。对尖子生可适当“提高”,对普通学生可逐步“升级”,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可适当“降级”,满足不同胃口的需要,从而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提问活动是全体学生同教师的信息交流,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答问的机会。课堂提问,不能出现“遗忘的角落”,要让所有学生都感受到教师的关注、期待,培养所有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和强烈竞争意识,从而营造出一个主动积极的集体思维氛围,转而推动每个学生更主观能动地进行思维活动。选择恰当的提问对象,有助于培养全体学生回答问题的兴趣和能力。要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和获得成功的喜悦。有这样一道题:小明的爸爸今年暑假准备带全家参加“西湖一日游”,安排小明去买票,小明来到旅游公司售票处,只见窗口写着:西湖一日游门票价格:A种:大人每位160元,小孩每位40元。B种:5人以上团体,每位100元。老师提出以下问题:①这两种不同的买票方法你能理解吗?②你是怎样理解的?③如果你是小明,你准备怎样买票?④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创设开放性问题,使学生在富有挑战性问题中,不同水平的学生也能解决一定的问题。
又如《长方体的认识》,先每个学生观察所带的长方体纸盒,提问:长方体有什么特征呢?怎样的立体可以称为长方体?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上列问题并合作交流。①长方体有几个特点?②长方体怎样分组数出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形状?找出它们之间有没有完全相同的面,怎样验证?③长方体有几个棱?怎样分组数棱?怎样验证说明?④长方体是怎样的立体图形?
从学生的认知能力与实际生活经验出发,使问题的范围大小、难易繁简情况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
这样,对课堂提问的问题进行精心设计,使问题具有较好的启发诱导性和清晰的层次性,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小学数学课堂怎么提问 篇4
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推动他们去钻研教学内容,激发兴趣是提问的第一要素。因为只要抓住题目的变通处,知识的疑难点和兴趣点的设问,才能培养学生的思维的流畅性和灵活性。例如:“圆的面积”教学开始的时候,我是这样设计提问的,“圆的面积能用单位面积直接去量吗?”我们可以用学过的转换方法把圆转化为已经学过的图形吗?”问题提出,学生立刻陷入困惑中,,激发了他们对新知识的一种向往,为主动的研究作出了很好的铺垫。例如:如图用一块打破了的三角形玻璃复习全等三角形的判断时,教师提问带(1、(2)、(3)那块去能够把和这块破碎的玻璃形状和大小一样的玻璃带回来,为什么?此题感到有兴趣,积极思考,从而巩固了“角边角”公理
二、提问要求精
要严格的控制提问的数量;要避免提出一些低级,重复,漫无边际的问题。授课的时并不在于多多发问,而是在于如何的善问和巧问而是在于如何的善问和巧问教师切不可为了提问而提问:提问过多则是泛滥,学生也是应接不暇,没有一种理性思考的余地,因此便会影响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学习的兴趣。但,也不可一味的控制其数量—过少的提问则会影响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
三、难度适中,注意面向全体学生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论文 篇5
(一)面上问题,缺乏实效性
通过多年实践教学中听课或评课,发现了一些问题。
例如,课堂提问次数繁多,提出的问题不用思考就可回答,有的问题只需回答是与否过于简单,看上去好似提问,实质是不假思索的无效问题,并且只是教师问学生答,形式上看学生进行了参与,课堂气氛也很活跃,但并没有给予学生提供良好的自主学习的平台,教师有时提出的问题没有思考价值,更不用谈给学生课堂提问和思考的空间。
一节课下来教师的课堂提问只是用一些单一的一问一答缺乏思考价值的问题牵着小学生走,占用了学生课堂培养发展思考能力的时间和空间,限制了学生动脑主动学习的行为,妨碍了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教师处理问题的方法不当
教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时,如果有学生没有答到教师的思路上,教师就会出现不关注、不耐烦的表情,以至于后面教师不听学生的回答,或学生没回答完问题教师就打断学生的回答,另叫其他的学生回答或教师自己讲出正确的答案,那样,既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也会挫伤学生学习思考问题的积极性。
再一种情形就是使用提问去变相惩罚学生,例如,对一些上课不认真听课的学生问他们一些不可能知道的问题,让学生知道自己没有注意听课,从而会使学生自我感觉更差,使学生失去自信心,产生消极情绪,久而久之学生更不愿意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严重者会造成破罐子破摔的情况。
二、课堂教学提问思考
教师在备课时要精心设计方案,要明确提问的目的,设计清晰的问题,为了促进互动要优化提问形式,力求提问有效,有利于促进课堂教学效率,同时有利于师生、生生互动。
教师提问的时机、提问的方式选择要得当,能启发思维、发展智力、活跃课堂气氛;提问应掌握好火候,选择比较准确的时机,巧妙地设置疑难。
具体来说,提问要注意:置问题于教材的关键处;置问题于教材的疑难处;置问题于教材的矛盾处;置问题于教材的含蓄处。
问题之间要有密切的联系,避免无目的无针对性、繁杂琐碎的问题。
为了培养学生多角度考虑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在设计问题时要注意提出开放性的问题,引发学生创新思考。
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学校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有一定的差别,所以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一定要针对不同学生不同情况进行提问,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适当提高问题的难度,对学习能力普通的学生可以逐步升级问题的难度,
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可以适当降低问题的难度,但要注意提问层次和梯度,也就是课堂提问要因题而异,因人而异,在方法上力求灵活多样,不能使用一种固定的模式,常用的提问方法有开放式提问、突破式提问、比较式提问、猜测式提问、启发式提问。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面向全体学生,从而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总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教师平时多方面努力,特别是在组织课堂教学过程中,对课堂提问环节绝不可忽视,鉴于学生的特点,多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角度出发,同时还要从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角度出发。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提出问题后尽可能给足学生思考和交流问题的时间,激发学生表达的兴趣,尽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表达想法,无论回答正确与否,教师都要组织其他学生认真倾听,之后,教师要组织学生给予评价,教师给予赞赏,让学生有快乐的心情,以便在愉快的心情下继续学习,逐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同时也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提问是一门教学艺术同时也是一种手段,如果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和时效性,教学会收到更好的效果,也就会逐步满足每位教师的心愿,即所谓的有效的课堂教学,同时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会起到积极作用。
小学英语课堂提问 篇6
桂林市临桂县城第二小学廖桂红
一、研究背景
小学新标准英语中提出要注重学生的听说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口语的练习,因此,课堂上师生之间的提问和学生之间的相互提问是必不少的。但是在教学中提问也是要讲究艺术的,而且要注意方式方法,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情况,灵活多变的提问,把握好提问的“度”。老师提问提得好,不仅可以及时检查学情,开拓学生思路,启迪思维,而且还可调节教学进程,活跃课堂气氛,促进课堂教学的和谐发展。因此,提问不仅是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策略之一,也是最有影响力的教学艺术之一。
在教育过程中,学生做为主体不仅要学会接受知识和消化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对知识进行提问、归纳和总结,并且达到灵活运用、互相交流的目的。为了实现这个目的,需要教师通过课堂教学来创设真实的课堂语言交际环境,促进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让学生在课堂实践中探求知识。
有关提问的研究,历史久远,侧重各有不同。对于提问来说重要的不是教师提问什么样的问题,而是教师语篇的控制以及学生接触语篇的方式。提问的目的、问题的类别、问题的准备、问答过程的控制、问题的反馈等对提问的有效性都有着制约和影响。而提问过程中,各种问题的处理,则又都依赖于策略的使用。因此,对提问策略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目的做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从基础教育的教育观出发,在英语教学中不仅要教会学生英语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交际能力,要着眼于发展,在课堂上更好地创造条件,焕发学生的主体性,提高教学实效性。
三、研究方法
(一)调查问卷法:
通过几个小问题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兴趣。
1.你对英语学习感兴趣吗?
A.非常感兴趣B.比较感兴趣C.一般D.不感兴趣 2.你对提高自己的英语学习成绩有信心吗?
A.非常有信心B.比较有信心C.一般D.没有信心 3.你在英语课堂上积极举手提问吗?
A.非常积极B.比较积极C.一般D.从来不积极 4.你课后主动向老师提问吗?
A.非常主动B.比较主动C.一般D.很少 5.你对自己的英语成绩满意吗?
A.非常满意B.比较满意C.一般D.不满意 6.你认为英语学习对以后重要吗?
A.非常重要B.比较重要C.一般D.不重要 通过对五(3)班的学生进行调查,得出以下结果:
(发放问卷份数;64收回份数:64有效问卷:60)
通过调查大部分的学生都知道学习英语的重要性,都对提高自己的英语学习成绩有信心,但就是不敢在课堂上大胆发言,有问题不敢向老师提问,所以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主动提问和教师如何提出问题让学生自主的回答,是我们研究的目的,也是希望通过课堂上有效的提问上学生在学习上有所帮助。
(二)行动研究法:
1、利用现有设备创造条件为学生创设更符合这一学习层次及其年龄特点的语言场景,使学生尽可能多的置身于近乎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学习,并尽可能的刺激学生主动进行语言交际活动。
2、设计适合本层次学生的教学问题,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在多方面感受语言、学习语言和运用语言,激发学生学习的意识。
四、研究方向
在英语的学习方式上进行改革,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
五、研究的过程
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发现,提问在英语课堂的交互活动中占20%-40%,课堂上的师生“问答”交互式活动几乎占上课时间的一半,对语言交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问题可以保证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参与,通过问题的调节,语言会更加清楚易懂,更加适合学生,对交互活动的开展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提问经常可以作为监控学生的一种手段,提问可以把精力不集中或开小差的学生可将其唤回课堂活动之中。
我们都知道问题提得好,可激发、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维,刺激学生的课堂参与,同时也帮助教师检查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掌握。如果问题提问不当,则会起到相反的结果,如果问题太难或太易,学生容易消极;如果问题本身太长会增加学生记忆的负担,增加理解的困难;如果只提问主动的学生,课堂则有可能被几个活跃的学生所垄断,其他学生得不到锻炼的机会。所以针对课堂教学出现的这些的问题,我在反复的思考,特别是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应该如何去设计它的教学过程,如何掌握提问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针对以上问题,我上了一节实验课,新标准英语三年级起点第六册第二模块,本次授课的对象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他们对教师的肢体语言和课堂用语都比较
熟悉,而且本班学生对英语保持着很浓厚的兴趣,因此学习基础好,所以在教学中,我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们创设了真实的语言情景,通过自己去旅游拍摄的照片,互相介绍自己旅游时所经历的事和所看到的物,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口头表达,从而培养他们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让学生在快乐的情景中掌握和运用英语,感受到学习英语的乐趣。首先,在课堂教学中采取多种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学生乐于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积极主动开口说英语。第二,利用手中的卡片造句,在每一句子上进行扩展,让学生层层递进,由易到难,还设计了多层次多形式的训练,避免了机械地、枯燥无味的操练,为新知做铺垫。第三,通过师生之间的对话,谈论自己所去过的地方,激发他们的兴趣,调动全体学生参与合作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充分掌握东西南北方位的描述,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转化为语言运用能力。最后通过观看图片,进行简短的语言描述,为描述自己的旅游经历做好伏笔.然后再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去听课文,这样让学生易于理解课文,又能渗透听的策略的培养。
通过师生之间的有效地提问,关注到各层次学生的掌握情况,学生在小组活动和全班交替活动中,学生在主动地学习,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快乐的学习。
六、研究的结果
通过不断的实践,发现以下几种提问方式对学生起到了一定帮助,学生在课堂上不但积极举手回答问题,而且还主动向教师提出问题,向同学提出问题,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启发性提问。教师提出的问题要具体、明确、要使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回答这样的问题,要达到什么样的要求。例如:在教动物类时,首先说说我们常见的动物有哪些?然后再通过多媒体展示动物世界里其它稀有的动物。提出:“Do you know the other animals? Do you like them? Can you tell me more about the animals stories?” 在这过程中,教师提出的问题应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由具体到抽象。因为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先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尝到解决问题的乐趣,然后再逐步加大难度。如果问题难度较大,教师可分小组讨论,再作回答,这样既可让全班同学参与讨论,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氛围活跃起来,学生的思维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这样他们对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出会变得轻松愉快。
2、引导性提问。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使用引导法,通过引导学生,让学生做出正确的回答。如在教Module 9 Unit 1I feel happy.时,先让学生看老师在黑板上画的简笔,是不同的表情图,然后老师通过自己的脸部表情,提出问题:How do I feel? Do I feel sad? Can you tell me how do you feel? Do you feel hungry? 等等,这一系列的设问就会引导学生观察老师的表情并迅速的理解了课文中Sam和Linglimg之间的对话。
3、层次性提问。课堂教学中提问不应具有层次性和广泛性,要注意面向全体,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充分发挥“整体效应”。教师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的问题也应不同,比如对于有困难的学生应提一些简单的,对于中等水平的学生提出理解性的问题,而对于较好水平的学生提出一些富有创造性的问题。如在教 Module6Unit2 It’s in the north of China.时,针对这类学生我设计了以下四个不同层次的问题目:
A)Where did Lingling go?B)Where is Xinjiang? C)What mountain did she climb?
D)What have you learnt from the text?
不同层次的学生会有不同的回答,这样就达到了我设计这三个问题的效果。通过改变英语提问方法,学生的自主学习状况比以前有了明显的改善,最近的一次调查问卷结果显示:
小学英语课堂提问类型研究 篇7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提问,提问类型
英语课堂上, 师生互动主要通过教师提问和学生回答来体现。英语课堂互动不仅是教学过程, 也是学生学习和掌握语言的过程 (杨雪燕2003) , 而课堂提问类型是设计和实施课堂提问的首要问题, 课堂提问类型的设置要考虑学科性质、学生发展需求及教学目标等因素。国内外不同的专家对提问类型做了不同的分类, 针对小学英语教学的特点以及小学生的课堂接受能力, 笔者选择了Long&Sato的参阅性问题和展示性问题作为分类依据, 同时, 还以Hakansson&Lindberg作为形式上的分类依据, 以Yes/No作答的连接型问题;从给出选项中挑选答案的选择型问题;以Wh-为开头的未知型问题。以及Barnes (1976) 对四种问题分类:一是以What提问的事实性问题;二是以How或Why提问的推理性问题;三是不需任何推理的开放性问题;四是可影响或控制学习者的交际性问题。笔者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将Long&Sato, Hakansson&Lindberg和Barnes的理论进行分类整合, 主要讨论展示性问题与参阅性问题, 展示性问题又分为Yes/No, Or, Wh- (即5W) , 参阅性问题又分为Yes/No, Wh- (即5W) , How/Why的问题。
一、提问类型倾向
笔者选取了2014年5月在西安举行的第七届全国小学英语教学观摩比赛的录像作为样本, 随机观看并分析了29位优秀教师中的18位教师的录像, 其中展示性问题与参阅性问题总数及百分比如下 (见表1) 。
从表1可以看出, 此次教学比赛中选取的18位教师共提出630个问题, 包括202个展示性问题和428个参阅性问题。展示性问题和参阅性问题在数量上区别比较明显, 展示性问题占32%, 参阅性问题占68%。这表明, 在课堂提问上教师提出的参阅性问题多于展示性问题。这与先前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 说明参加赛课的优秀教师已经认识到参阅性问题的重要性, 并在设计问题时增加了参阅性问题的比例。其中一位教师建议, 在课堂上教师应该提出的参阅性问题多于展示性问题。她认为, 就语言的输出而言, 参阅性问题比展示性问题对学生的帮助更大。参阅性问题可以使课堂交流更适合真实的交际环境, 从而有利于学生的语言习得。然而, 32%的比率也是不能忽略的, 也就是说, 展示性问题在教师的课堂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展示性问题和参阅性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
二、展示性问题
下面是笔者根据18位教师实录课中所提出的不同类型的展示性问题而生成的表格 (见表2) 。
展示性问题又称封闭性问题, 是指提问者已经知道答案或者答案可以在相关工具中找到, 提问的目的只是为了检查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情况, 主要包括是非、对错的选择性问题和对事实进行回忆的问题。这类问题主要以Yes/No, Or, Wh- (即5W) 提问为主, 以下几个展示性问题的例句均来自参加第七届全国小学英语教学观摩赛的部分录像。
1. What time is it?
2. Touch my skirt, is it soft?
3. Where does Max come from?
4. Is Tony happy or unhappy?
5. How much is it?
从表2可以看出, 在展示性问题中Yes/No形式和Or形式的问题一共是42个和9个, 分别为21%和4%, Wh- (5W) 开头的是151个, 所占比重为75%。这说明教师在使用封闭性问题时较多使用Wh- (5W) 的提问来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如:
—What is it?
—Rabbit.
—Where are they?
—In Dongdong’s home.
Or形式的问题一般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补充的是非问组成, 学生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答案选项中选出一项进行回答, 两个选择项是相互排斥、互不相融的, 肯定了其中一项必然就否定了另一项。如果有三个答案选项, 那么肯定一项答案则否定另外两项答案, 以此类推。Or形式的这类问题无需学生用现有的知识生成句子。因此, 这种提问形式使用很少, 在630个问题中只有9个, 占1%。这9个问题又都属于展示性问题, 在展示性问题中占4%, 比例很低。Yes/No的问题是指答案在“是”与“否”之间进行选择的一种问答方式。对类问题一般都是由教师控制性地提出问题, 而答案往往是提问者已经知道的或能猜出来的, 即学生的回答被固定地限制在一定的模式和范围内, 只能用Yes或No简单回答, 不需要组织语言来生成句子。其中有的问题是检查学生有没有理解所学的知识, 有的问题是为了活跃气氛的需要而进行互动, 还有的问题是为了鼓励班级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如:
—It’s a duck, right?
—Yes.
—Is it a rabbit?
—No.
以上几种形式的展示性问题能够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 不但可以照顾到全体学生的知识水平, 还能检测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同时, 学生的集体回答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三、参阅性问题
下面是笔者根据18位教师实录课中所提出的不同类型的参阅性问题而生成的表格 (见表3) 。
参阅性问题又称为开放性问题, 是指提问者所提的问题没有预先创设的答案, 提问的宗旨在于发散思维, 寻求信息。主要包括推理与评价性的问题和批判与创造性的问题。此类问题多以Yes/No回答, 以Wh-和Why/How开头的提问为主。参阅性问题在课堂教学中交际性的特点往往更突出一些, 这种课堂环境更接近于真实的语言交际环境, 从而对学生的语言习得非常有益。因此, 对于提高学生语言水平和交际能力的最好选择就是参阅性问题, 同时, 也是学生输出其所获得知识的最好途径。下面是5位英语教师课堂提问中参阅性问题的例句。
1. Can you say something about your fathers/mothers/friends?
2. What are modern cities?
3. How does the pig feel?
4. Why do you like summer best?
5. Why use“that”here?
从表3可以看出Yes/No形式, Wh- (5W) 和How/Why提问的形式在参阅性问题中分别占40%、44%和16%。Wh-形式的使用率最高, Yes/No次之, 在课堂教学中, 大多数的教师在课堂提问时经常会提问Wh-的问题, Wh-问题的使用对象为以5个W为主的疑问代词, 即对时间 (when) 、地点 (where) 、谁 (who) 、什么 (what) 、为什么 (which) 进行提问, How/Why提问虽然是最少的, 但是此类问题却相对较难, 对答案的要求必须是完整的句子, 这就需要回答者必须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这样的问题属于高层次的问题。
例如:通过观察湖北教师的课堂录像, 发现该教师在讲授dream school这个问题时, 提出一个参考性问题“Who can make your dream school fun?”让学生就自己梦想的学校各抒己见, 这种启发式的提问能够让课堂环境更接近于真实的交际环境, 虚拟的图像在学生脑海中闪现, 学生的兴趣被激发,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使用目的语进行交流的机会和积极性。对话如下:
T:I dream that we have a lot f homework, we can do our homework all day and night, is it fun?
Ss:No.
T:OK.If I often dream that there is a monkey in my school, and the monkey can do my homework, is it fun?
Ss:Yes.
T:Ok.Who can make your dream school fun?How to make your dream school fun?
S1:My dream school has a big and strange wings, I can ride it.
T:Yes, very good.
S2:My dream school is in the sky.In my dream school there are a lot of food books, we can eat it, we can know that book is very interesting.
在此对话中, 这位教师首先示范性地根据自己的想法, 即“The monkey can help me do my homework. (猴子可以帮助我写作业) ”回答了自己提出的问题, 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回答问题。三名学生都能就自己的想象做出准确的回答, 真正意义上达到灵活运用语言的目的。
由此可见, 参阅性问题不仅可以帮助学习者习得语言, 还能够增加学生利用目的语进行沟通交流的机会, 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实际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因此,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更多地提出参阅性问题, 一是可以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二是可以增加课堂话语的真正交际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 随机抽取的18位教师在课堂提问中都提问了参阅性问题和展示性问题, 但参阅性问题 (68%) 明显要多于展示性问题 (32%) 。这表明了参加比赛课的优秀教师更能充分意识到参阅性问题对语言输出的重要性, 进而积极地为学生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 从而大大地增加了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机会。
参考文献
杨雪燕.2003.外语课堂互动中的“教”与“学”.学术前沿与科学发展——2002年外交学院学周论文集[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小学语文课堂“巧”提问 篇8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 课堂提问 ;提问艺术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成为连接师生思维活动的纽带,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课堂提问具有很强的技巧性。课堂提问能起到设疑、解疑和反馈的作用,能指明方向、承上启下、启发思维和调节气氛。教师恰当的提问,不但可以激活课堂,引导学生思维活动的方向,使教学过程与学生思维发展相融合,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
品质、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
一、激疑式提问
激疑式提问是教师以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自己研读文本,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从文本中读出自己的疑问和感悟,能产生自己的独到的见解,并学会于无疑处生疑。对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和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才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课例1:《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片段
(教师在揭示课题后,引导学生观看文中的插图)
师:这就是“滴水穿石”,它是一块状如卧兔的石头,中间有一个光滑圆润的小洞,据科学家考证,这个小洞是由洞顶流下的水滴滴穿的。面对这一奇观,你有什么疑问吗?
学生自由阅读课文后交流:
生:雨水为什么不能把石头滴穿,而小水滴能?
生:小水滴是怎样把石头滴穿的?
………
激疑式提问,能引起学生新的学习兴趣,对课堂气氛起着推动的作用,有利于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把握课本的意图和科学研究的方法,拓宽思维空间,提高求异思维能力和激疑能力。激疑,一定要紧扣教学目标激在“刀口”上,不能在枝节问题上乱激乱疑,更不能钻牛角尖,否则,难免陷入“七拉八扯”、“杂乱无章”,难以收敛的局面。
二、启发式提问
启发式提问是在学生遇到疑难问题或较复杂的问题时,教师给学生以知识或方法上的启示,引发学生联想,沟通新旧知识之间或老方法与新问题之间的联系,从而产生顿悟的一种提问方式。启发,要启而不露,启到学生的困惑点上,否则就会“启而不发”。
课例2:《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学片段
师:想想看,诗人为什么说大自然是绿色的呢?
生:因为大自然有绿树、翠竹、碧草、青山,它们都是绿色的。
生:不对,大自然中也有红花、彩霞呀,并不完全是绿色的。
师:说得有道理!那么诗人为什么偏偏要说它是绿色的呢?绿色是不是有某种……
生:我明白了,绿色是生命的颜色,象征着活力。
教师抓住关键的内容,把握恰当的时机,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对学生的回答给予适当的引导、点拨,学生就会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对同一问题寻求不同答案,他们探究知识的欲望就被激发出来,在探求答案中,不盲从、不雷同他人的观点,不满足已有结论,敢于提出自己见解的思维品质就会得到培养。
三、引歧式提问
引歧式提问在学生对知识或问题的理解认识趋于一致,但不够全面、不甚正确,甚至错误时,教师故意提出一些问题,引起学生认识上的分歧,通过讨论,使学生获得全面、正确、深入的理解,从而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
课例3:《春日》、《游园不值》教学片段
师: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幻灯片出示,配乐朗诵)这是朱自清爷爷写的一篇文章叫《春》的一个段落。写得美吗?
生:美!
师:喜欢的读一读。
(自由读这段话)
师:这几句话赞美的是春天万物复苏、繁华似锦、生机勃勃的喜人景象。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两首宋朝诗人写的古诗,看看古人眼中、笔下的春天又是怎样的。与朱自清爷爷笔下的春天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以问题为线索,上下文比较,现代文与古诗比较,引导学生在比较的过程中理解课文,学习写法。教学中,如果我们经常引导学生比较、分析,让学生在认识共性的基础上,掌握事物的特殊性和不同的表达方式,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准确理解、灵活掌握知识,而且有利于学生养成前后联系的学习习惯。
四、开拓式提问
开拓式提问就是在对某些知识已经理解、掌握或在某些问题已经解答的基础上,提出新的具有开拓意义的问题,以帮助学生实现知识和方法的迁移,或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或取得创造性的“发现”。要开拓,就应在“最近发展区”设疑,利用知识的“增长点”架设由已知通向未知的桥梁,在知识的“开拓点”上深化,否则就难以开拓。
课例4:《海伦•凯勒》教学片段
师:你们的谈话使我想起了耳聋后的贝多芬。耳聋,对常人来说是部分世界的死寂,对音乐家来说是整个世界的毁灭。而贝多芬依然挺立,他用牙齿衔着指挥棒放在琴键上用心灵感应每一个音符,奏响了他的《英雄交响曲》。其实,像司马迁忍受宫刑写《史记》、凡•高在精神分裂状态下创作《向日葵》经历过很大的痛苦,才使他们从平凡走向伟大。那么,从海伦•凯勒、阿炳、霍金、贝多芬、司马迁、张海迪身上你们可以获得什么启迪呢?
五、梳理式提问
这类提问从教材的内容、教学的重点、难点出发,揭示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学会思考问题,把握和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
课例5:《秦始皇兵马俑》教学片段
师: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电脑已经风靡全球,然而在沉沉的地底下,却冲出了一支古代帝国的雄兵(课件演示,配以铿锵的战鼓声),这就是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请大家自由朗读第3、4自然段,用一句话说出这两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教师的一句提问,让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围绕学习目标实实在在地朗读课文,训练学生理解课文的能力以及概括、表达能力。把“教师传授”型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变为“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型的课堂教学模式。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贵在巧,巧就巧在教师在吃透教材和学生学习的基础上,教师遵循知识的内在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抓住教材中的主要矛盾和学生思维发展的脉络,引导学生一起揭露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因势利导,从而使学生把知识学活。
参考文献
[1]郑晓龙.《“问”的问题》.《中学语文教学》,2005年第8期.
[2]张良田.《语文教育研究需要一种大气与沉稳》.《中学语文教学》,2005年第10期.
【小学英语课堂提问】推荐阅读:
小学英语课堂有效提问06-23
小学英语课堂提问技能10-12
高职英语课堂提问07-06
英语课堂有效提问08-03
英语课堂提问的原则05-23
英语课堂教师提问研究07-03
英语课堂的提问设计08-03
中学英语课堂提问11-10
英语课堂有效提问策略论文07-15
高中英语的课堂提问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