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针竖(教学设计)

2024-10-27

悬针竖(教学设计)(精选2篇)

悬针竖(教学设计) 篇1

悬针竖教学设计

宋伶俐

教学目标:

1、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写毛笔字习惯。

2、让学生掌握“悬针竖”的写法。

3、努力写好含有悬针竖的简单的字,进一步培养软笔书法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掌握“悬针竖”写法并能把它练好,写好一两个含有字。教学用具:

毛笔、墨、字画、PPT。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请两位同学在讲台上展示一幅长约1.5米的字画让孩子们欣赏,然后说说感受。(在欣赏的同时让孩子们感受书法的美,鼓励他们认真练习,坚持练习,也能写得这样好,甚至更好。激发孩子们写毛笔字的兴趣。)

2.一起回顾鞋子的姿势要求:写字时要做到:头正,身直,足平。一尺,一寸,一拳头。

握笔姿势儿歌(边说边握笔):老大老二头碰头,老三弯腰下面托,老四老五弯弯坐。说完同桌互相检查,纠正姿势。出示含有悬针竖笔画的“年”竖是红色的,问:“这个笔画叫什么名字?”,生答后出示课题“悬针竖”让学生齐读。二.讲授新课

1.再观察“年”中的这一笔画,它很大气,显得很有气质,看起来亭亭玉立。书上的小朋友想到了宝剑,你能想到哪些事物呢? 毛笔、柱形石钟乳、冰刺„„出示又细又长的冰刺图,让学生观察记住悬针竖的外形特点。

这样一个漂亮的笔画,大家想不想把它写好呢?

2.出示悬针竖的写法,请生先观察。接着老师比划示范一遍:逆锋入笔,横落,转中锋,中锋行笔,力聚笔锋出锋,空中回收。然后学生拿出手指和老师一起边书空边说写法两边后,学生自己书空两遍。请两位同学书空并纠正。最后同桌之间互相书空并指正。

3.请生在书写纸上写三个悬针竖。请两位同学上台展示,请其他同学评出写得好的地方,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老师总结,然后学生再连写留个悬针竖。老师边巡视,边指导。写得好的随机战士,有问题的及时指出并告之方法。

4.出示颜体和柳体的“十”让学生观察,并说说他们的不同之处。引出学过的颜真卿的名言:“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真是因为他珍惜时间,勤奋最终成为了著名的书法家。

给孩子们讲一个关于柳公权小时候的故事——《写尽八缸水》,让孩子们明白:只有不满足,精益求精,才能写出有自己特色的好字。你们想不想练写两个字?那么想一想:含有这样大气的竖的简单的字有哪些?——羊、丰、牛„„

出示有六个含有悬针竖的简单的字,让孩子们仔细观察。观察清楚了,在里面选两个字各写两个。生练写,师巡视指导,写得好的及时展示让其他的孩子学习、鼓劲儿。三.在希望中结束

只要大家勤于练习,我们一定能把毛笔字练好。当你觉得写的不错了,你就给自己写一个简单的座右铭,贴在自己的书房里,时时激励自己。好不好?今天的书法课到此结束,请同学们守好自己的东西,有序的离开。附:板书设计

针竖的写法

一.逆入 二.横落 三.转中锋 四.中锋行笔 五.出锋 六.空中回收

反思:

从教20年来第一次上写字课,不该有的挑战,却成了挑战。但经过认真的思考准备,就整个教学思路来讲还是不错的。但在课堂语言方面还需要用心的锤炼,达到:准确、简洁、流畅。

由“悬针竖”所引发的思考 篇2

师:下面我们来看一看这个“情”字应该怎样写,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生甲:右下边那个“月”字的一竖不能太尖。

师:哦,你观察得挺仔细。还有呢?

生乙:竖心旁中间的一竖是悬针竖。

师:你真不简单,还知道什么是悬针竖!

……

师:看老师是怎样把这个“情”字写漂亮的。(师范写,以上两竖画均用回锋)

生丙:老师,你写成垂露竖了,不是悬针竖。

师:老师写的是悬针竖,你没看清。

这一段课堂实录,记录的是一次大型的语文研讨活动中一节示范课的一个片段,让笔者不能释然的是那个频繁出现的“悬针竖”。

悬针竖、垂露竖均是书法范畴的概念,从以上实录中我们最起码可以得出两点结论:一、 这些学生已经接触了这一对概念;二、 这位老师没有真正弄清楚这一对概念。竖的种类很多,其中垂露竖如欲滴之露,回锋收笔,呈垂露状;悬针竖形如悬针,出锋收笔,呈悬针状。垂露竖适用范围较广,而悬针竖一般在一个字的最后一笔是竖时才用。回观课堂,我们不难看出,生甲的描述是正确的,生乙的概括不够妥当,生丙则肯定了老师的书写,否定了老师的表达,而这位老师自始至终没有弄清或者没有说清悬针竖与垂露竖。

张庆老师的语文学说中有一说叫“布云说”。说的是“教师平时只管‘布云’,谁也不知道哪块云彩会‘下雨’”。所谓“布云”就是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广泛积累语言材料,积淀语感经验,它是吸收,是输入。所谓“下雨”是指学生能运用积累的语言材料正确流利地表达,是运用,是输出。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中,负责布云的龙叫云龙。云龙之所以能布云作雨,是因为其来自东海,东海丰沛的水汽资源是云龙布云作雨的资本。从这个意义上来看,老师就是播云种雨的云龙,而要真正成为一条云龙,首要的是坐拥大海,为自己的天空布云。

如何才能坐拥大海为自己的天空布云呢?钱梦龙曾告诫后学同行:全赖提高阅读能力。无论从语文素养的形成、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还是精神的完善,阅读都是“执一御万”的捷径。叶圣陶先生也曾经强调:“唯有老师善于读书,深有所得,才能教好读书。”读一些名著是必不可少的,阅读一些优秀的教育刊物也是十分必要的,学习一些经典范例研究也是大有裨益的。学习不仅是教师丰厚文化底蕴,使自己更具文化眼光的重要途径,更使教师的内心变得开放、鲜活、细腻和温柔,从而使教学永远充满活力和内在的感染力。反之,没有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我们则会缺乏根基,缺乏底气,缺乏认知的平台,缺乏应有的力量,我们的研究就会流于浮光掠影,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当我们在教学中,遇到诸如“悬针竖”之类的问题时,便只能不知所云,顾左右而言他。

我们提倡教师做一个杂家,但教师毕竟还不是杂家,更不是万能博士,课堂中的问题谁也无法完全预设,即使是饱览诗书,也未必能做到万物俱备。因此,在遇到一些弄不清楚的问题时还需要我们正确地面对。

于漪先生是全国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一次,她教学《木兰诗》,待到下课铃声快响时,学生已经能当堂背诵了,她赘言了一句:“这篇文章写得非常好,背下来很有好处。你们刚才是强记,强记易忘,只有熟读成诵,才会经久不忘。”一位同学扑哧一笑,不以为然。于老师请他站起来发表意见,他说:“好是好,不过都是吹牛。”说得那么正经,那么严肃。话音刚落,教室里立刻炸了锅。“何以见得呢?”“你想啊,‘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军队里的人都是傻子啊?别的不说,‘关山度若飞’,行军打仗,跋山涉水,总要洗脚,一洗脚就露馅,小脚怎么藏得住?中国古代女子是裹小脚的啊!”其他学生七嘴八舌,也十分赞同。于老师在一片喧嚷声中随口说了一句:“那时妇女还不缠脚。”下课了,学生还是不罢休,追着问“那么,从什么时候开始裹小脚的呢?”于老师被问懵了,回答不出来,只能老老实实对学生说:“这我真的不知道,没研究过,我挂黑板。”于是,于老师就多方查阅资料,估计正史上是查不到的,要去查野史,查风俗史。足足查了一个月,最后在清赵翼的《陔馀丛考•弓足》中查到:南唐李后主令宫嫔窅娘以帛绕脚,使纤小如弓状,由是人皆效之。但于老师认为孤证不足为证,她一直注意出土女尸是大脚还是小脚,后来在一本文物杂志上看到宋代的女尸始见小足,心里这才踏实。

再回到开头的那堂课中,作课老师有理由分不清悬针竖与垂露竖,但没有理由含混搪塞,可以说是职业操守。要想减少课堂上的尴尬,我们要多问一问自己:多久没有闻到书的清香了?多久没有触摸书的温度了?多久没有享受书给自己的心跳感觉?

老师,请为自己的天空布云。

上一篇:小学英语课堂提问下一篇:【热门】暑假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