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精读课堂提问技巧

2025-02-02

英语精读课堂提问技巧(精选12篇)

英语精读课堂提问技巧 篇1

一、引言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中提出以“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对名篇的分析和欣赏能力, 逻辑思维与独立思考能力, 巩固和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为目标。Van Der Meij, Dillon认为, 学生课堂提问, 可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口语表达能力、读写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学生的课堂提问有助于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创新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在语言课堂的教学中, 还能促使学生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提高语言技能。因此, 教师应把培养学生提问探究的学习方式纳入英语专业精读课堂教学之中。

二、英语专业精读课堂学生提问的现状及原因

在英语精读课堂中, 课堂教学仍是以教师提问为主, 学生很少能够积极主动地提问。对待其他同学的提问, 学生大多采用沉默的方式, 等待教师解答。

制约学生课堂提问的因素众多, 主要来源于学生和教师两个方面。

学生方面:1.学习习惯因素。在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模式中, 学生没有主动提问的意识。学生习惯于听从教师分析讲解, 等待教师提问或回答教科书上的问题。长此以往, 逐步丧失了主动思考的能力, 创新能力和质疑能力。部分学生在教师提问的情况下, 会选择沉默不答, 更谈不上主动提问了。2.心理因素。有的学生胆小, 缺乏自信, 害怕自己的提问会影响教师的授课进度, 受到教师的批评。他们习惯教师在课堂中扮演主导者的角色, 害怕自己的提问质疑会挑战教师的权威性。有的学生担心自己提出的问题没有水平, 会遭到教师和同学的嘲笑。有的学生觉得提出问题之后也没有得到老师的肯定反馈, 就逐渐失去了提问热情。3.技能因素。学生还会因为词汇量太小, 口语表达欠佳等原因, 出现即使有问题也不能很好表达的情况, 索性保持沉默。

教师方面:1.课堂结构不合理。英语专业精读课教学内容繁多, 课堂时间有限。很多教师没有认识到学生提问的重要性, 缺乏让学生提问的意识。他们认为学生提问难以掌控, 并挑战了教师的权威性, 有些问题甚至是在浪费时间, 因此认为教师有效地课堂提问更能保证教学进度的顺利完成。2.部分教师自身缺乏课堂提问艺术, 在课堂提问中没有起到教学示范的作用。在课堂提问中, 有些教师并没有意识到不同类型的问题对于学生的调动作用。没能把参照性问题与展示性问题相结合,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打开学生的思路, 使他们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教师自身缺乏课堂提问艺术, 就不能很好的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地课堂提问。3.教师的消极反馈。教师的消极反馈, 会导致学生丧失的提问热情。教师在学生提问之后, 没有适时给予鼓励和肯定, 会挫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不同的学生个体, 不同类型的提问, 教师给予的反馈应有所差别。对于答题的方式 (个人独立答题或是小组讨论答题) 和答题等待时长, 也应有所不同。教师对学生提问的消极反馈, 会让学生产生消极心理, 从而没有信心再次提问。

三、促进英语专业精读课堂学生提问的策略

1. 创建和谐的课堂氛围, 消除学生的心里障碍。

情感因素, 是制约学生能否在课堂中积极主动学习的关键因素。尊重学生, 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对他们进行鼓励和支持, 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能更好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为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 教师可以合理的改变学生提问的模式。要求学生提前做好预习工作, 利用课外时间充分准备, 以小组学习模式, 通过小组内部讨论思考发问。不是要求学生临时发问而是让学生做到有备而来。给学生一个缓冲压力的时间, 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 以轻松愉快自信的状态进行积极主动的课堂提问。教师还应该言明小组协作的重要性, 强调同学之间和谐相处, 相互帮助, 共同进步, 不嘲笑和讥讽能力较差的同学, 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2.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提问习惯。

培养学生的主动提问意识, 让学生养成课堂提问的好习惯, 首先要让学生明确语言学习技能的提高, 需要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下进行操练。学生的提问是从自身的理解角度出发, 比教师和教科书上的模拟提问更具真实性, 这种操练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学生的提问角度, 思路和话题更能激发同龄人的共鸣, 可促使同学更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互动中来。

3.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英语精读课堂课堂时间有限, 教学任务重, 教师更应发掘合理有效的教学模式保证教学进度的顺利完成。语言教学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课前以小组协同学习的方式, 对教学内容进行预习。首先, 在预习中让学生解决文本中一些有碍理解的基本问题, 如单词, 词组, 甚至句子, 段落的意思。学生通过小组内部讨论提问, 扫清妨碍理解的基本障碍。然后, 小组成员对文本进行深度剖析, 准备在课堂上需要提出的问题并先行思考答案。如文章的深层次含义, 作者意图, 对文章的鉴赏和批判等。在精读课堂上, 教师的教学重心就从基本的词句讲解上升到对课文整体的把握和鉴赏。这样不仅大大优化了课堂时间, 提高了教学效率, 还给学生留出了充分的时间和空间, 使得学生能够把预习过程中各小组准备的提问, 在课堂上通过全班讨论的方式展现出来。合理的安排教学内容, 优化教学模式, 不仅更好的贯彻了教学进度的完成, 还培养了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 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 更能在实际交流中, 大力度的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4. 教师应提高自身提问艺术, 并对学生的提问给予积极反馈。

教师的积极反馈, 是对学生提问的极大肯定, 能够促使学生自觉自愿的, 积极主动的提出并思考问题。教师对于学生的课堂提问, 应采取鼓励为主的方针。不论提问质量的好坏, 都应该先对学生积极主动的态度进行肯定和鼓励, 这样学生才有继续提问的勇气和热情。针对不同性格的学生, 教师应该给予不同类型的鼓励和赞扬, 让每个学生都觉得受到尊重和肯定而不是敷衍。在学生提的问题较难, 出现全班沉默的情况时, 教师应积极地引导调节。比如, 把较难的问题进行分化, 引导学生逐步作答;或适当增长等待回答问题的时间;或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挖掘答案再进行全班范围内的交流。当学生提出的问题缺乏深度时, 教师可通过追问的方式使问题深入化。对于学生的提问, 教师应当及时的总结和反馈, 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示范和展示, 为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树立模板。

四、结语

英语精读课堂中, 制约学生课堂提问的因素众多。学生需要从心理上克服障碍, 从意识上养成主动提问的习惯。教师需要合理化课堂结构, 提高自身提问艺术。双方的共同努力, 才能促使学生课堂提问更有效地开展。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Z].2000.

[2]欧阳文.学生无问题意识的原因与问题意识的培养[J].湘潭大学学报, 23 (1) :28.13l.

[3]宋振韶.课堂提问的模式、功能及其实施途径[J].教育科学研究, 2004 (1) .

[4]薛剑刚.论学生自我提问能力及培养[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7, (3) :192-194.

英语精读课堂提问技巧 篇2

涛雒中心初中 李胜洁

八月十五日听了曾翠琼教授的关于课堂教学提问技巧的讲座,真得感触颇深,字字句句道出了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提问学生问题的一些困惑,从中学到了一些颇有高度的理论知识。

课堂提问是英语教学中师生双边活动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形式之一。长期以来,我国英语教学一直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记,教师考、学生背”的传统教学,把英语纯粹当作评议知识来讲授。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传统教学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已转向思维教学,因而在教学中教师的重要作用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动机和思路,发挥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课堂提问作为组织教学、启发思维、提高理解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因而在目前英语教学中显得越来越重要。

课堂提问包含着教师的提问、学生对教师提问的应答和教师对学生应答的反应这样一个完整的过程。其中教师的提问是最重要的,它是整个问答过程中的第一环节,教师在这一环节中所采用的技巧和策略对师生间能否相互交流,问答活动能否正常进行下去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英语教师在向学生提出问题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的提问首先要让学生做出应答反应。因此,教师在提问前必须采取一定的手段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教师提问前可适当保持一定时间的沉默,来唤起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教师还可通过手势、音调、音量的变化等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学生的心理因素和教学气氛对学生回答老师所提问题的态度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创造一个轻松的教学气氛,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兴奋状态,老师应采取与学生一起思考的心情进行提问,而不是用强制回答的命令语气和态度来进行提问。

3.如果教师自问自答的目的不是为了承前启后或是作为引言来导入新的授课内容的话,教师最好不要自问自答。若代替学生回答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失去了提问的意义。

4.提问后教师要保持沉默,有意识地给学生留出思考时间。一些教师特别是一些青年教师从心理上害怕课堂的沉默,往往容易用自己的回答来打破这种沉默,这样做使学生没有一定的思考时间,又怎样来回答问题呢?

5.有意识地指名让学生对提问进行回答。这种定向的回答必须是建立在教师仔细观察学生的基础上做出的决定,而并非随意指定任何学生。

6.一般在提出问题后不要重复自己的问题。因为在重复问题时,往往词语上会发生微小的变化,导致与开始所提的问题的意思不能保持完全一致,容易使学生的思考中断或引起思维混乱。

英语课堂提问技巧与探索 篇3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有效提问;技巧;探索

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活动过程。有效提问是指教师提出的问题能使学生产生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他们积极思维,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以启迪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学习重点,突破难点;还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及时调控教学。因此,课堂提问被视为“有效教学的核心”。老师要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精心设置问题情境,有计划地、针对性地、创造性地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探究,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因此,提问的切入点尤为关键。

一、从提问切入点看中学英语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1)Yes/No问题过多。许多教师提出的问题类型单一,大都属于信息类知识的低层次问题,包括:单词词组的记忆、个别具体的事实表述、“是”或“否”的选择等。

(2)问题的难度超出了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少教师的课堂问题的难度远远超出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的词汇量毕竟是有限的,而其所能用以回答解决问题的词汇则更有局限性。

(3)提问缺乏应有的后续性。课堂提问往往是课前预先设定的问题,在上课时,尤其是经验不足的教师,很容易拘泥于自己既定的思路,不能够灵活变通问题的角度、难易度。如果学生不能按照设计的思路回答,这些教师会反复重复问题,而不能对问题加以变通、简化,也不会用一些辅助性的问题加以启发引导,使课堂陷入僵局。

二、高质量的课堂提问应该把握的三大要素

高质量的课堂提问应该从质,量和度三个方面来把握。其具体含义分述如下:

(1)质是指课堂提问时对于问题的确定应该做到:有的放矢,有针对性,问题应切中主题或围绕中心;切忌信手拈来,泛泛提问,可有可无。同时还应该使所提的问题带有启发性。

(2)量是指课堂提问时对问题的设置应尽量做到:用语简洁,条理分明。这样学生一听到问题便一目了然,易于作答;有时候如果老师的问题很长,又包含好几个部分,这时学生往往就会不太清楚自己应该回答这个问题中的哪个部分,因此提问时用语力求言简意赅是特别重要的。

(3)度是指课堂提问时应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来确定所提问题的深度和广度。

总之,只要你把握好了以上三大要素,这就意味着你已经从理论上掌握了课堂提问的技巧,那么你所提出的问题就理所当然是高质量的了。

三、英语课堂提问的有效切入点

(1)在知识的重点处提问。何谓“重点”?顾名思义,即在同类事物中占有重要地位或主要起作用的部分。明确了重点就把握了课堂的精髓,就能够由此及彼,达到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掌握了重点就掌握了最关键的部分,就能够带动全面,使其他问题也迎刃而解。例如:初中英语仁爱版七年级教材Unit 3 Topic 2中,重点句型就是练习询问职业和工作地点。教师就可以利用此句型询问学生“What does your father do?” “What does your uncle do?”等等反复操练此句型。 

(2)用延伸法在知识的生长点处提问。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学生来到学校里,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更主要的是为了变得更聪明。”这也正体现出了我们所要表达的“延伸”提问法的精髓。“延伸”提问法即为: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将其对某个问题的理解从原有的知识框架中跳出来,在时空上做拓展性的延伸,联系现实或其他因素谈出新的知识、不同的看法。即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让学生敢于大胆地想象。例如讲到look after时,教师既可引导学生归纳表“照顾”的短语,又可拓展含有look的动词短语,及时总结,扩大词汇量,灵活运用。

(3)在考点处提问。考点,就是指考试中的热点、难点、重点。而考点提问法,就是在课堂教学时,为了引起学生对相关考点的重视,老师针对这些“点”提出相应的问题,力求让学生通过回答问题,及时准确地把握这些考试要点,从而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的提问教学法。例如在讲到直接引语变间接引语时,这是学宾语从句的基础,此项知识点是中考必考内容。老师要多设问,循序渐进地将肯定句、疑问句、祈使句的转换方法在不断的问答中总结出来。

(4)问题的提出要具有思想性。课堂教学过程不仅是发展学生智力的过程,而且是培养学生人格的过程。因此,所提问题也必须具有思想性,使目标导向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德育渗透和人格培养。例如:在讲到仁爱教材九年级英语Unit 2中谈论Save the Earth时,可让学生讲讲环保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结合自身谈谈想法。既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品质,又有助于实现德育目标。 

(5)提出的問题角度要新颖。新颖是学生兴趣的切入点。中学生的求异心理特别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设计的问题就应既考虑学生学习和社会生活的面,又抓住热点、关注焦点、把握兴奋点,使学生的有效思维得以开发,做到既想说,又有话可说。 

四、结语

在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是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教学艺术,它是联系老师、学生和教材的纽带,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是信息输出与反馈的桥梁,是引导学生一步一步登上知识殿堂的阶梯。“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这一名言,对于教师把握课堂质疑具有深刻的启示作用。富有艺术性的课堂质疑,不仅有助于教师顺利地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而且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教师深入地挖掘有效的课堂提问潜力是重要的,并且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王笃勤.英语教学策略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3]鲁子问,康淑敏.英语教学方法与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罗毅,蔡慧萍.英语课堂教学策略与研究方法[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 

[5]包育彬,陈素燕.中学英语任务教学的策略与艺术[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6]李如密.中学课堂教学艺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英语课堂提问技巧之探究 篇4

一、把握时机, 当问则问, 注意实效性。

课堂提问什么时候该问, 什么地方该问, 备课时就要设计好。 对授课的复习性提问, 要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既要让学生温习巩固旧的知识, 又要导入新的知识, 不能停留在对旧知识的简单重复上, 而要深入拓宽, 转化为能力。 授课中的疏导性提问要注意学生思维中已经出现或可能出现的偏差, 及时疏导, 排除思维定势障碍;结课时的总结性提问要对新授课进行总结归纳, 并且梳理出重难点, 进行强化。 教师提问要抓住时机和关节点, 问在该问时, 问在该问处。 根据提问的时间与作用, 提问分为以下几种:

导入式提问———在导入新课时提问, 目的是吸引学生对新课的兴趣。

讲解式提问———在讲解过程中提问, 目的是引导学生对所学课文深入思考。

复习式提问———在讲完课文后提问, 目的是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对课文的深化理解。

以高一英语下册模块二中的“Boy missing, police puzzled”为例:本课是一篇有关一个小男孩神秘失踪的课文, 怎样提问让这堂课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阅读的欲望, 把这堂课上得生动有趣呢? 提问的技巧就很有讲究。 因此, 我在上课前就准备好以下几个问题, 以供上课时灵活运用。

1.What is the article about?

2.Who is missing?

3.What are the different people’s descriptions about Justin’s disappearance?

4.Who else has been taken away by the aliens?

5.Do you think Justin was taken away by aliens?if not, what do you think really happened to the boy?

通过提问1、2对新课进行导入, 学生对谁失踪、为什么失踪肯定感兴趣, 就会饶有兴趣地读下面的文章。 在学习新课的过程中, 同样可以通过提问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比如问题3、4, 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课文的细节, 学习兴趣大增, 课堂学习气氛紧张而又愉快。 最后, 通过问题5检查、了解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情况及对课文的掌握情况。 同时针对问题5, 学生可以对男孩子的失踪作出不同的推测, 极大地启发学生的思维和课堂学习兴趣, 是对本课很好的一个深化。

二、难易适当, 面向全体, 注意启发性。

设问时, 要根据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和教学对象的实际水平把握好问题的难易程度。 教师提出的问题, 既不能让学生答不出, 又不能让学生张口就来。 当前, 教师的课堂提问普遍存在两种现象, 一种是问学生“是不是呀”、“对不对呀”、“能不能呀”等, 学生齐答了事, 根本没动脑筋, 从教学外表看, 学生都参与教学, 课堂气氛比较活跃, 课堂结构比较紧凑, 但教学效果很弱, 助长学生不深入思考、被动听课的不良习惯, 失去课堂提问的价值, 对教学毫无作用。 另一种是教师提出问题后, 立即叫学生起来回答, 或提出的问题难度较大, 被问的学生没有一定的时空对所获信息进行调整加工处理, 或没有把握不愿回答, 情绪紧张不敢回答, 思维活动无法正常展开, 造成“问而不答, 启而不发, 所答非所问”的尴尬局面。 这两种提问方式, 严重地违反了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 违背了心理学原则, 不可能让学生由问题引起思考, 主动学习, 挫伤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影响了学生学习兴趣和信心, 达不到课堂提问的目的。 在英语课堂中, 教师一定要注重设计有层次性的问题, 面向全体学生提问, 让好、中、差每一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 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处于积极思维的状态, 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设问上注意问题的“梯度”, 问题的设置要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层层推进、步步深入, 注意启发各类学生, 给所有学生都留有思考的空间。 教师所提问题的难度要符合心理学上所谓的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的现有水平与学生经过思考可以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区域, 既非伸手可及, 但是跳一跳又能够得着。

三、运用各种提问类型, 注重提问方法的多样性。

教师提问的方式要避免单一性, 根据不同类型的问题使用不同的提问方式, 才能使提问的效果最优化。 提问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单个回答———由个别学生单独回答某个问题。

小组讨论———由小组成员集体讨论, 最后由小组代表回答, 其他成员补充。

全班讨论———全班同学共同讨论同一问题, 各抒己见, 最终得出统一答案。

还是以高一英语下册模块二中的“Boy missing, police puzzled”为例:我在课前准备好的问题有:

1.What is the article about?

2.Who is missing?

3.What are the different people’s descriptions about Justin’s disappearance?

4.Who else has been taken away by the aliens?

5.Do you think Justin was taken away by aliens?if not , what do you think really happened to the boy?

问题1、2相对简单, 比较适合个别回答, 只要细心, 就能轻而易举地在课文中找到问题的答案。 问题3信息繁多, 来自于课文不同的段落, 对学生的概括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这样的问题适合小组进行讨论, 大家一起补充出比较完整的答案, 还可以对全文很好地进行梳理。 问题5适合全班讨论, 学生可以开动脑筋, 对小男孩的失踪原因做出各种猜测。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开放式的, 鼓励学生各抒己见。 这样设置问题5, 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提高学生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 还可以提高他们的科学探究意识, 可谓一举多得。

四、关注反馈, 及时调整, 注意灵活性。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是一个信息双向交流的过程, 教师提问时一定要关注学生的反馈情况, 包括学生的表情和体态。 学生回答问题有困难时, 教师要迅速分析学生存在困难的原因, 对提问方式及时进行调整。 如果学生是因为对问题本身审题不清, 教师可以换一种更浅显易懂的表达方式;如果学生是因为思维存在障碍, 教师可以把问题分解成若干小问题或者采用反问法、疑问法, 对学生进行思维引导。 总之, 备课时只是设计问题的一个大方向,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反应灵活地进行调整。

英语精读课堂提问技巧 篇5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如果导入得当,就能直接吸引学生,引起学生的注意,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其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能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为整节课作好准备。

教育家夸美纽斯在他的《大教学论》中指出;教学是一种艺术,是一种教起来使人愉悦的艺术。好的课堂导入,使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活泼,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活动就能顺利进行,提高课堂效率。

二、课堂导入环节设计的原则

1、目的性:导入一定要有较强的目的性,让学生明确将要学什么、怎么学、为什么要学;

2、相关性:它要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善于以旧拓新,温故而知新,为进入到后面的教学做好准备;它更要具有趣味性和启发性,能引起学生关注,形成悬念,或引人入胜,或发人深思,或具有挑战。

3、以学生为中心:课堂导入一定要以学生为中心。既要符合学生的性格特点来设计导入形式,又要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来确定其内容。

课堂导入应注意的问题

1、效度 :就是有效性,也就是看导入是否能为之后的教学环节服务,与教学内容一致。

2、参与度 :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全体学生参与,并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3、实用性 :便于操作,简短易行。

三.课堂导入应避免的几个误区

1.首先,课堂导入,要注意时间不宜过长,3~5分钟为宜。若导入时间延长过多,就会使导入显得冗长,从而影响整节课的进程。毕竟,各种课堂导入方式的目的只是想方设法让学生快速集中注意力,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兴趣,同时创造愉快的学习氛围,使他们“愿意学”、“乐于学”。

2.其次,“导”无定法,切忌生搬硬套。对于不同的教材和教学内容,应采用不同的课堂导入方式;即使同一教材、同一教学内容,课堂导入对不同的班级也要有不同的导入设计,使用不同的导入方法。这需要我们根据所教班级的具体特点,进行具体分析而定。如较沉稳班级和较活跃班级的导入设计应有所不同。对于同一个班级来讲,课堂导入的方法也要经常变换,这样才有利于保持学生的新鲜感。

3.最后,从系统论的观点看,教学过程的结构也是一个系统。导入、呈现、理解、巩固和结尾五者是一个整体,缺一不可。如果只重视课堂导入,而忽视其它环节,那么,再精彩的课堂导入也不能达到预想的结果。所以一堂课开始就要引起学生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一旦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被调动起来,就要抓住这个教学过程的“黄金时刻”,形成教学高潮,完成教学任务。

浅谈英语课堂提问技巧 篇6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英语教学也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有些教师担心提问多了,课堂纪律往往难于驾驭;提问少了,师生之间很难沟通,教师也难以了解学生对所教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问过难,程度较差的学生会感到不适应也容易造成学生中的两极分化;提问过于简单,则失去了提问的价值,也使学生对回答问题失去兴趣。其实,提问也是有技巧的,准确把握提问时机,精心设计提问难度,灵活运用提问方法,同样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准确把握提问契机

提问是丰富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锻炼学生听说能力和英语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教师在讲解中适当地插入一些提问,可以有效地控制学生的注意力,既起到锻炼学生思维与听说能力的作用,又可以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正确把握提问时机,巧妙设问,及时吸引学生注意力,这是体现教师教学的重要方面。

根据提问的时间与作用,提问分为以下几种:

导入式提问——在导入新课时提问,目的是吸引学生对新课的兴趣。

讲解式提问——在讲解过程中提问,目的是引导学生对所学课文深入思考。

复习式提问——在讲完课文后提问,目的是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以高二英语下册Unit 15中的Lesson 58 NOISES IN THE NIGHT(Ⅰ)为例,本课是一篇有关一起侦破案的课文,如果讲解形式过于单调将不利于学生注意力的稳定,可能会使学生迅速出现疲劳现象,使原本情节曲折的故事变得索然无味。因此,课前可以准备好以下问题,以供课堂讲授中随机提问。

1.Whats the problem with a young lady?

2.Who will get the ladys money when she dies?

通过提问问题1导入新课,学生们注意力就会被女主人公的命运完全吸引,新课在学生对故事结果焦急地期待中进行。

在学习新课的过程中,同样可以通过提问制造一些悬念,问题2使故事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紧张的故事情节吸引、控制着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增,课堂的学习气氛紧张而又愉快。

另外,教师在提问时不应过于盲目,应随时注意学生注意力和情绪的变化,正确把握提问时机,及时提问,保持学生的有意注意。

二、精心设计提问

课堂教学是当前中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要求教师对每位学生的听说读写都要进行全面的培养。针对班级大,学生程度不齐的实际,英语教师可以精心设计提问的难度,使优、中、差学生都可以获取所需信息,起到“优生能吃饱,差生能吃了”的良好作用,启发每位学生的学习兴趣。通常的做法是利用系列提问,从易到难。

以高一英语上册Unit 7中的Lesson 26 and Lesson 27 EARTHQUAKES为例:对部分学生而言,课文内容较难理解,课后问题设计偏难。因此,为了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需要,可以尝试按课文顺序对问题重新设计如下:

1.In what part of the United States is San Francisco?

2.In the spring of 1906,what happened to San Francisco?

3.How many people lost homes after the earthquake?

4.Can you tell the reason why there are earthquakes?

5.Why did the two worst earthquakes both happen in San Francisco?

6.What shall we do to make sure earthquakes do not destroy whole cities?

其中,问题1~3相对简单,比较适合英语基础差的学生,只要细心,就能轻而易举地在课文中找到问题的答案;问题4~6相对偏难,问题的答案需要根据课文内容将语言重新加工,比较适合英语基础好的学生。当然,我们也可以将较难的问题分解为若干个小问题,使之简单化。

三、灵活多样的提问方法

教师要活跃课堂气氛,驾驭学生思维,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就必须灵活运用多种提问方法,提问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单个回答——由个别学生单独回答某个问题。

小组讨论——由小组成员集体讨论,最后由小组代表回答,其他成员补充。

全班讨论——全班同学共同讨论同一问题,各抒己见,最终得出统一答案。

例如,在讲授高二英语上册的Lesson 34 EARTH、AIR与WATER三篇短文时,可以穿插以下的一些问题:

1.Why is the area of desert growing every year?

2.What are the causes of air pollution?

3.What shall we do to protect our earth?

问题1、2概括性强,答案涉及多个段落,由小组讨论的形式回答这些问题,可以使每个学生都对课文有一个全面的复习。

问题3则适合全班讨论。每个学生的思维会随着课堂的节奏而活跃起来,每个答案会不尽相同,这无关紧要,关键的是每个学生都要动脑筋想,开口说。同时,学生的环保意识也在讨论中得到了加强。

提问是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手段,学生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完成了课堂上的学习任务,符合教学规律,值得大力提倡。作为教师在课堂上也应注意自己的言辞,对学生的回答应该给予正面肯定或否定,否定时应给出正确答案,以保护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刍议初中英语课堂提问技巧 篇7

1. 把握课堂提问时机

(1) 在复习旧知、讲授新知中进行提问。“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在英语课堂教学中, 复习旧知识, 学习新知识是非常重要的两个环节。在这两个环节中进行提问, 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掌握巩固学过的知识, 为学习新的知识打牢基础。在复习旧的知识的时候, 学生应当学会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反思, 重新思考, 积极探求其他解决办法, 对老师进行提问, 与老师和其他同学进行探讨;在讲授新知前,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新知识进行预习, 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问题, 并在新课讲授前进行提问, 充分拓展学生的思维,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帮助学生理解新课。

(2) 在突出重点时进行提问。老师在讲解教学重点时, 对学生进行一些提问, 让学生进行着重思考。这样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抓住教学重点, 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 还可以锻炼学生组织答案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 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

2. 注重提问方式的多样化

初中英语老师应当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给学生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 这些问题并没有标准的答案;学生对老师也应当提一些多样化的问题, 老师可以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 挑选出一些适于讨论的问题, 让学生参与讨论。

3. 创设情境, 引导提问

在学习过程中, 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许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不出问题, 或者根本不会提问。这就要求老师对学生进行引导, 帮助他们发现问题, 学会提出问题的方式和方法。具体来说, 老师可以给学生创设一种情境, 把课本中的知识和生活中的事情有机结合起来,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 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找到提问的技巧, 通过提问和回答的过程中, 学生也会加深对自己所学知识的理解, 并对自己所学知识加以利用, 巩固自己的学习效果。

4. 提问用语简洁易懂

初中阶段, 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并不是很高, 在老师提问的过程中, 我们一定要遵从学生的实际水平, 避免使用较复杂的句子, 便于学生很快理解。老师根据问题的性质和难易程度, 可以采取点名的方式由学生回答问题, 对于一些较难的问题, 也可以采取分组讨论的方式, 然后各组派出代表回答问题。当然, 在提问的过程中, 老师一定要把握好度的问题, 提出的问题不能过于简单。

5. 采用适当的问题开拓学生的思维

英语课堂提问只是英语教学的一种有效方式, 其提问的目的还在于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 开拓学生的思维。老师应当提出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问题, 最好还是一些能够结合自身实际的问题。

课堂提问是英语教学中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 不仅有利于师生之间相互交流, 还有利于增进师生情感, 加强互信和理解。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 要根据实际中的教学现状, 改变原有的提问方式、方法, 采取具体的办法鼓励学生提问问题, 让他们独立思考问题, 敢于提出问题。

参考文献

[1]张智敏.如何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 (基础英语教育) , 2009 (4) .

英语课堂提问技巧摭谈 篇8

一、提问的针对性———注意对象选择

由于每个班学生的学习总是有好、中、差之分, 因此, 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认真备教材, 还要认真备学生, 选“对象”———根据提问内容的难易程度, 选择确定不同的提问对象。因此教师每堂课要精心设计所提问的问题, 既要面向全体学生, 又要注意学生的个性特征, 提问要有针对性。

二、提问的灵活性———及时调整对象

虽然教师通过课前备课, 会提前选定提问对象, 但是由于教师主观判断的误差及学生个体情况的千变万化, 特别是心理因素的影响, 会导致教师判断失误, 原来认为某个学生能回答的问题, 到时候却回答不上来。因此, 教师在课堂提问时要“察言观色”, 机动灵活地调整提问对象, 决不能言词粗暴, 埋怨学生, 使其产生反感、对立的情绪, 对教师的提问产生恐惧感。

三、提问的过渡性———消除学生紧张的心理

例如, 针对某篇课文的内容提问“What′s the writer′s name?When and where was the writer born?”等问题时, 可以先提问“What′s your name?When and where were you born?”, 使学生由熟知的、感兴趣的问题, 逐渐过渡到新学的知识, 从而消除在“大庭广众之下”回答问题的紧张心理。

四、提问的激发性———消除学生的等待心理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可以在提问问题之前, 加上“这儿有一道抢答题”的提示, 或者在提问问题之后, 加上“这个问题请同学们抢答”, 学生听了“抢答”二字, 会冲动地排除其他心理支配, 产生一种谁先答谁光荣的感觉。

五、提问的鼓励性———消除学生的自卑心理

笔者在提问学生时, 经常使用这些课堂用语:Think for a moment﹙想一想﹚;Try i again (再试试) ;You′re on the right lines﹙你的思路是对的﹚;You can do it still better﹙你还能做得好些﹚;That′s almost it﹙几乎对了﹚;That′s much better﹙那多好了﹚;You′ve improved a little (你有一些进步) 等。学生的回答尽管不够完美, 但毕竟是经过了一番思考的, 哪怕有微小的“闪光点”, 教师都必须加以肯定和表扬。心理学家证实:表扬做得好的教师比惩罚或批评做得不好的教师更能鼓励学生把学习搞好。

六、提问的奖励性———消除学生回答问题的无所谓心理

在提出一些需要思考的问题之后, 教师可以这样提示学生:这个问题有一定的难度, 谁能回答出来考试加一分。当然加分不是目的, 只是以此为手段, 激发学生回答问题的欲望。有经验的老师往往备有课堂提问记分册, 随问随记, 并且分数计入学期总分, 以调动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七、提问的速度

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教师就要注意培养学生快速回答问题的习惯。教师可以采取“one by one”或“group by group”的操练方式训练学生。一般情况下, 难度不大的问题一个学生答不出来, 不要等待, 应立即叫另一个学生。等第二个学生答过后, 再让第一个学生重答一遍。要抓紧每分每秒, 让学生反复练习, 只有这样才能保持紧张、积极的课堂学习气氛, 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 发挥课堂提问的优越性。

八、提问的密度

教师进行课堂提问要从大多数学生的实际出发, 要使大多数学生得到练习的机会。一般的问题, 应先请中等水平的学生回答, 再请较差的学生回答。如果学生答得不全面, 教师可以先提问成绩好的学生。教师不能为了使提问快速进行, 把提问都集中在少数优秀学生身上, 而把中等生、差生变成“被遗忘的角落”。因此, 教师一定要随时注意提问的密度, 面向全体学生, 使每个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防止两极分化。

九、提问的角度

师生间过多地进行一问一答, 不仅使教师过于劳累, 而且减少了学生练习的机会。如果教师能经常转换提问的角度, 就可以避免上述的不良现象, 可以让学生问, 教师答。学生由被动变成主动, 消除了学生的被动心理。比如要复习归纳某篇课文的语言点时, 教师可以这样问:“假如你们是老师, 这一课应该要求学生掌握哪些语言点呢?”这样, 学生从被动的回答变为主动的设疑, 效果更好。

浅议初中英语课堂提问技巧 篇9

一、课堂提问要抓准时机

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 教师只有在提问时分阶段、分时机, 才能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具体来讲, 初中生正处于好奇心比较浓厚的阶段, 对身边的新鲜事物永远保持着莫大的探索欲, 教师可以恰当地利用学生这一成长特征, 在最合适的时机进行提问, 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他们对英语学习的主动。比如在学习有关“火”的文章时, 可以先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呈现一些关于“火”的图片, 并且顺势提问:Fire is very important in our life.What can fire do for us?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 教师可以将自己在生活中有关“火”的见闻讲述给学生听, 为学生思维的激发提供活力, 在鼓励学生踊跃地发表自己观点的进程中, 教师要注重总结和倾听, 从而调动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 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印象。与此同时, 由于中学生还处于少年向成年的过渡时期, 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还有待加强和完善, 因此, 教师要在将基本性的知识向学生传授后再进行提问, 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必要的自信心, 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英语学习中的难题。

二、课堂提问的角色转换

课堂提问者的主角不仅是教师, 学生也是课堂真正的主人, 在初中英语的教学进程中, 教师只有注重各种角色分类的转换, 才能不断地创新提问形式, 提高教学水平。详细一点来讲, 在课堂提问中, 教师可以尝试运用“学生问、学生答”的形式, 给予学生一些主题, 让学生通过肢体的表演以及言语的提示相互提问, 比如“cleaning the desk, driving a car, writing”等动作的表演, 在表演提问的进程中不仅可以调动更多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 而且能在活跃课堂氛围的前提下潜移默化地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此外, 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兴趣的高低, 而采用“学生问、教师答”的提问方式不仅可以使教师更容易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而且也为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了重要奠基。尤其是针对比较难的文章, 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将自己认为的难点总结出来, 向教师提问, 在教师悉心回答的基础上使学生的疑惑得以解决, 也为英语教学的创新提供了活力因素。需要注意的是, 角色互换并不是忽视教师直接提问的重要性, 而是要在与多种提问方式结合的情况下, 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打下坚实有力的基础。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问题情境

在课堂提问中, 教师巧妙地利用英语自身的特点以及教材的内容, 有意识地设计出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情境, 不仅是促使有效提问方式形成的良好媒介, 而且也符合新课改的具体要求。教师可以结合教学的实际以及学生的日常生活, 进行一定问题情境的创设, 比如在研究有关“environmental pollution”的热点话题时, 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放映有关环境污染的视频或者图片, 引起学生的注意。在学生观看的过程中, 教师可以提问这样一个问题:What can we do to protect our environment?让学生边观看边思考, 教师对于回答优异的学生要给予适当的言语鼓励, 带动学生参与问题的回答和解决。这在提升了课堂提问有效性以及学生英语水平的同时, 也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督促他们注重在日常生活中关注身边更多的社会现象, 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有力的基础。在多媒体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 教师还可以建立班级专属的网上交流群, 经常与学生分享有意义的视频和资料等, 并多多征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在拉近师生关系的同时创新提问体系。总而言之, 创设情境的方式不仅是有效提问的良好媒介, 而且也是初中英语教学手段得以创新的独特法宝, 值得推崇和运用。

四、结束语

精心的提问方式不仅可以有效地启发学生的思维、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促进学生英语水平的不断提升, 而且也是创新英语教学体系的重要活力。初中英语教师要不断地总结实践经验和借鉴精华, 探索更多合理的课堂提问技巧, 从而有效地把握课堂节奏, 及时调整教学方向, 获得最佳的课堂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杨保兰.初中英语课堂提问的设计技巧与策略[J].快乐阅读 (上旬刊) , 2011 (6) .

[2]周祥英.初中英语课堂提问技巧策略浅析[J].中学英语之友 (综合版) , 2011 (3) .

初中英语课堂提问的技巧探讨 篇10

一、注重初中英语课堂提问的重要性

1.提升学生对于课堂的关注度。提问是能够在课堂上快速引起学生注意力的最为直接的方法, 很多学生在课堂上都会出现思维不集中、左顾右盼等现象, 要想让学生的关注点重新回到课堂最为直接的方法, 就是提问。而且学生根据教师所提出的问题, 为了得到老师所心仪的答案, 就必须开动脑筋、仔细思考, 从而保持思维的集中和对课堂的持续关注。

2.巩固课堂教学效果。英语学习是一个需要强化记忆的过程, 而学生在课堂上所建立其的各种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关联性如果不加以巩固, 那么就很容易被遗忘。国内外诸多心理学家研究表明, 强化大脑皮层所引起的暂时记忆的最为有效的方法就是有针对性的巩固记忆和复习, 而这种巩固最为直接的方法就是质疑, 所以, 适当、合理、巧妙的提问, 还能有效推动学生重新掌握知识、巩固学习知识内容, 并实现二次加深。

3.依托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实现对于学生掌握知识情况的收集与反馈。对于教师而言, 提问过程其实也是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检测的过程。通过这样一种变相的互动交流, 教师可以实现对于学生学习知识情况的收集和反馈, 那么教师就可以对授课内容作出即时性的调整。比如针对本堂课所涉及到的5个语法知识, 通过提问如果教师发现大部分知识都已经完全掌握, 那么可以直接进入下一个授课环节;如果有部分语法知识学生掌握不到位、或者大部分学生没有完全掌握, 那么意味着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尚未达成, 教师就需要反思自己课程设置或者教学方法当中的不足, 有针对性的进行改进, 以便于接下来课程的顺利推进。

二、初中英语课堂提问策略

1.把握时机。关于教育提问, 中国春秋时期的大教育家孔子曾经有过著名的“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的言论, 这其实从本质上是说明的一个关于提问时机的问题。事实上, 很多教师再进行课前教学内容的设计和准备时, 都会准备一定的难易适中的问题, 但是这些问题究竟在什么时间、什么境况下提出, 就必须基于教材内容、基于学情, 在学生“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时, 有效提出问题, 并引导学生去探寻正确的答案。比如笔者在讲解到完成时态这一教学内容时, 会立刻引出“一般过去时态和现在完成时态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这样的问题, 那么学生会在教师的引导提问之下, 迅速回忆这二者的具体内容和表现形式, 并快速判断其有何异同, 那么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就等于将相关知识有效地复习了一遍, 一举两得。同时教师在课堂上还要随时注意学生的听课状态, 在学生兴奋时、注意力不集中和胡思乱想时, 都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 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 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

2.掌握学生兴趣的关键点。兴趣是推动学生展开学习的重要因素, 而在提问过程中往往那些充满趣味性和艺术性的提问则会更加引起学生的注意, 也更加容易引起学生的思考, 激发起想要主动学习的欲望。笔者在教学“What areyou doing for vacation”的文章时, 适时引入了关于学生周末如何安排的问题, 比如“这周末大家有什么安排?和谁一起?”学生们一听纷纷活跃起来, 这个时候, 笔者就应要求学生用英语回答这个提问, 将学生的个人兴趣与课堂知识结合起来, 帮助他们在思考中积累词汇量和锻炼造句能力, 同时活跃了课堂气氛, 巩固了课堂学习效果。

3.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考余地, 观察学生的思维反映情况。课堂提问是一个需要学生参与的过程, 因此教师在进行问题的设置时, 一定要给学生留出思考的余地和空间, 过于简单直白或者过于复杂的问题, 对于课堂学习其实是没有实质性帮助的。关于提问的难易标准, 笔者认为应该以成绩中等偏上的学生为标准, 这样的提问既存在着一定的难度, 同时又会有一定的思考空间, 会令大部分的学生主动展开思考, 去解决问题、解答疑问, 笔者可以通过观察大部分学生的思维反应情况, 来选择继续教学内容还是巩固知识;而对那些成绩超过提问基准线的学生来说, 这种低于其标准的提问方式, 也不会影响其对于学习的热情。但是必须阐明的是, 目前初中课堂上, 有部分教师选择点人提问的授课方式, 笔者认为这是一种不可取的提问方法, 尤其是在学生个人心理素质较弱的情况下, 这无疑是为其增加了压力, 甚至会严重挫伤其学习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综上所述, 初中英语课堂中展开提问的方式, 是能够提升学生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的一种非常有效地教学方法。因此, 在课堂提问的过程中要充分注意到提问的时机和对提问内容的选择, 要在把握学生学习的兴趣点和关键点的时刻, 有效地提出问题, 以此来推动课堂进程, 实现对于学生知识能力反馈以及巩固的“二合一”。

参考文献

谈谈高中英语课堂提问技巧 篇11

一、准确把握提问时机

提问是丰富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锻炼学生听说能力和英语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教师在讲解中适当地插入一些提问,可以有效地控制学生的注意力,既起到锻炼学生思维与听说能力的作用,又可以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

以高二英语下册Unit 15中Lesson 58“NOISES IN THE NIGHT(Ⅰ)”为例:本课是一篇有关一起侦破案的课文,如果讲解形式过于单调将不利于学生注意力的稳定,可能会使学生迅速出现疲劳现象,使原本情节曲折的故事变得索然无味。因此,课前可以准备好以下的问题,以供课堂讲授中随机提问:

1.What's the problem with a young lady?

2.Was her life in danger?

3.Who will get the lady's money when she dies?

4.Is her uncle the very person who wants to kill her?

5.Why did the famous detective decide to spend the night locked in the lady's room?

6.Who wants to kill the young lady?

通过提问1、2问题导入新课,学生的注意力就会被女主人公的命运完全吸引,新课在学生对故事结果焦急地期待中进行。在学习新课的过程中,同样可以通过提问制造一些悬念,3、4问题使故事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最后,通过问题5检查、了解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情况以及对课文的掌握情况。同时,问题6又为故事的续集“NOISES IN THE NIGHT(Ⅱ)”埋下了巧妙的伏笔。

二、精心设计提问的难易程度

课堂教学是当前中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要求教师对每位学生的听说读写都要进行全面的培养。针对班级大、学生程度参差不齐的实际,英语教师可以精心设计提问的难度,使优、中、差学生都可以获取所需信息,起到“优生能吃饱,差生能吃了”的良好作用,启发出每位学生的学习兴趣。通常的做法是利用系列提问,从易到难。

以高一英语上册Unit 7中Lesson 26和Lesson 27“EARTHQUAKES”为例:对部分学生而言,课文内容较难理解,课后问题设计偏难。因此,为了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需要,可以尝试按课文顺序对问题重新设计如下:

1.In what part of the United States is San Francisco?

2.In the spring of 1906,what happened to San Francisco?

3.How many people lost homes after the earthquake?

4.How many people died in the earthquake and the fires?

5.What happened again in the city in the fall of 1989?

6.Can you tell the reason why there are earthquakes?

7.Why did the two worst earthquakes both happen in San Francisco?

8.What shall we do to make sure earthquakes do not destroy whole cities?

其中,问题1、2、3、4、5相对简单,比较适合英语基础差的学生,只要细心,就能轻而易举地在课文中找到问题的答案;问题6、7、8相对偏难,问题的答案需要根据课文内容将语言重新加工,比较适合英语基础好的学生。

三、灵活运用多种提问方法

教师要活跃课堂气氛,驾驭学生思维,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就必须灵活运用多种提问方法。

例如,在讲授高二英语上册Lesson 34“EARTH”、“AIR”与“WATER”三篇短文时,可以穿插以下一些问题:

1.Why is the area of desert growing every year?

2.What are the causes of air pollution?

3.What is the general cause of water pollution?

4.What shall we do to protect our earth?

问题1、2、3概括性强,答案涉及多个段落,由小组讨论的形式回答这些问题,可以使每个学生都对课文有一个全面的复习。问题4则适合全班讨论。

提问是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手段,学生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完成了课堂上的学习任务,符合教学规律,值得大力提倡。作为教师,在课堂上也应注意自己的言辞,对学生的回答应该给予正面肯定或否定,否定时应给出正确答案,以保护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浅析初中英语课堂提问的技巧 篇12

一、明确提问目的

问和答是课堂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 特别是在英语教学中, 问与答使用得最为普遍。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跃课堂气氛, 明确课堂教学任务, 在课堂教学中, 所提问题要紧扣教材, 围绕学习任务, 将问题集中在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上, 以利于突出重点、攻克难点。同时,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可以提出一系列的问题, 构成一个目标明确、思路清晰、逻辑性强的“问题链”。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促使学生认真思考, 领会所学内容, 并运用语言把所学知识复述出来, 从而达到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强化语言表达能力的作用。因此, 教师的提问要具有明确的目的性, 好的提问技巧能优化课堂教学, 使老师和学生在愉快和谐的气氛中进行信息交流,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激励与趣味性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如教师经常在提问之前或者紧接着在问题之后, 让学生们回答。很多时候, 学生的回答不甚全面、完整, 但是他们毕竟是经过了一番思考的, 哪怕有微小的“闪光点”, 教师都应加以肯定和表扬。特别是对于差生的微小进步, 更应给与肯定和鼓励, 让他们有成就感。因此, 在提问学生时教师要经常用些赞赏和鼓励的课堂用语, 如:You are great。Excellent, Wonderful, Well done, Very good, Think it over, I think you could do it better等等。再者, 教师要把问题设计的有趣味性和吸引力, 让学生感到在趣味中思考问题, 在愉快中回答问题。

三、灵活性与多样性

由于学生的注意力有限, 不可能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到45分钟课堂教学中, 因此教师只有根据每节课的具体情况创设各种不同的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注意,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才能达到优化课堂教学过程的目的。教师只有采用形式多样的提问技巧才能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 才能使学生的注意力更长久。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 教师可以直接向学生提问, 构成师生互动;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构成生生互动;还可以由老师向组内某一学生提问, 小组内其他同学进行补充, 教师也可以组织一些竞赛和游戏, 调动积极性。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不是一成不变的, 根据教学任务, 学习过程的需要, 教师的角色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既是组织者也是参与者, 既是引导者也是帮助者。不仅教师的角色在发生改变, 其实学生的角色也在发生变化, 教师也要让学生在学习中提出问题, 这时教师就成了问题的促进者, 而学生成了问题的引导者, 成了课堂问答的真正主人。但在提问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个别提问锻炼了一部分学生, 但其他学生得不到锻炼;

2. 两个小组相互练习提问, 不能覆盖全体;

3. 多个小组讨论练习, 大部分学生得到练习, 但不易纠正错误, 而且有一部分学生偷懒;

4. 组织竞赛和游戏, 能调动积极性, 但不宜过多;

5. 组织所有学生回答, 进度快但没有针对性。

四、针对性与主体性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首先要要精心设计所提问题的角度、深度和广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 又要注意个性特征。其次要更新教学观念, 明确提问不仅是教师教的权利, 更是学生学习的权利, 师生通过角色的互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 创设教学情境, 让学生在情境中回答问题、提出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根据教材内容, 创设多种教学情境, 如:运用多媒体、讲故事、游戏、图片、实物等。这些都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提高学习效率。在教《Go for it》九年级Unit 7.Where would you like to visit?Selfcheck时,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迷人的风光图片, 创设去各地旅游的情境, 让学生根据图片内容直观地回答问题。如:Where would you like to go on vacation this summer holiday?Why would you like to go there?正如教育家布鲁斯所说:“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当在课内创设更多的情境, 让学生有机会运用到已学的语言材料”。

2. 引入竞争机制, 让学生善于提问题。

在教学中, 教师要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让学生敢提问题, 会提问题。要给学生提问题的机会, 留给学生充分思考、探索的时间, 对同一个教学内容要引导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 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并且要给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机会, 让学生在合作中质疑。如在教授《Go for it》八年级 (下) Unit 1 Reading这篇有关robot时, 学生对这个话题比较感兴趣, 他们可以通过小组讨论, 根据平时所掌握的内容完成以下各题:

Q1.What do you want to know about robots?

Q2.What can a robot do?Can you guess?

Q3.What ways do you think a robot will help you and your family in the future?

讨论后, 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补充, 并提出自己的问题。

在学生提出问题或回答问题后, 教师要针对学生的提问或回答给出评价及指导性的建议。需要指出的是: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考虑到所有的学生及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程度。对于回答完全正确的学生, 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及表扬, 使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对于回答不完全正确或不对的学生, 教师在肯定成绩的基础上指出错误所在, 然后由教师自己说出正确答案, 或让其他学生继续回答。总之, 评价学生所回答的问题时, 教师既要尊重学生的劳动, 又要尊重学生的求知欲。

五、渗透情感教育性

英语教学要适应时代的需要, 既要传授知识、训练技能, 也要充分发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意义, 寓思想教育于英语教学中, 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良好的道德素质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如What do you want to be when you grow up?就可设计如下问题:What kind of job do you like?What do you want to be in the future?Why?在教师的引领下, 学生回答:I want to be a policeman。I want to help people in trouble.等等。

总之, 课堂教学方式是灵活多样的, 而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它既是一门学问, 也是一种艺术。一位好教师要善于钻研、思考、创新, 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 运用启发式提问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 提高教学质量, 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摘要:课堂提问是英语教学常用的方法, 是课堂中最普遍的师生互动方式, 同时是有效教学的主要载体。教育要求面向全体, 课堂提问是否科学、全面和有效直接关系到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趣味性,灵活性,多样性,针对性,情感性

参考文献

[1]张钰婷.英语课堂有效提问之浅谈[BD/OL]. (2008-10-24) .http://zxyy.xhedu.sh.cn/cms/data/html/doc/2008-10/24/24919/.

[2]浅析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提问[J].宁夏教育科研, 2008, (04) .

上一篇:风湿病患者的心理护理下一篇:产前胎儿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