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蒙太奇》论文

2024-10-31

《影视蒙太奇》论文(精选8篇)

《影视蒙太奇》论文 篇1

《影视蒙太奇》论文

通过一学期的《影视蒙太奇》学习,让我明白如何去“看电影”;看一部电影不仅仅只是看片中的故事情节及男女主角,而更应该看的是画面拍摄技巧、画面剪切技巧。我个人认为“一部好的电影,故事要精彩,演员要表演出色,蒙太奇技巧的运用也甚为重要”。不同的蒙太奇手法在不同场景中的作用也大不相同。

下面就从这学期观看过的其中两部电影进行影视鉴赏:

《魂断蓝桥》整部影片运用蒙太奇的拍摄手法,画面分切,画面结构向观众阐述一段久为传诵的忠贞不渝的悲戚爱情故事。在整部影片中注重画面的分切,突破视距的约束突破时空的限制,使影片画面能够表现玛拉和洛伊送别的画面,利用长镜头的拍摄手法展现在观众面前玛拉匆忙地奔往滑铁卢车站送别,长镜头镶嵌短镜头的拍摄手法展现洛伊在滑铁卢车站焦急不安徘徊的影片画面,通过调整不同视点到被摄主体的距离,展现影片画面范围和构成对象在画面中所占比例大小,由视距或焦距的变化希望在影片中该送别画面由分切画面构成一个镜头表达简直的意思,表现多层的含义展现一个完整的画面意思。剧中玛拉和洛伊再次在华铁卢车站偶然的不期而遇,画面采用平角度的拍摄手法,利用平角度展现给观众视觉人物的亲切感,玛拉和洛伊相遇的画面同时兼采特写,着重表现被摄细节和人物肩部以上的画面,影片中将该特写镜头放大,充满整个银幕,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冲突,排除一切多余的形象,突显画面最有价值的画面细节,强化观众对所表现形象的认识。爱情是艺术永恒的主题。它最容易震撼人们的心灵,产生强烈的共鸣。影视作品中的凄绝缠绵的爱情悲剧更具有一种摄人心魄的魅力。

《阿甘正传》:我认为在《阿甘正传》中是把蒙太奇发挥到了极致,不得不说这是一种颠覆,让人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人性之美。《阿甘正传》中蒙太奇的运用很独到,手法琳琅满目,多不胜数。整个影片的叙述大量的使用了蒙太奇中的对比蒙太奇,阿甘的一生虽然经历了许多不幸和磨难,比如:同学的欺侮,军队的严厉训练,经受越战时生死的考验,但他的一生还算顺利,而珍妮,她的一生并没有得到老天过多的青昧,比如她想出名当歌手,却遭受了一次次的打击,并且屡次堕落。在影片中阿甘是一个智商仅有75的人,他自己也承认自己是个“傻子”,可是故事的每一个情节都体现出他本质上的善良、纯朴,可以看出阿甘是一个懂得如何去爱,如何去生活的性情中人,情商和智商两方面的落差通过镜头的剪接巧妙地传达给每一位观众。在插入珍妮和丹中尉的镜头时,还是在讲述他们的坎坷命运时,通过对比,让观众在感情上与角色的处境紧密结合,随着珍妮的一次次与阿甘的相遇和分离而伤心,随着丹中尉的颓废而失落,随着珍妮的吸食毒品而为她感到悲哀,直到最后她年轻的生命结束感到惋惜、难过。导演这样安排,无非是想在通过阿甘和珍妮的命运的对比和丹中尉命运的变化告诉观众一个哲理:人的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要靠自己的奋斗来创造命运,即便我们有各种缺陷,承受着各种不幸和灾难,但是只要能坚定一种信念,就能创造出奇迹。

这学期的《影视蒙太奇》学习,不仅让我明白如何“看电影”,也为专业课《录像教材设计与制作》奠定了学习基础。

数学与应用系

105现代教育技术班

2010522106

郑俊伟

《影视蒙太奇》论文 篇2

关键词:蒙太奇,创意,影视广告

蒙太奇 (法语:Montage) 是音译的外来语原为建筑学术语, 意为构成、装配。主要运用到影视方向拍摄镜头: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大特写及镜头剪辑:组接、 分切。那么影视广告的特点是时间短但要表述的信息量确很多。如何在短时间内将广告创意表达出来则需要用蒙太奇剪辑方法。以下是对不同蒙太奇剪辑方法运用的总结。

一、叙事蒙太奇包括: 平行蒙太奇、交叉蒙太奇、重复蒙太奇、连续蒙太奇、积累蒙太奇。以下几种蒙太奇是在影视广告中较为广泛应用的, 并且在影视广告创意上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1、平行蒙太奇

平行蒙太奇称并列蒙太奇。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情节线并列表现的。分别叙述, 最后统一在一个完整的情节结构中, 或两个以上的事件相互穿插表现, 揭示一个统一的主题, 或一个情节。情节之间相互烘托、相互联系、相互对比、设置悬念。案例:《Nike广告I Would Run To You.》男主人公与女主人公为爱相约而奔跑。广告片将男孩子与女孩子之间这两种场景进行相互穿插。女孩子跑的很轻松跑过很多城市很多地方而男孩子越跑越累最终病倒。用这种平行的蒙太奇剪辑来表现男女主人公在相同时间不同场景下的不同表现。最终女孩子跑到男孩子的病房, 镜头留在了女孩子的鞋, “Nike”。

2、重复蒙太奇

重复蒙太奇是指画面、动作、对白、场景、道具、音乐等反复出现, 起到反复强调的效果。设置引起悬念突出重点带来喜感。案例:《Zona Jobs求职网站广告》广告片中有一个老奶奶从墓地里爬出来, 刚刚出来就被众多意外致死。老奶奶送坟墓中爬出来的场景在广告片中反复出现。反复出现的动作会使读者产生好奇为广告片设下悬念。最后告诉观众答案原来是找到不顺心的工作就用各种奶奶死法作为不去工作的理由。到Zona Jobs求职网站找适合自己工作吧!

3、连续蒙太奇

连续蒙太奇是沿着一条单一的情节线索, 按照事件的逻辑顺序并且有节奏地连续叙事。叙述流畅, 因果关系, 设置悬念。 案例:《Toyota丰田广告情书篇》广告片开头一位年轻的小伙子在自己的车中发现了一份信, 并根据信上的地址去寻找, 寻找的屋主发现不是自己的就按照线索找到另一家, 依次这样找寻了好几家, 随着找寻人次的增多屋主的年龄也逐渐增大。最终找到了一份满头白发的老奶奶, 老奶奶打开信生气的狠狠的甩在老伴身上。原来这封信是她的老伴年轻时将给别人写的情书落在了自家车里。信里秘密的揭晓既风趣又表达出Toyota丰田这款这效力持久性能好。广告创意就一个线索将故事情节逐渐递增设置悬念最终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另观众印象深刻。

4、积累蒙太奇

积累蒙太奇:内容、性质、运动方式, 等大致相似的镜头组接, 通过不断地叠加的积累效应。树立一个主题或渲染一种情绪, 设置引起悬念带来喜感。案例《Fanta饮料广告 ( 自作多情篇) 》广告片发生在电影院中, 影院的座位上同时坐着两对小情侣在聚精会神的看着电影。当影片中演到男主角即将要亲吻女主角时, 广告片将这两对小情侣深情的表情特写依次 (男生低头, 女生轻轻的闭上眼睛) 剪辑。蒙太奇的剪辑已经将气氛推入高潮, 但镜头一转两个男生都没有像观众预想的那样亲吻而是去喝女朋友手中的饮料, 运用积累蒙太奇将该品牌的饮料好喝的特点突现出来。

二、表意蒙太奇主要分为表现蒙太奇和理性蒙太奇两部分。表现蒙太奇包括抒情蒙太奇、心理蒙太奇、隐喻蒙太奇、对比蒙太奇;理性蒙太奇包括杂耍蒙太奇、反射蒙太奇、思想蒙太奇。

1、心理蒙太奇应用

心理蒙太奇主要通过画面镜头组接或声画有机结合, 形象生动的展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 常用于表现人物的梦境. 回忆. 闪念. 幻觉. 遐思等精神活动心理蒙太奇案例《Zippo打火机广告老兵的回忆之传家宝》广告内容:在一个温馨的家庭中祖孙二人愉快的聊天。爷爷在给孙子讲故事。这时画面运用了心理蒙太奇将镜头闪回到爷爷回忆的战争年代, 爷爷作为战场上的一名英勇战士冲锋杀敌却不幸被敌人的子弹击倒在地, 这时的画面十分紧张最后发现是Zippo打火机救了自己的生命, 这个故事取自于真实事件通过爷爷的回忆讲诉给自己的孙子展现出里弄弄的深情, 此时的Zippo打火机不仅仅是一个可以点火的机器更是一个记忆和传家宝。心理蒙太奇运用很好的展示出了品牌的文化也间接表现出该品牌的Zippo打火机历史及质量上的优势。

2、隐喻蒙太奇

隐喻蒙太奇通过镜头或场面的对列进行类比含蓄而形象地表达创作者的某种寓意。 突显相似特征引起观众联想。例如《奥迪汽车经典广告--- 体操篇》奥迪汽车与体操运动员各种体操动作交替的剪辑将展示奥迪汽车性能是灵活的, 奥迪汽车品牌精神和品牌气质是进取的积极向上的。让观者产生联想最终达到宣传该品牌汽车的目的。

3、对比蒙太奇

对比蒙太奇是指内容 (之前之后对比、大与小对比、贫与贵等对比) 形式 (如景别大小、色彩冷暖, 声音强弱、动静等) 的强烈对比, 表现蒙太奇手法之一。通过镜头 (或场面、段落) 之间在内容产生强烈对比, 相互冲突的作用, 以表达创作者的某种寓意或强化所表现的内容、情绪和思想。设置引起悬念, 突出产品的优点, 易产生喜剧效果。案例《Hallmark情人卡生活片段式》银狮奖。广告运用景别之间的对比蒙太奇。广告内容为贺曼公司的一则情人卡广告, 广告片开始是近景男人与女人之间目光交流, 女人的脚尖在桌底下轻轻摩挲男人的腿, 两人感情逐渐升温, 背景音乐轻柔舒缓。很快将观众带到有情调又浪漫的情景之中。但瞬间将广告片变为全景画面, 原来不是观众设想的咖啡厅或者其他浪漫的场所而是在家里餐桌上, 四个孩子正在闹腾, 早餐的家庭生活场景。运用对比蒙太奇中景别之间的对比很好的诠释了产品的特点和创意点。

三、结语

上述关于蒙太奇在影视广告中的运用是在大量观看国内外优秀的获奖广告片中进行的归纳总结。希望能够为喜爱影视广告的同学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影视广告创意与制作》, 编著:陈卓, 王亚冰;辽宁美术出版社2013.

[2]《影视广告经典评析》, 编著:张家平袁长清.学林出版社2012.

《影视蒙太奇》论文 篇3

一、艺术结构上的分解与组合

蒙太奇(montage)来源于法语建筑学中的一个专用名词,基本意思是组合、构成、装配、连接,上世纪20年代被法国著名电影理论家路易德吕克引入到电影艺术领域。爱森斯坦的蒙太奇理论认为:“两个蒙太奇镜头的对列不是二数之和,而更像二数之积,它之所以更像二数之积而不是二数之和,就在于对列的结果在质上永远有别于各个单独的组成因素”[1]。传统蒙太奇像是将各个散乱的彼此没有作用的零件组装成一部完整的可以正常运作产生动力的机器,而这种组装则是按照一定的结构顺序而非无序,组装之后整体结构作为一个有机体的作用和意义远远大于各个零件的简单堆砌。在电影中剪辑者按照预定的顺序把许多单个镜头联结起来,使这些画格通过联结顺序本身而产生某种预期的效果。画面通过情节创造出场面的视觉性和展示性,并延伸出更多的意义所在。

“一个镜头和一个镜头组合,就构成了镜头组,表达一个较为复杂的含义;镜头组和镜头组组合成为一个镜头句,表达一个完整独立的含义;镜头句组合成为镜头群,镜头群再进一步组合成为镜头段,完成一次较为完整的叙述。”[2]蒙太奇最大的功能便是完成了完整的银幕造型,创造了鲜活的影像,这也是视听形象组合后之所以能成为“作品”的基本前提。

与传统蒙太奇相反,在后现代语境中出现的影视作品的碎片化,则倾向于将一件完整的东西分解开来,化整为零。它更像是跟观众玩了一个拼图游戏,把原来完整的一张图拆分成若干个破碎的小片段,需要观众在完整的欣赏了整部电影之后,将头脑中所留下的记忆碎片通过删除、压缩、填充、编辑等手段进行重新排序组合,还原故事的来龙去脉,使其重新获得某种秩序,获得完整、充实的电影外观。碎片原指从主体分离、分裂出来的部分,它是断裂的、间断的,其特征是不连贯性[3]。碎片化表现手法则像是交错混乱的、结构巧妙的时空拼接游戏。在这样的艺术表现中,画面之间的结合几乎是跳跃的、不和谐的并置,彰显了诸多后现代的特征。

11度青春系列电影之一《老男孩》,似乎是一夜之间就红遍了互联网,其对青春记忆的缅怀感动了一大批70、80甚至90后,抛开主题不说,其在叙事表现手法上也是独树一帜。短片一开始便是碎片的堆砌,将近中年的肖大宝和王小帅站在《快乐男声》的舞台上接受评委们的提问,该场面中夹杂着肖大宝作为婚庆主持和王小帅作为理发师的镜头片段,没有前因后果,没有来龙去脉,模糊的主题、混乱的线索、难辨的人物形象挑拨起观众看下去的欲望。过去时空以及过去的过去时空两条时间线索交织在一起,时不时的将现在时空的叙事场面分割打碎。筷子组合站在舞台上接受评委的提问“你们俩一个是婚庆主持,一个是理发师,对吗”,这组画面作为现在时空线索在整部影片中先后出现了三次,最后一次出现导演才让整个场面以完整的状态叙述出来。观众重拾起前面的碎片,进行重新排列组合,从而获得了完整的叙事体。这种后现代的时间表现手法是线性的时间序列被割裂之后的时间碎片,时间失去了向度而向四处扩散,现在、过去、过去的过去相互混融,现在成为唯一存在的时间标记。

碎片化表现手法对艺术结构的分解还表现在,它以类似于中国画的多方位散点透视法,将同一个场面从不同的主体视点重复展现,即对同一段“文本时间”(电影所讲述的故事所存在的时间进程),用多个“叙述时间”(电影叙事本身所存在的时间进程)从每一个主体的视点进行多维立体的重复表现,时间以不连续的方式呈现,空间也呈现出叠化效果。

在第六代导演宁浩的《疯狂的石头》中,此种表现手法被发挥得淋漓尽致,营造出了丰富的叙事效果和强烈的戏剧冲突。影片开始,谢小萌泡妞不利从缆车上掉下来的一个易拉罐引发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影片将三个在同一时间发生的故事先后展开,谢小萌从缆车上掉下来的易拉罐拉开了影片的序幕,易拉罐掉下来这一事件被一带而过,并没有给观众留下太多的印象,却轻巧地埋下了伏笔。接着是秦助理到工艺品厂拆迁现场,以道哥为首的三个笨贼伪装成搬家公司入室盗窃,当黑皮准备袭警时,秦助理的车被撞,此时是以三个笨贼的视角展开的撞车场面叙事,接着是以秦助理的视角,他正在墙上喷涂“拆”字突然宝马车就被撞了;然后是以包世宏和三宝的视角,两人开着车,聊着天,忽然就有一个易拉罐从天而降,砸中了车的前窗,也砸蒙了包世宏,于是两人出来搜寻易拉罐来源,这时候又以包世宏和三宝的角度展示了撞车场面,而此时,天空中缓缓滑过的缆车也让观众恍然大悟,导演之前埋下的伏笔又被观众回味了一把。该场面分别用三段不同视点的“叙述时间”展现了同一段“文本时间”,使得故事在时间维度上尽量压缩,而在空间维度上极尽延展,在时间的断续中增强了空间的叙事控制力度,在空间的跳接转移中突出表现故事的前因后果。整个段落的展示中,观众不再是沉默的观看者,而是变成了积极的参与者,需要在头脑中对几个叙事片段进行打碎,然后重组,以将每一个动作的发生顺序梳理清晰,一一对位,方能感受到场面中的每一个人物,每一个动作都是导演精心设计而又水到渠成的展现出来,同时表现出强烈的戏剧化矛盾冲突。

精妙的叙事手段往往能让故事焕发出别样的光彩,而叙事技巧经常着眼于叙事时空的控制机制,碎片化在时间上打破了线性叙事的连续性,在空间上打破了传统蒙太奇所要求的视点统一性和场面严整性,从而在整体艺术结构上表现出分解的特性,形成与传统蒙太奇相反的美学追求。

二、心理真实与现实真实

传统蒙太奇把时间当做最重要的线索之一,它往往要调动各种必要的手段来处理故事的时间和空间问题,以尽量造成真实感。但这种真实感又显而易见、不可避免的带有一种假定性,即蒙太奇性。真实只是一种感受效果,观众所感受到的真实其实是建立在一种过分假定性或者完全虚拟化状态下的。假定性是为了克服艺术对生活表现的有限性而产生的,是为了逼真地表现现实生活而产生的。导演通过蒙太奇等艺术表现手法在一段真实的“叙述时间”内尽可能的去营造一段“文本时间”的真实感。现代主义电影导演通过时间控制机制和空间控制机制,力图营造真实的生活场景,让观众信以为真。

而碎片化叙事则打乱了时间连续性和空间严整性,后现代导演颠覆传统的时间机制,使得叙事场面在时间向度上被割裂成碎片,消失殆尽了过去和未来,只剩下孤立纯粹的现在,历史感消解为非连续性的时间观,绝对时间或者历史时间不存在,存在的只是一种时间关系。美国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的《记忆碎片》无疑是对后现代时间碎片观的形象化图解。影片通过对泰迪被杀的倒置叙述开始,由后向前讲述泰迪被莱昂纳多所杀的原因。整部影片是对记忆的快速颠覆,叙事场面被分割成数十个段落,倒叙、顺序穿插糅合,营造出一种“支离破碎”的氛围,打破了观众传统的观影思维模式,让观众深刻体验到莱昂纳多破碎的生活及其内在。

在后现代主义导演的眼中,整个世界都是由随意性、偶然性和破碎性支配着,从某种意义上说,碎片本身就是对分崩离析的社会生活和价值观念的写照。而这种分崩离析源自于每个个体对社会生活的感知都是以碎片化的方式呈现。个体对外部世界的认知要受到自我意向的控制,换句话说,我们在感知外部世界的时候,在内心世界总会对所接触的人和事给出判断和评价,不自主的流露出内心丰富的情绪潮,某些叙事场面中的碎片化就是导演给个人情绪展示和观众情绪接受的一个舞台。在电视连续剧《人间正道是沧桑》中,瞿恩在前线受伤回到医院接受治疗,立华到医院去看他,两个人躺在病床上忆起刚见面的情景,整个场面是在两人的谈话中完成的,导演在场面叙述过程中不时的穿插进和回忆内容无关的空镜头,正对太阳逆光拍摄的繁茂枝叶、暗夜中划过天际的流星、阳光透过枝叶倾泻下来照在蜘蛛网上,当立华讲到瞿恩去她们宿舍参加读书会的趣事时,空镜头由静态变成动态,明晃晃的阳光在树叶间闪烁跳跃,随着谈话者情绪的变化,空镜头似乎也带上了情绪参与表演,立华说瞿恩当时给她的印象就是难以接近、傲慢甚至专横,画面中出现的是黑夜中湛蓝的水波荡漾在整个画幅。整个叙事场面中空镜头在叙事上也不承担任何作用,而是以自足的面目出现,从而再造了一个演出空间,以供观众徜徉在叙事场面所营造的心理情绪世界中。叙事场面中的影像碎片失去了深刻的指向,变成一种情绪的流露和发泄,碎片与碎片之间的拼接是反深沉、非终极的,没有必然的联系和必然如此的理由,就是在这种消解了所指的能指意象中,观众感受到心理情绪流的强烈冲撞并体验积极参与的自由和快感。“他们可以随意掬起一把生活的碎片,在正午的阳光下玩赏那一圈圈紫色的光芒”。[4]

三、可读文本与可写文本

文学写作中存在两种不同的写作方式,一种是“不及物”的,只有能指,没有所指,其所指存在于读者主动参与的解读之中,即是一种“可写的文本”;另一种是“及物”的,使读者产生一种真实的假象,由此将读者引向文本以外的世界,是为“可读的文本”[5]。在电影艺术领域,碎片化表现手法和传统蒙太奇恰恰从某种程度上契合了可读文本和可写文本的研究机制。

传统电影一般都有明确的线性叙事线索、完整的情节结构和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并按照逻各斯中心主义分级镜头的主次关系,观众在观看电影过程中,就能够辨认出电影文本所营造或指涉的世界。传统电影镜头的连接宗旨奉行蒙太奇的剪辑原则——“零度剪辑”,即镜头的连接尽量符合情节和现实逻辑,以抹去连接的痕迹,确保导演在虚拟状态下为观众营造的现实世界能够让观众消除认知障碍进入到文本的规定情境中。后现代主义电影不仅改变了镜头选择的侧重点而且改变了镜头之间的组织形式,它不再遵循严格的主次关系,而是在同一叙事场面中连接不同场景甚至是毫不相关的镜头,形成几个并列的镜头群,逻各斯中心主义消退了,其镜头连接的标准也不回避甚至故意突出镜头之间的跳跃感和陌生化,意义成了互不关联的碎片。“拉康认为在精神分裂中,‘能指’和‘所指’间的一切关系,比喻性的或转喻性的都消失了,而且表意链(能指与所指)完全崩溃了,留下的只是一连串的‘能指’”[6]。游戏化的影像和碎片化的叙事手法逐渐变成了一种模糊了指涉对象的能指影像。

碎片化让观众自己重新构建逻辑顺序,它需要观众的深度参与;有可能在电影结束时,观众才真正明白故事的过程,在破碎的外表下,观众拨开淹没故事真相的重重迷雾概括出一条情节线索,更容易营造戏剧感。观影进程中不断出现的碎片冲撞着观众“期待视野”的心理底线,观众需要及时整理并重新还原故事在线性空间的面貌,整个观影过程像是一场心理拼图游戏,观众在对此“可写文本”创作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到前所未有的快感和自由。“网络交流削平了话语权力和图像特权,任何人都可以上网、发布消息,每个人都是主讲者,‘交互式’的流通,互动的游戏式文学、影像,使人的自我也成了一个漂浮不定的碎片”[7]。随着网络、游戏等大众文化的发展受众个体也呈现出“漂浮不定的碎片化”,同时,观众观影经验的增加使得其审美视阈降低,“可读文本”的单向传播已经不能满足其观影的心理期待,于是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在后现代主义的大潮中应运而生,并显示出持续不断的迷人魅力,让人回味思索。

碎片化叙事是根植于后现代社会的一朵奇葩,其作为后现代主义表现手法在叙述方式上处处显得离经叛道,它背离了经典叙事学的指涉范围,叙事学的叙事视点、叙事模式、叙事结构等理论折射于后现代电影几乎无解,但是碎片化只能是某些叙事场面的碎片化,或者整部影片结构上进行叙事段落的重新组合,蒙太奇仍然是一部影片最主要的结构手法。 “现代主义的作品中的美学形式仍然可以用电影蒙太奇的逻辑加以解释。正如爱森斯坦在理论上所作的总结那样,把毫无关系的意象并列仍然是寻求某种理想形式所必需的,后现代主义那种杂乱的意象堆积却不要这种统一,因此不可能获得任何新的形式。我们可以归纳说,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的这种转变,就是从‘蒙太奇’向‘东拼西凑的大杂烩’的过渡。”[8]碎片化可以说是蒙太奇的一种特殊形式,它虽然和传统蒙太奇有着不同甚至相反的美学追求,但仍然逃不开蒙太奇强大的渊源控制,只是蒙太奇理论发展至今需要充实新的规则。

[1](德)爱因汉姆著,电影作为艺术[M].邵牧君,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

[2]李稚田: 影视语言教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0.

[3](荷)弗克马.伯顿斯编.走向后现代主义[M],王宁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255.

[4]陈晓明:无边的挑战中国先锋文学的后现代性[M]北京: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191.

[5]李中华:从“可写的文本”到“可读的文本”——余华创作新论[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7(3).

[6][7]金丹元:论全球性后现代语境影像的一种发展态势,社会科学,2003(1).

大语文的蒙太奇(网友来稿) 篇4

册亨民族中学黄斌华

高考,特别是语文高考,在中国,总是给我们太多太多的思考:国家意志,民族精神,传统文化,社会发展,历史复兴,人生价值,等等等等。语文真的很大,大语文观真的值得下大力气研究。

思考之一:语文与人生

每年高考,首发科目是语文,社会关注的热点是语文,最能引发人们思考的还是语文。为什么?如果从更为理性的角度来说,是否可以这样认为:中国人的人生,本来就是语文人生。

从事东西方文化比较研究的学者告诉我们,西方文化是一种理性的承传,是一种研究事理物理的逻辑;而东方文化则是一种诗性文化,是一种以人为本,关注生命的道统;从事语言与文化跨学科研究的专家启发我们,学习一种语言,并非仅仅学习使用一种语言交际工具,实质上是学习一种文化传统,一种世界观、方法论;而在中国文化历史中,积淀得最深沉的部分,是艺术、是文学。诗文以取士、文章以经国的人才选拔模式和治国方略更是根深蒂固。

诗性文化与人本道统,滋润和规范了中华民族的情感心理,丰富的想象力,深沉的乡土情结,老老幼幼的人际关系,天人合一的人生价值;以荣誉为基础的评价标准,以和谐为极致的审美追求,以忧患为核心的天下意识,以自由为理想的哲学境界,几乎构成了中国人现实世俗生活与理想精神生活的全部。

近些年,语文学界在做一个大题目--大语文观,对大语文观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在语文教学规律把握,各学科教学整合等方面形成了一些共识,但我以为,对语文学科之“大”的研究还很不够:还没有放到语文人生的大环境下来思考、研究。

思考之二:语文与社会

任何一个文明社会,都必然要和语言文字发生关系,人在本质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与人的交际、社会关系的维系都不能没有语言文字。虽然我们在自然科学的许多方面已经进入了数字时代,但是,我们的社会仍然还是一个语文社会。

语文社会的特点是什么?

你的生活离不开语文--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处处是语文。语文在主导你的生活。语文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很多时候往往会超越语文本身的作用甚至成为唯一。

你的思维方式离不开语文--你总想找一个非常具体的恰当的词句来表达你的思想认识而不是运用一个符号数字或者其他的表达式。你总是离不开感性的羁袢和约束。

你的认识水平局限于语文而不是意象的或逻辑的。你总是经常感受到智慧的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苦恼。佛曰: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上帝曰,我不进天堂,谁进天堂?而尼采则说,上帝死了!既然上帝已经死啦,地狱和天堂也就没有了,我们只能靠自己。我们必须超越语文而达到数学的进而是艺术的`境界。

也许,语文社会--数字社会--艺术社会的道路,就是一条由模糊经历精确从而达到个性化的发展道路。

遗憾的是,不能否认,也不能说谎,我们还生活在语文社会。而我们对语文社会却还没有深入的认识。

思考之三:语文教学与高考

古人论教育,最重厚积薄发,现今的语文教学,其积也尚不能谓之厚,其发则往往失之于薄。很多语文教师,既不在“积”上下功夫,也不从“薄”上去探索,只是把教学研究的重点放在高考上,紧跟高考指挥棒,积累成题,模仿新题,集题成海,分块梳辫,强化训练,重复考查;结果是资料泛滥,试卷成灾,教师乐此不疲,学生筋疲力尽。充满刺激、创造与挑战的高考,变成了试题模式司空见惯的反复训练和遥远众多记忆的艰难回忆。苦了天下莘莘学子,逝去几多快乐时光。然而,经历了几多付出乃至牺牲,高考后,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却总是遗憾多多,后悔多多。

我们为什么总是被动地跟在高考的后面?为什么总是心甘情愿地被高考牵着鼻子走,甚至深陷猜题押题的泥潭不能自拔?

高考,能不能走出猜题押题和反猜题反押题的怪圈?

最懂得应试教育弊端的是教师,把应试教育推向极致的也是教师,这种二律悖反的现象何时才能结束?

期望与呼唤:语文教学,最先走出素质教育的一片天

我们高兴地看到,高考命题与中学语文教学实际的整合有效性研究在不断地提高。从以来,高考命题与中学语文教学实际的结合令人欣喜:在试题结构方面,客观题比例降低,主观题比例提高;在试题内容方面,记忆性内容减少,运用性要求增加;就考试难度而言,已经达到选拔考试的最佳域值;以创造性思维发展而论,作文命题有了实质性的突破:的“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已经开启了作文创造性空间的大门,20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则进到了理性的多元性层次,可以看作是话题作文的发端;的“诚信”,有人指责为道德指向的单一性,其实更可以看作是一种热点话题的探讨导向;的“心灵的选择”虽颇有反猜题的嫌疑,但更把话题深入到了心理层次;高考作文命题“智子疑邻”,堪称亮点,选材上回马一枪,直接从以往的初中教材中选取,话题设置具有智慧启迪特点,具体要求基本上没有限制,自由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新世纪四年高考作文题给中学语文教师的总体感觉是:轻松得多了。不可能猜,猜是一种没有自信的表现;没必要猜,把握了规律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也不应该猜,不要低估语文专家的水平,因为在现阶段高考必竟是一种选拔性考试。

中学语文教学,应该回到厚积薄发,回到授人以渔,回到认知、审美、阅情、创造的语文活动中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走出素质教育的一片广阔蓝天。

《影视蒙太奇》论文 篇5

蒙太奇是电影创作的主要叙述手段和表现手段之一,相对于长镜头电影表达方法。即将一系列在不同地点,从不同距离和角度,以不同方法拍摄的镜头排列组合(即剪辑)起来,叙述情节,刻画人物。凭借蒙太奇的作用,电影享有了时空上的极大自由,甚至可以构成与实际生活中的时间空间并不一致的电影时间和电影空间。例如:在动画影片《超人总动员》中,就有以下的几处蒙太奇手法引用。

在影片开始不久的03:37时,镜头在鲍勃摇大树和警匪追击之间频繁切换,此处运用了平行蒙太奇,烘托了紧张的氛围。

在28:51时,鲍勃被上司叫到办公室挨训,此时镜头在办公室和对面楼下抢劫现场来回切换,此时也是平行蒙太奇,烘托了紧张的氛围。

在41;29时,鲍勃从那个神秘的小岛回来时,心情颇好,场景在鲍勃家里不同地方来回切换,此时是顺序蒙太奇,体现出鲍勃愉悦的心情。

在41:59时,鲍勃正在实行健身计划,镜头在鲍勃不同的健身场景及家里频繁切换,此时是顺序蒙太奇,突出鲍勃健身的进展。在49:09时,镜头在不同的超能力者的悲惨结局的场景和鲍勃谈话现场切换数次,此时是插叙蒙太奇,总结出超能套装不能有斗篷的教训。

在60:54时,场景在鲍勃潜入基地和弹力女超人谈话现场来回切

换,此时是交叉蒙太奇,为危机埋下伏笔。

在68:25时,镜头在机内场景、导弹飞机追击、小岛基地频繁切换,此时是交叉蒙太奇,烘托出极度紧张的氛围。

在82:14时,镜头在孩子们触发警报、警卫室、警卫出动、小飞机出动的场景之间快速切换,此时是顺序蒙太奇烘托出紧张的氛围。

在94:31时,镜头在飞机内外来回切换,此时是交叉蒙太奇,暗示着精彩情节即将开始。

在95:17时,鲍勃一家的汽车落地后,镜头在车内外来回切换,此时是交叉蒙太奇,体现出鲍勃一家急切地向赶到机器人破坏现场的紧张心情。

在100:04时,镜头在鲍勃、机器人、母子三人及寒冰侠的场景之间来回切换,此时是交叉蒙太奇,烘托出激烈的战斗场景。

在104:10时,场景在地面和空中来回切换,此时是交叉蒙太奇,表现出当时场景的紧张感。

在106:28时,镜头在体育场观众席和赛道之间来回切换,此时还是交叉蒙太奇,体现出鲍勃一家的紧张感。

动画设计与制作1203B

《影视蒙太奇》论文 篇6

关键词:重复蒙太奇 表现形式 修辞作用

中国论文 职称论文

摘 要:本文列举中外优秀电影的典型范例,阐明重复蒙太奇的主要几种表现形式,剖析它对电影刻画人物、推动情节、深化主题的修辞作用。

关键词:重复蒙太奇 表现形式 修辞作用

电影中的重复蒙太奇,相当于文学作品中的复叙方法或反复修辞手法,在这种蒙太奇结构中,具有一定寓意的镜头,在情节发展的关键时刻反复出现,以达到刻画人物、深化主题的目的。

所谓重复式蒙太奇,指相同(或相似)的镜头(或画面、或声音)在影视作品中反复出现的组合方式。它将具有戏剧因素的各种电影手段:人物、场面、景物、对话、道具、细节、动作、角度、色彩等反复出现,构成强调、形成对比,并表达内在和本质的发展。由于电影具有时间和空间穿插的自由,能更加自如地运用重复蒙太奇的手法。“正像音乐是依靠一种不断重复的主题的时隐时现的音响运动一样,电影结构也是依靠一种不断重复的绘画式主题的时隐时现的视觉效果运动。”[1]佛里伯格的这段论述,对理解重复蒙太奇颇有启迪。

下面笔者逐一列举重复式蒙太奇主要几种表现形式,并分析其独特的修辞作用。

1、人物对话重复蒙太奇《人到中年》(中国 1982年)看过《人到中年》,谁都不会忘记,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爱情诗《我愿意是激流》在影片中三次绝妙的穿插。(小圆圈中的数字,表示重复次数的顺序,下同。)①眼科医生陆文婷为科研人员傅家杰治好了眼睛,两个恋人在秋天红透了的枫林里散步,傅家杰随口背诵了这首诗:“我愿意是激流/只要我的爱人/是一条小鱼/在我的浪花中/快乐的游来游去∥我愿意是荒林/只要我的爱人/是一只小鸟/在我的稠密的森林间做窝、鸣叫∥我愿意是废墟/只要我的爱人/是青春的长青藤/沿着我荒凉的额/亲密地攀援上升∥”

陆文婷为傅家杰的文学才华深感惊讶,并自愧不懂得诗。然而傅家杰对她工作的意义充满了诗意的理解,由衷地说:“你的工作能使千万人看见光明,它,就是一首最美的诗。”

可见,他俩的结合,是共同理想的结合,是美好心灵的结合,是诗意的结合。影片以诗人的笔调为男女主人公的爱情生活创造了诗的意境。

②当他们在备尝生活的艰辛时,陆文婷伏在傅家杰的身上互相慰藉。

傅家杰指着自己的脸:“你看,我现在是残垣断壁了吧?”

陆文婷自责地说:“我太自私了”(意即让你负担太重的家务了)陆文婷看着傅家杰的脸,心疼地说“你老了,我多么不愿意你老啊!”此时傅家杰再次朗诵:“我愿意是废墟......”

这个片断既表现陆文婷的体贴、自责、内疚,也表现了傅家杰的自我牺牲精神。由此可见,他们夫妻感情情笃意深。

③陆文婷病危时,傅家杰内心非常痛苦,他用颤抖的哭腔又朗诵起这首诗,陆文婷微弱地应和着。傅:“只要我的爱人是一条小鱼”

陆:“我已不能游了”

傅:“只要我的爱人是一只小鸟”

陆:“我已飞不动了”

傅:“只要我的爱人是青春的长青藤”

陆:“我攀不了了”

这个片断表现陆文婷在工作、生活双副重担压力下超负荷的运转,已自知心力交瘁,岌岌可危了!

影片以此发出了震撼人心的呐喊:爱护中年知识分子已成为全社会迫在眉睫的问题了。

这声呐喊振聋发聩,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

裴多菲爱情诗的三次重复,不是无意义的单纯重复,而是有意义的艺术重复,它赋予更新更深的意义。既表现了男女主人公美好的心灵,也表现知识分子在特定年代里身负重荷,备尝艰辛的命运及其忘我无私、鞠躬尽瘁的精神品格。

2、人物动作重复蒙太奇《芙蓉镇》(中国

1986年)影片主人公胡玉音和秦书田在芙蓉镇上的青石板街上往往复复扫地,乍看十分单调,细细琢磨,这单调中却富于变化,实是让人回味无穷。

①先是背向而扫。即从中间向不同方向扫,责任分清,各管各的,互不相干。刚开始扫街,男女主人公心灵尚未沟通,胡玉音对秦书田甚有怨气。她怪秦书田在她婚礼上唱了他编写的歌,冲走了喜气,带来了晦气,并怪罪他在她盖的房子上,写了对联,连累了她。

②继而相向而扫。两端扫来,不分责任范围,碰到一起,秦书田体贴地说,你先走吧,我来扫。这自然是秦书田做得多。

③最后一起同行而扫。胡玉音生病,秦书田关心照顾,并安慰她要坚强活下去。病后,胡玉音为感激秦书田,特地为他做了一锅米豆腐。自此两个苦命的人走到一起,相濡以沫相爱同居。

④苦中作乐,“慢三”扫街。秦书田安慰胡玉音,“扫街也没有什么丢人的,关键看你怎么扫”,以国标“慢三”舞步教胡玉音扫街,在艰苦、侮辱性的劳动中自娱自乐,表现秦书田在逆境中顽强的生活意志和乐观的生活态度。经历过“文革”时代的人都会知道,扫街,在那年月中是种惩罚性侮辱性的劳动,是牛鬼蛇神的“专利”。谢晋导演慧眼独具地选定了这个扫街的细节,表现了两颗孤独的心灵在苦难中撞击,感情在每日的扫街中滋生。表现了胡玉音与秦书田由怪罪怨愤→心灵沟通→相濡以沫→直至结成苦命夫妻这一心理历程。

扫地细节的艺术重复,就这样逐层深入地揭示男女主人公心理的微妙变化,渲染了他们之间的情感变化,逐步深化人物之间的关系。

3、场面重复蒙太奇《角斗士》(美国

2000年)角斗士是以角斗表演为职业的奴隶,他们的命运最为悲惨,随时都有被血腥杀戮的危险。影片里有5场非常精彩、非常惊心魂的角斗场面。

①第一场。以麦师武为首的角斗士一方,两人为一组,红黄配对,但却被铁镣铐在一起。

他们与行动自如,头戴牛、羊等牲畜野兽面具的角斗士对阵。

②第二场。麦师武一人独自与头戴防护面罩一方对阵,麦师武力挫群敌,观众狂呼。麦师武不满地把剑抛向达官贵人的观众席,大声斥问:“你们满意了吧?你们就没有别的娱乐方式吗?这就是你们来的目的吗?”表现了主人公对这种玩忽生命的嗜血的社会风尚强烈的不满。

③第三场。以麦师武为首的奴隶角斗队,与国王殿下的卫队角斗,卫队以明显的武装优势驾着带刀的战车,向麦师武一方冲来。麦师武以大将军的丰富经验,沉着指挥,改变战术(变分散为圆圈防御,以免腹背受敌),进而变被动为主动并战而胜之。麦师武的勇猛与智慧引起新国王的注意,这位暴君这时才知道,这个心腹之患并没有被杀死。迫于现场观众狂热的喝彩,新国王不敢当众把麦师武处死,大将军就像凯旋的英雄受到观众的欢呼和拥戴。

④第四场。麦师武与原罗马最著名的角斗士斗,还要与角斗场上四个角落的四只老虎搏斗。对方倒地,新国王下令把对方杀死,但麦师武敢于当众违抗王令,“不杀倒地的敌手”,表现出大将军慈悲胸怀和高尚武德。

⑤第五场。麦师武本着为国为民除害的愿望,主动向新国王挑战,新国王不等到正式比赛,就卑鄙地在大将军肩上猛刺一刀,这一刀带有致命毒药。大将军强忍痛苦与之决一死战,在与仇敌决战中表现了高尚的角斗风格(国王长剑被大将军击落,大将军也主动丢弃手中唯一武器短剑)。最后,国王使出暗器,但大将军还是凭借超人的武艺把他杀死,自己最终也因中毒倒地。人们像对待英雄,对待神一样的战士,祟敬地抬起他的遗体,而新国王,却像一条无人过问的死狗让人遗弃 在这五场角斗中,麦师武一方始终处于极不公平的地位,他或他的同伴随时都会被置之死地,但最终都以英勇善战战而胜之,以其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人格魅力赢得民众、赢得民心,完成了一个英雄、一个统帅的复位,永远活在民众的心里。

这五个场面的角斗,从宏观的角度看,也是场面重复的艺术再现。每一个场面都从一个侧面表现大将军性格的某一方面,所以,这五个场面的艺术重复,最终完成了大将军形象的刻画,从而深化了影片的主题。

(四)情景重复蒙太奇《一江春水向东流》(中国

1947年)影片中一轮明月当空,反复出现;李后主的诗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反复轮回;凄凉的歌声,“月儿弯弯照九洲,几家欢乐几家愁?几家夫妻团圆聚,几家流落在外头”,反复咏叹。这明月、这诗句、这歌声,构成特定的情景,贯穿全剧,使影片就像一首抒情的诗篇,渲染了诗的氛围,形成诗的意境,浓郁了诗的韵味。

这一轮明月在影片中7次反复切入:忠良和素芬定情、夫妻离别、忠良被捕后逃跑、忠良背叛、素芬思念、忠良彻底堕落、素芬痴情守望等片断中都可看到这一轮圆润明朗的皓月。

影片这反复切入的一轮明月,这明月辉映下的人间情景,维系了上海、重庆两处的典型环境,维系了忠良、素芬夫妇在滇沛流离中的不同生活场景;这明月既照亮了素芬忠贞的心迹,也照现了忠良堕落的足迹。情景的艺术重复,渲染了情绪,产生了呼应,形成了对比,构成了强调。

5、环境重复蒙太奇《菊豆》(中国

1990年)染池,那血红的染池,它是杨金山染坊重要的生产场所。影片中仅有的几个主要人物命运的活报剧,几乎都在这里先后演出。

①杨天青抵挡不住菊豆的诱惑,(“婶子的身子给你留着”)感激她真诚的渴求和等待,俩人在染池上方的晒架上热烈做爱,那飘下染池的红色瀑布,象是他俩爱情的礼赞。

②年幼天白在染池边染狗尾草,已经瘫痪坐在木桶里的杨金山,满怀仇恨,企图用拐棍把这孽种推入染池淹死。

③天白年幼无知,用绳子把金山木桶拉入染池,致使名份上的父亲金山活活溺死。

④已懂事的少年天白,怀着对“乱伦”“哥哥”(实为生身父亲)杨天青的刻骨仇恨,背着窒息的天青,丢进染池,并用柴棒残酷虐杀。对比起前次偶然间的无意,这次完全是蓄意的杀害。

笔者非常敬佩张艺谋的导演功力,对染池环境的反复运用,既显得十分精练,又显得高度集中。全片仅有的4个主要人物的情感世界全都在这里展示无遗。

6、音乐重复蒙太奇《魂断蓝桥》(美国

1940年)该片主题歌《一路平安》(另名《友谊地久天长》《过去那美好的时光》)原是一首古老的苏格兰民歌,这首在离别时唱的歌颂友谊的歌曲,在英语国家普遍流传,后在影片中用作主题歌,又因影片感人至深的艺术魅力,反过来又使它唱遍全世界。

这首歌及其旋律在不同场合通过节奏快慢、曲调的变化,反复回旋,表现出不同的情绪。

①烛光舞会。伴随音乐,男女主人公翩翩起舞,表现了热恋的浪漫,脉脉含情的温馨。

②凌晨送别。男女主人公一见钟情,舞会后还漫步街头。罗依送玛拉进宿舍时,主题音乐又起,抒发了依依不舍的心情。

③车站送别。火车已开,玛拉来不及与罗依道别,望着开出的火车和车上的罗依,音乐又起,抒发了玛拉内心对恋人一路平安的深情祝福。

④罗依生还,车站重逢。音乐表达了喜从天降的情绪。

⑤罗依故乡的家庭舞会。表现热烈、欢快、幸福即将到来的氛围。

⑥罗依看玛拉留下的诀别信。乐曲节奏加快,抒发了罗依急于找到玛拉的心情。

⑦尾声部分。玛拉重返蓝桥自杀,罗依捡起丢失在地上的吉祥符,陷入深思,音乐再起。

这首主题歌及其旋律,伴随男女主人公的命运,自始至终反复回旋。它渲染了人物的情绪,深化了影片情节,推动了剧情的发展。

7、物件重复蒙太奇蒙太奇在电影艺术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而物件(即道具,下同)细节在蒙太奇中又有着奇妙的作用,因此许多影片都精心设计物件细节,并反复出现,使之产生强大的艺术魅力。

如中国影片《回民支队》里的翡翠玉镯、《红色娘子军》里的银洋、《春桃》里的龙凤帖,还有墨西哥片《叶塞尼娅》里的教会徽章、印度片《流浪者》里的丽达照片、美国片《美国丽人》里的红玫瑰、日本片《人证》里的草帽、澳大利亚片《钢琴课》里的钢琴、捷克斯洛伐克片《良心》里的玩具布娃娃。这些影片里设计的物件,都得到行家热情的赞赏。《良心》(捷克斯洛伐克 20世纪50年代)这部影片里的玩具布娃娃前后出现12次。影片叙述在一次车祸中,被撞伤的人只记住看见车窗内挂着一个布娃娃即死去。于是布娃娃这个物件细节就成为警方追捕犯人的线索;而犯人也为掩藏布娃娃而整日提心吊胆、挖空心思,受尽良心的折磨和谴责,最后终于携带证物布娃娃到警方投案自首。

这个物件贯穿整部影片发展过程,它起着影片穿珠成串的引线作用,使得情节连贯自然,发展顺畅。导演对布娃娃这一物件细节的运用和处理,可谓别具匠心,用得令人惊奇和赞叹。

这个物件的重复运用是从整体构思出发,确定物件在各部分结构上的连接和联系,因而对整个影片的结构起到贯穿和稳定的作用。在物件上很有创意的影片,它不仅具有实指意义,而且颇有象征意义。例如:

《铁皮鼓》(德国

1979年)影片里主人公奥斯卡,从3岁起身上一直挂着这一只铁皮鼓,直到21岁。这面鼓在影片里已成为象征符号。

①鼓声和尖叫声是作为破坏性的象征符号,表示拒绝和抗议。

②在战争来临时,鼓成为致人于死地的凶器,几个主要人物之死与鼓都有直接间接的关系,正如奥斯卡自述时说:“我把可怜的妈妈敲进了坟墓,而且把可怜的舅舅———他也许是我的亲生父亲拖进了波兰邮电局,送了他的命。”鼓成了毁灭的符号。

③奥斯卡又把一个新的铁皮鼓作为生日礼物送给小库尔特(名为弟弟实则他的儿子),鼓的传递象征着抗议和叛逆精神的传递。

重复蒙太奇艺术作用是如此之大,因此很多电影艺术家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尽可能综合使用多种形式的艺术重复手法,创作了电影史上优秀的作品。例如:

《城南旧事》

(中国

1982年)导演吴贻弓在以下几个方面使用重复蒙太奇的手法:

A、整体结构。离别是影片的“魂”,影片三个故事都按“相聚→离去”方式进行叙事。

B、视点角度(英子的眼睛)。

C、场景(井窝子、学堂操场)。

D、音乐(《骊歌》)。

E、语言(朗读《我们看海去》)。

F、节奏(采用了不少长镜头和大停顿)[2]。

可以说,《城南旧事》之所以称为中国的诗电影,誉为中国散文电影的精品,与上述重复蒙太奇手法巧妙的综合运用有很大的关系。影片因此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像“一条缓缓的小溪,潺潺细流怨而不怒”,在观众心中产生了“淡淡的哀愁,沉沉的相思”心理效应。影片就是这样靠其诗意来感染观众,为观众提供了一种新的审美体验。

综上所述,重复蒙太奇的表现形式会有多种多样,但其修辞作用可以归结为:

(1)、蒙太奇每次重复出现,不是无意义的单纯重复,而是有意义的艺

术重复。每次重复必须具有新的高度,赋予更新更深的意义,表达内在和本质的发展。

(2)、蒙太奇每次重复出现,都是在新的质上,揭示人物的心理,渲染人物的情感,深化人物关系,完成人物形象的刻画,从而深化影片主题。

(3)、通过蒙太奇的艺术重复,渲染情绪,产生呼应,形成对比,构成强调,深化情节,推动剧情的发展。

(4)、艺术重复从整体构思,确定各部分在结构上的连接和联系,对整部影片的结构起到贯穿和稳定的作用,使整个剧作结构显得那么和谐、统一、完整。[3]

参考文献:

[1] 林洪桐.银幕技巧与手段———中外名片优秀手法剖析[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

蒙太奇语言 篇7

本课是“现代媒体艺术·摄影摄像”模块中的一课, 依据《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为指导思想。课程标准中指出:现代媒体艺术中的摄影摄像模块, 应学会“鉴赏具有鲜明艺术特色、文化内涵以及与生活经验相关联的现代媒体艺术作品, 用美术及相关术语表达自己的感受与理解”, 具体来说, 就是“从观念、创意、制作技巧等方面, 以自己的观点评论摄影摄像艺术作品”。本课通过引导学生学习蒙太奇语言的基本知识, 让学生感受到蒙太奇语言的魅力所在, 进而揭示与探讨绘画、摄影、设计、广告、电影艺术背后的语法与密码, 最终使学生在理解感悟和审美品位上获得提升, 进而在实践中学会创造性地使用。理论上涵盖了建构主义理论、学习迁移理论、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知识学习理论等。

二、教学背景分析

(包含教学难点、教学重点)

学习内容分析

本课的学习内容集中在蒙太奇语言分析。从绘画到摄影, 从摄影到广告, 从广告到电影, 蒙太奇语言涵盖了艺术的方方面面。这不仅是授课的递进顺序, 刚好符合艺术发展的历时性序列。而电影作为世界“第七艺术”, 其发展具有囊括传统六大艺术门类创作精华的综合性, 但历经一个多世纪之久的发展, 其自身也发展出了语言的独特性。而电影蒙太奇是所有蒙太奇语言中最具代表性的建构性语言, 对它的掌握理解, 以及在此后微电影实践过程中的创造性运用, 是本课的学习内容。做到这一点不但要致力于学生审美感受力的提升, 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生情况分析

本课为本学期课程的第五课, 在经过了此前对摄影、摄像的认知学习, 对镜头语言的深入学习后, 学生已经对“小孔成像”和“视觉暂留”原理有了清晰的概念, 并进一步掌握了镜头的景别、构图、运动和视点知识, 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在此基础上, 镜头之间的组合与衔接, 即蒙太奇语言的学习与运用, 对于充满求知欲的高中生来说, 就是顺理成章的下一步了。

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

教学方式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实践法相结合的互动式教学来启发学生, 教师为主导引导学习, 学生为主体参与教学, 引导学生理解蒙太奇的基本语言与操作方法。对于问题的设定, 应采取抽丝剥茧般层层推进及设定问题情境的方法加以实施。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 综合运用视觉、听觉等知觉及多种教学手段,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容易地理解掌握蒙太奇的语言与技巧。

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设备、PPT课件、网络视频播放插件。

教学重难点分析

本节课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包括:

1.蒙太奇是属于艺术 (绘画、摄影、广告、设计、电影等) 整体的艺术语言, 而不仅仅局限于电影之中。蒙太奇的意义在于通过陌生化手法使观众重审现实, 成为对现实的批评者, 而不是盲目的移情者。蒙太奇技术正如先锋派的艺术一样, 其镜头的快速转换分开了现实虚假的统一与完整, 让观众在“震惊”的体验中受到教育, 认识到自己惯性思维的封闭性, 并从此被解放出来, 走向对现实的重新审视。这是教学难点。

2.电影剪辑师被要求在影片中进行创造性表达———以镜头的组接为基础, 通过镜头的相互对照、冲击 (甚至镜头之间没有严格逻辑、时间、顺序关联的交叉剪辑) 创造出特殊的蒙太奇效果, 产生一种单独镜头本身所不具备的强烈的感染力, 在局部蒙太奇段落中浓缩更多的意义。这种“没有严格逻辑、时间、顺序关联的交叉剪辑”如何理解?尤其在没有大量时间举出详述的前提下如何理解?这是本节课会出现的突出问题, 也是教学重点。

突破方法:例证法、讲解法。首先要让学生明确一点, 一般情况下, 蒙太奇首先具有单纯的叙事功能, 镜头的切换符合视点的变化。上述蒙太奇的创造性表达是蒙太奇艺术领域的杰出运用, 例证法要起到言简意赅的关键效果。

3.如何理解电影蒙太奇段落中广角镜头与长焦镜头对剧情情节的推动作用?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突破方法:通过观察法、探究法、讨论法、提示法。即先通过两段电影视频片段的播放, 让学生观察对比其不同之处, 进而分组探究并讨论广角镜头与长焦镜头在剧情情节的推动中的不同作用。提示学生在探究与讨论的过程中注意参照曾经学习的摄影模块相关的焦距知识, 这会对本节课内容的学习有所帮助。

三、本课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与技能

1.厘清从绘画到摄影, 从摄影到广告, 从广告到电影, 蒙太奇语言涵盖了艺术的方方面面, 而不仅仅存在于电影领域。理解这不仅仅是授课的递进顺序, 刚好符合艺术发展的历时性序列。

2.了解前苏联电影学派对蒙太奇理论的贡献, 理解库里肖夫效应。

3.掌握基于镜头组接的蒙太奇语法, 包括传统蒙太奇语法、同形剪切、跳切、闪切, 等等。

4.学会分析辨别长焦与广角的蒙太奇段落, 并能初步评介其对剧情的推动作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讲授法、观察法、探究法、讨论法、提示法学习和掌握蒙太奇的基础知识, 在此基础上学习摄影后期蒙太奇拼接, 或者制作微电影的这种基本剪辑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蒙太奇艺术语言的独特魅力与创造性, 通过学习理解作者在创作过程中的艺术思想与追求, 使学生在学习、讨论、交流过程中激发对现代媒体艺术深入研究的兴趣。

四、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

五、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本节课程结束后,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了教学评价。本节课以学生自评为主, 教师自身评价为辅。虽然本节课备课较为充分, 也得到了较好的反响, 但自我总结, 互动环节的设计还应更为巧妙, 在时机的把握上还应该更细致。在创设问题情境和学生阶梯式领悟过程的关系上, 还应该考虑得更周详些。这样, 才能更有效地达到对学生情感与价值观的激发与培养, 这也是我今后教学需要改进的地方。

六、教学设计特色说明与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结合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知识, 采取有的放矢的步骤与方法, 即按照“提出问题, 导入新课”, “针对答案, 引入正题”, “借鉴实例, 指导要点”, “经典桥段, 赏析讲解”, “前课温故, 学习新知”, “集中学习, 重点难点”, “课外延伸, 鼓励创新”的环节抽丝剥茧地向前推进完成教学设计。此外, 本课主要致力于揭示与探讨电影光影流转背后的语法与密码, 通过引导学生学习蒙太奇语言的基本知识, 让学生感受到蒙太奇语言的魅力所在, 进而最终使学生在理解感悟和审美品位上获得提升, 并且在实践中学会创造性地使用。但电影好看, 不见得电影背后的理论知识也好理解, 况且这还涉及到许多心理学领域的知识。因此, 笔者在教学设计上尽可能地设计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 其中包括了支架式教学、情境教学、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等方法。

夏日蒙太奇 篇8

In My Stay-at-Home Husband we are given a telling example, from one young mother’s perspective, of how the summer one couple shared with their newborn baby boy helped forge an emotional bond between father and son that will never be broken. Whether or not you enjoy big-time summer blockbusters, you should read Summer of ’42. It follows a rather introspective boy as he attempts to fit in with his movie-going family and friends, but ends up distracted by forbidden fruit, and infatuated with a gently flowing skirt. A Walk in the Woods is a tale of love, from the outside looking in. How one person can see an old tree as something simply in the way, while another sees the scarred bark of an old friend, keeping alive the misty memories of generations past.

Summer has a way of imprinting itself on our souls. I happen to think that the most enduring quality of summer is the endless reel of memories it creates; like a movie scene in your mind you can escape to anytime, even in the coldest of winters.

夏天的确是一个神奇的场景,美丽的女士们衣着清凉地走在热汽蒸腾的街道,而男士们则像害了相思病、却没有了课堂约束的男学生,从未停止对她们的迷恋。在这个时节,浪漫火花能在眨眼间点燃或者熄灭,而这些都将镌刻在你一生的记忆当中。

从《家有“宅”夫》一文,我们看到一个生动的例子。这个故事从一位年轻母亲的视角,讲述了一对夫妇在与他们的新生儿子共度一个夏天后,这段日子为父子之间缔造出一段永续的情感纽带。不管你是否喜爱暑期大片,你都应当读一读《某年盛夏》一文。故事讲述了一个相当内省的男孩试图融入与之一同观影的朋友及其家人当中,期间,他却为“禁果”所分心,被一条轻柔飘动的裙子冲昏头脑。《刻在树上的爱情》从表面看来是一个关于爱情的故事。在一些人眼中,一棵古树只不过是些碍手碍脚的东西,但在某些人看来,斑驳的树皮就如同一位老朋友,让那些年华逝去的朦胧忆记依然鲜活。

上一篇:sap物料标准价格维护下一篇:有关五年级班主任在家长会上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