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影视作品赏析论文

2024-09-17

经典影视作品赏析论文(精选8篇)

经典影视作品赏析论文 篇1

《红色经典影视作品赏析》教案

常 炜

写在前面的话:

1、关于鉴赏的三个层次:(1)、意识层面。

(2)、技术技巧手段和主题内容的结合。(3)、潜意识层面。

2、艺术是以表达人类潜意识和情感为终极目的的,求知、教育、娱乐是艺术附带的功能。(有压抑才有艺术)

3、影视艺术的最大特点就是直观生动。(表现媒介决定论)

4、电影是大众传播文化。(关于文化;直播——快速;直接__传播面广,深入到社会生活、日常生活、社会、自然科学各领域;直观——最全息、生动的信息,影响力感染力强;后殖民主义、女权主义、意识形态批判;列宁)

5、红色经典电影不应局促于17年期间的电影。(不能代表中国电影的先进性)

第一讲 中国电影本土化艺术传统的梳理

在文化全球化的语境下,认识自己的优劣所在,才能更好的抵制文化侵略,构成东方电影的独特景观,才能中肯的分析中国电影、中国的红色电影。

一、东方文化的情感表达方式:(总结为两个词:节制与含蓄)

1、东方电影的情感表达最为真切地透露了与西方电影的区别:崇尚中庸为度,节制、含蓄的情感抒情方式。(哀而不伤、乐而不淫;发乎情,止乎礼;不得中行而思狂狷——显示合理性——先压抑再蓄势最后爆发;曲则全,枉则直——《老子》P64)

2、中国电影中隐忍节制人生情感占了主体。(《神女》、《小城之春》;反派_巧言令色鲜矣仁——庐山恋;企者不立——《老子》P69)(节制压抑就是美,节制能产生联想,节制而后的自然爆发能使叙事张弛有度)

3、中国电影的含蓄而具有“言外之意”的表述方式。(含蓄——妙处难与君说——诗意的诞生;注重气氛先声夺人)(1)、空镜头的大量使用。(景语既是情语;情感相通:西方以感官动情,中国移情,天人合一的表达P4——雨夜寄北;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2)、电影插曲的频繁穿插也是中国电影的特点。(歌永言;主客观音;主题曲与主题音乐)(与印度不同——叙事)

二、东方文化的故事叙事方式:(总结为一个“戏”字)

1、东方文化下重情节的戏剧化叙事模式。(唐传奇、宋话本、稗史——说唱艺术;元曲的巨大影响;戏:重冲突和情节的曲折离奇等)

2、中国电影的现实主义传统在一定意义上推动了戏剧化的中国电影叙事方式。(尖锐冲突中塑造性格;与写实主义相比,典型化有人为痕迹;30年代中国电影已经形成现实主义传统)

3、中国电影叙事方式的一些体现:

(1)、重情节,强调冲突,强调情节的离奇、完整,强调结尾的设计。(现实主义或功利特点而来的“曲终奏雅”——重尾既是完整)

(2)、简单的二元对立电影叙事模式。(伦理精神;《春秋》——容易“载道”;人物,价值趋向的简单、明了;二元对立模式也是情感表达的需要)

(3)、传奇性的电影叙述手段。(夸张、突转与无巧不成书;性格第一还是情节第一?——为了离奇的情节而恶劣化个性倾向)

(4)、全知视角的电影叙事方式。(安排周到、流畅,易于主观表达——所有事都知道,随意切换话题;有上帝、有真理;一句话,作者会对故事的表达、走向、意义的确立等诸多事项都有极强的控制力)

(5)、顺序叙事。(简单情节线;戏剧的时空限制——三一律)

三、东方文化的独特风格:

1、静态、阴柔的东方文化影响中国的传统电影。(内敛——清醒冷静、温情脉脉的中庸;超越生死的冷静——鼓盆而歌;澄怀观道的追求——禅;静故了群动,不追求过程的热闹,而求终极的追问)

2、沉静中思接四载、讲求意境。(用人世故事讲天道——八月;追求画面、场景的象外之意——得意忘象;对伊朗电影评价)

3、沉静中咀嚼苦难、哀而不伤。(少直面的抗击、倾诉;抵触式冲突;小城之春、神女、黄土地;——没有表现“伤”,“伤”才得以弥散出“难以尽述”的魅力——撒玛莉娅——讲究意境或是说讲究“言不尽意”审美特点)

4、沉静中隐忍爆发,张弛有致,是中国电影进一步的情感表现。(冷寂滞重,缓缓加压,而奔突于内;对现实的批判性——如此隐忍都不得善终;)

5、质朴纯真的表现形态和简约的线性延展。(线索清楚、因果明显、唯恐遗漏、时空关联紧密;理性国度——叙事形式不张狂,安静)

6、道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道不只是宇宙的本体——无,也指事物之规律法则)

(1)、道家以“自然无为”为美,以对“道”——宇宙本体和生命的体悟为审美和艺术的最高目标。超功利,高于儒家的“伦理美”。对现实通过“坐忘”而超越,追求人格、精神上的最高自由,而美就是自由的产物,美的境界就是人的自由生活的境界。(对奴隶社会的态度;对美的本质的把握来源于道家——审美的境界也是人生自由的境界;道家的审美胸怀、道家的人的自由逍遥、美在哪里——审美主体的自由状况是审美达成的一个前提)

(2)、道家的一些诉求:(老子基本主张——批判、因性、无为、超越四意识;庄子对中国艺术的影响更为直接、显著,魏晋时期道家美学更为成熟,影响力最为巨大)

A、庄子追求超越人世的羁绊,在人的绝对自由中感知、追求道的真谛。而其方法就是“坐忘”。(超越生死、是非、善恶、功利——一句话,无我,无我执;“坐忘”是一种审美胸怀,它所对应的天人合一的人格境界和审美境界)(坐忘: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智,同于大通,此为坐忘)(逍遥而后道)B、对庄子而言,美的本质在于“道”,“道法自然”(道法朴、素——归于虚无,道的基本规律就是:无中生有,而后复归其无,如此循环周而复始;)(所谓自然:同德;朴素),道的基本特征即是“无为而无不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体验到道“自然无为”的本性,并以此为人世生活的根本原则,一任自然,不为利害得失奔波,就会达到至人的人生境界。也即以个体人格超功利的自由为美。(虚无恬淡,乃合天德;与人类追求的理想境界相通)(自然而返朴归真为最美——天地的大美;人的自由之美;社会与天地的一致性——我心即天理。即人的社会要美就是符合天地之大美《国学寻美》P227《天道》中一段话)(庄子这里:超越意识;无为意识;天人合一的齐物观——忘掉社会我;天道既是人道,观天道而知人道)(听歌)C、魏晋玄学孕育了任性放达、风神萧朗的魏晋风度;而魏晋风度是魏晋美学的感性呈现。它以人的觉醒为最大特点。(玄学形成的基础:战乱而人生苦短——谈玄论道就是对现实的逃避,苦难也迫使人做新的思考,玄学成了他们及时行乐的理论依据;儒教一统格局的改变——三教兴起,而道家理论更符合当时人的心理——因性、超越;正始之音——王弼、何晏;三玄: 老子、庄子、周易;文的自觉——为艺术而艺术——不假良史之词,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与后)(魏晋南北朝历史回顾;儒家的人本主义和道家的“人的自觉”区别)D、玄学的核心命题是:天地万物皆以无为本。(玄学的“有无”之争——无:内在无限的可能性,有:外在丰富多样的现实性。在哲学上、在人生的启发上就是:内在的精神不灭,而外在的任何功业都是有限和能穷尽的——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在政治主张上就是:越名教而任自然。在艺术主张上就是“得意忘象”、讲究意境;)E、越名教而任自然,超越外在世界,直接关心本体。(魏晋的批判意识日炽VS六经为太阳,不学为长夜;非汤武而薄周孔;不是神的意志,而是人的命运;不是社会功业,而是个人养生;追求的不是外在的行为道德——动的行为,而是内在的才情风神——静的玄想)(生命如此苦短,何不及时行乐;人生如此荒谬,何不向内求助己——珍重生命、珍重自己——何不策高足,先居要路津;魏晋悲剧的人生却更能反映对生命的爱恋——建安风骨;桓温、王右军、嵇康);(魏晋这里:因性意识、批评意识)

F、庄子要求忘我,魏晋风度对感性人生执着认可。(个人、对感性人生的认可、放任)

G、气韵生动、得意忘象、言不尽意的美学追求形成。对感性人生的执着,对任性超然、性分高远、潇洒自然、无为而无不为的理想人格的审美追求。(薪火相传——惠远大师;内在的精神不灭,而外在的任何功业都是有限和能穷尽的;药、酒——酒神精神、姿容、声韵、华丽文章、玄言)

(3)、美是人类自由创造活动的产物,本质上,她是人类自由的显现,美给人的是自由解放的感觉。魏晋风度所体现的人生境界和美学内在的联系到了一起。(人与世界、自由与必然的关系:求真、乐善、审美——人与自然、社会和谐,人成为自由的,全面发展的人 ;体现为实践、认识、审美三种不同的活动;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审美境界;“审美具有令人解放的性质”)

(4)、道家美学代表着中国美学的真精神,道家美学更多地指向人生和宇宙的深层,追索“形而上”的意义。中国艺术受道家美学的影响,更多给人以一种哲理意蕴的体悟,而对具体、有形物象和社会问题采取的是较为超脱的心态,带有某种飘逸而高蹈的风采。他们更关心的是个体生命的实现,人的本真生命的吟唱,更善于隐喻人生的况味以及表现心灵的幽秘。

四、东方的功利教化传统:(思想大于艺术形象)1、传统梳理:应当承认,以意识形态内涵为志向,注重教育观念是中国电影浓重的色彩。(文以载道;政治势力角逐;苦难的现实使艺术的主题被规定;中国电影主题的显豁性更强;P13的各家言论)

2、观念辨析。

(1)、不能没有国家意志、正面意义的主流作品,但不能容忍单一教化的非艺术创作。(没有国家功利的电影不存在;美中对比——鲜活的性格,而非概念判断;多样的手段,而非刻板的俗套;“教化”重在“化”)

(2)、关于“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A、主旋律:是关于主题思想而言的,一是它必须是符合人道的、人性的,或者说是符合人文精神的;二是它必须是符合人类进步方向的;三是应当有益于世道人心的;四是一个时代令人激动的、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代表昂扬时代精神的艺术品。(《春秋》;在多元化文化的情形下,主旋律应是人类进步的方向;)

B、多样化的艺术作品是多元化时代的要求,是艺术发展规律的要求。

C、主旋律电影应该是高标独立,中气饱满的艺术精品;艺术成就和教育功能的实现休戚相关。(真人——同化,注重人情的表达;人物性格<个性化>、题材、艺术形式、风格的多种样式;反对主旋律商业化;)

(3)、关于儒家对中国文化影响一点认识。(本段可独立成章,也可放在这里做“功利化”的一种解释)(儒家理论可归结为:和谐、人本、忧患、力行、道德五大意识)

A、“仁学”为基础。中国的艺术、美学是建立在伦理道德基础上的,艺术、美是伦理道德“善”的表现形式,而儒家的美学则是一种关于伦理的艺术、伦理的美学。政治、风俗的理想境界就是审美境界,美和艺术在儒家那里没有独立地位。(里仁为美;克己复礼为仁——礼既是道德伦理、既是实现仁的手段;“仁就是一切德性的综合”——冯友兰;仁的内层:一是“礼化”、道德化;二是对自己认定的信念的坚守的人格力量——浩然正气。外层:处世态度——用、行、舍、藏;)

B、“诗教”、“乐教”,艺术和审美在儒家这里不过是行礼施仁的手段。(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文以明道——韩,明道及物——柳——救济人病、裨补时阙;宋极端化——载道;儒道成为“天理”和人欲对立。抑“文”的“道外无文”——朱子)(忧患意识、士不可不弘毅;天下兴亡)

C、美善统一的艺术标准,讲究中和之美。强调用社会的理性的道德原则去规范个体的感性欲望,禁止一切同“礼”相违背的激烈的情感流露和表现,把审美和艺术局限在宗法伦理道德规范的狭隘范围内。(尽美矣,未尽善——美来自于善的意思,没善,美和艺术是不足以证明自己的——里仁为美;和的含义——中庸原则,理性国度;思无邪,中和——社会的理性高于自然的感性,艺术表现的应该是节制的社会情感;人文的山水P88)

D、文质彬彬的审美观。注重艺术的形式和内容。(内容与形式)(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E、“兴”、“观”、“群”、“怨”的艺术功能论。(乐教、诗教)

F、总结:儒家观点桎梏了艺术自由的天性和狭隘了艺术更广泛和本质的含义,然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情怀也成了中华民族自强有为、生生不息的结实基础。(忧患意识,曾参,力行意识)

五、东方文化的伦理道德表述。(克己复礼为仁——礼是仁的途径;儒家是从伦理道德的角度观察艺术问题的)

1、在中国电影打动人心的因素中,道德伦理传统是重要的方面。遵守人伦常情构建情感世界和借助人伦情感来褒贬判断,成为中国电影常见的情感支点。(谢晋模式——煽情;父父;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家国一体;)(在艺术里,道德伦常的表达以情感的充分表现之上)

2、伦常道德与现实主义的结合,可以反映现实生活、认识现实、批判现实。(《人生》,《神女》,《一江春水向东流》的两种境界——从情感悲剧的道德批判到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大团圆”是中国人的“人之常情”、审美理想。——但在这部电影里:人是会变的~~~~悲剧的结局体现了现实主义的精神)(文以明道——明道及物)

3、挖掘展现人伦情感的复杂与矛盾,是塑造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而性格的发展往往指向作者对生活的态度指向人性的发掘。(小城之春;复杂的情感纠葛会带来人们内心的冲突,而这种内心冲突最能体现立体的性格;)

4、中国电影人伦常情的表现,一方面体现了东方民族传统优势,富于人性情感韵味。另一方面,道德标尺难以反映丰富世界的多样性。(人伦情感和自然情感)

第二讲

中国电影史简说

第一节

中国早期电影(1905-1931)1、1905年《定军山》问世的意义:标志中国电影的诞生;唤醒中国独立拍片的自觉意识;纪录的是京剧,不是生活,体现了民族的审美选择和欣赏趣味,充满道义和责任的寓教于乐。(1896年8月11日——马房失火、酒家沽饮、左右亲嘴、扑地寻欢、秋千弄技)(戏装照、四品顶戴、任庆泰、任景丰、丰泰)(四海一人谭鑫培,声名卅载轰如雷——启超;秋与春夏之交;刘仲伦堂弟刘仲明)

2、中国电影开疆拓土的先驱:张石川、郑正秋。(浙江、广东;兴趣与道义)(黎民伟、侯曜)

(1)、张、郑风格:题材内容多以家庭伦理为背景,结构严谨、通俗易懂;情节曲折离奇,戏剧性强,讲究有“戏”可看;滑稽逗趣,追求娱乐性与消遣性。这些风格又为后来者称为旧派电影。

(2)、郑、张1913年作品《难夫难妻》,与黎民伟的《庄子试妻》(严珊珊,女子炸弹队)并称中国最早的故事短片(布拉斯基1909-新民公司)。1923年张、郑编导的《孤儿救祖记》反响极大,造成空前的国产电影运动。1916年,张石川和管海峰在上海创办了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影业公司——幻仙影片公司,拍摄了《黑籍冤魂》(一战)。1928年,张石川、郑正秋联合编导了中国第一部武打片《火烧红莲寺》。1931年,张石川的《歌女红牡丹》把中国电影带入了有声时代(腊盘发音)。1922年郑、张开办了明星公司,这是中国电影史上的一件大事,公司成立的13年里拍摄了《十字街头》、《马路天使》、《姊妹花》等50多部优秀影片,其中,《投果缘》、《上海一妇人》、《玉梨魂》(家庭伦理剧的典型——鸳鸯)、《盲孤女》就是在中国电影的成长期完成的(1930年前);同时公司培养了夏衍、钱杏村、郑伯奇等剧作家,培养了蔡楚生等一大批优秀的导演,培养了胡蝶、阮玲玉等电影明星。(《投果缘》——余英——明星电影学校)(《难夫难妻》——第一个创作剧本比胡适的《终生大事》;张的地位影响——《剿匪纪实》;从娱乐到改良到现实——《脂粉市场》32,《压岁钱》37)3、1918年,商务印书馆成立了活动影戏部,拍摄了风景(《南京名胜》、《长江名胜》、《西湖风景》、《北京风景》、《济南风景》)、教育(《驱灭蚊蝇》、《慈善教育》、《技击大观》、《女子体育观》、新剧(滑稽、道德、神怪武打——《清虚梦》)、古剧(《天女散花》、《春香闹学》——梅兰芳)等四类影片,然中国电影业发展未成气候。(《清虚梦》中国电影第一部运用特技摄影的影片——穿墙、自移、破而复原;租赁)4、1911年6月,清政府上海“自治公所”公布了“取缔影戏戏场条例”,可算作中国电影检查制度的雏形。(P8;美国电影取代法国成为主流——低俗的侦探、1914年)5、1920至21年间,中国出现了第一批长故事片,代表作《阎瑞生》、《红粉骷髅》、《海誓》。《阎瑞生》是中国第一部长故事片。(红——管海峰、袁寒云;《阎瑞生》——10本,投机、百片导演杨小仲、任彭年;《海誓》——上海影戏公司,不伦不类,但杜宇)6、1925年全国有电影公司170家,其中比较有名的是明星影片公司(伦理——《玉梨魂》、《爱情与黄金》;包笑天、洪深)、长城画片公司(21创立——24回国,华侨青年创立于纽约——《红灯照》、《初生》;侯曜——为人生而艺术,社会问题片;《弃妇》1924)和神州影片公司(汪煦昌——留法学电影,艺术本色、技巧、电影艺术特点-表演的生活化;《难为了妹妹》、《花好月圆》)。7、20年代后,还有天一(25年创立,37年全部迁到香港,拍片120部以上,是中国电影史上无法绕开得巨大“存在”。赚钱最多;率先篡改民间故事和古典小说;古装片热由此盛行;南洋;力避欧化《梁祝痛史》——古装第一;文化上的坚持,营销、技术上的求新与变;早早明白了电影的商业、工业属性——特色经营与成本利润第一)(文化坚持——把握前市场;营销求变——直销;技术求变——有声、彻底、《白金龙》第一部粤语片31;题材内容与时俱进——向上爬的小市民);、民新(黎,23,新闻,联华;《胭脂》24——香港第一故事片;《西厢记》;《木兰从军》28——侯曜;《玉洁冰清》26——欧阳予倩)、联华(29年,先成就放映院线,新派电影——西化的知识分子,罗明佑)、大中华百合影片公司(黑幕电影《连环债》、《风雨之夜》“使人堕落的范本”;颜料商人吴性裁<百合>,表现买办和黑幕;《美人计》——15万、一年;史东山——唯美主义《王氏四侠》)上海影戏公司(20年创办;但杜宇;唯美《重返故里》

25、《盘丝洞》27)脱颖而出。(田汉26,南国电影剧社——《到民间去》——未完成,打破了电影只求商业利益的模式30《卡门》)8、1926年起,中国影坛一直被商业片统治,古装、武侠、神怪片横行中国银幕。(天一;开心开心影片公司)(古装——天

一、武侠、神怪——,明星;子不语)。9、20年-30年间,鸳鸯蝴蝶派盛行中国影坛。(650部多半;20,24-《玉梨魂》)10、30年前电影代表作:《孤儿救祖记》23;《玉梨魂》24;《爱情与黄金》26年,洪深(留美——清华、哈佛、复旦,《申屠氏》25年——第一完整剧本);《弃妇》侯耀;《玉洁冰清》26年,欧阳予倩;《故都春梦》29年,《野花闲草》30年,孙瑜;《儿孙福》,史东山。

11、中国电影,在开始的25年里,一直受到外国电影的挤压。(23,英美烟草公司广告部——25年,26、27年;学习苏联——)

12、影戏理论的发端。(电影要和戏剧离婚;完整、冲突,视点转换少,程式化)(侯耀《影戏剧作法》25年;徐卓呆《影戏学》23年——中国最早影戏理论专著)

13、中国电影不管从初创期(05-20年)、还是发展期(21-30),主要是作为一种商业和赚钱工具而存在的,格调不高、价值不高。(营业主义加一点良心)

第二节

变革与兴盛:(1932-1937年)

一、时代背景和左翼电影 1、1930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同年8月,中国左翼剧团联盟成立(南国剧社),他们将反帝,反豪绅、地主、资产阶级,拥护中国及苏维埃红军以及普及工农群众文化视为己任。(24-27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26至28;27)2、1931年9月,左翼剧联通过了《最近行动纲领——在现阶段对于白色区域戏剧运动的领导纲领》。提出:除生产电影剧本供各制片公司并动员盟员参加各制片公司活动外,应同时筹款自治影片;组织电影研究会,吸收进步演员和技术人才。以为中国左翼电影运动的基础;准备发动中国无产阶级电影运动与布尔乔亚及封建的倾向作斗争。

3、九.一八、一.二八之后,民族面临空前危机,时代的核心矛盾促成了艺术的明确主题。(《啼笑因缘》32;论“代”的中国划分法的弊病;阿英——钱杏村——太阳社代表人物、夏衍——沈端先、郑伯奇;田汉、阳翰笙——艺华)4、1933年在瞿秋白的领导下,党的电影小组成立,夏衍为组长,阿英、王无尘、石凌鹤、司徒慧敏为成员,他们进入电影公司,从编剧上下工夫,聚集介绍左翼剧联新人到各电影公司,建立左翼批评,展开关于中国电影文化运动方针任务的讨论,有目的的介绍以苏联为主的外国电影经验(《电影导演论》、《电影脚本论》——普多夫金),支撑起了30年代中国电影的左翼天空。5、1932年至1933年,左翼电影迅速兴起,直面现实矛盾、思想观点鲜明,受到观众欢迎,33年被称为中国电影年。(《春蚕》、《狂流》33年,程步高;《姊妹花》33年;《中国海的怒潮》33年,阳翰笙;《上海24小时》、《女性的呐喊》33年,沈西苓;但直露、粗糙;《渔光曲》1934年;《神女》34年、《桃李劫》34年,应云卫、袁牧之;关于软性电影——33年——唐纳)6、1935年,华北事变,一二.九运动以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人民抗日要求高涨,左翼电影运动重新高涨,出现了国防电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宣言——35;36年《生死同心》、《夜奔》、《迷途的羔羊》、《狼山喋血记》、《联华交响曲》、《王老五》、《壮志凌云》、《青年进行曲》、《压岁钱》、《十字街头》

37、《马路天使》37。)(82年中国电影回顾展上,意大利著名影评家卡西拉奇颇有所思地说:“意大利引为自豪的新现实主义,还是在中国的上海诞生的”“《马路天使》是新现实主义的先驱,是中国电影的光荣”——杜萨尔)7、30年代电影作品大观:

1933年,夏衍编剧的《狂流》是左翼电影的开山之作,夏衍无疑是左翼电影运动的旗手,1937年袁牧之的《马路天使》(悲喜剧)是左翼电影的成熟之作。

吴永刚的《神女》(联华一厂;境语、含蓄、特写;人物内心冲突;淡化社会背景——但不妨碍控诉世界的荒诞——她是孩子的障碍、她为什么成娼;改良主义),夏衍《春蚕》、《压岁钱》,中国第一部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由蔡楚生1934年导演的《渔光曲》(子英),1934年《桃李劫》代表声音元素在电影中可以较成熟应用。1933年,郑正秋的《姊妹花》(未克全功),“诗人导演”孙瑜P52《小玩意》-1933、《大路》-1934(造型、叙事的流畅;恩来同学4年;明朗现实主义——热爱生活给人以生之愉悦的赤子之心;1950《武训传》;自己最满意的是《大路》;有声电影;张瑞芳、郑君里、王人美、金焰、白璐、阮玲玉;《野玫瑰》32——握手礼、《火山情血》32——鼻子、动物、开唱机,《小玩意》——;联华第一部,从武侠走向社会——《故都春梦》;升降机——《野玫瑰》32;《长空万里》41——空战第一;南开、清华、威斯康辛——文学、戏剧,纽约摄影学院学习电影摄影、洗印、化妆、剪辑,哥伦比亚大学学习电影编剧、导演等)。沈西苓《上海24小时》、《女性的呐喊》、《十字街头》37。袁牧之《马路天使》(千面人,电影局第一任局长,组建延安电影团、东北电影制片厂;《延安与八路军》)。

二、30年代无声片的成熟 1、30年代是中国电影艺术飞跃发展的时期,一方面无声电影走向成熟,产生了不少传世之作,成就了中国电影的第一个黄金时代。另一方面有声电影出现。

2、各大电影公司的默片创作:(辉煌原因,3点)明星公司:《春蚕》,《铁板红泪录》阳翰笙编剧、洪深导演,《姊妹花》郑正秋,《劫后桃花》35年张石川导演(洪深编剧、蝴蝶主演——电影皇后),《乡愁》、《船家女》35年沈西苓。

联华公司:此时分为一厂的罗佑明、黎民伟集团,二厂的吴性裁集团。33年《都会的早晨》、《三个摩登女性》、《城市之夜》等11部优秀影片。34至35年《渔光曲》、《大路》、《新女性》、《神女》等优秀影片默片达到高峰。

天一公司:32年拍摄了9部有声电影,进步意义的有《挣扎》、《飞絮》、《飘零》等。随后继续沉溺商业片。(沈西苓、汤晓丹、司徒慧敏、吴印咸)艺华公司:32年由严春堂创办,33年拍摄《民族生存》、《肉搏》、《中国海的怒潮》(阳翰笙)和《烈焰》,33年11月2日被国民党蓝衣社捣毁;此后两年拍摄了《人之初》、《黄金时代》、《生之哀歌》、《逃亡》、《凯歌》等多部进步电影。

电通公司:34年在党的直接领导下创办的电影公司。创作了《风云儿女》35年田汉、夏衍、许幸之(《义勇军进行曲》、新四军徽标、伟人在沉思,左联画联主席),《自由神》35年夏衍、司徒慧敏,《都市风光》35年袁牧之,《桃李劫》35年应云卫导演袁牧之编剧。(司徒逸民;)2、30年代电影各种风格流派百花齐芳。

(1)、现实主义。左翼的兴起,现实主义与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相结合,开创了中国电影的革命现实主义传统。展现了时代风貌,注意典型化人物的塑造,注重对时代性、阶级性、社会性的揭示。

夏衍是30年代现实主义的典型代表。他的作品构思出奇,开掘现实矛盾深入,重视环境的描写,追求艺术表现的细腻、朴素和真实,对电影时空自由的特点有一定的认识。(《狂流》——深刻、《上海24小时》——自由时空的蒙太奇意识构思整篇、《春蚕》——不用口号标语,不用想象,不用戏剧的夸张来粗暴的但是空虚的发泄,而只是抓住了现实,细针密缕地描写出了在帝国主义侵略之下中国农民的命运和中国蚕业的命运、《压岁钱》——独特构思)

田汉早期明显有现代主义的特点(自我表达,对传统的反对),后来转向革命现实主义,但他豪放、浪漫艺术气质一以贯之。直面、直露,同时结构不讲究严谨,只注重内容的合理性,更关注未来。(他的身上流淌着“诗人之血”)(《三个摩登女性》1933——P30、《母性之光》、《民族生存》)

阳翰笙作品在内容上选择尖锐的社会阶级斗争,暗示了武装斗争。较少直抒胸臆,讲究戏剧化的结构。(《铁板红泪录》1933、《中国海的怒潮》、《逃亡》、《生死同心》;通过矛盾的“狠批”来了解其作品的遗憾——定型环境中的定型人物;但是他的作品成了革命现实主义创作的一个重要版式;戏剧冲突转化为政治话语的因素)

(2)、影戏传统的发展。注重传统的叙事方法,情节曲折、结构完整、通俗易懂、引人入胜;同时发展了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开掘,对现实的反映、对蒙太奇的使用。蔡楚生无疑是其中的集大成者。(《都会的早晨》、《新女性》、《迷途的羔羊》、《渔光曲》)

3、民族文化意蕴的传达。注重伦理,戏剧性,含蓄、隐忍,对时代背景做了淡化处理。费穆电影宁静、幽远、恬淡,注重表达作者自己的思想,关心人生目的、生存价值的哲理化探讨,有了现代电影的些许气质。(吴永刚、费穆——《城市之夜》、《天伦》、《人生》、《香雪海》,社会色彩更淡,对人性本身的探讨,有现代电影的痕迹)

4、学习国外技巧。(孙瑜——叙事、沈西苓——表现,《女性的呐喊》33;学习美国对我们的影响:戏剧化、艺术的技巧与手段)

三、30年代有声电影的探索(伟大的哑巴——现场伴奏、升幕)1、27年第一部有声电影《爵士鼓手》。(26年开始-《唐璜》;26年来到中国;由于有声电影初期的不成熟性和技术设备的昂贵,中国电影人对待有声电影心存矛盾——明星、联华、天一;洪深翻译《关于有声电影的未来》;片上发声、蜡盘发声;)2、1931年3月,中国的第一部蜡盘发声的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诞生,有声电影在中国从无到有,走向成熟。(29《野花闲草》——《寻兄词》30年6月《钟声》;)

3、中国最早的片上发声电影是31年由大中国和暨南两家公司合拍的《雨过天青》(抵制)和天一公司拍摄的《歌场春色》(10月10日),32年中国人(天一公司)在技术上掌握了有声电影的制作方式。(34以后天一不拍无声)4、29年到32年,声音在电影中往往是为了达到商业目的的噱头,同时由于声音的质量和默片创作的习惯,声音还不能真正成为电影艺术的有机组成。(啼笑因缘——噱头、姊妹花——图像成了声源、即对白片)

5、配音片作为有声电影的过渡形式,在中国影坛得到发展。(对“对白片”的否定——《渔光曲》、《大路》、《乡愁》——对音响、音乐的艺术化使用;对对白的简约化使用或不用;很少追求音响的写真作用)6、1935年创作的《桃李劫》,标志着中国电影人对有声电影艺术规律的真正把握。同年创作的《都市风光》是中国第一部音乐讽刺喜剧。1936年,有声电影已经完全取代了无声电影。

四、30年代电影辉煌的原因 1、1931年“9.18事件”、1932年“1.28”淞沪战争的爆发,惊醒了民众,他们要求电影变革;电影技术的进步和外国电影经验、理论的引入。

2、现实主义电影传统和民族风格的初步形成。(现实主义与戏剧性的结合;意境——虚实相生)

第三节 40年代的中国之突变与低潮(1937-1945)

(1937——1949家国不幸诗家幸;“也许在中国电影史上,还没有那个阶段的电影创作无论在质还是在量上,其所取得的成就,敢于40年代中国电影叫板”)

1、用中华民族的“生死决战”,与外敌的“殊死搏斗”形容这一时期一点不为过。民族精神得到血与火的洗礼,成为一种内聚力,凝聚了了所有不愿做奴隶的人们。1938年1月,中华全国电影界抗敌协会在汉口成立,在爱国的旗帜下团结了最广范围的优秀电影工作者。(1937.7.7_1945.8.15八年;70万VS3500万;14年说)

2、这一时期的电影在时间上可分为以下阶段:

(1)抗战爆发初期(1937-1938年初):抗战纪录片为主,《卢沟桥事变》、《抗战特辑》(1、2),(在2中纪录了平型关大捷37年9月)

(2)武汉时期。(1937年底到1938年9月)(6-10月武汉会战)这期间较好的电影是《八百壮士》(阳翰笙编、应云卫导)《四万万人民》(伊文思)(1937年12月13日)(徐州会战,38年1月到6月)

(3)重庆时期,(撤退到重庆到1941年皖南事变,1月),较好的有《东亚之光》(40,何非光)、《塞上风云》(40年拍,42年播,阳翰笙编、应云卫导)、《中华儿女》(1939年9月,沈西苓,《一个农民的觉醒》、《一个老公务员之死》、《抗战中的恋爱》、《抗战女战士》)。《风雪太行山》(1940,贺孟斧;谢添主演)

(4)停顿与复苏期。(1941-1943停顿;43年底复苏)。

3、在空间上,抗战时期的电影分为:国统区电影、“孤岛”上海电影(1937年11月12日——1941年12月)、香港电影、沦陷区电影和抗日根据地电影。

4、国统区电影

(1)中国电影制片厂——“中制”。(政治部三厅领导)A、武汉时期:《保卫我们的土地》(史东山,1938,第一部献给后方民众的作品),《热血忠魂》(袁丛美1938,一段好玩的评论),《八百壮士》(阳翰笙编、应云卫导)。

B、重庆时期:《好丈夫》(史东山1939)、《东亚之光》(40,何非光)、《塞上风云》(42年,阳翰笙编、应云卫导)、《日本间谍》(袁丛美1943)。

C、抗战后期。较好的是《还我故乡》(史东山1945年)(共4部《气壮山河》、《血溅樱花》——何非光;《警魂歌》——汤晓丹)

(2)中央电影摄影场——“中电”。(国民党中央宣传委员会领导——党性很强)抗战初期:《东战场》、《克服台儿庄》、《卢沟桥事变》等优秀纪录片。

重庆时期:《中华儿女》(1939年9月,沈西苓,《一个农民的觉醒》、《一个老公务员之死》、《抗战中的恋爱》、《抗战女战士》)、《长空万里》(孙瑜,1940,第一部空战片)(3)、西北影业公司(成立于1935年5月,阎锡山创办)主要有《风雪太行山》(1940,贺孟斧;谢添主演)《西北是我们的》(纪录片)

5、“孤岛”时期的电影:

*孤岛时期:1937年11月至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之间的4年零一个月。苏州河以南的法组租界和公共租界,因日本还未向英、美、法宣战而未被日军占领,成为日本势力环视下的“孤岛”。

(1)、明星、联华停止制片。以新华为代表的10余家小公司在1938年前后拍摄了大量古装、神怪、色情作品。(一晌贪欢——减压——兴盛;400余部)

(2)、1939年开始,出现了《木兰从军》(39年,欧阳予倩、卜万仓,抗战以来上海最好的电影;85天连映)、《苏武牧羊》、《桃花扇》、《梁红玉》、《尽忠报国》等借古喻今的进步影片,其中费穆的《孔夫子》为其中的不俗之作。(40年,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古装片泛滥)(3)、1941年,是“孤岛”的时装片期,怪力乱神、鸳鸯蝴蝶充斥银幕,进步电影有《花溅泪》(于伶编剧、张石川、郑小秋导演)《乱世风光》(柯灵编剧,吴仞之导演)(周剑云金星公司)

(4)、亚洲第一部长动画片《铁扇公主》1941年由新华公司出品。作者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万涤寰兄弟是中国动画片电影的开拓者,在世界动画片界享有崇高地位。(手冢治虫;26年第一部动画短片《纸人捣乱记》、1935年有声动画短片《骆驼献舞》)

6、香港电影。(另一孤岛,双语繁荣,“清洁运动”)大量上海影人的涌入,香港电影迎来了新的起点。1938年中制在香港成立了大地影业公司。1939年该公司拍摄的《孤岛天堂》成为与时代合拍的进步电影的典型。(蔡楚生)

7、沦陷区电影。(电影的宣传作用)

(1)、1937年在长春成立“株式会社满洲映画协会”成为远东最大的电影制片厂。(拍摄200多部启民电影和120多部娱民电影和300余部新闻纪录片)

(2)、1939年11月,建立了华北电影股份公司。(华北)(3)、1939年在上海成立“中华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华中华南)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几经合并于1943年成立了中华电影联合有限公司。(中华联合制片股份有限公司——张石川;50+80)

8、抗日根据地电影。(延安)

1938年3月,延安曾发起成立抗战电影社,同年8月袁牧之、吴印咸携带从香港购买的摄影器材和伊文思赠送的摄影机来到延安。9月成立了“八路军总政治部电影团”(延安电影团)拍摄了《延安与八路军》(39年)、《生产与战斗结合起来》(《南泥湾》)。(放映)9、45年前的中国抗战电影。有《好丈夫》(史东山)、《塞上风云》(阳翰生),《中华儿女》(沈西苓),《长空万里》(孙瑜),《四万万人民》(伊文思,《1938年的中国》)。总结这时期的电影,重视“纯”与“真”而对“雅”的追求就不可能被重视。(亮色:纪实电影、空战、动画片)

第四节

四十年代电影之成熟与分化(45-49年)

一、战后电影背景:

1、战后(45-49年),“惨胜”、“劫收”是当时的现实背景。也成为当时电影艺术表现的内容中心。(“捧西洋,爱东洋,要现洋”、“抢车子、占房子、要金子、霸婊子、掠衣服料子”——国民党的丧钟)

2、电影制作业的垄断局面。

(1)战后中国电影制作业,是以原有机构接收日本侵略者在华设立的各电影机构的资产而扩充发展的三个主要官方制作机构:中电、中制、长制。而民营电影机构受到打击。(长制:长春电影制片厂,是满映被中电接收后改制的;47年中电改名“中央电影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名为民营实际为党营)

(2)成立“中央电影服务处”,在电影发行方面也进行垄断,遭到普遍反对,47年结束这一做法。(利润)

(3)政府严格的审查制度,限制进步电影的生产。(意识形态的垄断;1946年1-8月查封263家;《乌鸦与麻雀》)

(4)战后以美国为主的外国充斥着中国电影市场,严重阻碍着中国电影的发展。(46年首轮影院383,中国只有13部)

二、忧患史诗电影:(昆仑影业公司)

1、昆仑影业公司是由联华影艺社和昆仑影业公司合并而成的,其中联华影艺社(1946年6月成立)是由蔡楚生、阳翰笙、史东山、郑君里等以战前联华同仁的名义组织的。1947年5月昆仑的夏云湖、任宗德愿意与进步电影工作者合作,与联华影艺社合并,成为了进步电影、史诗电影的策源地。这一时期昆仑影业公司电影作品一览:

《八千里路云和月》(史东山编剧、导演;联华影艺社作品1947年2月,“替战后中国电影艺术奠下了一块基石,挣到了一个水准”。)《一江春水向东流》(蔡楚生、郑君里编剧、导演《八年离乱》由联华影艺社制作;《天亮以后》,1947年10月)《万家灯火》(阳翰笙、沈浮编剧,沈浮导演1948年)《新闺怨》(史东山编剧、导演,1948年)

《关不住的春光》(欧阳予倩编剧、陈鲤庭导演,1948年)《丽人行》(田汉、陈鲤庭编剧、陈鲤庭导演,1949年)《希望在人间》(沈浮编剧、导演,1949年)

《三毛流浪记》(阳翰笙编剧,赵明、严恭导演,1949年)《乌鸦与麻雀》(沈浮、陈白尘编剧,郑君里导演,1949年)

2、《八千里路云和月》——诗史电影的代表作。(八一

三、南京保卫战、徐州会战<38年一月至五月>、武汉会战<38年6-10月>、长沙会战<39年9月至42年1月>,豫湘桂会战<1944年4月17至1944年12月10日>劫收——《你这个坏东西》,积极内战、卖国)

艺术特点:史诗性、现实主义、对比手法的娴熟使用、纪实手法的应用。(对比是现实主义惯用的手法:湘桂大撤44退VS莺歌燕舞;前赴后继者与囤积居奇者;两者的结局;斗争热情与消极抗战;前后呼应加对比)

对“史诗性”的一点认识:首先它应该具有现实主义作品的风格(认识现实的深度与广度——通过典型的塑造),同时个人的命运遭际和时代风云紧密相关。再次是要有宏大的叙事思路,多采用复线叙事来展现生活的广度(时间跨度和地域跨度和社会阶层)。冲突类型一定包含:人与时代的冲突。

3、《一江春水向东流》——史诗悲剧片的典型代表。(战前;8.13;武汉时期;重庆时期;战后上海)

(1)艺术特点:史诗式悲剧;东方传统的延续,人伦情感的魅力展现;传统戏剧结构的严谨缜密与对戏剧结构的创新;现实主义的典型化人物塑造。

(2)史诗性(略)

(3)由传统的情感悲剧而家庭悲剧最后提升情感悲剧的批判力量,情感的悲剧直指对社会的批判,更为深刻。

(重情感——打碎它——悲剧的力量)

(4)顺时叙事、层层深入的戏剧冲突,多条线索的互相呼应的叙事结构。(创新;三一律)

(5)典型化人物的成功塑造反映了典型的环境。(越个性越典型——印迹;人物性格的复杂——真人,可理解的人;典型性格同典型环境休戚相关——随社会的变化性格也发展;)(素芬之死:我们可以忍受,因为我们有希望,可是希望也破灭了)

4、《万家灯火》——冷峻现实主义诗史片。

(冷峻:冷眼看世界;琐碎的生活好象没有大事大非和诡谲的时代背景——非戏剧化;却平实中有深意——不是婆婆不对,也不是媳妇不对,而是时代不对;让我们抱的更紧一点吧)

三、人文电影的探索(文华影业公司)

1、除昆仑公司以外,文华公司是另一个创作优异的民营公司了。他的创办人是吴性裁。1946年创办(几乎独资),1948年春他又与金山等人在北京创办了清华影片公司,同年6月为支持费穆拍摄《生死恨》而在上海成立了华艺影片公司。(中国第一部彩色戏剧电影;53年桑弧的《梁祝》;56《祝福》;79常彦《保密局的枪声》6亿观众,1.8亿元收入)

2、这一时期文华投资了13部电影,重要的包括:

1947年,《不了情》(张爱玲编剧,桑弧导演);《假凤虚凰》桑弧编剧,黄佐临导演——黄蜀芹父亲)《太太万岁》(张爱玲编剧,桑弧导演);《夜店》(柯灵编剧,黄佐临导演)

1948年,《小城之春》(李天济编剧、费穆导演);《艳阳天》(曹禺编剧导演);《大团圆》(黄宗江编剧,丁力导演)

1949年,《母亲》(石挥编导);《表》(黄佐临编导)

此外还有戏剧片《越剧精化》(1949年桑弧);《生死恨》(1948年,费穆)

建国后,还生产了《我这一辈子》(50 石挥)、《关连长》(51年石挥)《姐姐妹妹站起来》(陈西禾51年)等优秀影片。

3、文华对中国电影的民族形态作了多层次的探索,主要可以理解为以下几个方面:

(1)、民族伦理情感的影像化。体现了其对人情世态的兴趣,对道德情感的细微表现、对传统的尊奉。

(2)讽刺艺术的温情化、欢喜化。(太太万岁,假凤求凰)(3)电影语言的现代化。(讲个性追求,不同作家的风格化)

4、《小城之春》传统电影的现代体味。

(1)、东方文化的体味:东方文化“图式”的镜像表达;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情感含蓄表达;哀而不伤的精神气质;节制、内敛、安静的东方处事和叙事风格呈现;对传统道德的尊奉。(气韵流动的长镜头使用)(古塘静无波/青蛙跳跃入水中/响一声扑通——无与静——松尾芭蕉;道的规律:从无而有,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2)、现代性的体味:整个电影作品既是个人见解的象征物(叙事轻,场面重)。明显的作家电影和象征主义的倾向(生命意识,作者对道德的承认);明显的靠近了心理(精神)分析对艺术的定义(对人性尊重、对作者的尊重——我拍电影不是为了人家的喝彩,只是有的时候,我很孤独)。

四、战后喜剧电影取得突出成绩。

1、战后喜剧大致可分为社会风俗喜剧(文华)和讽刺喜剧(昆仑)。

2、传统喜剧手法成熟应用:出奇(《太太万岁》)、掩饰(《假凤虚凰》)、反差大的性格对比(《王贵与安娜》)、重复、误会等(前倨后恭、表错情)。

3、《乌鸦与麻雀》——讽刺喜剧的杰出代表。

(1)现实主义是本片讽刺的基础。(物价、黄金、罢课、抢米)

(2)用隐喻的手法表现意图。(乌鸦、麻雀、房子)(3)熠熠生辉的人物形象和个性十足的人物形象。通过矛盾的内心使人物丰满,通过矛盾的内心形成喜剧效果。

五、战后短短四年,是中国电影发展的又一个黄金期,涌现出一大批精品和大师。《乌鸦与麻雀》(1949,郑君里,昆仑)、《万家灯火》(1948,沈浮,昆仑),《小城之春》(1948年,费穆、文华公司、精品电影,现代电影的发端)《太太万岁》(1948年,桑弧)、《夜店》(1948年,黄佐临,石挥——51《关连长》、《我这一辈子》),《一江春水向东流》(1947年,蔡楚生,昆仑公司,进步电影)《八千里路云和月》(1947年,史东山,昆仑公司)。《天堂春梦》(1947,中电二厂)。

五、解放前的电影艺术家。

1、第一代导演主要活动的大体时间是20世纪初到20年代末。张石川、郑正秋、黎民伟、侯曜、但杜宇、杨小仲、邵醉翁、洪深、孙瑜、史东山。(1902年,美国文列文合拍《慈禧太后》;六叔)他们是“影戏”的创作者。

2、第二代导演主要活动时间在3、40年代,部分一直到5、60年代,甚至80年代仍工作在电影岗位上,主要有:费穆、吴永刚、孙瑜、史东山、袁牧之、程步高、沈浮、郑君里、桑弧(《祝福》56年)、汤晓丹(1933《白金龙》1936《金屋十二钗》,1947《天堂春梦》——中电二厂,1952《南征北战》、1954《渡江侦察记》、1983《廖仲恺》)应云卫、陈鲤庭。

第五节

传统与摸索——17年电影的曲折

为政治服务,为工农兵服务是17年电影主导方向,文革走向极端。当艺术沦落为政治工具和单一时代精神传声筒时,它就背离了人类需要艺术的初衷。(在我看来,艺术更应该是形而上和超功利的;是困顿人生中慰籍心灵的清凉)

一、初步建设与起步。(1949-1952)

1、实行全行业国有,并建立高度民主集中统一的电影管理机制。1949年,中央电影管理局成立——袁牧之第一局长。

2、电影企业体系的建设主要是三大国营厂的建立和私营厂的改造。

3、东北电影公司(1946年10月1日改名东北电影制片厂;号称“培养典型”;沿用延安纪实学派风格)、1949年4月、11月相继成立北平电影制片厂和上海电影制片厂,三大国有厂是新中国电影的重要制作基地。4、1949年4月,东影厂第一部故事片《桥》完成,“写工农兵、写给工农兵看”、工人阶级第一次以主角出现在银幕上,意义深远。(之前拍摄纪录片)

5、与三大厂并存的还有改造中的私有电影公司,1953年私有厂改造彻底完成。(长江、昆仑、文华、国泰、大同、大光明、大中华、华光——八大公司)

6、东影带动下,开朗、明快、欣悦、清新、歌颂劳动人民、歌颂新生活成为国营厂电影的创作风格和方向。以“国营电影厂出品新片展览月”为标志,迎来了新中国电影的第一个高潮。(《桥》1949年4月;1951年3月8日“国营电影厂出品新片展览月”《新儿女英雄传》——51史东山;《白毛女》——50王滨、水华;《上饶集中营》——51沙蒙、张客,等20多部)7、50至51年,私营厂拍摄了46部电影,《关连长》(石挥51年)、《我这一辈子》(石挥,老舍50)、《武训传》(50年,孙瑜,昆仑)、《姐姐妹妹站起来》(陈西禾51)为这一时期的优秀代表。8、1951年5月20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毛主席亲自撰写的社论《应当重视〈武训传〉的讨论》对该片提出严厉批评,电影和政治的界限模糊,电影转入低潮。(134篇;2个多月)

二、调整下的艰难跋涉。(1953-1957)1、1953年,电影局第一次剧本创作会议和电影艺术工作会议、第二次全国文代会集中批评了“左”的文艺倾向,反对艺术创作的概念化、公式化、纠正了把艺术与政治的关系简单化庸俗化的思想。53年底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关于加强制片工作的规定》,明确指出“电影艺术具有极为广泛的群众性,具有对群众教育和文化娱乐作用”。1956年又提出“双百”方针。电影艺术迎来了转机。

2、这一时期革命题材电影占主流,还有名著改编、讽刺喜剧、爱情剧(爱情是政治的附属品,乏善可陈)。代表作:《柳堡的故事》(中国第一位女导演王苹1957)、《祝福》(名著改编——砍门槛;56年,中国第一部彩色故事片,桑弧)、《新局长到来之前》(吕班——东方卓别林,讽刺喜剧,56年)、《渡江侦察记》(汤晓丹54)、《平原游击队》(苏里55)、《董存瑞》(55年,郭维)。

三、建国后的第一次创作高潮。(1958-1960)1、1957年反右开始,《电影的锣鼓》(钟惦棐56年)作为右派向党进攻的“先声”遭到重点批判。沙蒙、吕班、郭维、石挥、吴永刚、白尘被作为资产阶级右派打倒。(58年拔白旗;57起“党内整风”,反对官僚主义、宗派主义、主观主义;5月毛撰写《事情正在起变化》,要求认清阶级斗争形势,注意右倾对党的进攻,“整风”成为“反右”,前期的整风动员也成为“引蛇出洞”;55万右派活到平反的只有10万)2、1958年,在大跃进的政治背景下,数量众多的纪录性艺术片和跃进片形成了艺术上的低潮和数量上的高潮。(58至60大跃进;58年132部,跃进片、纪录艺术片战一多半)

3、1959年十年献礼片,在周总理“关于文化艺术工作两条腿走路的问题”的讲话影响下,创作了一批“既有思想性又有艺术性”的电影。出现了《林家铺子》(59水华、夏衍)、《青春之歌》(陈怀恺、崔嵬)、《风暴》(金山)、《万水千山》(成荫,华纯)、《林则徐》(郑君里)、《五朵金花》(歌颂性喜剧;导演王家乙)、《今天我休息》(李天济编剧,李韧导演)、《我们村里的年轻人》(马烽编剧,苏里导演)等优秀影片。(即反映革命又有探索民族风范的继承电影传统的电影)

四、短暂繁荣后的夭折(1961-1965)1、1959-1961自然灾害加之以“反资批修”的大背景下,《洞箫横吹》、《无情的情人》因“以资产阶级人性论,代替无产阶级的阶级论”成为批判典型。2、1961年6月,周总理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和故事片创作会上,针对文艺创作路子越走越窄的情况,反复强调民主作风正确阐释了文艺与政治的关系,希望给电影工作者以宽松环境。(文艺8条,电影32条为艺术松绑;62年设立百花奖——观众)

3、短暂的繁荣中,创作了《红日》、《烈火中永生》、《英雄儿女》、《暴风骤雨》、《槐树庄》、《枯木逢春》、《阿诗玛》、《回民支队》、《刘三姐》、《冰山上的来客》、《大李、老李和小李》、《早春二月》、《李双双》、《小兵张嘎》、《舞台姐妹》。3、64年,毛主席的“两个批示”发表以后,文艺界开展了一系列批判运动。中国电影尚存的一点活力终被泯灭。(大家记着:63年江青成为中宣部文艺处处长)(林家铺子、早春二月、阿诗玛、球迷等系列影片被打倒;到文革17年电影全部被否定)

五、第三代导演活跃于这一时期,主要有成荫(《钢铁战士》、《南征北战》,80年代的《西安事变》)、谢铁骊(《暴风骤雨》、《早春二月》、《海霞》、水华(《白毛女》

51、《林家铺子》、80年代的《伤逝》)、崔嵬(《青春之歌》、《小兵张噶》)、凌子风(《红旗谱》,后期《边城》、《狂》、《骆驼祥子》、《春桃》)、谢晋(《女篮5号》、《红色娘子军》《舞台姐妹》后期《牧马人》等)、郭维(《董存瑞》)、王苹(《柳堡的故事》)、林农、鲁忍、于彦夫、李俊(《回民支队》后期《闪闪的红星》、《归心似箭》、《大决战》。(他们是历史长河中伤心的过渡人)

六、17年期间的电影事业的成绩在电影机构的完善上,电影观众的培养上。美术片的成绩斐然,形成中国动画学派。(61年《小蝌蚪找妈妈》、64年《大闹天宫》——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万涤寰——《铁扇公主》。手冢治虫)

革命现实主义和民族化风格的追求,同时闪耀着理想主义的光泽。(不足不谈了)

七、红色经典电影。1、17年间,涌现出一些歌颂党、歌颂英雄事迹、歌颂战斗生活的时代主题电影被称为红色经典。(《董存瑞》、《风暴》、《青春之歌》、《红色娘子军》60、《红日》、《回民支队》、《钢铁战士》、《战斗里成长》、《小兵张嘎》、《聂耳》、《永不消逝的电波》、、《红旗谱》《英雄儿女》《战斗中的青春》等。)

2、革命题材的红色经典电影除了主题上的一致性外,在对革命情怀和战斗生活的缅怀,在表现典型人物的成长上,在塑造英雄的镜头语言上都遵守一定之规。

3、红色经典总是以一种乐观积极的革命生活为背景,描写恢宏的战争场面和处于战争时期中不同出身、不同背景的人在党的领导下,开始觉悟并逐渐成长为革命战士的艰苦历程。或是讲述普通战士在党的帮助下,改正自身缺点和错误思想,成长为勇敢的战斗英雄的故事。借以表现阶级反抗和人民觉醒。

4、红色经典注重正面人物的塑造,用正面人物的成长引导人民。

5、红色经典具有特定的叙事模式:英雄受苦——思想启蒙——战火洗礼——觉醒成长。但是作为经典每个英雄都有这浓烈的个性色彩。

6、红色经典大致包括17年间的《董存瑞》、《风暴》、《青春之歌》、《红色娘子军》60、《红日》、《回民支队》、《钢铁战士》、《战斗里成长》、《小兵张嘎》、《聂耳》(第一部音乐传记片)、《永不消逝的电波》、《红旗谱》《英雄儿女》《战斗中的青春》、《农奴》等。

7、当下重新唱响红色经典的意义:

客观的讲当下是一个思想多元的现代社会,而现代社会是虚无主义和表现主义流行的世代,焦虑、不安、颓废、隔膜都是现代病的征兆,人类不要这些!有完整的思想、有理想,感觉自己的存在价值,高唱生之快乐的明朗的、具有凝聚力的、积极有为向上的红色经典一定能为世纪病疗伤。

8、对中华优秀文化的学习,对中国电影史的梳理、对艺术规律的把握,是成就新的红色经典的必由之路。

经典影视作品赏析论文 篇2

其次, 影视文学的剧本本身就来源于文学, 但又不同于文学。好的影视作品可以成为文学的镜子, 也成为生活的镜子, 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感悟, 它可以将文学名著的精华以生动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 便于学生迅速消化, 同时教师恰当的引导往往可以调动学生主动阅读名著本身。我们如果能有效地利用影视多元综合的特点, 就能吸引学生主动投入文本原著阅读中, 改变了学生对经典原著产生的枯燥感、厌烦感, 调动了他们的阅读动力, 变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究, 主动投入文学名著的仔细品读, 充分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枯燥文字的学习激情, 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其审美鉴赏等能力, 加深他们的人文素养。

当然, 我们看到现在的许多影视作品的商业化气息过于浓郁, 很多影视作品都脱离了作者的处衷, 这是我们常常批评的。但是既然学生如此喜好, 作为教师为什么不投其所好, 掌握引导学生的主动权, 引导学生正视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中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差异。调动学生的主动阅读、深层分析文学原著, 对比影视作品与文本原著, 寻找二者之间有何不同, 更深层次剖析原著, 展开理性的分析, 并投入到审美鉴赏活动中去, 学生将从中获得极大的收获。既然影视作品有如此可用的资源, 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怎样充分利用, 使其成为学生阅读文学原著的新动力呢?

(1) 我们可以运用影视作品突破学生在文学经典作品语言、人物性格的阅读难点。高中课文中总有一些文学性较强的课文, 学生最初阅读总是十分不耐烦的, 课堂常常出现沉闷的现象。这时强大的视觉冲击的影视作品就可以丰富学生感知, 补充文字教材无法传递的空白, 突破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阅读原著文本的兴趣, 主动寻找原著经典阅读, 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高中课本节选了《雷雨》的两幕剧, 话剧的阅读对于学生而言本身就十分困难:要在简练的对话中掌握人物的性格, 分析作品现实意义, 对高中学生来说基本上是“对牛谈琴”。面对如此沉闷的课堂, 如何激发学生对课文的阅读动力呢?我首先播放流行一时的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 激发了学生对话剧《雷雨》的阅读兴趣, 然后从学生的流行偶像周杰伦扮演的角色谈起, 引导学生从《雷雨》原著中寻找他的原形;寻找电影中人物与《雷雨》中原著人物的不同之处, 学会赏析电影作品的优劣, 更深层次阅读《雷雨》原著。

(2) 我们可以利用影视作品激发学生对产生浓厚的外国经典的阅读兴趣。外国文学经典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 尤其薄弱校的学生而言, 是个极其难啃的硬骨头。外国文学名著描写的社会与我们学生不仅生活的时代相距甚远, 而且在文化上还存在极大的隔阂, 这样的作品学生常常感到艰涩难懂。对仅有十多年阅历, 同时生活、文化、风俗截然不同的学生来说是的确很难准确把握, 尤其对文学修养不高的学生更是产生极大的限制作用, 学生阅读欲望极其低下。因此, 这时影视作品就可以充分发挥它的优势, 激发学生阅读作品的兴趣, 完全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作用。在引导学生阅读《哈姆雷特》时, 我深深感受到影视作品的极大魅力, 当学生观看了电影《夜宴》后, 其中一些同学早已经迫不及待地阅读起莎翁的原著了, 还有不少同学对莎翁的其他几部巨著都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班级萦绕着阅读外国名著的浓厚氛围。

从实际课堂实践中, 我发现许多学生往往是因为喜爱某部影视作品进而开始产生阅读这部文学作品或与之相关的作品的渴望心理, 这样影视作品就成了学生和名著之间的“媒介”。学生在欣赏影片过程中对于人物或情节的兴趣、疑问, 都会成为他们阅读原着的直接动力, 而这种阅读无疑比观赏影视更进一步丰厚了学生的精神底蕴。因而, 我认为, 善用影视作品资源, 将极大激活学生对文学的阅读, 何乐而不为呢?

摘要:作为一线教师总在感慨:90后的新一代学生对文化经典阅读的兴趣远远比不上影视、动漫、网络等作品, 我们的文学经典常常被学生弃置一边。为此, 作为教师的我们总是深感痛心。但是当我们在大肆批评这些“影视”、“快餐”类的文化时, 是否可以转变一下观念, 变弊为利?是否可以投学生的所好, 激发学生阅读文学经典的兴趣呢?在实际教学尝试中, 我颇有感触:学生对影视作品的喜爱, 完全可以成为学生主动阅读文学经典名著的新动力。

影视作品中的经典父亲 篇3

小丑鱼马林 来自 《海底总动员》

小丑鱼尼莫跟爸爸马林赌气离家出走,原本害羞的爸爸不惜远度重洋,万里寻亲,与鲨鱼、水母展开惊心动魄的搏斗,誓要找回儿子。终于,小尼莫发现,自己有一个最厉害最勇敢的好爸爸!

——威严

狮王穆法沙 来自 《狮子王》

小狮子辛巴是在旭日东升,万兽群集的欢呼中诞生的,因为他的父亲--威严的老狮王慕法沙是极受爱戴的兽中之王。虽然父亲为了救他被害死,但他给予辛巴的力量使他最终打败强敌,重新回归荣耀大地,捍卫了狮子王的尊严。

——幽默

杰生 来自 《成长的烦恼》

这个精神科医生的爸爸搞笑无比,和孩子们聊天时天马行空,没大没小,又总能在幽默的气氛中轻松解决各种问题,是个最寓教于乐的爸爸。

——含蓄

高田 来自 《千里走单骑》

父亲高田和儿子长期关系紧张,无法沟通。在儿子病危时,为了完成他的心愿,高田千里迢迢只身赶赴中国云南为儿子拍摄傩戏。父子心中冻结多年的寒冰终于融化,因为他拥有最含蓄而深沉的父爱。

——坚忍

圭多 来自 《美丽人生》

影视作品赏析 第1讲 教案 篇4

第一讲人物是影视作品的核心

——对影片《生死朗读》中汉娜形象的分析

二、教学时间安排

4课时

三、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影视作品中人物塑造的手法及作用。

四、教学重点、难点

1、影视作品中的人物塑造及表现。

1、影视作品中的人物塑造的手法。

五、教学方法手段

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

六、教学内容与过程

第一讲人物是影视作品的核心

——对影片《生死朗读》中汉娜形象的分析

影片资料:

中文译名:生死朗读 英文片名:TheReader 类型:剧情/爱情/战争/历史 国家:美国,德国 片长:123分钟

导演:斯蒂芬•戴德利

制片:安东尼•明格拉西德尼•波拉克(等)编剧:本哈德•施林克

主演:凯特•温斯莱特拉尔夫•费因斯(等)

剧情介绍

“二战’’后的柏林满目疮痍。某天当少年迈克尔(大卫•克劳斯饰)从学校回家时,突然生病倒地,这时一名叫汉娜(凯特•温斯莱特饰)的陌生女人帮助了他。当迈克尔由黄疸病康复后,他找到了汉娜答谢她,_不料两人却很快卷入了一段激情而秘密的关系,虽然汉娜的年龄比迈克尔大了20岁。

迈克尔发现汉娜很喜欢听他读书,而他朗读的力量让他们的关系更为亲密。《奥德赛》、《阴谋与爱情》、《无用之人》……一本本读过来,汉娜深深着迷。然而有一天,汉娜却突然不辞而别,留下迈克尔暗自神伤。

八年后,迈克尔虽然已经淡忘了汉娜,但是那段关系一直是他最甜蜜的回忆。已经是法学院实习生的他在毕业之前参加了一次对纳粹战犯审判的旁听。就在这时,迈克尔与汉娜又相遇了,但是令他始料不及的是,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自己会与汉娜这样见面——她憔悴地坐在被告席上,作为一名纳粹战犯!

审判开始了,原来汉娜曾做过纳粹集中营的女看守,面对事实她供认不讳,对所有的指控全部承认。审判进行得很顺利,汉娜面临的将是终身监禁……然而此时迈克尔发现自己仍然深爱着汉娜,而他也无法相信汉娜曾是那样的人,于是他开始调查整个案件的始末,直到最后他发现一个秘密,一个导致了比忏悔更令人心碎的爱情悲剧的秘密……

拍摄背景

电影《生死朗读》根据德国作家本哈德•施林克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目前这本作品已经被翻译成39种语言,在全球卖了上百万本,还是第一本登上《纽约时代》畅销书排行榜冠军的德国小说。

在2002年奉献出那部让观者动容且获得了奥斯卡9项提名(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终助妮可•基德曼夺得后冠)的《时时刻刻》之后,导演斯蒂芬•戴德利苦寻良久,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下一部电影计划——改编《生死朗读》。这个饱含着爱、罪恶、秘密与救赎的故事在打动全球无数读者的同时也深深触动了他的心。也正是因为面对着如此令人唏嘘的故事,斯蒂芬•戴德利感到了无限压力。早在开拍前和韦恩斯坦公司商谈影片时,斯蒂芬•戴德利就一直被自己能否把握好这部电影的改编所困扰。还好家人和影迷给了斯蒂芬•戴德利力量与自信,最终在他的带领下,《生死朗读》顺利拍竣。

虽然事关“二战”与纳粹的影片多如牛毛,但斯蒂芬•戴德利对本片能脱颖而出充满信心,因为《生死朗读》对那段惨绝人寰往事的观点非常独特:它不再关注那些惨无人道的罪行,也没有惨烈的画面作为刺激,而是全心全意把焦点放到了普通人的身上,通过他们的转变来折射出那段罪恶的往事。“并不是每个人天生都是刽子手,更多的人都是不知不觉就参与到了罪恶之中,像汉娜一样,”斯蒂芬•戴德利说:“他们其实也是受害者,只是没人关注过他们而已。而实际上他们往往付出了更为惨痛的代价。”也正是这样的独特观点才使《生死朗读》从斯蒂芬•戴德利的选择中闪耀出不一样的光辉,顺利得到了这位奥斯卡提名导演的青睐,而如此有威慑力的故事,再加上导演与主演的小金人星光,《生死朗读》早就在各大媒体的“2009年奥斯卡预测”上占据了一席之地,虽然最终败给了《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却并不能掩饰本片巨大的艺术魅力。

理论准备

叙事艺术作品的主题思想是要通过对人物的塑造才能得到体现的,所以,人物在叙事艺术作品中处于一个很重要的位臵,它是叙事艺术作品的核心,因此,高尔基把“文学”称作人学。自然,电影中的人物也是电影创作中的核心、作品的核心。反过来讲,人物的塑造是电影编导创作的重中之重。

我们对文学的理解是“文学是人学”、“风格即人”。同其他的艺术形式相比较,电影的创作也是紧紧地围绕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展开的。可以这样认为:电影中的人物是叙事的核心,是矛盾冲突的核心,是影片造型的基础。对于电影的基本要求,我们希望是在一系列的场景、事件、动作、对话中看到的不是一般的人(具体的演员),而是鲜活的、有性格的人物。而创造人物性格的关键是要掌握好人物的性格逻辑。作品中人物的一言一行必须要符合人物的性格逻辑,或者说,要按照人物的轨迹向前走,他说的及他做的必须是他可能说的或可能做的。另外,还要写好人和人的关系,即将人物放到矛盾冲突中去表现他们的性格,与情节一起,将人物性格尽情地展示。

鉴赏分析

有罪的爱情,各种奇特的狂欢 充满了恶毒的亲吻 一群魔鬼也高高兴兴地消遣 在窗帘折褶里浮动

——〔法〕波德莱尔《恶之花——被杀的女人》

当地时间2月23日凌晨一时,第81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仪式在美国洛杉矶柯达剧场落下帷幕,34岁的英国演技派巨星凯特•温斯莱特凭借自己在《生死朗读》一片中精湛的表演如愿以偿地捧走了奥斯卡最佳女演员奖的金杯。应该说,这是个令绝大多数人都能够满意的完美结果,但其在最佳影片角逐中败北,却让包括许多看好此片的人大跌眼镜。

必须承认,在获得2009年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提名的五部影片中,|生死朗读》相当具备夺冠的实力。这不仅仅是因为它建筑在一个已经于全球取得了广泛赞誉并荣登《纽约时代》畅销书排行榜冠军的原著基础之上,也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导演是赫赫有名的斯蒂芬•戴德利,更不仅仅因为它的制片人中竟然有两位是已故大师级的安东尼•明格拉和西德尼•波拉克,前者凭《英国病人》声振影坛,后者的《走出非洲》等片则一直是影视学院学生顶礼膜拜的经典……单凭剧中由凯特•温斯莱特扮演的女主人公汉娜的形象便足以让《生死朗读》像一个坚硬的铁钩,牢牢地牵住了每一个观众的心。恰如《玫瑰人生》的女主演玛丽昂•戈蒂亚在为凯特•温斯莱特祝词时所说:“……(汉娜这个角色)融合了你身上那些一直令我们着迷的气质:激情、敏感和惊人的深度,当你的人物穿越时间、爱还有艰难的环境,我们作为你的观众,凯特,无时无刻不为你揪心。”应该说,这些话既是对凯特•温斯莱特卓越演技的赞誉,也是对全片的高度首肯。

尽管如此,《生死朗读》还是败北了。原因很复杂,但其中有一个原因是比较显而易见的,那就是在一部分专家、观众乃至奥斯卡评委看来,本片在对“二战”进行反思时,对导致这场人类灾难的纳粹分子过多地投入了同情与理解的成分,有为其翻案或洗刷罪行的嫌疑。如就有人指责本片的导演用一种艺术化的手法给残酷的历史披上了温情的外衣,甚至站到理解罪恶的立场上来描绘汉娜这个人物。

真的有为纳粹翻案或洗涮罪行的嫌疑吗?让我们从分析剧中主人公汉娜这个形象开始。

一、恶

汉娜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当1958年的夏季,15岁的德国少年迈克尔狂热地爱恋上比他大了20岁的汉娜,在她这里得到了爱情的欢愉,以及比家给予的还要多得多的温暖的时候,我们除了对他们两人间的年龄略感不适以外,其他方面似乎说不出什么微词,甚至某些时候,我们倒被两人炽烈的爱感动着,衷心希望他们能有一个美好的结局。然而,随着汉娜不辞而别,阴云与谜团开始布满我们的心:汉娜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她为什么神龙见首不见尾,为什么会在点燃了迈克尔内心熊熊的火焰后又毫不留情地泼上一盆冰冻的冷水?直到八年后,迈克尔已成为法学院高材生,作为实习生去旁听一次对纳粹战犯的审判时,我们才和他一样恍然惊醒,而过去的一切疑问也都随着法庭上那熟悉的声音的再次出现迎刃而解:汉娜之所以如此神秘,完全是因为她曾在纳粹集中营当过女看守的缘故。

如果仅仅是当过女看守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影片中迈克尔的老师在讲解法律时说:有8000人在奥斯维辛工作,但只有19人被判有罪,6人被判谋杀。要证明谋杀,首先要证明意向的存在,也就是说,虽然当时你在奥斯维辛工作,但如果只是在按上级的命令行事,并没有在上级的命令之外“额外作恶”的话,那你就是无罪的。换句话说,如果你是完全被动作恶而不是主动作恶,那么你就是无罪的。审判不是按照道德,而是按照法律,并且是按照“事件发生时的法律”进行的。

那么汉娜有罪吗?她有主动犯罪的“渴望’’和“行动”吗? 答案是肯定的。

集中营的幸存者指控说:汉娜在奥斯维辛集中营当看守期间常常选一些年幼的、虚弱的、会识字的女孩去为她朗读。她给她们吃的,给她们找地方休息,看起来像在保护她们,可真实的目的却是处死她们,好为新来的犯人腾出牢房。

集中营的幸存者还指控汉娜和其他的看守说:1944年冬,汉娜等人带着集中营的女犯们迁移,当晚在一个教堂住宿时遭到了盟军飞机的轰炸,汉娜和其他的看守眼睁睁地看着教堂内的几百个犹太人被活活烧死,却拒绝开门……

更加可怕的是,汉娜还是一个身在“恶”中却对自己的“恶”毫无认识、毫无悔意的人,她不但不为自己所犯下的罪恶忏悔,相反,竟然为自己辩解说是工作需要而已。

“换了你,又能怎么样呢?”恐怕谁都忘不了,理直气壮的汉娜拍着桌子质问法官的这句话语。

够了,当影片讲到这里,汉娜的形象巳是十分明晰。她是一个恶人,一个像屠夫般残忍地杀人的人,她根本不是什么美丽的天使,而是一个长着一副迷人面孔和优美身材的恶魔,是长着美丽花瓣迎风绽放灿烂夺目的罂粟,谁沾上她,谁就算是和撒旦结了亲。她之所以让迈克尔为她朗读,不是因为爱恋和倾慕,而是延续了在集中营的一种习惯和喜好,她从来也没有爱过迈克尔。迈克尔只是被她奴役和利用的一个工具,就像在集中营所选的朗读者当中的任意一个一样。

可怜的迈克尔意识不到这一点,他的世界只有汉娜,在和汉娜吵架之后总是哭着请求汉娜的原谅:

“你肯原谅我吗?” “你爱我吗?”

15岁,一个情窦初开、极度自尊、傲气冲天的少年,仅仅是因为爱着面前这个女人就忍受着一切不公平的待遇,甚至像乞讨一般地追问着对方爱不爱自己。尽管汉娜点头了,却只是在虚与委蛇。当时的迈克尔信以为真,而八年后,身处法学院的迈克尔终于了解了事实。他的第一个举动是来到奥斯维辛集中营,望着已归于平静的曾经的杀戮场所,他在想什么?极有可能的是:如果年代错乱、时光倒流,他也将成为被汉娜杀死的人的当中的一个。他为自己的这个发现害怕、痛苦、惊悚、战栗,于是采取了第二个举动——不仅止住了去看守所探望汉娜的脚步,相反,还向一个一直对他有好感的女生交付了足以称之为对恶女人背叛和报复的身体和感情。

迈克尔的选择是正确的,这也是我们希望他做的选择。

然而,且慢,当我们明白了这一点,为什么我们还跟迈克尔一样又陷人了另一个不可解开的结?望着法庭上一脸茫然、被人陷害的汉娜,听着旁听席上传来的阵阵“纳粹!纳粹!”的咒骂声,迈克尔在流泪,而我们,心情也久久不能平静……

我们是怎么了?我们的感情、道德究竟出了什么问题?难道她不是一个十恶不赦的恶人吗?为什么我们要为她今后的命运感到揪心?想来想去,全都是因为那个被汉娜苦心保守着,同时也未被迈克尔说破的秘密。

二、花

这就要问:在法庭上,汉娜要保守的秘密是什么,什么样的秘密值得她宁可终生坐牢也不愿意泄露?

汉娜想要保守的秘密其实很简单,就是她根本不识字,她是个文盲。当初,她之所以喜欢听迈克尔为她朗读而自己从来不看书就是这个原因。也正因如此,法庭上提交的那封写给监狱长的有关不开门让犹太人活活烧死的报告不可能出自她的手笔。在那场教堂罪案中,她和其他的看守犯的是同样的罪,既不是主谋,也不是主犯,所以,应该和其他的看守一样是被判几年而不是被判终身监禁。

正是由于她死死保守着这一秘密,拒绝在字迹鉴定时透露出自己不识字的事实,让其他的看守钻了陷害她的空子,而她自己似乎也愿意以牺牲自由为代价来继续维护这个秘密。至于迈克尔,原本可以出面作证,还历史一个真实的面目,让汉娜脱离终身监禁之灾,但他最终没有说出这一真相,为什么?原因有二:一方面,迈克尔在得知了汉娜的真实身份和曾经犯下的罪后,为发生在自己与汉娜之间的那段恋情感到羞愧,他无法释怀自己曾与法西斯成员有染,他觉着自己一旦说出真相便面子尽失,因此,在说出真相面对羞耻与保持沉默求得体面之间,迈克尔选择了后者;另一方面,迈克尔这样做也是出于对汉娜的尊重,以维护汉娜极力维护的尊严。

尊严,是的,我们在这里讨论到了人的尊严。约翰•高尔斯华馁说:“人受到震动有种种不同:有的是在脊椎骨上,有的是在神经上,有的是在道德感受上,而最强烈的、最持久的则是在个人尊严上。”

汉娜就是一个极其讲究个人尊严的人。她知道一旦对外公布自己是个文盲必 将遭到这个社会的耻笑、嘲讽和唾弃。为了尊严,为了面子,她想尽一切办法保守这个秘密,所以和迈克尔一起旅行时,路线、地图全由迈克尔设计,点餐时也和迈克尔保持一致,但有一点是必须做的,那就是自己也要摆出一副看菜单的举动,哪怕那菜单被自己的手拿倒了。

不管怎样,汉娜的这种自尊、自爱,甚至为了自尊而放弃自由的举动体现了人性中积极和美的一面,它深深地打动了所有观众的心。尤其是当我们想到汉娜这种对失落尊严的寻找,对尊严的极度追求,不是她自身的需要,而是社会偏见逼她如此的时候,我们就更加理解了发生在汉娜身上的这出悲剧的实质。是社会在按照知识的多少对人进行划分,而这种划分的标准让汉娜落到了最底层,她无法得到别人的尊重,只能受到蔑视和嘲讽。她无法接受这一点,她也想活得像别人一样有尊严。可是在和平年代,她找不到这样的机会,而战争到来时,她惊喜地发现,自己虽然是个文肓,但却比有知识的犹太人“高级”,于是她放弃了西门子公司给她提供的可以升迁的机会,主动报名到奥斯维辛集中营去当看守,之后便开始了各种残忍的报复行动:不仅杀死那些有知识的孩子,还眼睁睁地看着听着教堂内几百个犹太人在火中呼喊救命却不开门。她为什么这么做?思来想去,只能是因为强烈的自尊背后掩藏着强烈的自卑,而强烈的自卑导致了强烈的忌恨,强烈的忌恨让她成了一个杀人的人,也只有消灭了那些曾经瞧不起自己的人才能满足她那变态的极度的自尊。

同样,和迈克尔的关系也是如此,唯一的不同是她不能再像战争年代那样随意地奴役、随意地杀人,她必须拿身体做交易,但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种种的不平等以及不容分说的条条命令:

“给我读《战争与和平》。” 还有,“你伤害我,还没这个资格。”

应该说,汉娜希望做一个有尊严的人,一个不被人蔑视的人,一个和别人平等的人,这个要求并不高、并不过分。只是,她不能为了找回做人的“尊严”便去做恶人,更不能去做一个对罪恶还产生了依赖感的人。好在汉娜在人生的最后关头终于意识到了自己对他人、对迈克尔做出的伤害,她做出了心灵的忏悔,那索走她性命的书本以及那装钱的盒子洗出了她恶之外善的潜质。

正因为汉娜在恶之外还具备这种善的潜质,正因为汉娜保守秘密的举动是为自尊,才让迈克尔在接下来的长达十年的岁月里欲罢不能,他开始用朗读的方式对汉娜进行救赎,只可惜汉娜出狱之际,爱被破灭,走上了绝路。死,成了她最得体也最能保持其尊严的归宿,而故事的感伤因素也在这一刻成了全片的主旋律。

汉娜是一个悲剧。她不知道自己是扭曲的社会风气的变种。她在罪恶中寻找尊严,却构成了对正义和良知的背叛。

从这个角度说,汉娜是不是纳粹已经不重要了,德国人是否都参加过纳粹也不重要了。也许,这根本就不是一部反思“二战’’的电影,相反,它引导我们思索的是人性,是人性的本质、本质的剥离以及剥离后的挣扎与痛苦,换言之,影片的战争背景是完全可以被挪移和替换的,“二战”并不具有背景的作用性。小说也好,电影也好,引导着我们思索的是文盲与扫盲、文化与文明的那种触目惊心的,甚至足以让整个人类忧心忡忡的强烈冲突。也许这才是《生死朗读》体现给读者和观众的极其深刻的艺术内在性。

三、恶之花

在汉娜的身上,善与恶并行,这让我想起波德莱尔的《恶之花》,那本诗集的主题就是恶及围绕着恶所展开的善恶关系。恶指的不但是邪恶,而且还有忧郁、痛苦和病态之意,花则可以理解为善与美。波德莱尔破除了千百年来的善恶观,以独特的视角来观察恶,认为恶具有双重性,它既有邪恶的一面,又散发着一种特殊的美。因此,用“恶之花”来形容汉娜恐怕是最准确不过的事情。

汉娜是恶的,恶得令人发指:不但犯下了罪恶,而且不知罪恶,甚至直到临出狱的时刻,当迈克尔问她有没有花多点时间想想过去(自己所犯下的罪恶)?她却回答说关于你和我?这直接导致了迈克尔对她的彻底失望,这种失望也把汉娜送上了一条不归路。

汉娜又是可敬的。她极有个性,美丽而又勤奋,努力工作并充满生气;她喜好知识、喜好文学,还有极高的审美悟性。更主要的是她做出了自尊、自爱甚至为了自尊而放弃自由的举动。

汉娜是可怜的。为了一个不该做出的回答在监狱度过了自己的余生,尽管有迈克尔朗读过的书做陪伴,但毕竟这是强加给她的不幸。

汉娜同时又是坚强的。她敢于直面事实,敢于承认她所参与的罪恶的全过程。相对于那些矢口否认自己所犯的罪恶并且用极其卑鄙恶劣的手段陷害她的同道,她明显要胜出一筹。

她对尊严的近乎狂热的追求迫使她承认了那莫须有的罪名,她情愿让其他的看守奸计得逞也不愿暴露她觉得是一生中最大的耻辱。尊严与羞耻、自卑与自尊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把一个真实的、复杂的、多元的、难以言说的汉娜摆在了我们面前,又像是一块调色板,汇聚了人物的行为、情感、心理、个性等原色,画出了一幅立体的油画效果图。

看《生死朗读》,解读汉娜的形象,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起1993年大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辛德勒的名单》里,通过对阿蒙•歌德人木三分的形象刻画,塑造了一个不同于以往影片中简单化、模式化的纳粹分子形象,赋予了他立体的多侧面的特征。同样,2002年,罗曼•波兰斯基》在《钢琴师》里也塑造了一个喜爱钢琴音乐的纳粹军官,他居然能与作为正面人物的钢琴家在音乐世界里心灵相通。今天,我们从汉娜这里再一次感受到文学的力量,感受到它的形象的力量和审美的丰富性居然能远远大于它所能概括的思想。

感谢导演斯蒂芬•戴德利,感谢原作者本哈德•施林克,感谢凯特•温斯莱特,感谢拉尔夫•费因斯,当然也要感谢青年迈克尔的扮演者大卫•克劳斯,正是由于他们杰出而又卓越的努力让我们在巳经拥有了《辛德勒的名单》和《钢琴师》以及罗伯特•贝尼尼的《美丽人生》之后,又在经典电影收藏夹上多放臵了足以震撼我们心灵的《生死朗读》。

七、思考题及作业

还有哪些电影塑造过深入人心的人物形象,请回忆举例。

八、参考资料

1、《经典电影作品赏析读解教程》张险峰 北京大学出版社

法律影视赏析 篇5

——电影观后感

在《法律影视赏析》课上老师放了一部电影,电影讲的是美国诉讼历史上最大的一宗赔偿一亿三千三百万美元。电影看后感触颇深。

电影讲诉了艾琳.布洛科维奇是一个很普通的人,她高中毕业之后就结束了学业,两次结婚,并且生了三个孩子,没有稳定的工作,没有收入,没有什么文化。并且在赢得这一著名官司之前,她还刚刚输掉一场本该赢的人身伤害官司。她很不幸,处境很糟糕,在走投无路之际,她去找替他打人身伤害官司的律师,想寻求他的帮助,不知是出于自责还是同情,那个律师给了她一份普通的工作——杂物文秘。也就是这份工作给她带来了动力、希望和荣誉,她处理的是一桩污水处理案件,由于电力公司工厂排出的污水污染了周围居民的饮用水,致使六百多个附近的居民患上了癌症之类的绝症。赋予正义感和同情心的艾琳,决定要帮这些人维护他们的合法权利,为他们讨回一个公道,与是她开始了艰难的调查取证和了解案件事实的过程,可想而知,这个过程的艰难和任务的艰巨。但是天生的正义感和巨大的责任心驱使着她,在将近两年的时间里为这些受害者奔走。

通过这部影片,我还加深了对美国法律制度的了解。

一、英美法系国家的法律文化概述

美国是一个典型的英美法系国家,不论其立法风格还是司法程序都与包括中国在内的大陆法系国家有着巨大的差异。《永不妥协》这部电影从头至尾都是以美国法律诉讼为主线的,因此,通过欣赏这部电影,观众能够较为全面地了解美国等英美法系国家的法律文化特色和法律诉讼环节等。美国具有世界上最发达的法律制度,其国内的民众对法律也有着很高的信仰,法律文化已经深入了美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当发生各种纠纷之后,美国人往往倾向于通过法律诉讼的方式解决问题,诉讼已经成为美国人的定性思维。

(一)美国的陪审团制度

在美国的司法体系中,陪审团制度在法庭审判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陪审团制度的引入使得美国司法更加具有亲民化的特点,更能够体现出社会普通民众对法律的理解和评价。例如,在电影《永不妥协》中曾经出现了多次法庭审判的场景,每一次法庭审判都可以清晰地看到陪审团,镜头还刻意为陪审团做了几次特写,使观众对美国的陪审团制度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在美国,陪审团一般由12人组成,这些陪审团成员可能来自于美国社会的各个阶层,宗教信仰、文化水平、财产状况、家庭背景等也不尽一致,但正是因为成员来源的分散性才充分体现了美国司法审判的公正性。在影片中,双方当事人在庭审时提交证据,进行质证和自由辩论,法官和陪审团则作为中立者倾听双方的发言,在这个过程中,法官不能主动地介入到双方的论辩之中。美国的庭审制度和中国、德国等国家的庭审制度有着很大的差异,在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庭审理过程中,法官是处于绝对的中心地位,并且可以根据自身的职权对审理进行积极的介入,例如,询问双方当事人、对双方提出的证据提出质疑等。因此,美国的司法制度同大陆法系的司法制度相比,更能削弱国家公权力在审判过程中的影响力,从而进一步反映出社会公众对法律纠纷的看法和评价。最后,美国法官根据陪审团提出的意见,结合相关的判例或者法律规定作出最终判决。在电影中女主人公艾琳?布罗克维奇出席交通事故的法庭审理时,法官和陪审团只是静静地聆听艾琳.布罗克维奇以及她的诉讼代理人的申诉,这一场景就可以明显地体现出美国独具特色的司法审判制度。

(二)美国的判例法传统

英美法系国家也称判例法国家,在这些国家的司法审判程序中,以前出现过的经典判例对最终的法院判决有着重要影响。法官在倾听完当事人的陈述和辩论之后,需要根据以前出

现过的与本案较为相似的判例作出判决,因此,美国法官在处理案件的时候往往比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官拥有更多的自由裁量权,如何正确运用判例成为评价法官司法水平的重要标准。在电影《永不妥协》中,PGE公司非法采用对人体有害化学物质,严重污染了周围的生态环境,并对民众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的损害。尽管影片的最后忽略了法官审理案件的具体过程,但是根据美国的司法制度可以确定,法官肯定引用了美国以前相关的环境侵权损害赔偿方面的判例,并结合陪审团的综合意见和相关的法律法规作出最终判决。

二、美国环境诉讼行为的界定

环境侵权行为是一类较为特殊的民事侵权行为,指因工厂企业等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的违规排污行为所导致的不特定人身体健康和财产方面的损害,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应承担相应民事损害赔偿责任的行为。美国是一个非常重视环境保护的国家,在环保方面的立法也比较健全和完善,在发生了环境侵权损害案件之后,基本能够做到按照正常的司法程序进行处理,并获得一个较为公正的审判结果。电影《永不妥协》所讲述的就是一个典型的环境侵权损害赔偿案件,影片中PGE公司违规使用对人体有害的六价铬的行为是符合环境侵权行为的基本定义的。环境侵权行为是伴随着工业的发展而出现的新型侵权行为,因而与传统的民事侵权行为有着较大的差异。

首先,环境侵权行为的受害人具有广泛性。环境侵权行为往往是一些规模较大的工厂或者企业的排污行为,那么在一定范围内的生态环境都不可避免地会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在这种情况下,生活于该地区的居民都会受到污染物的侵害,因而会导致被侵权的人数众多,而且分布范围较广。电影《永不妥协》中,由于一个小镇周围的水源受到了有害化学元素的污染,导致镇上大部分居民的身体产生了不良反应。有的得了不孕不育症,有的得了后天性的遗传病,有的子宫被切除,还有的造成了高位截瘫,等等。由此可见,环境侵权行为的受害人往往具有不特定性和分布广泛性,同一个环境侵权行为所造成的损害也因不同的受害者而差异甚大。大量的原告和多样化的损害情形使得环境侵权损害赔偿诉讼非常复杂,调查取证也非常困难,而且也难以对众多的受害者进行组织和协调。

其次,环境侵权损害赔偿诉讼的被告具有特殊性。在环境侵权损害赔偿案件中,原告和被告双方的实力相差巨大,具有严重的不对等性。环境侵权行为的主体一般是拥有雄厚资产的大型公司,掌握着丰富的政治和经济资源,在全社会范围内都具有影响力。这些涉案公司可以利用具有优势的各种社会资源和专业的律师团队来为自己进行辩护和免责,同时,由于美国的司法程序非常繁琐,因此,原告往往难以承受巨大的诉讼压力和高昂的诉讼成本,最终选择放弃诉讼。

此外,在环境侵权损害赔偿案件中,原告受到了环境污染的严重影响,身体经常忍受着巨大的痛苦,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仍然坚持诉讼的话往往会感觉力不从心,即使最后赢得了诉讼,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享受损害赔偿所带来的益处。

在电影《永不妥协》中,被告是一个巨无霸公司,拥有着上百亿美元的资产和遍布各地的分支机构,而且对政府部门也有着不小的影响力。当女主人公艾琳.布罗克维奇和律师埃德?马斯瑞面对如此强大的诉讼对手的时候难免会感受到强大的压力,在办案的过程中他们也多次受到了PGE公司代表的威胁,但是最终艾琳.布罗克维奇克服了种种困难,终于战胜了强大的对手。从这一点可以看出,环境侵权损害赔偿诉讼的难度较大,即使在美国这样法制健全的国家也会面临巨大的诉讼压力,但是通过这些锲而不舍的努力和决不放弃的决心又充分展示出了艾琳?布罗克维奇的人格魅力和执著严谨的法律精神,而这也是一大批美国法律从业者的真实反映。再次,调查取证难度大。环境侵权损害赔偿案件非常复杂,牵涉范围广,受害人众多,这些都大大增加了调查取证的难度。而不论是在英美法系还是在大陆法系,证据都是决定诉讼成败的关键因素,只有掌握了足够的证据,才能真正地把握诉讼的主动权。

三、电影《永不妥协》所体现出的法治精神

影视作品翻译 篇6

电影是同时兼备商业性和文化性的产物,而且其商业特点也是突出的。因此,电影制造商和导演的主要目的就是赚取利润。同时,影片还必须要有商业价值。电影的商业价值主要体现在电影片名对观众的吸引力度。电影的片名质量直接关系到其票房的好与坏。译者要充分掌握翻译语言的文化特征和审美情趣,才能制作出深受广大观众喜爱,欢迎的电影片名,并激发其观看电影的欲望。

比如电影“Ghost”,故事叙述了一个演员目睹了罪犯的整个犯罪过程,结果被谋杀,但灵魂却留在了人间。因很担心女朋友的安全,所以他想借助神的能力和他的女朋友交流,告诉女朋友的处境多有危险。最终在巫师的帮助下杀死了凶手,保护了女朋友的安全。此影片中,主人公以他的个人情感表达感动了无数观众。这就是我们翻译电影片名的关键所在。因此,我们要抓住这一要点来进行翻译。切勿直接翻译成“鬼”,这样的话可能会导致观众对电影的情节产生误区。此外,这部电影与中国的《聊斋》有很多相像的地方,为了使观众更容易理解,看起来更有新意并有吸引力,译者把它翻译为“人鬼情未了”。

此外,商业价值的另一个特点是,电影作品的片名不但要求新奇,还要善于制造悬念以及浪漫的气氛。如:电影“Sister Act”译为“修女也疯狂”,“The Net”译为“网络惊魂”。此类电影作品的片名就显得非常新颖、独特、精彩。电影“The Rock”译为“勇闯夺命岛”或者“石破天惊”也恰当不过。以上此类电影作品的片名翻译就成功的把艺术和商业密切联系了起来。

(二)信息价值原则 电影片名翻译要做到翻译标题形式与原片内容的相统一,也就是信息价值等价,这是最基本的翻译原则。通过以上叙述,我们可以看到,电影作品的片名包含有较强的信息内容。电影片名虽然客观上要求简洁明了,但一个人物,一个词却含有大量的信息内容。“True Lies”(《真实的谎言》);“Meet the Parents”(《拜见岳父大人》)。这两部影片片名浅显易懂,让观众一看到它就知道是哪种类型的影片。“the Sound of Music”(《仙乐飘飘何处闻》),而此类片名仅仅只适合各类歌舞片。因此,在翻译电影片名的同时,我们一定要知道原译名是不同于其实际内容的。

(三)文化价值原则 在电影片名翻译的过程中,文化特征是最困难的翻译内容。每一个民族语言都有它自己的词汇、句法结构和表达方法。由于中西方文化有很大的差异和不同,文化价值的实现主要表现在充分理解、准确传递电影原片名的文化信息和情感,以避免出现误译这一方面。比如,1995年的一部著名心理惊悚片“Seven”(七宗罪)。这部电影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黑暗的背景,讲述了一个极其富有哲学意义的犯罪故事:一个杀人如狂的凶手,他自认为是上帝,并围绕天主教的“七大死罪”一个接一个的“惩戒”世人。这七条死罪是指人们通常习惯性犯下的七种错误,即:暴食(gluttony)、贪婪(greed)、懒惰(sloth)、淫欲(lust)、骄傲(pride)、嫉妒(envy)和暴怒(wrath)。“Seven”,这个在宗教上非常神秘的数字在这部电影里可以说是无处不在,七罪、七罚、七次下雨、故事发生在七天内,甚至,最后的结局也由罪犯定在第七天的下午七时。但是,我们想象一下,如果我们简单的汉译为一个“七”字,中国的观众是绝不会产生文化共振的,更不会理解其电影的含义所在。所以影片公映时被译为《七宗罪》,即点明了这个故事主线和最主要的宗教意义。此影片可称之为文化价值体现的经典范例。

再如,美国经典影片“the Third Man”,其最初的翻译是“第三者”,而这导致一些观看此影片的中国观众误认为这部电影是婚姻的伦理电影。事实上,“the Third Man”指的是在一次交通事件中,第三个见证的人。如今这部影片已改译为“the third person”。由此看出,电影名称翻译不单纯只是语言转换的过程,同时也是两种文化交流的社会现象。在电影片名翻译中体现文化价值,促进文化交流和理解,是电影片名翻译的重要任务。

(四)审美价值原则 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即翻译的艺术性和译名的艺术性。电影作品的片名翻译也是如此,因为它是译者对电影名称的新的艺术性创作。此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上升,人们的审美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客观上要求译名还要有一定的艺术性。一个好的译名在传达“美”这一信息时,常常会引起观众的想象。“Gone With the Wind”,“ the Secret Agent ”分别翻译为《乱世佳人》和《间谍末日》。所以从以上翻译不难看出,翻译的名字虽然是简短的,但字里行间却能传达出强烈的信息与美丽的声音。这就是中国文化的一个主要特征。

1.音译

翻译学的音译法是使用一种语言读写出另一种语言的词或词组发音的翻译方法。在英语片名中,常用在剧情中起关键作用的人名、地点、事件名作为片名。这个时候,如果这些名称已为观众所熟知或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同时又能更好地传达异国风情,让“外语文本的语言及文化差异把观众带入外国情景”,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就采用音译法。

这样的例子很多。例如, Jane Eyre《简爱》,Tess《苔丝》;Chicago芝加哥;Romeo and Juliet罗密欧和朱丽叶;Troy《特洛伊》;Harry Potter《哈利・波特》等。当然并不是每个西方人物、地名、历史事件都以音译的方式来翻译,有一些观众不熟悉的人名为题的电影如果直接音译过来则没有什么意义,或者一些容易引起误导,或给观众摸棱两可的音译片名是我们所极力避免的。如:Forrest Gump《福雷斯特·冈普》没有任何意义,不能给观众留下任何印象,而其耳熟能详的译名《阿甘正传》更具趣味性,使人联想到鲁迅先生的名著《阿Q正传》。

2.直译

直译就是照字面意思直接来译,指在语言共性的基础上, 根据原文语言和目标语的特点,在译文语言条件许可时,既保持原文的思想内容,又尽可能保持与原文语言形式相对应的形式(如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等)的翻译。电影片名大多有较强的具象性,生动简明,采取直译的方法,可以用相同的表达形式来表达同样的内容,也能产生同样的效果,简洁易行,既保留了原文的格调与“洋味”,又求得了译名与电影内容的统一美。因为传统的片名翻译理论认为,保留原片名“原汁原味”“原风原貌”的直译是最佳译法,“原汁原味”、“原风原貌”亦即鲁迅先生所说的保持“异国情调”和“洋气”。

电影“A Walk in the Clouds”的译名《云中漫步》堪称上乘之作。电影描写一对青年在弥漫着葡萄花香的葡萄园中相亲相爱的动人故事,影片中的葡萄园取名“Clouds”,占地广阔,绿茵一片,云雾缭绕,有如梦境一般,相爱的男女主人公漫步园中,既浪漫又富有诗意!“A Walk in the Clouds”的中文字面意思为“在云中走”,被直译为《云中漫步》,既保持了英文原意,汉语译名读来又充满诗情画意,让人浮想联翩,仿佛见到了云朵般纷飞的葡萄花,也闻到了沁人心脾的芳香。直译的精彩电影片名还有:“Dances with Wolves”《与狼共舞》、“Rain Man”《雨人》、“True Lies”《真实的谎言》、“A Streetcar Named Desire”《欲望号街车》、“A Beautiful Mind《美丽心灵》、“Air Force One”《空军一号》。Death on the Nile 《尼罗河上的惨案》;Pride and Prejudice《傲慢与偏见》等。

3.意译(另译)

直译虽然效果不错,但并不是所有的片名都适合直译。由于东西方语言和文化的差异,某些片名必须采取意译(另译)的策略。

什么是意译(另译)呢? 陈宏薇 将词语的“意译法”定义为:译者在受到译语社会文化差异的局限时,不得不舍弃原文的字面意思,以求译文与原文的内容相符和主要语言功能相似。所以,意译并非“胡译”或“乱译”,而可以概括为“得意忘形”———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以对影片内容的正确把握为根据,抓住原文的意义,抛弃原文的形式。意译与直译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表达形式这一层面上。

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美国电影“Gone with the Wind”就是采用了意译的手法。小说译名为“飘”属于直译,较为忠实于原文,作为小说译名来说实属精品,但作为电影片名其市场性与文艺性却逊色不少,远不如“乱世佳人”能够充分地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再来看看“Waterloo Bridge”《魂断蓝桥》,“Waterloo Bridge”直译应该是《滑铁卢桥》,但我们只要一提到滑铁卢桥,必然会首先联系起拿破仑和他的滑铁卢之战。不过此滑铁卢非彼滑铁卢,前者是炮火连天、硝烟弥漫的战场,而电影中的滑铁卢桥却是悲伤的爱情故事的象征,是故事的发生地和终结地。译者对bridge采用了直译,保留了“桥”的概念,但变通借用了中国唐代美丽的蓝桥会(裴航夜遇仙女)的民间故事和中国传统的“蓝桥”的概念,加上“魂断”两个字,既体现了电影爱情的主题又影射了女主人公的命运,悲剧内涵一目了然,这个翻译成为电影片名翻译史上有口皆碑的佳译。

意译的例子还有好多,请比较下列翻译:“Home Alone”《独自在家》《小鬼当家》、Face Off”《变脸》《夺面双雄》;“Forrest Gump”《福雷斯特·冈普》《阿甘正传》、“Ghost”《幽灵》《人鬼情未了》。每一个片名都有相对应的两种译法,第一个直译与第二个意译的优劣无需多言,读者自然能有所体会。

4.音译加意译

在采用人名、地名、事物名称等作为片名的情况下,对观众熟知的名字先音译,再结合影片内容适当增词,这种音译加意译法能更贴切的反映影片的内容。

如美国动画片 Tarzan 被译为《人猿泰山》,既保留了主人公 Tarzan 的音译,又突出了其半猿半人的身份,可谓形神兼备。又如:Patton《巴顿将军》Titanic《泰坦尼克号》Shreck《怪物史莱克》Robinson《鲁滨逊漂流记》Philadelphia《费城故事》Shakespeare in Love《莎翁情史》、Garfield《加菲猫》。都是通过在音译的基础上,增加信息的翻译方法。

5.直译加意译

有些片名虽然能按字面意义直译,但译名仍不够理想。这时可以采用直译加意译法,即在原意的基础上适当调整,按照原片内容和风格增词或减词,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文学作品与影视作品的互动研究 篇7

文学作品以时间为主线平面叙述, 影视作品以空间为主线立体叙述, 两者得以相通的根源在于他们都属于叙事艺术。“文学与影视在叙事上的相通, 使得二者之间形成一种互动和转化, 影视在成为独立艺术之后, 仍然需要从文学中汲取营养, 而文学也借成熟影视艺术的推动, 自觉地凸显其电影性和日益丰富自己的叙述手段。”[1]总的来说, 文学作品用语言塑造艺术形象具有间接性, 影视由声音和画面构成艺术形象具有直观性。文学作品与影视的融合无疑成为当今时代的一种需要, 二者相互促进, 共同发展, 共同促进文化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

一、文学作品是影视作品的基础

文学的繁荣为影视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源。文学作品在内容上、叙事手法上、形象塑造、风格建构、艺术品位以及审美等多方面, 已经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所以影视作品从文学艺术作品中取其精华, 无疑是一条捷径。另外, “文学作品注重思想层面和美学层面给人以双重生活写照, 这样的写照能有效地克服影视艺术商品化造成的弊端。以画面为基本载体的影视艺术, 如果没有影视文学作为支撑, 很容易陷入单纯追求画面、声效感觉的刺激误区。”[2]

由于文学作品本身具有厚实的人文底蕴, 它可以使影视艺术作品的思想深度与文化品位得以加强, 以至于以文学作品为基础的影视作品往往会取得巨大的成功。影视艺术作品只有在文学艺术支撑的基础上, 才能展现其内在价值;才能通过屏幕给大众范围最广、吸引力最强的直观展示。

(一) 文学作品为影视拍摄提供题材

“在中外影视作品中, 有将近半数是由文学作品 (主要是小说) 改编而成的, 特别是那些伟大的文学巨著, 多次被搬上银幕荧屏。可见影视艺术与文学有着血脉相通的亲缘关系, 对小说的借鉴使影视艺术创作者们获得了灵感。”[3]

实践证明, 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使得影视取得备加的成功。如《飘》、《傲慢与偏见》、《老人与海》、《简爱》、《呼啸山庄》、《阿Q正传》、《雾都孤儿》、《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等, 还有《山楂树之恋》等最近拍成的影片。就是由文学作品改编为影视作品的成功案例。此类作品从人物的再现到情感的发挥, 从内容的铺张到时代社会的问题揭示, 都达到了艺术的审美标准, 反映出了艺术的人文性, 审美性的特征。由此可见优秀的文学作品本身就具备影视艺术作品的基本要素。

(二) 文学语言是镜头语言的基础

“文学作品是语言的载体, 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抽象性, 这种思想性和抽象性为影视作品的镜头提供了语言的创新空间, 并成为影视作品丰厚的艺术底蕴关键所在。”[4]

以最基础的写景方面为例, 小说《山楂树之恋》中, 静秋一行人到达西村坪时描写到:“之间一条小河像条绿色的玉带, 蜿蜒着从山脚下流过, 环绕着西村坪。沐浴在初春阳光下的西村坪, 比景秋以前下去锻炼过的几个山村都美丽, 真算得上山清水秀。”如果要给电影定义一个颜色, 那么《山楂树之恋》无疑是青涩而朦胧的绿色, 因为其一开场就用山清水秀的景透露了整个故事的基调。

文学作品用语言塑造的艺术形象具有间接性, 文学作品文本中并无实际的声音和直观的画面, 文中塑造的形象需要依靠读者的想象和联想进行再创造, 所以将文学作品改编为影视的过程, 既是导演自己将文字表达或描述的声音和画面在头脑再转化, 复现为逼真可感的艺术形象, 利用镜头描绘出来, 使影视由声音和画面构成的艺术形象具有直观性。另外, “小说文学的整体艺术不仅体现在全书布局结构和情节安排上, 而且也体现在人物性格塑造上。”[5]如静秋与老三第一次见面的情节, 电影完全尊重了原著, 从侧面刻画出老三耿直爽朗的性格、阳光又具有艺术气息的形象, 使得静秋虽然一遍又一遍地提醒自己这个人各个方面都很“小资”, 但是却忍不住向其倾心。凸显了那个特定时代背景下, 静秋对老三怦然心动却自身纠结不已, 生动地刻画出了一个既向往浪漫的生活方式和爱情, 又被现实与家庭的原因所迫, 不得不压制自己内心渴望的静秋的艺术形象。

(三) 文学叙事是影视叙事的源泉

电影的叙事和叙事技巧最早是从文学那里学来的。“文学是以时间艺术为基础的线型叙述艺术, 而影视艺术是以空间造型为主导的时空综合艺术。”[6]从有剧情片开始, 当文学式的叙述方式就开始在影视作品中出现, 就是剧情片历史的开端时间。这种原始的经典的电影叙述技巧从空间和逻辑上的线索, 传达给观众一个完整的故事。无论是《广岛之恋》的意识流, 还是《英雄》的多重视角的多元化电影叙事结构, 所有五花八门的叙述方式都是在这个基础上演变而成。而《山楂树之恋》张艺谋更是难得一见地摒弃了花哨的手法, 单纯地用情节主导结构。

二、影视手法使文学作品立体化

总体上讲, 文学作品是平面的, 而影视作品是立体的。从叙事结构、镜头的运用、声效的村托、还有色调的设计到场景布置、演员动作设计、语言的表现等等。影视通过给观众视觉与听觉的强大刺激, 使文字的描述在脑海里逐渐立体化。

(一) 镜头语言使人物形象及故事情节更饱满

文学形象具有模糊性和间接性, 而影视艺术通过蒙太奇把一个个分切镜头组合起来, 把声音与画面直接完整地呈现给观众, 因而其艺术形象具有强烈的直观性、形象性。

以两类作品中“细节”描写为例, 文学作品中的细节描写可以进行细致的细部刻画, 其中对诸如道具式的细节刻画必须花费一定的篇幅。这样就是以暂时中断故事情节叙述的线索为代价来换取的, 因而对情节性较强的作品而言, 就不适宜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笔墨停留在细节的描写上, 以免影响情节的进展和故事的铺叙。但在影视作品中这种担心就不必要了。因为影视手段具有立体化的画面感, 它可以通过镜头的变化如:使用特写、快慢镜头或者反复呈现等方式来直观地描写细节, 引起观众的特别注意。甚至通过场景的布置, 道具的使用, 人物动作的设计在几个短短的镜头转换间流畅地刻画出文学作品的内涵和深意。因此影视作品中的细节表现往往和影视叙述接合在一起进行的。所以相对来说比文学描写更加流畅。

如电影《山楂树之恋》中老三和静秋在凉亭休息, 两人合披大衣太小了, 于是老三便把大衣穿在自己身上。此时作品就通过特写镜头语言去表现静秋脸上微微不满的表情。当老三将静秋拉到怀里, 两人面对面站着裹着, 说:“这样还冷吗?”这时镜头又特写静秋依偎老三怀里, 脸上出现了羞涩的表情。这样利用特写镜头语言来表现恋爱中的少女———静秋那种娇羞的内心细节, 也体现在文革年代恋爱中的青年男女渴望相拥……由此推动戏剧情节向前发展。使人物有血有肉, 形象饱满, 让情节有声有色, 引人入胜。

(二) 色彩基调对作品整体风格的体现

“电影色彩的运用, 是视觉上对影片的故事内容和人物性格的塑造是一种直观的表达。在情绪上则是视觉的心理暗示。”[7]色彩是影视画面的重要造型元素, 是影视工作者审美情趣和主观意识的集中表现。虽然线条、形状等组成了画面形象的基本造型、丰富多变的构图样式和视觉形象, 但色彩却可以直接作用于观众的视觉心理, 在画面中显示出强烈的冲击力和影响力。在影视后期特效的设计与制作时, 影视工作者必须具有较强的色彩构成意识和色彩表现意识, 掌握将色彩从一般视觉生理体验上升到心理审美的高度技巧, 通过对色彩的选择、调整和组合, 使画面具有和谐的美感和丰富的内涵。

电影《山楂树之恋》的基本色调是绿色, 影片中也大量使用了绿色的场景及道具等元素, 为的就是凸显静秋和老三之间这一场纯洁的爱情主题。开始时西村坪青涩的、朦胧的绿, 表现出在那个特定的年代环境下初恋的纯净。后来两人隔河相望, 两岸绿树相应浓翠欲滴, 连河水也被倒映出浓烈的绿。

这种色彩的运用恰当地表现出两人情不自禁浓烈而纯粹的感情, 突出了该部作品浪漫、凄婉的纯爱主题, 这也是影视作品相对于文学作品的一大优势所在。

(三) 声效对叙事节奏的支撑

影视语言中的画面部分非常重要, 但是如果只有画面的影片是苍白的, 就像从前的默剧, 于是声效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影视中的声效是由人声、音响、音乐三个部分构成, 做影视后期的剪辑师们是最重视声效的。音乐能带给影片新的灵感。它决定了一个片子的风格、节奏、情绪。一个镜头的动作, 要切中音乐的节点, 才能让观者看着舒心, 这也是影视作品相对于文学作品的另一大优势。在《山楂树之恋》中, 其主题曲是前苏联歌曲《山楂树》原名《乌拉尔的山楂树》, 它描写工厂青年的生产生活和爱情, 曲调悠扬潺潺, 词语意境深绵。韵律起起伏伏间, 流转着浓郁的乌拉尔风情———纯真、优美、浪漫。所以老三第一次“不见其人只闻其声”的出场, 就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也深深地吸引了静秋。而《山楂树之恋》的配乐是由陈其钢所作, 曲风也印证了影片在文革时代背景下克制隐忍的写实路线, 平静内敛的旋律虽然不至于马上让人有掉眼泪的冲动, 但是总让人有那么点感觉, 以至于积累到片子结尾, 静秋闻讯赶到医院, 看着病床上的老三, 静秋哭着呼唤, 背景音乐此时淡淡地入景, 此时仍旧是那样平静内敛的旋律, 与静秋的哭泣和呼唤、老三的病容和泪水, 还有老三视线上方两人欢笑的黑白合照结合起来, 让人潸然泪下。

音和像相辅相成。影视作品中的画面内容, 画面色调, 镜头的快慢, 揉合了音乐, 不着一字, 也尽得风流。

三、影视作品与文学作品互动发展之路

影视作品与文学作品互动的最佳方式即为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影视作品要在滚滚商业浪潮中更好地发展, 取得更大的突破, 贵在深挖文学作品精髓, 并不断艺术创新。如果仅仅将影片停留在娱乐和附庸风雅的艺术层次, 或者被植入性广告等条件等局限, 那它充其量不过是一道内涵贫乏的精神快餐。如果在改编过程中对原著理解不够, 虽然其在票房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但还存在不少这样的缺憾。例如静秋在修篮球场, 老三在静秋家发现静秋的脚都被石灰烧伤了, 当时就流下了心疼的泪水, 小说如是说:

“她没听到他答话, 抬头一看, 见他站在那里, 盯着她的脚, 满脸都是泪。她慌忙说:“你———这是干什么呀———, 男的哪兴流泪的?”老三抹一把泪, 说:“男人不为自己流泪, 男人也不兴为别人流泪?”

而在影视作品中, 老三看着静秋的脚只是难过的表情。虽然这看似改不改无所谓, 但是因为这与后来静秋的母亲与老三的对话有联系, 且如此平淡地处理老三心疼静秋而流泪的情节, 让只看电影的观众摸不准老三对静秋的深厚感情。

四、结语

总的来说, 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在现代商业发展的背景下经历着机遇和挑战。优秀的文学作品作为主旋律文化的载体, 而影视作品作为大众文化的载体, 为广大受众提供了寓教于乐的视听盛宴与丰厚的文化知识, 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在影视与文学互动的同时更应注重影视作品文化和艺术价值, 深刻地理性地思考文学作品的发展之路。文学作品改编影视要想取得长足的发展必须注重自身的艺术价值, 不盲目跟风, 而影视改编文学作品也不应只是将剧本改为故事脚本的过程, 深刻挖掘作品的文化意蕴, 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 才是文学和影视这两大艺术体系发展的基础和宗旨。也是两种大众文化互动发展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葛春先.谈影视艺术的综合性审美特征.[J].电影文学, 2010 (11) .

[2]佚名.漫谈影视文化审美品味[EB/OL]. (2008-10-05) http://www.qiqi8.cn/article/31/34/2008/2008100564886_3.html.

[3]刘文飞.文学改编影视艺术的综合表现力[J].电影文学, 2007 (6) .

[4]佚名.谈谈文化审美品味[EB/OL]. (2008-09-30) http://www.studa.net/Movie/080930/11150336-2.html.

[5]申丹, 韩加明, 王丽亚.英美小说叙事理论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28.

[6]佚名.文学与影视的区别与相通[EB/OL]. (2011-10-27) http://www.wenku.baidu.com.

经典影视作品赏析论文 篇8

关键词:导演思维 影视作品创作 影响

导演是影视作品拍摄过程中的核心人物,也是指挥整个剧组完成各项任务的中心力量。所谓导演思维,就是指导演在实际拍摄影视作品时产生的心理活动。导演思维不仅有利于升华影视作品的内涵,而且也有利于诠释和提升影视作品的主题与精神。同样,作为导演思维的产物和结晶,影视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导演的意识和目的。通常情况下,大多数观众在观影过程中往往会关注影片的导演,由此可见,导演在影视作品中占重要地位。

影视导演是整个剧组的艺术灵魂,也是影视作品的动力和源泉。传递和表达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情感是每个影视导演工作的主要方向。除此之外,在影视作品拍摄过程中,导演还需扮演好指挥者和管理者的双重角色,既要现场指挥演员完成作品的拍摄,又要管理和协调整个拍摄团队的工作。因此,导演思维模式对拍摄影视作品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对剧本的选择

众所周知,剧本的选择是影视作品拍摄的必要前提,也是导演执导作品的首要任务。因此,许多影视导演在开拍作品之前会仔细考虑剧本的内容和题材、剧本呈现的形式、观众对于剧本的喜好等诸多细节。然而,导演思维在这些细节上就要发挥其独特的作用,由于每个导演对剧本有不同的理解,因而对剧本的选择也就呈现多样化。

二、对演员的选择

导演对演员的选择,也是导演思维对影视作品影响的一个部分。一般而言,导演对演员的选择具有自主性和自发性,这是因为演员自身的形象会改变观众对其影视作品的看法和观点。因此,导演在选择演员时会细致分析剧本角色人物特征以此寻求实际生活中与剧本角色相近的演员。

三、对叙事手法的选择

叙事手法是影视作品得以呈现的重要媒介,也是影视导演执导过程中惯用的技巧。在影视作品的具体的叙事手法上,每一位导演对其作品表现手法的选择不尽相同。由于不同的导演采取不同的叙事方式,比如,《红高粱》采取细腻丰富的表现方法,《泰囧》采用幽默诙谐的表现形式等,影视作品呈现给观众的感觉也是不尽相同的。因此,对叙事手法的选择也是导演思维对作品影响的重要方面。

四、对镜头语言的选择

镜头语言是指拍摄过程中的镜头像语言一样去传达作品的内涵和思想。在影视作品拍摄过程中,镜头语言既能带给观众直观的视听感受,又能增强影视作品的感染力。影视导演需在拍摄过程中指挥摄影师及时调整长短快慢镜头,从而能够展现影视作品独特的艺术魅力,让观众去体会拍摄者透过镜头所要表达的内容和主旨。因此,对镜头语言的选择也是导演思维对其作品影响的重要体现。

五、后期制作

所谓后期制作是指利用在实际拍摄过程中获得的素材,通过专业的合成技术,进行镜头剪辑,最终形成完整的影片。由于拍摄场地、环境等诸多原因,影视作品的后期制作就能使作品有序完整地演绎出来,这不仅意味着导演在拍摄过程中要丰富影视作品的情节,而且也要利用不同的作品素材,从而更好地将影视作品的内涵和情感传递给观众,满足观众的品味和需求。不同的导演对作品后期制作的观点和想法不同,不同的后期制作所呈现出不同的作品画面,因此导演思维模式对影视作品的后期制作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六、包装宣传

作品的包装宣传凝结了影视导演和宣传设计师的心血和智慧。它是影视作品的外在形象,也是提高和增强其公众影响力和认可度的重要途径。此外,大部分的数据研究也表明了影视作品的前期包装宣传会影响观众观影的喜好程度。因此,不同的导演会采用不同的包装宣传方式,其中以电影海报、电影预告片等宣传方式为主,导演的思维会影响其影视作品的宣传理念和风格。

七、结语

导演的思维方向决定其影视作品的火爆程度。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影视作品集中体现了导演的思维模式和内在素养。由于其自身知识水平、人文素养、周围环境等因素的不同,影视导演的思维模式又呈现出多样性。导演思维模式深深影响着影视作品的发展,对影视作品所展现出的内容和思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导演思维对影视作品的拍摄、制作和宣传等方面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杭东.中国新生代导演电影对草根审美的消费[J].中国电影市场, 2015(01).

[2] 格·托甫斯托诺戈夫,童宁. 通向导演构思之路[J].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12(03).

上一篇:cis策划设计下一篇:10分钟英文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