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文《美丽的小兴安岭》原文

2024-09-03

小学语文课文《美丽的小兴安岭》原文(精选6篇)

小学语文课文《美丽的小兴安岭》原文 篇1

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有数不清的红松、白桦、柞树……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

小兴安岭的树海一年四季都是美丽的。

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山顶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哗哗地流着。几只小陆(艾丽)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河里涨满了春水。一个个木排随着流水往前淌,像一支舰队在前进。

夏天,树木长得郁郁葱葱,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太阳出来了,千万缕金光像利剑一样,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秋天,白桦和柞树的叶子变黄了,枫树的叶子火一般红,松柏显得更苍翠了。秋风吹来,落叶在林间飞舞。这时候,森林献出了许多宝贝,有酸甜可口的野果,有又香又脆的榛子,有鲜嫩的蘑菇、木耳,还有人参等名贵药材。

冬天,雪花在空中飞舞。树上积满了白雪,地上的雪厚厚的,又松又软,常常没过膝盖。西北风呼呼地刮过树梢。孙熊不得不躲进大树洞里。它们用舌头舔着自己又肥又厚的.脚掌,不耐烦地等待着春天。松鼠有时候还在枝头散步,它们靠秋天收藏在树洞里的山果过日子。小兴安岭是一座巨大的宝库,也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

《美丽的小兴安岭》赏析

《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文章中,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风光及丰富的物产,抒发了对祖国美丽河山的热爱。

第一自然段概括叙述小兴安岭的特点:绿色的海洋。第二至五自然段分别具体叙述小兴安岭四季景色;第六自然段做总结,首尾呼应,紧扣题目。课文的语言生动、形象,贴切地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使文章充满感染力。

作者通过运用美词美句描绘了一幅动人的景象,表达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其次,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可以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不同的美丽,了解小兴安岭丰富的物产资源,以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和自豪感,提高学生保护森林的意识。

核心提示

小兴安岭:亚洲东北部兴安岭山系西北—东南走向山脉之一。位于中国黑龙江省中北部。属低山丘陵,西北接伊勒呼里山,东南到松花江畔,长约500公里。小兴安岭西与大兴安岭对峙,又称“东兴安岭”,亦名“布伦山”。

红松:是松科松属的常绿乔木,树高可达30米,胸径1米;一年生枝密被黄褐色或红褐色柔毛;冬芽淡红褐色,矩圆状卵圆形,先端尖,微被树脂,芽鳞排列较疏松。

白桦:落叶乔木,树干可达25米高,50厘米粗。白桦喜欢阳光,生命力强,常形成大片的白桦林,是形成天然林的主要树种之一。木材可供一般建筑及制作器、具之用,树皮呈白色,光滑像纸一样,可分层剥下来,用铅笔还可以在剥下薄薄的树皮上面写字,树皮还可提桦油。白桦树是俄罗斯的国树,是这个国家的民族精神的象征。

栎树:为落叶或常绿乔木,少数为灌木。高达25米。树皮暗灰褐色,略平滑,有些弯曲、顺风向有些倾斜,比较粗糙,小枝褐色,无毛。一般树干较为发黑。叶缘有锯齿,少有全缘。叶片在秋季落叶前会发红褐色,从远处看十分美观。

小学语文课文《美丽的小兴安岭》原文 篇2

关键词:小学语文,随文练笔,原则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在语文教学当中做到让学生尽可能地接触到更多的语文学习资料,并且让学生能够在众多的语文实践运用中更为准确地运用语文知识。可见,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语文知识运用能力非常重视,而作文是语文知识运用的最主要方式,因此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写作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作文写作贵在一个“练”字,那么应该怎么练呢?近年来,小学语文教师开始普遍研究和应用随文练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也存在种种的问题,有的教师把随文练笔变成了随意为之,没有设计,不讲原则,导致练笔效果不佳。作为一名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师,笔者认为随文练笔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下面结合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教材,阐述小学语文随文练笔的四大原则。

一、把握时机,遵循适时性原则

俗话说: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才能事半功倍。对于小学语文课堂随文练笔来讲,要想保证教学效果,关键要找准最合适的练笔点,适时进行。在教学中,笔者发现,一些教师在开展随文练笔的时候,随意为之,不注重切入点,不注重时机,比如很多教师一般会将随文练笔安排在一堂课的最后面,然而这样做并不一定合适。在课堂教学快结束时,学生的身心会有一定的疲惫感,很多学生急切盼望课间休息,此时让学生进行练笔,效果一般不会太好。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找准合适的练笔切入点,在教学中,笔者一般不会刻意地将随文练笔安排在一堂课的前面或者后面,笔者会根据教学适时进行安排,一般会将练笔的时机选在学生的情感共鸣处,通过练笔,让学生把积蓄的情感诉诸文字,沉淀下来。

二、精心选材,遵循适度性原则

随文练笔对于小学作文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并不意味着练笔越多越好。古语云:过犹不及。我们许多教师在教学中,正因为没有有效把握练笔的度,在课堂上为学生安排了大量的练笔,导致效果并不好。笔者认为,小学语文随文练笔在精不在多。一堂课的时间是非常宝贵的,教师要提前制定教学计划,详细划分教学时间,重点还是应该以课本讲解为主,而对于随文练笔而言,笔者认为一堂课安排一处即可,但是一定要保证练笔的效果。

三、灵活取法,遵循多样性原则

随文练笔是结合读与写的有效方式,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但是在教学中,笔者发现一些教师对随文练笔缺少创新的精神和灵活的设置,导致随文练笔程式化、单调化、呆板化,比如一些教师在开展随文练笔的时候,总是会让学生模仿课文的写法,进行仿写,或者模仿修辞手法,或者模仿课文结构,久而久之学生必然失去兴趣,效果不佳。笔者认为,作为教师,在开展随文练笔的时候,应该学会灵活取法,根据不同的课本内容,选择不同的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笔者会尝试各种随文练笔的方法,比如灵活采取模仿、想象、转换等写作方法,采取续写、扩写、改写等写作形式,让学生尝试不同的练笔,既与课文内容相契合,同时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四、有效评价,遵循反馈性原则

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始有终,有开始、有过程、有结果。教学也是如此,如果没有总结,没有分析就没有提高和进步。在开展随文练笔的教学中,笔者发现我们一些教师只注重过程,不注重评价。一些教师安排学生进行随文练笔,结果在练笔之后,没有及时有效地对学生的练笔进行评价,或者只是选取一两篇优秀的练笔文章进行了点评,这样必然导致大部分学生不清楚自己写得好与坏,练笔得不到老师重视和肯定,必然会失去兴趣。因此,对于教师而言,在开展随文练笔的过程中,必须遵循反馈性原则,要让学生知道自己的练笔文章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在教学中,笔者会将同桌评、小组评、教师评相结合,首先让学生把随笔文章给同桌看,同桌给予点评,然后,又将学生进行分组,由每个小组推选好的练笔文章,最后,笔者会针对各小组推选出的文章,进行点评,点出写得好与不好的地方。此外,笔者也经常会抽出时间,对全体学生练笔文章进行评阅,在评阅的过程中,笔者会坚持鼓励的原则,找出学生练笔中的亮点,给予表扬,同时委婉指出学生在练笔中的不足,引导学生保持练笔的兴趣,逐步提升写作能力。

小学语文课文《美丽的小兴安岭》原文 篇3

1.教学内容

《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中心突出,结构鲜明,语言优美。作者以“春、夏、秋、冬”的顺序,抓住景物特点,描绘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迷人景色,总结出小兴安岭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

2.教学重点

本单元训练重点是“用词要准确”。这篇课文是这一重点的典型范文,之前已经有《瀑布》一课作了铺垫,在本文中又有许多句子用词准确、生动形象,可以进行充分的体会。

3.教学目的

①认知情感方面:理解课文内容,认识小兴安岭的美丽和富饶,感受到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特有的美;

②能力方面:准确理解描写四季美景的词句,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学习作者抓住小兴安岭各个季节景色特点观察的方法;

③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设计意图:

一、关于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意图:

1.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

在 “夏、秋、冬”各部分教学中,我将用配有相应文字的精美图片展现小兴安岭的美景。这样,在图文对照下,吸引学生注意力,直观呈现教学内容,使学生主动学习,有所感慨;直接展示教学难点,主导学生对重难点词句形象地理解,体会句子的生动描写,进而满怀喜爱之情,有所抒发。

比如:学生欣赏夏天“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之后,学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有所感慨,就适时地让学生谈出自己美的感受——这其中就蕴含着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训。紧接着,顺势激发学生的情感,指导朗读,使学生在声情并茂中反复揣摩领会。由此,水到渠成,深刻理解了词句的准确性。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师生互动的方式也实现了全面革新。

2.突破重点、难点

当教学中的知识要点、关键词句需要理解,而学生“若有所悟”又“启而不发”时,我将采用信息技术多媒体辅助教学,与语文学科整合,帮助学生理解,达到突破重点、难点的目的。

在本课教学中,学生可通过多媒体展示,图文对照形象地理解夏天“森林浸于晨雾、像利箭般的金光”;秋天“松柏更苍翠、落叶飞舞”;冬天“雪花飞舞、西北风呼呼”所描绘的种.种景象和词句中准确用词的生动含义。

3.情感熏陶,审美鉴赏

信息技术多媒体的应用突破了时间、空间、事物变化发展以及人类感官局限,创设了情境。真实的景象,引人入胜的画面,使学生置身于小兴安岭的美丽情境中,大大充实、拓展了教育信息的表现力。

我将一次又一次借用如画的美景吸引学生,引导帮助学生通过观察、想象,感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妙景象,体会用词准确。并机动地安排了拓展欣赏环节,充分展现小兴安岭是个美丽的大花园。

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是情感熏陶、审美鉴赏的教材。文中的情感、意境有时是难以完全言传的。美不是抽象的,美育是感性的,它总伴随着生动的形象出现。如果学生能看到小兴安岭的真实画面,他们会惊讶,会陶醉,为亲自体会到大自然的美而愉悦,而有所感慨,而有所抒发。这种审美感知力正是审美的核心。

二、关于教学内容及环节设计意图:

我将在一课时教学文章的开头和“春天”部分,并初步明示“学习方法”。在第二课时教学的一开始,就运用多媒体展示精美图片联系一课时,声情并茂导入新课,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

以此为基础,展开二课时的训练点:先按照“学习方法”指导学习“夏天”部分,主要意图在于让学生掌握一种学习方法——“怎样读懂一段写景的文章”,同时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句子的生动描写。

再让学生运用“学习方法”去自学“秋天”和“冬天”两部分,培养自学能力,体现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自读自悟、自感自言,同时也是在检验学生掌握技能的教学效果。

“学习方法”这条主线,使一、二课时有机地联系,并使教学步骤更显层次。通过本课进一步强化方法,并应用于自学实践,使学生学有所得,体现了一种能力的训练培养。如果说一课时“春天”部分的教学是基础点,那么“夏天”部分的教学就是训练点,而“秋天”和“冬天”部分的教学则是评价点。

在教学最后,我将利用末尾自然段总结,简明扼要地给本课教学画上完美的句号。若有剩余时间,“拓展欣赏”将给学生进一步留下深刻难忘的回忆。

三、关于板书设计意图:

1. 体现文章结构和写作顺序;

2. 体现各部分重点;

3. 强调本文以“树”为主线来展示小兴安岭绚丽多彩的画面。

教学效果预计:

通过本课的精心设计,通过信息技术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的无法比拟的效果,通过图文结合的生动画面,我相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能够积极参与教学,在 “认知、情感、技能”这几方面,既得到美的熏陶、美的享受,又掌握了学习方法,多种能力得到训练培养,切实体会到了字里行间的准确描写,达到动之以情、理解认识、想象激情、情不自禁、真情流露,在朗读中抒情的完美效果!

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是今后语文教学发展的方向,是一个有待深入研究、内涵丰富的课题。今天我的说课只是在这方面初步的尝试,肯定存在许多有待完善的地方,恳请在座的各位专家、各位老师指正,帮助。谢谢大家!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介绍小兴安岭。

在祖国的东北有一座山脉叫小兴安岭。小兴安岭几百里全是森林,那真是美极了。

你们想去那儿旅行吗?是在明媚的春天去,还是金色的秋天去,是在树叶繁茂的夏天去,还是在白雪覆盖群山的严冬去? 课文《美丽的小兴安岭,》就描写了小兴安岭四季的美。

二、范读课文(多媒体配乐朗诵)。

三、初步了解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

1. 提示: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每段写的是什么?

2.自读课文。

3.学生说自然段段意。

①小兴安岭像绿色的海洋。

②小兴安岭春天的美景。

③小兴安岭夏天的美景。

④小兴安岭秋天的美景。

⑤小兴安岭冬天的美景。

⑥小兴安岭是花园,也是宝库。

四、教学第一自然段。

1.自读第一自然段。

2.读了第一段,你觉得小兴安岭是个什么地方?

3.如果我们来到小兴安岭就会看到,各种各样的树“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用“海洋”来比喻小兴安岭的树,告诉我们什么?

五、教学第二自然段。

1.春天来了,小兴安岭一片春意,假如这时我们来到小兴安岭,会看到怎样的美景呢?(主要有哪些景物)

2.语言训练:“春天,我们来到了小兴安岭,我看到_____。”(找出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和词语。)

3.结合学生描述,指点“汇”“淙淙地”的意思。(“淙淙”是形容水流的声音。小溪轻轻流淌,还可以听到美妙的声音。)

小鹿也出来活动了,课文上用了“在溪边散步”欣赏自己的影子”,其实小鹿并不知道什么是“散步”,也并不懂得“欣赏”,这都是我们人特有的活动。课文这样写,让我们感到什么?(把小鹿比作人,更觉春天的美好)

4.指点层次:全段从树木抽新枝——积雪融化——小鹿快活地活动——原木顺水流淌。四层意思勾画了小兴安岭春天的美景。

5.朗读课文。

六、教学生字、生词。

七、写字。突出下列字形的书写指导: 嫩、酸、鹿、献、膝、掌、临、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文章中心突出,结构鲜明,语言优美。作者按四季的顺序,抓住景物特点,浓笔重彩地描绘了小兴安岭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感情。

教学要点:

1. 用学习第二自然段的方法,学习三、四、五自然段,理解课文内容。

2. 体会描写生动的句子:课后第3题(2)(3)(4)句

3. 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欣赏了小兴安岭生机勃勃的春天。我们还没看够春天的美景,夏天又来了!让我们迎着夏天灿烂的阳光,再次走进美丽的小兴安岭。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看图。

2.小组学习第三自然段,用学习“春天”的方法理解课文,自学后同桌交换意见,解决疑难问题。

学习方法:①边读边想,主要写了什么景物。

②找出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和词语。

③感情朗读课文。

3. 按照学法导读

(1)这段写了夏天小兴安岭什么景物?(板书:树木、浓雾、阳光、野花)

(2)夏天的树木是怎样的,读有关句子

①教师出示句子,让学生找出最能突出夏天小兴安岭树木的特点的词,理解“葱葱茏茏”;

②用换词方式,体会“密密层层”、“封”的准确性;

③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你从哪儿可以具体看出来?(“挡”、“遮”)

④教师范读,再指导读好这个句子。

过渡:刚才这个句子是老师最喜欢的句子,你最喜欢哪一句?

(3)第二句:“浓雾”

①出示句子,让学生自己找出不理解的词;

②看图,帮助学生理解“浸”;

③想象情境,指导朗读:雾在山谷里飘起,由于森林被茂密的树叶子封得严严实实,浓雾不易散去,整个森林就像泡在浓雾中似的。要是置身其中,你感觉怎样?能读出你的感觉吗?

(4)第三句:“太阳”

①出示句子,让学生质疑;

②看图理解“缕”、“像利剑”;

③朗读这个句子。

(5)第四句:“野花”

①出示句子,说说这句好在哪儿?

②齐读句子。

(6)小结:

这一段,作者抓住夏天花木繁茂的特点。先从夏天早晨写起,写出了小兴安岭早晨特有的朦胧美,再写太阳渐渐升高,阳光驱散浓雾,出现了利箭一样的金光,大花坛似的草地。从这段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很注意突出季节特点。

三、默读课文,自学第四、第五自然段

我们欣赏了小兴安岭的春天、夏天都很美,那秋天、冬天又怎样呢?你们想知道吗?现在,老师让你们自己去走一走,看一看。

(学生继续用上述方法,默读课文,自学四、五自然段,看看学生是否真的掌握了“读懂一段写景文章”的方法)

1.检查自学情况

①第四、第五自然段各写了什么景物?

②在“秋天”、“冬天”一段,哪个句子写得好?

③出示句子:a.落叶在林间飞舞

b.西北风呼呼地刮着

(词语替换法,让学生理解“飞舞”更能表现秋天的欢快、活泼;“刮”字突出西北风非常猛烈)

2.小结:秋天果实累累,遍地是名贵药材,无边的森林尽是宝藏,这是多么令人惊喜!冬天,小兴安岭雪花纷飞,动物们独特的过冬方式增添了无穷情趣。这两段,作者也是抓住景物的特点,用比喻、拟人等手法刻写出来的。

3. 指导学生读出丰收的喜悦及动物的不同表现。

四、总结:

作者通过细致观察,抓住景物在不同季节的特点,进行生动、具体的描述,向大家展示了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面。

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十分钟,我们大家却在小兴安岭里一同度过了春、夏、秋、冬,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你觉得小兴安岭是个什么地方?(板书:大花园、宝库)

齐读最后一段

小学语文课文《美丽的小兴安岭》原文 篇4

富饶美丽的大兴安岭

大兴安岭是我国最长的山脉之一,长约1700公里,最高海拔约2000米。林区面积达22万平方公里,年产木材300多万立方米,是我国四大木材生产基地之首。

大兴安岭地处我国高纬度地区,气候较寒冷。许多树木不宜在这里生存,所以树种比较单纯。但这里夏季多雨,日照时间长。在大兴安岭的峰(蛮 峦)沟壑(hè)中,到处是由高大的落叶松构成的林海。在茫茫林海中还生长着针叶樟子松、阔叶树、白桦、栎、杨、水曲柳、红柳等树木。

大兴安岭的落叶松是一种高大的落叶乔木。www.它的木质坚硬,耐腐,可以用于建筑、桥(梁 粱)、矿山、铁路等建设上。它的树皮还可以提取烤胶。

在林区众多的植物中,杜香、蔷薇、榛子、山丁都是人造板的好原料。黄芪、柴胡、沙参都是极好的药(才 材)。各种野花遍布山岭。

大兴安岭的.动物种类也是繁多的 大型的珍贵动物有 黑熊 棕熊 驼鹿 梅花鹿 珍贵的毛皮动物有水獭(tǎ) 紫貂 雪兔 鸟类有一百多种 其中飞龙是珍禽中的佼佼者。

大兴安岭地下的矿藏也相当丰富。已探明的有:黄金、铅、锌、铍等。

茫茫大兴安岭,满山遍野都是宝。美丽富饶的大兴安岭多么令人向往和自(豪 毫)啊!

1、给短文的第五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2分)

2、划掉括号里不合适的字。(2分)

3、大兴安岭林区主要有哪些树木?(2分)

4、短文写出了大兴安岭的哪几类动物?(3分)

5、填空。短文通过介绍大兴安岭的植物、( )和( ) ,说明大兴安岭( ),表达了作者( ) 。(2分)

参考答案:

1 。 : 、 、 、 , : 、 、 , , 。

2(略)

3 落叶松、樟子松、阔叶树、白桦、栎、水曲柳、红柳。

4 大型的珍贵动物、珍贵的毛皮动物、鸟类。

小学语文课文《美丽的小兴安岭》原文 篇5

《美丽的小兴安岭》是新教材小学三年级上学期的第四个单元中一篇课文,这篇课文也是一篇传统经典名篇,课文语言生动很美,学生喜读爱读。我在教学本篇课文,尊重学生阅读个性,“以人为本”,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段落,指导学生多读多想,感受语言文字的美,感受大自然的美,而且能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自己的这种感受;在想象形象中感知形象,引导学生一边结合插图、多媒体等直观教学手段,一边读悟课文,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景;把课文当作一个例子,教会学生一些简单的阅读方法,激发阅读的兴趣。因此我拟定的知识技能目标是:

1、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丰富的物产。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学习作者抓住景色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为了达到预期的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在朗读中感悟祖国语言文字美,汇报交流展示学生个性化阅读水平,仔细品味精彩句段,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领略大自然的风光美。通过学习本课,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导语:今天,老师带同学们到美丽的小兴安岭去走一走。播放.课件。

2、谈谈自己的感受:小兴安岭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翻开书P91,迅速浏览课文。思考:课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4、指名朗读课文的中心句(小兴安岭一年四季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5、课文是怎样这句话来写的?指名说。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了解课文是按春、夏、秋、冬的顺序写的。

二、学习描写春天的段落

1、自由朗读课文第二段,边读边想课文写了哪些景物?用___作上记号;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用.作上记号。

2、指名汇报。教师板书:树木 积雪 小溪 小鹿

3、引导学生体会春天的美景:理解:抽出 (作者为什么用“抽出”而不用“长出”呢?)理解: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想象画面、指名表演)

4、练习朗读。自己练习读,读出自己的感受。指名读,让人感觉到美。

5、春天的景物还有很多很多。你能模仿课文中的样子说一说吗?指名说。

三、学习描写夏天的段落

1、用学习“春天”段落的方法学习第三段。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课文所描写的景物及景物的特点。

2、指名汇报说说课文中写了哪些景物?教师板书:树木 雾 阳光 草地

3、交流:你认为哪些词语写出了景物的特点?

引导学生理解句子: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说说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感受?你是从什么地方感受到的?理解词语:“葱葱茏茏”“密密层层”“严严实实”“封”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画面。了解“雾”的特点,引导理解词语“浸”,让学生抓住“浸”和“升”想象画面。

4、练习朗读课文读出自己的感受。把你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5、夏天还有哪些景物?说一说。

四、自学描写“秋天”“冬天”的.段落

1、用学习“春天”“夏天”段落的方法学习四、五自然段。在课文中画出景物及景物的特点。

2、与同学交流。解决自学中遇到的问题。

3、汇报交流。指明试着板书:

秋天:树木 落叶 山葡萄 榛子

冬天:雪花 树木 西北风 动物

4、把你认为美的地方读给大家听,谈谈你的感受。

五、小结

联系课文说一说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一痤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教学反思

缺失童心童趣的小学语文课文 篇6

例如, 《蒲公英的种子》 ( 人教第2册) 编排在诗歌单元, 原文是“我是蒲公英的种子, /有一朵毛茸茸的小花。/微风轻轻一吹, /我离开了亲爱的妈妈。/飞呀, 飞呀, /飞到哪儿, /哪儿就是我的家。”

这首诗, 看起来很好, 可是根本不是儿童诗。一年级的孩子在阅读作品时, 会将自己与作品中的人物同化, 这是由他们的年龄特征所决定的心智特征。小学一年级的孩子还是眷眷堂前、依依膝下的年龄, 能理解诗中“我”的情感和价值观吗? “离开了亲爱的妈妈”, 怎么竟然还“飞到哪儿, 哪儿就是我的家”了呢? 这首诗所表现的情感生活, 与一年级儿童的情感愿望完全背离。从形式上看是儿童诗, 但实际上不是儿童诗, 它根本不应出现在低年级的教材里。

《我们成功了》 ( 人教第3册) 编排在爱祖国单元, 描写的是北京申奥成功后人们兴奋、自豪的心情和欢乐的场面, “表达了人们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

族自豪感”。原文如下:

“2001年7月13日的夜晚, 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了。喜讯传来, 人们不约而同涌上街头, 北京立刻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天安门广场聚集了几十万群众。人们挥舞着国旗, 在欢庆的锣鼓声中一遍遍高呼: ‘我们成功了! ’‘我们爱北京! ’‘祖国万岁! ’

中华世纪坛人如海, 歌如潮。人们相互击掌, 相互拥抱, 任激动的泪水尽情流淌。江泽民主席等国家领导人来到欢乐的人群中, 与大家同欢呼, 共歌唱, 把庆祝活动推向高潮。”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应该循序渐进, 应该考虑孩子的心智特征和接受能力,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 七八岁的孩子刚刚建立起家乡的概念。他们是否具有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能否理解奥林匹克及其精神? 这么小的年龄, 他们能把握申奥成功的心理动态? 毕竟申奥是成人的事情, 让孩子去体验成人的成功, 无疑就如同要让他们去体验大人职场的成功, 老人战胜死亡的成功一样虚无。而且, 无论从哪一方面看, 《我们成功了》都不具备“文学作品”的元素, 孩子们学起来干巴巴, 教师教起来也非常吃力, 有的教师放弃了教参要求的“体会人们在申奥成功时的激动、欢乐和自豪, 通过学习提升孩子们的爱国情感及民族自豪感”的教学任务, 转而把教学任务设定为“抓画面, 训练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为人民服务》 ( 人教第12册) 是毛泽东在张思德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依次讲了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宗旨, 为人民利益而死比泰山还重, 正确对待批评, 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而改正错的, 正确对待困难和对待同志, 为人民的利益团结互助, 悼念为人民而死的人以团结全体人民等问题。

虽然文章思路十分清楚, 而且也充满了正能量, 但是内容太丰富深刻, 并且有其深远的时代背景, 极其不适合小学生。人为什么活着的问题, 历来是个哲学命题, 众多成人都闹不清楚, 却要小学生来面对。关于为人民服务的问题, 我国许多学术渊博、身居高位的人都没学习好实践好, 对小学生灌输这些大道理是否为时过早了呢?

《邓小平爷爷植树》 ( 人教第2册) 介绍了1985年的植树节, 81岁高龄的邓小平爷爷在北京天坛公园亲手栽种松柏的经过, “小平树”已成了天坛公园的一道风景。

教师普遍反映该课不好上。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 邓小平及其时代离他们太远, 三百字左右对于一年级下期的学生来说, 课文篇幅又长, 内容难以引起学生体验, 情感难以激起学生共鸣。学习起来非常被动。

还有《吃水不忘挖井人》 ( 人教第2册) , 《欢庆》 ( 人教第3册) , 《难忘的泼水节》 ( 人教第4册) , 《毛主席在花山》 ( 人教第9册) , 《青山处处埋忠骨》 ( 人教第9册)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 人教第11册) , 《一面》 ( 人教第11册) , 《十六年前的回忆》 ( 人教第12册) , 《一夜的工作》 ( 人教第12册) , 这些课文的共同特点都是几乎与政治挂钩, 政治色彩、成人色彩浓厚, 拔高孩子的接受能力, 缺乏当代气息, 艰深难懂, 更主要的是有成人性而无儿童性, 有功利性而无自然性, 有社会性而无人文性, 一句话, 缺失童心童趣和儿童最可贵的想象力。

著名儿童诗人、《诗刊》主编高洪波曾说他的女儿三岁时, 对周围一切事物都有着她自己的判断。看到她妈妈在厨房里洗韭菜和萝卜, 便说道, 妈妈在给韭菜洗头发, 给萝卜洗脸。台湾有一个孩子打破了鸡蛋, 写成了一首小诗: 鸡蛋破了, 一个太阳流出来。这充分说明, 儿童以他们独特的眼光去观察事物, 用独特的心理去思考事物, 其实这就是儿童视角。真正吃透了儿童心理的作家, 才可能写出富于儿童情趣的作品。而有的小学语文课文却丧失了这样的童真童趣, 硬生生地把成人化的情感强加给孩子, 因而导致了教育的空洞和苍白。

如果教材呵护和尊重童心, 开发和发展童心, 就应该精挑细选中外的经典与优秀之作, 这样才能深深地吸引孩子, 并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热情和主动性, 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审美教育的好舞台、好形式, 也提供了历练儿童良好情感和传递人类价值的好机缘, 一石多鸟, 何乐而不为呢?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01) :2.

上一篇:中外爱国的名言名句下一篇:福州市经济适用房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