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重要性

2024-05-20

语文教师重要性(共9篇)

语文教师重要性 篇1

“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成才成功的基础,如果没有受到良好的语文 教育,要想在其他方面的学习中取得成功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语文教师是非 常重要的。下面分三点浅谈以下语文教师的重要性:

首先,语文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和获得知识的必需技能。分析题目时需要语文,证明诠释需要语文,答题归纳也需要语文。纵使你对生活充满了问号,对知识有着不尽的求知欲,但是如不掌握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你也只能望着沉甸甸的书,后悔语文知识太少了。在这个过程中,语文老师的重要性就显而易见了。

其次,语文老师在教会学生课本知识的同时,还潜移默化得影响着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语文老师会交给学生许多生活常识,教会他们对待事物的正确态度,引导他们领悟人生真谛。可以说,语文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全面的,终生的。语文老师决定着孩子以后生活的高度。

再次,语文老师,是学生的导师。语文老师,是学生心灵的挚友,最富有人文情怀,最善于倾听学生心底的声音。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百利无害。语文老师,能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总之,语文老师不论是在学习方面,还是在人格方面,对学生的影响都是非常重要的。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我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帮助和引导孩子成为优秀的人才。

语文教师重要性 篇2

一、在博览中获得积累

增加阅读量能够帮助小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健全美德,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提升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还能帮助学生增长智力。这既有助于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更有益于学生的智力开发。

语言的累积是学好语文的重要过程,积累的内容是一般的基础知识和文学常识,如文字、词汇、造句、段落、篇章、修辞、语法等,而仅仅依靠课堂上的学习和阅读课本上的文章是远远不足以满足文学积累的需要的。因此,激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增加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是语言积累的必然要求。课外阅读是一种积累和沉淀。只有增加学生阅读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学生才能够积累下丰富的知识,提高自身的语言素养。

二、在阅读中学会思考

阅读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则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而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离不开阅读,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帮助学生培养、提升语文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随着我国全面实行减负,学生拥有比以前更加充裕的课余时间,而却很少有学生将课余时间运用在课外阅读上。因此我们应该在做好语文课堂阅读教务工作的基础上,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行为。为了让从分发挥课外阅读对于课堂阅读的辅助作用,加深学生对课文基本内容和思想感情的理解,小学教师应该在进行教学行为的过程中,向学生推荐与教学相关的书籍或文章。这不但能提高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也能提升教学效率。

三、学而能用之

阅读对于写作具有辅助作用。我们今天看到的每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是作者通过长时间的阅读积累,并对这些积累进行理解和归纳,结合自己的想法和观念,通过文学作品的形式表现出来。而小学生,由于生活空间和阅历等因素的限制,并不能拥有很好的视野和能力来获取写作素材。写作素材累积的稀少,导致小学生作文总是内容空泛、平淡无味。学生在写作方面无法得到成就感,对写作的兴趣就会下降。针对小学生写作难、不爱写的问题,教师应该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跟培养学生的写作经验。而单纯依靠课堂阅读是远远不能完成这项工作的,因此,应该引导学生参与课外阅读,扩大学生的阅读量,较为广泛地阅读各种类型的课外书籍,为学生提供文学素材积累,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着重推荐中外名著名篇,使学生通过对这些文学作品精华的阅读,更加有效地进行积累。学生通过对名篇的阅读和鉴赏,可以开阔视野,获得文学素养的提升,感受到语文的巨大魅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同时由于阅读量的增大,创作素材不断累积,解决了学生写作难的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阅读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培养学生的品格、陶冶学生的情操。不同的文学作品所表现的意识形态、价值取向、审美格局是有差异,甚至是相互矛盾的。有目的性的阅读可以对学生文学视野、文学感悟、意识形态、道德品行起到针对性的培养和提升。学生通过有选择性的文学名著阅读和鉴赏,可以接触到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和流派的文学作品,养成对不同文学作品表现出的差异性的尊重、理解和接纳。学会以宽容的态度对待不同作品中表现出是非观、价值观和审美观,是学生理解文学作品内涵、作品人物性格特点,了解作品的审美格局、感受作品文学魅力的重要途径。同时,在对名著进行阅读鉴赏行为的过程中,也能促进学生对想象力、理解能力、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语文教师提高书写能力的重要性 篇3

一、写作本文的缘起

1.笔者每每进行“你最喜爱的语文老师是什么样的”调查时,学生的回答里总有“能写一手好字”这一条。其实我们自己做学生时又何尝不是这样希望自己的语文老师能写一手好字,这应该是一种情结了。

2.2008年全国“两会”上,上海著名作家赵丽宏提出了“将中国书法艺术向联合国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呼吁,受到国人的强烈关注,也引发笔者的震动。在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的一些中小学课程表中,“书法”被列入必修课程。

3.2011年上海的一份“汉字书写现状”调查显示,年轻人写钢笔字不规范、不合格的占70%至80%。京沪越来越多中小学生用电脑打字完成作业,渐渐抛弃传统的手写作业。

4.近些年笔者接连参加高考、中考阅卷和到各地观摩一些公开课,发现学生书写能力下降非常惊人,很多年轻语文老师的字实在让人不敢恭维,而且相当多的老师连板书的勇气都没有了,更让人痛心的是很多自己的字就写得很差的小学语文老师正在把孩子的书写引向歧途。

5.针对中小学生汉字书写能力普遍下降这一问题,教育部目前正在加紧制定一部《中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等级和考核办法》,据悉该《办法》最早有望在明年出台。

二、汉字书写的特性、现状及成因

作为中国传统艺术之一,汉字书法是唯一在民族文化中相对封闭、独立孕育而发展起来的艺术形式,所以书法是我们不折不扣的国粹,是世界上绝无仅有艺术形式。汉字还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中至今仍然在使用的一种文字。每一个汉字就像一块活化石,它生动具体地袒露出华夏民族的文化心理和思维方式。汉字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而且还是承载和传播文化的工具,负载了大量的文化信息。手写汉字还具有电脑制作永远没有的优点。它活泼的灵气、鲜明的个性和无穷的生命力是机器制作永远望尘莫及的。字如其人,是人人皆知的经典之语。电脑固然神通广大,但对此语也只能甘拜下风。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书法是一种群众性、实用性很强的艺术,优美的汉字手写体到处都能找到实践者和欣赏者。

按理说,随着中国国力越来越强大,中国文化也应该像欧美文化那样逐渐向世界渗透,书法也应该散发越来越强烈的光芒,可是事实却是书法的生命力正在逐渐萎落衰弱。记得笔者上学时,学校的标语、通知,乃至规章制度、讲义试卷等都会以美观的字体呈现在面前。而现在很多学校都很难找出字写得快,尤其是毛笔字真正拿得出手的人了。那些横幅、标牌、规章制度等都是电脑制作的了。出外参加活动时,能看到古朴优美的手写体欢迎词,笔者总是倍感亲切,自然就揣度起这所学校的底蕴。

中国人写不好中国字的现状,本已让人悲凉,而更悲凉的是我们对此已经习以为常了。原因何在?

首先自然是由于电脑的普及和印刷技术的迅猛发展。

确实,电脑制作的汉字作品具有手写汉字无可比拟的种种优点,而且这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不可阻遏的时代潮流。任何因要弘扬传统文化而否定现代科技的思想都是愚蠢无力的。所以,不应该把电脑技术与手写汉字对立起来。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电脑里的五彩缤纷的字体的根源其实也是手写汉字,如宋体、楷体、隶书以及各类行书草书及各类美术体汉字等。

其次是当今中国浮躁的心理以及对物质经济的过度追求,使人们忽视了对精神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的关注和追求。

电脑技术盛行只是书法衰落的直接的表层原因,深层的原因是国人的浮躁心理以及对民族文化珍视感的降低。“文革”过后的20世纪80年代是个理想主义时代,从苦难中重生的中国人对精神的追求远远超越了对物质的追求。而90年代我国一浪高过一浪的经济大潮猛烈地冲击着国人的“上层建筑”。对金钱物质的狂热追求让我们根深蒂固的道德文化观念在自觉不自觉中发生质变,在得到许多的同时也失去很多。浮躁心理便是社会狂飙突进的衍生物之一。学习书法是一个缓慢而枯燥的过程,人们已经缺乏了应有的耐心,更不愿为此“浪费”时间和金钱。

再次,随着对外开放及世界一体化的国际形势迅猛发展,我们的传统文化受到欧美强势文化的冲击,人们的价值观及审美追求越来越多元化,对西方文化的过度仰视及泛娱乐化倾向的盛行已使大多数中国人、尤其是青少年很少也很难得到应有的引导,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感情日渐淡漠。很奇怪的是学校每届高三学生中都有学美术的,但选书法的还没有。很多大学生因说不出一口流利的外语而苦恼,因过不了英语四级而郁闷,但很少有人因说不好汉语、写不好汉字而羞愧。

三、汉字书写教育及其与语文教师的特殊关系

汉字不仅是汉语书写的符号,它还承载文化,也是文化本身,是中华民族的魂魄,它存在于我们的血液中,滋养着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因此,在新背景下,必须强化国人的汉字书写意识,提高国人的汉字书写能力。

在我国,写字教育由来已久。周代的六艺中的“书”即指书法。此后,历朝历代一直延续这一教育。20世纪80年代,书法课仍然是小学生的必修课。可是,曾几何时,疯狂的应试教育一统天下,书法课在多数学校销声匿迹了。对年轻一代进行汉字书写教育,唤醒他们对传统文化、尤其是本民族语言的认同感,已经成了当务之急。

那么,谁最应该也最有条件负起这个重任呢?答案是:语文老师!

语文老师历来被认为是国文老师,对祖国语言认同感的一个直接而显性的内容就是他写的字。人们自然而然地认为语文老师的字就该好!在社会上会听到这样的话:“啊,他是语文老师?从这字谁能看出来啊?”或:“肯定是语文老师,一看字就知道了!”

关于语文教师的基本功,人们说私塾先生三件宝:好字、好嘴、好文章。也许就是这历代流传下来的书法情结让语文老师在这方面总是成为被苛求的对象。比如:新老师第一节课自我介绍时,学生会先暗暗品评老师的相貌,然后就会关注另一项内容了。如果老师长得不错,那么很容易形成良好的第一印象;可是一板书歪七扭八,学生印象则会急转直下;而如果老师长得不怎么的,可是字一出手,赏心悦目,学生印象则会急转直上。这是心理学上的近因效应在起作用,第二印象的作用要比第一印象大得多。

更要紧的是,如果语文老师的字写不好,那么无论是你要求学生把字写好还是改作业写评语都会底气不足。常常听到语文老师抱怨:“看那些学生试卷上写的字,面目可憎,上哪能改下去!”可是如果自己写不好字,学生听了绝对是口服心不服的。有一篇名为《凌晨3点58分》的文章说:“语文老师也不可能个个都是书法家,但是,记住,语文老师在汉字书写上是应该有底线的,这个底线是大多数学生认为你的字还算差强人意!”

前面提到学生十分在乎语文老师的字,自古如此,以后还会如此。这已经是一个情结,永远驻扎在中国人心里,包话语文老师自己。而如果学生真不在乎语文教师的字,那更是悲哀之中的悲哀了。

针对中小学生汉字书写能力普遍下降这一问题,教育部目前正在加紧制定一部《中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等级和考核办法》,据悉该《办法》最早有望在明年出台。如果等到《办法》开始实施时我们语文老师的字和学生差不多甚至还不如学生,那有什么资格去指导学生呢?打铁须得自身硬,大家赶紧行动起来吧!

四、语文老师练好字的益处

笔者认为,练就一笔好字实在是语文老师大大提高个人魅力和教学效果的捷径。三项基本功里,好口才、好文章都是“投资大、周期长、收效慢”的项目,而字只要耐心地花上两三年工夫一定能收到明显的成效。话又说回来,哪有语文老师不想把字练好的呢?可就是缺乏足够的意志和韧性。其实换个角度想,惟其如此,练好字才更有成就感。既然吃定语文这碗饭,利用点滴时间,花上两三年工夫,绝对值!

一笔好字的益处还有很多。比如常去外地上课、听课的老师会有体会,一旦上课的老师把那笔或潇洒或娟秀的字写在黑板上,无论是被借班的学生还是评委或是其他听课的人都会油然而生一股好感,一节好课的底子就打下了。

语文老师通过向学生展示自己的一笔好字,更深层的意义在于反映自己对传统文化应有的热爱,并自觉地承担起继承发扬的责任,还能表明不马虎草率和一丝不苟的态度与习惯。

著名语文教育专家顾黄初先生说:教语文的主要有两种人,“一种是专门教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他们自己则从师范毕业当了教师之后,就不再认真地学语文了,而是成了专职指导学生学语文的特殊角色了。这样的人,充其量是一个职业型的教师,说白了是个教书匠。还有一种人,他在教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同时,自己丝毫不敢懈怠,仍然孜孜以求地学语文,严格要求自己在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中始终要起示范作用,永远坚守这样的信条:‘我的一生应该是浸润在语文中的一生’。这样的人,他的语文行为始终是一代又一代学生的楷模”。特级教师陈日亮在其所著的《我即语文》里说:“作为语文老师,从头到尾每一个毛孔都应该是语文,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在语文方面都要有体现,对学生而言都是范本,只有用自己的经验,用自己个体生命的投入来让学生近距离学习语文”。一个老师的终生追求就是每一个老师都应该有勇气说何谓语文,“我即语文”。至此,再问问各位语文同仁,汉字书写这第二张脸,我们到底该如何“打扮”。

作者单位:江苏省宿迁青华中学(223800)

浅谈小学语文教师的重要性 篇4

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有高尚的师德,高度敬业的精神,一颗热爱教学、关爱孩子。而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孩子的学习、成长过程中更是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倾听者、引导者、创新者、参与者…… 首先,语文教师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协调者。

语文学习可以为其他各科的学习打下重要基础,不管是数学、科学还是品生,甚至是英语的学习都离不开语文,语文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程,提高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又能引领学生正确地参与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较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和学习任务,因此,语文教师要协调好语文学习和各科教学的关系。其次,语文教师肩负着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任。

一、要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会倾听的能力。课堂教学中,学生们比较关注教师所讲的内容.而对同伴的发言,就不太愿意“侧耳倾听”。由于没有对同伴观点的倾听,往往导致学生们的发言没有多少联系,没有观点的交锋,没有思维的碰撞,这种现象暴露出学生倾听能力的缺失,令人担忧,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培养学生学会倾听的能力。

二、要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思考在学生的学习中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要积极地诱导,经常地训练,反复地培养,逐步地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养成思维的习惯,这对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大有裨益。同时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创新,充分发挥学生的才能。

另外,语文教师对学生品格、道德的养成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语文教学在学生的德育教育上有着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因为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无一不是经过精挑细选的美文,它们既能陶冶学生的性情,又能通过人物的事迹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品格影响,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一定要紧紧抓住其中的契合点,渗透对学生的品德教育。总而言之,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学生的成长过程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

《教师职业道德经典案例评析》作业

地区:晋城市沁水县 姓名;侯三霞 班级:沁水县东关小学

一、请简述2008年教育部新修订《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及其核心与灵魂

答:基本内容是:

一、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三、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五、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六、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核心与灵魂:

新《规范》共六条,体现了教师职业特点对师德的本质要求和时代特征,“爱”与“责任”是贯穿其中的核心和灵魂。

二、现代教育外部环境呈现出复杂和多元的特性,据中国日报报道:2010年6月13日下午,湖北仙桃某中学高一(二)班课堂上,班主任胡老师发现学生黄某在课堂上玩手机后,当即将手机收过来,放在讲台前砸烂,然后丢进了垃圾桶。作为一名教师,你对胡老师砸手机的行为如何看,并作分析。

答:我认为胡老师砸手机的做法是错误的,行为有点过激。对于家长来说,给孩子配备手机是相互及时联系的需要,初衷是好的,然而,贪玩且自制力差的学生,未把手机上的一些先进功能用于学习,而是用于消遣,这就产生了弊端。在这方面,教师和家长有责任加以引导,多沟通,让学生学会如何正确地用手机,而不是简单一纸禁令,让学生不去接触先进的科技产品。“屡教不改,便一砸了之”的做法其实不妥。从法律角度讲,老师无权损坏学生的财物,甚至连没收学生手机的权力也没有。虽然老师砸学生手机后收到的“成效”是客观存在的,但若以此判断该教育方式是可行的,未免太过片面。因为老师“一砸了之”不仅切断了双方沟通的前提,而且这种无法律保护的行为会给学生造成不良影响,对他们思想和心理的成长产生错误的引导。从长期效果上讲,对学生行为方式的强行遏制,远不及对学生思想观念进行正确的引导。

三、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学习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答记者问中明确指出:“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请结合一实际案例,谈谈你对关爱学生的理解。

作为人民教师,我们时刻都在寻求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钥匙,这种神秘的钥匙就是老师对学生真诚的关爱。只有真诚的关爱才能有动情的教育,才会给予学生理解和信任,使学生得到激励,产生奋发向上的力量。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教师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却又是十分脆弱的,一不小心露珠滚落,就会破碎,不复存在。雨果说:“爱是情感的升华,它像阳光一样照耀大地,赋予万物生长的力量,并且使之欣欣向荣。”

“爱能转变一个人。转变人的方式有很多,仇恨、妒忌、虚荣、冷漠等等也可以,但他们带给人的是痛苦,是一种发泄。教育是培育人的活动,是让人追求知识、真理、幸福,只有用爱才能春风化雨般地进入孩子的内心,带给他们知识和快乐。”的确是这样的,在我从教20多年的生涯中,我深深体会到了这点,记得有一年我刚接到的三年级班中有一位失去母亲的孩子,一次上课时我发现这孩子萎靡不振,就走过去用手轻轻摸了他的头一下,很烫。于是我赶快把孩子带去看医生,医生说需要打针,我很自然的抱着他并安慰他不要怕,打完针有拿了些药,我把他领回我的住宿给他倒水吃药。等他病好后,我发现这孩子变了,学习特别的认真,做事也十分的积极。直到在一次作文中我才知道,这些改变都与我的关爱有关,孩子在文中这样写到:“我生病了,老师像妈妈一样关心我,照顾我,特别是老师抱我打针时我感到非常的温暖,我好想喊她一声妈妈。我的老师太好了,我要好好学习,长大了报答我的老师妈妈。还要像她一样去关爱更多的像我这样的孩子。”因此,正如教育部部长周济说的: “ 把爱献给教育的人不仅有付出,也有回报。当老师们看到桃李满天下,用心血培育的学生成为社会栋梁时,他们付出的爱就得到回报,他们就会欣慰地感到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这就是爱的教育的真谛。”

林崇德教授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因为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因此,师爱就是师魂,是师德最好的体现。

在教育工作中,对学生的关爱要有理智。盲目的爱缺乏是非感,没有明确的目的性,不能有力地引导学生向好的方向发展,不能有利地抑制和消除自身的不良因素;对学生的关爱要公正、要坦荡,不偏袒和包庇任何一位学生。“教育是人心灵上的最微妙的相互接触,如果我们希望自己的学生成长为有义务感和责任心的、善良而坚定、温和而严厉的、热爱美好的事物而仇恨丑恶行为的真正的公民,我们就应该真诚地对待他们。”

在教育工作中,对学生的关爱要同合理的严格的要求相结合。首先,我们要善于在尊重关爱学生的基础上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其次,要善于在严格要求的过程中去体现对学生的尊重关爱,积极为学生达到一定的要求提供及时的帮助和指导,当他们需要的时候,努力创造条件,使他们获得成功。三是对学生不仅做到爱得得体,也做到严而有理,严而有度,严而有方,严而有恒。

爱学生,要全面关心学生的成长。一个爱学生,有着高度责任感的教师,应该从学习、生活、心理、生理等各方面去关心学生。既要关心学生的精神生活,指导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高尚的情操,懂得做人的道理,有正确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又要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帮助他们提高学生的自觉性,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充实课余生活,发展兴趣爱好,真正做到生动活泼地学习,主动积极地发展自己。同时,教师还要特别应该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使他们能够乐观积极向上地、幸福愉快地生活。

总之,只有爱学生,才能体现出教师的职业道德,有了爱学生的思想,教师才能够使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去,才能有利于树立高尚的道德品质,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四、某教师《思想品德•学会拒绝》的课堂处理如下:在上课前一周,利用闲谈时间,不经意询问学生“在生活中哪些诱惑影响你的学习?”“你有为抵制不了诱惑苦恼过吗?”该话题引起学生兴趣,七嘴八舌说个不停。老师进而问“为了抵制诱惑,你们有没有去了解和学习一些成功人士的做法呢?”同学们静了下来,从他们的眼神里教师发现了学生的好奇心。于是布置预习:你最能成功抵制的诱惑是什么,抵制的方法是什么,什么诱惑使你最难抵制,你最崇拜的人物是谁,他是怎样抵制诱惑的。上课后,教师让学生按最难抵制的诱惑分成小组,进行交流。要求每组讨论出抵制本组最难抵制诱惑的最佳方案,并进行介绍,最后教师点出教学主题“学会拒绝”。请结合新形势下教师课堂教学中的师德要求,谈一谈你对该教学案例的人事。

答:本案例主要从课前、课中、课后对学生品德形成加以引导。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真正魅力在于学生的主动学习,在于教师如何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在教学实施中我们要树立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建构知识的教学观。落实到具体案例中他做好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1、在主动体验中丰富感知、强化情感。

教师在活动设计过程中关注到了学生思维训练、能力发展、情感体验,不再只重所谓的“结果”。设计体现出了开放性和创造性。活动设计,一方面是宏扬主题,另一方面也有引出不同意见的意图,进而了解学生的情感、价值观,体现了新课程、新要求,激发了学生个体的自主精神与首创精神。

2、在合作学习中去粗存精,去伪存真。

小组学习的过程不仅仅是个认知过程,更是一个交往过程。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互相间实现信息与资源交流,不断扩展和完善自我认知,而且可以学会交往、学会参与、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

3、在实践中发展能力、健康成长。

新课程下的思想品德教学环境中,教材已不限于固定的文字形式,而是融入生活、联系现实的一种课内教学资源。课堂教学整个教学活动不能被“神圣化”。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赏识者,不是教育教学的垄断者和包办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课外实践活动能有效充分地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人翁作用,对课内教学与教材做必要有益的补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有人说:由于现行教育评价的终极标准——高考没有变,所以素质教育就很难切实开展。作为一线教师你对此如何认识,列举你自己推行素质教学或者你观摩的一课堂教学案例。在自主学习中感受快乐

素质教育乃是立足于人的生命整体,超越人的自然素质,走出主知主义的围攻羁绊,摆脱功利的束缚,实施价值引导,培养个体精神,进而促进个体的自我完善与发展。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是使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人、学会交往、学会生存,最终成为一个“完整”的人。素质教育作为我国教育转型期的一种主导的教育理念,立足于教育目的性价值标准,兼顾教育的工具性价值标准,具有稳固的社会合理性。我们探求素质教育的真义,必须突破传统知识论的研究方法,摒弃形而上学的思辨研究,回到教育的真实世界,在具体的教育活动和行为中领悟素质教育的本真意义,合理地把握教育者价值引导与受教育者自主构建的内在动力,以使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建立在坚实的本真基点之上。

推进素质教育的案例

在前不久执教〈〈熟能生巧〉〉最后一课时时,在总结全文的时候,问学生:“学完了课文,你有什么收获和感受?”学生小手林立,争着回答问题。

A生说:“我学会了文中的生字词,知道了‘熟能生巧’的意思,就是熟练了就能想出巧妙的办法,或找出窍门。” B生说:“我知道武士有‘百步穿杨’本领,卖油老翁有从铜钱孔中注油,不沾湿铜钱的本领。我觉得他们真了不起。” C生说:“我知道武士很骄傲,觉得他自己很了不起,故意买弄,要知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这一点我觉得卖油翁做的比武士好。我喜欢老翁。”

„„,„„(以上学生都有自己不同的感受,说得都挺好的。)

突然,学生D站起来说:“我跟C不一样,我喜欢武士。因为武士身强力壮,他的本领能保护自己,保卫国家。而卖油翁的本领却不怎么样!我觉得武士比卖油翁厉害。”

听了D的发言后,学生们都把手举得更高了,有的甚至站了起来,或离开座位,有的则和旁边的同学私语起来,似乎在小声讨论买油翁和武士到底谁厉害。此时,我想这是个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体现他们个性的时候,也是讨论交流的良好机会。接着,便稍稍做了个安静的手势,说:“同学们,卖油翁和武士到底谁厉害呢?请你们有秩序地发自己的见解,能说明理由。”(学生稍稍安静)

有的说:“我觉得武士厉害,因为卖油翁年纪大了,书上都称他为老翁了。如果让他去拉弓射箭,肯定是不行的,人老眼花,一定射不准箭。”

马上就有人提出反对意见:“我觉得卖油翁厉害。如果让武士去注油,肯定会把油滴在铜钱上。”

紧接着,一学生反驳说:“武士年轻,还可以在学,而老翁胡子都已经白了(从书上插图中看出来),不可能练成武士那样的本领了。所以,我觉得武士厉害。”

又有一生说:“我觉得老翁厉害,不但注油的本领高,而且人也很谦虚,不象武士那样故意炫耀。” „„,„„(就这样你来我往的,下课的铃声响了。)

作为教师,我并没有急于下结论,而是引导学生在课后去思考:是不是年纪大了,就不厉害了;武士和老翁的本领又是怎么练就的;老翁是在告诉武士,他比武士厉害吗;„„请同学在课后再好好研究和讨论。以上教学片段真可谓“一石击起千层浪”,也是我没有预料到的。但学生的回答却让我看到了学生的世界是充满无限想象力的,他们思维的发散性很强,并富有开拓性,他们对课文的理解有自己独特的感受。结合现代语文教学的新理念和新思想,以上教学片段主要体现了两个方面的新观念:

一、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翁,而教师却成了课堂的发现者、开发者、欣赏者、组织者、和引导者。整个教学片段当中教师自始至终没有去干涉学生的学习行为,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在课堂中交流、讨论、争辩、质疑„„。教师只是在规范学生学习行为,维护课堂秩序方面,作了适当地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尽情地发言,抒发对课文的感悟与质辩:卖油翁和武士到底谁厉害?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的甚至从武士的年轻和老翁的年迈上去比较,从现在和将来去思考,还有的从课文的字里行间与插图中去寻找答案,可以看出学生是思考了,是探究了,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使课堂成了他们学习的演练场。

二、开放式教学思想的体现。新课程所提出的开放式教学思想的渗透,并不是放任学生,而是对教材的开放,对学生评价的开放,提倡多元化教学,这当中包括学生对教材的不同体验和感受。以上教学片段就是体现了学生对课文人物的不同理解,从不同角度去欣赏。教师并没有否认学生的看法,只要学生不反党,不违法,不违反人性,他的回答,教师都应给予肯定。对学生的评价不再是以教师一言定论,而是建立了生生、师生等交互网式的评价,还可以在评价空间上由课内延伸到课外。

六、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儿童是一块大理石,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家庭、学校、儿童所在的集体、儿童本人、书籍、偶然出现的因素。请分析为什么苏霍姆林斯基将家庭放到了儿童成长的第一位,你对家庭教育的必要性如何认识。

教育孩子贵在时时处处许多父母感叹自己工作太忙,没有教孩子学这学那的时间,所以总感觉自己的宝宝比不上别人的。可专家表示:评价孩子的教育是否成功,不能由专人施教决定。如果父母们能将教育融入生活,孩子一样能飞快地进步。

从孩子身上,我们不仅能看到父母的教育成果,也能看到父母的影子。父母的品质、素质、情感特征等等都会从孩子身上反映出来。

品德教育,时时处处

当我们带孩子去动物园时,买门票,要排队,这是教育孩子守秩序。看到门旁盛开的鲜花,可以告诉孩子花的名称,并让孩子过去闻闻香不香。这是教育孩子学会观察,培养他对事物的注意力和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如果孩子想摘一朵,我们应摆摆手说:“花儿是给大家看的,摘花不对。”来到熊猫馆,让孩子看看熊猫哪些地方像熊,他喜欢吃什么东西?见了大象,讲一讲象是陆地上最大的动物,象的长鼻子有什么妙用。来到水禽湖畔,让孩子喂喂小鸭子和天鹅,教孩子数一数有多少只仙鹤。看到有人投打小动物,问孩子他们对吗?咱们怎么办?喝过饮料的瓶子、剥下的果皮,叫孩子扔进垃圾箱„„孩子在玩中就能学到不少知识,同时也接受了品德教育。

身教胜于言传,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苛薄一点说,孩子的未来是由父母给予并教其创世的!父母教会孩子仁义,那么孩子的未来世界也将是充满了情意的温馨世界,教会孩子最基本的生存能力,令其深谙父母的富涵的爱,将来孩子才会在能够自维生命的基础上加倍珍惜其所得到的一切,孩子一旦懂得了珍惜的含义,此时,作为监护人的我们,才算是为孩子们留下了第一笔财富,应该说这是一笔巨大的并非每位家长都能做到并留给孩子的财富!

教育孩子就像伺弄花木一样,我们一定要适时培好底肥,及时剪下不适宜留置的枝丫,以保证供给生命的营养不被浪费,且可适时地供应养分,而我们的孩子,一生之金季正是糼时——(0-7)岁,所谓的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就是这道理,我们能够为宝贝做的事情正是0岁前的准备,0岁后的付出与培养,养成一些好的行为习惯,宝贝收获的将是无以计数的优点,优点多了集合成线,线多了集合成片,最终造就了近乎完美的形象,那时那刻,我们所有的付出都将成为一种资本,且是可获得多倍收益的可行性投资,待孩子成就时,便是我们成就时,——待到山花烂漫时,我在丛中笑!——那时我们才是真正的不娱自乐呀!所谓今日的苦换来明日的甜,而今昔的舍弃宝贝求一时安逸的做法,正所谓的“今日的福”正酝酿“他日的祸”呀!所以,家长一方面注重孩子智力的培养,充分挖掘孩子的潜能,让孩子的才智得到充分的发展,另一方面,家长要在日常生活中针对孩子年幼接受能力不太强的特点,抓住具体的日常琐事,帮助孩子辨别社会中的是是非非,同时家长还要检点自己行为举止,为孩子树立正面形象,优化儿童心灵,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七、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请结合所学谈一谈终身教育的理论依据。在任何终身教育的体制中,对教师的作用必须加以根本的改变。教师作为知识传递者所发挥的作用在重要性和影响两方面都将消失;由于他能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把这项任务移交给技术媒介,就尤其如此。另一方面,他作为教育者的作用将要加强。人们不久就会承认这样的情况令人难以置信,即象孩子这样宝贵的具有各种性格与希望的教育对象,竟然听任个人——教师去安排,而这个人却不具备完成这项棘手的任务所要求的能力。„„„„对孩子拥有这么大支配权力的成年人没有能力去理解孩子、理解情况与他相同的人,不去知道而去裁决,不去找出在每个人身上的长处而是去惩罚他们的每个缺点,这种情况难道是可以想象的吗?所有这些要求彻底的理论与实践准备,包括普通心理学和智力研究以及在整个社会的广泛意义上和在集团社会学的狭隘意义上的社会学。这里所需要的是,为了使教师完成其任务,要立即开展对他们必不可少的最低程度的培训,以便消灭浪费并为终身教育打下基础。

八、《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之“终身学习”条明确指出教师应:„.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请谈谈合理的知识结构是什么,它对教师素养的要求如何。

所谓合理的知识结构,就是既有精深的专门知识,又有广博的知识面,具有事业发展实际需要的最合理、最优化的知识体系。李政道博士说:“我是学物理的,不过我不专看物理书,还喜欢看杂七杂八的书。我认为,在年轻的时候,杂七杂八的书多看一些,头脑就能比较灵活。”大学生建立知识结构,一定要防止知识面过窄的单打一偏向。当然,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是一个复杂长期的过程,必须注意如下原则:①整体性原则,即专博相济,一专多通,广采百家为我所用。②层次性原则,即合理知识结构的建立,必须从低到高,在纵向联系中,划分基础层次、中间层次和最高层次,没有基础层次较高层次就会成为空中楼阁,没有高层次,则显示不出水平。因此任何层次都不能忽视。③比例性,即各种知识在顾全大局时,数量和质量之间合理配比。比例的原则应根据培养目标来定,成才方向不同知识结构的组成就不一样。④动态性原则,即所追求的知识结构决不应当处于僵化状态,而须是能够不断进行自我调节的动态结构。这是为适应科技发展知识更新、研究探索新的课题和领域、职业和工作变动等因素的需要,不然跟不上飞速发展的时代步伐。

九、某初三生平时学习懈怠,课堂自律能力差,且经常干扰其他邻座学习,班主任教师多次教育不见改变。教师联系父母,因种种原因,一直未能联系上。班主任便三番五次找该生谈话,希望其自动退学,该生一来厌学,二来老师不断施压,最后选择了自动退学。请就该班主任的做法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并结合你的经验,给予该班主任建议。

班主任的做法显然是错误的。宽容学生是教育本质的要求,是帮助学生改正缺点的前提。教育的对象——学生的主要特点就是未成熟或待发展,学生成长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尝试、探索的过程。在这些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错误,教育的宗旨就是不断纠正这些错误,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学生接受教育的目的是要不断发展完善自己,这是其身心发展特点所决定的。

中小学生年龄特点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对道德评价标准往往掌握不准,分辨是非的能力较差,坚强的意志品格尚未形成。在某些方面可以说就是“无知”,这也是其缺点形成的主要原因。因此不可避免地要犯错,最重要的是帮助他们改正,很多时候人不犯错误就根本意识不到错误的存在,对犯错误的学生,宽容是教师爱的体现,是了解学生必备的心理素质。教师宽容本身就是教育,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条件。

教师怎样宽容学生的缺点呢?

(一)认识上宽容

任何时候,都不要认为学生和自己过不去,而应该深入调查和分析学生犯错误的原因,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甚至有的时候根本不用去找学生犯错的根源,不去理睬,学生自己就主动改正了。有的时候,学生的小毛病和错误总是一犯再犯,或者学生偏偏在教师刚强调某个问题之后就“闯红灯”,甚至恰恰在教师认为最不应该出问题的地方或时间出了“乱子”,弄得教师进退两难、哭笑不得。有的学生当着教师的面信誓旦旦地保证改正错误,决心很大,可实际行动又跟不上,边改边犯、时好时差、犯冷热病。这时,教师不能认为此学生故意和自己过不去,而对学生彻底失望,一定要克制愤怒的感情,保持一颗平静的心认真调查分析,做到思想认识上宽容,然后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

(二)态度上宽容

对学生所犯错误性质较为严重,或者本人不愿意承认错误时,教师不能因为学生态度“恶劣”而放弃宽容。学生的认识水平、个性、生长环境等方面都不尽相同。教师必须克制自己的情感,冷静地考虑学生的个人特点以及思想根源。对于那些较为顽固、甚至当面顶撞老师的学生,也必须控制情绪,即使学生犯的错误有损教师威信。因为他们的缺点和错误已成为习惯,需要较长时间来转变,一定要做到冷静宽容处理,避免矛盾激化。

(三)时间上宽容 部分学生缺点的转化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成功的,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教师可以想象自己的一些不良习惯(如抽烟、酗酒或拖拉等)是否短时间就改正了。一定要给学生充裕的时间来改正错误。对上课时出现的问题,应尽可能在课后处理,而对公众场合发生的问题,则尽可能个别处理。

(四)条件上宽容

允许犯错误的学生“讲价钱”,给他留下改正错误的机会。因为学生既然和教师“讨价还价”,说明他已认识到了错误,应该给他改正错误以更大的余地。同时,这样做也是保护学生自尊的有效办法。

(五)要求上宽容

“十个指头还不一样齐”,学生总是有差别的,当他们犯错误时,教师对其可以提出不同的要求。如有些学生教师认为“响鼓还要重槌敲”,要求自然可以高一些,但有些学生因为基础差或心理敏感的原因,对其要求可以灵活一点或放松一点。但是一定要把握一个原则即公平地对待学生,真正地促进其发展。

(六)处理上宽容

教师对学生所犯错误的性质和影响应当讲清楚,严肃批评,但处理时则要视情况区别对待。如果是初犯或情况比较特殊,或事后认识较好,有改过决心的,尽量做到从轻处理,或不作处理。因为对学生的处理也是教育,目的是防止旧病复发,对一些思想顽固的学生,经教育一时能改正三分的,就该给予充分的肯定。不能采取“一棍子打死”的办法,对部分学生犯错误的宽容绝不是放纵、姑息,而是给这些学生创造最大改过的机会,使其能尽快、彻底、发自内心地改正错误。

十、课堂教学中,教师发现两学生交头接耳,便喝令学生停止说话,并令两学生相互拧脸蛋以示惩戒,下课后,学生以教师体罚学生为由前往教务处申述,教师解释“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请结合所学对案例中教师在教务处的解释进行分析。

教师重要性认识 篇5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小学教育阶段起到的是夯实基础的重要过程。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语文教师重要性的认识:

小学语文教师有着对学生一入学,打交道最多的是语文教师,学习内容最多的是语文课。从认识拼音字母a、o、e开始便与老师结下不解之缘,老师的一言一行无不潜移默化影响感染着学生,老师板书的字迹学生在模仿,老师留的留海学生在模仿,老师亲切的话语学生在模仿。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担当着祖**语教学的开端和传统文化的传播,如果小学生的母语根基打好了、打牢了,学生可以享用一辈子,所以说小学语文教师的启蒙教育很重要。

再者,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就有什么样的教育行动。教育理念是人们对于教育活动认识的结晶,有了现代化教育理念,就有了现代化的教育,革新教育是当今的必然产物。教师应具有与时俱进的精神,并以此作为教师的基本的教育理念。教师应有效利用学校提供的软件,将所授学科设计尽量多元化,符合孩子们的年龄段及更应该正确应引导孩子的个性、生活性和社会性。因为人应适应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的发展,教育的发展,如果教师不学习,不更新思想观念和教育理念,就不会适应社会、经济、教育发展的需要。

学习语文的重要性 篇6

语文是衡量人才知识与素质的标准之一。在当今竞争日益激烈的21世纪,处处充满了机遇与挑战,你不必再苦于“英雄无用武之地”,也不必再抱怨英雄日暮,而是在于你是否能毛遂自荐,孔雀开屏般自我展现一番。诚然,三寸不烂之舌再加上一副铁齿铜牙必须会招来别人的明眸睐眼,相信任何人都乐意在大庭广众之下滔滔不绝,引经据典,口吐连珠妙语。而广疏学浅的你,只能在灰暗角落垂头丧气,抱怨自己肚子里的墨水太少。

语文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和获得知识的必需技能。诚然,事物的理解从理解开始,汲取知识也离不开语文。如解数学题时,审题分析需要语文,证明诠释需要语文,答题归纳也需要语文。纵使你对生活充满了问号,对知识有着不尽的求知欲,但是如不掌握必须的阅读理解潜力,你也只能望着沉甸甸的书,感叹“书到用时方恨少”了。

就连数学界的重要学家都认为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我们要好好对待。华罗庚:(数学家)“要打好基础,不管学文学理,都要学好语文。因为语文天生重要。不会说话,不会写文章,行之不远,存之不久。”“学理科的不学好语文,写出来的东西文理不通,枯燥无味,诘屈聱牙,让人难以看下去,这是不利于交流,不利于事业发展的。”苏步青:(数学家)如果说数学是各门学科的基础,那么语文就是这个基础的基础。(当年他还曾说)要进复旦大学,先考语文;语文不及格,免谈。

看到连理科界的前辈都让我们要好好学习语文,我们还有什么资格在平时学习中只重视数理化加英语而忽略了我们最为重要的语文呢?

我认为,语文培养了我们观察世界,了解世界的潜力,在我们的语文课本中无论是祖国的大好河山,还是古今中外的名人事例都让我们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所以让我们好好学习语文,不仅仅仅是为了考试,更重要的是学会做人。

刍论大学语文的重要性 篇7

一弥补当代大学生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欠缺

从本人实际的教学经历来看, 大学生们上交一些书面材料, 包括入党申请书、助学金申请书、请假条等, 每一篇都有错别字、语句不通等问题;还有一部分大学生对语言文学知识不感兴趣, 对很多中外名家的作品基本上是一问三不知。从以上不难看出当代大学生在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方面的欠缺。大学语文的教材大都是精选名篇经典, 精心编排, 可以弥补当代大学生在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上的欠缺。

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终身学习的能力是每个成功人士必备的一种重要能力。再好的大学也不可能教给学生一生所需要的全部知识, 更不可能培养好学生一生所需要的全部能力, 尤其是当今世界知识更新的速度超出我们的想象。而学习能力的核心是对语言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大学语文课在语言的感受能力、思维能力这两方面对学生的培养有着重大的作用, 是其他课程无法相比的。所以, 学习大学语文, 有利于大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丰富人文情怀, 提高人文素养

《人文精神》一书中这样定义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 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 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 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而人文学科是集中表现人文精神的知识教育体系, 它关注的是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人文学科的教育包括语言教育、文学教育、历史教育、哲学教育、艺术教育、道德教育等内容, 大学语文课包含了这一切, 如《长恨歌》有丰富的历史知识;苏轼的诗词《定风波》蕴含着人生的哲理;《论语》、《老子》、《孟子》等都是很好的道德教育素材。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大学语文对于人文精神的传播、道德熏陶与思想教育这三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这些作用是学生在古今中外文学精品感染教育下, 促成其人文精神的形成。开好大学语文课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人文情怀, 而且可以提高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提高审美能力

当代大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 善于接受新鲜的事物。但同时, 当代大学生因为阅历浅, 对事物缺乏理性的认识, 容易因一时冲动, 对事物本身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 因而产生一些错误的审美观, 所以现在的大学生亟需正确的引导。优秀文学作品可以给大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愉悦与满足, 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凡是优秀的文学作品, 经过细细品味, 它能告诉人们什么是真、善、美;也可以告诉学生如何去鉴别好与坏。文学以她与众不同的形式反映那个特定时代的现实生活, 歌颂并赞美了社会中美好的人与事物, 揭露和批判特定的那个社会中丑恶的事物和风气, 从而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提高审美的能力。

五改善大学生的思维方式, 提升创新能力

人最关键的能力是创新能力, 而形象思维能力是创造力的核心。中国的文学作品极富意境, 一词一句都有暗示, 都需要学生们发挥形象思维去想象, 这样才能体会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与意境。正是如此, 学习中国文学, 可以极大地丰富人的想象力, 增强人的形象思维能力, 改善人的思维方式, 提升人的创造力。

六完善大学生的知识体系, 提高综合素质

知识是一个完整的体系, 包括科学技术知识和人文科学知识。社会不断发展, 功利性对人的影响越来越大, 人文学科慢慢开始被学生忽略, 很多大学生专业知识一流, 但是不愿意学习人文科学知识甚至出现了倒退。社会高速发展的同时, 现代科学技术也在快速发展, 我们所面临的一些重大课题, 都需要多学科、跨学科进行合作, 才能取得成效。所以, 大学生只掌握专业知识、放弃人文学科的学习是不利于自身发展的。大学语文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 加强大学语文的学习, 有利于大学生完善知识体系, 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大学语文课是一门十分重要的课程, 在培养大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弥补人文知识的欠缺;丰富人文情怀, 提高人文素养;完善思维方式、提高创新能力等方面具有其他任何学科都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我相信, 在教育者的努力下, 大学语文的重要性将被大家所接受和认识, 成为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摘要:大学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 是高等院校各个专业 (汉语言文学专业除外) 必须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大学语文课程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完善学生的人格、改善学生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大学语文,作用,重要性

参考文献

[1]霍然.普通高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程探索[J].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学报, 2001 (5)

教师地位的重要性 篇8

所有的学校体系都有一种强大的回馈循环效应。一旦教师成为一个社会地位很高的职业,更多的精英就会渴望成为教师,又进一步提升其职业地位。相反,在教师地位较低的地区,只能吸引不太优秀的人进入,使教师职业地位慢慢下降,新教师招聘水准也进一步下降。

而有时一些看似微小的行业策略或政策改变,却能为教师职业地位带来巨大冲击。这些策略可以分为两大种:

独立品牌策略:在波士顿学区、芝加哥学区、“教学第一”组织、“为美国而教”组织,一直都在打造自己的清晰而独特的品牌。如“教学第一”、“为美国而教”两大组织,已成功赋予了他们自己的品牌不同于主流的含义:“改变以前教师地位低下的群体观念,使大家认为加入他们学校体系的新教师,都是勇担责任的社会精英。”

全系统整合策略:新加坡和英国一直精心构建一种市场整合营销策略,来实施提升职业地位的教师招聘计划。此两个学校体系,都借鉴并应用了最好的商业实践经验。其市场营销化宣传的背后,是教师职业条件的一些可观改善,特别是起薪的增加。

另外除改变外界对教师行业的看法之外,教师职业地位是否重要,也与教育发展水平、对新教师专业培训程度息息相关。

重视职业发展:一直以来,芬兰教育用来提升教师职业地位的一个方式就是逐渐要求和落实所有教师具有硕士学位。新加坡教育决策者也推行了类似政策,他们一直以保证教师在学术研究上的活力为目的,每年为所有教师提供100学时的培训进修资金。

总结

在如何改善学校体系的争论中,一直以来都有一整套不切实际的观念在误导我们:即不需实质提升进入教育行业者的素质,就能从根本上提升学校体系;一些重要变数,如教师地位等,大多非教育决策者可掌控;吸引更优秀的入加入教育行业,将只能使学校体系支付更高薪酬;使教师职业成为许多顶级人才的职业选择,虽说不是不可能达成,但至少目标遥远。不过,我们研究的顶级学校体系证明,所有这些观念经不起实践的检验。

这些学校体系,从汉城至芝加哥,从伦敦至新西兰,从赫尔辛基至新加坡,都表明使教师成为受人喜爱的职业选择,与其说依赖于高薪酬或所谓“文化”,不如说更多的是依靠一系列微小、简单但十分重要的策略:即要强化对教师的选择与培训,支付良好起薪,并精心管理维护教师的职业地位。另外顶级学校体系显示,一个学校体系之品质高下,也最大限度取决于当地教师之素质。

教师心理健康重要性 篇9

1、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知识

教师的心理健康影响学生学习知识,心理健康有问题的老师,很难营造出轻松、愉快的课堂环境。教师的冲动、烦躁、易怒情绪,就会使学生心里处于焦虑、害怕的状态,学习效果当然不会理想。反之,教师的事业心强,心理健康,积极向上的教师不断学习,改进教学的方法。同时学生也会表现出积极,乐意学习,努力思考的氛围。教师积极的情感、健康的心理会诱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对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以及学生接受与理解知识均有直接影响

2、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学生个性的发展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教师是重要的人,是参照,是榜样。特别是中小学生,由于认知水平有限,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还不够,还没有形成独立的自我,很容易模仿别人,尤其是教师和家长。教师情绪好不好,喜不喜欢工作,都会影响学生。教师若惩罚、报复学生,学生会形成敌视和对抗的习惯,形成心理障碍。教师处事不公、乱用权利,会影响学生对整个社会的看法

3、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高,则其在智力、情感意志和个性等方面都得到了正常的健康发展,形成了健全的人格,并能自如地运用自己的智慧去应对客观环境。这样便利于个体的学习和工作,使个体行为与环境变化相协调,以正确的态度和方法来对待矛盾和处理问题,并尽快化解矛盾,有效及时的处理好各种问题,大大提高其工作效率。

4、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利于协调师生关系

在师生的共同交往相处中,心理健康的教师往往能尊重,理解学生,平等的对待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和开放、创新的学习气氛。这样,可使学生快乐自信、勤奋、活泼。从而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

上一篇:学校食堂液化气事故应急预案下一篇:作文日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