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完善农村卫生服务思路范文

2024-12-10

探索完善农村卫生服务思路范文(通用2篇)

探索完善农村卫生服务思路范文 篇1

【摘要】农村卫生涵盖农村医疗、防疫、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等方面,农村卫生事业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纽带,是社会文明、进步、崇高的事业,完善农村卫生服务,提高农民健康水平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是当前卫生工作重要任务。探索完善农村卫生服务,分析农村卫生滞后原因,健全三级卫生服务网,加强政府主导,合理布局,规范

行为,发展农村卫生,进一步加强城乡卫生统筹发展,充实和优化农村卫生队伍人才结构,夯实开展“新农合”,健全农民健康保障,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建设,促进爱国卫生工作,健全农村卫生管理与核算体系,健全农村卫生机构与人员保障体制。

农村卫生涵盖农村医疗、防疫、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等方面,农村卫生事业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纽带,是社会文明、进步、崇高的事业,完善农村卫生服务,提高农民健康水平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是当前卫生工作重要任务。

一、探讨农村卫生服务滞后原因

(一)农村三级卫生服务被削弱

中国农村医疗“三大法宝”:农村三级医疗保健网、“赤脚医生”、合作医疗,在计划经济年代有效地防范了农村卫生风险,保障了低收入水平的农民群众身体健康,使农村居民能够便捷地获取初级卫生服务。

改革开放后,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走向市场化,大部分村卫生所私有化,部分乡镇卫生院解体、出租或出售,乡镇卫生院获取财政补助逐步减少,农村医务人员也不再吃“皇粮”,收入依靠医疗收费,导致农村三级医疗网被削弱,农村卫生工作失去了依赖。

(二)卫生投入不足,卫生资源分配不均

改革后,各级政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度时期农村卫生管理权限下放,乡院乡管,政府投入与部门督导相对减弱,乡镇卫生院靠自身运行,发展受限。卫生投入与卫生资源分配不均。

2003年全国卫生服务调查显示70%的农村人口拥有政府20%的卫生投入,而80%的卫生投入与卫生资源在城市卫生,中国卫生总费用调查流量显示1999—2005年,乡镇卫生院所占卫生总费用逐年下降,从10.6%下降至6.26%,城市医院所占卫生总费用比重明显上升。

(三)乡镇卫生院房屋设备落后,农村卫生人员严重缺乏,技术水平低下,保障不力。

1、调查显示,全国乡镇卫生院约有50%的单位房屋陈旧,设备设施简陋,缺乏必要的检查设备,如x光机、显微镜等,个别乡镇卫生院仅凭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老三件开展工作,工作与生活条件非常艰苦,待遇差,调查表明乡镇卫生院平均工资约1000元左右。

2、乡镇卫生院多属集体所有制,自收自支,缺乏经费来源,人员编制未落实,难招人才,难留人才,生存与竞争缺乏活力。

3、农村卫生人员技术水平低下,很多人员前学历为非医学专业,如接班顶替、当兵、招工安置,普遍水平较低,获取相应职称资格难,混岗现象明显。

4、农村卫生人员社会保障不健全。

(四)农村公共卫生、健康教育落后

农村人口居住分散,人口流动大,从事农村公共卫生人员较少,待遇缺乏保障,队伍不稳定,工作效果差。

农村居民普遍文化知识较低,公共卫生观念落后,健康教育与健康宣传尚属空白。

农村卫生监督与卫生执法力度差,缺乏必备的交通工具和取证设备。

(五)农村医疗机构生存与抗风险能力脆弱

改革后,社会多元化,职业多样化,农村人口流动大,调查显示60—80%农村人口外出打工,农村卫生资源减少,农村卫生机构业务收入减少,艰难维持着医院运行和医务人员基本生活,缺乏发展和抗风险金,职业环境差,生存与抗风险能力脆弱。

二、探索完善农村卫生服务思路

(一)建立有效的三级卫生服务网

三级卫生服务网自“非典”以来,受到了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农村卫生事业得到迅速发展,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卫生部、教育部、财政部、人事部、农业部关于加强农村卫生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的意见》,并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收到很好的效果。农村三级卫生网作用渐显,但网底建设效果较差,主要是人员编制、经费无保障,急需政府合理调节卫生经费,加强对乡(镇)村支持力度,促使乡(镇)村卫生人员一心一意搞好本职工作。

(二)政府主导,合理布局,规范行为,发展农村卫生

近年来,农村改革的需要,开展乡镇合并,村村合并,卫生资源发生改变,卫生机构、医疗辐射发生变化,各乡镇、卫生院规模各有千秋,因此根据乡镇政府规模,地理状况、乡镇卫生院规模,必要规划各卫生机构功能与配套,避免资金浪费与流失。可采取建立农村区

探索完善农村卫生服务思路范文 篇2

(一) 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

2009年底, 全国2003个县 (县级市) 共设有县级医院9238所、县级妇幼保健机构1987所、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243所、县级卫生监督所1821所。全国3.42万个乡镇共设3.8万个乡镇卫生院, 床位93.3万张。全国59.9万个行政村共设63.3万个村卫生室, 村卫生室覆盖率达90.4%。总的看来, 实现了一村一卫生所、一乡镇一个卫生院、县级医疗机构不断完善的情况, 但是由于条件的差异, 西部贫困地区可能还没有实现一村一卫生所、一乡镇一卫生室, 有些地方虽然设置了卫生机构, 但是硬件设备跟不上, 连最基本的医疗护理都做不了。故各地应当根据实际情况, 提高村、乡级医疗机构的设施条件, 重点用于卫生院业务用房的改建、扩建、医疗设备的更新, 同时财政性资金重点应该放在县级医疗体系的构建, 这样有利于县级医院整合资源, 引进先进的医疗设备, 提高服务水平, 各县应鼓励所属辖区的农民到县里就医, 享受较好的医疗服务。

(二) 乡村医生队伍

目前农村每千农业人口乡镇卫生院人员为1.28人, 乡村医生和卫生员为1.26人, 农村乡镇卫生院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只占1.4%, 中专生53%, 34.6%为高中以下学历。卫生技术人员学历水平低、业务素质低是制约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瓶颈。农村环境恶劣, 往往留不住那些优秀的医护人才, 而部分留下的执业水平又不高。因此如何让优秀的医护人员“留在”农村, 提高当前乡村医生的业务能力很关键。对于前者, 短期而言, 可试行乡村医生的雇员制, 让医生同县级有关部门签订用工合同, 规定服务年限, 乡村医生待遇比照县级公务员标准, 并为其购买养老保险, 解决乡村医生的后顾之忧, 待服务期限届满, 乡村医生可选择留在农村或到县城发展, 当然需要定期对其实行业绩考核, 以保障其提供的医疗服务质量。长期而言, 需要一批愿意长期留在农村的优秀医护人员, 可由各县牵头推行医护人员定点培养机制, 从农村中选择一些家庭, 与其签订协议, 对其孩子进行从初中到大学的资助, 培养其成为专业的医护人员, 前提是这些人毕业后必须回到农村, 这样不但能够解决部分家庭供孩子上大学的问题, 也能够为农村在未来注入一批有学历懂技术的医疗工作者。当然无论是短期和长期, 都需要财政资金给予支持。对于后者, 新毕业的人员担任乡村卫生员需要具备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资格, 并懂得对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与急救, 鼓励其掌握一定的中医技术,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于那些老资格的乡村医生仍需要让其定期接受培训, 不断提高技能。

(三)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从2003年正式实行以来, 目前已实现了90%的参合率, 人均筹资由2004年的42.10元到2009年的113.36元, 补偿收益人数由1.22亿人次上升到7.59亿人次。新农合为农民带来了好处, 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在资金的筹集方面, 以云南省为例, 一个县所辖的乡镇众多, 分布分散、交通不便, 每年筹资成本较高, 有些特别贫困的家庭甚至连参保费都拿不出来。新农合实行以县统筹, 家庭为单位参与、集体扶持、政府资助相结合的筹资机制, 2010年, 中央及地方补贴120元, 农民交纳30元, 人均筹资150元。政府出资部分中央拿出60元要求县级政府拿出60元的配套资金, 使得一些本就财政困难的县份, 财政更加捉襟见肘, 这也使得地方响应、执行新农合的积极性不高;在资金的使用方面新农合基金以县为单位统筹自收自支, 故县在测算风险资金时相对保守, 使得资金的使用率不高, 加上二次补偿机制及医疗救助制度未建立起来, 目前的报销比例整体偏低, 农民的收益面及水平低于预期;在资金的监管方面, 由于当前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虽进入财政专户但并未纳入财政预算内进行管理, 基金运行的透明度不高。

因此, 在接下来不断完善新农合制度时, 应考虑重点解决上述问题:拓宽新农合资金的融资渠道, 考虑建立省级性的“支农基金”, 接受企业、个人的捐赠, 并将所募款项在年初按一定比例注入各县的新农合基金专户进行管理, 地方政府也可考虑将土地出让金的一定比例拿出来充实新农合账户;对于贫困县, 国家及省级政府应考虑主动承担地方的配套资金;地方应每年根据情况制定相应的补偿标准, 适当提高补偿比例, 并建立健全二次补偿与医疗救助制度;加强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监管, 并逐步将其纳入预算内, 实现“管用分离”, 加强审计部门的监督, 并建立其定期披露机制, 让公众及时了解资金的运营情况;《江苏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条例》作为我国第一个新农合地方性法规于2011年6月1日起实施, 各省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 早日颁布法规以规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开展。

总之, 要建立起完善的医疗农村卫生服务体系, 就应当在政府介入、财政政策与资金支持基础上坚持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乡村医生队伍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三个部分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在保障乡、村级卫生机构满足基本需求的同时, 重点支持县级医疗服务体系的构建, 并鼓励农民到县里就医;在为现有乡村医生提供一定的生活保障、提高其执业技能基础上, 着手进行优秀医疗人员的培养, 为农村医疗卫生储备后备军;不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做到让农民满意, 参保积极性高, 农民真正从中受益。

摘要:为广大农民提供基本医疗服务, 是“民生财政”的应有之义。构建并完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刻不容缓。

关键词:三级服务网,乡村医生,新农合

参考文献

[1]刘明慧.完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财政补偿机制的路径[J].财政研究, 2010, (04) .

上一篇:《白雪公主》读后感400字四年级下一篇:电子技术实训教学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