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产业园考察报告

2024-10-14

台州产业园考察报告(共7篇)

台州产业园考察报告 篇1

办公室有关负责同志组成的考察组一行18人赴浙江宁波、温州、台州,就三市经济发展特别是招商引资及项目工作情况进行专题考察。所到市对这次考察活动给予了大力的支持配合,召开了3场专题座谈会,并安排我们现场参观了5个开发园区、十几家知名企业及部分城市建设项目。这次考察虽然时间短暂,情况了解不够全面深入,但一路所见所闻,让我们感触很深、受益匪浅。

一、总体感受这次浙江之行,所到三个城市都属浙江经济发达地区,让我们感受最深的是,这里的干部群众思想活观念新、经济发展势头猛实力强、城市建设起点高手笔大,确实令人耳目一新。一是经济发展速度很快。宁波市2004年完成生产总值2100亿元,增长15%,财政总收入151.7亿元,增长29%,实际利用外资21亿美元,进出口总额241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165亿美元,城市综合竞争力已连续两年进入全国大中城市前10位。温州市2004年实现生产总值1402.9亿元,增长14.1%,财政总收入182.4亿元,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72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202元,分别增长10.6%和11.8%。台州去年实现生产总值1173.8亿元,财政总收入102亿元,工业总量近300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11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008元,城市经济实力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第38位。二是民营经济实力雄厚。改革开放后宁波民营经济从无到有,逐步壮大。目前宁波市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和其他混合型企业在内的民营经济实体占全市企业总数的91.5%,9家企业进入全国私营企业500强,8家企业进入全省私营企业50强。民营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全市高新技术产品总产值的三分之一。不少私营企业已走出了传统管理模式,完成了从粗放型到集约型、从家庭式管理到现代企业制度的转型。温州市民营经济是以股份合作制和股份制经济为代表的,经过20多年来的不断发展,目前已呈现出集团化、区域化、集约化的新趋势。全市现有企业集团170多家,涌现出正泰集团、德力西集团、天正集团等一批年销售额达数十亿的无区域性全国大型企业集团。台州是我国私营企业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支撑台州经济发展的是3.3万家私营企业,7.6万名投资者,个体、私营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8%以上,私营企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98.7%。三是产业集聚效应显著。宁波市目前有145个省级块状经济区,占浙江全省519个块状经济区的27.9%,其中产值超亿元的86个,超5亿元的50个,超10亿元的9个。温州市的城镇经济实力非常雄厚,多数重点镇的发展,是伴随着产业集群企业的发展而壮大起来的。目前温州市已形成一批全国闻名的区域性产销基地,柳市镇、桥头镇成为全国最大的纽扣生产和销售基地,市区的服装、鞋革、灯具、打火机已形成规模型支柱产业,塘下镇是全国汽车配件主要生产基地,柳市镇已成为全国最大低压电器城,低压电器产销量占全国的三分之—。台州是浙江制造业的重要生产基地,形成了极具地方特色的块状经济和产业集群。目前是中国重要的汽车及配件和摩托车及配件生产基地,具备年产30万辆轿车、年产200万辆摩托车的生产规模,国内市场占有率达10%,仅吉利、钱江集团就带动汽车、摩托车及配件生产企业4500余家;是中国大陆最大的服装机械生产和出口基地,工业缝纫机占世界市场的50%,家用多功能缝纫机占世界市场的10%,宝石、飞跃集团带动缝纫机及配件生产企业100多家。其他诸如模具制造、塑料制品、家用电器、阀门泵类产品、罐头食品加工等产业集聚效应也都很明显,规模都居国内行业之最。四是品牌优势十分明显。浙江省是品牌集中的区域,品牌优势在我们这次考察所到之地显得尤为明显。在宁波,波导、雅戈尔、杉杉、太平鸟、帅康、罗蒙、方太、大红鹰等重量级品牌享誉海内外,114种工业产品在全国列单打冠军。在温州,拥有正泰、德力西、大虎、康奈、奥康、红蜻蜓、长城等一大批国内知名品牌,全市已形成27个“国”字号特色产本稿件版权属于517878秘书网业基地,拥有9个中国驰名商标、16个中国名牌产品、65个全国免检产品、246个省级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8个品牌成为2004年中国500个最具价值品牌,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产品拥有量在全国同类城市中名列前茅。台州市拥有钱江、吉利、飞跃、星星、海正、苏泊尔等一批大企业和国内知名品牌,共有中国名牌产品5个、中国驰名商标4个、国家免检产品6个、浙江名牌产品65个、台州名牌产品94个,共有48个工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居国内(外)第一。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宁波、台州的特色农业也很具规模,宁波市通过认定的国家级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15个,台州市共拥有37个国家绿色食品标志产品,12个特色农产品获“中国特色之乡”称号。这次我们专程考察了被联合国授予“全球生态500佳”的奉化滕头村,这里的生态农业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个村坚持生态建村,“农”“游”结合,积极利用即种子种苗、绿色农业、花卉苗木基地、观光农业四大工程和村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休闲和农业观光旅游文章,走上了一条以农业为龙头,以“游”养生态,以生态促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五是城市建设日新月异。1999年,宁波市提出了城市东扩的战略构想,明确了“扩大规模、完善功能、优化环境、提高品位”的建设方针,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几年来,宁波的建成区面积扩大了60%以上,人居环境达到较高水平。温州在全国最早运用级差地租原理,进行土地有偿出让,筹集建设资金,把基础设施由公益型转变为经营开发型,建立有效的投资回收机制,运用“BOT2”、“TOT”、“政府特许经营”等融资形式搞建设。政府还通过控制土地—级市场、建立城市建设投资开发公司,筹措建设资金,实现城市建设滚动发展,建成一批对温州形象和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基础设施,目前温州市区建成区面积已从六年前的27平方公里,发展到现在的100平方公里。经过10年的发展,台州市目前城市化水平达47%,市区建成区面积由35平方公里扩大到70平方公里,城市框架进一步拉大,实现了以分散的小城镇为主体向以中心城市为龙头的城市发展格局转变,城市新区规划科学,景观丰富,建设档次很高。

二、做法和特点一是注重发展理念的创新。在谋划发展方面,这三个城市的思路很活、办法很多,许多领域都是超常规的。温州人凭借敢为人先、特别能创业的精神,在改革开放中创造了许多全国第一:第一个实行金融利率改革,第一个制定私营企业条例,第一个实行国有土地有偿转让,等等。台州是全国股份合作制经济的发祥地,全国第一家经政府工商部门注册的股份合作企业和第一个支持股份合作企业发展的政策文件都诞生在台州,如今台州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股份合作制的大胆创造和推广。在经营城市方面,他们体现了非常灵活的运作方式,善于通过启动民资,实现城市建设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如宁波市把13项单体投资过百亿的重大市政和基础设施项目向民营经济开放,其中世界最长、全长36公里、总投资160亿元的杭州湾跨海大桥,让民资控股了51%。二是注重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温州市、台州市都以红头文件形式明确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来抓,突出项目带动,重视发展开放型经济。温州市明确提出今年实际利用外资增幅要达到50%,在发展战略上提出由原来的“在温州之外再造一个温州”,转变为将长期民营资本输出地转化为资本吸纳地。新年伊始,市委市政府就召开了规模宏大的全市招商引资动员大会,对各县(市、区)领导干部和市级机关负责人全面下达了招商引资目标责任书,各县(市、区)长还当场与温州市长签下了招商引资“军令状”,掀起新一轮招商引资热潮。同时还采取了依托国外华侨组织,国内各地温州商会,市政府驻外办事机构建立温州招商引资联络机构的方法,不断拓宽对外招商引资的渠道。赋予93个社团组织对外招商引资工作任务,增挂温州招商引资联络处的牌子,市政府根据招商引资的结果给予奖励。台州市将开展“工业服务年”和“项目推进年”活动作为今年工作的主抓手,特别加大了对招商引资工作的考核奖励力度,专门制定了《关于利用外资社会中介奖励办法》,以及县(市、区)、经济开发区和市级单位和驻外办事处利用外资考核办法。温州、台州都把市几套班子和市直部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的成效,与税收增长提成和奖励措施挂起钩来,重奖重罚,突出实绩,真正体现了围绕项目抓发展和“以奖促引、鼓励争先”的外引内联工作导向。三是注重民营经济的发展。在政策扶持方面,宁波市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加快个私经济发展的政策文件,全市32个与个私经济发展有关的部门相继制定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意见,在全市进一步形成了适合个私经济发展的氛围。温州市在个私企业的税收征收上采取了先发展,发展后再征税补税的政策,藏富于民,鼓励民间投资。针对民营经济整体素质不高,管理水平低,企业规模小、产品档次及科技含量低等问题,温州市提出了“四个创新”,即:“创新制度”,鼓励个私企业相互兼并联合,走混合所有制的路子;“创新管理”,推行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面向全球引进高级管理人才;“创新技术”,鼓励企业加大投入,培植品牌,争创名牌,政府每年拿出100万元资金鼓励获得全国驰名商标的企业等等;“创新政策”,实行环境整治,切实治理“三乱”,依法保护个私企业利益,反对歧视性做法,做到“六个平等”,让民营经济在企业登记、税收管理、金融贷款、市场准入、部门服务、规费征收等六个方面与其他企业享有平等的权利。台州市一方面积极引导个私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提高自身素质,另一方面通过开展上等级、上水平,创建工业明星乡镇等举措,着力培育大企业集团,发展规模经济。四是注重品牌的塑造宣传。品牌意识强是宁波、温州、台州三个城市从政府到企业、商家都具有的共同的特征,他们都坚持把品牌作为一个重大战略来实施,以品牌促发展,以品牌提水平,以品牌树形象,强势的品牌效应带动了产业的快速发展。我们所参观的市或知名企业,都建有档次很高的产品展示中心,全方位地向客商介绍城市或企业的发展面貌。台州市还专门建有台州品牌展示中心,集中展示了台州各个行业特别是制造工业的知名品牌产品,效果很好。与此同时,他们也注重对城市品牌的塑造和宣传,宁波市就专门设立了城市建设展览馆,建筑和设计理念都很新颖,成为宁波城市品牌宣传推广的一个重要窗口。

三、启示和建议

1、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要先行。通过这次考察,我们感到,与发达地区相比,三明在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上还存在较大差距,但根本还是在于思想观念滞后于人,缺乏他们那种真正敢拼、敢闯、敢试的胆气和硬气,缺乏在市场经济中善于应变的能力和魄力,缺乏抢抓机遇、跨越发展的大思路、大气魄、大手笔。由此建议,市里在适当的时候组织市、县几套班子领导分赴广东、浙江、江苏等经济社会发展较快的地区进行专题学习考察,拓展视野、更新观念,汲取经验、为我所用。在全市展开创新发展理念、拓宽发展思路的专题讨论,动员全社会共同为促进三明发展献计出力,掀起新一轮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致力发展、谋划发展的热潮。

2、招商引资工作要强化。建议加大政策推动力度,在完善、兑现“抓项目、增后劲、促发展”竞赛活动考核奖励办法的基础上,采取更为有力的“以奖促引、鼓励争先”的考核奖罚措施,对招商引资工作有突出贡献的,无论是社会组织,还是领导干部、各界人士都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可以采取根据实际到资或上缴税收数按比例进行一次性奖励或一定几年奖励的办法,以利于更好地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更好地挖掘社会各个层面的潜能。

3、民营经济规模要壮大。从这次考察的三个城市看,民营经济的优势决定了城市综合的优势。因此要充分认识到,坚定不移地发展壮大民营经济是加快三明发展的活力所在和潜力所在。当前,一定要牢固树立抓民营经济发展就是抓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的认识,正确处理抓国有经济、外资经济与抓民营经济发展,抓大企业、大项目建设与抓千家万户发展的关系,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发展民营经济的良好氛围。建议要继续加大对民营经济的政策扶持力度,最大限度地放宽市场准入,并从战略上引导发展集群经济,加快构建特色板块,通过“小题大做”,促进形成小商品大市场、小配件大配套、小产品大行业、小企业大协作、小资本大集聚的民营经济发展格局。

4、狠抓落实的机制要健全。必要的激励机制是推进工作落实的关键,有利于充分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议对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今年十项重点工作特别是关系三明发展全局的问题,如项目带动、做大做强做优中心城市、发展壮大产业集群、提升民营经济规模质量、发展特色规模经济等,要实行一个项目组建一个专门班子抓协调、抓督促,抽调一批相应部门的有关同志抓服务、抓落实,形成一套相应政策措施促推进、做保障,一个一个项目落实,一个一个重点突破,环环紧扣,一抓到底,确保见效。要按照工作的情况论功行赏,激励先进,鞭策后进。

5、城市建设水平要提高。城市化水平是区域经济的重要衡量标志,宁波、温州、台州三个城市的城市化进程都很快,城市建成区面积都是成倍地增长,而反观我市中心城市的建设相对滞后,特别是近年来,城市建成区的面积一直难有大的突破,已经成为中心城市发展壮大的最大瓶颈。因此,建议在受自然条件因素制约较为严重的情况下,应切实加快市区与沙县城市一体化的进程,把相对拥有较大发展空间的沙县及早纳入三明城市发展范畴,加紧确定总体规划方案,尽快实施一批先导性的基础设施项目,如市区至沙县的快速通道等,并逐步将沙县的城市建设规划权收归市级统一管理,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同时,要更加重视城市品牌的塑造,建议组织专门力量,加大对三明城市形象的策划、包装的宣传工作,特别是要盘活现有资源,可以考虑将三明市精神文明建设展览馆改建为三明市展览馆或三明市三个文明建设展览馆,集中反映三明城市发展、经济建设及三个文明建设的成就和特征,集中宣传一批三明的知名企业和地方名优产品。要充分借鉴发达地区展馆的设计理念,提升建馆的档次和水平,使之真正成为展示三明形象的窗口。

台州产业园考察报告 篇2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畜牧兽医局的安排下, 我们首先考察了广西皇氏甲天下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该公司成立于2001年5月, 是国内奶水牛产业经营规模最大、技术实力最强的乳品企业, 是广西地区唯一拥有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最大的乳制品生产加工企业。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 现有奶水牛养殖基地16个, 存栏奶水牛18 000多头。

之后考察了中国农科院广西水牛研究所及种牛场。作为全国唯一的水牛研究所——中国农科院广西水牛研究所先后在水牛科学研究和开发方面获得了30多项科技成果, 是广西发展奶水牛业的重要技术、人才基地。广西水牛研究所水牛种畜场是我国唯一拥有2个外来河流型水牛品种的种畜场, 现存栏摩拉、尼里/拉菲良种水牛1 000多头, 其中成年母牛500多头, 每年可生产种牛300头以上。

随后我们考察了广西北海市合浦县东园家酒公司。该公司原以投资酒店和保健酒业为主, 由于环保原因, 保健酒业的发展受到限制, 后通过延伸产业链, 建成一个4 000头规模奶水牛的示范场, 形成了“酿酒产糟—酒糟喂牛—牛粪产沼气、沼气发电—酿酒、沼渣沼液制成生物肥—生物肥种草—种草喂牛养鱼”的生态循环模式, 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利润非常可观。

最后一站我们考察了“中国奶水牛之乡”—广西钦州灵山县, 参观了广西灵山百强水牛奶乳业有限公司的加工厂及养殖基地。在灵山县, “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的奶水牛发展模式在灵山已得到广泛推广, 奶农每天把水牛奶送到收奶站, 公司每月将奶款通过农村信用社直接拨付到养殖户帐上, 奶农从每头奶水牛养殖中获得的纯收入由2006年的3 700多元提高到2010年的5 000多元, 成为农民增收、财源建设的一个特色优势产业。

2 广西发展水奶牛的主要经验

2.1 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是水牛奶业发展的关键

近几年来, 广西各级党委政府一直把奶水牛发展作为发展现代农业、做大做强畜牧业、促进农民收入的特色优势产业进行扶持培育, 把奶水牛产业列入当地的经济发展规划, 列入农业结构调整重点, 并在资金、政策、贷款、宣传等方面给予支持, 同时, 还把发展奶水牛的任务分配到各乡镇, 作为考核领导政绩的一个指标之一。

2.2 引进乳品龙头加工企业是水牛奶业发展的首要条件

广西各级党委政府十分注重培育扶持龙头企业, 扶持企业建设标准化栏舍、扩大养殖规模、研究开发新产品、无公害标准化产品认证、组织建立合作组织和推进养牛标准化示范创建, 有效地提高了企业的发展能力和带动能力。

2.3 制定扶持政策并落实到位是水牛奶业发展的保证

广西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奶水牛业的发展, 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性措施。各市县政府也真抓实干, 把奶水牛业列入当地的经济发展规划, 并在资金、政策、贷款等方面给予支持。据介绍, 全自治区累计出台扶持水牛奶业发展的文件20多个, 投入资金10亿多元, 政策的推动使广西奶水牛业的发展步入了一个快车道。

2.4 业务部门积极宣传并做好服务是水牛奶业发展的前提

各级畜牧部门充分利用各种机会积极宣传奶水牛发展的好处, 发动农户加入饲养奶水牛的行列;积极帮助养殖户引进优良奶水牛, 抓好人工授精配种工作;指导养殖户种植牧草、科学利用秸秆, 对产奶牛进行补饲精料;加强疾病防治和饲养管理;引导发展奶农组织等等, 做好奶水牛发展系列化服务工作。

2.5 农户有积极性且有一定经济实力是水牛奶业发展的基础

奶水牛发展得快和好的市县, 农户均有养水牛的习惯, 对养殖奶水牛的积极性较高, 商品意识、市场观念强, 而且本身有经济条件, 敢投入, 愿意投入。合浦东园奶水牛场从2005年10月至2011年5月共购进了杂交母奶水牛3 700头, 计划5内达到5万头的饲养规模。

3 益阳市发展水奶牛的有利条件

益阳市水热充足, 草地草坡面积广阔, 秸秆饲料资源丰富, 基础母牛存栏多, 品改技术成熟, 发展奶水牛优势明显、前景可观。

3.1 气候条件适宜

水牛是一种适应热带、亚热带气候的多功能家畜。广西水牛研究所专家研究证明, 在全国水牛分布最多的广西、云南、四川、江西、湖南等地均适合对其进行杂交改良, 发展水奶牛产业, 品改后的奶水牛其产奶性能等杂交优势遗传性状毋庸置疑。益阳市位于北纬27°58′38″至29°31′42″, 东径110°43′02″至112°55′48″。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 境内气候温和, 光热丰富, 雨水充沛, 具备发展奶水牛产业的良好气候条件。

3.2 饲草资源丰富

据1983年全市草场资源普查, 境内有农林隙地类、山地草丛类、湖滨草甸类、山地草甸类等7类自然草场, 总计面积约19.2万公顷, 其中可利用草地17.96万公顷, 占草地总面积的93.64%。同时, 近十年来人工种草发展较快, 人工种草面积共计1.27万公顷。此外, 全市常年种植水稻30万公顷, 油料作物6万公顷, 玉米3万公顷, 甘蔗1万公顷, 紫云英和苕子10万公顷, 还有花生、黄豆、蚕豆、甘薯等作物等。据测算, 全市各类农作物秸秆年产量达400多万吨, 紫云英、苕子等新鲜豆科青料年产量近1 000万吨。丰厚的饲草资源为我市奶水牛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3.3 种质资源优良

益阳市饲养水牛历史悠久, 据沅江县志记载, 南北朝成立沅江县时, 就有“牛, 大牲也, 阴物, 境内所产水、黄两种”的记载。千百年来, 湖区水牛经过精心的选种选育和饲养管理, 形成了优良的地方品种——滨湖水牛, 其躯体高大, 骨骼粗壮, 各部匀称, 肌肉丰满, 具有体高力大、耐粗易肥、性温驯、能耐劳和适应性强等特点, 已列入国家优良地方畜禽品种进行保护。广西水牛研究所及广西畜牧总站资深专家都认为, 滨湖水牛的奶水牛杂交改良比之躯体相对矮小的广西水牛, 其产奶性能等遗传性状应该会有更大的杂种优势。

3.4 品改技术成熟

我市所辖7个县市 (区) 已建成6个中心品改站, 80个乡镇品改站, 安化县在建有17个乡镇品改站的的基础上, 同时在中心村和重点村建成品改点62个, 其他县市也建立多个村级冷配点, 基本形成了以县肉牛品改中心站为核心, 乡镇冷配站为骨干, 村级站冷配点为基础的县乡村三级肉牛品改网络。一个好的品改技术员需有2年以上实践经验, 我市拥有丰富肉牛品改经验的技术人员达100多人, 其中有48名乡镇品改员推荐到省局参加高级品改员培训班学习, 并取得了高级品改员培训证书, 为我市推广奶水牛技术创造了良好条件。

3.5 发展前景可观

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 水牛用于耕田的历史使命将完成, 发展奶水牛产业, 既不与人争粮, 也不与人争地。奶水牛全身是宝, 水牛奶享有“奶中之王”的美誉, 水牛肉味美、营养丰富, 乃肉中珍品, 水牛皮是鞋、包等高档奢侈品皮具的主要原材料之一。据考察, 目前水牛奶的收购价为8元/千克, 是普通黑白花牛奶收购价的两倍以上 (3.8元/千克) 。有关专家认为, 由于水牛奶资源的稀缺, 其价格差距将有进一步拉大的可能。此时在我市发展奶水牛产业, 既有可观的经济效益, 又有利于现代畜牧业转型升级, 同时也解决了国家滨湖水牛保种难题。

4 益阳市发展奶水牛的思路与对策

尽管益阳市拥有发展奶水牛产业的诸多有利条件, 但同时还存在一些瓶颈:一是迄今为止我市还没有奶水牛良种繁育、饲养管理、挤奶等经验, 养殖技术匮乏;二是按部就班将一头役用型滨湖水牛杂培育成一头高产三代杂交奶水牛, 投入大、周期长;三是目前我市在奶业产业链上尚是空白一片;四是资金投入匮乏。鉴于此, 特提出我市发展奶水牛的思路与对策如下:

4.1 发展思路及目标

以国家奶业战略性结构调整为契机, 以农民增收为目标, 按照政府搭建平台与企业运作相结合的发展思路, 充分挖掘我市滨湖水牛资源, 大力开展引种本交、冻精冷配、胚胎移植等工作, 重点发展奶水牛养殖小区, 积极培育加工龙头, 努力开发水牛奶系列加工产品, 加大扶持力度, 使我市水牛由役用型向乳用型转变, 实现滨湖水牛价值综合利用。力争用10年时间发展良种奶水牛30 000头, 年产水牛奶6万吨, 把我市建设成为我国南方重要的奶水牛产业带之一。

4.2 发展措施及对策

4.2.1 政府搭建平台, 加大资金投入。

一是成立奶水牛产业开发项目领导小组。加强奶水牛产业发展的协调和领导, 负责对奶水牛产业总体规划、扶持政策制定与落实, 组织奶水牛项目申报、实施、人员培训、技术指导等工作;二是多渠道筹措项目建设资金。首先, 要加大各级政府的投入力度。市、县各级财政, 每年要安排专项资金列入财政预算, 专项用于水牛奶业发展。建议市级财政设立1 000万元水牛奶业专项, 每年列入财政预算。其次, 财政支农、农业开发、以工代赈、扶贫开发及科技兴农等资金也要向奶水牛产业倾斜, 夯实发展基础。再次, 各级政府应协调金融机构和信用担保机构把支持水牛奶业开发作为信贷支持重点, 降低贷款门槛, 加大对奶水牛产业投入。最后, 应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发展奶水牛产业的积极性, 促进社会优良资金注入奶水牛养殖和加工企业。

4.2.2 建设养殖小区, 做好示范引导。

改水牛役用为乳用, 改变千百年来的耕牛用途不可能一蹴而就。同时奶业的高起点、高质量要求不可能再允许走一家一户分散养殖的路子。因此要做好奶水牛产业, 首先, 政府必须支持建设一批奶水牛种畜场、优质奶水牛养殖示范场, 实施奶水牛养殖奖励扶持政策, 推动周边奶水牛养殖业的发展。同时, 通过技术培训、人工种草、加强指导和资金扶持, 发展一批年存栏10~20头能繁本地母水牛或杂交母水牛的农户, 重点鼓励同一个村、同一个组发展规模养殖户, 构建区域性的养殖小区, 在小区内采用集中饲养、集中挤奶、分户管理的模式, 推行标准化生产。

4.2.3 开展品种改良, 扩大能繁水牛。

水牛品种改良应抓住两个重点:一是明确杂交组合模式。品种改良应坚持以投资少、见效快的冻配杂交改良本地牛为主, 大力推广国外品种摩拉、尼里—瑞菲牛冻精与本地滨湖水牛配种进行杂交改良, 生产摩本、尼摩本杂交母牛。二是加快乡镇品改站点建设。完善已建成中心品改站、乡镇品改站的基础及配套设施建设, 在安化、沅江、资阳等县市的重点乡镇适当引进摩拉、尼里良种公牛配套建设品改站。力争在项目开始实施后两年内, 通过补贴支持新建或改建奶水牛乡镇品改站10个, 人工授精站30个, 强化50名镇乡级奶水牛牛人工授精技术人员培训, 大大提高我市水牛人工授胎率, 扩大基础母牛群, 夯实发展基础。

4.2.4 发展饲草生产, 探索养殖新模式。

我市秸秆资源丰富, 但是冬春青饲料匮乏, 必须扩大全市饲料或牧草种植面积。一是可利用我市冬闲田种植黑麦草等优质牧草, 一亩 (667m2) 一冬可收割1 000千克, 可满足一头牛一个冬的需要。二是可实行农田套种、间种牧草或草田轮作等方式发展优质牧草。三是大力推广饲料青贮技术, 有效解决冬春青饲料匮乏难题。四是可推广“东园模式”, 实行循环经济立体养殖。我市可因地制宜, 在此生态循环模式环节上有所增减。

4.2.5 强化技术培训, 加强宣传引导。

发展奶水牛在我市是个新生事物, 同时又是一项科技含量相当高的产业。因此, 加强技术培训至关重要。一是应以牛的人工授精和疫病防治技术为重点加强对畜牧兽医技术人员的培训。二是应以秸杆青贮和微贮、种草养牛、挤奶、疫病防治等技术培训为重点, 加强对奶农的培训。三是加大宣传力度, 提高全市对奶水牛及水牛奶的认知度。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介, 广泛宣传饲养奶水牛带来的乳肉综合效益, 积极引导农民参与到水牛的杂交改良和奶业生产上来。同时, 引导广大消费者提高对水牛奶营养价值的认识, 多喝水牛奶, 从而促进消费, 拉动生产。4.2.6培植加工龙头, 确保持续发展。水牛奶具有巨大的加工潜力, 它不仅可以加工成大众化的灭菌乳、酸乳、学生奶, 还可以开发出高品质、高附加值的水牛奶制品, 如奶酪。要确保我市奶水牛业持续健康发展, 必须有相应乳产品加工企业作支撑。在我市奶水牛发展初步形成一定规模后, 可采取“内联外引”措施, 通过招商引资在益阳市城区新建年加工能力达5000吨的水牛奶品加工厂, 开发酸奶、奶酪等系列奶产品, 辐射周边地区, 以消化利用好全市水牛奶, 增加奶产品附加值。

摘要:2011年6月, 我们组织专家考察团一行8人赴广西考察奶水牛产业发展状况, 通过座谈、现场询问、实地考察等形式, 深入调研广西奶水牛的育种、饲养管理、奶制品加工、销售等产业环节的基本情况、成功经验以及运作模式。通过考察, 我们既开阔了眼界, 又启迪了思路, 更增强了我们对奶水牛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海原文化产业考察报告 篇3

根据3月28日文化厅副厅长杜秀岚来我县调研文化产业时提出的“加大文化体制改革,挖掘民间文化和乡土人才资源,考察学习借鉴外地成功经验,解决本土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的指示及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4月10日~18日,由县政协主席罗成玉带队,分别对青海黄河奇石工艺、热贡唐卡艺术、四川国色天乡、深圳大芬村、观澜版画村的文化旅游产业开发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现将考察情况汇报如下:

一、考察的目的意义

此次考察的主要目的是,了解青海循化“撒拉黄河石艺”、同仁热贡“唐卡绘画艺术”、四川成都“国色天乡游乐园”、深圳大芬油画村版画村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经验,特别是学习借鉴当地党委、政府和企业兴建创意园区,发展文化艺术和休闲娱乐街的做法,探讨文化产业发展与合作的思路。

这些地方在谋划文化产业的发展思路,此行对我们下一步明确发展方向,联系本区实际出台相关政策,以及加速发展、少走弯路都会有非常有益的借鉴。

为了集成各方智慧,我们在考察人员组成方面做了一次新的尝试,特别邀请了文化产业相关领域的领导、企业家和专家学者参与考察,以便各方从不同的视角解读青海热贡、四川国色天乡、深圳大芬村文化创意产业,展开思想的交流

和碰撞,进而充分解剖、吸收和共享青海热贡、四川国色天乡、深圳大芬村、观澜版画村、鹏城发展经验和发展模式。

二、基本情况

(一)循化黄河石艺

青海省循化县博艺旅游文化有限公司,主要开发以旅游纪念品为主的民族特色和民俗风情的石艺画、玉雕、彩绘、刺绣、驼绒画、沙画和民族工艺品等七大系列产品。年产文化产品2500万件,年完成产值是3100万人民币,出口额是2500万人民币,实现利润525万人民币。他们发展的经验是:充分挖掘当地的黄河石资源,打造文化产品;依托5A级孟达天池风景区的这个平台,销售自己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其次是利用各种会展平台、组织论坛进行宣传推介。

(二)热贡唐卡产业

青海热贡文化域地雕塑艺术中心,采取“公司+农户+基地”和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农牧民可与公司签定收购协议,保证民族工艺品的收购,解决农牧民销售和价格的后顾之忧,提高生产积极性,有效的增加农牧户收入。产品销往青海、西藏、甘肃、四川、内蒙、北京、上海、尼泊尔等各地,年销文化产品2000万元。热贡的文化产业的发展,主要是利用当地盛行的悬挂和崇拜唐卡这个观念,大力发展以唐卡为主的藏传佛教文化产品;同时,虔诚的宗教信仰环境,影响着艺术人才和各类人才去献身文化艺术事业,去完成好每一副唐卡。

(三)国色天乡乐园

成都国色天乡乐园是置信地产下的一个集居住、娱乐、商业等要素为一体的比较完善的人居系统,占地6000余亩,有员工近万人,年产值大部分员工是拥有此地土地的农民,充分利用短途旅游和近郊旅游的热潮,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度假设施及旅行社、歌舞演艺、策划设计、动漫、网游主题消费品等主题公园的相关联的其他产业的综合发展。

(四)大芬油画村

大芬油画村公共租赁房片区总用地面积2.2万平方米,包括油画广场和住房,其中油画广场占地2500平方米,公共租赁住房占地6500平方米,经济适用房占地1.3万平方米。有776家门店,其中从事油画经营的有583家,从事国画、书法创作和销售的有53家,从事画框、颜料等相关配套产品经营的有73家,从事工艺、雕刻、刺绣、装饰、喷绘及书画培训的共有67家,大芬油画村每月的油画生产能力在1万张以上。据统计,仅居住在大芬的画师画工就达5000多人,加上周边布吉新三村、木棉湾、南岭等地的画师画工,保守估计也有10000人以上,原创画家仅120多人。以批发为主,占交易量的80%,以出口为主,80%的油画产品出口,大芬油画的市场遍及全球,其国外市场以欧洲、北美、中东、非洲、澳大利亚为主。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和欣赏水平的提高,国内越来越多的居民逐渐接受用油画美化家庭。批发接单主要是通过广交会、文博会等大型展会以及电子商务网络,同时举办分会场。

(五)观澜版画原创基地

版画村和客家古村落融合,将客家文化主题目融合到现代景观元素中。建立相对完善的市场化动作机制,是一个配套设施完善、环境优美、具有良好社会、经济效益的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它把现代版画工坊与客家古村落结合起来,形成了别具特色的文化元素,也给艺术家的创作提供了思想的源泉。

(六)深圳鹏城

大鹏所城是全国保存最完整的明清海防卫所,深圳今称“鹏城”,有雄伟的古城门,有古色古香的古民居、古街道,有气势宏伟的将军府第,还有独特的大鹏山歌、大鹏凉帽服饰、婚姻嫁娶、神灵崇拜等,成为“深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为“深圳八景”之首。当地居民主要依托这出名胜古迹旅游区,推销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

三、几点启示

启示一:当地政府十分注重培育扶持发展民营文化企业:一是充分认识对文化产业的发展,把文化分为公益性和经营性两种类型,政府只负责公益文化事业,而将经营性文化产业推向市场。二是制定配套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三是建立和完善了灵活的扶持、投资、融资体制。这几项得力措施促进了当地民营文化企业的繁荣。

启示二:青海热贡唐卡、循化黄河石艺、四川宽窄巷、武侯寺、深圳的油画村、版画村、鹏城均传承和挖掘地域资源、民族文化、非遗传承文化,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越是民族的越有生命力。考察团无论

走在上述文化产业区的任何地方,都能时时充分感受到当地浓厚的民族文化气息。空间,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载体。

启示三:青海热贡、四川宽窄巷、武侯祠、深圳的油画村、版画村、鹏城均充分利用古村落、古城池、古遗址、非遗传承人、名人、地方特色文化等效应,规模化、专业化进行打造名村名镇,同时通过市场营销,为民族文化产业的开发开辟了极大的市场

启示四:发展特色文化产业街巷,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考察中发现,在四川宽窄巷、武侯祠;深圳的大芬油画村、观澜版画村、大鹏所城等都拥有一条或几条繁华的步行街,这些步行街由各类界别的非遗传承人开店部、摆摊、演奏地方音乐、形成了一个旅游休闲、购文化旅游产品的一个场所。休闲娱乐文化也就应运而生,给当地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四、几点建议

(一)打造花儿歌舞剧,发挥丝路桥梁纽带

由文广部门负责建设一处演艺馆,打造一部能够反映中阿文化交流、丝路贸易及和平使者的花儿歌舞剧——《宛格斯》,契合现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个时代主题,展示海原文化软实力,努力把宁夏(海原)建设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中转站和桥梁。

(二)抓示范基地建设,发挥龙头带动作用

由布哈拉有限责任公司负责牵头,负责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宾馆、作坊、商业街,让有能力的文化产业个体入住,形成民族服饰刺绣剪纸、绘画、版画、砖雕、木雕、仿真艺术加工、古玩收藏展示等各类产业几个板块或者是一条街,形成一个文化产业集中产销点。采用龙头企业带动、微小产业集群发展等模式,打破相对分散的地域布局,打破“单打独斗”的行业运作模式。同时建议由文化厅牵头将海原的回族文化创意产业园申报并列入自治区级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基地,或申报为国家级的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为海原文化的培育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充分用乡土人才,推进名村名镇建设

文化、扶贫、工青妇、工会等单位整合资金资源,充分利用海原非遗传承人、乡土人才资源优势,立足地方特色文化专业村的建设,推进名村名镇建设。在高崖香水桥村建设二毛皮加工专业村,在海城镇山门新村等地建设刺绣剪纸专业村,在海城镇三岔河村建设砖雕专业村等。

(四)给优惠扶持政策,加速文化产业发展

结合县情,给予政策优惠和适当的资金扶持,以带动我县文化产业的发展。政府部门拿出一定的资金,解决入住商业街的全部租费,或者给入住户免费提供地皮,免去水、电、暖增容费用,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模式自筹资金建设商业街和加工作坊。主打刺绣、织锦、剪纸、版画、绘画、书写《古兰经》长卷、经字画、挂毯、陶艺等民族特色的文化产品。同时积极引入了先进经营理念和市场营销方式,发挥企业、中介机构的作用,形成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产业城市之一。

(五)展地方文化特色,加强中亚文化交流

建设好非物质文化传承基地这一展示回乡文化的一个对外窗口,重点向中亚、阿拉伯国家展示中亚人白哈文丁所创的纳格什班底耶文化在宁夏(海原)的传播与发展,同时进行文化交流,形成文化共识,实施文化先行,促进民心相通,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桥梁作用。

(六)利用名人效应,加强对外推介宣传

日本温泉与养老产业考察报告 篇4

2014年4月6日~2014年4月9日

萌萌

本次日本考察活动,时间虽短,收获却多。考察的大江户温泉、丰洲老年公寓、山中湖会所、轻井泽山庄环肥燕瘦,各个不同,却都非常成功,究其原因,我觉得有以下几点,首先有清晰的经营定位,明确的目标人群;其次针对目标人群的需求作好每一个细节,为用户提供极致的消费体验,最后挖掘产品的附加价值,延伸产业链,带给用户期望之外的惊喜。

大江户温泉是一个面向游客、家庭的大众化消费主题乐园。园内所有的建筑、绘画、餐饮、娱乐都是模仿江户时代风格,游客再穿上各种带有浮世绘花纹的浴衣流连其间,仿佛穿越到了江户时代。其提供给用户的是从温泉->餐饮娱乐->角色扮演的融入式旅游体验产品,非常有效的提高了用户的满意度、粘着度和消费时间。本项目的温泉区可借鉴这种模式,打造汉唐风格的主题温泉乐园。在乐园中,除提供免费的服饰之外,还可收费提供才子佳人,官贾侠盗各类服饰,同时借鉴RPG类游戏的种种任务模式,配合线上线下的活动推广,进一步丰富产品内容。大江户温泉在消费时采用了二维码手环扫描和点餐呼叫器,这些都可以在我们项目中使用,同时也可考虑二维码手环与一卡通系统进行绑定,实现自助自主式的消费。

丰洲老年公寓隶属于木下集团,是可以排进世界前五的综合性养生养老设施,其目标人群主要是生活可基本自理的高收入老年人,其经营理念是要让笑容绽放在每一个老人的脸上。从这一理念可以看出木下集团要提供的不仅仅是安全、健康、舒适的居所,更要为老年人提供娱乐、社交方面的精神寄托,所以公寓内书

屋,游泳池,诊所,看护,酒廊,娱乐中心,会议室等设施一应俱全。公寓最值得称道的还是面对老年人的各种贴心设计非常到位,防滑地板、随处可见的扶手、带保健功能的泡澡池、生病期间的特别静室、紧急呼叫的收音设备、定位器、甚至连玄关下的抽屉也可以作为凳子使用,处处体现了经营者与设计者的用心之处。要入住如此高档的公寓,价格也是不菲,客人要一次性缴纳20年的入住金,依据房间不同,约200万~900万人民币不等,并且每月还要另外缴纳管理、餐食、活动等费用。价格过高,导致公寓的入住率偏低,所以还有约四分之一的房间是对外短租经营,以提高收益。丰洲老年公寓面向的有消费能力及消费意识的中高端老年人,同时经营的是20年使用权,这与我们老年公寓的理念是一致的,但同时也要考虑到我们项目中是旅游度假型的老人居多这一不同点。

山中湖会所是座落于富士山脚下的高级私人度假酒店,隶属于Resorttrust集团,采用了分权式的会员制销售模式,高额的会费人为设置了一道门槛,使只有具备相当经济实力的人员才能入住该会所。该集团拥有13万富裕阶层会员,在日本分时度假市场有超过60%的占有率。会所提供奢华的入住体验,超大的客房,每个房间都可以躺在床上或是温泉泡池中远眺富士山的美景,同时提供世界一流的体检中心,以及各种商业配套设施。庞大的会员群体为其整合各种商业资源提供了基础,而不断加入的商业资源又能为会员提供更多的服务,反过来促进会员群体的扩大,形成良性的循环。同时,Resorttrust集团还会不定期的举办各种类型的会员联谊活动,形成一个高端人群的社交生态圈。这些都是我们可以借鉴学习之处,应用于本项目的企业会所及养老公寓的分权销售,整合公司各种高端资源,为客户提供不可复制的尊享服务。

轻井泽虹夕诺雅温泉酒店2005年建造,隶属于星野集团,其设计与经营理

念是要让游客远离日常的都市喧嚣生活,融入大自然怀抱,给身心一次彻底的放松之旅。所以其整体的建造都是依山就势,依水就势,粘土墙壁,木板结构,水波梯田,林间小径,一切都带人回归自然的本真,甚至客房中只提供CD与书籍,连电视机这种会与现代社会联系的符号都抹除掉了。这种重新回归自然的宁静,存在于每个繁忙都市人的心底,虹夕诺雅正是准确的抓住了这一点,配合高超的设计技巧,使其成为众多游客向往的所在。

山东农业产业化考察报告 篇5

山东农业产业化考察报告

为了学习借鉴山东潍坊、烟台等地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先进经验,加快武汉市农业产业化进程,进一步推动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全面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目标,5月11日至17日,市委副书记韩忠学率团赴烟台市的莱阳市、潍坊市和寿光市、安丘市、诸城市、昌乐县、青州市和济南市的高新农业开发区进行了学习考察,听取了上述地区和单位负责人的经验介绍,并与这些市县党政领导同志及有关部门负责人进行了座谈.

作 者:联合考察组 United Investigating group 作者单位:刊 名:长江论坛英文刊名:YANGTZE TRIBUNE年,卷(期):“”(4)分类号:关键词:

台州产业园考察报告 篇6

一、皖赣鄂三省承接产业转移基本情况

皖赣鄂三省地处我国中部, 靠近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 三省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 紧紧抓住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加快的机遇, 创新承接模式, 加强能力建设, 承接产业转移取得积极成效。

(一) 承接产业转移的特点

随着发达地区产业转移进程加快, 三省承接产业转移也呈现出良好的增长态势。

一是承接产业转移的规模、数量逐年扩大。2010年, 安徽省合同引进亿元以上大项目4366个, 实际到位资金4051.5亿元, 同比增长82.9%;利用省外资金6863.7亿元, 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达到57.9%。江西省, 2010年合同引进省外亿元以上大项目441个, 实际到位资金1001.2亿元, 分别是是2005年的2.6倍和3.5倍。湖北省共引进省外资金项目2662个, 实际到位省外资金1986亿元, 同比增长75%。

二是承接产业转移的层次进一步提升。随着东部产业升级加速, 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转移趋势明显, 也逐步成为三省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行业。在高新技术产业方面, 2010年, 江西省引进十大战略新兴产业资金已达680.5亿元, 占全省引进资金总额的35.6%。在服务业方面, 2010年, 安徽省皖江示范区共引进服务业项目1851个, 占示范区总项目的33.8%。湖北省引进服务业项目398个, 实际到位资金765亿元, 占全省引进省外资金总额的38.5%。

三是产业转移来源地相对集中。安徽省主要来自苏浙沪地区, 2010年, 来自三地区的项目已占全省总项目的70%以上。江西省主要来自长三角、珠三角及福建地区, 2009年, 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资金中有75.3%来自这些地区。湖北省重点来自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 2010年, 三地区的项目已占全省新批项目的76%。

(二) 承接产业转移的作用

一是带动了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产业转移为三省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带动了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如安徽省《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出台和实施, 带动了全省9个市59个县的快速发展, 2010年, 皖江示范区实现生产总值8224亿元, 同比增长16.3%, 高出全省1.8个百分点, 较2005—2009年该区域平均增幅高出1.3百分点。湖北省黄冈市, 近年来通过引进一些大型知名企业、大项目, 有利推动了黄冈市经济发展, 使该市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连续3年居全省各市前列。

二是促进了产业集群的发展。通过引进和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 有效带动整个产业链转移和相关行业投资, 极大地促进特色产业集群的发展。如安徽合肥市, 通过引进美的、格力、京东方、彩虹蓝光、等家电巨头, 吸引相关配套企业跟进投资, 形成了平板显示和家电集群。江西省高安市围绕陶瓷产业, 通过引进新中源、百顺等多家区域龙头, 带动包装、机械、物流、模具等配套服务企业同步转移, 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陶瓷产业集群。湖北武汉经济开发区, 通过引进日产、本田、雪铁龙世界三大汽车巨头, 吸引一大批汽车销售企业、配送中心进驻开发区, 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汽车产业集群。

三是提升了产业技术水平。产业转移带来了一批先进实用技术, 使一批产业和自主品牌逐步成为参与国际产业分工的重要力量。如江西省鹰潭市通过产业转移实现了粗铜加工向精深加工的转型升级, 拥有了特种漆包线、超薄铜板带、皮青铜板带等一大批具备国内顶尖水平的拳头产品。武汉东湖高新区通过产业转移使光电子产业技术水平大幅提升, 光谷的光纤、光缆生产规模全球第一, 激光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保持在50%左右, 成为全国著名的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二、主要经验和做法

近年来, 三省把承接产业转移作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增强区域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来抓, 精心调整承接思路, 创新承接载体, 在区域合作、载体建设、产业对接方面探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做法。

(一) 政府间交流合作机制是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保障

近年来, 三省注重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 主动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地区的交流与合作, 多次率队赴上述地区学习考察, 密切与企业、行业协会及商会的联系。在高层互访的推动下, 安徽省与苏浙沪三省市分别签署了6个省级双边合作框架协议、12个城市间合作协议, 能源、旅游、农业、交通、劳务和科技等方面16个专项合作协议, 以及共同推进皖江示范区建设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江西省与福建、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及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 (简称“9+2”) 共同签署了泛珠三角区合作框架协议, 明确在基础设施、产业与投资、商务与贸易、旅游、农业、劳务、科教文化、信息化建设、环境保护、卫生防疫等十个领域共同推进合作。湖北省在昆山、顺德等地建立承接产业转移基地, 密切与当地政府的联系。通过政府间合作机制建立, 进一步提升了三省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的融合度, 促进了这些地区产业优先向三省的转移。

(二) 特色产业园区是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平台

三省针对东部企业组团式、产业链整体转移趋势日益明显的特点, 积极探索园区开发管理的新模式, 打造高起点、大规模承接产业转移平台。安徽省为了加快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步伐, 为示范区建设提供抓手, 在皖江城市带高水平规划建设两个集生产、科研开发、教育、培训、生产生活服务等设施完备的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 (江南产业集中区、江北产业集中区) , 由省政府直接投资建设, 直接管理。集中区的建成, 将为皖江城市带承接大规模产业转移提供重要支撑, 同时也为示范区提供示范平台。江西省为了扩大承接规模, 促进产业集聚, 从2005年起就积极探索培育特色产业基地, 经过几年的努力, 目前已建成4个国家级、27个省级特色产业基地, 这些特色产业基地为江西更好地承接产业转移奠定了良好基础。湖北省为加强区域合作, 适应集群式转移需要, 积极探索建设异地工业园的发展模式。目前已建成深圳工业园、台资工业园, 这些园区已成为湖北与深圳、台商深化产业合作的战略平台。

(三) 承接产业转移是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

三省在承接产业转移时, 十分注重与本地主导产业、优势产业相结合, 以产业转移促进本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如陶瓷产业是江西高安的传统产业, 2007年以来, 高安以广东“南陶北上”为契机, 依托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 积极引进陶瓷生产企业和相关配套企业, 使高安陶瓷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高安市陶瓷产业基地已有陶瓷生产、配套企业236家, 产能已占到全国的十五分之一, 年可实现利税20亿元。又如食品加工业是湖北仙桃市的主导产业。近年来, 仙桃市依托产业优势, 积极引进食品加工企业和配套企业, 促进了食品加工业快速壮大。目前, 仙桃市食品加工产业规模已接近100亿元, 初步形成了从原材料生产、产品加工、物流配送的完整产业链。

三、对我区的启示及建议

通过调研, 我们感到皖赣鄂三省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 但出现的一些问题也需要引起我区的重视, 如个别地区盲目追求总量指标, “有资就引”、“有资就进”, 忽视了产业之间的衔接, 产业关联度较低, 企业缺乏协作配套;部分地区园区产业定位不清晰, 引资缺乏针对性, 造成园区间产业结构雷同或相近。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产业转移的规模和层次, 制约了产业集群的发展。总结三省经验及问题, 我们认为内蒙古下一步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应重点做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 争取国家在我区设立北疆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当前, 我区承接产业转移正面临着激烈竞争。从区位梯度看, 我区处于产业转移承接区的末端, 与中部地区相比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区位劣势。同时, 广大中西部省区纷纷出台各种优惠政策, 加大对承接产业转移支持力度, 承接产业转移竞争十分激烈。我区要想在新一轮承接产业转移竞争中脱颖而出, 就必须提升我区作为产业转移承接区的战略地位。

安徽省《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获国务院批准, 使得地方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 使安徽承接产业转移获得多方面的好处, 如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转出地政府的大力合作等。我区也应借鉴安徽的经验, 积极申请国家在我区设立北疆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借助国家规划的力量, 把我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地方诉求上升为国家战略, 一方面, 可以提升我区在全国承接产业转移中的地位;另一方面, 也为我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工具。

我区具备建立北疆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优势和条件。建议自治区有关部门加强对这一问题的基础研究, 并着手开展示范区规划的编制工作, 在适宜的时机争取国家的核准、审批。

(二) 明确承接重点, 与既有优势产业嫁接

承接产业转移是我区调整产业结构、改变产业结构单一的重要举措。因此, 我区在确立承接产业重点时, 一定要与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统一起来, 充分发挥比较优势, 增强承接产业转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一是要注重引进非资源型产业。通过承接高端的非资源型产业链, 培育一批新的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 加大非资源型产业在我区产业中的比重, 壮大产业实力和提高产业的市场竞争力。二是要注重引进资源型深加工产业。我区已培育发展了能源、冶金、化工、农畜产品加工等特色支柱产业, 但这些产业仍存在着深加工能力不足等问题, 要围绕优势特色产业, 重点引进技术含量高、为特色优势产业延伸配套的产业, 实现承接产业转移与推动产业升级同步。

(三) 强化载体功能, 为大规模承接产业转移搭建平台

目前, 组团式转移、整条产业链转移趋势明显, 这就对承接载体提出更高的要求。我区现有6个国家级开发区、39个自治区级开发区、74个盟市级工业园区。从园区整体发展情况看, 还存在着布局不合理、功能定位不清晰、产业特色不鲜明、园区内企业间关联度不强等问题, 难以适应大规模、集群式承接产业转移的需要。因此, 我区应积极创新承接模式, 开辟承接的新路径, 着力打造功能完备、特色鲜明的承接载体。

一是加快产业承接集中区建设。本报告提出的集中区不同于现有的各类开发区 (工业园区) , 不仅是生产性的工业集聚区, 而且是集科研开发、教育培育、生产生活服务的集聚区, 还是绿色发展、生态良好的样板区。从我区现有园区看, 并不具备这些条件。因此, 建议在自治区层面规划几个大的产业承接集中区。集中区要统一规划、统筹建设。在起步阶段, 借鉴安徽的模式, 先高水平规划建设两个产业承接集中区。通过先行先试, 带动其它集中区建设。我区东西部资源分布不同, 产业发展各具特点, 建议在东部、西部适宜开发地区各规划一个产业承接集中区。西部地区重点在呼包鄂三市沿交通干线一带建设西部产业转移集中区, 主要承接新型化工、装备制造、高新技术等产业;东部地区重点在赤峰、通辽两市间沿交通干线一带规划建设东部产业转移集中区, 主要承接煤化工、有色金属加工、装备制造、农畜产品深加工等产业。

二是加快推进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根据各地区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 按照集约、集群、集聚原则, 整合现有园区, 推进园区向特色产业基地的转型, 培育壮大一批特色鲜明、竞争力较强的产业基地, 为更好地承接产业转移奠定基础。

(四) 建立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政府间合作机制

台州产业园考察报告 篇7

一、xx村基本情况

xx乡xx村是2018年新增列入国办系统的重点贫困村之一。全村既没有一个龙头企业、也没有一个联结集体农户利益的专业合作社、更没有一个高效持续增收的农业产业,农村致富带头人量少且小、散、弱,劳动力外出打工基本都是单打独斗,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农业基本“靠天吃饭”,祖祖辈辈基本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依靠种植玉米、马铃薯及养殖生猪满足自给自足、自食需要的乡村田园生活。2018年以来,随着水资源的匮乏,以及遭遇清明节雪凌冻害、核桃扁叶甲虫害等等多种自然灾害、病虫害的侵袭,核桃大产业均受到严重威胁和损失,农业增产无望、农民持续增收困难增多。

二、产业增收考察缘由

没有产业支撑的脱贫攻坚将变成空中楼阁,没有产业支撑的乡村振兴将变成遥不可及的飘渺幻影。自市发展改革委驻村工作队入住以来,始终牢牢把握“产业兴”“农村美”“百姓富”的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任务,深入学习和掌握贵州农村产业发展“八个要素”的精髓,深刻把握“选择产业、培训农民、技术服务、筹措资金、组织方式、产销对接、利益联结、基层党建”的内涵,真正实现联合有平台、融合有体系、整合有要素,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适度规模经营的推进,有利于新型农民的培育和农业生产经营水平以及产业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特色优势农产品品牌的打造,有利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紧紧围绕“改造传统农业、提高组织化程度”,围绕“什么赚钱种什么,什么赚钱养什么”,围绕“党支部、龙头企业、合作社、村集体、农户”的利益联结等等方面,多次牵头与“村三委”班子交心谈心,开展了产业调整思想大讨论。

针对产业单一、低效,增收靠打工、一年比一年增收难的现状。我们既要尊重xx当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及其它环境因素,也要瞄准市场,能经得住市场的检验。对于“种什么”“养什么”的产业选择,如何把农产品的商品价值充分激发出来,打好山地特色牌,念好山字经,做优绿色农产品,实现从“为吃而生产”转向“为卖而生产”?如何着眼规模经营,提高生产力,降低劳动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如何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提高产业培育、劳务就业的组织化程度?如何提高村级基层组织的组织力,深入挖掘和激发内生动力找思路想办法?如何打破多年传统种植习惯,按照生物多样性的要求,充分利用核桃发展林下空间,采取产业招商引资等形式发展林下经济,兴林、增果、促禽、壮菌、强药?如何为农民找准“靠山”,采取了经验方面学习学习再学习、村情民情户情方面深入深入再深入、资源方面分析分析再分析、基础设施方面论证论证再论证、理论方面思索思索再思索?最终确定主动出击、实地考证、找准答案等等。

3、赴陆产业考察情况

2018年8月9—10日由市发展改革委驻村工作队、xx乡分管农业领导、乡农科站站长、“村三委”班子共七人组成xx县xx乡xx村农业产业招商考察团赴xx县进行学习。

(一)食用菌全产业链条

xx县现已建成西南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基地,主要种植双孢菇、平菇、鸡腿菇、金针菇、香菇、杏鲍菇、大球菇、姬松茸、秀正菇等品种,年栽培面积突破x万平方米,产量达到x万吨,实现产值x亿元,直接带动x余农户从事食用菌种植,产业转移劳动力2万余人。产品远销北京、上海、广东、广西、海南、四川等地,部分出口日本、英国等国家。

1.“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运作模式

充分发挥三岔子得天独厚食用菌种植资源优势,成立了三岔子食用菌蔬菜种植协会,按照“支部引领、干部带头、农户参与”的思路,采取“村集体资金入股、农户土地折价入股”的方式,吸引爨乡菇业进驻并创办绿盛园合作社,把集体资产转化为合作股份注入到公司资本中,以资金抱团、技术捆绑和土地集中流转。最终实现集体资产市场化运作。

xx县三岔河镇三岔子党支部。据村总支书记介绍,“村三委”主要负责农户生产技术指导、食用菌成品收购等等过程中农户、合作社、公司及合同管理之间等的矛盾调节,特别防止市场好时农户把产品卖市场、市场欠时农户把产品卖公司的“不诚信”做法。合作社每年根据食用菌收购量,按照约定的条件每公斤兑现大概x元的工作经费给“村三委”壮大集体经济,年实现收入x余万元。“村三委”按照“股权平等、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积累共有”原则确定收益分配和使用方式,其中:x%用于改善村组干部待遇、激励干事创业热情,x%用于村内公益事业建设、改善村内基础设施,x%作为扩大生产追加股金、用于技术升级、品种改良、基础设施维护等。有效解决了村集体无钱办事、群众收入来源少的问题,切实提升了“村三委”的号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增强了村集体经济发展后劲。

xx爨乡绿圆菇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5月,是一个专业从事食用菌生产、销售一体的云南省级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现有食用菌种植基地8个,标准化大棚522个,冷房车间x平方米,主要种植姬菇、金针菇、杏鲍菇等,产品畅销xx等10余个省、市。目前公司已在大莫古工业园区(太平哨)投资x万元新建食用菌科技示范园,采用国内外最先进的制冷技术,通过利用制冷机组等设备创造适宜的温度、光照、湿度、空气等环境条件,对杏鲍菇,设备全部采用自动化流水生产线,工作环境舒适。

xx县绿盛园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位于xx县三岔河镇三岔子村,成立于2010年9月,2014年被农业部认定为全国农民合作社加工示范单位。每年消耗当地及周边乡村废弃稻草、玉米芯、桑树屑、豆皮等1.5万吨,既杜绝了环境污染,又增加农户收入近x万元;食用菌废料又还田,实现循环利用。2017年投资x万元建成占地面积100亩、年产x万袋食用菌菌包制造基地,初步了解菌包生产售价为x元/个。

xx县三岔子农户种植基地。按照“合作社带大户、大户带散户、散户带全村、一村带多村”的发展路子,直接带动三岔子x余农户从事平菇种植,就地转移劳力x余人,间接辐射带动周边农户x余户x余人参与食用菌栽培,种植户净收入x余万元,年人均纯收入达x万元,实现年销售额x万元。引导本村x户x人建档立卡贫困户种植食用菌及到公司种植基地务工,年人均增收x万元,辐射带动其他地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x户x人增收致富。据了解,每亩地可建x个x平方米左右的大棚,一年1亩地可栽培x个菌包,按每个菌包最低利润x元计算,一家人(2个劳动力)最低可实现年收入5万元。

2.“党支部+企业+合作社+基地+种植户”运作模式。

基本概况。xx县云峰菌业有限责任公司位于xx县马街镇,成立于2012年5月,是曲靖市级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之一。注册资金x万元,总资产x万元,固定资产x万元,公司占地50亩,建有保鲜储藏车间x㎡,草料加工厂1个、菌种厂1个、食用菌种植大棚x个。

生产流程。草料粉碎→料场发酵→混合拌料→高温灭菌→无菌室冷却→无菌室杀菌→无菌室接种→无菌车间培养菌丝→基地菇房出菇→冷库保鲜加工。

主导产业。食用菌栽培种植,品种主要有平菇、香菇、金针菇、鸡腿菇、双孢蘑菇、猴头菇、茶树菇、竹荪等。食用菌产品包括保鲜、冷冻、脱水、盐渍等系列,产品远销北京、上海、香港、广东、广西、浙江、海南、四川、云南等地。

主营收入。近三年来,公司累计实现销售收入x万元,实现利润x万元,吸收当地劳动力x人,辐射带动马街、小百户及周边乡镇x万人参与食用菌产业,人均增收x余元。2017年xx云峰菌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并销售食用菌(含加工成品)x吨,销售总产值达x万元,利润总额x万元。

产销对接。对于种植户实行免费提供食用菌栽培技术培训、技术指导,优惠获取优质食用菌菌种、成品保护价收购等优惠措施发展和带动农户参与食用菌种植。由合作社(公司)对农户食用菌种植实行“统一采购、统一生产、统一消毒、统一标准、统一销售”五统一的经营管理模式。

利益联结。在公司自身种植生产食用菌的同时,利用“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种植户”的生产销售模式,现有专业合作社1个、食用菌种植基地5个、专业种植户x多户。合作社收益分配:x%用于扩大再生产,x%用于村级公益事业,x%用于提高村级干部待遇,x%用于改善环境卫生。

运作模式。按照“党支部+合作社+农户”运作,由“村三委”班子兼任董事会、理事会、监事会负责人,实行“双岗双责”“双书记”负责制。该公司法人现兼任村委会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具有多年的食用菌栽培、生产和销售经验,是当地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带头人,也是带领农民发家致富的领路人。

(二)“党支部+企业+合作社+养殖户”运作模式

基本情况。xx县挖宝生态养殖合作社,位于芳华镇板田村委会挖宝村,是一个点型的村集体经济合作社。2013年4月,在镇党委的组织和指导下,板田村委会挖宝村经村组干部、党员、户代表及群众代表同意,决定利用租赁矿山的126万元集体收入创建养鸡合作社,并将集体资产折股量化到每户。

项目建设。该养殖场占地x余亩,建成半自动化养鸡鸡舍x平方米,总投资x万元,其中村级筹资x万元,土地折资x万元,移民后续产业扶持资金x万元。截止目前合作社的入股比例为:村级集资x%、产业扶持x%、土地折资x%。

股份合作。全村以户为单位,按照“党支部+企业+合作社+农户”运作模式成立养鸡合作社,分别与桂林利源养殖有限公司、曲靖牧为农业有限公司等签订合同进行代养,实行公司“统一供苗、统一管理、统一供料、统一防疫、统一收购”的运作方式,合作社负责提供养殖厂房、招聘养殖工人并承担人工工资、水、电等生产成本。

运作模式:由代养公司合作,提供鸡苗和饲料(收购时扣除),全程技术指导,成品鸡由公司回收。合作社提供养殖厂房、负责招聘养殖工人并承担人工工资、水、电等生产费用。每批次养殖周期共x天(其中83天养殖期、7天内公司全部收购),养殖损失率控制在x%以内。公司按合同约定每公斤价格一次性回收,扣除鸡苗和饲料款后,剩余返给合作社。养殖场经营收益设立专户,由芳华镇农村综合服务中心(经管站)专户专项管理。

收益情况:按每批鸡养殖x天左右、消毒间隔15天计算,年养殖出栏可达x批,即年出栏成品鸡达x万只;每只净利润按3元计算,年合作社纯收益为52万元。

利益联结:红利中提取x%作为追加股本,用于扩大再生产;x%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发展资金,通过“四议两公开”等程序,用于兴办村级公益事业、开展组织活动、日常办公经费等支出;x%作为群众分红进行兑现。2014年以来,每年每人分红约x元,实现了“户户入股、人人分红”目标。

三、启示及建议

“功成不必在我,但功夫必须在我”,我们要以“跟我来”的责任担当,以“看我的”的办法和成效,用好农村产业发展的“八个要素”,即“选择产业、培训农民、技术服务、筹措资金、组织方式、产销对接、利益联结、基层党建”,提升能力,推动落实,打赢脱贫攻坚战。

(一)考察启示

很多工作简单来说就是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做什么”是目标,“怎么做”是方法和途径,是具体的办法和措施。学习贵州产业革命“八要素”,指导我们如何“抬头看路”的理论实践和目标指向,既要聚焦目标任务,提高政策设计的质量,又要坚持问题导向,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加强统筹谋划,深入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落实方案,拿出切实管用的措施,合力推进工作落实;既要聚焦工作重点,提高工作部署的质量,又要全面推行清单式、项目化、精准化管理,推动工作落实。

如何抓好产业革命,首要是推行“八要素”,关键在于知行合一,抓细抓小抓实。在产业调整中,乡级、村级领导干部不能只是“绘图”,还要当好“施工队长”;不仅会“指挥”,还要能“战斗”。干工作,成事业,有想法,更要有办法。以“办法思维”,用正确的方法,干正确的事。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关键就在于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又苦干,又巧干。“八要素”是“桥”,是“船”,是“钥匙”,有利于理清思路,推动工作,要学好用活。要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吃透上情、摸清下情、搞清实情,把问题搞透、把政策搞准、把举措搞实。

老百姓有句老话:“说一千,道一万,捅出来的才是黄鳝。”好制度只挂在墙上,好办法只挂在嘴上,也是不起作用的。目前正处在脱贫攻坚、同步小康的关键时期,发展路上遇到的难题和瓶颈会越来越多,这就要求我们要琢磨战法,研究打法,有“战略”更要有“战术”。既要“上接天线”统揽全局,又要“下接地气”落细落实。把工作做细、做准、做实,确保“炮弹”精准发射、精准落地。

(二)下步建议

农业产业需要与土壤、气候、坡度等自然资源高度匹配。我们选择产业结构调整时,既要尊重当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及其它环境因素,也要瞄准市场,能经得住市场的检验。经2018年8月9—10日由市发展改革委驻村工作队、xx乡分管农业领导、农科站长、“村三委”共七人组成的xx县xx乡xx村农业产业招商团分析认为:

食用菌产业

风险分析。该产业项目启动的风险点主要包括:种植技术、产销对接、生产成本,还有就是组织方式、利益联结、建设资金,最重大的风险还是村组干部的组织力和带动力。

下步建议。结合xx乡xx村资源状况,一是经咨询食用菌种植有关专家,xx乡xx村具备食用菌生长的光照、温度、湿度、水分、营养、酸碱度、富氧空气良好的生长条件;二是充分利用核桃林下空间,发展林下立体种植,符合生物多样性发展要求;三是符合广大农户谋发展、谋增收的利益需要;四是可采取利益共享的方式,引进人才、技术、销售渠道,启动2-3户种植大户试验示范,逐步按照“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运作,建立健全农户、合作社、公司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五是xx食用菌种植基本是一个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做法。

土杂鸡代养

风险分析。该产业项目主要特点是利润薄,据介绍每只鸡仅有4元的利润,还包括人工工资、水、电等成本开支,但生产周期短。风险点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及投资、养殖技术及损失率3%的控制目标,最重大的风险仍是村组干部的组织力和带动力。

上一篇:县XX局关于深入推进干部作风建设的实施方案下一篇:东巩镇2011年党委书记党建工作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