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与写作培训班

2024-06-29|版权声明|我要投稿

阅读与写作培训班(精选12篇)

阅读与写作培训班 篇1

阅读与写作一体化培训班

培训理念:

在21世纪的今天,阅读与写作的重要性已被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阅读是最直接有效的学习,更是人类获得知识的有效途径。“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合乎法度的倾吐来自于充沛殷实的吸收。培训班以有效解决小学语文课中的“读”与“写”的关系,构建读写智能化、一体化的桥梁为切合点,提出以下读写(12456)攻略:

1、完善一种机制---听说读写练“五位一体”的基础导助机制。

2、训练两个技巧---自助、开放、探究、深入式“读”的技巧、自觉、正确、精当、深邃式“写”的技巧。

3、解决四大难题---运用“作文原理”解决:没兴趣、没材料、不具体、不生动的四大难题。

4、提升五项能力---观察发现、质疑释疑、分析表达、赏析感悟、操作运用的综合能力。

5、形成六步链接---语意、语境、语情、语感、语段、语篇的顺应发展。

培训对象:二至五年级学生

培训形式:

1、小班化教学(每班只招10人)

2、“一对一式辅导”(每篇作文精批细改,每个学生面批点评)培训内容:

起步班:语文基础知识+阅读训练+作文辅导 提高班:语文综合能力+阅读训练+作文讲评 培训时间:每周两次,每次3小时。

无论哪种形式都必须遵循儿童认知规律,充分给予孩子吸收、转化、运用、巩固的时间,提高学习有效性。

开课时间:7月8号

收费标准:每小时13元

培训地点:平定二校

电话:***(赵老师)

阅读与写作培训班 篇2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写作,五种关系

语文教学中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板块:阅读与写作。它们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两种语文能力。从形式上讲, 阅读是“读”, 是学生被动地接触既定的文字;写作是“写”, 是学生主动地创造开放的文字。虽然两者看似以各自不同的、“完全相反”的形式存在着, 但实际上两者却是相互交融、彼此促进的协同关系。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 科学、高效、合理地处理好阅读与写作的关系, 带领学生找到两者的契合点与连接点, 让学生学会在吸收阅读精华之后, 更好地将其转化为写作亮点并倾吐出更灿烂的文字。阅读与写作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阅读文章的内容———写作素材的来源

不少学生在写作中经常出现文思枯竭、内容乏善可陈, 或是反复言说类似的内容, 实际上, 这就是写作素材匮乏的表现。一般来讲, 写作素材可分为直接素材与间接素材两种。直接素材是指学生亲身经历的、自己直接从生活中获取的, 主要表现为在生活中汲取写作的灵感。间接素材是指学生通过第三方载体间接获取的, 主要表现为听说与阅读。因此, 阅读是积累写作素材的方式之一, 特别是入选教材的文章, 不论是内容还是主题, 都是非常优秀的, 因此, 文章内容实际上就是获取写作素材的一种途径。例如, 苏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民俗风情》中的文章向学生介绍了:社戏这种风俗戏艺, 端午节、中秋节这些传统节日, 对联这种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等。特别是社戏与对联, 学生在生活中接触不多, 但写作中如涉及这方面内容时, 学生就不会因接触少而觉得陌生了。再如, 苏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动物世界》中出现的松鼠、金龟子、熊猫、蝉、孤雁、鹧鸪等动物, 学生也可能较少有机会近距离地观察或饲养, 但通过阅读文章, 学生可以有所了解, 在日后写作中也可以将其作为写作的素材。由此不难发现, 学生只要做一个有心人, 教材中的各种阅读内容都可以成为写作的素材。

二、阅读文章的架构———写作方式的参考

写作是指作者用语言文字来反映客观事物, 传递知识信息, 表达思想情感的一种脑力劳作过程。它并不是简单文字的堆砌, 而要以一种合理的思路与科学的框架去述写, 这意味着写作需要“章法”。实际上, 语文教师在开展写作教学时都会向学生介绍写作的方式, 包括题材、体裁、结构、形式等。这种“框架式”的教学, 一方面, 从学生对知识的热爱度和理解度看, 这种教学方法略显抽象;另一方面, 教学形式较为呆板, 如教法不当, 则很容易遏制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同时, 教师也要引导学生不能天马行空式地肆意书写, 其结果只不过是文字的涂鸦或情感的宣泄, 而无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文章。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把握写作的创造性与规范性, 教师可以借助阅读教材文章来实现。例如, 苏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的“古代诗词三首”、第二单元中的“现代诗二首”, 对学生来讲, 诗歌写作是比较难的一种写作类型, 它除了文字技巧的运用外, 还必须遵循诗歌本身的写作要求。为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诗歌写作能力, 学生可以参考、仿照教材中诗歌的写作方式。如第四单元中的《春》《夏》等散文, 它们也是学生散文写作的借鉴。由此可见, 学生通过阅读和研究教材中的文章写作架构、形式、方法, 将有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各种文体的写作技巧。

三、阅读文章的文字———写作语言的积累

学生遣词造句的功底在写作中展露无遗,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为评判学生写作水平高低的标准。实际上, 写作语言能力的提升并不是几年之内, 或者几个月之内就可以实现的, 更不是单纯地靠背诵优美文段或名人名句就可以提高的。特别是对名人名句的引用, 在学生的写作中颇有“泛滥成灾”的趋向, 不少学生不顾上下文的内在联系, 只为了增加文章亮点而生硬地引用名言警句, 其结果适得其反。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积累写作语言,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多关注阅读文章中的遣词造句, 特别在阅读教学时, 教师要适当合理地指出文章中的美词雅句。美词雅句并不是单纯指华丽的辞藻或气势磅礴的句子, 而是搭配得当、描写细腻的一些词或句子。以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的《白杨礼赞》一文为例:修饰远山连峰用“宛若并肩”;修饰困倦情绪用“恹恹欲睡”;修饰白杨树“性格”用“伟岸、正直、朴素、严肃、温和、坚强不屈”;修饰白杨树树皮用“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 微微泛出淡青色”等。这些修饰词如单独运用不是特别出彩, 但用于修饰特定的对象时, 就显得自然优美, 沁人心脾, 这说明写作语言要合理搭配, 不能过分追求词藻的华丽。如学生能对阅读文章中的美词雅句做好记录并定期翻阅, 对于提高自己的遣词造句及语言运用能力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四、阅读文章的感受———写作情感的表达

文章写作是作者描述现象、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与渠道。因此, 作为“有温度”的文章, 它还应是作者情感的有效表达与传递。但在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 部分学生在表达个人情感时总会略显生硬, 或寡淡无味, 或过分浮夸, 总之, 写出的文章难以给人一种舒服、自然的感觉。实际上, 学生可以反向练习, 即从读者的角度去阅读一篇文章, 在欣赏、品鉴、感悟文章情感的过程中去逐步体会作者是如何在文章中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例如, 苏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周总理, 你在哪里》一文中, 作者倾诉了对周总理的无限哀思与深情怀念之情;八年级上册《我的母亲》一文中, 作者表达了对母亲的爱戴、感恩之情;九年级上册《在烈日和暴雨下》一文中, 作者表达了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以及对人吃人制度的强烈抗议之情等。从语言文字的角度上看, 这几篇阅读文章并没有运用大量华丽的辞藻, 而都采用了朴素无华的语言风格, 这丝毫未影响作者丰富情感的表达, 读者可以从文章中体会到作者的真挚情感。这些都充分说明了写作情感的表达应当是水到渠成的、发自内心的, 学生可以通过反向思维, 在阅读文章中逐渐领悟“如何在写作中表达个人的思想感情”。

五、阅读文章的亮点———写作规律的体现

写作虽然是一种比较个人化、独立化的脑力劳作活动, 但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规律性, 写作也不例外。对于优秀的文章, 尽管内容有别、风格各异, 但其作品必定会有相似的闪光点, 这些都是提高文章层次的关键所在。因此, 学生要想更好地把握写作技巧, 就要通过阅读和研究文章的亮点来实现。例如, 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紫藤萝瀑布》一文运用了拟人的写法;《沙漠里的奇怪现象》一文运用了从现象到本质, 由表及里的逻辑说明顺序;《多一些宽容》一文运用了理论论证及其所表现出的严谨结构与构思等。只要学生对阅读文章进行深入的研读, 条理清晰地解析文章, 就可以从中捕获到各种各样的写作技巧, 学生一旦总结并理解了这些技巧, 就可以在写作中有意识地、有目的地去运用了, 从而为个人的文章增添色彩。

从“传输方式”的角度上看, 阅读是输入, 是汲取, 是吸收;写作是输出, 是释放, 是展示。实际上, 阅读与写作是两个相互促进的“共同体”, 没有思考与沉淀的阅读, 只是走马观花似的阅读, 没有情感与灵魂的写作, 只是文字的杂乱堆砌。教师与学生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阅读与写作的关系。我认为, 阅读是吸收, 写作是倾吐, 教师要把握好两者的关系, 帮助学生更好地借助阅读来提升写作水平, 通过写作更好地推动阅读, 最终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参考文献

[1]孙小平.浅论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紧密结合[J].教育实践与研究, 2010 (9B) .

阅读与写作培训班 篇3

所谓“调料”就是我们平时作文课中讲到的技巧和方法,而“火候”则是作文的结构和思路。材料是作文构成中对学生来说最重要的东西,大部分的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并不能对有限的素材做到灵活运用。掌握大量的素材,一是学生会觉得自己有东西可写,“有恃”;二是面对不同的作文材料、题目以及要求,不必担心老是用旧材料“炒冷饭”以及不够字数的时候硬编,“无恐”。

对于学生,“有恃无恐”该是写作文的最高境界。而对于老师来说,打造一盘好菜,调料放多放少、火候是大是小这些因素是可控的,但现实是做菜的材料别说优良了,充足也远远谈不上。

此种情况下,只能双管齐下:

一方面,变劣为优,尽可能挖掘学生已掌握的少得可怜的素材,反复利用,压榨出尽可能大的能量。

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作为一名“良庖”,在面对一堆劣质的材料时,得有办法有能力丰富材料,变出一些优质材料,从而做出一桌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肴。

对应在学生身上,只有一个办法:阅读。

语文老师都知道阅读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有多重要,真正的难题是“阅读时间”。高中生课业压力大,在学校的时候,因为种种原因,学生的课余时间被无情瓜分;周末或者假期回到家,学生又要应付大量作业,多出来的一点时间还想着“吃喝玩乐”,根本不愿意抽时间浪费在阅读上。

这个问题在教学实践中长期困扰着我,在不断摸索、不断尝试的过程中,我慢慢找到了一条比较适合自己教学风格的“阅读与写作”之路,我把它简单概括为“课堂阅读”。现在,“课堂阅读”成为我作文教学中卓有成效的手段之一。

“课堂阅读”就是在课堂上达到阅读的目的,而要想有好的效果,一方面语文老师要积极参与进去,另一方面需要关注的是保证课程进度与阅读效果的问题。我的办法是:在课本选文之外,大量补充课外的相关诗文,放在课堂上讲解——可深讲,可浅析。这样做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帮助学生积累素材,提高写作能力。

以苏教版语文教材必修二中的课文为例,我谈谈具体做法。

(一)在讲到《最后的常春藤叶》这篇小说时,我做了如下两种延伸:

1.抓住“常春藤”这个意象,提出问题:为什么是“常春藤叶”?这个思路来自浙江杭州高级中学一位语文老师对这篇小说的一个独特解读,他从“艺术”的角度切入,新颖而又贴切。基于此,我找了很多资料,让我的学生了解了“格林尼治村”,了解了“米开朗琪罗”以及他的“摩西雕像”,了解了希腊神话中的“森林之神薩蒂尔”,了解了“常春藤”这种植物在西方文化中的象征意味,了解了西方的“酒神文化”等等,积累了不少西方文化知识。

2.从作者欧·亨利出发,通过展示作者的其他小说如《二十年以后》《警察与赞美诗》《麦琪的礼物》等,让学生充分了解“欧·亨利式结尾”,并以《原来如此》为题目,写一篇短文,从而体会这种结尾方式的妙处;既增加了阅读积累,又有了写作实践。

(二)在讲到《阿房宫赋》的时候,与《六国论》对比,由此,也可以做出两种延伸:

1.这两篇课文同属一个专题“历史的回声”,且在同一个小专题“后人之鉴”中,它们说的都是战国后期到秦朝一统时候的事儿,有着统一的写作目的:借古事言今事。如此,两篇课文的背景知识补充对课文教学来说就显得相当重要,经过整理,我把两篇课文的背景知识以作文素材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一举两得。

2.两篇课文都涉及战国末期的一些史实,尤其是《六国论》,作为一篇策论,有很多史实性的材料,但是毕竟文章目的在“借古言今”,作为论据的很多史料都是一笔带过,所以我以此为切入点,选取了《资治通鉴》中《卷第二·周纪二·显王三十六年》中苏秦说服燕文公、赵肃侯、韩宣惠王、魏王、齐王、楚威王等合纵抗秦,“为从约长,并相六国”的段落展示给学生,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在讲到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我又做了如下两方面的延伸:

1.对苏东坡做了一个简单的介绍,展示给学生苏东坡人生的多面性,并且积累相关素材;从词作本身出发,介绍了周瑜、曹操以及赤壁之战,补充了杜牧的《赤壁》。

2.讲完《赤壁怀古》之后,我补充讲解了东坡怀念弟弟子由的名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以此为切入点,又补充了杜甫思念家人的名篇《月夜》以及《诗经》中的《卷耳》。《月夜》和《卷耳》在写法上有一个共同点,即“从对方着笔”,这点既可以让学生运用到诗歌鉴赏中,也可以运用到写作中;另外,个人觉得,《诗经》中的160篇《国风》,语言朴实无华,细节却异常丰富,特别适合学生做扩展练习。所有这些工作,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以读促写”,让学生在尽可能多的阅读时间内接受尽可能多的阅读内容,在这种接触之下,产生写的欲望。

另外,在高一、高二没必要积累针对性太强的素材,兴趣最重要,只有做到“兴趣先行”,才能引导学生走向一条“愿读愿写”的良性循环之路。

“阅读与写作”向来是语文教学中的大难题,尤其是在“积极教育”的大环境、大背景下,如何调动学生的兴趣,使其积极参与到“教与学”的过程中来,更是一项需要长期思考与尝试的大工程。在这项大工程中,仅仅靠一个两个老师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集广大语文教师的智慧,共同研讨,才能形成越来越科学、完善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林惠生.读写一体化的创新思考[J].广东教育,2003(4).

爱上阅读与写作 篇4

——听《儿童快乐阅读与写作》的心得体会

阅读,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两个重要内容,阅读可以引领学生有效地解读文本,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也为写作积累素材。那么,如何才能使儿童快了阅读教学变得有实效,使学生真正在阅读中培养能力,提高写作水平?听了鱼在洋老师的讲座《儿童阅读与写作》,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让学生把被动阅读转换为主动阅读,被动写作变成主动写作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放手让学生去读,相信他们一定能读出别样的精彩,然后在指导学生把自己读完后的感受及时的记录下来。教师只要成为一个引领者、启发者,督促者,整理者。二.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作习惯

人们常说:“好的习惯是通向成功的基石。”阅读和习作习惯的好坏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非常重要。如果不培养学生养成自觉、专心的习惯,阅读就会毫无效果,写作更无法落到实处。所以,在阅读与写作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与写作习惯。首先,让学生养成阅读时勤动笔的习惯,可以摘抄优美的词句、段落,也可以在文章中作出记号和批语,还可以写读后感。三.创设阅读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为学生创造阅读的情境,让他们身临其境,走进人物、走进作者、走进故事,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阅读教学结束后,教师要根据所学内容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相关内容的兴趣,例如学《‘分辣子’初见林黛玉》学完之后我会这样说:假如你是作者你会怎么安排王熙凤的命运?曹雪芹又是如何安排王熙凤的命运的呢?将学生阅读的视野拓展到更广阔的领域。当他们读完《红楼梦》我相信他们在人物描写方面的水平一定会提高一大截。

四.读写结合,理论联系实际。读书是为了学习别人好的思想,好的写作方法。阅读到精彩部分,从中找到灵感,随手就把它记录下来或是参加某个活动自己的感受,总是随时记下来。多写多看,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习作在生活中产生。在阅读写作过程中,能很好的提升学生的能力。从此以后我要求我的学生持之以恒,每天读点什么,写点什么,不断的积累素材。

阅读与写作教案1 篇5

(一)课题:句子训练:怎样把句子写通顺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本次课的学习,巩固把句子写完整的相关知识。使学生掌握句子通顺性的要领。充分利用词语的表达和先后顺序达到句子的通顺。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养成一个爱说话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说话完整性、通顺性。提高认识、观察、分析事物的综合能力。

(3)情感目标:写作是一个综合能力的体现,在于平时的点滴积累。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学生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养成良好的交际能力。善于与人交谈。教学重点:句子通顺性的要求 教学难点:怎么做到句子通顺性 教学课时:2 课时 A、导言:

同学们,大家好!通过上一次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怎样把句子写完整的要领。在学习句子的同时,也掌握了词语的分类和怎样积累以及不同词语的运用。学习了写完整句子以后,就要利用每一个词汇以及词汇的先后顺序来把句子写通顺。怎样把学过的词汇组合成既完整又通顺的句子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句子,要求把句子写通顺。

B、每课一诗积累赏析:

作者:【袁枚】 年代:【清】 体裁:【五言绝句】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蝉鸣,忽然闭口立。

诗文分析:诗记录了作者亲眼所见的夏日农村小景。诗人抓住牧童活泼好奇的特点,着意描写了“忽然闭口立”这一精彩的瞬间。

诗篇大意:野外林阴道上,一位小牧童骑在黄牛背上缓缓而来。也不知有什么开心事儿,他一路行一路唱,唱得好脆好响,整个树木全给他惊动了。忽然,歌声停下来,小牧童脊背挺直,嘴巴紧闭,两眼凝望着高高的树梢。“知了,知了,知了„„”树上,一只蝉儿也在扯开嗓门,自鸣得意地唱呢。正是它把小牧童吸引住了,他真想将蝉儿捉一手呢!

赏析:这情景,全被 人看在眼里,写进诗中。诗人先写小牧童的动态,那高坐牛背、大声唱歌的派头,何等散漫、放肆;后写小牧童的静态,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又是多么专注啊!这从动到静的变化,写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烂漫、好厅多事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至于下一步的动静,小牧童怎样捕蝉,捕到没有,诗人没有写,留给读者去体会、去遐想、去思考。

C、主题讲授:

作文,除了要把句子写完整外,还要注意把句子写通顺。写通顺,就是写的句子要合乎语法规则、合乎事理,合乎人们的语言习惯。如果句子写出来词序颠倒、不合事理,不合语言习惯,别人就难理解句子的意思,甚至闹出错误和笑话来。

要把句子写通顺,最重要的是要注意词语在句子中的先后顺序。哪个词在前,哪个词在后,词语与词语的搭配,都要按照一定的顺序组合排列,不能颠三倒四。

一、1.我告诉妈妈,鸡生蛋了。

2.妈妈告诉我,鸡生蛋了。3.弟弟告诉我,妈妈生蛋了。4.告诉弟弟我,生蛋妈妈了。上面四个句子所用的词都一样,但因词的顺序变了,所以句子的意思跟着起了变化。第一句是讲“我”告诉妈妈一件事;第二句则是妈妈告诉“我”一件事;第三句闹成了笑话——“妈妈生蛋了”;第四句由于词序排列混乱,意思表达不清楚,别人无法理解。上述例句说明,要把句子写通顺,一定要注意词序的排列与词的组合。

把句子写通顺,还要注意合乎事理。

二、1.春天到了,种子在发芽、生根、长叶。

2.春天到了,种子在长叶、生根、发芽。

第一句,通顺,合乎植物生长的规律,第二句虽然也通顺,但不合事理。植物的生长规律是发芽→生根→长叶。违背事理的句子,在意思上是讲不通的。

把句子写通顺,还要注意合乎人们的语言习惯。如我们常说“刮风了”“下雨了”。如果说成“刮雨了”、“下风了”。人家就要说你是胡说八道。

把句子写通顺,可以经常做如下练习: 1.扩词成句。

例:树→松树→两棵松树→栽了两棵松树→院子里栽了两棵松树→我在院子里栽了两棵松树。

2.整理词序。例:好孩子/是个/小勇/懂礼貌的

小勇是个懂礼貌的好孩子。

想一想,练一练: 1.照样子扩词成句。

例:球:足球→踢足球→国安队踢足球→勇猛的国安队踢足球→中国勇猛的国安队踢足球。

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青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花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下面排列错乱的词整理成通顺的句子,写在横线上,加上标点。

①土层里的乌鸦

啄吃

喜鹊

在和新

翻松的地老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走来走去

大草原上

在羊群

一眼望不到边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军民联欢

我们

兴高采烈地

庆祝

八一建军节晚会

参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下面的词语连成通顺的句子。妈妈悄悄地

落下去。小勇轻轻地

走上领奖台。太阳不慌不忙地

走过去蒙住小三的眼睛。那像雪一样白的 是天空中飘着的雪花。

那像晚霞一样红的是田野里的油菜花。

那千变万化的 是山坡上的桃花。

那像金子一样黄的是果园里的梨花。

4.下面的话应怎样排列?排好后把它写下来,加上标点。①分给大家吃 妈妈让我把葡萄洗一洗 吃过晚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吹得树叶乱摇 一只蜘蛛垂落下来逃走了 忽然一阵大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是词序颠倒的病句,请修改后写在横线上。①春风和煦地轻轻地吹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北风凛冽地呼呼地刮个不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他把劳动场面热气腾腾地写下来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课后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积累了一首古诗,了解了古诗的事情发生和写作技巧。学习了新的内容,怎么把句子写通顺,知道了要把句子写通顺的要领。需要学会运用各个词汇之间的运用和顺序。掌握这个要求,我们的句子就能写通顺。句子写完整是第一步,其次就是在完整的基础上怎样做到把句子写通顺。下一节课我们将共同学习怎样把句子写具体。

E、布置作业:

1、完成课堂的想一想,练一练。

阅读与写作学习总结 篇6

一、我明白了《阅读与写作》课程的重要性

阅读和写作是人一生中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流的两项基本能力。人们的社会交际方式,可以分为两大方面,一是口头和行为方式;二是

书面交际方式。书面交际的内容可以长久地保存下来,成为一种文献资料,它是现代社会人类交际的主体和主要方式,是社会交际的基本工具。书面交际扩大了人们交际的范围和领域,几乎可以延伸到世界的所有地方。因此,学习掌握《阅读与写作》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十分重要,尤其对一个小学教师来说,意义尤为重大。

二、我懂得了一些阅读的理论和方法

阅读是一种通过文本媒介,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创造信息的复杂过程,它的效应不仅取决于作者在文本中提供了什么信息,以及信息的质量和性质,而且更重要的还取决于读者的知识结构、文化背景、生活经历、思想方法、审美趣味等因素,以及那个时代科学经济、哲学、宗教等的发展水平。因此,阅读不仅是看看书,弄明白作者写了什么,还应该是一种再创造。通过学习,我掌握了文体论阅读、社会学与文化学阅读、语文学与接受美学阅读、电脑文本阅读的原理与方法,改变了我过去不正确、不科学的阅读方法、阅读的层次与境界得到了提升。比方在运用文化学阅读方法、阅读作品时,就应该充分了解文本深层结构的文化底蕴。一是了解民族的思维方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中国人在哲学上重了悟不重形式论证,在艺术上重意合不重形合,在语言上则以非形态方面貌出现。因此,意境说是我国古代一种独特的文论话语。二是了解民族的精神价值体系,每一个具体都会体现出一定的民族精神和价值取向。比方铁凝的的《我有过一只小蟹》通过作者在庐山遇到的一只小蟹的具体命运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一切生命的关注,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其深层是一种天人合一思想的

体现。三是要了解民族群体的稳定心态和心理层次,如人们的要求、愿望、情绪、风尚等精神状态和道德风貌。我们在阅读文本时,才能以小见大,深刻理解文本的深层内涵。

三、我掌握了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

让阅读与写作“联姻” 篇7

一、读教材,积累写作语言

现行语文教材中所选文章绝大多数文质兼美,在语言运用方面堪称典范。教师如果能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品味课文语言运用的准确、生动、传神,完全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例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反复朗读精彩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情感,归纳句子的特点,并熟练背诵,鼓励学生在以后的写作中运用背诵的句子,能在此基础上自己创造具有并列短语的句子。从对句子的朗读品味中,让学生认识到,要描写一样事物,仅仅从它的表面写还不够,要把视角投向有类似特点的事物,通过类比,进行侧面描写,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更能把要写的事物写深、写透。

二、研教材,借鉴章法技巧

读和写两者联系密切,相互依赖,互相促进,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读了接着就写,趁热打铁,加深学生学的印象,将提高学生写的水平,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形象地说明了读是写的基础,可以促进写的提高;写是读的发展和归向,是读的结果的证明。语文课本里的基本篇目,在构思上往往合理而精巧。如何将这些构思技巧迁移到学生的作文中去呢?仿写不失为一条捷径。因为有范文的存在,所以学生们都感到写这样的作文并不难。实践证明,只要有“样”可依,有“章”可循,绝大多数学生写出就能较高质量的文章。

三、掘教材,开发写作潜能

现行语文教材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矿。有些课文在讲读过后令人回味悠长,思索再三。教师若能深入开掘,以课文为题材,进行创造性写作,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还能调动学生探究课文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将阅读和写作有机地结合起来。为此,我在教学中注意深掘教材,就文拟题,进行读写训练。

如教学鲁迅先生《孔乙己》一文,作者在结尾处写道: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由于“我”没有亲眼看见,所以用了“大约”表示推测,但又根据孔乙己最后一次出场时的穷困潦倒到极点的描写,又处于当时民众麻木不仁的社会环境,“我”得出肯定的推断:孔乙己的确死了。那么,孔乙己最后一次离开酒店后去了哪里?他是怎么死的?临死之前做了什么?说了什么?根据前文内容,我让学生们为小说补写一个场景,场景标题为《孔乙己的最后时刻》。学生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有的写孔乙己是在家中饿死的;有的写成孔乙己是投河自杀的;有的写到孔乙己临死前仍麻木不仁、自命清高;有的写孔乙己临死前幡然醒悟等,真是丰富多彩,可见学生的创造力是可以培养、挖掘的。

此外,我还结合课文教学,指导学生写读后感、评论,培养学生独抒己见、辩证思维的能力。如教完《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后,我要求学生对文章中某一段话进行充实感悟,针对生命与价值进行新的认识,发表自己的议论,写一篇小短文。在教学《享受崇高》一文后,让学生针对什么是崇高发表议论。由于是教学文章后的写作,学生们都不感到困难,又由于是在对文章理解基础上的写作,所以写出的文章都有自己正确鲜明的观点,写出来的文章思路活跃,颇有新意。

阅读与写作的关系 篇8

我们都知道,想要提高语文素养,首先应广泛阅读,扩大知识面、开拓视野、广博学识,多积累夯实语文基础。俗话说:“浩瀚的海洋来自涓涓细流,广博的知识在于日积月累。”广泛阅读是积累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其次应有选择性阅读,我们不应瞎子摸象,横冲直撞,什么书都看,而应做到有选择性的阅读,阅读大量的好书。衡量好书的标准就是要有思想,有内涵,有深度,世界名著、古代经典是好书中的好书。现在,有些同学不去读好书,而是去读那些所谓在社会上很“火”的书籍,也就是那些流行的“快餐文化”,这些书都是社会上一些无聊作家写出来哗众取宠的,没有任何阅读价值,或者是读一些使人积极低级庸俗,意志消沉,甚至对我们中学生来讲是不健康的书。这样不但不会起到积极的作用,甚至还会适得其反。再次,我们在阅读好书的基础上,不能仅仅将目光停留在文章的表面,而应深入文章,慢慢品味,细心揣摩,多想一想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与感情,这正所谓“学而不思则罔”,阅读和思考是紧密联系着的。如果做到在阅读的同时,进行深入地思考,课外阅读就不仅能提高我们的语文水平,还会提高我们的人文素养。读与思要结合之外,还要学会写读后感或读书笔记,读完文章写读后感或写读书笔记,对领悟文章主旨是有好处的,它可以使你对文章内容有更深刻的认识,说不定有时你还会闪出智慧的火花,能顿悟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因此,读书做笔记,真可谓有百益而无一害。

这便又联系到了写作,其实写作与阅读,在某种程度上讲是相通的。只不过阅读是你在欣赏别人的文章,而写作是要让别人欣赏你的文章,这也从另一方面阐明了写作与阅读之间的关系。广阅读,相对应的,就一定要多写作,前面提到过,课本上对我们要求的写作量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当大量的进行练笔,而且一定要放开手脚,打开心扉,要真正做到“以我笔,写我心”,这样既可以练习写作水平,又可以充分表达自己心中的感情。把一切喜爱的、厌恶的事情都写出来,这样的练笔,就算作为一种缓解压力的工具,也未尝不可。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应该注意的是不可趋于形式化,更不能一味地进行模仿。我们中学生,应该学习鲁迅的“拿来主义”精神,汲取别人写作时如何布局谋篇等,在练的基础上加以创新,融入自己的个性特色,这正如初学写字,先临摹后背帖,最后推陈出新,写出富有个性的风格,这时才叫书法艺术。

下面,就是关于修改文章的问题。写文章需要感觉,需要酝酿,然后下笔,最后一气呵成。但这并不意味着好文章就不进行修改,因为再好的作家也会有用词不恰当的时候,更何况我们中学生?宋代文坛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在写《醉翁亭记》时,也是经过反复修改的,尤其是首句“环滁皆山也”,这一劈头而起的一句,足以惊呆那些习惯于按照陈套来写文章的人们。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先生,写《藤野先生》这篇文章时,也是经过了很多遍的修改。这些例子充分表明了修改文章的重要性,它是写好一篇好文章的因素之一。总而言之,写作,尤其是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讲,应该是静下心来慢慢做的事情,即使一两次做不好也不必着急,只要努力,就一定会成功。

阅读作为写作题材的来源,可以消除“无话可说”以至说假话、大话、空话,有助于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从阅读中还可以学到写作技法,培养、形成语感,汲取精神营养,陶冶思想感情等等。从而达到输出自己的智慧,创设自己的精神家园的目的。但这些效果的取得,大多须日积月累、潜移默化,欲速则不达。

我想,只要我们用心,每个人都可以在语文学习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三年级阅读与写作总结 篇9

指导老师:崔绿茵学生姓名:

阅读指导:

专题一:写人类

1.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 2.主要通过什么人做了什么事,表现了(人)XXX的形象。

专题二:记事类

1.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2.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3.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什么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做了什么事,结果怎么样。

专题三:写景类

1.常用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比 2.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作者通过描写了XXX,表达了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专题四:状物类

1.特征:外形、功能、情态

2.通过描写(物)的XXX特点,抒发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专题五:科学小品类(说明文)1.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

2.说明的方法:打比方(形象生动)、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准确具体真实)

专题六:童话寓言、幽默故事

1.通过一个小故事,告诉我们一个大道理。2.表现手法:拟人、比喻、夸张、对比

作文指导:

一、写人类

我最敬佩的人

1.我最敬佩的人是谁? 2.他、她做了什么事让我敬佩? 3.从他、她身上学到了什么? 4.我要怎么做?

我的妈妈

1.我最爱的人是妈妈

2.妈妈在学习上怎么关心我?(在我考了好成绩时,怎么教导我要谦虚?在我考试失败时,妈妈怎么鼓励我?)

3.妈妈在生活上怎么关心我?(举例:我生病了,妈妈怎么照顾我?)4.怎么回报妈妈?(努力学习,做个好孩子好学生。)5.感恩父母

我的老师(我最敬佩的人,我想对老师说)

1.我的老师是谁?

2.老师做了什么事让我印象深刻? 3.老师对我的影响 4.我要怎么做? 5.感恩老师

二、记事类

让我感动(难忘)的一件事

1.开头

2.让我感动(难忘)的事是什么? 3.从中我受到了什么启发? 4.我要怎么做?

一件有趣的事

1.开头

2.一件有趣的事是什么? 3.过程怎么样? 4.结果如何?

5.结尾:善于发现生活中的乐趣

三、写景类

游记(难忘的旅行)

1.开头 2.我去了哪里?

3.那里怎么样?(环境、风土人情)4.我的情感(喜爱、赞美)

我的学校

1.我的学校在哪? 2.布局怎么样? 3.环境怎么样? 4.在学校学习得怎么样? 5.我的感受(对学校的赞美)

四、状物类

我喜爱的动物

1.我喜爱的动物是什么? 2.它有什么特点?

3.喜欢它的原因?(它做了什么事让我喜欢?)4.我要怎么对待它?(爱护它)

五、读(观)后感

读(观)XXX有感

1.我读(看)了什么?

2.这文章(电影)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我从中受到的启发是? 4.生活中我们要怎么做?(举例)5.总结

六、写信

给老师的一封信(父母、朋友)

1.称呼 2.问候语

3.正文(想跟老师说的话:通过举例来说明,自己要怎么做?感恩老师)4.敬语

5.落款(署名日期)

七、劝告类

远离电子游戏(吸烟有害健康)

1.摆明自己的观点 2.举例论证自己的观点 3.期望 4.总结

八、号召类

诚信在我的心中

1.诚信是什么? 2.诚信的重要性

3.举例(正反举例:不诚信会有什么后果;诚信会有什么影响?)4.呼吁大家要怎么做?(点题:做一个讲诚信的人)

文明在我的心中

1.诚信是什么? 2.诚信的重要性

四年级阅读与写作4 篇10

姓名

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一罐果酱(埃德加·布莱索)

记得有一年,我丢了工作。在那之前,父亲所在的工厂倒闭。我们全家就只靠妈妈为别人做衣服的收入生活。

有一次妈妈病了几周,没法干活。因为没钱付电费,家里被电力公司停了电,然后煤气公司停了煤气。最后要不是因为健康部门为了公共卫生的原因制止了自来水公司,我家就会连水也没有了。

一天,妹妹放学回家,兴冲冲地说:“我们明天要带些东西到学校去,捐给穷人,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妈妈正要冲口而出:“我不知道还有比我们更穷的人!”当时外婆正和我们住在一起,她赶紧拉住妈妈的手臂,皱皱眉,示意她不要这么说。

“伊瓦,”外婆说,„“()你让孩子从小就把自己当成一个„穷人‟,她一辈子()会是个„穷人‟。她会永远等待别人的帮助,这样的人怎么会振作起来,怎么能当上„富人‟呢?咱们不是还有一罐自家做的果酱吗?让她拿去。一个人()还有力量帮助别人,他()是富有的。”外婆不知从哪里找来一张软纸和一段粉红色的丝带,把我家最后一罐果酱精心包好。第二天,妹妹欢快而自豪地带着礼物去帮助“穷人”了。

直到今天,拥有3家酒店的妹妹仍然记得那罐果酱。无论是在公司里,还是在社区里,一看到有人需要帮助,妹妹总认为自己应该是“送果酱”的人。

1、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入文中两处()里。

因为……所以……只要……就……虽然……但是……

如果……都……不仅……而且……即使……也……

2、妹妹放学回家,为什么会兴冲冲地说要捐东西给穷人?

3、妈妈想说什么?外婆为什么不让她那么说?

4、妹妹带着礼物去帮助“穷人”时的心情怎样?

5、谈谈你读了这篇文章的启示。

(二)病房里的故事(张燕梅)

晚上9时,医院外科3号病房里新来了一位小病人。小病人是个四五岁的小女孩。女孩的胫骨、腓骨骨折,在当地做了简单的固定包扎后被连夜送到了市医院,留下来陪着它的是

她的母亲。

大概是因为夜里,医院又没有空床,孩子就躺在担架上放在病房冰冷的地板上。孩子的小脸煞白。那位母亲一直用自己的大手握住小孩的小手,跪在孩子的身边,眼晴一眨也不眨地盯着孩子的脸。

“妈妈,给我包扎的叔叔说过几天就好了,是不是?”

“是!”母亲的脸上竟然挂着慈祥的笑,好象很轻松的样子。

“妈妈,那要过几天?”孩子的声音很小。

“用不了几天,孩子。”孩子没说话,闭上眼,眼泪流了出来。过了一会儿,孩子说:“妈妈,我疼!”

母亲弯下身子,把自己的脸贴在孩子的小脸上,用自己的脸擦干孩子的泪水。当她抬起头的时候脸上依然挂着那种轻松的慈爱的笑:“妈妈给你讲故事好吗?”孩子点点头,眼泪还是不停地流下来。

母亲讲的故事很简单:大森林的动物们都来给大象过生日。它们各自都送给大象珍贵的礼物,只有贫穷的小山羊羞怯地讲了一个笑话给大象,大象却说,小山羊给大家带来了欢乐,它的礼物是最值得珍惜的。

不知道母亲为什么选了这样一个故事。孩子的眼晴亮起来,她一边用手抹眼泪,一边用快活的声音说:“妈妈,它们有蛋糕吗?我过生日的时候你是不是也会给我买最大的蛋糕?”“当然要买蛋糕,等你好了,出院的时候我们就一起去买蛋糕。”母亲的声音那样轻快,孩子也笑了。

“妈妈,再讲一遍。”于是,母亲就一遍一遍地讲下去,她的手一直握这孩子的小手,脸上依然挂着轻松的慈爱的笑。

女孩终于忍不住了,眼泪再次流下来:“妈妈,我很疼!”并轻声哼起来。母亲一边给孩子擦眼泪一边问:“你想大声哭吗?”孩子点点头。病房里却是出奇的安静,不知道大家是不是都睡了。那时已经是夜里11点多了。

“让妈妈陪着你一起疼好吗?”孩子点点头又摇摇头。母亲把手放在女孩的唇边说:“疼,你就咬妈妈的手。”孩子咬住了妈妈的手,可眼泪还是不停地流。

后来,孩子终于闭上眼晴睡着了,脸上还挂着泪水,母亲这时却是泪流满面。

忽然没了语言,她不知所措了,嘴里只是轻轻地叫着:“我的孩子!”

“孩子要哭,你就让她大声哭吧。”一个声音在房间里响起。“孩子你哭吧。”房间里的人一齐说。他们竟是醒着的。

母亲看着孩子的脸,说:“想哭就哭吧,好孩子。”

“妈妈,叔叔、阿姨不睡了吗?”孩子哽咽着问,眼泪浸湿了她的头发。她的小脸像个天使。

屋子里能走动的人都来到了孩子的跟前,一名40岁左右的妇女拿起一个橘子,一边剥皮一边说:“吃个橘子吧,小宝贝,吃了橘子,你就不疼了。”说着眼泪滚落在孩子的脸上。孩子吃惊地看着她,然后伸出自己的小手去擦阿姨脸上的泪,那女人更止不住地哭泣起来:“我从来没看到过这么懂事的孩子……”

那一夜,大家都没有再睡,大家都被感动着,被那孩子感动着,被孩子的母亲感动着。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羞怯(què qiè)哽咽(yè yàn)剥(bāo bō)皮哭泣(qì lì)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哭泣()胆怯()依旧()惊讶()

居然()慈祥()爱惜()苍白()

3、读读划“——”的句子,孩子生病了,母亲为什么显得很轻松的样子?

4、母亲在医院里为什么给孩子讲大象过生日的故事?

5、读划“~~~~~”的句子,你从“轻轻地”这个词体会到了什么?

6、通过读文章,你能想到哪些形容母亲和孩子的词语或成语?

形容母亲的:形容孩子的:

7、如果你当时就是病房中的一员,你会对这位母亲和孩子说什么?

我想对母亲说:我想对孩子说:

二、作文练笔

【习作提示】

本次习作是一次想象作文,题目“假如我是******”。从心理学角度讲,想象就是在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对事物(或人物)经过新的组合或加工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比知识更重要”,世界没有了想象,就缺乏创新,人类就将停留在远古的原始时代,社会也将无法进步。

写作也需要想象,离开了想象,就写不出好文章。本次习作就是要求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把自己的美好愿望先想好,然后再有顺序的写下来,最后把题目“假如我是******”补充完整。当然,你也可以在先把题目补充完整,构思好后再写作。

【习作要求】

一是选取一个自己的美好愿望。美好愿望可以是你崇拜或向往的英雄人物形象,如虚构形象神笔马良、阿凡提、孙悟空等;如现实形象航天英雄、电视节目主持人、时装模特、“超女”、律师、干部、教师、普通工人、农民等;还可以是你欣赏或喜欢的某种事物,如向日葵、云、太阳、月亮、白纸、神舟六号飞船等。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对象一经确定,在文章中就不可以改变,只能围绕这一对象进行想象和写作,切忌忽东忽西,一会觉得这样好写些就改这样,那样好写些又改那样,反而影响思路,影响写作,浪费时间,写不出好文章。二是想象要充分,要有生活基础。文章的对象确定后,允许大胆夸张,但也要符合事物的基本特征,不能凭空滥造。因此,同学们平时要多注意观察生活,增加课处阅读量,养成记读书笔记的习惯,积累生活素材,想象起来才不会变成“无米之炊”、“空中楼阁”。三是按一定顺序写,层次清楚。想象按一定顺序想,写作时再按一定顺序写,并且注意重点突出,主次分明,别人看了才不会明白你写的是什么,为什么写,怎么写,才不会觉得一团乱麻,理不清头绪。

阅读与写作培训班 篇11

关键词:阅读;写作;积累;情感;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1-0207-0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阅读是学生写作的重要源泉,搞作文教学离不开阅读。阅读是基础、是根本,是写作前的知识储备;写作是阅读的具体体现,是阅读的外化形式。它们是语文教学的双翼、两只奇葩,缺一不可。语文教学就在阅读和写作中穿梭,完成自己的美丽行程。学生正是通过如饥似渴地、广泛地阅读,来增加知识、储备能力、提升精神的。所以阅读是写作的前提,没有了阅读,写作也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学生写作时必然无话可说、不知言何,身心俱是痛苦,如去战场赴难一般。相反,如果学生学识广博,必然胸中滔滔,笔下千言。“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源头”就是阅读。在以阅读促进写作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语文课程标准》上写道:“阅读是收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阅读与写作既有相对独立性,又有密切联系。可以说,没有阅读就没有写作,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而写作的素材往往又来源于阅读中的间接感受。因此,我们要重视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将“阅读”长期植根于“写作”的沃土中,使学生更好地从“阅读”中学“写作”,以利于其写作水平的不断提高。

一、阅读积累,让素材成为写作的源泉

“课文不是无情物,化作素材文更佳。”素材的积累是作文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写作来说,米就是作文素材。这些米从哪来?可以从课外阅读中来,但中学生每天有繁重的学习任务,广泛地进行课外阅读不太现实;也可以从人生阅历中来,但三点一线的生活使我们的人生阅历也少得可怜;最现实的,是从我们天天相伴的课文中來。最好的素材就在我们身边——课文。对课文中写作资源的挖掘利用是积淀和丰富自己作文素材的捷径。

同学们感叹作文难写,往往就是手头缺少素材,在写作中常常苦于有教材却不会运用,不善于对课本里的素材进行叙述、分析、说理,使其为所要表述的文章中心观点服务。我们对教材资源利用的不足就是即使偶有利用,也表述欠准,角度单一。因此,我们应当掌握活学活用课文素材的方法,让素材成为写作的源泉。

二、深化阅读,让情感成为至胜的法宝

语文学科具有丰富的情感因素,情感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爱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情感与教育的关系尤为重要。教师要善于把握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并凭借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学生,这样才能以情激情。但是目前学生对亲情没有深刻的理解,写出的作文很平实,深化阅读可以提高学生对情感的认识。如《甜甜的泥土》写离异家庭的孩子渴望得到至情至爱,这是非常普通的立意,但作者打破这一旧观点,另辟蹊径,把主题放在“人间的至情至爱应该犹如宽广厚实的大地,无所不在,无处不有”上。离异家庭的孩子同样能得到人类的关爱,获得生活的勇气和动力。这样的立意高人一筹,给人新鲜独特之感。在学习本文时,学生便可调动自己的情感体验,融于其中,细细体会,这样读的时候注入了真情实感,课后让学生练笔,写一则自己与父母之间的情感故事便也不是难事了。

三、阅读欣赏,让兴趣成为写作的动力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一篇好的文章可以产生很大的吸引力。充分利用教科书中篇章的感染和诱导作用,使学生体会到语言文字的重要功能,从而激发起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事物的积极性。这对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会有很大帮助。

优美的语言文字可以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我在教学中使学生吸取知识,增长技能的同时,还指导学生了解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不断吸取语言营养。如在教学《春》一课时,拿出“脚步近了”、“刚睡醒”、“欣欣然张开了眼”等一系列拟人句,指导学生欣赏;特别指导赏析能表现出动态的“近”、“醒”、“张”等词,使学生感悟出作者用传神的妙笔把一个富有生命力、充满勃勃生机的春天展现在我们眼前。再如教学《孔乙己》一文时,从孔乙己的掏钱动作“排”、“摸”两个字来理解人物性格及境遇。一个“排”字活脱的再现出一个穿着又脏又破的长衫而站着喝酒,却偏偏要摆读书人架子的穷酸的老书生像;“摸”字则逼真地表现出孔乙己贫病交加、频于死亡的境遇。通过这些语言推敲,一方面促进学生理解和喜爱作品,从另一个角度则更多的培养了学生用形象、而生动的语言去表现事物、再现生活,从而促进学生的写作动力。

四、勤于练笔,让写作成为持久的习惯

“言之无文,行之不远。”学生文采缺乏,见识阅历不足,知识面窄,文化底蕴不够这些都可以弥补,而弥补这些不足的捷径就是阅读,在阅读中积累,来丰富自己。当然,这也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立竿见影的事,需要长时间的努力才能够厚积薄发。为此,我们每周进行一节阅读课,给足学生阅读交流的时间。一周交学生一次读书札记,全班共同讨论,并积极引导学生阅读新课程规定的课外书籍,引导学生参加网络征文活动。

好习惯坚持三个月就可以养成。半年之后,学生们普遍反映自己再也不怕写作文,提起笔来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情可诉、不吐不快。每天都有想写些东西的欲望,甚至个别程度好的学生每天不写些东西就觉得若有所失。

综上所述,阅读与写作是相互联系的。在阅读教学中,要注重教给学生阅读方法,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乃至成长于课外。在写作教学中,必须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语文教学中必须将二者紧密结合,这样才能让学生插上阅读和写作这一双翅膀,自由翱翔在语文学习这片天空。

语文阅读教学与写作初探 篇12

一、高度重视阅读课教学, 开创阅读教学的新局面

阅读教学要加强思想的交流。清人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说:“古人之言, 包含无尽, 后人读之, 随其性情浅深高下, 各有会心。”由此看来, 语文教师如果把教学的视角由作品转向学生, 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的平等自由对话上, 更能体现阅读的意义, 同时也应充分尊重学生“各有会心”的权利。

阅读教学要重视理解的深刻。语文阅读教学应体现思想碰撞和情感交流, 进而挖掘作品本身潜在含义所能辐射的范围。可以说, 一种成功的语文阅读教学, 就是在寻找作品潜在的含义、教师所理解的含义和学生所能接受的含义这三者的交叉点。而寻找的过程远比寻找的结果更有意义。因为, 这种交点有时可能找不到, 或者即使找到了, 也不可能使最后的结论成为一面永远飘扬的旗帜, 完全可以因为思想的碰撞和情感的交流而使每一堂语文课成为精彩的瞬间而永驻学生心中。

二、着力转化教师施教理念, 有效提升阅读教学的水平

作为新时期的初中语文教师, 应清醒地认识到, 以前如死水一滩、活力不在的语文教学弊端———肢解文章的分析、纯知识的训练、纯技能的强化、不尴不尬的“应试教育”境地, 使语文教学徘徊不前。面对新时期教育, 教师必须坚持“以生为本”的思想, 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哲学观。在实际教学中, 变“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为教师导学、学生自学;变单纯的知识传授为综合能力的培养;变篇章结构的分析为根据课文特点、教学需要而抓重点、解疑点, 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积极创设教学情境, 运用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式,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探究精神。在学生学法的指导和传授中, 加强学生课前预习的指导, 教会学生如何查阅相关资料, 做好课后拓展延伸, 增加学习容量,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将机遇和空间给予学生, 让他们在愉悦的环境下学习、成长。

三、努力激发学习兴趣, 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有效课堂教学下的语文阅读教学, 学生的思维激发是一个教学的核心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在适当的点拨和提示下, 调动其主观能动性, 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研究性阅读中来, 从而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激发, 进而培养他们合作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1. 要求教师精心设置新课导语, 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师精准的导语将会点燃整个教学课堂。教师对课程资源的积极开发也正体现在导语的设计之中。这样, 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就在此时得到触动、感染和熏陶, 将会全身心地投入到阅读、探讨和研究性学习中, 课堂教学效率将会“事半而功倍”。

2. 注意提出问题的难易程度及提出问题的方式, 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小组讨论

教师对问题的设计与提出目的在于给学生一个范例, 让学生明确“学源于思, 思源于疑”的道理。让学生在航灯的指引下顺利远行, 志在于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中“掘玉”, 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 激发学生的思维, 再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同时, 也有利于创新意识的启发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因为创新是在吃透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这里进行的问题设置, 是帮助学生思考分析, 并不是为了限制学生的思维。

3. 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合理评价, 激发学生的学习成就感, 引发学生创新的激情, 激励学生进一步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是学生最想知道、最想让教师评判的。所以在这个时候, 对学生进行合理、公正的评价, 就如给学生“雪中送炭”, 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又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创新, 使学生从能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向独立探讨、提出问题的方向发展。进而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 激发学生封存的天资, 开启学生尘封的心智, 放飞学生囚禁的情愫。

四、重视读与写的结合, 以写促读, 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苏霍姆林斯基说:“应该把读书笔记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阅读是吸收、积累的过程, 而写作是运用、表达和创造的过程。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读与写的结合。有效的阅读教学对于积累知识、开阔视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这就要求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借鉴和学习文章的写作技巧, 体现阅读为写作服务的阅读观, 体会作者的写作思路和写作手法, 认真思考如何将其运用于自己的习作之中, 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阅读教学中还能帮助学生解决书籍少的难题。书籍少, 客观上限制了学生的阅读。通常, 学校的图书馆只对教师开放, 即使对学生开放, 也是很有限度的, 有的只许学生阅览, 不能借出;有的借阅只限于教学辅助一类的书;有的图书馆成了“藏经阁”, 仅仅为摆设, 作为语文教师, 应尽可能地与学校联系, 让学校的图书馆、阅览室多给学生一些方便。也可在班内发动全体学生的力量, 建立一个班级图书角。向学生介绍好的读物, 推荐新课程标准推荐的名著、书报和期刊等。

当然, 教与学都无定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方法还有很多, 让我们以实施高效课堂为契机, 坚守课堂阵地, 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 促使语文课堂教学渐趋走向高效。

摘要:实施高效课堂, 首先要加强阅读教学, 促使师生获得丰富的知识。对于语文教学, 教师要在课堂内外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使学生能自觉地、愉快地进行大量、广泛和快速的阅读, 将大量阅读、适当背诵与写作活用密切结合, 进而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 增强其学习的动机, 拓展学习途径, 提高学习效率, 使实际教学发扬中国语言教学优良传统, 使学生更多地了解、认识异国文化习俗, 熟悉中外文化的差异。

关键词:阅读教学,语文素养,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杨天明.走进高效课堂:与高效课堂建设者对话.甘肃:定西市安定区教育体育局教研室, 2012.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上一篇:水利工程管理考核办法下一篇:货品质量保证书样板

付费复制
期刊天下网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7.98元/篇

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联系客服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复制权限
确定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