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与写作对接

2024-10-04

阅读与写作对接(精选4篇)

阅读与写作对接 篇1

阅读和写作从来都是密不可分的, 二者的关系, 是彼此“介入”的“合作”关系。叶圣陶先生指出:“写作基于阅读。”“阅读与写作是一贯的, 阅读得其法, 阅读程度提高了, 写作程度没有不提高的。”张志公先生指出:“只有把语言的运用 (写作) 建筑在语言吸收 (阅读) 的基础上, 才能收到最大的效果。”刘国正先生告诉我们:阅读是“学生获得写作范例的唯一途径”。没有阅读或者阅读不够, 学生就失去写作范例, 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温立三先生认为, 强调读写结合, 是新课标的一个亮点, 他说:“无论是教科书编者还是语文教师似乎都没有意识到, 阅读, 这个最丰富的写作资源库被我们遗忘久矣。此种现象, 我概括为‘抱着金碗要饭’。”他指出:阅读与写作的结合, 大致有两种形式:远距离的结合形态, 近距离的结合形态。前者主要泛指一般性的阅读, 尤其是名著阅读, 是促进学生写作终身发展的阅读。后者主要指教材中的课文阅读与写作训练的结合。

写作表达, 本质上取决于积累, 生活积累和阅读积累。读与写是对等的彼此相关的两个概念, 在“意义”中彼此交融, 不可分离。对学生而言, 没有优良的阅读积累, 就不会有较强的写作表达。

利用教材进行读写结合, 在当前的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 利用活动把读写结合做到最丰富厚实、最灵活多姿、最极致美妙的当属余映潮老师。也有不少一线教师在实验、在探究, 如湖北荆门市“微点作文教学”课题的研究和实践, “以现行教材文本为示范”, “以写作技法为着力点”, “以学生发展层级为纲目”;李学慧、庞云龙等老师的《人教版初中序列化写作引导教程》, 结合教材设计严密细致的写作训练;刘春文的“微格作文教学”已出研究成果, 等等。

利用课文, 实现读写结合, 前提是对课文有深入的解读, 尤其是对课文中的有关写作手法的解读, 挖掘可资利用的写作元素,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借鉴和使用, 利用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作文表达水平。让学生在读文中领悟为文之道, 知晓作文之理;在作文中实用为文之道, 加深对文理的认识, 同时促进阅读能力提升。这是中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基本原理。梁启超先生说:“所能教人的只有规矩。”他所说的规矩, 即是“为文之道。”

在教学中, 巧用课文, 实现阅读和写作的对接, 我做过这样的一些尝试。

1.把握文脉, 理清思路

现代文教学, 我一般都要求学生认真预习。预习作业有四项, 我们称之为“四项全能”, 即抄词、概要、感想、提问四项。概要这一项, 就是概括文章的内容, 要求按照课文本身的叙述角度概述。看起来不难, 可是批改学生作业时, 才真正感受到学生的概括能力实在需要训练和提高。最典型的问题是:学生的“叙述角度”常常是错误的 , 如《金色花》、《羚羊木雕》、《走一步, 再走一步》、《社戏》等课文, 学生把文章里的“我”理解为“作者”;稍微复杂的文章, 连文章思路都理不清楚, 如《风筝》、《紫藤萝瀑布》、《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丑小鸭》、《爸爸的花儿落了》等, 弱一些的学生对文章的概述完全还原不出原文。这不仅仅是一个预习作业的质量问题, 更是学生思维品质和表达能力欠缺的问题。有问题就要解决, 于是, 我训练他们先一段段地概括把握, 尤其要抓住表现内容发生折转的语句、段落, 从原文叙述的角度先说文章内容, 还原出课文内容也就不存在问题;然后再写出全文的内容。一年的训练坚持下来, 学生把握文章内容, 理清文章思路算是基本达标。

训练概括能力, 养成有条理地思维和表达的习惯, 除了预习本外, 还有一个重要阵地, 那就是做读书笔记。我要求学生每天有半个小时、周末有两个小时的读书时间。读书笔记作业的一项内容就是概括这一周所读的内容。三个学期坚持写课文概述和读书笔记的概述, 双管齐下, 收效明显。

2.仿写结构, 优化形体

《丑小鸭》是一个完整的关于生命历程的故事 , 用了顺叙的手法叙事, 重点叙述了丑小鸭经历的苦难。而同样是关于成长的另一篇文章《爸爸的花儿落了》, 却用了插叙手法, 插叙的主要是爸爸管教“我”和教导“我”“闯练”的成长内容。顺叙有文气流动的顺畅美, 插叙有文气波澜的曲折美。为了让学生感受两种叙述方式的不同, 并在作文中恰当地运用, 我布置学生把一篇写人叙事的文章用这两篇课文的结构方式分别呈现, 这种手把手教、实实在在操练让学生收获很大。

从结构的角度看, 教材课文中常有这样的一些典型结构特点:开门见山、卒章显旨、巧妙过渡、伏笔照应、线索贯穿、总分结构、并列结构等。课文的这些特点, 不仅仅是为我们解读课文进行阅读教学服务的, 最终的服务还是为了把这些特点、技巧融入学生的作文中, 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如课文《第一次真好》就是一篇形体优雅的范文。这篇文章, 从内容上看比较简单, 属于学生“一望而知”的文本, 如何利用它作为课文的价值, 那就要开发它对学生写作上的帮助。这篇文章最大的价值在于文章的结构, 对于学生的写作来说, 尤其是如何选择和布排材料, 如何在一篇文章中学会详略有致、学会巧妙过渡, 都有非常实用的借鉴价值。因此, 安排学生仿写, 尤其是仿写文章的篇法, 是比较合适的。

下文是教完《第一次真好》后, 学生仿写课文结构完成的一篇小随笔。

第一次

下雪了, 走在大街上, 看见雪堆得有膝盖那么高, 很是惊喜。大树披上了雪袍, 房屋戴上了雪帽, 大地铺上了雪毯, 一切都是银装素裹的, 我仿佛来到了另一个世界。

我们这个城市因为在南方, 所以很难看到下大雪的情景。这是从我记事开始后第一次看到这么大的雪。雪花飞舞, “若柳絮因风起”, 飘飘悠悠, 悄无声息地落在大地上, 别有风味。看到这景象时, 我心里顿时充满了激动与喜悦。因为我以前只在电视上、电影里看过, 却没有亲身经历过, 我巴不得一下子扑在雪地上。

第一次看到雪, 让我兴奋, 令我难忘。回眸儿时, 无数个滋味缤纷的第一次浮现眼前。

余忆儿时一日, 我看见桌上放着一个瓶子。不识字的我纳闷地看着黑糊糊的液体, 喝了一点尝尝。刹那间, 麻麻的滋味攥住了舌头, 仿佛要将它撕裂一般。我一惊, 这液体是黑色的, 该不会是毒药吧? 液体的气依然在舌尖翻滚, 麻麻酥酥, 吓得我眼泪都流出来了, 真担心自己会和这个世界说再见。恐惧爬满了我的心头, 惊慌锁住了我的咽喉, 我一声儿也发不出。就在我心跳的速度即将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前一秒, 嘴里———呀, 变甜了! 我眨眨眼, 不知所措, 赶忙跑去问妈妈, 才知道我喝的是叫“可乐”的东西。惊恐早已飞到天外, 惊喜的滋味在心底荡开。美美地回味着最后一点甜味, 直到上床睡觉了还在憧憬:明天一定要再喝一点!

第一次, 多么奇妙而有趣。第一次尝试做蛋糕、第一次与同学聚会、第一次画素描受到老师表扬、第一次在劳技课上“受伤”、第一次……每一次的经历不同, 心情也不同, 可能是激动、开心, 也可能是失落、沮丧……但它却代表着我每一次的新体验和新成长。

“第一次”对于现在的我们是多么宝贵。珍惜它, 重视它, 让每一个第一次都为我们的生活添上一分色彩。

充分利用课文内的多种价值, 这样的仿写就是一种成功的教学方法。

余映潮老师大量课例中的读写结合训练方式的创意设计, 来源于对文本的解读和整合, 来源于对学生能力训练的关注。教材旨在为教学服务, 更是为学生的语文能力的提高和语文素养的提高服务, 有了这样的认识, 我们就会努力在教材里挖掘资源, 开发宝库。

教材里还有一些课文的结构值得学生掌握并很好地利用。如《走一步, 再走一步》、《蜡烛》、《荷叶母亲》, 都是一事一议, 卒章显旨。《苏州园林》的第二段与后面段落的总分和照应关系, 也体现了结构的精巧。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那个极美的过渡段历来为人称道。段落内部的句式优雅, 整个段落既是巧妙的过渡, 又是深挚的抒情。这样的段式和句式已经被我的学生熟练使用, 如下面的两个语言片段:

可天有不测风云, 人有旦夕祸福:五年级时我转学了, 而且还是南京市号称不给带零食的寄宿学校。也许是因为父母不满意我的成绩吧, 也许是把零花钱都买了零食吃了吧, 也许是因为吃了太多的辣条吧, ……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不能常回故土了。Ade, 我的同学们! Ade, 我的“卫龙”和“小当家”们!

面对如此美丽的“诱惑”, 我也曾屡次让奶奶买给我吃, 可是始终没有成功过。奶奶不是说棉花糖太大了不适合我吃, 就是说糖会化掉, 再不然就会说竹签容易伤到人。渐渐地, 我心中的棉花糖也就“退化”成了只能看不能吃的东西。现在想起来, 也许是奶奶没吃过棉花糖所以误解了吧, 也许是奶奶觉得棉花糖真的不适合我吃吧……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 从那以后我再也没尝过棉花糖的味道。

3.学用手法, 丰富表达

教材里的很多课文都有非常高雅优美的手法。如《荷叶母亲》对雨中荷叶荷花的描写, 为最后的卒章显旨和直抒胸臆作巧妙铺垫。《蝉》的先抑后扬, 《贝壳》的叙事、穿插、议论、抒情、联想的综合运用, 还有《紫藤萝瀑布》的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前后对比、巧妙穿插等手法。

《观舞记》前面的排比段落, 连续使用“假如我是个……我要……”, 通过铺垫蓄势, 已经把印度卡拉玛姐妹的舞蹈之美衬托出来, 使读者急迫地想欣赏舞蹈家的精彩绝伦的表演。我的学生写一周语文活动的随笔开篇就用了一组排比段, 语文活动带给他的快乐以“假如我是个……我要……”段式开篇, 让读者一下子就能感受并分享到他的快乐。

《口技》中运用了大量的侧面描写。文章要表现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 不直接写人, 而是用侧面描写来衬托口技者。首尾两段的道具介绍, 中间摹写声音及观众的反应, 都是侧面衬托手法。有个学生写班级学霸是如何专注学习、勤于请教的, 就是利用周围同学的表现侧面衬托这个学霸的学习精神。

《行道树》是一篇适合朗诵和演讲的文章。我让学生把课文摘抄成微型哲理文, 就成了一篇非常精彩的短篇演讲稿, 把文字再排成诗行朗诵, 学生又一次感受到诗朗诵的魅力。对课文这样的处理非常受学生欢迎, 教学效果极好。

描景、叙事、写人、抒情、议论等各种手法, 对学生而言, 最周刊2014年第52期○作文教学与研究佳的范文就是教学中利用的课文。在日常教学中, 我们往往只把它们当做阅读的文本, 分析得太多, 而忽略它们在学生写作上的意义和价值, 引导学生活在写作中运用课文里的手法可谓少之又少。

教材中还有不少课文的结构、手法是融在一起的, 可以根据需要利用课文进行相关能力的训练。如《看云识天气》的第一段可以用来进行段式结构和手法的仿写训练。

天上的云, 真是姿态万千, 变化无常。它们有的像羽毛, 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 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 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床大棉被, 严严实实地盖住天空;还有的像峰峦, 像河流, 像雄狮, 像奔马……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 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刚才还是白云朵朵, 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 大雨倾盆。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 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这么一个独立的语段里, 有以下的美点可供我们品味和借鉴:

(1) 段式特点 :总-分-总 ; (2) 对云的描写 :生动、富有美感; (3) 比喻丰富形象; (4) 句式特点:“有的像……”四个句子, 先说像什么, 再描写;“还有的……”后面, 直接说喻体, 不做细致描写, 使得句式活泼又灵动; (5) 照应手法:“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 与下一句的“白云朵朵, 阳光灿烂”照应, “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与“乌云密布, 大雨倾盆”相照应。

像这样的段落, 无论是训练学生段落结构还是训练学生句式或者修辞手法的使用, 都是非常好的材料和范例。

教学《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时, 我进行了读写结合训练:任选《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中的一个诗句为题目, 写一首哲理诗。以下三首就是初一学生的作品。

第一首:

不要让过去的尘埃,

遮住光明的未来;

不要让历史的枷锁,

拖累你犹豫徘徊。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因为

未来永远焕发不褪色的光彩;

不要回忆过去的痛苦,

使你伤心悲哀。

不要追忆墨迹已干的历史,

只需展望还未书写的未来。

第二首:

谁知道

我们的未来会是什么样?

充满了太多迷茫。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却在奔向未来的路上,

必定要背负

许多阻碍与悲伤。

虽然被一遍遍地告知

要坚强, 要坚强,

可还是看不到

美丽白天鹅的形状。

尽管如此,

我依然不放弃,

不论雨多大, 风多狂。

始终相信

成长就像七色的彩虹桥,

它定是五味俱全孤单漫长,

但我仍不放弃———

下一秒就有希望!

这一秒不放弃,

第三首:

不要悲伤,

在悲伤里会迷失方向;

不要悲伤, ○作文教学与研究周刊2014年第52期

在悲伤里划不动梦想的小桨。

用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

在困难面前要学会坚强;

用积极的行动把握当下,

把坚定信心写在脸上。

驾未来的大船远航,

用憧憬的翅膀飞翔。

你要相信———

悲伤可以转化成力量!

4.化用语言, 增强韵味

学生语文课外书市场上, 有一类书很多, 那就是类似好词好句的汇编。其实, 学生积累语言的最好资料库就是我们的教材。把课文弄熟, 学会直接引用和巧妙化用课文中精美雅致的语言, 从而可以提高作文的语言表现力, 这可视为读写结合的另一种方法。

上一届的初三下半学期, 当别的班级机械又死板地做各个区县的模拟试卷的时候, 我只是精挑一些题目做做, 然后带着学生回归教材。我做了一件看似很傻有点违反常规的事情, 我把全六本书的现代文课文, 全都下载了电子稿。然后一篇篇地解读, 从学生阅读和写作可以直接利用的角度来解读, 每一篇课文, 我挑出一些语段, 编辑后打印出来, 人手一份, 利用几节课时间, 进行讲解。如某一篇文章的结构如何学用, 某一句话在什么情况下直接引用, 哪一段话可以化用在什么样内容的文章里, 巧用某一个句式……在中考复习期间, 我把回归课文和训练作文作为重点, 回归课文时, 我会把做过的阅读题牵进来讲解, 学生就有了举一反三的意识和能力。现代文阅读经过这样的回归, 学生面对的就不再是孤立的一个个题目了, 他们更清楚地明白, 所有考试的内容、难度都没有超出教材;作文时, 要求学生要用上我们讲析过的课文里的东西, 效果非常显著:学生真正实现了阅读和写作的融合。

认知语言学研究指出, 学生吸收语言输出语言的内在心理机制是: 解码———接受———存贮———刺激———编码———输出。这启发我们, 在教学中, 让学生阅读和积累语言, 存贮在自己的内在词库里, 需要的时候直接提取就可以了。我们平时过多关注了“解码”和“接受”, 却忽视了“存贮”的作用, 没有一定量的“存贮”, 怎么能有合宜的“输出”呢?

阅读下面的这些语句, 你能说它们只是某篇课文里的语句吗? 它们难道不会在某一时刻引起你的情感共振和心灵共鸣吗?

《风筝》:

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 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 很重很重地坠下去了。但心又不竟坠下去而至于断绝, 他只是很重很重地坠着, 坠着。

《社戏》:

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 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

《紫藤萝瀑布》:

这里除了光彩, 还有淡淡的芳香, 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 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热爱生命》:

疲倦像涨潮一样, 从他身体的各处涌上来, 但是他刚强地打起精神, 绝不让这种令人窒息的疲倦把他淹没。这种要命的疲倦, 很像一片大海, 一涨再涨, 一点一点地淹没他的意识。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他们两人常常是一拍即合, 一见面, 两人都不约而同地感到一种与其说是相互理解的愉快, 倒不如说是心灵内在的欢乐。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生活正如旅行一样。旅途上的征人所经过的地方, 有时是坦荡平原, 有时是崎岖险路。老于旅途的人, 走到平坦的地方, 固是高高兴兴地向前走, 走到崎岖的境界, 愈是奇趣横生, 觉得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 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

《土地的誓言》:

对于广大的关东原野, 我心里怀着炽痛的热爱。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 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

《观舞记》:

如同一个婴儿, 看到了朝阳下一朵耀眼的红莲, 深林中一只旋舞的孔雀, 他想叫出他心中的惊喜, 但是除了咿哑之外, 他找不到合适的语言。

不需要多加分析, 读者们就能很清晰地感受到这些语句具有普适性。

下面的这些语句是学生关于“零食”的作文里的, 我们可以读出课文的影子, 惊叹学生们用得巧、用得妙。

真的, 一直到现在, 我再也没有吃到过那夜似的零食, 再也没有看到关系那么铁的哥们儿--哦, 我再也回不到那梦似的童年了。

妈妈裹着厚厚的羽绒服, 口中直冒白气, 闯进屋子捧着热乎乎刚出炉的米饼说:“儿子, 快来尝尝你最喜欢吃的米饼! ”我尝了尝, 不错, 还是那样的口感, 软软的, 甜甜的, 香香的, 只是我感觉到那种味道又在冰冷的空气中荡漾了。

每当放学买辣条吃的时刻, 我就如同一个婴儿, 看到了朝阳下一朵耀眼的红莲, 深林中一只炫舞的孔雀, 我想叫出心中的喜悦, 但除了咿呀之外, 我找不到合适的语言。

有了妈妈“无限量”零食, 我奋斗得更起劲了, 我知道我正走在奔向“南外”的崎岖道路上。愈是困难险阻, 愈要努力, 便会觉得奇趣横生, 体会到一种奇绝壮绝的美趣。经过我的不懈努力, 3月31日, 我终于成为了一名南外的优录生, 实现了我的理想。

偷吃零食的道路是不平坦的, 有时到了快被发现的时候, 靠我的小聪明, 才能化险为夷。糖果、巧克力、薯片, 我的零食们, 你们必须被解放!

有一天走到鸡柳店前, 我嚷着要买, 从来不拒绝我的奶奶居然说“不行”, 我急得要哭, 眼泪在眼眶中打转。那天我因为这件事一直嘟着嘴, 奶奶很为难。我不出去玩, 东西也很少吃。终于奶奶答应第二天偷偷买给我吃, 我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许多, 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

以下摘录的是学生在校园赏秋之后作文里的语言。

渐渐地, 渐渐地, 枫叶红了, 秋天的脚步近了。

这里的春红早已谢了, 没有赏花的人群, 也没有蜂围蝶阵, 有的只是这一株不起眼的小紫花, 它站立在这儿, 忘记了它的小, 忘记了它的不起眼, 它傲视一切花朵的倔强征服了我。

同学们兴奋地冲下楼去, 蹦跳着, 欢笑着。大门口, 楼梯旁, 瞧去, 一大群一大群满是的。跑着, 闹着, 拍几张照, 写几个字, 填几张表。风凉悠悠的, 心热腾腾的。

空气里充满了各种秋花的香气;闭了眼, 嘴里仿佛已是银杏那香涩的气息。树下是同学们欢声笑语的嬉闹声, 声音传遍了整个校园。杜鹃也赶来凑热闹:簇拥在花坛边, 盛开在大树下, 优雅的, 大气的, 像来赶赴一场秋天的约会, 兴致勃勃的。香樟是最寻常的, 随处可见。看, 操场边、土丘上, 到处都有它们的身影。

银杏树悄悄染上了一头金发, 孤芳自赏时, 风儿也来凑个热闹, 吹起银杏飘逸的头发, 吹落了急于自由的橙黄的银杏果, 小球般的果实“骨碌碌”地滚下了土坡, 你不让我, 我不让你, 都争当着跑步比赛的第一名。彼此推着挤着, 好不活泼热闹!

“我是第一! ”它们在笑。

“我是第一! ”它们嚷嚷。

教材是什么?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教材是凭借, 正确对待教材的态度是用教材教。要让学生离开语文课堂、离开语文教师后具备较强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利用课文, 实现阅读和写作的对接是一种永不过时的好方法。

阅读与写作对接 篇2

——听《儿童快乐阅读与写作》的心得体会

阅读,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两个重要内容,阅读可以引领学生有效地解读文本,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也为写作积累素材。那么,如何才能使儿童快了阅读教学变得有实效,使学生真正在阅读中培养能力,提高写作水平?听了鱼在洋老师的讲座《儿童阅读与写作》,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让学生把被动阅读转换为主动阅读,被动写作变成主动写作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放手让学生去读,相信他们一定能读出别样的精彩,然后在指导学生把自己读完后的感受及时的记录下来。教师只要成为一个引领者、启发者,督促者,整理者。二.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作习惯

人们常说:“好的习惯是通向成功的基石。”阅读和习作习惯的好坏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非常重要。如果不培养学生养成自觉、专心的习惯,阅读就会毫无效果,写作更无法落到实处。所以,在阅读与写作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与写作习惯。首先,让学生养成阅读时勤动笔的习惯,可以摘抄优美的词句、段落,也可以在文章中作出记号和批语,还可以写读后感。三.创设阅读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为学生创造阅读的情境,让他们身临其境,走进人物、走进作者、走进故事,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阅读教学结束后,教师要根据所学内容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相关内容的兴趣,例如学《‘分辣子’初见林黛玉》学完之后我会这样说:假如你是作者你会怎么安排王熙凤的命运?曹雪芹又是如何安排王熙凤的命运的呢?将学生阅读的视野拓展到更广阔的领域。当他们读完《红楼梦》我相信他们在人物描写方面的水平一定会提高一大截。

四.读写结合,理论联系实际。读书是为了学习别人好的思想,好的写作方法。阅读到精彩部分,从中找到灵感,随手就把它记录下来或是参加某个活动自己的感受,总是随时记下来。多写多看,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习作在生活中产生。在阅读写作过程中,能很好的提升学生的能力。从此以后我要求我的学生持之以恒,每天读点什么,写点什么,不断的积累素材。

阅读与写作对接 篇3

一、激发写作兴趣,让学生乐于写作

学生对作文不感兴趣,甚至不少学生害怕作文,这与我们语文教师对作文的重视程度和引导方法有着非常重要的联系。不少语文教师将语文教学的大部分时间是花在阅读上。这样无形之中造成了重“读”轻“写”的教学格局,致使无法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拓展阅读与写作训练的有效对接”不仅做到立足于“读”,更着眼于“写”。以学习的课文为依托,除去读的教学目的外,教师必须充分解读课文,深度挖掘课文中有利于“写”的因素教师,让学生在读懂理解课文后,进行自我创作的写,这样才能将“写”的训练目标落实好。

这对语文教师提出了要求,首先老师要熟悉把握课文,其次要根据学生学习特点和心理,组织引导学生初读、读通、读透的阶梯递进,最后在学生有所感悟和体会的基础上指导进行“写”。经过“读”的铺垫,对素材有所借鉴、有所感悟和体会后,自然对“作文”也能有话说。有感而发,真实的语言感悟,经过多次的训练,看到做成的文章成果,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和信心也就培养起来了。

二、拓展学生的写作思维

思维是语言的内核。作为训练语言的最为重要的方式阅读、写作的教学活动,是最离不开思维训练的。阅读、写作活动是一项心智活动,写作的模式也不拘泥于一种,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打开作文思路。常见的方式有续写、补写课文空白。续写可以是对课文情节的发展,高中生对小说、电视剧都比较感兴趣,教师可以抓住这一点,让学生自己当编剧、写故事,通过发挥合理想象进行写作。这种训练,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写作热情,培养他们的想象思维。其次,还有反题意写作,反题意就是打破常规,反其道而行之的一种作文方式,可以从选材别具一格或是立意标新立异,教师需要发现学生写作中的闪光点,进行肯定和个鼓励。指导这种训练,可以充分调遣学生的逆向思维,培养他们全面缜密思考问题的能力。

三、以读代讲,以读促写

在现实中,很多学生对许多文章都能熟读成诵,但是却不会学以致用,我们教师一定要积极传授给学生从文章中获得积累的方法,培养学生养成仔细、勤于思考的习惯。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学会感悟、培养语感、积累语言。在教学中,教师要紧紧抓住语言因素,通过字词句理解文章思想内含,指导学生掌握遣词造句的方法,学生要学会通过朗读和背诵掌握语言文字的材料积累。语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发展规律特点,开发教材资源,灵活采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通过“读与看相结合”、“读与思相结合”、“读与说相结合”等多方位训练,帮助学生积累材料。

另外,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做好读书笔记,让学生养成“不动笔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这样有助于学生的知识积累,还可以让学生摘录好词佳句,作必要的摘记与注释。

四、勤写勤练,以写引读

要使学生能较独立的创设新的语言环境,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感情,只有经常动笔,反复运用,不断探索,才能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写作中去。首先,训练的内容是全方位的,字词句篇,有机地贯穿教学全过程。这就要求老师在授课时,根据教材特点、重点、难点,寻找恰当的读写结合点,设计听说读写的训练活动,在阅读教学中发展自己的语言。其次,语言训练要注意阶段性、层次性适度、适量,要把握学生的特点,针对学生实际。依据教材重点训练项目和学生实际结合课标要求确定了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训练目标。有了明确的训练目标,教师就按计划、系统地进行训练,训练中努力做到练习方式的多样化。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的练习方式有续写,扩写,改写等,教师精心选择那些具有明显特征的片段,指导学生进行仿写练习。

阅读与写作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重要途径,阅读可以帮助学生积累语言,写作可以帮助学生训练用词造句、布局谋篇,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将读写结合的训练方式,打破传统阅读教学只“读”不“写”或重“读”轻“写”的定式,以课文理解、运用为前提,以体验、感悟为手段,让学生在读写结合中升华情感,历练思维,乐于表达,从而达到读写结合、读中悟写、读中导写、以读促写的教学效果。

网络阅读与写作 篇4

—— 与李方老师商榷

看到腾讯网李方老师的一篇文章《整体中文写作水平不能继续这么差劲了》,忽然心虚了起来。他说:“不客气地讲,目前中文写作里边舍得拿出几倍于写作时间去搜集整理材料的人太少了,往往是有一点灵感或者动机,就急不可耐地一挥而就。”心虚的原因是20年来,我从事的新闻业,给我的就是这样“一挥而就”的训练,鼓励新闻记者成为“三分钟专家”。

进入台湾新闻业是在1991年底,从改写新闻稿开始学习起,第一次受命写一篇新闻评论,应该是在1992年。至今记得那回,那是前网络、前Google时代,单位拥有一个庞大的剪报数据室,接到撰写评论的指示之后,急忙从选取剪报、影印开始,在桌上迭了厚厚一迭新闻数据之后,开始细心阅读。

有回,受命写一篇新闻评论,只记得将数据囫囵吞枣地塞入脑子之后碰到一个大困难,发现自己对该新闻的认识陷入歧路亡羊的困境,岐路之中又有歧路。于是当天,从晚上七时找数据开始,一直到晚上十时左右,左思右想,实在找不到出路,估计已经不可能在十一时以前交稿,不得不厚着脸皮向单位主管说:“抱歉!我写不出来!”

受到这次刺激之后,我下了苦功,自己做剪报,书架上依据各种新闻类别,整齐排列了上百个档案夹。然后知道,新闻记者的“三分钟专家”,其实就像艺人上台表演一样,是“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

在此之后,再被指派撰写评论,多数是一些已经驾轻就熟的问题,甚至是已经思虑良久的问题。也就是说,如果撰写一篇评论需要十分的功夫,之前已经具备其九了。

对粗浅的“三分钟专家”来说,网络时代必然遭到淘汰。早年靠着剪报数据冒充专家,少有人能发现,而网络时代提供信息搜寻方便的同时,也将带来考验。评论者必须言人所未言,因为你看得到的数据,所有人也都看 1

得到,如何在浩如烟海的信息中找出一条线索、理出一个头绪,更有赖“台下十年功”。

至于网络时代究竟应该如何写作,个人以为,应该从网络时代人们究竟如何阅读谈起。

我十几年前就放弃了电视,因为看电视获取新知的投资报酬实在太低,多数时候越看越生气。约略五年前开始,我也不再自掏腰包买报纸了,如果网上都看得到,何必浪费纸张,弄得满手油墨,还要定期提着沉重的旧报纸去丢垃圾。

网上的阅读,一开始是从各家报纸的在线版电子报开始,而后转向各主要新闻入口网站。但月前发现,自己已经很久没再上新闻入口网站了,都是透过社交网络(微博、推特、脸书)的连结,了解当日最热门、最被议论的新闻。

当然,我每天还固定浏览许多独立的新闻网站,把重要的新闻、评论截取下来存档。这样的存盘功夫,我已经做了13年。

多年来的网络阅读,我汲取了一些经验。

首先,1500字长度的文章是顶端,2000字是极限,再长的文章,是拿来存档用的,除非是绝对精品,少有人有耐心读完;其次,遣词用字不宜太过深奥,文章逻辑不宜转太多弯,那也是对阅众耐心的一大考验;第三,真正的好文章,和往日登载在报纸上的效果不同,绕梁可以超过三日,而其受众范围则更加广阔,不局限于一家报纸的订户,甚至不局限于台湾,可以跨过台湾海峡、甚至跨过太平洋。

至于网络写作问题。我以为,小说,以其长度,还是应该交给书本;诗歌,以其阅读情境及氛围,正襟危坐在桌前、盯着屏幕,也实在不适,还是应该交给书本。网络写作,散文及时评仍应该是主流,其他文体之于网络,可能主要是一个传播方式,而不是一个良好的阅读平台。

再之,网络写作与网络阅读的一个重大问题,是浮滥。

既然是一个平民写作、平民阅读的时代,人人可以键字为文,难免充满烂竽。为节省时间,我自己选择的阅读方式,首先是慎选每日必浏览网站,并随时更替;其次是记下看过好文章的作者名字,并随时扩充,每当新添一个认可的作者名字时,总是充满喜悦。

透过这样的方式,李方老师忧心的“整体中文写作水平”差劲问题,至少在我的阅读经验里,并没那么严重。

上一篇:财务框架下一篇:班级小组的建立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