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培育学试题(共10篇)
森林培育学试题 篇1
《森林培育学》实习
一、实习目的要求
1、基本掌握造林绿化的工序,技术环节的实践知识,操作技能;综合所学专业知识,应用到森林培育施工设计
2、纪律:必须参加所有现场调查,现场考察,现场评估,独立完成实习报告,实习结束后交作业,请假超过时间,下补。
二、计划安排
1、时间:1.5周。星期一(下午竹种园),星期二校内两山体调查,星期三灵石林场。
2、组织方式:划分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老师现场总介绍后,各小组独立调查;
3、内业整理:星期
一、星期四实习辅导
三、实习内容
1、造林地立地类型(立地级)评价表、造林效果调查与评价;主要树种生长效果(山地与校园、灵石林场)
2、造林施工作业设计(灵石林场)
3、林分改选设计——校园内
4、典型设计表
5、园林绿化树种评价与选择
四、外业实习方法
1、观测、目估
2、测定小班因子
树种组成、混交比例、造林密度—半径3.26米、立地级、树高、胸径、冠幅等;
3、竹林调查、造林地调查、杉木、湿地松调查
4、后山台湾相思林改造—城市森林、生态风景林
5、校园绿化树种
森林培育学试题 篇2
1《森林培育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学时不足,课程时间安排不合理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等教育以厚基础、宽视野为导向,因而,多数高校的专业课学时被大量压缩。以沈阳农业大学的林学专业为例,专业课的学时被大量压缩,目前《森林培育学》只有36个课时。《森林培育学》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一门课程,随着我国对生态安全、生态产品等的需求不断提升,一些相关的森林培育新技术、新理论应运而生,而且快速地应用于生产实践当中,如苗木培育在大田育苗的基础上,增加了控制环境育苗技术;造林和营林部分增加了封山育林、林冠下造林、公益林抚育、工业人工林营造等内容[2]。但是在现有的课时数下,只能讲授传统的林种分类及区划、适地适树、混交林理论、造林整地、造林方法、林木抚育等基本理论,而没有时间去讲述一些新理论和新技术,以及我国目前林业的基本概况和发展趋势。从而导致了很多农业院校的林业本科生对当前我国林业现状了解甚少,对生产实践中已应用的新的森林培育知识了解甚少,教学远远落后于新技术、新理论的更新速度。另外,在农业院校中,专业基础课和基础课所占比重过高,如在沈阳农业大学中已占到总选课学分的70%多,所以所有的专业课被挤到大三下学期开设,共有7门之多。这样就使得一些课程本应是《森林培育学》的前置课程或是后置课程都集中在同一学期开设,从而导致了学生对一些基本的概念和理论理解不深,授课效果大打折扣。如《主要树种育苗技术》本应是《种苗学》的后置课程,只有让学生了解了种子采收调制、苗木培育的相关理论之后,才能够针对某一具体树种采取特定的育苗技术,但是由于这2门课程在同一学期讲授,因而很多学生在没有深刻掌握《种苗学》的基本理论,就学习《主要树种的育苗技术》,因而,授课效果可不太理想。
1.2 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不同步
《森林培育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如:种子识别与品质检验、苗木培育方法、造林整地、造林技术、混交林培育等都是生产实践性非常强的技术,只有把理论讲授和生产指导密切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这些方法。但是目前在沈阳农业大学林学本科的教学环节中,课程讲授安排在大三的下学期,而林学综合实习却安排在大四上学期,间隔了近半年的时间,而且有些内容,如造林整地,造林方法在实习中却没有安排。这样导致了很多实践性非常强的理论如,造林整地方法中的水平沟整地、水平条整地、撩壕整地、反坡整地等只能通过课堂讲授,而没有外业实践的具体操作,学生只能是一知半解,没有真正掌握这几种整地方法的区别之处。使得《森林培育学》的实践环节变成了模拟过程,走过场,很难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这不但使学生对实习失去了兴趣,更重要的是影响学生实践技能的提高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1.3 课堂师生互动少,考核形式单一
现行的《森林培育学》教学方式主要是采取课堂讲授为主,而且由于课时的压缩,每节课讲授的内容较多,多数学生上课的主要任务是埋头记笔记,根本没有时间去思考、领会,从而不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消化和吸收,同时也会影响到对后续新教学内容的学习,形成恶性循环。再者课堂上师生互动较少,缺乏课堂讨论、小组讨论等教学环节。而且即使安排了相关的讨论题目,多数学生表现不积极。如笔者在讲述《森林培育学》的时候,安排一节课来讨论如何采取措施提升人工用材林的生产潜力这一问题时,多数学生都害怕问到自己,很少有人主动回答问题,根本谈不上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课程的考核形式也非常单一,多以期末笔试成绩为主,这样的话,导致了多数学生只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有的学生在考试前突击背诵几天,也能考个不错的成绩,考试一结束,所有东西都忘得一干二净。这样的考核形式不仅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同时也会给学生造成一个学习的误区。
2《森林培育学》教学体系优化设计
2.1 结合所在区域,及时补充《森林培育学》的新理论、新技术
《森林培育学》是一门区域性非常强的学科,不同地区根据气候特点、立地条件,可选择的造林树种、造林方法差异较大,从而涉及的基础理论差异较大,比如在南方集体林区,由于林业生产经营具有规模小,经营分散,经营类别多样的特点[3],因而,在森林培育课程体系中补充木材学、木材检验和木材生产工艺学等方面的知识;在东北国有林区,从国家对林业主体功能的重新定位之后,这些国有林区主体是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保护天然林,恢复森林资源[4]。因而,在课程体系中补充讲述植被恢复生态、森林健康、森林多功能经营等知识;而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则在课程设置上更加突出抗旱造林等相关的课程内容。只有通过体现森林分类经营特点的课程设置,才能培养更加符合当地区域林业特点的专门人才。另外,对森林培育新理论、新技术进行安排一定的课时进行专题讲座,如:天然林保护工程的主要技术措施、退耕还林主要技术模式、森林培育学研究进展、植物组织培育、工厂化育苗等。
2.2 改革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
教学过程中,避免授课时采用单一的教学模式,而是把多媒体和板书授课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对于一些适合多媒体的内容,如混交林营造方法、种植点配置等内容,增加生产实例图片和视频影像资料,这样既能直观地反映教学内容,又能扩大学生的视野;对于文字部分,则尽量增加板书,以减少多媒体播放造成对学生的疲劳。另外,教学过程中,增加课堂讨论时间,调动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性,采用启发式教学,结合学生身边所熟悉的事例来出题,比如笔者在讲授《森林培育学》的过程中,让同学们结合自己家乡所在地的林业概况,讨论营林过程存在的问题和如何采取合理措施改善林分结构,提升林分质量进行讨论。这不仅锻炼学生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从自己熟悉的内容出发,从而激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性。
为了客观反映学生的全面水平,考核方式要灵活多样。结合课程特点,确定灵活的考试方法和考试形式,注重能力的考核,如采用闭卷、课堂讨论、课程设计、课程读书报告和教学实习等形式,提倡由重视考试成绩到注重平时学习和实践等;考试内容灵活多样化。采取多题量、覆盖面广的问答或选择题模式,涵盖学科发展前沿,社会关注学科要闻,科学论坛学科热点等,组成一组检查学生记忆能力、联想能力、分析能力、创造能力、评论能力等一系列逻辑思维能力的考核范畴。从而使学生平时注意收集资料,注重学科发展,积极思考问题,达到以考促学的目的。
2.3 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强化教学与实践的同步性
目前,沈阳农业大学林学专业本科生的实习基地主要在清原湾甸子林场进行。而且由于学校距离林场较远,往往只集中安排大四上学期在林场进行综合实习,森林培育学的很多实习环节都无法及时安排。因而,实习基地的缺乏,也是制约沈阳农业大学林学本科生实践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因而,在今后的课程体系设计中,应把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尤其是加大在学校周边建设实习基地,比如与沈阳市植物园、沈阳国家森林公园、沈阳市的大型苗圃等单位进行联合,拓宽学生的实践基地。另外,为了使学生掌握最新的森林培育新技术和新理论,可采取参观现代化的苗木生产基地、速生丰产林基地等进行现场教学,请生产第一线的技术人员讲解现代林业生产的技术环节,学生在听、看、问的过程中,也可进一步提高实践能力。
再者,《森林培育学》就是讲授由种子到苗木再到造林成熟这样一个研究森林生长发育规律的一门科学,因而,生产实践有一定的季节性和连续性。因而,在设计森林培育学实践教学时,一是要注重教学与实践的同步性,比如,在讲授完造林整地这一内容后,我们要及时安排实践环节,否则延误了春季这一造林的最佳季节之后,一些造林整地的理论知识就无法在实践中体现。同时,要尽量使森林培育学的实践内容经历一个完整的生长季节,以造林实习为例,使学生掌握春季的造林整地技术、造林方法、造林设计等环节,而且随着苗木的生长发育,还要掌握林地的抚育管理技术等环节,并且在一个生长季节中,能使学生观测到林木的生长动态变化,使学生能进一步了解到根据苗木的年生长发育规律制定相应的林分管理措施,这样学生才能把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升华到感性认识,使实践教学得到优化。
3 结语
总之,《森林培育学》是林学专业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之一,实践性非常强,因而,在优化其课程设计时,要以生产实践为中心,及时补充森林培育的新知识,改革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要加强教学实践场所的建设,保证学生有充足的实践空间,使学生最大化地将理论知识运用到生产实践中,从而提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摘要:本文主要讨论了沈阳农业大学林学专业《森林培育学》课程设置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对如何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技能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课程教学体系优化设计的思路:一是要结合所在区域,及时补充森林培育学的新理论、新技术,二是改革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三是要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强化教学与实践的同步性。
关键词:森林培育学,教学体系,优化设计
参考文献
[1]杨传平.以现代高新技术提升林学专业教育,主动适应我国现代林业发展的需要[J].中国林业教育,2006(1):3-5
[2]郭素娟,徐程扬,翟明普.“森林培学”课程教学的优化探讨[J].中国林业教育,2006(1):63-65
[3]梁机,黄寿先,廖秋玲,等.立足地方经济建设,改革林学专业培养模式[J].中国西部科技,2006(29):83-84
森林培育学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 篇3
关键词 森林培育 实践教学 改革 探索
云南省地处长江、珠江、澜沧江、红河等六大国际国内河流的源头或上游,是我国四大重点林区省份之一,也是全国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区域,素有“植物王国”之称。林业作为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被赋予重大的历史使命。加强西南地区森林建设、提高森林覆盖率,改善整体生态环境势在必行。
“森林培育学”是研究森林培育的理论和技术的学科,是林学的主要二级学科。“森林培育学”是涉及森林培育全过程的理论和实践的学科。随着目前科技的不断进步,经济飞速发展,掌握现代培育理论知识和技能,充分利用我国现有的森林资源,使其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对森林培育的教学和实践进行探讨,探索出一个能与时俱进的教学模式,为提高学校教学质量提供新的思路。
1 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对专业的认知问题
大多数林业工作岗位远离发达城市和市中心,因受到现今社会经济导向的影响,部分学生更倾向于留在大城市进行工作和生活,学业与就业选择之间广泛存在的矛盾日益明显,导致有些学生缺乏热情、态度消极、学习效果较差。更多学生希望通过考研究生、公务员等方式选择留在城市中。
面对这些情况,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学习兴趣,使学生具有积极的态度和良好的精神状态对待专业课程的学习,从而达到课程教育预期效果,是我们需要进行改善和探讨的问题。
1.2 教学方式
森林培育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实践教学在该学科的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90年代中期以前是有种苗学、造林学和森林经营学组成,后来进行逐级综合,整体优化。但在很大程度上在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和教育模式上沿袭偏重课程开设,而对能力培养不够,没有形成符合实践性的特色、以培养专业核心能力为目的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改革与整合力度仍然不够,与社会所需要的林学高级人才存在相当的差距。实践教学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是否能够培养出合格的专业人才,培养出的人才是否能够适应社会和市场的需要。
现在倡导素质教育,希望学生能获得更广泛的知识,学校对本科教学计划进行改革,增加了许多选修课,压缩了必修课的学时。为了顾及理论课的讲授的需要,往往会压缩实验课和实习的时间。造成实验课时少,实验内容少,很难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再加上森林培育学课程的实践性比较强,林木生长缓慢等特点,往往很多实践教学只能看到过程,看不到结果,因此很多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看不到结果,使得他们积极性得不到反馈而造成学生兴趣减少。
实践基地缺乏也让森林培育的实践教学打了折扣。虽然我校有一些实践教学基地,但是由于我校地处于云南地区,很多教学基地远离城市,交通不便。如果在正常的教学实践时间内带领学生到周边的实践基地去完整地实习,往往会耽误其他教学的正常开展。因此往往带领学生仅仅到实践教学基地去参观和简单的操作,不可能完成整个教学实践的过程。
1.3 实验设备利用率低
随着招生规模的增加,实验室既面临实验设备不足的问题,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新增仪器的闲置问题。我院森林培育学科一直存在教学经费不足的问题,现在很多实验仪器比较落后,对一些实践教学不能很好地开展。
2 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措施
2.1 培养学生积极性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强调学生多动手,多观察,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资料收集与整理、实验方案的设计。在综合性实验的过程中,把任务分到不同的小组,需要大家合作共同完成,需要发挥集体的力量和智慧,最后不同分组同学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讨论,培养学生今后与人相处合作研究的能力。
2.2 教学改革
在以往的实验教学中,基本沿用以前的教学指导书,实验项目由教师根据讲授内容进行选择,学生只有听从老师安排。建议根据社会发展对森林培育专业知识的需求,重新编订一个新的实验或实习指导书,根据当今社会需要的知识,将实验部分分为必修和选修部分,让学生自主选择,根据选修的实验内容,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去安排实验,设计实验。老师进行指导和疑难问题的解释,完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样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才能更好地学习理论知识。
另外可以将部分科研项目融入到实践教学中来,对于希望将来考研究生的同学和毕业从事工作的同学进行分别引导。根据自己兴趣和导师的科研项目内容,让他们自己设计实验,然后老师给予指导,从而完成理论知识的学习。
2.3 实践基地建设
要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基地的作用,实践教学基地是全面培养学生基本操作技能和提高实践工作能力的地方,能有效地让学生把理论知识学以致用。我校扎根于云南,分别与昆明市宜良县花木园和雪峰生态园、楚雄紫溪山森林公园及昆明市西山区团结镇大河果园等实践基地合作,通过与企事业单位的科研合作,让学生了解森林培育工程技术员、林木种苗工、造林(更新)工、抚育采伐工和造林工程监理员的职业能力要求,在培养职业岗位素养和提升自身技能的同时,加深对森林培育的工作职责的了解,以增强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同感。
3 小结
森林培育学试题 篇4
1森林资源的重要性
1.1森林资源是重要的自然资源
森林资源作为我国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国家的关注和重视,国家对其规划和保护的力度也在增大。森林资源得到良好的保护是大气资源、水土资源发展的重要保证,它对气候的调整和生物生存环境的改变也起着重要作用,对整个生态环境都有着很大影响,尤其是对土地沙漠化的防止、水土流失的治理作用更加突出。因而把森林资源放在自然资源的首位、国家进行重点关注和保护是为了满足现实需要。
1.2森林产业发展是自然经济发展的关键
观察分析我国经济发展史,可以发现,林业的发展对自然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它是自然经济稳定、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林业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有力促使林业产品的生产、销售,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贡献了一份力。因此,培育和保护森林资源不仅仅具有改善自然环境的作用,还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2森林资源的培育保护措施
2.1加强森林防护工程的建设
林业负责人应对森林进行及时的监测和排查,确保有害物质得到有效清理;做好森林的防火工作,如,可以通过在森林中树立温馨提示牌、贴标语等行为提高人们的森林防火意识,减少安全隐患;还可以建立森林防火带或防火墙、准备相关的灭火设备以降低森林火灾发生的概率。
2.2加强植树造林工作的实施力度
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和许多西方国家都有很大差距,在森林绿化方面的工作做的也不够到位,力度远远不够。所以,我们在加大对原有园林的保护力度时,也要积极开展植树育林工作,增加我国的森林资源的基数。林区的建设离不开政府的引导、支持,要使造林工作顺利进行,政府必须对其进行财力(如财政拨款)和政策(如健全的资源补偿制度等)的双重支持,积极引导群众参与到造林育林的活动中来。植树造林是一个民生工程,对于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都有重要作用,因而,广大的群众更应该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为绿化工做贡献一分力量。
2.3城乡绿色一体化建设
更好地对区域进行规划,保护和拓展生态用地,重点对城乡道路进行绿化建设。增加城乡的林业用地,加快建设合理规范的绿化建设,建设生态园林,并保证对林业进行保护,实现对城市观光林、防护林等生态林区的建设目标。提高城市、乡村的整体绿化率,全面的有计划地建设一个多功能的绿色防护体系。
3森林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措施
3.1调整、完善林业发展结构
要想使森林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必须要充分考虑当地森林资源的特点,针对其特点采用恰当的发展模式,调整林业发展的结构。现代林业产业的发展,要摆脱传统的单一的森林资源利用模式,充分利用当地的森林资源特点,开发多元的林业经济,和现代经济发展接轨。如,制定重点突出的计划,着力发展恢复时间短、经济效益高的速生林;建立立体的林业发展模式,把加工和用材结合起来,丰富林业经济类型,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2充分运用现代科技进行发展
社会的发展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运用和发展,但是林业建设却还一直停留在原来的科技基础上,应该把现代的科技恰当地运用到林业的建设中,如,可以建立林业科研体系,通过试验、示范、推广等环节来加宽现代科技在林区发展中的运用范围,促进林业进一步发展。同时,还要加强对绿化林的检查力度,保证森林的健康成长、提高森林的生产能力。
3.3稳健林业产业的发展进程
相关森林生态保护法律法规建设不完善、地方林业保护机构执法不严格,再加上一时利益的引诱使得一些企业或个人采用冒进的林业发展模式,这样不仅不利于林业产业的长足发展,还造成了森林用地越来越少,绿地和林地不断减少,水土流失等更加严重的后果。为了确保森林资源、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要采用适度、适量发展的原则和稳健的发展理念,确定合理的发展结构,确保发展模式的规范化、合理化、长足化,形成完善的林业产业管理模式。
3.4建设生态林业保护和开发工程
森林资源生态保护工程就是指根据生态学和林业管理的原理,合理科学规划当地生态环境以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工程。林业生态保护工程比传统的森林资源种植、经营技术的目的有更大的优越性。传统的森林保护只是单纯地为了提高森林的覆盖率,使森林资源获得长足发展,但生态林业保护工程却是从全局考虑,致力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共同发展,这样的发展理念更能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
4小结
森林防火知识试题 篇5
1.我国森林防火工作实行的方针是____。(B)
A 扑救为主,综合治理;B 预防为主,积极消灭;
C 预防为主,打早打了;D 综合治理,积极消灭
4.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切实做好森林火灾的预防和扑救工作,但不包括下列哪项具体工作____。(C)
A 规定森林防火期,在森林防火期内,禁止在林区野外用火。
B 在林区设置防火设施;C 审判森林火灾肇事者
D 发生森林火灾,必须立即组织当地军民和有关部门扑救
5.《森林防火条例》规定,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保护森林资源,是____。(B)
A 各级林业部门的事情;B 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C 驻林区各单位的事情;D 森林所有者的事情
6.加强对____的管理,是防止发生森林火灾最有效的办法。(A)
A 人为火源;B 进山人员;C 生活用火;D 生产用火
7.____大兴安岭林区发生特大森林火灾。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毁林面积最大、伤亡人数最多、损失最为惨重的一次森林火灾。(B)
A 1988年5月6日;B 1987年5月6日
C 2002年7月28日;D 2002年10月2日
8.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森林防火工作的通知》要求,严格执行野外火源管理规定,地方政府要适时发布禁火令,重点林区遇____高火险天气,一律停止野外生产、生活用火。(C)
A 四级风以上;B 五级风以上;C 三级风以上;D 二级风以上
9.扑救森林火灾,由当地人民政府或者森林防火指挥部统一组织和指挥。接到扑火命令的单位和个人,必须迅速赶赴指定地点,投入扑救。扑救森林火灾____。(C)
A 只能由专业扑火人员参加
B 可以动员一切有行为能力的人参加
C 不得动员残疾人员、孕妇和儿童参加
D 只能由专业扑火队和群众扑火队队员参加
14.森林火灾扑救的基本原则是____。(A)
A 打早、打小、打了;B 早发现、早出动、早扑灭
C 小火当大火打;D 发现早、灭在小
16.燃烧的三要素是____。只要缺少三要素中任何一个要素,燃烧就不能进行。扑救森林火灾时,只有消除其中一个要素,森林燃烧就会停止。(A)
A 可燃物、氧气、温度;B 可燃物、氧气、湿度
C 氧气、温度、气压;D 可燃物、气压、氧气
20.____是浓烟中对人危害最严重的气体,一般在森林可燃物燃烧不完全时产生。(C)
A 一氧化氮; B 二氧化碳;C 一氧化碳; D 氧气
9.因造林整地、烧除疫木等特殊情况确需野外用火的,必须经(A)批准。
A县级人民政府
B县级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 C乡级人民政府
D村(居)民委员会
11.广播、电视、报纸、政府门户网站等应当根据森林防火指挥机构的要求,()向社会播发或者刊登森林火险天气预报。A有偿
B无偿 正确答案:B
1、公安消防报警电话是(119)
2、燃烧是由(可燃物)(助燃物)和(火源)三个基本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
3、灭火基本方法分为(隔离法)、(冷却法)、(窒息法)和(抑制法)。
二、选择题
1、身上着火后,下列哪种灭火方法是错误的(C)。A.就地打滚
B.用厚重衣物覆盖压灭火苗 C.迎风快跑
2、使用灭火器扑灭初起火灾时,要对准火焰的(C)喷射。A.上部 B.中部 C.根部
3、消防车和消防栓的颜色是(C)A.白色
B.黄色
C.红色
4、电脑着火了应怎么办?(B)A.迅速往电脑上泼水灭火 B.拔掉电源后用湿棉被盖住电脑 C.用灭火器灭火 D.拨打火警电话报警
5、《森林防火条例》规定,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保护森林资源,是(B)
A.各级林业部门的事情 B.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C.驻林区各单位的事情 D.森林所有者的事情
16、林火扑救的基本方法有窒息法、冷却法、D。A、直接扑打法
B、间接扑打法 C、以火攻火法
D、隔离法
18、地下火在地面下燃烧,一般见不到火焰,只有少量的B。A、火光
B、灰尘 C、烟 D、炭
20、防火林带主要是利用具有耐火能力的 A或 组成的林带来阻隔或抑制林火发生和蔓延。
A、乔木/灌木
B、乔木/杂草 C、公益林/灌木
D、杉木/松木
21、森林火灾的发生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即森林可燃物、火险天气和A。A、木材 B、火源 C、枯叶 D、杂草
24、火场自救的基本方法主要有点火解围、强行顶风冲越火线、卧到避烟、C 等。A、快速转移
B、继续扑救 C、原地不动
D、呼叫
25、森林火灾的燃烧类型常分为地下火、A、林冠火和树干火。A、飞火
B、狂燃火 C、地表火
D、雷击火
26、森林火灾治理提出的建立森林防火新机制是指“立足基层、A,乡自为战、村自为战,群防群治,自防自救”。A、立足基础
B、立足预防 C、预防为主
D、积极消灭
28、森林防火戒严期间,A在林区 一切野外用火,对可能引起森林火灾的机械和居民生活用火,应当严格管理。A、控制 B、可以 C、不宜 D、严禁
35、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保护森林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B。A、职责
B、义务 C、责任 D、权利
38、有林的和林区的基层单位,应当配备兼职或者专职。其在森林防火方面的具体职责是:巡护森林,管理野外用火,及时报告火情,协助有关机关查处森林火灾案件。A A、管理员
B、护林员 C、巡逻员
D、督查员
40、扑救森林火灾,由当地 或者森林防火指挥部统一组织和指挥。C A、军队
B、公安机关 C、林业局
D、人民政府
41、森林火灾扑灭后,对火灾现场必须全面检查,D,并留有足够人员看守火场,经当地人民政府或者森林防火指挥部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撤出看守人员。A、原地待命
B、清除枯死木 C、继续观察
D、清理余火
43、森林燃烧过程一般可分为、炭化、燃烧三个阶段。A A、预热
B、分解 C、炽热
D、烟雾
44、火源可以分为人为火源和 A两大类。A、自然火源
B、生产性火源 C、非生产性火源
D、雷击火
45、地表火是指沿A 扩展蔓延,烧毁地被物的火。A、林地表面
B、森林
C、树枝
D、土地表面 50、烧田埂草、烧灰属于 B火源。A、非生产性
B、生产性 C、自然
D、天然
71、《森林防火条例》规定,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保护森林资源,是B。A、各级林业部门的事情B、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C、驻林区各单位的事情D、森林所有者的事情
73、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规定,武装森林警察部队执行国家赋予的最主要任务B 是。
A、维护林区社会治安B、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 C、打击毁林犯罪行为D、植树造林
森林培育学试题 篇6
一、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答案请填写在题后的括号中,正确的用“√”,错误的用“×”表示,)
1.森林植物检疫是依据国家法规,对森林植物及其产品实行检验和处理,以防止人为传播危险性病虫的一项措施。
()
答案:√ 2.石硫合剂施药浓度一般在生长季节用3—5波美度,冬季林木休眠期和早春春芽萌动期可用0.3—0.5波美度。
()
答案:×
3.马尾松毛虫的发生通常在低海拔、丘陵、低山和谷地的纯林内,郁闭度在0.7以上的大树受害轻。
()
答案:√
4.在播种前先在苗床上垫上1—2厘米厚的黄心土,播种后再用黄心土覆盖,可以杀死松杉苗立枯病的侵染性病原。
()
答案:√
5.烟雾法防治森林病虫害时,施放烟剂应在早晨或晚间气温逆增的天气,且林内完全无风的条件下施放效果较好。
()
答案:×
6.皱鞘双条杉天牛以成虫蛀食树干,造成树木生长势衰退,是杉木的毁灭性蛀干害虫。
()
答案:×
7.杉木炭疽病多在春季和初夏发生,头年秋梢受害最重。通常在枝梢顶芽以下10厘米左右的茎叶发病。
()
答案:√
8.用黑光灯可以诱杀鳞翅目蝶类、鞘翅目、直翅目、同翅目等许多具有趋光性的害虫。
()
答案:×
9.波尔多液和低浓度的石硫合剂可作为保护剂,在病原物接触植物、或已经接触但尚未侵入植物体内之前使用,可保证寄主植物不受病原物的侵染和危害。
()
答案:√
10.超低容量喷雾是指每公顷喷雾量在5升以下的喷雾方法。
()答案:√
11.金龟子幼虫常将幼苗基部距地面1—2厘米处嫩茎咬断,并拖入土中取食,造成缺苗断垅。
()
答案:×
12.森林火灾的发生发展与森林特性有密切的关系。
()答案:√
13.树冠火是林火中危害最大的一种。
()答案:√
14.烧田旁草是福建省山林火灾的五大火源之一。
()答案:√
15.福建省森林火灾与日较差温度呈正相关关系。
()答案:√
二、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中,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1.下列属于检疫对象的是()
A.杉木炭疽病
B.种苗猝倒病
C.木麻黄青枯病
D.松材线虫病
答案:D
2.寄生性天敌直接寄生于其寄主的现象,称为()
A.初寄生
B.次寄生
C.外寄生
D.内寄生
答案:A
3.适地适树,营造混交林,可减轻病虫害的发生,此方法属于()
A.森林植物检疫
B.林业技术防治
C.生物防治
D.物理机械防治 答案:B
4.在害虫喜欢的食物中加入杀虫剂而将其诱杀的方法叫()
A.灯光诱杀
B.潜所诱杀
C.毒饵诱杀
D.饵木诱杀 答案:C
5.利用金龟子的(),可设置黑光灯诱杀.
A.假死性
B.趋光性
C.趋化性
D.趋温性 答案:B
6.下列属于地下害虫的是()
A.松梢螟
B.小地老虎
C.松褐天牛
D.马尾松毛虫 答案:C
7.在生长季节施用的石硫合剂浓度为()波美度.
A.0.3~0.
5B.0.5~1.0
C.2~3度
D.3~5 答案:A
8.松梢螟为()
A.食叶害虫
B.蛀干害虫
C.蛀梢害虫
D.地下害虫 答案:C
9.下列属于检疫对象的是()
A.黄脊竹蝗
B.杉梢小卷蛾
C.双条杉天牛
D.马尾松毛虫 答案:C
10.下列昆虫的口器为刺吸式的是()
A.粉蝶
B.蝉
C.竹蝗
D.金龟子 答案:B
11.引起苗木立枯病的侵染性病原菌不包括()
A.曲霉菌
B.镰刀菌
C.腐霉菌
D.丝核菌
答案:A 12.引起松杉苗立枯病的侵染性病原主要来源于土壤,在播种前常用五氯硝基苯进行土壤消毒,五氯硝基苯对()有极好的防治效果.
A.镰刀菌
B.丝核菌
C.腐霉菌
D.曲霉菌 答案:B 13.幼苗立枯病发生在不同时期症状不同,猝倒型发生在()A.幼苗出土前
B.苗茎木质化前
C.苗木根茎部已木质化后
D.幼苗出土后遇阴雨天 答案:B
14.毛竹枯梢病为害(),病斑产生在节叉处,以后不断扩展成舌状或梭形的病斑。A.当年生新竹 B.二年生竹
C.三年生竹
D.三年生以上老竹 答案:A
15.苗圃病害中,发生最普遍、为害最大的病害是()
A.叶斑病
B.猝倒病
C.根腐病
D.茎腐病 答案:B
16.传播松材线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昆虫是()
A.叶蝉
B.皱鞘双条杉天牛
C.松梢螟
D.松褐天牛 答案:D 17.马尾松毛虫通常以()虫口密度作为其发生期预测的可靠依据。A.一龄
B.二龄
C.三龄
D.四龄 答案:D 18.苗木根茎尚未木质化前,病菌从根部侵入,使根部腐烂坏死,病苗枯死,并发生倒伏现象,则称为()
A.种芽腐烂型
B.幼苗猝倒型
C.苗木立枯型
D.茎叶腐烂型 答案:B
19.下列害虫不为地下害虫的是()
A.金龟子
B.小地老虎
C.蝼蛄
D.马尾松毛虫 答案:D 20.马尾松毛虫以()在针叶丛中、树皮缝或地被物下越冬,翌年2—3月平均气温升到10℃时出蛰。
A.卵 B.幼虫
C.蛹
D.成虫 答案:B
21.下列防治措施属林业技术的是()
A.以鸟治虫
B.选育抗病虫品种
C.以菌治虫
D.黑光灯诱杀 答案:B
22.把松杉枝条放在杉木林地上,10天后拿起枝条,喷上灭蚁灵,可以防治()A.杉梢小卷蛾 B.皱鞘双条杉天牛
C.黑翅土白蚁
D.松梢螟 答案:C 23.引起松杉苗立枯病的侵染性病原主要来源于土壤,在播种前常用五氯硝基苯进行土壤消毒,五氯硝基苯对()有极好的防治效果.
A.丝核菌
B.镰刀菌
C.腐霉菌
D.曲霉菌 答案:A 24.()常将幼苗基部距地面1—2厘米处嫩茎咬断,并拖入土中取食,造成缺苗断垅。A.金龟子幼虫
B.小地老虎幼虫
C.蝼蛄
D.大蟋蟀 答案:B
25.喷完波尔多液后,要停()才能施用石硫合剂。
A .7—15天
B.15—30天
C .1周 D.1个月后 答案:B
26.松材线虫病主要危害()A.根
B.芽
C.叶
D.树干 答案:D 27.下列昆虫属于完全变态的是()
A.非洲蝼蛄
B.大蟋蟀
C.马尾松毛虫
D.黄脊竹蝗 答案:C
28.引起根部病害的病原菌通常不包括()
A.真菌
B.细菌
C.类菌质体
D.线虫 答案:C 29.毛竹枯梢病的病原为()
A.真菌
B.细菌
C.病毒
D.类菌质体 答案:A
30.以下为肉食性动物的有()
A.梅花鹿
B.大灵猫
C.穿山甲
D.剌猬 答案:B 31.福建省属国家一级保护的动物有()
A.27种
B.34种
C.44种
D. 79种 答案:A
32.下列属于国家二级保护的动物有()
A.梅花鹿
B.白鹭
C.穿山甲
D.大山雀 答案:C
33.下列属于濒危动物的是()
A.东北虎
B.梅花鹿
C.金丝猴
D.穿山甲 答案:A
34.当温度达到()℃木材可燃烧。A:50~80 B:80~100 C:100~150 D:250~300 答案:D 35.森林发生火灾有一个发展过程,温度缓慢升高,水分逐渐蒸发,冒烟,此阶段称()A:预热阶段 B:气体燃烧阶段 C:木炭燃烧阶段 D:起火阶段 答案:A 36.森林发生火灾有一个发展过程,可燃物气体点燃,发现黄红火焰,此阶段称()A:预热阶段 B:气体燃烧阶段 C:木炭燃烧阶段 D:起火阶段 答案:B 37.森林发生火灾有一个发展过程,有机物质将燃尽,只有木炭在燃烧,此阶段称()A:预热阶段 B:气体燃烧阶段 C:木炭燃烧阶段 D:起火阶段 答案:C 38.火在地下泥炭层或腐殖质层有机物质中燃烧,此种林火称()。A:地表火 B:地下火 C:树冠火 D:草原火 答案:B 39.火沿树干燃烧到树冠,火在树的顶部燃烧,此种林火称()。A:地表火 B:地下火 C:树冠火 D:草原火 答案:C 40.火沿地表上的枯枝落叶、杂草、灌木燃烧,此种林火称()。A:地表火 B:地下火 C:树冠火 D:草原火 答案:A 41.福建省森林火灾的火源以()最多。A:雷击火 B:火山火 C:生产性用火 D:非生产性用火 答案:C 42.降水量大于()毫米时,林地可燃物吸水达到饱和状态,一般不发生森林火灾。A:1 B:2 C:3 D:5 答案:D 43.林中防火路一般要达()。A:3~5 B:5~8 答案:C 44.设防火沟可防止()蔓延。A:地表火 B:地下火 答案:B
C:10~15 D: 50~100
C:树冠火 D:草原火
三、多选题(将符合题意的答案填在括号中,每道题不止一个答案。)1.下列属于检疫对象的是()
A.毛竹枯梢病
B.松针褐斑病
C.杉木炭疽病
D.柑桔溃疡病 答案:A、B、D 2.属于物理机械防治病虫害方法的是()
A.修枝疏伐
B.植物诱杀
C.熏蒸
D.阻隔法 答案:B、D 3.用黑光灯可诱集到的害虫有()
A.小地老虎
B.金龟子
C.马尾松毛虫
D.双条杉天牛 答案:A、B、C 4.下列可作为保护性杀菌剂的有()
A.多菌灵
B.托布津
C.波尔多液
D.代森锌 答案:C、D 5.属于蛀梢害虫的是()
A.松梢螟
B.马尾松毛虫
C.皱鞘双条杉天牛
D.杉梢小卷蛾 答案:A、D 6.下列属于不完全变态的昆虫是()
A.铜绿丽金龟
B.黄脊竹蝗
C.非洲蝼蛄
D.小地老虎
答案:B、C 7.下列可用于土壤消毒来防治苗木立枯病的是()
A.五氯硝基苯
B.代森锌
C.生石灰
D.多菌灵 答案:A、C 8.松杉苗立枯病的症状有()
A.种芽腐烂型
B.幼苗猝倒型
C.茎叶腐烂型
D.苗木立枯型 答案:A、B、C、D 9.农药有安全使用原则包括()
A.对症下药
B.适时施药
C.交替用药
D.混合用药 答案:A、B、C、D 10.马尾松毛虫的防治可以采用()
A.林业技术防治
B.物理机械防治
C.化学防治
D.生物防治 答案:A、B、C、D 11.引起松杉苗立枯病的侵染性病原主要来源于土壤,在播种前常用五氯硝基苯进行土壤消毒,五氯硝基苯对()引起的病害没有防治效果.
A.丝核菌
B.镰刀菌
C.腐霉菌
D.曲霉菌
答案: B、C
12.下列属于杀虫剂的是()A.溴氰菊酯
B.敌敌畏
C.多菌灵
D.氧化乐果 答案:A、B、D 13.以下属于食虫鸟类的有()
A.大山雀
B.山斑鸠
C.红尾伯劳
D.杜鹃 答案:A、C、D 14.下列属于濒危动物的是()
A.东北虎
B.大熊猫
C.苏门羚
D.扬子鳄 答案:A、B、D 15.野生动物的保护和管理包括()
A.就地保护
B.迁地保护
C.驯养繁殖
D.开发利用 答案:A、B、C、D
16.下列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有()
A.穿山甲
B.中华秋沙鸭
C.东北虎
D.梅花鹿 答案:B、C、D
森林培育学试题 篇7
1 森林生态旅游及森林保护培育
森林旅游是生态旅游的主体, 故应充分利用森林风景的资源, 发展森林旅游, 积极调整林业产业结构, 不断增强经济活力, 实现森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协调发展。与以往的旅游场所不同, 它属于一种新的旅游形态, 能让旅游者在良好的自然环境中开展多项专项旅游活动, 使其感受到回归自然的美好生活, 并有利于其增长知识、陶冶情操。生态旅游中的森林生态旅游主要以森林景观为主, 自然景观为依托, 然后以人文景观作为点缀, 为游客提供避暑度假、游览观光、疗养修养、狩猎等场所[2]。森林旅游业属于绿色产业, 不需要消耗资源, 也属于生态经济型林业。所以, 应唤起人们热爱森林、保护环境的意识, 保护大自然, 是我们的责任。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 保护好森林资源, 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 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因素。生态旅游则是以保护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为前提, 积极扩宽旅游领域, 使自然资源得到可持续利用。在发展林业产业的角度看, 发展森林旅游业不会消耗森林资源, 且获取到的经济效益也远远高于生产木材, 既能保护森林资源, 又大力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要增加森林的旅游价值, 必须注意森林的培育, 在对森林的培育过程中, 要做到适地适树, 根据不同山头地块的自然地理条件, 有目的地培育一些可以观花、观果、观叶的树种, 加强生物多样性恢复, 培植一些具有生态性、经济性、观赏性树种, 实现森林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沿河县森林旅游培育重点应在县城周边、乌江画廊、麻阳河黑叶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地区, 投入资金保护和培育。
2 发展森林生态旅游的途径
2.1 森林旅游活动的类型
2.1.1 观光游览。
观光游览指的是旅游者欣赏森林美的过程。森林美主要由森林公园地形美、水景美、声音美、山石美、形体美、森林植物色彩美等构成[3]。森林生态系统因为本身资源丰富、结构复杂、环境优越等特点, 可为人们带来舒适感与心理上美的享受, 故在观光游览中, 游览者能够放松心情、享受阳光、修身养性、净化精神、愉悦身心。
2.1.2 保健疗养。
(1) 疗养活动。 (1) 森林浴:这是一种沉浸于森林空气而进行的养生活动之一, 是人体通过自身肺部吸收森林散发出来的含药理效果的植物精气及空气负离子, 起到改善人体身体状态及清醒大脑的作用, 有利于身心健康。 (2) 健康步道足疗:用天然溪流中的鹅卵石磨光并铺成步道, 让游览者赤脚与地面接触, 使其足底和大地磁场接触, 释放出体内的静电荷, 以调整其电能平衡。 (3) 花浴:指的是借助洗浴时浴水对身体局部产生的刺激作用及鲜花的药力作用, 让腠理疏通、气血流畅, 起到美颜悦色的效果。 (4) 泥浴:指的是把森林中有机物、矿物质丰富及含微量元素的泥类进行加温, 然后敷在身上, 又或者是直接于泥浆里浸泡, 从而起到健身祛病的效果。 (5) 静养场:森林里的自然环境能够起到静心、调神的作用。
(2) 健身活动。森林旅游活动类型多种多样, 以健身为目的健身活动也有很多种, 包括滑草、滑雪、登山、狩猎、观鸟、采集、科普旅游、漂流及垂钓等。
2.2 森林生态旅游的开发与建设
森林生态旅游主要是为了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是一个综合型产业, 包括吃、住、行等6要素。森林生态旅游融合了参与型、观光型及休闲型旅游等多种旅游方式, 故必须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在建设森林旅游区建设时, 应禁止乱砍滥伐、毁林开荒及盲目建设, 同时要考虑林权所有者利益。
森林旅游资源有着巨大的间接效益, 不但能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净化大气及改善生态环境, 且有利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建设森林公园或森林生态旅游区, 既能有效保护森林资源及生态环境, 又为投资者及旅游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有效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 唐竑.毓秀山国家森林公园建设与森林生态旅游发展对策探讨[J].林业资源管理, 2013 (6)
[2] 王然, 王琨, 傅学庆.论野三坡森林生态旅游开发与保护[J].经济研究导刊, 2013 (8)
森林培育学试题 篇8
关键词 森林;分类经营;培育措施
中图分类号:S757.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6)15--02
通过对森林的科学分类,可为森林资源的经营管理提供有效的依据。因此,林农、林业企和事业管理者应当依据森林资源实际情况,合理地改变传统的森林经营方式。同时,在森林经营过程中,还要充分发挥森林功能多样性作用,确保森林效益得以最大程度的发挥。此外,在森林培育过程中,要对森林资源进行详细的分析,构建适宜的培育模式,不断完善现有林业生态体系,促进我国林业产业的持续发展。
1 森林经营分类原则及经营管理
1.1 森林经营分类原则
1.1.1 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原则
森林分类经营,需将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此情况下,不仅需要确保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一致性,还要建立健全的林业生态与经营体系。此外,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严格遵循生态优先的原则,充分发挥森林资源的作用,提高林业生产力,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
1.1.2 全民参与原则
要想促进森林经营的良好发展,必须做好其宣传工作,以提升人们对森林重要性的认知,全面调动人们参与林业发展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只有真正提升人们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知,才能够减少对森林资源的破坏,进而确保林业资源持续、良好发展[1]。此外,对于我国林业发展,政府有关部门还需要制定并出台相关政策,为森林分类经营提供政策支持,并要积极鼓励农户与林业企业发展林业资源。当然,要积极实施有关制度,确保森林经营与管理的有效性。
1.1.3 可持续发展原则
严格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确保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和谐发展,确保两者利益关系的协调,推动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森林分类经营工作,需做好以事项:1)对具体的经营机制进行全面的考虑,以确定经营产权主体;2)通过有关政策的制定与落实,为森林经营效益的获得提供有效的保障;3)建立合理的管理制度、对策,以更好地培育、保护现有森林资源,从而在充分利用森林效益的基础上,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良好发展。
1.1.4 分级负责制原则
在采用森林分类经营工作之后,需要严格遵循分级负责制原则,而政府有关部门不仅需要对森林经营单位进行严格的管理与合理的协调,还要坚持统一管理原则,确保森林经营单位经济效益。此外,需制定并真正落实分级负责制度,以确保森林经营各项作业的有序进行。通过分级负责制度的构建与实施,不仅可以明确责任制度,还能够明确管理者与领导者,从而对森林经营日常工作进行科学的管理与协调。
1.2 严格按照森林分类经营类型进行培育与管理
在划分森林经营分类过程中,应当对不同森林培育目的进行充分的考虑,一般包括公益林经营与商品林经营。通过落实森林分类培育措施,可为森林培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从而更好地经营森林,这就要求根据森林培育具体趋势,采用适宜的森林培育措施,适当运用林地资源,提高林业资源利用效率,促进我国林业区域的良好发展[2]。
在森林分类经营全部结束之后,还需对其中包含的公益林进行公益事业化管理,并大力培育混交林,确保森林生物多样化,促进森林综合功能的充分发挥。其中,对于商品林经营,必须满足市场经济发展需求,要对林种、树种及材种进行及时的、合理的调整,以适应市场对林产品的大量需求。
2 森林培育措施建议
2.1 选用合理的集材方式
在森林培育采伐过程中,无论采用何种集材方式,都是对生态与环境保护存在紧密联系的生产作业模式,会对伐后迹地的自然更新、保留木与林冠下幼苗等相关林木的人工更新。通过运用合理的、科学的采集方式,不仅能够高效地保护森林植被,避免出现水土流失问题,还能够有效维持林地生产力。基于此,对于森林培育集材方式的选用,应当尽可能选用畜力集材模式,即为将木材在迹地上拖拽,以增加天然下种与地表接触面积,此种集材方式可有效提高天然更新频度与天然更新的可靠程度。
2.2 合理的确定采伐强度
通过确定合理的采伐强度,不仅能够有效调节森林生态环境,还可促进森林内幼苗、幼林良好的生产发育。主要原因在于林木生长环境会随着采伐强度的改变而改变,导致林木营养空间出现一定的变化。同时,通过对砍伐强度进行合理的确定,还可有效增加林木光照面积及其根系吸收水分、营养面积,可促进有关光合效果与蒸腾效果的提升,大幅增加林木生长速度,缩短其成林期限与生态效益发挥时间。此外,通过分析林木分类类型、林种等因素之间的差异性,在对采伐区域进行调查设计时,需要在全面分析林分结构、平均胸径等因素,以及维持生态平衡的基础上,运用相对应的、合理的采伐强度。
2.3 及时更新植物年龄梯度分布
对于森林砍伐作业,需对新树木培育问题给予高度的关注。针对森林培育事项,森林管理部分必须建立合理的勘察分队,仔细统计森林覆盖植物种类与实际情况,然后通过有关资料的查阅,对林木生长环境进行一定的了解[3]。通常情况下,应当在日照时间较长或是雨水较多的降雨季节进行林业栽种。
在森林培育过程中,需对森林种植年龄梯度分布进行充分考虑,在进行森林植被砍伐与种植时,需遵循有效结合壮年植被和幼年植被的原则,以降低水土流失等灾害发生概率,为当地动植物生长预留充足的空间,推动森林生态系统稳定发展。
此外,在森林培育过程中,要积极聘请专家提供适宜的建议与指导,科学规划与利用有效种植面积,不断提升森林使用面积,为将来提供更多的、更优质的森林储备,促进我国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3 结语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要想确保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做好森林分类经营及培育工作,这就要求在充分考虑培育区具体情况、功能与规律等差异性情况下,选用适宜的森林经营与培育方式,建立能够适应社会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与趋势的新型林业发展模式,构建健全的林业生态体系,以促进我国林业资源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肖舜祯,刘勇.关于江西省森林分类经营管理的几点思考[J].华东森林经理,2011(25):15-17.
[2]杨卫星.加强造林管理提高森林培育质量的思考[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5(3):176-176.
[3]王立新.浅谈森林分类经营与森林培育的有效途径[J].科技与企业,2013(12):168-168.
森林培育学试题 篇9
班级:
姓名:
一、填空
1、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宗旨是“让森林走进城市,()”。
2、城市森林覆盖率北方城市达到()以上。
3、森林是以乔木为主体的(),是集中的乔木与其它植物、动物、微生物和土壤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并与环境相互影响,从而形成的一个()的总体。
4、据调查,在干燥无林处,每立方米空气中含有()万个病菌,而在林荫道处只含()万个,在森林中则只有几十个了。
二、名词解释
1、森林覆盖率:
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三、简答题
森林培育学试题 篇10
考试试题及答案
【试卷总题量: 25,总分: 100.00分】 用户得分:88.0分,用时1223
一、单选题 【本题型共5道题】
1.国家森林公园中的建设用地不宜超过园内陆地面积的()。
A.2~3%
B.3~5%
C.1%
D.5~8%
用户答案:[A] 得分:4.00
2.申报国家森林公园应达到一定规模,一般情况下面积应在()公顷以上,100万人口城区20公里以内的面积()公顷以上。
A.1000,500
B.2000,1500
C.1500,1000
D.2000,1000
用户答案:[D] 得分:4.00
3.在国家级森林公园经营管理范围内,不得再建立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等。确有必要的,必须经()批准后方可建立。
A.省林业厅
B.国务院
C.国家林业局
D.省政府
用户答案:[C] 得分:4.00
4.江西灵岩洞国家森林公园是哪种类型的国家森林公园()。
A.山岳、峡谷等地貌景观为主要类型的森林公园
B.森林景观为主要类型的森林公园
C.丹霞、溶洞等特殊地貌景观为主要类型的森林公园
D.野生花卉景观为主要类型的森林公园 用户答案:[C] 得分:4.00
5.核心景观区的主要功能是:()。
A.旅游接待服务
B.游览、游憩
C.生态保护、恢复
D.保护、游览
用户答案:[D] 得分:4.00
二、多选题 【本题型共10道题】
1.重要森林风景资源的保护规划应包含哪些内容()。
A.明确保护对象
B.确定保护范围
C.制定保护措施
D.规划保护设施
用户答案:[ABCD] 得分:4.00
2.发生下列哪些情况的,可以申请撤销国家级森林公园()。
A.公园边界与其他保护地重叠的。
B.主要景区的林地依法变更为非林地的。
C.经营管理者发生变更或者改变经营方向的。
D.因不可抗力等原因,无法继续履行保护利用森林风景资源义务或者提供森林旅游服务的。
用户答案:[ABD] 得分:0.00
3.申报国家森林公园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对森林植被景观的描述应包括以下哪些要素()。
A.名称和
B.分布地点
C.面积或规模
D.主要植物构成及生长状况 用户答案:[ABCD] 得分:4.00
4.拟设立森林公园基本情况中用于说明公园四界范围的方法有哪些()。
A.林班标注法
B.四至标注法
C.起止点闭合标注法
D.坐标标注法 用户答案:[ABC] 得分:4.00
5.国家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应包含下列哪些专项规划()。
A.生态文化建设规划
B.森林景观规划
C.土地利用规划
D.社区发展规划
用户答案:[ABCD] 得分:4.00
6.以下哪些是《国家级森林公园管理办法》中的规定()。
A.因提高森林风景资源质量或者开展森林生态旅游的需要,可以对国家级森林公园内的林木进行抚育和更新性质的采伐。
B.占用征用国家级森林公园林地的,要提交国家林业局森林公园行政主管部门同意的意见。
C.开展影视拍摄或者大型文艺演出等活动,应当根据活动计划对森林公园景观与生态的影响进行评估。
D.对国家林业局森林公园行政主管部门认为符合经批准的国家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的建设项目并出具同意意见的,可以按相关规定办理占用征用林地审核审批手续。
用户答案:[ABCD] 得分:0.00
7.森林风景资源权属证明材料的审查要点有哪些()。
A.供申请人持有的林权证或土地证。
B.提供申请人与其他林地、土地权利人签订的书面协议,以及有关的林权证或土地证。
C.申请人与其他景点景区、建筑、设施的权利人签订的书面协议。
D.所在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森林风景资源权属的确认函。用户答案:[] 得分:0.00
8.国家森林公园的游客容量测算方法有哪几种()。
A.面积法
B.线路法
C.卡口法
D.平均增长率法
用户答案:[ABC] 得分:4.00
9.国家级森林公园的主体功能是()。
A.保护森林风景资源和生物多样性 B.普及生态文化知识
C.开展森林生态旅游
D.开发房地产
用户答案:[ABC] 得分:4.00
10.除了国家森林公园外,《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规定的国家层面禁止开发区域还包括哪些()。
A.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B.世界文化自然遗产
C.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D.国家地质公园
用户答案:[ABCD] 得分:4.00
三、判断题 【本题型共10道题】
1.森林公园是具有一定规模和质量的森林风景资源与环境条件,可以开展森林旅游,并按法定程序申报批准的森林地域。
Y.对
N.错
用户答案:[Y] 得分:4.00
2.国家级森林公园设立首先取决于地理交通优势。
Y.对
N.错
用户答案:[N] 得分:4.00
3.为便于森林公园的统一规划建设和保护管理,申报范围应尽可能集中,独立区域不超过4个,单体面积不小于100公顷。
Y.对
N.错
用户答案:[N] 得分:4.00
4.对国家森林公园新增区域的,新增区域应尽可能与森林公园连成一体,与森林公园不交界的区域可以新增1处以上。
Y.对
N.错
用户答案:[N] 得分:4.00 5.截至2014年底,全国共建立国家森林公园779处。
Y.对
N.错
用户答案:[N] 得分:4.00
6.州(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国家级森林公园的监督管理工作。
Y.对
N.错
用户答案:[N] 得分:4.00
7.国家森林公园设立许可条件要求拟建国家森林公园的森林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达到《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GB/T18005-1999)一级标准,即森林公园质量等级评定分值50分以上。
Y.对
N.错
用户答案:[N] 得分:4.00
8.在国家层面禁止开发区域中,首个国家级森林公园的批建时间早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Y.对
N.错
用户答案:[N] 得分:4.00
9.国家森林公园经营范围原则上不允许变更。
Y.对
N.错
用户答案:[Y] 得分:4.00
10.目前我国的森林公园分为国家森林公园、省级森林公园和市、县级森林公园三级。
Y.对
N.错
【森林培育学试题】推荐阅读:
森林培育原则08-01
森林培育技术现状07-16
森林资源培育与管理05-19
乡土树种培育和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探讨论文08-25
草地培育学实习报告08-23
从比较学看培育公务员精神的主要途径05-28
森林防火基础知识试题08-17
优化培育07-17
培育转型07-19
培育问题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