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培育原则

2024-08-01

森林培育原则(共7篇)

森林培育原则 篇1

森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久远的过去, 森林的形成却是需要经历漫长的周期。《老子》里就提到过“合抱之木, 生于毫末”, 可见森林的演变需要多么漫长的时间。过去因为技术条件的限制, 人们没有对森林进行大规模的砍伐, 但是随着两次工业革命的发展, 人类的科学技术早已经能够对森林进行肆意地破坏。三百多年来, 全球森林的数量和质量都产生了大规模的锐减, 甚至很多森林都从地球的版图上消失了。森林的培育就是人们对森林资源的培育和管护工作的简称, 森林资源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所以在森林培育工作中, 我们一定要慎之又慎, 要采用一定的办法并遵守一定的原则, 让森林培育可以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本文就是通过对森林培育工作的意义、现状和原则进行详细论述, 希望可以为森林培育工作贡献一点力量[1]。

1 森林培育工作的意义

1.1 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 促进可持续发展

森林被人誉为“地球之肺”, 可以通过和太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而且森林对于改善生态环境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森林不仅可以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优点, 还能保持生物物种的多样化, 避免生物的灭绝。但是由于气候的变化和人类大量的乱砍滥伐, 导致森林面积锐减。所以对森林的培植在21世纪全球变暖的严峻形势下, 是刻不容缓的。培育森林不仅可以保持森林的面积和数量, 对人类生活的自然环境也是有很大的改善的。通过对森林的培育工作, 加快了森林的形成, 使得森林成为一种可再生资源。

1.2 有利于经济建设和形成产业化

对森林的培育工作一方面可以美化自然环境, 另一方面也为人类的经济建设和生活水平提供了大量的物力。森林在工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无论是什么工业建设都需要使用木材;而对于农业来说, 农业、林业、牧业和渔业可以形成一个有机的系统, 森林的培育不仅可以减少水土流失, 还可以增加土壤的肥沃程度, 促进农业的发展。同时也可以在森林里发展养殖业和渔业能及林产品加工业。而且森林的培育工作不仅可以促进其他产业的发展, 还能够形成养林业这一新的产业, 增加人们的收入渠道, 提高人民收入[2]。

2 森林培育工作的现状

森林培育工作是生态建设中关键的一环, 森林在维护自然环境方面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虽然在全球我国的国土面积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百分之七, 但是森林面积却只占全球森林面积的百分之四, 并且人均森林面积拥有量还不到世界人均森林面积的五分之一。而且我国森林的分布及其不均匀, 东南多, 西北少, 整个西部森林覆盖率只有大约百分之九。相比于美国和日本百分之七八十的森林覆盖率还是相差太远。首先, 很多人在森林培育的过程中只重视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对自然的破坏, 森林的培育过程还比不上森林的破坏速度。其次, 在森林培育的时候只重视对森林的栽种而忽视了对森林的管护, 导致森林的成活率和质量都不是很高[3]。

3 森林培育工作的原则

3.1 综合效益原则

由于森林的形成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所以对于森林的培育也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见到成效的, 森林的培育速度比不过森林的砍伐速度, 森林的数量供不应求, 最后会导致森林面积和数量的锐减, 直到森林完全消失。所以在森林培育工作中要遵循的是综合效益原则, 不能单单考虑到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生态效益, 不能为了加快经济建设就一个劲儿的加大对森林的砍伐。只有破坏而没有建设是没有出路的, 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也不是完全对立的, 不能为了发展经济就对自然环境大肆破坏, 用牺牲环境的代价来获得经济的发展。而是应该在森林培育工作中坚持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两手抓, 要看到森林培育工作对于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的作用。要知道生态环境破坏容易, 但是修复就没有那么简单了, 不能为了经济效益而留给子孙后代一个光秃秃的生态环境, 绝不走资本主义国家“先破坏后治理”的老路。要将因为森林产生的经济效益取出一部分用来加强对生态效益的保护, 要增加对森林培育的资金投入, 要在发展经济效益的时候兼顾到生态效益。因为发展经济的本质目的就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美好生活的必要保证。可以成立专门的林业培育基地, 培育出适合大多数环境生长的森林树木, 可以防止沙漠的蔓延。

3.2 系统性原则

森林培育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其他因素的支持与配合, 在森林培育工作中要把森林培育看做一个部分, 而我们生活的环境才是这个整体。森林培育工作也绝不仅仅是培育森林。首先, 国家要进行舆论上的宣传, 让人们知道森林的重要性和森林培育工作的重要性, 要让每个人参与进来, 保护森林人人有责, 只有每个人都意识到了森林培育工作的重要性, 森林培育工作才能更好的进行。其次, 国家要进行制度上的建设, 例如“退耕还林”等政策的颁布和执行, 减少耕地面积和放牧面积, 扩大森林面积;政府还可以通过对乱砍滥伐的严厉处罚来保证森林培育不被破坏。最后, 应该加强森林看护力度, 提高森林看护人员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素质。还有就是在森林培育的时候, 可以和农业、渔业、养殖业结合起来, 将农林牧业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而不是分散独立的部分。要将森林培育工作和森林的保护、森林的看护等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让森林培育工作可以持之以恒, 行之有效。不要把森林培育孤立起来, 森林培育也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要将森林培育和其他工作联系起来, 全面共同发展。

3.3 可持续发展

21世纪是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森林的培育工作不仅可以绿化环境、美化空气, 还能够为人类提供一大批的可再生能源。而森林虽然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 具有生长周期漫长的特点, 森林的培育速度赶不上人类对森林的破坏速度。而且培育出来的森林不论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说都远远比不过自然生长的森林。所以我们要对森林培育工作中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 要在砍伐的时候同时进行对于森林的培育工作, 比如每砍伐一棵树木, 就立即培育一棵树木, 而且这颗树木20d之内不能再进行第2次砍伐。森林培育工作不能只重视短期利益而忽视了长期的发展, 21世纪已经有很多生物和物种永远的从我们的世界里消失了, 就算是现在也有很多的物种正在濒临灭绝, 更不要说人类有史以来逐渐灭绝的物种。为了维护可持续发展和生物物种的多样性, 要对森林的开采要合理适量, 不能超出森林培育的速度[4]。

4 结束语

随着森林面积的不断减少和自然环境的不断恶化, 森林的培育工作也就变得越来越重要了, 而对于森林培育工作中应该遵守的原则我们则要坚决的遵守, 因为森林培育工作不仅关系到我们的生活环境, 也关系到子孙后代的生活, 真的是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

摘要:森林是地球生物圈里最为重要的部分之一, 和空气、水源等共同构筑了地球的生态平衡, 森林不仅可以净化空气、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还能为人类提供丰富的木材、标本, 植物等。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人们对森林的需求不断加大, 导致地球上森林面积的锐减。所以为了保持生态平衡就必须增加森林的面积, 但是森林的形成需要很长的时间, 所以必须要对森林的培育工作进行优化, 加快森林的形成, 更好的发挥出森林对于自然和社会的作用。

关键词:探究,森林,培育工作,原则

参考文献

[1]王伟, 邹娜.森林培育工作的意义及发展趋势[J].吉林农业, 2014 (12) :63.

[2]孙长宏.森林培育工作的原则及策略[J].黑龙江科学, 2014 (06) :243.

[3]李学辉.浅谈森林培育工作的原则及策略[J].科技创新导报, 2013 (30) :171.

[4]初颜君.生态视角下森林培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及策略[J].农业与技术, 2012 (11) :55.

森林培育工作的原则及策略 篇2

1 森林培育工作的现状

尽管我国幅员辽阔, 在宏观上表现出森林覆盖面积广阔的特点, 并且近年来森林培育工作发展迅速, 但与世界人均水平相比, 在微观上还存在很明显的差距, 这说明我国森林资源在总量上和质量上还非常有限。特别是经济建设飞速发展的今天, 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对森林资源的需求也在持续增长, 现有的资源储量严重不足。人口众多与森林资源供给之间的矛盾尤为突出。仅就现有森林资源来看, 其类型多为幼型林木和中型林木, 因而需要较长的生长培育周期。而且, 现有森林资源的分布也不平衡, 结构不合理, 如东北、东南、西南地区森林资源相对丰富, 中部和西北地区森林资源分布较少, 这样的形势带来了森林培育工作重点内容和关键环节出现极大不同。在森林培育过程中, 一些地区依然缺少森林培育工作的系统规划, 只重视森林资源开发的经济效益, 没有采取科学方法, 且造林后未能有效开展抚育和管护, 因而, 导致森林培育质量不高。

2 应该坚持的森林培育工作原则

2.1 可持续发展原则

森林培育工作的核心是促进社会与林业的发展, 这是新时期林企工作践行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森林培育工作应该注重长期的发展模式, 因此, 应该将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发展作为工作的根本原则, 通过维持森林物种多样性, 增加森林资源总量的方法, 不断改进生态环境与自然环境, 达到对和谐发展的有效促进。

2.2 综合效益原则

传统的林业工作存在林产品需求量增长过快、而林业资源增殖缓慢的矛盾, 因此, 很长一段时间, 在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上, 林业面临着艰难的选择。新时期的森林培育工作, 应该将综合效益和全面发展作为一项重要的原则, 既要看到森林培育工作对于社会就业、科技进步、社会稳定的价值, 又要看到森林培育工作对于生态系统、森林资源、环境保护的作用, 从综合的角度出发, 根据综合效益最大化原则, 有效开展森林培育工作, 既重视经济价值, 又重视社会效益, 以综合的手段将森林培育工作推向一个发展新台阶。

2.3 系统性原则

森林培育工作需要外部系统的全力支持与配合, 只有更好地宣传、教育, 才能够为森林培育工作营造一个外部环境和系统的良好氛围, 这样才能实现森林培育工作的加速发展。同时, 森林培育工作应该将目光转向内部, 从自身的系统入手, 做好森林资源保护、培育工作监管、相关工作保障等, 建立起森林培育工作的系统性支持, 避免问题的产生和扩大, 确保森林培育工作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3 促进森林培育工作深化的策略

3.1 加强森林培育工作的宏观调控

应该在国家的层面上, 对森林培育工作做出规范与规定, 从宏观和法制的层面, 建立森林培育工作的保障前提。要给予森林培育工作必要的资金和政策支持, 尤其在森林培育工作的初始阶段, 要建立一定的宏观补偿手段, 这样有助于保护森林培育工作者和林企的积极性。同时, 要加强森林培育工作的宣传, 为森林培育工作创造优良的空间与舆论, 形成综合促进森林培育工作的环境。

3.2 提高森林培育工作的科技含量

科技是森林培育工作的第一要素, 是提高森林培育工作质量、加速森林培育工作创新的基础。应该在树种的选择中, 优选优质的植物物种, 这样可以提高森林培育工作的速度与效益。在森林培育工作中, 应该优化种植技术, 要开展经济林、速生林、丰产林的技术推广, 采用混交和引种的方法, 建设混交林, 实现多样化造林, 以丰富林业资源的层次, 提高林业资源的蓄积和增长。在森林培育工作中, 应该利用科技的手段, 来抵御病虫害的侵袭, 为林业资源创造一个良好的环节。同时, 应该做好土壤的改造工作, 使土壤养分和理化性质得到优化, 加速森林培育工作的进步。要将信息化和网络化引入到森林培育工作之中, 要将跟踪、遥测、人工智能技术更好地融入到森林培育工作之中, 在不断改进森林培育工作的同时, 实现森林培育工作向科技化和现代化的发展。

3.3 完善森林培育工作的管护体系

为了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为森林培育工作找到基础性资源, 必须加大对森林的管护力度, 建立起管护的体系与机制, 利用各种措施建立管理和维护森林资源的基础, 使林木生长和资源蓄积得到有效疏导, 提高森林成活率和成才率。在具体的森林培育工作中, 应该做好施肥、灌溉、割灌、病虫害防治、各类灾害天气预防等工作。

4 结语

当前, 森林培育工作已经转变为林业实现科学发展战略的主要途径与方法, 应该从林业综合发展与为子孙后代负责的高度, 去看待与加强森林培育工作。应该认清森林培育工作的原则, 对于森林培育工作的重点环节和重要途径, 进行分析, 形成有效繁育、高效管护、不断更新的新型森林培育工作机制。

参考文献

[1]王有存, 柯荣银, 叶继邵.加强森林培育提高森林生态效益[J].农业与技术, 2012, (08) :56.

[2]谢邦利.浅谈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森林经营管理策略[J].中国林业教育, 2006, (1) :88.

[3]龚峰彪, 王伟, 刘凤英, 等.浅析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森林可持续发展策略[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11, (03) :78.

[4]封锦宏.运城市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途径[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11, (03) :78.

森林培育原则 篇3

1 森林生态旅游及森林保护培育

森林旅游是生态旅游的主体, 故应充分利用森林风景的资源, 发展森林旅游, 积极调整林业产业结构, 不断增强经济活力, 实现森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协调发展。与以往的旅游场所不同, 它属于一种新的旅游形态, 能让旅游者在良好的自然环境中开展多项专项旅游活动, 使其感受到回归自然的美好生活, 并有利于其增长知识、陶冶情操。生态旅游中的森林生态旅游主要以森林景观为主, 自然景观为依托, 然后以人文景观作为点缀, 为游客提供避暑度假、游览观光、疗养修养、狩猎等场所[2]。森林旅游业属于绿色产业, 不需要消耗资源, 也属于生态经济型林业。所以, 应唤起人们热爱森林、保护环境的意识, 保护大自然, 是我们的责任。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 保护好森林资源, 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 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因素。生态旅游则是以保护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为前提, 积极扩宽旅游领域, 使自然资源得到可持续利用。在发展林业产业的角度看, 发展森林旅游业不会消耗森林资源, 且获取到的经济效益也远远高于生产木材, 既能保护森林资源, 又大力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要增加森林的旅游价值, 必须注意森林的培育, 在对森林的培育过程中, 要做到适地适树, 根据不同山头地块的自然地理条件, 有目的地培育一些可以观花、观果、观叶的树种, 加强生物多样性恢复, 培植一些具有生态性、经济性、观赏性树种, 实现森林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沿河县森林旅游培育重点应在县城周边、乌江画廊、麻阳河黑叶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地区, 投入资金保护和培育。

2 发展森林生态旅游的途径

2.1 森林旅游活动的类型

2.1.1 观光游览。

观光游览指的是旅游者欣赏森林美的过程。森林美主要由森林公园地形美、水景美、声音美、山石美、形体美、森林植物色彩美等构成[3]。森林生态系统因为本身资源丰富、结构复杂、环境优越等特点, 可为人们带来舒适感与心理上美的享受, 故在观光游览中, 游览者能够放松心情、享受阳光、修身养性、净化精神、愉悦身心。

2.1.2 保健疗养。

(1) 疗养活动。 (1) 森林浴:这是一种沉浸于森林空气而进行的养生活动之一, 是人体通过自身肺部吸收森林散发出来的含药理效果的植物精气及空气负离子, 起到改善人体身体状态及清醒大脑的作用, 有利于身心健康。 (2) 健康步道足疗:用天然溪流中的鹅卵石磨光并铺成步道, 让游览者赤脚与地面接触, 使其足底和大地磁场接触, 释放出体内的静电荷, 以调整其电能平衡。 (3) 花浴:指的是借助洗浴时浴水对身体局部产生的刺激作用及鲜花的药力作用, 让腠理疏通、气血流畅, 起到美颜悦色的效果。 (4) 泥浴:指的是把森林中有机物、矿物质丰富及含微量元素的泥类进行加温, 然后敷在身上, 又或者是直接于泥浆里浸泡, 从而起到健身祛病的效果。 (5) 静养场:森林里的自然环境能够起到静心、调神的作用。

(2) 健身活动。森林旅游活动类型多种多样, 以健身为目的健身活动也有很多种, 包括滑草、滑雪、登山、狩猎、观鸟、采集、科普旅游、漂流及垂钓等。

2.2 森林生态旅游的开发与建设

森林生态旅游主要是为了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是一个综合型产业, 包括吃、住、行等6要素。森林生态旅游融合了参与型、观光型及休闲型旅游等多种旅游方式, 故必须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在建设森林旅游区建设时, 应禁止乱砍滥伐、毁林开荒及盲目建设, 同时要考虑林权所有者利益。

森林旅游资源有着巨大的间接效益, 不但能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净化大气及改善生态环境, 且有利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建设森林公园或森林生态旅游区, 既能有效保护森林资源及生态环境, 又为投资者及旅游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有效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 唐竑.毓秀山国家森林公园建设与森林生态旅游发展对策探讨[J].林业资源管理, 2013 (6)

[2] 王然, 王琨, 傅学庆.论野三坡森林生态旅游开发与保护[J].经济研究导刊, 2013 (8)

森林培育原则 篇4

关键词:森林管护,森林资源培育,环境保护重要性

森林是地球生物主要的生活资源之一, 更是人类重要的生产资源之一。最重要的是, 现代社会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 森林是保护环境, 调节气候的主要承担者。因此, 为了人类未来更好的发展, 在森林灾害、火灾等状况频发的今天, 必须要对森林加强保护, 并抓好生态建设, 停止木材采伐, 培育森林资源, 加快植树造林的建设和质量管理。对于森林的安全, 需要建立森林管护责任制, 以加强管护人员的责任意识, 明确其责任和义务, 增强管护人员的管护森林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1 建立森林责任制

1.1 宣传森林保护的意义

对林业人员进行宣传、培训关于保护森林的重大意义, 让林业人员能够对自己的工作重视起来, 让他们认识到自身工作的意义, 产生对林业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组织人们展开学习《森林法》, 并对严格贯彻森林法的规章制度, 让人们意识到森林对于人类、对于地球的重要性, 并用法律武装人们的头脑, 规范人们对森林的行为, 将一切危险扼杀在萌芽状态。

1.2 细化森林管护内容, 建立档案

建立完整的森林管护管理制度。先建立完整的森林管护档案, 把具体的管护行为写在档案中, 让管护工作的任务明确清晰, 用标识和警示牌将管护地区划分为不同的责任区, 并将责任区划分给各个负责人。在执行管护任务时, 相关单位也需要建立完整的管护档案, 将工作情况及经验、问题详细记录, 实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时代化, 为森林管护工作提供便利。

1.3 明确管护人员的工作责任、义务及权利

对于森林管护人员的工作资格, 需要进行严格的考核, 必须要有对林业方面有过硬专业知识, 还需要对森林保护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管护人员要对森林有诚挚的热爱, 有思想、有理智、应变能力强, 并具有积极努力工作的态度, 且能够面对各种突发状况。对于采取合同制管理聘用的森林管护人员, 应规定管护人员的具体工作和任务, 加强责任意识, 明确其责任和义务。定期给管护人员进行各种培训, 了解林业发展现状, 掌握最新的科学技术, 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为林业建设做贡献。

1.4 加大管理和考核的力度

建立严格的监督机制以约束管护人员的行为, 在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管护人员工作进行检查时, 应中肯地评价其工作质量。有利于解决大量问题;还能打压管护工作中存在的不正之风。同时, 对森林管护工作质量优秀、态度认真负责的管护人员应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对于工作敷衍、懈怠的管护人员或单位进行批评教育, 令其改正;对于严重违反规章制度的管护人员或单位予以严厉的批评和惩戒, 并追究其法律责任, 以打击违法乱纪的行为。合理奖惩制度的落实与应用能够进一步提高管护人员的工作质量。

2 加速森林资源培育

2.1 科学造林

正常情况下, 树木的生长都具有一定的自然规律, 只有遵循这种规律, 才能保证植树造林的成功率, 达到科学造林的目的。要想实现科学造林, 需要掌握造林的技术环节, 挑选完整健康的树苗, 并进行正苗、踩土、浇水;准确把握造林的时机, 一般选择春季2~4月, 秋季7~9月。在这2段时间内进行植苗, 能够保证气候、土壤水分, 降水量等条件适合树苗生长, 提高树苗的成活率;还需了解林木生长的习性, 对不同树木所适合的不同气候和土壤条件要有所了解, 并寻找合适的地点进行植树, 一句话必须遵循适地适树的造林原则。

2.2 提高造林质量

在提高造林质量方面也离不开科学的造林方法。需要对植苗土地进行翻动, 让土壤蓬松, 使其透水性、保水性、透气性等均得到明显增强, 为苗木的呼吸生长提供便利;为了让苗根快速生长起来, 造林前需要科学的修剪苗根, 并蘸上生根粉的泥浆, 让树苗根部生长更加快速;合理地对幼苗进行抚育, 针对种植时间不同、土壤类型不同的树苗, 实行不同的抚育方案, 以保证造林成果。

2.3 完善管理制度

加速森林资源培育, 除了需要在造林这一方面努力之外, 还需要加强对森林资源的管理, 完善管理制度, 实施管理经营责任制。如果管理质量无法与造林速度保持一致, 不仅会浪费人力、物力, 还会耽误造林建设的时间。因此, 在造林的同时还需要对森林的资源进行合理、有效地管理。可以将山林承包给林场职工或经营商, 并根据承包面积, 许以相应的植树造林责任。还可以让林业局对林场职工统一管理, 建立档案, 对管理人员下达种树责任。

3 结束语

森林管护与植树造林是新时期每位公民的责任与义务, 无论是林业相关人员还是普通市民, 都需要对森林怀有敬畏之心。对森林的保护是每位公民所必须承担的责任与义务, 无论是建立森林责任制, 还是加速森林培育, 都是为了使将来的生活环境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赵佳.抓好生态建设加快森林资源培育[J].科技致富向导, 2012 (11) .

论述我国森林培育技术现状 篇5

1 森林培育技术的现状

自从改革开放后, 标准编制渐渐融入国际社会, 林业部组织制定了90余种森林培育技术标准, 其中以国家标准为主。由于农业部动作较慢, 有39种森林土壤样品测定标准在没有争议的情况下, 顺理成章成为国家标准。这期间制定技术标准基本是在国家技术监督局的统一规划与组织管理下进行的, 林业部的技术监督部门处于学习期, 性质类似于技术监督局的派出机构, 独立性与主观能动性较差。是近几年森林培育技术标准编制工作有了新的提升, 新制定了不少技术标准。国家标准土壤样品测定标准为农业部制定的相似标准所取代, 降级为行业标准。另有一些标准, 如油桐丰产林、油茶丰产林、核桃丰产与坚果品质、板栗丰产林、主要针叶造林树种、优树子代遗传测定技术、种子园造林技术、立木材积表等因用户仅局限于林业部门, 失去了作为国家标准存在的必要性, 修订后也改为林业行业标准。

2 林业站应做好天然林资源的保护工作

2.1 做好宣传工作

1998年洪水之后, 国家开始进行天然林保护工作的试点, 2000年正式启动了天然林保护工程, 随着工程的实施, 初步显现出改善生态环境的效果。但在工程实施之初, 部分群众对天然林保护工程的目的, 意义不太了解。为了保证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顺利实施, 尽快提高林区群众对该工程的认识, 使广大干部群众准确掌握国家及有关天然林保护工程的政策, 我们要紧紧围绕“保护天然林, 维护生命线”这一主题, 充分利用标语、广播、电视、会议、宣传车等群众欢迎的形式, 用群众能理解的语言和群众可以接受的方式, 深入扎实地宣传, 为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2.2 加强森林资源管理

林业站要认真贯彻“严管林”的要求, 切实把天保工程区的森林资源管好, 一是狠抓采伐限额管理, 林业站要认真执行国家有关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把限额采伐管理当作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头等重要工作来抓, 尤其是要严格按照采伐审批程度, 积极配合县级林业主管部门抓好农民自用材, 培植林用材的烧材的采伐管理, 坚决杜绝无证采伐和超限额采伐。二是要切实强化林地保护管理, 林业站要严格执行征、占有林地管理制度, 发现非法征、占用工程区内林地行为的, 要及时向上级林业主管部门报告, 并协助查处, 防止林地非法流失和林地逆转。三是要强化林权管理, 林业站要协助上级林业主管部门对林权证发放情况进行清理登记, 明确和稳定森林资源的权属关系, 同时积极协助调处林权纠纷, 保证集体林区生产生活秩序的稳定。

3 森林培育技术精准化研究现状

3.1 育种

目前世界上大多数林木育种项目都不超过3个世代, 在林木育种发达的西方国家如美国、加拿大、芬兰、瑞典等, 一些重要用材树种的育种项目都进入第2或第3个世代, 美国的火炬松育种已进入第3个育种周期。中国多数树种的育种项目仍保持在第1个世代的水平, 仅少数进入第2个世代, 如湿地松、杉木等, 许多树种的育种项目停留在种源、家系、无性系水平上, 没有进入高世代育种, 育种进程比较缓慢。

日本对林木育种工作非常重视, 已对主要29种针叶树和18种阔叶树进行了选择育种工作。据日本林木育种学会在《日本林木育种40年》中的统计及日本林木育种中心研究报告, 到上世纪末共选出各树种优树9127株, 在全国各地已建立采种园568处, 共1435hm2, 采穗圃242处, 共368 hm2。同时, 为了解各优树无性系的遗传特性及环境适应等性状, 还建立了子代测定林, 定期进行调查。日本无扭曲落叶松木材的育种, 目的是培育无扭曲落叶松木材品种。通过候选植株选择、纤维倾斜度检定、制材后扭曲、翘曲测定等过程, 现已经选出4696株候选木, 并在材质检定后, 确定249株材质优良植株资源。

3.2 育苗程序

3.2.1 育苗程序。

美国在容器苗的培育上有一整套育苗程序, 明尼苏达州公司在脂松容器育苗的控制上就是参考了这一育苗程序, 并经过多年实践和生产研究, 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育苗程序和技术。他们将脂松容器苗分为幼苗建成期、高生长时期和木质化期3个生长时期。在种子催芽, 育苗基质制备, 容器的选择, 播种与覆盖, 浇水与施肥, 基质p H值及盐渍化控制, 苗木封顶控制, 炼苗, 育苗环境控制, 出圃或再培养等环节上都做得非常细致, 获得了理想的育苗效果, 培育的脂松苗木规格整齐, 活力旺盛。

3.2.2 种子处理技术。

近年来国外推出了一项农场式的林地经营政策, 在低海拔地区耕地以外低产的农田上经营以阔叶树为主的森林, 其主要目的是改善环境质量, 增加休闲用地面积, 同时能够生产更多的木材。许多学者对欧洲白蜡、英国栎、欧洲甜樱桃等乡土树种种子的发育特征, 休眠特性, 贮藏特性, 萌发特性等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针对不同的树种制定出了适宜的种子处理技术体系, 从种子采收时间, 贮藏条件, 处理时间和方法, 种子处理环境控制, 播种时间, 萌发环境控制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的准确而又规范的技术。

3.2.3 体胚苗生产技术。

美国惠好公司具有完整、系统的针叶树体胚苗生产技术, 他们利用优良品种的针叶树种子为材料, 通过成熟的体胚发生系统产生体胚, 经严格筛选后采用包衣技术将规格基本一致的体胚制成人工种子, 便可以在温室内或大田上进行播种育苗, 我国对林木体胚苗的研究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但大部分树种还处于体胚发生系统的建立过程中, 少数树种虽然初步建立了体胚苗生产体系, 但仍需要进一步完善, 要在实践中利用种子包衣技术大规模生产种子或苗木还尚需时间。

3.2.4 苗木施肥技术。

据美国爱达荷大学苗圃技术人员介绍, 他们对容器苗的施肥采取精准的苗木鲜重控制机制, 经过多年的分析测定, 他们积累了大量的苗木生长状况与营养供应关系的数据, 这样可以通过定期测定某种苗木的鲜重, 根据不同时期该种苗木的增重情况确定是否采取施肥措施以及施肥的种类和数量。

3.2.5 灌溉水质控制。

美国的林业苗圃灌溉用水的水质控制做到了精准化, 他们会定期对灌溉水的p H值, 主要金属离子的含量, 杂草种子及藻类的情况进行分析测定, 并根据苗圃灌溉用水需要对水质进行过滤和相应处理, 我国林业苗圃对于灌溉用水水质缺乏了解, 绝大多数苗圃对灌溉用水的p H值, 主要金属离子的含量, 杂草种子及藻类的情况一无所知, 更谈不上采取措施来调节灌溉用水的质量。

4 结语

我国对林木体胚苗的研究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但大部分树种还处于体胚发生系统的建立过程中, 少数树种虽然初步建立了体胚苗生产体系, 但仍需进一步完善。要在实践中利用种子包衣技术大规模生产种子或苗木还尚需时日。

参考文献

[1]俞新妥.中国杉木研究进展 (2000-2005) Ⅱ.杉木遗传育种、森林培育、经营、计测、木材加工利用的研究综述[J].福建林学院学报, 2006

森林培育原则 篇6

1加强森林资源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虽然森林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 但是必须在日常工作中强化培育工作的开展, 否则一旦开采和利用无节制, 就会导致森林资源减少, 而森林资源在净化空气和提高林业经济效益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尤其是在促进林业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强化林业资源管理, 才能更好地确保森林培育工作高效的开展。与此同时, 通过林业资源管理, 还能有效预防水土流失, 切实强化生态环境的保护, 促进林业资源管理效率的最大化[1]。

2现存不足的具体表现

虽然森林抚育间伐在整个森林资源管理和森林培育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就实际来看, 在日常森林抚育间伐工作中, 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认识方面

由于一些林业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并没有掌握抚育间伐的真正含义, 导致在实际操作时经常陷入误区, 进而出现不良的情况。尤其是很多林业工作人员往往只注重林木的采伐, 忽视了林木的培育, 将抚育间伐片面地理解为生产林木。导致间伐工作难以科学合理地开展, 使得很多森林资源被过度开采, 严重破坏了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 加上有的工作人员往往只注重抚育间伐所带来的效益, 而并没有考虑林业资源发展的问题, 导致抚育间伐所带来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较低, 影响抚育间伐工作的可持续进行。

2.2 理论研究方面

由于在日常工作中, 对森林抚育间伐的相关理论研究十分薄弱, 开展间伐试验的次数较少, 即便是开展试验, 也因支持力度的缺乏而导致理论研究成效低下。加上缺乏相关规范约束抚育间伐工作, 所以, 在间伐过程中往往只能根据自身的经验来确定, 尤其是在间伐次数、时间和强度等方面缺乏有影响力的参考指标, 加上在间伐之后并没有对其科学有效性进行系统完善的评价, 导致间伐工作的不合理性较强。

2.3 投资方面

开展抚育间伐工作离不开资金的支持, 所以, 在这一工作中, 往往由于资金支持不足而导致其质量难以满足既定标准, 加上有时为了将开支降到最低和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资金投入力度严重不足, 导致森林培育难以满足透光培育的需要, 在林区中难以全面覆盖而对抚育质量带来影响。间伐工作的合理性较差, 经常导致长势较好的林木被采伐, 加上在整个抚育间伐工作中缺乏专业人员的技术指导和监督, 滥砍滥伐现象频繁发生。

2.4 在划分经营区域时较为混乱, 其合理性较差, 使得林分抚育工作难以高效开展

例如, 在划分禁伐区时, 将部分商品林和公益林错误地划分为禁伐区, 导致林业资源的采伐和利用受到影响;将禁伐区林分错误地纳入商品林区, 导致其被大量采伐而影响森林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再如, 在林分中本应进行抚育工作, 但往往由于多种原因使得抚育工作质量低下, 进而给森林抚育带来影响, 导致林分结构不合理, 在降低森林资源管理效益的同时, 也会影响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甚至对经济效益带来影响[2]。

3有效措施

3.1 强化认识, 以伐促育

作为林业工作人员, 必须充分意识到加强林业资源管理工作的必要性, 尤其是意识到抚育间伐在整个林业资源管理中的重要性, 从而更好地通过间伐达到抚育的目的。并在抚育过程中, 对间伐措施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 有选择性的、及时将病枝、枯枝以及生长缓慢的细小树木清除, 增加森林透光率和其它树木的营养吸收率, 从而在保证森林营养不被流失的同时, 促进树木快速生长。在此基础上, 应将生态效益摆在首位, 才能更好地考虑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实现森林资源管理成效的提升, 从而更好地强化森林培育成效。

3.2 强化理论研究, 完善评价体系

首先, 紧密结合我国林区的实践, 并对具有试验条件的林区设置间伐试验林区, 尤其是应设置专业性的植物保护机构, 始终以林区为载体, 强化抚育间伐试验的开展, 并利用试验得到具有价值的数据, 从而更好地确定抚育间伐的方案, 为此项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上的指导。其次, 在此基础上, 紧密结合地区的特点和林种开展抚育间伐工作, 所以, 必须加强对间伐的时间、方式、频率以及强度等方面的研究, 并在实践中加强对其的检验, 从而通过不断总结经验得出更具权威性和科学性的标准。最后, 不断完善现有的评价体系, 尽可能地确保评价的科学积极性, 提升抚育间伐的水平, 促进森林资源管理成效和森林培育成效的优化与提升。

3.3 加大投入力度, 实施分类管理

为了更好地促进抚育间伐工作的开展, 必须在日常工作中加大森林培育的投资力度, 紧密结合实际的作业面积和抚育作业质量, 确保所拨付的经费足够, 并对经费的动向进行严格管控, 确保其得到高效应用。其次, 在此基础上加大对现有间伐人员的培训, 不断提高其专业技术水平, 从而更好地对整个林分实施分类管理, 紧密结合森林资源用途以及生产经营目的, 对其是属于公益林还是商品林进行科学划分[3]。

4抚育间伐的发展趋势分析

为了更好地促进抚育间伐工作的开展, 未来我们要研究间伐对林分生长规律的影响;对林分自然稀疏的影响;对树冠光结构的作用;对林木的生理和生化过程的影响等。在经验上将提高间伐效应模型的精度和应用性。今后应加强间伐对森林景观方面、生态环境方面、森林的病虫害影响和森林野生动物多样性等方面的研究, 逐步完善间伐效应的研究工作。由于不能很好地评价间伐前后林分的其它干扰因素, 所得出的各种结论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因此, 在今后的间伐研究中, 要考虑其它可能对研究结果产生影响的因子, 以免得出错误结论[4]。

5结语

综上所述, 加强森林资源管理对于促进我国林业事业的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所以, 为了更好地强化森林培育工作的开展, 必须加强森林抚育间伐工作的开展, 认真分析和总结在森林抚育间伐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并采取有效措施, 不断提高森林抚育间伐工作的成效, 进而更好地促进森林资源管理效率的提升, 促进林业经济的提升。

摘要:近年来, 随着我国林业事业的快速发展, 尤其是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 极大促进了森林资源管理的成效。但同时在森林资源管理中, 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因而必须在注重森林资源管理的同时, 切实加强森林抚育工作的开展, 并在森林抚育过程中采取针对性的间伐措施, 才能更好地促进森林资源管理成效的提升。首先分析了加强森林资源管理的必要性, 其次对当前森林培育过程中森林抚育间伐工作存在的不足进行了探讨, 再次提出了相关问题的优化措施, 以期更好地促进我国林业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森林资源管理,森林培育,抚育间伐

参考文献

[1]伊焕, 王安军, 滕博.浅谈森林培育过程中的森林抚育间伐措施[J].科技风, 2012 (15)

[2] 时军.森林培育过程中森林抚育间伐措施的探讨[J].民营科技, 2015 (7)

[3] 李春义, 马履一, 徐昕.抚育间伐对森林生物多样性影响研究进展[J].世界林业研究, 2006 (6)

森林培育原则 篇7

1 森林培育过程中的森林抚育间伐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对森林抚育间伐的认识存在着误区

对抚育间伐的重要意义缺乏正确的认识, 存在着一些误区, 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 只重“伐”而轻“育”。片面地将森林抚育间伐理解为木材生产, 在实际操作中不注意间伐的目的性、科学性和保护性, 往往以过度采伐的方式破坏森林资源, 导致间伐过度、抚育不足等问题的出现;另一方面, 只注重抚育间伐带来的经济效益, 而忽略了间伐对林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没有将抚育间伐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等进行综合地考虑, 具有严重的片面性。

1.2 有关森林抚育间伐的相关理论研究有待加强

从我国的抚育间伐情况来看, 其理论研究十分薄弱。一是间伐试验没有得到大力的倡导和有效地开展。针对不同的林区、树种以及森林的类型, 究竟采用合作间伐方式比较合适, 在目前来说其理论研究还非常有限。二是根据不同的营林目的, 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林种, 究竟采用什么样的间伐方式, 以及对于间伐次数、强度等方面的确定, 到目前为止尚未形成权威的、统一的理论依据标准。三是对于间伐的评价尚未健全, 评价指标有待进一步细化和完善。

1.3 因投资不足而导致难以达到抚育质量的要求

在进行抚育间伐作用期间, 因为投资不足, 致使抚育间伐难以达到质量标准的相关要求。一是一些林区为了尽量地减少投入, 盲目地追求经济效益, 没有严格的按照抚育间伐的规定进行投入, 从而导致透光抚育、低质林改造等抚育作业不到位, 抚育间伐的作业成本投入太低, 严重影响了抚育的质量。因此, 在抚育间伐中往往违背“采小留大、采坏留好”的原则, 而出现与抚育采伐目的背道而驰的采伐现象。二是抚育间伐缺乏必要的专业技术指导, 致使施工人员进行盲目采伐、随意采伐、过度采伐等行为, 严重影响了抚育间伐的效果。

1.4 经营区域划分混乱, 导致林分抚育不到位

对于森林的分类经营规划比较混乱, 缺乏合理性,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于禁伐区的划分不妥当。一些本来属于商品林或属于一般公益林区的林分, 错误地纳入了禁伐区, 是林业生产资源的正常采伐与利用受到影响。对于应该纳入禁伐区的林分, 却错误地划分为商品林区, 影响了森林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二是对于一些林分而言, 需要及时进行大量地抚育, 却因为政策滞后的原因而导致抚育采伐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 阻碍了林业抚育的发展, 从而影响了林分结构的合理性, 大大减少了森林的生长量, 森林抚育间伐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受到了严重影响。

2 关于提高森林抚育间伐质量的有效措施

2.1 提高对抚育间伐的认识, 坚持以“伐”促“育”

对于抚育间伐的重要意义, 必须提高认识, 走出认识上的误区:一是坚持树立以“抚育”为根本目的, 以间伐促进抚育, 将间伐作为抚育的重要手段。通过科学合理的间伐措施, 将一些病态、枯败和生长过慢的小树木有选择性地采伐处理, 从而增加森林的透光率, 这些多余的树木被伐掉后, 必然会增大树木对营养的平均吸收率, 从而减少森林营养的流失, 加速树木的生长速度。二是坚持以生态效益作为抚育间伐的第一效益。在确保生态效益的基础上, 综合考虑抚育间伐带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以促进林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2.2 加强抚育间伐的理论研究, 不断完善抚育间伐评价体系

一是根据我国林区的实际情况, 具备条件的林区应该根据需要设置一个间伐试验林区。特别是专业的植物保护研究机构, 应该充分以当地的林区为依托, 做好抚育间伐试验。通过试验, 获取有价值的数据, 探索出最佳的抚育间伐方案, 为当地的抚育间伐提供可靠的理论指导。二是对于不同地区、不同林种应抚育间伐, 应该着重研究间伐方式、间伐时间、间伐强度和间伐次数等, 研究出一套具有科学性、权威性的成果, 为当地的抚育间伐提高重要的参考依据。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汇总, 最终形成面前全国范围的、权威的、统一的标准。三是不断完善抚育间伐的评价体系, 提高抚育间伐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从而促进各林区抚育间伐工作水平的不断提升。

2.3 加大抚育间伐的投入力度, 全面实施分类经营管理

一是加大对森林抚育的投入力度, 按照实际作业面积和抚育作业质量拨付足够的抚育作业费用, 抚育采伐生产出的“次、小、薪”材应充分利用, 但不应进入木材“一本帐”。同时, 加强间伐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力度, 把新的试验理论及时补充并反映到间伐技术规程中, 增加其可操作性, 以便于掌握。专业人员应加强指导, 强化“林业可持续经营”理念。二是科学进行森林分类经营区划, 全面实施分类经营。按照森林的用途和生产经营的目的, 科学划分公益林和商品林, 全面实施分类经营。

3 结语

总之, 抚育间伐是对森林进行管护的有效途径, 是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在进行森林抚育间伐的过程中, 应该树立正确的理念, 提高认识, 坚持通过合理的间伐手段达到促进森林抚育的根本目的。

摘要:在森林培育过程中, 森林抚育间伐是最为主要的措施之一。本文以《浅谈森林培育过程中的森林抚育间伐措施》为题, 首先分析了森林培育过程中的森林抚育间伐存在的问题;其次提出了几点提高森林抚育间伐质量的相关措施;最后对全文进行小结。旨在与同行交流, 不断提高森林培育水平, 促进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森林培育,抚育间伐,问题,措施

参考文献

[1]马景财.浅析森林抚育间伐[J].商业文化 (下半月) , 2011.

[2]赵毅华.森林抚育间伐的五大优点[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10.

上一篇:小学中的后勤管理工作下一篇:小学字词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