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分析工具改进策略

2024-10-21

企业财务分析工具改进策略(精选8篇)

企业财务分析工具改进策略 篇1

企业财务分析工具改进策略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愈演愈烈,我国市场体制在这个背景下不断发展并完善,规范的财务制度管理体系建设也随之提上日程。各公司生产经营活动在市场中面临着诸多考验,对于企业公司的经营管理和金融行业的信贷管制而言,财务分析更具重要性和管理的现实性。对财务分析而言,其当前的定义为财务分析的主体运用资料以及与之相关联的其他的数据资料,以财务指标为衡量标准,采取相关的方式方法分析、测评公司的财务活动之中各项经济关系以及财务活动的结果,对财务进行诊断、情况咨询、风险评估、控制等,为公司企业提供所必须的信息。财务分析的实质可以解释为公司的财务分析主体对会计信息进行深度的加工并进一步运作的过程。在财务分析进行的过程中,公司能够以满足分析主体对财务分析的需求来达到财务分析所预期的目标。

关键词:财务分析;主体;分析工具;改进策略

财务分析对于及时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公司未来发展的趋势有着重大的作用,有助于企业进一步发展其管理工作和对财务进行决策并提供更为实效的财务信息。财务分析是各企业公司进行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环节,能够极大地改进企业的财务管理思维和观念。在企业的管理工作中,财务管理占据着极重要的地位,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但在目前,我国各企业现行的财务分析方法中,针对当前的发展形势已经相对的滞后,分析方法和手段都无法很好地适应新的经济发展环境,致使严重地阻碍了当前企业的财务工作的发展。因此,必须积极寻求财务分析的科学方法和手段,促发新的财务分析工具的运用和推广,以推动企业的财务工作不断发展。

一、从问题视角谈企业的财务分析

1.企业的领导层缺乏应有的财务分析意识

近年来多方研究者不断地对企业财务分析状况进行深入的调查并分析后得出,普遍上讲,大多数的企业领导者都认为,其只要自身能够对财务做好管理工作,对经营资金和财务的大型账目做到掌握和了解,就能够节省制作财务分析和编订分析报告所需要耗费的大量时间。长此以往,这种状况严重地削弱了企业领导层的财务分析意识,致使财务机构缺乏应有的财务分析的积极性和责任性。最终导致企业在运作中,其领导层无法掌控企业实施的财务形势和管理状况,使得企业的财务风险进一步加大。

2.分析、对比相同行业企业财务分析状况

由于当前各行业中的企业在财务分析中都存在着诸多问题,很多措施和方式都有待改进,这一问题已经严重的关乎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持续性以及其竞争力的提升。很多企业存在相关行业标准的缺失,致使财务人员在进行财务分析的过程中受到企业局限性的极大阻碍,难以对自身的财务状况进行有效的、客观的、准确的分析。其分析行为仅仅发挥了财务分析庞大体系中的一部分,比较片面,以点概面的现象很严重。加之分析人员素质不均,常脱离实际或凭空分析,没有宏观的财务认知了解。忽略自身财务的分析管理体系,致使同行业企业资产负债率高,导致企业具有较差的资金流动性,较低的短期偿还贷款的能力。基于此,着眼于财务分析角度来看,诸多不确定因素使企业指标和同期指标不符,有局限性,无法有效、准确、全面地对同行业企业间的优劣势做出反映。

二、财务分析法的探讨和相关的改进策略

1.差额分析

差额分析法,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绝对分析法,通过对企业财务报表的相关性目的绝对值大小进行分析来对股票发行公司实际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效果进行掌控。以下是此分析方法的常用计算方式:

(1)NW=BV=SE=TA-NA

(2)OF=CA-CL

(3)CSD=DOD-PSD

企业投资者以此计算公司财务的实际状况和效果,进行科学合理的财务决策。但是该分析法因受多种因素影响,存在些列不足:计算数值的最佳状态不能得到精确;其大小阈值难以精确计算。因此投资者必须将此计算法与财务分析相结合,实现最大的效益。

2.趋势分析

趋势分析,即所说的比较分析,即通过广泛的精确的统计数据对企业的财务现状进行了解,对经营成果进行优化。能够通过对财务趋势的分析,合理地对企业发展结果进行预测,其具体内容如下。

(1)综合分析。对财务分析能够进行体系化的总结,深入财务的本质特征进行全局的掌控,区分重点优化分析结构,有效把握财务中的各种关联。

(2)纵向分析。能够精确地计算出财务报表各项目的比例,并判断其重要性。并结合预判对企业财务的趋向进行分析,有效观察其发展进程。

(3)横向分析。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对发展过程和结果进行观察和总结,并通过计算得出准确的财务计算值,为企业提供决策上的正确用具。

(4)标准分析。该方式有助于客观地体现企业财务的现状和收益,达到社会普遍认同的财务分析标准,使得财务分析更加专业化。

三、结束语

在企业不断地了解和提升自身财务状况的过程之中,企业的财务分析和评价工作及科学的分析工具应用是极关键的环节和重要组成。有利于企业在财务分析工作中借鉴先进的成果,吸取失败的教训,运用更科学的评价标准和更具有适应性的财务分析法对财务状况进行评析,从而在决策上促进企业发展进程。同时,有效的财务分析能够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全面地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了解,以便适宜地投入资金,共同发展。总而言之,有效的、科学的财务分析工具能够充分发挥企业决策的核心作用,有效地促进企业的决策发展和自我更新。

参考文献:

[1]王瑞红.企业财务分析工具改进策略[J].企业研究,2014,16:83-84.[2]唐冰.现代企业财务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J].东方企业文化,2013,05:183-179.[3]卢霞.企业财务分析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财经界(学术版),2014,17:193-195.

企业财务分析工具改进策略 篇2

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本世纪初, 我国创业投资行业在政府积极推动下, 成功地发展起来。但由于真正的发展时间才十几年, 我国创业投资行业至今还处于初始发展阶段, 创业投资市场的发展速度还无法满足我国当前高新技术企业迅猛发展所产生的融资需求, 创业投资甚至在一定程度出现了边缘化趋势, 未能充分发挥其在推进高新产业发展方面应有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受2000年互联网泡沫的影响, 创业投资行业整体趋于平淡。

在创业投资过程中, 创业投资代理人与创业企业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性。创业企业家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需求, 可能采取各种机会主义行为, 由此损害了投资者利益。因此, 创业投资企业在确定对创业企业的注资方式时, 应该充分研究、比较不同投资工具的金融属性并进行合理安排, 这对减少创业企业的道德风险问题并确保投资安全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1 创业投资退出渠道研究综述

1.1 国外研究综述

通过分析2000年以前的文献资料可知, 国外学者在进行创业投资研究时多习惯从宏观政策角度进行分析。2000年以后, 随着泡沫破灭、市场制度的完善以及监管的到位, 对创业投资的研究重心开始由宏观政策扶植转移到创业投资企业的微观制度运行效率方面, 其中包括了创业投资企业的投资工具选择。Lerner&Schoar (2005) 研究了不对称信息下创业投资者和投资代理人之间的作用关系, 并建立了一个专门的研究模型。研究结果显示, 只有加强对创业投资者的股份施加流动性的管理和约束力度, 才能逐步优化创业投资者的投资结构, 进而寻找财力雄厚的投资者。Cumming (2005a) 分析了美国创业投资的213观测数据, 指出可转换优先股是创业投资的最优投资方式。Kaplan&Str mberg (2003) 比较了理论研究中的融资合约与实际运作过程所使用的融资合约之间的差异。发现理论对现实的拟合比较合意, 特别是主代理人理论与控制理论, 但现实中的合约会更为复杂, 这样就为进一步的理论深化提供了空间。

另外, 很多学者都十分重视可转换证券在创业投资企业投资工具中的应用。Cumming&Johan (2008) 对35家创业投资企业在欧洲11个国家的223家创业企业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得到以下结论:首先, 预设以转让股权退出的创业投资企业通常要求较强的否决权和控制权, 采用可转换证券的可能性会更高, 而使用普通权益工具的几率会降低。其次, 更有经验的创业投资代理人倾向于使用普通权益工具, 而更有经验的创业投资企业通常使用可转换证券。

1.2 国内研究综述

我国创业投资发展起步较晚, 但理论研究早起就注意到了创业投资企业投资工具的运用。潘东民 (1998) 较早关注了三种基础性的投资工具, 即普通股、优先股和债务。他指出, 在企业现金流量较大和代理成本过高的情况下, 普通股对投资者的吸引力较小。而债务融资可能会引发企业的发债危机, 影响其股票的正常发行。优先股作为创业资本早期最理想的一种投资工具, 可以实现高收益低风险, 符合企业的投资利益。部分学者顺延这个思路进一步分析并总结了选择投资工具的一般原则。汪勇等 (2000) 选取英国一些企业作为研究对象, 研究了投资监管和新型关系建立问题。作者指出, 在关系构建阶段, 创业投资者以何种代价进入创业企业, 对于创业投资以后退出时的获利极为重要。在进行创业企业选择时, 企业除了要考虑创业企业的判断能力之外, 还必须考虑企业的创业激励机制建设, 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

同样的, 我国学者也注意到并十分重视可转换证券在融资契约制定中的应用, 但多数文献局限于对可转换优先股的探讨。吴德胜 (2005) 对现实中创业投资企业投资工具中大量使用的可转换优先股进行研究, 指出可转换优先股不仅可以优化分配控制权, 还可以实现投资者和企业家在剩余索取权上的平衡。李建军等 (2010) 基于不完全合同, 对比了创业企业在债务融资、股权融资和可转换优先融资条件下, 创业投资代理人对项目控制权实施的效率。

1.3 研究小结

综合国内外的研究不难发现, 当前关于创业投资企业投资工具的选择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选定了被投资对象后, 创业投资企业需要确定以何种方式对创业企业进行投资, 以期建立起科学合理的投资契约机制。最基本的投资工具可以划分为债权、优先股以及普通股三类, 可转换证券是在上述基本工具的基础上进行的组合。主流研究观点认为, 选择优先股作为投资工具有相对优势。在创业投资业兴盛的美国, 应用最为广泛的是可转换优先股, 超过95%的风险投资契约中使用可转换优先股这种灵活的证券工具 (Gilson&Schizer, 2003) 。这主要是从风险和收益角度来考虑:对于创业投资企业而言, 以债权作为投资工具具有较低的风险性, 且投资回收率高。但缺点是资金回报率低。而是用普通股进行投资时, 投资代理人虽然可以通过提供增值服务的方式在最后参与企业剩余收益分配时可能获取较高收益, 但缺点是投资风险较大, 投资收益难以保障;优先股特别是可转换优先股综合了以上二者的优点。当投资成功时, 投资者可以通过转股获得高收益率, 而当投资失败时, 投资者也可以优先获得清偿。因此, 可转换优先股作为一种理想的投资工具, 受到了投资者的一致好评。

但上述理论研究中, 研究者较少关注基础投资工具的作用, 并进行相关分析, 特别是国内对普通股、优先股以及债权的分析多局限于定性阐述, 并且理论解释往往没有把握住创业投资中关于风险的确切含义, 缺乏对创业投资中委托代理问题的分析。而可转换证券从本质上看是基础工具的组合, 对可转换证券的研究应该从基础工具的特性开始。

2 不对称信息下的创业投资企业投资工具分析

2.1 模型设定

本模型假定, 创业投资代理人 (创业投资企业) 与创业企业家均为风险中性, 创业投资代理人拥有资本, 创业企业拥有技术, 作为被投资对象的创业企业具有三种成长类型S:高 (H) 、中 (M) 、低 (L) 。创业投资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t0<t1<t2<t3, 在t0期, 双方均不知道创业企业的类型, 但知道每种类型发生的概率Pi, i=H, M, L, 并且PH+PM+PL=1。创业投资代理人需向创业企业投入资本额I0, 其中q I0用于固定投资, 0<q<1, 其余的作为营运资本, 而创业企业家则为创业企业发展提供智力资本, 如信息技术行业 (JФrgensen et al., 2006) 。假定创业企业家向银行贷款d以补充至t2期末的营运资本缺口。如果创业投资代理人在t1期做出投资决策, 则企业在当期的收益为R1 (S) , 并且有:

其中, 为创业投资代理人在t2期获得的固定利息, R1 (S) <W1, S=M, L, W1为创业企业家在t1的保留工资。假定创业企业家在t1期知道了创业企业的成长类型, 而创业投资代理人在tμ在μ=1, 2才知道企业类型, 其中P (μ=1) =1-α, P (μ=2) =α。特别地, 如果μ=1, 由于创业投资代理人与创业企业家同时在t1期知道了企业类型, 因而不存在信息不对称, 此时创业投资代理人可以通过契约机制有效保障取得投资收益;如果μ=2, 即创业投资代理人在t2期才知道企业类型, 那么创业企业家可能基于其t1期掌握的关于创业企业的信息, 通过经营控制权攫取私人利益。这种情况不仅损害了创业投资代理人的利益, 还可能导致企业破产清算。

如果创业企业继续经营至t3期, 则创业投资代理人还需要追加注资I2, 同时创业企业仍需向银行贷款d以补充至t3期末的营运资本缺口。假定t3期创业企业的全部收益为R3 (S) , R3 (S) <W3, W3为创业企家业在t3期的保留工资, R3 (S) ≥I2+d, S=H, M, L, 且R3 (L) <I2+d, 即当S=L时, 创业投资代理人必然遭受损失, 企业也将被清算。

2.2 不同投资工具下创业投资企业的期望收益

2.2.1在债权契约投资工具下, 创业投资代理人通过购买创业企业发行的债券向创业企业注入资本金I0, 并按照契约规定于t2期获得固定投资收益。当μ=1时, 如果创业投资代理人知道创业企业家在t2期违约, 则债权契约允许创业投资代理人于t1期终止契约, 并对创业企业进行清算, 在偿付银行贷款d后获得企业剩余资产的追索权。当μ=2时, 创业企业家可能会利用信息不对称谋取私利, 也可能在利益驱动下继续经营企业至t3期末。这种情况下, 创业投资代理人追加注资I2, 并在t3期末获得两次注资的收益CV3=CdV3, 因而创业投资代理人在t3期的期望收益为:

此时, 。而如果:

2.2.2在以优先股投资工具下, 创业投资代理人在t0期注资I0, 在t2期获得股息收入, 假定为优先股的固定股息) , 。

当μ=1时, 即使创业企业家违约, 创业投资代理人也无权要求清算, 但按照契约规定, 创业企业家只有在先向创业投资代理人支付全额股息, 即时, 才能够获得剩余的收益。

当μ=2时, 创业企业家可以决定是否攫取私人利益。如果企业持续经营至t3期末, 则创业投资代理人需再注资I2, 那么在t3期企业清算时, 创业投资代理人按照契约规定可以获得收益为, 故创业投资代理人在t3期的期望收益为:

在I2≠0时, , 如果, 即创业企业家不再经营, 此时有:

其中, 是t2期创业企业家的报酬。

2.2.3在普通股投资工具下, 创业投资代理人在t0期注资I0, 并接受f0的股权, 不是一般性, 假定f0<0.5, 即早期企业的控制权在创业企业家手中。该假定具有相对合理性, 因为对于高新技术产业而言, 技术创新能力是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

2.3 不同投资工具的比较

2.3.1当S=L时, R1 (L) -q I0<d, 即企业流动资产不足以偿还银行贷款d, 创业投资代理人必然遭受投资损失。

如果μ=1, 则银行作为债权人在t2期必定会要求企业清算偿债, 如果创业投资代理人以债权或优先股为投资工具, 那么清算偿债后的剩余资产R<q I0, 但如果创业投资代理人选择普通股作为投资工具, 则归还贷款后对剩余资产的追索权仅为R<f0q I0。

如果μ=2, 则创业企业家必然会采取机会主义行为, 侵占创业企业全部资产, 这种情况下, 创业投资代理人和贷款银行都将遭受损失。因此, 在S=L时, 债权与优先股投资略优于普通股投资。

2.3.2当S=M时, , 如果创业投资代理人选择债权投资, 创业企业在t2期向银行贷款d后, 其流动资产不足以向创业投资代理人支付债权利息。进一步地, 假定。则创业投资代理人必然会在t2期要求企业清算。

如果μ=1, 创业企业家无法采取机会主义行为, 创业投资代理人将会获得企业资产R1 (M) -d, 而创业企业家没有收益;如果μ=2, 由于创业企业家拥有优势信息而先采取行动, 以 (a, b) 表示博弈的收益组合, 其中a代表创业投资代理人的收益, 则b为创业企业家的报酬。如图1动态博弈树所示。

则不难知道, 时, 创业企业家知道创业投资代理人必定会终止注资, 则会借机攫取企业资产, 给投资代理人和银行带来损失。若创业投资代理人选择优先股投资, 即使在t2期创业企业家无法向创业投资代理人支付全部优先股股利, 而只支付部分优先股股利, 创业投资代理人也无权要求清算, 由于R3 (M) ≥d+I2, 因而创业投资代理人最优策略是选择继续注资。假定P (W3-R1 (W) ) =P, 在μ=2下, 创业企业家只有在确定其t3期的报酬为时才不会谋取私利, 而选择继续经营至t3期末。如果W3<R1 (M) , 在创业企业家在t1期仍会采取机会主义行为, 攫取全部企业资产R1 (M) 。

综上所述, 不同投资工具下, 创业资本家与创业企业家的收益矩阵如下表1所示。

其中, a1代表:

b1代表:

a2代表:

b2代表:

可知, 当μ=1时, 创业投资代理人选择债权投资优于选择优先股投资。当μ=2时, 创业投资代理人选择优先股相对债权更优。由于p (μ=1) =1-α, p (μ=2) =α。则当α=0时, 债权工具更好, 这是由于债权契约赋予创业资本家终止投资权的价值为正, 当α=1时, 优先股投资更好, 这说明创业投资代理人的终止投资权的价值为负。那么根据中值定理, 必存在α*∈ (0, 1) , 使得当α=α*时, 优先股投资与债权投资无差异, 则当α<α*时, 选择债权投资更优, 而当α>α*时, 选择优先股投资更优。如果创业投资代理人选择普通股投资, 由于假定了f0<0.5, 即创业企业家取得控制权, 当μ=1时, 只要创业企业家确定期报酬那么企业就会持续经营下去, 此时创业投资代理人的期望收益为:

如果μ=2, 当时, 创业企业家才不会采取机会主义行为, 并于t2期向创业投资代理人支付红利。

由此, 创业投资代理人的最优策略为继续注资经营至期末, 而当W3>R1 (M) 时, 创业企业家会采取机会主义行为而使得创业投资代理人遭受损失。此时, 创业投资代理人的期望收益为:

综上所述, 当S=M时, 如果μ=1, 对创业投资代理人而言, 债权投资要由于普通股和优先股, 只有当固定且R3 (M) -d足够大有:

此时, 普通股才优于优先股, 但这种可能性不高。

如果μ=2, 那么选择优先股投资比债权投资更好。只有当 (10) 式成立时, 普通股才优于优先股:

2.3.3当S=H时, , 若μ=1, 创业投资代理人不论采取哪种投资都应该持续投资至t3。当创业投资代理人使用债权或优先股投资时, 其期望收益为:

其中, 当使用的是债权投资时, ;当使用的是优先股投资时, 。

由于假定了, 故当S=H时, 若μ=1, 则创业投资代理人使用债权投资与使用优先股投资的效果是一样的。而当创业投资代理人使用普通股投资时, 其期望收益为:

此时, 由于创业投资代理人对待风险的态度未知, 因而难以确定创业投资代理人使用何种投资工具更优, 归结起来是收益与风险的权衡:使用普通股可能获得高收益, 当风险也较大, 而使用债权或优先股投资虽然风险较低, 但收益也不高。

综上所述, 通过以上分析, 在信息不对称情形下, 可以总结出以下结论: (1) 当α<α*时, 债权投资比优先股更好, 反之则更差; (2) 普通股投资风险较大, 当S<L时, 普通股投资会使创业投资代理人在企业清算中处于不利地位;当S=M时, 只有在R3 (M) -d足够大的情况下, 普通股才有可能优于优先股;当S=H时, 以承担较大风险为代价时, 普通股可以取得较高的收益。换言之, 只有创业投资代理人对企业前景十分看好的情况下, 才会选择普通股方式投资创业企业。

3 总体评价与政策建议

3.1 丰富创业投资企业投资工具, 调整可转换证券发行门槛

从投资工具选择看, 我国创业投资运用最广泛的投资工具除了直接股权投资外, 贷款贴息和担保等也很常见。但我国《公司法》和《证券法》等还没有对可转换优先股的发行问题做出相应的法律规定, 这就导致这类复合金融工具目前在我国还无法运用起来。因此, 鉴于可转换证券等投资工具的广泛应用前景, 我国应该尽快进行现行相关法律制度调整、补充和完善, 从外部治理上为创业投资主体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是当务之急。

3.2 鼓励重复博弈投资策略, 降低不对称信息下的委托-代理风险

3.2.1建立恰当的薪酬激励机制。

首先, 提倡固定工资加业绩提成的薪酬模式。创业投资代理人的最终报酬中固定比例提取的管理费用收入所占份额应该较小, 而利润分成作为主要部分。每次的提成相当于一次创业企业家劳动与项目业绩的交易, 这就提高创业投资运作过程中的交易次数。而且, 这种以利润分成为主的利益捆绑有利于使创业投资代理人的目标与创业投资者的利益趋于一致, 加强激励效果。其次, 通过股票期权等股权激励方案把创业投资企业的收入与业绩相挂钩, 使创业投资代理人拥有一定的剩余索取权并承担相应的风险, 从而建立起长效的激励制度。

3.2.2建立相关制度规范, 鼓励分阶段注资方式。

一方面, 创业投资企业的每轮注资决策取决于创业企业上一轮的运作业绩, 这就相当于阶段性的交易, 较一次性注资无形中增加了交易次数。另一方面, 每一次的交易其实都伴随着创业投资企业对创业企业信息的更新, 这就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信息不对称。

摘要:本文综述了当前国内外关于创业投资企业投资工具选择的研究动态, 总结了普通股、优先股以及债权各自不同的金融特性, 并在系统分析和考察创业投资企业三种投资工具的基础上, 就博弈模型分析的主要结论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关键词:创业投资,分阶段融资,投资工具,动态博弈

参考文献

[1]D.Cumming and S.A.b.Johan."Preplanned Exit Strategies in Venture Capital",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Vol.52, 2008:1209-1241.

[2]D.J.Cumming."Agency Costs, Institutions, Learning, and Taxation in Venture Capital Contracting",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Vol.20, 2005a:573-622.

[3]李建军, 费方域, 郑忠良.基于风险资本控制权实施的融资工具选择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 2010 (02) :41-49.

企业财务分析工具改进策略 篇3

【关键词】现金流管理;电网企业;企业管理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获取利益是企业的长期目标,也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企业能否获取利益,主要取决于现金流转状况和现金流管理水平。目前有很多企业对现金流管理还不够重视,对现金流管理的理解也只停留在制作现金流量表上。本文通过电网企业来分析改进现金流管理策略方面的问题,研究电网企业应如何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进行有效的现金流管理策略的实施。

一、现金流与现金流管理

现金流指的是现金流转或现金流动状况,是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确认一定时期收入或支出的依据。现金流反映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汇集、支付债款、利润分配等内容。对于企业财务管理来说,现金流管理是它的核心,是指对企业当前或未来一段时间里的现金流动等方面的一系列的管理活动。现金流的顺畅程度影响着企业的正常运行,同时也影响着企业的决策和风险控制。现金流出现问题必然会影响企业的经营生产,甚至给企业带来巨大的风险。总而言之,现金流管理的好坏决定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为保证企业正常的运行和发展,企业越来越重视对于现金流的管理。

二、电网企业现金流管理的特点

电网企业是资金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企业,日常管理的现金流量较大。下面简要概括了投资过程、筹集过程、经营过程中现金流的特点。

1.投资过程

每年东部沿海地区都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电网建设,电网企业投资过程的现金流量较大、资金也比较集中。

2.筹集过程

电网企业必须要大量依靠外部融资来完成大规模的电网投资建设,就目前而言,电网企业筹资过程的现金流入量大,与电网建设进度基本同步,而现金流出量相对较小。

3.经营过程

在经营过程中的现金流入主要是电费资金及附属基金等。电网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现金流具有资金循环规律、资金回收比较及时等特点。购电支出和管理支出等方面的支出是电网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最主要的现金流出量。

三、现金流管理问题

1.企业忽视现金流管理,偏重利润管理

企业对现金流不够重视,现金流管理意识不强。电网企业管理层对于营业收入和利润的重视远远大于现金流管理,对现金流管理缺乏全面的认识。电网企业员工主动参与现金流管理的意识不强,同时也缺乏对现金流管理的考虑。

2.现金控制薄弱,现金流管理方法欠缺

主要表现在企业对现金的督查管理不严,对现金流管理的理解不够,导致大量资金闲置,没及时流入企业产品的生产流通环节,造成资金周转不灵,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近年来,电网企业开始意识到现金流管理的重要性,但是在现金流管理的方式方法上有很大程度的欠缺,缺乏对现金流管理的控制,也缺乏对现金流管理的预测。

3.现金流管理制度不健全

电网企业在现金流管理制度方面还处于一个不健全的状态,导致企业现金流管理相关制度也不完善。一方面,企业现金流管理相关制度严重缺失,制度不够细化,没有涉及到现金流管理的层层面面;另一方面现金流管理制度相对而言比较僵化,企业的现金流管理制度没有随着企业运营的新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大大削弱了现金流管理制度对于现金管理的约束。

4.现金流管理的信息化程度不高

电网企业一体化信息管理系统已基本建成,在财务管理与业务管理的信息化方面仍然很低。信息化程度的高低制约着电网企业现金流管理水平的高低,信息系统对现金流管理科学决策提供的手段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5.社会因素的影响普遍存在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很多企业由简单的现货现款已经转化成了定期结算或银行结算,这造成了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的增加。这些问题在没有产生大的影响之前,未能引起企业的重视,从而造成企业资金链的断裂,最终对企业造成巨大的影响,甚至导致企业的破产。

6.现金流预算编制基础薄弱

预算编制是现金流管理的有效工具。电网企业在现金流预算编制方面基础比较薄弱。一方面现金流预算编制相关的数据较难收集,现金流预算编制的基础极不牢固;另一方面现金流预算编制准确性不高,项目预算管理不够精细,部分企业对于现金流预算管理比较放松。总而言之,提高现金流预算编制的准确性,提高企业现金流管理,从而促进电网企业的发展,

四、解决策略

1.强化对现金流的预算管理

现金流的预算管理是整个现金流管理的基础,做好现金流的预算管理为做好现金流管理提供了保证。现金流的预算管理作为电网企业集中管理资金、调配配置资金的主要方式,提升了企业对资金资源的控制和配置能力。电网企业应统筹兼顾,合理配置企业资金资源,将现金流管理提升到企业发展的平面上。与此同时,加强现金流预算管理意识,以预算的现金流入量为基础,合理调度资金,保证企业生产、建设、投资等资金的合理需求,从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为电网企业全面落实现金流管理奠定基础。

2.规范现金流管理流程

现金流管理是整个企业管理工作中的核心,电网企业应以现金流监控为重点,明确现金流动的关键控制点,避免现金流的不合理使用。另外,电网企业应调节资金收付平衡,要对企业现金流进行全面预测与分析,保持现金流动状态的平衡,提升企业的收益。

3.强化信息支撑手段

电网企业要主动适应信息化时代对企业现金流管理的要求,根据企业自身的情况,建立适合企业发展的现金流管理体系,将现金流管理纳入须包括信息管理的范围,从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电网企业还应努力将企业存量资金控制在最低水平,在充分保证资金支付需求的条件下,有效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4.建立健全的现金流管理体系

以提高现金流资源的监控和利用效率为目标,根据企业本身的情况,建立健全的现金流管理体系。电网企业应建立专门的组织机构来加强对现金流的监督和管理,电网企业还应该建立现金流管理其他相应的组织机构,将现金流管理落实到企业的方方面面。企业在实施现金流入流出的管理制度、对现金流资源进行调整和监控的同时也要对企业运作流程进行整合优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管理的科学性。

5.建立考核激励机制

定期考核企业资金管理的工作情况,考核企业节约使用资金的情况,要求电网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完善的资金管理考核激励机制。企业通过科学考评,评判基层企业在现金流管理方面取得的经济效益,并以适当的形成予以激励,调动企业管理部门的积极性,促进企业现金流管理的发展和企业自身的发展。

6.加强风险防范措施

企业在长期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因为企业内部的一些原因导致现金流的断裂,导致了资金周转困难。为此,企业应该采取积极的现金流管理措施,同时也要加强风险防范措施,这不仅对企业的风险防范有了一定的保证,也可以对企业生产经营中涉及到现金流的方面进行风险监控和管理。

五、结束语

企业现金流管理的重要性正在不断的凸显,企业应该更加重视现金流的管理。目前我国企业的现金流管理非常薄弱,特别是电网企业。确立现金流管理策略在整个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将有效避免因现金流管理出现问题给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何惠兰.电网企业改进现金流管理策略[J].中外企业家,2014,(9)

[2]亓燕.集团公司现金流风险分析及管理策略[J].商业经济,2011,(1)

[3]宋磊.浅谈企业加强现金流的控制与管理策略[J].中国电子商务,2012,(7)

零售企业物流绩效改进策略研究 篇4

傅莉萍(佛山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通过研究零售企业与物流绩效管理关系,提出了零售企业明确管理战略、强化绩效评价、构建管理体系以及有效运用改进方法等四个改进物流绩效的基本策略。关键词:零售企业 物流绩效 评价 改进策略 0 引言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零售企业发展的市场竞争优势越来越取决于现代物流提供的速度、成本、服务以及效率。零售企业强化竞争发展优势就需要运用供应链管理思想,依靠物流过程的控制、物流技术设施设备的发展、物流信息的合理应用并通过不断改进企业经营资源整合过程的物流绩效管理,才能提高运行效率,获取更大的竞争优势,创造更好的企业价值。

零售企业改进物流绩效,就是在满足顾客服务要求条件下,在零售企业经营运作全过程中对物流绩效的产生、形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指挥、监督和协调。主要有四个基本策略建立零售企业物流绩效发展战略

零售企业物流绩效发展战略要素分析

影响零售企业物流绩效的战略要素主要就是物流资源、物流产业竞争、物流市场需求、政府政策四个方面,并由此构建了基本的共同影响框架。物流市场需求包含需求量、需求结构与需求变化趋势所产生的导向信息,物流资源包含物流设施设备、物流人才、物流服务管理所决定的运作能力,物流产业竞争包括了竞争程度、发展能力以及相关产业支持的基础条件,政府政策包括了相关法规、宏观管理体制与调控能力的制导作用,四者相互影响与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影响零售企业物流绩效发展的战略要素。

对零售企业物流绩效战略要素进行的价值分析,就是价值分类、竞争权衡、确定优势资源、共享优势资源、创造更大的物流绩效。可以通过价值、吸引力、持久力的分析来完成物流绩效发展战略要素的系统分析。价值分析就是分析企业物流资源与物流需求匹配的程度和形成的竞争优势;吸引力分析就是分析促进企业物流发展的企业资源力量,包括资源的独特性、传递方式和转移效用;持久力分析就是分析政府的政策环境与企业优势资源积蓄和提高的速度、等级,以及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发展战略模式及其实现途径

零售企业物流绩效发展战略模式主要表现为合理化战略模式与创新战略模式。物流绩效合理化战略就是将合理化思想与操作方式贯穿在改进物流绩效的全部过程。零售企业物流运作系统是由多个环节组成的,需要对物流系统进行设计、调整、改进与优化,通过提升物流服务能力,科学地解析物流成本构成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管理手段,有效地降低物流成本,实现企业物流绩效的合理化。零售企业物流绩效管理的创新战略就是通过创新物流管理的制度、方式和方法,改变企业原有物流服务构成,不断提升物流服务能力,以更优质的服务创造更多的物流价值。

为此,零售企业必须紧紧围绕发展战略需要,通过战略、任务和决策转化为具体的、系统的、可操作的战略目标,从而形成集评价和激励,传播和沟通、团结和学习的多功能的战略管理系统;必须进一步分析和评估企业资源素质与能力,科学确定企业物流战略,实施战略管理,确保物流绩效管理产生战略价值。强化零售企业物流绩效评价管理

零售企业物流绩效评价就是以有效满足竞争与发展的物流需求为目的,通过客观定量标准与主观效用行为测定物流绩效的活动过程。具体地说,零售企业物流绩效评价是对物流价值的事前计划与控制以及事后的分析与评估,以衡量企业物流运作系统和活动过程的投入与产出状况的分析技术和方法。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和分析工具,零售企业物流绩效评价成为一个不断分析、控制和修正的动态过程。

零售企业物流绩效评价是对整个供应链体系中多个群体利益的协调、平衡和兼顾。为了建立起零售企业内部物流运作体系和各环节各部门和各个员工的激励机制,并建立起供应链体系中企业与供应商顾客等外部利益群体的利益分享机制,需要对物流绩效进行多角度评价的平衡和有机协调。主要包括:外部评价指标(品牌形象、顾客态度、股东收益等)和内部评价指标(内部组织效率、物流运营、技术、创新与成长等)之间的平衡;成果评价指标(市场占有率、利润、物统费用、物流设备利用率等)与行为评价指标(物流功能组合、物流控制、物流设备状况、员工、物流流程、物流服务等)之间的平衡;客观评价指标(响应速度、准时率、准确率、配送频率、差错率等)与主观评价指标(顾客满意度、员工忠诚度等)之间的平衡;直接评价指标(直接衡量物流活动成本与收益的指标)与间接评价指标(物流活动提升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的指标)之间的平衡;长期评价指标与短期评价指标的平衡;有形资产评价指标与无形资产评价指标的平衡。

面向未来的竞争,零售企业的绩效更多地在于所选择的供应商绩效、所选择的目标市场顾客绩效等构成供应链系统的共同绩效。零售企业对供应链系统的物流绩效实施动态测评,可以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优选的动态测评的关键性指标(KPI指标)编制成系统软件,在零售企业现有的信息系统上根据需要采集数据并分析和提供测评结果,为供应链博弈决策提供辅助支持并保证时效性与准确性。构建零售企业物流绩效管理体系

要建立零售企业物流绩效管理体系,除了要有管理职责、人员与物质资源、绩效体系结构等要素之外,还必须要有符合零售企业经营特点的物流运作要素。包括:物流需要的调研与评定,物流服务设计,物流服务提供过程和物流绩效管理的分析与改进。

物流需要的调研与评定是企业物流活动过程的首要内容,要运用各种有效方式了解物流需要,依据调研结果和企业实际物流服务条件,确定新的物流服务项目,编制物流服务大纲,以作为物流服务设计的基础。

物流服务设计是把物流服务大纲中的内容与要求策划设计为物流服务规范、物流服务提供规范和物流绩效控制规范,确定开展预定物流服务项目的时间计划表,确保一切必要的资源、设施和技术支持,并对物流服务项目进行适当的、切合实际的宣传。

物流服务规范规定了物流服务的特性、内容、要求及验收的标准;物流服务提供规范规定了提供物流服务的方法和手段;绩效控制规范应有效地控制每一物流服务过程绩效,以确保物流服务始终满足有关规范要求和顾客需要,既可以此制定物流绩效管理控制规范,也可纳入企业整体服务规范和管理规范之中。

物流服务组织应采取行政、经济、教育等各种手段确保物流服务规范的实施,不断地对物流服务过程绩效进行评定和记录,识别和纠正不规范物流服务,把影响物流服务过程绩效的各方面因素置于受控状态。

零售企业应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物流绩效管理进行分析,为此要建立一个物流绩效管理信息反馈管理系统,既要进行定性分析,更要进行定量数据收集和统计分析,以寻求绩效改进机会,进行绩效改进,提高物流绩效管理水平。有效运用物流绩效改进方法

零售企业物流绩效改进就是指为向零售企业物流及其顾客提供增值效益,在整个零售企业范围内所采取的提高物流绩效活动过程的效果与效率的所有措施。绩效改进是一种以追求更高的过程效果和效率为目标的持续活动。既为零售企业物流创造绩效改进的环境,持续地改进企业物流运作过程;又为零售企业物流绩效改进创造必需的价值观和文化基础,重视满足企业内部和外部顾客的需要,使绩效改进贯穿于从供方到顾客的整个供应链。树立企业物流整体绩效管理思想

一般来说,零售企业物流活动就是为生产经营服务的服务性活动,不同的企业物流服务功能的构成和重要性不同,其绩效都会影响顾客感觉中的整体物流绩效和顾客的满意程度。零售企业强化物流绩效管理,就必须树立整体绩效管理思想,必须深入了解物流服务全过程,并根据顾客需求,认真做好物流服务网络体系设计工作和物流绩效管理工作,不断创造物流价值,提高顾客的满意程度。企业在物流服务过程的各个环节、各个阶段,都必须以优质服务组成的整体,为顾客创造更大的物流价值,增强顾客的信任感和忠诚感。

顾客感觉中的物流绩效是由零售企业物流员工和顾客之间相互交往的结果决定的。员工的服务知识、服务技能、服务意识、服务行为对顾客感觉中的物流绩效有极大的影响。因此,提高内部物流绩效,才能为零售企业外部顾客提供优质服务。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员工的物流服务管理,必须高度重视顾客的物流需求管理。建立有效的物流绩效管理信息系统

零售企业建立有效的物流绩效管理信息系统能为企业提供物流绩效改进决策必需的各种信息,能激励企业内部员工改进物流服务工作。建立有效的物流绩效管理信息系统应遵循以下原则: 7.1 计量顾客对物流绩效的期望。零售企业既应计量顾客对物流绩效的评估,也应计量顾客对物流服务的期望。顾客对物流绩效的期望是顾客评估物流绩效的依据。不计量顾客的期望,零售企业就很难正确理解顾客对物流绩效的评价。

7.2 强调物流信息绩效。零售企业物流绩效管理信息系统是根据信息的相关性、精确性、实用性、连续性、可信性来衡量的。零售企业为顾客提供优质服务,可增强顾客忠诚感,扩大市场份额,提高经济收益。物流绩效管理信息系统就是让管理者了解物流绩效对零售企业的影响,做好有关管理工作。

7.3 实时监控物流绩效状况。在为顾客提供物流服务的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导致企业物流绩效的变化。加强物流绩效管理需要随时了解和掌握物流绩效的现状、运行过程和发展趋势,及时发现问题、改进管理,提高企业物流服务与管理绩效。一般需要对物流绩效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建立一定的评价指标体系,实现企业物流绩效管理信息的实时采集、整理、传递,有效实行监督和控制,提高企业物流绩效管理水平。参考文献:

企业财务分析工具改进策略 篇5

摘要:通过对控制汽车发动机前悬置横梁圆管弯曲成型回弹的工艺及模具改进的介绍,探讨了对于圆管弯曲成型中回弹的解决办法中的一种思路或经验。实践证明:通过改进,弯曲成型后的零件尺寸有了较好的保证。关键词:圆管 弯曲成型 回弹 控制 模具改进 引言

图1所示为汽车发动机前悬置横梁的产品图示例:该产品材料为冷拔钢管20—34×3,由于材料回弹及各批次材料回弹量有差异,造成零件U型开口的中心距尺寸430㎜偏大。原模具设计中该零件采用二道冲压工艺完成:第一道为弯曲成U型;第二道为成型,压制出32㎜尺寸的斜坡。由于材料的回弹,第一道弯曲后各批次零件开口中心距尺寸430㎜为443㎜~454㎜,需通过校正后再进行第二道工序的冲压。发动机前悬置横梁的工艺分析 由于材料的弹性变形及各批次材料弹性变形的大小不一致,第一道弯曲模具难以完全保证其开口中心距430㎜。故考虑能否在第二道成型模具中增加整形结构,以取代校正工序。通过对原模具试模过程中零件弯曲成型的动态观察及分析,认为此工艺可行,分析如下:

2.1 在第一道弯曲模具中,考虑到零件的回弹,故在零件下部122㎜尺寸处设计有回弹圆弧用于解决回弹的问题。但在第一道弯曲后,回弹圆弧并没有完全反弹回复平整,存在一定的塑性变形(见图示2所示点划线)。如果在第二道成型模具中能消除这一塑性变形,不但零件底部尺寸能符合图纸要求,且可使零件两边向中心收拢,而使开口尺寸(430㎜处)收小。

2.2 在第二道成型模具中,如果从零件开口的两边向中心部挤压 使其产生一定的塑性变形并注意控制变形量,则也可使开口尺寸达到图纸所要求的430㎜(见图示2所示:F为挤压力)。3 模具型块结构分析

3.1 图示3所示是第二道成型工艺的模具型腔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件号3是托料型块,弹簧托起后与件号1高度一致,使件号3起托料定位作用。在冲压过程中,首先受力的就是此托料型块。托料型块的型腔是一条直的半圆槽(R=17),而上一道模具压出的零件在这一段是弧形,在冲压中将会在零件A部位(见图2)压出压印或拉伤。所以可考虑对此型腔做一些小的改进,使其减小压印或拉伤,并能顺利的校直回弹圆弧。

3.2 模具型腔中,从托料型块型腔中心到件号1外侧面为260㎜(见图示3),小于产品零件305㎜,所以冲压过程中零件开口两端各有45㎜伸出模腔外面,加大了零件的回弹可能性。4 模具型块整型结构改进 4.1 回弹圆弧的校正

在图示3中的件号3托料型块及上模相应部位的半圆槽的口部,适当的增大零件入模圆角(如图示4a所示)。这样就可减少零件压印,并且由于型腔是直槽,也可消除回弹圆弧使零件开口尺寸减小。

4.2 零件开口处的校正整型

可先在上、下模相应部位铣出B面做整形机构安装面(见图示3中的标注面B面),B面应与件号1外侧面接平。宽度比整形块要大,为160㎜(整形块为100㎜),主要是为了方便安装调整。安装整形块的螺纹孔为每块4个M16的孔,并保证整形块的型槽与件号1及上模型腔槽接平。

其次,如图示4b所示加工两组共4件型块,上、下模各两件且左右对称。零件开口处两端各安装一组,校正整形块的型腔槽与模具型块件号1及上模相应部位衔接,螺栓过孔应加工成腰孔,方便材料回弹量不一致时调整整型块。型腔应加工成斜槽,由两边向内倾斜,并带斜角,其目的是为了产生使零件两边向中心的挤压力F。整型机构整形过程及相关的力学分析

5.1 在零件底部的回弹圆弧的校正整型中,当上模压到零件时,迫使弯曲过的零件压入直槽,使零件底部的回弹圆弧受三个挤压力的作用(如图示5所示)而使圆弧变直,从而零件两端的开口尺寸自然向内减小。5.2 通过上、下模的冲压合模,在零件两端头由整形块产生的合力F(如图示5所示),会使零件由两端向中间挤压产生变形而使零件开口收小。调整整形块左右的位置,可调整出整型后零件的开口尺寸至430㎜。6 结束语

经过改进,使该零件开口尺寸达到了图纸要求,其余尺寸也符合了图纸,满足了使用要求,说明该改进是成功有效的,也对今后类似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种思路或方法。但该改进也存在如下问题:

1.由于各批次材料回弹量不一致,所以每批次都得对模具进行调整,增加了装模时的调整时间。

2.第一道工序弯曲后的开口尺寸不能过大,否则将影响第二道的整形。

3.尽管加大了入模圆角,压印(或变形)也有所减少,但压印(或变形)仍存在。

企业财务分析工具改进策略 篇6

预习是“学会学习”所倡导的一种自学形式。做好课前预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能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促进语文学习所必备的学习技能的形成。笔者从事语文教学多年,越来越感觉到预习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想尽办法,指导学生做好这件事情。可是根据平时的观察,发现当前的语文预习仍流于形式,预习效果极不理想。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又有什么改进策略呢?

一、小学语文预习问题的原因分析

1、师生对预习作业都不重视。时下,有的老师对预习不够重视,在布置预习作业时,没有把它当作一项重要作业提出。虽然每教一篇新课前,都布置学生预习,但只是简单地告诉学生要预习,或者只是笼统地提出简单的预习要求而已,比如第一步: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第二步:再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第四步:细读课文,提出疑难问题。这样的预习要求很笼统,没有针对性,而且,每课都采用这样的预习步骤,时间久了,学生就会感觉预习索然无味,兴趣茫然无存。另外,预习作业布置过后,很多老师没有进行检查反馈,时间一长,老师的态度直接影响了学生,很多学生觉得预习作业可有可无,可做可不做。长期如此,学生觉得预习收效甚微,预习兴趣、预习方法得不到培养,良好的预习习惯无法形成。

2、教师不能精心设计每篇课文的预习要求。现在的教师由于日常琐事繁多,整天都疲于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而“预习”只是教师个人对学生的一种作业要求而已,学校很少会做统一的要求及检查,因此,而预习作业如果没有精心设计,预习效果是不可能理想的。因为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教学内容各不一样,文章风格不一,每篇课文的预习除了应有常规要求外,还需要有各自的独特要求,即根据每课的重难点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预习题,这样的预习才能深入,才不会只停留在一些简单的常规做法上。

二、改进小学语文预习现状的策略

(一)明确意义,重视预习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习是学好语文的第一步,是求知过程的一个良好开端,做好课前预习,意义重大。

企业财务分析工具改进策略 篇7

关键词:内部控制,现象问题,改进策略

企业内部控制的目的是确保实现制定的相关目标以及规范化实施程序和政策, 具体来说, 企业内部控制包括对环境、风险、信息交流和监督等方面的控制。企业实施内部控制可以更好地保护企业的资产完整和增值, 有利于预防出现错误舞弊问题。企业内部控制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来讲是非常切实和必要的, 但对目前发展实际情况来看,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发展的道路仍然任重而道远。只有针对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实施问题作出改变策略, 才能让企业的效益更加稳固, 资产更加安全, 促使企业的稳定发展。

1 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实施问题分析

1.1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当前许多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甚至没有相关制度和相关部门, 这一现象在许多中小型企业尤为严峻, 一些企业受利益驱动, 重利益、轻管理, 尤其在财务部门, 因不少企业工作秩序混乱, 核算工作弄虚作假造成会计信息失去参考价值。另外, 企业在进行内部控制时偏向于事后控制, 即事后补救, 然而在事前和事中时间段上的控制较为薄弱, 事后控制的缺陷是控制成本高且效果低。

1.2 相关人员意识和能力低下

企业内部控制系统说到底还是由人员建立, 并由人员负责执行, 而相关人员意识低下直接导致了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控制环境不佳和运行效率低下。主要包括企业相关人员素质低下、执行人员舞弊、行为越权等, 这些行为都会导致企业内部控制系统难以运行。企业的内部控制并不是企业各部门或人员的相互牵制, 而是专业性较强的企业内部管理, 特别是对风险的管理, 即风险的规避。企业内部控制不仅是管理者的责任, 而是每一个企业参与者的义务, 只有全员的共同努力, 将控制理念融入到企业管理文化中, 才能实现内部控制的最终目的。

1.3 企业内部控制及相关体系存在漏洞

当前, 很多企业的内部控制主要集中在若干重点部门, 忽视了没有掌握核心信息的部门及成员, 造成内部控制发展不均衡, 无法形成完整全面的控制体系。相关责任活动全部由个人包办, 缺乏相应有效的监督机制, 也就导致了那些捏造虚假数据、乱摊成本、隐瞒收入等现象的发生, 为企业管理及收益造成影响。部分企业只注重最基本的内部控制操作, 没有形成完整的内部控制体系。一些企业的业务相关人员、财会人员等利用相关体系漏洞大肆侵吞公款, 给企业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

1.4 缺乏必要的风险评估手段

风险评估是企业辨认风险并加以分析的过程, 企业的生存壮大必须要经过相关的风险评估, 而风险评估也是企业内部控制的基本要素, 而众多企业却缺乏相应的风险意识, 没有一系列相关的风险评估体系做支持, 企业难免会面临主观判断事物的风险, 给企业实施内部控制造成了困难, 从长远来看, 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如果企业的风险意识不强, 则会在风险规避管理上存在缺失, 对企业的整体发展危害极大。

1.5 内部审计监督体系不健全

内部审计监督对独立性的要求较高, 需要企业客观公正的分析企业内部情况, 做出准确合理的评价, 最后根据评价规范管理企业。内部审计可以说是在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上进行深层次的控制, 需要用独立于企业的眼光看待问题, 可见, 内部审计监督可以有效减少企业内部徇私舞弊的现象。目前, 我国有很多企业, 甚至是上市公司都没有相应的审计委员会, 造成企业内部监督形同虚设, 无法正常运行, 监督机构不能按照原有的目标进行, 有的监督部门甚至失去了成立的最初目的, 忽视了其监督的作用, 单纯地追求企业利润, 一味地平衡预算增加收入, 造成企业内部控制出现较多失误, 不利于企业的正常运行和发展。

2 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实施改进策略分析

2.1 明确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实施对象和目标

企业内控是一个过程, 这个过程需要全员参与, 上到董事会、管理者、监事会, 下到各级成员都要积极参与进来。因此, 为了更好地实施企业内部控制, 需要从企业的每一个成员出发, 提高各部门的思想意识, 根据部门职责的不同, 分别进行管理。例如, 企业的财务部门, 不仅需要提高专业素养, 更需要培养诚实自律的道德意识。要明确企业内部控制的实施目标, 确保企业资产信息的完善, 使企业日常经营合理合法。为了提高企业经营效益, 实现经营的战略目标, 需要不断提高经营效率, 从而实现经济利益。企业内部控制并不是漫无目的一盘散沙似的管理, 而是目的性较强的管理控制。只有明确了管理控制的对象及目标, 才能发挥出企业内部控制的功效。

2.2 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良好的控制环境是企业实施好内部控制工作的首要前提。企业可以完善相关规章制度, 不断激励员工, 使员工在精神与能力两方面都得到提高, 使企业的控制环境更加良好。在内部环境要素中, 最为重要的是管理人员要对内部控制有一个整体认识, 能够从全局进行领导。这就要求相关人员不仅要培养相关专业人才, 保持内部控制的执行力, 还要调动所有人员的内部控制积极性, 为内部控制营造良好的环境因素。

2.3 健全企业的风险评估体系

企业在进行风险评估时, 不仅需要对企业的整体运营目标进行评估管理, 还需要对具体的经营过程进行详细评价, 及时发现问题, 第一时间修复完善。另一方面, 风险评估需要考虑企业的内部风险也不可忽视外在挑战。对风险要素的识别需要全面认识企业的内部控制系统, 辨别出有可能影响企业整体目标实现的因素, 然后及时调整发展策略。总之, 企业需要树立风险管理意识, 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各项风险, 正确对待风险。积极推进企业员工参与到企业的日常管理活动当中, 使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同时, 企业还需完善企业在机构方面的设置, 成立风险管理小组全面评估风险, 形成完整的评估体系, 这是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体系的核心。实施风险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相关人员, 所以有目的的培养高素质高能力的风险管理人才, 是正确评估风险的关键。首先, 针对在校学生, 应该开设相关课程, 加强培养。然后, 有能力的企业可以加强投入, 组建专门的风险管理队伍。最后, 企业员工需要与时俱进, 不断学习, 以提高自身能力, 企业可以加强对在职人员的职业培训, 以丰富相关经验。

2.4 完善内部控制审计监督制度

要确保内部控制制度良好实施, 达到预期成效, 就必须对内部控制实施监督。审计监督需要对内部控制的方方面面进行监督, 确保内部控制制度落到实处。只有不断完善企业内部监督制度, 每个部门都要明确自身的监督目的, 才能加强监督力度, 并且有针对性的实施监督, 让审计监督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效果。企业建立完善的监督体系, 可以在企业内部形成强而有力的监督合力。充分发挥出各监督部门在监督、保护、惩处等方面的作用。还有就是完善企业监督机构组成, 制定相关规章制度, 做到以人为本, 科学管理。加强内部审计监督机构的独立性, 内部审计不应该只审计公司财务运行情况, 而应扩大到对企业管理运行进行审计, 发现控制中的问题, 并加以改正。只有这样, 企业的内部监督才能帮助内部控制的实施合理规范, 才能有利于企业成长。

3 结语

企业内部控制的规范实施要根据不同问题有目的、针对性的实施管理, 内部控制的制定策略一定要遵循相关原则。企业管理者首先应该创新经营管理理念, 完善信息沟通渠道, 使不同部门可以很好的传递信息。总之, 企业内部控制具有很强的整体性与系统性, 涉及企业的方方面面。企业内部控制建设一定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 根据自身特点, 制定相关策略, 切不可盲目学习其他企业。

参考文献

[1]韩峥.企业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和审计效用均衡的探索[J].财税研究, 2015 (8) .

[2]张婷.内部审计特征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D].山西财经大学, 2015.

企业财务分析工具改进策略 篇8

关键词:科技型中小企业 保险 研发风险 融资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社会中最为活跃的经济体,也是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石,对于繁荣经济、拓宽就业渠道、扩大财政收入来源、增强技术创新动力有着重要意义。目前,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如研发风险、融资困难等。保险是风险管理重要的手段,担负着资金融通功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与保险工具存在高度的契合性。

1 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仅就保险可以发挥作用的方面予以阐述。这些问题主要包括:

1.1 企业规模有限,资金实力弱,研发风险大。科技先进性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核心,研发是保证科技先进性的技术保证。因此,科技型中小企业既面临普通中小企业共同的风险,又面临独特的风险——研发风险。研发是技术创新活动中的重要环节,由于科技型中小企业自身规模小、资金实力弱,内外部环境不稳定,在进行研发活动时,会出现研发决策失败、研发周期延长、研发效果不能达到预期目标等风险。

1.2 资金匮乏,融资渠道单一。资金始终是困扰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难题。申请银行贷款时,需要提供企业规模、财务状况、信用记录、可抵押或质押资产等信息,但科技型中小企业本身重型资产少,财务制度不健全,信用记录未建立,金融机构的信息获取成本偏高,出于控制信贷风险考虑,银行更愿意贷款给大企业。证券市场门槛高,众多中小企业难以达到融资标准。财政优惠政策难以惠及,税收政策具有短期性和不稳定性。科技型中小企业资金来源受到很多限制。

2 运用保险工具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机理

2.1 保险具有经济补偿职能。经济补偿是保险的本质功能。科技型中小企业在研发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承担研发失败风险,研发关键人员的意外伤害损失,通过保险的经济补偿职能,可以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损后补偿提供资金来源。

2.2 资金融通职能。资金融通职能是保险的派生职能,通过保险资金的积聚和运用,参与社会融资。保险投资渠道逐渐放宽,保监会也一直鼓励险资投资实体经济,尤其在支持中小微企业上,保险公司可以通过创新保险资金运用方式,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2.3 社会管理职能。保险公司通过风险管理的专业优势,帮助科技型中小企业管理风险,减少风险对企业经营的影响,提升内源性融资能力。通过引入保险机制,有效减少融资纠纷,降低银行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融资的风险,营造良好的融资环境。

3 运用保险工具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途径

3.1 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风险保障和经济补偿。科技保险是运用保险作为分散风险的手段,是对科技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售后以及其他经营管理活动中,因各类风险导致科技企业的财产损失、利润损失或科研经费损失,以及对股东、雇员或第三者的财产或人身造成现实伤害而应承担的各种民事赔偿责任,由保险公司给予保险赔偿或给付保险金的保险保障方式。科技保险通常由一系列产品组成,一般包括产品研发责任险、关键研发设备险、营业中断保险、财产保险、高级管理人员职业责任险、高管及关键研发人员人身保险、环境污染责任险、专利保险。此类险种重在为各个发展期的企业提供相适应的风险咨询、风险转移以及风险管理的综合服务,帮助企业降低和分散风险,有效助推科技型中小企业健康成长。

3.2 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能力。由于保险具有资金融通的职能,因此,面对制约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资金困境,保险可以通过产品创新为企业增信,通过创立基金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缓解中小企业资金困境。

3.2.1 创新保险产品。信用保险和保证保险是保险公司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增信的主要保险产品,其运作的基本原理是在企业购买信用和保证保险后,由保险公司作为中小企业信用的担保人,在企业无法向贷款机构履约时,由保险公司向贷款机构提供保险赔偿。例如,开发和推广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短期履约保证保险,在中小型科技企业购买该类保险后,银行可以在贷款额度内为其提供资金,企业按时还款后,享受保费一定比例的补贴,如果企业无法按时还款,则由保险公司为银行提供一定比例的保险赔偿。其中,保费补贴主要来源于财政支持,政府通过为中小企业提供保费补贴,以较少的资金投入带动大额社会资本,缓解资金困境,同时,银行做为履约保证保险金的最终补偿对象,降低了贷款的信用风险。

3.2.2 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贷款。除了在操作层面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保险产品外,保险监管部门及保险公司可以在政策层面积极谋划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通过设立小额贷款公司、小微投资基金以及投资中小企业债等方式,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支持,将保险运营中积聚的闲散资金投资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既可以获取一定的投资收益,也有助于保险公司履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社会责任。

4 运用保险工具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模式

保险公司开发出适合中小企业融资的产品之后,需要探索有效的运作模式,将政府、其他金融机构和保险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发挥保险工具的作用。

4.1 “政府+保险+银行”的风险共担模式: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时,不需要抵押,由政府和保险公司提供担保,财政资金提供贷款利息和保费补贴,使无担保、无抵押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获得银行贷款,拓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

4.2 保险公司设立投资机构模式:保险资金量大、周期长,是基础设施建设和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投资者。针对处于发展期的中小企业融资需求,保险公司独立或与其他企业、金融机构合资成立投资公司,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融通和项目投资等服务。

4.3 “保险+担保”合作模式:由保险公司为与科技型中小企业签订贷款担保协议的担保机构提供信用保险,若贷款逾期,企业无力偿还借款,先由担保机构先行偿还,再由担保公司向保险公司申请赔偿。赔偿之后,保险公司享有向科技型中小企业追偿的权利。该模式降低了担保机构的运营风险,通过担保机制基础之上的保险机制,降低了企业获得担保的难度。

5 运用保险工具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困境需要解决的问题

5.1 加强与金融机构的配合,优化政策环境。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解决不在一朝一夕,提高保险在科技型中小企业各方面的渗透度,不仅需要大的市场环境有质的改变,与其他金融机构的配合也至关重要。保险与其他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的配合可以让保险功能得到更大程度发挥。若想短时间内有一个突破,争取政策支持,以获取更多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同时,努力推动地方政府运用保险工具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将保险服务纳入科技型中小企业产业引导政策。

5.2 借助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利用社会中介力量,控制保险公司经营风险。搭建科技金融服务平台是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举措。该平台提供技术咨询、科技项目评价、市场信息、人才服务、融资渠道、科技政策、法律会计等全方位服务。保险公司利用平台上的社会化服务,完成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科学评估其经营风险,将每一笔保险业务和贷款业务的风险控制在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

5.3 加强保险市场主体建设,提高保险产品创新能力,提升保险服务水平。保险公司可以设立专营中小企业融资类保险产品的专业机构,推动有条件和实力的保险机构大力开展辅助融资类保险业务。强化产品创新的监管支持,快速审批辅助融资类保险产品,给予创新性的保险产品排他性保护,适当上调分类监管评分,引导和鼓励保险机构推出适合企业特点、适应科技型中小企业在种子期、早期、成长期、成熟期等不同发展阶段融资需求的保险产品。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简化承保手续,提高理赔服务质量,扩大产品营销网络,改进经营部门考核办法,提高保险公司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刘安长,李颖.促进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的财税作用空间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8).

[2]胡援成,吴江涛.科技金融的运行机制及金融创新探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3).

[3]毕守峰,孔欣欣.中小企业创新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2(9).

[4]章铖.保险机制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探析[J]保险研究,2012(7).

上一篇:静享慢时光下一篇:部门主管世界电信日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