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战略

2024-08-01

企业财务战略(共12篇)

企业财务战略 篇1

一、企业财务战略概述

企业财务战略可定义为企业在一定时期内, 根据宏观经济发展状况和企业发展战略, 对财务活动的发展目标、方向和道路进行全局性、长期性和创造性的规划。企业财务战略的目标是通过采取最适当的方式筹集资金并有效管理资金的使用, 谋求企业资金均衡有效的流动, 从而实现企业总体战略。

财务战略主要是对企业资金运筹进行整体规划。主要任务就是在分析企业内外环境对资金流动影响的基础上, 根据现实状况和未来趋势进行综合分析和科学预测。流程包括:选定投资目标, 根据目标确定筹资渠道, 按照筹资渠道不同调整内部资金结构, 满足企业经营发展的资金要求, 从而为促进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财务保障,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财务战略具有环境分析特征, 其主要关注的是战略决策的财务方面, 意味着它与股东的利益以及资本市场是紧密相关的。一个合理的财务战略必须像最好的合作与竞争战略一样, 应该将企业内外所有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考虑在内。财务战略的内容应当根据各个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发展战略确定, 主要包括筹资战略、投资战略、收益分配战略和并购战略等。

二、企业财务战略的类型

(一) 快速扩张型战略

它是指采用积极进攻态度的战略形态, 以实现企业资产规模的快速扩张为目的的一种财务战略, 核心内容为投资、筹资和风险控制。高速成长期的企业通常资金饥渴, 通过从外部筹资, 更多利用负债产生的财务杠杆效应使得绝大部分的利润乃至全部利润留存在企业, 满足企业扩张的需求。该战略收益的增长相对资产增长有一定滞后性, 具有“高增长、低收益、少分配”的特征。

(二) 稳健发展型战略

它是指采取稳定发展态度的战略形态, 主要适合中等及以下规模的企业或经营不景气的大型企业, 它控制负债比率和借款额度, 以保持财务绩效稳定增长, 平稳扩张资产规模为目的的一种财务战略, 能有效控制经营风险, 但发展速度缓慢, 竞争力量弱小。实施稳健型财务战略的企业, 一般将利润积累作为实现企业资产规模扩张的基本资金来源, 实行稳健的财务政策, 谨慎利用负债实现企业资产规模和经营规模的扩张, 保持企业长期平衡发展。该战略强调保存既定的发展速度, 具有“低负债、高收益、中分配”的财务特征。

(三) 防御收缩型战略

它是指采取保守经营态度的后退战略形态, 它是处于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中的企业, 为了度过财务危机, 求得生存, 重新发展的一种财务战略。主要适合处于通货膨胀、市场不景气、产品进入衰退期、管理不善、发展方向不明确、经营亏损、资金短缺、资源匮乏等企业的选择。通常以尽可能增加现金流入和减少现金支出作为首要任务, 通过整合资源, 优化产业结构, 减少亏损, 保存有生力量, 来延续企业生命, 并通过集中资源优势, 加强内部改革, 以图新的发展。通过采取调整思路、、精简机构、优化结构、加强管理、盘活资产、压缩开支, 集中力量用于主业, 来增强企业主业的市场竞争力。基本财务特征是“低负债、低收益、高分配”。

三、企业选择财务战略应考虑的因素

企业财务战略的选择必须首先分析企业内外部的环境, 要根据自身所处的环境及充分考虑企业长期发展中环境因素变化对理财活动的影响。在现代经济环境下, 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 它包括:

(一) 外部环境

即宏观经济政策、国内外市场需求变化、技术发展趋势、行业及竞争对手状况、可利用资源状况和资金市场的状况、资金成本等。这些因素直接影响企业从外部筹资和投资活动的可行性, 从而决定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最佳组合, 构筑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财务战略。

(二) 内部环境

即决定或影响企业资金流动的内部条件, 包括盈利能力、生产效率、市场竞争地位、技术领先程度、生产规模、组织结构、人类资源、用户服务等, 其中最重要的是企业内部资金来源与流动以及财务结构和资金状况等。因此在进行财务战略环境分析时, 必须把内外部环境包括的多种因素作为一个整体, 在总体战略的指导下, 着眼于企业未来长期稳定的发展, 充分考虑各因素对资金流动影响的综合性、联系性, 而不能只考虑个别因素的影响, 以防范未来风险的意识制定出适合企业特点的财务战略。

四、企业财务战略的选择

具体来说, 企业选择财务战略可以以经济增加值最大化为核心, 再辅以持续盈利能力、长期现金流量等目标。即企业财务战略选择必须与宏观经济周期和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相适应, 根据企业经济增长模式与幅度及时进行调整, 通过加强财务战略管理来促进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一) 财务战略的选择必须与宏观经济周期相适应

宏观经济周期的波动性“经济大气候”是现代经济总体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企业生产经营的好坏, 既受内部条件的影响, 又受外部宏观经济环境和市场经济的制约。有学者测算, 波动以经济中的许多成分普遍而同期地扩张和收缩为特征, 持续时间通常为2~10年。过去我国的经济周期的平均长度为4.6年, 波动幅度大。一个企业, 无力决定它的外部环境, 但可以通过内部条件的改善, 来积极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即充分利用外部环境, 并在一定范围内, 改变自己的小环境, 以增强自身活力, 扩大市场。因此, 企业对经济周期波动必须了解、把握, 并能制订相应的战略来适应周期的波动, 否则将在波动中丧失生机。从风险的观点看, 企业处在不同的经济周期中对资金的需求是不同的, 为了资金的安全、流动和高效率, 企业一定要关注宏观经济形势, 适应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 根据环境和周期的变化深刻领会国家的经济政策, 特别是产业政策、投资政策等对企业经济活动可能造成的影响通过制定和选择富有弹性的财务战略, 来抵御未来风险。

1. 经济波动的上升阶段是宏观经济环境和市场环境日益活跃的季节。

这时, 市场需求旺盛, 订货饱满, 商品畅销, 生产趋升, 资金周转灵便。企业的产、供、销和人、财、物都比较好安排。企业处于较为宽松有利的外部环境中, 这一阶段企业应采取扩张型财务战略。扩大存货水平, 加大投资力度, 采用各种融资方式, 增加生产和项目, 增加管理人员, 技术人员等, 满足扩张需求。

2. 经济繁荣阶段, 市场中交易数量激增, 出现市场泡沫, 国家会出台控制政策, 经济环境逐渐紧缩, 这一阶段企业应采应采取扩张型和稳健型相结合的财务战略。

繁荣初期采取快速扩张性型财务战略, 加速业务扩张, 积极进行外部筹资, 继续扩充厂房设备, 建立存货, 扩大项目规模提高产品价格, 开展营销筹划等, 最大限度实现企业的发展。繁荣后期采取稳健型财务战略, 实现资产规模的平稳扩张。

3. 经济衰退阶段, 是宏观经济环境和市场环境日趋紧缩的季节。

这时, 企业处于较恶劣的外部环境中。市场订货不足, 商品滞销, 生产下降, 资金周转不畅, 利润下调。企业在各方面都会遇到很多困难。这一阶段企业应采取防御收缩型财务战略, 减少甚至停止扩张, 保证主导业务的资源利用, 减少存货, 调整资产配置, 减少现金支出。经济衰退既有破坏作用, 又有"自动调节"作用。在经济衰退中, 一些企业破产, 退出商海;一些企业亏损, 陷入困境, 寻求新的出路;一些企业顶住恶劣的气候, 在逆境中站稳了脚跟, 并求得新的生存和发展。

(二) 财务战略选择必须与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相适应

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都高的战略会使企业的总体风险处于很高的位置, 增加企业破产的可能, 不利于企业的健康成长;而两个风险都低尽管可以控制总体风险, 但企业的价值往往被低估, 发展速度较慢。企业应该运用两者反向搭配, 使财务风险服务于经营风险。企业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应该运用不同的财务战略。企业一般都要经过创立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

1. 创立期。

现金需求量大, 内部积累一般满足不了资金缺口, 需要大规模举债经营, 因而存在着很大的财务风险。由于对未来的经营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经营风险控制比财务风险控制更重要。因此, 此阶段企业的资金来源一般是低风险的权益资本, 股利政策一般采用低股利或零股利政策。

2. 成长期。

虽然有很大的资金需求, 但经营风险降低, 销售快速增长, 企业开始产生现金流入, 一般可以考虑适当的现金股利政策来吸引新的投资者。此阶段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新进入的权益资金和少量的负债, 资产负债率上升。

在创立期和成长期企业应采取扩张型财务战略。

3. 成熟期。

产生了大量的现金流, 企业经营风险很小。企业运用财务杠杆效应, 大量负债筹资进行合理避税。由于很难找到原先报酬率的项目, 一般是提高现金股利政策。采取稳健型财务战略。

4. 衰退期。

现金净流量持续减少, 缩减投资规模, 因而财务战略应转到使用短期借款, 股利政策一般采用向股东支付较高股利。采取防御收缩型财务战略。

(三) 财务战略选择必须与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相适应

经济增长方式是指一个国家 (或地区) 经济增长的实现模式, 它可分为粗放型和集约型方式两种形式。粗放型增长模式是指产出的增长主要依靠扩大资本和劳动等的投入来实现的增长方式。由于不依赖技术进步, 表现在投入产出比上的效益指标没有明显的提高;集约型增长模式指的是产出的增长主要依靠技术进步, 提高要素生产率实现的增长方式, 表现为投入产出指标的不断提高。长期以来, 粗放型是我国企业长期以来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由于这种增长方式过多的依靠各种资源的大量消耗来实现增长, 主要依靠劳动力和资本的投入, 强调数量增和以外延方式为主的增长特征。由于资源配置能力差, 并且缺乏相应的技术水平, 企业生产能力和真正的长期增长实际上受到了制约。目前, 企业经济增长的方式主人能够在随着社会的进步从粗放增长向集约增长的发展。为适应这种转变, 财务战略需要进行调整。

一方面, 突出投资战略, 提高资源配置能力和效率。主要从生产要素配置, 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等基础环节入手, 实现基础项目相对于经济增长的超前发展, 在财务投资的规模和方向上提供长期发展的条件。

另一方面, 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现代企业财务制度, 明晰产权, 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实现资本结构最优化。在财务资源配置上以效益最大化和本金扩大化为目标, 对追求短期数量增长进行约束, 对集约经营与技术创新的行为取向进行强化, 限制高投入、低产出对资源的耗用, 使得企业经营集约化、高效率得以实现。

企业财务战略 篇2

财务战略对企业战略管理的促进作用

常言道:“三年发展靠机遇,十年发展靠战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各企业、行业间竞争日趋激烈。企业想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并立于不败之地,就需要制定一个科学的发展目标和战略规划。这就是企业的发展战略,是企业在对现实状况和未来趋势进行综合分析和科学预测的基础上制定的,对企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一、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 制定和实施发展战略,将有助于企业提高决策水平,强化风险管理,提升企业经营效益,同时,发展战略可以为企业认准市场定位,明确企业的发展方向。有了发展战略,企业的执行层就有了行动的指南,避免了盲目决策、浪费有限的资源或丧失发展机会。值得一提的是,发展战略是企业管理和内部控制的最高目标。 如何来制定企业的发展战略呢?企业应当从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两个方面,结合考虑国内外市场需求变化、宏观经济政策、技术发展趋势、行业及竞争对手状况、自身优势与劣势等影响因素,来制定发展战略。具体分析过程如下图: 经过战略分析后,企业确定自身的发展目标,编制战略规划。在制定发展目标时,必须注意两个问题:首先发展目标不能脱离实际和过于激进,应当突出主业,否则会导致企业过度扩张或经营失败。其次发展目标也不能过于保守,否则将会丧失发展机遇和动力。 二、财务战略在企业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和内容 作为发展战略子系统的财务战略,它是从属于企业整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筹集到适度的资金并合理投放,以实现企业整体战略,同时财务战略又与企业其他战略保持着动态的联系,努力使其能够支持其他子战略。在对企业资金运筹进行总体规划时,财务战略应对企业资金运筹的总方向、总方针、总目标等重大财务问题进行考虑,成为企业所有财务活动的行动指南。财务战略有一个“资金固定化”的特性,资金一经投入使用,其使用方向和规模在短时间内很难予以调整,这就导致了财务战略在制定与实施方面具有复杂性和艰巨性。 根据各个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发展战略,财务战略的内容主要包括筹资战略、投资战略、收益分配战略、并购战略等。 第一,筹资战略,是依据企业内外环境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以适应整体战略的要求,对企业的筹资目标、原则、结构、渠道与方式进行长期、系统的谋划。筹资必须遵循低成本原则、稳定性原则、可得性原则、提高竞争力原则,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最佳组合,来构筑既体现战略要求又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筹资战略。在运筹筹资战略的时候,要注意和考虑以下几个问题:筹资的两大来源(筹资渠道)负债与所有者权益;不同来源的资金成本是有差异的,债务资金有利息抵税的效应,通常情况下,债务资本成本低于权益资本成本;需要重视资本结构问题;筹资的法律要求。 第二,投资战略,主要解决战略期间内投资的目标、原则、规模、方式等重大问题,需要明确其投资目标、投资原则、投资规模和投资方式。我们可以运用一些投资评价指标,如投资回收期、净现值等,来分析、决定投资策略。 第三,收益分配战略,是将企业的收益在其利益相关者之间进行分配,重点是对股利的分配,为了促进公司长远发展、保障股东权益、保证公司股价在较长时期内基本稳定,根据股利分配战略目标的要求,通过制定恰当的股利分配政策来确定是否发放股利、发放多少股利以及何时发放等重大方针政策问题。在实际工作中,通常有以下几中股利政策可供选择:剩余股利政策;固定或稳定增长的股利政策;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 第四,并购战略,企业的发展可以通过内部发展和并购发展,但实施并购战略通常可以达到快速实现战略和经营目标、扩大市场份额、补充或获得资源与能力、获得协同效应等目的。在收购完成后,必须对目标企业进行战略整合、业务整合、制度整合、组织人事整合和企

业文化整合,才能实现并购目标。 三、财务战略在企业发展战略中的实际应用 现举例说明财务战略的部分内容:A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近几年业绩一直很稳定,公司的股东希望每期获得的股利趋于平稳,且投资者对于股价稳定的要求较高。为扩大生产能力,A公司计划在投资6000万购置一批设备,公司目标资本结构下权益乘数为2,公司税前利润为6000万元,所得税率为25%。要求:按剩余股利政策计算A公司应分配的现金股利为多少;假定A公司采用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固定股利支付率为40%,在目标资本结构下,计算为购置该批设备需要从外部筹集自有资金的金额;假定A公司采用固定或稳定增长的股利政策,固定股利为1500万元,稳定的股利增长率为5%,从以后开始执行稳定增长股利政策,在目标资本结构下,计算20为购置该批设备需要从外部筹集自有资金的金额;假定A公司采用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低正常股利为1300万,额外股利为净利润超过万元的部分的10%,在目标资本结构下,计算20度为购置该批设备需要从外部筹集自有资金的金额;分析判断A公司最应该选择的股利政策。 解:20净利润=6000*(1-25%)=4500万元 已知权益乘数=资产/所有者权益=2 权益资金所占的比例=1/2*100%=50%,负债资金所占的比例=1-50%=50% 年投资所需权益资金=6000*50%=3000万元 年应分配的现金股利=4500-3000=1500万元 2010年公司留存利润=4500*(1-40%)=2700万元 2011年外部自有资金筹集金额=3000-2700=300万元 2010年发放的现金股利=1500*(1+5%)*(1+5%)=1653.75万元 2010年公司留存利润=4500-1653.75=2846.25万元 2011年外部自有资金筹集金额=3000-2846.25=153.75万元 2010年发放的现金股利=1300+(4500-2000)*10%=1550万元

企业财务战略研究探析 篇3

一、企业财务战略研究现状

目前,国外对“财务战略”这个概念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虽然财务战略涉及到企业战略和财务管理两大领域已达成共识,研究者已按战略目标、战略计划、战略行为等财务战略展开研究,分别从财务战略环境、企业价值系统、价值创造、战略的长远性、导向性等角度对财务战略管理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论述。但是在财务战略的目的、范畴、依据乃至具体含义上仍没有达到一个统一的共识,特别是在财务战略与企业性质以及财务战略参数结合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美国会计学家DavidAllen对财务战略管理的研究可以称其为研究财务战略管理的先驱。DavidAllen撰写的《财务战略管理的应用》是第一部对财务战略管理进行专门研究的著作,他跳出会计与财务的圈子,强调了财务与市场的关系、财务与企业战略的关系。此后财务战略的研究不断深入,在财务的实践中也越来越受重视。在国外,研究者对财务战略研究的重点集中在财务战略管理的基本内容上,以及如何实现由会计职能向战略财务管理的转变上,对财务战略的研究已经超脱财务核算的职能,能站在战略决策的长远视角,结合企业战略关系,研究财务战略的制定、控制、实施和评价。

我国有关财务战略的研究相对国外要多一些,尤其在结合财务战略参数、企业性质等内容上有新的突破。主要表现在:第一,结合企业生命周期研究企业财务战略;第二,结合企业规模和资金需求研究企业财务战略;第三,结合企业核心竞争力和企业性质类型研究企业财务战略;第四、对企业财务战略体系的构建,包括财务战略内容、范畴,财务战略理论依据,财务战略的制定、控制、实施和评价。如陆正飞(1999)提出不同类型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特殊财务战略问题,其中包括中小企业发展的财务战略。魏明海(2001)重点阐述了周期性因素对财务战略产生的影响。王满(2007)以竞争为主线,将财务战略与企业竞争力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跳出了“就财务论财务”的财务战略管理研究模式,按照财务战略管理的实践环节,成功地构建了财务战略决策的选择、实施与控制、计量与评价的财务战略管理框架。

虽然,国内外有关财务战略理论与实务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企业对财务战略制定的必要性,财务战略的实施、控制和评价,财务战略影响参数以及各参数的权数的确定,实证性研究和动态研究不够。相对于成熟的财务管理而言,有关财务战略的界定、战略理论依据、战略思想、核心内容的确定都起步较晚,还有待研究、深化和提升。为适应现代企业走向市场、赢得竞争,有必要深入、系统地研究现代企业财务战略现状,探讨其研究发展方向,建立一套适合我国现代企业的财务战略理论体系,为指导企业实践提供理论上的帮助,为企业赢得市场竞争以及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二、企业财务战略研究趋势

明确财务战略研究现状,重新审视财务战略管理,包括财务战略理论框架、研究内容和范畴、研究方法,拓展财务战略管理新领域。企业财务战略的研究可以从以下方向发展:

其一,财务战略理论框架将趋于完善。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学者对与此应运而生的财务战略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国内研究的时间也不过二十多年,同时,战略理论本身很复杂,对财务战略基础理论的形成有一定影响。因此,这些研究成果大多比较零散且滞后于实践发展,不能很好地指导和预测实践的发展,财务战略实务中出现的问题也对财务战略理论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务战略理论框架是对财务管理和战略管理研究领域的理论进行系统梳理后建立的该领域的理论组织形式,有助于推动该领域实践和理论研究的深入发展。因此,为了指导和推动我国财务战略管理实践以及理论研究的发展,对现有的财务战略理论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分析和深化,形成统一而又严密的理论框架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对财务战略理论的研究形成财务战略体系框架,将有助于更深层次发现和把握财务战略的本质特征,也为财务战略管理实践进行科学的导航,更好地运用财务战略管理。同时,通过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推动理论,建立和完善战略基础理论,构建符合我国实际的财务战略理论框架。随着财务战略理论框架的建立和完善,人们对财务战略的本质范畴,内容和目的,制定、实施、控制和评价,乃至研究方法、手段等将会逐渐达成共识。

其二,“信息高速公路”将会拓展财务战略研究领域。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企业财务战略研究提供了可行的数据平台,利用信息平台来扩展企业财务战略研究的范围。在我国企业中,中小企业占企业比重的比率达99%以上,而绝大多数中小型企业是民营企业,产权和集权高度统一,管理不规范,缺少数据平台。这势必造成对中小企业财务战略研究数据取证难的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运用,中小企业逐渐通过建立EDI、网站等数据平台,甚至运用电子商务形成大量的数据交换信息,推动企业财务信息的全球化、规范化和信息快速交换得以逐步实现。因此,“信息高速公路”的产生发展将为扩展财务战略研究提供数据保证,并将财务战略的研究引向纵深。

其三,持续、动态和实证的财务战略理论研究将得到加强。传统的财务战略理论由于缺乏数据平台、战略意识以及自身复杂性等影响,对其持续、动态和实证研究关注不够。目前,财务战略理论研究还没有上升到学科的高度来加以系统的研究与开发,许多从事企业财务管理的管理者还停留在经验管理上,学者又停留在单纯的理论上,二者没有形成合力。尤其是财务战略研究对象和企业财务战略内外环境的复杂性,要求企业必须以动态的眼光研究与探索可持续的财务理论,动态分析当前环境下影响财务战略的各种因素。对财务战略而言,战略环境影响因素分析非同一般,对它的分析不是针对过去和现在,而是结合企业各战略影响因素面向未来的分析,因此应强调环境因素的持续、动态和实证趋势分析。如将生命周期因素、企业核心竞争力因素等用到财务战略管理实践中的持续、动态和实证研究将会流行起来。因此,简单的理论描述已经不能得到满足,在此基础上通过理论对比总结,用动态、持续的财务战略理论指导财务战略实践,实践推动理论,即通过对企业的持续、动态和实证研究来完善财务战略理论体系将是今后的研究趋势。

其四,财务战略意识将不断提升。当前,财务战略管理思想作为一种新的管理平台,已经渗透到各行业以及各单位甚至到各职能部门。企业必须认识到财务战略是企业战略的核心战略,是围绕企业战略而开展的职能层面上的战略,能为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资金保障。财务战略管理意识要求企业上下必须围绕企业战略管理核心,处理好企业战略和财务战略的关系,充分认识财务战略管理对企业管理发展的重要性及财务战略的重要地位。财务战略不仅为企业战略目标和各种竞争战略的实现提供资金上的保证,与其他职能战略共同支撑企业战略,它还通过资金链及综合的财务信息将企业各个层次的战略有机地联结在一起,成为协调企业各层面上战略之间关系的桥梁和纽带。企业还应充分认识到树立牢固战略意识是实施财务战略的前提,用战略意识来指导企业长远、健康、持续发展。企业通过树立财务战略意识,加强财务战略研究,从战略的方位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拓宽融资渠道,有效融资,进行可行性投资,合理分配。因此,随着战略管理的普遍推行,以及对财务战略本身的职能属性和财务战略在企业战略中的重要性认识,财务战略意识将会不断提升。

其五,研究方法将更注重实证研究。研究方法是人们解决科学问题时所采取的一些基本手段、途径和规则,是人们在从事科学研究过程中不断总结、提炼出来的,它对于学术规范的形成和完善有很重要的意义。任何一项理论研究,都要寻找到科学的研究方法,这种科学性从某一角度看是方法的恰当性。当然,要寻找到科学的研究方法可能是一个摸索的过程,是一个在不断地相互影响、相互结合、相互转化的动态发展过程,是人们在从事科学研究过程中不断总结、提炼的过程。目前财务战略理论的研究大多数采用的是“理论导向型”研究,一般包括文献查阅法、观察法、问卷调查法、行为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概念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这种“理论导向型”研究方法是以企业战略理论发展逻辑来分析研究财务战略的,使得研究思路单一,缺乏实证性,无法使研究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可能出现对同一财务战略问题由于不同角度的分析得到不同的分析结果。而实证研究方法要求有严密的实证论证过程和对结论的检验,是对自然规律的正确解释。因此,在今后财务战略的研究中将更多地注重实证研究,它的价值在于理论联系实际,对财务战略理论问题进行探索。这主要原因是就我国目前已经具备了实证研究所需的基本条件,证券市场的发展及其全球信息一体化和标准化的过程为实证研究提供了数据信息的可能。最终通过实证研究所得出的结论能在更大程度上对企业财务战略理论发挥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企业财务战略研究探析 篇4

一、企业财务战略研究现状

目前, 国外对“财务战略”这个概念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虽然财务战略涉及到企业战略和财务管理两大领域已达成共识, 研究者已按战略目标、战略计划、战略行为等财务战略展开研究, 分别从财务战略环境、企业价值系统、价值创造、战略的长远性、导向性等角度对财务战略管理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论述。但是在财务战略的目的、范畴、依据乃至具体含义上仍没有达到一个统一的共识, 特别是在财务战略与企业性质以及财务战略参数结合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美国会计学家David Allen对财务战略管理的研究可以称其为研究财务战略管理的先驱。David Allen撰写的《财务战略管理的应用》是第一部对财务战略管理进行专门研究的著作, 他跳出会计与财务的圈子, 强调了财务与市场的关系、财务与企业战略的关系。此后财务战略的研究不断深入, 在财务的实践中也越来越受重视。在国外, 研究者对财务战略研究的重点集中在财务战略管理的基本内容上, 以及如何实现由会计职能向战略财务管理的转变上, 对财务战略的研究已经超脱财务核算的职能, 能站在战略决策的长远视角, 结合企业战略关系, 研究财务战略的制定、控制、实施和评价。

我国有关财务战略的研究相对国外要多一些, 尤其在结合财务战略参数、企业性质等内容上有新的突破。主要表现在:第一, 结合企业生命周期研究企业财务战略;第二, 结合企业规模和资金需求研究企业财务战略;第三, 结合企业核心竞争力和企业性质类型研究企业财务战略;第四、对企业财务战略体系的构建, 包括财务战略内容、范畴, 财务战略理论依据, 财务战略的制定、控制、实施和评价。如陆正飞 (1999) 提出不同类型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特殊财务战略问题, 其中包括中小企业发展的财务战略。魏明海 (2001) 重点阐述了周期性因素对财务战略产生的影响。王满 (2007) 以竞争为主线, 将财务战略与企业竞争力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跳出了“就财务论财务”的财务战略管理研究模式, 按照财务战略管理的实践环节, 成功地构建了财务战略决策的选择、实施与控制、计量与评价的财务战略管理框架。

虽然, 国内外有关财务战略理论与实务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企业对财务战略制定的必要性, 财务战略的实施、控制和评价, 财务战略影响参数以及各参数的权数的确定, 实证性研究和动态研究不够。相对于成熟的财务管理而言, 有关财务战略的界定、战略理论依据、战略思想、核心内容的确定都起步较晚, 还有待研究、深化和提升。为适应现代企业走向市场、赢得竞争, 有必要深入、系统地研究现代企业财务战略现状, 探讨其研究发展方向, 建立一套适合我国现代企业的财务战略理论体系, 为指导企业实践提供理论上的帮助, 为企业赢得市场竞争以及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二、企业财务战略研究趋势

明确财务战略研究现状, 重新审视财务战略管理, 包括财务战略理论框架、研究内容和范畴、研究方法, 拓展财务战略管理新领域。企业财务战略的研究可以从以下方向发展:

其一, 财务战略理论框架将趋于完善。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我国学者对与此应运而生的财务战略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国内研究的时间也不过二十多年, 同时, 战略理论本身很复杂, 对财务战略基础理论的形成有一定影响。因此, 这些研究成果大多比较零散且滞后于实践发展, 不能很好地指导和预测实践的发展, 财务战略实务中出现的问题也对财务战略理论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务战略理论框架是对财务管理和战略管理研究领域的理论进行系统梳理后建立的该领域的理论组织形式, 有助于推动该领域实践和理论研究的深入发展。因此, 为了指导和推动我国财务战略管理实践以及理论研究的发展, 对现有的财务战略理论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分析和深化, 形成统一而又严密的理论框架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对财务战略理论的研究形成财务战略体系框架, 将有助于更深层次发现和把握财务战略的本质特征, 也为财务战略管理实践进行科学的导航, 更好地运用财务战略管理。同时, 通过理论指导实践, 实践推动理论, 建立和完善战略基础理论, 构建符合我国实际的财务战略理论框架。随着财务战略理论框架的建立和完善, 人们对财务战略的本质范畴, 内容和目的, 制定、实施、控制和评价, 乃至研究方法、手段等将会逐渐达成共识。

其二, “信息高速公路”将会拓展财务战略研究领域。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企业财务战略研究提供了可行的数据平台, 利用信息平台来扩展企业财务战略研究的范围。在我国企业中, 中小企业占企业比重的比率达99%以上, 而绝大多数中小型企业是民营企业, 产权和集权高度统一, 管理不规范, 缺少数据平台。这势必造成对中小企业财务战略研究数据取证难的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运用, 中小企业逐渐通过建立EDI、网站等数据平台, 甚至运用电子商务形成大量的数据交换信息, 推动企业财务信息的全球化、规范化和信息快速交换得以逐步实现。因此, “信息高速公路”的产生发展将为扩展财务战略研究提供数据保证, 并将财务战略的研究引向纵深。

其三, 持续、动态和实证的财务战略理论研究将得到加强。传统的财务战略理论由于缺乏数据平台、战略意识以及自身复杂性等影响, 对其持续、动态和实证研究关注不够。目前, 财务战略理论研究还没有上升到学科的高度来加以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许多从事企业财务管理的管理者还停留在经验管理上, 学者又停留在单纯的理论上, 二者没有形成合力。尤其是财务战略研究对象和企业财务战略内外环境的复杂性, 要求企业必须以动态的眼光研究与探索可持续的财务理论, 动态分析当前环境下影响财务战略的各种因素。对财务战略而言, 战略环境影响因素分析非同一般, 对它的分析不是针对过去和现在, 而是结合企业各战略影响因素面向未来的分析, 因此应强调环境因素的持续、动态和实证趋势分析。如将生命周期因素、企业核心竞争力因素等用到财务战略管理实践中的持续、动态和实证研究将会流行起来。因此, 简单的理论描述已经不能得到满足, 在此基础上通过理论对比总结, 用动态、持续的财务战略理论指导财务战略实践, 实践推动理论, 即通过对企业的持续、动态和实证研究来完善财务战略理论体系将是今后的研究趋势。

其四, 财务战略意识将不断提升。当前, 财务战略管理思想作为一种新的管理平台, 已经渗透到各行业以及各单位甚至到各职能部门。企业必须认识到财务战略是企业战略的核心战略, 是围绕企业战略而开展的职能层面上的战略, 能为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资金保障。财务战略管理意识要求企业上下必须围绕企业战略管理核心, 处理好企业战略和财务战略的关系, 充分认识财务战略管理对企业管理发展的重要性及财务战略的重要地位。财务战略不仅为企业战略目标和各种竞争战略的实现提供资金上的保证, 与其他职能战略共同支撑企业战略, 它还通过资金链及综合的财务信息将企业各个层次的战略有机地联结在一起, 成为协调企业各层面上战略之间关系的桥梁和纽带。企业还应充分认识到树立牢固战略意识是实施财务战略的前提, 用战略意识来指导企业长远、健康、持续发展。企业通过树立财务战略意识, 加强财务战略研究, 从战略的方位统筹规划, 突出重点, 拓宽融资渠道, 有效融资, 进行可行性投资, 合理分配。因此, 随着战略管理的普遍推行, 以及对财务战略本身的职能属性和财务战略在企业战略中的重要性认识, 财务战略意识将会不断提升。

其五, 研究方法将更注重实证研究。研究方法是人们解决科学问题时所采取的一些基本手段、途径和规则, 是人们在从事科学研究过程中不断总结、提炼出来的, 它对于学术规范的形成和完善有很重要的意义。任何一项理论研究, 都要寻找到科学的研究方法, 这种科学性从某一角度看是方法的恰当性。当然, 要寻找到科学的研究方法可能是一个摸索的过程, 是一个在不断地相互影响、相互结合、相互转化的动态发展过程, 是人们在从事科学研究过程中不断总结、提炼的过程。目前财务战略理论的研究大多数采用的是“理论导向型”研究, 一般包括文献查阅法、观察法、问卷调查法、行为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概念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这种“理论导向型”研究方法是以企业战略理论发展逻辑来分析研究财务战略的, 使得研究思路单一, 缺乏实证性, 无法使研究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可能出现对同一财务战略问题由于不同角度的分析得到不同的分析结果。而实证研究方法要求有严密的实证论证过程和对结论的检验, 是对自然规律的正确解释。因此, 在今后财务战略的研究中将更多地注重实证研究, 它的价值在于理论联系实际, 对财务战略理论问题进行探索。这主要原因是就我国目前已经具备了实证研究所需的基本条件, 证券市场的发展及其全球信息一体化和标准化的过程为实证研究提供了数据信息的可能。最终通过实证研究所得出的结论能在更大程度上对企业财务战略理论发挥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企业财务战略 篇5

按:财务向来不是独立的,它与企业战略密切相关,是企业战略里面的核心战略。首先,财务战略是从属于企业战略的,财务战略要体现企业战略要求;其次,财务战略是业务战略取舍和选择的准绳;再次,财务战略也具有系统性和纲领性。财务的战略在企业发展的各个阶段会有不同作用的体现。

随着海尔的企业战略发生变化,新的“人单合一双赢“的管理模式建立在2000多个自主经营体的基础之上,并以它为中心来调动资源,财务部门不能再作为职能管理部门高高再上等业务来找,站在财务角度,企业资源的分配方式、考核激励方式都将有所改变,这给财务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财务战略的建立从了解企业战略开始

建立匹配企业战略的财务战略,并在财务变革中体现财务的价值,海尔CFO谭丽霞认为,首先要了解CEO,了解CEO的企业战略。“如果单纯讲一个财务,就是一个没有灵魂的人,你进入了这个环境,你才有了灵魂,有了你所在环境的烙印”,谭说,她还用了更加形象的比喻,“水和盐本来都是分开的,当这个盐融入水中,水和盐都是咸的,在这个水的分子中都有我们的影响力,你也会随时感受水的温度和变化,这就是财务和环境的关系”。

一个企业里面,财务要做得有影响力,要得到下至员工,上至企业管理层对你的认可,就必须了解CEO的期望是什么。有的CEO不善言辞,不会主动对财务讲自己的要求;有的CEO因为缺乏对财务创造力价值的了解,对于财务工作没有明确的期望。不管是哪一种,CFO都需要主动沟通、了解CEO对你的期望是什么,否则在做的过程之中会出很多的力,但是财务的影响力和价值得不到应有的体现。

谭总对自己使命的定义很明确:上接企业战略,下挂自主经营体,前引管理会计,后联财务会计。

海尔作为一个全球化的企业,海尔的财务在海尔集团全球化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对机会的把握和风险的掌控始终走在前面;对于具体业务单元,财务针对不同层级的自主经营体制定了战略损益表,并形成一个完整考核体系;同时财务通过做好对未来的规划预算和对经济业务的精准核算,与其他因素形成合力,共同推动海尔人单合一双赢模式的实现。

“人单合一双赢”模式下的财务管理

自主经营体不同于财务独立核算的公司法人,所以在日常管理、业绩考核上不能用传统的财务报表来进行,同时由于自主经营体具有很大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并且对信息的及时性有很高的要求,所以财务管理也要针对这些方面来开展。

自主经营体是一个新的组织形态,如何去支持考核就成了一个关键。海尔首先做到的是让自主经营体及时了解自己的损益,并且在此基础上构建一套强有力的核算体系。海尔改变传统业务核算体系事后算账,见数不见人,见果不见因的情况,换之以创新的自主经营体为主体的核算体系,把传统企业的财务报表转化为每个自主经营体的“三张表”,损益表、日清表、人单酬表。传统财务报表的损益表,就是收入减成本、减费用,等于利润;而海尔的损益表则是全新的理念:“收入”,与传统财务报表的收入项相同;“益”(收益),指的是通过做自主经营体、为 1 / 2 用户创造价值而获得的收入;前面两者的差,就是“损”(损失),因为这些数不一定为用户创造了价值,是不可持续的,也就是当前工作的差距。日清表的任务是关闭差距,把这些创新的工作形成每天的预算,每天进行日清。人单酬表把员工的报酬和他为用户创造的价值紧密结合,形成竞争机制,“也就是你所在的团队在为你的目标客户创造价值的同时这个团队有没有增值,这就是参与和约束,你挣得少,在这个企业里头可能你就被淘汰了”,谭说。

第二海尔建立了共享服务中心,把一些财务基础的职能纳入统一的平台,增加了规范内部交易的事先责任流程和更加高效的网上业务系统,相应减少了出纳、报销以及现场服务,以满足数量众多、分布广泛的自主经营体的支持需要。

在这个过程中,海尔还创新式的建立了企业内部信用机制,对每个员工设定信用值,不同信用的人可以享受不同权限的支持,引导员工在遵守规则的前提下享以更大的自由度和操作空间。

第三海尔设立了专业的财务岗位,培养了一批既有专业素质又贴近财务的参谋型人才,包括战略财务、业务财务、技术财务等。这些财务人员会进入具体的自主经营体,更快、更好的为相关业务做出支持。

在支持业务方面,以研发为例,研发人员很容易进入一个误区,即为了技术去研发,而财务会在这个过程中对他作出提醒,告诉他市场规模、竞争状态、研发周期、产品领先性等诸多方面来判断计划是否可行;同时在产品上市以后财务人员会定期提供数据分析模型的结果,帮助业务做交叉分析。

财务的变革是一个立体式的转变过程

在财务影响环节上,海尔由事后转到事前影响,让财务人员和业务组成一个团队,融入到团队中去,把成本控制在设计环节;

在人员安排上,根据需求进行了集中和分散,集中的是基础性、重复性业务,形成了共享服务中心,分散的是业务财务、技术财务,让他们深入每个自主经营体,走专业化道路,更好地配合市场与研发;

在财务职能和服务方式上,增加了一些非传统财务岗位和规范流程,减少了人工操作。

在财务产出上,拓宽财务人员的视野,把产出单一的财务核算变为整个价值链的全流程服务。

最后,海尔在以上环节实施统一的标准,包括品牌、语言、行为、和流程的统一。通过统一的财务语言,达到所有数据按统一规则编写,方便数据共享;统一的品牌要求团队每个成员通过语言、行为和个人价值来为财务品牌增值。

企业在不断发展,内外部环境也在变化,只有紧跟企业战略步伐,立足于对公司业务的支持,因需而变,不断完善,才能构建真正有影响力的财务战略。

根据商业模式制定企业财务战略 篇6

影响企业财务战略制定的因素

首先是政府的影响。如果企业所处的行业是政府鼓励发展的行业,那么企业在制定财务战略的过程中就可以多些乐观;如果企业所处的行业正好是政府宏观调控的目标,那么企业发展所需资金就可能难以通过银行信贷解决,需要直接通过企业的自我积累来解决,财务总监在制定财务战略时就必须保持足够的冷静。

其次是法律和法规的影响。财务总监在制定财务战略时不能违反国家的法律和法规,例如税法、劳动保护法以及公司法等。

此外,企业财务战略的制定还受到企业其他职能部门战略、企业产品生命周期以及企业所处经济周期的影响。

财务战略制定的原则

原则一:财务战略要和企业产品的生命周期相匹配。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常常会受到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的威胁。当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均较高时,企业将有可能面临财务危机,这就会影响企业的信用评级,不利于企业的健康成长;当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都比较低时,企业总体风险处于较低水平,但这时企业价值往往会被低估,公司股票很容易被恶意收购。因此,财务总监在制定财务战略时一定要控制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不能让它们同时居高不下或同时在较低水平徘徊。

企业在初创时,产品还在试制阶段,未来的经营情况难以预料,这时的经营风险往往很高,企业对资金的需求量也很大。如果企业依靠大量借款来满足自身对资金的需求,就会存在很大的财务风险,因此,这一时期企业在制定财务战略时要把稳定增长放在首要位置。创业者自筹资金是主要的融资来源,企业也有可能吸引到风险投资者进行投资。此时,企业不断在进行投资,资金需求量很大,趋向于采用零股利政策。

当企业进入成长期,产品有可能试制成功,并且在市场上有了一定的知名度时,经营风险降低,这时就可以承受一定的财务风险。所以,企业可以采用扩张型财务战略,即凭借良好的财务状况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并将所获资金用于扩大生产规模,推动品牌建设,为公司未来的发展作好规划。此时的股利政策应为少量股利。

当企业进入成熟期,产品在社会上的认可度很高,市场份额保持较高水平,企业的经营风险很小且经营活动可以产生大量的现金流。此时,企业可以采用积极的财务战略,可以对外大量举债来进行筹资。由于投资机会变得狭窄,资金需求降低,因此企业可以提高股利支付率,把富余的资金分配给股东。

当企业衰退期来临,产品已经过时,销售量不断下滑,企业之间的竞争激烈,价格战已无利可图。这时如果不能开发新产品,企业将面临倒闭的风险。因此,在这期间的财务战略应为:在确认企业财务状况良好且负债不多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压缩老产品成本、积极举债的方法开发新产品。

原则二:财务战略的制定应与经济周期相适应。

经济周期是指经济运行过程中,经济扩张、经济紧缩交替更迭并且循环往复的一种现象。宏观经济周期分为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四个阶段。企业处在不同的经济周期应采取不同的财务战略。

虽然绝大多数的企业在制定财务战略时都遵循以上的规律行事,但是苏宁电器却逆势而为。苏宁在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之际,不仅在中国的多个城市新开数百家店面,还收购了日本家电业元老——LAOX公司,并且一举收购了镭射电器,将经营的触角伸到了香港地区。金融危机中的并购行为,是苏宁集团结合其在日本市场和香港地区市场的未来发展规划,在对收购成本、风险、效益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后作出的决定。通过并购,苏宁电器将可以凭借其品牌基础在日本市场和香港地区市场快速建立规模化经营网络,运用本土化管理团队,能够有效地缩短进入市场的培育时间。

原则三:财务战略制定应与企业的商业模式相适应。

一个公司财务战略的制定不仅仅要与企业产品的生命周期、经济周期相适应,还应与企业的商业模式相适应。

经过多年的不断扩张,苏宁集团从一个经营空调的小商店逐渐成长为拥有众多连锁店的商业集团,公司的业务和资源也逐渐变得分散。如果苏宁的企业财务战略不能考虑到这种商业模式的转变给公司内部控制(尤其是财务控制)所带来的挑战,公司的业务和资源将会被集团下属的各部门占有和侵蚀。这样,将不利于整个集团业务与资源的整体运作,并大大削弱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因此,2007年苏宁的集团高层提出建立一个统一的财务大后台,以适应公司跨区整合的战略规划。从2008年开始,苏宁开始设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即把各连锁店的财务职能分离出来,成立独立的部门。该部门整合了苏宁电器35个大区所有门店的2000名财务人员(不包括收银员),根据公司业务流程和会计核算的内容,这些财务人员被划分到应收账款、应付账款、总账会计、资金结算等部门,各部门再细分为不同的业务小组。在精细的分工下,财务共享中心的财务人员按一定流程和要求完成各自的专业工作,通过团队协作完成每一笔业务。

经过财务组织的整合,苏宁电器使所有的有形资源都能够集中管理,可以优化利用资源。现在,财务总监只需点击鼠标,就可以了解各分公司的任何一笔财务账目;总部的一个变价指令,可以瞬间在全国的千家门店同时实现。经过整合后,企业的内部管理变得更加透明,财务人员的专业化素质大大提高。

从以上苏宁集团的案例中,我们能够发现,当企业的商业模式发生转变时,企业财务战略也要随之变化,否则,集团高层将控制不住整个集团的财务运作,企业战略的实施也会失去保证。

当前的企业处在一个变革的时代,一个充满商机的时代,新的商业模式不断涌现。财务总监在企业创新商业模式前一定要思考一些问题:企业采用这种商业模式能够满足哪些客户的需求?企业需要哪些资源,这些资源是否容易获得?是否需要大量资金作支持?如何筹集到这些资金?如何整合资源才能够保持竞争优势?这种商业模式的赢利点有哪些?该赢利模式是否容易被别人复制?……对这些问题的思考直接影响着财务战略的制定。

制定财务战略的步骤

第一,建立财务模型分析未来企业的运营状况。

在制定企业财务战略之前,财务总监需要收集与企业战略发展相关的一系列资料。例如,各业务单位经营业务的历史数据,包括这些业务单位所从事的业务地理分布、市场份额、客户细分、价格战略等;历史财务数据,包括现金流量表、利润表以及资产负债表等。把这些资料收集齐全后,财务总监可以对未来几年的利率、税率、通货膨胀率和各业务市场份额进行假设,根据假设的结果对企业总销售额、利润总额等进行财务预测。

第二,进行财务战略选择。

家电企业财务战略选择 篇7

关键词:家电企业,生命周期,财务战略

一、初创期财务战略

当家电企业正式注册成立并开始投入生产时, 企业便步入了初创期。生存与发展, 是此时企业战略的主要方向。企业的主要战略目标是开发具有针对性的产品市场。首先, 企业需要根据市场进行各方面开拓, 增大规模, 使产品有很好的销路, 并在进入市场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同时, 企业也会将尽可能多的利润进行资本化, 以便更好地吸引资金来支持企业发展。一般来说, 到达成长期需要5~10年的时间, 有时也许会更长;其次, 公司的发展成果暂时还不明显, 发展依然艰难。如果没有把握好时机进行扩张, 在生产的规模上就会一直处于最初的水平。这个时期, 企业的制度也不会改变, 各方面的管理也会保持原有状态。这样的状态会让企业处于一个比较灵活的发展空间, 行业状态如果不是很好, 不如停下一切工作, 或者是转行。所谓“船小好调头”在这里很适用;第三, 就企业自身而言, 生存环境极其困难。如资金短缺、产品质量不过关等原因, 都会造成企业的破产歇业, 从这一方面来讲, 这种类型的企业一般也就是5年左右的寿命。

根据企业的资金特点和制定的资本运营规划, 企业要想熬过这一阶段, 最大化地优化企业财务资源尤为重要。这时, 为了继续扩大企业的发展规模, 企业依然要加大筹集资金的力度。只有筹到了贷款, 才有可能去丰富人力、财力、物料方面的资源, 才有可能去解决在生存与经营中遇到的资金缺口问题。特别需要注意的是, 企业必须根据自身在未来的发展状况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融资方法, 保证资金链的连续。处于初创期的企业, 经营风险是很高的。因此, 不能采取类似负债经营等高风险的融资手段, 而需要采取财务风险较低的融资方法, 比如权益资本融资。企业可以考虑以吸收借款的方式来融资。比较通行的一种方法是, 通过买壳上市以实现迅速上市, 这样可以从中获得支持资金。

当企业处于初创期时, 利润较低且时常处于波动状态。企业的筹资途径在这一时期会受到很多限制。因此, 企业主要以内部的留存收益来获得其资金支持。股东们要想在企业的初创期有所分红, 必须再投入一些资金。但是, 这种方式是不可行的。因为, 这往往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风险, 股东们也不会有这个意愿。因此, 为满足企业的正常运营, 企业可以采用零分配股利的政策, 将留存收益积累用于企业未来的经营和发展。

二、成长期财务战略

当家电企业的发展步入成长期时, 企业开始生产各种各样的产品, 逐渐走向多元化生产模式, 完全走入市场。成长期是企业发展历程中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战略目标与初创期有很大的不同, 此时企业的首要任务是增强自身各方面的能力, 不断壮大。

处在成长期的企业应把主要目光集中在产品产量和市场占有率上, 以便将更多的同行业竞争者甩在身后。为了使企业的这个战略目标成功实现, 企业就必须提高销售费用的比例, 帮助产品在市场中的销量处于领先地位。因而, 这一时期企业的资金耗用量是相当大的。基于以上原因, 提高企业的资本运营效率就显得尤为重要, 企业战略制定者必须使企业中的各种财务资源充分得到利用, 才能有效地促进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由上述分析可知, 企业的产品销量连年攀升, 随之而来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入也会不断增加。在这种情况下, 企业无论是选择债务贷款性融资还是选择权益性融资相对于之前都方便很多。虽然贷款变易, 但是竞争也愈演愈烈。若选择上市的方法融资, 企业需为新股东与投资者讲述清楚企业的发展前景, 这就要求企业有一个明确的市场定位, 只有前景客观、可靠、有说服力, 才能获得投资者的青睐, 以此来吸收足够的资金支持企业发展壮大。当然, 发行可转换债券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但这种方法往往受到成长期企业的青睐, 它一般适用于高速发展时期的企业。若非此类型的企业采用这种方式, 投资者将会要承担更大的风险, 也会相应地要求更高的利率, 这对企业本身来说, 无疑加重了负担。当然, 一个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有很多种筹集资金的方法, 并且每一种方法都有其成本和风险, 每个企业都应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权衡。

企业投资的重点是要在市场上设立专有品牌、学习更先进的技术来降低产品成本等。因此, 企业可以考虑将投资整合为一体化的模式, 充分利用企业产品所具有的独特竞争力, 延长企业的产品价值链, 向更深层次和更广范围发展, 来达到扩张的目的。

这一个阶段中, 企业盈利能力逐渐增强。此时, 企业有一定规模的现金流入, 在保证投资所需资金充裕的情况下, 企业可以适当提高自己的股利支付率。一方面可以为其进一步的权益筹资做准备, 因为上市公司在进行股票发行时要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和检查, 并如实告知并解释本公司在上市后三年内的现金股利情况;另一方面较高的股息可以使更多的中小投资者前来投资, 使得公司的股票具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相对较高的股息可以向市场传达出有关企业的利好消息, 更有利于企业股价的维稳。

三、成熟期财务战略

我国家电企业的成熟期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1) 规模扩大, 战略计划完善; (2) 企业内部核心竞争力增强, 利润增长的潜在点多; (3) 创新能力提高, 抗风险能力提升。成熟期的企业有着更加合理的制度体系, 不会因为就某个领导的缺失, 而致使企业出现动荡。

财务状况的好坏对成熟期的企业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因此, 在这个阶段, 企业的核心问题就是财务问题。这时, 企业已具有一定的盈利能力, 生产、销售各方面的技能都日趋成熟。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是此时的核心目标。因此, 我们不仅仅需要关注此时企业在盈利方面的能力, 更要关注未来的盈利潜力。当然, 在此之中, 应该密切关注企业即将面临的不确定因素, 以企业的持续性发展为落脚点。企业此时整体运行平稳, 资金量充足, 处在发展的鼎盛时期, 所以更要重视企业自身的长远发展。既不能单纯得关注利润总额, 也不能盲目地急速扩大销售额。因为在前期发展的基础上, 企业的产品已经有了稳定的市场占有率, 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认可。此时企业不应把主要人力、财力用于扩大客户群, 而应努力保持现有市场份额。建立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有助于企业的持续发展, 平衡风险和收益。由于企业价值的概念兼顾了在未来发展中的长远利益, 因此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也可以使管理者更清楚地权衡投资回报中时间成本的多少, 避免企业只注重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

成熟期时, 企业的业务基本处在稳定状态, 筹集资金的能力大大增强, 因此应向筹资多元化方向发展。资金在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中渐渐流入企业, 筹资活动流出的现金也越来越多, 企业步入强盛时期, 抵抗风险的能力也在慢慢增强。此时, 如果企业的发展潜力较弱, 后劲不足, 就会很快被一些快速发展的同行业企业所挤压淘汰, 从而急剧走向衰退和灭亡。因而, 使成熟期的企业在有效保持自身市场份额的同时不断提升企业整体价值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战略目标。

当企业步入产品回报期时, 净现金流入不断增长。企业的对外投资额逐渐降低。由于企业此时拥有丰厚的资金储备, 已从初始创业时的贷款期进入还款期。从企业的长远发展角度来看, 在资金富裕的时候, 企业可以考虑收购相关有补充强化效益的企业, 取消非核心部门, 不断实现企业资本结构的优化, 从而提高投资回报率。这里所指的取消非核心部门, 是指可将企业的部分子公司或者产品线转给其他企业, 使企业资金集中于主要经营的业务上。

在这个时候, 企业面临的经营风险逐渐降低, 可以重点考虑债务融资。由上述分析, 我们了解到企业此时的现金流量充足, 很难出现财务风险, 但再投资对于企业来说也没那么重要了。在这种情况下, 企业应采取多元化的投资战略。在这种投资战略下, 企业的利润增长空间会进一步扩展, 企业的寿命也理应由此得到延长。

在这一时期, 当某项产品没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时, 应及时停止该产品的生产经营。如果企业的竞争力足够强大, 可以兼并或者收购一些有发展前景的公司, 使内外部的资源配置更加优化, 不断增加产品的市场份额。但如果并购失败了, 企业自身的发展也很有可能出现危机。在投资战略的实施中, 目标企业的选择尤为重要。首先, 目标企业的发展潜力是应重点考虑的一个方面。评估企业的潜在价值可以从竞争能力、管理水平和对突发情况的应对能力等几个方面来考察;其次, 再考虑收购方和目标企业的关联度, 选择与其高度相关的企业;最后, 应考虑目标企业的大小和能力与并购企业的适应问题。若选择规模较小的目标企业, 则无法有效提升并购企业的发展速度;相反, 若选择规模过大的目标企业, 则会产生很多不必要的并购成本, 加大企业整合难度。

成熟期的企业, 未来的发展前景将进一步下降, 但企业有充裕的现金流和大规模的资本积累, 企业的财务状况相比于之前已经有了实质性的改善。企业可以很容易地筹集到所需要的资金, 有能力支付高额的股息来满足股东的期望。这时若将大部分的收益留存于企业内部, 将会加重企业的潜在风险。因为这时的企业并不需要大规模的投资, 较高的留存收益造成企业的资金不能得到高效运用, 这无疑会降低企业的整体回报率。因而, 此时应适当提高企业的股利分配率。这有两个好处:第一, 有利于获得期望高收益的投资者的青睐;第二, 有利于对前期股利分配较少做出补偿, 增加投资者的信心。

企业管理者应以更加有远见的眼光来制定企业的股利政策, 为了使广大股东对企业的股利政策进行科学预测, 成功跨过企业发展的绊脚石, 可以考虑在一定限度内, 维持平稳的股息。

四、衰退期财务战略

家电企业在衰退期的显著特点是:企业规模死板老化, 进行扩张几乎是不可能的, 盈利能力急剧下滑, 对风险采取消极的应付态度。对于企业而言, 当处在衰退期, 其最后的结局无外乎两种:一种情况是逐渐走向破产倒闭, 即企业的规模减小, 利润降低, 亏损剧增, 人才严重流失, 最终走向灭亡;另一种情况是企业经过改革出现再生期。

衰退期企业在战略层面的唯一目的是维持和改造。现金流量最大化是这个时期的主要目标, 企业的正常运营需要足够的现金流。所以, 企业净现金流量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企业能否在市场上生存, 能否保持发展的动力, 不仅仅与企业能否取得足够利润有巨大关系, 而且在于企业现金净流量是否充足。处于衰退期的企业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市场稳定而销售量负增长;二是资金回流到位但下一步的投资目标还没有确定。这时的财务目标就自然而然的就是保证资金的顺利回流以及合理使用。确保尽可能大的现金净流量符合本时期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有利于管理人员应对企业资金需要, 同时能够避免企业单纯地盲目追求短期利润。

处于衰退期的企业要从衰退期中再生, 获得再发展的有效策略是“减少产品线, 保留优势产品, 同时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企业此时的特点是原有产品销售量下滑, 市场变小, 价格下调, 导致企业利润被压缩, 财务状况恶劣。这个时候可以通过出售部分非必要的固定资产, 精简企业的经营规模, 利用此类的方法节省支出、回笼资金, 积蓄充足实力进行有效的再投资。企业若能依照这一策略获得再发展, 将使其逐步迈出衰退期, 进入新的发展循环。

此外, 合理有效地运用资金是企业应对经济衰退的重要方式。在这一阶段, 选择可靠的合作伙伴, 确保现金尽快回流对企业也极其重要。为了避免破产、减缓衰退速度, 企业应当在不损害股东利益的原则下进行资本运作。此外, 在经济衰退期间, 企业可以考虑采用并购战略, 通过兼并和重组行业规模较小的竞争对手来实现对市场份额的控制, 并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当然, 并购重组策略要求企业的主导产品仍然获得市场青睐, 同时收购支出不能太大, 因为若目前被收购的企业当前还不能为本企业带来良好的利润, 那么将拖累本企业的后续资本运作。

在紧缩政策失效时, 企业应当实行退出战略。通过出售部分业务、合作承包甚至出售整个企业, 及时退出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不良业务, 逐步使企业从衰退期中走出来。

企业还可以通过进行低投资成本的项目开发来重塑自己的行业地位。此外, 企业现金业务的需求开始下降, 可能产生较多的现金盈余, 这些现金若超过了企业经营的必需量, 可以把这些盈余现金作为股利分发, 高股利分配政策的使用, 一是可以吸引新的投资人;二是可以弥补企业创始时期和发展阶段股东低收益的“历史遗留问题”。

五、再生期财务战略

再生期的显著特点是:由于全方位的改革, 必然会对企业产生影响, 这个时候企业就要注意调整, 学会适应, 根据企业所处的具体环境和自身发展特点不断创新企业的财务战略。一般情况下这种调试阶段不会很长时间, 大体在两年左右。有了新的战略目标, 企业会重新充满活力, 各种不良的现象也会得到改善, 可能会更快地进入盛年期。

参考文献

[1]何兰英, 盛秋生, 王春燕.企业生命周期各阶段的财务特点与财务管理要求[J].理论观察, 2011.12.

[2]何霞.探讨生命周期对企业财务战略的影响[J].市场周刊, 2009.20.

[3]侯龙文.企业财务战略研究[J].财会通讯, 2011.3.

企业财务战略的制定 篇8

一、财务环境

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中, 瞬息万变的外部环境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对环境的把握则是各个企业成为排头兵的先决条件。因此, 各个企业应对环境进行由外至内, 由大至小的分析, 在紧跟国家宏观政策的同时, 知己知彼, 并以财务环境分析为基础, 制定企业财务战略。企业首先应了解总体的社会经济环境, 国家实行的宏观经济政策, 这都和企业的筹资、投资活动息息相关。其次要了解行业的财务特征, 根据本行业的资金运用特点, 不能一味的与其他行业的财务指标进行对比。最后, 要分析本企业所处的财务环境, 根据以往年度财务指标的动态评估和资金情况, 制定本企业的财务战略。

二、生命周期分析

一般的企业都要经过初创期、扩张期、稳定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 不同的发展阶段面临不同的问题, 同时也呈现出不同的特征。所以, 应该分析企业处在什么样的生命阶段, 依据其特征制定与之相适应的财务战略。

初创期一般为刚开始创办不久的企业, 在市场上的知名度普遍不高, 新产品能否在市场上推广成功具有较大的未知性。如果推广成功, 企业能占据多少市场份额。公司的成功仍面中较大的经营风险。然而初创期的企业资金的实力方面比较弱, 现金的流出一般远远大于流入, 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也较差, 因此初创期的企业更应将重点放在筹资战略上。

成长期的企业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 企业的产品慢慢的被消费者接受, 企业的销售能力增强, 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该阶段的企业为成为该领域的领先者, 往往进行大规模的投资, 率先实现规模经济。此时的企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来支持企业的运营和投资, 因此投资战略是其重点。

成熟期的企业逐渐步入正轨, 产生大量的正现金流, 企业的运作和产品的销售都较为平衡, 企业的管理制度也不断完善, 其运作也形成一定的规模经济, 这个时期分配政策尤为重要。

衰退期的企业是由于市场的竞争, 企业的产品对市场消费者的吸引力减弱, 并逐步被市场淘汰, 售销额不断下降, 创新能力缺乏, 竞争力下降。若没有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 企业就会走向灭亡。

三、战略实施

1.筹资战略

筹资战略是指根据企业根据其总体的发展战略进行的资金筹措与安排的规划。主要用来解决, 在整个经营发展的过程中, 企业如何取得资金, 向谁取得, 何时取得, 取得多少的问题。筹资与投资、股利分配密切相关, 投资战略决定筹资规模, 同时筹资战略保障投资战略的顺利实现。从企业的经营至企业的分配, 都离不开资金的需求。资金是企业发展的基础, 所以财务战略的制定, 首先要着眼于筹资战略。

(1) 初创期。第一, 采用权益资本型筹资方式。初创期的企业, 他的投资价值是由于未来预期现金流的现值创造的, 这种现金流多数来源于产品的成功研发、投放、和成长。此时的企业面临着较大的风险, 而且需要较大的现金支持。然而在债权人针对初创期的企业往往要求较高的报酬率, 而且企业面临偿还的压力。, 此时采取权益型筹资方式不但能够满足其资金需求, 还能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

第二, 追求单位资金成本的最低化。初创期的企业面临着企业实力较小, 资金需求较大的缺口, 追求到足够多的资金的同时, 还要降低成本, 所以要尽降低单位资金成本。

(2) 成长期。第一, 采用权益筹资方式。成长期是企业资金需求量最大的时期, 由于企业的大规模投入, 此时企业的整体成本较高, 企业的资金流还不能够满足内源性供给。成长期的企业由于其高速扩展的模式, 仍然面临较大的经营风险, 若此时采取债务性融资方式, 将大幅度提高企业的资产负债率, 很容易使企业成为风口浪尖上的行走者。此时企业应该一方面派发新股, 增加权益筹资, 另一方面要将大多数资金留存企业, 用来支持企业发展。

第二, 防范融资风险。成长期的企业正是由于大量的投资、大量的资金缺口, 从而进行大举融资, 最终加大了财务风险, 此时的企业应关注资产负债率, 进行财务风险的控制。

(3) 成熟期。处在成熟期的企业已经拥有了稳定的现金流, 资产的获利能力, 变现能力较好, 企业也具备较好的偿债能力, 应采取激进的债务型融资方式。首先, 利用债务融资可以有效地减少税负。其次, 此时经营中的资产正处于价值最大化的时期, 各种金融机构也愿意将资金借给企业, 企业拥有获取债务资金的机会。再次, 债务型资金更能降低筹资的成本, 并且能够放大财务杠杆的正面效应。所以企业, 现在应该根据本身的实力, 采取激进的债务型筹资方式。

(4) 衰退期。衰退期的企业首先应该积极转型, 一方面利用新的投资点吸引外部融资, 另一方面利用企业本身的内源资金进行发展。

2.投资战略

投资战略是指企业根据其总体的经营战略和发展战略的要求, 为维持和扩大生产规模, 不断提高其竞争力, 从而对相关的投资活动做出的长远性和全局性谋划。投资战略可以将有限的资金, 应用于与企业总体战略相符合的投资项目, 从而获得最佳的投资效果。企业投资战略是企业总体战略中较高层次的综合性子战略, 是经营战略化的实用化和货币表现, 并影响其他分战略。因此, 选择适合生命周期阶段的的投资项目将使得企业获得最大的投资收益, 从而促进其长远发展。

(1) 初创期———集中投资战略。初创期的企业资金有限, 此时为了运用有限的资金获取最大的收益, 应该采用集中投资战略, 选择最有价值的项目进行集中投资, 盲目的扩张只能导致资金的不足和浪费。

(2) 成长期———扩大投资规模。成长期的企业已经具备一定的规模, 并且正处在高速扩张的时期。此时。一方面应该加大原有好的项目的投资, 形成规模经济, 降低成本。另一方面, 应该加大市场投入, 扩大投资规模, 进行并购, 提高行业壁垒, 减少新的竞争者的冲击。

(3) 成熟期———注重无形资产的投资。处在成熟期的企业应该更多的考虑产品在未来的发展, 加大研发和技术改造, 提高原有技术的价值, 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此时, 企业拥有了稳定的现金流入, 应采取多元的投资方式, 合理确定投资哪个行业, 退出哪个行业, 避免广撒网的现象。

(4) 衰退期———收缩型投资战略。衰退期的企业应该集聚内部所有的力量, 一方面对现有有价值的投资项目进行优化, 对没有前途的衰退业务进行剥离。另一方面寻找新的机会, 寻找新的增长点。

3.分配战略

分配战略是企业筹资、投资行为的进一步延续。合理的股利分配政策, 一方面向外部展示了企业良好的运营情况, 从而树立起良好的公司形象。另一方面, 能稳定目前的股东, 激发投资者对公司持续投资的热情, 从而促进公司长远稳定的发展。因此, 选择适合的分配战略尤为重要。

(1) 初创期———零股利分配政策。初创期的企业, 经营风险比较高, 融资能力差, 资金缺口大, 为了降低财务风险和节约现金流, 应该采取零股利分配政策, 降低成本, 提高内部融资能力。

(2) 成长期———以低股利为起点的稳定增长型股利分配政策。成长期的企业, 一方面进行大量的投资, 需要大量的资金, 另一方面也有一定的盈利, 所以此时采取以低股利为起点的稳定增长型股利分配政策, 既能够满足股东的需求, 还能够为企业的发展筹措资金。

(3) 成熟期———高股利支付率分配政策。发展到这个阶段, 企业已经累积了比较多的盈余和资金, 并拥有了稳定的现金流入, 此时企业应该对股东进行回报, 向外界传达着良好的信息, 增强股东本身的信心, 稳定股票价格。

(4) 衰退期———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步入衰退期的企业, 利润不断下降, 但是为了进一步转型, 寻找新的经济点, 资金需求也较大, 此时应采取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 一方面满足投资转型的需求, 另一方面也不会让股东失去信心。

4.税收筹划战略

一般的财务战略主要指筹资、投资、分配三个大方面, 本文认为税收也是影响企业财务的一项重要指标。在我国, 企业的税收负担是十分重大的, 所以财务战略的制定也应该从税收筹划的角度出发。

(1) 筹资环节。企业通过负债的形式获取资金, 可以减少应纳税所得额。此外, 对发行债券筹资方式, 企业要选择有利于其发展的摊销方法, 进行合理的延期纳税。

(2) 投资环节。企业可以以分公司的形式设立分支机构, 实现总公司和分公司利润合并纳税和延期纳税。选择可以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地区进行投资, 如, 青岛的保税区、西部地区、其他经济开发区等。此外, 企业应选择国家给与税收优惠的项目进行投资, 比如节能环保项目。

(3) 分配环节。企业可以适当的增加职工的薪酬, 一方面达到激励的效果, 另一方面可以享受税前扣除的政策。在进行薪酬分配的时候, 企业应在不同发放方式间进行合理的筹划。如, 年终奖和工资的转化。

参考文献

[1]白芳.基于企业生命周期视角的财务战略和行为研究[D].2013-09.

企业财务战略的选择 篇9

企业财务战略可定义为企业在一定时期内, 根据宏观经济发展状况和公司发展战略, 对财务活动的发展目标、方向和道路进行全局性、长期性和创造性的规划。企业财务战略的目标是通过采取最适当的方式筹集资金并有效管理资金的使用, 谋求企业资金均衡有效的流动, 从而实现企业总体战略。

财务战略主要是对企业资金运筹进行整体规划, 主要任务就是在分析企业内外环境对资金流动影响的基础上, 根据现实状况和未来趋势进行综合分析和科学预测。其主要流程包括:选定投资目标, 根据目标确定筹资渠道, 按照筹资渠道不同调整内部资金结构, 满足企业经营发展的资金要求, 从而为促进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财务保障,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财务战略具有环境分析特征, 其主要关注的是战略决策的财务方面, 这意味着它与股东的利益以及资本市场是紧密相关的。一个合理的财务战略应该是最好的合作与竞争战略, 将公司内外所有的利益相关者考虑在内。财务战略的内容应当根据各个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发展战略确定, 主要包括筹资战略、投资战略、收益分配战略和并购战略等。

企业财务战略有以下三种类型:

1.快速扩张型战略。是指采用积极进攻态度的战略形态, 以实现企业资产规模的快速扩张为目的的一种财务战略, 其核心内容为投资、筹资和风险控制。高速成长期的企业通常资金饥渴, 通过从外部筹资, 更多利用负债产生的财务杠杆效应使得绝大部分的利润乃至全部利润留存在企业, 满足企业扩张的需求。该战略收益的增长相对资产增长有一定滞后性, 具有“高增长、低收益、少分配”的特征。

2.稳健发展型战略。是采取稳定发展态度的战略形态, 主要适合中等及以下规模的企业或经营不景气的大型企业, 以控制负债比率和借款额度, 保持财务绩效稳定增长, 平稳扩张资产规模为目的的一种财务战略, 能有效控制经营风险, 但发展速度缓慢, 竞争力量弱小。实施稳健型财务战略的企业, 一般将利润积累作为实现企业资产规模扩张的基本资金来源, 实行稳健的财务政策, 谨慎利用负债实现企业资产规模和经营规模的扩张, 保持企业长期平衡发展。该战略强调保持既定的发展速度, 具有“低负债、高收益、中分配”的财务特征。

3.防御收缩型战略。是采取保守经营态度的后退战略形态, 它是处于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中的企业, 为了度过财务危机, 求得生存, 重新发展的一种财务战略。主要适合处于通货膨胀、市场不景气、产品进入衰退期、管理不善、发展方向不明确、经营亏损、资金短缺、资源匮乏等企业的选择。通常以尽可能增加现金流入和减少现金支出作为首要任务, 通过整合资源, 优化产业结构, 减少亏损, 保存有生力量来延续企业生命, 并通过集中资源优势, 加强内部改革, 以图新的发展。通过调整思路, 精简机构, 优化结构, 加强管理, 盘活资产, 压缩开支, 集中力量用于主业, 来增强企业主业的市场竞争力。其基本财务特征是“低负债、低收益、高分配”。

二、企业财务战略的选择

企业财务战略的选择必须首先分析企业内外部的环境, 要根据自身所处的环境来充分考虑企业长期发展中环境因素变化对理财活动的影响。在现代经济环境下, 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 包括:1.外部环境。即宏观经济政策、国内外市场需求变化、技术发展趋势、行业及竞争对手状况、可利用资源状况和资金市场的状况、资金成本等。这些因素直接影响企业从外部筹资和投资活动的可行性, 从而决定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最佳组合, 构筑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财务战略。2.内部环境。即决定或影响企业资金流动的内部条件, 包括盈利能力、生产效率、市场竞争地位、技术领先程度、生产规模、组织结构、人类资源、用户服务等, 其中最重要的是企业内部资金来源与流动以及财务结构和资金状况等。因此在进行财务战略环境分析时, 必须把内外部环境包括的多种因素作为一个整体, 在总体战略的指导下, 着眼于企业未来长期稳定的发展, 充分考虑各因素对资金流动影响的综合性、联系性, 而不能只考虑个别因素的影响, 以防范未来风险的意识, 制定出适合企业特点的财务战略。具体来说, 企业选择财务战略可以经济增加值最大化为核心, 再辅以持续盈利能力、长期现金流量等目标。即企业财务战略选择必须与宏观经济周期和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相适应, 根据企业经济增长模式与幅度及时进行调整。

1.财务战略的选择必须与宏观经济周期相适应

宏观经济周期性的波动是现代经济总体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企业生产经营的好坏, 既受内部条件的影响, 又受外部宏观经济环境和市场经济的制约。据学者测算, 波动以许多经济成分普遍而同期的扩张和收缩为特征, 持续时间通常为2—10年。过去我国的经济周期的平均长度为4.6年, 波动幅度较大。企业无力决定它的外部环境, 但可以通过内部条件的改善, 来积极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即充分利用外部环境, 并在一定范围内, 改变自己的小环境, 以增强自身活力, 扩大市场。因此, 企业对经济周期波动必须了解、把握, 并能制定相应的战略来适应周期的波动, 否则将在波动中丧失生机。企业处在不同的经济周期中对资金的需求是不同的, 为了资金的安全、流动和高效率, 企业一定要关注宏观经济形势, 深刻领会国家的经济政策, 特别是产业政策、投资政策等对企业经济活动可能造成的影响, 适应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 根据环境和周期的变化, 制定和选择富有弹性的财务战略来抵御未来风险。

(1) 经济波动的上升阶段宏观经济环境和市场环境日益活跃。这时, 市场需求旺盛, 订货饱满, 商品畅销, 生产趋升, 资金周转灵便, 企业的产、供、销和人、财、物都比较好安排, 企业处于较为宽松有利的外部环境中。这一阶段企业应采取扩张型财务战略, 扩大存货水平, 加大投资力度, 采用各种融资方式, 增加生产和项目, 增加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等, 满足扩张需求。

(2) 经济繁荣阶段市场交易数量激增, 出现市场泡沫, 国家会出台控制政策, 经济环境逐渐紧缩。这一阶段企业应采取扩张型和稳健型相结合的财务战略, 加速业务扩张, 积极进行外部筹资, 继续扩充厂房设备, 建立存货, 扩大项目规模, 提高产品价格, 开展营销筹划等, 最大限度实现企业的发展。繁荣后期采取稳健型财务战略, 实现资产规模的平稳扩张。

(3) 经济衰退阶段宏观经济环境和市场环境日趋紧缩。这时, 企业处于较恶劣的外部环境中, 市场订货不足, 商品滞销, 生产下降, 资金周转不畅, 利润下调, 企业在各方面都会遇到很多困难。这一阶段企业应采取防御收缩型财务战略, 减少甚至停止扩张, 保证主导业务的资源利用, 减少存货, 调整资产配置, 减少现金支出。经济衰退既有破坏作用, 又有“自动调节”作用。在经济衰退中, 一些企业破产, 退出商海;一些企业亏损, 陷入困境, 寻求新的出路;一些企业顶住恶劣的气候, 在逆境中站稳了脚跟, 并求得新的生存和发展。

2.财务战略选择必须与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相适应

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都高的战略会使企业的总体风险处于很高的位置, 增加企业破产的可能, 不利于企业的健康成长;而两个风险都低尽管可以控制总体风险, 但企业的价值往往被低估, 发展速度较慢。企业应该运用两者反向搭配, 使财务风险服务于经营风险。企业一般都要经过创立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 企业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应该运用不同的财务战略。

(1) 创立期。

现金需求量大, 内部积累一般满足不了资金缺口, 需要大规模举债经营, 因而存在着较大的财务风险。由于对未来的经营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经营风险控制比财务风险控制更重要。因此, 此阶段企业的资金来源一般是低风险的权益资本, 股利政策一般采用低股利或零股利政策。

(2) 成长期。

虽有很大的资金需求, 但经营风险降低, 销售快速增长, 企业开始产生现金流入, 一般可考虑适当的现金股利政策来吸引新投资者。此阶段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新进入的权益资金和少量的负债, 资产负债率上升。在创立期和成长期企业应采取扩张型财务战略。

(3) 成熟期。

产生了大量的现金流, 企业经营风险很小。企业运用财务杠杆效应, 大量负债筹资进行合理避税。由于很难找到原先报酬率的项目, 一般是提高现金股利政策。采取稳健型财务战略。

(4) 衰退期。

现金净流量持续减少, 缩减投资规模, 因而财务战略应转到使用短期借款, 股利政策一般采用向股东支付较高股利。采取防御收缩型财务战略。

3.财务战略选择必须与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相适应

长期以来, 粗放型是我国企业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由于这种增长方式过多地依靠各种资源的大量消耗来实现增长, 主要依靠劳动力和资本的投入, 强调数量增加和以外延方式为主的增长特征。由于资源配置能力差, 并且缺乏相应的技术水平, 企业生产能力和真正的长期增长实际上受到了制约。目前, 企业经济增长的方式正在从粗放增长向集约增长转变。为适应这种转变, 财务战略需要进行调整。

一方面, 突出投资战略, 提高资源配置能力和效率。主要从生产要素配置、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等基础环节入手, 实现基础项目相对于经济增长的超前发展, 在财务投资的规模和方向上提供长期发展的条件。

另一方面, 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现代企业财务制度, 明晰产权, 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实现资本结构最优化。在财务资源配置上以效益最大化和本金扩大化为目标, 对追求短期数量增长进行约束, 对集约经营与技术创新的行为取向进行强化, 限制高投入、低产出对资源的耗用, 使得企业经营集约化、高效率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毛华扬, 杜以杰.IT环境下的企业内部控制博弈[J].会计之友, 2010 (9) .

[2]贾月娥.浅析我国企业内部控制[J].现代商业, 2009 (4) .

[3]谢可用.完善内部控制体系提高成本运行水平[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09 (4) .

财务管理目标与企业财务战略选择 篇10

1 财务管理目标的意义和类型

财务管理目标体现了企业开展财务活动所要取得的效果, 是企业理财所需要达到的目标, 也是作为评判理财活动是否正确的标准之一。对财务管理去深刻的了解和研究, 能够帮助企业梳理管理脉络和企业结构, 对企业的正确财务活动提供支撑, 设置符合企业自身情况的财务管理目标, 能够让企业的财务状况更加良好, 企业资金流动顺畅。目前, 财务学家们提出了许多不同的总体财务管理目标理论, 主要有以下两种观点:

1.1 利润最大化

在经济学领域, 利润属于从过去到现在一直在追求的东西, 所要利润最大化是企业财务活动所希望达到的最终目标, 一切的财务活动都是围绕它展开的, 这样的观点从过去到现在影响力一直没有减退。

1.2 企业价值最大化

企业价值最大化, 目的是让企业的综合实力提升, 除了资金之外, 技术、管理等等都属于企业的隐形资产, 这样的资产能够作用企业的发展, 决定了企业前进的动力。

2 财务战略的重要性及其选择类型

企业战略离不开财务战略,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核心部分, 所以财务战略直接影响企业战略。所以财务战略要兼顾企业战略和财务活动的基本规律。财务战略将重点放在企业资金的流动上, 而企业活动所产生的资金筹集、使用和分配情况都会形成资金的流动, 所以财务战略包含资金筹集战略、资金投资战略和收益分配战略三个方面。

2.1 资金筹集战略

资金筹集战略是指针对企业现状, 结合收集的信息对企业环境未来变化的分析所作出预测, 然后制定出资金筹集目标、规模、结构和方式等问题的方案的一种战略, 它从属于总体战略, 以总体战略为依据。筹资关系着企业的运行和发展, 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和复杂, 所有的企业都会需要考虑这方面的问题。

2.2 资金投资战略

通过方案研究, 找到企业投资目标、确定投资规模, 对资金的组合运用的策略。企业的投资是企业对企业拥有资金的使用, 可以是企业的固有资金也可以是借贷, 主要目的是使企业能够顺利的进行经济运行, 达到企业扩张或盈利的目标。

2.3 收益分配战略

收益分配战略是指为了保障企业和股东的长远利益, 将企业运营所产生的利润进行保留以及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分配的战略。对社会剩余产品的分配时收益分配的根本, 它充分了利用了价值形式, 企业的收益分配需要满足保障股东利益和企业利益这两个方面。

3 财务管理目标对企业财务战略选择的影响

3.1 财务管理目标对资金筹集战略选择的影响

在一个企业的状况和环境都是确定的时候, 企业能够拥有的资金总量不是无限的。因为资金不是无限的, 所以企业开展各种活动额时候, 资金的调配和供给就形成了阻碍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在资金的需求上, 企业既要保障企业各项活动的顺利进行, 又要确保这些资金使用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让企业的资金使用的更合理。

3.1.1 筹资目标战略。任何战略的实施都是以制定目标为前提, 资金

筹集战略也不例外, 资金筹集战略明确了企业资金筹措的特征和方向, 能够对资金筹集活动作出一个预测, 成为了筹资工作的依据和指南。在利润最大化理财的目标下, 资金筹集战略的制定需要考虑企业的正常运营, 保障企业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 在满足这两点的前提下, 去降低资金的使用成本。利润最大化的实现需要企业从减低成本入手。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在确定筹资目标时, 除了考虑资金的成本, 还要将时间价值、风险等等都纳入考虑范围。3.1.2资金来源结构战略。资金来源结构要符合财务管理的目标, 对达到财务管理目标具有推动作用, 这是选择企业资金来源结构的主要标准。企业最大化的实现, 要结合多个方面来考虑, 企业自身特点、环境、资金的可行性、资金来源结构成本以及风险性, 都是需要去考虑的。3.1.3筹资方式战略。筹资方式战略有几种情况:内部型筹资战略、金融型筹资战略、证券型筹资战略和联合型筹资战略。内部型和金融型筹资战略适合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它对闲置资金的充分利用, 使成本下降, 让资金得到释放。当内部筹资无法达到筹资目标时, 可以用金融型筹资战略, 这样的成本低。金融型筹资战略适用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实现, 与金融机构合作, 获得金融机构的贷款。这样的风险适中, 成本不高。找到最好的资本结构, 以符合企业特点和规模, 让企业的筹资达到目标, 保证企业的长远发展。

3.2 财务管理目标对资金投资战略选择的影响

3.2.1 投资规模战略。

稳定性投资战略、扩张性投资战略、紧缩性投资战略都是投资战略的内容。保持目前投资水平的投资战略叫做稳定性投资战略。目地是扩张企业版图和规模的投资成为扩张性战略投资, 这样能够增加企业经营项目和产品, 扩大市场占有量。缩小现有投资叫做紧缩性投资战略。企业大都追求最大化利润, 所以让企业能够稳定的发展是企业所需要的, 一般都会选取稳定性投资战略。3.2.2投资投向战略。投资投向战略分为专业化投资和多样化投资。专业投资指的是企业经过长期的经营, 将重点放到企业的优势项目上, 投资的目的只是针对这些产品或业务的扩张, 提高市场规模, 对企业的经营结构和市场结构没有变化。多样化投资是指企业将投资的方向分为不同的类别, 对市场上的不同产品和业务分散投资, 这样的投资对企业的结构和市场结构都会起到改变。专业化投资战略符合利润最大化目标, 所以这样的战略符合企业的要求, 而从风险的角度看, 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从理论上应该选择多元化投资战略。3.2.3投资资金密度战略。投资资金密度战略可分为资金密集型投资战略、技术密集型投资战略和劳动密集型投资战略。资金密集型投资战略是指对企业需要进行投资的方向在长期的过程中投入大量的资金, 资产的运用是实现这些投资方向的基本要求。技术密集型投资战略是指企业需要对投资方向在长期的过程中投入大量的技术, 重点放在技术的研发阶段。劳动密集型投资战略是指企业需要对投资方向在长期的过程中投入大量的劳动, 劳动的投入是实现这些投资方向的基本要求。达到利润最大化目标选择战略目标时要考虑资金、技术和劳动力的关系, 从中获得最大利润。达到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选择战略目标时要考虑企业的特征和方向, 把风险减到最少。

3.3 财务管理目标对收益分配战略选择的影响

收益分配战略涉及了企业的再投资战略, 主要是对企业选择股利政策而制定的财务战略。企业在制定股利政策时, 股东利益和企业的发展潜力都需要考虑到。要保证企业的长期发展和利润最大化, 对企业资金的使用倾向于再投资, 将企业的留存再投资, 去减少企业的负债, 减少筹资成本。所以企业会选择剩余股利政策, 将大部分的收益用作企业再投资, 让企业发展。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为了企业的长期发展, 要让股东对企业投资具有信心。财务投资具有风险性, 所以需要在不同时段对股利分配作出调整。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倾向于这种股利政策。

摘要: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制定能够直接影响企业财务活动的方向, 现在的企业已经意识到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所占的重要性, 所以财务管理目标可以说是企业的战略方向。针对企业特点, 制定出相应的企业战略目标是让企业良好发展的基本条件。下面从资金筹集战略、资金投资战略和收益分配战略去剖析现代企业财务战略对于企业来说的影响以及财务管理对企业财务战略选择的影响。

经济波动下企业逆周期财务战略 篇11

【关键词】 经济波动;逆周期;财务战略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经济模式都是在波动中发展的。这种波动大体上呈现出复苏、繁荣、衰退和萧条的阶段性周期循环,即为经济周期。经济周期的波动与循环是经济总体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从财务的观点看,经济的周期性波动要求企业顺应经济周期的过程和阶段,通过制定和选择富有弹性的、灵活的财务战略,来抵御经济震荡,减少不良因素对财务活动的影响。

一、经济波动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一)国际国内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

2008年以来,全球范围内出现了通货膨胀。 美国经济增长乏力,呈继续下滑趋势。据上海金融报报道:2008年一季度,美国GDP增长0.9%,虽高于2007年第四季度的0.6%,但剔除存货增加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的拉动,美国2008年一季度实际经济增长几乎为零。我国经济运行的总体趋势较好,但由于受国际环境变化和我国经济周期性回调的影响,经济增长率表现为从高到低的曲线,而物价总水平表现为从低到高的曲线。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8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4.9%;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10.1%,再创十余年新高。

经济增长速度和通货膨胀水平的逆向变动,表明我国经济正在由过去五年的“繁荣期”进入“调整期”。“调整期”经济运行将表现出与“繁荣期”不同的特征:1.经济增速趋于放缓。2008年一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0.6%,同比回落1.1个百分点,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0.1%,同比回落2.5个百分点。2.价格水平高位运行。2007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物价涨幅持续走高。虽然月度间有升有降,但总体上明显高于过去五年2.6%的平均水平。3.出口带动效应减弱。2008年上半年出口增长21.9%,同比回落5.7个百分点。出口对投资的关联作用也将带动投资增速回落。4.经济效益将有所下降。企业经济效益变化最终会影响到国家财政收入的变化。

(二)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对企业的影响

由于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面临的压力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1.企业经营环境明显趋紧,国际市场相对收缩,特别是出口企业出口增长将受到制约。2.人民币汇率升值,出口退税率下调,增加了企业应收外汇的结汇损失,现有资金购买能力降低。3.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提高,利润空间缩小,同时也降低了出口的价格优势。4.企业市场竞争和优胜劣汰进一步加剧。那些以低价格取胜、科技含量较低的企业有可能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掉。

中央政府继续坚持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来确保宏观经济的稳定, 为防止PPI高造成的通胀预期的压力持续加剧,央行已经再次确认仍然继续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通常而言,由国际、国内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带来的系统风险,对于微观企业在短期内是不可控制的,或者说是不可分散的。但是在面对内部成本提高的压力时,企业仍然必须充分挖掘内部潜力,自我消化成本带来的部分影响,果敢地调整财务战略,努力跳出行业周期低谷。

二、逆势而为的逆周期财务战略

(一)逆周期财务战略理论

逆周期政策选择也叫逆向政策选择,是相对于经济社会正常发展状况之下经济学分析所支持的各种公共政策和微观经济措施而言的,是一种逆向思维的思想。历史上,在各种逆周期理论和政策主张中,西方的凯恩斯理论最为典型。后来的西方经济学界和各届政府先后采用过后凯恩斯主义、供应学派、货币主义等主张,推动了逆周期理论和实践的发展。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提高,经济活动的不确定性不断增强。为了应付各种不确定性,最大限度地降低经济波动对经济活动的影响,一般常规的政策选择已经不足以应付超常规的经济波动,学者们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应对政策与管理方法,逆向政策选择就是一种被经常运用的手段和制度安排。在现实中,逆向政策选择不仅成为公共政策关注的主要问题,也成为微观经济管理关注的重要问题。

我们把逆周期政策的思想引入财务管理,把其与财务战略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逆周期财务战略理论。在低谷时期,由于产品价格大幅下降,导致行业内公司普遍陷入财务困境,现金流短缺,资产被贱卖。同时,资本市场上投资人的抛弃加剧了资产的贬值,资产市值严重低于重置价值,从而产生了并购套利机会——低价收购的资产在行业高峰期将释放出巨大的盈利能力和潜在的市场价值,并在长期来看将降低生产成本。相反,如果企业在高峰时期大量购置资产,其购买价格高于资产的长期价格均值,而这种价格高估会导致资产的摊销成本上升,从而降低单位资产的盈利能力,并在长期来看损害公司价值。逆周期财务战略实际上提升了企业资产回报率。

(二)逆周期财务战略运用举例

在现实生活中,市场的价格总是处于不断的变动状态之中,企业同样需要在这样的状态之下经营,如何合理运用逆周期财务战略呢?让我们看一下印度裔钢铁大王克拉西米·米塔尔的例子。短短十几年,米塔尔靠着136次兼并濒危小厂,两次收购世界级大公司,赤手空拳地建立起世界最大的钢铁企业——安赛乐米塔尔公司。 1989年,他低价购进一家原本每天亏损100万美元的印尼钢铁厂,经过他的大力改造,仅仅一年就产量翻番,实现盈利。于是接下来的时间里,他在波兰、罗马尼亚等低成本地区,四处出击寻找经营状况不佳的小型钢铁公司,同时确立了走兼并和改造亏损国营企业的公司发展路线。由于市场长期低迷,当时东欧等地政府和企业急于出售钢铁企业,许多企业的价值在本国被严重低估,其收购价甚至可以低到原价的1/10,因此米塔尔几乎在东欧就捡到了五家被当作不良资产处置的钢铁厂。就这样,米塔尔坚守在价值被低估的新兴市场大量购买以及掌控资源,在锈迹斑斑的工业废墟里发现了机会,通过不断并购,把自己的版图从东欧经过欧洲和非洲,一直延伸到美国,将各国钢铁企业收入囊中。可以看出,米塔尔公司正是运用了“逆周期财务战略”思想,在行业高峰时并不进行大规模资产购置;反之,在行业低谷时期,公司利用资产被低估的机会,调动全部储备资源进行大规模的并购投资,从而降低资产成本,提升资产效率,为下一个高峰时期的丰厚盈利与资本市场回报奠定了基础。

(三)当前国家紧缩货币政策下逆周期财务战略的运用

对企业而言,做大的不仅是资产负债表左侧的资产项目,同时还要保持利润表中的主营业务利润能够持续盈利,而要满足这些条件的前提是企业的现金流必须能够稳定。具体而言,处于周期性行业中的企业,在货币扩张政策的初期和中期,由于价格增长趋势存在一个时滞的过程,通胀往往会延后一段时间,那么可以在这段时期储备一些重要的原材料资源,这时存货的余额可能会大于其他时间的余额;在货币扩张政策的末期则并不应进行大规模资产购置,反而宜采取保守的财务策略,直接缩减投资、储备现金,并适当降低负债以保留债务融资的空间;而在货币紧缩政策初期,企业采取持币待购的财务策略较为合适,这个时候秉守“现金为王”的理念有助于企业价值的增长;到了紧缩末期,企业可以利用PPI回落的时机,因时制宜地采取投资的策略,降低现金等价物的比重,直接提升资产的盈利能力,也就是“占地为王”。 这样,企业既可以保持现金流的持续稳定,又可以利用周期波动的机会来提升资产的盈利能力。

实际上,任何一次紧缩调控都会加速行业的进一步整合,同样也是诱致企业内部改革的良机。紧缩过后,那些实力雄厚和财务战略灵活的企业仍然照常发展,而财务战略激进的公司则已成为大浪淘沙之下的作古者。可见,灵活的财务战略可以大大降低企业夭折的概率。如果将时间长度拉长的话,这就要企业能够预测到调控周期规律,及时采取逆周期财务战略。

三、CFO如何运用好逆周期财务战略

(一)运用逆周期财务战略的前提是具备统领全局的战略眼光

在国外,大企业一般都会设首席经济师,负责宏观经济研究及政策预期分析,而我国企业很少会有这种人员安排和组织设计,重任自然落到了CFO身上。这轮通胀过后,我国极有可能陷入滞胀风险之中,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低增长、高通胀的境地。CFO要及时、准确地把握国内外形势,适当调整财务战略。

(二)运用逆周期财务战略的基础是客观地分析企业价值的贡献情况

只有客观地分析企业价值的贡献情况,企业高层才能够清晰地看到企业增长的主要原因,针对企业存在的先天不足,适时根据灵活的财务策略制定应对之策,也有利于逆周期财务战略的推行。比如,CFO在分析企业成本构成因素时发现,企业是严重依赖人工成本较低的策略取得竞争优势的,那么就应该建议企业及早采取其他策略,如加大研发投入,使企业步入更高层次的全新发展轨迹,从而有效避免在汇率、劳动力和原材料等多重成本上升的压力下,瞬间成为难以为继的破产申请对象。

(三)推行灵活的逆周期财务战略需要CFO具备敏锐的洞察力

它包括前瞻性判断、创新举措、发现新商机、寻找新业务增长点、抓住关键等。一般情况下,判断银根松紧周期拐点的最好办法是通过PPI和CPI指数变动趋势。然而,这也为周期预测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因此使得逆周期财务战略本身会存在一定的变数。因此,企业的CFO具备准确判断周期拐点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要把运用逆周期财务战略的风险降到最低,就要每天模拟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各种极端情况,测试企业的应变和生存压力,及时寻找危机的解决之道和应对之策。

总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周期波动不可避免,企业经常处于风险状态之中。未来的一年很有可能是中国经济形势更为严峻的一年。如果企业及时把握宏观经济环境,准确预测周期波动拐点,灵活运用逆周期财务战略,主动进行结构性调整,强化现金为王的理念,做好现金的储备工作,加强内部控制管理,全面防范风险,仍然会取得好的经济效益。

【主要参考文献】

[1] 吴琼.“逆周期运作”成就江淮汽车[N].上海证券报,2006-12-29(B07).

[2] 黄昊宇. 从饱和性分析逆周期战略选择[J].经济管理, 2008,(6):92.

[3] 王一鸣. 对当前经济形势的认识和政策建议[J].宏观经济研究, 2008,(8):3-6.

[4]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财务成本管理(第1版)[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8.

论中小企业财务战略 篇12

1中小企业引入财务战略管理的益处

1.1有助于中小企业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 实力弱, 所以外部环境加注其身上的影响远比大企业显著的多, 若由中小企业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下随波逐流, 而没有财务战略指导, 后果是可想而知的。财务战略能为中小企业预测、分析企业的内外部环境, 进而制定出适合企业类型的财务管理方法, 为企业总的发展战略的制定打下坚实的基础。

1.2有助于中小企业创造并保持竞争优势

中小企业财务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资金非常缺乏, 所以对于中小企业来说, 各种财务资源浪费带来的危害性远胜于大企业, 这给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对资金的有效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若有财务战略作指导, 中小企业就可以高效的利用自身相对有限的资源, 降低资源不足对企业发展的制约, 从而形成并保持自己的竞争优势。

1.3有助于中小企业改变财务系统的落后状况, 提高财务素质

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财务管理水平低下的问题。不管处在企业发展的哪个阶段上, 中小企业管理的重心一般都集中在主要经营业务上, 企业财务只是被动的记账, 财务管理并没有随着企业管理的需要而改观。如:流动资金管理不善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难以改善企业的资金状况等, 财务战略一方面可以全面提高企业的财务素质, 全方位的发挥财务管理的作用;另一方面能够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意识, 使企业的财务管理更多的关注企业的内外环境及其它职能领域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为企业发展壮大发挥更大的作用。

2我国中小企业财务战略实施的现状及问题

随着我国财务战略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 研究成果大量出现, 财务战略在实践运用中为企业发展带来了巨大成功, 人们对财务战略重要性的认识程度逐步提高, 对财务战略的关注程度也进步加强。“蒙牛集团”因成功实施扩张型财务战略而发展壮大就是个典型的例子。但像蒙牛集团样能高度重视财务战略的制定与实施的企业在我国还为数不多, 中小企业更是如此。中小企业财务战略实施中存在许多问题, 主要表现在:

2.1缺乏科学、规范的财务战略

当前我国部分企业贪大求全、不注意资产结构配置、只顾及短期资金安排, 缺乏财务战略, 因此也就根本谈不上战略实施。还有部分企业, 虽然也制定了财务战略, 但不科学、不规范, 影响了财务战略实施的效果。主要体现在: (l) 财务战略目标背离企业整体战略目标, 财务战略置于企业整体战略之外; (2) 将财务战略等同于财务计划, 忽视了财务战略的全局性和综合性特征; (3) 没有从企业长期发展的目标出发制定财务战略, 随意性大。

2.2忽视战略环境分析, 财务战略目标制定不合理

财务战略环境分析既是企业财务战略生成的前提, 也是财务战略实施的保证。财务战略环境分析包括内部环境分析和外部环境分析两部分, 其中内部环境是企业财务战略制定的内在依据和实施基础。目前, 相当部分中小企业没有认识到战略环境企业对财务战略制定和实施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不注重对企业财务战略环境特别是内部战略环境进行分析, 因此, 所制定的财务战略目标往往脱离实际, 这从根本上制约着财务战略的有效实施。

2.3弱化了财务预算在财务战略实施中的作用

企业财务预算在财务战略实施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是通过预算把财务战略思想进步明确化、具体化, 便于企业员工理解和实施财务战略。通过编制预算, 将战略目标细分到企业的每个部门, 使各部门员工明确自己的具体工作目标, 使企业内各部门、员工在财务战略实施过程中行为更加协调。二是预算为控制企业日常经营活动提供了标准。由于预算以数量化的形式反映了企业的财务战略目标, 在日常经营活动中, 能通过对比实际执行结果与预算标准之间的差异体现财务目标与实际存在的差异, 及时分析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从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现状看, 大部分企业没有建立包括销售预算、生产成本预算、间接费用预算、损益和资本支出预算及现金预算等在内的系统的、完整的预算体系。即使有, 也存在着预算编制不够严密、预算执行不够严格等问题, 严重削弱了财务预算的作用, 影响了财务战略的实施。

2.4企业财务管理本身存在问题

当前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本身存在的问题, 也制约着财务战略的制定与实施。首先, 企业观念陈旧、职责不清、管理混乱。具体表现在:企业缺乏“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核心, 财务管理以资金管理为中心”的意识, 企业家及财务管理人员末充分树立起时间价值、风险价值、边际成本、机会成本等科学先进的财务观念, 对财务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缺乏应有的认识和研究, 致使其职责不分, 越权行事, 造成财务管理混乱、财务监控不严、会计信息失真等问题出现。其次, 财务核算粗放。如任意简化会计手续, 滥用会计科目;账外设账, 会计结算实行体外循环;对财产物资和库存现金不进行定期盘点, 对银行存款和债权债务不经常核对, 造成账簿记录与实物、款项不符;不顾效益好坏, 盲目规定“保息分红”、“保底分红”, 在税前支付红利, 逃避所得税等等。第三, 财务控制薄弱。对现金管理不严, 造成资金闲置或不足。有些企业认为现金越多越好, 造成现金闲置, 不能充分发挥资金效益;有些企业缺乏资金使用计划, 过量购置不动产, 无法应对经营急需的资金, 使财务陷入困境。二是应收账款周转缓慢, 造成资金回收困难, 甚至出现呆账。三是存货控制薄弱。很多中小企业月末存货占用资金往往超过其营业额的两倍以上, 造成资金呆滞, 周转失灵。四是重钱不重物, 资产流失、浪费严重。不少中小企业的管理者, 对原材料、“半成品、固定资产等资产管理不到位, 出了问题无人追究, 资产浪费严重。

3中小企业财务战略实施的对策

3.1确定正确的理财目标, 确立牢固的战略意识

确定正确的理财目标, 有助于企业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企业首先应确立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地位, 坚持以财务管理为核心, 重视筹资管理、投资管理和收益分配管理, 充分考虑企业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 通过控制资金、成本和利润等, 引导企业生产和资本经营的各个方面。企业要充分认识战略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及财务战略的重要地位, 确立牢固的战略意识。此外, 企业还应树立风险观念、时间价值观念、现金流量观念、知识效益和人才价值观念等现代管理理念。

3.2实行预算控制, 保证财务战略的有效实施

预算控制是将企业财务战略目标落实为具体的行动方案, 并使之实现的保障条件与关键。中小企业实行预算控制, 首先应在财务战略指导下, 在财务预测基础上, 科学合理地编制各种财务预算。其次, 应将预算指标进行分解, 落实到各个基层单位、车间、班组及个人, 并明确责权利, 充分调动各责任单位、各责任人的积极性、创造性, 增强其责任感。第三, 在财务战略实施过程中应严格执行预算, 强化预算刚性原则, 不得随意突破预算。第四, 根据企业战略环境的变化及企业发展战略的要求, 及时调整预算。

3.3努力营造良好的财务战略环境, 并重视环境分析

中小企业财务战略环境的好坏, 不仅影响到企业的理财, 也影响到财务战略的制定与实施。因此, 努力为企业营造出良好的财务战略环境并重视进行环境分析, 是财务战略实施的重要保证。国家应建立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体系, 健全建立有效的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体系, 积极创造条件让优质中小企业发行股票和债券, 大力拓宽直接融资渠道, 从完善制度和加强组织建设两方面入手, 加大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 成立中小企业基金, 集中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从企业自身看, 要不断提高素质, 增强信用观念, 改善信用状况, 创造良好的信用环境;要充分认识良好的环境对企业财务战略制定及实施的重要影响, 并进一步加强环境分析, 提高决策的水平, 从而制定出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财务战略目标, 并保证目标的有效实施。

3.4建立财务危机预警系统, 有效控制财务风险

建立财务危机预警系统是有效地控制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一个重要手段, 是保证企业财务战略目标实现的重要方面。通过收集与企业经营相关的产业政策、市场竞争状况等方面的信息, 设置并观察一些敏感性财务指标, 运用预警模型, 及时地为企业提供有可能引起财务危机的信号, 便于企业采取措施进行有效地防范和控制, 以避免财务危机的发生。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 建立预警指标体系, 并选择不同的系统模型建立方式。

参考文献

[1]黄济生.公司财务学[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6.

上一篇:农机发展需要机制创新下一篇:急救的不可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