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企业财务战略(通用12篇)
供电企业财务战略 篇1
目前, 国有企业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 企业战略和经营方式已经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企业结构、公司规模也相应进行了重大调整。为了适应新时代经济的发展, 作为企业非常重要组成部分的人力资源管理也要跟随整个企业的改变而改变。总结来看, 现在我国国有供电企业的人力资源方面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人力资源素质较低
一方面, 目前国有供电企业的职工都是按照原来企业的需求招聘进来的, 而目前这些企业的企业目标、经营方式和战略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 对人力资源的要求也发生了改变, 所以目前员工的素质与现在的需求不一致, 员工的现有素质无法满足供电企业的岗位要求。所以目前国有供电企业的职工素质与当前的需求不匹配。另一方面, 目前科技呈现出日新月异的景象, 企业也需要紧跟时代潮流, 借助新科技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但是很多职工学习新事物的能力比较弱, 也很难掌握这些新技术, 利用这些新技术更是难上加难。另外。我们知道, 原来国有企业的招聘模式并不如现在这样合理科学, 当时靠裙带关系进入国企电力行业的人员有很多, 他们也许根本不适合现在的工作, 也无法适应自己工作岗位的需求, 但是却因为“抱着金饭碗”而不舍得放弃。
二、人员效率较低
根据上面的分析, 很多国有企业职工根本没有掌握与自己岗位相适应的工作技能, 也有一部分职工很难掌握高新技术, 这就使得职工在工作的时候很难提高效率, 他们完成工作任务时找不到快捷高效的途径, 所以工作的效率也就比较低。单独存在一方面难题的情况比较普遍, 如果以上两种情况叠加的话, 情况就更加糟糕了, 但是两种难题共存的情况也占了很大比例。
三、部分岗位人力资源供大于求
目前, 机器化生产代替人力仍然呈现加速增长的趋势, 很多部门都应用了高新技术, 由于机器不知疲劳、工作时间长, 每增加一个单位工作时数的边际成本很低, 还不用单位支付养老保险、住房公积金等费用, 所以很多企业和部门都非常青睐于机器生产, 国有供电企业也不例外。这带来的结果必然是机器较高质量完成了大部分的工作, 使得很多员工无事可干。但是受到国有供电企业这种体制模式的影响, 这一部分员工并没有全部被辞退, 自己有其中一部分被流转安置到了其他行业。虽然他们在工作岗位上发挥的作用已经很小了, 却仍然处在单位编制之内, 拿着企业的工作报酬。这就造成了目前国有供电企业的部分岗位人力资源供大于求的现象。
四、人员结构不合理
从深层次分析来看, 现在的国有供电企业并不是真的不需要职员了, 也并不是他们拥有多到用不了的员工。根据有关数据统计, 国有供电企业在人才需求上还存在很大缺口。那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为什么说国有供电企业的人力资源供大于求, 而同时它的人才缺口却又很大呢?表面上看, 这是一个矛盾体, 本不应该同时出现的, 但是现实情况中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目前我国整体上对人力资源的供给和需求就呈现这种态势。新闻报道, 很多城市, 比如深圳、上海等地都出现了“用工荒”, 企业出高价也招聘不到职工, 而却又有很多人找不到工作, 这真正源于人力资源的“供给”和“需求”不平衡。这与导致我国国有供电企业的人力资源矛盾的原因是一致的。上面第三点问题中我们已经谈到, 国有供电企业的很多部分和岗位中出现了很多闲置人员, 呈现“供大于求”的态势。但是实际中还有很多部门和岗位严重缺人, 高新技术部门和岗位表现特别提出。一方面, 许多没有技术、没有技能的人员已经被这种“大机器时代”所淘汰, 无法适应岗位要求。另一方面供电企业即使花高价也聘请不到高技术人才, 导致很多项目无法上马。这充分体现出我国国有供电企业人力资源“人员结构不合理”的难题。
以上四点是我国目前国有供电企业人力资源方面所面临的几点典型问题, 当然供电企业中还存在别的问题, 但都是与这四个方面息息相关, 甚至有着因果关系。所以我们要加大对这几个方面问题的重视程度, 探析改善这几个问题的途径, 制定国有供电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 力求改变现状, 促进国有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的发展和完善, 从而带动着整个国有供电企业的良好发展。
首先, 加大对员工培训的力度。培训一直以来都是人力资源管理非常重要的一方面, 很多企业也知道这个道理。但是在现实当中, 却有很多企业因为“目光短浅”而没有重视对员工的培训。这与“培训”本身的特点也是密切联系的。培训并不能立即见效, 需要经过一段时间, 也许是两个月甚至是半年或者是两年、三年之后才能见到效果, 因此这种见效慢的方式就被人忽略了。所以, 国有供电企业应该将目光放长远, 放长线钓大鱼, 加大对培训的重视程度。国有供电企业可以制定培训计划, 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培训的内容和形式可以多种多样, 在形式方面可以请聘请专家来企业进行培训, 也可以将员工送到专业机构进行培训, 也可以与正规的培训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在培训内容方面, 企业可以对员工的人际沟通方面进行培训, 可以对员工学习和应用高新技术的能力进行培训, 也可以对员工的心理素质及意志力进行培训。企业应该将培训作为一种常规化、程序化的任务来做, 并将培训做的有趣实用, 激发员工们积极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其次, 加强人员流动机制。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的一些问题是由于供需不平衡所导致的, 所以我们应该在这方面下功夫。尺有所长, 寸有所短, 每个人擅长的领域不一样, 如果将人员妥善安置则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促进那些不适合自己岗位的人员的流动性, 鼓励他们到别的岗位上去尝试, 通过这样流动和轮换, 职工很有可能就找到了自己的兴趣点和自己擅长的领域。当员工到了适合自己的岗位上, 便能够以积极热情的态度投入到工作中, 就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了。另外, 还可以与其他行业、其他企业合作吗, 将那些闲置员工、与岗位需求不符的员工安置出去。当然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 大部分员工不能接受被流转的安排, 因为这意味着自己现有利益的损害, 所以一方面需要企业进行心理疏导, 通过对价值观、职业观等思想的灌输, 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流转安置之后可以创造更高的价值, 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在思想意识上做工作。另一方面, 对流转安置的员工进行补贴, 根据他们现有的工资、津贴水平, 以及流转安置之后才形成的薪酬差别, 还要考虑当时招聘时签订的劳动合同,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然后合理科学地制定对流转按照员工的补贴计划, 按时给予物质补贴。当然一定还有一部分自觉自愿到别的岗位上工作, 对于这一部分员工应该首先考虑, 尽快安排他们到合适的企业和岗位中投入到工作当中。这样一来, 首先缓解了国有供电企业部分岗位人力资源供过于求的难题, 帮助他们找到合适的工作, 还能够缓解部分企业“用工荒”的难题, 另外对经济稳定转型、社会的稳定团结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再次, 实施灵活的聘请制度。国有供电企业在某一段时间、某个岗位上会需要特殊的人才, 比如掌握一技之长的技工, 但是供电企业并不是一直需要这样的人才。所以如果自己招聘或者是培养这种人才的话就会耗费很多资源。所以企业可以转变观念, 到市场上去购买这类服务。目前, 服务市场发展迅速, 很多特殊服务都可以在市场上买得到, 所以国有供电企业平时就应该多加注意, 以便必要时能够及时买到这类服务。国有供电行业也可以跟某些服务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一方面可以了解该服务机构的资质, 有目的地挑选合适人才, 另一方面还可以解除后顾之忧, 及时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人才, 不至于因为突发情况而找不到救急人才, 造成企业经济、信誉方面的损失。
参考文献
[1]陈天祥.人力资源管理[M].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1.
[2]贾海清, 李海涛.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与改革[J].中国电力教育, 2008, (4) :24-26.
[3]段佳祥.略论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5, (S2) :102-104.
供电企业财务战略 篇2
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人们对审计的依赖性逐渐提高,但是,从整体角度分析,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在我国供电企业的发展中,审计失察风险经常发生,审计人员丧失独立性所造成的风险,也逐渐成为了当前供电企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主要阻碍因素。
针对于此,需要进一步整合我国供电企业的审计风险,保证客观存在与主观努力的存在,加强对供电企业财务审计风险的认识与探究,积极提高我国供电企业的管理水平。
供电企业基建财务探索 篇3
[摘要]企业要建立一个知名的品牌,必须要有科学、严谨的会计核算和监督体系。严格的财务管理体系,对于电力企业加强日常的资金管理、编制财务报表以及落实股东权益都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而在基建财务管理之中,这种体系显得特别重要。
[关键词]基础设施;财务管理;供电企业
1.供电企业基建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
1.1基建财务管理的任务
第一,要遵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第二,对供电企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实行从预算、控制、核算到分析考核的全过程管理;第三,依法、合理、及时筹集建设资金,用好筹资的自主权;第四,将管理的目标定为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益。
1.2基建财务管理的关系首先是需要规定哪些活动必须由财政部门监督管理,应包括项目概算、标底造价和竣工财务决算等:其次是规定建设单位必须向财政部门提交文件资料和财政部门认为需要时建设单位应当提交的文件资料。这样规定,不仅所有的建设单位都明确哪些活动应接受财政部门的管理监督,也为财政部门加强基建财务资金管理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2.当前供电企业基建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供电企业对于工程管理的一般采取的是集中管理方式,每个部门相互合作分工。策划部负责项目的策划出台与整理,工程项目负责对项目的设计与研究管理,财务部门负责对于资金的安排管理,并进行会计的核算与监督,保证基建工程的顺利完成。在这种协同配合的模式下,其作用过于分散,没有很好的集中管理,可能会造成资源的过度浪费,不利于将财务管理的每个环节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2.1管理制度存在问题
现行制度不能满足资本投资主体多元化的要求,可操作性很差。一些制度明显落后于基础设施发展的要求,但之前没有引入新的制度,旧的制度不适合的情况下,现行各业务口子管理制度齐全,但相关部门业务管理目标不同导致制度执行侧重点不同,且监督机制不完善,管理部门各自为政,未按照规定履行管理职责,造成管理的缺位,最终导致基建财务管理的弱化。
2.2基建财务管理目标存在问题
基建财务管理的目标是资本的保全和增值,不仅包括资本的有形保全和增值,也包括了资本的无形增值。如今基建财务的问题主要包括投资收益、内部信息对称和激励与约束等。基建财务管理应与其目标和所需解决的问题紧密联系,其体系应充分体现作为基建所关注的问题,由此,基建财务管理体系主要包括现金流量管理、制度管理、人员管理、预算管理、会计信息管理和内外部审计管理等。基建财务管理的目标问题归纳为经营能力、获利能力和偿债能力,权衡负债的风险与收益,维持理想的资本结构和债务结构:企业资产的利用效率和效益等重大问题。在基建财务管理系统,基础设施的管理,基建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工作以及管理机制存在问题,必须改革。
2.3供电企业财务管理观念落后
我国供电企业是一般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由于受传统的经济管理体制的影响,财务管理以及内部控制制度没有创新,管理的观念极其落后,很多老的观念与制度严重影响了电力行业的财务管理工作的进步,很多企业的财务管理者没有专门的财务管理人员,造成管理的混乱,会计的核算与监督并没有有效的结合起来,加上供电企业的员工没有即使的更新与学习,在思维上很难与时代一致,就会造成落伍
3.提高供电企业基建财务管理水平的措施
以上,文章对供电企业基建财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探索,下面,将提出针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
3.1改变供电企业对财务管理的认识
认识决定行为,由于目前我国供电企业对于基建财务管理的认识还很落后,我们首先必须要转变企业,包括管理者和员工对于财务管理的认识,使他们意识到企业基建财务管理对于企业的重要性。要创造条件,使员工们都感受到自己是企业主人,积极发挥自己的主人翁作用,这样才能改变财务管理被动的局面。同时,财务人员既要收集好信息也要整理好工作,全面把握财务管理,发现其中的问题,切实做好基建财务管理工作。关注企业财务管理的新发展,本着“拿来主义”态度,积极地、努力学习、借鉴,当条件成熟时立刻为我所用。供电企业要弄清“ERP软件”与“ERP系统”的区别。不要只追赶潮流,一味的购买新软件。ERP系统的成功实施,需要企业做好业务流程改造、业务行为规范、信息产品支持、人力资源和组织、选择合作伙伴的工作。
3.2建立全面的预算体系
建立全面的预算体系,能够为财务管理工作的展开提供必要的条件,也是财务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在预算过程中,供电企业要在编制预算时做好各部门关系的协调工作,尽可能的减少利益冲突。预算实施过程中,要强化资金预算管理,控制成本支出,加强监管。
3.3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
供电企业要不断提高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人员的理论知识与业务水平。首先,财务管理人员要掌握扎实的财务管理的理论知识,要熟识统计学、法学、计算机的知识。现在社会的发展需要的是复合型的人才,企业的发展也要依靠复合型人才,因此,掌握多门知识的人才才是企业进步的根本。而且,财务管理人员要能从多角度分析财务问题并制定相匹配的理财战略。其次,财务人员必须要有“活到老,学到老的”的精神,不断扩充新的知识,并能够及时掌握新的信息,对企业的理财环节做到心中有数,对企业不断扩大业务范围的风险进行评估。最后,财务管理人员要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潮流,依据新的国际经济的发展态势和资本运作特点,运用新的融资技术进行财务管理。
3.4提高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
财务管理系统承载着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因此供电企业必须要提升财务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在当今计算机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财务管理信息化是财务管理不可逆转的潮流,这里所指的财务信息管理系统并不是指传统的软件,而是在建立的全面的预算体系的基础上,对企业的业务和资金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的新系统。
3.5加强企业各部门的配合
传统上的财务管理是指由作为管理主体的财务部门制定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及程序,保障财务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同时其它部门要照章办事。但是,从企业发展全局来看,财务管理是与企业的经营、发展联系在一起的。企业目标的实现是需要各个部门配合的,也就是说,企业的财务管理与其它部门的管理是息息相关的。没有其它部门的配合,财务管理也无法实施,而没有财务部门的指导,其它部门的工作也是没有方向的。因此,要加强企业内部各部门的配合,这样既能提高企业财务管理部门的管理水平、加强其它部门的执行力,又能共同提高企業的经营效率、提升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
4.结束语
供电企业市场营销组合战略探讨 篇4
1 重视提高营销队伍的整体素质
在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今天, 人力资源在各行各业中的重要性已经成为炙手可热的事实, 电力营销服务人员的工作质量和整体素质不仅关系到企业市场营销组合工作的顺利开展, 而且关系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 供电企业要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一是要根据企业发展的现实需求, 对营销人员进行系统化的优化组合, 实行优胜劣汰的管理机制, 调配优秀的人才从事相应的岗位工作, 实行动态化的管理, 不断地改革与完善营销人员的整体素质结构;二是为了给新入职的员工更多的参与锻炼和自我提升的机会, 要考虑将新入职人员优先安排到营销工作的岗位, 让他们尽快的适应电力市场营销的相关理论和实践;三是供电企业要根据现实的发展需求以及未来的成长需要, 结合营销人员的实时性的工作情况, 制定一系列培养和教育员工的良好途径和方式, 比如拓展训练基地的建设、员工交流会议、各部门切磋活动等。与此同时, 要不断地建立健全相互牵制的考核、监督机制, 构建营销效益的高低和人员绩效直接挂钩的良性的经济分配机制, 在更大的程度上督促营销人员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准和质量, 更加自如的应对工作中的新任务和新挑战。
2 进行必要的市场创新
现如今, 社会对电的依赖性日益加强, 供电企业要根据具体的发展情况, 在顺应市场变化的基础上及时的调整营销策略, 在必要的创新的情况下开拓更加广阔的电力市场。首先, 要尝试让利促销的经营策略, 在对社会上的大中型、高耗能的企业生产与经营情况有所了解的前提下, 对的确能够借助降低电价、且能够保证售电量与结清电费的相关企业, 可以实行电价优惠的策略, 若是方法得当, 则会获得良好的成效;其次, 要尽可能地开发能够保证企业的利益、利于环保的低谷电消费市场, 解决和完善制约用电市场发展的相关问题, 比如农村户户通电、城乡用电卡脖子等问题, 在解决这些问题之时为市场创新奠定扎实的基础;再者, 要将市场的需求作为导向, 对各项工作进行合理的调度, 对城乡所有的配电线路给予充分的供电, 并且采取科学合理的激励措施, 动员和引导大负荷的用户在低谷的时段实现满负荷的运行, 在更大的程度上向市场推销电力。除此之外, 要结合企业的未来发展需求, 进一步开拓好城乡居民生活、三产、农村等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长期的发展潜力的大市场, 并且尽量的减少检修停电的时间与次数, 尝试实施良好的零点检修作业, 从检修中争抢电量, 从细节完善的角度为市场创新做好强而有力的铺垫。
3 做好技术创新工作
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供电企业只有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 才能在做好市场营销的同时为企业的进步凝聚更多的活力。要大力的促进市场营销和科技的整合, 充分运用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 对电力市场营销的全过程实行现代化手段的管理, 并成立专业的部门、派遣专业人员开发符合企业自身特色与市场需求的电力营销软件, 促进营销流程的现代化进程;要在供电企业现有的营业管理的信息系统的基础上, 促使电子化的营销业务的流程实现加速度, 构建需求预测、划账付费、合同管理、工程管理以及负荷管理等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 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服务网络系统。再有, 在相关营业场所要宣传以电代柴、以电代气、以电代油的新型的电气产品, 不断地刺激用电的需求量, 在引导电力实现良性消费的情况下积极的调整和完善用电的结构;还要结合实际的情况, 创新与改革用电计量设备, 大力的推广多功能、长寿命、高精度的电表, 并且使其具备防盗电等功能, 在有效的制止和杜绝盗电、偷电等不良现象的情况下为技术创新埋下更好的伏笔。
4 结束语
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的基础产业, 电力体制的日益深入改革使得供电企业的发展目前处于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大环境中, 要想营造出一个不断发展壮大、充满活力的电力市场, 就要在认清局势、转变观念的前提下, 探索和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与策略, 强化供电企业的市场营销管理, 促使供电企业获得更大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社会发展中贡献更多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黎小平, 黎云.论供电企业市场营销组合战略[J].企业经济.2008 (08) .
企业总体财务战略 篇5
财务战略是指公司在一定时期内,根据宏观经济发展状况和公司发展战略,对财务活动的发展目标、方向和道路,从总体上作出的一种客观而科学的概括和描述。财务战略的选择,决定着企业财务资源配置的取向和模式,影响着企业理财活动的行为与效率。
负债・收益・分配不同战略不同选择
扩张型财务战略。它是以实现企业资产规模的快速扩张为目的的一种财务战略。为了实施这种财务战略,企业往往需要在将绝大部分乃至全部利润留存的同时,大量地进行外部筹资,更多地利用负债。大量筹措外部资金,是为了弥补内部积累相对于企业扩张需要的不足;更多地利用负债而不是股权筹资,是因为负债筹资既能为企业带来财务杠杆效应,又能防止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的稀释。扩张型财务战略一般会表现出“高负债、高收益、少分配”的特征。
稳健型财务战略。它是以实现企业财务绩效的稳定增长和资产规模的平稳扩张为目的一种财务战略。实施稳健型财务战略的企业,一般将尽可能优化现有资源的配置和提高现有资源的使用效率及效益作为首要任务,将利润积累作为实现企业资产规模扩张的基本资金来源。为了防止过重的利息负担,这类企业对利用负债实现企业资产规模和经营规模的扩张往往持十分谨慎的态度。所以,实施稳健型财务战略的企业的一般财务特征是“适度负债、中收益、适度分配”。
防御收缩型财务战略。它是以预防出现财务危机和求得生存及新的发展为目的的一种财务战略。实施防御收缩型财务战略,一般将尽可能减少现金流出和尽可能增加现金流入作为首要任务,通过采取削减分部和精简机构等措施,盘活存量资产,节约成本支出,集中一切可以集中的人力,用于企业的主导业务,以增强企业主导业务的市场竞争力。由于这类企业多在以往的发展过程中曾经遭遇挫折,也很可能曾经实施过扩张的财务战略,因而历史上所形成的负债包袱和当前经营上所面临的困难,就成为迫使其采取防御收缩型财务战略的两个重要原因。“低负债、低收益、高分配”是实施这种财务战略的企业的基本财务特征。
财务战略要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
企业总体财务战略思想必须着眼于企业未来长期稳定的发展,具有防范未来风险的意识。企业财务战略选择必须考虑经济周期波动情况、企业发展阶段和企业经济增长方式,并及时进行调整,以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
1.财务战略的`选择必须与经济周期相适应
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是以现代工商业为主体的经济总体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是经济系统存在和发展的表现形式。我国经济周期直观表现特征是:(1)周期长度不规则,发生频率高。有学者测算,过去我国的经济周期的平均长度为4.6年,离差为1.9年。(2)波动幅度大。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系数的平均值为11.33,高出发达国家几倍。(3)经济周期的波动呈收敛趋势,周期长度在拉长,波动幅度在减小。(4)经济周期内务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在高涨阶段总需求迅速膨胀,在繁荣阶段过度繁荣,在衰退阶段进行紧缩性经济调整,严格控制总需求。
从财务的观点看,经济的周期性波动要求企业顺应经济周期的过程和阶段,通过制定和选择富有弹性的财务战略,来抵御大起大落的经济震荡。以减少它对财务活动的影响,特别是减少经济周期中上升和下降抑制财务活动的负效应。财务战略的选择和实施要与经济运行周期相配合。
在经济复苏阶段应采取扩张型财务战略。增加厂房设备,采用融资租赁,建立存货,开发新产品,增加劳动力。
在经济繁荣阶段应采取快速扩张型财务战略和稳健型财务战略结合。繁荣初期继续扩充厂房设备,采用融资租赁,继续建立存货,提高产品价格,开展营销筹划,增加劳动力。繁荣后期采取稳健型财务战略。
在经济衰退阶段应采取防御收缩型财务战略。停止扩
分析强化供电企业财务监控的策略 篇6
【关键词】供电企业;财务监控;策略
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供電企业的健康发展尤为重要。但是,目前一些供电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不够完善,财务监控机制受到挑战和冲击,不适应企业发展的现实需求。为此,企业上下特别是企业管理者必须充分认识加强财务监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高重视程度,分析存在问题,采取有力措施提升监控水平。
一、供电企业加强财务监控的必要性
财务监控是供电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内部环境、风险监测评估、信息交流沟通、监控运作和监督反馈等方面。强化供电企业财务监控,是由供电企业的特点决定的。供电企业涉及电网建设、供电售电等工作,与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特别是农电企业同时具有社会化、公益性特点。同时,企业投资项目多、资金流巨大,“十二五”期间我国电力投资就超过了6万亿元。因此,健康有序的财务管理既是企业自身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确保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的关键所在。而要确保财务管理活动的可靠性,必须构造起与之适应的严格的财务监控机制,有效防范和抵御供电企业面临的巨大财务风险,严格控制企业的运营成本,全面保证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二、供电企业财务监控存在的问题
1.对财务监控工作不够重视
供电企业管理者是财务监控内部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情况下,最高管理者与下级管理人员、一般工作人员等形成管理与被管理、监控与被监控的关系,这也形成了企业财务监控的基础。但是,财务监控并不能有效地监控和约束最高管理者本身,致使部分管理者素质较低,出现危害企业运行的行为。同时,很多企业管理者对财务监控工作不够重视,没有专门制定详细的工作规划、健全的管理制度、科学的预算决算,导致出现财务管理方面的漏洞。
2.财务风险管理体系不健全
一些供电企业风险意识淡薄,认识不到项目投资、供电售电、财务管理等环节存在的风险,导致投资项目停滞、售电环节呆账坏账、财务出现漏洞等问题,使企业面临较大的财务风险。一些供电企业没有形成完善的风险监测评估体系,一旦发现投资、招投标、供电售电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无法立即防范化解,把损失降至最低。风险监测评估体系的缺失将导致企业财务监控形同虚设,给供电企业的正常运营带来严重的后果。
3.体制机制不健全
一些供电企业忽视了制度的约束作用,没有建立事前、事中和事后全程监控的规章制度。财务监控事前需要科学的财务预算管理,事中需要严格的监督检查,事后需要有力的考核反馈,一旦缺乏严格的规章制度和执行标准,会使得预算管理、资产管理等缺乏依据和遵循。有些企业即使制定了规章制度,也没有认真执行落实,导致财务管理混乱,风险防范化解能力差。
4.队伍及信息化建设有待提高
财务监控需要素质过硬的工作团队,需要与时俱进采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提高管理和监控效率。但很多供电企业缺乏对基层员工的规范化、常规化培训,工作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较差、财务管理水平低。同时,很多企业还过度依赖人工管理,供电企业内部、供电企业与其他企业和用户之间都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造成监控效率低下。
三、供电企业强化财务监控的建议
针对电力企业财务监控方面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以下三点强化财务监控的建议:
1.科学使用资金
要加强对财务管理和资金监控的认识,建立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资金管理体制,严格审批和授权制度,对审批权限进行明确的定位;制定严格的资金使用计划,供电企业必须重视应收账款的管理,坚决执行“收支两条线”,逐步规范资金流向流程等强化资金管理;把电费收入存入收入专户,并设立银行账务专门结算预算内收支,每一笔应收账款都要有专人审查和回收。还要加强对用电方经营状况的分析,确保应收账款及时到位,强化企业发展的资金保障。同时,还要从渠道、方式和资本成本等方面,严格规范供电企业的筹资活动。
2.建立健全制度
要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逐步建立健全对售电、投资、电网建设、资金管理、人员管理等方面进行监控的规章制度。特别是要建立统一科学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确保资金使用有计划并且安全有效;建立资金流出备案制度,设定需要上报备案的额度,加强对资金流出的监控;配套建立相应的督导考核机制,不定期对各项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通过重奖重罚、企业文化感染等来激发各级对规章制度的落实热情和主动性。
3.强化队伍及信息化建设
要高度重视对企业员工,特别是管理中层、财会人员的教育培训,通过对一流供电企业参观学习、举办学习讲座等方式,全方位提高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同时,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管控系统、ERP等建立起覆盖全系统的网络财务体系,针对供电企业资金管理、监督控制等难点,实行会计档案管理、数据录入更新、人员信息管理,特别是使财务信息能够做到共享并实时采集、查询和分析,实现对供电企业财务活动的实时监控,提升财务监控的效率。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电力企业强化财务监控势在必行,必须切实提高认识,认真分析当前在制度、人员、资金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科学规划使用资金、建立健全制度、提高人员素质、加强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着手,多管齐下,强化落实,才能够切实提升企业财务监控水平,从而促进电力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慧霜.分析强化单位财务监控的策略[J].时代金融,2014,11:178
供电企业财务战略 篇7
当前, 我国电力体制正推向深入改革, 电力营销管理成为电力企业的核心业务, 其营销管理质量的高低关系到电力公司效益的好坏, 影响着电力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随着我国供电企业市场化脚步的日益加快, 这些企业也就面临着如何树立好形象、开拓更广阔的市场、创造更好的效益等新任务, 因此制订适应市场条件的电力营销管理战略, 也就势在必行。
1 电力营销管理的观念
电力营销管理是一种有意识的生产经营活动, 是在特定经营思想指导下进行的, 这是电力营销管理的传统观念, 该观念在电力总量出现供过于求时适用。在这种观念下, 电力企业的一切行为都必须以电力市场的需求作为出发点, 在对电力市场进行调查与预测的基础上, 了解电力市场的需求, 从而确定本公司电力的生产计划方案, 并采取有效的电力营销管理措施来满足电力用户的需求。
我国电力市场长期存在着明显的供需矛盾, 直到20世纪90年代, 我国电力市场的供求关系才渐趋缓和。在这种背景下, 电力营销管理的新观念才逐渐形成, 这种新观念改变了过去那种只重视发电而忽视用电、只重视电力分配而忽视电能质量、只重视电费的回收而忽视服务质量的做法。电力营销管理的新观念促进了电力营销市场的有序管理, 对电力经营活动起到了有效的指导作用, 值得我们高度提倡。
2 经济改革下我国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 我国电力企业生产经营面貌得到了很大的改观, 但在实际经营中, 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企业电力营销管理定位不明确
电力企业的行业作风问题依然存在, 缺少自主的价格调整手段。国家对电价控制过死, 造成电力企业无权对电价作相应的调整, 也无法根据市场电力需求的变化进行调节。
2.2 电力市场环境持续疲软并恶化
部分电力企业, 特别是电力生产企业的开工率不够, 造成许多企业的产品积压, 从而导致用电量不断增长, 同时也加剧了电费的拖欠, 欠费停电现象则造成了两败俱伤的局面。对欠费用户采取拉闸限电或停止用电措施, 是目前供电企业用于追缴电费的最主要方法。该方法对那些产品销路不佳或濒临破产的企业来说, 无疑是加剧了其破产的步伐, 致使欠账变成了死账。限电和停电的结果进而带来售电量的急剧减少。电力企业如何才能最大程度地追缴用电欠费, 是当前供电企业管理者必须重点考虑的问题。
2.3 运营商业化同管理法制化之间存在矛盾
目前, 供电企业基本上都采用了商业化运营和法制化管理的方式。虽然政企得以分开, 但是供电企业仍要接受政府的监管。所以, 在保证商业化运营的同时, 供电企业还必须严格按照政府规定的电力营销管理政策与业务范围, 来进行电力市场的营销管理工作。
3 经济改革下供电企业创新电力营销管理的对策
在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规划下, 依据当前电力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及电力供需的形势, 可把电力营销管理的总体策略定位为环保能源的扩张策略。为此, 笔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改进。
3.1 改变传统电力营销管理机制
笔者建议应按市场需求建立供电企业的营销机构, 变过去的“用电管理机构”为“电力营销管理机构”, 将原来的单一职能转变为市场开发、需求预测、业务决策、客户服务、电力销售、公关设计、新技术开发、服务咨询等多种职能。开展全面的电力销售全程跟踪服务工作, 以服务客户为中心, 建立新型电力营销管理机制, 该机制包括支持系统、主营系统和监督系统等部分。
3.2 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电力营销管理的成功运营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电力企业必须针对目前员工素质的现状, 加大对职工素质的培训力度, 鼓励职工积极参加自修和函授等多种方式的学习, 使职工整体素质得到不断提升。同时还要加强对电力营销服务职员的挑选、培训和考核, 以形成一支高素质的营销管理队伍, 使营销管理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此外, 还要在营销管理实践中, 不断加大考核的力度, 不断挑选优秀的营销服务人员, 使其能够走上领导者的岗位。
3.3 提供优质高效的电力产品
(1) 采用灵活电价策略。由于市场需求下的价格具备弹性, 所以笔者建议可把用电市场详细划分为价格的刚性市场、弹性市场和敏感性市场等部分。利用价格杠杆扩大营销市场, 特别是价格的敏感性市场, 比如工业用户。因此, 必须调整现行用电措施, 对工业客户可实行超基数的优惠电价和丰水期的季节性折扣电价, 以稳定工业用电市场份额;可启动谷时用电市场, 拉大分时电价差距;对居民生活用电, 可实行两时段的电价机制, 正确引导居民合理用电;还应遵循市场细分化原则, 对用电性质不同的用户采用差别定价的策略, 比如负荷率电价和节假日电价等。
(2) 大力宣传电力使用效果。当前, 城市越来越重视环保工作, 供电企业必须依靠政府支持, 联合用电设备制造企业, 加强电力使用的宣传力度, 鼓励居民使用微波炉、空调等电器, 引导居民扩大电力消费, 逐步取代对燃煤、燃气的消费, 以提高电力在能源消费中所占的比率。
(3) 详细分析用电市场情况。依据不同时期的市场需求, 开发重点市场。其中, 重点是要对居民生活用电市场及大型能源市场进行调查和分析。在居民生活用电市场中, 主要关注烹饪、热水、暖气、空调和干洗等电器设备用电情况。在大型能源市场中, 主要是关注电锅炉的用电情况。此外, 还要加强对农村用电市场的调研, 改善农村供电质量, 开发农村电力市场。
3.4 提高供电服务质量
(1) 改善电网结构, 增强供电的可靠性, 提高电能质量, 加强供电企业对用户的吸引力度。电力产品质量的好坏是电力营销能否成功的关键, 因此必须提高城网、农网改造力度, 加快一户一表改造步伐, 改善电网结构, 增强供电的可靠性。
(2) 完善电力负荷管理系统, 利用该系统, 完成好客户的远程抄表工作、远方监测工作以及电压质量监测工作。另外, 还应关注配变台区的信息采集系统和能量计费系统的发展情况, 稳妥地实施公变台区的远程集中抄表等工作。采用配电自动化系统, 完成数据的共享, 使采集系统更加完善。
(3) 逐步建立覆盖全部营业区并面向整个用户群, 且具备全方位信息处理功能的用户服务中心。引进国外先进的数字语音信息资源来支持系统, 提供诸如用电查询、紧急情况服务、投诉举报、报装接电、营销指标在线和日常营业等服务, 使电力市场营销管理实现全程化计算机监管。推广新技术的应用, 提高营销管理的自动化水平。同时, 要保持积极稳妥的改革态度, 以先进实用作为改革准则。充分利用目前先进的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 建设并完善电力营销管理系统, 以保证决策的科学化、缴费的银行化和管理的集中化。
4 结语
电力营销管理是供电企业的核心业务, 其质量的高低决定了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强弱, 进而决定了供电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电力营销管理的开展, 必须以“电网是基础, 技术是支撑, 服务是保障, 管理是根本”的原则为出发点。建立满足买方市场需求的新型电力营销管理体系, 即以电力市场用户需求为导向, 以优质的电力服务为主要手段, 建立能够适应商业化经营、法制化管理、分层化高效运作、功能齐全、服务水平较高、充满市场活力的现代化市场营销管理体系。
摘要:首先介绍了电力营销管理的基本概念, 其次从管理定位、市场环境、商业化运营等方面, 指出了经济改革下我国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最后针对如何提高我国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效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希望对电力营销管理的创新性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对策
参考文献
[1]万琨.新形势下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策略初探[J].科技资讯, 2011 (36)
[2]张继明.新形势下供电企业与电力市场营销管理[J].科学之友 (B版) , 2009 (8)
供电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研究 篇8
1.1经济效益最大化
作为一个营利性组织,经济效益最大化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追求目标。因此,供电企业的财务管理也不可推卸地提高企业经营利润和效益的责任,在确定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时,经济效益最大化应当作为首要考虑项。然而,由于经济效益是一个无法准确计量且难以控制的经济指标,必须通过其他形式的指标来表现,我们无法将它直接引作企业财务管理目标。
1.2企业价值最大化。
企业价值最大化建立在企业长期稳定发展基础上,以企业总价值最大化为目标,它反映着企业长期潜在的价值和发展能力。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存在着一些争议,但在理论界,它仍是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最有选择。但是,针对供电企业的实际情况,它具有一定的缺陷性: 首先,其价值评估较为复杂,耗费时间和人力; 其次,在未来企业发展的潜在价值和企业风险方面具有不确定性; 最后, 企业价值中的负债部分容易误导企业价值计算,因此,从理论上看,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不适合作为供电企业财务管理目标。
从供电企业经营实际来看,由于供电企业的硬件、软件建设需要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不断革新,供电企业需要在技术改造和技术资金方面投入较多的经费,因此,供电企业在自身资金有限的条件下不得不向金融机构筹集更多的资金。 如,2014年7月,为加快国家电网公司二十个重点电网项目建设,国家电网公司向社会发行四十亿人民币企业债券进行筹资。我国金融服务的不断发展为企业的筹资带来更为便利和低成本的服务,供电企业也顺应这一形势,更大规模地进行能够筹资活动,以满足加快建设的企业需求,这必然会带来负债更大化的结果。负债的增加使企业价值的计算更加容易被误导。
鉴于理论性缺陷和实际运营的情况,企业价值最大化不适合作为供电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
1.3股东财富最大化
企业的经营管理需要对股东负责,而股东的利益目标是提高企业利润,增加财富积累,实现权益资本的保值增值。 股东财富可以根据股票的市价来计算,具有较为明确的评价标准,在企业理财目标中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针对供电企业,由于它是国有独资企业而非上市公司, 其保值增值主要通过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率来衡量,这一指标的不足之处在于无法兼顾国家、企业和职工的利益,难以处理好三者的目标关系。随着知识资本、人力资本在企业中的地位不断上升,企业的资本结构也在不断变化。供电企业作为现代化技术产业,对科技和人才的要求较高,这决定着供电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需要更多地考虑人力资本所有的收入和利益要求。然而,供电企业的国有制性质决定了其股份无法分配给个人,基于这一现实,股东财富最大化这一目标无法与供电企业实际相结合,并可能阻碍经营者和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所以不适合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
1.4利润最大化
利润是企业在某一时间段里获得的经营利益和经营成本的差值,它反映着企业在这一时期的运行状况和经济利益。 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即在不改变价格的前提下降低成本, 边际收益更接近边际成本,简单来说就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降低生产成本以达到利润增加的目的。另外,利润与员工的收入和企业的经营规模经营战略都息息相关。
在供电企业中,将利润最大化最为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目标具有相当的可行性。首先,利润额度易于统计和计算, 其次,由于它基于确定时间段内的经营状况,所以不存在预测困难的问题,能够准确地表达出来,最后,它能够适应供电企业对人力资源的依赖程度,目前供电企业实行员工工资与经济效益挂钩的管理策略,通过利润的增加,职工劳动报酬也相应提高,对于增加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因此,我们可将利润最大化最为供电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
2利润最大化作为供电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进一步分析
2.1利润最大化目标缺陷分析
由于供电企业成立较早并具有垄断性,在国家的扶植下,占有着其生存发展所需的市场份额,因此,供电企业不需要过多考虑在市场占有率方面的扩张和短期经济效益的提高,而应该更多地关注长期持续健康的发展。针对这一发展目标,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应是在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总目标之下,进行有效的资金内部控制和运筹管理。因为利润是一定时期内的经营成果,无法反映出企业在长期发展中的状况和前景,不便于企业针对不同时期的经营状况进行比较和调整,在追求企业长期发展方面有着局限性。
另外,企业除了运营自身之外,还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供电企业作为国有企业,在社会生活中承担的社会责任方面受到更严格的要求,这决定着供电企业不能片面追求企业利润,而应更多关注企业产品质量和社会生态平衡,不以破坏资源污染环境为代价进行生产,同时,还需要承担一些社会义务。因此,供电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不能单纯地追求利润最大化,还需要兼顾社会责任,这是供电企业在确定财务管理目标的一个重要约束条件。因此,供电企业不能片面强调利润额的增长,追求短期利益而罔顾社会责任和长期发展前景。
2.2权益资本利润率最大化
由于利润最大化存在着以上的缺陷,所以不能直接将其作为供电区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权益资本利润率是在利润最大化基础上产生的改进后的相对指标,它既继承了利润最大化目标的优点,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又规避了上述缺陷,在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上有比较明显的优势。
权益资本利润率是企业净利润和投入的自有资本的比率,它能够反映出企业投入和产出的关系,并可以体现出企业的经济效益水平和持续发展的前景。权益资本利润率是一个较为容易操作和计算的指标,能够通过各部门的分解进行统计和计算,并能有效指挥和控制各部门单位的经营活动, 指导企业财务工作。
综上所述,权益资本利润率最大化符合供电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要求,适应供电企业的发展实际,因此,供电企业应当将权益资本利润率最大化作为其财务管理目标。
3结论
结合上述的分析,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供电企业基于理论和实际的考虑,应当选择 “权益资本利润率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一方面,它是容易计算和衡量的指标,在实际运行中便于操作和管理,另一方面,它弥补了利润最大化无法预测未来发展的缺陷,在实现企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促进供电企业的变革和创新方面具有这独特的优势。
供电企业在保持快速持续发展的导向下,确立权益资本利润率最大化的管理目标,能够充分发挥其强大竞争力,达到长远利益和短期利益相协调的企业发展趋势,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并为社会经济和谐发展贡献出重要力量。
摘要:企业的经营目标对财务管理目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供电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应遵循企业财务活动的客观规律,并能同时满足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和需求。文章在分析我国理论界代表性财务目标的基础上,结合电网公司实际情况,理性分析当前形势下供电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确立,最终达到经济利益最大化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供电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 篇9
关键词:供电企业,财务风险,识别,防范
自2000年进行“厂网分离”改革后, 发电厂分给五大发电集团, 供电企业也分为了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 电力企业正逐步从完全垄断性企业转化为垄断竞争性企业。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竞争加剧, 企业为达到自身的经营目标, 在经营过程中对风险进行全面、有效的管理, 建立健全风险的管理体系, 使风险的管理达到企业本身的经营目标需要, 因此供电企业财务风险的研究就成为自身发展的需要。
一供电企业财务风险的来源
1. 国家政策风险
电力企业是国家基础性、垄断型企业, 电力企业经营所提供的产品关乎国家经济和民生, 所以长期以来, 电力销售的价格都由国家控制, 致使供电企业的盈利与国家政策相关。电价政策的实施使电力企业对一些国家政策性的企业和大型基础性工业企业给予优惠, 利润大大减小。电价过高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电价过低使电力企业失去自身的发展空间, 没有资金进行电网的建设和技术的更新, 不能加强电网的建设, 就不能满足人们对电力资源的需求;没有资金供电企业的设备就不能进行更换, 不能保证输电安全, 所以电价政策对供电企业的经营效益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国家政策是供电企业财务风险之一。
2. 自然风险
供电企业的电力设备经常遭到破坏, 乃至报废, 比如2008年的雪灾, 全国19个省份受到影响, 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工农业生产造成重大的损失。电力设施损坏严重, 发电受阻, 多个地区的电网解列, 大面积停电, 全国因灾害停运电力线路36740条, 停运变电站2018座。自然灾害引起的电网的瓦解, 大范围的停电, 使人们的生活受到影响。供电企业要提高自身的抗风险能力, 加强电网的建设, 对风险进行预警, 使风险所造成的损失降低。
3. 筹资风险
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 对电力产品的需求逐年增大, 现在的电网规模已经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 电力企业的建设必然要扩大, 固定资产的投入, 人力的投入等等都要增加, 这时需要大量资金, 我们需要对资金进行筹集, 筹集资金伴随着筹资风险, 供电企业就要建立筹资的风险管理机构, 对筹资风险进行预测, 预测未来的筹资金额, 制定筹资决策, 很好的规避筹资风险, 供电企业属于投入资金高的技术密集型企业, 设备更新较快, 当资金不足时, 就影响了企业生产经营。面对筹资利率浮动的趋势, 势必增加还贷的压力。
4. 营销风险
如今电力交易的模式逐步趋向市场化, 电力产品供需会随着市场的上下波动而波动, 供电企业的营销活动主要是抄表、核算、收费这三个环节。抄收环节中对用户用电量的抄记的正确性需要有保证, 电力用户众多, 每个抄表员都要对上千家用户进行抄表, 也可能发生一些错误, 我们应该对抄表进行定期、持续和全面的检查, 形成对抄表人员的约束机制, 把严格的考核转变成一种利益上的奖励。
电费收取的风险主要是回收率的问题, 回收的电费有一些没有上缴, 挪用、舞弊等滞留在基层, 还有一些是陈欠的电费。在电费的收取上我们要做到结算的独立性, 电费的结算和抄收核算工作都属于电力营销部门的工作, 之间有联系也有牵制, 对其应该建立预警。
二供电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财务风险控制机制是指在财务风险管理中所形成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一种动态管控体系, 既是降低企业财务风险的核心, 也是强化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供电企业营销流程中, 要建立一套系统的流程管理体系, 从客户的申请到最后的电费统一上缴, 都要分步骤的实施管理。
1. 从经营业务防范风险
规范主业与多经的业务关系, 建立良性的分配机制, 在发展多经业务的同时不能使原有的市场份额萎缩, 实现优势互补, 公平交易, 在促进多经业务发展的同时, 要保持主业的同样发展, 做到有效的防范。
2. 从筹资活动防范风险
建立健全筹资管理机构。各级供电公司成立专门的筹资预测管理机构, 业务范围涵盖战略发展、市场营销、生产技术、工程基建、财务管理等专业, 机构人员为各个专业的资深专家, 建立领导干部业绩考评与筹资管理挂钩体制, 使各级供电公司的管理者充分认识到筹资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把筹资工作作为本单位一项重要的工作目标。
提高全员风险意识, 增强责任感。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 加强筹资风险专业知识培训, 树立现代企业的管理意识和理念, 增强责任感, 是进行风险管理的重要思想根基。强化筹资过程管理, 降低筹资风险。科学、合理的业务流程是实施筹资风险管理的有效保障, 这要求电力企业对业务流程的合理性进行测试、评价。
3. 从投资活动防范风险
企业筹资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去投资, 通过投资为企业创造出更多的利润。同样企业无论对内对外投资都存在着风险, 这些风险同样需要企业采取措施去识别和防范。投资是一个过程, 也是一个结果, 所以它包含着眼前与未来之间的时间差。有时间差, 当然就会有风险。投资活动的中止、撤消、延期、效益不足、亏本、因事故而放弃都会产生投资风险。
供电企业的投资活动大多数是投资于电网的建设, 而各类的电力设备和网架结构是供电企业电网建设的基础设备, 所以对于大型固定资产的投资, 占整个供电企业资金的绝大部分, 固定资产在建设和保存中就存在着一定的风险, 还有技术落后等一些潜在风险, 都使投资风险大大增加, 因此要在投资前做好计划, 做出预测, 对即将发生的项目有全面的了解, 还要在项目进程中进行很好的监督机制, 确保项目准确、安全的实施, 降低投资风险。
4. 从内部审计防范风险
完善加强内部控制制度, 加大审核力度, 对单位的各个环节进行内部控制, 按照内部控制的程序进行稽查, 使经济业务能够很好的从管理层到执行部门进行分离, 实现企业全方位的控制。要充分发挥审计的独立性, 在各种内部矛盾中, 正确找到控制的方法, 把各种经济行为控制在框架范围内。加大资产负债的管理, 优化企业财务状况, 对现金流量实行预算, 实行资金集中管理, 实时监控, 防范资金风险, 完善全面预算制度, 按照不同的资金性质, 及时准确编制现金流量预算, 有效降低财务风险。
三结语
供电企业面临诸多市场经济下所产生的风险, 财务工作安全性的因素具有广泛性, 所以供电企业的财务风险应该得到高度重视, 对财务风险进行全面分析, 适度控制风险, 建立风险的识别、控制体系, 保证供电企业能够正常安全的运营。
参考文献
[1]张小卫.浅谈供电企业财务风险与防范[J].财富经, 2006
[2]魏胜.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方法[J].金融界, 2008
[3]李华.企业财务风险及防范的研究[D].河海大学, 2007
[4]王明心.电网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研究[D].太原大学, 2009
[5]王想.市级供电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研究[D].厦门大学, 2007
供电企业财务审计风险研究 篇10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 人们对于审计工作的依赖性越来越强, 那么随着而来的就是审计风险。审计风险是指财务报表中的所存在的错报情况, 而且注册会计师又发表了一些不恰当的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具有一定的客观存在性。供电企业的审计工作相当的复杂, 供电企业所提供的商品不但涉及到人们的生活, 还是由国家进行直接调控的垄断企业, 另外企业内部的各项收入开支财务数据更是错综复杂, 所以为了确保工作的正常稳定进行, 就有必要开展财务审计。那么对审计风险进行有效的降低, 则可以有效的提高审计工作的正确性, 进而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下面本文就对供电企业的财务审计风险进行分析研究。
二、供电企业财务审计中存在的风险
(1) 失察风险。一些供电企业有可能会为了保持企业良好公众形象或者包庇一些违法行为, 就对相关凭证进行销毁, 或者提供一些虚假信息、错误数据, 甚至设置账外账等, 致使审计人员根本无法了解事实。目前供电企业的业务量越来越多, 业务活动越来越复杂, 财务数据、资料也在逐渐的增多, 如果其中掺杂这一些虚假的、错误的信息, 那么审计人员也很难发现, 这样也就提高了审计中的失察风险。
(2) 由于审计人员丧失一定的独立性所造成的风险。我国的审计机关目前实行的是政府领导模式, 会受到国家以及政府的直接制约, 而供电企业又是有国家和政府直接领导的垄断企业。那么一些实力较大的国家直属单位为了保持自己的良好形象, 就有可能借助于其自身的社会地位或财力, 对审计人员的工作进行干涉, 这也就对审计人员的独立性产生了一定的限制;我国的社会审计部门目前也还没有从国家和政府的手中完全脱离。审计人员一旦丧失独立性那么也就直接可以说审计过程也就丧失了客观公正性[1]。
(3) 审计人员的素质能力所存在的风险。审计人员素质能力的高低, 可以对审计风险的大小产生直接的影响, 总体上来说, 审计人员的素质能力高低要能够和当前审计工作的难易程度相适应。供电企业的审计人员首先应该具备一定的电力方面的专业知识, 不然会对审计工作的进行产生一定的影响, 就算最后能够完成, 那么出现审计风险的可能性也会逐步的加大。
(4) 审计方法本身所具有的风险。目前采用的审计方法主要是抽样判断法, 这种方法适宜部分代替整体, 那么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误差。另外样本的选择就是由审计人员凭借其经验进行的判断, 那么审计结论和客观事实也就始终存在一定的差距, 也就是审计风险的存在。
三、供电企业财务审计风险的控制措施
(1) 对审计人员实行“双向问责制度”, 也就是在审计人员在对被审计单位进行整改, 并发现问题时, 也要对自己所制定出来的审计报告负责。如果说在中介机构或者是上级部门进行督查的时候, 又检查出一些审计人员没有发现的问题, 那么就要对审计人员进行问责考核。另外企业内部也应该建立一个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 提高企业人员进行自我控制的自觉性, 减少违法违规情况的出现。
(2) 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拥有一支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素质以及专业水平的内部审计队伍, 那么也就等于是拥有了顺利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基础条件和必要条件[3]。供电企业就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工作特点, 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建立一支优秀的内部审计队伍, 可以通过招聘招收一些专业人员, 还要逐步加大财务人员和审计人员之间的交流沟通。对于企业内部的审计人员, 不但要掌握一定的财务、审计知识, 还要对法律、计算机、企业管理以及人际沟通等进行了解, 对自身素质不断进行提高。另外企业在选择审计人员时, 要尽量选择一些素质高, 业务水平高的人员, 也可以通过相关培训, 对于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进行提高。企业拥有高素质、高水平、责任心强的审计人员, 才能够在企业管理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3) 确保审计人员独立性的存在。确保审计人员独立性的存在换句话来说, 就是禁止企业和政府人员采用相关手段对审计人员的工作产生影响和困扰。那么也就是说, 国家审计机关要尽量摆脱掉政府的干预, 一些社会审计部门就要避开挂靠主管部门的相关影响。对于审计组织内部人员的选择, 应该避免出现指派审计人员和企业存有关系, 这样会对其公正立场产生一定的影响, 也就是对其独立性产生阻挠。
(4) 选择合适的审计方法。虽然说抽样审查方法的使用比较广泛, 但是其形式本身所具有的审计风险是无法避免的。所以说如果企业内部有一个比较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的话, 那么就可以采取和内部控制机制相结合的审计方法, 可以对审计风险进行适当的降低。另外, 对于审计风险和审计证据收集之间的关系也要进行正确的处理, 曾有人统计, 审计证据收集的越少, 审计风险就会越大;反之审计证据收据的越多, 则就可以适当的降低审计风险。在一定范围内, 审计证据的收集成本是会远远的高于审计风险的降低的, 所以要对审计证据的收集成本效益进行适当的调节和控制。
四、结语
综上所述, 供电企业的财务审计风险所具有的客观存在性, 既不会因为个人意志而进行转移, 也不可能会对此进行彻底的消除只能在充分的了解了审计风险的产生原因以及存在环节之后, 采取相应的措施, 对其进行适当的控制或降低, 以避免的审计风险给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损失, 有效确保审计结论的正确性的逐渐提高。
参考文献
[1]吕玲玲, 供电企业财务审计风险探讨[J], 经济研究导刊, 2009, (14)
[2]雷莉萍, 卜祥磊, 供电企业财务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研究[J], 会计之友, 2011, (15)
供电企业电费财务管理的研究 篇11
摘 要 电费是电力商品价值实现过程的最终体现,也是电力企业物化劳动的结晶。因此,加强电费财务管理,是供电企业最基本的要求。而供电企业的电费财务管理工作涉及到每一位用电账户的管理,包括应收电费,实收电费,欠收电费,预付电费,电费余额等,数量多、内容杂。加之近年来,经济建设加快发展。电力企业销售量逐年递增,伴随之产生的财务管理问题也变得愈发突出明显。本章基于供电企业电费财务管理的研究,谈到了其历经的过程,现状以及发展等问题。
关键词 电费财务管理 发展进程 现状优化
一、传统的电费账务管理模式
众所周知,供电企业两大核心的链条就是“电力营销”和“财务管理”。简单的说,就是怎么管理业务和资金。那么,在计算机还没有普及的时代,电费财务管理全凭人为手工,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手工管理阶段”。基本的流程就是,用户缴纳电费后,收费人员就把相应的票据交给财务人员,等收到银行记账票据,并将二者进行核实无误后,电费财务管理人员则按相应的规则进行录入账簿。显而易见,这种原始的方法存在很多有问题地方,一是投资成本高,日常维护量大,二是人为参与了整个流程,效率低,易出错,二是管理不便捷,不規范,无法很好核实和校验,三是没有完整的体系,不易数据查询与统计。
二、计算机时代通用软件协助管理模式
之后,随着计算机的开始普及,专业的会计软件也应运而成,当时比较出名的几款软件有用友,金蝶,新中大等等,供电企业通过购买,由软件公司进行安装、配置、调试、初始化后,管理人员则可轻松使用了。
利用专业的会计软件来替代传统的人工操作,主要是通过计算机记录,处理以及统计数据来替代传统的纸质账簿记录模式,其优势也是显而易见的。一是降低了一定成本,日常维护也相应缩减,二是见效快,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三是管理模式的变换,使其便捷和规范,易于核实和校验,四是建立一定的体系,便于数据查询与统计。
然而,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更新发展。通用化软件专业性专用性差,使其并不能很好地处理庞大繁琐的电费财务管理,并且没有把供电企业“电力营销”和“财务管理”两条链条相关联起来,因此,也越来越多软件公司致力于研究出更具专用性和针对性电子产品。
三、计算机时代专用业务系统管理模式
2008年—2009年,以河南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为例,他们先后建立起了一套专用的业务系统管理平台,在电力营销业务中嵌入了财务管理模块,这样便可以把“电力营销”和“财务管理”两大类业务相结合,使其管理更加合理更加规范,那么,此项技术是如何进行运营和流转的呢?
简单的说,主要有三项功能支撑。一是在业务系统中建立起与实际电费流动过程相符合的功能模块,包括收费日结,解款,解款确认,到账确认等,这样,实际业务运营到哪一个环节,业务系统中就会反映出相应环节。二是与银行系统建立信息对接功能,企业的每一笔业务数据,在银行系统的记账信息中都会有所记录,最后,供电企业与银行进行票据的核对时,减少了出错率提高了工作质量。三是“营销——财务”电费财务信息及时对接,主要是二者之间创建的交互平台,实现两条业务链数据及时传递,交换,核对,真正实现电费流转过程的相互监督和反馈,增加资金的安全性,同时也使管理更规范化,信息化,标准化。
四、新时期优化电费财务管理工作的建议
当然,现供电企业的整个管理也日趋成熟。不过,为了提升管理的标准化和精益化,结合实际情况,总结日常问题和信息反馈,确实也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可以进行一定的优化。
1.优化电费收缴流程,减少资金安全隐患。现电费收缴模式众多,包括营业厅代收,银行代收,网上交易,充值卡交易等等。其实应注意的是,争取当日电费当日解款,大额现金及时汇入银行进行解款,不要使其存放过夜,必要时也可委托相应的公司机构进行押运存放,同时,引入安全防范设施,包括玻璃隔墙,监控平台,执勤保安等,以杜绝存在的安全隐患。
2.加强对账管理,规范电费资金管理。也就是加强供电公司财务部门与用电用户之间,供电所与银行之间,供电企业与供电所之间的对帐,确保账面金额和实收金额的吻合性,及时对坏账进行处理,规范资金,同时也作为供电所审核资金的依据和凭证,并且对这些资金进行分类核算,包括集团用户,居民用户,以此建立数据统计,便于管理。
3.推行电费收缴业务的创新多样化。一是随着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应该宣传鼓励账户进行网上交易或通过第三支付平台进行交易,省略中间环节,便利于账户和工作人员,同时也提高效率。二是推行预收费机制。《合同法》第一百八十二条规定:“用户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当事人的约定及时交付电费。”其中并没有提到缴费方式是什么,预收电费并没有违反国家法律规定。因此,可以从这里出发,利用负空,电卡表等预付费设备,创建一套完整的预收费机制,一则给部分有需求的用户提供渠道,二则也降低电费资金的回收风险。
4.加强交流互动,创建更人性化服务。总体来说,供电企业也属于服务行业,所以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让顾客感受到舒适满意的服务。除了满足用户的基本供电外,还可以加强细节的处理。比如对一般用户采取“三催一查”的方式进行及时的提醒和沟通,便于用户正确了解并及时充值,对电费集团用户,则可以定时定人联络,加强电费核算管理等。
五、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供电企业电费财务管理的变迁和改革,是给我们的生活工作带来了便捷。但随着国民经济的稳步发展,或许今后出现的问题也会日趋增多,对供电企业的挑战也是逐步加大。因此,还应积极地与国家政策相配合,致力于每一位用电客户的切身利益,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使其科学化,信息化,法制化,真正实现供电企业电费财务管理的长治久安之道。
参考文献:
[1]王冬利.电力需求侧管理.2006.
[2]谢墨.优化电费财务管理的分析与探讨.经营管理.2012.
供电企业财务管理能力提升探讨 篇12
一、财务管理能力与财务能力的区别
笔者认为, 财务管理能力和财务能力是两种不同的概念。财务能力是对企业的投资能力、资金使用能力、谋利能力的综合反映;而财务管理能力则是企业积累相关财务管理知识的表现。二者最大的区别是:财务管理能力是企业拥有的无形资产, 而财务能力则是企业有形资产的具体表现;财务管理能力的主要价值体现在企业今后投资发展过程中, 而财务能力则是企业各项经济活动共同作用的表现。
二、财务管理能力的基本内涵
1. 财务信息提供及分析能力
财务信息是指在供电企业日常工作活动中产生的财务信息, 这些财务信息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企业的负责人和国家可以利用该部分信息了解企业实际运行情况, 为企业今后发展制定更适宜的发展战略。除此之外, 财务信息还能提供各个部门的账目情况, 为企业领导人提供可靠的数据, 有利于责任落实到个人。
2. 参与决策能力
在很多发达国家, 财务参与企业决策事件屡见不鲜。相比与发达国家, 国内供电企业将财务引进企业决策过程还有很大差距, 但也慢慢发挥了财务管理的作用,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财务信息为供电企业今后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方向;二是财务管理规章制度能够推进企业制度发展和完善。
3. 监控运营能力
监控运营能力可谓是财务管理能力中最为重要的内容。财务管理不仅可以让企业的财务信息透明化, 避免“木桶效应”发生;同时还能够为供电企业今后发展指明道路。这种监控运营能力还能渗透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当中, 覆盖到供电企业各个员工和岗位, 为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提供保障。
4. 价值创造能力
财务管理在企业中的另一核心内涵就是为企业创造价值。对于供电企业来说, 价值的创造能力主要体现在企业供电系统、检测系统地运转、消耗上。提升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设备使用率、材料使用率, 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等, 通过相关规章制度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为企业进一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打下坚实的基础。
5. 风险监测与预警能力
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完善, 更多的国外企业进入中国市场, 其人性化、科学化的财务管理模式冲击着我国企业。提升供电企业财务管理能力, 有利于提升企业自身对风险的监测能力和预警能力。通过数字化、信息化的数据可以让企业更容易发现企业内部的问题, 为企业出现的问题提供有效的措施。
三、新时期供电企业财务管理能力提升路径探讨
1. 转变思想观念, 强化服务意识, 提高业务素养
企业的核心是“人”,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 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亦是如此。转变思想要从企业的领导层开始, 领导层应该意识到财务管理能力在企业中的重要地位和效果。之后再对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进行思想培训, 将符合企业发展、顺应时代的思想传播开来, 以此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 提升自身的业务素养;同时, 还应该派遣财务人员接受道德素养培训, 不断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道德素质, 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内涵, 以此为企业提供更为实质性的帮助。
2. 强化业务培训工作, 切实提高业务能力
财务管理需要素质过硬的专业人才, 同时也需要丰富的工作经验。供电企业的财务工作人员应该根据国家的基本政策, 不断更新现有的知识结构, 这才能提高员工的业务能力。供电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培训工作制度, 定期派遣财务员工进行参与培训。在培训过程中应该注意的是, 企业应该选择合适的财务管理人员参与培训, 挑选素质过硬、专业知识扎实的员工参与培训, 淘汰不负责任的员工。除此之外, 企业还应该积极引导财务管理人员参与会计考试, 例如:助理会计师、会计师、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等等, 不断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能力, 并对认真参与培训的员工给予奖励, 以此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为企业今后的发展做贡献。
3. 培育财务核心能力中财务预警能力
培育财务核心能力中的财务预警能力也是提升企业财务管理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培育预警能力的主要作用就是为供电企业提供解决对策, 将财务风险扼杀在摇篮里, 并对潜在的危险进行分析、控制、排除等等。那么供电企业在日常工作中会出现哪些财务问题呢?例如:发展方不符合国家基本政策、企业员工离职造成的企业工作效率下降、企业负债等等都会造成企业财务危机。除此之外, 培育供电企业的财务预警能力还应该依据企业自身的财务信息资料, 不可盲目建立财务预警体系, 这样有利于企业解决财务管理中的漏洞。
4. 注重财务分析, 发挥辅助决策职能作用
供电企业在提升自身财务管理能力时应该依据科学、合理的数据和资料进行财务分析。财务管理人员应该根据企业现阶段的财务分析, 借助相关算法分析出企业今后财务状况以及隐藏的财务问题。通过对现有的财务数据进行定量、定性分析, 以此得出更为可靠的财务信息。企业领导者可以借助财务人员的数据和资料, 发挥财务信息的辅助决策作用, 为企业制定其他方向的战略决策提供更为可靠的帮助。
四、结语
总而言之, 供电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财务管理能力。企业缺乏财务管理能力就是缺乏内在的竞争力, 缺乏财务管理能力会阻碍企业今后的发展, 还会造成财力、物力、人力资源的浪费。因此, 提升供电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一定要结合企业自身的情况, 并将财务管理措施与企业的其他管理措施结合起来, 不断提升企业的实力, 为企业今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了供电企业财务管理能力提升的相关内容, 从五个方面简述了财务管理能力的基本内涵, 并在文章的最后部分提出了提升企业财务管理能力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供电企业,财务管理,内涵,对策,能力
参考文献
【供电企业财务战略】推荐阅读:
供电企业财务风险研究07-22
供电企业基建财务管理10-18
供电企业财务审计风险09-29
地市供电企业06-03
现代供电企业06-20
供电企业营销07-02
供电企业通信07-03
县供电企业09-05
供电企业文化09-05
供电企业应用分析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