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供电企业

2024-06-20

现代供电企业(精选12篇)

现代供电企业 篇1

一、江西某县供电现状

(一) 某县供电概况。

江西某县辖18个乡镇、3个街道办事处、7个林 (垦殖、园艺) 场, 2480平方公里, 57万。全市乡镇村通电率100%, 除城区外都由县供电公司供电 (以下简称公司) 。

(二) 人力资源情况。

公司有职工598人, 临时职工77人, 农电工381人, 其中县公司正式职工140人。

(三) 资产经营状况。

公司1999年成立, 注册资金为1000万元, 2004年后, 扭亏为盈。2008年供电量达2.87亿千瓦时。

(四) 电网建设及现状。

自1998年农电体制改革以来, 江西某县公司先后从国家获得三期农网改造资金、户户通电、西部完善工程项目资金。现有变电站220千伏1座、110千伏3座、35千伏6座, 35千伏线路142千米, 10千伏线路1500千米。

二、公司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困难

(一) 人力资源管理存在问题。

1、人员结构不合理。一是年龄结构不合理。45周岁及以上农电工占29%;二是专业技术人才少;三是管理人员偏多。2、工资分配不合理。公司领导拿年薪10万以上, 正式工、聘用工正副所长年工资在3万元左右, 其余聘用工年工资不到2万, 电费要求月度结零, 电费差额大多由聘用工垫付, 差距过大削弱了中层管理人员和聘用工的积极性。3、各项保险负担过重。公司2004年以前因电价两次下调, 加之农村供电电量小、线损高及管理不规范, 严重亏损。各类保险基本缴费基数过低, 聘用工的基本养老保险在2006年才得到解决, 如补交保险公司无力承受。

(二) 资产经营存在问题。

1、资产负债率高。自2003年至今, 电价保持在较低的水平未进行调整, 电网建设资金还贷压力大, 公司的资产负债率高达85%以上。2、财务控制与计划缺乏长远规划。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县级电力企业来说, 2004年以前是资不抵债, 无力拿出自有电网建设和基础建设资金, 近几年效益提高, 出现了较大盈利, 但上级管理部门将电网建设费用纳入了成本控制, 极低的费用标准使得公司无法使用自有资金进行电网改造。3、资金利用效率低。随着电力管理风险意识和防范风险手段的增强、用电企业的运作规范及电力服务需求的提高, 电费的预储备使得资金囤积, 企业自有资金的控制过于严格, 加之管理者不愿承担市场运作风险, 电力自有资金利用效率极低。4、管理损耗大。电力企业的根本是电量回收和电量电费回收, 理论与实际指标差距大, 实际工作中往往将考核指标相对宽松, 加之管理制度的可操作性不强、管理技术水平的相对偏低、设备的科技含量低, 使得管理线损很大。5、安全生产风险大。电力设备复杂、用户点多、线长、面广, 有些偏远山区人员稀少而且交通不便, 信息不畅、管理难度大, 设备缺陷及受自然灾害破坏时有发生;用电安全意识淡薄, 盗窃、毁损、破坏电力设施现象严重, 农电工素质不高, 部分还兼顾农活或第二职业, 不安全因素多。

(三) 电网建设存在问题。

电力负荷长期保持了快速增长, 电网建设滞后于发展, 电网重复建设, 电网建设与城乡规划脱节, 政府行政干涉和干预多、强行要求公司无偿承担电网建设。

三、全面提升供电企业现代管理的构想

(一) 深挖人力资源管理潜力。

人力资源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 与自然界的其他资源相比, 具有时间性、消费性、创造性、主观能动性, 抓住这四个性质, 充分发挥各类人员的效能是提高人力资源效能的根本方法。1、合理调整人员结构。按照能位匹配原理, 将员工安排到适应岗位工作;研究制定长期的人力资源规划, 将人员结构调整到最佳状态。2、加快岗位成才。岗位成才成本低、针对性强、工作负面影响少。岗位动态培训尤其适用于基层班组, 现场培训和涵盖安全规程、技能知识、实际操作在内的月度调考、年度会考, 再将成绩与工资挂钩, 可提高培训效果。一定范围的技术、技能比武, 表彰和提拔业务技能优秀的人才, 能促进比学赶超的氛围形成。3、实施人本管理。以人为本的管理即是人本管理。目前聘用制农电工应着重解决好待遇偏低的问题;正式在编是自我实现的需要, 应创造内部提升的机遇。4、加大人才的吸收和引进。对于急需人才可采取外送电力院校培训的办法, 制定科学合理的中长期人才规划显得尤为必要。5、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价值观。大力倡导忠诚企业、奉献社会的企业精神, 激励职工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使职工与公司共同成长。

(二) 多措并举加强经营管理。

公司各项成本费用分析发现, 购电成本、各类税费和其他成本占三分之二, 属不可控成本;资产折旧及修理维护费用、贷款利息、人力资源成本占三分之一, 属于可控成本, 是成本控制的重点, 另外电力的特殊性使线损成为可控成本的重要部分。1、有效降低资产负债率。应以效益优先控制电网建设成本、控制无效支出, 标准合理、项目科学的建设电网, 合理安排自有资金还贷来减轻贷款压力, 达到降低资产负债率的目的。2、节能减耗、降损增效。高线损是县级供电企业的重要特征, 降低线损、降低购电成本是关键。3、严格控制人力资源成本。合理控制人工成本的关键在于加大劳动分配体制改革。精简人员、完善绩效考核、优化工作流程、强化专业管理、提高工作效能、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员工是关键。精减机构, 减少管理岗、压缩服务岗、清理临时岗、充实生产岗是手段, 打破各供电所职工属地管理, 成立民营公司, 整个县级供电区域的集抄核收、运行、抢修、装接、营业工作, 实行集中统一调配, 实施扁平化管理。4、提高资金利用率。合理安排使用资金对县级供电企业显得尤为必要。抓好开源节流:减少非生产性费用的开支, 合理控制利润, 实行电网建设项目的调整、或提前购置设备预付资金合理避税。5、加强危机应对能力。供电企业危机主要有:经营风险、生产事故、服务事故。

(三) 电网建设。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独具的支撑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建设坚强的电网是提升供电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途径, 经常停电、服务再好也不能让用电客户满意。抓好电网建设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做好电网规划、预测。电网规划工作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 合理统计分析, 社会历史数据和城乡总体规划是电力规划的重要数据, 参照发达地区不失为一种好的做法。2、争取上级的支持。地方政府对待供电企业, 把他作为行政职能部门, 要求无条件履行供电服务、用电安全等管理责任;另一方面, 政府又把供电部门作为自主经营的国有企业, 忽视解决供电企业发展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在实际工作中, 电力企业的工作确实离不开政府, 应积极争取各级政府的支持。3、建设结构合理的现代电网。电网的网架结构决定了电网稳定性。完善110千伏以上主网架, 合理布置35kv变电站, 在负荷集中处建设35千伏无人值守变电站以减小供电半径是无奈中的最好选择。4、提高供电可靠性。分析负荷特性, 采用先进设备, 实现配电网自动化。实时监测, 即时掌控电网, 科学调度、合理安排运行方式, 及时消除故障和隐患, 实现“手拉手”环网配电, 对重要用户实行“双电源”甚至“三电源”的供电。5、利用资金加快电网建设。将高水平电网建设与经济发展的情况结合起来, 进行规划项目财务评价, 社会效益评价、可行性分析, 保证项目的回报程度, 统一建设标准, 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服务新农村建设为目的、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把电网建设从重点追求规模、速度转移到注重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上来。争取低成本的融资方式, 充分利用产业政策, 合理计提折旧, 形成现金增加企业资本。

四、结论

县级供电企业是电网管理的基础和基础, 其管理的质量和水平有其特有的重点和难点, 完善的网架结构、可靠的配电网是县级供电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专业化规范管理、精细化降低线损, 现代化提高效益是电力企业进步和发展的必由之路。然而, 理论和现实的差距, 地方与地方的差距, 在县级供电企业的管理还有许多问题, 值得我们探讨和深入研究。

摘要:农村电网是供电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是农业大国, 农村用电正在迅猛增长, 农村电网在整个电网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但县级供电企业存在许多问题, 本文通过对一个县级供电企业的管理进行研究, 拟寻找出现代化管理的方法。

关键词:管理,企业,供电,现代化

参考文献

[1]周三多主编.管理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2]李啸尘主编.新人力资源管理.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0;

[3]张安乐主编.企业文化建设简明读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1;

[4]鲁开垠编.核心竞争力:企业永续制胜之路.经济日报出版社出版, 2006

现代供电企业 篇2

2.电压的调整措施:选择合适的线缆面积以减小电压的损失;采用无功的功率补偿装置,提高功率因数;改变系统的运行方式;调整变压器的一次接线。

3.电压波动的抑制:对冲击性负荷采用专用的变压器,专线供电;增大供电系统的容量,减小系统的阻抗,减小负荷对电压的影响;加静止型的无功补偿装置,减小无功冲击。

4.电网谐波的抑制:变压器采用Td-Dy连接方式,可以消除三次及3的倍数次谐波的影响;增加整流器的相数,使整流波形的脉波数越多谐波越少;装分流的滤波器,吸收高次谐波。

5.供电系统的设计步骤:负荷的统计以及设计计算负荷;短路电流的计算;高压电气设备的选择以及校验;电力线路的选择以及检验;保护装置的选择及检验 6.电力系统的中性点接线方式:中性点不接地;中性点直接接地;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高压系统)TN,(TN-S

TN-C ,TN-C-S),TT,IT(低压)。7.变压器的主接线方式:1,线路—变压器组接线:接线简单,使用的设备少,基建投资省,但是供电的可靠性差,多用于二三级负荷。2桥式接线:全桥的接线适应性强,对线路变压器的操作均方便,运行灵活,但设备多,投资大,变电所的占地面积大。外侨对变压器的切换比较方便,继电保护简单,易于过度到全桥和单母段分段接线投资少,占地少,但倒换线路是操作部方便,变电所的一侧无线路保护,适用于进线短而倒闸的次数少的变电所。或变压器采取经济运行需要经常切换的终端变电所,以及可能发展为有穿越负荷的变电所。内桥的接线一次侧可设线路保护,倒换线路时操作方便,设备的投资和占地面积均比全桥的接线少,但操作变压器和扩展成全桥接线和单母线分段接线不如外侨的接线方便,使用于进线距离长变压器切换少的终端变电所。

3单母线分段式接线:多用于具有一二级的负荷且进出线较多的变电所,但当其中的一段母线出现故障时,接于该段母线的所有进出线的所有设备均停止工作,但设备少,系统简单、经济、操作安全。

4.双母线接线:可靠性高,运行灵活,但设备的投资多,接线复杂,操作的安全性较差,适用于负荷容量大。可靠性要求高,进出线回路多的重要变电所。8.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是一个假象的时间,在此时间内,电力负荷按年最大的负荷Pmax持续运行所消耗的电能恰好等于该电力负荷全年实际消耗的电能,同Tmax表示,是反应企业的电力负荷是否均匀的一个指标。

9.需要系数:Kd表示,是用电设备组实际从电网吸收的最大负荷与该用电设备组的额定总容量的比值。10.计算负荷;按发热条件选择导体和电气设备时所使用的一个假象负荷,计算负荷持续运行所产生的热效应与按实际变动负荷持续运行所产生的最大热效应相等,是设计阶段经计算得到的一个稳定的负荷,它等效了实际变动负荷和最大半小时平均负荷Pmax 11.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提高电力系统的供电能力;降低网络中的功率损耗;减少网络中的电压损失,提高供电的质量;减低电能的成本。

12.负荷计算的目的:可以正确的选择变压器的容量,与无功补偿装置,选择电气设备与导线,以及继电保护的整定。

13.无功补偿的方式:并联电力电容器组;采用同步调相机;采用可控硅静止无功补偿器;采用进相机

14.电气设备的选择原则:环境条件;按电网的额定电压选择电气设备的额定电压;按最大长时负荷电流选择电气设备的额定电流。

15.常用的灭弧方式:利用介质灭弧;利用气体或油吹动电弧;采用特殊的金属材料做灭弧触头;电磁吹弧;狭缝灭弧;将长弧分割成短弧;采用多端口灭弧;提高断路器的触头分离速度。(速拉灭弧、冷却灭弧、吹弧灭弧、长弧切短灭弧、多端口灭弧、狭缝灭弧、真空灭弧、六氟化硫灭弧)。16断路器与隔离开关的操作顺寻:合闸:先隔离后断路,分闸:先断路隔离 17.电流互感器的接线方式与注意事项;1三相完全星形接线(大接地系统)2两相两继电器不完全星形接线(小电流系统)3两相差接4单相接线5两相三继电器完全星形接线注意:电流互感器在接线时应注意同名端;二次绕组及外壳均应接地;电流互感器的二次回路不准开路或接熔断器。

18.电压互感器的接线方式和注意事项:1单项电压互感器2V型接线3 Ydnd接线4 三相三绕组五柱式电压互感器注意:电压互a感器的一次额定电压Un1不小于电网的额定电压UN;电压互感器的二次额定电压Un2应该按规定选择;电压互感器的准确值不小于所接仪表的准确值;电压互感器的额定容量不小于二次侧负荷的容量。

18.电缆的分类:铠装电缆;橡胶电缆;塑料电缆19.导线截面的选择原则:1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2按允许载流量选择3按正常运行允许的电压损失选择4按机械强度条件选择(对于电缆应按短路电流检验电缆的热稳定性)

20,架空线的选择: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按长时允许电流;按允许电压损失 21.单相接地保护的原理及特点:

小电流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的特点

故障相电压为0,未故障相对地电压升高到相电压的√ 3 倍,即等于线电压;各相间的电压大小和相位仍然不变,三相系统的平衡仍然保持;各相对地电压发生变化。对于中心点不接地和经电阻接地的系统,非故障线路零序电流的大小等于本线路的接地电容电流,其电容性的无功功率由母线指向线路;故障线路零序电流的大小等于所有非故障线路的零序电流之和,也就是所有非线路的接地电容电流之和,其电容性的无功功率由线路指向母线。

对于经消弧圈接地的系统当欠补偿时,故障线路的对地电容电流变小,相对零序电压的基波相位差并没有变化,而当过补偿时,故障点电流就呈感性电流,基波相位与非故障线路相位相同。其零序电流的5次谐波并没有被补偿,通过5次谐波的相位和突变量来判别故障线路。对于经消弧圈并接电阻接地的系统,故障线路计算出来的零序电流基波和零序电压基波的相对角度可能在补偿情况不同的情况下角度呈现出不同的关系,欠补偿时零序电流基波滞后零序电压基波90~180度,全补偿时180度,过补偿时零序电流基波超前零序电压基波90~180度。

22.低压架空导线的选择;1按长时允许的电流2按允许的电压损失3按机械强度 23.对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1选择性2快速性3灵敏性4可靠性

24.断路器的信号:1位置信号合闸(红灯)分闸(绿灯)2事故信号,自动合闸(红灯闪烁)自动跳闸(绿灯闪烁)3预告信号光子牌和蜂鸣器

25.变电所的防雷措施:1防直击雷室内或大型建筑避雷保护范围内可不用防雷,否则加避雷针。2防雷电入侵波(主要用来保护变压器,防止雷电波沿高压线路或低压线路入侵)高压侧装阀型避雷器低压侧设有阀型避雷器和保护间隙。

26.保护接地保护接零和重复接地的作用,1重复接地:对采用接零保护的电气设备,当其带电部分碰壳时,短路电流经过相线和零线形成回路。此时设备的对地电压等于中性点对地电压和单相短路电流在零线中产生的电压降的相量和。显然,零线阻抗的大小直接影响到设备对地电压,而这个电压往往比安全电压高出很多。为了改善上述情况,在设备接零处再加一接地装置,可以降低设备碰壳时的对地电压。这个系统就叫重复接地。

重复接地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当零线断裂时减轻触电危险。

重复接地还带来其它的好处:1。能使设备碰壳时短路电流增大,以加速线路保护装置的动作。2。降低零线中的电压损失。

2保护接零:保护接零适合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三相四线制系统,是将电气设备平时不带电的外露可导电部分与电源中性线N(N线直接与大地有良好的电气连接)连接起来,并且保护接零要有至少两处的重复接地。保护接零的有效性关键在于线路的短路保护装置能否在“碰壳”故障发生后灵敏的动作,迅速切断电源。

在同一个系统中,不能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混用。若混用的话,当有一台设备发生故障后,所有接零设备的外壳全都带有危险的电压。

3保护接地:接地为防止触电或保护设备的安全,把电力电讯等设备的金属底盘或外壳接上地线;利用大地作电流回路接地线。在电力系统中,将设备和用电装置的中性点、外壳或支架与接地装置用导体作良好的电气连接叫做接地。接地的功用除了将一些无用的电流或是噪声干扰导入大地外,最大功用为保护使用者不被电击,以 UPS 而言,有些 UPS 会将零线与地线间的电压标示出来,确保产品不会造成对人体的电击伤害。

27.为什么向井下供电的变压器不允许接地?

(1)中性点接地容易造成人身触电的直接回路;

(2)容易引起相间、单相短路;

(3)中性点不接地,触电时无回路;

现代供电企业 篇3

关键词:供电企业;电力营销;优质服务策略

中图分类号:F7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14-0141-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同时对于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供电企业而言,如何在新形势下进行电力营销,提高营销策略,提高优质服务,以满足人们对电力日益增长的需求成为一个重要课题。实践证明,供电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立于不败之地,只有改变以往传统的观念,采取各种措施加强电力营销,而其中,为顾客提供优质服务是重中之重。供电企业只有讲究营销策略,提高自身的优质服务,才能得到政府和社会的认可,进一步使企业获得最大效益。

1 当前形势下,电力营销所要实现的目标

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对电力的需求越来越大,为此,供电企业加强了自身的发展,使得电力的供需形势得到了缓解,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又促进了各种能源的发展,这些能源与供电企业形成了市场竞争。在这样的形势下,电力营销要走向市场,要稳定自身的市场地位,首先要对市场的电力情况进行深入了解,要做好市场的预测、调查,分析、跟踪电力市场的变化等。对于供电企业来说,要不断地开辟新的供电领域。当前,商业、住宅、市政有着很大的用电潜力,因此,供电企业可以把这些单位作为电力市场营销的重点,通过建立电气化的试验小区,并且组织单位和个人进行参观,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把使用电能的优点进行宣传推广,让人民群众明白,使用电能不仅高效、清洁,而且安全,使人们更加乐于享受电气化生活,从而增加用电量,进一步促进供电企业新的效益增长点。同时要认真落实“一站妥”服务等优质服务措施,做好用电报装、使用、维护等环节的服务,提高用电户的满意度,在社会上树立良好的供电品牌。此外,还可以通过媒体等一些平台进行宣传普及用电常识,使用户增强合理用电、安全用电的意识,积极引导客户掌握节约用电的技巧,做用户信赖的供电企业,从而促进供电企业在市场上的占有率。

2 电力营销优质服务提升策略

供电企业在进行电力营销时,优质服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优质服务是电力营销成功与否的关键环节,在电力营销中占着重要地位。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只有对内加强管理,对外树立好的形象,才能获得客户的青睐。因此也可以说,企业要承担经济与社会责任,首先要具备优质服务的意识。供电企业不仅要参与社会经济的建设,更要维护好电网,使电网能够稳定运行,对用电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在强大的市场竞争面前,供电企业只有增大自身的服务成本,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才能使供电企业得到持续发展,并进一步减少电网事故的发生,使供电企业的运行成本得到降低,最终促进供电企业的良性

发展。

2.1 建立、健全新的电力营销体制

要做好供电企业的电力营销,首先要建立、健全新的电力营销体制,以代替旧的营销体制,可以进一步实现完善用电的管理机构,同时,电力营销的相应职能也要进行转化,转化为客户的支持与服务、业务的发展及决策、对新产品的开发与利用等等,并且做好电力营销的售前、售中以及售后的相关服务,把为客户服务作为核心内容来进行,建立、健全新的电力营销体制,促进供电企业的向前发展。

2.2 了解用电客户的服务需求

作为供电企业,应该很清楚用电客户对服务的需求,由于用电客户范围广泛,其身份、职业不同,年龄也不相同,但是他们有个相同的特点,就是不是电力方面的专业人士,因此,他们在进行用电的过程中,需要专业人员为他们排忧解难,为他们提供相关服务,这些服务包括咨询(查询)服务、抄表与维修服务、电费缴纳相关服务、故障维修服务等,因此,要求供电企业能够在用电客户需要的时候及时提供到位的服务,使用电客户及时解除后顾

之忧。

2.3 调整用电策略

对于供电企业来说,电力营销占着重要的位置,电力营销经营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供电企业的生存以及发展,因此,电力营销的开展应该以技术作为支撑,以电网作为基础,然后进行科学的管理,并且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当前,供电的供需矛盾得到进一步缓解,而供电企业的体制也有了相应的改变,因此,供电企业要抓住商机,扩大环保能源的开发及利用,除了以新的营销体制代替旧的营销体制外,还要对技术的支持系统进行不断改善,使支持系统能够跟上社会发展需求。除此之外,电价政策还可以灵活多变,可以把用电市场划分为价格刚性市场、敏感市场、价格弹性市场等。所谓的价格敏感市场,就是通过价格策略使营销市场得到扩大,因此,供电企业对用电策略进行调整非常关键。供电企业要把大工业的用电市场稳定下来,对于用电大客户,供电企业可以采取超基数优惠价或者丰水期季节折扣价的措施进行优惠。同时,供电企业还可以把分时的电价差拉大,进一步占领农村用电市场;对于居民的用电,则要进一步完善分时电价或者阶梯电价的机制,更好地满足不同用电客户对用电的需求。供电企业要掌握未来的营销方向,明白未来的电力营销市场是以买方为主,因此,供电企业只有改变营销观念,建立起一套能够随时随地可以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价格低廉、在管理上能够法制化、在运营上能够商业化的市场营销体系,使供电企业的电力营销系统能够充满活力。

2.4 加强电力营销队伍的建设

加强电力营销队伍的建设,是做好营销工作的根本保障。首先要加强对科技和人才的管理,使供电企业在运行过程中不断地投入新的产品、新的设备,并能够进行科学的管理,同时,供电企业还要加强对营销队伍的建设,不断提高广大营销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具体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

(1)可以由供电企业的管理者带头,组建由调度自动化、负荷控制、财务、设计等各个版块组成的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并对网络系统进行实时信息的反馈,进一步实现可靠的信息网络,使信息网络能够反应及时、灵敏,进一步提高市场营销的监控,促进营销策略决策能力水平的发展,对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并进一步为市场提供可靠的

信息。

(2)吸收高级人才为企业做出贡献。加强对博士、硕士等紧缺专业人才的招聘,加强对懂经营、懂技术、懂管理等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才能够提高企业人才自身的专业技能和业务水平。除此之外,供电企业要加强对相关人员进行财务会计、工程管理、工商以及法律专业相关知识的培训,根据需要开设相关的培训班、进修班,并加强对相关人员进行营销知识的培训,打造一支责任心强、政治素质水平高、管理水平高的电力营销队伍。

(3)企业还要建立相关的奖罚、约束机制,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营销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创造性。对于现有的营销人员,企业可以采取竞争上岗、优胜劣汰的方式进行竞争,并且大力引进专业的科技、管理人才,建立起能够留住人才的机制。在进行具体操作时,首先要对现有的人才进行优化,进一步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人才网络系统,针对营销人员制定出工作质量的相关标准,在供电企业职工中形成奖优罚劣的自然原则,把奖罚机制进行充分发挥。

3 结语

根据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供电企业要在强大的竞争市场上处于领先地位,要寻求更大的发展,首先要认清形势,与时俱进,对电力市场进行充分了解,并且改变以往的营销理念和策略,在管理方式上不断地进行创新,并且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进行管理,进一步提升电力营销的策略,满足不同用电客户的不同需求,在客户中站稳脚跟,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供电企业的向前发展,使供电企业进一步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刘洪深.加强供电企业人员的优质服务意识[J].大众用电,2007,(2).

[2] 高珊,高雅萍.浅谈电力企业优质服务[J].华章,2010,(7).

[3] 李春颖.客户关系管理在供电企业中的应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

作者简介:庄雪霞(1969—),女,广东电网公司潮州供电局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供电企业管理。

现代供电企业 篇4

关键词:班组,建设,管理,供电企业

班组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管理工作最基层的组织单位, 是激发员工活力的细胞, 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构建和谐企业的落脚点。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不断发展变化, 供电企业的组织结构、员工素质、管理模式、生产方式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同时, 班组的组织方式、运行方式和管理方式也发生了快速的改变。为适应现代供电企业发展的新形势, 增强企业的活力, 提高企业的效益, 不断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的需要, 班组建设与管理必须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式, 走出传统的运转氛围, 形成与现代供电企业发展相适应的新模式。

一、现代供电企业班组建设与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 对班组建设与管理的重要性认

识不够

当前, 许多基层供电企业把工作的重点都集中在安全生产、供售电量、线损、利润等显性指标上, 而忽略了班组建设与管理这种无法直接体现企业效益且很难定量评价的隐性指标。

(二) 班组面对的各种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企业组织结构的不断变化和业务流程的不断调整, 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班组面对的各种关系。一方面, 组织结构扁平化使班组面对的上下隶属层级关系减少、平等互动关系增多, 等级森严的上下级关系逐渐被弱化。班组在获得较大、较多授权的同时, 自主性、独立性在逐步增强。另一方面, 企业内部联系网络化, 大大扩展了班组的联系空间, 延伸了班组的关系边界, 使班组与其他部门间的横向联系得到加强, 班组能够突破内部的部门界限或边界, 自由传播信息和交流知识, 克服传统职能型组织 (M型组织) 的权力和等级层次障碍。班组关系的丰富化、扩大化为班组工作的丰富化创造了条件。此外, 随着班组工作、流程或任务要求的变动性越来越多, 班组成员之间的互动关系、互助关系也越来越频繁与复杂。

(三) 班组成员的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班组长不再是上情下达者和发号施令者, 正逐渐向教练、顾问、推动者、支持者和服务者等角色转变。而强调以人为本的组织原则使员工在企业和班组中的地位上升, 要求实行宽松式管理而不是等级制的管理。员工被赋予更多的权利、更大的灵活性和更广阔的行为空间, 员工参与决策的程度越来越高, 同时也对其素质、技能和适应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四) 班组在企业中的运行方式发生了改变

组织结构扁平化强调管理重心下移, 倡导团队式的组织形式。即从传统的垂直式、职能式的管理结构, 向以“团队”为核心的扁平式管理结构发展, 这就促成了班组运行团队化的趋势。在团队中, 并不特别强调权力, 而是要求提供一种自主的工作环境, 倡导以“自我承诺”来实现共同的组织目标。组织运行柔性化则拓展了班组运行的边界, 要求班组能对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做出迅速反应, 一成不变的例行工作减少, 开放自主的动态工作增多。自我需要不断学习与帮助别人学习的必要性增加, 使班组与个人两者表现的重要性, 越来越趋向相同比重, 缺一不可。

(五) 现代供电企业的科学发展对班组建设与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实现电网发展方式和企业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加快“一强三优”现代供电企业的建设, 推动供电企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企业对对如何创建学习型、团队型、创新型、安全型、自我管理型的高效能和谐班组, 培育高素质、高技能、高适应性的员工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现代供电企业班组建设与管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 坚持班组建设与管理和企业发展战略相统一的原则

班组建设是企业发展的基础, 必须通过加强班组建设来夯实企业管理基础, 促进和保证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二) 坚持员工发展与企业发展相统一的原则

营造员工工作、学习的良好环境, 积极拓展员工发展成才的通道, 充分调动和发挥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激发员工的活力, 促进员工全面发展, 实现员工发展与企业发展的和谐统一, 是企业不断获得发展动力、实现不断创新、实现科学发展的智慧和力量源泉。

(三) 坚持积极推进与分类指导相统一的原则

坚持以生产经营为中心, 紧密结合企业改革发展和班组建设管理的实际, 分类指导, 分步事实, 积极推进。

(四) 坚持继承与改革创新相统一的原则

认真总结不同所有制、不同行业和国内外优秀企业优秀班组建设与管理的经验, 按照建立现代供电企业优秀班组的要求, 在继承现有经验的基础上, 努力创新, 积极营造奋发向上的良好氛围。

三、对现代供电企业班组建设与管理改进的建议

(一) 充分认识加强班组建设与管理的重要性

班组建设是企业综合性的基础建设, 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 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综合体, 既涉及行政部门又涉及党群组织。班组既是企业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单位, 又是“三个文明”建设的“前沿阵地”, 企业一切工作的立足点。只有把班组工作抓好, 才能强化劳动纪律, 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 推进技术和管理现代化, 企业才能稳步发展。只有班组充满生机, 企业才会有活力和后劲, 才能发掘出蕴藏在广大员工群众中的积极性、智慧和创造力。

(二) 确实加强对班组建设与管理的领导

各供电企业高度重视加强班组建设和管理, 要进一步健全班组建设的管理机制和工作机制, 加强领导, 明确责任, 通力合作, 整体推进, 确实建立班组建设和管理长效机制。班组建设是一项有一定难度的系统工程, 要求党、政、工、团同心协力, 齐抓共管;仅仅依靠某一级、某些个领导、某一部门抓, 是远远不够的。

(三) 确实加强和完善班组各项管理制度的建设

班组建设重在打基础, 健全各种规章制度, 搞好民主管理, 发挥员工主人翁作用, 使班组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主要应做好以下几点:第一, 选配政治素质好、业务素质高、有一定组织能力的班组长, 工会小组长, 制定各自的工作职责, 健全岗位责任制和岗位操作法, 明确班组长负责制, 形成以班组长为核心的班组集体领导管理体系。第二, 开展班组达标升级竞赛, 评选优秀班组和优秀班组长;开展创合格班组、先进班组、优秀班组活动。制定“三组”考核标准以及评选办法, 每年召开班组建设成果发布会, 总结交流经验, 表彰先进, 树立典型。第三, 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要制定班组的各项管理制度, 如质量管理、目标管理、考勤制度等, 明确班组内的工作职责、任务、作业程序等。同时要做到月有考核, 季有评价, 年有总结, 逐步实现工作内容指标化、工作要求标准化、工作步骤程序化、工作考核数据化、工作管理系统化。第四, 加强民主管理, 充分调动班组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围绕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后勤服务等深入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 为班组建设献计献策, 主动改进工作方法, 开展民主评议活动, 体现班组人员自我教育、自我控制、自我完善的责任意识。

(四) 确实加强高素质班组长的培养

班组长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直接组织者, 是生产经营现场的直接管理者, 是企业3个文明建设的前线指挥员。班组长所处的地位和担负的责任, 客观上要求他们必须具备相应的政治业务素质。实践证明, 班组工作好坏, 主要取决于班组长素质的高低。为了提高班组长素质, 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必须建立一套适合供电企业班组长培养和锻炼的机制, 帮助广大班组长总结经验教训, 提高自己的领导水平和工作能力, 扬长避短, 扩大视野, 充分发挥班组长在班组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五) 确实增强班组建设与管理的科学性

大力推行现代化管理方法, 积极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目标管理、保证总体目标的贯彻和落实。班组是实现生产经营管理目标的一个主体, 落实生产经营管理目标必须从班组抓起, 将总体目标层层分解, 落实到班组和个人, 形成“千斤重担众人挑、人人头上有指标”的局面, 从而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促进企业各项任务目标的完成。

(六) 确实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去教育、激励、鼓舞、塑造员工

社会经济的发展促使员工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化, 加强员工的精神文明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和突出。班组是员工思想教育的重要战场, 同时也是培养人、塑造人的地方。班组除了响应企业开展的活动外, 本身也应定期、不定期地对员工进行培训、学习、开展交流, 在班组树立比、学、赶、帮、超的良好风尚, 做好传、帮、带工作。

(七) 确实加强物质与精神激励并重的员工激励机制建设

如何调动一线员工的积极性, 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 有两种不良倾向:一种是金钱万能, 另一种是精神万能。这两种认识都是片面的。物质激励和思想政治工作缺一不可, 正确的做法是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坚持多劳多得、不劳不得的原则。既要奖勤罚懒、奖优罚劣, 又要物质激励与政治引导相结合, 充分调动班组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八) 确实加强班组建设管理与企业文化建设的结合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文化因素的总合。它不同于企业规章制度对员工的硬性约束, 在企业管理中, 企业文化只是一种“软管理”。企业文化对企业管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这些功能体现在其具有导向功能、规范功能、凝聚功能以及激励功能等。班组是企业的基本单位, 因此, 企业文化一定会在班组生动地体现出来。班组既要适应整个企业文化, 同时也应该有属于自己的“班组文化”, 若干“班组文化”将不断融合构建和发展整个企业的文化体系。

参考文献

[1]、齐喜全.供电企业班组管理[M].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3.

[2]、夏晓凌.现代班组管理学[M].中国工人出版社, 2004.

[3]、王瑞祥.现代企业班组建设与管理[M].科学出版社, 2007.

现代供电企业 篇5

南方电网生„2009‟31号

关于印发公司《供电企业提高供电可靠性 综合工作试点及推广方案》及《供电企业提高

供电可靠性工作标准(试行)》的通知

各省公司:

为切实贯彻落实“把提高供电可靠率作为总抓手”,落实安全生产体系化、规范化、指标化管理思路,明确2009-2013年公司地(市、州)级供电企业提高供电可靠性的综合工作方向,规范和指导供电企业系统而科学地开展提高供电可靠性工作,根据2009-2010年安全生产重点工作安排,公司生产技术部按照“先试点,后推广”的指导思想,组织制定了《供电企业提高供电可靠性综合工作试点及推广方案》,及配套使用的-1-

《供电企业提高供电可靠性工作标准(试行)》(Q/CSG 21012-2009),现印发给你们。

请各省公司按照试点及推广方案的总体部署和要求,成立相应组织机构,加强领导,明确职责,首先于2009年第三季度开始,分别组织广州、深圳、珠海、南宁、桂林、昆明、贵阳、三亚等8家供电局先行开展试点实施工作,并不断总结试点进程经验;随后于2010年1月开始,组织其他地(市、州)供电企业,全面启动提高供电可靠性综合工作的推广与实施。

开展供电企业提高供电可靠性综合试点及推广工作,是南方电网公司生产管理工作中的一件大事,任务艰巨,意义深远。通过方案的实施,要求供电企业统一思想、规范管理、内挖潜力,不断提高电网设备利用水平,缩短用户停电时间,提高管理效率与优质服务水平;要求供电企业各部门密切配合,系统有序推进电网规划建设、生产管理、市场服务、科技信息等基础管理工作,促进不同专业领域的协调共进。为此,要求各省公司、试点及各推广供电企业高度重视,全力以赴,迅速行动起来,尽快组织本单位各有关部门,认真学习和研究工作方案及工作标准,掌握精神、领会要点,按照工作方案的部署,及工作标准的要求做好本企业现状调研、规划制定、方案编制等先期实施工作,全面系统推进,确保实现2009-2013年提高供电可靠性工作目标,促进企业科学发展。

特此通知。

附件:

1、供电企业提高供电可靠性综合工作试点及推广

方案

2、供电企业提高供电可靠性工作标准(试行)

二○○九年九月三日

主题词:供电可靠性方案标准通知

抄送:公司领导,总经理助理、总法律顾问、总工程师、总经济师,公司战略部、计划部、市场部、安监部、农电部,南网总调。

现代供电企业 篇6

【关键词】煤矿机电;供电可靠性;供电网络;供电特性;电力负荷

1.前言

供电系统是生产煤矿的重要动力,其安全正常运行是保障生产安全的前提条件,在日常生活和经济生产中起着特殊的作用。供电系统的好坏关系着煤矿开采设备的正常运行及各个生产环节,而可靠的供电系统可以延长使用寿命,减少维修费用。因此,依据现代科学技术优化煤矿供电网络对煤矿的安全生产效率和经济利益具有重要作用。

2.煤矿井下特殊的工作环境

矿井的工作环境与其他工作不同,具有特殊性:(1)在生产煤的矿井下空气内夹杂着煤尘和瓦斯,当含量到达一定程度的时候,如果部分地方出现高温或电线产生电火花等会引发突然爆炸与大火燃烧。(2)电气工具对地泄露的电流可能会使采煤的电雷管工具爆炸。(3)工作空间狭小,尤其是一些巷道、采煤挖掘的面等安装了电气工具的地方,约束工具的体积,加之视觉环境差,煤矿工人碰到电气工具装备的几率较高,极易引发人体触电的情况。(4)由于煤矿井下的周围岩石和煤层都存在压力,极易引发片帮、冒顶事故,特别是使电缆碰、压、挤、砸等损坏。(5)湿度较高的环境。在煤矿井,湿度通常都是在90%及其以上,而且巷道与机电硐室经常存在淋水和滴水的情况,让电气工具极易变潮。(6)电气工具的散热性比较弱,主要是由于煤矿井下部分巷道、电硐室保持较高的温度。(7)开采煤矿工作面的电气工具需要频繁移动,而且常常启动。(8)在雨季或者地质改变,井下有可能存在突水事件,如果发生突水,必须马上开动排水工具,确保煤矿井的安全。这时应该有充足的供电来确保排水工具正常运行。(9)一旦井下出现停电,并且已经超出一定时间,有可能引发煤矿井、采区被淹的特大事故。此时井下断电断风后,还引发瓦斯聚集,发生煤尘与瓦斯的风险。

3.决定井下供电网的因素

影响煤矿供电系统的因素很多,决定井下供电系统安全生产的条件有:(1)主要的电气工具(如通风机、空压机等工具)的容纳数量与煤矿井的上下电力承担量的分配状况。(2)煤矿井里面的瓦斯含量以及通风情况。(3)煤矿井的拓开方法和生产的能力。(4)井田的大小、煤层的挖掘方法和采矿区域离井底的距离。(5)开采挖掘的工作面利用机械化的水平。通常情况下,一般机械开采和炮开采挖掘都是采用660V供电,如果是综合开采煤矿的工作面,比如机组单机的容量相对比较大,应当利用1140V电压供电。(6)煤矿井周围供电网的高压供电的电压等级,如果煤矿开采区已经形成10KV供电网,经煤炭管理部门的批准,可以利用10KV电压供电井下。(7)矿井的生产量和开采区的分布状况。

4.各个生产系统的供电特性

4.1运输系统

运输是煤矿生产的重要一个环节。运输系统可以划分为地面运输和井下运输。目前地面运输多利用电机车运输,此外有汽车运输,索道运输仅在地形复杂的矿山采用。井下运输主要采用电机车远输、无极绳运输。井下运输指的是将废石头、矿石头在回采矿和井底车场之间运输,偶尔将故障的设备运往机修硐室维护修理。在大型煤矿工作人员还要从井底车场运到回采、挖掘的工作地方。由于运输系统的特殊性,这就必须要求运输工具足够可靠。随着我国矿井建设的发展,“一矿两面”成为未来发展方向,对煤矿企业提高经济效率起着重要的作用。

4.2提升系统

提升是煤矿生产的关键工作,而提升工具是矿井里面重要的固定机电设备之一,它是链接井上和井下的重要环节。提升工具的任务是提升矸石和煤炭,升降装备和工作员工等。提升系统的特点是在矿井一定的距离里,具有一定周期,循环反复完成提升工作,因此,提升工具必须有健全的保护开关和控制开关,确保安全运行。

4.3采掘系统

采掘的供电是煤矿生产过程中重要的一个环节。随着矿井的机械化增多,大功率的开采工具增加,不仅矿井生产和开拓也变得复杂,而且开采的供电也逐渐复杂,导致电压负荷增加,现行的供电网很难满足生产的需求,从而开采面高压电缆多次重复敷设的情况,而且迎头的供电距离较长,极易造成短路容量、灵敏度不能满足国家的相关规定。

4.4综合机械化采煤系统

综合机械化采煤系统也成为综采系统,指的是工作面的运输、转载等环节采用机械化的方式,不需要人工操作。具体的工作过程是:采煤机破煤,刮板输送机运煤,液压支架支护顶板。液压支架和刮板输送机互为支点向前进。综采系统机电装备多,电动机容纳数量较大,工作面可以采用移动变电站的供电方法。综采系统的设备较多,电动机通纳数量多,通常利用移动变电供电手段。移动变电站的高压是由变电所经过电缆将6kv(10kv)三相高压运送而来,然后移动变电站可将6kv(10kv)转变1.2kV(大容量为3.3kv,甚至更高)供应机电装备正常运转。

4.5通风、排水系统

矿井的通风系统包括风筒、局扇等工具,是整个煤矿安全生产的基础条件,是稀释煤尘和瓦斯的最可靠方式,也是为煤矿工人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的基本方法,而科学的通风是减少自燃和火灾的有效方式。

因为地面水的下渗和含水层的水涌出,这些水不断地汇聚井下一旦没及时把水排到地面,矿井底下的安全生产就没法保证。排水系统主要是主要由水泵、管路、电动机等部分构成。由于排水装备较多,这些装备正常运行也需要可靠的供电系统。

5.各个生产系统之间的影响

各个生产系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掘进、开采的过程贯穿着提升、运输系统,也缺不了排水、通风系统的工作。各個系统相互影响同时存在,然而依据煤田大小、瓦斯等级等因素,确定各个系统所占的比例。在六大系统中,运输供电有来源地面,也有开采区;提升供电来源地面变电所;通风和排水依据设备的位置而决定供电来源。如果主风机装备在地面,局扇则分布在各采区;掘进的线路较长,一般分布在各个开采区。无论哪个系统断电,都会影响其他系统的正常运作。

6.结束语

由前文得知,六个系统的正常运行都要电力,因此供电对煤矿井的安全正常生产十分重要。特别是排水系统、通风系统如果突然断电,不仅不可以正常生产,而且容易让瓦斯、煤尘集聚造成重大安全事故,这样对井下工作人员造成直接生命安全威胁。因此,做好掘进、运输、排水、通风等技术的管理工作,对矿石科学合理开采,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科技对矿井改造,让其系统更加简单,集中生产,合理布局,特别是一些供电网改造,确保供电可靠和安全。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优化煤矿供电系统对于煤矿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陈永坤,孟凯.煤矿供电系统可靠性运行方式探讨[J].技术与市场,2015,(02):70.

现代供电企业 篇7

供电企业档案是在电力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形成的, 保存备查的文字、图像、声音及其他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随着企业管理现代化, 档案的载体也由传统的纸质档案向声像档案、磁性档案、机读档案等转变, 如光盘、磁带、录像带、照片、缩微胶片等, 标准和非标准的书写格式和规格尺寸并存, 因此档案管理所具有的双重性、多样性是显而易见的, 这些都加大了档案管理的难度。

2 供电企业档案管理现状

2.1 管理制度不够健全、规范, 影响作用发挥

在实际工作中, 档案管理缺少相应的规章制度和考核机制, 严重存在着人为的随意性。使得档案管理分散, 各自为政, 标准不一, 装具参差不齐, 资料重复保存, 档案利用率低下, 信息管理与档案管理严重脱节, 造成人力、物力和空间浪费。

2.2 宣传力度不够, 员工的档案意识薄弱

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 由于我们对档案管理的缺乏长期而有效的宣传, 员工对档案的了解程度不够, 档案意识薄弱。

在日常的电力生产和管理活动中, 许多员工存在只重视活动的主要内容, 不重视档案资料的整理。因此某些具有保存价值应形成文字材料的活动或细节没有及时收集和整理, 造成档案材料不健全不完整, 无形中增加了未来工作的难度。例如, 在工程施工管理活动中, 只注意电力工程施工本身, 不重视施工过程中的有关审批文件、竣工报告或工程图纸等的归档工作, 造成工程项目资料不完整, 我们的设备检修维护、劳动定员等工作就很难进行下去。

由于档案管理的效益难以在当年显示出来, 短期内效益也不明显, 因而把档案管理作为短期行为, 不重视档案管理的现象中普遍存在。

2.3 业务档案的日常管理工作不尽人意

供电业务档案管理工作方面普遍存在以下不足:一是部门不重视。部门普遍存在只求业务发展, 忽视部门的内部管理, 尤其是业务档案管理。没有配备专人负责, 缺乏年度检查制度;二是法律责任意识不强。业务项目完成了, 工作底稿材料没有及时归档, 业务档案应包含的资料不齐全, 业务档案借用归还与否及档案资料无人把关, 造成业务的中断和服务的不连续性;三是制度建设不完善。 (1) 没有配备专人管理、没有明确分工。业务档案的归集装订, 是业务部门还是行政部门的工作, 没有具体分工; (2) 业务项目完成后, 何时应将工作底稿材料归档, 没有规定, 出现业务档案一直在业务人员的手里“旅游”; (3) 业务归集的资料是否齐全、文件排列是否规范、有无编号索引, 无人复核把关; (4) 借阅过于随便。借阅不需履行必要的手续, 不需部门领导审核, 归还档案时无人审核借出档案的完整性。

2.4 档案管理工作明显滞后, 有待于创新、发展

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发展, 供电企业日新月异, 发展迅猛, 一个个新的供电服务系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现代化程度日趋提高, 诸如电子化公文传输、无纸化办公等已普遍或逐步得到推广。而档案工作的现状呢?目前还是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 50多年来的传统管理方法已在企业中根深蒂固, 已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理论和实践体系。比如说, 传统立卷过程中人为因素过大, 手工劳动量过大, 工作效率低, 利用不方便。同时, 传统的立卷方法严重束缚了计算机等办公自动化设备在档案部门的发展与应用, 已不能满足企业管理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3 档案管理的必要性

一是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加强档案信息的开发利用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需要, 积极开创档案信息开发利用的新局面、努力做到档案信息为供电企业服务、为电力职工。为各级。各类查阅档案资料者服务、可以促进供电企业之间各项工作的交流与沟通, 二是加强档案管理也是供电企业不断发展的需要, 档案是电力建设。管理等活动的直接记录和真实反映, 档案中记载的是电力建设的思想。成果和工作方法、反映的是电力建设活动的客观规律。过程以及工作中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因此、档案可以让企业充分认识自己、少走弯路、有利于长期的发展。三是加强档案的管理能为电力建设。管理提供重要的凭证和依据, 在供电企业工作中形成的档案同生产。建设。科研。管理的关系十分密切、尤其是现代化的文明管理、科学管理、更需要有完整。系统。准确的档案资料作为依据和凭证, 充分发挥其凭证作用、不仅能避免重复劳动、提高供电企业管理水平、可为设计。施工工作创造必要条件、还能为电力工程的扩建、保养、维修等提供详细的第一手资料。

4 改善档案管理现状的思路

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已逐渐被人们认识、但怎样才能真正做好这项工作呢?

4.1 高度重视、加强领导领导重视是做好档案工作的关键

如果领导重视、档案工作就会有声有色、如果领导不重视、档案工作就无声无息, 供电企业领导要充分认识到档案工作在企业的地位和电力建设中的作用、切实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真正把档案工作列入企业的发展规划、把档案工作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并在人财物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及时解决档案工作中的问题、为档案管理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通过成立由一把手为组长的档案管理网络、明确各级工作职责、将档案工作落到实处、给予档案工作实实在在的支持、改变“说起来重要、忙起来次要”的现象。

4.2 加大宣传、增强员工档案意识

增强档案意识、重视档案工作、是搞好企业管理的重要保障之一, 要加大档案工作的宣传力度、有效利用板报。网络网页。新闻媒体等形式、宣传档案管理法规及档案知识、扩大档案工作影响、提高全员档案意识。责任感和工作自觉性, 同时、要深入各部门班组进行业务指导、提高部门班组人员的归档意识、做到归档及时。归档文件材料齐全、完整、规范、提高归档率、完整率。

4.3 加强档案管理的制度建设

加强制度建设是做好档案工作的保证, 从静态管理来看、档案的储存、积累、整理、查阅、审核、直至销毁、都应有严格的管理制度、使档案管理规范、稳定和得以延续, 从动态管理来看、档案需要不断得到补充、保持其系统完整性, 供电企业要根据档案法规和档案业务管理的有关规定、制定出适合自身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使档案工作纳入规范化管理、做到档案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依法治档, 如建立档案人员岗位责任制、建立档案的收集、整理和保管制度、制定文件材料的归档范围、使各种门类和载体的文件材料能及时立卷归档等。

4.4 建立健全档案管理考核约束机制

档案管理是一门社会科学、具有特殊的科学性。专业性, 档案管理工作要搞好、离不开上级领导部门对这项工作的指导、检查、督促和考核, 应根据企业档案管理的工作原则、制定档案管理工作考核制度、鼓励先进、以促进档案管理工作, 如每半年由档案室对各部门兼职档案员的档案工作进行考核;对各部门档案的归档时间、收集整理等工作质量和执行制度情况、结合年终岗位责任制的考核进行奖励;对造成档案损失者、根据情节给予一定的经济或行政处分等等, 通过检查和考核、增强档案人员的责任感、增强部门领导的档案意识、推进档案管理工作向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发展。

4.5 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

随着无纸化办公的推行、网络技术、现代化管理手段的实施、多媒体文件制作的盛行、必然要求档案管理实行现代化, 档案管理现代化首先是物质条件的现代化、主要包括档案室。陈列室。档案工作设备与技术的现代化、体现为计算机在档案管理中广泛应用、这样大大提高档案管理工作存储、处理、控制档案信息的能力, 其次是管理思想、观念和目标的现代化、档案管理的最高层次就是在企业改革发展中不断地验证和确立科学的管理观念、形成科学的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管理风格;只有以现代化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来提高档案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档案事业才能获得应有的地位、发挥应有的作用。

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档案管理提供了便捷的手段。为了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效率、提高档案查全率、查准率、加快检索速度, 使档案信息更好地为领导决策、经济建设和社会公众服务、全面推广计算机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势在必行。利用计算机管理档案、既可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重复劳动、又可杜绝人为的随意性、避免管理的疏忽造成的经济损失、及时地满足供电企业管理及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 供电企业领导应充分认识实现现代化管理是电力企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克服资金不足的困难、尽快地将计算机技术运用到档案信息的录入、检索、编目等、提高档案资源管理的效率和档案信息开发利用的效率、更好地为供电企业管理和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5 结束语

档案管理是现代供电企业管理工作的基础、加强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建设、扭转目前供电企业档案管理的薄弱状况、是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档案管理的基础打得好、就能够顺利实现从传统管理手段向现代化管理手段的转变、把管理人员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提高管理的工作效率。

摘要:档案管理是现代供电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提高企业管理质量的基础。档案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直接影响工作效率的提高。在供电企业管理工作中, 无论是电力营销管理、安全生产管理、还是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等, 都与档案管理密切相关。

现代供电企业 篇8

1.1 从思想上高度重视, 做到认识到位

公司坚持凡涉及公司重大经营决策的事项必公开, 凡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必公开, 凡涉及公司重要人事调整的事项必公开。同时, 加强厂务公开制度建设, 制定了《晋中供电公司企务公开、民主监督实施办法》、《晋中供电公司厂务公开工作管理办法》及《晋中供电公司深入实行厂务公开制度的实施意见》等制度, 将厂务公开作为实现公司“十二五”发展目标的重要保障措施, 写入了公司“十二五”发展战略规划当中。

1.2 从管理体系上保障有力, 做到组织到位

成立了厂务公开领导小组, 下设办公室和7个专门工作小组。各基层单位相应成立组织机构, 逐级明确职责任务, 形成了从公司到工区、班组的厂务公开三级管理网络。

1.3 从机制上健全完善, 做到责任到位

党委发挥领导作用, 统一组织协调厂务公开工作;行政发挥主体作用, 全面组织开展厂务公开工作;纪委履行监督职能, 监督检查厂务公开工作的全过程并收集职工意见建议;工会负责日常管理, 通过职代会及其他形式, 组织职工参政议政, 做到了常规性事项制度化, 非常规性事项规范化。形成党政工分工明确, 合力推进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氛围。

2 加强过程管理, 把握三个环节, 创新厂务公开运行机制

2.1 运用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 实现厂务公开创新创效

公司在厂务公开工作中引入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 把厂务公开作为“产品”, 把职工对厂务公开的满意程度作为“质量”, 按照ISO 9000国际质量管理模式中“全面系统、领导作用、过程控制、持续改进、职工满意”5项基本原则, 结合公司实际, 编制《厂务公开管理手册》, 涵盖8类22项内容, 对公司各层级、各单位、各部门的职责范围, 厂务公开的测量、分析与改进, 都进纳入控制程序。

2.2 紧密围绕中心, 实现厂务公开内容拓展延伸

公司始终坚持把厂务公开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中心工作有机结合起来, 逐步形成了重大事项源头公开、重要事项过程公开、常规工作定期公开、管理指标结果公开和班组班务及时公开。

2.3 完善发布方式, 实现厂务公开渠道多元多样

公司根据形势变化和工作需要, 不断拓宽厂务公开渠道, 创新公开手段。 (1) 强化职代会的公开主渠道作用。公司发展规划、企业规章制度、涉及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全部经职代会审议和讨论。 (2)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逐步形成“会、栏、箱、网”等多种形式的公开途径。

3 加强整体创新, 深化三个建设, 发展厂务公开增效机制

3.1 以创新民主管理为手段, 深化民主管理制度化建设

公司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民主管理纲要》和《山西省电力公司职工代表大会工作规范及流程》, 编制了《工会标准化工作手册》, 制定了“基层单位职工大会民主管理办法 (试行) ”、“基层单位职工大会 (职代会) 质量评估标准”, 提高基层职代会质量, 从根源上巩固民主管理基础;制定了“职工代表到位考核标准”、“经理联络员到位考核标准”和“优秀职工提案评选办法”, 并在2012年和2013年评选出7件优秀职工提案, 10名优秀职工代表和5名优秀经理联络员。

3.2 以规范日常民主管理工作为重点, 强化民主管理常态化工作机制建设。

公司坚持职工代表巡视检查工作制度、职代会各专委会工作制度和职工代表团 (组) 长联席会议制度, 定期开展检查, 召开会议, 督促职代会决议的贯彻落实, 审议职代会闭会期间的重要事项, 保证民主管理持续进行;实施经理联络员月报表工作制度、职工代表联系卡制度, 采取闭环管理, 做到提案项项有落实, 建议条条有答复, 意见个个有反馈, 工作步步有提高。

3.3 以星级职代会竞赛为推手, 优化基层民主管理规范化建设

公司下移重心抓基层, 在基层工会大力开展星级职代会竞赛, 促进二级民主管理不断优化升级。优化制度, 两次修订基层民主管理和职代会 (职工大会) 工作制度, 规范完善会议流程、内容、程序及文本资料等;优化人员, 积极选拔和培育高素质的基层工会干部队伍。2012年以来换届的工会中, 有7名年龄在40岁以下, 文化程度在大专以上的优秀干部走上工会主席岗位。连年开展工会干部培训, 加强工会干部素质和能力养成;优化考核, 将星级职代会竞赛纳入基层单位年度工作业绩考评和工会标准化建设考评中, 实行双重考评, 分别打分, 作为单位参与年度先进评选, 工会参与优秀职工之家评选的重要依据。截至2012年底, 公司8个县公司的职工大会获“晋中市星级职代会”。

自实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以来, 公司走出了一条依靠民主管理促进企业科学发展的新路子, 有效调动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公司经营指标顺利实现, 各项工作任务圆满完成, 干部职工团结一心, 企业氛围和谐向上, 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摘要:国网晋中供电公司是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直属大型一类供电企业。近年来, 公司把厂务公开工作作为企业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举措, 推动企业改革发展的源头活水, 不断健全完善企业民主管理和厂务公开制度, 在明确职责、细化办法、严格程序、强化考核的基础上, 积极探索建立厂务公开长效运作机制, 为推动公司晋段跃升、人企和谐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现代电气化铁路供电方案研究 篇9

1 电气化铁路供电系统的组成

电气化铁路供电系统主要由电力供电系统与牵引供电系统组成,苏南地区电气化铁路供电系统示意图如图1所示。牵引供电系统由牵引变电站、接触网和电力机车组成。通常将馈电线、接触网、钢轨与大地、回流线统称为牵引网。

牵引变电站将三相高压交流电变换为2个27.5 kV单相交流电,分别为上、下行双向接触网供电,牵引变电站任一侧接触网都称供电臂,两臂电压一般并不同相,由分相绝缘器隔离。相邻牵引变电站间的接触网电压一般同相,其间除用分相绝缘器隔离外,还设置分区亭,通过分区亭断路器(或负荷开关)的操作,实行双边(或单边)供电。

2 牵引变压器接线型式选择

目前,常用的牵引变压器主要有Scott、阻抗匹配平衡(Y/A)、单相(I/i)、V/v、Ynd11这5种接线型式。不同牵引变压器接线型式对负序电流影响不同[2]。Scott接线和阻抗匹配平衡接线对负序电流抑制效果较好,但结构相对复杂,大容量制造难度大,造价相对较高;单相(I/i)接线虽然具有对负序电流抑制恒定的特性,且结构简单,但由于容量小,性价比不高,当前大容量牵引变电站已不再采用;V/v接线和Ynd11接线对负序电流的抑制效果接近,但前者略大。从结构看,V/v接线的高压侧接成固定的V形,低压侧可接成正V形或反V形,便于轮换接线;由于V/v接线单相绕组中的电流即为负荷电流,故其容量利用率可达100%,且2台V/v接线单相变压器的磁路相互独立,两相容量可等可不等;V/v接线可根据牵引网两臂负荷确定两相容量,由于容量直接与铜材消耗有关,容量小铜材消耗也小。上述这些特点都是Ynd11接线所不具备的。文献[3]从安装容量、对电力机车再生制动的适应性、牵引侧变电设备耐压水平与复杂程度、变压器损耗、土地资源占用、牵引变压器设计和制造难度、牵引变压器所需投资等方面对V/v接线和Scott接线进行了详细比较,V/v接线均有显著的优势。

因此,V/v接线为目前电气化铁路供电系统中牵引变压器接线的首选方案。牵引变压器V/v接线原理如图2所示。在图2中,N1、N2分别为一次侧、牵引侧的绕组匝数,变比K=N1/N2;UkIk分别为k相的电压和电流,且k=A、B、C、α、β。

3 牵引变电站至牵引网的供电方式选择

单相交流25 kV牵引网是一种不对称供电回路,产生的电磁场将对邻近的通信和广播产生一定的干扰,解决途径有两种:一是在通信方面加强屏蔽措施,或将受影响的通信设备迁离影响范围;二是在供电方面采取抑制干扰的措施。根据牵引网所采取的抑制干扰措施的不同,出现了不同的牵引变电站至牵引网的供电方式,主要包括:直接供电方式、吸流变压器(BT)供电方式、自耦变压器(AT)供电方式等。

1) 直接供电方式示意图如图3所示。

直接供电方式最简单、投资少、运营和维护方便,电力机车通过受电弓从接触网中取流,回流电流流经牵引变电站至机车所在位置的所有钢轨/大地区段,其供电能力有限,且对临近通信线路的干扰严重。为克服直接供电方式的不足,可增设与钢轨并联的架空回流线,这样70%的回流电流可由回流线流回,其余30%的回流电流仍从钢轨/大地流回,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对临近通信线路的屏蔽效果,并使牵引网阻抗和轨道电位都有所降低。

2) BT供电方式示意图如图4所示。

BT供电方式通过在接触网中串联吸流变压器(BT)将钢轨回流电流吸至回流线回流。BT变比为1∶1,其原边串入接触网,副边串入回流线,每2台BT中间安设一根将回流线与钢轨相联的吸上线,理想情况是I1与I2相等,则钢轨回流为零。由于需要在接触网中增设开口以串联BT,因此牵引网阻抗、电压和电能的损耗都将增大;同时,开口使得接触网产生电分段绝缘间隙,不利于电力机车高速运行。BT供电方式主要在日本和我国早期的牵引网中有应用,目前新建线路很少应用。

3) AT供电方式示意图如图5所示。

AT供电方式是将多个并联连接的自耦变压器(AT)跨接于接触网和正馈线之间,为电力机车供电,来自牵引变电站的55 kV供电电压通过靠近列车的自耦变压器降低为27.5 kV,其中性点与钢轨相连。铁路沿线每隔8~13 km设置一台AT,相邻2台AT的间距称为AT间隔或分段,简称AT段。AT段外,只有靠近电力机车的AT向机车供电,接触网和正馈线中流过的电流为牵引电流的一半,且方向相反;在AT段内,相邻的两台AT均向电力机车供电,设电力机车至AT1和AT2的距离分别为d1和d2,AT1和AT2供给电力机车的电流I1和I2与距离成反比,即I1d1=I2d2,同时I1和I2方向相反。由于接触网和正馈线并排架设,其空间磁场几乎可以抵消。给电力机车供电的馈电电流只有电力机车负载电流的1/2,减小了电能损耗。在日本和法国,AT供电方式已成为国家标准牵引供电方式。

下面以京沪高铁为例,对其采用直接供电和AT供电这2种方式进行比较[4],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京沪高铁采用AT供电方式与直接供电方式相比,在供电规模、越区供电、电压水平和投资费用等方面,都有不小的优势。

综上所述,虽然直接供电方式简单、便于运营和维护;但AT供电方式无论是在供电电压水平、越区供电能力,还是电磁兼容水平等方面都有显著优势。因此,AT方式应为电气化铁路供电系统中牵引变电站至牵引网的首选供电方式。

4 牵引变电站供电电压等级的选择

牵引变电站供电电压等级主要由公共连接点(PCC)的电能质量和供电网可靠性以及经济效益决定[5,6]。

目前,客运高铁牵引负荷大、可靠性要求高,列车速度为200~350 km/h,最大功率达24 MV·A。苏南地区的3条客运专线牵引变电站规划安装容量在100~120 MV·A,远超目前江苏省电气化铁路的容量水平。

国外高铁绝大多数采用220 kV及以上的电压等级供电,系统短路容量约在10 GV·A;个别供电电压低于220 kV时,要求有较大的系统短路容量,如韩国首尔~釜山高铁采用154 kV供电,短路容量平均为8 000 MV·A。日本曾经在东海道新干线1964年建设时,限于当时电网水平,采用了77 kV供电,到20世纪80年代随着旅客运输量急增,供电能力严重不足,只得对牵引供电系统进行全面改造,改用275 kV供电,列车速度也提升到270~300 km/h。目前,江苏省110 kV短路容量水平远达不到10 000 MV·A,所以应考虑采用220 kV供电。

牵引变电站属于一级负荷,故需要双回电源对其供电,互为热备用。双站供电可靠性较高,但是由于沪宁沿线为经济发达地区,出线走廊比较紧张,实施较为困难。沪宁城际铁路常州牵引变电站就以6 km双回220 kV电缆接入220 kV东青变电站(下称东青变),其中一回电缆接入东青变Ⅰ、Ⅱ母线,另一回电缆接入东青变Ⅲ、Ⅳ母线,为此,东青变将由原来的单母接线完善为双母双分段接线,实现对其供电的牵引变电站双回电源供电。

5 结语

现代电气化铁路供电系统供电方案只有选择合适的牵引变压器接线型式、牵引变电站至牵引网的供电方式、牵引变电站供电电压等级这3个方面,优化供电结构,才能保障电气化铁路的可靠运行。本文通过分析比较,认为现阶段电气化铁路的供电方案选择如下。

1) 牵引变压器选择V/v接线型式。

2) 牵引变电站至牵引网采用AT供电方式。

3) 牵引变电站供电电压等级和接入系统方式选择220 kV双回线接入。

电气化铁路选择合适的供电方案,可以减少投资成本,优化供电结构,降低负序电压、高次谐波等对电网的影响,提高电气化铁路的供电质量,使电气化铁路能更安全、经济地运行。

参考文献

[1]铁道部.中长期铁路网调整规划方案[R].2008,北京.

[2]王果,任恩恩,田铭兴.不同类型牵引变压器负序电流特性的分析比较[J].变压器,2009,46(11):24-27.

[3]杨振龙.V/X接线与Scott接线牵引变压器的工程应用比较[J].电气化铁道,2006(3):4-7.

[4]谭秀炳.铁路电力与牵引供电系统:继电保护[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7.

[5]周勇,刘中元.牵引变电站的220kV三相供电方案[J].电网技术,2005,29(17):82-84.

供电营业管理现代化的探析 篇10

1 供电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规划

供电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规划就需要研究其发展现状以及发展定位。发展现状主要是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 再加上国家“十三五”规划的思想, 未来电力市场会进一步的得到开放, 社会资本在电力市场也会更加的活跃, 电力来源也变得更加多元和不确定, 这给供电事业的发展带了压力, 同时也催生了更大的竞争力, 于此同时, 企业走出去, 国际化的思想也大大促进供电公司要有更加现代化的管理, 要敢于吸收国内外的优秀的管理经验, 进一步改进管理制度, 提高人员的专业化水平, 高效的与时俱进的提高管理水平。

发展定位主要是需要研究发展的目的, 发展的核心, 企业的发展宗旨是什么。综合以上研究需要分析以下几点[3]:

1) 依据市场需求为方向盘。如果忽略了实际的市场需求, 就会使得供电营业管理脱离正规, 所以需要对电力市场进行研究以及预测, 包括存在的机遇与挑战, 在研究过程中需要保证电力市场的信息的及时性以及可靠性, 这样就算时代不断变化, 不但不会使得管理僵化还会不断引入先进的科学管理理念, 满足现代化的供电营业需求;

2) 发展主干基础不变。定位以电力营业为主, 核心发展电力相关的技术和服务, 充分立足现有的电力资源基础, 紧跟电网改革契机, 解决现代电力技术的“瓶颈”, 不断满足用电客户的需求;

3) 建立以用电客户为核心的理念。电力经营的主要对象是电力客户, 所以要以客户为中心, 引入先进的服务理念, 建立完备的服务制度, 适应市场竞争的制度机制。

4) 以需求管理为手段。供电企业的发展不仅只是考虑经济效益, 还要考虑高效节能以及环保等多方面的需求。

2 供电营业管理现代化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电力的快速发展, 在我国供电企业营业管理或多或少的都存在一些问题, 这些如果不去解决会影响供电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总体概况现存问题有以下几点[4]:1) 管理较为混乱, 且流程不规范。我国用电客户较多, 电力需求不仅很大而且特点不一, 这样导致供电营业更多的是考虑电力生产以及在供电技术和供电质量不断改进, 相应的就忽视了供电企业的管理以及经营, 再加上电力改革的推进也分散了电力管理的注意力, 这样就会造成许多地方的管理较为混乱。与此同时, 由于本身的管理较为混乱, 就会使得管理的流程不够规范合理, 这样就会导致管理的表现出随意性没有约束力的情况, 这样下去是会严重影响供电企业的发展以及造成相应的严重损失;2) 管理人员的素质欠缺。管理的有效性十分依赖管理人员的素质, 如果管理人员本身就缺乏足够的专业素质, 就会导致其对供电经营的管理缺乏足够的实际的了解, 这样就会大大影响其管理的权威性以及合理性;3) 管理组织结构不合理。管理组织的不合理就会导致不同部门之间的交流出现障碍, 如处理线损问题, 如果没有合理的组织结构这样各个部门只关注自身需求而忽视了整个线损管理的全局发展, 同时由于其横向协调困难就会使得整体的战略目标不能很好的执行;4) 不与时俱进。随着电力改革以及不同的电力发展战略的制定, 就需要管理者顺应需求、与时俱进的完善管理体系, 优化供电营业的管理需求, 并且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 如使用电费子系统以及电能表管理子系统等。

3 提高电力营业管理方法探析

针对前面分析所提到的问题, 研究相应的解决策略, 才能不断加强完善供电营业的管理水平。以下是研究的策略:

1) 构建完善的营业管理流程以及组织结构。要建立只有依据相关流程进行管理才能有效的提高管理效率, 且管理者要不断的更新管理流程, 确保管理流程的全面性以及与时俱进, 且健全机构组织, 加强不同部分之间的交流, 不能单独化的去管理;

2) 提高营业人员素质。针对营业人员的素质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 可以建立互帮互助的形式, 让专业素质以及管理素质较高的人帮助能力较为低的职员, 于此同时, 企业可以自己组织, 有计划的有目的组织培训, 开展相应的教程, 培养职员的素质。供电企业还可以参与其他先进单位的交流和学习, 不断提升管理者的专业素养和管理水平;

3) 充分采用现代化管理技术。现代化供电营业的管理是需要管理者对其供电营业系统进行优化处理, 比如采用电费子系统和电能表管理子系统, 前者主要是由实收电费系统和应收费系统, 后者是将资产管理分类, 并且运行表进行校验。

4 总结

在服务型定位、经营型管控、集团化运作、一体化管理的政策思想下, 供电营业管理需要转变发展核心思路, 不断将管理流程制度规范化、管理组织合理化、优化管理者的素质、引入现代管理技术等, 就能有效的提高管理的效率。

参考文献

[1]秦力知.当前供电企业营业管理策略分析[J].通讯世界, 2016 (10) :223-224.

[2]任秀晨.供电营业管理现代化的探析[J].科技创业家, 2014 (8) :203.

[3]张德智.加强供电企业用电营业管理的措施[J].劳动保障世界 (理论版) , 2013 (5) :092.

现代供电企业 篇11

关键词:供电企业;供电稳定性;措施

引言

供电稳定性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关系到优质服务的水平,也是评定供电企业电网建设改造、运行和维护等综合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如果频繁停电、非计划停电频率较高、无停电通知或未按停电公告时间段停电,不仅给企业造成极大损失和无法估量的负面社会影响,同时对社会诸多单元细胞正常生产生活带来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和非经济损失,甚至危及人身安全。特别是我国这两年提出了促进企业转型、大力发展服务行业的发展策略,供电企业就是特殊的服务行业,提供优质的可靠的电能是全社会对我们供电企业最基本的要求。

1影响供电稳定性的原因分析

供电稳定性和可靠性一般利用供电可靠率进行考核,供电可靠率是指在统计时间内,对用户有效供电时间总小时数与统计期间小时数的比值。要提高供电可靠率就要尽量缩短用户平均停电时间,而造成用户停电的原因主要是计划停电、故障停电、临时停电。首先,计划停电时间不可避免,主要原因是受公司网架结构、技术升级、负荷发展等因素的影响,随着城乡电网建设和改造工程的实施、负荷发展的相对稳定,计划停电对可靠率的影响会逐步下降。其次,故障跳闸率特别是区域农网和控股公司配网居高,主要原因一是部分农村及控股公司电力线路老化,线路绝缘率低,外力破坏事故频繁发生,线路供电半径偏大,线路负荷增长较快,线路运行条件恶劣,加上部分控股公司区域配电网异常薄弱,配网自动化建设刚起步,因此故障频发,跳闸率一直居高不下;二是用户设备故障出门,历年用户设备接入电网也大都老化,用检力度不够,用户设备故障频发。而临时停电的存在则表明在管理上还存在薄弱环节,还需加强管理,要根据实际情况,能跟计划走的就不要单另停,合理调配,进一步提高综合停电效率。

2维护基层供电企业供电的稳定性的措施

2.1管理措施

(1)加强管理,完善激励机制和考核制度体系建设,制定相关考核管理方案,纳入公司绩效考核管理范围。通过有效的激励机制的建立,能够促进供电可靠率网络人员积极性的提高,营造人人争优、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通过适当的修正应对电网和供电可靠率的不断变化,使指标激励体系能根据实际情况产生变化,达到新的供电可靠率指标值的要求,以通过供电可靠率指标的动态考核。考核标准中,对于完成指标的被考核单位,给予适当的奖励,反之重罚。激励标准以考核标准为基础,具体的标准要求根据当年管理投入情况和人员管理水平来确定,以奖励为主,对通过激励标准的被考核单位实行重奖,注重激励作用的发挥。

(2)加强计划停电管理,减少临时停电,杜绝重复停电。每月公司统筹安排停电计划,综合主、配网、工程与检修以及用户变压器新装工程等工作,合理地安排停电,避免重复停电。精细化管理,优化工作流程,减少停电工作时间。制定供电稳定性过程指标,优化细化过程管理,从细节上减少用户停电时间。

(3)加强设备运行管理,降低设备故障率。针对以往配网运行管理方面的不足,加强配网运行管理标准体系的建设,夯实管理基础,加强技术监督监理快速送电机制。加强对设备的巡视,增加特巡、夜巡次数,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汇报及时处理。此外,还要完善设备的安全管理制度。供电企业运行过程中,由于涉及的电力设备较多,而且这些设备无论是在运行还是保护机制上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为了确保各种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则需要建立有针对性的安全设施管理体系,根据高压配电装置制定不同的安全检查制度,而且还要做好基层单位的供电台账检查,定期对电力设施进行检查,检查中不能放过任何一个环节,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从源头确保供电设备的安全性,确保其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加强线路运行管理,努力缩短修复时间。要想加强线路的维护和管理,并提高故障探测和修复效率,就需要大力提高业务人员技术水平。工作人员不仅仅需要详细掌握运行、检修、规划、设计等理论和技术,还应该具备一定的计算机以及电网自动化的运行和维护技能。通过充分利用电网自动化技术手段进行故障管理,并进一步加强配电设备及配电线路运行管理,从而提高供电稳定性。

2.2技术措施

(1)完善配电网网架结构。在配电网中,网架结构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目前,网架结构不完善是配电网运行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针对这个问题,适时不断采取措施完善网架结构。在配电网网架结构建设的时候,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科学合理的网架结构方案,合理进行架线,确保电气设备投运质量,从而保证网架结构布设的科学性,为配电网供电稳定性提供条件。

(2)积极调整检修工作,努力减少非故障停电现象。在电力系统的配置过程中,需要事先制定好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实现检修方案的优化,其中包括在线监测等。要明确了解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以及出现的相关问题,进而及时采取检修方式来对其进行维护。这样就可以减少检修的频率,减少对资源以及人力物力的浪费。另外,在进行线路故障检修的过程中要对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行培养,只有保证工作人员的素质和技能达到一定的标准,才能在检修的过程中保证工程的质量,加快检修和故障修复时间,提高施工检修质量,提高停送电管理,杜绝重复停送电,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努力开展带电作业和带电检修。另外,定时对运行数据进行稳定性分析,做好预停电计划,合理安排停电时段,大大减少非故障停电。

(3)加强配网设备的技术改造,如采用自动断开分段断路器等先进的自动化装置,在线路出现问题时,可以自动恢复供电。在对线路故障的检测时,还可以安装在线故障监测仪,在故障发生及时发出警报,提醒工作人员进行故障检修。室外线路和室外设备可以安装一些质量好、性能高的防雷装置,避免雷电天气下电网的故障。

(4)积极推广配网自动化改造,在主干线及重要分支线加装自动化开关,便于迅速隔离故障。同时积极开展配电线路自动化的研究工作,通过研究10kV配电网结线模式,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符合且满足配电自动化要求的改造方案并逐步实施,实现故障线路自动判断、隔离,自动制定转电决策,将非故障段负荷转带。

结束语

总之,要提高供电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就必须提升自身的供电可靠率。一方面,企业各个体系要形成完整独立的制度,严格遵循并认真落实和执行制度和规划;另一方面,供电企业要大力提高并广泛应用自身的科学技术,将企业电力管理纳入到技术层面。只有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努力,企业才能不断提高供电可靠率,提高用户服务水平,达到提高自身经济效益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苏博波.提高供电可靠率的实践与探索[J].大科技·科技天地.2010(11).

[2]陈彬.提高城市供电可靠率之我见[J].中国科技信息.2011(11).

[3]王文,莫金龙.采取综合措施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率[J].浙江电力.2013(5).

[4]尹辉.浅析做好电力业扩报装工作的策略[J].科技风.2013(24).

[5]马春山.加强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创造企业稳定效益[J].今日科苑.2012(4).

作者简介:

供电企业供电营销管理分析 篇12

在经济体制改革后,现阶段供电企业的电力供应已由原来的供不应求发展为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原来的供电管理模式及用电营销模式已难以适应现阶段电力市场,必须转变原有用电营销管理模式,以适应现阶段的电力市场营销管理。

2 电力供电营销管理的主旨

(1)电力营销必须采取市场导向的管理模式,把供电营销定位为供电企业的核心业务,电力的生产经营活动应服从和服务于供电营销的需要。

(2)加强供电营销管理,必须保证供电质量。加强电网改造,提高供电质量,以满足广大用户的用电需求,同时运用先进的通信、网络、计算机技术,为客户提供高效的、全方位的优质服务,以严格规范的管理对各项业务进行监控,才能实现企业的营销目标。

(3)供电营销必须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未来的电力营销市场是一个买方市场,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供电企业应当改变过去建立在卖方市场基础上的旧的供电管理模式,建立一个能适应市场需求,充满市场活力的市场营销体系和机制。

(4)供电营销是商业化运行、法制化管理。政企分开后,电力企业仍然是一个接受政府监管的企业,因此,在实现商业化运作的同时,还要严格按照上级规定的市场营销政策和业务范围,从事电力市场的营销工作。

3 供电企业营销管理的总体策略

在电力经营体制的转变和电力供需矛盾缓和的新形势下,在国家关于可持续发展策略的引导下,以需求预测管理为手段,以优质服务为宗旨,以满足客户需求、引导客户消费为中心,实现社会效益和公司效益的同步提高。

(1)供电营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对市场需求预测的研究,搞好市场调查和市场预测,提高市场预测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做好市场变化的跟踪分析,开发并形成目标市场分析软件系统。努力开辟新的供电领域,积极引导广大用户对电力的消费,提高电力在能源消耗中的比例,提高电力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寻找电力企业新的效益增长点。

(2)供电营销以需求侧管理为手段。大力开展需求侧管理工作,借助经济、媒体宣传等手段,引导客户合理用电,提高用电效率,提高负荷率。积极推广有利于环保、节能的技术和产品的应用,开拓电力市场。

(3)以优质服务为宗旨。转变观念,增强电力企业职工的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为客户提供方便、快捷、优质的服务,来提高企业的信誉、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进而扩大电力消费市场。同时通过加强电网建设保障供电可靠性,提供优质电能。

(4)以满足客户需求,引导客户消费为中心。不仅要根据客户的要求提供优质、可靠、价格合理的电力电量,还要做好全方位的服务。引导客户改变传统的用能观念,使用高效洁净的电能,提高生活水准。

4 总体策略具体内容

4.1 销售市场的扩张策略

一是营销地域的扩张。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必定会要逐步放开电力销售市场,打破现有的专营体制,抓住机遇,立足本地,辐射周边,实行销售市场的扩张策略,通过完善地区的电网架构建设,主动出击,以提供各项供电服务为手段,扩大电力营销市场。二是能源市场的扩张。搞好以电代煤、以电代油、以电代气的工作。

4.2 优质可靠的产品策略

通过改善电网结构,提高供电可靠性,改善电能的质量,来提高对客户的吸引力。产品质量是营销的基础保证,要加大城网和农网的改造力度,加快一户一表的改造步伐,改善电网结构,提高供电可靠性。

4.3 激励用电的价格策略

积极推行新的电价政策,处理好电度电价和基本电价的比例关系,在电价中考虑供配电工程贴费的因素,建立灵活弹性的电价体系。

4.3.1 产品策略

产品的整体概念是有形实体加上企业对用户所提供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务。电是一种商品,它的特殊性决定它的产供销一体化瞬间完成,电力产品市场首先要进行分析预测,摸清底数,掌握市场潜力,制定详细的市场计划。同时,加强用电市场的建设和电网改造。电力市场的载体是输电网和配电网,电能通过它们送到千家万户,只有拥有一个现代化水准比较高且网络布局合理的电网,作为商品的电能才能“卖”得出去。具体包括增加供电电源点,提高电能质量;根据用电需要进行电网改造;以优质的服务,去寻求和开拓市场。产品策略的重要内容是产品服务。电“卖出”去后,售后服务工作必须跟上,因为电力用户的满足程度,就是明天潜在的电力市场,因此,供电企业的服务不能只停留在故障处理上,而应从用户的需求-设计-施工-验收-运行-售后-服务-故障处理-扩大需求的各个环节提供咨询或服务。要杜绝“门难进、话难听、脸难看、事难办”的衙门作风,改变等待求助为上门服务方式,公开办事程序,公开社会承诺,采用调压或补偿方式提供优质电能服务,采用双电源、双回路和环网形式提供可靠电力。

4.3.2 价格策略

价格策略的三大中心是:成本、需求和竞争。电力企业由于目前依然是独家经营,电网统一调度,因此,围绕用户需求降低成本,避免搭车收费和乱加价,是扩大电力营销的重要措施。

(1)用户在办理用电增容过程中,一次性交纳供、配电工程贴费是制约电力销售的主要因素。为了激发用户用电的积极性,在坚持原则的同时,可采取灵活办法,如对于已办理增容的用户闲置配变可依产权界限在本区域内调节使用。供配电工程贴费的收取,电力部门可采取分批收取,对于经济确有困难的用户或社会性公益事业,贴费采取“减、缓、免”的政策,对于农网改造农村用户增容贴费免交,对于贫困地区电力部门帮助上新变压器,对用户采取租赁形式,鼓励其用电,防止一次性投资过大,把用户吓跑而影响用电的局面。

(2)规范电价提高竞争力。电力企业要开拓用电市场就必须规范电价,国家制定的电价并不高,但许多地方执行起来就变了祥,如各级政府强加的搭车收费;“人情电、关系电、权利电”的存在将电价人为加大,转移到用户身上,过高的线路、配电损耗及农民分摊的机泵管带费、公益企业用电和违章用电、窃电等都加大了农民的负担,奇高的电价,使消失了多年的炼油灯、汽灯重新点了起来,严重挫伤了农民用电积极性,因此,规范用电秩序是当务之急。

5 总体策略的实施规划

5.1 建立新型营销体制

近期首先实施向市场营销体制的转变。按市场需求设置营销机构,改“用电管理”机构为“电力营销”机构,其职能相应转变到市场策划与开发、需求预测与管理、业务发展与决策、客户服务与支持、电力销售与合同管理、公共关系与形象设计、新技术、产品的开发与用电咨询、电费电价等方面,全面开展电力的售前、售中、售后工作,形成以客户服务中心为核心的电力营销管理体制,它包含主营系统、支持系统、监督系统三部分设置。

5.2 拓展市场份额

(1)运用灵活的电价政策,争取市场份额

根据市场需求的价格弹性,可把整个用电市场细分为价格刚性市场、价格弹性市场和价格敏感市场。运用“价格”扩大营销的目标市场是价格敏感型市场,如高能耗工业用户等。为此需要调整现行的用电政策,主要措施:对大工业客户实行超基数优惠电价、丰水期季节折扣电价,稳定工业用电市场;拉大分时电价差,利用价格杠杆启动分时用电市场;对居民生活用电实行两时段电价,引导居民的合理用电;对冰蓄冷空调、蓄热电锅炉及其它蓄能设备实行分时段优惠电价;遵循市场细分原则,对不同用电性质的客户采取差别定价策略,如负荷率电价、节假日电价、可停电电价等;通过同网同价,直供到农户,占领农村市场。

(2)推广用电,增加电能的使用

城市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供电企业应当联合政府部门和用电设备制造商,适时加强宣传力度,鼓励使用蓄热电锅炉、电空调、电炊具,引导消费,力争以电的消费逐步取代燃煤和燃气,增加电力在能源消费中的占有率。

(3)细分市场,重点突破

根据不同时期的市场需求,实施重点市场开拓,在今后的五到十年内重点在居民生活用电和大型的能源消费市场,在居民生活方面重点促销烹调、热水、空调、暖气、干衣等电气设备,大型的能源消费市场方面则主要是电锅炉。同时加强对农村电力市场的研究,改善农村电力质量,占领农村用电市场。

5.3 完善技术支持系统

技术支持系统的完善主要是以下方面:

(1)电网支撑;

(2)提高营销在线监控和营销信息自动采集水平;

(3)建立客户服务计算机管理系统;

(4)建立需求侧管理支持系统,加强对市场的分析和预测工作。

电力营销是供电企业的核心业务,电力营销工作的质量关系到公司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决定着公司的市场竞争力。电力营销的开展应立足于“电网是基础,技术是支撑,服务和管理是保障”的原则。在电力经营体制的转变和电力供需矛盾缓和的新形势下,在国家关于可持续发展策略的指示下,可将电力营销管理总体策略定位为环保能源扩张策略。总体策略的实施规划:首先建立新型营销体制,实施向市场营销体制的转变;其次运用灵活的电价政策、推广用电、增加电能的使用、实施重点市场等措施扩大市场份额;第三要完善技术支持系统。

6 结束语

上一篇:商务英语教师发展下一篇:中国石油电子公文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