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罚性赔偿的法律规定

2024-11-25

惩罚性赔偿的法律规定(共10篇)

惩罚性赔偿的法律规定 篇1

外地毕业的研究生小王到上海一所中学当老师,学校与他签订的合同规定,服务期限为8年,如果在服务期内跳槽,将赔偿违约金12万元,小王告诉肖马,他每月的收入大约为2千元,8年总共也不过只有12万元左右,如果在第8年跳槽,那么前7年所有的收入还不够赔偿的费用。他问:这种违约赔偿的规定是否合法合理?

《劳动法》第31条规定“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确立了劳动者的单方辞职权,对劳动者辞职并没有设立实质性要件,只需要履行提前通知的义务即可;《劳动法》的立法意图是相当明确,具有积极社会意义,目的是为了保护在劳动法律关系处于弱者地位的劳动者,保护劳动者的自由选择职业的权利,有利于劳动者根据自己的能力、特长、志趣和爱好,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职业,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自身的价值,更好地为社会创造财富,符合现代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劳动力资源配置的需要;劳动者在履行“提前通知义务”后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关系是行使法定授权,不违反《劳动法》,不构成“违约”。

自从《劳动法》实施以来,用人单位对于第31条的疑义颇多,认为如果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无任何限制,劳动合同没有约束力,用人单位的用人权就得不到保证,影响用人单位的工作、生产的正常安排;用人单位的这种看法没有看到劳动者的“可替代性”,在社会生产劳动中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建立劳动合同关系时,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劳动技能或者身体条件符合工作岗位的要求,劳动者能够完成所担负的工作,用人单位招聘或者聘用并不是定位于某一人的特定劳动者,这就是劳动者具有的“可替代性”,任何一名满足工作岗位要求的劳动者均可以完成所担负的工作,任何工作都不是离开某个特定的劳动者就不能完成的,中国民间有句俗话“死了张屠户非吃带毛的猪?”非常通俗和准确地表达了这层意思。

《劳动法》第31条规定了劳动者的“提前30天”与“书面通知”的义务,保证用人单位有充分的准备时间,在劳动者辞职前招聘、雇佣新的员工来完成交接工作和接替工作,不会影响用人单位工作、生产的安排。

劳动者提前解除劳动合同可能对用人单位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劳动者应当赔偿只是用人单位由于劳动者辞职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国家通过法规严格限制经济损失的范围,原劳动部《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第四条“劳动者违反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解除劳动合同,对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劳动者应赔偿用人单位下列损失:用人单位招收录用其所支付的费用;用人单位为其支付的培训费用,双方另有约定的按约定办理;对生产、经营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劳动合同约定的其他赔偿费用”;而且当用人单位存在以上经济损失时才发生赔偿,在用人单位没有以上经济损失时劳动者也不需要赔偿,

目前我国许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要求劳动者在提前解除劳动合同时支付违约金,并且与劳动者的月工资相比较“违约金”畸高,一般都超过劳动者的年工资2-3倍;劳动者在履行“提前通知义务”后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关系是行使法定授权,不违反《劳动法》,不构成“违约”,也不存在支付违约金问题;即便是将所谓“违约金”理解为“劳动合同约定的其他赔偿费用”,劳动者提前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责任应当合理限制。

用人单位在经营发生重大变化和经济性裁员时可以依据《劳动法》的授权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不承担违约责任,对于劳动者所作的不是违反劳动合同的赔偿而是经济性补偿,根据原劳动部《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用人单位补偿的金额也“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工作时间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相比较而言,劳动者辞职赔偿责任畸重,限制了劳动力资源的合理流动,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权利义务根本失衡。

在建立劳动合同关系时,虽然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法律上讲是平等的,但是由于劳动者事实上处于弱者地位,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地位是对等而非平等的,劳动合同中并不完全适用普通民商合同的意识自治原则,劳动合同中劳动者辞职责任畸重条款应当在劳动争议仲裁或者劳动争议诉讼中得到纠正,目前北京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判例采用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约定赔偿金最高不得超过劳动者年工资来限制劳动者的赔偿责任;如果片面适用合同法领域的意识自治原则,对于劳动者损害很大,不符合我国《劳动法》立法本意。

《劳动法》、《上海市劳动合同条例》等法律法规虽然有违约赔偿的规定,当时对具体的赔偿方式和数额都没作出明确的规定,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如果双方对约定的违约有约定,则不许必须执行。但是劳动关系属于民法调整的范围,在民法中,有一个合同条款不能“显示失公允”的原则,即不能明显失去公正、公平。像小王单位的做法就有些显失公允。对显失公允的合同或条款,当事人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出裁定为无效合同或无效条款的申请;也可以在仲裁后向法院提起要求判决为无效合同或条款的诉讼。

惩罚性赔偿的法律规定 篇2

惩罚性赔偿原则作为一种与补偿性赔偿密切联系、相辅相成的民事法律制度,以其全面补偿受害人的损失、惩罚和遏制不法行为等多重功能,对正处在市场经济初级阶段的中国更有特殊的意义。一般支持者认为,该制度具有很强的惩罚性,由此带来的威慑效果能够产生积极的预防作用;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反对者往往也是从很强的惩罚性出发,认为民事责任的主要功能在于补偿受害人的损失,平等的民事主体之间不应存在惩罚与被惩罚的关系,且过度威慑会使社会停止进步。支持者与反对者都运用同一事实来阐明各自的观点,似与常理相悖,然而这恰恰说明惩罚性赔偿制度好比一把双刃剑,它的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相伴而生。因此,对该制度的适用必须掌握在一个合适的度上,才能使其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尽量减少其消极作用。早在18、19世纪,惩罚性赔偿制度就主要用在诽谤、诱奸、恶意攻击、私通、诬告、不法侵占住宅、占有私人文件、非法拘禁等侵权案件中。在美国,惩罚性赔偿除适用于侵权领域外,还广泛适用于合同领域。然而,在我国,遵从大陆法系的规则,一般是先将惩罚性赔偿进行定性,然后再根据其是合同责任或侵权责任决定其适用范围,即受害人或者基于侵权,或者基于违约提出损害赔偿请求。设置惩罚性赔偿责任的根本目的主要在于维护社会利益,其次才是为受害人的无形损失提供救济。因此,应该补充当前损害赔偿制度的若干漏洞,扩充赔偿标准范围,适当地加大惩罚性赔偿的适用范围,使之适用于多个领域,全面保护受损害方的合法权益。

二、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构建

惩罚性赔偿制度目前我国仅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有所体现,《民法通则》中并无惩罚性赔偿制度的一般规定。惩罚性赔偿责任作为一项法律责任在我国民事立法中尚不具有普遍性。但消费者保护法作为特别法,需要得到普通民法的支持,对于消费者保护法第49条来说,民事责任制度中有关规则的协同是不可或缺的。

1、惩罚性赔偿制度的适用范围

惩罚性赔偿在侵权行为中适用于故意侵权案件、重大过失侵权案件、产品责任案件,法律上的生命是人赖以存在的前提,也是自然人行使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身体健康是自然人生存和进行正常民事活动的前提条件;身体权则是自然人享有生命权与健康权的物质保证。在倡导以人为本、尊重人权的社会里,民法应为此三项权利提供最充分的保护。合同案件中的合同欺诈、恶意违约、保险人恶意拒绝理赔、雇主恶意解雇雇员等案件,鉴于契约自由原则,合同领域适用惩罚性赔偿应当局限于主观上存在恶意的案件。这几种案件有必要适用惩罚性赔偿的原因在于,一方面,它们能给欺诈者、违约者、保险人和雇佣人带来较大利益,却对另一方造成较大损失,而这种损失依现行的违约责任处理只能得到部分弥补,对受害方极不公平;另一方面,这些人的主观恶性较重,其行为对社会有不利影响,仅适用缔约过失责任或违约责任难以有效遏制,不予以惩罚便是放任,久而久之,会严重破坏民商事法律关系中的诚实信用原则。

2、惩罚性赔偿金的数额

惩罚性赔偿金是法定的,其数额的确定应当科学、合理,不宜过高或过低。数额过高便成了纯粹的惩罚,会损害法的教育功能;数额过低则不具有威慑作用,达不到惩罚性赔偿的遏制效果。《民法典》相关条款可改为“故意侵犯他人人身权和财产权并具有严重可谴责性的行为造成损害的,应当按照原告的请求赔偿其受到的损害及损害额三倍范围内的惩罚性赔偿金。重大过失行为所致的损害额超过1000元,原告可在损害额一倍范围内请求惩罚性赔偿金。三倍损害额低于一万元的,原告可在一万元内请求惩罚性赔偿金。”《消法》49条可改为“经营者提供商品或服务时故意造成消费者损害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请求赔偿其受到的损害及损害额三倍范围内的惩罚性赔偿金。因重大过失行为所致的损害,消费者可在损害额一倍范围内请求惩罚性赔偿金。三倍损害额低于一万元的消费者可在一万元内请求惩罚性赔偿金。”

3、惩罚性赔偿金的归属及原则

我们可借鉴美国做法,将惩罚性赔偿金在弥补原告所有损失之后的数额归属政府。例如,印第安纳州规定,原告获得惩罚性赔偿金的25%,剩余75%存人重罪受害人基金。惩罚性赔偿作为一种特殊的民事损害赔偿形式,在性质上虽属私法责任,但具有某些公法色彩,法院在民事案件中适用惩罚性赔偿时,应采取以下区别于一般民事案件的审判模式,应坚持不诉不理原则、合议庭审理制度、举证责任等原则。

摘要:惩罚性赔偿作为英美法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从其产生以来支持和反对的意见一直是相互交织,争论不休的。界定其适用范围及制度的构建,是我国民事立法和民法理论中的一项新课题。

关键词:惩罚性赔偿制度,适用,构建

参考文献

[1]1谢哲胜:《惩罚性赔偿》[M].财产法专题研究(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08.

惩罚性赔偿的法律规定 篇3

针对实践中权利人维权成本高、往往得不偿失的现象,草案引入了惩罚性赔偿制度,规定对恶意侵犯商标专用权、情节严重的,可以在权利人因侵权受到的损失、侵权人因侵权获得的利益或者注册商标使用许可费的1-3倍的范围内确定赔偿数额。同时,草案还规定,将在上述三种依据都无法查清的情况下法院可以酌情决定的法定赔偿额上限从50万元人民币提高到100万元人民币。

草案还增加一项规定:故意为侵权提供便利条件,帮助他人实施侵犯商标专用权行为的,属于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

为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草案明确对驰名商标实行个案认定、被动保护原则。驰名商标制度是在发生商标争议时,对为相关公众所熟知的商标提供特殊保护:无论是否已经注册,驰名商标所有人均可以依法在一定范围内禁止他人注册、使用与该驰名商标相同或者相近似的商标。为此,草案规定:驰名商标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作为处理涉及商标案件需要认定的事实进行认定。

另外,草案规定,将他人驰名商标、注册商标作为企业名称中的字号使用,误导公众,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处理。

商品房买卖中的惩罚性赔偿论文 篇4

最高人民法院于5月7日发布的《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于商品房交易中如何适用惩罚性赔偿的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在研究商品房买卖合同的惩罚性赔偿中,有些问题专家和学者的意见不够一致。对此我做以下说明意见:

一、关于商品房究竟是不是商品的问题

商品房当然是商品。这不仅仅是其名称上就已经包含了商品的字样,而且其符合商品概念的一切特征。商品就是用于交换的产品,而产品就是经过了一定加工的物。商品房当然是经过了人的加工的物,是为了进行交换而生产出来的产品。因此,没有理由认为商品房不是商品。

二、惩罚性赔偿的法理依据

惩罚性赔偿不是大陆法系的法律制度,而是英美法系的法律制度。在英美法系,认为赔偿的主要功能是补偿,但是也有非常重要的功能是惩罚,那就是通过适用惩罚性赔偿,对违法行为人进行经济上的制裁,使其不敢实施违法行为。因此,英美法系的惩罚性赔偿是理直气壮的赔偿,它的赔偿幅度是原价值的三到七倍,足以将违法行为人罚得破产。

在我国,自从清末起草现代民法典草案之后,就贯彻了大陆法系损害赔偿的补偿功能的立场,对损害赔偿性质的认定,只认为是补偿损失,而不具有惩罚性的功能。但是在历史上,中国也是存在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在秦、汉的法律中,就有“加责”的规定。在《唐律》和《宋刑统》中,规定了“倍备”制,性质是惩罚性赔偿,但在宋朝中期,这个制度不再实行,理由就是这种赔偿不合理。后来,在《明会典》中又规定了“倍追”制,也是惩罚性赔偿制度。这三种惩罚性赔偿,前两种是对盗窃的惩罚,后者是对收受和使用假币等的惩罚,不过其性质更像是行政处罚。

制定惩罚性赔偿金的基本法理依据,就是对违法行为人的惩罚。大陆法系之所以坚守赔偿的补偿功能立场,就是认为在私法领域解决的是个人之间的争执,不具有公法性质,因此不能进行惩罚。如果说惩罚,也就是补偿的本身同时具有惩罚的性质。因为一旦在私法中进行惩罚,就是使受害人得到不当利益,会引导社会追求这种不当利益的倾向。但是英美法系认为,私法同样具有惩罚性,同样能够起到这样的`作用。如果出现追求不当利益的赔偿的话,那也是利大于弊,并且可以作为对向违法行为作斗争的鼓励,更有利于制裁违法行为。

三、我国惩罚性赔偿原则的发展过程及发展趋势

在我国,从建国初期接受前苏联的民法理论开始,就采用大陆法系的立场,坚持赔偿的补偿性立场,几十年来没有改变。在1993年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法》)的时候,借鉴了英美法系的惩罚性赔偿制度,规定商品欺诈和服务欺诈实行两倍的赔偿,正式地、有限制地采用了惩罚性赔偿制度。

这项制度制定以后,一直存在不同的意见:有的认为这个制度是正确的,有利于制裁消费领域中的欺诈行为,维护消费领域的秩序;有的认为这样的制度引导人们追求不当利益,使市场经济秩序更为混乱,同时也不利于发展经济。从现实情况看,确实存在这样的问题,一方面有的组织打假公司进行专业打假,依法从中获取利益;另一方面,有的进行“消费欺诈”,千方百计欺诈商品经营者,谋求双倍赔偿。在北京发生的两个“五毛五”双倍赔偿案件的不同处理,就反映了对惩罚性赔偿制度的不同态度。几年前,一个人于法定假日,在北京的东城和西城分别打了一分钟的长途电话,按照当时节假日话费半价收费的规定,应当收取电话费0.55元,却收了1.10元。就多收取的部分,该人向北京市东城区法院和西城区法院分别起诉,得到了一个双倍赔偿、一个只赔偿0.55元的两个判决,明显地显示出对同一个法律规定的两种不同态度。

尽管存在认识上的不同,但是对于惩罚性赔偿金积极作用的认识大体还是一致的。在《消法》实施之后,在合同法中又做了肯定性的规定;同时,在起草民法典草案的时候,专家又提出在产品侵权领域也应当建立惩罚性赔偿金制度,以更好地制裁只顾盈利不顾消费者死活的生产者的违法行为。可见,惩罚性赔偿金制度尽管会存在一些缺点或者消积的一面,但是其积极意义是被肯定的,在保护人民利益、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中,作用是积极的,应当会有谨慎的发展,但不会发展得过大。

四、如何认识商品房买卖中的惩罚性赔偿的性质和法律依据

司法解释规定了商品房买卖中的惩罚性赔偿的性质和法律依据,很多人认为是《消法》规定的商品欺诈行为,适用的法律依据也就是《消法》。

笔者认为,商品房买卖中的惩罚性赔偿,既源于《消法》,又不同于《消法》。

首先,商品房买卖中的惩罚性赔偿源于《消法》关于商品欺诈和服务欺诈的惩罚性赔偿的规定。在合同法中,也规定了这种惩罚性赔偿金制度,但是它的基础还是《消法》。如果没有《消法》作为法律依据,就没有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法律基础。

其次,商品房买卖的惩罚性赔偿,并不是典型的产品欺诈和服务欺诈。在司法解释规定的适用惩罚性赔偿的五种情况看,无论是商品房买卖合同订立后出卖人未告知买受人又将该房屋抵押给第三人、商品房买卖合同订立后出卖人又将该房屋出卖给第三人;故意隐瞒没有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的事实或提供虚假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故意隐瞒所售房屋已经抵押的事实、故意隐瞒所售房屋已经出卖给第三人或者为拆迁补偿安置房屋的事实,都不是真正的欺诈,而主要是由于出卖方故意或者违背诚实信用原则,只是标的物无法交付或者标的物上具有某种瑕疵,或者故意隐瞒真相,欺骗消费者。这就是说,司法解释规定的商品房买卖中的惩罚性赔偿,适用的不是这种领域中的商品欺诈或者服务欺诈,而是在买卖商品房中,卖方不遵守买卖规则进行的行为欺诈或者恶意违约,因行为欺诈或者恶意违约而导致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

惩罚性赔偿的法律规定 篇5

2013年10月25日通过的《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新消法》)受到人们的关注,如其中“网购七天无条件退货”、“电器产品举证责任的倒置”等都是消法历史上的首次规定,而其中第55条惩罚性赔偿条款同样也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具有重要意义。其

一、形式上,《新消法》第55条是继《侵权责任法》第47条之后,第二个明确使用“惩罚性赔偿”词眼的条文,这进一步确认了惩罚性赔偿制度在我国侵权责任体系中的地位;其

二、从内容上说,《新消法》第55条包括2款规定,第1款规定是对《旧消法》第49条双倍赔偿的扬弃,变双倍赔偿为三倍,并以五百元为兜底赔偿,加重了对经营者欺诈情形的惩罚力度,而第2款则是对《侵权责任法》第47条的确认和进一步解释,有利于明确后者的适用。

惩罚性赔偿制度无疑是现代侵权责任法发展的一个新的趋势,尽管早在罗马法时代,就有惩罚性赔偿的影子,《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18—22条分别就利息超过一分的放高利贷者、不忠实的受寄人、侵吞被监护人财产的监护人、虚报土地面积的出卖人等,分别作出了予以4倍罚金、加倍罚金等规定。但近代意义上的惩罚性赔偿制度起源于英国,其后在美国法中得以完善发展起来。我国很早就规定了惩罚性赔偿,1993年的《旧消法》第49条的双倍赔偿第一次规定了惩罚性赔偿制度,而随后的《食品安全法》第96条第2款、《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8条、第9条和第14条第2款都相继规定了惩罚性赔偿制度,2010年《侵权责任法》第47条更是第一次使用了“惩罚性赔偿”词眼,宣告了我国惩罚性赔偿制度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此次《新消法》出台,第55条则延续了《侵权责任法》第47条这种形式理性,明确使用“惩罚性赔偿”词眼。

传统的侵权责任法建立在主体人格平等的理论基础之上,以过错来限制侵权责任法的适用,个人行为自由和矫正正义成为其价值中心,填补性损害赔偿自然就成为主要的责任形式。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抽象人格平等受到猛烈批评,人们开始关注具体人格的差别,注重实质正义的实现。而实现中,环境污染、产品质量等大规模侵权事件的普遍发生,使得侵权责任法不得不对其价值定位进行重视审视,以填补性赔偿为主的责任方式已不能满足社会对于侵权责任法的诉求,惩罚性赔偿制度渐渐成为侵权责任法责任方式的中一员。

惩罚性赔偿制度相比传统的填补性损害赔偿,有其独特的优势。其

一、补偿功能,传统的损害赔偿以填补损害为目的,但却并不能真正实现补偿受害人的目的,在损害发生之时,法官在判决赔偿数额之时,“往往会打上折扣,又考虑赔偿金支付的时间折旧问题”,受害人拿到手的赔偿金与损害差距甚大。而在受害人死亡或健康严重受损之时,受害人的损失更是传统的损害赔偿制度难以填补的,比较而言,惩罚性赔偿制度则能更好实现这一功能,给予受害人以充分的补偿,填补受害人的损害。其

二、惩罚功能,这是惩罚性赔偿制度相比填补性赔偿制度最大的特点。在适用惩罚性赔偿之时,侵权人付出的往往是一般侵权赔偿数额的几倍甚至更多,这使得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威慑功能巨大,当然惩罚性赔偿适用也仅仅是针对侵权人恶意侵权造成严重后果才适用,但这种惩罚性力度是必须的。如在2003年11月14日,美国阿拉巴马州的一个陪审团,在阿拉巴马州诉艾佛森石油公司欺诈案中,裁决被告支付6800万美元的补偿性赔偿金,外加118亿美元的惩罚性赔偿金。陪审团做出如此天价赔偿的理由也很简单,认为像艾佛森石油公司这样的大集团,如果不如此判决根本不能起到惩罚的作用。其

三、预防功能,尽管传统的损害赔偿也有一定的预防功能,但是其效果并不明显,特别是在产品质量、环境侵权频频出现的今天,侵权者所获利益与付出的侵权成本不成正比,两者之间巨大的剪刀差成为侵权者不断出现的内在利益动力,不剥夺此剪刀差难以达到真正预防之目的,惩罚性赔偿正好能达此目的。

从这个角度看,《新消法》第55条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那么解读条文就变得非常重要。第55条包括两款规定,第1款实质上是《旧消法》第49条双倍赔偿的升级版本,主要变化体现在惩罚力度的加强。该款可以从两个层面理解,其一,变双倍赔偿为三倍赔偿,如果经营者有欺诈行为,消费者要可以要求惩罚性赔偿的力度为购买商品和接受服务费用的三倍;其二,五百元垫底,如果按照前半句三倍赔偿所获赔偿不足五百的,以五百计算,这种兜底性规定无疑是对《旧消法》第49条双倍赔偿不足的弥补。在现实生活中,经营者出售的商品或提供的服务单价很低,双倍赔偿或者三倍赔偿根本对其没有威慑力度,而此次五百元兜底性规定,能够很好的威慑经营者的行为。当然,经营者有欺诈行为之时,消费者首先要主动提出三倍赔偿,如果三倍赔偿数额不足五百,提请增加至五百。

第55第2款的适用则需要做到内外兼顾。从第2款本身来说,既有惩罚性赔偿的规定,也有普通侵权赔偿的规定,“经营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费者提供,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受害人有权要求经营者依照本法第49条、第51条等法律规定赔偿损失”,规定的就是一般的侵权损害赔偿,第49条、第51条分别规定的是侵权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两条都是传统的侵权损害赔偿的规定。而在依据第49条、第51条提前损害赔偿之外,还可以“要求所受损失二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即有权要求惩罚性赔偿。而从条文外部适用看,第2款必须要与《侵权责任法》第47条协调,从某种程度上说《新消法》第55条第2款是对《侵权责任法》第47条的延续和进一步规定,体现在两个方面。其

一、扩大了适用的客体,《侵权责任法》第47条是在第五章产品责任中,其适用的客体是产品,具体到第47条,适用的客体是有缺陷的产品,而《新消法》第55条第2款适用的客体不仅仅是有缺陷的产品,还包括有缺陷的服务,扩大了适用的客体范围;其

二、明确了惩罚性赔偿数额的限度,《侵权责任法》第47条仅仅规定“相应”的惩罚性赔偿,并无具体的确定方法,而《新消法》第55条第2款明确规定了为“损失的二倍”以内,按照新法优于旧法的法理,在缺陷产品致人死亡或健康严重受损之时,惩罚性赔偿的力度为所受损失的两倍以内,而所受损失则应依据《新消法》第49条、第51条来计算。

总之,《新消法》第55条惩罚性赔偿的规定既包括对过去双倍赔偿的升级,也包含对《侵权责任法》第47条的进一步确定,两款条文的规定有利于遏制经营者不诚信之行为,保障消费者人身和财产权益。

损坏公物的赔偿规定 篇6

为加强学校公共财物的管理,合理、正确地使用公物,培养良好的道德素质和爱惜公物的习惯,自觉维护教学和生活秩序,特制定赔偿制度如下:

1.学院的公物为国家财产,任何人不得随意丢失、损坏和占为己有。要养成“爱护公物,人人有责”的好习惯。

2.学院一切公物必须登记造册,加强管理。教职员工调离现有工作岗位时,必须先办理公物的交接手续。

3.损坏公共财物,如课桌椅、门窗、玻璃、电器、开关、电线、办公桌椅、护拦、图书、仪器设备等按原价赔偿;若属故意破坏公物,除照价赔偿外还要写出深刻检查,并与考核挂钩。

4.教室、办公室的公物,由班主任、教研组长负责管理。如有损坏,落实责任,由责任人照价赔偿。查不清责任的由该室集体赔偿。班级公物,谁使用谁管理,谁损坏谁赔偿,提倡自觉修理,自觉赔偿。严禁随意更换课桌椅,更换的要先落实赔偿,再调换桌凳。后勤追查班主任,班主任落实责任人,查不出来的由班集体负责赔偿。正常损坏,不可抗拒原因损坏,及时报后勤维修,并由后勤核实后可不作赔偿。

5.对勇于揭发损坏公物者,予以表扬。

惩罚性赔偿的法律规定 篇7

“惩罚性赔偿”一词对许多消费者来说也许还很生疏。《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 (于2010年7月1日起实施) 第47条规定:“明知产品存在缺陷仍然生产、销售, 造成他人死亡或健康严重损害的, 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相应的惩罚性赔偿。”

这是我国法律中第1次出现“惩罚性赔偿”。《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的“双倍赔偿”, 《食品安全法》规定的“10倍赔偿”, 曾经也被人们视为“惩罚性赔偿”, 但法律并没有明确指明这就是“惩罚性赔偿”, 而且其“惩罚性”也并不鲜明。事实上对相当多的商品和服务来说, 增加1倍赔偿, 甚至10倍赔偿, 不管是对消费者还是对生产者和销售者来说, 几乎都是毫无意义的。1瓶饮料能值多少钱?增加1倍还不够消费者的车费呢。即使赔偿你10倍, 赔你1箱10箱饮料, 又能值多少钱?

所谓惩罚性赔偿, 是指被告的行为异常严重, 但又不足以在刑法上定罪时, 公共政策要求给予某种经济上的惩罚, 作为补偿性赔偿之外的附加赔偿。美国商务部制定的《统一产品责任法范本》规定, 如果原告通过明确的令人信服的证据证明, 其所受的伤害是由于产品制售者粗心大意, 根本不顾及使用者、消费者或其他可能受产品伤害的人的安全所致, 法院就可以判决给予惩罚性赔偿。20世纪80年代, 我国出口的烟火在国外引起多起人身伤害的产品责任事件。最为典型的是美国斯考特兄弟俩在燃放烟火时发生事故, 右眼被炸伤。作为法定代理人, 其父母要求赔偿600万美元, 其中100万为人身伤害, 500万为惩罚性赔偿。在美国的实际案例中, 惩罚性赔偿是产品责任判决的主要内容。而在我国, 由于没有明确“惩罚性赔偿”条款 (甚至连补偿性赔偿也不完全) , 消费者的实际损失往往大于所获得的赔偿。因此, 消费者因产品质量问题而上法院的极少, 企业往往有恃无恐。

《侵权责任法》关于产品责任“惩罚性赔偿”的规定, 开创了中国产品责任的新历程, 不管是对消费者还是对生产者和销售者来说, 都将产生实际的并且深远的影响。随着产品侵权责任的严格实施, 可以有效地促进我国产品质量, 特别是可能影响人身健康和安全的产品质量特性得到提升。

为何要进行“惩罚性赔偿”

《侵权责任法》既规定了一般的侵权责任, 又规定了7项特殊的侵权责任, 而产品责任位居7项特殊侵权责任之首, 是侵权责任中最重要的内容, 而且只有产品责任才规定了“惩罚性赔偿”。那么, 为什么只有产品责任才可以请求“惩罚性赔偿”呢?

在现代社会, 产品可能存在的缺陷随时随地都可能给我们造成损害, 或者损害我们的生命和健康, 或者损害我们的财物 (包括产品本身) 。惩罚性赔偿之所以必要, 不在于消费者得到更多的补偿, 而在于迫使生产者放弃故意制售假冒伪劣产品、故意放松质量控制的行为。假冒伪劣产品之所以泛滥, 与不受或受不到真正打击相关, 产品质量之所以有相当部分不合格, 与制售不合格产品不会给生产者带来重大损失是密切相关的。饮料中有悬浮物, 有苍蝇蚊子, 有其他异物, 消费者未发现, 生产者什么事也没有;即使发现了, 赔你两瓶, 甚至赔你1箱又何妨?要消灭类似质量问题, 生产者要加强质量控制, 那该花多少钱?赔你1箱那点钱与之相比, 几乎微不足道。正因为如此, 不少饮料厂家都曾经发生过类似的质量问题, 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出现。新闻媒体曝光也好, 消费者找上门去也好, 他们往往都不理睬。如果有“惩罚性赔偿”的规定, 对这样的生产者给予“惩罚性赔偿”的判决, 赔偿金额大于其加强质量控制的费用, 哪家生产者还敢不理不睬呢?但仅靠行政处罚, 是不可能吓倒那些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厂商的, 况且哪个行政法规能够有这样的规定?哪个地方政府又真下得了手?

行政处罚的罚款和罚金是政府收去了, 而惩罚性赔偿是针对消费者的赔偿, 与《产品质量法》规定的行政处罚的罚款, 与《刑法》规定的罚金是完全不同的。罚款和罚金不能代替“惩罚性赔偿”, “惩罚性赔偿”也不能代替罚款和罚金。只有这样, 双管齐下, 才能真正对那些制售假冒伪劣的厂商起到一点威慑作用。

“惩罚性赔偿”的功能

仅从字面上来看, “惩罚性赔偿”就是超损失赔偿。被侵权人获得的“惩罚性赔偿”, 实际上包括补偿性和超补偿性两个部分, 其功能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

其一, 补偿性部分对受害人的直接的实际损失予以“等值”赔偿, 既包括对物质损失的补偿, 也包括对精神损失的补偿。虽然《侵权责任法》也规定了“被侵权人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但又规定了严格的条件, 因产品责任造成的侵权, 一般来说难以达到规定的条件, 被侵权人很难请求精神损害赔偿。但是, 消费者购买到劣质产品后, 精神往往也会受到损害。在这种情况下, 通过“惩罚性赔偿”来“补偿”精神损失, 可以给被侵权人一点“精神安慰”。

其二, 超补偿性部分, 也就是超过被侵权人直接损失的部分, 是被侵权人在受到的直接损失范围之外多获得的部分, 是对被侵权人在直接损失之外不能得到的, 或不能计算的, 或不被认可的, 诸如机会损失之类的损失进行的“补偿”。事实上, 在产品责任中, 被侵权人的许多损失是不可能完全用金钱来计算的。人的健康受到严重损害, 其心理上的痛苦不是一点精神赔偿就可以消除的。从法律角度来看, 这些不能计算的损失, 这些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机会损失”, 只有通过“惩罚性赔偿”来进行“补偿”。

“惩罚性赔偿”的条件

按照《侵权责任法》规定, 被侵权人请求“惩罚性赔偿”必须具有3个条件:其一, 侵权人明知产品存在缺陷仍然生产、销售, 也就是说, 产品的生产者或销售者存在某种程度的侵权故意;其二, 这种存在缺陷的产品通过生产、销售, 给他人造成了实际损害, 也就是说, 被侵权人已经受到实际损害, 存在受到实际损害的事实;其三, 这种损害不是一般的损害, 而是“死亡或健康严重损害”, 也就是说, 被侵权人受到的损害程度相当严重, 一是死亡, 二是“健康严重损害”。要请求“惩罚性赔偿”, 这3个条件缺一不可。因此, 并不是产品给消费者造成侵权的事实后, 消费者都可以请求“惩罚性赔偿”。

按《产品质量法》的规定, 产品应当“不存在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 有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 应当符合该标准”。也就是说, 产品只要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就可以不承担产品质量责任。《侵权责任法》没有类似的规定, 也就是说, 产品即使是符合相关标准的, 但如果存在缺陷, 如果这种缺陷又是生产者、销售者明知的, 依然要承担产品责任, 被侵权人依然可以请求相应的“惩罚性赔偿”。

另外,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规定的“双倍赔偿”, 与《侵权责任法》规定的“惩罚性赔偿”也是不相同的。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 只要“经营者提供商品或服务有欺诈行为的”, 而且消费者又存在受到损失的事实, 消费者就可以要求“双倍赔偿”。“双倍赔偿”的前提, 核心是经营者有“欺诈行为”, 而没有消费者受到损害的程度要求。而在《侵权责任法》中, 除非已经造成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 就不能请求“惩罚性赔偿”。

同样, 《侵权责任法》规定的“惩罚性赔偿”与《食品安全法》规定的“10倍赔偿”也不是相同的。在《食品安全法》中, 只要食品的生产者生产的食品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 消费者就可以要求“10倍赔偿”。其前提的核心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对食品生产者来说没有是否“明知”的要求, 对消费者来说都没有实际受到损害的要求。而在《侵权责任法》中, 既有“明知”的要求, 又有受到实际损害且损害必须达到“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要求。

“惩罚性赔偿”的额度

很遗憾的是, 《侵权责任法》并没有规定“惩罚性赔偿”的额度。这可能与产品的多样性有关, 有的产品价值可能成千上万, 有的产品价值可能只有几分钱几毛钱, 如果仅仅以产品的价款为基数来规定“惩罚性赔偿”的额度, 显然不合理。一粒价值几分钱的药丸可能致人残疾, 也可能致人死亡, 哪怕规定的“惩罚性赔偿”是“万倍赔偿”, 对被侵权人来说也是没有意义的。因此, 法律只好将“惩罚性赔偿”的额度交给具体办案的法官, 由法官按照案件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自由裁量”。由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刚刚建立, 很多方面还不完善, 加上人们的思想观念还需要更新, 因此, 目前我们还不能期望在短期内就出现像美国斯考特兄弟俩燃放烟花爆竹受伤那样的判例, 不能期望实际损失赔偿100万, 而“惩罚性赔偿”500万的判例。不过, 随着《侵权责任法》的正式施行, “惩罚性赔偿”将逐渐进入我们的视野, 也可能用不了多长时间, 类似的判例也将出现。作为消费者, 我们且热切地关注着吧。

企业如何避免“惩罚性赔偿”

《侵权责任法》的正式施行, 给企业敲响了一个警钟。不要轻视“惩罚性赔偿”这5个字, 其含义是相当深刻的, 其结果对企业来说可能是相当严重的。一次“惩罚性赔偿”, 很可能导致一家企业衰败, 甚至可能导致1家企业破产倒闭。以实际损失赔偿100万, “惩罚性赔偿”500万为例, 试问有几家企业能够承受如此打击?因此, 企业应当认真研究《侵权责任法》, 确定避免“惩罚性赔偿”的策略和措施。

首先, 要避免“惩罚性赔偿”, 就必须确保自己的产品不存在缺陷。缺陷不等于不合格, 按ISO 9000给出的定义, 缺陷是指“未满足与预期或规定用途有关的要求”, 有缺陷的产品可能是不合格的产品, 但缺陷可能比不合格更严重;也可能是合格的, 如果反映该缺陷的相关要求并没有写进标准或规范之中。按《侵权责任法》的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损害的, 生产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也就是说, 产品责任就是产品缺陷责任, 这种责任是一种无过错责任。企业在设计、采购、制造、储存、运输、交付、售后服务等过程中, 都必须严加控制, 防止产品出现缺陷。

其次, 一旦发现自己的产品存在缺陷, 就必须立即停止生产、停止销售。按《侵权责任法》的规定, 只有明知产品存在缺陷仍然生产、销售的, 才可能承担“惩罚性赔偿”的责任。如果知道自己的产品存在缺陷, 却继续生产, 继续销售, 那就构成了“侵权故意”, 也就是故意要侵犯他人的权益。这样, 不给予“惩罚性赔偿”的处罚, 就可能造成大家都不怕侵权的混乱后果, 社会是肯定不会允许的。

再次, 发现产品存在缺陷后, 除了立即停止生产、停止销售外, 还必须及时采取警示、召回等补救措施。按《侵权责任法》的规定:“未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补救措施不力造成损害的, 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也就是说, 如果不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补救措施不力, 也可以视为企业“明知”产品存在缺陷的证据, 从而受到“惩罚性赔偿”的处罚。

第四, 如果产品缺陷已经危及他人人身、财产安全, 企业必须及时为消费者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按《侵权责任法》的规定:“因产品缺陷危及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 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生产者、销售者承担排除妨害、消除危险等侵权责任。”也就是说, 如果企业不能及时为消费者排除妨害、消除危险, 也可能被视为“明知”产品存在缺陷的证据, 从而受到“惩罚性赔偿”的处罚。

惩罚性赔偿的法律规定 篇8

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审理国家赔偿案件程序的规定

(2011年2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13次会议通

过)

根据2010年4月29日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以下简称国家赔偿法),结合国家赔偿工作实际,对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以下简称赔偿委员会)审理国家赔偿案件的程序作如下规定:

第一条 赔偿请求人向赔偿委员会申请作出赔偿决定,应当递交赔偿申请书一式四份。赔偿请求人书写申请书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申请。口头提出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填写《申请赔偿登记表》,由赔偿请求人签名或者盖章。

第二条 赔偿请求人向赔偿委员会申请作出赔偿决定,应当提供以下法律文书和证明材料:

(一)赔偿义务机关作出的决定书;

(二)复议机关作出的复议决定书,但赔偿义务机关是人民法院的除外;

(三)赔偿义务机关或者复议机关逾期未作出决定的,应当提供赔偿义务机关对赔偿申请的收讫凭证等相关证明材料;

(四)行使侦查、检察、审判职权的机关在赔偿申请所涉案件的刑事诉讼程序、民事诉讼程序、行政诉讼程序、执行程序中作出的法律文书;

(五)赔偿义务机关职权行为侵犯赔偿请求人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证明材料;

(六)证明赔偿申请符合申请条件的其他材料。

第三条 赔偿委员会收到赔偿申请,经审查认为符合申请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赔偿请求人、赔偿义务机关和复议机关;认为不符合申请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决定不予受理;立案后发现不符合申请条件的,决定驳回申请。

前款规定的期限,自赔偿委员会收到赔偿申请之日起计算。申请材料不齐全的,赔偿委员会应当在五日内一次性告知赔偿请求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收到赔偿申请的时间应当自赔偿委员会收到补正材料之日起计算。

第四条 赔偿委员会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赔偿申请书副本或者《申请赔偿登记表》副本送达赔偿义务机关和复议机关。

第五条 赔偿请求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代理人。律师、提出申请的公民的近亲属、有关的社会团体或者所在单位推荐的人、经赔偿委员会许可的其他公民,都可以被委托为代理人。

赔偿义务机关、复议机关可以委托本机关工作人员一至二人作为代理人。

第六条 赔偿请求人、赔偿义务机关、复议机关委托他人代理,应当向赔偿委员会提交由委托人签名或者盖章的授权委托书。

授权委托书应当载明委托事项和权限。代理人代为承认、放弃、变更赔偿请求,应当有委托人的特别授权。

第七条 赔偿委员会审理赔偿案件,应当指定一名审判员负责具体承办。

负责具体承办赔偿案件的审判员应当查清事实并写出审理报告,提请赔偿委员会讨论决定。

赔偿委员会作赔偿决定,必须有三名以上审判员参加,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作出决定。

第八条 审判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回避,赔偿请求人和赔偿义务机关有权以书面或者口头方式申请其回避:

(一)是本案赔偿请求人的近亲属;

(二)是本案代理人的近亲属;

(三)与本案有利害关系;

(四)与本案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公正审理的。前款规定,适用于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第九条 赔偿委员会审理赔偿案件,可以组织赔偿义务机关与赔偿请求人就赔偿方式、赔偿项目和赔偿数额依照国家赔偿法第四章的规定进行协商。

第十条 组织协商应当遵循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赔偿请求人、赔偿义务机关一方或者双方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赔偿委员会应当及时作出决定。

第十一条 赔偿请求人和赔偿义务机关经协商达成协议的,赔偿委员会审查确认后应当制作国家赔偿决定书。

第十二条 赔偿请求人、赔偿义务机关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或者反驳对方主张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有国家赔偿法第二十六条第二款规定情形的,应当由赔偿义务机关提供证据。

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其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一方承担不利后果。

第十三条 赔偿义务机关对其职权行为的合法性负有举证责任。

赔偿请求人可以提供证明职权行为违法的证据,但不因此免除赔偿义务机关对其职权行为合法性的举证责任。

第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赔偿委员会可以组织赔偿请求人和赔偿义务机关进行质证:

(一)对侵权事实、损害后果及因果关系争议较大的;

(二)对是否属于国家赔偿法第十九条规定的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的情形争议较大的;

(三)对赔偿方式、赔偿项目或者赔偿数额争议较大的;

(四)赔偿委员会认为应当质证的其他情形。

第十五条 赔偿委员会认为重大、疑难的案件,应报请院长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审判委员会的决定,赔偿委员会应当执行。

第十六条 赔偿委员会作出决定前,赔偿请求人撤回赔偿申请的,赔偿委员会应当依法审查并作出是否准许的决定。

第十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赔偿委员会应当决定中止审理:

(一)赔偿请求人死亡,需要等待其继承人和其他有扶养关系的亲属表明是否参加赔偿案件处理的;

(二)赔偿请求人丧失行为能力,尚未确定法定代理人的;

(三)作为赔偿请求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

(四)赔偿请求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在法定审限内不能参加赔偿案件处理的;

(五)宣告无罪的案件,人民法院决定再审或者人民检察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的;

(六)应当中止审理的其他情形。

中止审理的原因消除后,赔偿委员会应当及时恢复审理,并通知赔偿请求人、赔偿义务机关和复议机关。

第十八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赔偿委员会应当决定终结审理:

(一)赔偿请求人死亡,没有继承人和其他有扶养关系的亲属或者赔偿请求人的继承人和其他有扶养关系的亲属放弃要求赔偿权利的;

(二)作为赔偿请求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后,其权利义务承受人放弃要求赔偿权利的;

(三)赔偿请求人据以申请赔偿的撤销案件决定、不起诉决定或者无罪判决被撤销的;

(四)应当终结审理的其他情形。

第十九条 赔偿委员会审理赔偿案件应当按照下列情形,分别作出决定:

(一)赔偿义务机关的决定或者复议机关的复议决定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的,依法予以维持;

(二)赔偿义务机关的决定、复议机关的复议决定认定事实清楚,但适用法律错误的,依法重新决定;

(三)赔偿义务机关的决定、复议机关的复议决定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查清事实后依法重新决定;

(四)赔偿义务机关、复议机关逾期未作决定的,查清事实后依法作出决定。

第二十条 赔偿委员会审理赔偿案件作出决定,应当制作国家赔偿决定书,加盖人民法院印章。

第二十一条 国家赔偿决定书应当载明以下事项:

(一)赔偿请求人的基本情况,赔偿义务机关、复议机关的名称及其法定代表人;

(二)赔偿请求人申请事项及理由,赔偿义务机关的决定、复议机关的复议决定情况;

(三)赔偿委员会认定的事实及依据;

(四)决定的理由及法律依据;

(五)决定内容。

第二十二条 赔偿委员会作出的决定应当分别送达赔偿请求人、赔偿义务机关和复议机关。

第二十三条 人民法院办理本院为赔偿义务机关的国家赔偿案件参照本规定。

餐厨用具人为损失赔偿规定 篇9

前厅餐具:

1、每个包房固定餐具数量在包房备菜间内张贴,服务员在交接时按照清单交接。

2、客人损坏由客人照价赔偿,服务员通知吧台收取费用;

3、员工损坏餐具的,由员工按公司制定的内部赔偿价进行赔偿,领班或代班登记后,由本人携破损器具至仓库备案并领取,赔偿款由工资中扣除;

厨房餐具:

1、勤杂工检查传菜员撤下的餐具,如有破损可拒收并通知到传菜部长,由传菜部长负责调查并登记此次破损情况,由本人携破损器具至仓库备案并领取,如果不能确定责任人,则由本部门按破损物品原价赔偿,赔偿款由人力资源部制表公示,在当月工资中扣除;

2、打荷员工在洗碗间拿取餐具时要严格检查,破损餐具不拿,发现破损上报厨师长,由厨师长负责调查并登记此次破损情况,找到相关责任人并让其签字确认;

3、传菜员在出餐时,严格检查打荷员工端出的餐具有无破损,如发现破损,立即通知传菜部长确认,饭口过后与厨师长沟通,由厨师长负责调查并登记此次破损情况,找到相关责任人并让其签字确认;

4、一楼、二楼及三楼传菜员将菜品从电梯中取出时,应严格检查餐具是否有破损,如发现破损,立即通知传菜部长确认,将破损餐具打回二楼厨部;

5、服务员上菜时检查传菜员传递的菜盘,如有破损可拒绝上菜,并通知服务部领班或代班确认;

6、服务员在客离前,巡视餐台,发现破损通知吧台收取餐损费;

7、客离之后发现的破损由本包厢服务员自行承担;

8、所有部门员工都要轻拿轻放,避免餐具破损;

公司所有的财产属共同财产,每一位员工都有义务合理利用、规范使用,并承担相应的使用以及保管责任。对于非正常损坏的现象,公司特制定以下赔偿办法:

一、客损

1.发生客人打碎餐具情况时,由当班领班开损耗单,由公司副总或以上管理人员签字确认,此项费用不列入员工赔偿范围。

2.客人损坏由客人照价赔偿,服务员通知吧台收取费用;

二、员工赔偿

1.可明确确定责任人:

月底盘点缺少、损毁、损坏的餐具或杯具,如果可以确定责任人,领班登记餐具损耗单,赔偿款由工资中扣除;则由责任人按《员工损坏餐具赔偿折扣方案》进行赔偿。

2.不能确定责任人:

月底盘点缺少、损毁、损坏的餐具或杯具,如果不能确定责任人,则由所属部门按缺失物品原价赔偿;如发现员工之间相互偷拿现象,10倍罚款。

1)属于本部门的物品由本部门分摊赔偿(前厅或厨房);

2)属前厅分摊赔偿包括:包厢各种杯具酒具、摆台餐具、装饰摆件、台布口布等;

3)属厨房分摊赔偿包括:各类碗、盘、铁板等;

3.计价方式:按实际进价计算赔偿标准,不得私自修改进价单价;

4.赔付人:

1)如由部门共同赔偿的,部门全体人员必须共同均摊;

2)当月新进员工15天内不参加共同赔偿分摊;当月新进员工考勤满15天以上(含15天)者,部门公共赔偿部分按实际工作天数计算赔偿金额。

5、赔付比例

1)部门主管或领班负责本部门赔偿金额的15%—30%;

食品安全责任中的惩罚性赔偿 篇10

一、惩罚性赔偿释义

惩罚性损害赔偿 (punitive damages) , 也称示范性的赔偿 (exemplary damages) 或报复性的赔偿 (vin-dictive damages) , 是指由法庭所作出的赔偿数额超出实际的损害数额的赔偿。在大陆法系, 无论是侵权损害赔偿还是违约损害赔偿, 都是奉行单纯的补偿性民事法律责任制度。然而我国没有固守大陆法系民法的传统理论, 在生产、销售食品而导致消费者遭受损害的案件中, 从惩罚、遏制严重违法行为, 补偿受害人损失等角度出发, 大胆引入了惩罚性赔偿, 并且规定了高达10倍的惩罚性赔偿数额。

作为民事责任重要形式之一的惩罚性赔偿, 其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第一, 从目的和功能来说, 惩罚性赔偿在于通过对行为人的惩罚来维护社会利益, 是国家根据自身需要作出的强制性干预。同时, 惩罚性赔偿也包含着为受害人提供慰籍性救济的一面。

第二, 从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来说, 认定是否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任的基础是行为人的主观恶性程度。一般而言, 是否承担补偿民事责任, 主要看行为人的行为是否在客观上造成了一定的损害后果, 至于行为人主观过错程度则相对次要;而是否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任的认定基础是行为人的主观恶性程度, 其重要内容是行为人主观过错程度, 至于行为人实际造成的损害后果则相对次要, 即便需要考察实际损害后果, 其目的也在于评价主观恶性程度。行为人主观恶性程度的高低主要从两方面来确定;一是行为人主观过错程度, 即是故意还是过失;二是行为人希望发生损害后果还是预见可能发生损害后果而未能避免。

第三, 从赔偿范围来看, 惩罚性赔偿是严厉性程度最高的一种民事责任形式。惩罚性赔偿是在承担补偿性民事责任基础上承担的增加赔偿责任, 其用意在于涉及责任人的精神痛苦, 即国家通过强制性手段对责任人财产施加损失以达到惩罚之功效。而补偿性民事责任一般并不有意识地涉及责任人的精神痛苦, 它是严格按照民事主体平等性的要求来给予相应的救济, 即损害什么补偿什么, 损害多少补偿多少, 尽管客观上也会给责任人带来精神压力, 但这并不是补偿的本身目的。因此, 惩罚性赔偿与补偿性民事责任形式相比, 其严厉性程度要高。惩罚性赔偿并不以实际损害为限, 其数额均高于甚至大大高于补偿性损害赔偿。

第四, 从责任性质上来看, 惩罚性赔偿是法律明确规定的一种民事责任形式。有学者认为, 法律无明文规定不惩罚, 这是惩罚性法律责任的共同原则, 惩罚性赔偿也不应例外。对于惩罚性赔偿的法律规定必须做到:一是对于什么或哪类行为在什么情况下适用惩罚性赔偿由法律作出明确规定;二是对惩罚性赔偿金的数额或者界限或者计算方法作出明确规定;三是关于惩罚性赔偿的法律条文必须文字清晰, 意思确切, 不得含糊其词或模棱两可。以此限制法官的自由擅断。不过, 在英美法系国家的法院中, 他们的确作出过数额惊人的惩罚性赔偿判决, 体现了任意性, 但惩罚性赔偿的目的并不是让受害人变成暴发户, 英美法系国家也不主张陪审团在判决中作出数额过高的惩罚性赔偿判决。

二、惩罚性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

我国《食品安全法》第九十六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 造成人身、财产或者其他损害的, 依法承担赔偿责任。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 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 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销售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的赔偿金。”具体操作中, 判断食品生产经营者是否应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任, 构成要件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 行为的违法性。

即食品生产经营者违反相关法律规定, 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 或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 侵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二) 主观恶意性。

我国《食品安全法》对食品生产者和销售者区别对待, 对生产者适用严格责任原则, 即生产者只要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就适用惩罚性赔偿制度;对销售者适用过错责任原则, 即销售者明知道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而进行销售的, 才适用惩罚性赔偿制度。

三、适用《食品安全法》中惩罚性赔偿责任的建议

(一) 《食品安全法》第96条的惩罚性赔偿不应以销售者是否故意为赔偿条件。

所以应取消“明知”的要件, 不管销售者是否存在故意, 都应承担赔偿责任, 更好地保护消费者。主要基于以下原因:一是最近几年我国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严重, 故应当强化生产者和销售者的责任, 因此, 不应以“明知”为要件。二是就生产者而言, 不存在过失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的问题, 而就销售者而言, 或许在某些情况下, 其确实是过失。但如果销售者加强对食品来源的检查与控制, 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安全食品的销售。实践中, 大部分销售者往往是出于牟利的目的, 直接故意或间接故意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如果让处于弱势地位的消费者去证明, 取证上存在很大困难, 往往难以证明销售者主观上的故意, 这非常不利于保护消费者, 遏制销售者的违法行为, 也违背了此次修订《食品安全法》的初衷。三是如果销售者确实是非故意销售了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 其可以向上一级的代理商或生产者追偿, 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这样, 取消“明知”的责任承担要件, 也不会对销售者造成不利后果。

(二) 惩罚性赔偿的适用不以消费者遭受实际损失为必要条件。

因为惩罚性赔偿是对违法者的制裁, 发挥的预防损害的功能。而且从这次修订的《食品安全法》第127条第二款来看, 立法者似乎也认为如此。第127条第二款确立了两个层次的惩罚性赔偿的计算方法。第一个层次是分别以价款、损失为基础, 计算出惩罚性赔偿金;第二个层次则是法定数额的惩罚性赔偿金。这就说明惩罚性赔偿与消费者是否遭受实际损失并不必然相关。另外, 不以实际损失为惩罚性赔偿的适用要件, 也有助于更好地发动广大消费者积极参与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因此, 立法者应当明确, 没有必要将对生产者和销售者的惩罚性赔偿与消费者的实际损失联系在一起, 惩罚性赔偿的适用不以消费者遭受实际损失为必要。

摘要:《食品安全法》对于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生产者或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销售者, 规定了高达10倍的惩罚性赔偿, 这是我国惩罚性赔偿责任的进步, 本文分析了《食品安全法》中惩罚性赔偿责任的价值目标和构成要件, 并针对适用中出现的问题, 提出了修正建议, 旨在完善我国的惩罚性赔偿责任。

关键词:食品安全,惩罚性赔偿,构成要件

参考文献

[1] .王利明.惩罚性赔偿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 2000, 4

[2] .谢怀栻.外国民商法精要[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6, 第3 版

[3] .姚辉, 刘艳阳.论食品安全责任中的惩罚性赔偿[J].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3, 1

上一篇:小学六年级语文集体备课全册教案下一篇:驾校教练员评比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