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和定位的思考(精选8篇)
战略和定位的思考 篇1
战略和定位的思考
@郎咸平
国务院马凯称支持光伏草案已经完成。他强调银行对光伏骨干企业必须支持。2010年国务院以大跃进方式推动光伏,该产业曾是18省和100个市的一把手工程。结果却是该行业几乎全线崩溃,95%产能过剩,全行业巨额亏损。目前全世界光伏发电量只等于两个上海,几乎没有市场需求情况下,国务院能够挽救大跃进烂摊子吗(215)| 转发(3266)| 评论(1456)12月15日17:32
定位,不仅是企业生存与否,战略成败的关键,也是国家品牌,国家经济战略的关键。国家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缺乏对市场的需求分析,“人定胜天”“敢叫日月换新颜”的思维模式不丢弃,我们就不能融合于自然,把握发展趋势,掌握自身的发展命脉。
国内由于企业经营管理的知识传播途径和理念的局限性,致使现今的企业主们还处于欧洲工厂时代的落后观念之中。缺乏对市场的敬畏和尊重,最终使自己陷入危局。国人动辄以谋略论成败,藐视人类社会的情感要素,不过是在滥觞智慧。
不能运用定位,理顺和摆正自己在行业或市场中的位置,不能清晰地了解市场态势关注把握,如何能顺应市场,并抢先预测和占领市场呢?按照中国古典理论而言,得道是一瞬间的事,并非是物理时间的先来后到能左右的。关键在于企业人能否止骄躁,而静观内外,知内外。我们连什么是品牌?什么是管理?什么可以称为资产?什么叫做营销?等基本商业概念都没有弄清楚,如何驰骋于商战的战场?
战略和定位的思考 篇2
关键词:新时期,新农村建设,城市化,农民工,定位
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1]。但在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市化进程中,生活着一个比较特殊的社会群体——农民工。他们的户口在农村,而就业却在城镇、城市等发达地区,每年都要奔波于城市和乡村之间。他们是中国社会中的一个庞大的流动群体。在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2]。最终如何定位“农民工”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
1 农民工定位的双重视角:“去”与“留”基本内涵的解读
在我国新的历史时期,农民工定位问题,涉及的因素方方面面。不仅牵涉到输入地——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也关系到输出地(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这既涉及到国家的大政方针的制定,也涉及到农民自身长远和短期利益的取舍。从更为宏观和抽象层次上,我们可以把它简单地概括为,既有显性层次含义,也有更为深层内涵的“去”与“留”两个方面的内容。
1.1 新农村建设的视角:“去”与“留”的显性层次含义
农民工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可以概括为农民的“去”与“留”问题。“去”与“留”问题显性层次的含义就是:“走出去,“留下来”。
(1)农民工通过外出打工“走出去”,可直接与外界大城市的工业生产和文明接触,感受我国城市化所带来的现代化生活,在“异地他乡”闯天下。就目前而言,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这是无可否认的主流。据有关方面统计,我国流动的农民工数量庞大,总数约2亿人,且多数是35岁以下的年轻人,他们主要输出到中、东部地区,其中在外打工时间超过半年的劳动力占3/4以上,半数以上属于稳定就业;务工领域集中在建筑业、加工业。但是“走出去”的结果是,大量的青壮年农村劳力、有知识的青年农民、农村精英被城市吸纳后,在农村剩下的“留守”人口大多数是老人、妇女与儿童,简称“386199部队”。一些学者把这种现象概括为“农村空心化”。这就自然而然地会产生一个非常重要而又十分现实的问题:这些“留守”的农民在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是很难起到主力军作用的。这也可以说是我国城市化、工业化对农村所带来的直接后果。
(2)农民工作为农村“精英”留下来,也会产生一个重大而现实的问题:相对于城市而言,农村是否有让他们施展才能的广阔空间?据国土资源部公布的2005年度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05年10月31日,全国耕地面积1.22亿hm 2,人均耕地由2004年的0.094hm 2减少到0.093hm 2;其中有600多个市县的人均耕地在联合国确定的人均耕地0.053hm 2的警戒线以下。所以,单纯地依靠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从土地里刨金”,显然就会产生“人多地少”的矛盾,又加之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以及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特点,都会产生农村中的一部分劳动力处于闲置状态。这对于农民的增收产生一定的制约作用。再者,多年打工的“惯性效应”和“示范效应”使得他们不愿意“留守”在农村、“束缚”在自己的土地上。同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带动了农村地区的巨大变化,农民也感知到自己的生产生活发生了改变。新农村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相对于城市发展而言,随着近年来,国家在劳动制度和政策的不断完善,外出到城市里打工环境的改善和收益的增加,对偏爱短期利益的农民来说,仍然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这就使得他们在“去”与“留”问题上,更加偏重“去”,“自由自在”地工作生活在城市当中,“安分守己”地做“农民工”。当然农民工通过在城市和发达地区打工获得收入,再把一部分资金带回到农村,也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支援了新农村建设。这就是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工自我定位的现实选择。
1.2 城市化的视角:“去”与“留”深层内涵的理解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正确理解和解决农民工的“去”与“留”问题,还要与国家宏观发展的态势联系起来。在城市化和工业化加速的情况下,就要从长远的眼光去审视和解读“去”与“留”深层内涵。
农民工身份的特殊性就在于他们既是农民,又是靠打工获得一定收入的社会群体。“去”与“留”是对农民工最终流向的基本概括和描述。即使在国家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他们仍然在“去”与“留”的问题上,偏重于选择外出打工,从农村“走出去”。尤其在一些落后的农村地区表现得更为明显。如果从新农村建设的角度看,两者似乎存在着一定的矛盾,新农村建设赖以依靠的力量面临着如何解困问题。但是如果联系发达国家现代化的历史路径和经验看,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是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趋势,也是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就目前而言,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阶段。国际经验表明,城市化率达到30%以后为城市化加速期。据有关方面统计,在1996年我国城市化率已经达到30%,2004年上升到41.8%。我国已进人工业化的中期阶段,我国二、三产业在G D P中的比重已经突破了85%,农业产值的比重不足15%。这对于广大的农民而言,城市化的路径选择就是“就地转移”抑或“异地转移”。因此,农民工的“去”与“留”问题的深层含义可以概括为,“去”就是“去农化”,实行城市化、城镇化;而“留”的含义包含两层,一层含义就是一部分农民工留在城市里实现“市民化”,能够在异地他乡“就业、立业”,“安家”、“扎根”;这一部分外出打工的农民工则随着我国城市准入门槛的降低,户籍、社保等制度不断地改革完善,他们也将必然进行“市民化”的转换过程,“扎根”在城市里。另一含义,“留”就是留在农村,实行“就地转移”的城市化路径。具体而言,在农村的一部分“留守”农民,会同外出打工回来的农民工一道,通过新农村建设和外出的打工所带回的资金、新思想、新观念等,在本地进行“换日月”、“创天地”,就地实行城市化、工业化,完成由“农民”向“市民”的转变。因此,“去”与“留”深层内涵的本质就是实现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一元化,这是关系到我国现代化的一个重要问题。党的十七大指出,“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这为我国城市化道路指明了方向;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正确处理好“去”与“留”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去”与“留”的辩证结合,凸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现代化发展路径。
2“去”与“留”的辩证关系与国家农民工问题终极目标战略决策的取向
“去”与“留”从字义上理解,两者所表达的意思显然是对立的、矛盾的。用“去”与“留”来概括新时期农民工的定位,其所表达的内涵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从显性含义的看,“去”与“留”虽然存在着矛盾,但“去”在资金回流、观念更新、经验能力的历练等方面能够助推新农村建设,有助于“留”向更好更高层次的发展。“去”与“留”这种辩证统一的关系,在其深层内涵中更是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两者均是要实现二元化经济社会结构向一元化经济社会结构的转变,具有共同一致性,可以说是构成我国向现代化前进的“双轮”,因此,正确处理好“去”与“留”的关系,对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科学发展、保持社会和谐稳定,都具有重大意义。
农民工是我国比较特殊的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05年12月29日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如何对待农民工,不是一件小事,而是关系全局和长远的大事”[3]。农民工已经是城市的建设和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从事着城市最脏、最苦、最累的工作,为工业的发展和城市文明生活的提高做出了巨大的奉献。据统计,目前我国建筑业的90%、煤炭采掘业的80%、纺织服务业的60%和城市一般服务业的50%的从业人员为农民工。这2亿多农民工,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也促进了城市化进程,“……为城市创造了财富、提供了税收”[4]。但是他们所作的贡献与其所受到的待遇不对等,极低的工资、非国民待遇使农民工一直生活在城市的最底层。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城乡隔离政策造成的二元经济体制,使得农民工与城市居民至今不能享受同等的国民待遇。
近几年来,中央在改善农民进城务工环境、保护农民工权益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2003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做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区、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取消对企业使用农民工的行政审批,取消对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的职业工种限制,不得干涉企业自主合法使用农民工,要严格审核、清理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的手续。为农民工一定程度的自由流动消除了障碍。2004年中央的“一号文件”为农民工的社会地位及市场主体化道路指明了政策性方向。2006年1月1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文件明确了做好农民工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政策措施,是解决农民工问题的重要指导文件。2007年党的十七大在农民工问题上再次强调,要“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完善和落实国家对农民工的政策,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但要从根本解决农民工问题,破解这一难题,就需要“以新的理念和思路”为指导,从“统筹城乡”高度推动改革和发展,在更高、更远的战略层次上作出一定选择。温家宝指出,必须“站在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高度研究和解决‘三农’问题,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不统筹城乡发展,不仅‘三农’问题解决不了,城市的很多问题也难以解决,城市也难以更好地发展”。毫无疑问,我国的国情、区情和农情是我们处理和解决“一切问题的出发点”;但另一方面,我们必须看到,我国已经进人以城镇化和城市经济带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阶段,城市化、工业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因此,不断推进“城镇化进程是促进我国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推动我国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选择”[5]。应该把新农村建设置于城镇化进程的战略举措之中,用城镇化道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这个层面上看,应恰好体现了“去”与“留”的根本内涵,因此,“去”与“留”可以说是国家在农民工问题上进行终极目标战略决策的取向选择。
3“去”与“留”的实现及互动机制构建
“去”与“留”就是要实现城乡一体化。从以人为本的角度上说,也就是无论是居住在城市还是农村的人群都能受到相同的国民待遇。长期以来,在城市生活的农民工一直是遭受着“差别待遇”。进行“去”与“留”的抉择,也是要实现“差别待遇”向“国民待遇”的转变,真正能够享受与城市居民同样的服务和待遇。这自然需要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实现机制。
3.1 发展经济,扩大就业,奠定农民工“去”与“留”的坚实基础
统筹城乡发展的出发点是解决“三农”问题,落脚点就是农民能够增加收入。对于农民工而言,无论是“去农化”,还是“留下来”进行新农村建设,本质问题都是能够有就业的岗位并且能增加收入。“去”与“留”的本质内涵就是打破目前我国城乡分割的局面,变经济社会经济的二元化为一元化,顺利实现现代化。而这些最根本的一点就是发展经济,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为农民工“去”与“留”的实现创造基础性条件。
近年来,我国相对稳定的经济环境和经济增长已经为实现这一转化创造了条件。农民外出打工,在非农产业就业,主要的目的在于能够增加收入。据有关方面统计,他们的非农收入已经有1/3之多,而非农收入大部分来源与工资收入。但是农民工仍旧固守着“离乡不离土”、“进厂不进城”。他们之所以不愿意轻易脱离土地成为“城市人”,主要原因是他们在城镇的工作没有给他们带来稳定感和安全感。“土地是他们最后的生活保障”。如果要实现城乡一体化,农民能够“离乡又离土”,最为根本的是发展经济,为他们创造能够获得稳定收入的就业岗位;同时,经济发展也为完善是保障制度奠定了基础,这又为能农民工最终的“去”与“留”增添了一个条件。为此,党的十七大指出,“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从城市发展看,也要“以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以特大城市为依托,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3.2 深化改革,消除农民工“去”与“留”实现的制度和体制障碍
农民工“去”与“留”能否最终实现,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建立以城带乡、以工促农长效的机制,推动城乡制度体系的一体化。因此,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一方面,要消除不利于农民工“去”与“留”实现的一些制度、体制;另一方面,通过深化改革,完善制度,用制度支撑农民工“去”与“留”。2008年10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性文件。这不仅是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性文件,也是推动统筹城乡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当前,我国还存在着城乡分割、不利于农民工“去”与“留”实现的一些制度、体制。极低的工资、非国民待遇使农民工一直生活在城市的最底层。户籍制度、教育制度、保障制度、人事制度、医疗等“差别化”的制度造成二元经济体制,使得他们是城市中的“二等公民”。“传统的城市管理制度仍然只承认稳定的居民,而不承认流动的农民工,依然将进人城市的农民工排斥在外,城市对农民工经济制度上的接纳和社会制度上的不接纳这一矛盾依然存在。政策与制度对具有城市户口的人与农村户口的人仍然持有双重标准”[6]。所以,只有切实把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城乡教育制度改革好,才能促进劳动力在城乡之间自由?公平?有序地流动,实现城乡劳动力的公平竞争和有效配置?党的十七大也指出,要“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
从目前看,现行的户籍制度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制度性障碍,阻碍了农民的自由流动,限制了城乡一体化进程?根据有的地方推动的户籍制度改革实践,实行统一的居民制度,有条件的地方实行按居住地登记户口的制度。但是在户籍制度改革过程中,要如同有的专家所指出的,既要纠正户籍制度改革“无用论”,又要警惕户籍制度改革“万能论”。所以,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消除“实质上的户籍歧视”(即因户籍身份产生的各种差别待遇)[7]。也就是深化就业制度改革,逐步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的就业制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将进城农民工纳入城镇统一的社会保障之中。当然最后再逐步创造条件,建立包括农村农民在内的所有人口的社会保障制度?
3.3 注重提升自身素质,是农民工实现“去”与“留”的内在条件
我国市场化改革,就是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农民工毕竟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也要在市场大潮中“学会游泳”,增强他们的自身素质和能力不仅是维护和发展其权益的根基[8],也是农民工能否最终实现“去”与“留”的关键条件之一。从农民工自身中发现和挖掘他们能力和潜力,可以被认为是改变目前被动现状的较为有效的途径。为此,国家要加大对农民工职业培训的力度,不断提高他们的素质,为他们能够转移就业塑造充分条件。因此,党的十七大指出,“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为此,必须加大对农民教育培训的财政投入,能够有充足的资金进行培训;做到现有各类教育资源的整合,培训网点的合理布局,方便农民接受培训;同时,培训内容要有针对性和实用性,使农民能学以致用。当然,政府也应该鼓励用工企业对农民工进行岗位培训,增强农民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竟争力。另外,从长远看,加大财政对教育投入,规范教育收费,扶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消除因教育对农民工带来的长期影响,农民工子女不仅在教育上是平等,行使教育的平等权,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成长后不再是“第X代农民工”,而是真正的城市居民。
3.4 乡土情结:打造“去”与“留”的互动机制
“去”与“留”的实现将会使农民分割为两个部分,一部分农民走出农村,永久地留在了城市里,实现了异地的转换;而另一部分农民则留在农村,通过城镇化建设,实现了本地转换。他们都成为具有同等待遇的国民。这种不同地域的转换,也有利于建立两地之间内在联系与相互促进的机制。一般而言,农民具有天然的乡土情结,即使他们在某个城市工作和生活了数年、数十年,也不会忘记自己的“根”。比如,当前,一些出身农民的企业家,一旦在城市创业成功,往往对家乡都有回报。这就能说明乡土情结有助于两地的来往与交流,能很好地促进两地的发展。乡土情结可以通过建立同乡联谊会等形式进行推动。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EB/OL].新华网,2007-10-24.
[2]胡锦涛.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08-10-20.
[3]温家宝.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讲话[EB/OL].新华网,2006-01-19.
[4]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2004年1号文件)[N].人民日报,2004-02-28.
[5]王玉林,陈国康.对以城镇化推讲新农村建设实践问题的几点思考[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1):89-91.
[6]朱慧涛.结构性贫困:流动农民工的弱势处境分析[J].重庆行政,2005(03):70-72.
[7]孙明山.单靠统一城乡户籍不能完全改变二元结构[EB/OL].http://cqsb.cqnews.net/Get/News/Chongqing/Yaowen/08101201214392120_2.shtm l.
战略和定位的思考 篇3
关键词:滨海县农村; 问题; 经济发展; 思考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9-165-002
一、滨海县农村经济现状
近年来,滨海农村经济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与盐城市内兄弟市县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例如从全市县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看,2013年滨海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1702元,与盐城市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最高的东台市15312元相比相差23.6%,在盐城市排名倒数第二。
二、滨海县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产业结构不合理
农村产业结构是由第一产业——农业(包括农林牧副渔各业),第二产业——农村工业,第三产业——农村服务业组成。近几年来,我县农村产业结构虽然经过了一些调整,已有所改善,但仍然存在着不合理的地方。
一是我县的农业仍然基础薄弱,后劲不足;农村工业存在着较大困难;农村服务业不能完全满足市场经济需要。
二是我县的农业内部结构也不合理。一,种植业内部的粮食生产和经济作物生产结构不合理;二,农、林、牧、副、渔之间结构不合理。
2.就业结构不合理
产业结构配置的不合理,直接导致了我县就业结构的不合理。一是大量剩余劳动力聚集于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低。二是第二产业吸收的劳动力增速有限。三是第三产业发展缓慢,限制了就业范围地扩大,无法大量地吸纳闲置在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劳动力资源。
3.基础建设落后
近几年来,我县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虽然有所改善,但与盐城市内兄弟市县相比仍然落后。农村基础建设相对落后,主要是因为县政府对我县农村的给水、排水、道路、交通、电力、邮电通讯等基础设施投入不足。
4.农民受教育程度和就业技能低
根据劳动力状况抽样调查结果推算,在我县现有的农村劳动力中,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75%左右。我县农村熟悉农业生产技术的青壮年纷纷“弃农离田”,转向其他行业,现在留在农村的大多数是妇女和老人。他们思想观念比较落后,市场意识不强。同时,他们接收外界信息的能力也较弱,不善于利用农业科技。
5.农业科技的开发应用不足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但我县农村农业科技的开发和应用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投入不足,农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存在资金困难,基础设施条件较差等问题。二是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与市场和农民的要求存在着许多不协调的地方。三是农业技术成果转化率较低,很多农业科研停留在基础理论研究上,转化为实用新型的成果较少。
三、发展滨海县农村经济的战略定位
1.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培植优势特色产业
一要确立现代农业发展理念,明确“结构优化、布局合理、产业融合、功能多元”的新要求,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按照“稳定粮食、做强蔬菜、提高养殖、发展加工”的思路:
1.1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粮食质量和种粮效益。
1.2调整农产品结构,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1.3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加快发展高效经济作物和林业、畜牧业及渔业。
1.4大力发展农村第二、三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科研、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链。
二要培植我县优势特色产业:如省道327沿线高效设施农业示范带;渠南片区规模养殖示范带;瘦肉猪产业带等。
2.培植规模龙头企业,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近年来,滨海县按照大力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扶持农民的思路,把着力点放在以海大食品、汇利食品、正大苏垦等龙头企业的培植上。
为了培植更多的规模龙头企业,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一是建立绿色通道,对从事农副产品生产、加工、运输企业的有关收费、税收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取消各种不合理的收费,切实减轻这些企业的负担;二是实施财政扶持,对龙头企业、产业基地给予财政扶持;三是大力培育农副产品的加工社会化和服务体系建设。要充分发挥中介服务组织在信息、技术、管理、网络等方面的优势,及时掌握市场发展动向,及时了解先进生产技术,先进管理经验。
3.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农村环境
在我县实施“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进一步加大城乡统筹力度,推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改善农村环境,提升宜居水平。
完善城乡统筹发展规划。按照我县“规划一盘棋,建设一张图,发展一体化”的总体要求,完善全县城乡统筹发展规划;根据工业主导镇、农业主导镇功能定位,编制完善镇区统筹发展、集镇建设、产业等规划;科学合理地确定新农村居住点布局,积极打造工业强镇、农业大镇、商贸重镇和富有地方特色、乡情浓郁的新型农民社区。
加快镇村建设步伐。探索建立农民集中居住推进机制和宅基地退出补偿激励机制,积极有序地引导农民集中居住。突出抓好试点示范引领,加快八滩、(下转第179页)
(上接第165页)五汛两个市级统筹城乡发展试点镇建设。
加快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如新建八滩水厂,蔡桥水厂;铺设一级管网、二级管网;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加快农村路桥建设,新建改造农村公路和新建小农桥,改造危桥,进一步扩大村通公交覆盖范围。
开展镇村环境综合整治。整村推进村庄环境综合整治,着力打造一批星级康居示范村庄;加快建立村庄环境长效保洁机制;实施农村绿化工程。
4.鼓励农民投资创业,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
要构建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政府就要鼓励农民投资创业。县政府要大力实施农民知识培训工程,提高农民增收致富的能力和本领;对农民进行实用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使农民通过培训和辅导,提高知识水平和技术技能;要加大舆论宣传力度,造浓全民创业的氛围,制定更加优惠、灵活的政策,鼓励和支持农民投资兴业。
劳动力的合理外流在一定时期内为地方政府既解决了就业压力,挣到了劳动所得,又使劳动者学到了相关知识、技术。政府要加快我县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为我县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要强化领导,积极发挥组织推动作用。一是健全组织机构:各镇(区)应帮助有离土创业愿望的劳动力牵线搭桥,提供信息和法律服务;二是搞好宏观调控。政府要把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作为全面性、战略性任务,统筹考虑,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方便和服务。
二要多元推进,拓展劳动力转移的渠道。一是大力发展名优特新品种和绿色食品,华宝、金昉公司的棉花加工,震洲五题浆、粮油等加工,都需要做大做强,从而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二是大力发展林、牧、渔各业生产,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种植业转移,以此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三是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引导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三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落实政策措施。县政府要为我县劳动力转移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一是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向林、牧、渔各业生产所需的资金,金融部门应予以适当照顾;二是对离土创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土地承包权和经营权予以保护,使其进有增收之田,退有保本之田。
5.发展农业科技,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5.1加大对科教兴农的投入。一要加大县财政对农业科技研究推广的转移支出。二要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农科研究推广,特别是农业产业企业要加大投入,促进自主创新。三要提高农业科技研究推广人员的待遇水平。
5.2加大农业科技改革力度,创建新型农业科技体系。要建立与市场和农民要求相符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和农业科技体制。
战略和定位的思考 篇4
山东省政府2011年1月6日晚间通报,国务院已正式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这标志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山东省政府介绍,1月4日,国务院以国函〔2011〕1号文件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这是“十二五”开局之年第一个获批的国家发展战略,也是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山东省政府表示,《规划》的批复实施,是我国区域发展从陆域经济延伸到海洋经济、积极推进陆海统筹的重大战略举措,标志着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进入实施阶段。依据《规划》,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战略定位是:建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集聚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海洋科技教育核心区、国家海洋经济改革开放先行区和全国重要的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
根据《规划》提出的目标,到2015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基本建立,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海陆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海洋经济对外开放格局不断完善,率先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到2020年,建成海洋经济发达、产业结构优化、人与自然和谐的蓝色经济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山东半岛是我国最大的半岛,是环渤海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结合部、黄河流域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东北亚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主体区范围包括山东全部海域和青岛、东营、烟台、潍坊、威海、日照6市及滨州市的无棣、沾化2个沿海县所属陆域,海域面积15.95万平方公里,陆域面积6.4万平方公里。
山东省政府表示,在新形势下,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加快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有利于拓展国民经济发展空间,维护国家战略安全;有利于加速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完善我国沿海整体经济布局;有利于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提高海洋经济国际合作水平,深化我国沿海开放战略,意义十分重大。山东省政府介绍,国务院指出,建设好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的重大举措,关系到我国实施海洋发展战略和完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全局,各有关方面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密切合作,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共同推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又好又快发展。国务院要求,《规划》实施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 1
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突出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优化海洋经济结构,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提高海洋科教支撑能力,创新体制机制,推动海陆联动发展,推进海洋综合管理,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海洋经济改革发展示范区和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提出背景
2009年4月份,胡锦涛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指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大格局中,国家已经在沿海地区确立了“5个流域”的龙头地位,广东作为珠江三角洲的龙头、上海作为长江流域的龙头、广西作为大西南地区的龙头、天津作为环渤海地区的龙头、辽宁作为东北三省的龙头。但随着流域经济的发展,黄河流域也迫切需要一个便捷的出海通道,由此,我国首个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建造也就确立了山东在黄河流域的龙头地位,它也将改写中国区域经济版图的格局。
发展优势
山东省是海洋大省,海岸线长3000多公里,占全国的1/6。拥有海湾200余处,其中优良港湾70余处,海岸2/3以上为基岩质港湾式海岸,是我国长江口以北具有深水大港预选港址最多的岸段。
此外,山东省海洋科技优势得天独厚,是全国海洋科技力量的“富集区”,拥有海洋科研、教学机构55所,包括中科院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等一大批国内一流的科研、教学机构,1万多名海洋科技人员,占全国同类人员的40%以上。
而经过近20年“海上山东”的建设,山东沿海地区已经形成了一系列海洋产业隆起带,具备很强的承接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产业基础。
战略定位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战略定位是:黄河流域出海大通道经济引擎、环渤海经济圈南部隆起带、贯通东北老工业基地与长三角经济区的枢纽、中日韩自由贸易先行区。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要遵循海陆统筹、海洋开发与保护并重、集中集约用海和综合配套改革的原则,争取把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纳入国家发展战略。
黄河流域出海大通道的经济引擎 [4][3][2][1]
黄河流域跨九省区,陆域总面积占全国37%,区域人口占全国31%。但在我国一系列空间发展战略中,黄河流域尚无东中西一体化的发展战略,仍是全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空白地带。
而黄河流域经济发展之所以滞后于长江、珠江流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未能实行海陆统筹、海洋带动、协调发展,致使流域内陆各省区对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合作不够活跃,延缓了经济的增长。
随着蓝色经济区的提出,西起伊宁、拉萨,东至青岛、日照的两条高速铁路干线将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三大战略贯穿一体,为黄河流域内陆各省区打开了东出大海的门户,也为整个流域经济的开放架起桥梁并填补国家空间发展战略的空白,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极与增长轴。
环渤海经济圈的南部隆起带
环渤海经济圈,指以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滨海经济带,同时延伸辐射到山西、辽宁、山东及内蒙古中东部。
河北的曹妃甸工业区、天津滨海新区、辽东半岛的“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均已被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布局,而作为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山东半岛海岸线长度占到整个环渤海经济圈海岸线总长50%以上,发展潜力和空间巨大。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提出,对加强与环渤海各省市区的合作,使山东半岛成为环渤海经济圈发展新的增长极,拉动我国腹地的经济发展将发挥巨大作用。
联贯东北老工业基地与长三角经济区的纽带
在我国规划的铁路“五纵五横”中,山东处于东部沿海“一纵”的中枢地带,具有天然的区位优势。蓝色经济区的建设将有利于这两大区域经济板块之间的融合互动、一体发展。
总体规划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包括9大核心区,分为主体区和核心区,其中主体区为沿海36个县市区的陆域及毗邻海域。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核心区,为9个集中集约用海区,分别是:丁字湾海上新城、潍坊海上新城、海州湾重化工业集聚区、前岛机械制造业集聚区、龙口湾海洋装备制造业集聚区、滨州海洋化工业集聚区、董家口海洋高新科技产业集聚区、莱州海洋新能源产业集聚区、东营石油产业集聚区。每个集中集约用海区都是一个海洋或临海具体特色产业集聚区。初步测算,到2020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9大核心区总投资约1.4万亿元,集中集约利用海陆总面积约1600平方公里(9大核心区可用海域面积约2200平方公里),其中近岸陆地600平方公里,填海造地420平方公里,高涂用海180平方公里,相关联的开放式用海400平方公里,相当于在海上再造一个陆域大县,从而大大扩展山东省的发展空间,搭建[3][3][3]
3独具优势的海陆统筹新平台、承载人口和产业转移的新平台、对外开放的新平台、科技创新的新平台。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除1个总体规划外,还有15个省直部门分别编制海洋能源、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海洋生物产业发展、海洋装备制造业、临港重化工业发展、盐化工及海洋化工产业发展、信息服务、现代海洋渔业发展、生态环保、对外开放、园区发展、交通运输发展、海洋工程建筑业发展、海洋生态环保产业发展、现代农业发展、水利发展、土地开发利用、海底矿产勘探开发开采输送加工等专项、城镇体系建设、教育事业发展、科技事业发展、卫生事业发展、人力资源和社会事业发展、海洋文化旅游业发展等25个专项规划。
城镇规划
作为空间支撑基础,城镇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核心。2009年10月26日,由山东省建设厅组织的一个研讨会在济南召开,研讨会的中心议题是把脉新鲜出炉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城镇体系规划。在这份跨度直到2020年的规划蓝图中,半岛蓝色经济区内青岛、烟台等七大核心城市依据各自区位优势、区域产业布局等因素,确定了各自未来的发展方向。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城镇体系规划范围南起日照市,北至滨州市,包括青岛、烟台、威海、潍坊、日照、东营和滨州七市以及临沂市莒南、淄博市高青、德州市乐陵、庆云四县市的全部行政范围。
2008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内共有城镇467个,城镇化水平52.3%,高出全省平均水平4.7个百分点。城镇分布呈现胶东地区密集,两翼相对稀疏的空间特征。在这份规划中,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城镇的发展目标被明确为:面向日韩开拓国际市场,拓展广大西部内陆腹地。其中,青岛将被培育成国家级中心城市,成为山东省和黄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城市;烟台、威海、日照、潍坊、东营和滨州等区域中心城市的地位和作用将被强化,成为蓝色经济区发展的重要战略节点;在地域空间上将形成青岛—潍坊—日照、烟台—威海、东营—滨州三个城镇组群。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形成以三个城镇组群为主体形态,大中小城镇相结合,空间布局合理,城镇职能协调的沿海城镇带。
依据区域产业布局、城镇发展现状等因素,经济区域内七大中心城市各自确定了未来主要发展方向和区域定位。到2020年作为龙头城市,青岛将成为我国东部沿海区域经济中心、现代化服务中心、文化中心,国家海洋科研及海洋产业开发中心,国家重要的现代化制造业及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国家重要的区域性航空港,国际滨海旅游度假胜地。
烟台将成为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和港口城市、区域性金融、贸易、服务中心,全国重要的旅游度假胜地。威海将被打造成为中韩经济带的桥头堡。
日照将借助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和鲁南城市带出海门户,成为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临海产业基地。[5]
潍坊的城市职能将重点倾斜海洋化工以及现代制造业。东营以石油化工为基础,成为我省重要的工业城市,以及具有生态特色的中心城市。滨州则要成为鲁北地区机械制造、纺织、印染为主的现代产业基地和工商中心。
经济规划
丁字湾海上新城
发展重点是海岸整治、湿地修复、游艇产业、房地产产业、海洋高新科技产业。功能定位是海上新城。
潍坊海上新城
发展重点是海洋化工业、临港先进制造业、绿色能源产业、房地产业、海上机场等。功能定位是海上新城。
海州湾重化工业集聚区
发展重点是巨大型港口、钢铁工业、石化工业、国际物流业。功能定位是黄河流域出海大通道门户、临海重化工业集聚区。
前岛机械制造业集聚区
发展重点是海岸整治、湿地修复、机械装备制造业、滨海旅游业、海洋高科技产业。功能定位是以机械制造为主的先进制造业集聚区。
龙口湾海洋装备制造业集聚区
发展重点是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临港化工业、能源产业、物流业。功能定位是以海洋装备制造为主的先进制造业集聚区。
滨州海洋化工业集聚区
发展重点是海洋化工业、海上风电产业、中小船舶制造业、物流业。功能定位是济南都市圈出海口、渤海湾南岸海洋化工产业集聚区。
董家口海洋高新科技产业集聚区
发展重点是海洋装备制造、海洋精密仪器、海洋药物等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功能定位是海洋高新科技产业集聚区。[7]
莱州海洋新能源产业集聚区
发展重点是盐及盐化工业、海上风能产业。功能定位是海洋新能源产业集聚区。东营石油产业集聚区
发展重点是我国最大的战略石油储备基地后方配套设施区、海洋石油产业、商务贸易业。功能定位是将东营城区东展,建设临海石油产业集聚区。
战略和定位的思考 篇5
1.政策建议:以村为单位,聘请乡村规划员。
2.工作建议:加大规划专业人才引进力度;加大规划引进人才落户的住房优惠政策措施;建规划人才培训机制;规划执法监督检查机制。
二、如何传承保护古村落、古建筑和民族村寨
1.政策建议:出台有关法规,用强制性命令、强制性标准、强制性作措施,保护、修缮将历史价值高且保存相对完好的古村落、古建筑和民族村寨;实行政府主责,部门主抓,辖区负责的工作机制。
2.工作建议:建议成立古村落、古建筑和民族村寨专门机构,统筹负责古村落、古建筑和民族村寨的发掘、申报、管理、保护、利用与发展;将所需经费列入各级财政预算。
三、关于乡村社会建设的意见建议
1: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政策建议:统筹考虑新农村基础配套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改变现在新农村多头推进为农口部门统筹推进,建立与之配套的工作机制。
2.工作建议:彰显新农村特色,避免大而全;按照“宜聚则聚、宜散则散、保护生态、依山傍水”和“县级揽总、乡镇主责、村(居)实施、农民主体”的原则,合理确定选址的集聚规模。
2:如何推动小城镇协调发展
1.政策建议:出台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相关政策;保护小城镇“基因”,深化特色发展,做好小城镇向特色小镇迈进的无缝衔接;落实落后山区旧城“双修”的金融政策,加大项目资金投入;放宽城市和城镇户籍限制。
战略和定位的思考 篇6
确立“文化南阳”的战略地位和战略目标。
在建设“大美南阳、活力南阳、幸福南阳”的战略方针中要把“文化南阳”纳入其中,把“以文塑城”、“以文兴城”作为南阳崛起的重大战略举措之一,把“形成区域性文化中心,建设中原具有领先优势的文化强市”列为战略目标,把文化复兴作为南阳经济跨越发展的突破口和强大引擎。
一是要借鉴国际、国内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提升对“以文兴市”重要意义的认识,达成共识;二是发动居民积极参与,集思广益;三是广泛征求专家意见,进行科学论证和风险评估;四是明确专门机构负责筹划和组织实施;五是在充分调研和论证基础上制定出长远规划。
突出汉文化主题,打响“大汉文化品牌”。
南阳拥有汉文化资源的独特优势,其中包括以帝乡为代表的政治文化资源,以诸葛亮、张衡、张仲景为代表的名人文化资源,以汉画为代表的艺术装饰资源等,而南阳的汉画以其特有的集群容量和珍贵性,可联合山东、四川等地申报中国汉画世界文化遗产。大汉文化是南阳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的重要特征,也是南阳建设文化名城的重要基础和依托,一个区域文化定位应选取最繁荣、最富影响力、最具特色和排他性等要求和特征,无疑“大汉”文化是南阳文化主题的最佳选择。
确立大汉文化的文化主题,突出汉韵特色的文化品牌,经过数年、数十年的持续开发打造,最终使南阳形成与“北京明清文化”、“西安汉唐文化”、“开封大宋文化”和“南阳大汉文化”四足鼎立的历史大文化格局。
古城和文物遗址保护是基础。
南阳是国务院较早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但由于各种原因,古城旧貌已残缺不全,保护古城刻不容缓。
鉴于古城保护是一个庞大工程,建议在列出规划的同时,对古城门、古城墙和古街道有重点、有选择、先易后难地分步实施,逐年修复,通过长期努力使古城焕发生机。
文物及其历史文化遗址是地域文化组成的元素,南阳有国家级重点文物20处,省级重点文物90处,市县级重点文物776处,这是南阳历史文化的宝贵资源,更是建设文化名城的基础。但由于各种原因,有的已经消失,有的正在被侵蚀,挽救和保护文化遗址是历史责任,也是当务之急。
首先要组织专门力量进行调查摸底,统计造册,并通过数字技术予以复原作为档案存留。要弄清产权关系,选择重点,做出规划,按照抢救性保护、建设性保护、提升性保护分类逐步地予以保护和修复。对一些有故事的旧居、旧址摸底评估,制作出一幅“文化地图”。对于那些无法居住,日渐衰落的古建筑,不妨“以开发换开放”或“以土地换产权”。开放名人故居可以开发一些设计新颖、创意独特的跟名人有关的大小商品,如莎士比亚故居就制作出复古的鹅毛笔,既能衍生一定利润又能成为流动的广告。
发挥南阳文化人才优势,讲好南阳故事、塑好南阳形象、唱响南阳文化。
河南省社科院2015年发布的《河南文化发展报告》显示,2013年河南18个省辖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排名,南阳居全省第2名,而同年文化产业竞争力排名第9名,文化综合竞争力排全省第7名。这证明南阳具有文化发展的人才优势,但更说明我们的人才优势还未相应的转化为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发展优势。
例如“南阳作家群”在全国颇具影响,但真正写出有影响力的地方作品、地方故事还为数不多。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加强组织引导,列出一批南阳文化的写作项目,资助部分资金进行招标,对推出南阳故事力作的作家进行表彰奖励,使南阳作家群更多地聚焦南阳文化。
南阳书画、烙画人才济济,可以组织他们以南阳汉代盛世为背景,创作像开封清明上河图那样全景式展现汉代南阳盛况的作品。南阳文学艺术、影视动漫方面不乏人才,南阳的“唱响白河”文艺演出,深受居民欢迎,渐渐成为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下一步需要进一步整合力量,制作大型演艺和影视作品,使南阳汉文化等文化资源从沉睡中苏醒,并形成巨大听觉、视觉冲击力的艺术形象。
南阳“三馆一院”建设已经拉开序幕,这是我市标志性文化设施,也是为南阳厚重文化增光添彩的重大举措,建议在博物馆、图书馆、群众艺术馆的内置布局中,对南阳的名人文化、南阳作家群、南阳文学艺术成果设置专门展览,彰显地域文化特色,聚集南阳独特的文化魅力。
着力打造一批历史文化主题公园,彰显厚重历史文化。
南阳武侯祠、医圣祠、张衡墓等景区,虽然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但都规模小,功能单一。是否可以借鉴西安、开封打造历史文化主题公园的经验,把武侯祠打造成汉文化主题公园,医圣祠打造成中医药文化主题公园,张衡墓打造成科技文化主题公园。同时像汉冶公园、梅城公园等主题公园也要突出文化主题,整合文化资源,彰显文化价值。
白河作为城市内河,在城区流域之长、水面之大在中国北方城市中实不多见,是南阳城市极为靓丽的名片和最突出的地域特色,不但有美丽的自然风光,更有悠久厚重的文化积淀。白河的历史是南阳历史的一个缩影和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白河湿地公园规划已初步筹划20多处文化主题展区,使其文化要素得以提升。希望相关部门进一步广泛收集白河的历史文化元素,分单元对白河的史话、水运文化、名人文化、历史传说与故事等进行系列打造,形成从石桥到三十里屯的一条“白河文化带”,使白河成为“水”文化的主题公园,建成可与秦淮河、后海相媲美的文化大观园。
努力促进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
当前数字化技术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崭新的途径。通过数字存储、虚拟现实、可视化形象展示,以及运用数字媒体等技术进行保存、再现、传播和开发文化遗产已成为世界潮流。
文化与科技高度融合是高新技术向文化的切入,像我市的梅花古城、玄妙观等文化遗产都可以通过数字技术全景可视再现。在我市文物普查、再现、播出等多个环节广泛应用数字技术,可以大大拓展文化发展空间,增强文化服务效果。此项工作需要引起高度重视,更需要落实责任部门和相关任务。
大力推进“文化+”战略。
“互联网+”对支持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已形成社会广泛共识,并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受此启示,“文化+”在发挥对城市品位提升和传媒产业的改造升级以及文化自身发展上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如文化+金融,创新艺术品股权分拆模式和实现文化艺术品证券化,大力推进版权资产金融化,着力发展版权产业化,利用好2010年中宣部等九部委《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和2014年文化部、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关于深入推进文化金融合作意见》所提供的机遇和优惠,激发文化与金融高度融合之热情。
文化+公共设施,如南京地铁3号线打造的《红楼梦》主题人文地铁,9个车站设计了《红楼梦》文化墙。南阳历史文化资源极为丰富,但在公共设施、公共场所却很少反映,如公交站牌广告味太浓,文化味不足。这方面还是大有文章可做。
文化+消费,在日常消费品中融入文化元素将有利于文化的传播和普及。如故宫就围绕文化传播开发了冰箱贴、瑞兽铅笔、木质微缩家具、玩偶等商品,深受游客的欢迎。
文化+建筑,把历史文化资源同城市建筑的外形、线条、色泽、材料等有机结合起来,突出汉代风韵,形成鲜明地域特色。
文化+服装,开发汉文化资源,形成以汉服为特色的地方服装产业。
文化+街巷,对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街巷和文物遗址,都要加上历史价值、文化内涵的解读和标识,彰显街巷文化的厚重历史。
战略和定位的思考 篇7
一、线下企业进驻电商的背景分析
1、传统企业分层
传统企业从其所拥有的品牌角度来分析有线下的知名大品牌、区域性的知名品牌、新品牌三类。知名大品牌又分为国内品牌与国际品牌, 且每个行业都会有很多。区域性的知名品牌就是通常所说的某某省知名品牌、某某地区知名品牌, 它的市场覆盖具有地域性。
2、进入电商的原因分析
品牌的层面不同, 进驻电子商务的原因也截然不同。有的确实是发展企业需求, 是战略性的进驻电商, 一般这样的企业都具有较强的综合实力, 高调的进驻电商抢占市场;有些是看到同行通过电商赚钱, 觉得自己再不进驻就失去了机会;还有一种就是为了把自己的产品增加一个渠道销售出去, 达到盈利的目的。因为每个企业、每个品牌所处的阶段不同, 所考虑的层面不同, 所以进入电商的原因也不尽相同, 所以经常会导致后期的定位、投入、坚持度不同, 最终影响店铺的生命力, 甚至生死存亡。
二、线上线下市场差异化对比
1、市场的不同点
商品流通渠道:对于线下渠道一般为品牌商 (或生产商) 的产品出了工厂后通过省一级的代理、地市二级代理、区域三级代理甚至四级代理直至进入到大家经常看到的各式各样的零售店铺, 最后销售到消费者手中。这是因为货品的区域不同, 所以货品要逐级的到达指定区域。线上流通渠道则简单了很多, 越来越多的品牌商或者生产商为了利益最大化将大量的商品进入到电商平台直接开天猫旗舰店, 货品一站到位就直接销售到消费者手中。这跟线下的流通渠道有着非常大的差异, 线上打破了地域的限制, 给品牌商或生产商提供了跨区域直面消费者的机会, 同时也改变了传统的商品流通渠道, 这也意味着改变了原有的价格链条。
2、职能的浓缩
一层一层的代理商、渠道商或者批发商实际上起到的作用就是将商品覆盖到不同地域, 这其实是一种物流的职能, 而在电商这个领域商品流通的物流职能已经被快递企业所替代, 品牌商或者生产商直接开店省去了中间环节。这种需要, 其一, 要对线上的分销体系进行建设与管理;其二, 要在电商这个平台上进行品牌的营销、策划与推广的运营;其三, 要直面消费者就必须具备洞察消费者的需求以及服务好他们的能力。
3、消费者行为的差异
线下人们的购物需求非常明确, 购物首选距离近、选择多, 所以店铺的选址非常关键。线下购物可以满足消费者购物的需求, 可以亲眼看到、亲手触摸到商品, 能够体验到商品的性能是否满足自身的需求。线上购物则起点上就不同, 消费者是通过浏览店铺和商品或者搜索来找商品, 很方便地就看到一堆同类型的商品。通过浏览宝贝的描述、点评进行对比, 并进行在线的询问并下单, 这就非常考验家商的视觉设计、运营策划、推广、销售以及消费服务的综合能力。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物行为。
另外, 线下购物行为基本是购物完成就结束了, 退换货只是比较少见的行为, 因为毕竟是自己亲手挑选的商品, 购买就意味着符合了需求, 即使偶然会出现退换货也不会影响到其它消费者。而线上购物则是实际购买了、使用了发现有问题才回过头来和卖家继续沟通, 出现退换货也是常见的。消费者的购物体验是否好, 对产品是否满意不仅仅是他独立存在的个人感受, 也将很快速的影响到他身边的人以及通过分数评价的形式影响到其它到店铺来的顾客。在互联网时代, 消费者用口碑决定着企业的生命力, 原来单一由产品决定生命力的时代将由产品和服务共同来替代。
互联网是没有区域限制的平面网, 原来物业及地理位置形成的人气垄断将不复存在, 企业需要做更多的推广工作;价值链的改变, 使得企业需要做更多的营销工作, 且承担更多零售商的服务职能;线上的口碑可视化, 同时消费者会自主传播, 因此口碑的运营管理更为重要。
三、传统企业进驻电商后的战略定位分析
1、企业进驻电商的自我定位
企业进驻电商的定位分为:作为一家分店、作为一个渠道、作为一个事业部、作为一家独立的公司等形式。
作为一家分店, 可以直面消费者, 能够拿到第一手的需求, 但是无法掌控货品, 仅仅可以满足货品竞争的时代, 最多在大淘宝上占有一席之地。
作为一个渠道, 可以做分销, 可以做批发, 可以在很多B2C上做供货, 但很难花很多精力去重视消费者的体验。
作为一个事业部, 可以去影响仓储和物流, 甚至可以影响货品, 可以拿一些专门的货品到网上来买卖, 但是改造不了整个供应链的体系。
成立一个电子商务独立公司应该是传统企业进驻电商最好的选择, 作为一个门店、渠道或事业部的话很难去协调整合企业内部的资源, 而且很难组建庞大的全面的电商团队。这个团队包括了产品、零售、分销、订单、仓储物流、售后服务、客户关系管理、营销推广、美工设计等诸多的人员。
2、不同企业类型的优劣势
不同类型的企业进驻电商都要分析自身的优劣势, 以做到巩固优势、克服缺点。作为一个品牌商一般具有很强的综合运营推广能力, 但是由于线下传统利益链的根深蒂固, 很容易形成利益冲突;作为制造商具有天然的供应链优势, 但是缺乏对市场和消费者需求的理解以及敏感度;作为一个零售商, 最懂客户需求, 对市场的敏感以及对消费者的理解最强, 但是相对受制于上游供应商。
3、前期运营节奏
作为一个独立运营的电商公司, 在进驻电商平台之后, 在运营的前期采取怎样的节奏和策略是非常关键的。
在前期的1-2个月要多多了解平台特点与规则, 多练基本功, 尤其是推广策划的能力和视觉呈现能力。之后随着对平台的熟悉, 应该集中优势资源重点突破, 千万不能一上平台就想着全面开花, 要通过小的战斗来锻炼队伍, 完善团队的架构, 梳理一个合理的、完善的流程。随着对线上消费者购物行为和喜好的理解逐步加深, 可以逐步增加资源, 提升流量、提升转化率, 经过半年的试验期逐渐成熟后再根据公司的进展情况调整制定一个合理的长期目标。
四、结束语
随着网络人群的积累, 生活方式的转变以及技术的发展, 会使得线上购物越来越便捷, 线下则更偏重体验。未来线上线下互为补充将极大地方便人们的购物选择, 而这个趋势必然是传统线下企业的优势所在。比如C2B的个性化、定制化。传统企业进驻电商的正确定位应该是兼具品牌商、制造商与零售商三者的优势, 整合最强大的资源以独立运作的公司形态来经营, 是继续运作原有品牌还是打造新品牌要结合每个企业自身特点而定。
参考文献
[1]郝帅.传统企业电商化:渠道变革与价值定位[N].中国企业报, 2012-04.
战略和定位的思考 篇8
关键词:和谐社会;法治政府; 责任政府;服务政府
新时期,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在这六个要素当中,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就是“民主法治”。可见,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特征,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目标是建设一个民主法治的社会。作为一种美好社会形态,和谐社会绝不会自发生成,也不会自然实现,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的努力。这是因为任何一个民族国家里,在任何一种政治体制下,在社会发展的任何一个阶段,政府都是社会的主导力量。在以民主法治为基本价值取向的国度里,政府作为人民治理国家的代理者理当成为法治政府。在处于社会全面转型期和改革攻坚阶段的当代中国,造就一个法治政府,不但是政府转型的必然选择,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1.和谐社会中法治政府的内涵界定
何为法制正政府?这可以结合法治的涵义和政府的涵义来认识。法治与人治相对立,它是一种治权手段,简言之即依法治理、依法治权,它是民主政治和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以制约政府权力和保障自由人权为核心的现代法治,是与民主政治和市场经济相伴随的历史进步,法治的实质是依法对政府进行治理,政府是法治的客体,而公民和社会是法治的主体。法治的要义和精髓,就在于作为法治主体的人民依法治权,即人民依据正义和公意,并通过民主政治制度和宪法法律来制约政府权力”。[1] 在现代政治学中,“政府”大体上可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来理解。广义的政府,是指建立在民主国家基础之上,代表着国家的一个政治主体,它可分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从国家权力的系列来看,它包括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三个系列。狭义的政府,仅指国家权力系列中的行政权的一个系列。
政府也可以从两个层面上来理解。
广义的法治政府是指政府的一切权力的来源、政府的运行和政府的行为,都受制于法律,换言之,法高于权。在这个层面上,它等同于法治。
狭义的法治政府的目的,是对行政权的限制和制约。不论是广义层面还是狭义层面,所谓法治政府,是指整个政府的设立、变更、运作都是合法化、规范化的,在政府整体行为中强调政府抽象行政行为和政府决策的合法性、规范性,在政府个体行为中主要指政府执法行为的合法性、规范性。它内在要求用法律制约权力,用权力制约权力。其根本目的是解决公共权力的自主性与保护人民权利之间的内在张力,建立一个职权有限、责任明确,服务民众的政府,以期政府能够更好的维护和实现公民权利。
2.和谐社会会中法治政府的权力职能定位:有限政府
有限政府指在规模、职能、权力和行为方式都受到法律明确规定和社会有效制约的政府。按照马克思主义观点以及社会契约论的合理思想,国家权力的来源和归属都在于人民的权力即人民主权。在现代国家,人民为了通过公共权力机构维护、保障和实现自身的权利和利益并最大限度的发挥其效益而结成国家这一共同体,并同时向其让渡了部分权力的使用权。由于人民让渡的只是部分权力的使用权,所以国家享有的权力是一种有限的受制约的权力,而不是无限的、不受制约的权力。那么基于人民契约而产生的政府也只能是有限的政府。尤其是在当前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要想市场经济得到健康发展,构建一个与其相配套的限政秩序,或者说,构建一个市场经济所必不可少的有限政府,实现从无限政府向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有限政府的变革是必然选择。
建立有限力政府的一个重要内容便是实现政府职能的法治化。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法治化的第一个要求是将政府职能以立法形式予以确立和规范,使政府职能有法可依;第二个要求是以立法形式完成政府职能分解,即详细地规定政府各个职能部门的法律地位、相互关系以及各自应承担的职能内容,使其职能分明,各行其责;第三个要求是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政府行使职能的运作方式和法律程序,使政府的行为建立在严格遵守法律程序的基础上。
有限性并不是对政府作用的否定,而是政府应坚守职能有限的价值理念,使得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中。
首先,政府与企业之间,要变政府微观管理职能为宏观管理职能,实现政企、政事分开。
政府是管理活动的主体,企业是经济活动的主体,市场经济要求企业具有独立的主体地位,政府与企业应各司其职,不应互相干预。
其次,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市场机制和政府分别是“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它们既是相互独立的,又是相互合作的,在市场可以自己调节的领域,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而在市场失灵的领域,政府要承担行政管理的职责,弥补市场调节的缺陷,维护市场秩序,保证市场稳定运行。
3.和谐社会中法治政府的品格目标定位:责任型政府
责任政府是法治政府的基本品格之一。现代法治政府内在地要求权责一致,因而责任政府一方面意味着政府行使权力的过程就是履行有效保障公民权利这一责任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政府行使权力是要做公民权利的忠实代表者和有效维护者;另一方面意味着政府要正确、有效、合理行使国家权力,一旦违反法律、越权行政或不遵守法定程序行政都必须承担法律责任。
我们倡导建立有限政府并不意味着随着权力和职能的收缩,政府的责任也随之减少,相反,政府的责任意识必须加强。当前在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我们尤其要注意提高行政部门充分履行职责的意识。行政部门有法定的权力和责任,根据法治原则,其掌有的权力不能滥用,承担的责任也不能放弃。以往,在强调依法行政时,大家对防止滥用权力讲的比较多,对充分履行职责相对强调得不够。实践中常见这种情况:一些行政部门遇到比较棘手的矛盾,往往采取回避的态度,职责并没有履行到位,以致达不到行政目标。很多事实证明,行政部门不作为是一些社会弊病得不到根治的重要原因。行政部门如果监管到位,严格执法,对有些社会弊病的整治是可以收到较好效果的。
作为权威的公共机构,政府代表的是公平和正义,政府的公共政策、制度安排是否得当,首先看它是为谁服务,对谁负责。也就是说,政府要坚持以人为本,把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让人民满意,对人民负责。要使政府真正对人民负责,在现实的运作过程中,政府应努力将自身行为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享有广泛的权力和自由。要不断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事项,要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进行协商和协调;对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要实行公示、听证等制度,扩大人民群众的参与程度;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大事项,要认真进行专家论证、技术咨询、决策评估。建立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健全纠错改正机制,预防和减少失策失误。要进一步理顺行政执法体制、加快行政程序建设,完善行政执法监督制度和机制,从制度上确保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职权,切实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4.和谐社会中法治政府的执政会中法:服务型政府
服务型政府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服务型政府是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下,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为公民服务为宗旨并承担这服务责任的政府。”[2] 建设服务型政府不仅是服务态度和行为方式的改变,而且是政府的理念、价值、体制的深刻变革。面对日益发展和变化中的世界,建立民主法制、廉洁高效的服务型政府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和谐社会是社会各种要素融洽相处的状态,涉及公民、社会、政府、市场与自然等多重关系,涵盖了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文化生活和日常生活,体现经济、政治、社会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发展。建设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作为社会管理主体的政府,必须合理定位、转变职能,才能协调各种利益矛盾,维护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相适应、能够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服务型政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建立服务型政府的关键是塑造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服务理念,改善政府执政基础。政府的理念是政府行为在方向上的一种概括,它决定了政府行为的态度和方式。
要建设服务型政府,其一要确立以服务为核心的组织理念,政府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新发展观,破除以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观。发展不仅仅是经济的增长,单纯的经济增长不等于发展,如果忽视社会发展,不仅会影响经济发展,而且也影响着社会的和谐及其全面发展。要深刻理解政府与管理的本质。管务、管人、管事不是政府存在的理由,也不是政府存在的目的,政府管理的本质在于提供良好的服务。
二要进一步改变过去长期形成的“管制”理念和“官本位”思想,确立公务员实质上就是服务员的意识,积极热情地为社会发展、企业发展和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服务。
三要大力推进现代政府理念的传播和落实,理清政府、社会、市场三者的关系,实现从全能型政府向有限型政府的转型。这种转变要求政府从无所不为转变为有所为和有所不为。提供公共服务是服务政府最重要的职责,政府职责的基本领域是,在维护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前提下,满足市场机制无法提供的社会公共需要,为各种市场主体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平等竞争的条件,为社会提供安全和公共产品,为劳动者提供就业机会和社会保障服务。
参考文献
[1] 余逊达.法治与现代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123-124.
【战略和定位的思考】推荐阅读:
战略定位和战略重点10-01
发展定位和战略11-01
对定位战略的看法06-12
企业战略定位的意义10-22
战略营销中的定位分析08-04
战略定位分析09-30
谈谈市场定位战略08-30
企业定位战略之险09-06
红罐王老吉品牌定位战略06-20
猫人保暖内衣品牌定位战略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