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机制

2024-10-17

五大机制(共11篇)

五大机制 篇1

群众工作五大措施

一、实施“大蹲点”。社区干部要开展三帮三扶

和蹲点调研活动帮促重点工作,帮办群众实

事,解决突出问题。

二、实施“大帮扶”。结合社区职能优势,做到

“支部对结、干部帮扶”活动,形成情况在一线掌握、问题在一线解决、工作在一线推

动、感情在一线融洽。

三、实施“大服务”。主动履职践诺,党员个人

公开承诺群众事项,明确目标和完成时限,通过文件、会议、公开栏等形式公开示诺,确保公开承诺取得实效。

四、实施“大联系”。畅通民意表达通道,组织

党员干部进百家门、察百家情、记民情台账、写民情日记、开居民协调会议,通过推进居

民代表大会和公告公式等制度广泛听取民

意。

五、实施“大公开”。推进权利透明公开,制定

公开方案,明确公开内容、形式、监督措施,按照固定公开、定期公开、及时公开“三公

开”模式实施公开工作,做到“晾家底、安

民心”。

群众工作十大机制

1、民情恳谈和群众诉求表达机制。群众工作站

(室)要畅通群众反映渠道,主动倾听群众呼

声,了解群众疾苦,及时收集、汇总群众反映

问题和意见。

2、重大事项社会稳定评估和化解机制。各站(室)

要将重大事项社会稳定奉献评估和化解作为

源头防范和维护稳定的重要内容,纳入规划,统筹安排,一并推进。

3、矛盾纠纷排查机制。对辖区内的各类不稳定因

素开展拉网式排查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要逐

项、逐案、逐人建立台账,及时分析,做到有

领导负责,有专人考靠上,有调处方案。

4、党政领导干部接访约访下访制度。各站(室)

要对接访领导、接待时间、接待地点采取接访

牌接访公告等方式向社会公示,建立台账,确

保群众反映问题“件件有着落,事事有结果”。

5、领导干部帮扶包保机制。组织社区广大干部职

工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开展党员干部联系

服务群众活动,切实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6、信访突出问题综合协调机制。灵活掌握和运用

群众工作方法,采用公开听证、联合接访、集体答复等方式,促进信访人息诉息访。

7、群众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全体

成员会议,每月调度一次重点工作,及时通报情况,交流经验,督察督办群众事项。

8、群众教育引导机制。加强对群众的法律法规宣

传教育,增强群众法律意识,提高群众法律素养,引导群众依法有序表达自己的意愿和诉求,在法律框架内正确行使民主权利。

9、目标管理和指导督察机制。进一步明确和强化

站(室)群众工作责任、目标和任务,确保履职到位。

10、奖惩和责任追究机制。严格落实责任追究

制,群众工作不力、信访矛盾突出的,不能参加当年评优和奖励;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五大机制 篇2

关键词:“一把手”,监督机制,创新

加强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 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迫切需要, 是推进领导干部工作科学化、民主化和法治化的重要保证, 是从严治党的客观要求, 也是干部监督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在调研中发现, 当前大多数党政“一把手”勤奋工作, 廉洁自律, 为本地区、本单位的改革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从近年来的党建工作情况看, 笔者对加强党内监督, 特别是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工作做了一些探讨和研究, 也积累了一些经验, 但总体效果不尽如人意, 对“一把手”的监督仍缺乏有效的机制和方法, 查处的违法违纪的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数量越来越多, 性质也越来越严重。在党内存在的各种问题中, “一把手”的问题是主要的, 也是起主导作用的。因此, 必须认真分析和找准对“一把手”监督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构建科学的长效机制, 增强监督的有效性。

一、当前党政“一把手”监督机制存在的五大突出问题

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推进, 党政“一把手”监督机制虽有较大完善, 但从总体上看, 远不能适应世情、国情和党情变化的需要。

1. 监督体制不顺, 监督权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

从党内现行监督体制来看, 一是专门机关不敢监督。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实行双重领导体制, 并以同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为主。特别是监督机构的主要负责人, 不是由同级党委或行政机关的领导成员兼任, 就是由同级党委或行政机关任命, 而地方党委又是同级纪委的监督对象, 纪委、监察部门的领导权、人事权、财政权掌握在同级党委或行政首长手中, 因此便出现了监督客体领导监督主体、监督主体依附于监督客体的现象, 这在客观上使监督者缺乏执纪的自主性、独立性, 监督往往处于一种“两难”境地, 大大削弱了监督职能的力度。二是同级班子不便监督。从了解问题的角度看, 班子成员对“一把手”的情况最有发言权, 但从实际监督的角度看, 他们又时刻处于“一把手”的领导调控之下而根本不便行使这个权力。有的怕反对意见提多了会被“一把手”借口“闹不团结”而受排挤, 故为了“团结”而沉默。三是下级难以监督。当前, 群众监督缺少相应的制度保障, 群众不能参与决策前和决策中的监督, 即使监督也易受到打击报复。因此, “一把手”监督中“虚监”、“弱监”甚至“无监”现象仍严重存在。

2. 监督主体权责不清, 缺乏系统性、整体性。

监督主体多元化是现代政治发展的重要体现, 但多元化的权力监督机制能否在现实生活中发挥应有效用, 关键在于其是否满足有序性和统一性的要求。中国现行监督体系包括党内监督、国家权力机关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等若干个相对独立的监督系统。构成对党政“一把手”权力严密的监督网络体系。但在现实政治生活中, 这些监督对象并不都集中在各监督体系之内, 而是交叉分布在各个地区、各有关单位之内。在具体运行过程中, 各监督系统因职能交叉重复, 职责权限不清, 再加上整个监督体系缺乏必要的沟通和协调, 相互扯皮推诿的现象时有发生, 严重影响了监督机构的威信, 弱化了对党政“一把手”监督机制的整体效能。

3. 监督机制运行方向单一, 上下难以互动。

自上而下的监督比较容易实现, 而自下而上的监督则相对薄弱。科学有效的权力监督应当是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以及平行监督统一的多向运行机制。就目前监督机制运行状况来看, 自上而下的监督较为有力, 基本可以做到“无所不监”, 但自下而上的监督则相对薄弱。从理论上讲, 领导干部职位越高、权力越大, 就意味着责任越大, 对其用权行为的监督本应越严格。而现实政治生活中权力监督机制存在的最大问题恰恰在于, 对“一把手”的监督不力, 致使一些“一把手”“腐而不败”, 甚至“边腐边升”, 使得手握重权的高级领导干部反而成为监督的“盲区”。

4. 监督内容不够全面, 监督路子越走越窄。

主要表现为对党政“一把手”现行监督机构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八多八少”现象, 即:监督违法违纪多, 监督决策失误少;事后追惩多, 日常监管少;具体事项监督多, 全面宏观控制少;对事的监督多, 对人的监督少;行使任免权多, 行使弹劾权少;应急性、治标性规定多, 长效性、治本性规定少;正面规范行为的规定多, 违反规定的处置措施少;一般性、抽象性规定多, 具体的、可操作的程序性规定少。

5. 监督制度不够完备, 影响了监督工作的严肃性和规范性。

如果缺乏明确的监督标准和具体的实施细则, 就难以准确判断和及时纠正被监督者的越轨行为, 监督的实施过程中也容易产生盲目性和主观随意性。现行有关党政“一把手”权力监督的法规制度总体上比较零碎, 且不具体, 不仅很多必要的监督法规尚未出台, 即使已经出台的某些规范因可操作性差、缺乏配套措施而难以发挥作用, 导致在现实监督行为中常以领导人的讲话、批示为依据, 使监督行为缺乏明晰可靠的法律依据。因此, 监督者在实施监督过程中容易产生盲目性和主观随意性, 影响了监督工作的严肃性和规范性。

二、导致党政“一把手”监督机制失灵的五大主要原因

第一, 对权力监督制约的根本特性缺乏深入研究, “自律”与“他律”未能实现有机结合。当前, 对权力监督存在着重“自律”而轻“他律”的错误认识, 思想政治教育与制度约束相脱节。对权力监督制约的前提是对权力特性的深入认识。西方政治思想史表明, 几乎每一位思想家关于权力监督的论述都源于其对权力特性的深刻认识。西方政治学界普遍认同政治权力原罪论。在他们看来, 人性本恶是不争的事实, 人性恶论是西方社会强化权力制约和监督的第一块重要基石。并认为, “权力有作恶和滥用的自然本性”。权力的基本特性决定了掌权者必然倾向于垄断权力、滥用权力, 利用手中的权力谋取非法利益。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 两方国家极为重视对权力的“他律”。与西方国家注重对权力的“他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强调人本身的自我约束, 认为人本身可以做好自我监督。受这种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 我们往往认为共产党员会“自然先进”, 并且领导干部职务越高, 思想境界就越高, 就越不犯或少犯错误, 越不需要监督。于是, 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主要寄希望于个人思想道德修养的提升上, 而不同程度地漠视外在制度的约束。

第二, 政治体制权力过分集中的弊端尚未得到根本解决, 现行政治体制还难以适应权力制约和监督完善的需要。在加强党的领导的口号下, 不适当地把一切权力集中于党委, 党委权力又往往集中于几个书记, 特别是第一书记。党的一元化领导, 往往因此变成了个人领导。这是小平同志多次对全党的告诫。这种高度集权的领导体制, 必然造成上级机关及其领导人无人监督, 也难以监督的现象。这样, 权力制约和监督模式就出现了本末倒置现象:上级组织和领导干部权力较大, 但却得不到应有的监督制约;与此同时, 针对下级组织和工作人员的监督却相对健全。“一把手”贪污腐败问题之所以日渐突出, 高官“前腐后继”, 正是现有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结构性缺陷的集中体现。

第三, 权力监督法律法规存在疏漏和缺失, 人为地滞缓了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的构建与完善。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立法总量虽大幅增加, 但由于存在结构性缺陷, 制约了监督机制的发展:一是整个立法体系重视权力立法而忽视权利立法, 客观上导致了公民权利无法制约公共权力的后果;二是重视授权立法而忽视限权立法, 据有关资料显示, 近年来以管理为主要内容的法律、行政法规占法律、行政法规总数的80%以上, 而监督行政权力的法律法规只占0.87%;三是重视经济立法而忽视政治立法, 近些年出台的经济与行政方面的法律法规占总数的60%, 而民主政治方面的只占4%。

第四, 政务不透明,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对党政“一把手”监督制约机制的完善。政务公开的实质是权力运作过程公开, 这是保障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运行的基本原则。近年来, 党和国家在一些地方、单位试行了“两公开一监督”制度, 这对提高权力运行的透明度, 加强民众对权力的制约监督, 预防和减少权力腐败现象的蔓延, 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这一制度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但是, “一把手”施政行为公开制度还不健全, 各级“一把手”哪些工作须向社会公开, 什么时间公开, 都没有相应的具体规定。

第五, 干部管理机制重“选人”和“用人”, 轻“育人”和“管人”。党管干部应该是选人、用人、育人、管人的有机统一, 但在我们的干部管理工作中实际存在着重选拔轻管理、重业务轻教育、重使用轻监督的问题。一些行之有效的干部管理制度, 包括岗位轮换、干部交流与任职回避等还没有真正实行。这样, 就使党政“一把手”监督中原本威慑力最强、成效最为显著的上级监督严重弱化。同时, 现行的干部人事制度, 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党政“一把手”能上能下的问题, 尤其是在“下”的问题上力度不够, 出口不畅, “一把手”出了问题往往是“换位子”的多, “搬位子”的少, 致使部分党政“一把手”为所欲为, 无所顾忌。

三、完善党政“一把手”监督机制的五大基本路径

完善“一把手”长效监督机制问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涉及许多方面的问题, 我们认为, 当前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 科学处理集权与分权的关系, 防止党政“一把手”权力过于集中。从历史的视角看, 人类的政治活动从来都是在权力的集中与分散之间寻求平衡。权力过分集中意味着专制, 虽蕴藏着权力异化、腐败、变质的风险, 但同时又意味着效率;权力过于分散看似比较民主, 但同时意味着无政府主义, 必然导致效率低下。如何赋予公职人员以适度的权力, 使之既能充分发挥权力应有的功能, 在为国为民造福的同时, 又能克服权力滥用和异化的风险, 这永远是个二难选择。在现实生活中, 党政“一把手”的权力相对于监督权来说, 过于集中和强大, 必然导致腐败。因此, 要在不影响党政“一把手”正当履职的同时, 对其权力进行适当分解, 尤其要把最大的人、财、物权进行分离, 对人事、财政等重要部门和关键岗位主要领导干部的权力进行科学分解、必要交叉、岗位轮换, 避免过于集中的权力长期掌控在一人或固定在一部分人的手中。

第二, 科学处理好民主集中制与党政“一把手”体制之间的关系, 保证重大事项决策民主、科学、合理, 以规避“一把手”体制带来的独断专行和决策失误。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 同时“民主集中制的贯彻执行也是一种监督。”要根据《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的规定, 凡属全局性的问题, 凡属重要干部的推荐、任免和奖惩, 都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 由党委会集体讨论决定。同时, 要坚决实行“票决制”, 主要领导干部和其他党委成员一样, 只有一票表决权, 决不能“一言堂”。在干部管理工作中, 要把“一把手”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的情况作为其升降的重要内容, 定期或不定期对“一把手”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尤其是要“明确干部选拔任用提名主体。合理规范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提名行为, 鼓励多种渠道推荐干部, 根据不同职位特点, 采取组织部门推荐、干部群众推荐、领导署名推荐、干部个人自荐等办法, 广开举贤荐能之路。”[1]

第三, 加强监督主体间的有效沟通和协调, 进一步发挥权力监督系统的整体效能。中国权力监督系统涉及面广、主体多, 在世界上是罕见的。问题在于, 现行监督体系中各监督主体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调机制, 重复监督与监督空白两种现象同时并存。为了理顺各监督主体间的权责关系, 优化监督体系, 整合各种监督力量, 提高权力监督系统的整体效能, 应着力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建立不同监督主体之间既有分工又有协作的和谐关系, 明确划分不同权力监督主体间的职责、权限、任务、作用、工作范围等, 摆正各种监督主体在权力监督系统中的地位, 真正做到不同的权力监督部门各就各位、各司其职、权随责到、权责相符;二是建立监督机构间的权威联络机制和通畅的信息沟通渠道, 纵向、横向监督必须有一个科学的综合协调机制。改变各自为政、互相封闭的工作格局。三是进一步完善巡视制度, 明确巡视组的地位职责、工作方式, 使巡视工作步入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轨道。四是加强对派驻机构的统一管理, 将派驻机构由双重领导改变为垂直统一领导。

第四, 完善干部人事制度, 创新权力产生机制。要规范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 就必须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首要的工作就是努力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竖决摒弃过去那种少数人从少数人中选人的做法, 严格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规定, 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 在充分听取和尊重民意的基础上, 经过群众推荐、组织考察和考试考核, 真正把那些坚决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政绩突出、清正廉洁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要扩大对党政“一把手”竞争性选举产生的范围。事实已经证明, 如果“一把手”的权力本身来自于任命而非竞争性选举, 那么无论在其工作环境中设计怎样的“约束办法”, 都无法保证“一把手”谨慎地作为。

“一把手”必须被赋予相当大的权力。他应当在任用下属、决定事务上拥有权力。这些权力不应削减, 也无须削减。对于他所服务和管辖的人群来说, 只要拥有决定他的去留的权力, 给予他“一把手”的相应权力并不危险, 监督也好, 制约也好, 都将是水到渠成的。需要的是一种责任机制, 而不是权力的缩小。让“一把手”负责任的机制, 在于其权力由其行使范围内的人们授予。采用种种限制权的办法, 认为对“一把手”掣肘越多越好, 无助于社会的有效运行。向“一把手”赋予充分的用人权、决策权是必要的, 但前提是“一把手”的权力来自于他所行使和服务的对象。不改变“一把手”的权力来源, 又苦恼于“一把手”权力过大, 无异于授予“一把手”以不负责任的权力, 而又要他去负责任。这种难题是无解的。

第五, 进一步完善党务政务公开制度, 将党政“一把手”行使权力的过程最大程度地置于下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直接监督之下。为了更好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主体作用, 首先, 必须坚决实行党务、政务公开制度, 变“暗箱操作”为“阳光作业”, 增加“一把手”行使权力的透明度。其次, 建立便利、高效的举报机制, 健全干部监督信息网络, 设立干部廉政情况专用举报电话号码。对举报属实, 协助专职监督机构立案破案的个人, 要进行相应的奖励。再次, 切实保护举报人的权益, 对于违反《党内监督条例》规定, 工作玩忽职守, 泄露举报人情况及举报内容, 使举报人受到伤害的, 要追究有关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责任。

参考文献

“五大机制”保稳定 篇3

一、创建目标管理機制

从2005年起,社旗县委、县政府就把计划生育信访工作作为“一票否决”列入对全县15个乡镇的目标考核范围,通过层层签订信访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严格考核,兑现奖惩。该县规定:凡所属乡镇被国家、省、市通报的进京、赴省上访老户,一年内问题不能妥善解决的,对该乡镇当年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实行“一票否决”,直接纳入重点管理乡镇,同时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

此外,该县还实行了信访工作领导责任制。一是实行信访工作例会制。每月召开一次信访例会,县人口计生主管部门主要领导亲自主持会议、亲自问案查询、亲自督查落实。二是实行领导轮流接待制。每月1号、5号、10号、15号、20号、25号、30号,计生委党组成员接待上访群众,为群众释疑解惑。三是实行领导包案制。对上级立案和日常较重大的信访案件,由计生委党组成员实行“四定一包”,即定领导、定人员、定任务、定时间,一包到底,直至问题解决。四是实行领导阅批群众来信制。对群众的上访信和有关部门转来的上访信,计生委主要领导都做到认真阅批,定期督办,确保件件有结果。五是坚持领导干部下访服务制,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改进工作。

二、创建源头控制机制

创建源头控制机制,重点是抓好“四个结合”。

一是计划生育信访工作与政务公开相结合。为了从源头上减少信访案件的发生,该县统一制作了政务公开版面,将有关涉农政策、收费标准、生育证发放等政务公开内容,在全县15个乡镇244个行政村全部进行了公开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从源头上减少了信访量。

二是计划生育信访工作与党员干部的清理清查相结合。从2006年开始,该县连续3年开展了党员干部违纪超生专项治理活动,并把治理的对象延伸到了全县村组党员干部。据统计,3年来该县共清理清查违纪党员干部270多人,全部进行了党、政纪处理,大大减少了计生信访案件的发生。

三是与治理乱收费、乱罚款等违纪行为相结合。乱收费、乱罚款是导致群众越级上访的根源。为刹住这一歪风,该县加大了对乱收费、乱罚款的治理力度,清查出违规收费罚款事件65件,涉及金额22850元,已全部退还给群众。

四是履行职能与服务民生相结合。近年来,该县以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服务民生为切入点,大力开展上门随访、下村康检、妇科病普查诊治、学龄前儿童体检等服务,拉近了干群距离,化解了干群矛盾,消除了上访隐患。

三、创建超前防范机制

近年来,该县坚持预防为主,根据不同时期可能发生的信访问题和不安定因素,及早排查,及时解决,防患于未然,力争把矛盾和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有效遏止了信访量上升。

一是实行信访信息报告制度。全县244个行政村配齐了信访信息员,随时把信访信息报告给乡镇,各乡镇及时上报信访苗头及不安定因素排查处理情况。

二是建立主动排查制度。要求乡镇一周一排查,一周一上报;县级一月一汇总,一月一督办,并根据排查工作“纵到底、横到边”的要求,对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奖励措施的兑现、免费项目的落实等热点、难点问题,逐村、逐人、逐项排查,确保重大信访苗头和不安定因素的及时超前化解,实现了信访工作关口前移。

四、创建快速处理机制

对信访案件的快速处理和及时办结,是整个计生信访工作的核心。为了减少群众重访和越级上访,该县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立案、谁负责”的原则,要求承办人员在立案的当天,就要制订处理方案,及时进行调查了解,并在15个工作日内向上访群众反馈处理意见。凡工作拖拉,延误最佳时机造成重访或越级上访的,对承办人进行责任追究,从而大大加快了信访案件的办结进度。

五、创建部门联动机制

五大机制 篇4

长寿区五大机制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步伐

一是进一步建立健全促进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的部门分工责任机制。制定《重庆市长寿区促进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分工责任制》,建立责任分工、责任分解、责任考核、责任追究制度,形成区委、区政府统筹协调,区级相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和支持的民营经济发展新格局。二是进一步建立健全区级领导联系重点民营企业机制。制定《区级领导联系帮扶重点民营企业制度》,要求区级联系领导要定期或不定期深入企业开展调查研究,协调解决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三是进一步建立健全建立民营企业维权投诉机制。制定《重庆市长寿区民营企业维权投诉处理办法(试行)》,进一步加大对损害民营经济发展行为的查处力度,切实维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四是进一步建立健全建立服务民营企业发展的效能监督体系。进一步加大对部门服务民营企业的监督测评力度,组织民营企业代表人士参加区级部门“执政为民、服务发展”评议活动,要求民营企业代表人士评分权重不得低于全区测评总分值的30%,并适时公布测评结果,接受社会监督。五是进一步建立健全建立完善民营企业运行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制定《民营企业运行统计监测办法》,加强对全区民营经济运行及重点民营企业发展情况的调查统计和监测分析。

五大机制 篇5

【拼音】wǔ dà sān cū

【简拼】wdsc

【近义词】牛高马大

【感情色彩】贬义词

【成语结构】联合式

【成语解释】形容人高大粗壮,体格魁梧。

【成语出处】梁斌《播火记》:“猛回头,身后站着一个五大三粗的人,仔细一看是大贵。”

【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例子】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二卷第31章:“田福高五大三粗,也是个蛮汉,二杆子金强不敢顶嘴。”

【英文翻译】(of stature) short and strong

【产生年代】古代

家庭理财五大定律 篇6

掌握了这些定律,你的理财生活将变得简单!

4321定律

家庭资产合理配置的比例是,家庭收入的40%用于供房及其他方面投资;30%用于家庭生活开支;20%用于银行存款以备应急之需;10%用于保险。

72定律

如果不拿利息进行利滚利式的投资理财,本金增值一倍所需要的时间等于72除以年收益率。如果在银行存款10万元,年利率是3%,那末经过多少年才能增值为20万元?只要用72除以3得24,就可推算出投资银行存款需24年才能翻番。

80定律

股票占总资产的合理比重等于80减去年龄的得数添上一个百分号(%)。比如,30岁时股票可占总资产的50%,就是说在30岁时可以50%的资产投资股票,其风险在这个年龄段是可以接受的,而在50岁时则投资股票占30%为宜。

双10定律

家庭保险设定的适宜额度应为家庭年收入的10倍,保费支出的适当比重应为家庭年收入的10%。

三一定律

每月归还房贷的金额以不超过家庭当月总收入的三分之一为宜。

五大机制 篇7

河南省在投融资门槛、融资渠道、人流和财流积聚度、便利化环境等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一定程度影响了特色产业资源,运输物流、市场开放等优势的发挥。本文结合国家战略的实施要求和针对投融资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三点对策建议,包括实施备案制度,改善投资环境、改革企业准入制度,推进产业集聚便利化以及完善股权制度,扩大融资空间等。

1 实施备案制度,改善投资环境

1.1 实施项目审批备案制

首先,改革项目审批制度,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1]。根据需要尽可能地减少行政干预,让企业自己根据自身资本运营的需要来确定发行股票的方式以及规模,使企业的成长更好地适应市场的发展。

其次,外商投资广告企业项目备案制。在经济区申请设立外商投资广告企业,在航空港区、自贸区内的外商投资企业申请增加广告经营业务,以及在航空港、自贸区内的外商投资广告企业申请设立分支机构都由审批制改为备案制。

1.2 完善涉税事项备案制

完善“先备后审”制。“先备后审”制即涉税事项先备案后审核[2]。企业可根据审批备案目录自行判断哪些行政审批事项属于目录内的,即可在税务机关进行网上备案,办理完备案手续后即可依法享受相关的税务政策,随后,税务机关根据备案资料进行审核,再依照相关规定实施后续监督管理,因此,后续监管是重点。先备后审是管理职能向服务职能的重大转变,一定要把备案管理真正落到实处。增值税专用发票最高开票限额、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包括免税收入额、减计收入额、加计扣除额、加速折旧额、减免所得额、定期减免税、抵免所得税额等均可应用涉税事项网上审批备案制。目前,河南省已经完成涉税事项网上审批备案制。今后还应进一步整合涉税事项网上核准备案、免填单系统和电子档案影像系统功能。

完善网上自主办税制。纳税人通过网络系统平台进行网上纳税申报、代开小额发票、缴纳税款、涉税信息查询打印电子完税凭证等程序,完善网上涉税信息服务系统,纳税、认证、核准备案、发票管理、在线咨询、免填单系统,使其功能更齐全,信息更开放,效率更高。达到税企双方的公共需求,使税务征收更加集中实现纳税人足不出户、随时随地办理税务登记。网上自主办税制相当于进一步优化传统税务办理服务,进一步简化传统税务办理程序,节省税务办理时间。彻底改革传统的税务办理制度,把税务办理服务与公共信息技术紧密结合起来,促进税务办理网络化、现代化高速发展。在国税部门设立退税办理中心。

完善税务登记号码网上自动赋码制。税务登记号码网上自动赋码制即纳税人在办理税务登记时,税务机关通过工商、质监部门提供的一系列信息,由系统直接出码,纳税人无须经过提出申请、接受审核等步骤即可获得税务登记号码。这项改革简化了办税实体程序,提高了工作效率。今后还需进一步改革“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推进各部门信息数据共享平台建设。

建立纳税信用管理的网上信用评级制。纳税信用管理的网上信用评级制是对纳税人信用的整合分类划分的一种管理制度,是税务机构通过一系列信用信息平台,对纳税人的纳税行为信息进行信用评价,更加直观地纳税反映出纳税人的信用程度,有利于监管监督和行业自律。

1.3 改善企业标准备案制体系

1.3.1 完善企业标准备案制[3]。

企业标准备案机制的建立可简化企业备案流程,缩短企业备案周期。企业自主备案内容也可拓展到企业的文化、服务、信誉、管理等领域,在更广的范围内增强企业经营管理的便利化。

1.3.2 建立企业自我承诺机制。

目前,国家质检总局已经取消委托加工生产备案制。当企业经营的产品受委托加工生产许可制制度管理时,无须再让企业到质监部门备案,只需让企业按照相关的规定标注出来即可,这一举措将促进企业公共服务成本的降低和企业经营管理效率的提高。同时,应当建立企业自我承诺机制以确保企业生产质量和企业信誉,自我承诺机制要求企业对备案公示的标准内容实行自我承诺和建立自主检察管理机制。据此,可不断完善质量信用档案,提高企业商誉。

1.3.3 完善组织机构实时赋码制。

中小企业快速发展,时常出现办理业务申请组织机构代码证时的代码号短缺和等码现象,一定程度影响了工作进度。实行组织机构实时赋码制,在优化办理流程和完善业务实时赋码系统后,通过网上办理登记自动赋码,可缩短办理时间和提高工作效率。今后,还应在代码颁证服务工作、国家代码中心网络连接,代码受理工作可持续等等方面建立健全相关机制,为企业成长和发展提供便利化支撑。

2 改革企业准入制度,推进产业聚集便利化

2.1 推进“单一窗口”制度的建立和实施

为适应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推动国际贸易便利化发展,应建立和实施“单一窗口”制度[4]。该制度为参与国际贸易的各方,在单一窗口提供所有证件、标准信息和办理所有业务提供便利化支撑。

“单一窗口”制度的实施需首先建立“单一窗口”服务平台。该平台的功能主要包括三方面。首先,机构方面,“单一机构”即只需要一个机构来办理所有业务,此机构要具有其他涉及部门的所有职能才能完成。其次,系统方面,“单一系统”,该系统用于整合处理进出口贸易的相关数据和业务信息,供各部门、机构使用。其三,平台方面,“单一平台”,即各部门机构通过统一平台进行数据共享和交流完善,完善网络信息平台、数据共享平台、实现各部门电子信息数据的共享。很显然,“单一窗口”平台的建立和运行可保障“单一窗口”制度的顺利实施,达到提高业务办理效率、节省办理时间的目的。

2.2 推进负面清单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

所谓负面清单可以看成投资领域的“黑名单”。出现在负面清单上的行业、领域和经济活动均为禁止的活动。负面清单主要包括市场准入和外商投资两个方面。负面清单管理制的主要特点是领域禁止明确化、投资管理规范化和管理条例清晰化[5]。领域禁止明确化是指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以内的行业、领域、业务等,均不可进入。投资管理规范化是指负面清单上的外商投资准入规定是面向所有外商投资者的统一性规定。

管理条例清晰化是指负面清单上的所有管理条例均以清单的方式列出,所有不符合业绩标准、高管标准等一系列标准的外商投资都不能准入。目前,河南省已在一些领域试点试行“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改革,其改革成果的进一步推广,可对国家战略的实施和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3 完善股权融资政策,扩大融资空间

融资分为债权融资与股权融资两个方面。过去通过金融机构实现的债权融资不能满足当前经济发展的新需求,扩大融资空间还需要股权融资政策的确立和推行。股权融资可以降低企业及政府的资产负债率[6],优化资产结构,进一步释放债权融资的规模。股权融资是企业接受权益性投资,其表现形式是持有企业的股权,通过增资扩股的形式实现融资,是对债权融资的有益补充。完善股权融资政策,扩大融资空间需要金融环境创新和管理模式创新。

在推进金融环境创新方面,应在生态、机构、人才和企业四个方面进行制度优化设计。优化投融资的生态,吸引产业资金;提高对外开放程度,扩大金融机构;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招揽金融人才;出台金融鼓励政策,增加金融企业。

在推进管理模式创新方面应在体系化、便利化、平台化三个方面进行制度优化设计。首先,构建充满生机的现代创新体系,充分运用科技力量,形成五大国家战略规划相互融通、相得益彰的生动局面。其次,紧紧围绕国家战略实施,发挥独特优势,通过中原地区的空港、陆港、关区等对外开放性区域,促进国际化流通,使投资贸易更加便利。其三,借助国际多式联运平台和多元化贸易平台等对外开放性平台,深化机制体制改革。

4 结语

综上所述,河南省五大国家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需要克服基础支撑力、科技创新力、开放协作力、经济竞争力以及产业集聚度、结构优化度、资源效用度等方面的薄弱环节,通过一系列的创新性活动,改革投融资机制,建立强大的投融资动力引擎是其关键举措之一。本文对国家战略实施中的投融资机制创新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提出了完善备案制度、改革企业准入制度和完善股权融资政策等三个方面的对策和建议。以期通过这些投融资机制创新举措的实施打造更加良好的投融资环境,使五大国家战略在充满投融资创新动力的新平台上中协同促进,共同推动河南省社会和经济发展再攀新高。

摘要:本文在简要分析河南省五大国家战略实施中的现实问题基础上,针对投融资现状和问题,在创新备案制度,改善投资环境;改革企业准入制度,推进产业聚集便利化,以及完善股权融资政策,扩大融资空间等方面提出机制创新对策建议。

关键词:国家战略,投融资,机制创新

参考文献

[1]蔡琳敏.惠州大亚湾开发区企业投资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5.

[2]杨攀.涉税行政审批与备案的改革边界探讨[J].税收经济研究,2015(4):63-68.

[3]董欣.食品安全企业标准备案制度的博弈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36):3-6.

[4]徐晓菁.建设单一窗口式的通关模式思考[D].上海:复旦大学,2011.

[5]罗琮.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研究[D].石家庄:河北经贸大学,2015.

五大机制 篇8

自1999年12月北京市委八届四次全会决定实施“首都二四八重大创新工程”(以下简称“二四八工程”)以来,二四八工程取得了重大进展,已经成为集成首都科技资源、提升首都核心竞争力的旗帜,推动全市科技工作取得了重大进步,对首都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6年来,北京科技管理工作和科技发展思路发生了许多深刻的变化,这其中既有根据新形势的变化而对原有思路的进一步深化,也有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而作出的创新。分析近几年来科技工作思路发生了哪些深化与创新,对于我们紧密围绕国家和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政方针,把握北京科技工作的发展脉络,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北京科技工作思路的五大深化

这里所述的“深化”,是指根据新形势的变化,对过去已经提到过的概念、思路与方法进一步加以强调,或者充实和增添新的内容,使原有的概念、思路与方法更加丰富与完善。

对创新体制的认识不断深化

在我国,“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一个提出了很多年的命题,譬如“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体系,建立和完善企业技术创新机制,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等等。但是多年来,人们对“技术创新主体”的概念、内涵和目标的认识还比较模糊,虽然人们已经意识到企业是理所当然的创新主体,然而,多年以来科技工作的思维习惯和管理行为所造成的“惯性”比较大,人们对于创新内涵的认识处于混乱之中。因而,“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的导向在实际工作中体现得并不充分,导致在科技经费投入、产学研合作机制、共性技术服务、核心技术积累、技术标准支撑等方面偏离了以企业为主体的轨道,而进入到以院所、高校为中心的范围之内。由于高校、院所与企业在创新成果的转化上信息严重不对称,存在结构性的供需矛盾,导致院所、高校的科研成果要努力地通过应用和推广,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但是由于大多数科研成果与企业的应用需求脱节,成果转化工作非常艰难。有统计结果显示,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率不到10%,症结就在这里。

在深刻认识到科技与经济脱节的症结以后,2003年市科委明确提出了“一个转变”,即实现由院所、高校为中心的技术主导型的创新体制向以企业为中心的市场主导型的创新体制转变,以企业为主体选择重大研发领域和研发项目,以企业为中心完善产学研结合的新机制。

对需求导向的认识不断深化

我国早就提出了“科技进步要面向经济建设,经济建设要依靠科技进步”的科技工作方针。北京市也明确提出,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必须从体制改革入手,激活现有科技资源,从市场需求出发,强化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科技资源、引导科技活动方面的基础性作用。这实际上已经体现了科技发展的市场需求导向。

但是,为什么多年来“科技与经济脱节”的现象比较严重呢?原因很复杂,其中的一个关键原因是,人们长期以来把科技当成是自我循环的一个体系,科技工作主要面向科技界,过分强调科技的“自我性”和“独立性”,没有将科技当作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有,以前人们没有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考虑如何更好地发挥科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通过深入分析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关键需求,以及今后首都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市科委提出,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市场导向型的创新机制,并明确提出了“需求导向”,作为北京“十一五”时期科技工作方针之一。“需求导向”就是要以首都经济结构调整、增长方式转变、走高端产业发展之路、实施首都创新战略、建设“创新型城市”、提高城市管理现代化水平所提出的科技需求为导向,制定科技计划,引导市场资源,推动科技在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得到提升,在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水平得到提升,在“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进程中发挥核心主导作用。

对利用科技资源的认识不断深化

前几年,北京市为推进首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提出要通过整合首都科技资源,充分发挥科技资源优势,形成以创新为总体目标的交流渗透和协同互动的区域创新网络。二四八工程在6年来的实施中,形成了“开放性”的显著特征,凝聚了各方的积极性,广泛动员和发掘各类创新资源,中央与地方资源开始融合,合作呈现良好态势,国际资源、民间资源积极融入北京发展,开始形成各类资源汇聚北京的局面。

但是,由于人们对科技资源的认识不尽全面,在如何利用科技资源方面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第一、科技资源在体系内运行的现象仍然比较严重。

第二、在科技管理工作中,重视科技资金的投入而忽视科技资源的集成和充分利用;重视科技研发产生的成果,忽视科技研发成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重视科技资源的微观管理,忽视与有关政府部门、区县的资源整合,协调集成。

第三、城区与郊区县之间在科技资源的分配和利用上不平衡,存在比较严重的“科技资源鸿沟”现象。

针对上述问题,北京科技管理部门形成了三点认识:一是区域的发展必须依靠本地区的特色资源,特色资源的合理利用是区域发展的关键,特色资源的溢出是带动区域发展的基础。二是科技体制改革是变科技资源优势为竞争优势的最重要的动力。三是北京实现快速发展,必须更加充分地开发利用科技教育资源,坚持体制创新,走特色发展的道路。

结合以上认识,市科委实施了以下几个主要措施:

第一、加强科技创新资源向郊区县的辐射和扩散,实施“涌泉行动”,促进以中关村为核心的城区创新要素和成果向郊区县强力辐射,促进区县进一步转变观念,提高对利用科技创新提升区县竞争能力的感受和认识,推动科技创新与区县发展的全面融合。

第二、实施了“科技进步促进区县发展”主题计划,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在北京新的总体规划的指导下,根据各区县间的资源优势以及功能定位,通过“技术扩散”、“辐射效应”和“产业关联”来促进各区县协同发展。

第三、引导企业正确认识“占有资源”和“使用资源”之间的关系,鼓励和支持企业充分利用北京丰富的科技教育资源,提高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对科技管理方式的认识不断深化

长期以来,科技项目管理是科技管理部门主要的工作,工作对象主要是高校和院所,而且工作人员在科技项目管理方面已经做到了“得心应手”,对项目管理的流程和细节已经非常熟悉了。但是,在政府精简机构、人员分流的情况下,科技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整天忙于事务性的项目管理工作,只顾“低头拉车”,在组织科技项目时对宏观层面的形势把握不够。

但是,在新的形势下,科技管理部门工作人员要进一步转变角色定位和思维方式,要努力转变为学习型、策划型人才,考虑问题的角色和层次也要相应发生改变,要在“使科技更好地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这个大背景下来考虑问题和开展工作,既要“低头拉车”,更要“抬头看路”。

为此,这几年来,市科委在科技项目管理方式上的认识深化和工作转变,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第一、科技项目管理增添了新的内容。新形势下科技管理部门转变管理方式,并不是要弱化科技项目的作用,而是给科技项目管理增添了新的内容与要求。

第二、科技项目管理不是最终目的。科技管理要从具体的科技项目中跳出来,摈弃“为管理而管理”的思维,要善于综合运用政策、项目、资金等多种手段,整合科技资源,吸纳和集聚广泛的社会资源,并引导其服务于首都的现代化建设。要在科技项目的策划、论证、实施、宣传推广的全过程中,贯穿“引导和集成各方资源服务于首都发展”的理念。

第三、科技工作的主要对象由高校、院所转向企业。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努力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促进科技应用部门更好地利用科技资源。

第四、科技项目和科技政策的联系更加紧密。改变“科技项目与科技政策相互分离”的现象,市科委更加关注通过科技项目来了解问题,最终提炼到政策层面。

第五、建立协调互动的网络型科技管理体系。市科委在工作中更加强调与其他委办局、各区县的协同与配合,“甘当配角”与“主动出击”并重,这实际上体现了科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对科技管理部门职能的认识不断深化

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公共管理、社会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四项职能,政府职能转变就是要全面实现从“全能型政府”向“有限型政府”转变,从“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但是,在实际生活中,转变政府职能更具体地被理解为: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或取消行政审批事项;改进服务态度,提高办事效率;关心人民群众生活,多为人民群众办实事;政府不直接干预市场,不再干预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等等。

市科委认识到,科技管理部门的工作除了科技奖励、科技保密、科技统计、与科技相关的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科技经费管理等工作以外,其更重要的职能应该是:进一步理顺政府和院所、企业、高校的关系,确立企业创新主体的地位;重点研究和制定科技发展战略,组织编制各类科技发展规划、计划;从行政手段、直接管理为主向以经济政策、法律法规和间接管理为主转变,成为制度的供给者和政策、规划的制订者;从管理政府科研机构、科研项目和科研设施为主,向促进全社会公民科学素养的提高,增强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转变。

为顺应政府职能转变的趋势,市科委建立了“资源科委”的理念,并将建设“资源科委”作为转变科技管理部门职能的重要手段。“资源科委”立足于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的产学研结合的创新机制,调动各方积极性,充分发挥丰富的科技教育资源优势,使用、凝聚和涵养各类资源,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北京科技工作思路的五大创新

这里所述的“创新”,是指在继承和深化的基础上,根据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需求以及科技工作面临的新任务,提出了全新的概念、思路与方法。

提出深化“首都二四八重大创新工程”的重点和思路

2003年,市科委全面、科学地总结了二四八工程实施3年来的进展,并开展了深入的思考,提出了未来3年深化二四八工程的重点和思路,即“一个转变,两个加强,三大行动”。“深化二四八,实施一二三”成为2003年以后北京科技工作的主线和脉络,对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发挥科技在“五个统筹”中的作用,进一步拓宽以科技资源促进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道路,起到了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

实施科技工作八个主题计划,建立“主题引领、领域支撑”的新型科技计划管理体制

2005年,市科委为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大力加强基础工作,启动了“科技工作主题计划”,作为“深化二四八,实施一二三”和建设“资源科委”的重要措施。

确定首都创新战略的具体内容

市科委提出,今后北京的科技发展,要大力实施以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为核心的首都创新战略,即“一条主线,两个支点,三大行动,四项突破”。

一条主线: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两个支点:建设国家知识创新高地和技术创新源泉。

三大行动:重点实施促进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 “引擎行动”、实现区域协同发展的“涌泉行动”和推进首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技奥运行动”。

四项突破: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创新机制、依靠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用科技手段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等四个方面。

提出“创新型城市”的丰富内涵

为贯彻国家的自主创新战略,北京市在全国率先提出了“创新型城市”的建设目标,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北京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发挥中关村科技园区在首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的带动作用,优化自主创新的体制和政策环境,大力培养富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市科委根据北京丰富的科技资源优势,将高端辐射作为“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最核心内涵,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四个内涵与目标:

第一、高端创新。在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等方面拥有领先、强大的创新成果的产出能力,成为全球创新体系的重要节点。

第二,强劲辐射。发挥有力的创新成果的辐射能力,所产生的大量新知识和新技术将以创新服务和高端产品的形态充分地服务全国乃至世界,带动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三,产业提升。以创新为特征的“高科技含量、高增值性、低能耗、低污染”的产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大幅提升。创新型服务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高端,成为首都经济核心支柱产业和经济结构升级的动力。

第四,环境优越。具备保持长久创新领先能力的机制和环境。吸纳和凝聚全球创新资源,各类创新要素与市场良性互动。

从推动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来界定科技发展目标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作用,已经从后台推动发展为前台引领。市科委注意并分析了这种趋势,从推动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高度来界定“十一五”时期的科技发展目标,即北京的科技发展要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目标,实现“五个提升”:第一、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得到提升。第二、科技在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中的引领地位得到提升。第三、科技在城市管理和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应用水平得到有效提升。第四、北京为全国服务和与全球资源对接的能力得到提升。第五、科技持续发展水平和创新能力得到提升。

北京科技发展思路的框架内容

分析了3年来北京科技工作思路的五大深化与五大创新,我们就可以非常清楚地勾勒出北京科技发展思路的框架,形成了非常清晰、完整、涵盖“目标—方针—战略—思路—措施—核心—保障”各层次的内容。

北京科技发展思路的框架内容如下:

目标:建设创新型城市

方针:需求导向、机制领先、凝聚资源、高端辐射

战略:首都创新战略

思路:深化二四八,实施一二三

措施:科技工作八个主题计划

核心:变科技资源优势为首都发展的竞争优势

保障:转变政府职能,建设资源科委

我们相信,在新时期北京科技发展思路的指导下,北京科技工作必将迈上一个新台阶,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引导作用。

五大体系汇报材料 篇9

公司全面贯彻落实五大体系,我工段认真部署安排,全面做好五大体系的推动工作,结合各项工作的进展情况,根据五大体系文件的贯穿,现将我工段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1、根据集团公司、股份公司对2012年全面预算“五个体系”的总体要求,结合分厂实际情况对工段的各项指标根据 “五个体系”进行分解。

2、修订完善班长、班组生产经营责任书。把各班组的指标落实到个人头上,坚持“五个面向”、“两个扎根”、“三个对标”的总体要求,全员管理、自我约束、全方位、全过程参与,做到千斤重担人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标,以确保预算指标的完成。

3、进一步发动员工增强对“两制”的认识,形成压力层层传递、责任层层落实,真正把市场机制,成本、利润管理,考评机制引入到各个工序,使“两制”在工段、班组、岗位落地生根。

4、扎实推进,掀起宣贯热潮。我工段成立了“五个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组员为正负段长,各带冷班班长。通过召开多次宣贯会,全面深入学习传达《全面预算管理“五个体系”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依照“五个体系”具体要求,制定经济指标和重点工作的措施及实施办法,将“五个体系”内容细化、量化、深化,把指标层层分解到班组,责任层层落实到个人,营造出“压力层层传递、指标层层分解、责任层层落实、活力层层激发、绩效层层考核”的良好氛围。

元月份我工段开门红综合考评得分为:93.9755分。根据五大体系的评价体系评价,我工段得分在90-100分之间,属于评价良好,发放绩效奖金的105%。元月份我工段人均收入提高121.39元。充分提高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元月份各班组物料消耗有所减低,维修班物料消耗升高。后期,我们将继续贯彻五大体系精神,将各项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个人,控制物料消耗,降本增效。

通过1月份“五个体系”试运行后,对整个运行过程进行了总结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跟踪体系不完善,跟踪的方法仅限于现场监督检查,不能很好地反映出管理的真正水平。

2、对管理指标的执行力上不够严谨,具体反应在个别员工对自己的指标不太清楚,具体操作和预防措施上随心所欲,不能严格按指标要求执行。

五大建设简介 篇10

总 体 思 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县委提出的“五大建设〃三新岚县”目标任务,全力实施“12345”发展战略。即:围绕建设特色城镇化、富裕新农村、和谐东村镇这一目标;突出矛盾纠纷化解和城乡统筹发展两个重点;采取解放思想、创优环境,党建统领、强化基础,规范管理、创新机制三项措施;狠抓三产服务、基础设施、特色城镇、文明和谐四项工作;全面推进大项目、大生态、大教育、大环境、大民生“五大建设”,快速提升镇域经济发展水平,努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目 标 任 务

大项目:以城中村开发改造为重点,稳步推进特色城镇化。一是要全力支持配合好15个县重点城建项目的实施;二是争取东村商贸城建设工程、新建路东延及向阳小区建设工程、北村西窑上旧村改造工程、西村安居工程、坡上新农村建设工程等5个特色城镇化项目启动开工;三是完善北盛、东欣、高鑫三大市场,力争全部投入使用,在特色城镇化和三产服务业上争创全市一流。

大生态:以造林绿化为突破口,搞好城乡生态建设。重点开展了龙凤生态公园景区绿化、县城东出口绿化、东村桥北街两侧景区绿化、坡上东村沿209线环城绿化、北村上明河景区绿化、翟家沟3千亩经济林、东阳涧千亩苗木基地、三千亩退耕还林补植补造、村庄和通道绿化18.5公里共九大造林绿化工程,全镇森林覆盖率提高3%以上。

大民生:以基础设施、产业培育、扶贫开发为主抓手,进一步推动新农村建设。完成北村至新安城区4公里和西村至上天洼8公里道路铺油工程;解决西村、南白等8村6500人的安全饮水问题;25个行政卫生所基本服务和村文化活动场所全覆盖。产业培育以发展城郊经济为主线,突出抓好东阳涧、北村3000亩苗木基地建设和翟家沟流域5000亩核桃经济林区建设。

大教育:一是以校舍安全工程为契机,全力配合好县两所新建中学、两所寄宿制小学,实施各村校舍维修改造工程,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二是以科技培训、法制宣传、弘扬岚县精神等为内容将农民教育培训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提高农民素质,倡导文明新风。

大环境:一是开展环境卫生文明创建工作,重点在乱点整治、长效机制的建立健全上下功夫,力争实现“五化一管”。二是以平安东村创建为抓手,全力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三是以“四议两公开”活动开展为突破口,着力营造廉洁高效的政务村务环境。

主 要 措 施

1.夯实基层基础,强化党员队伍管理,着力打造一支素质优、作风实、本领硬的党员干部队伍,为“五大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政治和组织保障。

2.细化量化目标,分解职责任务到片到村到人,将“五大建设”贯彻到底,制度化实施、目标化管理。

发挥魅力五大招 篇11

吸引上司注意

你的工作表现很好,但是,上司只注意你的男同事,一点都不注意你,而上司的上司对你更一点印象都没有。请问,你表现给谁看呀?什么时候才能轮到你升职加薪呢?

说实在的,你要大展身手,得争取上司的支持,以及上司的上司的注意,这样对你的事业发展才有利。

如果你的上司、上司的上司都是男性,要吸引他们的注意力,除了具备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之外,合适又性感的穿着绝对是引人注目的法宝。一件能充分显示线条美的裙子,或是略显性感的短裙套装,加上摇曳生姿的高跟鞋,浓淡合宜的化妆,既有女人味,又不失端庄。

不过,切记!你的目的是要你的上司、你的男同事、你的客户欣赏你的穿着品味,喜欢你,并认真看待你的工作能力,而不是要他们把你当作性感尤物,或是产生性幻想。

一旦你的穿着打扮给人留下深刻而良好的印象,许多契机就会自然产生。

2、聊他感兴趣的话题,建立异性友谊

让男同事注意你,甚至喜欢你,绝对好处多多。当他们喜欢你时,你在工作上的各种困难自然就会因为有人帮忙而获得解决。不过,可不是要你没事就和男人打情骂俏,而是要你保持幽默感,脸上时时带着笑容,让男同事了解你,欣赏你的魅力。

要获得男同事的友谊,方法之一是挑对方有兴趣而你又有所认识的话题,例如,甲A足球赛的赛情如何、汽车展销会的新型汽车有哪些、哪家酒吧的情调最好……

另一个和男士建立友谊的方法是,和他们保持礼貌性的肢体接触。这里指的可不是性接触。例如,开会时你可以坐在想建立友谊的对象隔壁,在适当的时机偶尔拍拍他的肩膀,表示支持和鼓励。研究显示,身体的接触是拉近人与人之间距离的最好方法。让他成为你的朋友,就算他不能成为你的助力,起码不会成为你向上爬的阻力。

3、温柔幽默的话语,融化男性脾气

女人娇媚和温柔的特质,在面对冲突时是最好的润滑剂。当你和办公室的男同事意见不一致时,先别急得脸红脖子粗,应该保持风度,维持笑容,气定神闲,甚至可以摆出一副低姿态来化解僵局。

此外,女人应培养幽默感,因为在适当时机加入适当的幽默,不但可化解僵局,也可以消除双方的紧张和压力。尤其在职场上,男人免不了说些“男性笑话”——和政治、时事、两性有关的笑话,如果女人也能在不失矜持的情况下运用,是在紧张的谈判中致胜的重要因素。

4、适时的赞美鼓励,突破对方防线

男人喜欢被女人赞美,你可别辜负女人擅于甜言蜜语的才能。当你觉得某位男同事表现突出时,大方地说出你对他的钦慕,例如“你真行!”“你怎么办到的?”“令人难以置信”之类。这样的语气,能给对方极大的激励和勇气,赢得对方的友谊。

千万别吝于赞美,男人的自尊在女人的恭维后将变得更具信心,更勇于付出。你对他们评价越高他们表现得越好,还会乐于为你提供种种服务,例如送你一程、帮你拿资料等等,使你在工作上增加一份助力。

向男同事讨教,也是提高男性尊严的好方法。男人绝对乐于为你解决任何问题,他们喜欢扮演照顾人的角色,当你征询他们的意见时,他们觉得被需要、被敬重,也就乐于提供各种意见,而他们的建议常常真的很管用。

5、控制眼泪和情绪,赢得男性尊敬

在一个以男性为中心的职场上,女人要建立个人的工作风格,既不太男性化——冷酷、倔强、果断、积极进取,也不太女性化——柔弱、情绪化、被动、犹豫不决,并非一件容易的事。

许多男人对职业女性的看法是,她们不懂得控制自己的眼泪和情绪。女人过于直接地表达情感,会使男人感到不舒服,认为女人无法自我控制,所做的决定不值得信任。

如果你想大声哭,你有权力这么做。然而,要注意的是,应在何时何地何人面前放声大哭。若能在适当的时候、适当的男性面前运用“泪弹”,含泪欲滴,嘤嘤哭诉,或许更能博取同情,达到自己的目的!

假如你想要干一番事业,又不想被男人看穿底牌,你就应学习控制情绪和眼泪,勇敢面对失败和压力,这样才能赢得男人的尊敬。

以上五大攻心术,和你共勉之。

上一篇:团员对照检查1500字下一篇:农村未来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