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中的创新教学

2024-11-08

新课程中的创新教学(精选8篇)

新课程中的创新教学 篇1

遂溪县下六中学

郑旺权

新课程中的创新教学

关键词:历史教学培养创新实践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正如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他又强调说:“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江主席的讲话,对我们在教学工作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那么教师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呢?本文将结合三年多以来我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一点点经验,着力探讨新课程实施后如何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一、中学历史课创新教学的目标是什么?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去进行创新教育,首先必须弄清自己进行的活动的目标是什么,这样才可以去进行教学活动。

(一),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也称创新意识。

只有在强烈的创新精神的引导下,学生才可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树立创新目标,充分发挥创新潜能,释放创新激情,进行创新活动。这是历史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基础。

(二),要培养学生形成创新思维。

这是学生正确分析新情境、解决新问题,并将此迁移到学生新知识的过程中,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的保证。在历史学科教学中,要求贯穿以具体的尽可能完整的历史材料为依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科学、准确地解释历史现象,分析历史事件,评价历史人物,认识和把握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史为鉴,以古鉴今,回答和解决社会现实问题。这是历史学科所独具的一种创造性思维能力,也是历史学科能力的核心。

(三),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这是反映创新主体行为技巧的动作能力,是创新活动的工作机制。对中学生而言,主要体现在自学、探究、表达等方面,有效的预见性和主动参与性是创新教育作用于学生的两大特征。因此,中学历史教学首先要注重以基本技能为中心的学科能力和学习方法的训练,发展其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形成独特的知识结构,并运用它来创造性地获取信息和解决各种问题。如自学能力就是学生获取知识最基本的能力,是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能力,是知识经济对终身教育的基本要求。

(四),要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

这是创新活动的内在动力机制,是创新活动成败的关键,它集中地体现为强烈的创新动机、执著的创新情感、顽强的创新意志、持久的创新毅力、勇敢的创

新行为和良好的人格特征。也就是说创新人格特征。也就是说创新人格是形成和发挥新能力的底蕴。其中,创新情感尤其重要,历史教学中的创新,并非是纯粹的智力活动,它还需要以创新情感为动力,如远大的理想、坚强的信念、强烈的创新激情等因素,创新正是产生于激情驱动下的自觉思维和活动。

二、中学历史课为什么要进行创新教学?

(一),《新课程标准》要求进行创新教学

《新课程标准》要求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坚持学生中心论。传统的教师观念中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进行的。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老师布置作业学生做,学生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着教师这个轴心转。这样,教出来的学生呆板一个模式,无创造性、无进取心,显然,传统教育存在着弊病。现代经济以现代科技为支撑点,现代科技的本质是创新,是以创新型人才为支撑点的。同样,任何高明的教师都不能代替学生的学习。教师要自我革命,从组中心的圈子里条出来,转移带以学生为中心上来,把课堂还给学生,还给学生学习的权利,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自由愉快的学习。

(二),素质教育需要创新教学

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适应当代社会需求的创新人才,历史教学创新所追求的也是培养创新人才。人是在创造活动中并通过创造活动来完善自己的,要使学生具备创新的基本特质,教学必须是具有创新性的教学,通过不断追求的,不断探索的教学实践,是最终使学生成为具有不断追求、勇于挑战和富于自主精神的创新性人才,这必须重视历史教学中学生的个性发展,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培养创新教育有密切联系。因此。素质教育的重点,就是要把创新教育贯彻落实带教育教学全过程中去。实施创新教育,转变教育观念是关键。

三、中学历史课如何进行创新教学?

(一),教师教学理念要更新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教师首先要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正确的教育观念确立了,思路就会清晰,教育的机制就会灵活,才可能是真正的素质教育,才可能是真正的创新教育。教师只有终身学习才能充实、完善智能结构,才能日日见新,才能做一名创新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改变传统教学中单一由教师向学生发射信息,独占课堂代替学生思维的局面,把整个教学过程变成培养学生创造良好的探索情境,鼓励学生不因循守旧,敢于创新。学生能够做到的尽量让他们自己去做,教师起指导导、点拔的作用。要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教师教学教法要更新

1、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创新意识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因为疑问能使学生产生认知冲动,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在这个过程中才可能实现创新。可以这样说,创新始于“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最能体现创新教育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创设教学问题情景,通过不断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变化过程,以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思维,激发求知欲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现实教学中,大多数学生受传统的教学方式的影响,学习中仍以知识记忆为

主,教师让做什么就做什么,由于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被动地学习,便无疑可问。即使有疑问,也不敢提出来。因此教师应热情地鼓励每位学生大胆质疑问题,给学生质疑的机会。例如在讲1929-1933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时,我就问学生有没有想法。有同学就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罗斯福不进行新政,美国会不会走上法西斯道路?”对于这一问题,我并没有立即就下结论,而是让学生们去思考讨论。学生在热烈讨论后各自得出了自己的认识,这一问题的弹性解决不但有助于学生学好以后的内容,而且激发了学生探究、思索、寻找问题的兴趣。教师还要认真对待学生的问题,对提出的“问题”,不论多么肤浅或异想天开都不能嘲笑。不能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去对待学生的问题,要创造民主气氛,杜绝从言语上或行动上挫伤学生的积极性,防止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火花。对于那些敢于发表反驳教师意见的学生更要加以表扬。即使他的观点是错的,也要先肯定他的勇敢,然后再和学生一起讨论来加以引导。切不可由教师一个人说了算,强行要求学生对老师的观点深信不疑,按老师的思路思考问题。

同时教师还要做好示范促进学生质疑,并且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让学生了解从哪些方面质疑。教师在适时解答学生疑问的同时,应鼓励学生通过阅读参考书,查阅工具书,上网或相互研讨等方法自行解决问题。针对学生的创造性解答教师也要及时加以鼓励,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学会质疑的方法,而不至于无疑可问。

2、变教案为学案,创新教学方法

历史学科教学方法的选择必须符合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必须符合学生的实际。但传统教育片面强调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老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虽然也讲究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但学生必须按照教师设计好的计划、方法、步骤去学习,以完成教师制订的学习目标。创新教育则要求教师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参与到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教师的教只能作为一条辅助线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使学生具有学习的热情,积极主动地学习。

因此教师应从备教案转变为备学案,既要有教法,更要有学法;既要有教师的教学过程和活动,更要有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活动,教与学两条线齐头并进。教师在设计学案时,只需突出基本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步骤,介绍观点方法,无需涉及具体的细节。我们可以把教学内容设计成“自学方案”,这样学生动脑动手的机会就多了,创新能力的空间就大,从根本上克服了“满堂灌”,也能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例如我在讲《美国南北战争》时就这样来设计的学案:首先让学生围绕以下的问题自学本节内容,①历史知识的回顾?美国独立战争有什么影响?并出现了哪个人物? 新知识的开拓:那么美国南北战争又有什么影响?又出现了哪个人物? ②美国南北战争导火线是什么?③美国南北战争的转折是什么?然后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让学生自由讨论这些问题,我只是在重点问题或者说是学生争论不出结果的情况时才加以点拔,又比如引导学生把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做对比,得出认识,最后通过练习来检验学生掌握的情况。实践证明采用这样的方法,学生就拥有较多的时间,有了更多的思考讨论的机会,学生自觉地成为学习的主人,提高了教学效果。

3、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创新能力

某心理学专家在研究了多年高考情况后指出,学生在考试中的失误往往不是知识有缺陷,主要是学习方法上的失误。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也是难点之一就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应是认识活动的主体,只有学生积极地能动地参与,凝聚于知识中的智力因素才能转化为个体的创新能力。从学法指导入手,强调的是“发现”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获得结果,强调的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形成探究精神,这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法指导,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会学习。

(1).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习兴趣。求知欲是一种心理现象,是理智感的一种。对科学知识的热爱,对真理的追求,对缺乏可靠论据的怀疑,对尚不理解问题的探索,都是强烈求知欲的表现。学生的求知欲强了,学习兴趣也就更浓了。那么,如何去刺激学生的求知欲呢?创设一些问题情境既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又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由被动听课变成主动求索,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则起主导作用。

(2).端正、利用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在动力,激发动机光靠空洞的说教不行,依靠诱发兴趣也难以持久生效;关键在于引发学生的“自我需要感”,这正好是发挥了历史学科的特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史实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3).通过历史事实的对比,点燃学生的创新之火。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对中外文化和科学发展的历史与现状进行对比分析。如讲“四大发明”时,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中华民族是富有创造性的民族,在古代,我国的科技成就有许多居世界之最.特别是四大发明,令我们为之自豪。到19世纪我们却挨打了,落伍了,西方却参与我们火药配方创制成TNT炸药,制成火力威猛的枪炮,不但摧毁了欧洲封建,而且打开了清朝的国门;用指南针的原理创造了先进的罗盘针,装备军舰对外侵略扩张;在中国印刷术基础上首创古登堡印刷机,使传教士们得以有大量的宣传品撒向神州大地。这是为什么?原因很复杂,但也与我国的创新机制受到晚清统治者的遏制有关。通过对比,使学生认识到“不创新就会被动、受穷、挨打”,从而点燃学生的创新之火。

(4).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创造良好的问题意识环境,让学生提出不同的看法、见解。学生具有一定的问题意识,能否表露和发展,取决于是否有一个适宜的环境和气氛。教学活动应充分爱护、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让他们积极思维。同时,在教学中,对于学生在探索时那种“违反常识”的提问,在争辩中某些与众不同的见解,考虑问题时“标新立异”的构思。以及别出心裁的想法,哪怕只有一点点新意,都应充分肯定,并对其合理的、有价值的一面,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扩大思维中的闪光因素。学生的探索精神往往是出自于敢于提出问题、发现矛盾,为解决矛盾寻找突破口,探索的过程也往往是思维创新的过程。

(5).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爱因斯坦提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首先要使学生从广度和深度两方面学好基础知识,用历史上一些具有丰富想象力而做出重要贡献的历史人物事迹教育学生。

(6).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源于实践,实践活动是学生进行创新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创新能力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在一种适合的学习环境和实践活动中不断偿试、大胆实践培养起来的。如在学习世界史的相关内容时,可创设条件,让学生开展诸如“如何评价拿破仑?”等辩论会。师生之间、学生相互之间在民主平等教学氛围下,进行讨论、探究,交流观点,从而达到培养创新思维和能力的目的。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引导学生用历史的眼光去看待和评价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

4、强化思维训练,培养创新品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多种思维的训练,就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有类比思维、联想

思维、辐射思维、逆向思维、辩证思维等多种训练方法。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采用多种方法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1)、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在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时仅靠教材中的材料还不够。这时教师就要想办法向学生提供一些新的材料,创设新的情境,引导学生去思维。例如在讲到巴黎和会时,我出示了这样一段有关五四运动的材料:然后让学生去思考,发表自己的观点。学生在经过认真思考以后,都纷纷发表了观点,(2)、挑起新争论,激活新思索。在教学中引入讨论,甚至是辩论,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起到教师讲解所起不到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挑起争论,让学生去讨论,只要有教师的正确引导,就不必担心学生会越辩越糊涂。例如在世界现代史教学中,我设计一辩论题目:“战争与和平谁是历史的主流”,然后把学生分成正反两方。正方观点是“和平是历史的主流”,反方的观点是“战争是历史的主流”。要求每个学生都按题意写成辩论稿并上交。我看完并批改后,把稿子发回给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互相补充完善本方观点。正方和反方各推举4名代表,在班上进行辩论。其程序是:各自陈述意见→自由争论→归纳总结。最后由老师进行裁判并具体分析双方的辩论得失。这种讨论具有竞争机制,适合学生的特点,他们为了驳倒对方,翻阅了很多书,讨论的场面十分热烈。事实上历史上有很多问题可以去辩论,我们教师不妨有意识地让学生去围绕这些问题去争论,这样能激发学生兴趣,更有利于历史教学的开展。

(3)、换个新角度,引发新思考。历史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地去认识问题,而不要仅停留在课本知识中。这样就能不断让学生去思考问题,从而开拓自己的思维。例如在讲到19世纪40~60年代的清王朝的统治时,大多数学生想到的就是腐败无能,但我让学生从探索方面去考虑时,很多学生就又想到了清政府政策的调整(洋务运动)等,从而对清政府有了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

(4)、介绍新观点,拓展新思维。在历史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入最新的史学研究的成果,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同时在对新观点论证中也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而发散性思维在创造性思维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例如在讲述中华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背景时,我介绍了现在史学界对“明清时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对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作用”的争论,并让学生对此进行讨论,让学生在争论中拓展了自己的思维。再例如我在讲《新航路的开辟》时就有意识地介绍了对“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认识”,然后让学生对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进行评价。学生在课堂上争论后还意犹未尽,课后又去找资料。

总之,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主旋律,而课堂教学是创新教育的主阵地,在新课程实施的今天,我们教师要实现教育观念的完全转变,着力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

新课程中的创新教学 篇2

一、落实教育理念, 强化高效课堂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积极探索, 勇于创新, 牢牢把握新时期, 生产、生活知识的需要, 让学生在新思想、新方法、新内容、新技术和新信息中汲取养料, 获取知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培养学生成为具有求知能力, 生存和发展能力的好学生。在教学中激起学生的共鸣和高度的求知欲, 使学生在课堂上体验积极向上的人生, 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使整个课堂教学高效化。如:在酸、碱、盐的学习中, 向学生介绍, 在生活中, 我们厨房食用的食醋、食盐、纯碱;建筑上用到的生石灰、石灰水, 石子和沙子;洗衣用到的洗衣粉、洗涤剂等等, 都与我们学习的化学知识有关。并适时地向学生介绍亚硝酸盐对人体的极大危害, 让学生注意平时饮食卫生;并向学生介绍电池中汞盐、铅盐等重金属对地下水和土壤的污染, 让学生注意环境保护。联系到生活中处处涉及化学知识, 让学生认识到学好化学, 能够更好地提高生活, 能够更好地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化学的必要性, 感受到自我的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从而达到了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二、探索课堂教学, 培养自主创新

学生学习的结果, 主要取决于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中, 老师要尽可能多的为学生设置场景, 创造自主参与各种学习活动的机会, 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学习完O2、H2、CO2等气体的制取后, 向学生介绍我们身边生活中, 做饭燃烧用到的沼气、“西气东输”工程输送的天然气, 主要成分都是CH4。教师可提出实验室制取CH4的原料及反应原理, 让学生搜集相关知识了解CH4的性质, 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有关内容, 通过合理类比、推断制取CH4气体的实验装置和收集方法。

这样, 用已有的化学知识解决新问题, 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养成独立自主地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三、激发学生兴趣, 培养学生能力

探究式学习的核心, 就是将科学探究引入化学课堂教学, 使学生在教师引导下, 创设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在问题情境中, 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创设问题的情景中, 教师应收集、整理大量的素材, 采用各种方式、方法, 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帮助他们提升科学的态度和思维方式。

在探索过程中, 学生们必然会遇到不少他们尚未学过的新知识。而解决问题的愿望可使他们产生激烈的求知愿望, 启发学生的求知思维。在问题尚未出现之前, 老师可先向学生输出前馈信息, 指出学生容易犯、经常犯的错误, 在师生共同活动中, 分散难点, 把难点分散成若干个问题, 就可以降低难点和难度。这样学生容易理解, 能够和自己掌握的知识联系, 从而解决问题。

如:在讲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过程中, 可创设如下问题情景: (1) 加热KCIO3融化后才开始缓慢放出O2, 若使用催化剂时, 实验室里无Mn O2, 还可加入什么物质使KCIO3迅速放出O2? (2) 用KCIO3和Mn O2制取O2, 混合加热反应后所得的混合物, 用什么办法可以将它们分开? (3) 用H2O2和Mn O2制取O2时, 能否用长颈漏斗代替分液漏斗? (4) 若将Mn O2放在隔板上, 是不是可以随时控制反应?

问题的提出, 可使学生跃跃欲试, 他们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各种解决问题的思路。学生解决问题的办法各种各样, 妙趣横生, 一些想法也许是老师都没有想到的。其效果当然肯定比老师干巴巴地讲述, 或让学生死记课本知识要好得多, 这样对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效果大有裨益。

四、灵活教学方法,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认知水平选择教学方法, 这就要求教师要做耐心细致的调查研究, 认真分析教材内容的类型、难度、大纲要求等特点, 以及学生的知识、技能、能力水平, 作出科学的选择和判断。

例如:氮族元素是高中阶段所学的最后一个以非金属元素为主的族, 其所含的员苏化合物与我们的生活、生产息息相关, 涉及化学反映很多, 请大家留心记忆。

1. 掌握N、P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用途;

2. 学会较复杂元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3. 学会过量问题、多步反应问题的计算方法;

4. 培养理论联系实际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 训练科学方法。

教学方法要灵活多变。无论多好的教学方法, 反复多次的使用, 都会使学生失去新鲜感, 从而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 影响教学效果。教师要及时变换教学方法, 使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教学效果会不断提高。

五、建立多元评价机制, 激励学生勇于探索

对学生的评价以前主要集中在书本知识的掌握, 技能的熟练程度, 忽视了对学生学习态度、情感体验和协作能力、创新精神的考量。学生评价要多元化, 可以有成绩第一名, 也可以有进步第一名, 还可以有参与化学实验小冠军等等。

评价应更注重学生在化学学习探究的参与过程, 要根据学生的个性气质特征, 对学生进行激励和评价, 真正的促进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和个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彭蜀晋, 《探究教学论析化学教育》2002 (4) .

谈新课程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篇3

关键词:新课程;语文教学;创新教育

心理学家奥托指出,所有的人都有惊人的创造力,而创造力的开发取决于开放思维。目前,教育创新已成为新世纪中国基础教育的必然选择。

一、创新教育应洋溢着智慧与人文关怀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学生的创新意识常常体现在一些奇思妙想中,有的也许很幼稚,有的也许太“出格”,但这些都是学生创新思维火花的闪现,必须加以保护。在实施新课程“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最高的宗旨和核心理念的今天,对每一个学生,我们都要把他们当作一个具有独特人格的人来看待,当作大写的“人”来尊重,把教育教学过程当作师生平等对话的动态生成来实践。当学生遇到困惑、处于愤悱之时,给予点拨和鼓励;当学生有意无意犯错时,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给予理解和宽容;当学生异想天开时,给予信任和尊重,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当学生取得点滴成绩和进步时,给予赏识和表扬,使学生的潜能得以激发,心智得以开启,智慧的火花得以闪现。

二、创新教育应最大限度地开放探索时空

1.培养问题意识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提问这一环节,教师应改变传统教学中以教师提问为主的做法,让学生自主学习,思考自己要解决的问题,我们不需要学生提出多么有价值的问题,但学生的问题意识是需要我们时刻保护和培养的。每个人都有当堂质疑问题的权利,当学生有疑问或不同见解时,应允许学生不举手,直接起立发言,因为情不自禁发表的意见是智慧的闪现,如果未得到许可而失去发言的机会,火花也会随即熄灭。

2.培养参与意识

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去发现,因为这样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内在的规律、性质和联系。”现代教育理论主张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

实践探究就是通过内部思维操作与外部实践操作相结合,进行发现问题、探索研究、表达交流等探究活动,进行理智和情感体验,获得知识、技能的学习方法。将这种学习方法移植到小学语文学习中,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和运用,从而培养学生形象思维和动手能力,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如放手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自行设计板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的课,也可以由教师提供词语让学生进行板书设计。如《田忌赛马》这节课的传统教法是语言分析课的教法,特级教师党老师打破常规,以课文的四个关键词——垂头丧气、胸有成竹、得意洋洋、目瞪口呆为线索,指导学生自己设计板书,然后根据板书去理清课文思路,理解课文内容,再结合词语去感悟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让学生学会了刻画人物的手法。

三、创新教育应具有生命价值的深层意义

学会感悟、思考、探索创新的自主探究体验是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强调学生通过自主参与探究性学习活动,亲历问题探究的实践过程,获得科学探究的初步体验,并逐步形成一种在日常生活中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和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有利于创新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因此,我们必须打破常规,开放教学形式,如综合性学习就是一种有利于学生创新的教学形式。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團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应积极提倡。在目前的教材中,每个学段都安排了一个“综合性学习”这一新的板块。如人教版十二册第四组“综合性学习”的实践活动:“我们与周围的环境”的调查,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在开展这项活动前,教师首先要制定一个“实施方案”,然后将学生合理分组,各组在大主题下确定实施活动的子课题,制定活动目标、时间、任务及要求,教师分发评价表。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进行探究。如有的学生进行居家用水量调查,有的学生进行一次性塑料袋使用情况调查,有的学生进行城市主要排污情况观测,还有的学生进行机动车尾气排放状况观测。这一活动的目的就是让学生面向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让学生体验生活、感悟生活,增强社会责任感。同时,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形成综合能力,推进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谋求自我、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

地理新课程的教学策略设计与创新 篇4

2006-1-28 18:04:00 BY 李家清

地理教学策略是指建立在一定理论基础之上,为实现地理教学目标而制定的教学实施的总体方案。教学设计是围绕新的教学目标,对“教什么”“怎样教”和“如何学”进行的规划。我国中学地理课程改革,提出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的课程理念,体现了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基本精神,构建了完整的中学地理课程新体系,现已逐步进入地理课程的实施阶段。地理课程实施就是地理教学过程,也是实现课程改革目标的关键。因为无论地理课程体系多么完美,离开了地理课程实施,一切课程目标都只能成为空中楼阁;先进的教育思想,只有通过地理课堂教学实践过程力口以渗透、贯彻、体现,才能落实。

一、选择与设计充满生命活力的教学策略

学生是教学认识的主体。如何发挥学生在地理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是地理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的重点。学生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是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地理课堂活动的,他们能极大地丰富教学过程的生动性、有效性。发挥学生在地理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就是要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地理教学策略,“为学习而设计教学”,体现“为学生发展而教”。充满生命活力的地理教学策略,在过程与方法上,要高度重视和充分引导学生参与多样化的学习,既包括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也包括合作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

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是学习地理的一种重要方式。在接受学习中,地理知识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进行地理学习的心理机制是“同化”,学生是地理知识学习的接受者。接受性学习对于学习以地理事实、地理材料、地理名称、地理数据、地理分布、地理景观为内容的地理陈述性知识是一种有效学习。

传统的地理教学也多运用接受性学习的教学策略,但不是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其弊端是灌输——接受,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状态,教师注重的是如何把地理知识、结论讲清楚,把学生作为知识的“容器”,要求完完全全地“记下来”,学习的有效性差。新课程要求将这种被动的接受学习改变为积极的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正如奥苏贝尔所倡导的“先行组织者教学模式”,通过“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并列学习”等方式,促进新旧知识的“同化”,形成学生自己的认知结构,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合作式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班级中为了完成共同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教学过程不仅仅是一个认知过程,而且还应是一个交往与审美的过程。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交往意识、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例如,初中地理在学习“地区发展差异”内容时,可运用合作式学习方式,组织学生搜集能反映世界不同国家发展水平的资料,进行比较并开展讨论,通过板报、小报、宣讲等形式展示和交流;在学习“乡土地理”,认识自然条件对家乡的社会、经济、生态、文化、生活诸方面的影响,家乡的生态环境状况、存在的问题以及改善措施时,可运用合作式学习,组织学生围绕家乡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开展地理调查,通过班级或小组讨论,就家乡某一方面的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又如高中地理在学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时,组织学生开展模拟活动,如南水北调,可扮演“调出区”居民与“调入区”居民角色,开展对话,交流看法;学习“城乡规划”时,提供有关资料,进行城乡规划的模拟练习,把全班分成几个小组,分别提交规划方案,开展交流、评价。探究式学习是指从课堂教学或现实生活中选择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景,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活动,获得地理知识,促进地理技能、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的学习过程。

例如,在新课程高中地理中,学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时,可以本地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变化为主题,开展探究式学习;学习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时,可联系本地实际,探究某一工业企业布局及该企业原料供应与市场特点;在有关天文观察、土地利用、流域治理、灾害监测、地质考察、地貌形成与演化、“导游”体验、“购房选房”、乡土调查等内容的学习中,可组织学生联系实际开展探究式学习。

二、选择与设计“交往”的开放的教学策略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的本质是交往。地理课堂的教学过程,就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信息的过程。传统的教学是把这种交往仅作为“师传生受”的过程。新课程的教学观要求把这种交往变革为师生间的平等“对话”。只有平等的“对话”,才能实现智慧的撞击,经验的共享,心灵的契合和理性的升华。在教学过程中,师生间、学生间的信息交往,既包括地理需要、地理兴趣、地理知识、地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还包括生活经验、行为规范等方面,通过这种广泛的信息交往,实现师生互动,在“沟通”与“对话”中实现师生共同发展。

加强教材知识与生活世界的相互联系是选择和设计开放的地理教学策略的基本途径。实际上,生活的世界中蕴藏着巨大的甚至可以说是无穷无尽的地理教育资源。在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过程中,一旦教师将生活中的地理教育资源与地理教材知识两者相融通起来,学生就会感受到书本知识学习的意义与作用,就有可能会深深意识到自己学习的责任和价值,就有可能增强自己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动机。地理课程中所涉及的饮食、服饰、住房、出行、商业、城市、民族等知识,既是书本地理知识,又是生活的地理。引导学生从书本的世界走向生活的世界,不仅体现了教学过程的开放性,有利于促进地理理解,而且还可以激发联想、生成创意。

三、选择与设计韵律和谐的教学策略

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活动的舞台,教学过程就是师生协奏曲。只有选择与设计韵律和谐的地理教学策略,才能奏出美妙的乐章。从时间进程看,地理课堂教学的过程,一般应有序幕、情境进入、展开、高潮和尾声等环节。情境的“预演”和呈现材料、融入经验的“体验”是设计韵律和谐的教学过程的基本策略。情境的“预演”就是创设进入学习“课题”的环境氛围。例如,有的教师在讲“黄河”时,先播放有配乐的“黄河颂”,激起学生对“母亲河”的热爱和关爱,就是很好的“预演”策略;展示黄河泛滥、洪水肆虐的图片,结合“98洪水”危害,就是呈现材料,融入经验的“体验”策略。

许多教师有一种相同的感受,观摩一节优秀的地理课,是一种美的享受。好的地理课,韵律和谐,环环紧扣,水乳交融,激情跌宕,师生共鸣。教学过程中,亲和度强:教师的教学智慧和情感明显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参与度大:学生活动积极,发言踊跃;整合度高:学生地理能力培养、地理技能的掌握、地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融合在地理知识的学习过程之中。

四、选择与设计引领学生学会学习的教学策略

“过程与方法”是新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引领学生学会学习也是地理教学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要学会,也要会学。学会,重在接受知识,积累知识,以提高解决当前问题的能力,是一种适应性的学习;会学,重在掌握方法,主动探求知识,目的在于发现新知识、新信息以及提出新问题,是一种创新性学习。方法是一种“知识”,而且是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知识”。地理学习方法就是地理策略性知识。地理策略性知识既包括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领会和记忆策略;还包括一些辅助性策略,即学生为了维持学习活动的正常进行而采取的诸如学习时间的计划和安排,学习过程的自我监控等策略。

经历过程与记取结论同样重要。实践表明,当要求学生对地理学习内容进行自由回忆时,善于学习的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类(编码)的策略对学习材料进行梳理,而有学习问题的学生,则往往继续机械重复学习内容。学习过程的编码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学习的策略。编码是学习中信息流由短时记忆进入长时记忆的重要过程,其策略是构建知识点间的联系方式。地理教学中,帮助学生掌握诸如类比法、比喻法、联想法、韵律法、情景法、质疑法、拓展法等方法,都是很好的编码策略。记忆是有效地识记、保持的过程。浓缩法、谐音法、图式法、联想法、口诀法等方法是记忆地理知识的有效方法。

辅助性学习策略的使用与个体的元认知能力有关。元认知是指对自身认知活动的认知,“它一方面使个体了解自己信息加工的过程和能力,另一方面又使个体懂得如何采取措施以调节和控制自己的信息加工过程”。引导学生经常进行反思性学习,是帮助学生掌握辅助性学习策略的基本途径。

新课程中的创新教学 篇5

摘要:鼓励创新是我国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是一个不断通过创新而实现自我生命价值的过程,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教师能否形成独特教学风格的关键因素;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一个在教师引导下进行自主发现、探究和不断创新的过程。因此,课堂教学应积极引导学生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被动接受走向自主发现和探究,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观点和见解,允许进行不同的“解读”,倡导“创读”。在此基础上,实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目标。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系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活动能否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不仅关系到个体的生存和发展,而且关系到国家和民族能否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能否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因此,倡导和弘扬教育主体的创造性,关注教育主体的生命价值和意义,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活力,成为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和主题。

一、鼓励教师创新: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应有之义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动物的生存与人的生活都是生命活动的存在方式,但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人的生活是一种不断地创造新的意义和价值的高级生命活动。因此,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实现课堂教学的重建,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活力,要求我们必须关注教育主体的生活质量、生命价值和意义,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教师与学生进行不断发现和创新的过程,在发现和创新的过程中去展示个体生命的灵动与飞扬。“创新所带给人的精神愉悦是任何物质享受和感官享乐所无法比拟的,那是灿烂的生命之花最深沉、最辉煌、最汪洋恣意的绽放。从某种意义上说,创新是自我实现最高的表现形式。教育作为人道主义的事业,理所当然应该关注个人生命质量的提升。”[1]

(一)课堂教学是教师不断通过创新而实现自我生命价值的过程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职责主要定位在知识的讲授和传递,就像是把知识从一个仓库搬运到另一个仓库,这样一来,教师就变成了知识的“搬运工”,他们的职业活动变成了一种单调乏味、简单重复的机械“操作”,沦为了只是按照固有程序机械运行、缺乏创新意识的“教书匠”。在这种单调乏味的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体验不到自己职业生活的快乐,幸福,更感受不到自己的生命价值和生命意义。

马克思曾经说过:“能给人以尊严的只有这样的职业,在从事这种职业时我们不是作为奴隶般的工具,而是在自己的领域内独立地进行创造。”[2]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从根本上来讲是教师不断进行创新和超越、体验生命律动以及实现自我生命价值和意义的过程。因此,教师必须实现从“教书匠”向发展型、反思型和创新型教师的转变,把研究和反思作为自己的专业成长与发展的基本方式,通过自由而富有创新性地对课堂教学进行积极探索和深刻反省,不断地确认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自我,教师的生命价值和生命意义在这种创造性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得以体现,从而使自己的职业生活焕发出更加旺盛的生命活力,“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才是全身心的投入。他们不只是在教和学,他们还在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只有在这样的课堂,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也只有在这样的课堂才不只是与科学,而且是与哲学、艺术相关,才会体现出育人的本质和实现育人的功能。”[3](二)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一个教师能否形成独特教学风格的关键因素

一名优秀教师与其他教师的区别就在于他具有高超的教学艺术和独特的教学风格,在根本上是因为他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一个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师,是不可能形成高超的教学艺术和独特的教学风格的。

所谓教学风格,是指教师在长期的课堂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具有自己个性特征的教学观点、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的独特结合与表现。教学风格是教师的个性特征在课堂教学中的全面反映,是教师在教学艺术上成熟的标志,也是一名优秀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而且,教师的教学风格也直接影响着学生个性品质的发展,没有自己独特教学风格的教师,也难以培养出富有个性品质的学生。

教学风格是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进行探索、反思和创新的结果。一般而言,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人格”:这是教学风格形成的起点。这一阶段最突出的特点是模仿,包括对他人的教学语言、表情、教态和板书等的学习运用。在“人格”的过程中,虽然模仿成分多,创造成分少,但模仿却是必不可少的。没有模仿,就无从创新,正如不学习知识,就无法发展智力一样。但模仿的一个很大缺陷是带有不成熟的“他人性”,从自己的课堂教学中总能看到别人的影子,缺乏个性。教师如果一味模仿,就会抑制自己的创造性,最终无法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立格”:教师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刻苦学习教学基本功,逐步能做到把别人的经验“为我所用”,开始创新性地进行课堂教学实践,迈出了建构自己独特教学风格的重要一步。这时,教师基本上已经摆脱了完全模仿,开始走出别人的“影子”,犹如一只羽毛已经丰满的小鸟,能够开始展翅飞翔了。“立格”是教师形成教学风格的一个关键阶段。教师要实现从“人格”到“立格”的转变,必须注意学思结合,大胆创新,努力做到学以致用、活学活用。

●“破格”:“立格”以后,教师开始能够结合自己的个性特征,以某种特长为突破口,定向发展,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使课堂教学进入了一个个性化阶段。这时,教师的课堂教学从内容理解到教学方式和方法,都有所创新和突破。“破格”意味着教师的教学风格既来源于他人而又异于他人,同时也意味着“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对他人教学方式的一种超越。●“无格之格”:这是教师教学的最高境界,也标志着教师已经成长为一名成熟的教学艺术家。这时,教师的教学已经不拘一格一式,不限一法,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齐白石先生曾经说过,在艺术中,无法之法乃为至法。这句话对于课堂教学同样适用,“无格之格”才是至格。这一阶段,教师的教学从内容的处理到方法的选择、过程的组织,都表现出多样性与稳定性、灵活性与独创性的有机结合和统一。“人格”“立格”“破格”和“无格之格”是教师教学风格形成的四个基本阶段,也是教师形成自己独特教学风格的必由之路。那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如何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呢? 第一,丰富的经验积累和深刻的理论准备。

教学风格的形成是教师大胆实践、勇于探索和创新的结果。马卡连柯曾经说过:“教育学是最辩证、最灵活的一门科学,也是最复杂、最多样化的一种科学。”[4]因此,要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教师必须能够辩证灵活地运用教育科学理论来指导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而不能死搬教育科学理论中的那些条条框框。教学风格既不会光顾那些对教育科学理论一知半解、自以为是的人,也不会青睐那些不知教育科学理论为何物的“教书匠”。

[实例]在一次特级教师的公开观摩课之后,一名年轻教师对授课的这位特级教师极为钦佩。在进行研讨的时候,他向这位特级教师请教:“不知道您准备这堂课用了多长时间?”这位特级教师意味深长地说:“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为了上好这堂课,我可以说准备了一辈子。” 第二,学习、反思与创新相结合。

俗话说,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具有反思意识和创新精神,通过反思来认识到自己教学中的不足,通过创新来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敢于“走自己的路”,既要善于虚心向他人学习,博采众长,为我所用,又要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大胆探索,努力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实例]班里有一个学习成绩不太好的学生,有一段时间特别爱举手回答问题,往往是教师话音刚落,小手就高高举起了。可是几乎每次站起来时又都回答不上问题。这位教师想弄清问题的症结,就与这位学生进行了一次谈话。通过交流,老师了解到,这位学生的自尊心很强,当老师提问时,如果他不举手,其他的学生就会知道他不会,课下的时候有时会瞧不起他。为了不让其他的同学知道他不会,每当老师提问时,不管会还是不会,他都举手。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这位老师通过思考,与孩子立下了一个“秘密协定”:“想好了举右手,老师一定尽量让你回答;没想太好又特别想举手时,就举左手,老师就让别的小朋友回答。”果真,在日后的课堂教学中,孩子有时举左乎,有时举右手,老师也按约定来指定他或其他人发言。再后来,孩子就比较经常地举右手了,“秘密协定”就慢慢地取消了。[5]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

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认识。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特别是由教师单向灌输知识、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以及过于划一呆板的教育教学制度。”[6]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我们的课堂教学中缺乏创新性人才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教师往往注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接受现成的知识和结论,造成学生习惯于接受而不善于独立思考,直觉、想象、虚构和“不切实际”的幻想被排除在课堂教学之外。这种传统的课堂教学在本质上是一种“继承性”“守成性”教育,严重影响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教学观念上,往往持一种狭隘的创新观,认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只是少数天才儿童才具备的,一般的学生则是与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无缘的。因此,课堂教学主要是一个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现成知识和结论的静态传递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尊重、鼓励学生创新性思维的民主环境,个体的“另类”思维往往遭到歧视,致使学生不敢发表与众不同的观点和自己的“独到见解”,学生和学生之间没有激烈的“讨论”和“交锋”,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真诚、平等的“对话”和交流。

----在教学评价标准上,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为核心,着重考查学生对教师授课内容的记忆和再现情况,注重答案的统一化和标准化,没有给学生的独特阐释和创新性理解留下必要的空间。

[实例]1998年3月1日,《文汇报》曾经报道了这样一则消息:在成都某小学里,教师出了一道练习题问学生:“雪融化了,变成了什么?”绝大多数的学生的回答是“变成了水”。只有一名学生写的是“变成了春天”。回答“变成了水”的学生,教师都一一打了钩,而回答“变成了春天”的那位同学,教师却打了叉。“雪融化了,变成了春天”的答案超出了人们的常规思维,表现出了小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品质。然而,这种创造性的观点却被我们的教师判定为“错误”----学生表现出的创造性思维的嫩芽就这样被摧残了!殊不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也被这个叉扼杀在萌芽之中。“创造”,《辞海》的解释是“首创前所未有的东西”。但是,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与人们一般所言的创造性有所不同,在本质上是一种“再发现”和“再创造”。也就是说,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并不限于去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而是应该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不仅与学习活动的产品和结果相联系,更重要的是指向学习活动的品质、特征和属性,“创造性首先强调的是人格,而不是其成就,认为这些成就是人格放射出来的副现象,因此对人格来说,成就是第二位的。自我实现的创造性强调的是性格上的品质,如大胆、勇敢、自由、自主性、明晰、整合、自我认可,即一切能够造成这种普遍化的自我实现创造性的东西,或者说是强调创造性的态度、创造性的人。”[7]因此,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并不只是首创前所未有的新知识、新见解,而应包括以下更多的内容和更丰富的内涵。

----在学习兴趣上,有强烈的好奇心、丰富的想象力和旺盛的求知欲,表现出出众的意志品质,能够排除外界干扰而长期专注于某个感兴趣的问题。

----在学习动机上,对事物的变化机制有深究的渴望,喜欢寻找缺点并加以批判,力求找到疑难问题的答案。

----在学习态度上,富有远大理想,耽于幻想,思考问题的范围和领域不为他人所左右。

----在学习行为上,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知识,喜欢出“新点子”,善于标新立异和发表与别人不同的观点、见解,能够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及喜欢小发明、小制作、小设计等。

我们之所以认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核心任务,主要是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考虑。第一,确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核心任务,并无意否认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对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基础性、奠基性作用,而是认为课堂教学不能只局限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让学生成为既定知识的看护者、守护人,使前人的声音保存得“完好无损”。如果我们的课堂教学只是一味地强调“继承”“守成”和“传递”,而忽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掘与培养,这只会造就一批人类精神文化的“搬运工”,个体乃至人类社会也就失去了前进、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头活水,学生生命质量的提升和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就只能是一句空话。第二,对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决不能以牺牲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代价,“教育的任务是毫无例外地使所有人的创造才能和创造潜力都能结出丰硕的果实,这就要求每个人都有自我负责和实现个人计划的能力。这一目标比其他所有目标都重要。”[8](6)对于课堂教学而言,我们应当竭力避免传统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那种随着知识的增加反而压抑甚至泯灭了人的创造性的倾向和状况。否则的话,“极有可能的是:受教育越多,受束缚也越多。”[9]因此,在课堂教学中,知识应该是激活、唤醒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火种”,而不应该成为“灭火剂”。知识的本义是服务于智慧的人生,而不是作为对人生无意义的材料或点缀品;人生绝对不是为了获得知识而学习知识,相反,个体获取知识的真正目的在于获得知识背后的智慧,在于实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以及提升个体生命的质量。

为了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更好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客观上要求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一个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过程,力争做到“水(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涨船(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高”。为了实现这一点,课堂教学必须“要保持一个人的首创精神和创造力量而不放弃把他放在真实生活中的需要;传递文化而不用现成的模式去压抑他;鼓励他发挥他的天才、能力和个人的表达方式,而不助长他的个人主义;密切注意每一个人的独特性,而不忽视创造也是一种集体活动。认清这些任务乃是现代心理教育学研究最有成果的智力成就之一。”[10](188)

三、课堂教学是一个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发现和不断创新的过程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课堂教学在本质上是一种以提高个体生活质量以及生命价值和意义为旨归的特殊的生活实践过程,是一个学生不断地超越和提升现有的生存状态,从而创造一种更为完满的可能生活的动态生成过程。也就是说,课堂教学是一个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自主发现和不断创新的过程,而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教师和教材提供的现成观点与结论。这也诚如古罗马教育家普鲁塔克所说,儿童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一般有三种层次和水平:一是主动接受,二是自主发现,三是意义创造。其中,自主发现和意义创造层次的学习具有动态生成的特征,有助于学生不断地实现自我超越,深刻感受到课堂教学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从而使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活力,达到改善学生生活质量、提升学生生命价值和意义的目标。

(一)引导学生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被动接受走向自主发现和探究

以下是布鲁纳与他的合作者、数学家迪因斯对8岁儿童班进行一元二次方程“x2+2x+1=(x+1)(x+1)”的课堂教学设计,以此可以了解发现和探究学习模式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是如何加以运用的。”[11]

[实例]首先,教师向学生介绍三种不同的板片,第一种是一个大正方形,边长是x,称为“x2正方形”;第二种是一个长方形,边长分别为1和x,称为“1.x”或“x”长方形;第三种是一个小正方形,边长为1,称为“1.1”或“1”正方形。课堂上有许多板片,供学生拼凑。教师介绍完后由学生拼凑,以便获得相应的感性经验。

学生摆弄了一会儿后,教师开始提问:“你们能用这些板片拼成比‘x2正方形’更大的一个正方形吗?”学生稍加尝试,便轻而易举地完成了任务。

接着,教师要求他们描述自己所做的工作。于是学生们就进行观察、思索、讨论,教师则根据实际情况予以提示或提问。最后,学生们大多都会说:“我们拼了一个大正方形,这个正方形是‘x2’正方形板片加上两个‘x’板片和一个‘1’板片。”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用标记法记录下来,“x2正方形”用“x2”表示,加用符号“+”表示,等等。最后形成了“x2+2x+1”的表达式。在讨论和思考中,学生还会有另一种方法来描述自己的工作,这种方法是从“边”来考虑的,即(x+1)(x+1)(学生如果想不到这种表达方式,教师要予以提示、引导)。由于两种表述方法表示的是同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故可将二者等同起来,于是形成了等式x2+2x+1=(x+1)(x+1)。至此,一元二次方程式的一种因式分解模式便被“发现”了。

这种知识和方法获得以后,教师引导学生不断地运用到新的问题情境中去,即不断地做出更大的正方形,并按照上述途径和方式建立起新的等式。经过多次摆布、标记,最终学生发现了代数中一元;次方程的因式分解规律。

在这种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从原有的“权威----服从”关系转变成了“价值引导----自主探究和发现”的关系,学生通过这种自主探究和发现知识的过程,获得了一种成功的体验和自我价值感的实现,改善了自己的生存状态和生活质量,从而不断地超越自我,提升自己的生命价值和生命意义。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从以往被动地接受知识向自主探究和发现知识转变,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这也正如《学会生存》所指出的那样,“教育应该较少地致力于传递和储存知识(尽管我们要留心,不要过于夸大这一点),而应该更努力寻求获得知识的方法(学会如何学习)。”[10](12)在课堂教学中,“学会学习”意味着学生传统学习状态的根本改变----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意味着学生传统学习方式的根本改变----由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向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发现学习。

(二)鼓励学生发表独特的观点和见解,允许进行不同的“解读”,倡导“创读”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讲授的内容和教材实际上只是学生学习的一个“剧本”,是一个个生动的“案例”,对于这些“剧本”和“案例”,由于教师以及每个学生的经历、体验和解读方式不同,从而得出的结论和观点也就有可能不同。因此,课堂教学不应视教材为“圣经”和“金科玉律”,不应停留在对教材本身所传达的文字信息上,而要关注“案例之后”的更为本质的东西,鼓励学生不要满足于已有的观点和结论,积极鼓励学生的奇思妙想,允许学生对“文本”进行不同的解

新课程中的创新教学 篇6

内容摘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音乐教学要充满个性特色,教学效果要显著有效,创新改革成为每个音乐教师的必要手段,如何在音乐课前、课时、课后做到创新,如何让学生感受到新课程的独特魅力,笔者从创之有意,培养创新意识;创之有形,运用创新方法;创之有声,开拓创新形式;创之有思,加强创新反思四个方面浅谈了一点自己的想法。

关键词:创新 音乐教学 意形 声思

“创新”,是现代社会不再陌生的话题。在我国小学音乐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创造是艺术乃至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艺术教育功能和价值的重要体现。音乐创造因其强烈而清晰的个性特征而充满魅力。创造是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生积累音乐创作经验和发掘创造思维能力的过程和手段,对于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为一线教师,我深刻认识到创造性教学是21世纪教育的热门话题,已成为国际教育新的课题。每当面对一个个充满时代气息的孩子,我想教学创新是必要且必须的,教师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下面,笔者就这个话题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一、创之有“意”,培养创新意识

所谓“意”,即意识,是指音乐教师在设计教案、展开教学时,时刻培养并保持一种创新意识,让教学各方面受益。著名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经这样说:“兴趣是一条通向欢乐和光明教育环境的重要途径。”一成不变的课堂势必会使学生感觉枯燥乏味。教师需要创新,学生更需要创新,那么在学习中就需要时时刻刻培养一种创新意识。

在备课时,我常常针对各个年级不同年龄特点,去尝试想象采用与众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而产生的效果。在课堂上也常常会出现一些始料不及的“节外生枝”和“意外事件”。学生对音乐持不同的感受,因此常会有突发出现的不和谐“音符”,打乱老师原本设计的教学流程。“创新”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教学理念,当“意外事件”出现时,我觉得适时的点拨,能把“节外生枝”变成最佳的教育契机,能让“意外”成为悠然不尽,余味无穷的宝贵资源,课堂也因创造而更加真实精彩。例如,我在《我是少年阿凡提》的教学设计时,在备课时给出了很大的空间,给自己,更给予学生。期望在课堂上每个学生给我不同的惊喜,每个班级给我不同的灵感,时刻培养创新意识。在参与律动来熟悉音乐时,孩子们想出来的伴奏手法比我想的更新颖更有趣,可以想到轻击学生凳用作伴奏乐器,还可以甩动身上的拉链作为伴奏乐器。我完全被他们所感动,当然肯定并接受他们创新的好主意,给学生自主的同时也促进课堂为之更精彩。由此可见任何精彩的音乐课都不是完全在课前设计出来的,而是在师生、生生互动中,从心与心的缝隙中,从思与思的搏动中,从情与情的触摸中生长出来的。因此,培养创新意识是教学的前提。随机应变,面对始料不及的情况及时灵活地调整课前设计的教学流程,“以学定教”这正是音乐课的教学魅力所在。

二、创之有“形”,运用创新方法

所谓“形”,是指音乐教师在实际操作教案过程中,采用各种各样创新的教学方法,让课堂更生动更精彩。英国教育家卡尔强调“一名教师,你首要的紧迫任务就是去创造一种吸引力”。创造学生感兴趣的和教学内容相联系的音乐元素,不但能活跃气氛,增加课堂情趣,而且能让学生们身临其境,教学可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创设音乐形象。我在教学《音乐小屋》的时候,演唱《大风车》的主题曲进入角色,一整节课扮演了一个音乐形象──主持人“月亮姐姐”,让学生在月亮姐姐的带领下畅游动画城,学唱歌曲,学生得到了由衷的快乐。还有我在教学《金孔雀轻轻跳》时,用“傣乡飞来了一只美丽的金孔雀要和我们一起唱歌跳舞”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贯穿整堂课,用金孔雀来表扬和激励。还听过其他老师例如“小记者”、“导游”等各种音乐形象,这些形象非常适合孩子们的口味,它让学习快乐而轻松,为创新打造一个雏形,何乐而不“为”呢?

其次,创设音乐情境。我教学《我是少年阿凡提》,在新授歌曲前,设计了一个“了解新疆风土人情”的环节,从中创设一个美丽新疆的音乐情境,用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听一听、跳一跳的方式让孩子们从多方面了解感受新疆并从中获得知识,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觉得“美”、“香”、“甜”„„这样的音乐情境其实更让教师陶醉,孩子们是这个时候最美的一道风景。还有我在教授《金孔雀轻轻跳》这课时,从傣族音乐导入,引出从傣乡飞来的金孔雀。让学生想象金孔雀在干什么?学生跟着音乐自由发挥,有的表演喝水,有的表演舞蹈,有的几个人一起表演游戏„„气氛一下子轻松和活跃起来了,对音乐和歌曲也有了更深的理解。学生在创新的音乐情境中加深了体悟,构成了学生整体感悟的音乐教育的动人乐章。“豁然开朗”、“怦然心动”、“浮想联翩”等这种美好的境界就在我们的音乐课堂里孕育成长。再次,创设学习环境。曾经看过这样一个让我记忆深刻的一个例子,《海》这一课,当时天气闷热,课前,教师故意把电风扇关掉,看到学生们一个个没精打彩地走进教室时,她却非常兴奋地说:“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到海边去玩一玩,请你们闭上眼睛感受一下。”于是她便轻轻地播放音乐《海》,抒情地说:“大海湛蓝湛蓝的,一望无际,我们坐在一只只小船上,太阳公公暖暖地照耀着我们,一只只小鱼也向我们招手„„。”当她说到“微风轻轻地吹到我们脸上”的时候,教师便轻轻地把电风扇打开,使学生们都能感觉到微微的“海风”,享受于这美妙的音乐之中,效果尤其特别。我们平时常常会在课前布置一些与今天课堂有关的小道具小乐器,还会用不同的座位摆放来激发兴趣,这也是创设学习环境。情境教学是音乐教师的“精妙”手段,它的作用与效果是非常明显的,我们要主动发挥自己的创新才能,让学生们能在这片蓝蓝的天空中自由翱翔,何乐而不“行”呢?

三、创之有“声”,开拓创新形式

所谓“声”,是指音乐教师在收获教学成果时,适时适量、恰到好处地开拓各种表演形式,产生一定的音乐教学反响。一堂好的音乐课并不仅仅是一节课40分钟,一周两节课,它带进生活,渗透学习,充满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在课上,教师们常常利用一些有趣的环节让学生们自由发挥其长处、锻炼其胆量;在课后,又开拓各种新颖的音乐形式,放飞孩子们的音乐梦想和音乐畅想。例如:音乐会、音乐表演、音乐小品、音乐小报、音乐剧、制作音乐道具、自制音乐乐器等,创编中学生的智慧正在催放,情感正在碰撞,视界正在敞亮,不仅能锻炼孩子们的创新能力,还能增强孩子们的音乐表现能力。这样的音乐创新教学才能掷地有声。

首先,编创音乐歌词。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常常在课堂上进行歌词改编,为了让学生熟悉旋律,培养学生的编创能力,要是引导有方,这个环节学生会很有兴趣的。我在教学《音乐小屋》中编创的就是用“百宝箱”中的其它乐器声改编“叮咚”声,而在《我是少年阿凡提》中是用“谁乱倒垃圾,谁随地吐痰,谁要伤害小动物,我可对他不客气”等歌词来改编的。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厚了,觉得这是自己创作出来的,心里有点小小的自豪,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了。这时,他们唱歌的表情根本不要老师提醒,一个个苹果似的笑脸早已展现在我的眼前!这就是创新的魅力啊!

其次,编创表演形式。音乐课相对于其它的课有独到之处,因为它可以出现很多表演形式,渗透着更多音乐元素和艺术美学元素,所以更能创新。我在教授《金孔雀轻轻跳》的二度编创环节中,我把孩子们分为歌唱队、舞蹈队、伴奏队进行了歌曲表演唱,正准备在高潮中结束时,舞蹈队的孩子们轻轻在我耳边说:“周老师,我们还想跳,我们还有更好的动作。”这时的孩子们无论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都成为了一只美丽的金孔雀,听不到下课铃声,都在那儿热情投入地舞蹈,这样的场面能不让我为之感动,为之惊喜吗?还有在教授《音乐小屋》的欣赏乐曲《单簧管波尔卡》时,孩子们温馨的笑脸、即兴的全班舞蹈可谓是老师们常说的“活而不乱”,这无不时时刻刻体现着音乐的无限感染力。教师若能敏感地捕捉住其中有价值的因素,通过富于智慧的教学策略,重构教学,定会生长出较之“知识”更具再生力的因素,何乐而不“动”呢?

再次,编创评价语言。评价语言对于现在的新时代学生来说也是一门语言艺术,太多太少太平凡都得不到很好的效果,除了“你真棒!”“你的声音真好听!”“你听得真仔细!”等等,就是“XX︱XXX”拍手表扬。我尝试着用一些不一样的办法,班级唱歌声音特别好的,我们就叫他“金嗓子”;跳舞好的,我们便称之为“舞蹈王子”、“舞蹈公主”„„学生们都为自己拥有独特的光荣称号而感到高兴,感到自豪。每一节音乐课后我会评选一个“音乐今日之星”,成为今天音乐课上璀璨的小明星来表扬。我在教学《我是少年阿凡提》时,还用新疆好玩的语言“亚克西”代表表扬来鼓励他们参与音乐活动,学生觉得非常新鲜,学习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教学效果意想不到。这样简单的语言艺术,只要我们花一点点时间,学生的成就感就会在音乐课堂上开花结果,何乐而不“说”呢?

四、创之有“思”,加强创新反思。

新课程中的创新教学 篇7

一、以提高学习兴趣为抓手, 努力创新课堂导入方式

成功往往都来自于一个良好的开端。一种有价值有质量有意义的课前导入, 既能较好地集中课堂注意力, 又能铺设良好的学习心境, 于不知不觉之中把学生引入教学活动及其内容情境之中, 从而充分发挥先声夺人和引人入胜的作用。对于高中生物教学来说, 课前导入的方式是丰富多彩的, 我们应当根据实际需要, 注重进行艺术性和实用性地选择, 努力为课堂教学添彩加分。如前后联系导入法。执教者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 可以引导学生对初中阶段已经涉猎过的知识内容进行回顾联系、咀嚼品味和逻辑推理, 在“温故知新、推陈出新”之中把学习思维慢慢地引向当前, 从而有效实现新课教学的自然过渡。再如联系生活导入法。笔者在教学“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内容时, 首先给学生提供了曾经多种媒体的联合爆料, 讲的是某临海地区由于过分注重经济发展而忽视海洋环境保护的事, 该地许多企业把工业污水大肆排向就近海域, 从而导致海洋鱼类的种类和产量快速锐减。由于高中生的环保意识较强, 环保知识比较丰富, 这一信息引发了他们的激情热议, 由此过渡到当前新学内容, 自然激发了强烈的探究学习欲望。

二、以优化教学过程为手段, 努力改革课程教学方法

在新课程理念的社会背景下, 传统教学模式已经逐步失去了历史舞台, 各种新兴教学手段竞相涌现, 使得校园教学开放出一派“百花争艳”之势。笔者从高中生物教学改革探索中总结了以下几点。其一是探究教学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把细化后的教学目标以探究思考题的形式展示出来, 让学生在以几人学习小组为单元的形式中分组思考和讨论探究。如在教学“光合作用”时, 教师可以把“光合作用发现过程实验的设计思想”这一重难点内容, 运用探究法引导和帮助学生层层推进地掌握光合作用实验的原理, 从而顺利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和目标。其二是演示教学法。其三是辩论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 由于各自的认识观点和理解力的不同, 在同一问题上往往会遇到一些不尽相同的观点。对此, 执教者可使之以辩题的形式呈现出来, 把学生的注意力因势利导地集中到不同观点的交织与碰撞之中, 从而在求同存异的同时, 既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思维能力, 又有效提升他们的生物素养。例如, 在教学生态保护内容时, 笔者以“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为辩题, 组织学生就“先求经济发展再保护环境”和“边发展经济边保护环境”这两种社会观点进行辩讨, 最终实现了教学目标。

三、以培养学习能力为目标, 努力拓展课堂教学空间

新课程中的创新教学 篇8

1.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初中学生好奇、好动,喜欢新鲜生动的事物,他们对实验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在实验教学中,能否培养学生的创造兴趣,主要取决于对学生这个教学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的调动和发挥上,要打破向学生“灌实验”的陈旧观点,大胆地让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主动地探索和思维,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2.培养观察能力,打开创造之门

“处处留心皆学问”,要创造就要有发现。观察是发现问题的一条主要途径。实验离不开学生的观察,给学生造就一双“慧眼”,让学生学会观察,掌握观察的方法,获得丰富直观的形象,活跃思维,才能进行创造活动。生物学教师应使课堂成为学生主动寻找问题、发现问题的一方沃土。

我在讲鱼的呼吸时,并不是直截了当地把“鱼生活在水里,利用鳃从水中得到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的结论灌输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从习以为常的现象背后去寻找问题、发现问题,引导学生意识到寻常现象中的非常之处。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1)活鱼的鳃是什么颜色的?(2)鳃的颜色为什么会是红的?(3)鱼用什么方式保证了毛细血管中的血液连续不断地从水中得到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学生回答问题(1)时,几乎是不假思索,异口同声,因为这实在是一种太寻常不过的现象。

正是这种寻常,导致学生忽视了寻常现象背后隐藏的问题,在被教师接二连三的问题问倒后,学生对一个现象后面居然隐藏了这么多让人深思的问题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此时,我将玻璃缸中的金鱼放到学生眼前,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水中的金鱼,并据此说出自己寻找到的问题,比比谁找到的问题多,比比谁发现的问题最有思考价值。学生的问题意识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不少学生提出了值得深思的问题:(1)为什么金鱼的颜色很鲜艳?(2)为什么金鱼的颜色多种多样?(3)为什么金鱼喜欢停留在水的上层?(4)为什么在河流中找不到金鱼?……学生处在这样的问题情景中,思维空前活跃,他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在如何提问上。久而久之,问题意识就极易得到激活和强化,主动寻找和发现问题就会成为大多数学生的良好习惯。

3.培养实验能力,提高创造本质

在教学中可将一些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多思考、勤分析,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取新知识。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还要加强学生设计实验能力的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设计,自己动手操作,自己分析总结实验结果,既提高了他们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又开阔了思路。

4.培养创造性思维,突出创造核心

在实验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点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第一,优化教学过程,变学生被动地接受为主动地学习。第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研讨学法,鼓励学生质疑,进行探索,揭示矛盾,克服思维定势的束缚。第三,培养学生创造的群体意识。中学生毕竟现有的知识水平有限,但是“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学生在群体中多交流,集中他人之所想,发挥集体智慧,把别人的观点移植到自己探索的问题上来,就能团结协作,共同创造。

5.在动手实践中,教会学生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爱因斯坦说过:“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追究问题罢了。”当我们的学生已经有了对问题思考和分析的习惯后,指导学生在实践中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触发新的问题……学生的问题意识才能进一步得到发展,问题意识才会变得更有创新意义,更趋向于创造,更接近于发明。在讲了色盲的特征和遗传规律后,一些问题意识较强的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我所说的“许多红绿色盲患者往往看不清红绿灯的变化”一句话,大胆质疑,发表个人的观点,其中几位学生还在此基础上经过反复思考,动手制作了一种全新的红绿灯:这种红绿灯在保持了原有红绿灯颜色不变的前提下,将“红绿灯”的红、黄、绿3种颜色创造性地分别与三角形、圆形、正方形相结合,还将这种结合延伸到了汽车的尾灯上,从而在理论上解决了交通信号灯和汽车尾灯对色盲患者无效的难题!这样的思考,这样的实践,其本身就是一种创造发明。

总而言之,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创新的台阶。当我们的学生在教师着力营造的宽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下,置身于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情景中,在“平常”处设问,于“无疑”中生疑,养成多思善问、动手动脑的习惯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上一篇:党务知识总结下一篇:海关备案所需要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