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中的作文教学(通用12篇)
新课程中的作文教学 篇1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写作的总目标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7—9年级的写作目标是“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在新课程标准中,我们看到对中学生的作文要求明显降低了,进一步明确中学生作文只要能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去表述自己的意思,文体淡化,要求降低,那么语文教师应怎样来指导学生的写作呢?下面我就这一问题谈谈看法。
一、带领学生走向生活,体验生活,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作文课上,学生冥思苦想,抓耳挠腮;“学习不怕苦,就怕星期五”;作文语言干瘪,内容空洞。事实上,他们的这种心态,源于他们对写作的恐惧心理和抵触情绪。他们普遍对写作缺乏兴趣和信心,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要从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入手。那么这种写作的兴趣从哪里来呢?大凡有点写作知识的人都知道,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世界著名诗人歌德说:“世界是那样的广阔丰富,生活是那样的丰富多彩……我的全部诗……都来自现实生活中。”多姿多彩、包罗万象的生活是学生浓厚的兴趣所在。春游踏青,体育锻炼,待人接物,唱歌跳舞,组织活动……每一件事都充满无限的情趣,中学生处于人生最为活跃的阶段,他们对生活充满了幻想和憧憬。对他们来说,只有提高了兴趣,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才会加深情绪体验,只有这样才能写出有血有肉、真情实感的文章来。想从生活中获取题材,就必须要走向生活。春天我们来到长江的边上,去领略“滚滚长江东逝水”的壮阔;夏天我们听绿树生长的声音;秋天我们登上高山看染遍满山的红叶;冬天我们踏上皑皑的白雪去寻梅……这些都是记叙文的好题材。参观孟河闸的构造,我们研究它是怎样为孟河人民造福的;参观东风桥,我们感叹建筑工人的智慧;带领别人参观学校,我们可以用说明文的体裁来写它们。班团活动中开展的辩论赛可以用来写议论文。获取题材的另一个方法是挑选优秀的古今贤文来阅读,让学生在与古人对话的过程中体验现实生活。如朱自清的《匆匆》,让我们感到时间的宝贵,加倍地珍惜每一分每一秒;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让我们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古仁人学习。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优秀的文章不过是个范例,那就要求学生学习这个范例的结构、条理、表达方式,来学习写作。一旦学生有了想说的冲动和热情后,就要保持他们的热情和兴趣,让他们放开手脚去写,消除写作的畏难情趣,让他们知道写作是与人交流的需要,是生存发展的需要。
二、培养观察能力,养成观察的习惯
观察是积累写作素材的一个重要途径,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观察和体验生活的。所以我们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那么怎样培养呢?首先,学生要扩大生活的范围,丰富自己的见闻和经历。星期天我带学生去参观科技馆,节假日我领学生去动物园,寒暑假我鼓励学生去远足。只有多看才能多写。这些课外活动既增长了他们的见识,又丰富了他们的课外知识,为写作积累了一定的素材。其次,启发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变化,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感受。如亲自栽种一棵植物,看它如何吸收营养,发芽生根,仔细观察它的枝叶、花朵、果实;养一只小动物,观察它的毛发肤色,生活习性;看蜘蛛结网,看蚂蚁搬家,看蜜蜂采蜜;看水是怎样结冰,又怎么变成雪花……观察这些贴近生活的自然现象,学生获得了最直观的体验,也为写作积累了素材,使写作成了有本之木,有源之水。再次,要扩大阅读面。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了解更多的生活片段,接触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才能写出生动感人的文章来。最后,还要引导学生用心灵去观察生活。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所以他们看待事物的角度也是独特的,他们对同一事物的感受也是不一致的。让学生把自己的思考过程写出来,就是一篇好文章。
三、激发学生反映生活,评价生活,鼓励自主写作
最近几年各地中考作文几乎都向话题作文倾斜。要求是给出一段文字材料,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这些信息给我们的启发是:命题作文已过时,文体淡化。确实,作文不像数学题目,应有统一的步骤、统一的答案,学生作文的过程是思维的过程,更是创新的过程。要少让学生写命题作文,提倡自主拟题,让作文的选题更加富有个性化。鼓励学生写生活笔记、观察笔记、随感笔记,让学生写自己想写和爱写的内容。如有一次,我让学生写《爸爸妈妈和我》,居然有三位学生说他们不想写,我很吃惊。过后才了解,原来他们都是单亲子女。对于这件事,我自责揭开了学生最痛的伤疤。所以写文章最好不要统一命题。如果这样会遏止学生的思路,如果一定要命题,就要减少统一性,增加选择性,可将命题多样化,多命几题,让学生自由选择,也可给出命题范围让学生有自主选择空间。应减少对作文的统一要求,加强对作文的个别指导和评价,让学生的个性更好地发展。
四、互评与欣赏
写作的过程是自我完成的过程,而互评和欣赏则是他人帮助自己提高的过程。互评就是让学生来交叉评改作文。学生互评作文可具有如下的优势:评改及时,学生兴趣浓厚;扩大学生的阅读面;起到以好促差、以差警好的作用;解放教师,使教师有时间来指导写作。互评作文之前,教师应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确定一个写作能力较强的学生为小组长,把本次习作的训练目标和要求讲清,使学生在评改中做到有的放矢。具体操作步骤:A.修改错别字,修改运用得不准确的词语,修改病句。B.画出文中的美词美句,并用波浪线画出来。C.写评语,切忌空话套话,主要谈自己阅读此文后的感受。D.个人批改完成后,作文在小组内交换传阅。E.推荐佳作。推荐所评出来的优秀习作,说出推荐理由。这五步做完后,教师主要负责把班上推荐出的优秀作品加以确认、指导、整理,挑选出这次写作实践中的佳作或有亮点的作文,让作者在全班朗读自己作品,然后学生评,教师评,孰优孰劣一听了然。佳作欣赏活动的开展不但可以让其他同学从中受到熏陶与感染,更重要的是可以让优秀的写作者体验到写作的成就感,从而对作文产生浓厚的兴趣。互评与欣赏是对学生辛勤劳作的肯定,同时也是鼓励,更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要把握好分寸,不能对中下的文章批评得苛刻,而伤害学生的积极性。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把这一工作长期坚持下去,就一定会收到理想的效果。
实践表明,要想让学生写好作文,教师就必须把他们从“封闭的学校和课堂”中解放出来,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让他们能够亲近自然,走进社会,有时间读书,读好书,读自己喜欢的书,解放他们的心灵,让他们学会用自己的眼光和心灵去感受,去体验生活,用自己的笔写自己想说的话。
新课程中的作文教学 篇2
新课程肩负着时代的使命,带着新的教育理念走进了中小学校园,走进了师生的生活,并正在改变着中小学师生的生活方式。教师的知识权威地位受到挑战,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不再单一化,教师的角色也不再是主讲和指挥。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的角色趋向多元化。教师不仅仅是课程标准的执行者和实施者,还应该是课程设计的参与者、课程实施的组织者、课程开发的促进者和研究者。具体角色表现如下:
一、教学过程的设计者
教师要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选择教材和教具,设计教学过程。作为设计者,教师要考虑三个问题:教学目标是什么?选择什么样的教学策略来实现这一目标?选择什么样的检测手段来检验教学效果?
二、教学过程的组织者
教师要转变其作为拥有知识的权威者的角色,而成为学习的组织者,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这是最重要也是最难担当的角色,因为成功的教学活动取决于教师良好的组织,同时取决于学生对活动的目的、内容和方式的理解。课前教师要规划活动内容,准备合适的学习资源。课堂上教师要以良好的形象引起学生的注意,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面向全体学生,唤起他们的学习需要。
三、学习知识的引导者
教学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组成的完整体系。教师既要注重“教”法,很好地讲解、传授;更要研究学生的“学”法。教师要清醒地意识到,引导学生学习是自己的职责,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使学生找到适合自身特点的学习方法。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充发挥引导者的角色,对学生的课堂内外学习行为进行控制引导,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他们学会获取、分析、判断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课堂上教师应引导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让他们勤听、勤说、勤写,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课外教师也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掌握一些有利于自己生活、工作和发展的知识信息。随着知识更新速度的不断加快,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要求。
四、学习过程的促进者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教师不再是定型知识的传声筒,照章行事的盲从者,而是学生学习过程的促进者,是促进学生学习、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催化剂。教师要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为学生提供支架、提供必要的辅导和支持来促进学生学习。教师要帮助学生审视和反思自我,明了自己的学习目标;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知识的个人意义。
五、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与学生建立友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平等地与学生进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决不能以自己的认识去支配学生的思维,以自己的标准去评判学生的活动,从而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活动。在各项任务活动中,教师没有理由不作为学生的一员参与进去,教师的表演越生动,给学生留下的印象就会越深刻,而且通过与学生的合作可以创造出一种轻松、愉快、活泼的气氛,淡化学生的心理压力,沟通师生情感,使他们思维活跃,处于最佳学习状态。
六、学生情感的支持者
学生在开始学习英语的时候都有满腔的学习热情,随着学习的深入、难度的加大,很多学生就会感到越学越难,越学情绪越低,甚至失去学习信心,最后有的人就放弃了。这种现象在初中是常见的,初一认真学习,初二放弃学习,初三时好象从来就没学过英语,什么都不知道,全忘了。究其原因,主要是课堂上教师不能照顾个体差异,满足不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使一些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了厌倦思想。越来越多的统计资料表明,非智力因素,如兴趣、动机、情感、意志和性格等,都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英语的信心,认识学习英语的意义;教会学生注意并调整自己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情绪,与同学彼此理解、相互帮助;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激励学生勇于接受并完成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创设融洽和谐的学习环境,营造积极的情感氛围。
七、信息的咨询者
学生在面对问题情境的时候可能会感到信息匮乏,这时候教师要作为一个信息中心,及时为学生提供咨询服务,这样,学生的学习才能显得更为主动。要当好这一角色,教师除必须具有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科专业知识、灵活的教育教学方法之外,还应具有现代语言学、英语教学理伦和跨学科知识的素养。
八、学习过程的评价者
教师要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能力和学习策略、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水平以及表现出来的发展潜能等,进行全面综合性的评价。当然,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不应当仅仅由教师来实施。形成性评价的手段和形式可包括:课堂反馈检测、作业、课内外参与英语活动的表现等,教师可通过观察、交谈、问卷调查、学生自评等方式进行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情感、习惯和态度等方面的评价,应采用宽松、开放的描述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包括听力、口试、笔试等在内的期中、期末考试等。
九、学生心理的保健者
中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会遭遇各种心理挫折,出现各种心理障碍,教师要及时帮助学生,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学生良好人格特征的形成。首先,教师要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自己,鼓励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控制,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其次,教师要谅解和宽容学生,营造宽松的心理氛围,倾听学生的苦闷和烦恼,让学生克服害羞和焦虑的心理,在他们学习受到挫折,心理产生障碍时提供及时的支持和帮助。
十、问题情境的创设者
强调问题意识,是创新教育的本质要求。“解惑”当然是教师的职能,但以往的“解惑”更多的是越俎代庖,使问题止于教师。事实上,“解惑”不能替代学生自己的思考,教师应该激疑善问,鼓励学生大胆怀疑、大胆批判。教师要承认自己有所不知,以坦荡、诚实胸怀激励学生敢于思考、敢于怀疑,鼓励学生进一步去探讨,培养学生积极的探索精神。
十一、教学过程的反思者
反思,一般是指行为主体立足于自我以外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为及其情景的能力。教师的反思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对自我行为表现及其依据的“异位”解析和修正,进而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技能和素养。教师要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和评价,分析其中的不足,提出改进方案。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则只能永远停留在一个新手型教师的水准上。
十二、教育科学的研究者
教师要走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道路,从事一些与自己的教学有关的科学研究,从理论上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远离“教书匠”的旧形象。新课程的实施对教师的要求很高,教师要勤读书,读书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积累的过程;教师要勤思考,思考的过程也是研究的过程,它要求教师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探索规律。教师要有探讨问题的意识,注意收集资料,勤于动脑思考和反思。最后要勤总结,总结自己或他人成功的教学经验,总结的过程就是提高的过程。教师不仅要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还要具有教育学、心理学和心理语言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并能运用所掌握的理论来解决自己在教育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
总之,在新课程体系下,教师要坚持面向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个性化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掌握知识的态度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帮助学生学会在实践中学习,在合作中学习,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同时,教师也要加强自我学习和研究,实现自身的发展和提高。教师是教育的灵魂,课程是教
育的核心,只有两者齐头并进,教育才能实现其真正意义的飞跃。
主要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北京师范大 学出版社出版。
2.《英语课程标准解读》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3.《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 钟启泉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新课程中的阅读教学 篇3
关键词:新课程;阅读教学;开放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09)27-0160-01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其中,对阅读教学的要求就体现了开放性。
1更新观念,创设开放的阅读教学情境
传统的阅读教学,教师观念陈旧,用单一的师问生答的刻板的教学模式,来指导学生的阅读活动,追求统一的阅读方向,统一的阅读结果。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只有更新观念,解放师生。
1.1树立崭新的阅读教学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准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也就是说,阅读教学应减少繁琐的分析,反对讲深讲透,反对阅读过程繁琐化。学生对阅读材料的反应是多元的,因此,要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以及收集、处理阅读信息的能力。阅读教学提倡品味、体验,重在情感熏陶、个性发展、语感的培养。
1.2建立开放的师生关系
语文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笔者认为,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彻底摆脱“师道尊严”的心理,应建立一种学生敢于想象,敢于大胆质疑,敢于辩论,敢于向老师挑战,敢于标新立异的学习氛围。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教师应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创设开放、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解放学生的心理压抑,使学生身心愉悦地投入到阅读活动中去。
1.3构建开放的阅读教学课堂
语文课标要求:“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个学习者自我认知建构的过程,知识不是被动地直接从外界输入到学习者的头脑中,它将知识的习得归结为学习者积极主动建构的结果,而且十分强调知识是学习者自我主观建构而成。在开放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求知欲,关注学生成功感和交往的需求。问题让他们提,疑点让他们辩,结论让他们得。教师在课堂中,应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应尽可能地减少统一的要求,还给学生学习的自主权。新课标倡导应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选择的教学方式应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
2注重联系,构建开放的阅读教学形式
开放的实质是联系。从时间上说是向前后辐射,从空间上说就是向校内外、家庭、社会辐射,从内容上说就是从书本向各学科、自然界辐射。只有注重联系,才能实现阅读教学的开放。
2.1加强同社会、自然的联系,开放阅读教学的时空
语文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家庭、社会、自然是知识的源泉。开放的课堂教学,不应只局限于教室、校园内,应加强同家庭、社会自然广阔的教育资源的联系。美国教育家华特•B•科勒斯涅克说过:“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小语阅读教材,许多内容都是抽象的,甚至都是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的。
2.2加强生生之间的联系,开放阅读教学的组织形式
未来信息社会是建立在合作的基础上的。阅读教学中不可忽视学生合作学习的互相影响力。学习者之间的交流、争议、意见综合等有助于学习者建构起新的、更深层次的理解。因此,教师应如课程标准所述的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加强生生之间的联系,使之学会交流、合作。应形成一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元互动的交往方式,通过语言、暗示、情绪感染、合作竞争、角色互换等交往活动。从而在交往中整合,归纳阅读材料,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2.3加强课内指导与课外阅读的联系
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仅靠课内阅读是远远不够的。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并且规定小学生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40万字。笔者认为,要在保质的前提下达到140万字的阅读量,必须减少课外阅读的盲目性,借鉴山东烟台双轨教学实验的经验,加强课内指导与课外阅读的联系。在课内,应上好课外阅读指导课。
阅读指导课的主要形式应包括以下几种:①阅读方法指导课;②推荐读物课;③自由阅读课;④阅读汇报课;⑤阅读欣赏课。通过以上课型,指导学生如何去选择课外读物及阅读的形式,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浏览,及时接受学生课外阅读反馈信息,引导学生有选择性地对课外阅读材料进行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例如《草船借箭》一课,可以布置学生利用不同的阅读方法进行专题性课外阅读《三国演义》的不同章节,加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如笔者在实践中,引导学生课外举行诵诗活动,知识交流会等,培养了学生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学生阅读能力提高很快。
总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只有立足于开放,运用新语文课程的全新理念,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需求,学生才能在阅读活动中求愉悦,求新知,求发展。
In New Curriculum Reading Education
Hu Yanli
Abstract:The new language class sign pointed out: “the language curriculum should be the opening, but innovates richly the vigor”. Therefore, elementary school language reading education, only then utilizes the new language curriculum the brand-new idea, can stimulate the intrinsic demand which the student studies.
新课程中的教学切入点 篇4
语文素养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思想情感、语言积累、语感、思维品质、品德修养、审美情趣、个性品格、学习方向、学习习惯的有机整合。
我们将“语文素养”领会为语文课程实施中学生持续的语言文化内化过程和课程实施后在学生身上生成的某种结果的统一, 也就是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外化的知识不断积累, 并根据个人的生活阅历和经历总结出规律变成自己的经验, 从而不断提升, 最后变成行为的能力。这样理解的好处是过程和结果相整合, 使课程目标、实施、评价的侧重点都落在学生身上。但问题是“语文素养”的组成要素是什么、语文自身的内容要求怎么确定。这是一个开放性的结构, 既有不同时代普遍适用的核心内容和要求, 又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随不同时代作不同的规定, 具体到语文课标就是业已确定的五个方面: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 (话) 、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这五个方面与传统的“听、说、读、写”相比, 合并了“听说”, 加进了“综合性学习”, 表明语文素养是一种综合性形态要求。因此, 我们就可以把“语文素养”理解为:在语文课程学习过程中, 学生通过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 (话) 、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内化优秀的汉语言文化成果, 最终在自己身上实现一种新的价值或达到新的水平。再结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中对“语文素养”概括:学生通过高中语文的学习, 能增强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能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 有丰富的语言积累, 语感和思维能得到良好的发展;掌握语言文字、文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 能根据需要, 采用适当的方法解决阅读、交流中的问题;具有处理信息的基本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具有基本的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为每一个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和更广阔的成长空间, 促进学生特长和个性发展的目标要求。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注意普遍适用的基础。现代课程论发展的一个基本特征, 就是明确基础教育要为大众提供必需的语言、知识、价值观的课程, 给每一个学生以发展的机会。所以非常强调课程对普通人的适用性。也就说我们每一人都能接受, 都能理解, 并为此热爱自已祖国的语言。在经典课程理论家看来, 课程设定首先要考虑的不是学生最终会把它作为大学阶段的主修专业, 而是“这门学科对那些不会成为这个领域专家的年轻人的教育有什么贡献, 对外行或一般公民有什么贡献”, 也就是说这一课程使我们的国民的文化水平整体的提高和发展, 使大众理解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语文课标所规定的五个方面要求是一个现代中国人必需具备的, 不具备就谈不上有发展机会。这意味着通过语文课程, 学生要达到一定的对祖国语言文字认知、审美、感悟、运用的水平。
新课程教学中的关系学 篇5
新课程教学中的关系学
安徽省含山县长岗中学 徐贤友
要真正参与当前的课改,教师需在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教学中转变观念。观念的转变,最显著的特征,是课堂教学习惯的改变。笔者认为,教师要转变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习惯,应从处理好课堂教学中的几种关系入手。
一、“人本”与“文本”
“人本”与“文本”的关系,即学生与教材的关系。按照新的课程观念,就要从学生的人生建构、知识建构和发展需要出发来处理文本。比如说教材,它是教学的凭借,是师生合作交流的平台。从教师的角度讲,叫做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是与书本中心完全不同的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理念。教师可以根据学习者的需要和可能,对教材进行二度加工。例如,有一位教师上过这样一节课,这节课的总课题是执教者自定的,叫做《走进游记》,把第五册第五单元的四篇课文《始得西山宴游记》、《醉翁亭记》、《满井游记》《峡江寺飞泉亭记》临时组合在一起进行教学。这四篇课文同是游记,表达的却是同中有异:或于高峻中寻求快感、或于山水之中享受与民同乐之趣、或于平淡中释怀抒情等等。通过对比阅读,学生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感悟。文本重组,为语文课堂教学实现审美功能、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开辟了一个新境界,体现了语文课程的改革精神。在价值取向上也是如此。比如学习有关鲁迅的课文,要让学生从这位代表中国先进文化方向的巨匠身上吸取教益:理解其“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高贵人品和在统一中求变化的文风,能培养孩子们的一种“爱民”胸襟和气度,是一种高品位的人文关怀。
二、“设置”与“生成”
“设置’’是指由文本和预料的学生状况而预设的教学方案,“生成’’是从学生那里发现新问题,或由学生提出新问题而改变预设方案或临时局部生发。任何一节课,从设想到实现,一般包含四个环节:设想、设计、实施、实现。这四个环节方向大体一致,但并不一定同步。单从“教’’的.角度而言,有时心想事成,有时会事与愿违:这是因为从实施到实现,要面对学习主体。学习主体的反馈和追问,常常能够发掘出隐藏的文本资源,“生成”始料不及的新课程,如果教师能够及时对学生生发的问题进行价值判断,在认为必妥的时候临时改变教学预设,从而更好地实现课程目的,那才真正是把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落实到教学行为中去了。这样的教学行为一旦形成常规,那么我们的课堂面貌就会发生深刻变化,积久成习,有助于新的课堂文化的形成。
三、“内容”和“形式”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内容应该是指经过教师的策划而负载和运行于学生心里的语文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资源。一是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资源,一是学生心智,还有二者的动态统一,这些因素决定着
新课程中的语文教学 篇6
【关键词】基本素质;习惯好;热情高;会读书
语文教学,千万不能忽视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千万不能忽视教育教学规律,千万不能忽视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需要与时俱进,但绝不可抛弃!尤其要全面地遵循它们所揭示的教育教学规律。因此,新课程中的语文教学,尽力使学生具备以下基本素质是非常重要的:
一、习惯好
即具有各种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习惯是人的第二次生命。语文教学,必须重视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培养习惯,正面引导固然重要,但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习惯养成教育,有时还必须带有强制性。这样一说,好像同“以人为本”的理念相悖。其实则不然。笔者认为,真正的“以人为本”,并不完全是课堂上的热热闹闹,一味的顺从和迁就学生,必要时,还需要有教师意志的左右。因为,我们要为孩子的未来着想。那,才是“以人为本”最本质的含义。
对于小学生来说,以下八个方面的习惯首当其冲:①主动学习,刻苦学习的习惯;②细心认真、一丝不苟的习惯;③勤于动手、动笔、动脑的习惯;④大胆、大方、大声说话,说普通话习惯;⑤爱惜书本文具的习惯;⑥好问的习惯;⑦在合作学习中积极参与的习惯;⑧规范、整洁写字的习惯。
培养习惯,要悉心引导,严格要求,点点滴滴到位。举例来说,培养学生的写字习惯,要让学生写一笔好字,就必须要求有一定速度,必须规范、整洁地写字。学生把规范整洁地、有一定速度地写字的良好习惯养成了,其他习惯:如爱惜书本文具,学习细心认真,一丝不苟,学习讲效率,讲质量、求速度等等也跟着上来了。
二、热情高
即具有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学习语言文字的激情。笔者认为,某种意义上说,语文是一种活态的,有生命的现象。更赞同一种观点,语文课堂要成为生命成长的课堂。因此,离开了学生的感情——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感情,语文课是无法上的,至少是无法上好的。尤其在学习语文过程中,需要学生的真情和激情的投入,这样才有利于语文课程目标三个维度的落实。也就是说。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必须进入“角色”,我们常说的:不动感情不读书;拒绝伪读等等,其实就是讲的这个道理。这方面,需要引导,需要熏陶,需要结合习惯养成教育来培养。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要让孩子同语言文字伤了感情。这一点并非危言耸听,这种可能随时都可能发生,如:学生对教师教学方法的反感;机械重复的抄写;教师对学困生的歧视等等,都可能导致这种后果。很好理解,试想,如果学生看了课表,某节课是语文,眉头都是皱的,语文课还怎么上?笔者在长期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学生对语文的情,来自于趣,要让学生对语言文字有兴趣,对美好生活充满热爱和向往。一旦学生对语文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感情自然也就产生了。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求知欲有了,主动性强了,对老师的严格要求也能充分理解,并按老师的要求去做。教学效果自然好。最关键的一点,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爱,对语文学习的激情,都来源于教师对学生的爱。有种提法,笔者很赞成:用让大爱温暖课堂!
三、会读书
即具有各种基本的读书技能。①学生要会朗读,要动情地读书;②学生要会默读,要能做到默读中注意力集中,不动指、不动唇、不回视,抓住主要内容等;③学生要学会快速读和略读、浏览;④学生要学会在读中思考、质疑、解疑,学会在读中圈点、批画。会读书,自然最首要的就是要求掌握一定数量的字词。还有课外阅读量的达到。(课外阅读量,课程标准有个“不少于”的界定。应当说,这只是个保底的要求。)这些,就应当说是个死任务了。当然,不同年段有不同的要求。
从更广的视觉看,会读书,说到底是会学习。即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训练方法。学生要经历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才可能学好语文。新课程不再提语言文字训练,但训练肯定还是要的。是必需的。语文实践活动,总得以训来年为基础。某种意义说,实践何尝又不是一种训练?因此,要从听、说、读、写;从字词句段篇的学习上,从合作学习上,从收集资料,处理信息上,通过指导,让学生习得一些好的学习方法,并主动去运用,形成习惯,学生将受益无穷,有的将是终身受益。
新课程数学教学中的“心育”渗透 篇7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关注人的发展, 提高人的素质.而人的素质包括道德素质、科学素质、审美素质和身心素质, 一个人如果没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其他素质再好也难以适应社会生活.因此, 重视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应该在引导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 注意“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 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 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 促进学生人格健全的发展”.下面就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素质教育略陈管见.
1 精心备课, 力求渗透合理
精心备课是渗透心理素质教育的前提, 惟有备好课才能将新课程渗透心理素质教育的要求落实到位.
1.1 备教材生成的价值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资源, 也是师生沟通的中介.教师在备课时要整合教学目标, 除了应明确认知、智能目标外, 还应涵盖心理目标, 将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应带着新的思路和眼光认真研读教材:既要挖掘教材与心理素质教育的结合点、切入点, 理出渗透心理素质教育的脉络;又要跳出教材, 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 发掘学生的真实情感, 对什么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德商 (指一个人的道德人格品质, 包括体贴、尊重、容忍、诚实、负责、平和、礼貌、幽默等各种美德) , 什么内容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智商 (含观察力、记亿力、思维力、想象力、创造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商 (管理自己情绪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逆商 (承受失败和挫折的能力) 、胆商 (胆量、胆识、胆略的度量) 、志商 (意志品质水平) 、灵商 (对事物本质的顿悟能力和直觉思维能力) 等应了然于心, 做到有计划、有目的地将心理素质教育渗透在数学知识的传授之中.
1.2 备学生的实际差异
备课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不仅要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 还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 特别要深入了解哪些学生来自单亲家庭、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家庭等特殊家庭, 哪些学生存在诸如学习动机不正、学习习惯不良、注意力及自控力差、自我中心、耐挫力低、学习焦虑、自卑、社交退缩等心理问题.只有全面了解了学生的情况, 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有“病”治“病” (解决心理问题, 重拾健康心理) , 无“病”强身 (培养心理素质, 促进心理健康) .
1.3 备教学过程的构建
教师研究了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心理现状之后, 在情境的创设、教学程序与策略的选取 (包括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 资料与习题的呈现形式, 提问的方式与角度等) 、学习方式的选择, 师生问题的生成设计, 教学活动的组织等方面都要兼顾认知目标、能力目标和心理素质教育目标.备课时既要预设好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思维品质、增强自信心和上进心、提高学生的品行修养与自主意识、形成“情感文明”的教学模式, 又要估计到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 (包括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注意力、学习方法、思维方式及会出现的错误等) , 对如何利用教学过程中的生成资源作好充分准备.
2 立足课堂, 把握渗透时机
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改革的最终落脚点.学生在课堂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最多,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素质教育, 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最有效、最有价值的途径.
2.1 营造愉悦的心理氛围
文喆教授认为:“有利于学习的环境, 不但应该充满知识, 而且应该尽量宽松.只有抛开个人得失计较的自由讨论, 才能促进科学精神与科学思维的发展.”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可以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 提供足够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 使学生敢想, 敢说, 敢做, 敢发现, 不惟师, 不惟书, 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而民主氛围的营造需要我们教师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 尊重学生, 信任学生, 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 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我们可以借鉴魏书生凡事和学生商量的做法, 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学生参与课堂设计, 修正设计并成为设计的主体.一堂课讲多少内容、讲什么内容、采用什么学习方法和途径都让学生自主选择.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提高课堂效率, 更有利于民主意识和独立性格的形成.如在教高二“四种命题”时, 学生提出不需要讲, 预习时都看懂了.我就尊重学生的意见, 只花了较短时间让学生相互之间就概念进行了问答, 并模仿成语接龙来了个命题接龙, 随后就进入下一内容的学习.在上高三复习课时, 我每课课前都让课代表会同各组组长用传纸条的方式统计全班学生的意见, 然后由课代表与组长汇总之后决定要讲的内容并将其放在讲台上作为我的“教案”.有时学生的“设计”和我课前的预设不一致, 则放弃预设, 尊重学生的决定.事实上, 教师备课时准备重点讲解的内容如果学生预习时已经掌握了, 再讲既浪费时间, 又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觉得有必要夯实一下, 可变讲为练或变讲为测, 即将所备未讲的题变式后让学生练习或测验.由于课代表与组长的课堂设计遵循的是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少部分学生知识掌握上肯定有“死角”, 心里一定不快.为了面向全体学生, 对所有学生都一视同仁, 每课学生小结回顾时都留有时间让学生自由提问, 对基础差又内向的学生则点名叫他们提问或课后主动询问他们有没有什么需要辅导的.对学生的自由提问, 不管问题多么简单都给予认真解答 (共性的问题课上解答并作相应引申, 个性的问题晚自修单独答疑) .这样所有学生不仅有了信赖教师的基础, 还奠定了学生健康成长的心理基础.此外我们还要时时、处处注意爱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把可能对学生造成伤害的语言转换成善意批评、提醒、鼓励的“关爱”性语言, 善用表扬, 慎用批评.如有一次一基础较差的学生板演, 他悄悄拿了同座的答案到黑板上抄了一下, 他邻近的同学以为我要批评这名学生.我若无其事的讲评后, 幽默的说:“刚才某某同学把和同座共同研究的答案展示给大家诊断, 这也是合作学习啊, 晚自修我将和他探讨变题的解法”.这名学生在全班学生轻松的笑声中愧疚的低下了头.
2.2 创设理想的渗透情境
1) 激发兴趣, 唤醒好奇心理.
“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 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 (乌申斯基) “所谓课上有趣, 就是学生带着高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 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 (苏霍姆林斯基) 而引起学生兴趣的直接因素靠的是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和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单一的教学模式“不可避免地使学生造成心理上的混乱……, 学生的独创被摧毁, 心理运作的质量和信心被逐渐破坏……” (杜威) .因此, 我们要以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为着眼点灵活选用教法, 并注意优化组合多种教法, 力求教法多变、常变, 以引起学生的新奇感, 激发学习兴趣.而教学内容的趣味因素可以通过幽默风趣的讲解、数学史上与知识相连的数学故事的恰当引用、数学在熟悉情境中的应用、借助多媒体产生图文并茂和动静结合的效果等方式来挖掘.
2) 培养自信, 增强耐挫能力.
中学生心理的发展从幼稚走向成熟, 其心理容易动荡, 当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自感无法克服的阻碍和困难时, 极易产生一种过虑、紧张、沮丧、失意的情绪, 这就是心理挫折.提高学生的耐挫能力, 必须通过引导、榜样激励和兴趣激发, 帮助其树立自信, 使他们能客观地评价自己、认识自我、调控自我.教学中可结合所学内容介绍一些对数学发展起重大作用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让学生感受数学家面对科学事实, 不畏权威, 勇于表达自己观点的科学态度和精神, 激励他们把对科学家的崇拜转化为刻苦学习、战胜挫折的动力.课堂上还要给学生提供“磨难”的机会, 如设置适当的难题让学生探究或在看起来容易的题目中设计陷阱诱使学生出错, 让学生在挫折中提升耐挫能力.当然, 课堂上更多的是让所有学生都体验成功的愉悦.同一内容可以设计不同的学习方式, 基础不同的学生板演不同层次的题目, 让不同学生有不同的尝试机会.对学生的思维成果、求异思维的“火花”, 即使是幼稚的、与课本或教师不同的看法, 都给予掌声、赞美、点头微笑等褒奖.成功给学生带来了喜悦, 也增强了自信心.
3) 倡导合作, 提升进取品质.
由于大部分学生是独生子女, 生活条件优越, 一些人任性、孤僻、不善于与人合作、缺乏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因此, 教学中要特别强调集体的作用, 有意识地培养他们合作精神、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课堂教学应根据内容适时选用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 经常布置通过合作才能解决的研究性学习课题, 以培养学生交往与合作的习惯.还可以利用穿插于章节中的涉及科技领域, 反映科学技术人员, 工程技术人员、后勤保障人员, 分工合作、群策群力、顽强拼搏突破难关取得成功的阅读材料, 教育学生培养合作精神, 树立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
4) 鼓励挑战, 培养质疑精神.
“疑问、矛盾、问题, 常常是开启思维的钥匙.”“人云亦云, 不敢于提出问题, 不善于提出问题和缺乏怀疑精神的人, 是决不会取得创新成果的.”课堂上应创设一些挑战性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敢于质疑的勇气.如印发学生答题中的一些典型错误, 让学生课堂上作纠错练习, 挑战自我, 挑战同学;对资料上的一些错误题目、错误解答, 教师不直接勘误, 而让学生通过思考、探索发现矛盾后自己提出修正意见, 挑战书本与“权威”;例题讲解时不妨“稚化”自己, 暴露思维过程时常常“求教”于学生或故意出错被学生发现并纠正, 给学生挑战老师的机会.在可能的情况下还可展示教师与教材、资料不同的思维方法, 尤其是优于教材、资料的思路, 引导学生不迷信书本, 不迷信权威, 培养他们的质疑精神.
3 借助作业, 提高渗透实效
课外作业不仅是巩固所学知识, 训练技能技巧, 反馈教学信息的重要手段, 更是实施素质教育, 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载体.在作业设置上, 首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可设置不同层次的作业供学生选做及设置贴近学生知识、方法、能力最近发展区, 思考坡度循序渐进的题组, 让学生各自通过努力都能尝试成功的喜说.从而达到增强自信, 发展思维的效果.其次要通过设置新颖题型或增加问题的趣味色彩等方法增强作业的趣味性, 激起学生的乐趣;通过增强作业的开放性、应用性、探索性, 让学生的智商、逆商等得到培养.还可通过设置与人口、土地、交通、环境及市场经济等许多方面有关的研究性学习课题, 引导学生走向生活实践, 在实践中养成体贴、尊重、容忍、宽恕、诚实、负责、平和、忠心、礼貌、幽默等各种美德.在作业批改上, 要改革只给等级或分数的简单做法, 充分发挥作业本的“笔谈”功能.笔谈内容既有针对作业中暴露问题的指导, 又有教师的期望.笔者有一位同事喜欢在作业本里夹纸条和学生笔谈, 效果很好.如一次一名基础较差的学生作业做得比较工整, 他写了一张纸条:“你今天的作业让我惊喜, 我相信两周后的月考你一定会给我更大的惊喜.”这名学生不仅以后作业一直很工整, 成绩也稳步上升.我同事给学生的留言特点是, 对优等生不褒不贬, 富有鞭策力, 激励其不断进取;对中等生扬长避短, 推动其一步步走向优秀;对后进生循循善诱, 富有牵引力, 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所有留言都是以情感为主, 鼓励为主, 期待为主, 发展为主.作业本成了师生心灵沟通的纽带.
“心育”需要我们用心去育.我们只有潜心研究学科特点, 才能适时适度地将心理素质教育渗透到教学中, 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熏陶;我们唯有用心倾听学生的声音, 全面了解学生的差异, 才能用自己的爱心去浇灌和滋润学生的心田, 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参考文献
[1]张岗英.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6, (3) .
[2]顾健生.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作业设置[J].数学教学研究, 2003, (7) .
[3]王明礼.创造快乐数学课堂[J].教学与管理, 2007, (7) .
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中的体会 篇8
一、高中物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1. 在课程目标上注重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
高中物理课程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培养学生, 为学生终身发展、应对现代社会和未来发展的挑战奠定基础。
2. 在课程结构上重视基础, 体现课程的选择性。
普通高中教育仍属于基础教育, 应注重全体学生的共同基础, 同时应针对学生的兴趣、发展潜能和今后的职业需求, 设计供学生选择的物理课程模块, 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 促进学生自主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3. 在课程内容上体现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
高中物理课程在内容上应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 加强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及科技发展的联系, 反映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成果和新的科学思想, 关注物理学的技术应用所带来的社会问题, 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和对社会负责任的态度。
4. 在课程实施上注重自主学习, 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
高中物理课程应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教师应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 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 使其逐步形成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
5. 在课程评价上强调更新观念, 促进学生发展。
高中物理课程应体现评价的内在激励功能和诊断功能, 关注过程性评价, 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发展。通过评价还应促进教师的提高, 以及教学实践的改进, 等等。
二、注重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和物理思想方法的渗透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目标上培养学生, 强调学习过程而不单单是结果, 强调思想方法的渗透而不单单是知识的传授。新课程从物理概念的引入、物理规律的产生与发展、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形成等诸多方面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方法和科学探究能力。例如:在学习“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时, 从“伽利略对落体运动的研究”开始, 让学生了解伽利略的研究思路和科学方法, 即“问题→猜想→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得出结论”。伽利略的这种科学推理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爱因斯坦的评价) , 也是物理学研究问题常用的方法之一。又如:在学习开普勒关于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时, 从托勒密的“地心说”到哥白尼的“日心说”, 又到第谷的望远镜, 再到开普勒多年的潜心研究, 让学生体会到“科学的基本活动就是探究和制定模型”, 而哥白尼和托勒密都采用建立“物理模型”的的方法, 这又是物理学研究问题常用的方法之一。还有许多物理概念, 如“加速度”、“电场强度”、“电动势”、“磁感应强度”等和物理规律如“牛顿第三定律”、“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楞次定律”等的学习, 都不是直接给出, 而是让学生在自主讨论和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学习。这就要求教师一改以往的“一讲到底”或“满堂灌”的方式, 由“主角”转为“配角”, 在整个课堂教学中, 承担起“主持人”的角色, 及时有效地引导学生自主地进行讨论、探究活动, 最后共同得出结论。其实, 探究并不是都要走出课堂, 教室里仍然可以进行探究学习, 有实验活动可以探究学习, 没有实验照样可以探究学习, 探究是一种自主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并非是某种特定的活动形式。如果教师能精心的设计每一份教案, 在课堂中能够很好地把握新课标的要求, 组织好每一堂课的师生共同探究活动, 就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加深学生对所学物理知识的理解, 而且能教给学生科学的物理思想方法。
三、重视物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应该逐步做到大部分物理课在实验室中进行, 要为达到这一目标创造条件。”这一要求将给物理课程资源领域带来一场革命, 也更加凸显了课程资源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程资源的状况。缺乏课程资源意识, 没有课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有效利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宏伟目标就很难达到。怎样开发和利用物理课程资源?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 重视开发与利用教科书等文本资源。
教科书是最重要的文本资源。在课程实施中, 教师不要受某种教科书的束缚, 可以参考、利用其它不同特色的教科书。学校应为教研组多购置几种版本的教材, 同时可以组织教师编写教学补充材料, 开设一些课本课程, 指导学生选择、利用这些补充资源。
2. 积极开发和利用实验室的器材资源。
首先, 要创造性地发挥现有器材的作用。应最大限度地利用实验室现有器材, 充分挖掘其实验功能, 做到一物多用。动脑筋想办法, 充分利用多年闲置的器材开发新的实验, 做到废物新用。可以对现有仪器和实验, 以及过时的仪器和实验进行改造、组合, 设计出新的实验。
其次, 开发实验室, 提高实验室效益。要充分开发和利用实验室的丰富资源, 改变实验室封闭式管理状态, 全方位开放实验室。通过建立开放实验室或者建立实验走廊等各种形式, 鼓励学生主动做课外物理实验, 利用实验仪器开展各种的自主探究活动。
最后, 充分利用日常用品做低成本实验。身边的物品和器具也是重要的实验室资源。学校实验室应该为师生利用身边的物品、廉价的材料自制教具、进行物理实验提供便利。有些创意新颖或制作精巧的自制教具和实验可以作为学校常规仪器和实验保留下来, 它们不仅有助于物理教学, 而且可以激发广大师生的创造热情。
四、灵活把握新教材
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教师要创造性地用教材, 要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 要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 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进行深加工, 形成有教师教学个性的教材知识。在处理教材的过程中, 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教材不等于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大于教材。
教学内容的范围是广泛的, 可以是课内的, 也可以是课外的, 只要适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的材料都可作为学习内容。教师“教教科书”是传统的“教书匠”的表现, “用教科书教”才是现代教师应有的姿态。
2. 充分利用教材开创自由空间。
新课程中的化学实验教学 篇9
新课程从化学实验内容的选择和设置来看, 生活化、社会化的特点非常明显。新课程中, 作为化学教学内容重要组成部分的化学实验, 十分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新教材的化学实验中多选取学生身边的一些化学物质作为实验药品, 例如“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用红墨水验证木炭的吸附作用”、“面粉的爆炸实验”、“洗涤剂的乳化作用”、“用植物的花瓣和果实制指示剂”、“溶液酸碱度对头发的影响”等实验, 选取的实验药品都是学生身边的化学物质, 这可以使学生有一种亲切感, 感受到化学并不神秘, 化学时刻存在于我们身边。同时还能感受到化学的实用性, 这也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 新课程中的化学实验还注意选取了生活和社会中的一些化学现象和社会问题作为实验内容。例如“酸雨危害的模拟实验”、“污水的净化处理实验”、“铁钉锈蚀实验探究”等, 以这些素材为实验内容, 对学生关注身边的化学现象和社会问题, 更好的学以致用并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作用。
二、化学实验设计的变化
从化学实验设计来看, 新课程中化学实验的探究化、绿色化特点十分明显。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是化学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目标和内容, 同时也是化学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特色。新课程十分强调实验的探究性, 减少了验证性实验的数量, 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探究性实验。与验证性实验相比, 探究性实验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材中的探究性实验设计模拟了科学研究的过程, 以问题为中心, 促使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过程自主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另外, 新课程中的实验设计也充分体现了绿色化学的要求。首先尽量在实验中选取绿色化原料, 其次尽量利用“原子经济化”的化学反应, 使化学反应过程绿色化, 同时也使获得的产物达到绿色化要求。如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中, 区别传统教材, 着重介绍了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方法, 因为这种方法能够更好的体现绿色化学的基本理念。
新教材取消了过去专门的、集中的学生实验, 代替的是每一节的“请你尝试”、“探究活动”等学生课堂学习过程中的实验环节, 而这一环节的实施正是新课程倡导的学生学习方式改变的重要培养途径。通过实验探究过程, 一方面可以训练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 另一方面, 在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中, 可以激发其学习化学的兴趣, 强化探究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但学生在实验中, 往往出现注重观察实验现象, 不注意对现象的理性分析;注重全面而不注意细节;注重实验结果而不注意实验过程中的规范性。这就要求教师要加强组织, 注意指导。在探究活动中, 学生是主体, 而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实验目标的引导, 操作过程的指导和实验环节的调控上。首先,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 提出探究的实验课题。其次,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 指导学生动手实验, 观察现象, 记录结果。实验结束后, 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和实验记录结果, 经过师生、生生间的共同讨论, 分析归纳出实验结论, 从而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三、课外家庭实验是对化学实验教学的必要补充
新教材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增加了一些利用日常生活用品进行的课外家庭探究实验。化学实验的认识功能不仅在于它能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还在于通过它能将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 促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解释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且在生活中的实践还能进一步拓展和深化所学知识, 开创新的认知领域。课本中的课外家庭实验的安排就是化学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桥梁, 所以这一环节的作用也不能忽视。课外时间, 教师可以帮助和指导学生完成一些家庭实验, 也可以开放实验室, 让学生借用其中的必要器材和药品。还可以通过网络和化学社会实践活动, 拓宽学生视野, 使学生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这样一些实际问题的解决反过来可以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
总之,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通过各种途径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 在提高学生实验技能的基础上形成创新能力, 为学生将来的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摘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 并在实验中发展的学科。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的化学课程改革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 发挥本学科自身优势, 以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 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 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 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同时要使学生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化学, 进行科学探究, 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由此, 决定了化学实验教学在新课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走出数学新课程教学中的误区 篇10
一、合作学习中的误区
其一,合作学习的频繁化,有的教师一节课要让学生小组讨论七、八次,也不管合作学习的内容有没有讨论的价值。有的问题根本不需要讨论,教师却让学生讨论上几分钟,而对于那些确实需要讨论的问题,有时学生才刚开口,教师就让学生停了下来;其二,问题出现后马上叫学生分组讨论,不给学生留独立思考的时间,这样的合作学习学生的受益并不大;其三,教师在学生合作学习时,显然是一个局外人,并没能参与进去,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对于有些思维不活跃、不交流的小组也不闻不问,任其沉默到永远。
二、活动课中的误区
其一,有些教师认为活动课不重要,对考试和学生的成绩没有帮助,可有可无。在一次听课中,我曾亲耳听一位七年级数学老师在讲《感受大数》这一节时说:“这一节课不重要,同学们课下自己看看就行了。”然后直接讲第二节;其二,过分注重活动课的形式,课堂教学中只是让学生感觉很有意思,很好玩,但却忽略了活动课的主题,对学生内在素质的提高效果甚微,更有甚者,活动课简直就成了放羊课、赶集课,背离了活动课要激发学生的潜在智能,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的要求。
三、评价学生语言中的误区
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然而,在实际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却曲解了这一理念,滥用赏识教育,对学生的所有认识和见解,甚至是完全错误的结论,也完全持肯定的态度,并且大力表扬,一堂课中,常挂在教师嘴边的是:“你真棒”、“回答的非常好”、“你真了不起”等等激励性的语句,这样做一方面显得老师的“赞誉”用得太多也很虚伪,不能对学生起到应有的激励作用;另一方面,容易给学生造成误导,使其难以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难以发现自己的思维和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最终会严重影响其学习成绩的提高。
四、运用多媒体的误区
其一,有些教师的课件上,只打了一些文字信息题或几道应用题,这跟小黑板的作用没有区别。其二,严重夸大多媒体课件教学的作用,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固然有很多,甚至是独有的优势,但是多媒体课件仅仅是一种教学手段,它是对传统教学手段的补充,而不是对传统教学手段的替代。记得刚上班时自己经常模仿老教师在黑板上画圆,但现在利用课件教学了,老师们对基本功已不在重视,其实,我记得原来每次在黑板上用粉笔画出一个大大的圆时,同学们都会投来钦佩的眼光,整节课很少有学生走神,这种效果是用课件难以替代的。其三,利用课件上课教师只能按照事先设计好的程序进行教学,除了多了几张图片和动画,这与传统的教学有什么不同吗?甚至还不如传统的粉笔教学灵活,它无法根据课堂的发展来机动地调整教学进度,反而会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的机械。
在新课程的教学实践中,为了避免步入误区,作为一线上的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更深一步地学习和领会新课程的内涵,与时俱进,大胆创新,重视学生的情感参与、情感体验,重视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重视各个层次学生的发展,教师自身既要积极地学,又要努力地教,更重要的是要常常反思,避免步入误区,使自己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
新课程实施中的音乐教学 篇11
关键词:名存实亡 定位失衡 兴趣爱好 师生互动 轻松 愉悦 和谐
《音乐课程标准》提出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载体,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发展。音乐教学则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音乐教学是以聆听、演唱、表现和创造音乐为主的活动,使学生体验蕴涵于音乐中的丰富感情,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的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以利于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我国音乐教育发展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我国音乐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我们音乐教师的许多教育教学理念也应该随之发生改变,也确实在新课标付诸实施中,音乐课堂教学带出现了崭新的面貌,及喜人局面。但是,在这欣喜的背后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有些问题甚至会让你“大吃一惊”。出现的这些问题有
1.音乐课挪作它用,名存实亡,基本质量得不到保证,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素质教育观念深入人心的今天,出现这类问题似乎不敢相信,但它确实是存在的,尤其在没有专职音乐教师的学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音乐课挪作它用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音乐课上所谓的“主课”;二是个别后进生离开音乐课堂去补习“主课”。出现这类问题的原因主要是一些“主课”教师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和“考试检查之压力”,不得不抢占音乐课堂阵地。对于我们音乐教师来说,应该做的是想方设法守护好音乐课堂这块阵地,因为这是我们音乐教师的神圣天职。主课”教师向你“讨课”时应采取适当的方法加以拒绝;而且作为音乐老师,我们应该把音乐课上的生动有趣,把课外活动搞的红红火火,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捍卫住这块音乐的乐土。
2.音乐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定位失衡
一些教师为遵循“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新理念,一味地迎合学生的欣赏口味,忽视了对歌曲进行慎重地挑选有的老师提一录音机一放一节课,根据自己或迎合学生的欣赏口味很随意地将流行歌曲引进课堂,什么歌好听,就教唱什么歌或欣赏什么歌。有的教师整节课播放流行歌曲,并说她基本上每节课都放学生爱听的歌,并美其名曰:“学生喜欢,老师省事,何乐而不为?”这类问题在我们身边确实是存在的。由于随意否定教材歌曲,随意引进流行歌曲,学生会唱的歌倒是不少,却导致了爱情歌曲的泛滥。同时,学生因没有好好地学习乐谱,导致识谱能力低下,歌曲也唱不准确,音乐基本知识与技能掌握得极差。
二、新课标下的音乐教学
1.以兴趣爱好为动力,使学生关注音乐。
要使学生更好的关注音乐,积极地参与音乐活动,必须通过趣味化和游戏化的教学方法,让他们对音乐发生浓厚的兴趣,使学生的心情舒畅,从“要他唱”到“他要唱”,进而产生持久的音乐学习动力。兴趣是学习的金钥匙,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诱发、培养、发展学生的音乐兴趣是我们教师的重要任务,首先,从教师本人来讲,应喜爱音乐,应对音乐充满激情,课前应该做足功课,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教具音像资料的准备,教材的深入探究,充分挖掘课本中的闪亮点,抓住学生的心。其次,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利用多种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情,教学中让学生放飞思想大胆的對音乐“品头论足”,专注学生的每一个语言、动作,发现他们独到的见解。对音乐“品头论足”是学生走进音乐的重要途径,教师一旁的把握非常重要,收放自如很关键,“标准答案”的相同与不同已是其次了。
2.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
传统教学单纯的教师说教,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那是一种枯燥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音乐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交流互动关系。”这种关系的建立必须拓展课堂聆听开放度,也只有开放的课堂才能放飞学生思想,体现“育人为本”的教育。而音乐教学应该是共同体验、发展、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品头论足”间享受音乐美,创造音乐美,放飞思想,放飞我们的课堂!在教学实践中,结合少年儿童好奇、好动、好胜、好玩及善于模仿,接受能力强,注意力容易分散的特点,将教师的教融入学生的学之中。多采用自主表演法,让学生在有感情地演唱的基础上,让学生结合自己对音乐的理解,用形体语言表达出来,让学生动起来,让歌唱与表演相结合,教师也要努力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来,教师是组织者、指挥者、是导演、是领头羊,要为学生创造参与音乐活动的机会,与学生融为一体,从各个层面让学生接近音乐,理解音乐,让学生得到各自的发展,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
总之,新的课程标准鲜明地提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只有将学校教育从学科为重心,以培养学科的专门人才和后备力量,转变为以教育为重心,利用学科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进而理解课程功能的改变是根本的改变,在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将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因此,学习把握好新课标
参考文献:
再谈新课程中的教学评价 篇12
一、注重学生学习发展过程的评价
第一、教师更加注重对日常学习和发展的评价, 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和变化, 及时给予学生评价和反馈。教师充分发挥评语的及时性优势和激励性作用, 加强了师生之间的联系, 使学生能够及时了解自己的进步和不足, 从而改进自己的学习。
第二、利用一些成长记录的方法关注学生发展的过程。学校建立了学生成长记录袋, 其中收集了学生方方面面的资料, 包括父母的期望, 教师、同学和自我评价, 历次作业展评记录和竞赛成绩, 自己满意的作品等等。学生通过成长记录看到自己进步的轨迹, 发现自己的不足, 并通过成长记录加强了自我反省和自我评价能力。
第三、将日常评价, 阶段评价和期末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期末成绩中, 日常表现和作业, 单元测验及期末考试各占一定的比例。这样做的导向作用是使学生和家长不再只关注期末成绩, 体现了形成性评价的体系, 并将评价融入日常教学中, 做到教评相长。
第四、重视学科学习和评价的特点, 采取分项考试和分散考试的方法。如将语文的评价和考试分为语言表达、词汇掌握、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等方面, 并用写字卡、朗读卡、积累卡、阅读卡、表达卡等考查方式, 与期末考试相结合。
二、注重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评价
将考查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作为评价与考试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如在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增加对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核。在数学考试中要求学生为学校教学楼门前设计一个花园, 这样的题不仅考查了学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还对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探索各种可能的方案, 进行决策判断,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评价。在英语和语文考试中施行了口试, 不但考查学生的语言应用的能力, 还考查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以及表达和交际能力。在政治课的教学和评价中, 采用情境故事的方法, 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 让学生在收集论据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论点并进行论证。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仅包括论证内容是否清晰合理, 还包括批判性思维、合作与交流、表达和沟通等。
三、注重发挥激励功能的评价
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 采用即时的口头评价, 谈心式的评语激励每一个学生, 特别是对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 更注重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在评价语言的措辞上非常谨慎, 避免了吹毛求疵、一味说“好”和程式化的做法, 让学生更多地看到自己的优势与进步, 对未来的学习充满信心。学校设立了多种激励学生的评价项目, 如学习之星、背诵大王、纪律之星和绘画大师等, 争取通过评价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体验成功和学习的乐趣。
四、注重多元主体参与的评价
改变过去单独由教师评价学生的方法, 鼓励学生本人、同学、家长等参与到评价中, 特别是学生自我评价, 一方面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另一方面也提高了他们的自我反思能力。一般做法是在教学中, 当学生回答问题或小组合作时, 让其他同学或小组给予评价。此外, 定期让同学和家长在成长记录上对学生进行评价。
五、注重完善成长记录袋方式的评价
针对成长记录没有很好地与学科相结合, 其中的内容涉及方方面面, 变成了没有条理的资料容器。那些纷乱的资料由于缺乏目标性和针对性, 无法清晰地反映学生一个阶段在某个方面的轨迹和发生的变化, 丧失了成长记录对学生发展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另外, 成长记录中生搬硬套了多主体评价, 由于评价目标不明确, 一些成长记录中, 学生对自己的评价多次都是“我要好好学习”, 同学的评价也多是空洞的语言, 不但增加了教师和学生的负担, 而且效果也不好。因此, 教师必须把握建立成长记录评价的关键要素, 如明确的目标和计划, 反映成长和变化的资料, 自我反省等。成长记录要更紧密地与学科教学相结合, 而且不要贪大求全, 可以先在一些反映不同侧重点的方面建立成长记录, 使学生能够从中切实体会和反省自己的进步与不足, 从而发挥成长记录对学生培养的促进作用。
总之, 在新课程标准教学评价的探索中, 初步创立了适合校情、学情的“五个注重”的评价体系, 在施行中将不断总结经验, 日臻完善。
【新课程中的作文教学】推荐阅读:
小学新课程作文教学11-01
新课程下的作文教学08-26
新课程中的快乐教学07-24
新课程中的创新教学11-08
新课程中的语文教学09-29
浅谈教学反思在物理新课程教学中的作用06-28
新课程教学方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论文08-28
初中数学新课程在农村教学中的活用论文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