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备人才库建立实施方案(精选11篇)
后备人才库建立实施方案 篇1
流程银行建设制度文件汇编
后备干部人才库建立工作实施方案
各支行、分理处、信用社,营业部:
根据合行经营发展的需要,按照上级联社的有关要求,合行党委结合全行高管队伍建设的实际,决定在全辖培养选拔优秀人才充实后备干部队伍,并制订《XX农村合作银行后备干部人才库建立工作实施方案》。
一、选拔原则
本次选拔基层支行(处、社)级的后备干部工作,坚持以下原则:一是党管干部的原则;二是任人唯贤、德才兼备的原则;三是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四是群众公认、注重实绩的原则;五是民主集中的原则;六是依法办事的原则。
二、计划指数
按照全辖实际和后备干部的选拔条件,全辖计划选拔基层支行正职后备干部X名;支行副职后备干部X名,其中成熟型和成长型各X名。
三、选拔范围
全行现有在职的并且符合条件的干部员工。
四、基本条件
1.能够认真执行上级行社的各项方针政策和规章制度,无违法违规行为和不良嗜好,无不良违规记录。
2.思想进步,品质优秀,诚实守信,工作积极,爱岗敬业,公正廉洁,作风正派。
3.具有中专以上学历,正职后备干部从事金融工作4年以上,并担任副职2年以上(含助理);副职后备成熟型干部从事金融工作4年以上,成长型后备干部从事金融工作1年以上;所选拔的后备干部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
流程银行建设制度文件汇编
4.正职后备干部的年龄在45周岁以下(1965年1月1日以后出生);副职后备干部的年龄在40周岁以下(1970年1月1日以后出生)。
5.身体健康能适应工作需要。
五、相关程序
1.本人报名。按照后备干部的选拔原则和基本条件,由本人自主报名,征得所在单位领导班子意见后,填写《XX农村合作银行后备干部报名表》(纸制)一式两份,近期小二寸免冠照片2张,一并送交合行人事部门。《XX农村合作银行后备干部报名表》电子版随本方案一同下发。所有报考后备干部的员工,必需服从组织分配,否则取消报考资格。
2.基层把关。对报名人员基层“一把手”负责把关和推荐,要本着为上级负责和对个人负责的态度,主要从思想品质、潜在能力、业务水平、工作业绩、廉洁自律等方面对报名者进行把关;对有违规违纪行为的和有不良嗜好的不允许推荐;如合行审查或员工及社会举报并经查实发现报名者有重大问题的或被录用后暴露出以前存在问题的,对推荐单位的“一把手”实行问责。
3.合行审核。合行组织人事部门协同内审部门对报名人员进行审核,人事部门主要按照干部的基本要求、条件,内审部门根据掌握的有关情况共同进行审查,发现有严重问题的报名者取消其竞聘资格,不允许参加考试。
4.统一考试。根据全辖报名情况由合行统一组织笔试、面试。
5.组织考核。对所有参加笔试、面试人员,由合行组织人力到其所在单位进行考核,在考核中侧重被考核对象的工作业绩(必须要有工作实例)、工作表现、道德品行、工作能力等方面。被考核人员,要准备一份自参加工作以来的自我总结材料,主要反映本人的工作业绩等内容,必须列举出在工作实例。
6.得分计算。正职后备干部的最终得分按照笔试30%、面试30%、实际工作业绩40%的比例计算最后得分。
副职后备:成熟型后备按照笔试30%、面试30%、考核40%的比例计算;成长型后备按照笔试40%、面试30%、考核30%的比例计算。
7.党委审定。根据考核情况由合行党委审定,确定后备干部人选,建立后备干部-216-
流程银行建设制度文件汇编 人才库,作为今后高管人员任用的依据和人才来源。
8.进行公示:对笔试、面试、考核后要进行公示。
六、后备干部的培养
为了强化后备人才储备和培养,合行将后备干部的培养、教育和提高纳入日常管理,并实行“三级联手“的方式:一是基层领导班子负责后备干部的日常管理工作,所在支行要明确一名专人负责培养,后备干部的工作岗位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为后备干部的成长创造条件、提供平台,所在单位领导班子要把后备干部的培养工作抓到位,定期总结和上报相关情况,主要是后备人员的工作经验、成就及培养成熟程度等;二是合行将定期组织后备干部进行业务培训、学习、考试,在后备期要通过几个专业的考试,如:业务、财务、科技、稽核等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考试全部通过后优先选用,若其中某专业考试不合格,后备期间给补考机会,直至合格为止;三是后备干部要定期向本单位及合行组织人事部门以书面形式汇报自己的工作、学习情况,不断总结经验、找出不足、克服缺点、完善提高。这样,通过全行上下形成合力,努力将后备人员逐步培养成复合型可用人才,以此壮大和提高合行高管队伍的整体素质。合行对后备干部实行动态管理,吐故纳新,做到成熟一个启用一个,使后备干部管理更加规范有序。
七、考试内容
省联社成立以来的大政方针、规章制度、有关金融法律法规、相关业务知识、公共基础知识等内容。
八、时间要求
报名截止时间为10月18日前;笔试时间初步计划在10月20日前;笔试、面试的具体时间和地点临时通知。
后备人才库建立实施方案 篇2
本刊讯为强化中层管理, 有效推进人才队伍建设, 引导员工积极上进, 近日, 乐山铁通本着“量才所用, 不拘一格”的原则, 建立起分公司后备人才库。
该项工作通过自荐、推荐、考评、选拨等步骤把员工公认、工作业绩突出的优秀人才储备入库, 逐步形成广纳群贤、竞争择优、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用人机制。并通过吸引、培养、用好人才三个环节为乐山分公司造就出发展有思路、工作有谋略、创新有魄力的优秀人才。
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实施方案 篇3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关于体育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深入实施“五四战略”,奋力推进“一优两高”,弘扬“新青海精神”,落实《体育强国建设纲要》《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海省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青政办〔__〕199号)和《青海省青少年体育“十三五”计划》,深化后备人才选拔培养和业余训练改革,构建完善青少年体育竞赛体系,提高青少年体育训练质量和效益,培养优秀的体育后备人才,为建设健康青海和高原体育强省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二)基本原则
坚持统筹规划,加强合理布局。做好顶层设计,结合地域特点,做好业余训练机构布局,扩大业余训练规模,建立完善上下衔接的青少年业余训练网络。
坚持沟通协作,促进体教融合。加强各部门特别是体育、教育部门协作,创新体制机制,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促进共赢发展。
坚持普及推广,注重人才培养。推动运动项目普及,培养体育兴趣,掌握体育技能,增强青少年学生体质,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加强科学训练,发现和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实现普及与提高相互促进。
(三)主要目标
到2023年,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基本形成。创建新型体校或其它训练机构(训练中心、训练基地、训练点、项目运动队等)20所,县级业余训练开展正常。青少年运动员注册人数达2500人以上。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规模达到50所。社会力量与体校、学校在培养体育后备人才上形成有益补充,齐头并进。青少年体育竞赛体系初步建立,全省综合性运动会、青少年锦标赛、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联赛、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联赛等赛事有序开展。
二、主要任务
(一)建立完善多渠道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
1.夯实学校体育基础
(1)强化学校体育教育。学校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上好体育课,落实国家和青海省对学校体育工作的安排部署,以培养学生兴趣、养成锻炼习惯、掌握运动技能、增强学生体质为主线,强化课外体育锻炼,开展业余训练,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要求落到实处。发挥体育的育人功能,健全学生人格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2)以校园足球、篮球为引领,推动“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体育教学、业余训练及体育活动特色建设。各级各类学校要以足球、篮球、排球、田径、游泳、自行车、射击、射箭、跆拳道、摔跤、越野滑雪、冰壶、冬季两项、武术等项目为重点,积极组建运动队、俱乐部和兴趣小组,开展体育教学和训练活动,逐步形成体育项目“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特色。各级各类体校、单项体育运动协会、青少年体育俱乐部、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健身中心等单位、社会组织,要充分发挥自身场馆、教练员等资源优势,加强与学校联系,积极组织运动项目进校园活动,开展青少年体育技能培训,帮助学生掌握一至两项运动技能。继续实施“射箭运动进校园”活动,办好射箭师资培训班和全省青少年射箭比赛,在首批试点学校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充学校规模。鼓励学校与各级各类体校联合办训练、办运动队,充分利用体校场馆、教练员等优质资源,提高学校运动队水平。学校要面向全体学生,广泛开展班级、年级、校际竞赛活动,共同营造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3)加强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建设。制定《青海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管理办法》和《青海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评分标准》,开展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创建命名和动态评估工作,并对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予以资金支持。强化品牌建设,加强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师资力量培训,组织与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联赛相衔接的田径、游泳、篮球、排球、乒乓球和武术等项目比赛,以比赛促进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推动市(州)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创建命名工作,优化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布局。
2.建设青少年三级业余训练网络
(1)扩大县级业余训练规模。县(区、市)体育行政部门要主动作为,争取教育、财政、编制等行政部门的支持,创建业余体校或业余体育训练点,积极创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业余体校或者依托当地优质中小学校加挂业余体校牌子。不具备成立业余体校的县(区、市),体育、教育行政部门可根据学校体育训练开展情况确定几所中小学校,作为本地“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点”。
各业余体校和业余体育训练点应与当地优质中小学共建、联办,结合本地区优势项目和特色项目,积极开展课外体育训练,着力在培养兴趣、增强体质的基础上发现优秀体育运动苗子,打牢后备人才基础。要落实业余训练时间,在组织训练上采取周一至周五学生在学校学习,周六周日集中体育训练的形式,集中训练由体校或训练点教练员(体育教师)在体育场馆或学校组织实施。有条件的学校,教练员可在周一至周五走进学校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组织训练,确保学生训练时间落到实处。
(2)创新发展市(州)级训练。各市州体育、教育部门要以各体校、体育实验中学为抓手(海东市要积极创建新型体校),深化体教融合,建立完善招生、培养、输送制度和长效机制。各体校、体育实验中学要扩大选材面,加强青少年训练的科学性、系统性、连续性,发掘青少年的运动天赋和专项特长。要充分利用自身的教练员和场地资源,加强与优质教育资源有机互补、设施资源共享共用、联合办运动队等,共同打造特色项目和优势项目。
(3)提升省级训练质量。以省体育运动学校为龙头,突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和国家田径单项奥林匹克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的示范作用,省体育运动学校要改善教育设施,增加专业和招生规模,提升训练质量,提高输送率和成才率。省专业运动队和省体育运动学校要切实发挥后备人才培养的指导和引领作用,在市(州)、县(区)选择具备条件的中小学校,建立竞技项目训练点,健全长效机制,选派教练员或退役运动员到训练点支教,指导训练点青少年业余训练、比赛等。
(4)各级体校要加强上下衔接关系,建立畅通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输送渠道。逐步形成体校覆盖面广、项目布局合理、人才输送畅通的业余训练机制。
3.推动社会力量参与体育后备人才培养
引导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鼓励兴办多种形式的青少年体育训练机构。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青少年体育俱乐部、青少年训练基地和青少年户外营地等建设。保障社会力量在训练管理、组队参赛及教练员职称评定、技能培养等方面的同等权益。通过委托授权、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社会组织承接青少年体育赛事和活动。探索与社会力量共建青少年运动队的途径和方式。鼓励企业通过冠名、赞助、广告、合作等形式,参与青少年品牌赛事、特色体育项目等无形资产开发。
4.开展省级体育后备人才基地评选命名。制定《青海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基地评选命名及奖励办法》,组织开展青海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基地评选命名,激励和调动各类体校、学校、社会力量等各方开展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积极性,提升训练的质量。
(二)加强青少年体育训练
1.调整优化项目布局
各地结合区域特色,发挥传统优势,以足球、篮球、中长跑、竞走、自行车、射击、射箭、跆拳道、摔跤、武术、越野滑雪、冰壶、冬季两项等项目为重点,对本地区运动项目进行合理规划。各县(区、市)开展的奥运项目不少于2个大项或3个分项,各市(州)开展的奥运项目不少于7个大项或10个分项。
2.提高选材育才水平
成立青海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选材工作领导小组,建立青少年科学选材机构,组建青少年选材育才专家和服务团队,组织好我省选材育才工作。建立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大数据,制定具有高原特色的青少年运动员选材标准。各体校要建立青少年选材工作室,有专人负责,建立人才档案,组织开展测试评估和科学追踪,为青少年运动员选材、输送和训练提供科学依据。
3.提高科学训练水平
各青少年训练单位和机构要坚持“培养兴趣、选好苗子、打好基础、科学训练、积极提高”的原则,及时了解和掌握项目发展的新趋势、新理念,严格按照青少年运动项目训练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系统扎实的训练,促进青少年运动员基本技能的全面提高,坚决杜绝拔苗助长。妥善处理好学训矛盾,保证学习和训练两不误。教练员要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执教能力,主动学习掌握新的科学训练理念和方法,科学制定训练计划,根据青少年儿童成长发育规律和心理特点确定训练负荷,不断提高科学训练水平。
4.加强教练员、教师队伍建设
(1)强化教练员培训。贯彻落实《全国各级各类体校教练员人才教育培训规划(__-__)》,制定教练员培训计划,承办、参加全国各级各类体校教练员通识知识更新轮训班,分期分批对体校教练员进行培训。积极组织体校教练员参加体育总局各项目中心(项目协会)开展的专项轮训班。到2023年,完成全省体校教练员通识知识更新和专项轮训一遍的目标,不断提高教练员队伍整体素质、执教能力和训练水平。积极推荐申报“国家体育总局精英教练员双百培养计划”,打造奥运项目青少年训练“领军型”教练。
(2)补足配齐师资力量。各地要严格落实青政办〔__〕199号中关于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补足配齐学校师资力量。省体育局和教育厅联合对体育教师开展体育技能培训,使体育教师胜任教练员工作。加强省体校文化课教师配备,积极与西宁优质学校沟通协调,制定相关制度,选派优秀文化课教师到省体校授课,提升运动员文化水平。
(三)建立发展青少年体育竞赛体系
1.建立青少年体育竞赛机制
组织举办省级综合性运动会、青少年锦标赛、传统校联赛、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联系等赛事。各市(州)、县(区)体育、教育行政部门积极组织与省级对应的本级青少年体育赛事,逐步形成县、市、省三级上下衔接、逐级选拔的青少年体育竞赛机制。青少年体育竞赛参赛对象应包含体育、教育、社会等方面,多渠道选拔优秀青少年运动员,激发社会活力。
鼓励、引导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各级单项体育协会组织举办青少年体育赛事、训练营、夏(冬)令营,逐步建立形式多样、覆盖面广、满足不同青少年群体需求的多元化青少年体育竞赛体系。各级体育行政部门要配合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办好本地区的学生运动会、校际体育联赛。
2.推进青少年体育竞赛管理改革
各级体育行政部门要积极协调、加强监管,减少微观事务管理,通过委托授权、购买服务、竞赛市场开发等,逐步实现简政放权、管办分离,将青少年体育竞赛交由协会和社会力量承办。培育青少年体育竞赛多元化主体,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充分调动全社会积极性和主动性。杜绝青少年体育赛事中的弄虚作假行为,杜绝使用兴奋剂,为青少年运动员创造公平、公正的参赛环境,保障青少年运动员的参赛权益。
3.建立青少年运动员注册制度
研制青海省青少年运动员注册管理办法,建立青少年运动员注册系统,规范青少年运动员参赛资格,加强青少年运动员数据化跟踪和管理。
(四)推进各级各类体校建设
1.实行体校分类管理
各地要理清现有体校的管办关系、所有制形式、办学资质,结合本地特点和传统优势项目,进一步明确体校的功能定位、特色项目,形成权责分明、特色突出、分层次体校管理机制,按照做大县区级体校,做强市州级体校、做精省体校的思路,对体育运动学校、体育实验中学、业余体校、业余体育训练点进行分类管理和指导。各地群众体育指导服务中心要切实履行业余训练职能,积极开展青少年业余训练,发挥与体校同等的作用。各体校要坚持开放式办学,发挥好社会功能,主动为本地提供更为广泛的青少年体育服务,带动青少年体育训练竞赛工作的开展。
2.推动体校改革发展。各体校要结合本地实际,积极争取当地政府支持,深入推进体教融合,省教育厅和省体育局将给予大力指导和帮助。各体校应在体育训练、教育教学、日常管理、办学模式等方面,大胆探索、主动作为、先行先试,不拘泥于一种模式,走出一条具有各地特色的体教融合的路子,在全省起到示范带头作用。建立定点联系帮扶制度,选派省体育工作一、二大队、省体育运动学校的教练员或退役运动员进驻新创建的业余体校或训练点,对业余体校或训练点的运动队建设、运动员训练等进行帮助、指导。
3.畅通青少年运动员升学渠道
推动各级各类体校与优质中小学共建、联办,解决好青少年运动员就近入学、升学等问题,保障青少年运动员学习、训练的系统性和连续性。鼓励省体育运动学校的毕业生通过普通高校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单独招生和高等学校招收高水平运动员等单考或统考形式,进入高等学校学习。青海师范大学、青海民族大学的单独招生,在同等条件下应优先录取省体育运动学校毕业生,鼓励引导高职院校招收省体育运动学校毕业生。积极发展体育职业技术教育,开展运动员职业转岗和职业培训工作。
三、保障机制
(一)加强组织领导
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统筹规划、综合协调。省体育局、教育厅建立体育教育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共同研究制定青少年体育工作规划和规章、制度,推动体育教育、业余训练、运动员学习、青少年体育赛事等工作。各市州、县区体育、教育部门也应成立相应的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管理、各负其责”的工作新机制。定期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进行分类指导和督促检查,并及时公布督导检查结果。各级教育部门在青少年赛事活动、工作推进上应给予支持和保障。
(二)完善经费投入机制
各地要加大对青少年体育的投入力度,按照《中等体育运动学校管理办法》和《少年儿童体育学校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将各级体校学生伙食和服装费用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并足额拨付。省体育局每年从中央体育彩票公益金转移支付及省体育彩票公益金中安排青训经费,用于支持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各地要积极探索建立政府主导、市场参与、社会支持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经费投入机制。
(三)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
各地要贯彻落实国办发〔__〕23号和我省《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建立健全运动员文化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和督导制度,建立以体育行政部门为主、体育和教育行政部门各负其责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全面落实公办体育运动学校生均教育经费,保障和完善教学设施设备、办学环境、实验设备、基础设施等办学条件。
(四)完善保障奖励机制
制定《青海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输送奖励办法》,落实运动员、教练员相关奖励制度,激发运动员、教练员训练积极性。制定体校考评办法,对于年度考评优秀的体校,在经费支持上给予倾斜。
(五)改善青少年体育设施条件
各地要坚持长远规划和近期目标相结合,将改善基层青少年体育设施纳入公共体育服务体系,青少年体育设施在公共体育设施的规划和建设中要占一定比例。积极推进学校体育场地及公共体育设施向青少年免费或低收费开放。
(六)落实安全保险制度
各地体育、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和管理,制定包括安全教育培训、活动过程管理、安全应急预案、事故保险赔付在内的体育运动风险管理规章制度。要完善保险机制,在全面实施校方责任险的基础上,建立学生体育运动伤害险购买制度,实现对参与体育训练和竞赛的青少年全覆盖,解决学校、学生和家长的后顾之忧。
(七)营造发展氛围
培养后备管理人才方案 篇4
培养、选拔、储备大批优秀后备管理人才,既是集团的要求,也是企业兴旺发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决策,是企业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因此,公司自创立之初,就必须建立和健全后备管理人才的选拔、培养、任用制度,使新老管理人员的交替有雄厚的后备力量。
一、选拔后备管理人才的原则和依据[文秘
114网文章-http:///帮您找文章]
选拔后备管理人才的原则: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
选拔后备管理人才的依据:德、能、勤、绩。
挑选时要注意掌握:①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有开创新局面的胆识和才干。②思想意识健康,作风正派,联系群众。③眼界宽阔,思想解放,有综合分析能力,勤奋好学,知识面较广,有创见,有干劲,并有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工作成绩突出。④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
二、后备管理人才的年龄结构
后备干部的年龄要形成梯形结构,车队、车间后备干部年龄一般为30岁左右,分公司和公司本部处室负责人后备干部年龄一般为40岁左右。
三、后备管理人才的选拔方式
1、组织推荐、职工推荐、个人自荐;
2、对外公开招聘;
3、车队、车间后备管理人才由分公司组织选拔;部室、分公司后备管理人才由公司组织选拔;
4、选拔方法,可采用书面考试、面试、群众座谈测评、组织考察等多种形式。
四、后备管理人才的培养、选拔办法:
1、公司、分公司都应根据实际需要,制定后备管理人才培养计划,统一安排实施;
2、培训后备管理人才可采取以下方法:
①到外部先进企业挂职锻炼(见习);
②先担任拟任职务的助理,经考察合格后再提拔;
③脱产学习专业管理知识;
④专题培养:公司交给后备管理人才一些重要课题,要求他们下去调查研究,并写出报告;或者指派他们负责处理一些重大问题。每个后备人才在提拔之前,至少要完成几件这样的任务。根据每个同志的不同情况,给他们规定必读的书目,并写出心得、体会或论文。
3、在管理人才的选拔中引入竞争机制,实行公开竞聘;
4、各管理人才在任用前实行公示制,广泛客观听取群众意见;
5、建立对在岗管理人员和后备管理人才的考核机制,每年对以上人员全面考核一次。考核的内容,主要是工作实绩以及思想、作风、学习等各方面的表现。考核后,根据考核的结果同相关人员谈话,充分肯定成绩,同时指出其缺点和不足,帮助他们明确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今后提拔管理人员,除特殊情况外,都应从后备名单中挑选。
二00六年四月十二日
后备人才库建立实施方案 篇5
建立“三种机制”实施“人才强企”战略
不断推动组织工作向纵深发展
江泽民同志在建党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时代在前进,事业在发展,党和国家对各方面人才的需求必然越来越大。要抓紧做好培养、吸引和用好各方面人才工作,进一步在全党全社会形成尊重
知识、尊重人才,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风气。”这一重要论断站在时代高度,阐明了人才和发展的内在关系,因此,作为资源型企业,及时更新人才理念,开发人才资源,实施积极有效的人才战略,积极主动地培养、吸引和用好各方面人才,尽快抢占企业竞争与发展“制高点”的工作已经越来越重要。近年来,我们厂党委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集团公司人事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集团公司和分公司关于组织工作的一系列部署和要求,以建立干部开发培养、选拔任用、考核管理三大机制为重点,全面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推动了组织工作向深层发展,干部队伍的结构得到了优化,整体素质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为****的开发建设和改革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一、建立人才开发培养机制,抢占人才阵地“制高点”,培养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人才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三年来,我们人事组织部门围绕全厂的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以创新为主旋律,以“人才强企战略”为根本,发挥牵头抓实作用,努力构筑人才资源高地。
(一)建立人才开发培养机制。结合股份公司提出的人才开发战略要求,我们厂及时制定了《*****人才开发规划》,在全厂营造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爱惜人才、选拔人才的良好氛围。厂党委开展了“建设学习型企业培养学习型干部”活动、实施“素质工程”,着眼于提高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加大了科级、站队干部教育培训力度,广泛开展了“中心组”学习、集中培训、个人自学、成人教育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2001年以来,我们多次聘请党校老师和大学教授、专家来厂授课,同时利用网络技术方便、快捷、灵活的优势,开展网上干部培训,对全厂站长以上干部进行了现代企业领导艺术与方法、入世对石油企业的影响及对策、成功经理人讲座、经营管理者管理理念与技巧等知识的培训,产生了非常好的效果,到目前先后有7856人次参加了培训,其中网上观看人数就有6745人次。网上培训的形式和内容深受各级各类干部的欢迎与好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实现了制度化、经常化、信息化、灵活化、扩大化,从传统的模式中走了出来,又上了一个新的水平。广大干部普遍建立了人本、人和、诚信、明理、提升、双赢等新的理念,掌握了新的管理方法,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二)完善人才开发配套政策。坚持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原则,突破单一的人才开发模式,走综合开发之路。注意坚持了三个结合:一是内外结合。借助外力,利用外脑,搞好智力、人才的引进,眼睛向内,培养“留得住、用得上”,愿意终身为企业服务的“永久牌”人才。利用横向协作关系,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办法,搞好人才的智力开发、引进和技术的消化吸收工作。二是长短结合。根据不同层次人才的不同需求,在有计划安排长期培训的同时,积极开展短期的岗位适应性培训,培养应用型人才。在培训内容上,把长期适用的基础课程和岗位急需的技术技能结合起来,提高培训效果。三是用育结合。改变只用不育和重用轻育的现象,实行按需施教,对口培训,学以致用,学用结合。
(三)发挥培训的激励作用。充分发挥培训的激励作用,吸引人才、开发人才、留住人才。把个人对企业的贡献与培训挂钩,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给予奖励性培训,可以自主选择与本岗位相关的专业培训或高一层次的学历进修,谁为企业做出了贡献,企业就送谁深造。创新用人制度,建立事业留人机制。坚持科学量材合理用才,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才是先进生产力的第一要素。科学合理地使用人才,让优秀人才选准发挥个人才能的最佳位置。打破论资排辈的陈旧观念,大胆启用新人、能人、智人,保证有创造素质的各类人才各得其所、各尽其能。依据组织领导型、创造发明型、善于实干型等不同类型人才的特征,因人而宜地安排岗位,真正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创造用人上的最佳效益。通过设立“特殊贡献奖”、“科技项目贡献奖”,对有贡献的生产科技人员给予重奖,有效地调动了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科研、生产积极性,形成了科技人才、管理人才和岗位员工中的优秀人才层出不穷的良好局面,培养了一大批技术尖子,王德军一人摘取了油田分公司第二届技术大赛和全国石油石化行业职业技能竞赛采油工比赛第一名两项桂冠,***、***等五名同志囊括了******分析比赛干部组、工人组、团体总分三个第一,***、***二名同志喜获**省第二届职工计算机知识普及应用大赛个人第三名。实践说明,营造良好的干部成长氛围是提高干部素质、培
养人才的基本条件,是使广大干部扎根油田,爱岗敬业,刻苦钻研,开拓创新,努力为油田勘探开发建设服务的根本保证。
二、建立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深入落实《条例》内容,优化干部结构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事业兴衰,关键在党,关键在党员干部队伍。我们深入落实《条例》,为干部搭建发
展平台,就是为干部的发展、价值的实现提供空间和舞台,让广大干部充分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企业生产经营做贡献。
一是加强制度建设。厂党委认真学习贯彻《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结合实际制定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规定》、《*****公开招聘领导干部试行办法》、《*****大学毕业生考研有关问题的暂行规定》等一系列干部管理新规定,进一步规范管理程序,促进了干部管理工作上水平。特别是《*******经营管理者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等五个制度下发后,厂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在集体学习的基础上,又逐个传阅,逐条逐句学习,认真领会文件精神。试行了干部公开招聘、考察预告制,认真推行干部任前公示制、干部试用期制、干部定期交流制、干部任免票决制等制度。健全和落实了领导干部谈话制度、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申报制度、组织部门与执法执纪部门联系制度,坚持以教育为主、预防为主、事前监督为主的原则,理顺关系,构建网络,积极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员干部井站联系制度、经济责任审计制度,把监督贯穿于领导干部的日常管理之中,干部监督工作不断完善。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制度也得到了较好地落实,保证了两级班子领导核心作用和员工群众监督作用的发挥,调动了各方面的工作积极性。建立了干部工作监督员队伍,加大了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力度,逐步形成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新机制,提高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水平。
二是坚持原则标准搭建发展平台。厂党委始终坚持以“三个代表”为指导,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及干部队伍建设“四化”的方针,严格按照德才兼备的标准选拔任用干部,通过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凝聚员工队伍。在干部的选拔任用上,两位主要领导认真遵守个别沟通、民主决策、任前公示等规定,增强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在认真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的同时,还坚持以“用公心选人,选有公心的人,选有事业心的人,选有能力的人,选人品好的人,选能团结人的人。”为基本标准选拔干部,聘任的副科级以上干部的群众信任率一直在96以上,一批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的优秀干部走上了站队、科级领导岗位。去年以来,厂党委还进一步加大了干部交流工作力度,重点对科级干部进行了交流,采取机关与机关、机关与基层、基层与基层交流的方法,对**个单位和科室的**名干部实施了岗位交流。通过交流,基层班子的知识和年龄结构得到改善,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程度明显提高,基层领导班子的生机与活力得到了增强,结构更趋优化,促进了基层班子建设上水平。目前,全厂科级领导班子成员与2000年前相比,平均年龄39.5岁,下降了5.7岁,35岁以下者占19,提高了8.7个百分点;大专以上学历者占43.7,提高了15个百分点;女干部占6.3,提高了3个百分点。
三是建立完备的后备干部队伍体系。三年来,我们不断加强后备干部的选拔、培养与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了选拔标准与程序和选拔比例与数量,建立了后备干部库,坚持按选拔标准和选拔程序选拔培养后备干部,按照两年调整充实一次的原则,对后备干部实行动态管理。同时,我们积极创造使其得到培训、锻炼的机会,定岗位、给任务、压担子,促进尽快成长,全面提高后备干部的素质。目前,已经形成了具有不同专业、不同类型、不同梯次的后备干部队伍,为推行经营管理者竟聘上岗,为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准备了一批高素质的后备人选。
三、建立干部考核管理机制,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实现“人才强企”
几年来,我们始终不渝地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党员、干部,围绕形成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领导层和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的目标,大力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完善干部考核管理新机制,最大限度的调动干部的潜能,积极实践“人才强企”战略。
一是建立考核管理刚性机制。工作中,我们认真落实考核目标责任制度,坚持严格考核、奖优罚劣,促使各级干部在其位谋其政。从“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进行全面考核,采取背靠背、不见面,基层与机关交叉考核的形式,建立起了业绩考核与思想道德考核、组织考核与民主测评相结合的综合业绩考评体系。不断优化了干部考核方法,提高了考核质量,强化了考核结果运用。把考核成绩记入干部考绩档案,各成绩逐步形成考核成绩曲线。业绩考核结果作为干部管理任用和评先选优的主要依据,发挥业绩考核的激励作用,建立业绩留人机制。经过全面考核,胜任现职工作的继续留任;业绩突出的给予奖励;是“帅才”的提升到上一级岗位担当重任;不胜任本岗位的调整到适应的岗位上去;不胜任干部岗位的调整出干部队伍;因各种原因不宜继续做领导工作的改任非领导职务或改做具体工作;考核不合格的干部解聘职务;在现岗位上工作力不从心、业绩平平的领导和一般干部,不论年龄和任职年限长短,提倡主动腾出岗位,为勇于创新、开拓进取、后来居上者施展才华创造机会。
二是实施全方位的综合治理。厂长***同志多次要求,组织部门要平等换位思考,零距离倾听干部呼声,及时了解广大干部的真实想法。今年3月,在厂长的直接领导下,我们搞了一次管理和科技干部队伍建设情况的专题调研,通过召开座谈会、下基层与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面对面交流、谈心等多种形式,了解掌握了管理和专业技术干部反映的意见和建议,及时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调动了工作积极性。
在科技骨干人才队伍的建设上,在稳定专业技术人员队伍上,我们坚持从源头抓起,实施综合治理。一方面加大优秀大学生的引进力度,充实全厂干部队伍和各类人才队伍,为改革与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另一方面从细微之处入手关心、爱护技术人员,认真树立关心专业技术人员的健康从技术人员健康时开始的理念,进行健康检查,不惜资金全力救治生病的技术人员等等。同时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积极创造条件为广大技术人员装修办公室、安装空调,不断改善科研、生产工作条件。逐步把专业人才放到适当的岗位上,让他们挑重担,锻炼他们,考验他们,使他们在解决了一个个难题后,不断增强自身的价值观和创业动力。第三方面努力做到使学科带头人、技术业务骨干有职务、有岗位、有待遇。职务是身份的象征,是被重视的体现;岗位是工作的阵地,是人尽其才的基本条件;待遇是价值的体现,是社会及他人的认可。我们认为这三方面是培养科技骨干队伍必不可少的条件。
几年来,我们在建设高素质的科技干部队伍上不断下功夫,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厂主要领导经常、随时进行加强学习、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的教育,提高了科技单位领导和专业技术干部的核心胜任力。按照干部“四化”和德才兼备的要求,进一步加强了地质、工艺等科技单位领导班子的充实调整工作,使***、**、***等一批具有大学本科学历、中、高级以上职称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走上科技、生产单位的领导岗位。积极创造条件给各类人才搭建学习、发展、创效平台,给他们充分展示才华的机会,把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智慧工作实实在在地落实在了行动上,进一步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和队伍的战斗力。
三是搭建全员创效平台。厂党委以搞好“管理队伍、科技队伍、技能操作队伍”三支队伍建设为目标,教育干部、员工要肯于开动脑筋,研究发现问题,树立“学习、学习、再学习,思考、思考、再思考,创新、创新、再创新”的观念,积极寻找创新方向。结合“管理增效年”活动,我们锦州采油厂在全厂开展了“百、千、万”全员创效活动,即管理干部研究百个项目,创效1000万元,力争2000万元;技术干部实施百条措施,创效1000万元,力争2000万元;员工提千条建议,创效1000万元。活动开展以来,全厂广大干部、员工提建议、措施2230条,实施见效1870条,实现创效3000余万元。
各位领导、同志们,建立和完善“三种机制”,实施“人才强企”战略,不断推动组织工作向纵深发展的实践让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前提,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基础,紧紧依靠员工办企业是宗旨,实现企业降本增效是目的。今后,我们将继续推进《条例》的深入贯彻落实工作,不断加大干部队伍建设的力度,进一步推动组织工作向纵深发展,为我厂改革的顺利进行和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提供坚强的组织人事保证。
护士长后备人才库选拔竞聘(共) 篇6
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
大家好!
一位哲学家曾说过:“倘若船帆遇不到风,充其量只是一块普通的帆布”。正是医院人事制度改革的春风,使我这块普通的帆布有机会站在演讲台上,接受组织的挑选。在这里,我衷心的感谢院领导给我这次参加人才库选拔的机会。
我是号,现年32岁,自学本科,主管护师。2003年毕业于阜阳卫校四年制护理专业,2004年在本院参加工作,先后在急诊科、妇儿科等科室工作过,并两次荣获“优秀护士”。2007年至今在手术室工作。十一年的护理工作生涯,使我对护理事业产生了深厚的感情,积累了一些护理工作和护理管理的经验,并成长为一名具有扎实的护理基础理论及专科技能的年轻护士。今天我有信心和勇气参加这次人才库选拔,竞选后备护士长,是因为我有以下几个优势:
一、多年的工作时间,不同科室的工作历练,让我积累了较为丰富的人生阅历和一线工作经验,培养了我良好的临床能力和敏捷的反应能力,以及具有爱心、细心、耐心、责任心的服务态度。
二、服从领导安排,工作任劳任怨,积极响应医院的号召。
三、本人具有很强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协作能力。工作中,我和我的同事们,紧紧围绕不同患者的不同病情和服务需求,充分发挥个人力量和团队精神,责任分明,共同协作,向患者提供最好的治疗环境和医疗服务。
四、本人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良好的心态。这些年来,在服务患者的过程中,会不时的遇到和面对一些护理难题以及情绪激动的患者,此时,我都能保持良好的心态,善于分析,不畏惧、不退缩,以理服人,以情动人,耐心而娴熟的与患者沟通,细致的做好患者的安抚工作。
假如竞聘成功,有幸成为护士长后备人才库的一员,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以后的工作:
一、提升自己的整体素质,率先垂范,加强理论知识和专科知识的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在工作实践中锲而不舍地磨练、鞠躬尽瘁地服务,坚持“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使自己成为一面旗帜。
二、提高自己的沟通协调能力,努力协调好医护、护护、护患之间的关系,使以后的护理工作开展起来更加的得心应手。在工作中不断加强沟通,增进协调,处理好人际关系,做好各方面、各层次的沟通和协调工作,以谦虚、谨慎和积极完成工作的态度对待领导;以和睦相处、取长补短的态度处理科室间的关系;以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感对待病人及家属以博爱之心和心理感悟力来体察、理解科室的每位工作人员。
三、协助护士长做好病房管理工作,把护理安全放在工作的首位,防范和减少护理差错。做好护理安全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做起:
1、掌握病人的病情,只有熟悉了病人的病情,护理起来才能有的放矢
2、做好与患者的沟通,取得患者的信任。使患者流露出真实的想法,及时发现安全隐患,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三、协助护士长继续做好优质护理服务,我院的优质护理服务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仅仅只是开局,下一步的工作中,我们要更加努力,从根本上,改革临床护理服务模式,从长远上,提升护士素质和专业能力,充分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紧紧围绕着以“病人为中心”的主线,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为患者提供全程、全面专业人性化的优质护理服务。真正做到“把护士还给病人”,把制度承诺从墙上“请”下来,让优质服务从文件中“走”出来,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
五、协助护士长增收节支,积极创新,从我做起。从节约每度电、每滴水、每张纸的小事做起,加强经济核算,降低医疗护理成本,共同营造浓厚的节约氛围,提高科室经济效益。
最后,增强自己的法律意识,以法服务病人,以法保护自己。在护理工作中,要善于洞悉每一环节所可能潜在的法律问题,以防患于未然。
“会当击水三千里,自信人生二百年”,不管今天的竞聘结果如何,我仍将坚守自己的理想信念,坚守自己做人做事的行为准则,以高昂的姿态、饱满的热情、贴心的服务、百倍的努力,为患者托起明天的太阳,为我们共同的事业撑起一片美好的蓝天!
后备人才管理办法 篇7
本标准规定了后备人才的定义、原则、职责、数量、选拔标准、选拔程序、培养、管理。1目的 为了促进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推动公司人才梯队建设,通过规范后备人才选拔、培养、使用与管理的方式,确保后备人才的素质和质量,达到建立优秀的后备人才队伍的目的 2定义
后备人才是指通过综合评估其业绩水平和发展潜力,将具备一定管理知识、技能和发展潜力,符合公司未来1-3年新业务发展需要,列入公司后备人才培养计划的人员。3原则
3.1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群众公认、注重实绩、备用结合、动态管理的原则。
3.2 “内部培养为主,外部引进为辅”的原则。
4职责
4.1人力资源部负责组织对后备人才进行选拔评估、培养、考核工作。
4.2各部门推荐本部门后备人才,并参与对本部门后备人才的培训、考核与评估。5数量
后备人才人数一般按各部门数量1:2的比例确定。情况特殊的岗位,经人力资源部同意,其比例可以灵活掌握。
6选拔标准
6.1基本条件
6.1.1思想政治素质高,可以用科学发展观分析和解决公司发展的实际问题。
6.1.2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能够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
6.1.3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和发展潜力,基本具备与拟任职务相适应的组织协调和领导管理能力。
6.1.4决策能力强,善于团结同事,服从公司大局,起到一定的团队激励和凝聚核心作用。
6.1.5作风正派、清正廉洁、勤勉上进。
6.2 具备的资格:
6.2.1具有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后备人才年龄一般在25岁至35岁之间。
6.2.2具有与履行岗位职责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和管理知识,具备目标岗位任职的工作经历和管理能力(中级职称以上和技术干部不受此限制)。
6.2.3应具备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
6.2.4身体健康、精力充沛。
6.2.5特别优秀的人才可予以适当破格选拔,列为后备人才。
7选拔程序:
7.1推荐/自荐
每年7月,推荐部门和自荐员工填写《后备人才推荐评审表》(见附表),并提交人力资源部。
7.2 评审/评议
7.2.1人力资源部组织资格审查;
7.2.2评审小组评审后,评审结果报总经理审定;
7.2.3公开民主评议
人力资源部以公示形式公布初定人员名单,接受员工公开民主评议,员工可在5个工作日内提出申述或投诉意见。人力资源部应及时将员工的投诉和申诉意见提交评审小组进行复审,并及时将复审意见通告员工。
7.3审批
公示通过的人员名单报总经理审批,审批通过后进入后备人才库。
8培养
8.1培养计划制定
8.1.1每年年初,人力资源部根据后备人才名单,组织制订相应的《后备人才培养计划》,报公司总经理批准后实施。
8.1.2在后备人才确定后一个月内,各部门应制定有针对性的、详细的后备人才培养方案,要逐人确定培养方向,报人力资源部审核通过。
8.1.3培养后备人才要立足当前,着眼未来,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和把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放在首位的原则,有计划地加强对后备人才的理论培训和实践锻炼,提高其政治、业务素质以及战略思维和组织领导能力,以达到拟任职务的要求。
8.2培养具体实施
8.2.1培养计划实施前,应与后备人才签订《人才培养协议》,明确双方的责权利,并制定相应的违反处罚措施,经双方签字同意后存档。
8.2.2各部门选送后备人才到公司组织的各类培训班学习深造(后备人才每年要累计200小时以上的培训学习),并组织对公司和部门重大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或者理论研讨工作。
8.2.3各部门为后备人才培训基地,协助人力资源部实施《后备人才培养计划》,各部门应妥善安排后备人才储备期的工作与培训,可采用实习、轮岗、在职培训等多种形式。
8.2.4指定1-2名人员以教练的身份指导和帮助后备人才。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后备人才在公司内部进行交流和轮岗,对后备人才轮岗期间的表现和业绩给予如实记录和公正评价,轮岗的经历和考核记录报人力资源部备案。
8.2.5公司鼓励并支持后备管理人才为加强自我修炼而开展自助培训,鼓励后备干部在职学习深造。
8.2.6各部门应当根据公司培训管理制度,建立真实、完整的培训和考核档案,并要求后备人才提交每月的个人总结材料。
9管理
9.1对后备人才定期考察。
9.1.1人力资源部组织对后备人才队伍建设情况及后备人才进行一次全面考核。
9.1.2考核工作可以采取定期考核与不定期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考核后须填写《后备人才考核情况登记表》,并在人力资源部备案。
9.1.3考核内容包括品质道德、勤勉自律、知识技能、工作实绩、原有缺点不足的改正情况、与培养目标的距离等。
9.1.4考核结果作为后备人才培养、使用、调整的依据。
9.2实行动态管理。
9.2.1每一至二年集中调整一次,使其保持充足的数量、较高的素质和合理的结构。
9.2.2根据考核情况对不合格的后备人才要予以调整,同时及时补充新的优秀人选,要在滚动中优化后备人才队伍。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及时调整出后备人才队伍:
--道德品质、廉洁自律等方面不良问题;
--工作失职,造成较大损失或者不良影响;
--工作实绩不突出,发展潜力不大;
--工作失职,造成较大损失或不良影响的,考核不称职;
--弄虚作假、作风不实、牢骚抱怨;
--威信不高,各方意见较大;
--年龄偏大或由于健康问题,不能担负繁重工作任务;
--因其他原因,不适宜继续作为后备干部。
9.3建立后备人才档案
9.3.1后备人才档案由人力资源部门负责管理。
9.3.2后备人才个人跟踪档案内容包括:后备人才简要情况表、后备人才推荐评审表、考察材料及培养方案、培训情况和奖惩情况、轮岗的经历和考核记录、考核情况登记表等。
9.3.3要严格控制后备人才有关材料,做好保密工作,不得随意传阅和共享。
9.4后备人才的任用
9.4.1对德才兼备、实绩突出、公认强干的后备人才,根据工作需要,予以任用。
公司后备人才培训心得 篇8
有幸听到xx老师《xxxxx》的讲课,通过学习,让我意识到自己在工作中存在的一个漏洞,就是在遇到挫折时,容易被情绪所控制。这种情绪会一直压在自己内心很久,就像一颗种子,在日积月累后生根发芽,给工作甚至生活都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工作中,我们难免都会有碰壁,但如果一直被情绪所控制,往往不经意间我们就会就把自己逼到墙角。而思想的负担更像是一只无形的大手,时不时给我们来上一巴掌,让我们更加心烦气躁,工作也无从下手。
通过本次学习,让我意识到必须学会培养逆商,要做自己的主人,不被情绪所左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与行为,把工作做出成效,在生活中学会成长。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所以我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学习与努力,成长为能像领导一样胸有才华,独当一面的人才。接下来的日子里,我要放弃一些不必要的的游戏、小说等,利用更多的时间给自己充电,向领导、同事学习,学习他们的工作方式方法,学习他们的专业技能,尽快的让自己成长壮大起来,变得羽翼丰满,为公司尽自己的一份力。
正如xx老师所讲到的,工作中不能逃避,更不能懒惰,要学会直面自己的不足,学会挑战困难,战胜弱点。要立即行动,落实到具体工作中,而不是待在原地,停留在口头,止步于思想。“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肌骨、饿其体肤”。只有把真正把身子铺下来,把肩膀顶上去,做一个敢于奋斗,勤于挑战的人,才能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
公司后备人才培训心得(2)
通过学习xx老师的《xxxxx》的课程,让我感受颇多,什么是逆商,逆商是指人们面对逆境时的反应方式,即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中国人有句叫“人生不如意事常有八九。”在成长的道路上,没有人可以一帆风顺,就像浩瀚的大海上,没有不带伤的船。同样的世界,不同的是看世界的人。心态乐观的人看出晴朗的天空,悲观的人看出的是阴暗晦涩。
对于销售人员而言,逆商更是必不可少。我们每天会遇到形形色色的客户,面对各种各样的事情,会遭到客户接二连三的拒绝,承受着市场压力和销量压力,特别是在工作上投入大量时间、精力后,没有取得好的结果,心中难免会产生不好的情绪。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销售人员无法正确面对,不能在逆境中把负面情绪去除,那在以后的工作中再遇到困难时往往会选择抱怨、逃避、退缩。对待逆境的态度,影响着我们的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面对逆境,一些人奋力前进,百折不挠;而一些人则心怀恐惧,逃之夭夭。因此一个人面对逆境的表现,也往往决定了他的成败。
逆境与机遇同在,只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每一个逆境中都有可能包含成功的机会。当逆境来临的时候,我们不能在困境中寻找托词,四处抱怨,而是要学会改变自己,分析原因,试着去解决问题,在逆境中不断学习和成长。
后备人才挂职锻炼管理办法 篇9
一、目 的为管理类后备人才能得到实操锻炼机会,切实落实公司人才梯队建设,真正为公司可持续发展提供人力支持,特制订本办法。
二、挂职锻炼定义
本办法所称的挂职锻炼,是指根据公司人才梯队建设需要,对各部门部分后备人员,在一定时间内通过挂任一定职务,在实践中进行见习培养的一种方式。
本次挂职锻炼,后备人员所挂职务为部门负责人职务,为各部门见习经理。
三、挂职人员的产生
1、挂职人员的选定,由各个部门负责人根据部门人才梯队建设实际情况,从雄鹰计划中选出一名挂职人员,填写《储干挂职锻炼人员推荐表》后交行政人事部。
2、行政人事部对各部门推荐的挂职人员进行审核确认,将确认名单在公司范围内予以公布。
四、挂职锻炼时间:6个月
五、挂职锻炼职责
部门负责人:部门负责人为挂职锻炼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责本部门挂职锻炼人员挂职期间的培养、指导、监督和考核。
1、负责岗前培训,使其明确挂职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和标准;
2、负责安排具体工作,比如需要承担的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
3、负责指导提高挂职人员的管理、统筹协调能力;
4、有意识的安排挂职人员做一些时间紧,任务重,突击性较强的实际工作,使他们在实际工
作中经受锻炼和考验;
5、帮助制定挂职锻炼计划,跟踪挂职锻炼人员的工作和思想状况;
6、对挂职人员的绩效考核。
行政人事部:负责挂职锻炼工作的整体计划和安排,对各部门挂职锻炼工作进行监督和考核。
六、挂职人员的权力和义务
权力:
后备人才挂职,不占定员,不定级别,人事关系、工资奖励等不作变动。按照所挂职务,赋予相应的权力。
1、享有所挂职务对应的权力,比如部门经费审批权限,部门人事管理权,部门员工绩效管理权,部门员工工作分配权,部门活动及会议组织权,部门日常管理。以上所有权限由挂职人员初审,部门负责人进行复核。
2、参加公司重要会议,挂职人员必须参加体系会议以及公司季度、经营分析会及其他指定参加的会议,使挂职人员掌握公司生产经营情况,提高挂职人员的信息量和全局观念,掌握公司的工作重点。
3、参加月度交流会,挂职人员有权参加每月的经验交流会,给其他储备干部分享挂职锻炼经验和心得。
4、负责一些专项工作。
义务:
挂职锻炼人员须针对个人培养目标,结合挂职岗位要求和工作计划,制定个人工作计划,明确挂职锻炼期间将完成的工作任务和达到的目标,积极参与各项工作和活动,定期(以月为周期)进行工作小结,使个人素质得到不断提高。
七、挂职管理
对挂职员工实行动态管理,挂职人员在挂职锻炼期间因考核不合格或者其他原因流失的,由各部门负责人和行政人事部进行下一轮挂职人员推荐。
七、挂职考核
1、对挂职人员考核采取日常考核和期满考核相结合的方式。
2、日常考核由各部门负责人负责组织,对挂职人员进行评分,如果连续3个月考核低于60分,则取消其挂职资格,重新选拔挂职人员。
3、期满考核按照拟使用方向进行考核,由公司高层对其考核,通过实践考核和述职等方式,主要包括是否达到岗位任职要求,是否具有清晰工作思路,是否具有相应的管理能力和组织协调沟通能力,计划执行能力等。考察结果作为后备人才培养、使用、调整的依据之一。
4、对于期满考核为优秀者,部门负责人年终考核加10分,合格者,部门负责人年终考核加5分。
5、对于期满考核不合格,或者无挂职人员这,视为部门负责人培养不力,年终考核扣5分。
八、本办法从2013年9月1日起生效。
后备人才库建立实施方案 篇10
目的意义:
为适应公司快速发展的用人需要,建议公司成立班组长、一般管理人员后备队伍补习班,在全公司范围内选拔出大专及以上学历、工作积极、责任心强、沟通能力较好的一线员工45人(第一批,以后每年和选拔一次)进行重点、定向的培养,来提升公司生产一线的管理水平和降低关键岗位人员的流失率,同时降低因关键岗位人员流失对生产波动造成的影响,特提出本合理化建议。
适用范围:公司各生产一线班组。
具体运作:
1、人力资源部负责制定班组长后备人员选拔培养的政策、制度,并组织对后备人员进行筛选、选拔、培训等工作。
2、各部门负责本部门各岗位后备人员的推荐、选拔与培养,一把手负责制;
后备人员选拔:
班组长及一般管理后备人员选拔条件:热爱企业、爱岗敬业、工作积极、为人正派、坚持原则、思想稳定具有较好的沟通表达能力;大专以上学历,年龄不超过35岁,男女不限,特别优秀者学历可放宽至中专。
选拔流程:
人力资源部组织进行后备人员选拔、确定工作,各部门填推荐后备人选,经人力资源部汇总、审核后报公司领导审批;
后备人员培养:
后备人员确定后,由所在部门负责人或书记在三天内与其进行面谈,面谈内容包括发展方向,优劣势,纪律要求等,此后每月均要对后备人员进行2次面谈,谈话时间不少于一小时。
人力资源部每两周组织进行一次专业培训,每次培训建议在4-8课时,培训内容依次为,企业文化、员工全面激励或团队建设、如何当好班组长、安全生产、清洁生产、设备原理、成本分析、管理技巧、沟通技巧等内容。评价与淘汰:
1、人力资源部每年对后备人员指定评价标准并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选用和淘汰。
十二五加快后备技能人才培养 篇11
建立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是实施扩大就业发展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内容,是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重要举措,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充分发挥各类职业院校、培训机构和用人单位作用,大力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职业技能培训,初步建立了适应不同群体就业需要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对保持就业局势基本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也应看到,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仍存在着制度尚不健全、缺乏统筹管理、培训针对性有效性不强、培训经费使用效益亟待提高等问题。对此,我们要按照《教育规划纲要》和《人才规划纲要》的总体部署和要求,深入总结各地职业培训工作经验,坚持统筹城乡、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方向,建立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努力提高职业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引导更多劳动者走素质就业、技能就业道路,为实现更加充分就业发挥更大的作用。
技工院校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技工院校改革,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多年来,技工院校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紧密结合企业用工需求,突出职业技能训练特色,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做到学制教育与社会培训相结合,探索出一条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符合技能人才成长规律的办学新路子,涌现出一大批特色鲜明、技能人才培养成效显著的学校,近五年平均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