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爱情观(共9篇)
马克思爱情观 篇1
对马克思爱情的感想
--------李哲以(201006014122)、龚洪波(201006014151)
赵旭普(201006014124)、许超琼(201006014143)、郭晨晨(201009014102)、岳斌(201009014105)
前一段时间读到关于马克思对于爱情的见解,他认为,爱情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上,男女双方基于共同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彼此相互爱慕,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生活伴侣的一种高尚的情感。他还认为,真正的爱情是表现在恋人对他的偶像采取含蓄、谦薛甚至羞涩的态度,而决不是表现在随意流露热情和过早的亲昵。
由于爱情是社会阶级的产物也就有了一定的阶级性的,也是随着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一种社会过程。在原始社会中,由于人类生产能力的低下在这种情况的人类的生活主要是为了生存,人类的客观的认识和思维的能力都是非常低下的,对不同的性别在不同的时期代表着不同的权利和象征。
马克思所说的爱情:第一,“一定的物质基础”。在商品经济市场化的今天,这个“物质基础”我们把它简单地归结为钱或某种财产或利益。何谓“基础”,就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根基,好比建设高楼大厦要打牢固的地基一样,若没有牢固的根基,即使建设得再高的高楼大厦也不及风雨就会倒塌。当然这“一定”其实是个不定数,是以恋爱双方的心理来衡量的一个可接受的物质指标。其实,爱情也好婚姻也好,都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结合,而且物质生活和爱情也是一对矛盾,当物质适应爱情时,则促进爱情的发展;反之则阻碍爱情的发展。物质生活必须是爱情存在的前提和基础,爱情对物质生活又具有反作用,在双方快乐时爱情指引物质生活不断地向前发展,在双方不快乐时又会阻碍物质生活的发展。否认物质生活是爱情存在的基础就会陷入唯心主义,否认爱情对物质生活具有能动作用则会陷入形而上学,这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所以,只要爱情不要面包或只要面包不要爱情的都是片面的。而恋爱则是人们为实现爱情而实施的一种实践活动,也是检验爱情是否正确、检验自己是否拥有爱情的一个客观标准,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第二,“共同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生活理想”。其中世界观也称宇宙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规律)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人生观就是人们在一定的世界观的指导下观察、研究、探索人生问题,形成的一些对人生生活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包括生死观、权力观、金钱观、家庭观等。俗话说情人眼里出西施,那么爱情也需要志同道合。道不同,不相为谋。没有共同语言,没有共同目标,就更不要说彼此间的甜言蜜语或进一步的鱼水愉悦了,那些不真实的欺骗早晚会被暴露。志同道合会产生自然的亲近和互补性,并能产生合力,这对双方的理想实现都具有相互促进作用,否则会相互排斥。第三,“相互爱慕”。注意前提,它是在共同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共同的生活理想的基础上产生的相互爱慕之情。那你的爱慕的出发点是什么?如果不是上述三者,而是虚拟中的不真实的爱情,请低头沉思,理性对待,否则是一场空想,即浪费时间又浪费精力还浪费金钱也可能影响未来。
所以,当看到马克思关于爱情的论断之后,真的不由的感叹,伟大哲人说的话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可以把人间无数而杂乱的现象用只言片语概括的淋漓尽致而让你感慨万千,我想,这就是伟人的魅力所在吧.
马克思爱情观 篇2
关键词:马克希·万德,害怕爱情,东德文学,女性文学
马克希·万德(Maxie Wander)1933年生于奥地利维也纳,1958年移居前德意志民主共和国,1977年卒于波茨坦。她一生从事过很多不同职业,做过工厂女工、秘书、记者、摄影师和电影剧本作家。《害怕爱情》(“Angst vor der Liebe”)(1)是马克希·万德的作品,最早刊于1977年,后收录在莱比锡中德出版社1984年出版的一本有关女性生活与故事的结集里(2)。
在《害怕爱情》一文中,作者用极为平淡,甚至无动于衷的笔触讲述了第一人称叙述者从儿时到青年的个人经历。仅从冷静得有些麻木的文字里,读者无法直接看出女主人公彼得拉的心理情感起落,但细细咀嚼,却分明感受到主人公一直以来内心深处的痛苦矛盾状态和在踟躇中对真情的渴望与期待。
标题《害怕爱情》直截明了地向读者揭示了主人公的内心状态。害怕爱情,不等于无视与拒绝爱情,恰恰相反,正因为重视与执着,才难免怀着患得患失的心态,才会在热切期盼之余痛感不安与惶恐。
彼得拉对爱情的矛盾态度,固然有其自身性格的因素,但家庭和学校的教育也对她感情观的形成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彼得拉有一个姐姐克劳迪娅和一个妹妹苏珊,克劳迪娅是姐妹当中最漂亮的一个,年轻时有众多追求者,而苏珊可爱活泼的性格也是吸引他人的特质。在姐妹的光环下成长,彼得拉一直对自己的自信严重不足,她胆小怯懦,认为自己是“丑小鸭”,所以当有男生对她表示好感以及当她感觉到自己能对他人施加影响时,她在惊诧之余也重获了许多自信。然而靠他人建立起来的自信不会牢固也不会持久,自卑的心理其实一直潜藏在彼得拉的心底,正因为如此她才需要通过不断更换男友来确信来自他人的肯定。她明明在乎某个男孩,比如贝尔特,却故意装出毫不在意的样子和其他男孩跳舞,这也正是她内心矛盾的反应。
在旧制度与传统中,女性一旦结婚,就要终生囿于“三K”:Kinder,Küche,Kirche(孩子、厨房和教堂)。彼得拉的母亲是个传统的女人,“长久以来,她一直觉得自己被压制,因为众多的孩子、家务活和永远都不够花的钱”。(3)她有些天真,容易受他人影响,尽管她也有要“解放”的愿望,但丈夫的意愿始终就是她行事的准则。母亲给彼得拉的教导是:“别人要求你们的事都要去做,不要多言,孩子,否则你们就会一事无成。”(4)克劳迪娅也是这样的类型,自从婚后,丈夫和孩子就成了她生活的中心,为了家庭她甘愿放弃以前所有热衷的消遣和爱好。彼得拉对此深表不解,她于是“不想和其他人过同样的生活”。其实所谓的其他人,也就是她的母亲、姐姐以及所有受制于以男权为中心的社会力量的妇女。彼得拉觉得“她们没有自己的主张,只会极端恭顺,让自己屈从”,(5)她渴望能够选择自己的生活道路,活得自主和有尊严。但是她所采取的抗衡方式在男性看来群中永远放出独特、闪耀的光辉!
参考文献:
[1][英]艾米莉·勃朗特著.方平译.呼啸山庄·译本序[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1-25.
是离经叛道的,克劳迪娅的丈夫就认为是她带坏了自己的妻子,而她的做法甚至在多数女性中也得不到支持,那些谈话中心永远只围绕“孩子和星期天伙食”的妇女不愿意也不可能了解彼得拉心中的渴望。女性由于历史传统等因素遭受男性的压制本来就是一件十分无奈的事情,但更为可悲的是那些有着同样遭遇的妇女也在其中有意无意充当了“帮凶”的角色。当女性也不能给予女性以理解和同情,甚至还要将其当成异己加以排斥和打击时,这样的悲剧色彩就凸显得更为浓重。
家庭无法让彼得拉感受到关爱与温暖,在学校她也同样得不到温情和关怀。她的不自信让她急切想用与众不同的行为引起老师的注意,效果却适得其反。她逃学、装病的后果只能是让老师感到厌烦。对于学校的教育,彼得拉有着自己的体会:“教师们犯了一个错误:一方面他们对我们太认真,把一切都放到秤上去称量。当我们已经有所前进时,他们还不断地纠缠于过去的一切。另一方面他们对我们又太不认真,他们只看到他们想看到的东西。”(6)她不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但在她内心深处,同样渴望来自老师的关怀与重视,这种渴望甚至比一般人更为强烈,但她却始终得不到。
彼得拉把生活际遇的不顺归于她作为女性的性别角色。从很小的时候起她就一直想成为男孩,“他们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没有人会干涉他们”,比如“如果是一个女孩经常换男伴,她的名声就会很坏,尤其是在女孩当中”。(7)她做所有通常只有男人才做的事情———喝酒,抽烟,频繁更换异性朋友,懒惰。她也知道这样会对自己不好,也有过懊恼,“我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从一个害羞的小姑娘变成现在这个样子!”(8)但她内心渴望平等、渴望自由的呼声却无法抑止。她勇于坦陈自己作为女性的生理需求,正视心底对自由的渴望,这样的勇气并不是人所共有的。她鄙视男性玩弄女性身体和感情的态度,但她无法独力改变现行的社会通则,她与多个男孩的关系从一定程度上其实是她对这种不合理的社会现象的一种消极对抗方式。
在同龄的男子身上彼得拉寻觅不到自己渴望的爱情,她发现自己爱上了工厂里年届不惑的已婚男士。“他很有男子气,有时风趣,有时严肃,很有活力,像是个在生活中能应对一切的人。他关心很多事,像个父亲一样,对一切都很负责”,(9)这些固然是他吸引她的因素,但更深层次的原因还是她内心对关怀的渴望,“有谁关心过我呢?……只有这个男人关心我”。(10)所以其实她并不真正清楚她是否真正喜欢这个男人,至少从纯粹爱情的角度。
彼得拉对婚姻的态度是矛盾的。一方面她觉得“与男人相比,女人总是吃亏。目之所及,一切总是对女人不利”。+,-但另一方面她又认为如果她能认识一个很好的男人,就会马上和他结婚。在她看来,“婚姻是避风港,老来的依靠或者坟墓”。+.-虽然在精神上彼得拉希望能够独立自主、自尊自重,但在情感上她期盼真爱,渴望最终情有所依。
渴望真情是人的天性,每个人对爱情都有自己的理解和憧憬,尤其是感情丰富细腻的女性。彼得拉也有自己对爱情的看法和态度,虽然她有过不少的男友,但在她心里,自有自己对爱情的标准:“如果能和一个男人聊天和睡觉,这已经是爱
[2][英]夏洛蒂·勃朗特著.宋兆霖主编.宋兆霖译.勃朗特两姐妹全集·第一卷[M].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3.
[3]郑克鲁主编.外国文学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53.
公示语的语言风格及汉英翻译
唐
(广西财经学院外语系,广西南宁
摘要:公示语在日常生活中是人们的指南针,本文结合了公示语的语言功能特点分析及语言风格总结,探讨公示语的汉英翻译技巧及原则。
关键词:公示语语言风格功能特点汉英翻译
公示语,即公开和面对公众,告示、指示、提示、显示、警示、标示与其生活、生产、生命、生态、生业休戚相关的文字及图形信息。凡公示给公众、旅游者、海外宾客、驻华外籍人士、在外旅游经商中国公民等,涉及食、宿、行、游、娱、购行为与需求的基本公示文字信息内容都在公示语研究范畴之内。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日益深化,许多城市已经与世界发展同步,每年有很多的国际会议在中国各大城市举行,我国独特的旅游资源也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公示语作为一项面对公众开放的信息提示、引导的指南针,在人们的旅行生活中占据着不可缺少的地位,从一定程度上说,是决定一个城市的文化素养和确立国际形象的重要因素。
一、公示语的功能特点
公示语具有指示性、提示性、限制性、强制性四种应用示意功能。
1.批示性公示语
一般应用于向公众告知地理信息,显示地理位置,是一种静态的信息服务,广泛应用于旅游设施、旅游景点、旅游服务、商业设施、体育设施、文化设施、卫生设施、宗教会所、科教机构、涉外机构、街区名称、旅游信息咨询,以及一些具有公示意义的职务、职称等方面。例如,
观光服务中心———Tourist Service Centre
情了”。!"#彼得拉用简单得甚至多少有些粗俗的语言精要地概括了她心中爱情的要素,生理与心理的统一,灵与肉的交融,身与心的契合,是她追求的目标。但正是这样的爱情使她感到害怕。她不是没有渴望,只是害怕失望,惧怕自己怀抱的美好希望在现实面前无奈地破灭。
马克希·万德的文笔谈不上隽秀,而彼得拉也远不是一个完美的女性艺术形象,但是《害怕爱情》却让人掩卷沉思,感受到强烈的心灵共振。惟其真实,所以动人。
应该说我们现在这个时代比起马克希·万德写作《害怕爱情》的年代有了更宽松和包容的社会环境,但有些人性的主题却可以是亘古不变的,比如对自主的渴求,对幸福的盼待。
作为女性,我们应该庆幸自己生于现在这个容许选择的年代,选择工作、选择伴侣、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作为女性,我们应该感谢历次妇女运动中的先驱,没有她们的不懈抗争,我们不可能享有今天的权利:自由的权利、表达的权利、选择的权利。作为女性,我们都应该学会对自己负责,对自己的生活、对自己的爱情、对自己的幸福负责。
注释:
(1)Wander,Maxie:“Guten Morgen,du Sch!ne”Frauen in der
(2)Borst,Meta(Hrsg.):Angst vor der Liebe und andere
(3)Wander,Maxie:Angst vor der Liebe.Aus:Borst,Meta
妮
商务中心———Business Centre
钱币兑换处———Money Exchange
火警通道———Fire Exit
男/女厕———Men’s Room/Ladies’Room
2.提示性公示语
没有任何特指意义,仅起提示作用,这类公示语以提供服务和消费信息为主,指示、导向消费者消费的类别和区域。例如,
预留席位———Reserved
油漆未干———Wet Paint
客满———Full Booked
营业中———Open
清仓甩卖———Clearance
八折/七折———20%Off/30%Off
3.限制性公示语
属于一种动态的信息提示,对相关公众的行为提出限制、约束要求,语言应用直截了当,一目了然。例如,
12岁以下儿童免费———Free for Children under 12
60公里/小时(限速)———60km/h
此路不通———Dead End
游客止步———Off Limits to Visitors
4.强制性公示语
要求相关公众必须采取或不得采取任何行动。语言应用直白、强制、没有商量余地,也是一种动态的指示信息。例如,
谢绝参观———No Visitors
禁止进入(军事禁区)———Out of Bounds
(7)Ebd.S.342.
(8)Ebd.S.343
简论马克思主义爱情观 篇3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其著作中,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对爱情、婚姻、家庭、道德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观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在爱情婚姻家庭道德问题上的阐述,对于在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促进恋爱关系的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的爱情观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爱情要以平等互爱为前提
马克思主义的爱情观认为男女应该在性爱、婚姻中实现真正的平等和自由。恩格斯指出,“妇女解放的第一个先决条件就是一切女性重新回到公共的劳动中去,而要达到这一点,又要求个体家庭不再成为社会的经济单位”,而“随着生产资料转归社会所有,个体家庭就不再是社会的经济单位了,私人的家庭经济变为社会的劳动部门,孩子的抚养和教育成为公共的事业;社会同等地关怀一切儿童,无论是婚生的还是非婚生的”。因此,“对于这种后果的担心也就消除了,这种担心在今天成了妨碍少女毫无顾虑地委身于所爱的男子的最重要的社会因素——既是道德的也是经济的因素”。这样,男女将实现平等,性爱、婚姻也将真正自由。爱情是以互爱为前提的,马克思曾经说过:“如果你的爱没有引起对方的反应,也就是说,如果你的爱作为爱没有引起对方对你的爱,如果你作为爱者用自己的生命表现没有使自己成为被爱者,那么你的爱就是无力的,而这种爱就是不幸。”
二、恋爱要慎重,求爱要文明
1866年,保尔·拉法格遇见劳拉·马克思后,两人感情迅猛发展,热情不断高涨。马克思严肃提醒拉法格在恋爱上既要慎重又要注意“求爱”方式:我“没有肯定许婚,一切都还没有确定。即使她同您正式订了婚,您不应忘记,这是费时间的事……必然会有许多严峻的考验和苦恼”。马克思以长辈的身份教导这对青年人在婚恋面前要保持清醒。他特别批评了拉法格涉世不深、缺少理智、一头埋进恋爱的行为,要求拉法格立足现实,充分考虑到在婚恋生活过程中无数困难的考验、苦难的折磨,从而不要轻率从事。在拉法格向劳拉的进攻步步紧逼、不肯退却的形势下,马克思严正警告“这个热情过高的青年人:如果您想继续维持您同我女儿的关系,您就应该放弃您的那套求爱方式。”马克思要求拉法格用理性的克制来代替感情的冲动,他指出:“如果您借口说您有克里奥洛人的气质,那么我就有义务以我健全的理性置身于您的气质和我的女儿之间。如果说,您在同她接近时不能以适合于伦敦的习惯的方式表示爱情,那么您就必须保持一段距离来谈爱情。”针对青年人恋爱中的这个突出问题,马克思希望青年人能够摆脱原始的自然欲望的冲动,以伦敦绅士的风度来谈情说爱。他教导拉法格:“在我看来,真正的爱情是表现在恋人对他的偶像采取含蓄、谦恭甚至羞涩的态度,而绝不是表现在随意流露热情和过早亲昵。”
三、理想、事业、道德与爱情的统一
青年时代的马克思在《致燕妮》为题的十四行诗中写到:假如你胸口烦闷/请听我把歌来唱/歌儿把你呼唤/你会热泪盈眶/倾听那歌声飞扬/和欢声笑语的回荡/你卷发低垂感动/觉察我心波荡漾/这时我全身迸发火光/感到有种永恒的力量/我要拥抱万里长空/我要把你紧搂在怀中/我把这理想珍藏在心上/我要把尘世的俗物扫荡。在诗中,马克思向亲爱的燕妮倾诉衷肠,但马克思所表达的情感并不是个人主义的狭隘感情的寄托,而是把对纯洁真挚的爱情追求,化为激励自己在理想的海洋里展翅飞翔的力量。在对待女儿的恋爱问题上,马克思提出了先完善自己再谈恋爱和婚姻的观点。马克思要求拉法格把爱情摆在正确的位置上,首先利用大好年华完善自己。马克思对热情有余、行动不足的拉法格讲:“关于您的总的情况,我知道:您还是一个大学生……您应该在考虑结婚以前成为一个成熟的人,而且无论对您或对她来说都需要长期考验。”这里,马克思认为拉法格有革命的激情但思想还不够稳重,在学业上还要不断进步,要进一步投身实践,体验社会生活,改造自己的思想。总之,马克思认为青年人只有在生理、心理、思想、道德、知识和技能等素质比较成熟的基础上才有理由考虑恋爱、婚姻问题。列宁以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爱情本质问题的基本思想为基础,批判资产阶级的,提出无产阶级爱情观的道德要求。他抨击了十月革命后苏联流行的“杯水主义”理论的“非马克思主义”和“反社会”性质,认为“在性生活上,不仅应该考虑到单纯的生理上的要求,而且也应考虑到文化上的特征,看它们究竟是高等的还是低等的。”列宁还论述了恋爱中的道德要求,并强调,“恋爱牵涉到两个人的生活,并且会产生第三个生命,一个新的生命。这一情况使恋爱具有社会关系,并产生对社会的责任。”这种“社会关系”和“社会责任”,正是恋爱中所包含的道德关系和道德责任。
作者简介:
马克思爱情观 篇4
帝王是封建统治中的最高统治者,然而帝王的路途确是崎岖艰险,因而,稍有差迟,却要走向死于非命的末路。
在中国的历史中,帝王无疑意味着尊贵,威严,高高在上,拥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利。而提及此词的第一印象往往也是在《故宫的记忆》雄浑震撼的配乐中,百官跪拜,黄袍加身的九五之尊登坐龙椅,俯视满朝文武。他们坐在权力的巅峰之上,唯我独尊,为所欲为。在世人的眼里,充当着“神”,充当着“天之子”。他们可以尽情地放纵自己,穷极人生的享乐。整个天下都是他们的,天下人都是他们的奴仆。正因为如此,为了争夺帝位,一代代的人们演绎了无数血淋淋的让人心酸之作,帝王也就成了一个风险最高的职业。中华上下5000年,成帝者不下300,却有近100位未得好死。比如被杀死、或被逼自杀的帝王就有秦二世胡亥,秦王子婴,后梁的三个皇帝朱全忠、朱友硅、朱友贞等等;被毒死的有西汉的平帝刘衍(被王莽毒死);东汉质帝刘缵(被梁冀毒死);西晋的惠帝司马衷(被东海王司马越毒死)等等;直接因纵欲过度而死的有:汉成帝(宠幸赵飞燕和她的妹妹赵合德,荒淫过度而死);北齐的高洋(因酒色过度,不能进食而亡)。间接因纵欲而死的就无法统计了。因服丹药中毒而死的有东晋哀帝司马丕;唐太宗李世民,唐宪宗李纯(或说被宦官杀死),唐穆宗李恒,唐武宗李炎,唐宣宗李忱;明世宗朱厚熄等。死得不明不白的有明惠帝朱允坟、明代宗朱祁钰、明光宗朱常洛、清雍正等。
这些帝王的人生悲剧其实预示着中国封建制度的最终消亡,这本书通过对部分帝王离奇死亡的关注,揭密他们被权力异化的人生悲剧过程。当我在茶余饭后品味藏在神秘宫帷后面的另类生活之时,历史的种种令我不得不思考这些帝王命运的背后到底是怎样的轮回。把天下攫为几有是古来所谓“有志者”或“野心家”的最大愿望。纵观古今,皇位宝座下处处是阴谋的寒光,心术的剑影。真能终有一天稳坐皇帝龙椅之上、称孤道寡者,往往也如坐针毡。日子过得惊心动魄,有的帝王就是因惊吓而死。这是可以理解的,就像人登峰造极之后,对于跌下去是有多么恐惧,更何况是赌上了一生的荣誉与性命。
历史上父子之间为争夺帝位骨肉相残的事例很多,尤其是儿子操刀,父亲毙命,几乎历朝历代都有。这已经成了历史的怪圈。究其原因,不外乎几种。一是父亲在位时间太久,老而不死,儿子等不及了,干脆来个快刀斩乱麻,早点把老子送上不归路。二是自己并非父皇选定的接班人,于是阴谋篡位,一旦成功,不但父皇脑袋搬家,往往株连其他亲人。也就是说,顺者昌,逆者亡,不管你是谁,碍事者杀无赦。三是父皇昏庸,胡作非为,欺儿霸媳,儿子冲天一怒,做了杀父逆子。其实是为国除害。当然还有其他的原因。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做儿子的盯着父亲的龙椅。由此可见,皇帝这个职位的风险何其高也,不用说外人了,就连自己的儿子都成了潜在的杀手。父死子登基,骨肉相残,人对于欲望的追求将人性泯灭了,我们都有欲望,然而,希望我们都时刻拥有任性。
后妃制为帝王提供了任意而为的方便,而对众多女人来说,一入后宫自己无形中就被引入了竞争机制——争皇帝的宠幸。她们各有各的资本,也各有各的办法。争到皇帝的宠幸就拥有了一切,否则,只能 “红颜暗老白发新”,“一生遂向空房宿”,那样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后宫中的女人为登上女人生存的峰巅,有的以德行开路,有的用色相架桥,也有的以生育子嗣做最后一搏。不管是走哪条道,策略和手段都是必不可少的。一旦目的达到,坐上后位,参政、干政的招数和结果也是形形色色:辅佐皇帝、安邦定国者有之;飞扬跋扈、祸国殃民的也不在少数。有的帝王就命丧在这些身边的女人之手。我看过一本书上说“让红颜成为祸水的不是女人,而是男人。”身为女生,我并不完全认同,可是事实总是存在太多前提需要叙述阐明,所以,我们只为牺牲者叹息,并告诉自己其中的厉害种种。
在古代皇宫中,宦官是一个特殊的阶层,他们有特殊的身躯、特殊的形象,占据着特殊的位置,也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古代男女有别、授受不亲,而不男不女的宦官则可以尽情穿梭于后宫佳丽之间,既为畸形之人,就可以行畸形之事。抛弃常人的尊严,以俳优自居,以主上戏弄为荣。在接通了自己与帝王和后妃的联系之后,在宫廷的明处或暗处,宦官都争到了位置和发言权,就放开胆子尽情上窜下跳、大行其道。本来是可怜可悲的一群,然而在中国古代政治舞台上却发挥着穿针引线、左右疏通,甚至连正常人想也不敢想的政治中枢作用,有的宦官甚至权大欺主,大刀向帝王头上砍去。宦臣本身应该是一个很复杂矛盾的角色,可能他们是为前途甘愿入宫,可能他们是为生计被迫入宫,若为后者,则必是生活不及,皇帝治理不周,其心理也必定深积怨恨,加之与人接触甚密,机会较大臣皇子而言也更多,各种因素致使宦官弑君得逞。在明太祖朱元璋时就明令禁止宦官读书,干政,违者斩,然其死后却没有了这项规章。从各方面看,小人身边站,不得不提防。
“自古帝王多淫棍”,古代帝王拥有数之不尽的后妃与宫女,无非为了发泄淫欲。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把从六国掠来的上万名宫人、女乐据为己有,大修宫室以蓄女作乐。汉代宫闱生活的淫乱也不逊色,皇帝们均在宫中蓄有大批美女供其淫乐,少则几千人,多则过万。魏晋时期,道家宣扬的房中术,为统治者的荒淫与纵欲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到了清王朝,荒淫早已成为一种名正言顺的“制度”,清代独创“翻牌制度”。翻到哪个妃嫔的名下,才有可能去承受皇帝的恩泽。正因为帝王们如此荒淫,所以他们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很多帝王因纵欲而早早地奔赴黄泉。此一末路实在荒唐可笑,可是史实如此,不得不花时间反省思考,“务实”才是真正长久之道。
皇帝的权力附着于皇帝身上时,他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皇帝;如果皇权游离于一旁、或权力之柄操之于他人之手,双方发生你死我活的冲突,结果不是弄权者被杀就是皇帝成为牺牲品。外戚较之大臣更容易干政,而权臣是皇帝在朝中真正的政敌。权臣的权力大到能够废立皇帝的时候,皇帝已经不是他的对手了。权臣之所以能爬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凭借的是智谋和勇气,这种本领远胜于昏狂无知的少年皇帝。而且历史有时还给图谋做皇帝的权臣提供道义上的机会,即某些在位的狂躁肆虐的皇帝实在该杀,其被杀乃是自取其祸。
马克思实践 篇5
要求:
1、在网上找到原文电子版
2、了解文章的历史背景
3、制定学习计划、方案、进行小组分工
4、论述研究背景、研究主要内容、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等方面
5、记录学习研究过程、做好笔记和记录(包括照片、视频等)
6、制作汇报ppt7、展示汇报学习成果
目录: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德意志意识形态》
《共产党宣言》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资本论》第一卷
《哥达纲领批判》
《反杜林论》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和起源》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谈谈辩证法问题》
《论粮食税》
《实践论》
《矛盾论》
《论十大关系》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二、读一本关于哲学、文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历史学等人文科学的著作
要求:
1、在图书馆借书或者购书
2、了解著作的历史背景
3、制定学习计划、方案、进行小组分工
4、抓住书中感兴趣的主要观点进行研究,不要面面俱到,集中研究1-2个主要问题。论述研究背景、研究主要内容、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心得体会等
5、记录学习研究过程、做好笔记和记录(包括照片、视频等)
6、制作汇报ppt7、展示汇报学习成果
三、观看一部有关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纪录片
要求:
1、比如《大国崛起》《复兴之路》《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思想的历程》《卡尔.马克思》《世界历史》《寻访马克思》《信仰》《创新——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旗帜》等
2、了解纪录片的创作历史背景
3、制定观看、学习、研究计划、方案、进行小组分工
4、基本上要求观看纪录片全集,并抓住纪录片中感兴趣的主要问题进行研究,不要面面俱到,集中研究1-2个主要问题。论述研究背景、研究主要内容、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心得体会等
5、记录学习研究过程、做好笔记和记录(包括照片、视频等)
马克思感想 篇6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上层建筑又对经济建设有重要作用。一个社会的文化有助于 增强民族的自信心、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提升文化软实力,创造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引领世界潮流的先进文化,能增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有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提升综合国力。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今天,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为经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为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和谐的环境。而且文化本身也在源源不断地创造经济价值。还有助于巩固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提升国际地位。只有通过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提升整个国民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了解和认识,才能坚定社会主义的方向,才能巩固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也只有通过提升文化软实力,才能增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对我们的了解和认同,赢得他国的尊重。“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提升文化软实力既是现在也是未来中国发展的必然要求。十七届六中全会将其作为核心问题也可见其重要性。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在总结全国文化改革发展实施经验的基础上,专题研究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并作出《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意义十分重大。
从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经济实力逐渐加强,我国在世界中的地位也日益提高,经济规模不断增大。特别是在经济危机之后,我国成为了世界经济复苏的主要力量。而这一切都与我国的文化制度密不可分。
十七届全会通过的《决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总结我们党领导文化建设的成就和经验,深刻分析文化建设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在集中全党智慧的基础上,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提出了新形势下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要方针、政策举措。全会《决定》内容十分丰富,理论上有新概括,政策上有新突破,举措上有新实招。学习好、把握好《决定》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和部署上来,是贯彻落实好全会精神的基础和前提。
我们有幸在第二学术报告厅听到来自武汉理工大学魏纪林教授《我国社会主义文化改革、发展与建设 ——学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体会》的专题讲座,不仅让我们更加深刻了解了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具体内容,也为我们对于文化改革体制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在此次专题讲座上,魏纪林教授主要是对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内容进行讲解。魏纪林教授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充分把握十七届六中全会的会议内容,一是充分了解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六大以来取得的显著文化成就,二是关于推进文化改革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三是关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全面总结了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取得的显著成就,从思想理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文化产品创作与产业发展、文化体制机制创新都有了显著的提高,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明显变化,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新的文化发展理念逐步确立;制约文化科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逐步破解,有利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体制机制初步建立;文化发展的思路日益清晰,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逐步完善,“两手抓、两加强”的文化发展格局逐步形成。坚持马克思李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
把推动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作为中心环节,着力培育新型文化市场主体平台越来越宽阔,影视企业塑造市场主体积极上市融资,这都是我国从十六大以来的显著成就。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正极大改变着文化领域的面貌,调动了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激发了全社会参与文化建设的热情。波澜壮阔的改革实践有力地证明: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必由之路,是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途径。
我们要知道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及作用。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在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赢得主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十二五”时期奋斗目标、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切实解决当前文化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都需要文化体制进行改革,取得进一步发展。胡锦涛同志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中进一步强调了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发出“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总动员令”。进一步阐述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大意义,进一步明确了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和重点工作。讲话思想深邃、内涵丰富,高屋建瓴、总揽全局,充分肯定了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取得的成就,全面分析了文化建设面临的形势,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为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了强大动力。一是面临着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带来的挑战。二是面临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带来的挑战。三是面临着经济全球化和经济知识化带来的挑战。四是面临着现代传播技术迅猛发展带来的挑战。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快文化改革和发展。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为现代化事业提供智力支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能够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开发人的智力资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保证现代化建设朝着正确方向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作为正确的思想价值导向,从思想上保证现代化建设沿着正确方向发展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为建设现代化事业创造安定的社会环境。在创造安定的社会环境方面,文化具有不容忽视、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如何让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必须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2、坚持“双百”方针,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3、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进文化创新。
4、坚持立足当代又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立足本国又充分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
5、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必须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通过学习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我更加了解中国的现状,及怎样改善学习中的现实问题。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在今后的学习中还应加强自己的理论学习,多关
马克思爱情观 篇7
一、马克思市民社会观的发展历程
马克思市民社会的用词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资本论》《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作中有不同的表述, 用词的变化也表明了马克思市民社会的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对市民社会的界定, 认为是私人利益活跃的领域, 无产阶级是市民社会的非存在, 是有产者的社会, 表现在《穆勒评注》写作以前。
第二阶段:开始于《穆勒评注》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 认为对市民社会的剖析要与政治经济相结合。恩格斯和赫斯的理论探索也推动了马克思对经济学的研究。1844年, 马克思开始对古典经济学有了初步的研究, 将古典经济学引入到市民社会视野中, 重新对市民社会有了认识。摆脱了黑格尔国家与市民设计的对立模式, 深入到市民社会的内部, 初步对国民经济学家的市民社会进行了辩证分析, 对市民社会的二重性进行了研究。
第三阶段:对市民社会的本质深入到生产方式内部进行把握。在现实社会中, 占据主导地位的生产方式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犹如一道普通的闪光, 将其他色彩掩盖, 并使其他生产方式的特点也发生了改变。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 现代市民社会取得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特点, 但与资产阶级社会又有所不同。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 劳动与资本的对立造成资本逐渐成为一个总体, 既是主体又是实体。无产阶级与资本家完全受资本逻辑的支配, 两个阶级都发生着经济关系。
二、马克思理论是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
马克思理论研究的对象之一就是市民社会。通过对市民社会进行深入的分析, 对人类解放思想的逻辑可行性和现实合理性进行论证。通过市民社会视角对马克思理论探索的全过程完整地进行考察, 体现了马克思理论的完整性。
(一) 马克思哲学、经济学、人类学、政治学通过市民社会实现有机统一
市民社会是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的产物, 其最初的含义是生活在城镇上或城堡周围的手工业者、商人及自由民众等, 成为真正的经纪人。市民社会是独立个体追求经济利益的交往群体。随着欧洲经济的发展, 市民社会得到发展, 是一个经济利益体系共同发展的过程。古典政治经济学深刻反映了市民社会的理论, 马克思在对市民社会现实分析的同时, 也对自身哲学理论的成熟与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对经济学的分析也促使了马克思对哲学的完善。在人类笔记中, 马克思对非西欧国家产生市民社会的根源进行了讨论, 这是其对市民社会理论的完善, 马克思本人一生涉足众多学科, 都是为了实现市民社会的认识及人类解放思想服务的。
(二) 马克思理论实现了事实与价值的统一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马克思对市民社会的认识目的在与对市民社会的批判, 其原因在于马克思秉承了对人类解放价值的追求。但是, 他在对市民社会进行批判的时候, 并没有根据价值要求进行现实生活的裁判, 而且他反对的正是这种做法。马克思深入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部, 对资本的内部结构进行了剖析, 对资本的剥削与支配进行了揭示, 解除了资产阶级对市民社会的意识形态环向, 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的揭示, 预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弊端, 实现事实与价值的统一。
三、结束语
市民社会为我们理解马克思理论的整体性提供了一个适合的视角, 能够让我们对马克思不同时期的探索的关联性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并对不同学科的内在理论的统一性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但是, 马克思理论的整体性并不是没有内部差别的, 而是在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学科中进行逐步完善的。
摘要:马克思市民社会观是贯穿其一生的理论研究对象, 是其研究社会历史理论、论证人类解放思想、完成整治经济学批判的基础。从市民社会理论的发展来看, 主要包含对市民社会认识的感性具体、思维抽象及思想具体三个历程。不同的发展历程有其内在联系, 是对理论认识的深化。马克思对市民社会始终坚持用阶段分析和经济学分析的方法, 实现了哲学与其他学科的统一。从一定意义上来看, 马克思市民社会观的嬗变彰显了马克思理论的完整性。
关键词:马克思理论,市民社会观,整体性
参考文献
[1]刘洪辉.黑格尔国家与市民社会理论及其对马克思的影响[J].世纪桥, 2009 (17) .
[2]邢荣.从马克思的市民社会观到当代社会观——市民社会理论视域下的中国“社会建设”[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08 (6) .
[3]黄代珩.历史唯物主义的市民社会观[J].剑南文学 (下半月) , 2011 (6) .
重读“马克思” 篇8
关键词:马克思;马克思哲学;重读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4-0030-02
一
许多时候,历史会出现这样一种神奇现象,某个思想家的某种著作抑或全部著作,往往需要经历较长时间的历史变迁以后,才显示出它真正的内在价值,重新引起人们的思考。可以说,产生于某个特定时代的某些思想,并不是只属于那个时代,相反,它具有跨时代的特性。马克思的哲学思想就属于这种具有恒久魅力的思想体系,这一点,在今天的西方引起了共鸣,并引发了相关的重视和热议。熟知不等于真知,如何准确、全面地理解马克思哲学,将是一个重大的课题。
2011年4月,曾担任剑桥等知名学府教授的英国著名思想家、当代最具国际声誉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学者之一的特里·伊格尔顿出版了《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一书,该书列举大量实证内容反驳了世人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认识,力图还原马克思、恩格斯两位思想家的真实意图,为马克思主义辩护。同时,以解构主义而在西方享有盛名的德里达,在苏东剧变、自由主义大肆欢呼马克思主义已经连同其话语理论及其实践一起“灰飞烟灭”之时,推出了《马克思的幽灵》一书。在这部著作中,德里达大声呼唤:“不能没有马克思,没有马克思,没有对马克思的记忆,没有马克思的遗产,也就没有将来;无论如何得有马克思,得有他的才华,至少得有他的某种精神。”“现在该维护马克思的幽灵们了。”[1]这两部著作,都对马克思主义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从而使整个西方思想界为之震荡。由此,我联想到在世纪之交,在英国BBC、路透社等媒体在其所做的民意测试中,马克思被评为“千年来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之一”,并且位居榜首,这自然是应验了中国的一句古老谚语:“公道自在人心”。
马克思曾经宣称共产主义的幽灵已经降临欧洲,然而打着马克思主义旗号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却遭遇了惨败,这与每每逢凶化吉的资本主义现实相比,使马克思主义自己变成了幽灵。同时,死板的教条、政治压迫、军事恐怖和独断专行的国家权力,让许多从未读过马克思著作原文的人,将马克思主义与民主、自由以及市场对立起来。马克思主义的丰富被遗忘,马克思主义的力量被封印,这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西方的处境。
在中国,不少从小就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教育的人,对马克思则表现得很漠然,谈不上什么喜不喜欢和认不认可,而另外有一些人则表现得想当然,不是道听途说就是搬弄是非。当那些资本主义国家的学者以极大的理论勇气去面对马克思时,在我们这个以马克思为信仰的国家,却有人在微博上故意把《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的英文名“Why Marx Was Right”翻译成“马克思为什么是右派”,此名立刻被小资们开开心心地转发了几百次,严肃深刻要以媚俗肤浅的面目出现才可能钓到读者。当前,社会主义改革与现代化和市场化这三重重大的社会变迁浓缩在同一个时空中同时推进,构成了一幅激动人心的画卷,所面临的问题是极其复杂、艰难甚至是史无前例的。要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就必须重读马克思。对马克思的解读,无论是教条式的理解和运用,还是尽力从中找寻其中所谓的不合时宜之处都是毫无意义的,因为马克思是生活在19世纪的思想家,他的思想产生于那个特定的时代。但马克思的伟大之处正在于他超越了其所生活的时代,马克思哲学的创立堪称人类思想史上的美丽日出。因为,如果马克思当初不是超越了他所生活的时代的话,那么他的哲学思想就不可能在20世纪后半叶还在理论上和政治上依然如此重要。重读,不是无事找事,马克思的“文本”已经沉淀为历史和文化以及时代精神的一部分,今天重读马克思,就是不间断地回复和反思当下的历史与现实,从而也就是不断地与历史对话,与现实交流。
二
曾几何时,有一种观点认为当今哲学的研究越来越冷淡,而且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这种冷淡还会呈加速度的态势。当然,与改革开放前“全民学哲学”的盛况相比,目前哲学在人们的生活中的确显得较为冷清,许多人对哲学持一种不关心的态度。但是,如果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会发现,以前所谓的“哲学繁荣”其实是一种虚假的做作,因为其中不乏对哲学肤浅甚而庸俗的理解以及功利性的运用。而目前的“冷寂”,在我个人看来则是对哲学的一次深刻反思,是一种逐渐走向成熟的信号。通过对现代西方哲学、对中国传统哲学的反思与批判,重新定位哲学的地位,完成中国哲学的当代学术回归,使其能够越来越走向成熟。眼下,“寻根意识”与“全球意识”并存,任何民族的发展都必须考虑世界性、时代性和民族性,并力图使其融合起来。因此,哲学的发展同样也不能脱离这个背景,能代表中国哲学未来发展方向的,当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此外,关于哲学与市场经济的关系,也并非水火不容。应该说,没有市场经济就没有近代法国的启蒙哲学、德国的古典哲学,同时也没有现代存在主义哲学、结构主义哲学以及后现代主义,自然也不会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市场经济是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时代,是从人的依赖性向人的自由个性过渡的时代。当代中国的市场化是同社会主义改革和现代化交织在一起,并在同一时空中推进,可谓史无前例。这必然会带来一系列重大而又深刻的哲学问题,必然会对人们思考哲学提供更广阔的社会空间。哲学存在的基础和功能使其不可能脱离现实,而必须直面现实,并且解答时代提出的课题。但哲学又必须以其自身独有的方式去联系现实,以概念运动去反映现实的运动。在这个过程中,哲学不可以把自己降低为现实的附庸或仅仅做现实的解释者,而要在解答相关时代课题的过程中,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并保持其独立性、批判性和反思性,做到既要出世,又要入世。
同时,在现实与哲学的关系上,不能只看到现实对哲学的单向关系,忽视哲学对现实的影响和引导作用及其自身的创造力量。因为,马克思哲学的目的是要改变世界,它透露出的是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彻底批判精神和对东方社会历史命运的深切关注之情。因此,重读马克思不能够仅从文献到文献,从哲学到哲学史,更重要的是要从理论到现实,再从现实到理论。哲学确需思辨,但不能成为脱离现实的思辨王国。同时,哲学家也不应只做蜘蛛,对着自我编织的思辨之网孤芳自赏,与现实隔绝起来,而应该在理论与现实的结合中重新咀嚼马克思哲学,并在这一过程中走向中国的历史和现实。所以,我始终坚信,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往纵深方向的发展,中国哲学必将迎来新的更大的繁荣。
另外,“重读”的视角,不仅仅只涉及马克思哲学,而应把马克思哲学置放到一个更加宽广的社会历史背景和理论时空中去研究。所以,“重读”还应是一个不断深化的求索过程,是从西方哲学史、马克思哲学史,到现代西方哲学、当代社会发展理论,然后再循环往复的过程。首先,马克思哲学不是学院派,它的基本理论是在分析马克思社会主义理论的过程中产生的,而后其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原则又蕴含在其哲学中,二者是紧密相连的。其次,马克思哲学是在批判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德国古典哲学等的过程当中出现的。马克思经济学不仅仅是一种关于资本的理论,而是对资本进行全方位批判的理论,它所要揭示出的是被物的自然属性掩盖着的人生而具有的社会属性,以及被物与物之间关系隐藏着的人与人的关系。精神生产的具体途径与物质生产不同,以基因为遗传物质的生物,其延续是同种相生,但是我们都知道这种近亲繁殖不利于物种的进化。因此,哲学研究必须突破从哲学到哲学的局限,要不断吸收和消化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从而形成新的哲学形态,这样才利于哲学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对马克思哲学的研究还必须把握马克思的心路历程,理清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有关演变过程,才能对马克思哲学的真谛做到真正的理解,从而认识到它在什么地方以及在哪种程度上被误读了。所以,只有把马克思哲学放置到整个西方哲学的发展过程中去研究,才能真正把握它对旧哲学做出的实质性变革,以便真正理解其划时代的贡献。
三
哲学研究是一个艰难曲折的思想登山之路,要达到新的巅峰,视野就绝不能狭窄。表面看来,“重读马克思”似乎只是一个简单的解释学问题。如果是这样,我们只需揭示马克思“文本”所给出的意义的可能性空间及其边界就够了。但是,从更根本的意义上说,“重读马克思”具有远比解释学含义广泛且深刻得多的性质,因为它所涉及的真正问题在于对马克思思想之哲学性的恰当确认。
在理论联系现实的过程中,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意义及其不可超越性展露无遗。总体看来,马克思哲学之所以不可能被超越,源于它把握了人类社会的根本也即实践,而后从这个根本出发,向人类世界的方方面面发散出去,构建起了一个思维整体。同时,马克思哲学关注和追踪的许多根本问题及其提出的一些初步意向性观点,与当代社会发展进程中的若干重大问题不谋而合。因此,只有将马克思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当代社会发展理论等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研究,才能科学地认识马克思哲学。同时,也才能进一步把握马克思哲学的伟大所在,真正理解其何以成为当代“不可超越的意义视界”的深层缘由。
总之,从人类思想史的发展上看,“重读”是常有的现象。比如歌德对拉斐尔的重读、黑格尔对柏拉图的重读等等,从某种视角上看,一部完整的思想史,就是后人不断“重读”前人,不断获得新生和升华的过程与历史。大师们尚且如此,更何况我们这些后来学习者,就更应该如此了。可是当前,有人认为马克思哲学是产生于150年以前的旧理论,无法指导今天的新社会,所以已经“过时”,这无疑是一种无端的傲慢与偏见。因为,评判一种学说或理论是否具有真理性、是否已经过时,我们不能简单地根据其创立的时间长短而得出结论性见解。众所皆知,“新”的观点未必就是真的,“老”的结论未必就是假的,这是非常浅显的道理。正是因为深刻地把握了人与世界的关系,以及人类社会发展所呈现出的普遍规律,所以,马克思哲学超越了产生它的19世纪这个特定的历史时代;同时,又因为它所关注和解答的根本问题与当今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相契合,从而使其又具有内在的当代意义。总而言之,只有不断地走进历史,重读、重估马克思,并站在科学的立场为马克思做辩护,才能真正确信马克思哲学依然是我们时代的真理和良心。
参考文献:
马克思有感 篇9
一、什么是共产主义
从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开始,一种天堂化的共产主义便开始在理性化程度不高的东方民族中流传。这种共产主义据说消灭了剥削,生产力高度发达,实行按需分配,没有国家、军队和法律,同时也没有货币、商品和城乡、工农、脑体三大差别,是比传统宗教中的天堂更加完美和可行的天堂。共产主义作为一种学说,首先是由基督教的神学家所创立,“按劳分配、按需分配(按需取酬)”这些概念也首先是由这些神学家提出的。马、恩在首次系统阐发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经典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中是这样对共产主义定义的:“共产主义对我们说来不是应当确定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一文中以问答形式对共产主义作出了类似的定义:“共产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的学说。”共产主义的本质与核心就是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真理指导我们的一切言论和行动:要在全世界彻底消灭一切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彻底消灭产生一切罪恶和邪恶的根源即私有制度和私有观念;彻底摧毁一切私有制度和私有观念的最后堡垒。
二、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1、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产品极大丰富,是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必要条件。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又是共产主义社会本身的一个中国。适应高度发展的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共产主义将彻底废除私有制,实现普遍的生产资料公有制。与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相适应,共产主义社会将按照自然资源的情况和社会成员的需要,对生产进行有计划的组织和管理。在共产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方式是“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实现具有重大的意义,它将最终实现人类在分配上的真正平等。
2、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到共产主义社会,阶级将会消亡。到共产主义社会,国家也将消亡,作为阶级压迫工具的军队、警察、监狱等将失去作用。到共产主义社会,战争也不复存在。数千年来,消除战争、实现和平生活始终是人们向往的目标。在共产主义社会,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三大差别”必然归于消失。共产主义社会不仅社会是和谐的,而且社会与自然之间也达成了和谐。在共产主义社会,由于阶级消灭、国家消亡和“三大差别”消除,社会关系实现了高的和谐。
3、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也是共产主义根本的社会特征。在共产主义社会,人的发展是自由的发展,是建立在个体高度自由自觉基 础上的发展,而不是强迫的发展。旧式分工的消除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自由时间的大大延长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在共产主义社会,劳动不在是单纯的谋生的手段,而成为乐生的活动,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共产主义社会无疑是非常美好的,但是按照马克思主义预测未来的一贯立场、观点和方法,共产主义社会本身也不是一种没有任何矛盾的社会,不会是一种不需要也不能够进一步改善和发展的静止状态。
三、人类最崇高的理想是共产主义
1、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共产主义一定能够实现,这是由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所决定的。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是一个社会形态发展和交替的过程。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取代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经过长期发展进入共产主义社会,这是一个客观必然的历史进程。
(1)共产主义理想是能够实现的社会理想。人类对美好境界的追求,从广义上讲有两类:一类是具有客观必然性,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理想;一类是完全脱离客观发展规律而陷入虚幻,从而根本不可能实现的空想。
(2)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历史规律的必然要求。共产主义理想一定会实现,是以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发展为依据的。马克思深入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特别是研究资本主义的经济行动,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点,论证了资本主义发展的自我否定的趋势;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基本矛盾,论证了资本主义的历史暂时性;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证明了资本主义的非正义性,论证了工人阶级推翻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历史使命;揭示了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斗争的发展规律和趋势,论述了工人阶级解放斗争胜利的必然性。社会主义活动的实践,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起和不断发展,已经并正在用事实证明着共产主义理想实现的必然性。从一定意义上讲,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本身就是共产主义理想可以实现的证明。
2、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实现共产主义不仅是一个合规律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合目的的过程,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在人们的活动中形成的,是人们社会活动的规律,它的实现和发挥作用离不开人们的社会活动,特别是离不开人们自觉创造历史的活动。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和最后实现共产主义的历史进程,离不开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能动性,离不开社会主义国家建设事业的推进,离不开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可以说,在共产主义实现的历史必然性中就包含着无产阶级和先进人类对共产主义理想的追求。
(1)实现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最终目标。在人类历史上,对美好生活和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源远流长。
2(2)实现共产主义是全人类解放的根本体现。工人阶级的解放与全人类的解放是完全一致的。
3、社会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1)在生产力方面,虽然资本主义的产生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解决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但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却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导致社会矛盾尖锐化。而在共产主义社会“摆脱了私有制压迫的大工业的发展规模将十分宏伟,相形之下,目前的大工业状况将显得非常渺小,正像工场手工业和我们今天的大工业相比一样。工业的这种发展将给社会提供足够的产品以满足所有人的需要。现在由于私有制的压迫和土地的分散而难以利用现有改良成果和科学成就的农业,将来同样也会进入崭新的繁荣时期,并将给社会提供足够的产品。”
(2)在人的精神方面,由于“资产阶级在它已经取得了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都破坏了。它无情地斩断了把人们束缚于天然尊长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羁绊,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另外。它把宗教虔诚、骑士热忱、小市民伤感这些情感的神圣,淹没在利己主义打算的冰水之中。它把人的尊严变成了交换价值,用一种没有良心的贸易自由代替了无数特许的和自力挣得的自由。总而言之,它用公开的、无耻的、直接的、露骨的剥削代替了由宗教幻想和政治幻想掩盖着的剥削。”因而必然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对立与矛盾,社会关系和谐的无法达成。而在共产主义社会,“由社会全体成员组成的共同联合体来共同地和有计划地利用生产力,把生产发展到能够满足所有人的需要的规模,结束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的需要状态”.。
(3)在人的自由和发展方面,资本主义社会也讲自由,但那是少数人的自由;虽然也讲发展,但那是人的物化的畸形片面发展。“在资本主义体系内部,一切提高社会劳动生产力的方法都是靠牺牲操你妹啊..马克思
工人个人来实现的;一切发展生产的受到都变成统治和剥削生产者的手段,都使工人畸形发展,成为局部的人,把工人贬低为机器的附属品,使工人受劳动的折磨,从而使劳动失去内容。”而在共产主义社会,“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只有当资本家的反抗已经彻底粉碎,资本家已经消亡,阶级已经不存在的时候,即社会各个成员在对社会生产资料的关系上已经没有什么差别的时候,——只有在那个时候,‘国家才会消失,才谈得上自由。”
四、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