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村落调查表

2024-10-22

传统村落调查表(共8篇)

传统村落调查表 篇1

肇源县传统村落调查实施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温家宝总理在中央文史馆成立60周年座谈会关于“古村落的保护就是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对于物质遗产、非物质遗产以及传统文化的保护”的讲话精神和加强保护工作的指示,摸清我县传统村落底数,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和改善,特制订本方案。

一、调查目的和意义

我县传统文化的根基在农村,传统村落保留着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是承载和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明的重要载体。由于保护体系不完善,同时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一些传统村落消失或遭到破坏,保护传统村落迫在眉睫。开展传统村落调查,全面掌握我县传统村落的数量、种类、分布、价值及其生存状态,是认定传统村落保护名录的重要基础,是构建科学有效的保护体系的重要依据,是摸清并记录我县传统文化家底的重要工作。

二、调查对象

传统村落是指村落形成较早,拥有较丰富的传统资源,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应予以保护的村落。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村落列为调查对象:

1、传统建筑风貌完整

历史建筑、乡土建筑、文物古迹等建筑集中连片分布或总量超过村庄建筑总量的1/3,较完整体现一定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

2、选址和格局保持传统特色

村落选址具有传统特色和地方代表性,利用自然环境条件,与维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反映特定历史文化背景。村落格局鲜明体现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鲜明体现有代表性的传统生产和生活方式,且村落整体格局保存良好。

3、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

该传统村落中拥有较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民族或地域特色鲜明,或拥有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形式良好,至今仍以活态延续。

三、进度安排

1、组织学习阶段(2012年4月28至5月5日)组织住建局、文化局、文物局、财政局以及各乡镇政府学习研究住建部建村【2012】58号《关于开展传统村落调查的通知》文件精神。同时住建局、文化局、文物局、财政局4家联合成立成立由县主要领导为组长的传统村落调查小组,负责全县传统村落调查的组织、指导和监督。

2、深入调查阶段(2012年5月6日至6月1日),根据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第一次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历史文化名村和特色景观旅游名村的申报材料等资料,确定需要

调查的村落。对符合条件的村,开展入村调查,并按“一村一表”的要求如实完整填写登记表,拍摄相应照片和收集有关图件。调查村落基本信息、村落传统建筑、村落选址和格局、村落承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村落人居环境现状等,具体见《传统村落调查登记表》(附件)。

3、组织上报(2012年6月2日至6月20日)整理调查成果,组织材料、装订成册上报市建设局。

四、推进措施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认真学习“通知”的精神和有关要求,充分提高对“传统村落调查”的认识,要积极向政府汇报调查工作进度,提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保质保量的完成本次调查工作。

2、积极筹资,保障经费

根据国家四部联合文件要求此次传统村落调查经费原则上由地方解决,县财政部门要筹措资金、安排专门的工作经费,用于此次调查的经费,为高标准、高质量完成调查工作奠定基础。

3、加强协调配合。

传统村落调查实施工作,是住建局、文化部、文物局、财政局四家联合办公,需要各部门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各部门要抽调业务骨干,在工作组的领导下,共同完成此次调查任务。

五、组织领导

为了加强传统村落调查实施工作力度,顺利推进工作进展,特成立工作领导组织机构。

组长:县政府县长

副 组 长:县政府副县长

成员单位:肇源县住建局

肇源县文化局

肇源县文物局

肇源县财政局

相关乡镇人民政府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办公室主任由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222担任。

传统村落调查表 篇2

从市建交委获悉, 5月起, 天津市启动传统村落资源调查, 全面摸清全市传统村落家底, 加强保护、传承和利用, 力争将更多有重要价值的村落纳入传统村落名录。据悉, 这是本市启动的第三次传统村落普查保护活动。

传统村落是指拥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文化遗产, 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的村落, 被誉为“中华民族的DNA”。这次调查为期一个月。调查内容包括:村落基本信息、村落传统建筑、村落选址和格局、村落承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村落人居环境现状等, 调查对象以行政村或自然村为单元。这次入村调查, 将按照“一村一表”的要求填写登记表, 并拍摄相应照片和提供有关图件, 提出传统村落保护意见进行上报。调查将全面掌握全市传统村落的数量、种类、分布、价值以及生存状态, 建立传统村落保护名录, 构建科学有效的保护体系。 (来源:《今晚报》)

正在消失的传统村落 篇3

所谓传统村落,民间习惯将其称为“古村落”,指形成较早,拥有较丰富的传统资源,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社会、经济价值,应予以保护的村落。近年,我国的传统村落正在急剧消亡。

传统村落命运不容乐观

相关统计显示,截止到2005年,依旧保存与自然相融合的村落规划、代表性民居、经典建筑、民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古村落约有五千个,而迄今只剩下两三千个,7年时间内消失近一半。有的旧屋无人居住,自然毁坏或被人为拆迁,有的古村落中建设了许多新建筑,破坏了原有风貌,有的被旅游开发成无原居民的空心村。

即便是一些已经被列为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古村落,其保护现状也不容乐观。位于山西晋中市的后沟古村,浓缩了黄土旱塬农耕文明的传统经典,保存了中国北方汉民族自给自足的传统文明。这个古村落完整的排水系统、等级分明的窑居建筑格局、威严的张家祠堂、精雕的古戏台、自给自足的生产作坊、防患未然的他储制度等充分显示出族权势力的统治地位,是北方农耕文明活态文化的完整画卷,堪称“农耕桃源”。然而,7年过去了,如今,在这个古色古香的村落里,一座座崭新的红砖瓦房拔地而起,显得格格不入。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说:“很多传统村落都消失了。我们最近在做调查,严格意义上,山东省一个传统村落都没有了。前些年我们去山西,有的地方还能看到传统村落,现在有的已经消失了。”这些传统村落的消失,意味着从一定程度上切断了优秀文化的盛载与传承路径,而其无法复制的文化信息、文化形态、文化能量,也就从此消失了。

传统村落价值何在?

传统村落是民间文化生态的“博物馆”、乡村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与象征。传统村落的文化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村落选址、格局。村落的选址、格局往往沉淀着历代居民的生存智慧,其中体现出的合理性、科学性,即便是在科技发达的21世纪也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同时也能较完整地反映一些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和地方民族特色。二是有特色的历史建筑。一个地方古民居建筑的消亡,也是一种地域历史文化的消亡。关于这一方面已经在民间文化的保护工作中得到了重视。近年来闽南土楼、湖南吊脚楼、晋商大院、陕西窑洞等已经走入了大众文化视野,转变为一种旅游资源,文化产业、经济产业效益实现了双赢。三是有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传说、风土人情、手工技能等等都是传统村落所承载的精神文明。总之,传统村落是一定地域、一定人类群体的生活行为场景,是某个时期人类集体生活的记忆,它具有一种特殊的意义,是人类的文化遗产整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清华大学建筑系的陈志华教授在过去20多年的时间里,率领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乡土建筑研究组,奔波于传统村落的田间地头、民巷瓦舍,专门从事乡土建筑遗产的研究和保护工作。他的一番话恰如其分地揭示了传统村落的文化价值:“农耕文明,拿什么来证明?村落的研究是几千年农业文明的见证。总有一天,中国人也会慢慢珍视到自己的农业文明,这个信心是有的。”

消亡原因之一:城镇化之下的人口迁移

民间文艺家冯骥才透露的一组数字最近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关注:“我国的自然村10年前有360万个,现在则只剩270万个,一天时间消失的自然村大概有80个到100个。”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具有重要文化价值的传统村落。

由城镇化带来的人口迁移是主要原因。城镇化是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是一个国家工业化进程中必然经历的阶段。一方面,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城镇化趋势导致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尤其是新世纪以来,中国城镇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据相关数据统计,2000年至2010年,城镇人口由4.6亿增加到6.7亿,城镇化水平由36.22%提高到49.95%,城镇人口平均每年增长2096万人。而城市人口的增长与乡村人口的锐减是成正比的。离开乡村,到城市去,离开土地,从事个体经营或打工,几乎成为了当下农村青年们的普遍追求,甚至一部分步入中年的农民都进入城镇,他们大多转而从事服务类行业或进行生产资料薄弱的个体经营。对土地依赖性的减弱是乡村人口减少的重要原因。

另一方面,农村内部并村现象大量出现。伴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乡村基础建设也在尽力跟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最集中的体现就是对农村教育水平的大幅度提升的要求,小学低年级英语、计算机教育的普及必然要求师资、设备等教育资源的普及。而在许多农村地区,为了最有效利用教育资源,政府采取合并周边学校的措施,许多自然村甚至行政村的小学被裁撤,取而代之是中心学校的建立。急促并校之后,许多农村低年级小学生面临着“走读”的求学生涯。这就迫使当地很多家长为了给下一代创造更好的读书条件而迁出本村。

除此之外,自然村的消失的背后还有许多个例因素。比如自然环境的限制,一些山村由于交通不便、远离市镇,于是逐渐被原居民放弃。再如,水利建设带来的大规模农村人口迁移,可载史册的三峡库区人口结构性迁移就是典型。《重庆统计年鉴2004》中记录,截止到2003年,因三峡建设而迁移的农村人口达24万余人,1000多座城镇和村落被水淹没。

消亡原因之二:市场化之下的不合理开发

值得一提的是,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并非近几年才受到关注。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古村落的保护问题就已经在民间得到了相关呼吁。但是古村落保护现状仍旧不容乐观。另一重要原因在于高度市场化下的不合理开发。

其一是有意识的旅游产业开发。古村落作为一种特殊的“活化石”,以其神秘性成为旅游业近年来增长较快的新热点,旅游开发在谋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对古村落形态造成了一定破坏。一般较为封闭、落后的古村落在旅游容量上往往不足以应对市场化之下的旅游热潮。世界旅游组织对旅游容量的定义强调在旅游开发中应不对周围的自然环境造成损害,不对当地社区造成社会文化和经济问题,达到保护与发展的平衡,确定旅游地合理的游客人数。旅游容量讨论的是旅游区在某一时间内所具有的承载量的极大值,包括生态环境容量、资源空间容量、心理容量及经济容量四方面因素。当旅游行为超过了当地的容量限制后,就会造成对古村落形态的破坏。这种破坏既有显性的,如生态环境的恶化、生存空间的限制、传统景观的改变;也有隐性的,如原有风俗文化、经济传统的破坏、对原驻居民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的影响,等等。

其二是无意识的民间破坏。与旅游开发不同的是,它并不直接源自于某种产业的推动,却普遍、持久地作用于古村落的毁坏。在建筑方面,民间个体放弃旧屋,随意搭建新建筑,用于居住或商业行为,一方面旧屋无人使用、照管,大多自然毁坏,另一方面,新建筑与古色古香的历史建筑极度不和谐,破坏了原始风貌;在文化传承中,新的一代民间个体大多不再愿意继承古老的风俗文化、手工技能,许多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在民间被中断;在经济形式方面,许多原有传统经济形式逐渐在市场化的大潮中被抛弃。

传统村落保护与现代化

城市化和市场化对传统村落这一领域带来的现代化冲击无所不在,因此传统村落的保护与现代化进程之间充满了相悖的意味——要发展,就会有人口迁移和开发利用,不可避免地破坏传统村落形态。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在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可持续的发展模式要求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成为一个整体,以不破坏其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及其他资源为前提,并能对自然、人文生态环境保护给予资金、政策等全方位支持,从而促进生态资源的持续利用。对传统村落的开发和保护正在其列。

要做到可持续发展,国外文化遗产保护的宝贵经验可以为我们所借鉴。意大利、法国等国家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一直走在世界前列,高度社会化是其文化保护的一个重要特征。这些国家的人们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视作一种全民事业,真心关切,积极参与,并成立了许多民间组织。例如英国古建筑保护协会,该组织成立的目的是对古建筑进行保护、宣传,并且促使国家对文化遗产保护的专项立法活动;还有美国著名的全国古迹信托组织,旨在教育国民增强文化遗产意识,接受重要文化遗产馈赠并进行严格管理和保护等。

【责任编辑】林 京

申论热点:传统村落保护 篇4

【热点背景】

2016年11月,住建部对1602个拟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进行公示。加上之前三批列入此项名单的2555个村落,目前共有4157个村落进入国家保护名录,正在获得“抢救性”保护。这标示着传统村落的保护工作又成功迈进一步。农耕文明诞生于农耕经济,农耕文明也是城市文明的基石,更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农村文化失根问题成为城镇化快速发展下所担忧的产物,因此作为基层工作人员必须对传承文明载体传统村落的现状有一定的了解。

【评析】

传统村落的重要性

中国传统村落,拥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传统村落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农耕文明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是维系华夏子孙文化认同的纽带。

传统村落面临的问题

1.从数据显示,传统村落在不断的消失。在2000年,中国自然村总数为363万个,到了2010年锐减为271万个,仅仅10年内减少90万个,平均每天消失80至100个村落。

2.传统村落的保护趋向雷同。著名的非物质文化保护者让冯骥总结出了十大雷同旅游为纲、腾笼换鸟、开店招商、化妆景点、公园化、发展民宿业态、编创“伪民间故事”、“大红灯笼高高挂”等,使得传统村落商业化严重。

3.传统村落空巢化、老龄化严峻。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大量农村人口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不断外流,农村常住人口逐渐减少,人走房空,人口老老龄化严峻。

4.村民自身对于村庄及传统的冷漠。部分村民不知何为传统村落,对于国家层面的保护存在上热下冷,上快下慢的问题。

保护传统村落的对策

1.在传统村落保护中培养和重视“乡贤”的力量。乡贤具有一定的文化认知和专业思想,有力量且有时间参与传统村落的建设和保护。

守护传统村落的历史记忆 篇5

摘要:传统村落是农业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近年来,传统村落因为多种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而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导致了传统村落的宝贵物质和非物质文化资源的破坏。从档案收集整理工作的视角说明传统村落建档的必要性和急迫性,阐述对传统村落档案实体管理的思考,为达到以档案之力,保护传统村落的宝贵历史文化遗产和传统村落历史记忆的目的。

关键词:传统村落,收集,整理,鉴定保管

中图分类号:F29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9138-(2014)05-0068-73 收稿日期:2014-01-08

传统村落是农业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传统文化的活态记忆。然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村落因为多种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而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导致了传统村落宝贵物质和非物质文化资源的破坏。根据我国相关部门的统计数字显示,我国的传统村落10年前有360万个,而到2012年却只剩270万个,这就意味着平均每一天消失的传统村落大概有80-100个。而且更为严峻的是目前全国依旧保存与自然相融合的村落规划、代表性民居、经典建筑、民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古村落仅仅剩下两三千座。

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中国传统村落的问题愈加突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刻不容缓。数年前文化部、国家文物局等部门已经组织实施了“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工程”;2012年4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及国家文物局联合进行中国传统村落的调查与认定工作,并颁布了首批646个中国传统村落名单,将传统村落的保护列入国家重点项目;2012年12月,住建部、财政部、文化部三部门发布了《关于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的指导意见》,为全国各地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提出意见;2013年7月,三部门又联合发出了《关于做好2013年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地尽快建立中国传统村落档案,科学编制规划;2013年9月,住建部、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公布了第二批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名单,全国有915个村落名列其中。在这种背景下,档案及相关部门应积极推进中国传统村落档案的建立工作并科学、有效地进行档案实体管理,不断丰富和完善乡村档案资源体系,以档案之力挽救日渐消失的中国传统村落,发挥档案保护传统村落的作用。中国传统村落档案的收集工作

传统村落档案的收集工作不仅是传统村落档案管理的基础性环节,为后续档案管理提供基本业务对象,更是保护甚至挽救处于消亡边缘的传统村落的较为高效的途径之一。

1.1 明确收集范围

做好收集工作,首先要明确收集什么。总体上讲,传统村落是居住、生活、生产活动的物质载体,具有历史性、典型性、可观性、适用性、完整性,因而中国传统村落档案收编范围应该包括传统村落的基本简介(所处地区、地理位置、占地面积、人口数量、民族情况、生态环境、传统选址格局、村落规划、基础设施、家庭组成、家族情况、宗族群体情况、家谱族谱、村落公共事务状况等)、物质文化(包括衣冠服饰、特色食物、传统乡土建筑、交通工具、生产工具、生活工具、农林牧渔业的生产资料情况、手工业生产情况、商业贸易情况、村落自然景观、村落历史文化景观、名人实物等)、非物质文化(特色节日、宗教信仰、成年婚姻丧葬习俗、娱乐民俗、语言民俗、传统手工工艺技能、民间美术、地方戏曲、特色音乐、民间舞蹈、传统医药、口头表演艺术)等,以纸质档案、声像档案、缩微档案、电子档案等载体形式的文字、照片、录音、录像档案资料。档案部门应制定详细而又全面的传统村落档案收编范围,一则综合体现传统村落的地理环境、地域文化、乡土特色和独特生活方式,是区域整体人文生态系统特征的凝聚,体现了传统村落巨大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具有现代化农村所不可比拟的独特鲜明的特性,加深了人们对传统村落的认识;二则便于推动全国各地区积极进行传统村落保护工作,提高各地区档案部门、文化部门及其相关部门的档案收集工作效率,根据收编范围尽可能全面、多层次地收集传统村落资料。当然,因为中国传统村落地域性强,村落形态、生产生活等众多方面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收编范围不是一成不变的,还是应该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各地区档案或文化部门可以根据传统村落特性,增加或者删减收编类目,体现地方特色。

1.2 分清档案的收集次序

全国各省市的传统村落数量不一,有些省市例如贵州、云南、山西、浙江等省是传统村落大省,各地档案工作者应该根据《传统村落名录》、《古村落保护办法》、本地区传统村落认定标准,统筹考虑,区分主次,对于那些特色性强、价值性高、历史久远、甚至濒于消亡的村落要尤为重视,优先进行档案收集工作,及时、全面地把档案资料收集进档案馆(室)。对于其他符合地区传统村落认定标准的村落可以次序稍后,但收集工作也要进行,为日后申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做准备,为文化、研究、保护部门掌握地区村落特点、发展规律提供数据资料。

1.3 坚持收集中的原则要求

考虑到传统村落档案涉及范围广、种类多、地域性强、收集难易程度不同,收集方式不同,各地档案工作人员应该及时、全面地把传统村落档案收集进馆(室),及时掌握档案分散流动保管和使用的情况,遵循来源原则、全宗原则、有机联系原则、特色性原则,处理好档案局部和整体、当前和长远需要之间的关系,积极推行入馆(室)档案的标准化,坚持质量验收,提高案卷质量,保持全宗的不可分散性和相对完整性。具体来说,各地档案工作人员收集传统村落档案时可以通过调查研究的收集方法,一是可以实地考察,摸清情况,主动走访,亲身感悟,保证收集档案的真实性;二是可以考证检查补缺,完善已经登记保管的传统村落的信息档案,保证档案收集齐全,相对完整;三是可以进一步调查发现未建档的传统村落的资料,尽量多保存,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村落档案空白地区、地域个性和代表性强的传统村落千万不能忽视,要不断丰富传统村落资料信息,体现村落特色,坚持特色性原则;四是可以对拥有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村落进行不同载体形式的记录,例如,纸质文字难以承载的口头表演、民间音乐、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录音、录像的形式进行写实记录,利于保存、传承,丰富档案种类;五是可以走访村民,切实采访村落德高望重的老人,询问相关村落问题,探寻村落更为深层的价值、特点,开拓收集思路,扩大收集范围,力求全面、详尽、客观、真实。

1.4 提高档案工作人员的收集意识和水平

档案收集数量多少、质量高低与档案收集者、档案工作人员的档案意识水平、工作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传统村落档案收集过程中,档案工作人员应当充分利用自身专业知识,对传统村落档案收集工作进行超前控制,起到监督指导、总揽全局的作用。因此各区县档案馆要经常对村镇档案室工作人员进行业务指导工作和档案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工作,例如传统村落档案收集的注意事项、收集方法等,通过专业培训加强他们对传统村落的理解和认识,提升其档案职业素养,增强档案专业意识,加强依法建档、依法管档的自觉性,提升他们的档案责任感、使命感,把传统村落档案的收集工作与乡村文化建设紧密联系起来,以此保证收集工作的顺利进行,保证档案收集的完整齐全。中国传统村落档案的整理工作

档案资料收集工作是实体管理的第一阶段,档案的整理工作就是承上启下的过程,为后续的档案保管、开发利用工作奠定基础。所以,传统村落档案的管理工作应该按照档案管理的统一要求,根据国家相关部门发布的保护传统村落的指导意见、通知等要求,健全相关制度,严格筛选归档材料,明确保管期限,进行分类立卷、案卷排列、编制案卷目录一系列细致工作,将传统村落档案纳入统一的分类编号体系。

2.1 传统村落档案整理工作的流程

乡村档案工作人员在资料收集阶段应该坚持宁多勿漏原则,保证档案的全宗完整性和不可分散性,而在整理阶段应该坚持博约得当原则,去粗取精,避免重复过度,提高传统村落档案的质量。在筛选材料后,村落档案室或者资料室应该按照档案整理工作的具体原则,合理确定立卷分类方案,采用问题分类法,按照收集范围中所确定的村落简介、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等类目仔细编写立卷类目,进行归卷立卷(件),最后进行案卷排列,给定档号,编制案卷目录,完成该村的传统村落档案的整理工作。经济条件允许的村落档案室可将最终立卷好的传统村落档案目录制成电子检索目录,并及时移交至各地档案馆。当各地档案馆接受村镇档案室根据入馆要求整理移交的传统村落案卷时,应当遵守充分利用原有的整理基础,保持文件之间的历史联系和便于保管和利用的整理原则,在保持传统村落档案之间来源联系的前提下,采用年度――组织机构分类法,进行全宗分类立卷,然后按照国家“一村一档”的指导意见,利用传统村落地区特征进行组卷,即一村一档一卷,最后根据馆藏情况和存放要求,可以在原始框架内适时进行局部调整,进行再次加工整理。另外,传统村落的照片、录音、影像、实物等资料为了便于管理保存,可以单独立卷,标明所属全宗,编好立档号即可。

2.2 完善档案资料分类体系

根据住建部、财政部、文化部三部门发布的《关于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的指导意见》和《通知》精神,要完善管理体制,加强传统村落遗产的科学管理,分级保护。而我国传统村落形态多样,分布区域广,既有相同点,也有众多的不同点。共同点在于源于农耕文明,发展历史久远,丰富的物质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存,随着村落的兴衰演替物质实体与非物质精神互相交融,互相依存,交叉而又独立。而不同之处在于传统村落由于所处地域不同、形成时间不同、发展历程不同,传统村落在选址格局、生态环境、自然景观、基础设施、家族宗族、衣食住行用、宗教信仰、审美、风习等方面各不相同。基于我国传统村落现状,为保持传统村落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可持续性,各地基层档案馆应当在传统村落档案整理阶段完善分类体系,明确大类目,细化小类目,形成分化合理、科学有序、标示明确的分类体系,便于社会各部门查询传统村落档案信息,利用档案发现传统村落的问题、现状,加强发掘、研究传统村落遗产价值,针对不同存在问题、特点、价值的传统村落对症下药,及时组织专家制订详细的且具有针对性的保护方案,社会部门及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防止一刀切现象。

2.3 建立传统村落档案数据库

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是现代档案信息管理的重要方向和主要途径。传统村落档案的保管利用管理也应该遵循这一方式,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及时建立传统村落档案数据库。档案信息数字化主要包括档案目录数字化、档案全文数字化、档案实体图片化,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档案全文数字化。因此,在档案信息的录入过程中,档案馆要注重做好这几方面的任务。一是要确定传统村落档案电子加工的扫描范围和识别处理原则,加强前端指导控制,减少扫描后重复性信息冗余,减少扫描过程中人为失误、原则前后不一等可以避免的主观错误。对于资料利用价值非常高,且具有长期保存价值,用户对此类文档的精确搜索及拷贝有一定需求的文档应进行整本电子化处理;二是要对档案资源进行数据化处理,通过扫描或数码拍摄,经过压缩、转换等手段将纸质资料、照片、录音、录像等转换成图片文件、声音文件和录像文件等电子文件;三是重视档案的安全、备份工作,采用先进的管理手段和技术方法保证数字档案信息的长期可读,增加传统村落档案利用的可进入性和可获取性;四是要充分利用文档处理软件,根据相应的标准要求、制度规范对完成录入工作的数据库进行调整、整理,使之规范化、有序化,使档案工作人员便于进行后台管理,使用户通过计算机程序控制的查询功能迅速地检索出所需要的档案资料,便于进行前端检索利用;五是要通过互联网、局域网等计算机网络技术,为用户提供档案信息的网上利用交流服务平台,搞好远程服务,及时反映传统村落现状,满足传统村落档案信息查询、检索、分析、预测、可视化展示等功能,实现传统村落档案信息的开放式、交互式的共享和便捷的社会化利用,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公众保护传统村落的意识,以便于发挥公众的力量来推行传统村落管理与保护工作,有利于专家学者对传统村落进行动态分析,传播新观念新方法,根据各村的不同情况制定相应的保护性规划,编制科学化、系统化的保护策略,形成传统村落保护体系,有利于相关政府部门合理科学地开展下一步传统村落资源的规划与管理工作,完善传统村落规划,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传统村落档案的鉴定保管工作

无论从传统村落档案的保管主体还是保管过程来讲,档案保管工作是一个长期的,动态变化的过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从保管主体来说,传统村落属于行政村一级,乡镇属于基层的政府机关,由于大多数的传统村落没有专门的档案室和档案管理人员,保管条件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传统村落的档案保管工作需要乡镇一级档案部门的有力支持。乡村是传统村落档案收集工作的主体,乡镇则是鉴定、保管工作的主体。从保管过程来说,传统村落档案具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多重价值,具有历史回溯、行政决策、学术研究、助兴地方经济、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等多重作用,因此各档案馆(室)工作人员要合理进行档案的鉴定工作,对传统村落档案进行价值鉴定,考量分析各案卷对社会的有用性及有用程度,明确案卷的保管期限,实行分级保管,并建立传统村落档案保管体系和科学合理的存放秩序,这样便于抽调、移动传统村落档案,利用、存放、索取迅速便捷,提高了档案工作的行政效率。

对于经济条件较为落后的村落,在不具备档案的保护技术、保管条件和档案工作人员的情况下,必须及时移交档案至相应的档案馆,不可拖延贻误,防止村级领导干部换届时造成村落档案的遗失甚至毁弃,同时移交的档案必须具备明确的目录清单,村级档案室或者村委会相关部门留存一份,乡镇政府档案室留存一份,以防档案在移交过程中出现丢失、遗漏的现象,影响档案的安全性和保密性。经济条件较好的传统村落,可以在乡镇一级档案管理部门的监督指导下,建立综合档案室或者档案管理中心,完善档案库房保管环境,配备专门的档案设备,切实保障经费投入,加大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便于以传统村落档案为载体,以村为单位开展档案的保管、利用工作。

地方档案馆要根据《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第一、二批名单,加强名单中传统村落档案的保管工作,同时也要照顾一般,兼顾未列入名单中地方传统村落档案的保管。经济条件较差的村落档案室,由于保管条件限制,可以保管一些保管期限较短,村落利用频繁,内容重复且复制件较多的档案,对需要永久和长期保存的档案,一般应定期向地方档案馆移交,实行统一保管。地方档案馆应该考虑现时和长远的关系,既要保证长远发展,又要保证当前需求。

现代化进程中被称之为“传统文化的明珠”、“民间收藏的国宝”的我国传统古村落面临着不断被破坏甚至消亡的压力。保护传统村落是个庞大的工程,不仅需要村落民众自身的传承与保护,地方政府的重视与支持,也需要社会各部门的协调与配合。住建部、财政部、文化部三部门联合发出的《通知》明确提出建立传统村落档案,表达了传统村落档案对村落保护具有重大的意义。目前传统村落建档和管理工作仍旧处于起步探索阶段,面临着诸多的问题,任重而道远。传统村落档案管理的各个环节也将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完善,通过文化、档案等部门的协作努力传统村落档案管理终会建立系统化、规范化、现代化的管理体系,保护好传统村落的宝贵历史文化遗产,守护传统村落的历史记忆。

参考文献:

1.冯骥才.传统村落的困境与出路――兼谈传统村落是另一类文化遗产.民间文化论坛.2013.1

2.张志勇.传统村落不应在城镇化大潮中走向消亡.中国艺术报.2013.6.5

3.易涛.社会认同视野下乡村档案文化建设的动力和条件研究.档案学研究.2013.5

4.叶涛.民间文献与村落历史的建构――山东青州井塘村村史钩沉.民间文化论坛.2013.3

5.季诚迁.古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0

6.陈兴尧 王彦 吴雄鹰.关于农村档案管理与村级换届工作的思考.浙江档案.2013.11

7.党安荣 马琦伟.传统村落保护的信息技术方法.中国建设信息.2013.11

作者简介:

韩桐,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文秘档案系学生,研究方向为档案学。

王云庆,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档案学、档案信息资源管理与开发、文化遗产学。

注:本文为山东大学2013年重点教改项目《专业实践教学内容改革与创新研究》的研究成果。

Protect Historical Memories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collection and arrangemen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villages archives

Han Tong,Wang Yunqing

Abstract:Traditional villages are the important symbol of agricultural civilization and the spiritual home of Chinese nation.But in recent years the traditional villages are faced with severe challenges due to many objective and subjective reasons,which leads to destroying the precious material resources and non-material resources of traditional villages.Therefo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rchives, this article explains dynamics on documentation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and articulates the study on physical management to protect the precious historical heritages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and preserve historical memories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depending on the power of archives.Keywords:Traditional villages,Collection,Arrangement,Appraisal and preservation

台州传统村落保护和利用条例 篇6

(草案征求意见稿)

第一条【立法目的】 为了加强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利用,传承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市行政区域内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利用,适用本条例。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本条例所称传统村落,是指列入国家和省名录的传统村落。第三条【保护原则】 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应当遵循整体保护、活态传承、因地制宜、合理利用、政府主导和村民自主的原则。

第四条【市、县(市、区)政府职责】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传统村落保护和利用工作的领导,将传统村落保护和利用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大对传统村落保护的投入和扶持,建立传统村落保护和利用工作协调机制。

第五条【部门职责】 市、县(市、区)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对传统村落保护和利用工作的指导,对传统村落内的建设行为实施监督、管理,并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本条例。市、县(市、区)发展和改革、公安、财政、国土资源、环保、规划、农业、文化(文物)、综合行政执法、旅游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传统村落保护相关工作。第六条【乡镇(街道)职责】 传统村落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加强传统村落的日常管理,履行下列工作职责:

(一)编制并组织实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二)制定传统村落保护和利用实施方案,组织实施保护和利用项目;(三)完善传统村落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改善传统村落公共环境;(四)指导、督促村(居)民委员会做好传统村落保护和利用工作。

第七条【村(居)委会职责】 传统村落所在地村(居)民委员会将传统村落保护事项纳入村规民约,并具体做好下列工作:(一)宣传传统村落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二)指导、督促村(居)民遵守传统村落保护要求,合理使用传统建筑;(三)对有损毁的传统建筑进行登记,并及时向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报告;(四)收集、保护已坍塌、散落的传统建筑的构件,并及时向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报告;(五)对违反传统村落保护和利用规定以及破坏、损害、不合理使用传统建筑的行为进行劝阻和制止,并及时向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报告;(六)协助政府及有关部门做好传统村落保护和利用的其他工作。

第八条【资金保障】 传统村落所在地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在本级财政预算中安排资金,专项用于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传统建筑工匠培训、基础设施改善以及传统村落其他保护利用工作,并采取措施鼓励和引导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投入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利用。

鼓励单位和个人依法通过捐赠、投资、入股、租赁以及设立基金等方式参与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利用。

第九条【规划编制】 传统村落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应当在传统村落公布后一年内完成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的编制。

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内容应当包括:(一)保护原则、保护内容和保护范围;(二)重点保护区、建设控制地带的划定与保护控制要求;(三)传统格局、不可移动文物、历史环境要素和历史风貌保护要求及措施;(四)传统建筑的保护名录、分类保护要求和整治措施;(五)基础设施更新改造、人居环境整治和消防安全措施;(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七)村落发展定位、目标及产业发展引导;(八)保护发展规划分期实施方案及近期保护项目。

传统村落村庄规划已包含本条第二款内容的,可以不再编制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

第十条【规划审批和修改】 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经村(居)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同意后,报市、县(市)人民政府批准。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报送审批前,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应当依法将规划草案予以公告,公告期限不少于三十日。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批准后,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应当自批准之日起二十日内向社会公布。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批准前,影响村落传统风貌的建设活动应当暂停。

市、县(市)人民政府可以委托其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审批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

修改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应当依照本条第一款规定的程序执行。

第十一条【保护标志和档案建立】 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在传统村落主要出入口设立传统村落保护标志。

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对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明确的传统建筑挂牌保护,并建立传统建筑档案。传统建筑档案包括下列内容:

(一)建筑艺术特征、历史特征、建设年代及稀有程度;(二)建筑的有关技术资料;(三)建筑的使用现状和权属变化情况;(四)建筑的修缮、装饰装修过程中形成的文字、图纸、图片、影像等资料;(五)建筑的测绘信息记录和相关资料。

传统建筑被确定为历史建筑的,按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规定要求设置保护标志并建立建筑档案。第十二条【保护范围禁止行为】 在传统村落保护范围内禁止进行下列活动:

(一)开山、采石、开矿等危害传统村落安全、破坏传统格局和风貌的活动;(二)占用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确定保留的园林绿地、河湖水域、道路等;(三)修建生产、储存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的工厂、仓库等;(四)其他损害传统村落的行为。

第十三条【重点保护区的保护要求】 传统村落重点保护区内不得进行新建、扩建活动,但下列建设活动除外:(一)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确定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二)对与传统村落风貌不相协调的建(构)筑物实施改造。前款规定的建设活动,以及在传统村落重点保护区内进行翻建、改建房屋、装饰、装修建(构)筑物,设置标识、临街广告等,应当符合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的要求,不得破坏传统风格和风貌。

第十四条【建设控制地带的保护要求】 传统村落建设控制地带内新建、重建、改建、扩建、修缮建(构)筑物,应当符合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要求,与传统村落整体风貌相协调,不得影响传统村落保护区轮廓线和主要视线走廊。第十五条【现存建筑处置】 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采取补助、奖励等措施,鼓励所有权人或者使用权人对保护范围内已经存在的与传统村落整体风貌不相协调的建(构)筑物实施改造或者拆除。

第十六条【传统建筑修缮】 传统建筑的维护修缮,由所有权人或者使用权人负责;没有所有权人或者使用权人的,由村(居)民委员会负责。维护修缮方案须经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初审后报县(市、区)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同意,并依法取得规划许可;属于不可移动文物或者历史建筑的,应当遵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传统建筑的维护修缮,应当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鼓励采用传统建造技术、传统建筑材料,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或者传统建筑工匠施工。维护修缮费用可以申请资金补助,具体办法由县(市、区)人民政府规定。

第十七条【用地保障】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统筹安排建设用地指标,优先保障因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实施需要进行的农村住宅建设。

传统村落内的传统建筑,其占地面积可以不计入村庄建设用地指标。

第十八条【村民异地建宅原传统建筑的保护】 传统村落村民经批准异地建造住宅的,原宅基地上的传统建筑由村民委员会收回予以保护,具体办法由县(市、区)人民政府规定。第十九条【消防安全】 传统村落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村(居)民委员会应当明确消防安全管理人及其职责,制定防火安全公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完善消防设施建设,组织开展防火安全检查、群众性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定期开展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

第二十条【传统村落发展利用】 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将传统村落的发展和利用纳入本级旅游发展规划,扶持有条件的传统村落发展乡村旅游。

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优先支持有条件的传统村落建设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乡村旅游等服务体系,促进传统村落与互联网深度融合,推动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大数据应用。禁止对传统村落进行破坏性开发建设。对发展和利用条件不成熟的,应当先予保护。第二十一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传统村落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会同村(居)民委员会,按照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的要求,加强传统村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改善传统村落人居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

第二十二条【传统建筑利用】 在符合使用安全的前提下,可以利用传统建筑开设博物馆、陈列馆、纪念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展示场所和传统作坊、传统商铺、农家乐(民宿)、工作室等。

第二十三条【传统建筑工匠培养和管理】 县(市、区)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对传统建筑工匠免费提供专业技能、安全知识等培训,并建立信用档案。

鼓励传统建筑工匠依法成立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管理,规范从业行为,维护合法权益。鼓励传统建筑工匠开展技艺传承活动。

第二十四条【检查评估和跟踪监测】 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每隔两年对本行政区域内传统村落保护和利用情况开展检查与评估,并向市人民政府书面报告。

市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当对传统村落保护和利用状况进行跟踪监测,发现存在未及时组织编制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违反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开发建设、对传统格局及传统建筑保护不力等问题的,应当及时向所在地县(市、区)人民政府提出整改意见,同时向市人民政府报告。第二十五条【警示机制】 经动态监测、定期评估,发现传统村落传统格局和风貌受到严重破坏,由市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发出濒危警示。第二十六条【政府及部门法律责任】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在传统村落保护中,不履行法定职责,发现违法行为不予查处或者有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行为的,依法给予处分。

第二十七条【法律责任转致】 违反本条例的行为,法律、法规已有法律责任规定的,适用其规定。

第二十八条【违反保护要求的法律责任】 在传统村落保护范围内的建设活动以及装修、装饰建(构)筑物,设置标识、临街广告等不符合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的要求,破坏传统风格和风貌的,由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造成无法恢复严重后果的,对单位并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并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九条【拒不修缮的法律责任】 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明确需要维护修缮的传统建筑,或者经鉴定需要维护修缮的传统建筑,所有权人或者使用权人拒不维护修缮的,由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对单位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第三十条【损害传统建筑的法律责任】 单位或者个人有下列损害传统建筑行为之一的,由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造成无法恢复严重后果的,对单位并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并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一)在传统建筑内堆放易燃、易爆和腐蚀性的物品;(二)拆卸、转让传统建筑的构件;(三)改变传统建筑的主体结构、破坏传统建筑的外观;(四)擅自拆除、异地迁建传统建筑;(五)其他损害传统建筑的活动。

传统村落调查表 篇7

近日,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发布《关于切实加强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的指导意见》, 计划用3年时间, 使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文化遗产得到基本保护。

(一)

传统村落风雨飘摇

古村落亦称传统村落, 是指聚居年代久远, 具有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的历史村落。我国古村落数量众多、丰富多彩、价值独特, 它们是我国农耕文明的根基、精粹和各个民族的“DNA博物馆”, 也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和富有利用价值的旅游资源, 更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据住建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2012年进行的中国传统村落调查结果显示, 2000年到2010年, 仅10年时间我国自然村总数就从363万个锐减为271万个, 平均每天至少消失100个村落, 而珍稀的传统村落从2005年的5000个, 锐减到至今已不足3000个, 且其中不乏一些尚未被人们认识的和没有被列入保护范围的文化遗产。“传统村落原来所具有的代代相继、传承至今的文化形态正在发生急剧裂变, 传统文化的内在结构也面临着支离破碎的危险。”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胡彬彬指出, 随着城镇化加速推进, 传统村落和留存农村特色文化的符号将消失殆尽, 具有历史与文化价值的乡土中国将彻底消失。

从2012年开始,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联合启动了中国传统村落的调查与认定, 对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村落加以保护, 还将建立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保护性数据库。

(二)

百亿专项基金支持

不久前, 四部门又联合出台《关于切实加强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的指导意见》 (下文简称《意见》) , 提出在未来3年内, 使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文化遗产得到基本保护, 使其具备基本的生产生活条件、基本的防灾安全保障、基本的保护管理机制, 逐步增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综合能力;要求注重村民生产生活的真实性, 合理控制商业开发面积比例, 严禁以保护利用为由将村民全部迁出。

中央财政还将统筹农村环境保护、“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及美丽乡村建设、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中央补助地方文化体育与传媒事业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专项资金, 分年度支持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此外, 传统村落认定不搞“终身制”, 建立退出机制。财政部公布, 将投入100亿的专项基金支持传统村落保护。

注重村落价值完整

《意见》强调, 保护村落的传统选址、格局、风貌, 以及自然和田园景观等整体空间形态与环境, 是此次行动的主要任务;注重村落价值的完整性, 挖掘和保护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艺术、科学、经济、社会等价值, 同时注重村落空间、历史的完整性, 防止盲目塑造特定时期的风貌, 防止片面追求经济价值。

同时, 改善中国传统村落基础设施和公共环境也是重中之重。时任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表示, 部分村落要统筹污水、垃圾、道路等项目的相关治理, 但不能盲目高标准, 要切实适应地方需要。

立档调查项目启动

《意见》还要求, 各传统村落负责部门要合理利用文化遗产, 挖掘历史科学艺术价值以及经济价值, 开展研究教育等实践活动, 发展特色产业及旅游。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强调, 各部门要建立保护管理机制, 做好村落文化遗产详细调查工作, 按照“一村一档”要求建立中国传统村落档案;统一设置中国传统村落的保护标志, 实施挂牌保护;引导社会力量通过捐资捐赠、投资、入股、租赁等方式参与保护;探索建立传统建筑认领保护制度。

长期为传统村落保护奔走的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作家冯骥才认为, 盘清村落的文化家底, 为传统村落建立档案是一个历史性的使命, 能够使其真正拥有确切身份、履历和档案化的图文依据, 使保护工作有所凭借。

(三)

调查之后重在落实

虽然《意见》提出各地要开展立档调查, 但重要的是如何落实。

冯骥才认为, 建立档案只是第一步, 能够榜上有名的村落数量仍是有限的, 因此这项摸底调查工作仍要继续做下去。要有专家帮助政府制订科学的、严格的保护标准, 让保护有具体规则可循, 而不是凭感觉行事。凡是认定为应当保护的传统村落, 都要签署保护承诺书, 必须有严格的立法和执法的过程。要建立检查监督的机制, 确保不因人为因素导致保护工作停摆、走样。

“传统村落保护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 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兼而有之, 它还承载了村规村俗历史记忆等一整套基因。”冯骥才说, “如果仅按照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办法, 那可能不是文物就可以拆了, 如果只保护非遗而不留村落, 那非遗也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现阶段, 可能各界保护的意识都在加强, 但喊来喊去, 停留在口号阶段是不够的, 保护也不是就放着不动。必须有切实的操作手段和路径方法, 必须有操作主体、负责主体, 否则保护就变成了一个有原则性却无具体规则的空话。”

可参照“社区营造”之举

岁月的冲刷, 很多建筑年久失修, 钱从哪里来?即便筹来了维修的钱, 维修后的传统村落, 又不能变成一个个无人居住的“博物馆”, 这又该怎么办?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学者姚远认为, “传统村落的保护不仅仅是传承文化遗产, 归根到底是在保护中让当地居民受益, 改善当地民生。比如可参考日本、台湾等地社区营造的做法, 即发动居民共同发掘传统村落的乡土特点。”

“社区营造”, 也就是组织引导“村民自保、私保公助”, 将乡土建筑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 由农户出让经营权, 或由村集体以屋基置换建新居的形式, 获取乡土建筑的产权, 再由集体出让经营权, 由企业或个人来经营管理, 以加快传统村落保护利用。但需明确要求所有者不能随意拆毁乡土建筑, 享受补助者在乡土建筑的使用、管理、开放、展示和处分等方面应履行相应的义务。对村民“自保”有困难又需要抢救保护的乡土建筑, 通过单体出让、整体出租使用年限等方式, 允许企业和个人租用或购买产权实现保护利用。

还有专家指出, “村民自保、私保公助”的基础是把传统村落保护要求写入村民公约, 约束村民无序的建设行为, 提高村民热爱遗产、自我保护的意识, 把注重增加村民的经济利益和尊重维护村民习俗的文化权益作为保护利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确保村民在保护开发中获取收益, 让开发利用成果惠及全体村民, 社会共享。

树立大保护观是长久之道

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 保护传统村落, 必须树立大保护观。既要重视对传统村落的保护, 同时又不能总是只盯着那些传统村落本身。传统村落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现代村落过些年也会成为传统村落, 过度地厚此薄彼, 到头来是谁都保护不好。从现在开始, 对新农村建设要切实加强规划, 通过一定的制度规定和补贴措施, 让广大农民树立一种长期观念, 确保住房的设计和建筑质量尽可能完美, 改变那种20年、30年就推倒重建的做法, 真正让人住得舒服, 经得住时间的考验。

广州传统村落历史要素保护研究 篇8

关键词:传统村落 历史要素 保护 广州

1研究背景

广州作为现阶段岭南文化的中心之一,在历史长河中一直不断进行文化交融,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村落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大量历史文化财富散落在传统村落里。随着高速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广州村庄建设发展的需求越发增大,对传统村落的规划实践也在不断增多。针对传统村落的历史要素应如何制定积极有效的保护措施,以达到延续历史文脉的目的,需要进行细致讨论和研究。

2 研究对象

本文研究的传统村落是指村落形成较早,拥有较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或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体现地方传统生产和生活特色,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应予以保护的村落。历史要素指的是能反映传统村落历史文化底蕴和地域特色的构成元素。

3 广州传统村落历史要素构成

3.1 村落地理环境及格局

广州村落处在山地丘陵众多、河网密布的珠三角冲积平原地理环境中,建设多顺应地形、河流走向,形成靠山面水、村前开阔、藏得风水的村落环境。如钱岗古村落位于三面环山的谷地中,西南面向太平场开敞。沙溪河顺应山势淙淙而下绕村落南面而过,村落呈现山环水绕地理格局。

广州传统村落格局主要可分两类,广府梳式布局和客家围拢组团布局,密集式布局的潮汕村落在广州地区分布较少。广府梳式布局是平原地区农村最典型形式。如钟楼村共有七条纵巷,巷道平行且笔直,形成狭长线性空间。客家村落,一般为围拢组团布局。如新围村内有四路建筑,房屋之间层层环绕,形成完整的客家围屋村落。

3.2 村落公共空间及景观形态

广州传统村落的公共空间除宗祠外,还包括水系、山体、榕树、广场、亭、庙、塔等,是村民活动的主要场所。公共空间往往以宗祠为核心形成固定组合,营造村落精神文化中心。如聚龙村广场设社坛,每年农历元月初十在坛前用竹竿搭起灯棚,请出社公神位,点燃香烛摆上果品,跪拜祈福,之后村民齐聚邝氏家塾大排筵席,燃放爆竹庆贺祝福。

广州传统村落景观形态包括农田果林、村头水口、榕荫广场、河涌水道、街巷庭院等景观空间,以及古塔、戏台、铺地、驳岸、古树名木等景观元素。如小洲村村内水道纵横、河涌密布,典型岭南建筑风格的建筑、参天古树及码头遗迹展示着悠久历史及独特的水乡景观,吸引大批艺术家来此聚集。

3.3 传统建筑

广州村落的传统建筑包括宗祠、家庙、书院、府第、更楼、民居和桥梁等形式。

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修建村落是广州乡村社会的重要特征。宗祠的位置是村落布局首先强调的,往往都建在核心位置。如钱岗村广裕祠即位于村落中部。

广州传统村落民居适应本地地理条件和气候特点,符合通风、阴凉、防潮、防晒要求。此外,广州传统民居还具有 “三间两廊”基本格局、“镬耳”山墙、“蚌壳”墙面以及“灰塑”装饰等特点。如高溪村民居即为三间两廊式结构,硬山顶,灰塑龙船形脊,并广施砖雕、石雕、壁画等工艺。

3.4 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州传统村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有传统音乐、民俗、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等。如沙湾北村、潭山村等均有“飘色”这一传统民俗及技艺,以一飘一屏为主,人物身着广绣精品,集造型美、色彩美、装饰美、工艺美于一体,不仅有广泛的宣传功能,而且有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成为联结海内外乡亲的纽带和桥梁。

4 国外保护策略借鉴

国外传统村落保护的发展,已由保护单体文物古迹、历史建筑,拓展到整体村落,乃至周边环境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总的来说有四个方面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4.1 维持和保护村落环境和建筑要素

澳大利亚村庄规划中规定建筑形式需尊重建筑的历史形式,并对建筑竖向进行控制,使建筑高度不影响村庄整体特征。日本建立传统性建筑群保护制度,对村落环境进行切实保护与利用,有众多传统村落被列为“传统建筑群保护地区”得到有效的保护。

4.2 强化和优化村落景观要素

法国从空间和景观整体性角度建立建筑、城市和风景遗产保护区,调整保护范围,保护传统村落景观。美国通过种植当地乡土植物,采用粗放管理模式,增加村落野趣,营造价格低廉但形式美观的乡土景观。

4.3 延续和活化村落传统习俗要素

日本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挖掘村落文化遗产价值,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及景观、民俗、传统音乐、传统技艺等资源,开发丰富多样的文化产品。建立城乡联动的志愿者制度,组织编制培训教材及开展培训活动,提高社会对村落文化遗产的认识。

4.4 培养和发展村落文化氛围

德国在实施村落更新计划中提出 “城乡生活等值化”理念,村落的生态、文化、休闲价值提升到与经济价值同等高度,村落利用自身的自然与文化资源作为乡村发展的主题,围绕村落文化旅游发展开发来保护其自然与人文景观,使村庄的活力与特色得以延续。

5 广州传统村落历史要素保护建议

通过传统村落历史要素构成分析及国外保护策略总结,建议今后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广州市传统村落历史要素进行保护。

5.1 整体维护村落地理环境及格局

传统村落与周边的地形地貌、水文、气象、植被等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村落保护不能只局限于保护村落村民日常生活所在的人工环境范围,还应在总结村落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的基础上,对村落周边山体、水系、植被等外围生态自然环境提出保护措施。

传统村落保护应建立村落整体档案体系,综合评价历史文化遗产价值、特色,划定村落历史文化的核心保护范围引导改造与建设,使村落内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较为完整、文保单位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地区得以保护与延续。

5.2 完善活化村落公共空间及景观形态

现有传统街巷、重要公共空间应进行统计并标明位置,控制需保护的传统街巷、重要公共空间的范围。对村落公共空间在保护的同时可进行功能置换,完善空间利用,使其焕发活力,满足村民活动交流的需要。

村落景观应从整体到局部进行保护,延续其质朴意向。维护农田果林、桑基鱼塘、村头水口、榕荫广场、河涌水道、街巷庭院等村落内外景观空间,统计并标明反映历史风貌的古塔、戏台、铺地、驳岸、古树名木等景观元素的位置和范围,提出保护措施。建立村民参与的多种保护机制,提高村民对景观价值认识,提高村民认同感和自豪感,自觉维护村落景观。

5.3 分类保护传统建筑

对村落传统建筑进行采用多元化保护,分类采取措施。对反映各个历史时期特点的代表性建筑,如宗祠等公共建筑及其他文保单位等,对其高度、材料、细部、色彩等原样进行保护,原貌修缮;对部分村落内传统建筑,在不改变外观风貌的前提下,可以进行维护和修缮,改善设施提高建筑利用率;其他建筑,根据对历史风貌的影响程度,分别提出保留、整治、改造要求。

5.4 传承延续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开展深入调查,掌握现状及存在问题,针对不同特点分类提出保护措施。建立有效的传承机制,合理活化利用传统村落历史文化资源,可通过开发旅游景观、编撰故事策划“艺术秀”、策划文化主题项目、提炼文化符号塑造品牌产品等措施,保持地区活力、延续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周乾松.我国传统村落保护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思考[J].中国建设报.2013 (1).

上一篇:协会换届主持词下一篇:写太阳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