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的魅力教学反思(精选13篇)
变形的魅力教学反思 篇1
《变形的魅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人物变形画的表现方法,了解生活中的事物变形现象,认识美术创作中的变形及变化表现手法。
2、能善于观察与发现,提升观察与思维的品质,发现想象与个性化创造的能力。
3、养成关注生活、勤动脑筋、巧创造的学习习惯与生活态度,抒发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
掌握哈哈镜变形的方法,进行人物变形绘画。教学难点:
进行人物变形绘画时,体现个性和趣味性 教具准备
课件、凸面镜、不锈钢勺子。画好变形后脸部线条的作业纸、相框。学具准备
彩色作业纸、2B铅笔、教学过程
一、猜图激趣,导入新课
1、观察发现
课件出示教材第一幅图片(苏州千灯镇水中倒影图片)师:先请同学们用心观察,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是房子在水中的倒影。师:当房子倒映在水中之后,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生:房子变得弯曲了。生:房子变得模糊了。
2、自主学习,观察现象。
生活中你还在哪里见过这样的变形现象? 哈哈镜前人的形象发生了变化。生:汽车后视镜里人的形象发生了变化。
生:透过盛水的杯子,发现杯子里的筷子像折断了一样。生:透过鱼缸看见鱼好像变大了。…… 课件出示生活中常见的变形现象。
小结:是呀!这些变化的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也正因为有了这些变化,我们的生活才平添了几分魅力。同时,它也给我们带来了许许多多想象和创造的启示。本节课我们就以哈哈镜为例一起探究变形的方法,大胆地进行创造,体会变化的魅力。
二、方法探究:
1.课件展示哈哈镜图片,观察哈哈镜变形的现象。
具体讲解“桶形变化”、“波形变化”、“拉伸变化”、“枕形变化”。(板书)2.比较与分析大师作品
你知道他们分别用的是那种变形方法? 《呐喊》爱德华.蒙克(波形变化)《珍妮》莫迪里阿尼(拉伸变化)3.教师演示方法步骤:
1)先用卡纸剪出一个枕头的形状,然后根据外面的形状在里面描画人物线条和色块。
师:对,变形时,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进行夸张。(板书)2)老师将其中一张变形示意图剪出外形,学生上台填画,注意要撑满外形。
三、巩固训练:提出活动要求,完成作业。
作业要求:
用彩色纸剪出哈哈镜的形状,画出哈哈镜中的自己。
(要撑满外形,要把自己的特征画出来)
四、展评小结
展示比较有特色的作品:先让学生猜猜画的是谁?运用了什么变形方法?
1、自评:谁愿意来介绍你自己的作品?
2、他评:你认为谁在哈哈镜中最快乐、最有趣?
3、教师总评与课堂小结。
通过变形的方法可以使物体形象更具艺术趣味性,希望我们每个同学在生活中都能做个有心人,创作出更多有创意的作品!
变形的魅力教学反思 篇2
一、板块清新、简洁明了
首先是整节课给人一种板块清晰,简单明了的感觉。通观全课,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揭示课题;二是扫除阅读障碍(主要是解决字音问题);三是从整体上感知课文。我国古代的道家总结了一句话:“万物之始,大道至简。”意思是说,万事万物在刚刚开始的时候,大道是很简单的。其实,世界上最复杂的东西往往最初是由一个最简单的原理控制着。就像是计算机,虽然复杂,但最基本的原理却是很简单的,就是0和1,就是开和关。请注意,这里所说的“简单”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简单”,而是一种简约,是一种觉醒。
二、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这节课之所以称为“朴素”,其次是整节课给人一种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感觉。通观全课,最重要的内容之一那就是 “识字写字”教学的安排。首先说识字教学。因为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汉语拼音这一识字的辅助工具,其次是认识了一定数量的基本的常用字,再者是把握了常见的偏旁部首,另外,更为可贵的是学生已经拥有了拆解、组合汉字的本领,可以说,他们已经大体明白了由声旁与形旁而构成的合体字是如何表声表意的,具备了初步的无师自通,具备了最初的独立识字的能力。所以,此时的识字教学并不与一年级一模一样,一切都要从零开始,从整节课的教学来看,关于本课生字的读音问题都是由学生自行解决的。我更加关注的是在下面的“整体感受”那一个板块中的把握生字的字形与字义的安排。
从教学来看,她所设计的二年级的识字最为明显的是更多地重视“独立识字能力”的培养。教育心理学明确告诉给我们: “能力是在掌握和运用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得到发展的。”由此可见,能力的构成要素有二,一是运用必要的知识;二是熟练的操作技能。所以,我让学生在反复地执行认读的程序、规则、方法和步骤的过程中,进行运用知识与技能强化,逐渐形成较为稳固的识字能力。从课堂教学的实况来看,因为学生已经解决了对生字的读音问题,所以,重点是让学生在自己动口、动脑的活动之中,去分析字形,揣摩字义,而且联系生字所在词语、句群的语言环境之中,去活化生字,把抽象的汉字符号变成了有情有义的“精灵”。我们知道,思维发展是人的智慧关键之所在,所以,识字教学中要注意动口又动脑,才能促进能力的提升。这是我设计的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析字、解词、明句综合为一体的教学片段:
师:咱们一起来看这个表示时间的词 (出示词卡:傍晚)
生齐读。
师:咱们来看这个生字“傍”,你有什么办法记住它?
生:它是一个形声字,左边是个单人旁,右边是个偏旁的旁。
师:学过的字加部首来记字形是一种识字的好办法。考考你们,闭上眼睛。 “傍”左边是个———(生:单人旁),右边是 (生:旁)。
好了,记住了。时间是——(齐读:傍晚)
师:人物是?
生:爷爷、奶奶带着我。
师:用文中的话说就是爷爷和奶奶带着我,干什么去?
生:看日落。
师:这篇课文写的就是这样一件事情——(板书:看日落)
现在就让我们跟着课文去看日落,你们来接着读第二自然段。
生读第二自然段。
师:太阳的位置在哪儿?
生:西斜。
师:老师告诉你,太阳的位置没有变, 但在人们的眼睛里太阳一直在变呢,不信咱们接着往下读。
生1、2分别读第三和第四自然段。
师:(出示长句子:它轻轻地走向西山的背后,把灿烂的霞光留在遥远的天边。) 在这段里有个长句子,她读得特别的好。 咱们像她这样一起来读一读。
师:咱们一起来把太阳的位置写下来。(师板书:西斜下沉落山)太阳先是——然后———最后——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太阳落山了。
师:太阳还是那个太阳,可是它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它的样子也跟着在变。难怪爷爷会发生这样的赞叹,咱们一起读第五自然段。
三、整体关照,细节落实
《变形记》教学及反思 篇3
《变形记》是奥地利表现主义大师卡夫卡的代表作。小说通过小职员格里高尔突然变成一只使家人都厌恶的大甲虫的荒诞情节,表现现代社会把人变成奴隶乃至“非人”的“异化”现象,暴露了西方社会家庭关系的虚伪性及其利己本质。小说这一主题,生动地通过格里高尔与家人关系的描写,逐层深刻地揭示出来,从而撕破了笼罩在家庭关系上面的温情脉脉的面纱,让我们看到了亲情的冷漠,人性的扭曲。理解这一主题并不难,关键是作者如何通过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一步一步深刻地把生活幽暗处这个令人惊悸的真相展现在读者面前。所以,教学时,抓住格里高尔与家人矛盾的冲突点,层层剖析,小说的主题便水到渠成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揭开“哭”的面纱
“当亲人遭遇突如其来的变故时,比如车祸、残疾、破产等等,我们会是什么样的心情?”我的问题一提出来,学生们七嘴八舌的谈开去。
“担心,忧虑,焦急。”
“伤心,难过,流泪。”
“悲痛欲绝,天都要蹋下来了”
“家总是被人们形容为一个温馨的避风港湾,就是因为当暴风雨来临时,家人们能齐心协力共度难关。格里高尔在父亲公司破产,全家处于困顿的情况下,去当旅行推销员,挑起了生活的重担,在家里是受到尊重和爱戴的。而当他一觉醒来,变成了一只大甲虫后:他的父亲双手捂住眼睛哭了起来;他的妹妹号啕大哭;格里高尔死了,家中的三个亲人都有点儿哭肿了眼睛。这是一幅多么感人的画面啊!”我很煽情地强调当格里高尔遭遇不幸时,他家人悲痛欲绝的态度。学生们面面相觑,随即,大声地与我争论。
“这哭,不能真正表现出对亲人的关心与担忧。
“这哭,也不是亲人离开人世时的伤心与悲痛。”
“这是虚情假意的哭。”
“既然如此,那么,当格里高尔变成甲虫时,他的亲人们为什么要哭呢?我们该怎样来理解这些哭的内涵呢?”我让学生结合课文的情节,品味每一次哭的深层内涵。
生:格里高尔变成了一只甲虫,就再也不能出去工作了,家庭的经济来源一下子被切断了。而他的父亲已经过了五年的舒适的生活,母亲身体又很不好,妹妹年纪又小,还在上学。父亲的“哭”是失去经济来源后,对生活绝望的“哭”,并不是出于对儿子的关心。
生:他的父亲“恶狠狠地捏紧拳头”,要把他赶回房间关起来,是害怕“家丑”外扬。他甚至怀疑儿子会对家人采取暴力,居然用苹果砸他。慈父之爱在他身上已荡然无存,这“哭”怎么会是对儿子关心担扰的“哭”呢?这“哭”实际是他父亲极端自私的表现。
师:那么他妹妹的“哭”呢?格里高尔最喜欢妹妹,时时刻刻想着的是妹妹的快乐,甚至暗暗筹划送妹妹去音乐学院深造。当哥哥最初变形时,都是妹妹在做料理工作,如打扫房间,送饭等。难道她妹妹的“哭”也是虚情假意的?
生:先来看看妹妹的一番哭诉。“我们必须设法摆脱他”,“他必须离开这儿”,并且狡猾地辩解“这只大甲虫并不是格里高尔,如果是的话,他就应该,自愿跑掉”,还无中生有的说“格里高尔会要你们俩(指父母亲)的命”“他在迫害大家”“想占领整幢寓所”。这一番歇斯底里的哭诉,把妹妹内心的自私、冷酷暴露得淋漓尽致。
生:妹妹这一番装腔作势的“哭”,只为达到一个目的,抛弃格里高尔。这是绝情的“哭”。
师:格里高尔是一个善良、正直、有责任心的优秀青年,他满怀着对家人的爱意悄悄地死去了,不再是“家丑”,也不再是累赘,总能唤起他家人一些美好的回忆。“哭肿了眼睛”,应该是亲人对格里高尔去世的伤痛欲绝的真实写照?
生:不对。这“哭”是虚情假意的“哭”,这“哭”无非是迫于世俗的压力,对外人的惺惺作态。看看文章的结局部分的描写,一家三口沐浴着三月的春风,一身轻松的郊游。格里高尔的死,让全家人如释重负,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啊!
学生们都笑了。
我紧接着再追问;那么,这“哭”对表现小说的主题有什么作用呢?
生:深刻地揭示了人与人之间冷酷无情的主题。
生:这“哭”撕破了笼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让我们看到了维系人与人之间关系是金钱,是利益。
师小结:大家对小说的主旨把握得非常好。小说中格里高尔的“变形”是外在的,为不可知甚至是无法抗拒的力量所致,但他的情感中充满了对亲人的关心、体贴。因此,从这一点上可以说格里高尔是虫形而人心。格里高尔形变而心未变,可他的家人形未变心却变了,自私、冷漠和残忍,反映了当时的人题,展现了一份脆弱而虚伪的亲情!呈现出一个势利而冷漠的社会!
教后拾零:
学生在阅读过程容易忽视作品中的一些细节描写,这些细节描写看似与文章的主旨无多大关联,它们的存在与否似乎也不会影响对文学作品的整体解读。细节描写虽只是文学作品中的一个“细胞”,但也是作品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并且可能是作者的匠心独运之处。一部宏大的文学巨著,我们在解读时,常常千头万绪无从着手,而文章中一些往复出现的细节描写,恰恰能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起到一个线索作用。抓住了这一细节描写,就等同于拿着一把打开文学作品的钥匙。在讲授《变形记》时,我紧紧抓住小说中三次“哭”的细节描写,让学生展开讨论,思考三次“哭”的深层内涵,从而把握住作品的主题思想。
《吕氏春秋·察今》有云:“尝一脬(脔)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
《晋书·王献之传》中曰:“管中窥豹,时见一斑。”文学作品中,人物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能传达出人物的思想和情感,从这些小处着手,分析人物之间的错综复杂矛盾冲突,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从而更有效地理解作品的内涵。
色彩的魅力 教学反思 篇4
本课主题是围绕春天展开畅想和色彩基本知识的学习,通过让学生看、听、想、练等教学活动,引发学生对春天的认识和色彩基本知识的了解,激发学生描绘美好春天的欲望。
在这一节课的教学中,总体感觉比较顺畅。从最开始的视频初步感受春日色彩,到了解色彩的重要性,到分析方法,到自主研究,再到最后的练习,难度逐步加深,通过学生讨论、回答,联系文学,体现课改的整合意识,感受色彩在生活中的作用。在游戏<比眼力>环节,每一个同学都参与进来,搜索身边的色彩,培养参与意识,更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在教学过程中,非常注重师生、生生间的交流方式,通过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对比、讨论的形式,尽可能的使教学活动更加生动、有趣。让文学、音乐等多学科知识在本课中得到渗透,师生思维在交流中得到延伸,感情在交流中得到升华。
我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因势利导,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活动,贯穿愉快成功教育体验,培养学生具有基本的美术素养,使学生更深层次得体验成功感。
但是,在这节课中也有小小的遗憾:在导入时,如果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再强调一下色彩的强烈对比给人的感觉,使学生明白:不同的搭配给人不同的感觉,并无好坏之分,只有用得是否恰当。
风的魅力教学反思 篇5
篇一:风的魅力教学反思
《风的魅力》是一节美术制作课,启发学生制作出风力玩具。
课始,在启发学生想一想可以制作哪些风力玩具之后,教室里顿时炸了锅:“可以做风筝”,“可以做风车”,“可以做纸蛇”……甚至有的孩子踊跃的说:“老师,我会作八卦风筝。”“我会作双轮小风车”,望着孩子们因为兴奋而涨红的小脸,我说:“这节课就请同学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制作出自己喜欢的风力玩具。也可以小组合作,不仅要制作出来,还要做的美观一些,可以吗?”“好”孩子们异口同声的说,我也受到了感染,看着孩子们饱满的热情,也想参与到他们中间,跟他们一齐来制作。“老师,咱俩合作吧!”一个小男生,将手中的竹片递给我,“你来拿好骨架,我来帮绳子。”孩子边说边从位底下取出一捆绳子。我按照他的“吩咐”将风筝骨架摆好,他扯了一段绳子挨着将每一个缺口固定住。做好支架,我们又将彩色皱纹纸粘贴在支架上,“你说我们要不要在上面画些图案?”孩子在征求我的意见,“你觉得呢?今天我就给你做帮手,主要还是你自己拿主意。”我不断鼓励他。听了我的话,他坚定的说:“北京要举办奥运会,这是大好事,我想在风筝表面画上奥运会标志,当我的风筝高高飘扬在空中时,人们都会为奥运会的顺利举办默默祝福的。”我心里一阵欣喜,没想到平时粗枝大业的“男子汉”也有心思细密的一面。我高兴的说:“这主意真不错,我来帮忙。”我们一起动手将奥运标志―五环画在了上面,又在四周装饰了奥运福娃,注上了“,北京欢迎您!”的字样,望着手中的作品,孩子开心的笑着:“老师,我现在就想到外面试一试风筝能飞多高?”“好,等同学们都做完了,我们一起去放飞。”再看身边的孩子,手中的作品完成得差不多了,有:风车、各种各样的风筝(图案不一样)。“起风了,我们出去试一试吧!”
窗边的孩子喊起来,其他孩子也都喊着:“去吧,老师。”“好!”孩子们飞奔出教室,将手中的作品纷纷放上天空。望着他们那一张张笑脸,我也象回到了童年,跟孩子们在一起,真是太开心了。
篇二:风的魅力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利用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教学系统呈现教学内容和控制教学内容,并利用“情境导入(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兴趣)――情景讨论(漫画、视频资料、生活场景等)――自主探索(设疑置难,指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生生交互、师生交互)――意义建构(重组自身知识体系、现学现用)”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的。在教学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视频感悟、案例分析、漫画赏析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从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的。
1、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跃、轻松、有序,教学目标能落到实处。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营造了一种轻松、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促使学生充分施展自己的想象力,去感悟政治课的`美,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在潜移默化中进行。
2、对教师的角色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更真切的体验。在课堂中,我没有把知识灌给学生,()而是组织学生去体验,让他们在活动中获得感受,提高认识,明理导行。我在课堂中扮演的是引导学生体验、组织学生体验的角色,把课题当成一个师生共同讨论的话题,在师生、生生的相互交流中,完成本课的学习。教学过程师生轻松愉快,互动良好。
3、在课堂上,学生会产生错误的思想和行为,有些行为错误甚至是故意的,这就需要教师运用高超的教学艺术进行调节,引导学生对自己的错误思想和行为进行深刻的反思。当学生的思维认识出现偏差时,教师必须要善于疏导,及时地指出学生认识中存在的缺点,引导学生理顺自己的思绪,帮助其端正对社会生活的正确认识。在教学中,我故意设置一些错误的观点、认识,让学生充分反思、发现、纠正,从而在教师与学生互动、学生与学生互动中提高认识,培养能力,进步思想,养成行为。
点的魅力教学反思 篇6
在导学部分,通过认识新朋友———小圆点的自我介绍,抓住了学生好奇和探究的心理,使他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了起来。老师顺势而导,学生比较自然的就进入了学习的第一个环节中,出示自学指导,自学课本中的“只是窗”,了解小圆点在画面中的不同位置及不同的排列方式带给人的不同感觉,然后交流学习所得,从而对小圆点的魅力有了一个初步的感知。为了让学生对小圆点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和理解,进入第二个环节:小组合作探究。通过欣赏小圆点构成的美术作品,学生共同探究、交流、汇报并体验,让孩子们对小圆点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和理解,并体验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一个过程。这样,由看到说,由说到做,由简单到复杂,学生容易接受,也体现了“四六”教学模式中的先做后教。课堂上学生的求知欲和表现欲得到充分展示。
从学生完成的作品情况来分析,大部分的学生作业都很投入,但由于小组合作探究占用了课堂大部分的时间,真正让学生作业的时间不是很充足,部分孩子虽然还在努力,但也只有在课后继续完成了。
学会反思自悟体会数学魅力 篇7
笔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从不间断进行自我反思, 还要求学生经常地反思自己的所学知识, 引领学生在“反思中自悟, 在自悟中创新”。本文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自己的思考。
一、新旧对比, 激发反思, 让学生自主整合知识
认知心理学认为:在学习过程中, 不论是难以理解的还是熟练掌握的事实、概念、原理和理论, 学习者都能够对其产生一个整合的、符合常识的表征或者解释系统。因此, 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时, 要引导学生回望以前所学知识, 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自主建构知识体系。
例如在教学《3的乘法口诀》时, 老师说:“同学们,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2与5的乘法口诀, 3的乘法口诀, 你们能自己编吗?”话音刚落下, 学生跃跃欲试, 产生“非试不可”的欲望, 立马动起笔来, 自主编写“3的乘法口诀”。学生独立编写完后, 我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 从‘3的乘法口诀’里, 你能找到熟悉的面孔吗?”学生很快地找出“一三得三, 二三得六, 三五十五, 三七二十一”这四句口诀。此时, 我再引导学生:“那么, 3的乘法口诀, 哪几句需要背诵?”这时, 学生只需背诵“三三得九, 三四十二, 三六十八, 三八二十四, 三九二十七”这五句口诀了, 大大降低了背诵难度。我再让学生逐一介绍记住口诀的各种妙法。比如, 忘了“三八二十四”, 可以利用旧知———乘法的意义, 思考“3个8相加是多少?”也可以借助“不管三七二十一”这句口诀推导:“比三七多一个三, 就是21+3=24。”这里, 我帮助学生架起新旧知识之间的桥梁, 引导学生去发现以前所学知识与现在所学知识的内在联系, 学生在反复对比、反思中, 也总结出一套学习乘法口诀的科学方法。
二、捕捉错误, 鼓励反思, 让学生自主接受新知
一位教育家说过:“没有错误的课堂是遗憾的课堂。”在数学课堂中, 学生的思维火花如同繁星般数不胜数, 使课堂充满了惊奇、欣喜、困惑、错误。对学生的错误, 教师要“善用”, 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 帮助学生重组知识体系。
例如, 我在教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可能性》时, 在让学生感受“可能、一定、不可能”时, 我把全班分为9个小组, 准备了9个盒子, 盒子分三种, 一种放黄、白两种球, 一种只放白球, 一种只放黄球。设计意图很明确, 想让学生知道有的盒子可能摸出白球, 也可能摸出黄球, 而有的盒子不可能或一定摸出某种球。在小组活动时, 学生的表现出乎我的意料, 他们并没有按我事先预设的“乖乖地摸球”, 而是“偷偷地换球”, 把摸球的结果全变成一定摸出某种球。此时, 我巧妙利用学生的错误, 引导学生反思换球行为。
师问:“第一小组的同学, 你们原来盒子有什么球?你们为什么全换成黄球?”
生1说:“盒子里原来有黄球, 又有白球, 全换成黄球, 就能保证摸到的一定是黄球了。”生2说:“我们把黄球跟他们的白球交换, 我们组摸到的一定是白球了, 不可能是黄球。”师引导:“看来你们已经知道, 要保证一定摸到某种球, 盒子里该怎么放球了。如果既要摸到白球, 又要摸到黄球, 你们认为盒子里应该怎么放球呢?”
在了解了学生的“换球”根源后, 我认为学生的“脱轨行为”中有正确的思考。因此, 我并没有让学生把球换回来, 而是充分利用学生的错误, 顺藤摸瓜, 引导学生及时反思自己的行为, 找出脱轨行为的思维支撑。因此学生的行为虽“跳出预设”, 但却是“殊途同归”。其实, 学生的“换球行为”又何尝不是学生创造力的体现呢?
三、交流学法, 放飞思维, 让学生自主创造解法
由于学生个体素质的不同, 学习策略有优有劣。在数学课堂上, 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 鼓励学生学习策略的多样性, 引导学生对不同的学习策略进行比较, 学习借鉴、掌握运用别人先进的学习策略, 并能加以改进、提高、创新。
例如:在学生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时, 教师先让学生独立计算, 再让学生汇报自己的计算方法, 学生汇报了如下几种不同分割的方法:
在肯定学生计算的正确性后, 教师引导学生反思、对比这几种解题方法, 哪些方法较简便, 哪些方法较复杂?哪一种解法与众不同?学生在交流比较中, 放飞思维, 展开激烈地讨论。此时, 创新不再是自我封闭、自我孤立的活动。学生很快发现计算组合图形, 有两种画辅助线的方法:分割法与添补法。
四、引导实践, 实验反思, 让学生自主获取知识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真知来源于实践。教育的实质就是激励学生全面参与多样的主体实践活动。事实上, 学生也只有通过自己的实践、比较、思考才能真正对所学内容有所领悟, 进而内化为己所有。因此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 要给学生充分的机会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感知、实验、操作等活动来认识数学, 让学生“做”数学比简单地教给学生数学知识更为重要。
例如在教学“圆锥体的体积”时, 动手操作、实验反思是这节课的灵魂, 为此我把教材中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具有探索性的数学问题, 提出几个简单的问题:
(1) 猜想:圆锥体的体积与圆柱体的体积有关系吗?
(2) 设问:你通过什么实验证明你的猜想?
(3) 实验的结论是什么?
学生根据问题, 课后自主寻找材料, 反复实验、反思、改进、推导, 最终推导出圆锥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圆锥体的体积公式:V=sh
《线条的魅力》的教学反思 篇8
其次,从教师的角色来讲:教学中多处采用了探究式的教学方法,问题的设计层层递进,如:丝带舞动的时候你们发现了什么样的线?在这些美丽的自然风光中,你们又发现了哪些种类的线?欣赏克利的《奔流》,他用了什么线来表现,线的排列又有什么特点?等等一系列的问题都能说明了老师把学生看作是这节课的活动中心,把自己当作是一个引导者、帮助者和服务者,和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同时也利用教师的“主导”优势,积极创设情境,激起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再次,从教师的示范来讲:在美术教学中教师的示范直接透露出一个老师绘画的基本功是或扎实及教师的素质素养,并由之将教育信息传输给学生。朱老师的示范虽然简单,但很明了,很有激情地在鱼形白纸上系统地描绘出线条的粗细、疏密、长短、曲直、浓淡,边讲解边分析,很快就呈现了一条活泼的黑白线描小鱼作品,从而不只是进行了技术上的引导,还很好地感染并激起了学生动手创作的热情。
《变形金刚》教学反思(精选) 篇9
而本课的还需改进的地方有:
1、在完成作业的时候,有些同学是通过七巧板拼成变形金刚,而有些同学则是直接画出机器人,直接画出变形金刚受七巧板的影响,多数以四边形、三角形等简单的几何形变现变形金刚,没能做到更好地画出变形金刚的外形,装饰手法也与之前类似,都是大多用点和线装饰。针对这一点问题,我觉得以后在学生创作前给学生一定的引导和示范可能会好一点。
教学导入的魅力 篇10
一堂课的导入是教师对教学过程通盘考虑、周密安排的集中体现, 它彰显了教师运筹帷幄、高瞻远瞩的智慧, 闪烁着教学风格的光华, 是展示教师教学艺术的“窗口”.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导入新课的方法很多, 关键在于灵活运用.
一、新课的导入应该具有吸引力, 突出“趣”字
鲁迅先生说过:“没有兴趣的学习, 无异于一种苦役, 没有兴趣的地方, 就没有智慧和灵感, 兴趣是一种具有积极作用的情感, 而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情境中产生的, 数学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让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兴趣盎然地学好数学.”新课导入的优劣是一节课能否成功的前提, 也是教学艺术的体现, 教师要精心设计每节课的导语, 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使其个个能跃跃欲试地参与教学活动.
比如, 有老师在教学“直线、射线、角”时, 利用孩子熟悉的孙悟空的金箍棒来引入课题.
师:看过《西游记》吗?
师:里面有一个有着火眼金睛、神通广大, 又爱抱打不平的是谁呢?
师:孙悟空有个法宝, 是什么? (出示金箍棒) 孙悟空的金箍棒能变多长?
毋庸置疑, 孩子对这一内容太熟悉了, 当然是很长很长, 师随之通过课件演示, 让孩子再次直观感知, 而后用数学语言告知, 很长很长, 看不到边就是无限长, 反之, 就是有限长.在课的一开始, 就能通过这一简单的道具, 让孩子明白将要学习的射线和直线是无限长的.
这样的导入善于从教学内容出发, 联系学生实际, 巧妙构思, 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二要明确创设情境的目的, 要让学生境中生趣, 更要境中生疑, 由疑而思.必要时教师要给予适度的启发和诱导, 帮助学生架起“无疑”到“有疑”的桥梁, 实现思维的启动.
二、新课的导入形式要做到“新”字
在新课的导入上, 一定要注意所面对的学生的年龄、能力, 教学的深浅等各种因素, 灵活变通, 力求实效.导入的形式要有所变化, 不能千篇一律.
听过许多次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 多数老师的导入都选用了沿原路返回的线路图来理解、渗透倒推的策略.可是, 对于这些内容学生的兴趣不是很大.有一位老师是这样处理的:在课前, 由于是借班上课, 师说:“今天我们是第一次认识, 老师先自我介绍一下.”到了说年龄的时候, 老师开始卖关子了, 说:“女士的年龄一般是保密的.”一下子把孩子的兴趣激发起来, 话锋一转, 说:“不过, 老师可以告诉你, 我的教龄有23年.你能告诉老师, 我23年前在干什么吗?”这么简单的问题抛出, 孩子们都乐了, 23年前, 老师不就是在学习么, 正在做学生呢.
老师又故作神秘地说:“老师, 还知道你们10小时前在干什么呢?” (老师上课的时间是下午.) 反应快的孩子立马想到了, 倒推时间, 正是凌晨二三点钟, 正在睡觉呢.一下子点破了老师的神秘.其实就是这样, 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运用了倒推的策略.
陶行知先生说:“我们必须会变成小孩, 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 这位老师做到了这一点, 以朋友的身份出现, 充分体现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 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新课程标准要求.随和的话语、亲切的交谈, 表现出教师对学生的极大尊重, 伴随“介绍自己”这一学生都体验过的生活实际问题开展教学, 在这节课上, 老师充分激发了兴趣、诱发了思维、创设新奇、生动、愉悦的情境, 造成学生跃跃欲试的学习状态, 使学生在一开始就对学习新知产生浓厚的兴趣, 从而把自己“摆”进去, 以体现“主体”的地位.
三、新课的导入内容要做到“巧”字
巧妙的导入, 不仅能让孩子轻松地进入学习状态, 而且还能为突破新授的难点做准备.如有一位老师在教学“垂直”时是这样处理的:
师课前约定:“如果你觉得学得很好, 你就伸出大拇指, 举得高高的, 表示我学得很棒;如果你还有疑问, 不太清楚, 你就选择用一只右手拖住下巴;如果你觉得没听懂, 你就用两只手拖住下巴, 好吗?”这样, 在课堂中, 我就知道每个同学学得怎么样了.在这个过程中, 如果有同学出现这样的情况 (用手势表示有疑问) 怎么办?要不要互相帮助?
生齐答:要.
师:什么叫互相帮助?
生:比如我有不懂的问题就问同学, 如果同学也不知道也可以问你.
师:这叫互相帮助, 你帮助我, 我帮助你, 又可理解为互相学习, 互相帮助.我们刚才说到一个叫“互相”, (板书:互相) 理解这个词吗?我查了一下词典, “互相”表示两个对象同样对待的关系, 两个对象同样对待, 你帮助我, 我帮助你.你向我学习, 我向你学习, 这叫什么?
生齐答:叫互相学习.
师:这就是我们这节数学课要用到的一个很重要的词语.我们刚才聊到了“互相学习”, 怎么理解?同桌互相说说什么叫“互相学习”, 什么叫“互相帮助”.
师引导学生一起说:你向我学习, 我向你学习;你帮助我, 我帮助你.
在这节课里, 孩子很难理解的就是“互相”, 由于老师处理得巧妙, 在导入时, 通过学生能理解的互相学习, 互相帮助, 再过渡到理解“互相垂直”.不言而喻, 难点的突破是那么的不落痕迹, 学生的学习是轻松自然的.
《语言的魅力》教学设计与反思 篇11
清泉镇中心小学 陈超
教材分析
《语言的魅力》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一篇主体课文,向我们叙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在繁华的巴黎街头,一位衣衫褴褛的盲老人在乞讨,他的身边立着一块木牌,上面写着“我什么也看不见!”但过往的行人无动于衷。后来,法国著名诗人让·彼浩勒在木牌上写上了“春天到了,可是……”几个字,结果,巴黎街头的行人纷纷解囊相助,盲老人得到的钱多极了。这个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了语言的巨大力量——它可以在人与人之间织出爱的纽带。
学情分析
通过几年的新课程学习,学生已具备了语言文字的基础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具备了一定的独立学习语文的能力。学生在读文的过程中,要找到最有魅力的语言“春天到了,可是……”并不难,但要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品味语言的魅力,仅仅停留在这里是远远不够的。教学中,一定要抓住“变化”,让学生自主阅读,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践进行阅读反思,和文中的情感产生共鸣,深切感受到语言的巨大魅力。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诗人同情帮助残疾人的善良品质,感受语言的魅力。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抓住关键的词句理解课文的中心内容。
3.联系生活,尝试用有魅力的语言写警示语。教学重点
体会“春天到了,可是……”这句话的巨大作用,感受语言的魅力。
教学难点
理解第六自然段,学习用有魅力的语言写警示语。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句子纸条 教学时间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游戏:
同学们,我知道大家一定都爱玩游戏,今天上课前,我们来玩一个文字游戏
()的老师
()的同学
()的老人
()的春天
()的语言
一、引出课题,导入新课。
1.同学们,有一种魅力,人人都可以具备,那就是“语言”(出示课件:语言)。古人云:一言可以定国,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狮。今天我们继续领略《语言的魅力》吧(齐读课题)。
2.(出示课件)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是通过一件什么具体事例说明“语言的魅力”的?(指名回答。)
二、抓住“变化”,启发思考。
(一)自由读文,找“变化”。
1.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读课文,边读边想:在盲老人乞讨的这一天,哪些情况发生了变化?找出来并做上记号。
(学生自由读文,找“变化”,做记号。)
(二)全班交流。(学生说的顺序不定。)★ 木牌内容的变化。师相机贴木牌内容:我什么也看不见!春天到了,可是…… ★ 行人的变化。(板书:行人)
1.你从什么地方体会出来行人一开始不给钱?(学生读相关语句)
2.这是上午行人的表现,下午呢?(指名回答。师相机板书:纷纷相助)
★ 盲人的变化。
1.盲老人上午没有得到钱,很悲伤;下午给钱的人多极了,他笑了。
(师相机板书:盲人、悲伤、笑了)2.文中是怎样写盲老人很悲伤,你能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吗?(该生读,师评再范读,学生齐读。)
3.盲老人下午是怎么说的?谁来读一读?(指名读)★ 诗人的变化。
(三)找出没有变化的内容。
1.随着木牌上字的变化而引起了这样大的变化,那在盲老人乞讨的这一天,还有哪些情况没有变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并把它找出来。
(小组合作:学生默读课文,找没有变化的内容,师巡视指导。)
2.全班交流。主要有以下几点:
★ 地点没变:都是在繁华的巴黎大街的路旁。
★ 人物没变:还是这位衣衫褴褛、头发斑白、双目失明的老人。
★ 老人乞讨的方式没变:还是在身旁立一块木牌。
(四)思考“变化”的原因。
1.比较木牌上的两句话,思考:既然地点没变,人物没变,甚至连老人乞讨的方式都没变,那为什么随着木牌上字的变化,事情竟发生了这样大的变化呢?把你想到的先说给同位听一听。(生同位交流)
2.全班汇报交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三、激发情感,体会语言魅力。1.师范读课文第六自然段。
2.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喜欢)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你所看到的春天是怎样的景象?(指名回答)
3.大家说得太美了!这简直就是一幅美丽的春景图。请看大屏幕——
出示课件:春天的美景(配轻快的音乐)
4.你哪一种表达方式好?为什么?(怎能不叫人陶醉呢?)(真叫人陶醉。)
当我们陶醉在春天的美景时,盲老人的眼前又是什么呢?(一片漆黑)
孩子们,假如此时你正从盲老人的身边走过,你的心情怎样?你最想做的事是什么?
5.你觉得木牌上的哪一句话更有魅力?为什么? 6请大家带着感情齐读课文第六自然段。(学生齐读)
四、联系生活,尝试用有魅力的语言写警示语。1.(出示课件:一幅草坪图,一幅滴水的水龙头图。)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任选一幅图设计一个有魅力的警示语,如果这两个都不喜欢,也可以设计其他的。(生小组设计警示语。)
小草微微笑,请你绕一绕!流水哗哗响,你会心疼吗? 2.全班展示交流
五、教师小结。
六、布置作业。
1.和爸爸妈妈给这几张图片写上警示语。出示课件:
2.摘抄有魅力的语句,读给家长听。
七、板书设计
语言的魅力
行人 盲人
我什么也看不见!
无动于衷 悲伤
春天到了,可是……
纷纷相助 笑了
教学反思:
《语言的魅力》这篇课文给我们讲了一个感人的故事:在繁华的巴黎大街上,一位衣衫褴褛的盲老人在行乞,他身边牌上写道“我什么也看不见!”但是人们无动于衷,后来当法国大诗人让•彼浩勒在老人的乞讨牌上改成“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人们纷纷慷慨解囊。“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这打动人心、富有诗意的语句 , 让我们感受到了语言的巨大力量――它可以在人与人之间织出爱的纽带。如何引导学生感受到这语言的力量,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因此在备课中我考虑最多的也是这一点。教学中,我做到如下几方面,收到较好的效果。
一、理解课文。抓住“变化”启发学生深入思考问题
(一)自由读文,找“变化”。
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读课文,边读边想:在盲老人乞讨的这一天,哪些情况发生了变化?找出来并做上记号。
(二)全班交流。(学生说的顺序不定。)★ 木牌内容的变化。★ 行人的变化。(板书:行人)
(指名回答。师相机板书:纷纷相助)★ 盲人的变化。(师相机板书:盲人、悲伤、笑了)★ 诗人的变化。
(三)找出没有变化的内容。
1.随着木牌上字的变化而引起了这样大的变化,那在盲老人乞讨的这一天,还有哪些情况没有变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并把它找出来。
(小组合作:学生默读课文,找没有变化的内容,师巡视指导。)2.全班交流。主要有以下几点:
★ 地点没变:都是在繁华的巴黎大街的路旁。
★ 人物没变:还是这位衣衫褴褛、头发斑白、双目失明的老人。★ 老人乞讨的方式没变:还是在身旁立一块木牌。
(四)思考“变化”的原因。
1.比较木牌上的两句话,思考:既然地点没变,人物没变,甚至连老人乞讨的方式都没变,那为什么随着木牌上字的变化,事情竟发生了这样大的变化呢?把你想到的先说给同位听一听。(生同位交流)
2.全班汇报交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温馨提示:还是这个地点,还是这位老人,为什么上午、下午乞讨的结果却有这么大的不同。结果,汇报时,学生能很准确的说出行人开始的反应是无动于衷,后来却纷纷慷慨解囊。
二、指导朗读。适时的指导、激励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而在不同形式的读中培养良好的语感,积累语言。文中描绘春天美景的句子,这几个句子全是反问句,我抓住这个特点引导学生反复读体会这样表达带来的效果。学生在这样品味语言的过程中,逐渐走进文本,走近作者,感受语言文字的精妙,获得体验和感悟的方法及能力。
礼貌显魅力教学反思 篇12
一。在选择材料方面还欠考虑。这堂课我选取了大量的材料,希望利用这些直观而且感性的材料达到教学目的。但仔细思量,由于选材不当并未达到预期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选取的材料不够贴近学生生活。比如在导入部分,我设计了介绍一个视频,播放<文明礼貌之歌>,让同学们通过熟悉的歌声来感受礼貌的魅力,但总觉得同学们的反应有点敷衍了事,也许是与我一样很紧张的原因吧!通过这堂课,我认识到,思品课堂选取的材料应该是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并符合他们的认知能力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产生共鸣,才能有话可说,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2)反面材料太多。当代青少年文明礼貌方面的欠缺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原因当然是来自学校、家庭、社会多个方面的。所以他们身边其实并不缺乏反面的例子,然而真正能从这些例子中认识到问题的人是少之又少。相反,见得多了,反而会使他们产生错觉――这是很正常的事。在课堂设计过程中我没有考虑到这些因素,在“礼貌的重要性”“礼貌的表现”这两个重点内容的教学上我都采用了反面材料。虽然材料是紧扣内容的,而且过渡也十分顺利自然,但却使课堂失去了活力,学生的反应远没有我想象的活跃。另一方面,这堂课的主题是礼貌显魅力,这样的材料设计很显然不能很好的凸显主题,学生无从感受魅力。所以这堂课还是该有大量的正面教育,才能更好。
二。课堂活动的创设能力还不够。也许是缺乏课堂经验,这堂课显得有些前紧后松,课堂气氛没有完全放开。特别是前半堂课,我没有让学生真正动起来,采取的仍是比较传统的一问一答式的教学。例如,在“什么是礼貌”这一教学环节,我直接给出问题,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自由表达。其实,这里完全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的表达方式,比如简单的动作、表演、诗歌、演唱等等。相信这样的课堂会精彩许多!特别是“礼貌的重要表现”这一环节,我利用三则材料分别从语言、态度、举止三个方面来教育学生现实生活中该怎样体现礼貌的魅力。这里我都是以“呈现材料——抛出问题——回答问题”的形式展开的。事实上,这三则材料即“问路的语言”、“服务行业的服务态度”、“大学生求职时的举止”都是极易表演的情景。如果这里能及时创设学生活动,用小品表演的形式呈现资料,用表演来回答问题,肯定能极大地活跃课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活动中很直观地感受到礼貌地重要表现,从而达到教学目标。事后想想该环节没有处理好真是可惜。
三。课堂中的评价语言有待提高。跟第一年工作时相比,我的课堂语言已经丰富了很多。特别是对学生的评价,已经由原来的没有到有,但还是仅仅停留在“好”“非常好”等简单的字眼上。有些时候不能在课堂上及时抓住学生的亮点加以评价或者赞赏。这堂课中,还是存在这样的问题。比如,在“礼貌用语接龙”活动中,学生的表现较之平时有了很大的提高,特别是一些平时不太参与课堂的学生也表现得比较积极。对于这样的优秀表现,我那些简单的字眼似乎就显得不那么中肯,有些流于形式,对学生积极性的促进作用不明显。再比如课堂中,讲解礼貌的重要性这一环节时,有学生讲出了礼貌不仅仅是个人私事还关系到国家、民族的荣誉和自尊。这已经是对我原先所设计的课堂的一种升华,但我却没有及时发现这一亮点,及时对学生的精彩表现作出点评,也没有因势利导的将课堂进行延伸、扩展。
除了这几个方面当然还些小毛小病有待改进。总之,通过这堂课,我对以后的思品课堂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更高的要求。
1.思想品德课不管是从教学内容上来看还是选取材料上来看都应该选择与学生的生活密切关联的,使生活成为重要的教育素材。改变传统教学中存在的直白无力地说大道理。使课程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关联,缩小与学生的距离,为学生的知行搭起一座桥梁。教会学生到生活中去判断、去践行,而不是停留在课堂中。这堂课的内容是完全生活化的,但我在课堂设计中却过多的考虑了知识结构体系,特别是在选材上,还没有完全从学生的角度,从生活的角度来判断和运用。好在我在后面设计了一个“课堂反思”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或亲身经历说说校园内的不文明现象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这样就把课堂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了,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甚至是不得不说。
2.应该多创设情境,充分运用活动式教学,让学生都动起来。思想品德课,光有系统性知识教学是不够的,学校现实生活中甚至是课堂中各种事件随时发生,因此,教师要学会把握时机,抓住教育的切入点、结合点,针对学生的思想和具体表现找准时机,善于在课堂中及时创设情景或活动,然后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有目的地渗透,使学生随时随地受到思想品德教育。简单的讲就是把思想品德课“回归生活”,力求教学目标、教育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实施是符合学生的生活逻辑,建立在学生生活经验基础上的,让思想品德课真正成为真实有效的.生活课程。
热处理淬火变形因素的探讨与教学 篇13
一、钢的淬透性对零件淬火热处理变形的影响
淬透性不同的钢材, 淬火后得到的淬硬层深度也不同, 钢的淬透性与钢的临界冷却速度有密切的关系, 临界冷却速度越低, 钢的淬透性越好。因此淬透性好的钢, 在淬火冷却时就可采用比较缓和的淬火介质, 从而有效减少工件淬火的变形及开裂倾向。钢的淬透性主要取决于钢本身的内在因素, 即钢的化学成分和奥氏体的状态。凡是能增加过冷奥氏体稳定性的因素都能提高钢的淬透性。例如, 钢中加入合金元素Mn、Cr、Si、Ni等, 当它们溶入γ-Fe后, 就能增加过冷奥氏体的稳定性, 降低临界冷却速度, 从而使钢的淬透性提高。因此, 在机械制造中, 对于形状复杂的、受力较大的或大截面的重要零件应选择淬透性好的合金钢, 经淬火及回火处理, 既能获得所需要的力学性能, 又能减少变形及开裂。
二、钢的原始组织对零件淬火变形的影响
工件淬火前的原始组织, 例如, 碳化物的形态、大小、数量及分布, 合金元素的偏析, 锻造和轧制形成的纤维方向都对工件的热处理变形有一定影响。球状珠光体比片状珠光体比体积大, 强度高, 所以经过预先球化处理的工件淬火变形相对要小。如碳素工具钢、合金工具钢、轴承钢等, 这些钢在锻造加工以后, 必须进行球化退火, 将片状珠光体变为球状珠光体。在淬火加热时, 奥氏体晶粒不易长大, 冷却时工件的变形和开裂倾向小。另外, 偏析现象和网状组织, 对淬火后工件的变形、特别是对细长轴的弯曲变形影响很大。材料的本质晶粒度越细, 屈服强度越高, 对变形的抗力越大, 工件淬火后的变形量就相应减小。条状碳化物分布对工件的热处理变形有很大影响, 淬火后平行于碳化物条带方向工件膨胀, 与碳化物条带相垂直的方向则收缩, 碳化物颗粒愈粗大, 条带方向的膨胀愈大。对于Cr12类型钢和高速钢等莱氏体钢来说, 碳化物的形态和分布对淬火变形的影响尤为显著。由于碳化物的热膨胀系数小, 约为基体的70%, 因而在加热时, 沿条带状分布的碳化物方向上, 膨胀较小的碳化物抑制了基体的伸长;而冷却时, 收缩较小的碳化物又会阻碍基体的收缩。由于奥氏体化加热温度较缓慢, 碳化物对基本膨胀的抑制作用较弱, 故条带状分布的碳化物对工件淬火加热变形的方向性影响较小。但在淬火冷却时, 由于冷却速度快, 碳化物对基体收缩的抑制作用增大, 所以淬火后沿碳化物条带方向呈现较大的伸长。
三、淬火介质对零件淬火热处理变形的影响
淬火为了得到马氏体, 冷却速度就必须大于临界冷却速度, 而过快冷却又会引起很大的内应力, 造成工件的严重变形, 甚至开裂。但根据碳钢的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可以知道, 要求淬火得到马氏体并不需要在整个冷却过程中都进行快速冷却, 其关键是在c曲线鼻尖部附近 (550℃左右) 需要快冷, 而在650℃以上或400℃以下温度范围, 并不需要快冷, 特别在Ms线附近发生马氏体转变时需要缓慢冷却, 使马氏体转变时产生的热应力和组织应力最小, 以防止淬火变形和开裂。大量的生产实践表明, 在都能满足淬硬要求的条件下, 油中淬火后工件的淬火变形通常比水性介质中的要小, 热油中淬火的变形又更小。与油性介质相比, 采用高压气淬或者在低温盐浴中淬火的工件变形程度还更小。
四边形, 所以H AJ//A1B, 因为
线面平行关系的判断和证明是空间线面位置关系的研究重点之一, 也是高考的常考题型。它包括直线与直线的平行, 直线与平面的平行以及平面与平面的平行。判断线面平行可以有三种思维策略: (1) 从概念考虑, 即依据线面平行的定义作思考, 这就需要证明直线和平面没有公共点, 证明方法通常选择反证法。 (2) 从降级角度考虑, 即通过证明线线平行来证明线面平行。其依据为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如果平面外一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 那么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平行。证明方法通常是把平面外的这条直线经过平移, 移到这个平面中去。 (3) 从升级角度考虑, 即通过证明面面平行证明线面平行, 其依据:两个平面平行, 其中一个平面内的直线必平行于另一个平面。证明方法是找出一个与这个平面平行的平面, 使得这条直线恰好在这个平面内。
在证明线面平行的过程中, 我们通常采用第二种方法:将线面平行转化为线线平行的问题, 从而也将立体几何问题转化为平面几何问题。如此, 在平面中找到和已知直线平行的直线便成了解题的关键。教学过程中, 发现很多同学凭感觉去找那条直线。当然, 有时候数学的直觉对于解题好比是一把金钥匙, 它可以引导你顺利的解题。然而, 这种数学的直觉却是可遇不可求的, 能不能借助什么方法去找到那条关键直线而不是凭灵光一现呢?
一、理论依据
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 经过这条直线的平面和这个平面相交, 那么这条线和交线平行。方法:找和已知直线、已知平面都相交的第三条直线, 则它和已知直线确定的平面与已知平面的交线就是平面内和已知直线平行的直线。 (如图1)
二、例题示范
如图2, 已知在三棱柱ABC-A1B1C1中, 点D是BC边上的中点。求证:A1B//平
面AC1D。看完这个题目, 直觉就是想连接侧面AC1的另一条对角线A1C, 设对角线的交点为E, 连接DE, 这恰好是三角形A1BC的中位线, 从而实现了线段A1B的平移。为什么会想到这么作辅助线呢?除了这一种辅助线作法以外, 还有没有其他作辅助线的方法呢?下面我们就采用上面叙述的方法来做一做。在这个三棱柱中, 和线段A1B、平面AC1D都相交的线段有BC、A1C1、AB、A1A。其中, 每一条线段都可以和已知线段A1B构成一个新的平面, 通过找新平面和平面AC1D的交线, 从而实现线段A1B的平移。
方法一:确定线段BC, 它和线段A1B构成平面A1BC, 从而自然连接线段A1C。如图3所示, 连接A1C, 交AC1于点E, 连接DE (平面AC1D与A1BC的交线) , 则在三角形A1BC中, DE为其中位线, 有DE//A1B, 又因为A1B埭平面AC1D, DE奂平面AC1D, 所以A1B//平面AC1D。
方法二:确定线段A1C1, 它和线段A1B构成平面A1BC1, 过点B作BG//AC, 交AD的延长线于点G, 连接C1G (平面AC1D与A1BC1的交线) 。实际上, 此时可将三棱柱补全为一平行六面体, 如图4所示。则有C1G//A1B, 因为A1B埭平面AC1D, C1G奂平面AC1D, 所以A1B//平面AC1D。
方法三:确定线段AB或A1A, 它和线段A1B构成平面A1B, 恰为三棱柱的侧面。延长B1B, C1D交于点J, 连接AJ (平面AC1D与A1B的交线) 。实际上, 此时可将三棱柱纵向拉升为原来的两个, 如图5所示。在JB1C1中, BD//1
B1C1, 则BJ=BB1=AA1, 又BB1//AA1, 所以
BJ//AA1, 即四边形AA1BJ是平行
A1B埭平面AC1D, AJ奂平面AC1D, 所以A1B//平面AC1D。
三、小结
立体几何中巧妙地添加辅助线会给解题带来很大的便捷, 我们往往注重巧妙本身而忽略了巧妙的来源。巧妙背后其实隐藏着更为重要的内容, 那就是解题方法。掌握了解题的基本方法, 我们就不必再依赖于数学灵感的乍现;掌握了解题方法, 我们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 这个题目除了可以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来证明, 还可以用面面平行的性质来证明, 文章就不再赘述。所谓条条道路通罗马, 不管走哪条路, 作为教授者应该把如何上路的方法揭示出来, 而不是直接把学生送到那条道路上, 从而真正体现“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
(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贾凌云
四、零件的几何形状对零件淬火变形的影响
为了防止变形和开裂的产生, 从零件本身考虑, 应力求结构对称, 截面均匀, 尽量避免尖角。几何形状复杂, 截面形状不对称的工件, 例如带有键槽的轴、键槽拉刀等, 淬火冷却时, 一侧散热快, 另一侧散热慢, 是一种不均匀的冷却。如果在Ms以上的不均匀冷却引起的变形占优势, 则冷却快的一面是凹面;若在Ms以下的不均匀冷却引起的变形占优势, 则冷却快的一面是凸面。增加等温时间, 增长贝氏体转变量, 使残余奥氏体更加稳定, 减小空冷中的马氏体转变量, 可使工件的变形量显著减小。
五、淬火方法对零件淬火变形的影响
在实际生产中, 目前还没有一种冷却介质能完全满足理想淬火介质的要求, 所以还应根据工件的成分、尺寸、形状和技术要求选择合适的淬火方法。例如:双介质淬火、马氏体分级淬火、贝氏体等温淬火等。双介质淬火在钢件奥氏体化后, 先淬入一种冷却能力强的介质中, 在钢件还未达到该液淬火介质温度之前取出, 马上浸入另一种冷却能力弱的介质中冷却, 这样钢件既能淬硬, 又能显著减小淬火应力。这种淬火方法常用于淬透性不高的碳钢所制成工模具, 以及要求得到较大淬硬层的合金钢大件;马氏体分级淬火在
钢材奥氏体化后, 随之投入温度在钢的Ms点左右的液态介质 (盐浴或碱浴) 中, 保持适当时间, 待钢件的内外层都达到介质温度后取出空冷, 以获得马氏体组织的淬火方法。马氏体分级淬火既避免高温时奥氏体分解, 又达到低温时缓慢冷却的目的, 减小了淬火应力, 且硬度均匀。分级淬火是防止变形和开裂的有效淬火方法。马氏体分级淬火法在工艺上虽然比较理想, 操作容易, 但由于它在盐浴或碱浴中的冷却速度较慢, 故只适用于过冷奥氏体比较稳定的合金钢、或尺寸较小的零件;贝氏体等温淬火在钢件加热奥氏体化后, 随之快冷到贝氏体转变温度区间等温保持, 使奥氏体转变为下贝氏体的淬火方法。下贝氏体组织中的碳化物弥散度大, 具有高硬度和良好的韧性。等温淬火处理的内应力显著下降, 变形量小, 适于处理小型的精密零件, 如冷、热冲模, 精密齿轮等。另外, 由于下贝氏体组织结构均匀, 产生微裂纹的可能性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