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音乐的魅力(精选10篇)
语文教学中音乐的魅力 篇1
在当今影视普及, 尤其是许多中学生对歌曲情有独钟的情况下, 用音乐渗透到思想品德课教学中, 对于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增强教学内容的吸引力、感染力, 改变学生心目中思想品德课刻板、严肃、枯燥的印象, 营造活泼、生动的课堂气氛有着特殊的功效, 不失为一种活跃的教学方式。下面以新编苏教版《思想品德》实验教科书为例, 谈谈我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用于课前, 使思想品德课变得生动有趣
追求新奇, 喜欢听歌唱歌使学生的天性, 开头用音乐引入新课, 能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为新课的顺利进行开了好头。
例如, 在讲授《笑对生活》这课时, 上课一开始, 我先请学生欣赏歌曲《真心英雄》 (播放录音, 并用投影仪映出其中主要歌词:“不经历风雨, 怎么见彩虹,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 学生一听到歌曲, 便情不自禁的跟着投影仪上映出的歌词合唱起来, 在歌声中, 学生自然而然的联想到人生道路上如何正确对待挫折的问题, 由此导入新课。这样能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又如, 在讲授《放飞理想立志成才》这课中“艰苦奋斗走向成功”时, 我先给同学们唱了支《南泥湾》, 同学们立刻鼓起掌来, 引起了哄动, 学生的情绪霎时被调动起来 (有的跟着吟唱起来) 。接着, 我问这首歌曲的作者是谁?创作与什么年代?歌词的大意是什么?然后再开始讲这一节的内容。这种用唱歌引入新课的方法, 形式新颖、活泼, 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深受学生的欢迎。
再如, 在讲授《民族情民族魂》时, 我请男女同学四人合唱《相亲相爱》“因为我们是一家人, 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学生听到这样熟悉的旋律立刻轻声跟唱起来, 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 并由此联想到班集体、学校以至国家, 认识到我们国家所以能够拥有光辉灿烂的文明使我们都能相亲相爱。进一步体会到在新时期我们要实现全面小康,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需要我们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相亲相爱, 尽自己所能贡献力量。
二、用于课中, 使思想品德课具体形象化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音乐教育远不仅是培养音乐家, 而首先是培养人。”为了强化思想品德理论教学, 课堂教学中, 适当引入音乐材料, 用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人民心声, 召唤学生、教育学生, 因发起对科学理论的共鸣, 可以使思想品德理论具体化、形象化。
例如, 我在进行意志与成功教育、逆境与成才教育时, 播放了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 (片段) , 并及时讲解了贝多芬是如何创作这一伟大乐曲以及他如何敢于与命运抗争的实例。这种借助音乐讲述理论的方式, 形象而生动。
又如, 在讲《拥护党的领导》中“耳闻目睹化改革”这一知识点时, 我让学生们熟悉并吟唱《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等歌曲, 其豪迈奔放之情油然而生, 在歌声中, 祖国在改革开放20多年中的形象变得越来越富强, 越来越充满青春活力, 感受之余, 使学生更加明白坚持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 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再如, 在讲授《伟大的旗帜》时, 我先设计一段精美的歌颂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朗诵词, 并播放了录音《歌唱祖国》, “五星红旗, 迎风飘扬, 胜利歌声多么嘹亮,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 从此走向繁荣富强……”在播放中, 我的朗诵由轻到重, 一边是激扬的音乐, 一边是热情的讴歌, 学生在感染之中, 更加深刻理解“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在我们中国, 国家、集体、人民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因此社会主义国家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从而更加坚定我们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
三、用于课后, 使思想品德课主题得到升华
例如在讲完“世界因我而精彩”这一知识点时, 我先在小黑板上出示一段歌词“遥远的东方有一条江, 它的名字就叫长江。遥远的东方有一条河, 它的名字就叫黄河……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 它的名字就叫中国。古老的东方有一群人, 他们全都是龙的传人。同学们这是什么歌曲啊?随后播放熟悉的旋律,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唱起《龙的传人》。反应激烈, 学生由然产生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未来中国的全面复兴, 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都需要我们参与, 世界因我们而精彩。以此作为教学的落脚点, 效果非同小可。
又如, 在讲完《对自己的一生负责》, 这一课后, 播放乐曲《再唱为了谁》“十年前那场大洪水, 让我们唱起为了谁。十年后这场大灾害, 又让我知道你为了谁……谁最美, 谁最累, 我的战友, 我的乡亲, 我的兄弟姐妹, 姐妹。”学生听了这首熟悉的坚定有力、歌词感人, 体现伟大的祖国“执政为民”思想的乐曲, 不禁陶醉在歌声中。以这首歌作结束语, 不仅是学生精神振奋, 而且使学生受到了极大的感染和震撼, 更加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更加坚定我们为人民服务的信念。
再如, 讲完《保护我们共有的家园》后, 我先利用投影展示环保事业中的先进个人和先进事迹图片, 并播放Michael Jackson的公益歌曲《Earth Song》, “Did you ever stop to notice-All the blood we have shed before/Did you ever stop to notice-she crying Earth the weeping shores?”让学生感受世界在关注环保, 而我们中国更需关注环保。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任重而道远, 从而使学生深刻理解自己的责任:要增强环保意识, 落实环保行动。
时间表明,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音乐, 是寓教于乐的一种很好的形式, 也是上活思想品德课, 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新途径。
语文教学中音乐的魅力 篇2
浅谈高中美术鉴赏课堂教学中音乐的渗透 陆家高级中学
黄宏
曲终无异听,响极有馀情
——浅谈高中美术鉴赏课堂教学中音乐的渗透
【摘要】
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把音乐与美术相融合,让学生在音乐中体会作品,欣赏作品,感悟作品。通过音乐,可以使学生快速地进入想象空间,感受美术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课堂气氛,激发艺术想象,体验艺术情感,活跃思维,深入理解作品,发挥艺术创想。音乐的渗透,必然提高高中美术鉴赏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字】
音乐
美术鉴赏
渗透 【正文】
音乐、美术被称为姊妹艺术,能净化人的心灵和涵养人的心智。提高高中美术鉴赏课堂教学效率的方式方法有很多,而在高中美术鉴赏课堂教学中引入音乐元素,采用美术与音乐相融合的教学方式,将美术的视觉之美与音乐的听觉之美完美结合,能优化高中美术鉴赏课堂教学结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高中美术鉴赏课堂的有效性与时效性。那么音乐元素在高中美术鉴赏课堂教学中该如何实现有效渗透呢?
一、以音乐导入新课,增加学习兴趣
体育舞蹈教学中音乐的运用探究 篇3
【关键词】体育舞蹈教学 音乐 运用
随着经济水平的持续上升,娱乐体育取得了良好的发展空间,体育舞蹈运动利用自身富有艺术性的表现形式以及强大的生命力,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项目。当前由于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大部分高校都开设了体育舞蹈课程,以此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1]。音乐与体育舞蹈具有紧密的联系,在体育舞蹈教学中运用音乐,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思维认知水平,借助音乐的语言信息来有意识地开展教学活动,为体育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一、体育舞蹈教学中音乐的作用
体育舞蹈教学中音乐的作用主要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一是激发人的情感。音乐具有一定的扩散力和穿透力,能够对人的心理和生理产生强烈的影响力和刺激力,使音乐的意境和人的情感产生直接联系,在体育舞蹈中有效反映出人的情绪变化。二是影响体育舞蹈的表现力。体育舞蹈是内在情感和外在动作和谐统一的重要体现,而体育舞蹈中的音乐可将引导舞者表现自身的思想情感,使观众投入到舞蹈的表现意境中。舞者在音乐的作用下,可以向观众展现自身的优美动作和舞蹈技术,带给观众情感的共鸣和视听享受,最终达到舞者与观众的和谐状态。三是便于舞蹈动作的组织。音乐可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人们的中枢系统,人们可从音乐的节拍变化情况和轻重缓急等方面进行联想,激发舞者的创作灵感,创作出优美丰富的舞蹈动作[2]。因此音乐和体育舞蹈的动作相辅相成,相互影响和发展,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运用音乐时,需要合理选择音乐,结合音乐的节奏对舞蹈动作进行相应编排,保证舞蹈与音乐的有机融合。一般而言,部分音乐较为活泼与欢快,舞者可在脑海中想象自由喜庆的氛围,这样可使编排的舞蹈动作与音乐风格保持一致性,体会出音乐创造的意境。
二、体育舞蹈教学中音乐的运用
(一)音乐节奏变化的运用,彰显舞蹈魅力
音乐速度的变化可在一定程度上带动舞蹈节奏的变化,是展现体育舞蹈艺术形式的重要方式。以华尔兹的双人造型和舞蹈技巧为例,其主要是对两人联合的摇摆倾斜和起伏升降加以强调的,设计的舞蹈动作与音乐速度存在紧密联系,速度变化起伏需要以音乐的节奏为基础进行转变,如飘逸姿态、轻柔和缓慢等舞姿的展现。此外,对于倾斜、摆荡和反身等部分技巧性动作而言,要想将音乐的强节奏加以展现,需要设计者设计出高难度的旋转动作;而轻柔的音乐则要求设计者以音乐的风格为依据加以调整,保证动作的轻柔和速度的缓慢。
(二)加强节奏教学,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
由于体育舞蹈的类型具有多样性特征,因此音乐的选择也不尽相同,而体育舞蹈对音乐的旋转变化、速度变化和节拍变化等方面的要求相对较高。教师在进行体育舞蹈教学活动时,往往难以向学生全面展示这些知识点,因此需要突出重点。如对不同舞步的音乐节奏要求进行讲解时,需要引导学生重点把握音乐节奏的基本舞步,加强学生的训练力度,使学生能够将舞步灵活运用于同一节奏的舞蹈中。学生对不同风格的舞蹈进行学习,能够领悟不同舞蹈的音乐节奏规律。这在国际体育舞蹈的相关要求中具有明确规定,尤其是音乐的速度与节拍,如华尔兹的标准节拍为3/4拍,因此其速度为28~30小节/min,具体的舞步为每小节3步,每拍1步。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可以播放3/4节拍的音乐,引导学生利用拍手的方式掌握节奏,熟悉掌握之后再进行体育舞蹈学习。
(三)强化学生音乐素养和理论能力
由于学生的理论认知能力和音乐素质参差不齐,因此教师在体育舞蹈教学过程中,需要积极组织相关的舞蹈音乐知识讲座及活动,将音乐在体育舞蹈风格、结构和编排等方面的作用进行完整而系统的讲解。同时教师需要引导和帮助学生准确掌握速度旋律和音乐节拍,在详细分析这些音乐要素的基础上,领会和感悟其他音乐元素,体会音乐与舞蹈学习的乐趣[3]。当然在学生学习和掌握具体的舞蹈动作之前,需要对基础理论知识加以强化,然后在实际教学中结合舞蹈动作进行训练。这样才能达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使学生亲身感悟和理解旋律变化与音乐节拍对舞蹈排练的重要性,准确判断音乐舞蹈的风格与设计特点,做到舞蹈动作与音乐的融合,提高体育舞蹈教学的有效性。
三、结束语
体育主要承担着增强体质的职责,音乐则承担着学生高尚情操培养的职责,只有有效结合体育舞蹈与音乐,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在体育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有意识地运用音乐,让学生掌握相关的乐理知识、基本节奏和音乐节拍,准确了解音乐表达的内容和情感,从不同的音乐元素中强化学生的理解感悟能力和节奏感。这样才能保证体育舞蹈与音乐的有效融合,将体育舞蹈的独特魅力进行充分展示,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实现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潘璐. 解析音乐在体育舞蹈教学中的选用及价值[J].中外企业家,2015(06):177-178.
[2]刘树峰. 如何有效在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运用音乐[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5(06):109-110.
体育舞蹈教学中音乐的运用研究 篇4
体育舞蹈在我国算是一项新生代的运动项目, 很多人对于体育舞蹈的认识程度是不同的, 体育舞蹈实际上是一种在音乐的带领下, 通过舞伴之间各项行为动作的默契配合, 舞步同步的一种默契的配合, 体育舞蹈是集音乐与体育运动为一体的一项以健身、健美为直接目的的, 具有极大的观赏价值的体育类的项目。体育舞蹈具有很强的规范性, 不具有随意性, 在音乐的带领下, 步伐, 节奏都具有很强的规范。体育舞蹈同时具有很强的观赏性, 优美的音乐使人沉浸其中, 优美的步伐以及姿态使人赏心悦目, 加上配合气氛的服装, 更加使人赏心悦目。体育舞蹈对于体形的锻炼上提供了相当严格的指标, 能够使人在保持体形的基础上, 得到了体育锻炼。现阶段的体育舞蹈分为两大类:竞技性体育舞蹈和大众性体育舞蹈。竞技性体育舞蹈又分为两类:摩登舞和拉丁舞。其中, 摩登舞的步法上要求比较严格, 音乐的选择上多采用比较缓和的音乐, 大部分是以抒情为主的。拉丁舞与摩登舞恰好相反, 在步法上拉丁舞灵活多变, 在音乐的选择上则是以欢快的曲调为主, 表现张扬, 节奏感非常强烈。大众性体育舞蹈又分为两类:社交舞和健身舞。这两种舞蹈的人群种类区分不是较明显。不管是在步伐上还是在技术动作上, 要求比较低, 适合的人群范围比较广。音乐种类的选取上比较有随意性。
2、音乐在体育舞蹈中的重要作用
体育舞蹈是体育与音乐的完美结合, 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 体育舞蹈的顺利展开必须要有音乐的伴奏, 一种有声有形的完美结合, 不仅仅对于表演者有着助兴的作用, 同时给观众以视觉上的享受。音乐能够积极的跳动表演者的心情, 根据音乐的种类不同, 表演者所展现出来的肢体动作的节奏以及肢体的柔和刚强程度也是不同的, 音乐能够使表演者获取一项表演的指标, 能够根据音乐向我们展现的具体方向去演绎, 带动表演者的情绪和动力。使得表演者根据不同的音乐风格, 展现出不同的舞蹈风格。或是生动活泼, 热情奔放, 亦或者是柔情万种。音乐不仅仅能给诗人和作家带来写作的灵感, 更能够使舞者带来肢体上的灵感, 通过对不同音乐的领悟, 舞蹈者能够进行不同节奏的肢体的舞动, 从而创造出深邃的舞蹈意境。用自己的肢体动作去展现音乐中那种活灵活现的美。用音乐与肢体生动的结合。去表现舞者心中的激情亦或者是缠绵、浪漫。同时, 在舞者起步的时刻, 音乐能够作为一项记忆点供舞者参考, 音乐能加强舞者对体育舞蹈动作的记忆, 包括, 舞者字步伐上的转变, 节奏, 速度以及移动的位置等的记忆非常有帮助。有时候音乐能够在大脑中形成固定的记忆点, 舞者将动作练习熟练的情况下, 听到某一部分的音乐, 就能立即想起这部分音乐应该呈现怎样的舞步。这是音乐旋律的节奏与动作形象可在大脑皮层中形成一定的联系。使得舞者形成了一定的思维定势。这对于舞者对舞步的记忆加深了印象。使得舞步的呈现速度更快, 更加准确。在舞蹈的教学或者是学习中, 很多高难度的动作不容易去教授或者学习, 但是音乐在这方面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 舞者能够根据音乐的节奏, 将死板的高难度动作进行层层的分解以及停顿, 将原本的高难度动作分解成为一个个能够靠衔接而组合起来的动作, 使动作不失美感和难度系数。从而能够顺利的完成教学或者学习的任务。进入意境的舞者能够根据音乐的氛围, 产生一系列的联想, 从而加上肢体动作进行肢体配合, 这就是动作编创的一项重大的灵感来源。用自己的肢体动作去展现音乐带给舞者的意境。
3、舞蹈教学中音乐节奏的培养
有些人对于音乐的节奏感的理解不是与生俱来的, 是慢慢的进行后天的培养而生成的, 应该说, 舞蹈的步伐以及舞者的律动都是根据音乐的具体的节奏衍生而来的, 并不是无中生有, 深入学习音乐的节奏, 培养出自己对于音乐节奏感的领悟是学习舞蹈动作最基础的部分, 如果一个舞者连基本的音乐的节奏都跟不上, 那更不要谈去跟拍了。节奏是构成舞蹈动作的基本要素之一。通俗的来讲就是音乐的随着音乐的节奏, 舞者产生了律动, 从而产生了舞蹈动作的规范性, 也就是产生了相应的节奏感, 律动感。
在舞蹈教学中, 教师应该更加注重节奏感的训练, 因为节奏感是体育舞蹈训练的最基础的一部分。节奏感是需要长时间培养的, 有些人可能天生乐感比较强, 节奏感也就相应的比大部人掌握的要好一些, 但是节奏感不是游离于人体之外的, 也不是陪衬人体运动的某种手段, 它应该是人内心节奏的外部体现。对于有些舞者来讲, 天生对音乐不敏感, 所以就要进行后天的对于音乐节奏感的培养, 才能使舞蹈动作幅度上的高低、仰俯对比;力度上的强弱轻重区分;速度上的快慢缓急、抑扬顿挫等。这些都是舞者必备的素质, 舞步都是音乐中表现出的节奏中体现的, 能将自己对于音乐中情感的理解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体育舞蹈都是以上下运动的形式为主, 但由于不同的节奏处理, 使它形成了不同的动作性质。不同的音乐能够表现出不同的节奏感, 因为在教学中, 对于训练学生的内心节奏及表现力方面, 教师都是尤为要重视的。
我们在舞蹈课堂上经常会见到这样的现象, 往往很多的同学动作合不上节奏, 其实这不能一味的就认为这就是学生的节奏感不强而导致了失误, 还有可能是因为教师对培养学生节奏感的认识不足而出现的疏忽;有时往往是学生对舞蹈技术的掌握不够纯熟所致。不管事哪一种原因, 教师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 都应该积极的去发现问题, 并且想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这样对于学生来讲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因此, 对舞蹈学生进行音乐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 就是通过舞蹈课堂教学加强其节奏感的训练。
4、体育舞蹈教学中音乐的选用原则
体育舞蹈的音乐多选用节奏鲜明, 韵律感比较强的风格的音乐。不管是在对于音乐感觉的培养上, 还是对于舞蹈动作的编排上都会有非常大的帮助, 能够对舞者产生极大的启示和帮助作用。体育舞蹈的音乐的特质与其他类型的音乐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 体育舞蹈所选用的音乐比其他类型的音乐更加的感染人, 更加的富有表现的形式, 更加的活灵活现。因此, 在体育舞蹈教学中, 选用合适的音乐应遵循以下原则:
(1) 音乐的选用应坚持与整套舞蹈动作风格的一致性原则, 如果违背这一原则, 会使舞者感觉自己的舞步始终是处于一种不协调的状态。如果根据这一原则来选用合适的音乐, 舞蹈动作的整体风格与音乐的选用上相互相应, 根据合适的音月, 具体的节奏, 韵律, 能够编排出更为美妙绝伦的体育舞蹈动作。
(2) 不同种类的舞蹈, 其动作节奏也就不同。因此, 选用音乐时, 就要求所选音乐的节奏与舞蹈动作的节奏协调一致。根据不同节拍的舞步, 选用相应节拍的音乐, 这样表现出来的体育舞蹈的动作才会协调一致。
(3) 音乐是体育舞蹈动的灵魂。体育舞蹈的表现效果是与音乐息息相关的, 观众再观看表现的时候, 更多的还是一种听觉上的享受, 所以说, 选对音乐很重要, 音乐选的好, 才能使人产生美的享受。使得观众融入到音乐的情景中去, 与舞者在情感的表达上产生共鸣。
总之, 在音乐的选用上, 要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并且要在视觉与听觉的结合上, 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实现舞蹈给人的愉悦和效果。
5、体育舞蹈教学中音乐的运用策略
现在面临这样的一个问题, 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能力是参差不齐的, 若是选用较为节奏丰富的音乐作为舞蹈的配乐, 音乐素质较低的学生理解起来就相当的有难度。若是选用节奏较简单清晰的音乐, 对于音乐素质较好的学生没有办法得到相应的提升。为了能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让学生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 获得更大的进步。首先我们要从基础开始抓起, 加强学生音乐素质的培养, 提升学生的音乐基础理论水平, 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 音乐素质水平不一的学生开设小班制, 对处于每一个阶段的学生进行不同难度的音乐知识的讲解和教授工作, 使学生进一步的理解音乐的作用以及掌握它的节拍对于舞蹈的配合的重要性。分清主次的讲解音乐知识, 系统地介绍体育舞蹈音乐的组织结构和基本规律等基础理论知识。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弄清音乐的节拍、速度和旋律等要素的表现功能。通过这种反复的教学, 反复的实践的过程, 学生逐渐的触类旁通, 能够独立的去分析音乐的节拍, 速度与舞蹈之间的协调配合, 更能够进一步的领悟音乐与舞蹈之间的情感。在此分班制度的期间, 教师应当注重体育舞蹈音乐节奏的教学, 有重点的去给学生讲解每种舞蹈基本舞步的音乐节奏, 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消化知识, 带领学生去真正的实践,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使得学生能够更加牢固的掌握所学到的知识。在理论知识掌握的基础上加上相应的实践, 在基础更加扎实的情况下, 接下来的工作就是提高舞蹈动作的质量, 步伐的稳健, 与音乐的协调配合, 要一步步的进行对动作的纠正, 在不同风格的音乐的带领下都能跟上音乐的节拍。所以, 在此期间, 教师应到带领学生用节奏鲜明、雄壮、激昂的音乐做各种走步、基本步伐等行进间练习, 加强巩固。其次, 恰当地运用音乐的速度变化规律体现体育舞蹈的风格和魅力体育舞蹈音乐速度快慢的变化, 是舞者表现舞蹈技巧、展示舞蹈风格特点的重要形式, 是体育舞蹈各舞种艺术表现力的重要手段。积极的培养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能力。多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 在教学中多传授学生自身积累的舞蹈技巧上的经验。
6、总结
音乐与体育舞蹈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优美的舞姿要有契合的音乐来配合才能是动过活灵活现, 才能将体育舞蹈的魅力最大化的展现给观众。在体育舞蹈教学中, 初学者音乐的选择, 中级阶段音乐选择, 以及高级阶段音乐的选择和应用极为重要。根据不同的阶段, 选择相应难度的音乐, 有助于学生循序渐进的对于舞蹈的学习, 教师在教授的过程中, 仅仅起到的是引领的作用, 真正占据主体地位的还是学生, 要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以及对音乐盒舞蹈的理解能力。使学生主动的喜欢上体育舞蹈。
参考文献
[1]陈飞, 林碧英.体育舞蹈文化的审美特征与价值取向[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08 (01) .
[2]向娟.音乐在舞蹈教学中的作用与影响[J].考试周刊, 2007, (38) .
[3]徐亚琳.体育舞蹈与音乐素质培养[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1997, (2) .
影视歌曲中音乐的艺术表现 篇5
[关键词] 影视歌曲 音乐要素 运用艺术表现。
音乐是作曲家在语言(歌词或唱词)的基础上,经过艺术创作所形成的揭示和美好语言的曲谱。音乐和语言的紧密结合便形成了完整的声乐作品。影视中的歌曲是根据影视作品剧情发展的需要而成为影视作品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文就影视歌曲中音乐的艺术表现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音乐的构成大体包含有节拍、节奏、速度、力度、旋律、音区、调式、调性、和声等因素。音乐中各种表现手段的相互配合。具有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力。因此,音乐的艺术表现力必须通过各种音乐因素的艺术处理和表现才能实现,才能充分发挥音乐的巨大表现力和感染力。
一、节拍的运用和表现
节拍就是在同样时值的时间内,重音(强音)和非重音(弱音)按照一定的次序循环重复。音乐就是依靠节拍的强弱关系来组织的。它是组成音乐的基本要素,是音乐表现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节拍有多种类型。这些不同类型的节拍本身就有不同的特点、风格和不同的艺术表现力。 节拍中,每一小节一强一弱,律动较大,多用于表现坚定、雄壮、激昂、奋进的进行曲和抒情歌曲。此类影视歌曲例繁多,不再逐一列举。但有时也用于表现压抑、沉重的情绪。如电影《白毛女》插曲《秋收》等。
节拍中,包含一个强拍和两个弱拍。节拍特点是跳跃、活泼,节奏明快,旋律流畅。多用于表现欢快、热情、奔放、富于朝气的思想情绪。如电视片《岷江行》插曲《岷江行》。节拍的表现面较宽,有时作曲家还用这种节拍类型表现庄严、颂扬和忧郁、深沉的思想感情。如电影《神圣的使命》插曲“心上人啊!快给我力量”的音乐都是运用节拍创作而成的。
节拍,由于用八分音符作为单位拍,和拍相比,拍的特点更加轻快、活泼、跳跃,节奏更加明快,旋律更加流畅,更适合于表达欢快、热烈、奔放、朝气蓬勃的思想感情。如电影《见面礼》插曲《要让生活更加娇美》等。
拍。在一小节中含有两个强拍(强拍和次强拍)和两个弱拍。音乐的强弱变化比单节拍复杂,旋律曲调更加迂回、婉转。适合表现深情、宽广、含蓄、委婉、柔美的思想感。这类影视歌曲也很多,不再列举。
根据歌曲思想感情表现的需要,混合节拍和变化节拍也经常运用于影视歌曲音乐创作之中,这种特殊的节拍以及不同节拍的交换运用,不但为音乐风格的特色奠定了基础,而且对歌曲思想感情的表现也起着特殊的作用。如电影《少林寺》插曲《牧羊曲》等。
二、节奏的运用和表现
节奏是指组织起来的音的长短关系。它是曲调的骨骼,是音乐的灵魂。生活中,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节奏的。用音乐术语来说,就是有强有弱,有长有短,有快有慢。节奏和旋律是构成影视歌曲中音乐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在影视歌曲中,不同音乐节奏的运用,对于不同思想感情的表现和不同音乐风格的构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如电影《海外赤子》插曲《我爱你,中国》头一句的音乐在语言自然节奏的基础上加以扩展,形成了宽广、舒展、气魄宏大的音乐旋律,充分体现了我们祖国的伟大和辽阔。表达了广大人民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在歌曲音乐的艺术表现和思想感情的表达中,节奏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在表现激愤、刚健的思想感情时,对于一些特殊节奏的运用。效果更加明显。如电影《漩涡里的歌》插曲《船工号子》。
三、速度的运用和表现
在影视歌曲的艺术表现中,对音乐速度的掌握和表现,是准确表达作品的重要环节。不同思想感情和音乐风格的声乐作品,都要求用特定的速度去表现。在同一首歌曲中,不同情感的变化和表达,也需要运用不同的音乐速度加以配合。
一般地说,表现激动、兴奋、欢乐、活泼的情绪,是与快速度相配合的:抒情的往往和适中的速度相配合:而颂扬的、深情的、沉痛的、回忆的等则多与慢速度相配合。
对于多段体结构的歌曲,根据感情和风格的需要,也应在速度的变化上有所处理。以使音乐和思想感情的表现呈现多层次,以丰富音乐效果,加强思想感情和意境的表现深度。加电影《漩涡里的歌》曲《船工号子》等。
四、力度的运用和表现
力度是指歌唱中声音的强弱程度。声音力度的强或弱和声乐作品的思想内容与感情、意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也与影视作品情节发展有关系。如电影《海外赤子》插曲《思乡曲》用弱的声音演唱,来表达思念、回归家乡的情绪。庄严的、热情的、颂扬的和具有战斗性的歌曲却总需要用强的声音来演唱。而悲伤的、悲愤的、欢快的抒情歌曲和叙事歌曲,由于内容、情感的变化和转折以及艺术处理的需要,则多强调声音力度的变化和对比。
五、音乐跳连的运用和表现
音乐的跳连,指的是音乐的跳动和连贯。它们是音乐的两种不同的风格和特点,并具有不同的艺术表现力。跳动的音乐风格,具有一种跳、顿的感觉,音乐富于弹性和力度。这种风格的音乐,多表现熱情、欢快、明朗、活泼的思想情绪。连贯的音乐风格,音乐旋律圆滑、婉转、流畅、连贯,多用于表现深情、内在的抒情歌曲。跳动和连贯这两种不同的音乐风格有时在歌曲中交替使用,更增加了音乐的艺术表现力。
用跳动的音乐风格表现特定的思想感情的影视歌曲很多。如电影《海之恋》插曲《小船请告诉我》中间部分的跳音表现欢快、自由的情绪。
运用连贯的音乐风格所表现的富于情感的抒情歌曲,音乐旋律婉转、流畅、柔和、优美。如电影《白毛女》插曲“北风吹”。这首柔和、优美的歌曲,音乐连贯、流畅,形象地刻画了天真纯朴的喜儿过年时的喜喜悦心情。
跳跃和连贯,有时会用于同一作品的音乐中,运用对比的艺术手法,深刻揭示歌曲的思想感情和意境。如电影《等到满山红叶时》插曲《满山红叶似彩霞》。
六、装饰音的运用和表现
在影视歌曲中,大都离不开对装饰音的运用。装饰音在音乐中大体有以下几种作用:美化和丰富音乐旋律。装饰音运用于字音上,有时是为了确保语言的纯正和声调的准确。装饰音的运用有时是为了加强语言和语势,突出情感的表现,增强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作品中常用的装饰音有倚音、波音、颤音、滑音等。这些装饰音根据作曲家的意图,在音乐表现中起着不同的作用。如电影《黑三角》插曲《边疆的泉水清又纯》等。
七、不同音区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浅谈琵琶教学中音乐的表现力 篇6
关键词:琵琶,教学,音乐表现力
琵琶是我国传统的民族乐器。它以甜美、圆润、明亮的音色、多变的演奏技巧、丰富的表现手法一直以来深受广大音乐爱好的喜爱, 它有着自己独特的表现方式, 琵琶的左右手的指法多达五六十种, 这在中外乐器中可以说是首屈一指的, 宽广的音域, 多变的音色和多样的演奏手法, 使它的表现力极其丰富。它既能表现活泼流畅明快喜悦和婉转抒情的曲调, 也能表达雄壮激昂铿锵有力的曲调, 可以说琵琶演奏中能集中体现出中华民族音乐气质美和韵味美的艺术特性。
学习琵琶演奏的过程就是感受音乐、领略音乐美的过程要让学生在学习掌握演奏技巧的过程中直接感受音乐、表现音乐无疑是一个最重要的课题。琵琶教学一般是一对一的小课形式教师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循序渐进因材施教。但有时受教学计划、学时等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出现基本练习与音乐表现相互脱离的现象。而只是片面地去追求左手手指的灵活性及其他所谓的一些“辉煌松眼”的技巧, 根本忽视了音乐内容的表现。因此一首优美、内涵丰富的乐曲, 被演奏得如同一杯白开水, 淡而无味。所以器乐教学传授扎实过硬的演奏技术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必须摈弃那种纯技术操作的教学模式, 特别是掌握了一定的演奏技巧之后就要将重点放在这些技术动作上“技术是手段艺术才是目的”的观点。使学生在演奏音乐活动中入情入境、声情交融深刻体验和表现音乐美。
1 将音乐的基本表现要素与培养音乐表现力结合起来。
1.1 抓住并领略音乐的特性是培养音乐表现力的关键
要善于准确理解分析音乐作品, 领悟其内涵, 结合演奏技巧表现乐曲。琵琶的音乐特性可分抒类、悲愤类、欢快类、激情类、热烈类等很多类。在训练时要针对每一类的音乐特性制订出与之相匹配的各种技术技巧。如以抒情为主的《渭水情》表现对三秦故土的怀念, 理解乐意就要对作品进行分析, 掌握表现手法。当乐曲进入优美抒情的慢板部分, 旋律具有民族民间音乐的自然美, 在慢板中运用绰、推、拉等技巧是浓厚本曲的韵味。在快板部分, 琵琶技法采用了扫、弹、挑、与轮指交替运用的传统方法, 将音乐推向了高潮如滔滔渭水一泻千里, 更加体现了游子的思乡之情。
1.2 把握和处理好各种力度与渐感是提高音乐表现力的手段
音乐是音响的艺术是通过声音的大小、强弱、轻重、缓急、和声等等使人的精神受到熏染、、感化内心经受情感的体验进而影响到人的心理活动, 音乐作品中的力度和渐感的处理是提高音乐表现力的重要手段。声音的强弱不是音乐的外部形态它同音乐内容紧密相关。如《十面埋伏》开头几个轮指拂的指法由弱渐强有表现手法仿佛把人们带到了战争场面, 第五段大战小战的绞弦指法, 使人们真切感受到了刀枪碰撞的厮杀场面。力度和渐感是提高音乐表现力中的重要方面。所以, 培养学生对力度和渐感的训练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3 运用和处理好对比是培养音乐表现力的重要原则
对比是表示音乐的手法及体现乐感的重要手段, , 音乐中的喜怒哀乐的表现常常寄寓在轻重缓急的对比中。所以从一开始就得向学生灌输对比的观念。对于基础练习中的强弱快慢和指法上的揉滑等等都要让学生认他们之间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对比的关系。只有认识了这种基本的对比关系, 才能在乐曲的宏观处理上掌握和运用好对比的手法。如:琵琶曲《彝族舞曲》引子部分装饰音的轮指出现由弱渐强、由慢渐快的对比, 一段揉弦的技巧, 仿佛描绘出彝族姑娘载歌载舞的意境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 将音色训练与音乐表现力结合起来
音色的训练成为琵琶音乐表现中常用的手法。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培养学生从在初学技巧时就注意倾听所演奏的声音是否圆润、饱满、流畅的习惯, 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墓本功的训练。音色的训练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即右手的各种指法和左手的按弦。正确的指法要求右手充分地放松。而左手的按弦也要注意按弦的部位、力度、虚实要适中。两者完美结合才能奏出优美动听的音色。
3 将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音乐表现力有机结合起来
3.1 音乐表现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生动形象的但其表现形式却又是难以用语言描绘清楚。
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在平时要多听、多看、多欣赏一些对提高我们的音乐表现力以及丰富音乐想象力都很有帮助的艺术门类如舞蹈、电影等以此不断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逐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使学生在音乐欣赏实践活动中想象力得到发展。
3.2 多欣赏音乐作品为开阔学生的音乐视
野应组织学生或提供学生多听音乐会、等等一些接触音乐的机会, 让学生提高个人综合素养, 可提高学生作品演奏技巧, 更好地表达音乐作品。同时多培养和介绍学生多读关于音乐史方面的书箱, 了解中外文学作品了解作品的时代以及特点了解作曲家生平、背景。有了前期工作的铺垫我们在演奏乐曲时就会在头脑中形成一个较为清晰的主题形象, 并将自己的情感凝聚在演奏之中, 以自己对音乐的理解, 表现出音乐优美的意境揭示塑造音乐艺术形象开展想象空间发展音乐创造力和培养音乐实践梢神。
演奏琵琶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娴熟的演奏技巧只是为琵琶的完美演奏提供技术保证, 只是完成乐曲的音乐表现的技术性基础, 而加强学生音乐表现力的培养才是琵琶教学的最终目的。每一位演奏者只有通过自身勤奋刻苦的训练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用心灵的歌唱去表现乐曲的每一个音符和每一种音乐语气, 塑造出一个不同的音乐形象这才是琵琶教学的真正归宿。
参考文献
[1]王次沼.音乐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
语文教学中音乐的魅力 篇7
关键词:民族民间舞蹈教学,音乐,科学运用
一、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音乐的科学运用
音乐作为独立的艺术门类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 作为民族民间舞蹈灵魂的音乐, 以其优美的旋律、鲜明的节奏、多彩的风格使民族民间舞蹈更加富有律动感。民族民间舞蹈音乐的激发情感功能比其他的音乐形式更为生动。因此, 在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和表演过程中, 选用合适的音乐至关重要。音乐的旋律感、节奏感、力度和音色、结构、特性和气质以及内在冲动, 和音乐运动时对人的情感变化与人体运动的影响, 都对民族民间舞蹈有着极大的启示和引导作用。
1、基本动律教学中音乐的科学运用
音乐在民族民间舞基本动律教学中的运用, 主要用音乐与舞蹈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师从基本动律教学入手, 在以动律学习和音乐节奏相结合的方式下进行。因为基本动律的学习好坏直接关系到动作风格是否准确, 而舞蹈基本动律的形成, 不仅与老师的讲解示范息息相关, 同时也与音乐节奏的提示作用是紧密相联系的。学生在刚接触到某民族舞的学习时, 对其民族舞蹈的特点了解并不是特别的多, 因而不能很好掌握此民族舞蹈的动律特征也是非常常见的问题。因此, 对于一种民族舞蹈的初级教学, 教师除了自身的言传身教外, 对音乐的选择也是非常具有科学性和针对性的, 所选择的音乐节奏特点应该是和舞蹈节奏特点相对应的, 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是依据音乐整体的情绪自然而然流露出来的, 是在音乐的直接影响下形成的。因此, 音乐旋律特征的作用就在于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深化其对舞蹈意境的联想, 加深了他们对舞蹈作品的理解程度, 有利于他们在二度创作上取得更大的成功, 从而改善舞蹈表演在民族民间舞蹈组合训练中的缺乏。因此, 在舞蹈组合练习中, 教师可以尝试以音乐的旋律的特征来启发学生的想象力, 要求他们注意旋律中蕴含的感情氛围, 为自己创造一个特定的舞蹈意境, 同时注意旋律中如同语言式的轻重缓急、声音的高低, 依据旋律的内在张力、起伏、延伸、生发……让他们在舞蹈动作中注意动静、收放、急缓等带有内在感情的处理, 以表现出更加富有感情的形象动作。由此也说明, 音乐旋律的影响作用是比较大的。例如:学习维吾尔族《赛乃姆》和《齐克提曼》等风格性表演组合时, 虽同是一个民族, 但选用的音乐风格是不相同的。赛乃姆一词源于音乐节奏的名称, 其节奏平稳, 适于各种旋律、曲调, 使舞者在乐声中自由起舞, 遂成为最普遍的舞蹈形式。像“扬眉动目”、“晃头移颈”、“打指”、“拍掌”以及快速的动态中嘎然而止等, 都是赛乃姆的典型动作, 其舞蹈风格明快、活泼、深情、优美, 表现了维吾尔族人民风趣乐观的精神面貌。因此, 在练习赛乃姆组合时, 选取的音乐应该是曲调优美、深情、节奏鲜明的。如, 《赛乃姆舞曲 (一) 》, 2/4的节拍, 优美的旋律和独特的切分节奏既能调动学生的舞蹈性, 又能让他们较好的把握住舞蹈的动作节奏, 将赛乃姆的舞蹈风格表现的淋漓尽致。这样, 根据教师组合训练目的和组合的舞蹈风格而选择的音乐, 正是音乐科学运用的体现。又如, 维族齐克提曼组合风格朴实、自如和粗犷, 动律和动态特征主要强调压颤、横晃和滑冲、两步一跺等, 比较淳朴和自然。压颤动律每一步膝部由一个大颤动接一个小颤动组成, 颤动时平稳有力, 且平稳中带有内含起伏, 使步法形成平稳沉浮的动感特点, 而滑冲是由脚沿着地面往前滑动, 重心随之往前冲而得名。舞蹈的舞姿强调柔美和含蓄, 风格上, 注重提拔、沉稳和粗犷, 要求沉稳和粗犷中带有诙谐幽默的情趣, 压颤动作时注意挺拔的姿态, 即要做到挺而不僵、颤而不窜。在组合的练习过程中, 则应选取像《多郎齐克提曼节奏曲 (一) 》、《多郎齐克提曼节奏曲 (二) 》这样节奏为6/8拍, 且曲调含蓄、柔美动听的音乐。结合音乐, 能让学生更加体会到舞蹈风格中的沉稳和挺拔, 使得舞蹈动作更加的自然和大气, 充满内在张力, 也让他们更容易找到自己的舞蹈气场, 从而达到准确把握组合风格的训练目的。
2、营造舞蹈意境, 情感表达训练中音乐的科学运用
舞蹈的音乐之美有助于舞蹈意境的展现。舞蹈中的音乐既可成为舞者吐露情思的主线, 又可感染观众共同投入到舞蹈表现的意境之中, 令人心驰神往、遐想万千, 尤其能够充分表达那些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微妙情感, 恰到好处才能达到完美的效果。所以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为学生营造一种音乐氛围, 因为情感首先是要感受, 之后才能够表现。而音乐就能够恰到好处的激发出人们对美好的憧憬、对生活的感动、对生命的感悟等等各种各样的感受。舞蹈本身是离不开音乐的, 教学中应重视音乐的配合, 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 同时促使学生体会不同的情感, 把舞蹈推向更高的层次。以蒙古舞为例,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蒙古舞, 应该培养学生跳“心灵之舞”, 所谓“心灵之舞”就是以内心情感去带动外表的动作, 也可称其为“以意带形”。教师应该取其适当的音乐素材, 让同学们有可以想象的空间, 为舞蹈教学打下良好基础。众所周知蒙古民族长期生活在草原上, 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广袤的内蒙古草原, 有着天然雕饰的雄浑之美、壮阔之美, 这蓝天绿野是世代蒙古人生存的空间, 天和地是他们的胸怀, 白云和乳汁净化了他们的心田。在这“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的蒙古草原, 无疑是令人遐思神往、情牵意绕的。当学习蒙族的揉臂训练组合时 , 因需要训练学生掌握手臂的柔韧性、延伸感和内在张力, 所以, 教师通过配合音乐《母亲》、《嘎达梅林》那悠长、柔美而又深远的旋律, 可以让学生真实感受大草原的气息, 从而使得舞蹈动作充满情感, 特别是到了乐曲高潮时, 那种怡然自得的情感, 不但丰富了舞者的面部表情, 还使得学生将组合表现的更加大气、深远。学生情不自禁把对音乐的感情转化到舞蹈动作上来, 这样也达到了教学的目的。又如, 在学习蒙族的筷子舞组合时, 配上音乐《筷子舞曲》, 那欢快的节奏和悠扬的琴声, 能让学生很容易联想到大草原上奔驰的骏马, 如果把这样的想象放到舞蹈动作中去, 就能让整个舞蹈充满激情, 也能让训练组合更富有表现力。
所以,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非常注重培养学生利用音乐旋律的特点, 通过发挥自身的联想, 使自己融入到音乐之中, 甚至可以把自己就想象在某个特定的舞蹈意境中, 虽然这是舞者自己编造的意境, 但是仿佛身临其境一般, 非常的真实。只有这样富有真实的想象, 才能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 从而让其表演的更加真实、细腻、感人。也是因为这样, 才能让观众感受到表演者的真实感情, 从而被感动, 甚至和他们一起融入整个艺术作品。
二、结语
从古书中就有记载“击石拊石, 百兽率舞”, 这是描述当时人们边跳边击石奏乐舞蹈的记载。到今天为止, 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与音乐伴奏之间关系密切、相互影响。由于在伴奏中运用了极富民族特点和地域特色的乐器、民间音乐, 使得舞者在节奏鲜明的伴奏中产生了情感的共鸣。从而在音乐抽象的感情世界中提炼舞蹈人体表现的具象, 将音乐所赋予自己的生命活力和心灵的絮语融进肢体流动的每一个瞬间, 更深刻的加强了舞蹈的感情色彩, 展现舞蹈的内涵, 使舞蹈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社会中音乐的风格 篇8
一、风格的概念
风格可以被定义为是一件艺术品所呈现出来的特质。我们时常根据国籍来界定风格, 如:我们经常会提及法国风格、意大利风格或者德国风格;我们也会根据整体的文化来界定风格, 正如我们会将某种西方音乐风格与某种中国、印度或其他地域的音乐风格进行比较。
是什么让一件音乐作品听起来跟另一件不一样呢?对音乐元素的个性化处理是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已经熟悉, 西方音乐中大部分是建立在和声系统中的主调音乐, 而其他文化体系中的音乐, 因为它们基于完全不同的音乐系统, 其中很多甚至毫无和声概念, 所以在西方的“耳朵”里, 这些音乐显得很“外国化”甚至“不着调”。八度的分割方式和音阶的组成形式各异是音乐语言不同的一个很重要方面, 而基本形式的相似, 如再现、对比与变奏, 又让不同的音乐文化间有些靠近。总之, 每种风格都是通过音高、时值、音色和表达等要素来创造出一种具有文化自我认同的声音。
二、历史上的音乐风格
随着时代的更替艺术也在发生变化, 而且每个历史时期都有代表它本身特质的艺术风格。我们用历史的眼光看某个特定的时期, 不管那些美术家、文学家、作曲家在艺术个性和观点上表现出多大的不同, 他们的作品总能在一些特质上表现出共性。因此, 不管是音乐、诗歌、绘画还是雕塑、建筑, 我们都能立刻判断出它们是属于中世纪风格, 还是文艺复兴时期风格, 亦或是十八、十九世纪风格。特定时期的艺术风格, 完全就是该时期的艺术家们用来反映他们生活环境中的艺术、政治、经济、宗教和哲学思潮的艺术语言。我们发现, 风格史中的知识能帮助我们将一部音乐作品置身于它创作时的时代、环境中去研究。
风格的时代划分往往是不明确的, 不能说到某一刻, 这一风格时代结束而另一风格时代开始。每一个时代都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进入下一时代的, 而风格变换时间和标志的设定只是为了叙述的方便。
三、不同文化中音乐所扮演的角色
音乐促进了我们的许多活动, 包括:工作、信仰仪式甚至是战争。正如我们早已认识到的一样, 音乐能协调群体性的工作。这种类型的音乐, 特别是歌曲, 往往具有较强的节奏感, 歌词和旋律也与活动显得非常贴切。劳动歌曲大多采用应答式的演唱形式——一位领唱者先即兴唱一句旋律, 而众人作节奏性的应答。举个例子, 布鲁斯和灵歌是被奴隶从西非带到美国的缘起于田间即兴吟唱的一种音乐。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 一位曾经的奴隶在他的自传《我的奴役与自由》中说道:“奴隶们通常像渴望劳动一样渴望歌唱。”在获得自由后, 这种在劳动中歌唱的传统在诸如跨大陆铁路建设等工程性的劳动中被保留了下来。你可能记得在2001年获奖电影《霹雳高手》开场时的那首由詹姆斯·凯特与囚犯在为路面清扫石块时唱的具有标志性的劳动歌曲《Po’Lazrus》。
大多数摇篮曲是用方言来演唱的。其中许多通过衬词或者无意义的音节, 用一种渐弱的爱怜的词语唱给小孩听。比如一首来自美国新墨西哥洲用祖尼语唱的一首《摇篮曲》中就用了:“小宝贝、小乖乖、小兔兔”等称呼。世界上各个民族的“摇篮曲”在音乐上拥有一些共性, 如:重复、缓慢的速度、柔和的律动。在西方许多传统的摇篮曲中, 为了模仿摇晃的律动, 采用了三拍子或者六拍子。其中的一个经典的例子是由浪漫派作曲家勃拉姆斯为人声和钢琴创作的艺术歌曲《摇篮曲》, 不过, 因为被口头传唱至今, 它已经进入传统音乐的范畴了。
在宗教中运用的音乐有许多形式, 但不管是被演唱、演奏或者伴奏舞蹈, 它们都是仪式或者纪念活动的组成部分。我们知道, 赞美诗的演唱和罗马的弥撒仪式一起绵延流传了数百年, 而世界上的其他文化中也存在着许多具有特色的宗教合唱形式。今天, 美国的宗教音乐就如传统的新教赞美诗一样种类繁多, 如, 《上帝, 我们的依靠》, 《惊人的魅力》——一首从黑人福音诗中翻译过来的歌曲, 还有一些麦克·W·史密斯创作的当代的基督教歌曲。
自古以来, 号角 (后来是小号) 和鼓经常与战争联系在一起。音乐作为一种发号施令的工具, 被用来提醒行军时的作息时间 (起床号就是其中之一) 和鼓舞军队的士气。那些给士兵伴奏的军乐队似乎是源于印度和中东。风笛, 一种在世界上许多文化中都能见到的广受欢迎的民族乐器, 从十六世纪开始就一直鼓舞着苏格兰和爱尔兰的战斗。在美国, 吹着横笛敲着鼓的军队经历了独立战争到国内战争时期的诸多战役。
除一些特定的观众外, 我们听音乐许多时候是为了娱乐。在音乐厅里厅了交响乐和艺术歌曲, 我们也希望去夜总会听听爵士和蓝调;乌干达的仪式鼓乐队经常与君王组成皇家乐队进行演出;日本的艺妓们也在茶馆里演唱着他们的传统歌曲。
摘要:不同民族都在自己特有的历史长河中孕育出了不同的文化, 音乐作为其中的一个表现, 呈现出了它所属文化的特质。伴奏, 它能统一工人的动作节奏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它还能通过舞蹈和音乐给人以娱乐。对某一文化的社会性认识也跟音乐的体裁和风格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如欧洲古典时期的传统一在“西方音乐中心论”已然日趋衰落的今天, 了解世界各民族音乐的风格与功能, 并与西方音乐形成比较将是非常必要。本文试图用一种平等的视角介绍音乐在不同社会中的风格和功能。
关键词:音乐,风格,功能
参考文献
[1]杜亚雄.世界音乐地图[M].安徽:安徽文艺出版社, 2009.
[2]杜亚雄, 陈景娥.外国民族音乐[M].浙江:西冷印社出版社, 2009.
服装表演中音乐的作用 篇9
音乐是服装表演中重要的组成元素,离开音乐的服装表演是没有灵魂的躯壳。音乐,作为一种独具特色的艺术,它通过音符的组合跳跃形成各种各样的声音,声音所带来的听觉效果比服装展示的视觉效果更能直达人的内心。
声音能让我们感知世界,音乐能让世界更加美好。音乐包含了演唱者的感情,通过唱歌能使人们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像我国少数民族,男女之间相互对唱情歌来表达情意,印度等其他地区由于语言不通也常用音乐来交流感情。音乐不仅是声音艺术,也是背景艺术[1]。音乐的音响效果能塑造环境场景,把人们的想象力,感受力限制在音乐所营造的氛围中,在这个环境下去欣赏服装能更加理解服装设计师设计这一系列服饰的主题思想。
因此,通过环境氛围的营造,音乐能引导观众的欣赏方向。例如,Michael Jackson的《Thriller》(图1),歌曲一开始在没有音乐的伴奏下出现了开门的咯吱声,清晰的走路声、打雷声和狼叫声,恐怖的气氛一下子就揪住了听众的心脏,脑海中已形成了对刚才出现声音的画面,这时突然出现快节奏的旋律,加上歌词里dark,moon light,close,scream,blood等词的出现,能让我们想象在一个夜晚,恐怖紧张的环境下所发生的事情。当然,这种音乐不可能拿来充当服装表演的配乐,这个例子只是说明了音乐给人的感受而已。
服装表演音乐通过节奏、旋律把观众带到了一个特殊的环境里,人们在这个环境下能更好地欣赏服装,品味服装。
2 服装表演中音乐的作用
2.1 音乐效果感染人
音乐所抒发的情感,能感染人的情绪,让欣赏者与设计者产生共鸣[2]。同时,音乐所带来的效果是不分国家与民族的,无论国际的大舞台上设计师为服装表演选择哪个国家的音乐,我们都能从音乐的旋律中感受音乐的情感。在音乐营造的氛围中,表演通过音乐的强化使其更具感情色彩;音乐能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服装。人们从音乐中跳动的音符感受音乐,低沉的音符使环境显得更加悲伤,逐渐增强的音符能制造紧张的气氛,欢快的音符使氛围更加活跃。
在音乐的环境下,欣赏者的情绪被旋律感染,而音乐利用它的特性能渗入到欣赏者的内心。欣赏者通过把音乐中表达的感情与自己的感情相融合,能更好地去欣赏服装。再者,音乐的环境与服装的主题风格是相符合的,音乐营造的氛围把观众的思想限制在音乐的环境中,观众能更好地理解服装的风格。音乐的效果不仅能感染观众也能感染模特,模特通过音乐能更好地把握表演的节奏。总的来说,音乐通过旋律、节奏等所营造的环境氛围聚集了人们的情感,使服装设计者更好地展现主题,使欣赏者更好地理解设计师的意图。
2.2 音乐能诠释服装表演的主题
一首音乐基本上都是由开始一高潮—结尾构成的,服装表演的主题大多也是由这三方面构成。一场服装表演可能由一个系列或几个系列组成,有时一个系列采用一首音乐,有时整场表演采用一首音乐。不管一场表演采用几首音乐,音乐的风格都是与服装主题相符,并且通过音乐塑造的环境氛围来突出表演的主题。在服装表演中,一场表演有多个系列的服装,可以根据服装风格的转变来改变音乐的旋律。例如在一场服装表演中,音乐刚开始可以强烈些,动感的节奏把观众带入到表演主题中;到中间部分时可以转换成轻柔的曲调以衬托服饰的主题,把表演推向高潮;最后可以用委婉雅致的音乐来收尾。同时音乐也可以用清新柔美的曲调开场,中间加以活泼动感的音乐元素,结尾再回归细腻煽情的氛围。音乐通过不同的旋律曲调可以营造不同的环境氛围,在这个环境下展示的服装与没有音乐背景展示的服装效果是截然不同的。服装通过音乐营造的听觉感受使服装的视觉效果更加鲜明,同时也使服装的主题得到强化。
音乐所营造的环境能突出表演的主题,采用与表演主题风格相同的音乐能更好地理解服装的风格,音乐对服装风格的塑造起到重要的作用。我们能从音乐中体会到设计师想要表达的思想,一套青花瓷旗袍刺绣主题的服装秀可以采用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例如:周杰伦的《青花瓷》(图2),歌曲采用拟人的手法细致描写了青花瓷的外观,歌曲的主题是诉说作曲者对青花瓷的喜爱与赞美,采用这种风格的音乐能使欣赏者更好地理解服装设计的主题,通过优美的音乐旋律能激起欣赏者无限的遐想。因此,服装的主题需要音乐的衬托与渲染,通过音乐能更好地表达设计师的意图,从而诠释服装表演的主题。
2.3 音乐与模特产生共鸣
服装表演是通过模特在舞台上动态静态的展示来呈现服装的韵味,模特演出的品质直接影响表演的效果。模特的表现力受自身情感的的影响,而模特情感的来源主要是音乐带来的听觉感受。为了使表演具有更好的演出效果,服装表演对模特的要求已不仅仅只是有较好的身材比例,漂亮的面孔,扎实的台步,还要模特有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掌握表演中音乐的节奏。
模特的表演直接影响演出的效果,音乐对模特的表演有着关键性的作用。音乐可以引导模特的走台方式;音乐可以使模特与服装融为一体;音乐可以营造氛围使模特投入到音乐中。通常音乐中所展现的情感就是模特的情感,通过音乐的感染力使模特感觉仿佛置身在音乐营造的环境中。模特通过音乐能增强对服装风格的理解,在音乐的效果下更能展现服装的特色。通常在表演前,模特都会先听为服装选配的音乐,用手打节拍或用脚根据音乐的旋律、节奏点节拍练走。在表演时,模特也会使自己每一个定台,造型,转身都融入在音乐的节奏里。例如:在一场唯美的婚纱时装秀中,现场设计成浪漫的结婚场景,到处充满着幸福的氛围。此时采用一首甜美动听的情歌,节奏缓慢,旋律抒情,再加上舞台灯光等方面的配合,模特穿着婚纱缓缓走出来。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下,模特能根据音乐的场景把自己想象成新娘,台步缓慢优雅、动作美丽高贵,使自己完全地融合到音乐的氛围中。
3 结语
音乐之所以能这么完美地融合到服装表演中,部分的原因是它们都表达了相似的感情。音乐中包含了音乐创作者抒发的情感,通过旋律、节奏和歌词等方面的渲染,展现出或喜悦、或悲伤、或平淡、或恐怖的心理感情,服装中包含了设计师的创作灵感与主题思想,通过不同的色彩、风格和面料来展现设计师的理念。虽然音乐与服装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艺术,但音乐所展现的听觉美与服装所展现的视觉美都是美的艺术。
音乐是服装表演中重要的元素,是不可替代的一部分。音乐的加入,使服装表演的艺术魅力更加多元化,使服装表演的效果更加震撼人心。音乐给人带来了无数想象的空间,它独特的表现方式营造了各种各样的环境艺术,不仅传达了设计师的构思,诠释了服装的主题也引起了欣赏者与模特的共鸣。
音乐把服装、表演和模特紧紧地联系在一起,音乐使服装的主题更加鲜明,使表演的内容更加生动,使模特的展示更加完美。音乐以其巨大的魅力影响着服装表演的效果,音乐的感情色彩增强了服装的视觉体验,音乐的主题情感渲染了服装的风格特色,音乐所带来的听觉体验与服装所展现的视觉效果共同构成了一场震撼人心的视听盛宴。
摘要:在服装表演中,从音乐的出现、运用、融合到音乐与服装表演是不可分割的,音乐以其独特的魅力为服装表演营造了各具特色的环境氛围。服装表演中所采用的音乐是根据服装设计师的设计主题和服装编导所需的现场氛围来选择或创作的音乐。音乐把服装艺术和表演艺术完美地结合起来,使观众能理解设计师的设计理念,从而欣赏服装中的艺术美。因此,音乐是联系设计师和观众之间的纽带。
关键词:服装,表演,音乐
参考文献
[1]周慧.基于“且艮装风格”角度的服装表演背景音乐的选取探究[J].北方音乐,2014,(13):66.
舞蹈创作中音乐的作用及关系分析 篇10
关键词:舞蹈创作,音乐,作用与关系
一个完整的舞蹈不能缺少相配的音乐。在舞蹈创作中, 音乐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从古至今,二者都紧密相连。人们借助舞蹈和音乐来表达内心情感,舞蹈借助于肢体语言, 音乐借助于音符音调,两者互相配合,更加震撼人心。在舞蹈创作时,要重视音乐,用好音乐,让舞蹈更具表现力和生命力。
一、舞蹈与音乐的关系
(一)舞蹈与音乐都是一门艺术,二者具有相同的特质
舞蹈是一种人体动作的艺术,而音乐是反映人类现实生活情感的一种艺术。舞蹈要借助于音乐,舞蹈和音乐都是传情达意的艺术,人们可以借助于音乐和舞蹈来表达抒发各种情感,特别是音乐,它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凝练性,通过听觉直接抒情,直观地表达出人的喜、怒、哀、乐,在这一点上,舞蹈的表现方式会更形象化、意向化和抽象化。其次, 音乐和舞蹈都具有一定的节奏,它们都要通过一定的节拍来完成。节拍是音乐和舞蹈的纽带,节拍的变化推动着音乐的情感变化和舞蹈动作的发展。在舞蹈创作中舞蹈动作结合音乐节拍而变化,更能够展示出故事和人物要传达的情感。
(二)舞蹈创作中音乐必然存在,音乐是舞蹈的灵魂
音乐可以作为一种单独的艺术脱离舞蹈而存在,但是舞蹈是无法离开音乐的,如果没有音乐的配合,不仅在艺术效果上会大打折扣,而且也会难以把握节奏,在舞蹈表演中, 即使没有了音乐,也会借助相关乐器来传情或者掌控节奏。一个想给人留下深刻、难忘印象的舞蹈作品,除了有鲜明而突出的主题、别具特色的风格、生动而又形象的表演外,必然离不开优美、和谐的符合舞蹈特色的音乐伴奏。例如在跳街舞时,如果没有摇滚风格的音乐伴奏,整个舞蹈的感染力和活力都会逊色不少,也会让人感觉缺乏节奏感。再如西方的芭蕾舞,音乐更是舞蹈的灵魂,如果缺少了音乐,整个舞蹈也就黯然失色。音乐给了舞蹈生命力和活力,音乐是舞蹈的灵魂。
(三)音乐与舞蹈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一直以来,舞蹈和音乐相互伴随而发展。早在原始社会, 人们进行狩猎和祭祀活动时,就有原始的舞蹈和音乐出现, 人们通过舞蹈和音乐的手段来表达自己的祈求和愿望。到了夏商周时代,音乐舞蹈的应用范围逐渐广泛起来,人们也借助音乐舞蹈来歌颂自然。进入封建社会后,宫廷舞蹈音乐有了较大的发展,尤其是到了唐代,中国的古代宫廷舞发展到了顶峰。一直到现在,舞蹈都是伴随着音乐发展的,舞蹈的创作与音乐密不可分。舞蹈能用肢体语言传达音乐情感,音乐则能增强舞蹈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二者互相促进,相辅相成,带给人们视觉和听觉的双重享受。
二、音乐在舞蹈创作中的作用
( 一)音乐激发创作灵感
在创作舞蹈时,往往需要借助音乐来烘托情感,表现舞蹈情节。音乐作为舞蹈创作的重要环节,在舞蹈创作时选择音乐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日常的生活中有了创作灵感,另一种就是在欣赏某首音乐时,音乐对内心产生了触动, 激发了创作灵感。
(二)音乐决定舞蹈风格
舞蹈的种类多样,不同的舞蹈类型所包含的艺术特性和舞蹈风格并不相同。在创作舞蹈时,音乐的选择在舞蹈的设计和构思中起了很大的作用。音乐的风格决定了舞蹈的风格,音乐节奏的变化也就决定着舞蹈动作的变化。
(三)音乐体现舞蹈情感
音乐不仅能够激发创作灵感,影响舞蹈风格和动作,还能体现舞蹈的情感。舞蹈是通过肢体动作来传达思想情感的,而音乐则是通过旋律来表达,也就显得更为直接明白。在舞蹈表演时,将动作和音乐结合起来,能更好地传达出作者要表达的情感。例如在跳孔雀舞时,经常用到的音乐是《月光下的风尾竹》,当风笛的声音响起时,人们仿佛真的看见了一只骄傲而又美丽的孔雀在柔和的月色中,缓缓展开自己华丽的尾巴,优雅而又耀眼。音乐为舞蹈营造了一种意境, 让舞蹈的情感在这种意境中更好地传达出来,强化了舞蹈的表现力。
(四)音乐能够加强对舞蹈节奏的掌握
【语文教学中音乐的魅力】推荐阅读:
语文教学魅力09-14
提升语文教学的魅力11-23
语文教学中阅读的魅力11-08
激趣教学点燃魅力语文论文05-10
女中音声乐教学研究07-30
新学期初中音乐教学心得体会12-06
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使语文教学再现鲜活魅力05-22
2021年初中音乐教学个人心得体会文本06-12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中音乐课程有效教学策略06-10
语文的魅力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