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习魅力论文(精选12篇)
语文学习魅力论文 篇1
摘要:为了让语文学习变得更具魅力, 教师应该注重策略的实施, 让学生能够更加自主地学习, 激发学习的兴趣。同时, 教师应该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 回到儿童实践活动中, 在开放的、动态的、实践的土壤中, 帮助儿童构筑自己感兴趣并为之全身心投入的思维场、情感场、学习场, 让儿童的学习翅膀翕然张扬、自由飞翔。文章探究了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使语文学习更具魅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多媒体技术,实践活动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 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用于现代小学语文教学。为了让学生能够对语文学习充满兴趣, 让语文课堂变得生机勃勃、丰富多彩, 教师应该采取有效的策略来改善教学。小学语文教学是对学生语言组织和运用能力进行培养的基础学科, 也是非常重要的学科, 但是由于教学形式单一枯燥, 使得大多数学生对于语文学习提不起兴趣。为了让语文学习变得更具魅力, 应该注重策略的实施, 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让学生能够更加自主、高效地学习。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不仅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 而且能够以其丰富的内容表达形式吸引学生注意力, 激发学习兴趣。为了让语文教学变得生动活跃,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 展示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的教学内容, 从多个感官角度来刺激学生, 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带来的乐趣。这样的教学形式相比之前的“黑板+粉笔”的时代要有趣得多, 并且在上课之前教师就可以准备好相关的电子课件, 可以将一些有趣的内容插入到课件当中, 起到吸引学生的作用。对于一些重点或是难点的教学内容, 可以通过改变字体或者是以特殊效果的形式呈现出来, 让学生能够一目了然, 在较难理解的地方还可以加入图片或者是文字解释, 让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对于小学生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学习的内容要有趣, 这样才能够调动其参与积极性。
比如, 在学习《雪地里的小画家》这一课时, 教师可以先通过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一些图片, 在雪白的雪地上有一些梅花状的图案, 并且弯弯曲曲地呈现出两排。学生肯定会被这样的情景所吸引, 想要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形成的。这时教师可以告诉学生这是一个“小画家”在不经意间画出的漂亮的图画, 学生听了介绍更是急切地想要知道这个“小画家”到底是谁, 于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开始了新课程的学习, 并完全融入到课堂学习中去, 激发了学习兴趣。
二、丰富教学形式, 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
新课程改革提出教学的主体应该是学生, 教师只是起到教学引导的作用, 在课堂学习中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 这样才能够提高课堂效率。传统单一的教学形式对于学生已经没有吸引力了, 固定的教学模式甚至会让学生产生厌烦的情绪, 因此教师需要探索和开发全新的教学形式, 以丰富新颖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 让学生通过参与课堂来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教师可以将游戏与语文教学结合在一起, 游戏对于小学生来说有着很强的吸引力, 能够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游戏能够给学生来带很大的乐趣, 同时在娱乐的过程中还能够让学生获得知识, 是一种新颖有效的教学形式。
比如, 教师可以组织“成语接龙”的游戏, 由教师先说出一个成语“生龙活虎”, 接下来下一个学生可以接到“虎背熊腰”, 下一个“腰缠万贯”, 以此类推, 直到一位学生回答不出来, 这个学生就要接受相应的“惩罚”, 惩罚形式可以是表演一个小节目, 这既能够让学生的才艺得到展示又能够让其他的学生欣赏节目, 活跃课堂气氛, 在这样的游戏过程中, 学生处于紧张兴奋的状态, 大脑飞速运转, 搜索自己脑海中的成语知识, 以便能够及时对应。通过这样的游戏, 能够让学生形成较清晰的成语体系, 按照这样的方式进行记忆也能够给学生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使学生在获得快乐的同时, 学到更多的知识。
三、组织实践活动, 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要想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魅力, 首先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这样能够让学生获得很大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实践活动的形式来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 让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来, 通过活动体验来激发学习的兴趣。在此过程中, 教师只是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 在学生遇到困难或是问题的时候及时进行指导和帮助, 适当时应该放手, 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 这样才能够留下深刻的印象, 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比如, 教师可以开展“我是小老师”的实践活动, 在课堂中挑选出一位学生成为暂时的教师, 转换视觉和角色, 可以在基础复杂的阶段, 让“小老师”发挥作用, 带领学生进行课程的复习, 解决学生存在的疑问。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身潜在能力, 将自己学到的知识全部表现出来, 假想自己真的是老师, 按照自己的方式来讲课、复习, 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能够带领学生巩固知识, 还能够展示学生的能力, 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理解能力等, 提高综合素质。再如, 我在《保护环境爱我家园》这次活动中, 利用双休日带领学生到某河中游地带。这是全市有名的臭水河, 在接近该河还不到一里的地方, 一股刺鼻的气味扑鼻而来, 来到河边, 一条黑水河由南而去, 再观察河两岸的植被的成活、生长状态……旋即, 许多有价值的治污设想油然而生。由此可见, 学生通过多种渠道、多方出击获取大量信息, 获得了丰富而真切的情感体验。而后, 我又组织学生交流各自在多元互动的过程中获得的第一手资料, 进行全面解读、筛选、整理、辩驳、释疑, 促进学生信息加工能力、明辨是非和自我教育能力的不断提升。整个过程中, 教师只是在学生迫切需要时, 才给予适当指点或协调, 这也是课程自主性的需要。
总而言之, 小学语文学习应该是生动活跃的、充满魅力的, 教师需要认真研究这一学科, 注重策略的开发和实施, 选择适合学生的正确的教学方式, 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新颖有趣的教学形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通过策略的实施, 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语文学习带来的快乐, 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马丽霞.浅谈小学语文有效性课堂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 2013 (16) .
[2]曾彩霞.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感染力[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3 (3) .
[3]邓晓玲.持续保持小学语文课堂的吸引力[J].新课程学习:上, 2011 (10) .
[4]薛毅涛.如何提高语文课堂语言的感染力[J].语文天地, 2009 (19) .
语文学习魅力论文 篇2
语文的魅力
高2016级语文组
执笔人:徐明兵
打开语文这扇窗,呈现在眼前的是“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娇媚,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情趣,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的悲壮,是“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的傲骨;是敦煌的绚丽多姿,长城的蜿蜒起伏„„它或博大深沉,或温情似水,涵泳其中,你会不禁地仰慕、沉醉、震撼„„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华夏精神家园,领略其无限的魅力。
一、什么是语文
故事一
有一次,东坡去拜访佛印和尚。路过寺门时,忽见一驴拴在山坡上吃草,心中一喜,欲作对戏弄一下佛印和尚。见到佛印后,东坡有意戏谑道:“秃驴何在?”佛印一听,知道东坡又在出损招作对骂他,略加思考,手指窗外,道:“„„„„„„”。你知道他回答的什么啊?”。答案:“东坡吃草”。
故事二
曾国藩带领他的湘军同太平军打仗,总是打一仗,败一仗,伤亡很大,特别是鄱阳湖一战,自己的老命也险些送掉。皇帝知道了,就下了一道斥责他的圣旨,并且要他把历次的战况据实奏报。曾国藩把历次战役的惨败情况据实写上,并在奏章最后用“臣屡战屡败,请求处分”这样一句话。奏章写好后,他请一位幕友看看。那幕友看了奏章后说:“中堂大人,不能这样写,这样写皇上是要加罪的。”曾国藩就向这位幕友请教该怎样写。幕友沉吟了一会,提起笔来,把“屡战屡败”这个句子改了一下。曾国藩一看,不禁暗暗叫绝。
这一改果然奏效。奏章送上去以后,皇帝觉得曾国藩虽然战败,但忠心可嘉,非但没有拿他问罪,反而赞扬了他。
你知道是怎样改写的吗?答案:将“屡战屡败”改成“屡败屡战”。作品一
语文是李白的诗——浪漫飘逸,想象奇特,带你上天入地,与神仙结伴同游祖国山河; 语文是苏轼的词——豪迈豁达,心鹜八极,带你评古论今,与哲人携手共探人生真谛; 语文是余秋雨的散文——带你带我游历世界,做历史的思考; 语文是马克思长于抒情的信——他赢得了燕妮伟大的爱情。
她可以让诸位男士具有领袖风范——因为你不仅腹有诗书气自华,而且胸怀天下,口吐莲花; 她可以让诸位女生具有明星风范——因为你气质高雅,谈吐不俗,字字珠玑。作品二
当你听到一首动人心魄的歌时,沉浸于歌词所描绘的幽然意境,流连忘返,这就是语文;
当你看到一幅雄浑俊雅的书画后,立即被其所吸引,于是你搜肠刮肚,想尽华美饲藻来赞美它,这就是语文;
当你发表演讲、主持会议,滔滔不绝,引经据典,妙语连珠,别忘了,这也是语文。
语文是什么?语文单从字面上来说,“语”意为“为自己或别人言论”,即口头表达;“文”意为“文字”,即“书面语言”。她是人与人之间重要的交际工具,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征。
语文也是我们高中课程里的一门学科。她具有基础性和重要性。
二、语文的魅力何在?
语文学科的魅力在于语音的抑扬顿挫,文字的象形意会,词语的丰富多彩,话语的妙趣横生。
--朱学坤《语文的魅力 》
1、音趣: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适施氏时时适市视狮。十时,适十狮适市。是时,适施氏适市。氏视是十狮,恃矢势,使是十狮逝世。氏拾是十狮尸,适石室。石室湿,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氏始试食是十狮尸。食时,始识是十狮尸,实十石狮尸。试释是事。
shī——诗
施
狮
湿
尸
shí——石
食
十时
拾
识
实
shǐ——矢
使
始
shì——室 士 氏 嗜 誓 适 市 视 是 恃 势 逝 世 侍 拭 试 释 事
2、字趣:秦观的回环诗——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
(北宋词人)
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
3、词趣:
填 成 语,连 古 诗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杜牧(唐)《山行》
4、句趣:
(一)某人外出做生意,给父母写了这样一封信: “儿的生活好痛苦一点儿也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很多钱”。父母读信后,一个笑一个哭。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参考答案:父亲笑:儿的生活好,痛苦一点儿也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很多钱。母亲哭:儿的生活好痛苦,一点儿也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很多钱。
(二)传说,有个靠酿酒、养猪发家的财主官司缠身,没完没了,很烦恼;儿子又天生愚钝。新年将至,财主请人写了上述贺词,本来是:
“新年好,晦气少,不了官司今年了完了,养猪养成象,老鼠只只死,做酒缸缸好,做醋瓮瓮酸。”
不学无术的儿子把这没有标点的贺词,胡乱断句,最后竟念成了地地道道的“祸词”。于是成了: “新年好晦气,少不了官司,今年了完了,养猪养成象(像)老鼠,只只死,做酒缸缸好做醋,瓮瓮酸!”话音还未落,财主已背过气去„„。
5、篇趣:
描绘爱情的美好:
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再拜陈三愿: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长健,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
——冯廷巳(唐)《长命女》
表达对爱情的忠贞: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汉乐府民歌 《上邪》 表达离愁别绪的浓烈: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李煜(南唐)《相见欢》 语文的魅力在于读和写。当你静下心来,烹一壶清茶,煮一杯咖啡,放一曲悠扬的音乐,打开书卷,书中世界,洋洋大观,尽收眼底,可观宇宙之大,可察品类之盛,可神交于古人,可觅知音于今人,岂不雅哉?岂不乐哉?
写可以畅叙幽情,写可以净化心灵,升华理想,写可以感化同类,启迪世人,写可以展露才华,获得知音,写甚至可以写出百世之典范:“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当自己的文章能为老百姓做点什么的时候,这就是“不朽之盛事”!
三、为什么学语文
1、语文在高考中地位重要
无论高考怎么改革,语文总是稳居榜首,语文的地位只会提高,分值只会增加。
2、语文是学好其它学科必不可少的工具。语文学习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其它学科的学习,关系到教育质量的高低。
3、生活处处有语文,语文处处有生活。
4、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和陶冶自己的情操。(丰富内涵)现当代朦胧诗人舒婷: 你表达了自己,你才获得生命。
四、如何学好语文
一位老者在海边垂钓,已经钓满了一篓的鱼。一个孩子在旁边看了很久。老者准备离开的时候,温和地冲孩子笑笑,送给孩子一条活蹦乱跳的大鱼,可孩子却一口拒绝了。老者很奇怪,问孩子:”那你想要什么呢?“孩子指了指他的鱼竿,说:“我想要你的鱼竿。”你觉得孩子的这个决定聪明吗?如果是你的话,你会选择什么?
其实,选择鱼竿或鱼都不能算是聪明的选择。最聪明的方法,是学会老者钓鱼的方法。
所以,我们说,任何一门课程的学习,不是单单看懂,解题,而是从根本上掌握它的学习方法。这样,才能达到一个事半功倍的效果。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故事:《木匠的房子》
上了年纪的李木匠很想退休了。他告诉老板,他不想再盖房子了,想和他老伴过一种更悠闲的生活。即使他很留恋那份薪酬,但他还是想退休了。老板同意了李木匠的退休要求。退休前,老板请李木匠再好好设计一栋房子,并要求他从头到尾全部做完。木匠很不情愿地答应了。可是,李木匠的心思已不在活儿上了,不仅手艺退步,而且还偷工减活。随着时间推移,房子建好了,但显然,质量是远没有过去造的好。房子完工了,老板将所有员工集合之后诚恳地宣布:“为了感谢李木匠长期以来为咱们公司,非常努力、非常用心地工作,在他退休之时,我们把他自己最后修建的这栋房子赠送给他。”台下一片掌声响起。李木匠内心感到十分震惊:“太丢人了呀„„”这个时候,李木匠后悔得直想猛抽自己几个巴掌。他原本想,我都要退休了,你也不让我轻松,还叫我造房子,那我应付一下好了。可是现在才知道,原来老板是要把这栋房子送给我,早知道我就好好造了。
这个故事说明,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经营自己,为自己当老板。别人表面上看起来是你的老板,实际上不是,而自己才是自己真正的老板。
“现代管理学之父”美国人彼得·德鲁克所言:“每一个都是自己的CEO。” 流行语:我的地盘我做主。
如果你能越早的意识到,那么你就能够越到得到有价值的回报。若不用心,也许到某年某月某日,某人发现自己竟然就像李木匠!
过去,每天你钉一颗钉子,放一面木板,垒一面墙,但往往不想竭心全力。最后,你吃惊地发现,你将不得不住在自己建的差质房子里。
人生就是一项自己做房子的工程,我们今天做事的态度,决定了明天住的房子!
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可得益。
——莎士比亚【英】 信念是鸟,它在黎明仍然黑暗之际,感觉到了光明,唱出了歌。
——泰戈尔【印】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蒲松龄【清】 学习态度=兴趣+信念+毅力(内因)王国维先生治学三境界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立下大志、不懈努力、终获成功。
学好语文的具体方法——“听、说、读、写、思、记”
(一)、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1.认真听课
①课前预习。带着问题听课,效果事半功倍。
②专心听课。注意力高度集中,务必“三到”:眼到、耳到、心到。③认真思考。学懂课堂知识,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④做好笔记。记下老师的板书、老师反复强调之处。这些往往是重点、难点,也是必考之点。尤其要记好各种类型考题的解答方法和技巧。2.善听别人的发现,捕捉有利于自己的信息。
(二)、说——言为心声,不耻下问
1.上课时多参与讨论,主动与同学、老师交流心得。2.课后多请教老师和同学,不懂就问。3.积极参与朗诵、演讲等活动。
4.对电视、新闻、报刊等要积极评论,锻炼自己的鉴赏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1.有声朗读。有利于理解和记忆,可以更好的体会文章的情感,尤其文言文尽可能达到熟读成诵的地步。凡不出声者站读。
2.读课外书。名著、报刊(《读者》、《青年文摘》、《作文通讯》)3.常用工具书。《现代汉语词典》《古汉语常用词词典》。
(四)、写——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1.写一手好字,且注意卷面整洁。练字
2.认真写作业,准备一个错题本,将做错或自己不懂的题目记下。每周五检查。3.整理笔记,将所学的知识分门别类写在笔记本上,日后好复习。4.准备摘抄本,记下精彩的段落语句。每周至少三段或五句。5.写周记随笔。每周一个不少于600字的周记随笔,周一早上交。
(五)、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独立思考,切不可人云亦云。2.学会反思,能够举一反三。
3.务必睡前复思。将一天所学的知识点大致思量一遍,对掌握和未掌握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第二天一早加以弥补。
4.考前考后重视思考。考前想:什么内容还没有掌握到位?考后想:错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经验教训?下次遇到采用什么方法?
(六)、记——记忆是知识的唯一管库人(锡德尼)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观书有感》
1.字音词形成语之义。
2.高考考点之知识点和解题方法技巧。3.文体阅读术语及解题方法技巧。4.诗文名句背诵默写。
5.佳句美文——名人名言、典型事实材料、优美抒情段落(开头结尾)和满分美文等 6.考试作文创作套路。学好语文的基本要点
练好语文基本功,优秀诗人勤记诵。报纸杂志常翻阅,买书看书做书虫。语文笔记贵坚持,课外练笔不放松。生活处处皆学问,他山之石把玉攻。基础知识早复习,课本学习贯始终。
做个“六一居士”:①一手好字、②一口普通话、③一肚子语文知识、④一脑子解题方法、⑤一笔好文章、⑥一颗永远勤奋的心。
策略,让语文学习更具魅力 篇3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不仅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而且能够以其丰富的内容表达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的兴趣。为了让语文教学变得生动活跃,教师应该充分地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的教学内容,从多个感官角度来刺激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带来的乐趣。这样的教学形式相比于之前的“黑板,粉笔”的时代要有趣的多,并且在上课之前教师就可以准备好相关的电子课件,并且可以将一些有趣的内容插入到课件当中,起到吸引学生的作用。对于一些重点或是难点的教学内容,可以通过改变字体或者是特殊效果的形式呈现出来,让学生能够一目了然,在比较难理解的地方还可以加入图片或者是文字解释,让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并且对于学生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学习的内容要有趣,并且能够成功地吸引学生,这样才能够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比如,在学习《蝉》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先通过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一些图片,在自然界中有各种各样的蝉,学生肯定会被这样的情景所吸引,想要知道这些美丽的蝉到底是怎么形成的,这时教师可以告诉学生这是在地下埋葬17年形成的,学生听了介绍更是急切地想要知道,于是在学生好奇心的驱使下开始了新课程的学习,让学生能够完全融入到课堂学习中去,激发学习兴趣。
二、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
新课程改革提出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只起到教学引导的作用,在课堂学习中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这样才能够提高课堂效率。传统单一的教学形式对于学生已经没有吸引力,固定的教学模式甚至会让学生产生厌烦的情绪,因此教师需要探索和开发全新的教学形式,以丰富新颖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让学生通过参与课堂来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教师可以将游戏与语文教学结合在一起,游戏对于学生来说有着很强的吸引力,能够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游戏能够给学生来带很大的乐趣,同时在娱乐的过程中还能够让学生获得知识,不失为一种新颖有效的教学形式。
比如,教师可以组织“成语接龙”的游戏,由教师先说出一个成语“生龙活虎”,接下来下一个学生可以接到“虎背熊腰”,下一个“腰缠万贯”,以此类推,直到答不出来或者是想的时间过长,这个学生就要接受相应的“惩罚”,表演一个小节目来作为惩罚,既能够让学生的才艺得到展示又能够让其他的学生欣赏节目,活跃课堂的气氛,在这样的游戏过程中,学生处于紧张兴奋的状态,大脑飞速地运转,搜索自己脑海中的成语知识,以便能够及时对应。通过这样的游戏,能够让学生形成较清晰的成语体系,按照这样的方式进行记忆也能够给学生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在获得快乐的同时,学生也能学到更多知识。
三、组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要想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魅力,首先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发揮自身的作用能够让学生获得很大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实践活动的形式来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能力,让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来,通过活动体验来激发学习的兴趣,教师只是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在学生遇到困难或是问题的时候及时地进行指导和帮助,适当的时候应该放手,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这样才能够留下深刻的印象,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比如,教师可以开展“我是小老师”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成为小老师,在课堂中挑选出一位学生成为暂时的老师,转换视觉和角色,从学生成为教师,可以在基础复杂的阶段,让“小老师”发挥作用,带领着同学们进行课程的复习,解决学生存在的疑问,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在能力,将自己学到的知识全部表现出来,假想自己真的是教师,按照自己的方式来讲课、复习,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能够带领学生巩固知识,还能够展示学生的能力,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理解能力等,提高综合素质。
总而言之,语文学习应该是生动活跃的,充满了魅力,教师需要认真研究教学方法,注重策略的开发和实施,选择适合学生的正确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新颖有趣的教学形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策略的实施,让学生真正地感受到语文学习带来的快乐,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让出语文真魅力 篇4
叶圣陶说:“教是为了不教。”确实, 作为语文老师的我们不应该教给学生阅读的答案, 而是应该教给他们阅读的方法, 把学生带入阅读的殿堂, 然后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去感悟、去体会。那么我们作为语文老师, 该把什么让给学生呢?该如何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和空间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让一让。
一、让时间, 让学生更多的去思考
40分钟的课堂对于老师来说是多么的宝贵!繁重的教学任务、每堂课要完成的教学目标……这些都让我们成为了一个和时间赛跑的人。很多时候, 一个问题提下去, 就盼着有人快快举手, 解决了就进入下一个环节;很多时候只有那些思维活跃的学生得到了锻炼, 而那些本来就比较缓慢的学生还未等弄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就已经错过了此知识点。其实, 把时间让给学生的实质是把思考的机会让给学生, 把质疑和评价的权力让给学生。孔子说“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而我们却急于启, 急于发, 压缩了学生思考的时间。我们应该试着放慢自己寻找答案的脚步, 试着放松自己那颗焦虑的心, 多一些耐心, 多一些等候, 让学生更深刻地去思考。
语文的教学不像数学、英语那样效果显著, 特别是阅读和作文, 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作为不同的个体在理解上总有先后, 总有快慢, 我们不能一刀切地去要求整齐划一的进度。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种子, 不同的环境给了他们不同的花期, 我们不能看着别人怒放了, 就揠苗助长, 剥夺了其他孩子吸收阳光雨露的机会, 我们应该慢慢地看着他们长大, 陪着他们一起沐浴阳光风雨。
二、让空间, 让学生自由地去表达
所谓的“让空间”, 就是把学生的话语权还给学生。其实每个老师都希望看到学生积极发言、妙语连珠, 但我们所希望的和我们看到的有时候往往相反, 学生的表达往往没有我们大人这样精炼, 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更是有无数的“铺垫”;很多时候, 我们听学生絮絮叨叨说了一通却不知所云, 便急急地打断他的发言, 寻找更为精准的回答, 忘记了去倾听, 忘记了让他完整地说完。更有些学生的回答会走上与老师的预期完全相反的方向, 这时候我们往往会立刻找个学生起来“拨乱反正”, 反而忽视了这是教学上一个很好的契机。
记得在教学《孔雀、八哥和母鸡》这篇阅读课文的时候, 班里最啰嗦的小曹说他最喜欢母鸡, “因为它能活100岁”。瞎扯, 一只母鸡怎么能活100岁, 我心里嘀咕着, 但还是让他往下说。他解释说母鸡会生鸡蛋, 鸡蛋能孵小鸡, 小鸡再变成母鸡, 再生鸡蛋, 这样就能活到100岁了。我想在孩子的心目中, 100是个多大的数呀, 100岁一定很长很长, 于是多给了他一分钟去表达。我终于知道了这100在孩子心中是生命的延续, 他给了我一个美好的回答。只可惜这种机会在我的教学生涯中太少。马老师的课堂则时时处处地让出话语权, 正是这种改变、这种放手, 才使我们听到了那么多精彩纷呈的回答, 彰显了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三、让舞台, 让学生充分地去展示
在马老师的课上, 他把课堂这个舞台留给了学生, 学生自己来板书、自己来教学生字、自己来评价、自己来发掘文本的亮点、自己来感悟两篇描写黄山文章的不同……很多时候, 我们都是手把手地在教学生学习, 不断地重复着相同的环节、相同的模式;殊不知, 我们的学生比我们所认识的更富有智慧, 更具有可塑性;把舞台让给学生, 让他们充分地去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才华, 在展示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并让这种体验激励学生更好的发展, 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我们的课堂不仅仅是知识的学习, 更在于能力的培养;我们的目的不是教会学生一篇课文, 而是让学生学会阅读感悟, 能够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我们不仅要解放学生的“口、眼、嘴”, 还要让学生在思考、操作、动手实践中, 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而这时候, 作为老师, 我们要做的就是倾听, 带着一颗欣赏的心去参与学生的成长, 少一点对学生的干涉, 多一点对自由的倡导;少一点对学生的批评, 多一点对错误的包容;少一点对知识的膜拜, 多一点对能力的赞美;少一点规范和约束, 多一点“放纵”和理解!
语文的教学不是一蹴而就的, 这是一个慢工出细活的学科, 有时候我们付出了很多却收效甚微, 那就需要我们更具有忍耐力和包容力。在教学中, 我们需要更加尊重学生的个体意识, 尊重学生的独立思维, 尊重学生的独特感悟, 把时间、空间、舞台让给学生, 只有这样, 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 真正成为知识和能力的拥有者。
摘要:语文教学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 把时间让给学生, 让学生多一点时间去思考;把空间让给学生, 让学生能够更自由地去思考;把舞台让给学生, 让学生充分地去展示自己的能力;尊重学生的个体意识, 尊重学生的独立思维, 尊重学生的独特感悟, 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 真正成为知识和能力的拥有者。
语文的魅力 篇5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我们高声地诵读声颇富韵律地回荡在语文课堂上。这句孟子的精妙之语,让同学们的眼光中少了些调皮与不驯,而透出一种思考与感悟。儒家深邃的思想境界让我们沉浸,也让我们认识到,语文是有思想的,语文是有灵魂的……语文课上,我们分享着这句儒家经典,我们也分享着一份人生哲学。而这正是我们语文课中的一个特色环节——经典积累。
“下面,请同学们欣赏我搜集的美文——《最幸福的人,不会问人生意义》。”我话音刚落,顿时,讲台下的同学们鸦雀无声,他们充满好奇与期待的求知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到了我这里。也许这是语文课上的.第一次经典积累,也许是这个富有新意的题目引发了大家的兴趣,也许是我们都热爱听故事的缘故吧,我深情的朗诵赢得了同学们专注的眼神,而文章对“幸福”的另类诠释更是换来了同学们频频的点头和赞叹。故事读完了,“刷刷”的书写声骤然响起。大家一丝不苟地、充满热情地记录着故事的梗概。有的同学文思泉涌、海阔天空地畅谈着对文章的感想;有的同学十分认真地摘录着文章的美词美句;有的同学则用简洁而生动的句子概括出了文章的意境。这是语文课上让我们最为心动的美文欣赏环节,那一篇篇的美文不断地激荡起我们智慧的火花,扬起我们对文学浓厚的兴趣,也让我们感受着语文无穷的魅力。它让我们快乐地徜徉在文学艺术的仙境之中,那儿有山青水绿,那儿是云淡风清……
语文课上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知识积累便是古字经典的积累了。通过《说文解字》,让我们了解到了中华汉字的博大精深;由字音字形字义让我们体会到了造字的艺术以及语文的另一种表达形式。如“听”:从耳德,壬(tìng)声。从字形上解释为将说话者当成宝贝,用十足的精神看着对方,并一心一意地用耳去听,多么形象的解释啊!《说文解字》不仅让我们了解了中国文字的历史,也让我们了解了中国文化的历史。
语文课的“经典积累”让我们领略着哲思,品味着美文,探究着汉字。我们的语文课不仅是学习知识的殿堂,它更是积累各方面素养与品质的地方。而“经典积累”也成了我们爱上语文的理由。
语文的魅力 篇6
这样的一位语文老师,也许是我们穷尽一生也无法仰止的;这样的一堂语文课,也许是我们倾尽所有也无法企及的。但是,却可以是我们的追求,可以是我们努力要达到的一个高度。
她的讲座《青春之语文——〈丑小鸭〉解读》让我们领略了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在解读文本时的独特视角和她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的深厚文学底蕴乃至哲学底蕴。她的解读,循着“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从文本中来,到文本中去的方法,循着不走寻常路的执著,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上升到哲学层面、人性层面的解读:
对丑小鸭来说,看到那群美丽的大鸟让他看到了另外一种生命状态是他生命中的重要一刻,那么内心不空虚并为此开悟,生命的所有寄托都放在了“我要飞向他们,请你们弄死我吧”才最终让历尽艰辛的丑小鸭迎来生命中最辉煌的高峰体验的那一刻。
对丑小鸭来说,逃是在“生命”和“尊严”之间做出的选择,是在“生命”和“美”之间做出的选择,是放弃生命选择“美”的逃跑……
其实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每一个人在出生时都是白天鹅,但问题是你的翅膀被谁剪去了……美就是寻找自己,唤醒自己,成就自己,去做自己;没有人可以剪掉我们的翅膀,除非我们自己。
“丑”少一笔就是“王”,而这一笔就是一条逃离的路,不屈服的路。成就自己的“王”,就需要撕开人生的一条缝。
语文的魅力亦是如此!
彼时,我们还带着困惑,带着语文老师尴尬身份的困惑,带着深感于语文教学已走至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惑。此刻,我,我们,如梦初醒,醍醐灌顶。
魅力语文出彩课堂 篇7
关键词:语文课堂,能力,素养,思维,魅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是主阵地,提到语文课堂教学,很多人都说要有魅力才行。魅力是什么?很能吸引人的力量。新华词典上如是解释——显然,这里的魅力是名词,那后面怎么跟了宾语——语文课堂呢?岂不是犯了语法错误?有人会质疑。其实,这里的“魅力”采用了使动的手法,是名词活用为使动,其具体意思是使语文课堂具有吸引人的力量。如此,就应该能看出其明确内涵了。
现实教学中,模模糊糊的“填鸭式”教学似乎还在不少语文课堂上机械地上演着古老的故事,其悲哀的沉重是不言而喻的。那么,如何让语文课焕发生机,充满活力,富有魅力,进而让学生爱上语文呢?
一、彰显生命个性,关注学生自主,着眼能力提高
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抓住了课堂就抓住了牛鼻子。经常思考,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目的是干什么。具体地讲,老师教的目的是什么?学生学的目的是什么?曾经有人很尖锐地批评别人的公开课,说是“游离”文本太远,没有抓住语文的语言要素去深入挖掘,去细致地咬文嚼字,将语文的工具性透彻地落实到位。对文本的关注自然是必要的,而且是应该的,但绝不是评判的全部。文本似乎应该更多的是教育教学的载体——学生学习、教师育人能力提高的载体,应该不是教学的根本目的。学生的发展情况或许更该是课堂施展的主题意义之所在。关注“人本”应该永远比关注“文本”更有价值,更具远瞻性。
课堂是每个参与教学者的课堂。教师需要用“智慧”,需要用心地去勇敢地将语文教育的责任承担起来。教师需要树立正确的课堂教学观,确保教学过程的科学合理。专家说,懒教师出勤学生。当然,此处的“懒”,应该不是“无所事事”的懒,而是刻意地、智慧地懒,应该是让学生充分“行动”起来的“懒”——学生真正动起来了,自主意识非常强烈了,那良好的学习效果和成绩就出来了。
二、浸润浓浓情感,关注文学特质,着力素养提升
上午的第四节课很难上,这许多老师应该都有同感。我这回和学生一起学的是距离学生包括我自己在内比较遥远的《红军长征》。
当我请学生自由找出文中令你最感动的片段时,一名学生找的是小战士向彭德怀汇报战斗英雄——周团长为了不拖累部队,自己爬进了水塘的语段。她读的第一遍不到位,尤其是未能将小战士筋疲力尽时的语气、感情读出来。在本段中省略号的妙处,她也没能感受出来,自己的分析就更是不准确了。而后,我又请了成绩比较理想的学生读、分析,又不行。我又让全班集体朗读,还不行,有的同学甚至还在偷偷笑话别人。仔细想来,之所以如此,无疑是因为学生对文章理解不深刻。于是,我让学生读一遍,分析一次,再读,再分析,再读……当读过九遍之后,当我对学生朗读的效果大加赞赏之后,学生脸上似乎没有往日的激动。后来,我放了电视剧《长征》中一段红军过草地的内容,就出现了这样的一幕—我的天!我看到了一张张泪流满面的脸!那么多双红红的眼睛,连平时调皮的他也……我不忍再看下去了!电视拍得很平实,可我的学生能在这短短几分钟内,能在我的语文课上有如此的表现,有如此的心灵经历,我真是太高兴了……我高兴了,因为他们学习《红军长征》后的感觉有了,情感已逐步融入“长征”了。“长征精神”他们领悟了,文学艺术的感召力和穿透力的影响写在了他们的脸上,我还奢望别的什么呢?
三、蕴含生成创造,关注细节灵动,倾心思维训练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说:“一个无论怎样竭力坚持也不过分的,就是在教育中尽量鼓励个人发展的过程。应该引导儿童自己进行探讨,自己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这里所讲的“引导”“发现”,无疑就是进行设疑点拨:巧妙地设疑,甚至引导他们自己提出问题,再通过点拨,让学生从“学会”走向“会学”。“会学”就是一种能力,是一种很高的素质。在执教《蔚蓝的王国》时,有如下设计:
学生自读课文,提出自己的疑问。先让学生互相提问、答疑,老师再点拨。
1.“并不是风在推动它前进;驾驶他的是我们自己无忧无虑的心灵——我们心中稍一动念,想到哪里去,小船就飘到哪里去,他像是有生命的东西,完全听从我们的使唤。
驾驶小船的不是风而是心灵,这可能吗?你是怎样理解这种现象的?
学生讨论后明确:驾驶小船的不是风而是心灵,随着人的心意前进,人们的心灵在大海上已经完全融合在一起。
2.“周围的一切:天空、海洋、微微飘动的风帆、船尾潺潺的水流——一切都在倾诉着爱情,倾诉着无比幸福的爱情!”
让没有生命的事物来倾诉爱情,而且要连续倾诉两遍,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这里的爱情指什么?
学生讨论后明确:这里用拟人的手法,表现大海的美丽可爱,充满青春的美丽,带给人们无限的幸福和快乐,表达作者对大海的热爱和陶醉。这里的爱情指理想。
最后老师质疑点拨:参考资料上都说“爱情指理想”,怎么这两者有相通的地方?似乎欠妥。难道作者是个爱情疯狂者,把什么都想成了爱情——连理想也不放过?这个“王国”是我们说的大海吗?我觉得就是作者梦里勾勒的自己的王国呀!—在那里有梦中人:我、伙伴、女人;有梦中景:大海、小船、仙岛、花鸟;有梦中情:青春、快乐、爱情、幸福。那里的国王就是作者,他是主宰。那里的世界是蔚蓝色的,是梦幻的,是他心灵的家园……
倡导自主学习,展现语文课程魅力 篇8
一、问题自主探究法的应用
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活动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重要方面。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相信学生,要有意识地给学生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这样的过程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文本的中心思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锻炼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也能让学生在问题探究中确保语文课程的价值得到展现,同时,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例如:在教学《做一个最好的你》时,我选择了问题自主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文本思考下面的问题:(1)为什么有的人在“变漂亮”之后依旧“垂头丧气”呢?(2)罗森塔尔做了一个怎样的实验?为了验证什么?得出了怎样的结论?(3)怎样才能树立信心?……这一问题情境的设计起到两个作用,一是问题的设计能够起到“大纲”的作用,可以减少学生阅读的盲目性,对提高学生阅读质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二是有效的问题探究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中心思想,对突破课堂的重难点,对学生理解本节课的中心思想也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素质教育下的语文教学要创设有效的问题自主探究情境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语文课程魅力的展示做好铺垫。
二、小组自主交流法的应用
小组自主交流法的应用是近年来我们一直倡导的一种教学方法,该方法的最大特点就是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互相交流中掌握知识,这样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语文课堂效率,而且,也有助于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以及互相学习意识的形成,进而,确保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苏武牧羊》时,为了凸显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更为了加强生生之间的交流,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在本节课的授课时,我选择了“小组自主交流法”,首先,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然后,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文本,思考“苏武是一个怎样的人?”之后,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这一开放性的问题进行交流,鼓励学生说一说自己对“苏武”这一人物的印象,比如:有学生说:苏武是一个爱国的人;有学生说:苏武是一个将生死置之度外的人;还有学生说:苏武是一个宁死不屈的人等等,在每个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之后,小组长总结各个组员的观点来对“苏武”这一形象进行总体归纳,同时,也能顺势将爱国主义教育思想渗透其中,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观念。可见,这样的小组自主讨论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理解本节课的重难点,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语文课程价值的实现以及高效语文课堂的实现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三、先学后教法的有效应用
先学后教法是以“学”字开始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该方法最大的亮点就是在课的开始就让学生进行自学。所以,在倡导自主学习方式中应用先学后教法是非常合适的,也是锻炼学生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因此,本文以先学后教法在教学《雨来没有死》为例进行论述,以确保自主课堂顺利实现。
首先,引导学生带着目标进行自主学习,即:理解文本内容,体会雨来的高尚品质;积累文本中的词语,并鼓励学生将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来。如:有学生提出: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还有学生提出:“反复”手法的应用不显得文本累赘吗?等等。
接着,组织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讨论,并完成下面几个练习题:(1)面对敌人,雨来是怎样做的?(2)读完这篇文章你对抗日战争有了哪些了解?……
最后,我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练习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进行了讲解,以帮助学生突破课堂的重难点,同时,也确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顺利实现。
总之,在素质教育思想下,教师要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来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而,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感受语文课程的魅力。
摘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课改下所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也是有效凸显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重要方面。所以,在素质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教师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有意识地给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使学生在主动求知、自主学习中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同时,也能确保学生在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过程中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进而,也为语文课程魅力的展示做好基础性工作。
关键词:素质教育,自主学习,课程魅力,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语文老师的魅力何在 篇9
韩愈在《师说》中谈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明确了语文学科的首要任务是“文以载道”。何为道?一篇文章的精神、主旨、观点、要义也。既如此,一篇文章,就需要我们从某一点入手,抽丝剥茧,深入剖析,抓住语文的特性,把语文课上得活些,上得有趣些,上得掷地有声些。用知识的魅力,用母语的魅力,用文学的魅力,用自身的魅力,把学生拉回来。
首先,语文课需要上得“活”一些。
知识处理要活:语文的知识点多而杂,博而广。如果都要一个面孔去教,恐怕味同嚼蜡,即使学生受得了,教师也会变成机器。灵活处理知识的方法很多,比如,知识需要归类,教师可以画点感性的知识树;还有就像语文特级教师余映潮在《阅读教学50讲》里谈到的:长文可以短教,难文可以浅教,短文可以细教,美文可以美教;记叙文重情感细节,散文配点背景音乐,诗歌来点激情诵读赛,戏剧来点课本剧表演;作文教学来点优秀作品亮点大点播等等。
教学手法要活:在听说读写演上下功夫。会听,要教他们学会倾听;会说,要教他们说得有条理;会读,要教他们读得声情并茂;会写,要教他们写得自然流畅;会演,要教他们演得绘声绘色。要汲百家之长,为我所用。于漪的以情动人,钱梦龙的以导为主,魏书生的管理艺术,无不绽放出奇异的语文教学之花。不同的课型,要有不同的教法和不同的学法。诗歌重在朗读,散文适合配乐,戏剧可以排成课本剧,小说最易从人物形象入手。让学生的手、脑、口、耳并用,有时给他们视觉享受,有时给他们听觉享受,有时让他们充满遥远的遐想,有时让他们满怀憧憬的梦想。语文老师应该是一个多面手,才能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美的熏陶。
课堂气氛要活:课堂气氛是靠教师调动的。教师是一节课的灵魂。这就是为什么需要我们去创设一个活的课堂气氛,带动学生走进你的世界,走进课本的世界,让他们受感染、受熏陶、受感化,进而达到教化的目的。一个学生打瞌睡了,给一个善意理解式的关心和提醒,可能会逗得大家乐开花。一个学生分神了,在下面做小动作,也许你的一个模拟动作,更能让这个学生自己觉得不好意思。
总之,课堂的活动不是让大家拘泥于一种老思维、老教法、老学法,而是要不断地创新,不断地注入新的活力。
其次,语文课需要上得有“趣”些和“阔”些
教师要有点幽默感。我想,大多数学生比较喜欢具有幽默感的老师,因为上这种老师的课会感觉轻松愉悦、不累。幽默是一种润滑剂,具有幽默感的老师很容易化解师生之间的隔阂,学生不会心生畏惧,这对学生接受新知识很有帮助。我们发现,板着脸上课的老师,总会自己生一肚子的气,学生也不大买老师的账。因为这样的老师在处理课堂偶发情况时,大多是埋怨学生,而不是寻找机智的处理机会。本来可以一句话化解的问题,在他那里就上纲上线了。学好教育心理学,其实对老师而言是无比重要的。我们只有了解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才能对症下药,做到有放有收,灵活自如。
寻找知识的趣味点。有时知识的趣味点,更有利于我们的教学。因为学生具有好奇心,老师可以多讲些有关教材上涉及的课外知识。如能古今勾连,中外通吃,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把知识拓展开一些,课上得“阔”些,就再好不过了。如,多讲一些作者传奇的人生,坎坷的经历,教材涉及的历史事件、重要人物,以及天文地理现象和物化等知识,可能学生就是在这种趣味学习中喜欢上老师,进而喜欢上这门功课。这也许就是所谓的“功夫在诗外。”
彰显语文课堂情感魅力 篇10
一、营造学习氛围,点燃智慧的火花
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最重要的。当然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跟任课老师有很大的关系。俗话说:“乐其师而信其道。”当他们喜欢上自己的语文教师时,他们就会喜欢上他的语文课,并能主动接受这位老师所传授的语文知识,他们就会对学习产生兴趣。兴趣是点燃智慧的火花,是学习知识的动力。学生对他所学的东西一旦有了兴趣,就会不知疲倦,越学越爱学,这样的学习才是最有效的。那么学生如何才能乐其师而信其道呢?首先,教师要和学生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应在课内外真诚和蔼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把微笑带进课堂,将欢乐带给学生,做学生们的良师益友,从而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兴趣。另外,教师还要在课堂教学中多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拉近师生间的距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项课堂教学活动,对需要帮助的学生及时提供帮助,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毫无顾忌”地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学习的效果是不言而喻的。例如:在《广玉兰》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在课始用大屏幕出示广玉兰开花的美丽图片,再配上音乐,简述课文内容,为学生创设了浓厚的情感氛围,使学生很快进入了情景,奠定了课堂的基调。
二、创设语言情景,点燃趣味的火花
学习一种语言一定要有语言环境才能学得好。如果你身边的人都说普通话,那你学普通话就会感到轻松、容易,而且进步也很快。如果缺少了这个环境,学习普通话就会感到困难重重,花的时间长而且效果也不明显。学习语文也是如此。创设语言情景可以使儿童的心灵得到滋润,可以使学生的智慧受到激发。这是一种无意识地、欣赏性地、一遍接着一遍地读,让学生通过读,跟着语感和作者一起,再把所体会到的文章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如《十里长街送总理》是一篇感情十分深厚的文章,在教学中我先用沉重悲痛的语调范读课文创设情境,再让学生反复地进行感情朗读,将当时人们悼念总理的无限哀思、肝肠寸断、催人泪下、庄严肃穆的悲壮情景再现出来,学生对周总理的无限崇敬、爱戴和深切怀念之情便油然而生,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
语文是我国的母语,学习语文肯定会缺乏一定的环境,大部分学生学语文仅仅是在课堂上而已,因此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在课堂上多创设情景,积极营造学习语文的氛围。要淡化课堂意识,根据教材内容设计生活语境。让教师和学生扮演里面的角色,使学生仿佛真的身临其境地学习语文。另外,教师还要尽可能地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这样就使学生直接地、具体地获得语文知识,给学生增添了无穷的情趣,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在语文的环境中学习语文、掌握语文。例如,在《望月》一课中孩子们沉浸在月亮所带来的美好诗词中,心中震撼:同样的月亮,不同的赏月者,即便是同样的赏月者,在不同的心境下,都会有不同的感受与体验。这样的课文值得深究。课堂上,我们开展了“我和月亮交朋友”的主题综合活动,进行从《望月》的教学到月亮文化的专题探究,让学生在吟诗赏乐中亲近月亮,品味月亮,体会月亮传达的美好情愫,让学生在讨论、品读中研讨月亮文化,感受月亮在人们心中的象征意象。学生搜集资料,了解诗人的生平历史、创作时间及其心境,用心地品读、体味,反复地背诵、领悟,全班同学互动学习,自主探究,学习了一篇篇描写月亮的诗、文、歌谣及科普小品,走进了月亮的独特意境,感受了月亮文化的博大精深,明白了月亮在人们心中那美好神秘的情愫。
三、培养学生思维,点燃想象的火花
在课堂教学中,积极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启发学生对已学知识的运用,对发展他们的思维能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如在复习交通方式时,通过创设情景,让孩子们进行猜测。在猜的过程中,孩子们会想到以前学过的不同的交通方式,唤醒了他们的旧知,丰富了他们的想象力。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又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例如,讲《少年王冕》中描写雨过天晴的句子“阳光透出来了,照得湖水通红。山上青一块,紫一块;山下树木葱茏,青翠欲滴。树枝像水洗过一般,绿得尤其可爱。湖里有十来枝荷花,花苞上雨水点点,荷叶上水珠晶莹透亮。王冕不禁看得入了迷……”,与“雨过天晴,到处像洗过一般”加以比较,为学生感受池塘的美景、读出美感打下基础。
魅力词汇,学习有道 篇11
一、掌握词汇的多种义项
多种义项是指这个词汇有许多意思,就像汉语的多义词和多音字。很多英语词汇都有许多个常考义项,而学生往往只会记忆词汇的某一个义项。英语考试是考核学生对一个词汇完整的掌握情况,很多学生就是因为词义记忆不准确、不全面而导致答题错误。如cover这个单词,在作为动词时,它有三个常见义项:①覆盖,遮盖:The baby cover his face with his hands.(这个婴儿用他的双手遮住了他的脸。)②走过,路过:The Red Army covered 25000 li in the Long March.(在长征中,红军走过了25000里。)③采访,报道:He will go to cover the event.(他即将去采访这个事件。)很多学生对单词cover的第一个义项记忆非常深刻,能够轻松说出第一个义项的用法,但很少关注另外两个义项,而实际上,另外两个义项经常出现在考试中。
为了解决这一个问题,在讲解单词时,笔者常常会讲一些在试题中见到的词汇的多种义项,并要求学生做好笔记,在平常学习时经常翻阅自己的笔记,加深印象。另外,笔者还要求学生多查阅工具书,尽量记住词汇的不同义项,积累词汇,以避免学生在考试中遇到这种单词不知所措。
二、掌握词性及词的表现形式
正确掌握词性,有利于学生正确运用词汇。
在复习名词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清楚这个词是可数名词,还是不可数名词,或是两者兼有。如果两者兼有,那么区别在什么情况下它是可数名词,在什么情况下它是不可数名词。此外,教师还可以帮助学生总结family,army,police这类双性词。有些单词以s结尾,但它并不是复数,如physics,plastics等;有的单词的复数形式不是我们常见的模式,但它确实是复数,如sheep,deer,fish等。如果学生能掌握好名词的单复数形式和规律,及其相关用法的可数性与不可数性,那么遇到主谓一致的题目时,学生就能轻松解题了。
在复习动词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这个词是及物动词,还是不及物动词,或者两者兼有。英语中很多单词既可以作及物动词,又可以作不及物动词,这与它们的义项有关。动词有各种表现形式,规则动词的进行式与过去式都可以用v+ing和v+ed来表示,不规则动词有特定的形式,教师和学生要特别注意。另外,还有词性的活用。如speed,一般为名词,意思为“速度”,但它也可以做动词,有“加速,提速”之意;hot,一般为形容词,意思是“热的”,但它作动词时,有“使之热”的意思。
在复习形容词和副词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一般以ly结尾的都是副词,但是也有很多特例,如smelly,friendly等。同样,有些不以ly结尾的单词也是副词,如close,deep等,这些都是学生在平时学习中需要注意的。
三、掌握词汇习惯搭配或者特定搭配
很多常见的短语搭配,如make use of,take care of,look after等属于固定词语,还有一些常见的介词搭配,如in the hope of,on time,on the other hand 等。这些习惯用法都是需要学生牢记的,但是很多学生往往会出现记忆不准确,容易出现搭配不当的情况。
四、掌握一些词的固定句式结构
如在复习prefer一词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prefer sth to sth, prefer to do, prefer sb to do sth等固定句式结构;在复习spend一词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spend money(time)on sth ,spend some time(money)in doing sth等。
五、结语
英语词汇的学习,要注重平时点滴的积累,学生不要拘泥于一种方法或者途径,可以运用联想、对比、归纳等方法,扩充自己的词汇量,活学活用,才能更好地掌握英语这门语言。
语文课堂与人文魅力 篇12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根据教学实际需要灵活处理教材, 甚至对现在的教材内容加以适度补充或重新组合, 活化教学内容, 缩短学生生活与教材内容的距离, 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首先是教材资源。新教材给教师更大的创造空间, 给学生更大的探索空间。如我在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课时, 搜集了以往学过的李白的送别诗《赠汪伦》, 抓住了两者的联系与区别, 课堂上设计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课后要求学生搜集其他的送别诗拓展知识面, 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十分高涨, 效果非常好。其次是生活资源。生活中处处有教学资源, 如在教学公益用语时, 先是引导学生关心身边的事———城市美化, 交流在马路上随时能看到的各种类型的公益语言, 谈谈这些语言的共同特征, 然后引导学生自主创作公益用语, 并选择部分设计优秀的用语推广到公共场所。再次是网络资源。网络把世界缩小了, 在课堂上轻点鼠标, 就可以发现大量有价值的资源。我在教“海底世界”时, 在搜集到的众多海底生物、矿产的图片、课件中精选了一部分, 使得从没见识过大海的学生有了身临其境之感, 甚至使见过大海的学生也产生了新鲜感。
语文教学担负着语言技能训练、思维训练和情感熏陶等多重任务, 语言技能原型训练是有效课堂教学的立足点。因此, 要构建有效的课堂语文教学, 语文教师要落实知识点, 抓准精练点, 促成调动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动性, 形成技能技巧, 达到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及应用, 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堂的基本特点。”我们学习语文的根本目的在于能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而会听说读写应该是语文课的“保底工程”, 也是学生成长中的坚实塔基。
【语文学习魅力论文】推荐阅读:
语文课堂之探究魅力论文10-31
激趣教学点燃魅力语文论文05-10
信息技术让语文课堂更具魅力论文11-25
语文的魅力11-11
高一语文起始课:语文的魅力zxm07-18
展现语文课堂魅力06-12
多彩语文魅力无限08-15
语文教学魅力09-14
简约语文的魅力10-04
语文老师的语言魅力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