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在教学中的魅力(精选10篇)
朗读在教学中的魅力 篇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鼓励学生多诵读, 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 发展语感, 加深体验与领悟。”多年来我一直从事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 工作实践使我体会到:语文教学中的朗读如同是一坛坛美酒, 读之越深, 越觉其味之甘醇。下面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 谈谈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一、朗读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
“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 无疑是在强调多读。叶圣陶先生曾谆谆告诫:“语文课以读书为目的, 老师若引导学生善于读, 则功莫大焉。”朗读既让学生感受了课文的内涵, 又让学生通过一遍又一遍的朗读, 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在这个过程中, 老师担当着引路人。学生就会通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层一层抽丝剥茧的提问、朗读、感悟, 逐渐走进了文本, 走进了作者的心田。例如:我在教学《唯一的听众》一课时, 就设计了让学生找出对老妇人语言描写的句子, 让学生反复朗读的环节。“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 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 请继续吧!”“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每天早晨?”“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 小伙子。”
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慢慢体会到, 老人这些话是为了给拉琴的小伙子自信心, 维护他的自尊心, 这些鼓励的话对小伙子后来成为优秀的小提琴演奏家非常重要。这样, 使学生真正感悟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二、朗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文教材中选编的文章, 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 为学生学习语言文字提供了丰富隽永的材料。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如能充分利用教材, 指导学生朗读, 对学生理解语言文字, 掌握规范的语言文字大有裨益。对推广普通话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学习语言, 主要不是依靠理性分析, 而是靠语言的直接感受和积累。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时期, 教师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 甚至熟读成诵, 让学生直接感受语言, 积累语言材料, 了解多种的语言表达方式, 就能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抒发自己的感情, 从而发展语言, 使他们能写出一篇篇佳作。如:学生巩一诺在作文《游北寺公园》一文的结尾就这样写到“当夕阳亲吻着西山的时候, 我恋恋不舍地走出了北寺公园的大门。”很明显她是借鉴了《草虫的村落》一文中有名的一句拟人句, 给自己的文章增添了色彩。
再如:马明珠同学在临近毕业写给我一封信, 在信的结尾她这样写到:“三年了, (我是从四年级接手这一班学生的) 难忘您对我们的培养教育, 您不仅教会了我们知识, 更让我们懂得了如何做人, 您的插柳之恩, 学生们将终生难忘。”句句话语令人感动, 感动之余我在想, 她能从平时的积累中学以致用, 这都是多读使她受益啊!
三、朗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
朗读是培养学生情感、激发想象力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学生在熟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 透过语言文字, 想象其描绘的意境, 感受字里行间表达的各种情感。因此, 在平时的教学中, 我总是首先让孩子通过各种方式熟读课文, 理解课文的内容, 再反复朗读情感浓郁的语句或段落, 细细体会其所表达的深刻内涵, 激发学生的情感,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诱发他们的想象力。如教《桂林山水》一课时, 我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 引导学生积累文本语言, 积累规范的句式。进而结合观察画面, 引导学生感受桂林山水特点, 引发学生想象。学生熟读成诵之后, 发挥想象能力, 写出了一首首小诗。如巩馨同学这样写到:“我多想变成一条自由自在的小鱼, 畅游在漓江的水里, 啊, 那水真静、真清、真绿;我多想变成一只快快乐乐的小鸟, 飞翔在桂林的山间, 啊, 那山真奇、真秀、真险。”这些充满想象力的诗句, 蕴含着学生的智慧, 使他们以熟读课文积累语言, 体验情感为基础, 并对课文加以丰富的想象, 将文本描写转化为生动的诗句。当学生全身心投入于朗读中, 那朗读也会变得十分美好, 想象的火花不断地迸发, 学生的思维就变成了流淌的溪水, 滋润着青青草地。
四、朗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范读, 自读, 引读, 分角色读……在各种形式的诵读中, 让学生体验情感美。情感体验是阅读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心理因素, 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 而诵读课文又是体验情感的有效方法之一。我们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课文, 就是要使学生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 更好地获得学习语文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山中访友》是一篇语言文字和构思都很美的文章。我在教学这一课时, 对文中第五自然段, 就采用引读的方式, 安排学生充当山泉、溪流、瀑布、悬崖、白云、云雀等一个个角色, 引导同学们深情地读, 轻快活泼地读, 在读中想象, 在想象中读。看着同学们投入地读着课文, 我深深体会到了, 读是感情最好的流露, 是内心和课文最有效的交流。课堂上孩子们异常活跃, 抓住孩子的灵性, 释放在语文课堂, 是一堂语文课最成功之处, 所以我努力让学生在读文时发现美, 感受美, 展示美。又如教学《狼牙山五壮士》一课。文中结尾部分生动感人, 我没有刻意地解释词句的意思, 而是重点指导学生的朗读:“‘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这是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 这声音惊天动地, 气壮山河。”所刻画的场景、人物都充满激情,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 去深刻体味五壮士不怕牺牲的精神。学生们在琅琅书声中, 用心灵去拥抱语言, 与作者的心灵直接交流, 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撼中领会五壮士高尚的情操;在琅琅书声中, 学生不仅能够感受和再现作品的情思美感, 还能体验语言的节奏感、音韵感。所以我觉得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特点, 不断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 挖掘学生的知识潜能,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总之, 朗读作为一种有声的语言艺术, 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我们教师, 不仅需要范读优秀, 更要指导好学生朗读, 设计好朗读, 让朗读不流于表面, 而是根植学生的心中, 使之形成一种习惯。只有让学生爱上朗读, 理解朗读, 陶醉于朗读的氛围, 才能真正让朗读在小语教学中展现它的艺术魅力!
在朗读中悟情 感受文本的魅力 篇2
关键词:语文课堂; 朗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3-068-001
《语文课程标准》中这样对低年级的朗读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作为低年级的语文教师,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方法,帮助学生提高朗读水平。朗读不只是简单的见字读音,而是一种语言艺术再创造的过程。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朗读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一、示范读,让朗读成为“催化剂”
好的范读是朗读教学中任何指导方法都无法取代的,那么在我们范读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1.情感充沛
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教师范读时极具艺术感染力的语言,就能把书面语言还原为丰富形象的口头语言,就能创设富有感染力的氛围,就能很好地唤起学生的内心体验和情感,披文入境,融情于声,以其声、其情感染学生,使学生对文本产生共鸣。
2.时机恰当
范读不可滥用,应当选择恰当的时机,这样才能起到较好的效果。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课前的范读是十分必要的,老师动听的声音和极富感染力的感情能一下子感染学生。教师应准备充分,还应要求学生边听边思考,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课中讲读文本时,我们应选择重点的段落或特殊的句子加以示范,以帮助学生理解句子中的词语,从而帮助理解全文。教师要用自己充满激情的范读来打动学生的心,用自己准确的语言和满腔的激情来感染学生。另外,对于低年级的孩子,刚刚接触到一些特殊的句式,如疑问句、反问句、感叹句……这时教师恰当的范读就能很好地帮助学生掌握这些特殊句子的朗读技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我在教学《小池塘》这篇课文时,一开始学生读来如“白开水”一般,于是我便顺势抓住了文中的关键句子进行范读引领,范读时,声情并茂,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白云就像是一群可爱的小白鹅,星星就像是一颗颗闪亮的珍珠……听我朗读的孩子们仿佛走进了那个美丽的世界……就这样,通过范读,无形中引领学生进入课文情境,把对文本的情感体验传递给每一位学生,激起学生的内心体验,使学生进入文本中的情感境界,获得准确、鲜明的感知。
二、情境读,想象中加深感悟
学生的情感世界是丰富的,但他情感的流露不是随时可以涌现的,而是需要慢慢地酝酿,找到一个“爆发点”,再激发出学生的深情和真情。特别是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光靠纯粹的朗读技巧是无法读出感情的,只会让学生更无趣,失去学习的兴趣,而朗读与理解、感悟课文内容是密切相连的,它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感悟课文内容,而也只有理解了课文内容后才能进行有感情地朗读,它们不能孤立地进行,也无法孤立地进行。所以我认为只有给学生创设恰如其分的情境,调动学生的感官细胞,使他们进入情境、进入角色,读出自己的理解,达到较好的朗读效果,才能让学生入情入境,读懂文本中所包含的情感。如一味地要求学生如何深情地读课文,那只能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比如在教学《蜗牛的奖杯》第三小节时,我是这样问孩子们的,当时得了奖杯的小蜗牛是怎么做的呢?谁来说说。学生自由讨论了起来,这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
师:小蜗牛们,我想采访采访你们!
师:吃早饭的时间到啦!小蜗牛,快过来吃吧!(咦,你怎么还背着奖杯呢?)生:我怕别人不知道自己是飞行冠军。
师:心里都想着炫耀自己呢!
师:哎呀,天不早了,小蜗牛,快放下奖杯到软软的草地上睡觉去吧!好不好呀?
生:不,我睡在奖杯里。
师:为什么呀?
生:生怕被别人偷了。
师:哦,原来是这样!
师:蜗牛就是这样,白天背着奖杯到处炫耀,晚上就睡在奖杯里,真是太(引读)——“得意洋洋”了!
这样的情境创设,学生一下子就走进了蜗牛的内心世界,感受到了蜗牛的得意洋洋,并通过自己的朗读把那种得意的感觉读了出来。从学生的回答中,我们也可以知道学生已经悟出了蜗牛的得意,我们还能说学生对课文不理解吗?没有自己的感悟吗?通过教师有意识地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朗读,学生一定能理解、感悟课文内容。
三、表演读,感受文本乐趣
低年级的孩子年龄小,自然语言积累也不足,老师就要想办法让孩子脑中产生的表象转化为形象的语言表述出来,“体验,是开启文本的金钥匙。”我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带着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感悟诗歌内涵,可以根据孩子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引导学生通过喜欢的“演一演”的方式来表达他们对文本的理解。比如我在教学《江南》中描写鱼儿在荷叶间嬉戏的四行诗句时,我便让学生做做小鱼到荷叶下嬉戏的景象,学生热情高涨,积极地举起了小手,于是,我把他们叫上了黑板,学着小鱼的样子,双手合拢,摆动着自己的身子,在荷叶下穿梭,当孩子们演得正欢时,我便马上问问那些孩子:“小鱼们,你们游得开心吗?”有的说:“很高兴,我要和其它的鱼儿一起玩耍。”有的说:“我也很高兴,我游到这儿,游到那儿,很自由。”还有的说:“我还想多找些鱼儿一起捉迷藏。”……看到孩子们有了这样的感悟,我便这样来引导孩子们:“小鱼们,现在我们的教室就是一个大池塘,让我们一起走到荷叶下,尽情地穿梭吧,一起来读好这几句小诗,把你美好的心情告诉老师和其它的小鱼吧!”这时的孩子们通过自己独特的表演方式,尽情地边演边读,感受着文本的美好。由此可见,表演读不仅能使学生较好的理解课文内容,还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也能收到教师讲解所达不到的教育效果,有利于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还这样说过:语文教学的所谓“亮点”,首先应该在朗读上。加强朗读教学,能促使学生主动融入阅读情境,感受语言的神奇、内容的丰富多彩,感悟美、体验美,从而促进学生阅读意识、能力与品质的提高。朗读是“活”的,朗读使人感知、共鸣。因此,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千万不能忽视朗读教学在新课程标准中的重要地位。我们要充分摆正朗读的地位,重视朗读教学,使朗读真正点亮我们的语文课堂,用精彩而实用的朗读实现我们追求的有效课堂。
朗读在教学中的魅力 篇3
古人有“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 又有“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之说, 可见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也认为“语文教学就是要以学生诵读原文的练习为主线, 就是通过多种方式联系学生的原有知识和经验去领悟课文的内涵”。书声琅琅应当成为一堂好课的首要特征。因此, 作为一名教师, 在平日的教学中, 就应该让学生充分地读, 在读中整体感知, 在读中有所感悟, 在读中培养语感, 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低学段的孩子天真活泼, 极易被新鲜的事物所吸引。他们有着丰富的感情和表情, 更有着强烈的表现欲望, 是朗读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 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 我不断地分析、思考和实验。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做起:
一、将时间还给孩子, 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与文本对话
一节好的语文课应当书声琅琅, 以发展学生的思维, 而不是被老师繁琐的分析和提问占据大量时间。读书时间不够, 导致阅读量不够, 语言的吸收积累太少, 这势必影响到学生的表达。少读, 对语文教学来说是釜底抽薪的危害, 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养成也是致命的一击。因而, 在课堂教学中, 我们要把时间还给学生, 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让他们自己在读书中理解体会, 他们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就放手让他们自己去解决。
二、采取各种方式, 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低学段的孩子注意力不太集中, 容易厌倦一遍又一遍重复的读书, 这就要求我们老师采用各种形式来激发他们的兴趣。
朗读的形式有很多, 比如齐读、范读、领读、轮读、表演读、分角色读、男女生赛读等等, 结合自己本班的学情, 融入多种形式, 学生就不容易感到厌倦了。
1. 老师的范读, 学生最直接的学习途径
老师的范读是学生最直接的学习途径, 低段的孩子最善于模仿, 尤其是他们的老师, 更是孩子心中的榜样。就拿我个人来说, 我自己本来就酷爱朗读, 在教学新课时, 我自己就已先陶醉在文本优美的文字里, 总是对着镜子有滋有味地读上几遍, 兴致浓时还会将自己的朗读录下来。在课堂上, 看到孩子们沉浸在我的朗读声中, 听到他们惟妙惟肖的模仿, 我的成就感油然而生。模仿的时间长了, 他们就会找到属于自己的感觉。
我觉得范读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环节, 而是根据学情贯穿整个课堂教学中。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 只要发现有读得不够好的地方, 马上停下来范读, 再多加练习, 和学生一起闯过这个难关。此外, 也并不是老师读的就称之为标准的范读, 教师可以加大优生的合理资源利用, 让班里读得最好的同学起模范作用, 通过他们的范读, 激发其他学生的积极性和进取心。低学段学生加上他们特有的表情和语调, 可爱至极, 有时连老师都自叹不如。
2. 创设情境, 最有效的朗读方法
低学段的学生, 有着惊人的想象力, 这也是培养朗读能力的有利因素。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 创设情境, 带他们进入想象的天空, 使他们边读边想象, 仿佛眼前就出现了一个个生动可爱的形象, 这样他们就不会感到枯燥, 一直会很有兴趣、富有感情地朗读。创设情境也有多种方式, 如多媒体课件的使用, 背景音乐的播放, 教师生动有趣的语言风格, 和学生生活贴近的儿童语言的引导等等。
例如在教学《荷花》一课时, 我利用多媒体课件, 找了很多荷花的图片, 在讲到荷花的美时我便把收集到的这些图片展示出来给同学们看, 他们不禁发出声声赞叹“太美了!”这时候我便因势利导:“你们谁能通过朗读来让大家感受到荷花很美很美?”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举手, 每一位同学都尽情地抒发了自己内心对荷花的赞美。而音乐的渲染在很多时候也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 表演读, 在朗读中理解
表演读是低学段学生最喜欢的一种朗读方式, 这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 激发学生的兴趣, 加深学生的记忆。如在教学《狐假虎威》一课时, 我引导学生抓住描写老虎和狐狸的神情与动作的词, 让学生上台表演读, 不仅激发了他们朗读的兴趣, 同时对文章重点词句的把握也相当有帮助, 是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一个好方法。
三、朗读的过程应合理、有层次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要由简到繁, 由易到难, 由一般训练到实用训练, 循序渐进。朗读训练有它的适度, 即阶段性。对学生来说, 有基本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朗读, 较高要求——顺畅朗读, 最高要求——传神朗读。因为学生的理解过程是一个不断接受、补充、整合而构建的过程, 需要反复观察、比较和练习。一开始, 学生不一定都能对朗读产生很强烈的欲望, 其朗读技巧也不一定很熟练。教师应让学生自由地练习、充分地交流讨论、反复地比较和揣摩, 不断地提高认识, 加深理解。而学生一旦达到充分理解且又经过反复练习形成了技能技巧, 确信自己有能力达到熟练自如的朗读时, 自然会跃跃欲试。此时激发学生创造性地朗读, 如表演读、有感情地朗读、诵读等形式就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朗读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篇4
关键词 朗读 英语教学 习惯
从事英语教学多年来,从未轻视英语教学中朗读的作用。朗读在平时的教学中对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诸如单词的记忆、句子的准确运用、对话的理解和恰当运用、阅读短文、书面表达等。
一、朗读的作用
1.朗读是记忆的基础。朗读可以巩固旧知,领会新知。
2.朗读能内化情感。不管朗读什么句、段、篇,都要认真领会、全身心投入,诉诸于声,那么声音发出时负载的思想内容、情感符号,会比原文自身的意和情更为丰富。因为朗读能使课文语言内化而成为自己的语言。
3.朗读能培养语感。良好的语言习惯,让学生感觉到美的语言无需刻意雕塑,得体、流畅、上口便是“雅”。这是一种直感,在极短的时间内,对语言有所领悟,有所辨别,对于好的语言,善于吸收,对于不好的,则善于辨别而摒弃之。英语教学的真谛不只是让学生明白,更在于引导学生去应用,鼓励学生去创造。
4.朗读能唤起学生的“愉悦”之情,养成“天天读,大声读”的习惯,为以后“听、说、读、写”四种综合技能的运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5.朗读能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水平。经常朗读课文是加强口语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大声朗读可以赶走胆怯,消除羞怯心理。而且忘情地朗读会让人自信,具备自信就可以在与人交流时逐步提高口语表达水平。
6.朗读能提高理解能力。学习语言有两个目的:一是为了能够与别人交流,二是为了阅读文章。在阅读文章时,很多人看了大半天,大脑却一片空白,特别是遇到较长或难以理解的句子时,更是如此。此时如果低声读几遍文章,既可以集中注意力,又可以促使继续阅读,同时语感会给你一些启发,难理解的句子也会变得容易理解,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培养朗读的习惯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对英语中朗读教学很有借鉴意义。教师既要启发学生去学习朗读的技巧,还要启发学生掌握朗读的技能。
1.强调英汉语音、节奏的差异。绝大多数学生开始学英语时,已基本上掌握了汉语的口语,形成了一套牢固的汉语语音、语调习惯。这影响了作为交流工具的成功运用。汉语是一种声调语言,字的每个音节都有特定的声调,而且声调起着区别和改变词义的重要作用。英语是语调语言,没有固定的词调。词中音节声调高低没有区别词义的作用,它们要服从全句的语调。如mum,念成平调、升调、升降调、降升调或降调,它的意思不会变,依旧是妈妈或母亲,不会变成别的东西。但在对话中有时它的本意就会延伸。其次,英语中同一个词或同一个句字,读时声调不同,表达的意思也就有所不同。也会给人以美的享受。
节奏指语句中个音节的轻重、长短和快慢之间的关系。包括重音、时间和连续。英语讲究轻重音节的搭配。
2.领读的技巧。领读是英语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好英语的奠基石。一节课如果只是机械地领读,教师累,学生倦,收效甚微,而且课堂没有活力。因而教师在领读时要讲究领读方法。⑴在领读短句时,开始可以放慢速度,待学生熟悉后,可突然加速,增加学生跟读难度,用不同的语调读同一个句子,表示不同的情感和语气,如:声调可表示惊讶、高兴、疑惑的意思,降调表示生气、解释、不理解等,会使英语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⑵领读长句时,化整为零,集零为整。将一个长句分为若干个意群,在该停顿的地方停顿,待各意群读熟练了,再逐渐添加至整个句子。
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朗读的学习态度,是学好英语的关键。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兴趣,引发乐趣,肯磨嘴皮,肯下功夫,说出流利而地道的“英文”,因而喜欢说“洋话”。
三、拓宽朗读渠道
语言运用是一种技能。技能是一种本领的体现,而技能是通过反复实践逐步提高的。所以经常组织学生开展朗读活动,是提高学生朗读水平的有效途径。课堂朗读可分为:
1.听录音,跟读。边听边读,并要求学生认真模仿,读准、读好、读出其中的语言美。读出其中感情,让学生在欣赏中学习语言,在学习语言中享受语言的乐趣。
2.演示朗读。这是教师语言艺术的充分体现。教师演示出抑扬顿挫的语调,词与词之间的连读,快慢适中的语速,板眼分明的节奏读给学生听,让学生体会到“语音”的艺术性,体会语言所表达的真实情感和其中的美。
3.实践性朗读。这是学生学习、模仿的过程,是学生单独进行训练,达到巩固,效仿和流畅为练习的目的。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读,教师听后指点,或者教师领读,学生跟读,或学生读,教师给予指导。
朗读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篇5
不少的教育专家提出“精讲多读”。但是, 在当前语文阅读教学中, 这种教学法也存在着不少问题, 其主要表现在课堂朗读上, 普遍存在着以下一些不当的地方。
第一, 流于形式上的读。教师为了怕被别人说上课没有让学生朗读, 所以就随便安排学生进行默读、小组读、齐读等, 没有考虑各种朗读的适用性。
第二, 没抓住精华部分读。课本上的文章类型各种各样, 朗读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教师应在课堂上发挥主导作用, 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的精华部分, 而不是从头至尾、漫无目的、一遍又一遍地读。
第三, 缺少对朗读的评价。学生朗读完了, 教师就觉得已经完成了一项教学任务了, 就会继续讲下一段内容, 通常缺少对朗读效果的评价。可能有个别教师会认为朗读完再让学生评价, 这样太浪费时间, 倒不如多讲一遍, 让学生更明白点。实际上, 这是教师对“读中领悟”的作用理解得不透彻的表现。学生如果对课文中的内容理解得不透彻, 那他们就一定不能够有感情地朗读好课文。这时, 如果教师大胆地让学生相互评价, 指出朗读过程中不当的地方, 找出正确的朗读方法, 从而真正弄懂课文, 这不是比一遍又一遍地讲解课文更好吗?
朗读和默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 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 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 发展语言, 陶冶情操的作用。
我们必须转变观念, 把教学立足点转移到以读为主的教学实践上来。将朗读训练贯穿于阅读教学始终, 落实到每个环节, 做到学前读, 学中读, 学后读。
学前读。指初读课文, 即表层性朗读。讲课前, 先让学生默读 (低年级应朗读) 。这时, 应由学生自由读, 多读几遍, 克服那种不给充分时间, 只是浮光掠影地读上一、二遍的现象。这一环节应是从语言文字到思想内容的“读懂”。
为了达到训练目的, 必须强化预习的功能, 强调初读、整体感知课文, 变集体读书为人人参与的读书活动, 做到“三读”:一读得正确。结合查字典, 清扫阅读障碍;二读得通顺。做到“读得字字响亮, 不可误一字, 不可少一字, 不可多一字, 不可倒一字”;三读得流利。做到朗朗上口, 了了于心。在整个训练过程中, 教师只起着指导作用, 不对课文内容串讲、串问, 只作适当的背景介绍及对个别难于理解的词句进行点拨, 以增加学生多练的机会, 使其逐步做到四会:一会利用工具书读懂词句、读懂课文;二会围绕课后问题边读边想, 自己解决问题;三会动笔在读过的文章上圈、点、批、注;四会自己提出疑问, 参与讨论。学会在读的训练中, 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在思考问题中, 提高思维品质;在讨论质疑中, 发展语言。
学中读。即在第一环节“读懂”后的第二环节的“读懂”。教师要引导学生看作者是怎样表情达意的。这就要彻底摒弃传统的情节分析法, 以语言文字训练为切入口, 使学生在获得对全文的更深刻、更全面的理解中去领悟阅读或写作的各项基本功, 真正做到“从语言表达上理解内容, 从写作方法上指导阅读, 从语言运用上掌握语言”。其训练过程要注意三点:第一, 要紧扣重点, 不面面俱到。第二, 在根据教材确定重点训练项目的前提下可根据课文的特色适当安排少量的基本功训练, 引导学生自己去品尝、琢磨。第三, 要建立整体性观念, 处理好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课文是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的高度统一, 必须从整篇课文着眼, 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 切忌东一琅头西一棒, 孤立进行词、句、段的训练。要引导学生在词、句、段、篇的联系中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 弄清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部分与部分之间的联系, 获得对全文更透彻的理解, 感悟精妙的语言表达形式。
学后读。指理解后读, 做到熟读成诵。熟读才能生巧, 这时的读书训练应从技巧及形式上给予指导。形式上如个人读, 小组读、分角色读等;技巧上如语调的高低、停连的处理等。让学生或吟诵、或推敲、或揣摩, 多角度地去拨动学生的心弦。值得一提的是, 在电教媒体进入课堂后, 我们还可试用配乐朗读。配乐朗读, 就是利用电教媒体播放与课文意境相吻合的音乐, 在乐声中声情并茂地朗读的一种教学方法。
朗读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篇6
朗读是学生积累语言、培养语感的重要手段
“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将文章读熟了、读透了, 自然就学会了模仿, 学会了转化, 学会了引申, 学会了借用。这就是在长期的语言训练中对语言材料形成的特有的感知能力和积累能力。所以, 在1~6年级的分段课标中无一例外地要求在阅读教学中要通过反复的、形式多样的朗读, 使学生读得正确、读得流畅, 从而增强学生语感。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教材中选编的文章大多是名家名篇, 且文字优美, 读起来朗朗上口, 易于读、记, 这些都为学生学习语言提供了丰富的文字资料。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不宜刻意引导学生对文字进行理性分析, 要在形式多样的朗读中引导学生把握诗歌的节奏, 掌握语言文字运用的规律。
如, 《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山上的积雪融化了, 雪水汇成小溪, 淙淙地流着。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 有的侧着脑袋, 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这句话无论是修辞手法还是表达方式都值得学生去体会, 但逐词逐句地讲解不仅对培养学生的语感毫无帮助, 而且会破坏精彩句段的整体美。所以, 我给学生提供了单独与文本对话的机会, 让他们尽情地大声朗读。在学生初步感知了文章的表达方式之后, 我再绘声绘色地进行范读。学生闭眼想象, 他们有的感受到了小兴安岭春天的美丽、迷人, 有的感受到了小鹿的出现为春天增添了生机。接着, 我趁热打铁, 组织全班学生齐读。在反复的强化朗读中, 学生不仅体会到了作者把小鹿当做人来写的拟人化的修辞手法, 甚至还捕捉到了“融化、淙淙地、俯下、侧着、欣赏”等精彩词语。
朗读是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奠基石
“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一篇文章要多读、熟读才能领会其真正的意思, 阅读教学同样如此。囫囵吞枣只会让学生只知其表, 不知其意。反复的朗读是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基础, 只有通过反复朗读, 学生才能走进文本, 深入理解句段, 从而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把握文章所蕴涵的思想感情。
如, 教学《落花生》一文时, 整节课我以读为主, 让学生做“阅读的主人”。无论是预习生字,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还是批注课文, 理解课文重点, 以及对文章写作方法的感悟, 我都坚持让学生在读中来解决, 把默读、诵读、扫读、浏览等读书方式有机整合到一起。既让学生在无声的阅读中学会了思考:“既然种花生就会有收获, 为什么会感到意外?”又让学生在有声的朗读中学会了表达:“父亲在百忙之中仍抽空出来, 真是一片良苦用心啊。所以作者此时该有多兴奋啊!”这样给学生充分朗读的时间, 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文, 又带着问题走出课文, 使学生体会到了要做有用的人, 不做只顾体面的人。
朗读是学生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阅读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享受审美的乐趣。”辞藻优美的句段、感人至深的故事都会给学生带来强烈的审美感受。而朗读指导正是带领学生在语言文字的反复朗读中用声音再现文章所描写的画面, 使形象深入学生心灵, 从而使朗读成为学生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篇7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作用和意义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 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 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2011年“十一”国庆期间, 我有幸参加了“于永正名师团队课堂教学艺术观摩研讨”活动, 感悟颇深。特别是听了于永正老师的朗读和朗读教学之后, 我更是获益匪浅。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对“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的一些见解。
一、朗读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
语言能力的提高, 更多的时候不是靠掌握语言规则, 而是靠语感能力。因为语感能力的提高, 意味着语言直觉思维能力的形成, 它在理解语言, 判断语言正误、优劣上比理性思维来得敏捷。反复诵读名家作品就是模仿典范语言, 接受其影响。诵读, 把文章读得朗朗上口, 对文章里的词汇、词语搭配、句子的格式、语言气势与格调已经十分熟悉, 这样, 良好的语感就基本形成了。通过诵读培养语感, 提高语言能力, 这是学习语文的传统经验和基本规律。有了语感, 才会有流畅的表达, 才会有好的理解能力和感悟能力。
二、朗读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于老师语文教学的原则是:课文不读熟不开讲。他的课上得也没那么繁琐, 重点是“美读”。课堂上以读为主, 采取不同形式, 通过声情并茂地朗读, 使学生受到感染,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于永正老师给我们朗读了《第一次抱母亲》一文, 读得声情并茂, 听着、听着, 很多听众的眼中蓄满泪花。试想, 我们都感动了, 学生能不感动吗?于老师还让在座的各位老师也来试着朗读, 在浓浓的读书氛围中, 每个老师都跃跃欲试, 更别说是学生。如果每个老师都像这样上课, 敢问哪个学生不会喜欢语文呢?
比如在教《“诺曼底号”遇难记》一文时, 我首先让学生做到课前熟读, 接着分角色表演朗读了全文:通过船长、船上工作人员的对话, 学生扮演众人惊慌失措的配合表演, 将面临危急时哈尔威船长的临危不惧及镇定自若、舍己救人的优秀品质演绎得淋漓尽致, 并且通过表演激发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三、朗读有利于理解课文内容
语文教学心理学的研究表明, 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时注意力的稳定性大多较差, 而大声朗读能使他们保持注意力的稳定, 有利于对课文内容的思维、理解和记忆。例如于老师在讲《小稻秧脱险记》时, 杂草被化学除草剂喷洒过后有气无力地说“完了, 我们都……喘不过气了”这句话时, 通过自己近乎“奄奄一息”地朗读, 再加之学生一遍一遍地朗读, 学生很快掌握了句意, 而且对课文也有了更深的认识。这就是古人所说的“读书百遍, 其义自现”。
因此, 在语文课上, 教师应根据课文内容的特点, 选择适当的朗读方法。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学生默读、朗读、齐读、精读、重点读等各种形式的读, 来感知文章的主要写法, 在读中品味文章的“美”, 在读中陶冶学生的性情, 使学生既领会了文章的主旨, 又在师友合作探究中, 完成了对知识点的掌握, 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四、朗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语文教学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其中之一。而读和写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写作水平的提高, 朗读是良策, 反复诵读一篇文章, 不仅能学习它精美的谋篇布局, 而且能感受其中的思想感情, 因此, 在写作时就不知不觉地加以运用了。例如在《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中, 对鲁提辖言行举止的描写, 精彩地刻画了他富有正义感, 能爱人, 能憎人, 勇而有谋, 粗中有细的鲜明个性。我便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 对其中精彩片断甚至要求达到能背诵的程度。结果, 学生们体会到了文章中“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的重要作用, 我再趁热打铁, 让学生对身边的人物进行观察, 通过言、行、举、止方面的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结果学生们刻画出了“粗心大王小明”、“快嘴阿丽”、“麻将老爸”等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生动地突出了鲜明的人物个性, 从而培养了他们的写作能力。
五、朗读有助于记忆
我们大多数语文老师在要求学生背诵时, 都不注意情感、停顿的要求, 这样的背书效果并不佳, 而且容易忘记。如果我们让学生一遍一遍地去“美读”, 那么自然就会做到熟读成诵, 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篇8
一、有利于学生正确领会文章
俗话说:“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 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 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文章通过学生反复读诵, 对整篇文章的感情基调有了整体的把握, 再加上对背景的掌握后, 就会在学生脑海中形成一幅完整合理的画面。激发学生思考的热情, 使他们能够自己总结本文的中心思想和情感态度, 让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感悟,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活跃气氛, 避免出现以前课堂死气沉沉的局面。
如, 《翠鸟》一文中, 学生通过朗读, 便可将翠鸟的外貌特征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来, 同时又在生动形象的语言中感知到翠鸟是怎样机灵地捕捉小鱼, 它的动作又是怎样的敏捷?在最后读老渔翁的话“孩子们, 你们知道翠鸟的家在哪儿?沿着小溪上去, 在那陡峭的石壁上。洞口很小, 里面又很深, 不容易逮啊!”时, 重点读出了养翠鸟的可能性很低。学生都从中感受到了作者深深的失望以及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之后学生便由这种情感做出延伸, 有的说要保护小动物, 有的说要为动物创造一个舒适的家, 有的说要热爱大自然中的一切……一篇文章, 通过教师与学生反复的朗读, 学生自然可领会其中精妙所在。再也不会陷入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分析文章, 而学生在下面昏昏欲睡不知其所以然的境地。
二、有利于学生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随着课改, 教材中口语交际部分和文章背诵篇目逐渐增多。“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已经成为必须。由于朗读的实质是朗读者在自我欣赏自己的声音, 这有利于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自我培养, 有利于开发右脑, 在朗读的过程中, 形成一定的思考能力, 而且, 朗读使学生爱讲话, 他们的性格也会逐渐开朗。长时间的朗读有利于学生体会到辩论、争论的价值, 这是更好地、高质量地参与未来事务的一种素质。
在教学过程中, 我发现大多数成绩较差的学生经常在朗读课文这一块卡壳。之后我对他们进行重点培养, 给他们示范, 然后要求他们模仿大声读, 反复读, 并且多次强调重点句子的读法以及朗读时的语调、语速等。又在课堂上施行分角色朗读法或视听结合法等多种方式, 力求融情于声, 以多种方式, 让他们与文章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科学表明, 通过大声朗读, 人的脑神经处于极度兴奋状态, 这会刺激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入理解。因此, 在一段时间的训练后, 许多成绩较差的学生也都逐渐培养了语感, 不但成绩有了提高, 而且自信心也增强了, 上课也变得活跃, 能够积极地加入讨论。学习兴趣增长, 交际能力变强。
三、有利于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和表达能力的重要手段, 是写作的基础;作文是读的书面结果, 是厚积基础上的薄发。朗读他人作品是学习的过程, 朗读自己的作品实质是修改完善的过程。由此可见, 朗读对写作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做诗也会吟。”在大量朗读的基础上会形成一种对语言的直觉思维能力, 有良好语感的学生, 往往能通过语言的表层意义迅速而准确地捕捉到语言的深层意义。
朗读是培养学生说话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前提, 写作是对信息进行处理加工。只有将大量好的句子文章烂熟于心, 才能做到下笔如有神。在写作时, 能以丰富的语言准确地表达信息。我曾多次要求学生将背熟的好句子进行仿写再记忆, 或者创造情境要求他们说出自己背诵过的句子。经过反复练习, 学生的作文明显提高了一个层次。
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时期, 教师要重视这一时期, 要求学生从小养成正确朗读的习惯, 还要求读书必须逐字逐句透彻理解, 进而深入体会, 反复揣摩, 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 甚至熟读成诵, 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把握文章思路、行文特点, 获取信息, 感受文章的意蕴, 积累语言材料, 了解多种语言表达方式, 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抒发自己的感情, 从而发展语言能力。
综上所述, 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教师应该有意识地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 加强有感情地朗读训练。坚持让学生从朗读中自主感知文章主旨, 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在语文教学中, 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 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发展语言, 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感。在长期的课堂实践中, 不断地积累和反思, 让有效的朗读真正走进语文课堂, 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 并在朗读中培养语感, 为学生写作交际奠定良好的基础, 从而使他们拥有良好的语文素养。
摘要:朗读教学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通过朗读教学能够使学生整体感知文章, 把握作者的情感态度, 并提高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及写作能力。在朗读中, 学生还可以培养语感, 发散思维, 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朗读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篇9
关键词:朗读;重要性
我们教育中,尤其是农村的教育教学中普遍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教学中受传统教学模式——应试教育的影响,各地都搞题海战术,无论是小学还是中学,学生对老师布置的练习题当作业做,但对于读的、背的却不屑一顾,这是学生从小学阶段就已形成的习惯,到了中学阶段,这给英语老师们带来了很大困难。因为,英语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听说读写能力必须样样俱全。其中,读在英语教学中占有一席重要之地,特别是在英语的基础教育阶段。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熟读”实际上就是储存语言信息。一句古语道明了语言学习的一种基本方法,而“熟读成诵”,背诵就是储存信息罪有效的方法之一。科学家的研究证明,十四、五岁是人的记忆发展的最后一个高峰,在这之后,人的机械记忆能力就开始下降了,在初中的两三年内,教师应尽可能让学生多背,多记一些东西,扩大语言信息储存量,既充分利用了现有的记忆资源,又能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这将有益于他们终身的学习。因此,朗读和背诵应始终贯穿于教学过程中,不仅是课堂教学、课堂练习,而且是课后作业的主要方法。下面,我就朗读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浅谈一下我的看法。
一、朗读能够提高听英语的效果
学生在英语学习活动中,获得的语言听力的材料是短时记忆,如果仅仅依靠听,他们就很难准确无误地辨别出听到的文字材料,没有或缺乏足够的准确无误的朗读做基础,就很难准确无误地辨听出同音词、近音词,更不能辨听出连读、爆破、升降调等朗读技巧带来的朗读效果,从而影响了对听力材料的领会和理解;反过来,如果在英语教学活动中始终贯穿朗读教学,学生将会把习得的词汇,长短句乃至整篇的文章通过朗读牢牢地存贮在脑海里,遇到听觉重现时,能迅速提取出有用的信息,从而更好地提高听英语的效率。因此,英语朗读能很好地服务于英语听力。
二、朗读有助于记忆词汇
语言离不开词汇,而词汇是组成语言的基本材料,没有一定的词汇,就无所谓句子,更无所谓语言。而词汇的记忆是一件费人心思的事。
我们常常发现好多学生在记单词时只看不读或轻声默读,这样做效果却不佳。科学实验证明,大声朗读记忆效果要比默读效果好。因为出声朗读时,人的眼、口、耳、脑等多种器官同时并用形成多通道的暂时神经联系,加深大脑皮层的痕迹。另外,朗读单词的过程,学生也会慢慢发现单词拼写与发音之间的联系,找出单词拼写规律,促使文字的形、音、義紧密结合,提高单词的拼写率。因此,从开始教学生记忆单词,就应要求他们先朗读,读熟后再去记忆。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学生将单词读几遍就能记住大半的好处。单词容易记了,英语就会越学越轻松。不管是小学生还是成人,记住大量的英语词汇,这才是学好英语的前提和保障。
三、朗读能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运用语言的能力
英语是交际的工具之一,教英语是为了教会学生用英语,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英语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词汇、语法进行听说读写的交际能力。作为英语教师必须充分明确,如何教会学生用英语,使学生把所学的语言知识转化为言语技能,并发展成运用英语进行交际能力,这是我们从事英语教学的唯一目的。要到达这一目的,就必须有明确的教育思想:把朗读作为课前预习、课上练习的重要环节。例如,分角色朗读、语境朗读、口语练习等等。但是受传统观念、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往往把课堂当作传授知识的时空,用知识,结构的传授代替生动活泼的学习认识过程,只注重语言传授,不注重语言能力的培养。
四、大量阅读逐步培养语感
什么是语感呢?语感就是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如人们常说的:How are you?Fine,thank you,and you?非常自然,如果两位老同学互问How do you do?或早上问I wish you a good morning.听起来别扭,而语法上又没错,这就是语感。语感不是凭空产生的,它和词序、结构词与词形变化这三项基本功的培养一样,是经过大量实践后自然而然形成的。大量的实践就是大量阅读。《新概念英语》的前言中有这样一句话:Nothing should be written before it has been read.意为“无所读便无所写”。换句话说,任何书面表达材料都应该是有根有据的,你写下一句话,必定在什么地方事先读到过这样一句话,而不是自己凭空编造出来的,这一点对于中国学生尤为重要。因为你不可能去创造别国的语言,学习英语只能模仿英美人实际使用的语言,想凭借某些语法规则自己去“创造”英语句子,那是不现实的。
五、朗读有助于提高书面表达能力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说明长期知识的积累会使学生厚积薄发,是学习成功的途径之一。朗读的过程是广泛吸取语言素养,使已掌握的语言技能得到熟练和巩固的重要过程。英语教材中出现的对话及课文都是编者精挑细选的典型的代表文体,如果学生没有大量的阅读,大脑里就不会储存足够的语言信息,那么写作时就会思维板滞,词不达意。只要经常朗读,就会在潜移默化中领会文章遣词造句的精美和各种文体的写作要领。文章深刻的语言内涵,作者的情感意趣,以及语言的神韵美也会自然而然流入到读者的内心深处,
不知不觉提高其对语言的感受能力。从而在以后自己写作时可以运用自如,有一种召之即来,呼之即出的感觉“熟读英语三百篇,书面表达不再难”因此,要想提高英语写作水平,朗读也可以帮助学生尽快获得成功。
感受性原则在朗读教学中的运用 篇10
教师在朗读教学中坚持感受性原则, 也就是在朗读时千方百计启发引导学生去感受课文的言语, 以他们自己的感觉、知觉、认识、情感等等去触摸作者的心灵, 使学生之心“入乎其内”, 与作者的那颗心产生强烈共鸣;又“出乎其外”, 用自己的感受充实、丰富文字语言, 为“形之于声”准备恰切、扎实的依据。具体如下:
一.感受形象
语文教材中有不少文学作品, 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是用形象反映社会生活。没有形象性, 就没有叙述和描写, 也就没有什么文学性、艺术性可谈了。
如何引导学生去感受文学作品中的形象?首先应帮助学生建立一个鲜明的内心视象。内心视象原本是表演艺术的专业用语, 是说当演员用语言表达某一事物的同时, 随着想象仿佛感到内心也清晰地看到他所要表达的一切事物的形象。在朗读教学中如果能帮助学生唤起内心视象, 朗读的过程便像放映电影似的随着作品所描绘的情景, 一幕幕地展现在眼前, 这时, 课文的语言文字便鲜活生动起来了。建立内心视象的过程是记忆联想和再造想象的唤起过程, 也是深入挖掘、引发情感的感受过程。
《国殇》是一篇悼念阵亡将士的爱国主义诗篇。尽管这是一首文质兼美、感人肺腑的诗篇, 但却不容易被学生理解。初读课文, 学生并无多大兴趣, 毕竟这是一首古诗, 文中有不少生僻的战争术语, 聱牙拗口, 加上学生对战争、对爱国主义思想缺乏一定的感性体验, 自然难以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在这种情况下硬要学生朗读课文, 那只会是简单的见字读声, 语言枯燥干涩, 没有任何的生命和活力。如果这时教师能适时地引导学生感受形象, 建立清晰的内心视象, 那么学习效果就大不一样了。在课堂上, 在介绍完课文背景、课文内容后, 教师可以这样做:
1. 注意调动多种感官去体验
教师:透过这些描写战争的文字, 你仿佛听到了什么声音?
学生:战鼓声、兵器的撞击声、战马的嘶叫声、将士们的冲杀声、射箭的嗖嗖声、你死我活的拼杀声、受伤时的惨叫声……
教师:你们仿佛嗅到了什么味道?
学生:尘土味、血腥味、烧焦味、浓烟味……
教师:在这样的场景中, 能看到什么颜色?
学生:敌军黑压压的、兵器白刃刃的、满面尘灰色、受伤的鲜血色……
教师:这样的战斗场面给你们什么感受?
学生:悲壮、惨烈。
教师:生活中或者书本中、影视里有没有看过类似的场景?
学生1:有。甲午海战中“致远号”带着浓烟烈火向日军舰艇冲击而不幸被敌人鱼雷击中沉没的情景。
学生2:我想起了抗日战争中的狼牙山五壮士。
学生3:还有《谁是最可爱的人》中, 松骨峰战斗志愿军战士与侵略者同归于尽的场面。
教师:中华民族这种不怕牺牲、英勇献身的爱国精神真是源远流长、一脉相承啊!好, 让我们怀着对所有爱国烈士的崇敬把课文齐读一遍。
通过这样的引导, 激活学生的联想想象, 丰富学生对战争的认识。“战争”一词由抽象的、单调的概念变成了具体的、立体的富有情感的形象, 惊心动魄、惨烈无比, 这时候, 学生清楚的看到了内心形象, 朗读时的语言就自然生动活泼, 焕然一新了。
2. 注意呈现丰富的景别变化
《国殇》用语凝练, 总共才十个诗句, 但其中景别的变化却十分丰富。这里有近景的展示“操吴戈兮被犀甲, 车错毂兮短兵接”, 有远景的描绘“旌蔽日兮敌若云”, 有中景的刻画“凌余阵兮躐余行, 左骖殪兮右刃伤。霾两轮兮挚四马, 援玉枹兮击鸣鼓”;有全景的统揽“天时怼兮威灵怒, 严杀尽兮弃原野”;更有战士捐躯时的特写:诗歌生动地展现出战士由威武出征到英勇杀敌再到壮烈牺牲的全过程。教师引导学生去感受不同景别的丰富内涵以及运动变化, 把握住诗人情感转换的脉络, 对战士的英勇精神和爱国情操自然会有形象的感受、深刻的认识。
3.注意品味细节。
《国殇》歌颂的主体是楚国将士, 为了突出他们勇武姿态和至死不屈的形象, 屈原对将士牺牲时的肖像进行了一次细节描写:“带长剑兮挟秦弓, 首身离兮心不惩。”朗读时, 眼睛里应该出现一个特写镜头, 要留出时间细细打量将士, 要将视点由长剑移到秦弓, 从不屈的身体移到断离的头颅, 并由牺牲时的外部面貌深入到他们的内心情感, 这样在细细的注视中, 人物性格丰满了, 人物形象生动了, 对将士的惋惜和崇敬之情也自然萌发了, 对诗歌悲壮动人的风格也有了切身的感受。
学生原本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体, 面对文字, 教师不妨将学生的一切感官调动起来, 让他们的眼睛去看, 让他们的耳朵去听, 让他们的鼻子去嗅……;把他们的生活储备调动起来, 感同身受, 最大程度地引发感情的共鸣;让他们的联想想象活跃起来, 结合自身的情感体验, 用个性化的感受, 去丰富作者用情塑造的形象。当他们看到了, 听到了, 嗅到了, 感受到了, 学生与作者之间生命的交流碰撞也便自然产生了, 文字也便生动鲜活起来了。这时, 让学生去朗读课文, 想无动于衷也很难了。
二.感受逻辑
以抽象思维为主要内容的说明性、论说性的呈现逻辑美的文字能否成为学生感受的对象呢?回答是肯定的。
感受文章的逻辑美, 必须理清文章的逻辑关系。作品的逻辑关系, 主要指全篇各层次、各段落、各语句之间的内在联系。这种内在联系犹如文气, 顺畅地贯穿全篇;犹如经络, 紧密地布满全身。朗读这类文章时, 不论是时间顺序、空间顺序, 还是情节、矛盾、问题的连绵起伏, 都应在头脑中形成强烈的逻辑感受。
张颂在《朗读学》中指出:“逻辑感受有两大范畴:一是语言本质要明确, 不能含糊其辞;二是语言链条要清晰, 不能摸棱两可。……语言本质, 包括思想感情的目的性、具体性。必须抓准语句篇章的真正含意。……语言链条, 包括上下衔接、前后呼应的连贯性、流动性。”
语言本质和语言链条是干和枝的关系。一棵树主要由干、枝、叶组成。所谓干, 就是主干或支干, 它们是一篇文章的总论点或分论点, 是一篇文章的主体、核心。叶则是表达思想的词和句。所谓枝, 是干和叶的衔接部分。语言的丰富性, 造成了整棵树的枝繁叶茂。语言的整体性, 要求“枝枝叶叶总关情”。虽然每一段枝叶都有自己清晰的脉络走向, 但它的根本都源自主干。
1.主从感
拿到一篇文章, 首先要抓重点, 对议论文来说就是抓论点, 理清观点和材料的主从关系, 形成主从感。
《过秦论》结尾段第 (6) 句“仁义不施, 而攻守之势异也”是这一段的观点, 当然是重点。这段也是全文的重点, 意在指出秦的过失来警告当朝统治者要以史为鉴。因而朗读时要注意句句是指责秦之过失, 要读得富有气势, 要表达出作者过秦的深意。第 (2) 句内容丰富, 作者用整齐的句式、铺排的手法, 说明陈涉力量的单薄, 其目的是为了与秦国、九国之师当初力量的强大形成对比, 以突出秦的过失之大, 从反面论证“施仁义”的重要性。如果片面地突出这句的气势, 赞美陈涉的以弱胜强就偏离了中心了。
2. 对比感
把握对比感, 首先要弄明白对比的两个事物, 然后明确对比的内容是什么, 这样就容易确定重音, 表达重点。
第 (1) 句和第 (2) 句构成对比。作者将秦国的强大与陈涉的弱小作对比, 突出秦国失败的荒谬, 从而突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一观点。这组对比的着眼点在双方力量的悬殊, 因而可将“雍州”、“崤函”、“自若”作重音处理, 突出秦的强大力量并未削减;“非尊”、“非铦”、“非抗”、“非及”等词语作重音处理, 强调陈涉力量的弱小。这样形成对比, 就能准确地传达出作者的思想观点。
3. 递进感
递进给我们的感觉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句接一句、一层接一层、步步逼近, 具有怒不可挡、情不可遏的气势。
第 (5) 句就是一个递进复句。作者以精练的语言概括了秦由小到大, 由盛到衰的全过程, 有力地揭示出“仁义不施, 而攻守之势异”的道理。朗读时, 声音可由低到高, 语速由慢到快, 直到全句高潮“身死人手, 为天下笑”, 然后心情万分激动, 难以平静, 所以作一长时间的停顿, 再发出痛苦的质问“何也”, 为引发思考, 又作一较长时间的停顿, 最后, 才用低沉的声音缓缓道出“仁义不施, 而攻守之势异也”。
另外这段文字中还涉及到并列感、转折感、因果感、假设感等, 这里就不一一说明了。以上谈的是文章局部呈现的逻辑感,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整篇文章的逻辑结构给人带来的情感体验。
文章第1段至第3段呈递进态势, 开写秦国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过程。朗读这3段, 整体声音由低到高, 气势逐步增强。像大海波涛汹涌, 滚滚而下:一次冲击, 卷起一个浪头;接着又一次冲击, 造成了一个更高的浪头;继而再一次冲击, 卷来一个更高的浪头。第4段陡然一转, 写陈涉极弱, 显得秦极强, 可是强秦反为微弱的陈涉所败。朗读这段要将逐渐增高音量与气势突然放低、放弱, 好比三峡在波涛奔腾中, 突然浪涛低落下去, 构成一个旋涡。第5段, 把九国的强盛而失败, 同陈涉的微弱而成功, 互相对照, 朗读时要体现这种对比感, 仿佛有两股激流在回旋, 但是水位在提高, 能量在蓄积, 最后强有力地推出秦朝的灭亡是由于“仁义不施, 而攻守之势异也”。整篇文章纵横开阖, 气势磅礴, 严密的逻辑, 透辟的说理给人以强烈的情感撞击, 从而产生沉重的历史兴亡的感慨与悲叹。
【朗读在教学中的魅力】推荐阅读:
浅析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11-22
浅谈朗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09-21
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12-15
论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05-16
朗读的魅力在哪里06-13
语文中的朗读教学08-08
朗读在阅读教学中运用09-11
小学教学中的朗读训练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