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至死》读书报告(精选4篇)
《娱乐至死》读书报告 篇1
文化变质时代的我们该何去何从
---读《娱乐至死》有感
1985年,尼尔·波兹曼出版《娱乐至死》、与《童年的消逝》、《技术垄断》一起,构成了著名的“媒介批评三部曲”,享誉世界。
其中,《童年的消逝》论述了童年是如何在电子媒介的产生和普及中受到威胁并面临消逝的,《技术垄断》警告世人,美国正进入技术支配文化的一个新阶段,正面临失去传统、失去驾驭技术能力的危险,而《娱乐至死》与前面二者一脉相承,提出现实社会中(书中主要以美国为例,但是对于中国等其他国家同样如此),一切公众话语渐以娱乐大众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精神文化。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的成为娱乐的附庸。人类将在无尽的娱乐式信息中逐渐迷失,最终成为像封面上的人一样,大脑空白,娱乐至死。
在《娱乐至死》一书的前言中,作者讨论了奥威尔的《一九八四年》和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中的观点,并警告世人,真正将成为现实的将是赫胥黎的观点。正像《美丽新世界》中描述的那样,在新媒体时代,人类的“人性”或将被剥夺殆尽,人类将会接受机械化的安于现状的教育,失去激情、痛苦等感觉,最可怕的是,人类失去了思考的权力,失去了创造力。
随着英国人卢贝特·默多克在传媒界的革命,如今,可以说,“文化娱乐化”时代已经悄然而至。
奥威尔预言,“我们憎恨的东西将毁掉我们”,赫胥黎则预言“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那么,究竟是什么东西,会像鸦片一样让我们沉迷热爱,最终却会毁掉我们?尼尔在书中暗示,在这个工业技术日益发达的时代,变质的文化或将成为毁灭我们的祸源。所谓文化的变质,指的是以往发人深思的文化精粹逐渐被快餐式、娱乐化的文化所取代。这样的文化不再是引导人们思考创造的源动力,反而成为供人们消遣,满足人们娱乐需求的工具。在文明传播的早期,媒介形式相对简陋单调,信息传播的速度质量严重不足。然而,随着电报、电视等新媒介形式的出现,信息传播的途径迅速多样化,从文字到图片再到实时视频报导,人们在无尽的繁杂的信息洪流中逐渐无法把握自己的初衷,被各种各样无聊的信息洗脑,从而成为技术的狂热拥护者,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
就以中国为例,在稍早的时候,物质基础极其薄弱,娱乐方式相对匮乏。文化传播的主要方式依赖于私塾先生的传授。学贯古今的名宿大儒多会聚揽几百甚至上千门徒。有时,为了拜师求教甚至需要长驱几百上千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文化却一次又一次结出硕果,思想的“百家争鸣”,汉赋元曲,唐诗宋词,都达到了令人仰望的高度。反观今天,土电话时代早已落幕,各种各样的电子设备无限丰富了我们的生活。截至2006年,全国电视观众总户数已达到3.06亿户,电视观众总人口数达到10.7亿人,全国平均电视机普及率达到85.88%。截至2009年底,东部地区网络普及率达到40%,西部地区达到21.5%。不可否认,电子设备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类的生活条件,人们几乎可以足不出户就知晓天下事。但是,就是在这种物质条件极大改善的前提下,中国的文化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不禁引起有识之士的惊呼。以中国电影市场为例,欧美快餐式大片几乎占据半壁江山,这种追求视听刺激,血腥暴力的影片深受中国观众的喜爱。对于中国本土电影,如徐峥的《泰囧》和冯小刚的《私人定制》都轻松地取得了10亿的票房,但是如《一九四二》等一批严肃沉重的影片却票房惨淡,这种差别不能不引人深思。
概括来说,新的媒介形式的出现,“传媒暴力”进入人类的日常生活,对我们产生了诸多的不利影响。
一、信息污染。娱乐化的信息极大地冲淡了人们对于严肃客观问题的关注度。
二、认知能力削弱。我们获取了过多信息,却因此丧失了抽象客观思考的能力。
三、道德责任感淡化。在信息化时代,娱乐化信息正使人们丧失流传久远的民族美德。
四、淡化人际关系。足不出户的信息获取固然快捷,却阻碍了人际交流,影响思想的交流。
那么,是什么吸引我们毫无察觉地陷入文化快餐的陷阱呢?赫胥黎在《重访美丽新世界》中给出了答案“人们对于娱乐有着无尽的欲望”。弗洛伊德在《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中提出,人之精神活动,一部分在自己意识状态下进行,即人自己能察觉的情况下,但大部分却在不知不觉中,所谓潜意识中进行。由于人类的本能中有着对娱乐的欲望,所以人类会在不知不觉中规避严肃,趋向娱乐。由于现代社会信息渠道众多,严肃的东西往往和娱乐化的东西混在一起,加之缺少来自思想层次对于人类思想的升华,使得人们很容易在纷乱的信息中迷失自我,最终成为信息的奴隶而非主人。
那么,身处这样一个文化变质,信息暴力的时代,我们又该何去何从呢?我想,要做的便是文化的回归。唯有固执的坚守本民族独一无二的文化,才是应对信息暴力,媒介娱乐化的最佳手段。譬如韩国的“身土不二”精神等等。然而,要想唤醒已经深深陷入娱乐化信息中的人们,所要做的就很多很多。第一是电视内容的肃清,电视依旧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即便现在网络技术已经日臻成熟。对于严肃的问题一定要采取严肃的方式。试想一下,当新闻节目正在直播航班失事的沉痛消息时,突然插播娱乐大众的广告,将会极大影响新闻的感染力。还有近来甚嚣尘上的“恶搞”与“戏说”风潮,不可否认像《宫锁心玉》、《步步惊心》、《抗日奇侠》等电视剧的确具有其吸引人之初并且思想并无不妥。但是,过多的此类电视剧是否会歪曲人们对于自己国家坎坷曲折历史的认识呢?是否会使人们认为自己国家的文化从来都是囿于庸俗呢?第二是要提升国民的精神境界。这一点看似容易却需要一代又一代人付出艰辛的努力,因为不是知识水平的提高就一定伴随着思想水平的提高。中国从一穷二白的东亚病夫一跃成为如今笑傲一方的超级大国用了六十年,但是中国要从如今年文化日渐衰退的境况中走出并成为世界的佼佼者也许需要近百年的努力而且没有捷径。第三,便是限制利用娱乐大众获利的行为。近些年来,“超级女声”、“超级男声”、“中国好声音”等类似节目如同雨后春笋般出现,数量越来越多,但是质量却越来越差,最后如同“作秀”已经一般无二。亦有一些人大胆爆出大尺度写真或无边绯闻吸引大众的眼球则是直接“作秀”,挑战大众的承受底线。对于这种行为则有必要加以规范。
读过《娱乐至死》,我觉得或许人类有一天真的会因为娱乐导致死亡,不一定是灭亡,而是思想的死亡,创造力的死亡,文化的死亡。人类区别于其他物种的思想的死亡其实就同人类灭亡一样可怕。
参考文献
1.《娱乐至死》 尼尔·波兹曼 2004版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对娱乐至死问题的批判性研究》 刘肖《新闻界》2007年第4期
《娱乐至死》读书心得 篇2
本书的第一章是媒介即隐喻,隐喻是一种修辞手法,作者说媒介即隐喻也就是想说媒介在用一种隐蔽的但强有力的方法左右人们的道德和价值观。媒介的产生创造了一种新的文化但同时也影响着文化。它给我们带来了大量的信息,但是如果我们只是接受并没有加工那么我们就成了媒介的牺牲品。
第二章是讲媒介即认识论,从印刷品到电视的出现谈人们对认识论的改变,电视出来的认识论劣与印刷制品,而且对于本身还有一定的危险,并且这种危险在逐渐蔓延。而为什么说媒介即认识论呢?我有些困惑。认识论是一个很大的概念简单的来说认识论是探讨人类认识的本质、结构,认识与客观实在的关系,认识的前提和基础,认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认识的真理标准等问题的哲学学说。又称知识论。也就是说大量的媒介的出现它开始承载知识,决定知识的形式,它所表现的无论对错好坏都成了知识。
这些让作者开始谈到印刷机统治下的美国。那时候到处都是阅读的中心,任何人都可以阅读,印刷术开始影响公众的话语形式,但也承载着一种文化。试想如果没有印刷术的出现我们的文化和知识又如何呈现和被记载呢?
“思维方法在以文字为中心的文化和以图片为中心的文化中不同体现”在作者看来人们的阅读只停留在在了一些符号,读者没有了判断力。电报技术和广告的出现是原本理性倾向的人们开始倾斜。过去人们是为了解决问题而去搜寻信息,而现在人们是得到了一些信息而去找这些信息的来源。我们的媒介环境变了,人们开始更少的去思考了。
电子技术的出现迎来了一个崭新的世界,我们开始进入一个躲躲猫的世界,就像游戏一样我们是蒙住眼睛走路的人,我们不能通过自己的思想去抓住想要抓住的东西,而是通过形式,支离破碎的事件去感受这些东西。这无疑是可怕的,没有了思想的人相当于一具只会呼吸的植物人,把所有的知识思想都依赖与媒介。
这一切使得我们这个时代成了娱乐业的时代。电视作为媒介更注重娱乐性和表现形式,它只是迎合人们对视觉快感的需求,通过这些形式来适应娱乐也的发展。
第七章“好……现在”是讲看电视的时候观众很少需要把上一时间段的思想或情绪带到下一个时间段。人们所有的思想都停留在了“现在”
宗教成为了娱乐的附属品。作者所说电视最大的长处是他让具体的形象进入我们的心理而不是让抽象的概念留在我们的脑中。人们对宗教的认识开始有所偏斜。往往是崇拜电视上传播宗教的那个人而非宗教本身。
娱乐至死读书笔记 篇3
从多年前的选秀节目对国人带来的冲击力,到后来的“唯收视率是图”,再到当下的生活里充斥的“抖音”、“快手”、公众号寻求点击率,无原则的迎合受众,片面追求所谓的轰动效应,长此以往,下降的是公信力和期待值!改变和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观念,继而减少了对现实的关注和深度理性的思考,人们的理性思维会变得越来越弱,对真实生活的关照能力越来越匮乏。
赫胥黎在《美丽新世界》中所说:“我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为什么不再思考,我们的时代正逐渐走向娱乐至死的世界……”
陪伴靖边县国学经典家庭教育研究会(前身“靖边县国学经典读书会”成立于5月)走过悠悠两载,我倾听者、反思着,但没被当下麻痹,从最初的星星点点的听课人,到现在的座无虚席;从《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到《诗经》,我们的公益初衷没变――愿你在感受国学文化之美的同时,启迪智慧,滋养灵魂!我们没有所谓高大上的讲师团,更没有把它作为一个商业机构去组织运营……
我们有的是:在当地妇女联合会的大力支持与倡导下,去直接关注妇女和儿童这个巨大的群体,如何关注?慎之又慎、选之又选,也许送给她们经过历史大浪淘沙过后的金子――古人的智慧是最好的,最有价值的!于是,是巧合?是机缘?是社会的责任感,刚好有这样一位本土的巾帼女性,读后感。愿亲力亲为;于是,在她的亲力亲为下,聚集了一部分愿与她共肩膀的志愿者,行走在公益的征途上,她们没有名气,不值得一提,都是一些低到尘埃里的受益人。但她们愿把这份益处传播出去,仅此而已,她们不念过去、不畏将来,但疑虑当下……
当我们的国学课堂走过默默的一百期的时候,它已如一股清流浸入粗犷直率的靖边性格中!我们没有刻意宣传,因为我们的事业不是娱乐;我们坚持从四书五经开启,因为我们倡导的不是碎片化课堂,唯有回归严肃的阅读课堂,方能实现真正的思想自由;我们把家庭教育有机的引入到国学的课堂中来,因为我们追求的是学有所用、学以致用,智慧在实践中才现火花……
就像秦始皇为消除儒家思想而焚书一样,真相会被掩埋,文化会被限制,显然,这不是我们现在的状态,美国作家尼尔。波兹曼用一本书来警示“娱乐至死”的状态,我们要在充满娱乐的世界中,时刻保持警惕,辨别这样的敌人,思考我们真正的热爱,不会为博得感官的享乐而失去真正的自由。
《娱乐至死》读书报告 篇4
这个60秒长的广告于1984年1月22日美国超级杯橄榄球大赛的电视转播中第一次播出,这一天,第一代苹果MAC电脑正发布,我们都知道,电脑的普及过程,WINDOWS的图形界面居功至伟,但是最早实现图形界面的,还是苹果的第一代MAC电脑。伴随着MAC电脑问世的这个广告片的名字叫《1984》,源自于乔治·奥威尔的作品《1984》。崇尚自由和个性解放的西方世界对1984一直是什么忌惮的,因为一九八四就是恐怖、专治、极权、压抑人性的代名词。
1984是我个人非常喜欢的一部作品,它引发了我很多思考。事实上一九八四年来到,书中的恐怖场景也如广告中的一样被砸碎,而没有成为现实。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着,之前印刷术统治的时代逐渐步入没落,而电视电脑的时代蒸蒸日上;特别是电视的迅速发展,改变了公众话语的内容和意义;政治、宗教、教育和任何其他公共事务领域的内容,都不可避免的被电视的表达方式重新定义。电视的一般表达方式是娱乐。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一切文化内容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而且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这就是今天我给大家推荐的尼尔·波兹曼的作品《娱乐至死》,他在这本书中表达了对未来的担忧:毁掉我们的,不是我们憎恶的东西,正是我们热爱的东西;能够成为现实的,不是奥威尔的《一九八四》,而是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然而现实恐怕已经超出了尼尔·波兹曼的想象,电脑以摩尔定律的速度极速发展,性能不断提高,价格不断降低,苹果公司的产品现在已经遍地开花。两年前我有了第一个苹果产品IPAD,当我把第一本有声电子书《木偶奇遇记》从
APPSTORE下载到IPAD中的时候,我的孩子爱不释手,看了几遍,就已经能背诵整篇文章。而在这之前,他已经很喜欢在我的笔记本中欣赏《洪恩幼儿英语》,每天要求我打开电脑给看半个小时甚至更久。令我担忧的事情没过几天就发生了:他厌倦了简单的电子图书,迷上了游戏,一遍一遍地重复玩飞车、火车之类他喜欢的电子游戏——这完全违背了我初衷:IPAD当作学习工具,游戏只是陪衬。这样“喧宾夺主”的效果,使我不得不相信:孩子们热爱IPAD类的电子产品,以及由这些产品带给他们的娱乐时空。
为此我非常担忧,也非常矛盾。我担心孩子沉迷在各式的游戏娱乐中忘记学习,更担心孩子在虚拟的世界中沉迷,离现实世界越来越远。媒体上爆出一桩桩类似的负面新闻更是加剧我的担忧。然而作为一个科技迷,我也深深的知道:未来世界的各方面,包括教育、政治、宗教等所有的都将被这些电子产品不可避免地统治。如果不能在未来的体制内游走自如,是否意味会跟不上所谓“时代的脚步”而被淘汰埋没?
或许这正是这些为人父母者的悲哀:能预见未来,却不知道如何用正确的方式更好地走向未来。
孩子们是如此,我们成年人呢?通讯技术不断进步,宽带、光纤、3G、4G、三网合一、LTE网络,这些代表新科技的词语正在我们身边如雨后春笋般地冒将出来。问一问自己:你从哪些渠道获得最新消息?排在第一位的,当然是互联网。作为媒体老大的互联网,正以几何级数级的发展侵吞我们的时间和空间——在办公桌上,在你的书桌上,在你的卧室你,在你床上的移动终端上。身处网络中心的我更是如此,每天来到办公室,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打电脑连上网络,查阅当
天最新消息的同时检测校园网的联通情况。每到课余时间固定刷新一次,看更多的消息,间或打开一些感兴趣的网页和论坛,围观或参与讨论。看电视呢?只不过是重温一遍过时的网上新闻罢了。
我没有被电子游戏所迷,可能是兴趣使然。然而我花在电脑上的时间其实不短,每天的时间也有六七小时,大约占据一天时间的四分之一,周末则更长,达到三分之一左右。这意味着,我每天四分之一左右(甚至更长)的时间,是固定在网络上的。
——而我还只是一个没有大屏幕智能手机的人。
——为此我拒绝大屏幕智能手机,因为我深知,一旦拥有了,我将被互联网捆得更紧。
事实上,逃避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网络和电子产品已经无孔不入,我们的工作、生活、学习都不可避免地融入到网络中去。举几个我切身体会的例子:
1.2009年下半年每个周末,我都会在网上审阅学生的数学周记。我用网易博客的博客圈功能,组建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园地。学生每周写一篇数学周记,我用表情符号给予评分。两个班数学周记的审阅,需要大量的时间,然而学生的闪光点和另外一面,也给了我意外的惊喜。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数学成绩不见得提高,但我想让他们明白:网络不只是游戏玩乐地带,也可以成为学习的好场所。
2.2011年3月,我将课本制作成电子书,放入IPAD中带入课堂。从此,我可以只带着IPAD和备课笔记进入课堂。实行了电子备课以后,我将备课文档也放入IPAD中,进课堂只要带一个IPAD即可。课堂上学生很奇怪我带着“IPAD游戏机”进入课堂,当他们终于清楚我的用途之后,他们明白:“游戏机”也可以成为学习工作的好帮手。
3.今年暑假要参加职评的考试,为应付考试,要熟读繁琐的五六个法律法规。我在百度上输入三个关键词:教师 法律法规 试题 搜索一下,在文库中选择一篇下载量比较大的,看了半个小时,效果不错,试题中总共15分的法律法规题只错了两个。(当然,这种投机取巧的做法不建议大家使用。)
我个人对电子产品是什么喜欢的,最新的相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我也时常关注。我也常常在思考:这些我们日常使用的功能强大的电子产品,如何能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得以应用?我曾经做过类似的实验,在上《统计图》时,把数学课放到计算机房中,学生利用简单的EXCEL工具就可以创造出各式各样的统计图,课堂效果非常好,学生也学得兴趣盎然。
【《娱乐至死》读书报告】推荐阅读:
劳动者的娱乐至死10-12
至死不渝的成语典故07-03
娱乐项目立项申请报告05-14
娱乐场所营业情况报告10-09
娱乐综合体可行性报告05-31
娱乐美联英语娱乐英07-13
泛娱乐/休闲娱乐的广告语06-08
娱乐机制10-15
娱乐化05-11
过度娱乐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