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气象行政执法的发展

2024-07-12

论气象行政执法的发展(共7篇)

论气象行政执法的发展 篇1

论行政责任的发展

行政责任的定义

从广义的角度来看,行政责任指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对国家所承担的职责和义务,即国家法律所规定的应由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所履行的社会责任。因此,广义的行政责任意指政府的社会责任。从这个意义上说,当政府履行了自己的社会职责时,我们说政府是有责任的或负责任的。

从狭义的角度来看,行政责任指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在代表国家实施行政管理活动的过程中,因其违法或未履行相应职责和义务时所应承担的否定性的政治的、行政的以及法律的后果。因此,狭义的行政责任与违法或未履行相应职责和义务相联系,意味着国家对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违法行为的否定性评价和谴责。从这个意义上说,当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对其违法行为承担了法律后果时,我们说政府的责任得到了追究。

行政责任的要件

行政责任的构成要件是使行政责任得以成立的基本条件。行政责任的构成要件是我们理解和把握行政责任的重要理论依据,根据行政责任的构成要件,我们可以对行政机关及其公务人员的行政行为是否应承担行政责任进行较为准确的判断。行政责任的构成要件主要有:

1.行政责任主体一般为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人员

行政责任主体不以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人员为限,任何行为主体,只要获得合法从事国家行政行为的资格并实际实施行政行为,就有可能产生行政责任,成为行政责任主体。因此,行政责任主体不以是否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人员为绝对界限,而以所实施的是否是行政行为为界限。

2.行政行为违法

行政责任必须是由国家行政机关或其公务人员的违法行政行为所产生。这一要件实际上包括两个内容:第一,承担行政责任的行政行为必须是执行执务的行为。行政机关作为一种组织,除了行使职权与社会发生行政管理关系外,还有可能以普通民事主体的身份与社会发生一般的民事关系。换句话说,行政机关的行为可以分为执行职务的行为和普通民事行为。由于行政责任是一种国家责任,所以,只有行政机关及其公务人员以国家的名义实施行政管理、执行公务的行为才有可能产生行政责任,而行政机关及其公务人员以私法意义上的法人名义所从事的普通民事行为则不产生行政责任。后一种行为造成的损害由行政机关或个人负民事责任,而国家并不对此负责;第二,承担行政责任的行政行为必须是违法的执行执务的行为。我国《国家赔偿法》规定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的行为可以引起赔偿,也即可以引起行政责任。

3.有法律、法规的规定

行政责任一种法定的责任,因而必须有国家法律、法规的明确规定,必须经由国家法律、法规的确认才有可能产生。没有法律、法规的规定,行政机关及其公务人员的行政行为即使发生损害性后果,也不能产生行政责任。这种情况在实践中通常表现为无法追究行政责任。通常情况下,不承担行政责任的行政行为的范围多局限于特定的领域,像政治、军事、外交活动等领域。对这些方面的国家责任,各个国家一般按照“国家免责”的原则进行处理。

4.损害事实的存在行政责任必须有特定的行为后果存在。只有当行政机关及其公务人员的行政行为造成特定的损害后果时,才产生实际承担行政责任的问题。但由于第三者的行为或自然力的原因所产生的损害不产生行政责任。例如战争、自然灾害等原因引起的损害不产生行政责任。行政责任在我国的发展状况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开始了国家行政责任制度的建设。1954年颁布的第一部宪法中已有关于国家赔偿的原则性规定:“由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有取得赔偿的权利。” 这是新中国首次用宪法的形式确立了国家赔偿的行政责任制度。此外,一些法律、法规中也有部分内容规定了国家侵权的行政责任。例如1954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港管理暂行条例》中规定:“港务局如无任何法律依据,擅自下令禁止船舶离港,船舶得向港务局要求赔偿由于未离港所受之直接损失,并得保留对港务局之起诉权。”

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原因,我国国家行政责任制度的建设一度中断。

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随着我国民主法制建设事业的恢复和发展,我国1982年宪法重申了国家赔偿行政责任原则。该宪法第41条规定:“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有依照法律规定取得赔偿的权利。”与1954年宪法相比,新宪法的规定在两个方面有所发展,一是规定了国家机关的侵权行为及赔偿责任,二是提出了制定专门法律确认国家赔偿责任的要求。继宪法之后,我国1986年颁布的《民法通则》也规定了国家侵权的法律责任:“国家机关或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中,侵犯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以后又陆续有《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海关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的内容涉及到了国家侵权的行政责任。

我国198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对于建立我国国家行政责任制度具有重要意义。该法专门规定了行政机关的侵权赔偿责任。对行政赔偿责任的主体、承担赔偿责任的条件、赔偿义务机关、赔偿程序、赔偿经费等问题都作了规定。《行政诉讼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行政责任制度的初步建立。

行政诉讼法颁布后,行政诉讼案件逐年增多,行政赔偿案件也随之增加,为进一步落实行政机关的行政责任,我国于1994年通过了《国家赔偿法》,1995年正式施行。《国家赔偿法》的通过和实施,标志着我国国家赔偿的行政责任制度的正式建立。

行政责任的追究及其发展趋势

行政责任的追究,是在行政责任确定的条件下,依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对造成行政责任的行为主体给予一定的行政或法律惩处的制度。这种制度是整个行政责任制度的基本的和重要的环节之一,是行政责任制度的归宿,正是这种制度使行政责任得以最终确立。

行政行为是以国家或政府的名义进行的有组织的国家行为,是为实现公共利益而实施的行为,因此,当发生损害行为时,一切行政责任在名义上和性质上都由国家或政府承担。然而,国家或政府的行政行为是通过具体的行政机关及其官员的具体行政活动来体现或实现的,这就产生了行政责任主体的双重性及其区分的问题。

在西方国家,行政责任原则上先由国家或政府承担,但国家或政府同时保留对实际负有责任的政府官员个人的追偿权。这就是说,当行政责任确定后,追究行政责任的一般顺序是:先由国家或政府负损害赔偿责任。如果政府官员个人存在过错或过失,则在国家或政府履行完行政责任的义务后,再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向犯有过错或过失的官员个人求偿。

西方国家政府承担行政责任的方式一般是金钱赔偿。西方学者认为,以金钱赔偿作为承担行政责任的方式,一方面能使受害人得到实际的补救,另一方面也简便了追究行政责任的方式。金钱赔偿金的来源,一般出自国家税收。

根据西方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追究行政责任的主体一般为议会、法院、国家检察机关、政府自身和公民个人。作为追究责任主体,有权的国家机关的追究途径一般是立案调查,而作为公民个人,其追究的途径通常是起诉。

再来看看我国的行政追究。根据我国的政治体制,追究行政机关行政责任的主体,可以是权力机关,也可以是上级行政机关,在法定范围内,还可以是人民法院。由于追究行政责任的主体不同,其所追究的行政责任的范围、方式以及程序也有所不同。

我国权力机关即人民代表大会,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我国人民代表大会追究行政机

关的行政责任的方式主要是:可以按法定程序撤销行政机关的违法和不适当的抽象行政行为,可以通过直接干预,要求行政机关自行纠正或者撤销其违法或不适当的决定。

我国行政机关追究行政责任的方式通常是:通过行政命令责令(下级)行政机关自行纠正错误,追究有关机构或人员的行政责任;或者通过行政复议的方式,撤销、变更负有行政责任的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

我国人民法院追究行政机关行政责任的方式是:在公民提起行政诉讼的前提下,通过对案件的审理,审查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以撤销、责令履行职责、赔偿损失等方式,来追究行政机关的行政责任;对于行政机关的显失公正的行政处罚行为,人民法院还可以直接予以变更。

政府官员个人承担行政责任的方式一般是:在被确定负有某种责任而尚未触犯法律的情况下,将受到相应的行政惩处或纪律处分;在触犯法律的情况下,将受到法律制裁。例如,法国《法国公务员总章程》(1959)规定:“一个公务员在任中或行使职权所犯的任何错误应受纪律制裁,必要时按刑法论处。”再例如,日本《日本国家公务员法》规定:国家公务员在违法乱纪、有损全体国民服务员的称号;违反职务义务或渎职条件下应负免职、停职、降薪和警告处分。其它西方国家也有类似规定。

我国公务员承担的行政责任,就是通常所说的政纪责任。行政处分是这种责任的主要形式,即行政机关对违反行政纪律的公务员所实施的制裁措施。行政纪律由我国《公务员暂行条例》规定。我国《公务员暂行条例》规定的行政处分的种类有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受撤职处分的,同时降低级别和职务工资。受行政处分期间,不得晋升职务和级别,其中除受警告以外处分的不得晋升工资档次。

我国对公务员的行政处分依法分别由任免机关或行政监察机关决定,其中给予开除处分的,应当报上级机关备案。县级以下行政机关开除公务员,必须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

我国对公务员的行政处分,一般要经过立案、调查、审理、处理决定、执行等阶段。行政处分的承办人员应对公务员违纪的事实进行认真的调查取证,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在初步掌握公务员违纪的情况后,应开会集体研究案情,除特别情况外,应通知当事人出席会议,并听取当事人的申辩意见。案情查清楚后,承办人员应将有关材料上报审批机关。上报的材料应包括行政处分审批表、各种证据材料,受处分人的检查或申辩材料以及处理意见等。未经审批机关批准不得执行处分。公务员犯有严重错误,在行政处分决定尚未作出或批准之前不宜担任现职的,可以先停止其职务。审批机关在审批公务员的行政处分时应采取认真负责的态度,不放过任何疑点,必要时可自行调查,并听取当事人的申辩。行政处分决定一般要在机关首长主持召开的工作会议上讨论决定。处分决定要以书面形式通知本人,并存入本人档案。

对于行政责任的追究,我国根据自己的国情有着自己的追究程序。在责任的追究上,我国的现状呈现出一个由个别责任追究向全面责任追究的局面,把群众的监督和参与加入到责任追究的发展中来,是责任追究的制度化和法律化更有力更完善的推行。

论气象行政执法的发展 篇2

关键词:农业气象,预报方法,发展

我国地处亚洲中部, 大面积属于典型的季风气候, 一年四季的天气变化有很大的反差, 与此同时, 对于幅员辽阔的我国来说, 气象灾害的发生也是不可避免的。我国作为农业大国, 由于历史和社会发展的客观原因, 与世界领先水平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基础生产设施还比较薄弱, 所以其对于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还很差, 因此, 对于农业生产有着重要影响的农业气象预报, 对于农业发展的意义不言而喻。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及时和准确的预测和预报出气象灾害, 使农业生产者在灾前做好一定准备, 从很大程度上减少气象灾害对农业造成的损失。同时,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 农业气象预报的科学方法也在不断发展和提高, 可谓日新月异, 一定程度上, 保证了我国农业的稳定和持续性的发展。

1 农业气象预报的依据和种类

1.1 农业气象预报的依据

农业气象预报需要地理生物等多种学科的支持为基础进行, 其不但要时刻注意近些年来的天气变化规律, 还要通过生物的生长规律来做出研究。有两个比较重要的依据。农业气象的相关因素对农业的生产过程具有可持续性的作用。这种持续性表现在农业气象要素可以储存起来, 然后就会对农业的生产发生作用, 当它的作用产生后, 效果还可以持续到下一个时段。农作物的发育状况相关的气象条件具有较强的联系性, 利用这种联系性, 来通过作物的前期气象条件来预测作物后期的生长状况。

1.2 农业气象预报的种类简述

由于作物和天气都具有相对性, 并且高科技层出不穷, 这就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预报方法。一般来说, 按预报的时效可以把农业气象的预报分为3个种类:

1.2.1 适合田间工作时间的预报

这方面主要包括农作物的播种和收获的适宜时期的预报, 这也是针对农作物整体的预报, 因为播种和收获时机把握的准不准确, 对作物产量有着重要的影响。还有有关土地的水分和土壤的预报, 可以对农作物的灌溉时间以及灌溉程度做到一个很好的把握。对于畜牧业而言, 农业气象也会预报有关的放牧条件和适宜的放牧时间。这对畜牧业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一定时候能够避免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 并且对畜生动物的饲养以及动物疫疾的防治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1.2.2 气象自然灾害的预报和作物产量形成条件的预报

农业气象预报中的气象灾害预报是其中的重点内容, 因为往往气象灾害对作物的打击是致命的, 这也就决定了对气象自然灾害预报的准确性和复杂要求。农业气象灾害预报包括:作物霜冻期、越冬作物的冻害、旱涝、病虫以及火险等方面的预报。农作物的产量形成条件主要包括有关农作物的物候期、产量质量和年景趋势等方面的预报。

2 农业气象预报方法的发展

2.1 机制建设不断完善, 质量不断提高

自20世纪50年代我国建立相关农业气象的研究机构到后来的开会研究以来, 我国农业气象预报的方法也在不断更新和发展, 其不仅在人员及机构组成方面逐步建设完整, 并且研究效率也在不断提高, 不再仅仅局限于以前各项资源的不足的困难局面。在国家的大力支持和农业发展的需要下, 我国不论是在理论还是实践技术及方法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2.2 服务技术的不断更新

我国的气象灾害预报方法总体来说是经历了一个由简到繁, 由片面到全面的过程。在早期, 我国的农业气象预报只是通过电视、广播和报纸等传媒技术来进行预报, 这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又有欠缺, 只是简单的天气预报加上简单的经验措施提醒, 并且这些措施经验, 很大一部分都是在以往的民众经验中提取或者是历史资料分析的, 缺乏客观科学依据。而如今, 在科技的高速发展背景下, 气象卫星的利用, 我国的农业气象预报已经进入了以科学和统计分析学为基础的预测阶段, 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预报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2.3 预报方法的多样化

在以前, 社会和信息通讯不够发达, 最为普遍的也就是广播而已, 但是如今随着科学和新媒体的发展, 电视、网络、移动通讯等早已成为当前气象预报的主要载体, 其广泛性和人性化特征, 早已被大众所喜闻乐见。如今各种通讯手段层出不穷, 例如如今的QQ、微信和微博等, 其使用方便快捷, 生动形象和具体。这些多样化的预报渠道, 也为种类繁多的预报项目提供了合适的载体, 针对不同种类和群体, 实施不同的手段。气象预报部门充分利用这些渠道后, 效率大大提高, 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以前充满局限性的预报方法。

3 结语

科学在进步, 社会在发展, 自古以来都受到极大重视的农业, 更是有着历史突破性的阶段发展。随着农业科技的提高, 其气象预报方法也在随之发生变化。我国区域辽阔, 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作物和特点, 所以不管再高端的预报技术, 都要因地制宜, 符合实际。这就要求相关单位要统筹兼顾、划区预报和因地制宜的来进行, 同时也需要千千万万的农业气象预报从业人员和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和共同参与。只有这样, 我国的农业气象预报事业这才会不断的完善和提高, 从而为广大农民朋友提供一个可靠的保障, 进而为我国的农业及畜牧业的发展做出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宏名, 卢志光.我国农业气象预报工作的发展[J].气象科技, 1982 (06) :15-20.

论气象行政执法的发展 篇3

【摘要】气象与农业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在农业科技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系统化农业气象信息对农业生产、农业经济体系运行的指导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探讨了基于GIS和MICAPS的农业气象服务系统的设计策略,并以农业害虫的动态显示系统为例探讨了农业气象服务系统的应用。

【关键词】农业,气象服务,信息系统,设计

1.系统开发方案

目前,专门针对农业气象应用的信息系统都是在现有商业GIS系统的基础上加以扩展或进行二次开发而成,主要有三种开发方式:独立二次开发、单纯二次开发和集成二次开发。

1.1独立二次开发

指不依赖于任何GIS工具软件,从空间数据的采集、编辑到数据的处理分析及结果输出,所有的算法都由开发者独立完成,然后采用某种程序设计语言,如visua1 C+十、Delphi等,在一定的操作系统平台上编程实现。独立开发在功能实现上相对灵活,更具有针对性,且可以节约购买商业GIS软件所需的成本,但这种开发方式需要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用于与应用无关的底层实现而使开发周期延长,花费也多。对于中小型开发项目组来说,受到能力、时间、财力方面的限制,采用此种开发模式是不现实的。

1.2单纯二次开发

指在通用GIS软件功能的基础上,借助于GIS工具软件提供的二次开发语言进行气象应用系统的开发。目前,国内外流行的GIS工具软件大多提供了可供用户进行二次开发的宏语言,如:美国环境系统研究所(ESRI)开发的ArcView提供了Avenue语言,美国MapInfo公司研制的MapInfo Professional提供了Map Basic语言等。用户可以利用这些宏语言,以原GIS工具软件为开发平台,开发出自己的针对不同应用对象的应用程序。这种方式省时省心,周期短,目标相对明确,只需把需要实现的部分模型集成到GIS软件平台中,简单易行,经费所需较少。但在开发专业应用模型时,与其他主流可视化编程语言相比,这些宏语言所提供的功能有限,效率低下,编写的程序没有很好的移植性。用他们来开发应用程序不尽人意。

1.3集成二次开发

利用专业的GSI工具软件,如ArcView、MapInfo等,实现GIS的基本功能,以通过软件开发工具尤其是可视化开发工具,如COM .NTE,Java和C++等为开发平台,进行两者的集成开发。集成二次开发既可以充分利用可视化软件开发出高效方便的编程功能,又可以充分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工具软件完备的空间数据可视化分析处理功能,集成二次开发又可细分为两种方式:

(1)OLE/DDE

采用OLE Automation(object Linking and Embedding,对象链接与嵌入)技术或DDE(Dynamic Data Exchange,动态数据交换,是OLE技术的前身,是在微软的Win32应用程序接口(API)上所开发的应用程序之间动态交换数据的一种方法。

(2)组件式GIS

组件式GIS(Components GIS,简称Com GIS)开发方式基于标准的组件式GIS软件平台,可以实现高效无缝的系统集成,允许将专业模型、Com GIS控件、其他控件紧密地结合在统一的界面下,开发出来的应用系统可以完全脱离GIS工具软件的运行环境,但功能完全可以不逊于通用型GIS软件。

2.开发方案的选择

采用集成二次开发,开发出基于GIS和MICAPS的农业气象基础信息系统,充分发挥地理信息技术和现代气象信息综合处理技术在气象数据处理上的优势。这种方法惟一的缺点是前期投入比较大,需要同时购买GIS工具软件和可视化编程软件,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种投资值得。目前本单位己有PCVSAT卫星气象数据接收系统、MICAPS.20气象信息综合分析处理系统、ArcGIS9地理信息系统和可视化编程软件,正在筹建全自动气象站,基本的研究条件己具备。所以我们可以更充分地利用现有的计算机软硬件和气象资源,为单位利用农业新技术更好地服务于“三农”提供一条途径。

3.我国农业气象服务系统实施案例——农业害虫的动态显示系统

本系统能够将气象要素、GIS与计算机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对农作物生长过程中的白背飞虱数据进行输入,输出,编辑和查询,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该系统对危害程度进行时空分析,把抽象的数据转化成清晰简明的电子地图,直观显示白背飞虱发生程度及地域分布规律,剖析其发生的气象背景,提出防治建议,进而达到综合治理的目的。

3. 1数据来源

主要由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和服务中心提供的69个病虫测报站候报白背飞虱灯诱资料和国家基础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中国731个地面气象站和196个探空站的逐日气象数据。

3. 2数据处理

基于GIS和MICAPS的农业气象基础信息系统根据虫情数据特点设计了专门的查错、过滤程序,完成数据的有效性及可靠性检验,通过数据管理系统对这些数据按候累加(3~11月)处理成相应的接口文档后自动转入本系统,再利用其强大的的统计分析、空间分析(如空间插值、生成等值线等)、盛加分析和显示功能,将该虫情数据在发生区域内进行时空发生动态显示,从而完成此动态显示系统的制作。中央及各省测报站可按全国、各省各代的虫情数据,利用此系统制作出各自的动态显示图,并结合气候等其他因子资料作出预报。

3. 3结果显示

这种虫情动态显示系统特别为迁飞性害虫白背飞虱的预报提供了快速、全面和准确的时空动态信息。在系统的应用过程中,可以根据虫情资料和实际需要,创建相应的图层,在此基础上,结合系统的GIS功能模块,将害虫发生危害、分布扩散等信息图层与地理背景图层(如:地形、海拔、土地利用等)和气象要素图层(降水、高空风场、温场等)进行盛加,经过进一步的综合分析和处理,则可以得出迁飞害虫大范围迁飞、降落和引起灾变的原因,从而为农业害虫的管理、预测、预报提供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通过输出设备将所要求的结果以图形、表格、等值线等形式打印出来,提供给用户。

参考文献

[1]张芝利,朴永范,吴拒文主编.中国有害生物综合治理论文集[C]. 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6

[2]樊建勇. GIS在气象领域中的应用前景分析[J]. 科技广场,2007,(5)

试论现代乡镇行政管理体制的发展 篇4

【论文摘要】: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农村经济一体化要求日益突出。但目前我国实行的条块分割、相互封闭的乡(镇)村管理体制,客观上制约了农村大市场的统一管理和规划,人国地阻碍了区域之间、乡镇之间、村与村之间的横向联系和紧密协作,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协调、健康、迅速发展。因此,探讨我国目前现代乡(镇)村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改革和完善乡(镇)村管理体制,以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乡镇管理 国家政权建设乡镇体制改革乡镇自治 基层政府建设村民自治

一、我国乡镇行政管理体制的发展和存在的问题

1.乡镇一级“条条”与“块块”互相分割,政府利益与部门利益的冲突日益加剧。条块分割的乡镇管理体制与乡镇政府行政效率的要求不相适应。乡镇政府.作为国家在农村最基层的一级政权,承担着管理本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各项事务等繁重任务。繁重的任务客观上要求行政的高效率运转。但由于现行条块分割的乡镇管理体制。乡镇政权的职能受到了严重的削弱。行政管理很难实现高效运作。

2.乡镇一级政府的“事权”与“财权”严重失衡。人民公社解体后。乡村两级组织仍然承担着旧体制遗留下来的公共服务职能。如兴办农村教育、修建乡村公路、优待军烈属、供养五保老人、兴办农林水基础设施等等。此外,还有落实计划生育国策、征收农业税费和“三提五统”。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发展乡镇企业和小城镇、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社会治安、调节民事纠纷、组织防洪救灾、实施移风易俗、举办民间文化娱乐活动等项工作。乡镇一级“小政府”与“大服务”“强政府”与“弱财政”长期并存的格局。造成乡镇主要领导想方设法增加乡镇财政收入,必然成为乡镇政府的第一要务。

3.乡镇一级“党政企不分”与“村民自治”之间的矛盾冲突和利益摩擦愈演愈烈。主要是党、政、企之间的关系还没有完全理顺,有些地方党政不分、政企不分的现象依然存在.少数地方乡政府还没有完全起到一级政权的作用。总的来看.乡镇作为国家政权结构中最低的一级政权组织.仍未摆脱人民公社体制的1影响,实际是党政混合运作的一体性机构.具体表现在上下组织之间习惯于采取行政措施处理关系.习惯于直接指挥和控制,不善于运用各种杠杆和利益导向实行间接、弹性控制,而且“村民自治也始终处于行政和财政双重压力下的‘紧约束’运行状态。”这是我国新时期的农民负担不断加重、社会秩序混乱、党群干群关系日趋紧张的政治根源所在。

4.乡镇行政机构缺少监督系统。行政监督是权力构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减少政府行政失误,确保政府管理畅达,高效运行的必要环节。从某种程度上说,目前我国农村乡镇政权建设中,却缺少有效的行政监督系统。一是国家行政监督体系延伸到乡镇出现了“断层”。中央、省、地(市)、县都设有政府的监察机关,负责对同级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到乡镇基层政府,却没有设置监察机构。二是缺乏自下而上的群众监督机制。乡镇政府的主要任务是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指令和任务。但贯彻执行的情况如何。必须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人民是主人,干部是公仆,公仆必须接受主人的监督。但由于耳前乡镇管理体制中缺乏自下而上的群众监督,使主人对公仆的监督难以落到实处。

二、如何建构21世纪的现代乡镇行政管理体制

1.应当充分认识乡镇基层政府在国家行政体系中所具有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在中国乡镇既是国家最基层的政治权力中心,又是满足农民各种需要的经济文化中心和社区服务中心。当前我国乡镇政府改革的实质是把它所拥有的行政权力规范到合理的空间,逐步形成一种“国家、社会、农民”三者良性互动、密切合作的关系。而其核心是解决过去在传统计划体制下所形成的“政党政治”与“政府政治”互相交叉.“国家行政权”与“村民自治”互相渗透。“条条”与“块块”互相分割,“事权”与“财权”互相脱节等等一系列历史遗留问题。无论怎么改革,“乡镇”作为一种地方基层行政建制.应当保持其行政地域的完整性,人口规模的适度性。管理层级的有序性,职能定位的科学性,机构设置的合理性,人员编制的法律约束性,政权名称的固定性和运行程序的规范性。只有这样,才能使之逐渐成为直接面向9亿农民的法制型、公共服务型政府。

2.坚持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核心地位,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多年来,我国农村政治体制改革尤其是乡镇政府体制改革遇到的最棘手问题是如何处理党政关系。坚持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不断巩固和完善党在农村的组织体系,是由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的,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是不能轻易改变的。乡镇党委是农村各种组织的领导核心,是作好农村各项工作的“前沿指挥部”,与乡镇其他各种组织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同时,实行村民自治,扩大农村基层民主,也要在党的统一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充分发挥乡镇党委和村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不断改善乡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重塑乡镇一级的”政府形象“,使之逐渐形成一种整合的、协调互动的社会政治力量,共同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奋斗。

3.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财政制度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精干高效的乡镇基层政府。我国下一步的乡镇政府改革重点是.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财政制度和现代农村公共服务体制及运行机制。同时,要按照在合理区分公益性和经营性职能的基础上.整合现有的乡镇事业站所,强化公益性事业单位的公共服务功能.其经费主要由县级财政保障:逐步增强经营性事业单位的自我发展能力。使其走向市场化经营的轨道总之.我国建构21世纪的现代乡镇行政管理新体制,光靠中央和省级财政投入是不够的,还需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全面突破:光是乡镇一级改而竖立其上的政府机构不改革.也难有实质性的进展.还需要启动市、县政府体制改革。如果仅仅寄希望于”撤并乡镇、精简机构、裁减人员”这样的低层次改革,那么很可能陷入“循环改革的陷阱”。

4.进一步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在我国农村社会管理体制中有两种相对独立的权力:乡、镇人民政府的行政管理权和村民自治权.这两种权利构成了现阶段农村社会“乡政村治”的格局。虽然两种权力的运作法律作了清楚、明确的规定.但在实际工作中,二者又经常发生矛盾。大多数乡、镇人民政府仍把村民委员会当作自己直接的下属行政组织,以各种方式影响和控制村民委员会的活动,沿用传统的领导方法进行指挥管理.或继续控制村民委员会的人事权:或对属于村民委员会自治范围内的生产、经营等村务活动横加干涉,随意发号施令,从而压缩村民自治的空问,使村民自治在一定程度上名存实亡。为此,村民自治的成长必须依赖于政府的行政放权.而政府是否放权又取决于整个国家治理体制和政策选择。村民委员会与乡、镇人民政府之间是一种相互依赖的关系,或者说是一种交换关系,双方在交换过程中的地位是应该平等的,村民委员会需要乡、镇人民政府的资源,乡、镇人民政府也需要村民委员会所提供的服务。因此,用法律来约束乡、镇人民政府的行为、减弱其对村民自治的束缚是极其重要的。建构21世纪的新型乡镇行政管理体制,除了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的积极作用外,还需要发挥“第三部门”的辅助作用。根据现代公共行政学的一般原理,“作为凌驾在社会之上的公共机构,政府的各种行政支出只能从财政收入中支付,政府的规模在一般情况下,不能超过财政供给能力;如果在一个财政供给能力很低的地区,仍然保留着庞大的政府规模,其结果只能是阻碍而不是有利于这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因此,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下放权力,扩大公民参与地方行政管理,使地方行政管理更加贴近公民,贴近实际,是西方国家

地方行政体制改革比较普遍的做法。”尤其值得关注的现象是,“西方国家将地方行政管理纳入市场竞争当中,如果有的地方政府职能部门不能及时有效地为公民服务,而其他社会团体、甚至私人企业能够很好地提供这一服务,那么中央政府就将停止对地方政府这一职能部门的拨款,而将相应的款项拨给能够为公民提供良好服务的社会团体或私人企业。”可见,当今西方发达国家主要是通过培育和发展“第三部门”来弥补“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所留下来的空白地带,并使之成为沟通国家与社会、政府与民众、市场与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譬如,德国的乡镇基层政府活动,“除维护辖区内的公共治安及工程建设外,还管理电灯、电话、自来水、公共汽车、煤气、建造居民住宅、设置公园、博物馆、图书馆、医院、市场、屠宰场、学校、商店、剧院等亦都是其重要的活动内容”,但这些公益性事业和经营性的活动基本是靠“第三部门”去完成的,乡镇政府的主要职能是负责统一规划和监督组织实施。乡镇一级政权的立法和决策机构是由乡镇居民选举产生的乡镇议会,且各个乡镇的行政机构设置也都不完全一样,而是根据各州的地方组织法灵活确定,有的是乡镇长1人行使权力,有的是乡镇长和另外二三名委员共同组成乡镇行政委员会来行使权力。”再如,“在法国,从总统、部长和市镇各级政府负责人都比较重视文化事业。市镇政府一般都设置文化处,配备处长1人,秘书及办事员6名左右,具体负责市镇的文化活动协调工作。虽然各个市镇的经济水平各有差异,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也不尽相同,但是在法国几乎所有的市镇均设置了文化中心、青年文化之家和大众之家等专门开展文化活动的机构和阵地。而国家政府每年只拿出其中的1%的财政预算支出,市镇政府的投入也只占9%以上,其余的经费来源都是民间社会和企业的资金投入。”但在中国,农村公共服务主要是靠各级政府去承担,而没有或很少发挥“第三部门”的作用,从而造成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缓慢,公共服务数量少,质量差,内容单一。实际上,我国在农村改革初期,“乡镇企业的发展,不仅吸收了6000多万名农村劳动力就业,为建立新的城乡关系找到了一条有效途径,而且增加了农业投入,使农业的生产条件不断改善,装备水平不断提高。仅‘八五’以来,乡镇企业用于补农建农和农村各项事业建设的资金就达1000多亿元。”但由于我国农村现行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严重滞后,严重阻碍了各类社会中介组织机构的资源重组与整合,也限制了农村新型专业合作组织的发育与成长,致使国家与农民、大市场与小生产、农户与农户之间缺乏有效的组织载体和衔接机制。“截止2002年底,全国农村各类新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28.7万个,共接纳会员1596.7万人,仅占农业劳动力3.48亿人的5%左右,普遍存在着规模不大、覆盖面小、实力薄弱、管理不规范、解体过于频繁、稳定性较差等问题。”

其实,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就已提出了建立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设想,但直到今天并没有形成大气候。究其根源在于,人们对新时期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功能退化认识不足,而对于培育和发展农民新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制度供给缺失。譬如,1987年1月下发的“中央五号文件”中提出了,“乡、村合作组织主要是围绕公有土地形成的,与专业合作社不同,具有社区性、综合性的特点。因此,乡、村合作组织实行分散经营和统一经营相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但直到现在,这种所谓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始终处于“两张皮”的离散状态,不仅限制了土地作为农业主要生产要素的再生功能,而且也影响和制约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生成与发展。可见,“目前我国发育新的农民中介组织资源和促进传统组织与新发育组织两种资源有效对接的最大限制因素是,政府职能的定位问题尚未解决,各级政府决策层在组织创新方面的政策供给严重不足。” 因此,下一步应主要通过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分工协作、股份合作、中介服务、产业化和规模化经营等多种形式,大力培育和发展农村新型的经济技术服务实体和专业合作组织,促使农民主要以经济利益作为联结方式,重新把高度分散化的农民引入到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组织中去。综观世界各国的经验,发展农民合作组织是发展农村经济的合理选择,也是维护公平、保护弱者的有效载体。然而,我国迄今尚未建立起一套“民主化、法治化的现代农村政治制度;开放、公平的现代农村市场经济制度;科学、文明的现代农村文化制度;赋予农民各种权利的规范的现代农村社会制度。”

总之,大力发展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极其重要的社会经济力量,是实现“政府 市场 社会 农民”互动连通、动感传递的合作机制和有效载体,是推动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秩序稳定的综合动力系统和平衡机制。我国在“十一·五”时期,如何进一步放活农村经济政策,鼓励和促进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的发展,已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参考文献】

气象局行政审批科工作总结 篇5

行政审批科主要负责行政审批中心气象窗口的管理和我局行政事项的接办件工作。2013年,在上级气象部门和市行政服务中心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便民、高效、廉洁、规范”为宗旨,以建设“群众满意服务窗口”为目标,认真履行行政审批服务事项的各项职责。通过近一年的积极努力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就近一年来的主要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全面开展各项工作,积极履行相应职责

1、认真做好新建、改建、扩建建设工程项目的防雷装置设计审核、施工跟踪监督检测手续和竣工验收工作。截止10月底,共受理防雷装置设计核准和防雷装置检测手续事项212件,防雷装置竣工验收核准事项167件。在办理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家相关防雷规范标准要求进行操作,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雷灾隐患。

2、严把施放气球准入关,认真做好升放无人驾驶自由气球、系留气球作业审批和施放气球单位的资质证年检工作。截止10月底,共受理升放无人驾驶自由气球、系留气球作业审批事项65件。在审批过程中,着重对施放环境及其施放的气象条件进行审查,强化施放气球的安全监管,杜绝违规施放气球行为,确保空域安全。

3、优化便民服务,认真做好保险理赔气象证明网络申报就近取件工作。自2012年12月31日“气象证明网络服务系统”上线试运行以来,窗口人员认真测试操作系统,熟悉工作流程。今年3月份“气象证明网络服务系统”全省正式开通上线后,窗口运行良好。由于今年10月份因“菲特”台风而遭遇特大水灾,前来开具气象灾害证明事项较多,截止10月底,共办理了气象灾害证明服务事项50件。

4、积极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根据XX市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的总体部署,一是对现有全部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管理服务事项及属于上级部门权限的相关审批服务事项进行清理和规范,并做好上报工作;二是按照“一人受理、转送相关、协调共管、限时办结、全程服务、快速反馈”的工作要求,在审核环节全面推行“流转单”制度,窗口一次受理,全程监督;三是窗口授权到位,积极落实泗门分中心气象窗口审批事项的衔接工作,做到“卫星城市的事在卫星城市办”,方便开发建设项目就近办理。

5、根据《XX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关于2013年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情况的通报》中有关工作的部署,我气象窗口从实际出发,对照检查存在的问题和省里评查要点,及时做好整改工作,把好案卷质量关,以迎接省里检查。不断规范窗口行政执法行为,提高窗口行政执法水平。

6、贯彻落实服务基本建设项目效能评议活动。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服务基本建设项目效能评议活动的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行政审批科认真贯彻落实,针对本科室的效能情况进行了自查反省,做到边查边改边建,切实提高服务效能,并及时上报相关材料。

7、积极做好创建XX市级“群众满意服务窗口”先进单位的申报及台帐资料的整理工作。虽然我气象窗口在2012年已获得浙江省气象系统“群众满意办事窗口”先进单位,但这不是我们努力的终点。在今年XX市级评选“群众满意服务窗口”先进单位过程中,我气象窗口积极申报,认真做好台帐整理工作,并在工作中继续发扬以往的优良作风,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在依法行政的基础上,对每一位服务对象都做到热情接待、微笑站立服务,即办件当场办结,承诺件在承诺期限内尽早办结。由于窗口同志态度诚恳,服务热情,办事快捷高效,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我局窗口在每两月考核中1-8月均被评为优胜窗口;同时,扎实推进防雷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杜绝“吃、拿、卡、要”的不良风气。

8、积极配合局办公室做好气象科普宣传工作。利用“3·23”世界气象日、“5·12”防灾减灾日及安全生产月等契机,广泛开展气象科普宣传。行政审批科工作人员积极配合局办公室开展现场气象科普知识咨询活动,分发宣传资料,全面推进气象科普知识进企业、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提高全社会的气象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二、多措施促进审批服务提速增效

1、简化审批环节,积极贯彻落实甬政办发〔2012〕89号文件涉及气象部门的内容。对文件中规定的七类以外的项目,不再将雷电灾害风险评估作为防雷装置设计审核的前置条件,进一步优化审批环节,提高办事效率。

2、提升管理效能,积极开展审批窗口管理服务标准化(osm)建设。对办公的现场资源、服务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进行合理有效的梳理、组织和控制,不断提高窗口常态化管理水平;突出抓好首问负责、服务承诺、限时办结和责任追究等各项制度,使审批服务更加制度化、规范化、透明化。

3、创新工作方式,继续深化“模拟审批”、“并联审批”业务和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联合验收。大力加强对各类重大项目,与发改、规划等部门的沟通联系,及时掌握建设项目信息,提前介入,做到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畅通气象审批绿色通道,特殊项目实行先批后审、预约办理。

三、重视政治业务学习,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行政审批科人员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平时利用空余时间和业余时间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及业务技术规范,根据中国局、省及XX市局的统一安排,进行气象业务知识网络远程培训:9-10月份参加了由中国气象局远程教育所举办的电涌保护器(spd)原理及应用课程,10月份参加了XX市局组织的全市防雷技术培训班,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了行政审批科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凭着扎实的理论基础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四、明年工作方向

论气象行政执法的发展 篇6

操作标准试行的通知

杭气发〔2008〕66号

各区、县(市)气象局(台、站),各直属单位、各处室:

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规范行使气象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气象行政处罚办法》等规定,结合杭州气象工作实际,制定了《杭州市气象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操作标准(试行)》。现经市政府法律审查同意,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杭州市气象局

二○○八年十二月五日

— 1 — 杭州市气象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操作标准

(试行)

1.未经批准擅自升放无人驾驶自由气球或者系留气球 1.1处罚种类:警告、罚款 1.2处罚依据:

《通用航空飞行管制条例》第四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升放无人驾驶自由气球或者系留气球,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气象主管机构或者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处10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罚款;造成重大事故或者严重后果的,依照刑法关于重大责任事故罪或者其他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经批准擅自升放的;

(二)未按照批准的申请升放的;

(三)未按照规定设置识别标志的;

(四)未及时报告升放动态或者系留气球意外脱离时未按照规定及时报告的;

(五)在规定的禁止区域内升放的。

《施放气球管理办法》第二十八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气象主管机构或者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处10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罚款;造成重大事故或者严重后果的,依照刑法关于重大责任事故罪或者其他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经批准擅自施放的;

(二)未按照批准的申请施放的;

(三)未按照规定设置识别标志的;

(四)未及时报告异常施放动态或者系留气球意外脱离时未按照规定及时报告的;

(五)在规定的禁止区域内施放的。1.3自由裁量标准:

1.3.1经教育态度诚恳,能立即改正错误,且未造成后果的,免于处罚。

1.3.2经教育未立即改正或者无法进行改正,但能积极配合执法调查,事后认识到错误作出书面保证,且未造成后果的,给予警告。

— 2 — 1.3.3有以下情形之一,且未造成后果的,处10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罚款:(1)经教育态度恶劣,拒不改正的;(2)拒绝配合执法调查的;(3)属于再犯的;

(4)在施放气球活动中使用氢气作为充灌气体的;(5)影响正常空域管制或航班飞行。

1.3.4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处30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罚款:(1)屡教不改,出现三次或以上累犯的;(2)造成事故或者后果的;(3)有其它严重违法情节的。

1.3.5造成重大事故或者严重后果的,依照刑法关于重大责任事故罪或者其他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未按照批准的申请升放无人驾驶自由气球或者系留气球 2.1处罚种类:警告、罚款 2.2处罚依据:同1.2 2.3自由裁量标准:同1.3

3.升放无人驾驶自由气球或者系留气球未按照规定设置识别标志 3.1处罚种类:警告、罚款 3.2处罚依据:同1.2 3.3自由裁量标准:同1.3

4.升放无人驾驶自由气球或者系留气球未及时报告升放动态或者系留气球意外脱离时未按照规定及时报告

4.1处罚种类:警告、罚款 4.2处罚依据:同1.2 4.3自由裁量标准:同1.3

5.在规定的禁止区域内升放无人驾驶自由气球或者系留气球 5.1处罚种类:警告、罚款 5.2处罚依据:同1.2 5.3自由裁量标准:同1.3

6.年检不合格的施放气球单位在整改期间施放气球 6.1处罚种类:警告、罚款 6.2处罚依据:

《施放气球管理办法》第二十九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按照权限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处100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10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罚款;造成重大事故或者严重后果的,依照刑法关于重大责任事故罪或者其他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年检不合格的施放气球单位在整改期间施放气球的;

(二)违反施放气球技术规范和标准的;

(三)未指定专人值守的;

(四)施放系留气球未加装快速放气装置的;

(五)利用气球开展各种活动的单位和个人,使用无《施放气球资质证》的单位施放气球的;

(六)在安全事故发生后隐瞒不报、谎报、故意迟延不报、故意破坏现场,或者拒绝接受调查以

— 4 — 及拒绝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的;

(七)违反施放气球安全要求的其他行为。6.3自由裁量标准:

6.3.1经教育态度诚恳,能立即改正错误,且未造成后果的,免于处罚。

6.3.2经教育未立即改正或者无法进行改正,但能积极配合执法调查,事后认识到错误作出书面保证,且未造成后果的,给予警告。

6.3.3有以下情形之一,且未造成后果的,给予警告,并处10000元以下罚款:(1)经教育态度恶劣,拒不改正的;(2)拒绝配合执法调查的;(3)属于再犯的。

6.3.4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处10000以上30000元以下罚款:(1)屡教不改,出现三次或以上累犯的;(2)造成事故或后果的;(3)有其它严重违法情节的。

6.3.5造成重大事故或者严重后果的,依照刑法关于重大责任事故罪或者其他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7.违反施放气球技术规范和标准施放气球 7.1处罚种类:警告、罚款 7.2处罚依据:同6.2 7.3自由裁量标准:同6.3

8.施放气球现场未指定专人值守

— 5 — 8.1处罚种类:警告、罚款 8.2处罚依据:同6.2 8.3自由裁量标准:同6.3

9.施放系留气球未加装快速放气装置 9.1处罚种类:警告、罚款 9.2处罚依据:同6.2 9.3自由裁量标准:同6.3

10.利用气球开展各种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委托无《施放气球资质证》的单位施放气球 10.1处罚种类:警告、罚款 10.2处罚依据:同6.2 10.3自由裁量标准:同6.3

11.施放气球活动中发生安全事故隐瞒不报、谎报、故意迟延不报、故意破坏现场,或者拒绝接受调查以及拒绝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 11.1处罚种类:警告、罚款 11.2处罚依据:同6.2 11.3自由裁量标准:同6.3

12.隐瞒有关情况、提供虚假材料申请施放气球资质认定或者施放气球活动许可 12.1处罚种类:警告

— 6 — 12.2处罚依据:

《施放气球管理办法》第二十四条 申请单位隐瞒有关情况、提供虚假材料申请资质认定或者施放活动许可的,认定机构或者许可机构不予受理或者不予许可,并给予警告。申请单位在一年内不得再次申请资质认定或者施放活动许可。

《气象行政许可实施办法》第三十九条 申请人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申请气象行政许可的,气象主管机构不予受理或者不予行政许可,并给予警告;气象行政许可申请属于人工影响天气、施放气球、雷电防护等直接关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事项的,申请人在一年内不得再次申请该气象行政许可。12.3自由裁量标准:

认定机构或者许可机构不予受理或者不予许可,并给予警告。申请单位在一年内不得再次申请资质认定或者施放活动许可。

13.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施放气球资质或者施放气球活动许可 13.1处罚种类:警告、罚款 13.2处罚依据:

《施放气球管理办法》第二十五条 被许可单位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资质或者施放活动许可的,认定机构或者许可机构按照权限给予警告,可以处30000元以下罚款;已取得资质或者施放活动许可的,撤消其《施放气球资质证》或者施放活动许可决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3.3自由裁量标准:

13.3.1经教育态度诚恳,能认识到错误并作出书面保证的,给予警告,同时撤消已取得《施放气球资质证》或者施放活动许可决定。

— 7 — 13.3.2有以下情形之一,且未造成后果的,给予警告并处30000元以下罚款,同时撤消已取得《施放气球资质证》或者施放活动许可决定。(1)经教育态度恶劣,拒不改正的;(2)拒绝配合执法调查的;(3)属于再犯的。

13.3.3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4.涂改、伪造、倒卖、出租、出借《施放气球资质证》、《施放气球资格证》或者许可文件 14.1处罚种类:警告、罚款 14.2处罚依据:

《施放气球管理办法》第二十六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按照权限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处30000元以下罚款;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涂改、伪造、倒卖、出租、出借《施放气球资质证》、《施放气球资格证》或者许可文件的;

(二)向负责监督检查的机构隐瞒有关情况、提供虚假材料或者拒绝提供反映其活动情况的真实材料的。14.3自由裁量标准:

14.3.1经教育态度诚恳,能立即改正错误,且未造成后果的,给予警告。

14.3.2有以下情形之一,且未造成后果的,给予警告,并处10000元以下罚款:

(1)经教育态度恶劣,拒不改正的;(2)拒绝配合执法调查的;

— 8 —(3)属于再犯的。

14.3.3有以下情形之一的,给予警告,并处10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罚款:

(1)屡教不改,出现三次或以上累犯的;(2)造成事故或后果的;

(3)属于涂改、伪造、倒卖《施放气球资质证》、《施放气球资格证》或许可文件的;(4)有其它严重违法情节的。

14.3.4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5.施放气球活动中隐瞒有关情况、提供虚假材料或者拒绝提供反映其活动真实情况材料 15.1处罚种类:警告、罚款 15.2处罚依据:同14.2 15.3自由裁量标准:同14.3

16.未取得施放气球资质证从事施放气球活动的 16.1处罚种类:罚款 16.2处罚依据:

《施放气球管理办法》第二十七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未取得施放气球资质证从事施放气球活动,由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按照权限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10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罚款;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9 — 16.3自由裁量标准:

16.3.1经教育态度诚恳,能立即改正错误,且未造成后果的,免于处罚。

16.3.2经教育未立即改正或者无法进行改正,但能积极配合执法调查,事后认识到错误作出书面保证,且未造成后果的,处10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罚款。16.3.3有以下情形之一,处20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罚款:(1)经教育态度恶劣,拒不改正的;(2)拒绝配合执法调查的;(3)属于再犯、屡犯的;(4)造成事故或后果的;(5)有其他严重违法情节的。

16.3.4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7.安装不符合使用要求的雷电灾害防护装置 17.1处罚种类:警告 17.2处罚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第三十七条 违反本法规定,安装不符合使用要求的雷电灾害防护装置的,由有关气象主管机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使用不符合使用要求的雷电灾害防护装置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17.3自由裁量标准:

17.3.1经教育态度诚恳,能按要求做好整改的,且未造成后果的,免于处罚。17.3.2有以下情形之一的,给予警告:(1)经教育态度恶劣,拒不改正的;

— 10 —(2)拒绝配合执法调查的;(3)造成事故或后果的;(4)有其他严重违法情节的。

17.3.3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18.涂改、伪造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有关材料或者文件 18.1处罚种类:警告、罚款 18.2处罚依据:

《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规定》第三十二条 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按照权限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处30000元以下罚款;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涂改、伪造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有关材料或者文件的;„„。18.3自由裁量标准:

18.3.1经教育态度诚恳,按要求做好整改的,且未造成后果的,给予警告。

18.3.2有以下情形之一,且未造成后果的,给予警告,并处10000元以下罚款:

(1)经教育态度恶劣,拒不改正的;(2)拒绝配合执法调查的;(3)属于再犯的。

18.3.3有以下情形之一的,给予警告,并处10000元以上30000元罚款:

— 11 —(1)屡教不改,出现三次或以上累犯的;(2)造成事故或后果的;(3)有其它严重违法情节的。

18.3.4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9.应当安装雷电防御装置而拒不安装的 19.1处罚种类:罚款 19.2处罚依据:

《浙江省雷电灾害防御和应急办法》第二十八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以上气象主管机构责令限期改正,可处以50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可处5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一)应当安装雷电防御装置而拒不安装的;

(二)雷电防御装置设计方案未经审核同意,擅自施工的;

(三)雷电防御装置未经竣工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擅自投入使用的;

(四)雷电防御装置使用单位拒绝接受气象主管机构的防雷安全检查,拒绝实施定期检测,或者经检测不合格又拒绝整改的。19.3自由裁量标准:

19.3.1经教育态度诚恳,能按要求做好整改,且未造成后果的,免于处罚。19.3.2有以下情形之一,且未造成后果的,处5000元以下罚款:(1)经教育态度恶劣,拒不改正的;(2)拒绝配合执法调查的;(3)属于再犯的。

19.3.3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处5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罚款:(1)屡教不改,出现三次或以上累犯的;

— 12 —(2)造成事故或后果的;(3)有其它严重违法情节的。

19.3.4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20.雷电防御装置设计方案未经审核同意,擅自施工的 20.1处罚种类:罚款 20.2处罚依据:同19.2 20.3自由裁量标准:同19.3

21.雷电防御装置未经竣工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擅自投入使用的 21.1处罚种类:罚款 21.2处罚依据:同19.2 21.3自由裁量标准:同19.3

22.雷电防御装置使用单位拒绝接受气象主管机构的防雷安全检查,拒绝实施定期检测,或者经检测不合格又拒绝整改的 22.1处罚种类:罚款 22.2处罚依据:同19.2 22.3自由裁量标准:同19.3

23.在雷电防御装置检测、工程专业设计、施工活动中弄虚作假的 23.1处罚种类:罚款,吊销资质、资格

— 13 — 23.2处罚依据:

《浙江省雷电灾害防御和应急办法》第二十九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以上气象主管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可处以20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处以20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一)在雷电防御装置检测、工程专业设计、施工活动中弄虚作假的;

(二)无资质、资格证书或者超越资质、资格等级许可的范围承揽雷电防御装置检测、工程专业设计、施工业务的;

(三)伪造、买卖雷电防御装置检测、工程专业设计、施工资质、资格证书的。

《浙江省气象条例》第四十四条 从事雷电灾害防护装置设计、施工、检测的单位和个人,违反有关规范和标准的,按照国家和省规定处罚;情节严重的,原发证机关可吊销其资质、资格。23.3自由裁量标准:

23.3.1经教育态度诚恳,能立即改正错误,且未造成后果的,免于处罚。23.3.2有以下情形之一,且未造成后果的,处20000元以下罚款:(1)经教育态度恶劣,拒不改正的;(2)拒绝配合执法调查的;(3)属于再犯的。

23.3.3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处20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罚款,并建议原发证机关吊销其资质、资格。

(1)屡教不改,出现三次或以上累犯的;(2)造成事故或后果的;(3)有其它严重违法情节的。

23.3.4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 14 — 24.无资质、资格证书或者超越资质、资格等级许可的范围承揽雷电防御装置检测、工程专业设计、施工业务的

24.1处罚种类:罚款,吊销资质、资格 24.2处罚依据:同23.2 24.3自由裁量标准:同23.3

25.伪造、买卖雷电防御装置检测、工程专业设计、施工资质、资格证书的 25.1处罚种类:罚款,吊销资质、资格 25.2处罚依据:同23.2 25.3自由裁量标准:同23.3

26.向负责监督检查的机构隐瞒有关情况、提供虚假材料或者拒绝提供反映其活动情况的真实材料 26.1处罚种类:警告、罚款 26.2处罚依据:

《防雷减灾管理办法》第三十三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按照权限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处30000元以下罚款;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向负责监督检查的机构隐瞒有关情况、提供虚假材料或者拒绝提供反映其活动情况的真实材料的;

(三)对重大雷电灾害事故隐瞒不报的。

26.3自由裁量标准:

26.3.1 经教育态度诚恳,能立即改正错误,且未造成后果的,免于处罚。

26.3.2经教育未立即改正或无法改正,但能积极配合执法调查,事后认识到错误作出书面保证,— 15 — 且未造成后果的,给予警告。

26.3.3有以下情形之一,且未造成后果的,给予警告,并处10000元以下罚款:(1)经教育态度恶劣,拒不改正的;(2)拒绝配合执法调查的;(3)属于再犯的。

26.3.4有以下情形之一的,给予警告,并处10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罚款:(1)屡教不改,出现三次或以上累犯的;(2)造成事故或后果的;(3)有其它严重违法情节的。

26.3.5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7.对重大雷电灾害事故隐瞒不报 27.1处罚种类:警告、罚款 27.2处罚依据:同26.2 27.3自由裁量标准:同26.3

28.隐瞒有关情况、提供虚假材料申请防雷资质认定、设计审核或者竣工验收许可 28.1处罚种类:警告 28.2处罚依据:

《防雷减灾管理办法》第三十一条 申请单位隐瞒有关情况、提供虚假材料申请资质认定、设计审核或者竣工验收许可的,有关气象主管机构不予受理或者不予行政许可,并给予警告。申请单位在一年内不得再次申请资质认定。

— 16 — 28.3自由裁量标准:

不予受理或者不予行政许可,并给予警告。申请单位在一年内不得再次申请资质认定。

29.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防雷资质、通过防雷装置设计审核或者竣工验收 29.1处罚种类:警告、罚款 29.2处罚依据:

《防雷减灾管理办法》第三十二条 被许可单位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资质、通过设计审核或者竣工验收的,有关气象主管机构按照权限给予警告,可以处30000元以下罚款;已取得资质、通过设计审核或者竣工验收的,撤销其许可证书;被许可单位三年内不得再次申请资质认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29.3自由裁量标准:

29.3.1经教育态度诚恳,能认识到错误并作出书面保证的,给予警告,并视情况直接撤消或者建议有权机关撤消相应许可证书。

29.3.2有以下情形之一的,给予警告,并处30000元以下罚款,同时视情况直接撤消或者建议有权机关撤消相应许可证书,被许可单位三年内不得再次申请资质认定:(1)经教育态度恶劣,拒不改正的;(2)拒绝配合执法调查的;(3)属于再犯的。

29.3.3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0.超出资质等级或者未经备案承接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外防雷工程的 30.1处罚种类:警告、罚款,吊销资质、资格

— 17 — 30.2处罚依据:

《防雷工程专业资质管理办法》第二十九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按照权限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处30000元以下罚款;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超出资质等级或者未经备案承接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外防雷工程的;

(三)防雷工程资质单位承接工程后转包或者违法分包的;„„。

《浙江省气象条例》第四十四条 从事雷电灾害防护装置设计、施工、检测的单位和个人,违反有关规范和标准的,按照国家和省规定处罚;情节严重的,原发证机关可吊销其资质、资格。30.3自由裁量标准:

30.3.1经教育态度诚恳,能立即改正错误,且未造成后果的,免于处罚。

30.3.2经教育未立即改正或无法改正,但能积极配合执法调查,事后认识到错误作出书面保证,且未造成后果的,给予警告。

30.3.3有以下情形之一,且未造成后果的,给予警告,并处10000元以下罚款:(1)经教育态度恶劣,拒不改正的;(2)拒绝配合执法调查的;(3)属于再犯的。

30.3.4有以下情形之一的,给予警告,并处10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罚款,同时建议原发证机关吊销其资质、资格:

(1)屡教不改,出现三次或以上累犯的;(2)造成事故或后果的;(3)有其它严重违法情节的。

30.3.5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1.防雷工程资质单位承接工程后转包或者违法分包的 31.1处罚种类:警告、罚款,吊销资质、资格 31.2处罚依据:同30.2 31.3自由裁量标准:同30.3

32.未将雷电灾害防护装置设计审核、竣工验收和检测档案纳入建设档案 32.1处罚种类:罚款 32.2处罚依据:

《浙江省气象条例》第四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条第二款规定,未将雷电灾害防护装置设计审核、竣工验收和检测档案纳入建设档案的,由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32.3自由裁量标准:

32.3.1经教育态度诚恳,能立即改正错误的,免于处罚。

32.3.2经教育未立即改正或无法改正的,但能积极配合执法调查,事后认识到错误作出书面保证的,处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32.3.3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处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1)经教育态度恶劣,拒不改正的;(2)拒绝配合执法调查的;(3)属于再犯的;

(4)有其它严重违法情节的。

— 19 — 33.侵占、损毁或者未经批准擅自移动气象设施 33.1处罚种类:罚款 33.2处罚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第三十五条 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有关气象主管机构按照权限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可以并处50000元以下的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侵占、损毁或者未经批准擅自移动气象设施的;

(二)在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范围内从事危害气象探测环境活动的。在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范围内,违法批准占用土地的,或者非法占用土地新建建筑物或者其他设施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或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有关规定处罚。

《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办法》第二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有关气象主管机构按照权限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可以并处50000元以下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侵占、损毁和擅自移动气象台站建筑、设备和传输设施的;

(二)在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范围内设置障碍物的;

(三)设置影响气象探测设施工作效能的高频电磁辐射装置的;

(四)其他危害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的行为。33.3自由裁量标准:

33.3.1经教育态度诚恳,能认识到错误,立即恢复原状或采取补救措施,且未造成损害的,免于处罚。

33.3.2经教育未立即恢复原状或者采取补救措施,但能积极配合执法调查,事后认识到错误并在限期内改正,且未造成损害的,处10000元以下罚款。

33.3.3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且未造成损害的,处10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罚款:(1)经教育态度恶劣,拒不改正的;

— 20 —(2)拒绝配合执法调查的;(3)属于再犯的。

33.3.4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处30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罚款:(1)屡教不改,出现三次或以上累犯的;(2)造成损害或后果的;(3)有其它严重违法情节的。

33.3.5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4.在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范围内从事危害气象探测环境活动 34.1处罚种类:罚款 34.2处罚依据:同33.2 34.3自由裁量标准:同33.3

35.在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范围内设置障碍物 35.2处罚种类:罚款 35.2处罚依据:同33.2 35.3自由裁量标准:同33.3

36.设置影响气象探测设施工作效能的高频电磁辐射装置 36.1处罚种类:罚款 36.2处罚依据:同33.2 36.3自由裁量标准:同33.3

— —

37.在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范围内进行爆破、采砂(石)、取土、焚烧、放牧等行为 37.1处罚种类:罚款 37.2处罚依据:

《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办法》第二十五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有关气象主管机构按照权限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可以并处30000元以下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在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范围内进行爆破、采砂(石)、取土、焚烧、放牧等行为的;

(二)在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范围内种植影响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的作物、树木的;

(三)进入气象台站实施影响气象探测工作的活动的。37.3自由裁量标准:

37.3.1经教育态度诚恳,能认识到错误,立即恢复原状或采取补救措施,且对气象探测环境未造成破坏的,免于处罚。

37.3.2经教育未立即恢复原状或者采取补救措施,但能积极配合执法调查,事后认识到错误并在限期内改正,且对气象探测环境未造成破坏的,处10000元以下罚款。

37.3.3有以下情形之一,且对气象探测环境未造成破坏的,处10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罚款:(1)经教育态度恶劣,拒不改正的;(2)拒绝配合执法调查的;(3)属于再犯的。

37.3.4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处20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罚款:(1)屡教不改,出现三次或以上累犯的;(2)对气象探测环境造成破坏的;

— 22 —(3)有其它严重违法情节的。

37.3.5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8.在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范围内种植影响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的作物、树木 38.1处罚种类:罚款 38.2处罚依据:同37.2 38.3自由裁量标准:同37.3

39.进入气象台站实施影响气象探测工作的活动 39.1处罚种类:罚款 39.2处罚依据:同37.2 39.3自由裁量标准:同37.3

40.建设单位在规定的对比观测期内从事影响气象对比观测的工程建设活动 40.1处罚种类:罚款 40.2处罚依据:

《浙江省气象条例》第四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七条第二款规定,建设单位在规定的对比观测期内从事影响气象对比观测的工程建设活动的,由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责令其停止施工,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可处5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的罚款。40.3自由裁量标准:

40.3.1经教育态度诚恳,能认识到错误,立即停止施工并恢复原状或者采取补救措施的,且对对比观测未造成影响的,免于处罚。

— 23 — 40.3.2经教育未立即停工,但能积极配合执法调查,事后认识到错误并在限期内恢复原状或采取补救措施的,且对对比观测未造成影响的,处5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

40.3.3有以下情形之一,且对对比观测未造成影响的,处10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罚款:(1)经教育态度恶劣,拒不改正的;(2)拒绝配合执法调查的;(3)属于再犯的。

40.3.4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处30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罚款:(1)屡教不改,出现三次或以上累犯的;(2)对对比观测造成影响的;(3)有其它严重违法情节的。

41.使用不符合技术要求的气象专用技术装备,造成危害的行为 41.1处罚种类:警告、罚款 41.2处罚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第三十六条 违反本法规定,使用不符合技术要求的气象专用技术装备,造成危害的,由有关气象主管机构按照权限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50000元以下的罚款。

41.3自由裁量标准:

41.3.1经教育态度诚恳,能立即改正错误,且未造成危害的,免于处罚。

41.3.2经教育未立即改正或无法改正,但能积极配合执法调查,事后认识到错误作出书面保证的,给予警告。

41.3.3有以下情形之一,给予警告,并处30000元以下罚款:

— 24 —(1)经教育态度恶劣,拒不改正的;(2)拒绝配合执法调查的;(3)属于再犯的。

41.3.4有以下情形之一的,给予警告,并处30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罚款:(1)屡教不改,出现三次或以上累犯的;(2)有其它严重违法情节的。

42.从事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单位进行工程建设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时,使用的气象资料不是气象主管机构提供或者审查 42.1处罚类型:警告、罚款 42.2处罚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第三十八条 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有关气象主管机构按照权限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50000元以下的罚款:„„;

(三)从事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单位进行工程建设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时,使用的气象资料不是气象主管机构提供或者审查的。

《浙江省气象条例》第四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七条规定,气候可行性论证、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使用的气象资料不是气象主管机构提供或者经其审查的气象资料的,由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处5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的罚款。42.3自由裁量标准:

42.3.1经教育态度诚恳,能立即改正错误,且未造成后果的,免于处罚。

42.3.2经教育未立即改正或无法改正,但能积极配合执法调查,事后认识到错误作出书面保证的,且未造成后果的,给予警告。

— 25 — 42.3.3有以下情形之一,给予警告,并处5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罚款:(1)经教育态度恶劣,拒不改正的;(2)拒绝配合执法调查的;(3)属于再犯的。

42.3.4有以下情形之一的,给予警告,并处30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罚款:(1)屡教不改,出现三次或以上累犯的;(2)造成后果的;

(3)有其它严重违法情节的。

43.将所获得的气象资料或者这些气象资料的使用权,向国内外其他单位和个人无偿转让 43.1处罚类型:警告、罚款 43.2处罚依据:

《气象资料共享管理办法》第十六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有关气象主管机构责令其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100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停止向其提供气象资料。

(一)将所获得的气象资料或者这些气象资料的使用权,向国内外其他单位和个人无偿转让的;

(二)将所获得气象资料直接向外分发或用作供外部使用的数据库、产品和服务的一部分,或者间接用作生成它们的基础的;

(三)将存放所获得气象资料的局域网与广域网、互联网相连接的;

(四)将所获得气象资料进行单位换算、介质转换或者量度变换后形成的新资料,或者对所获得气象资料进行实质性加工后形成的新资料向外分发的;

(五)„„。43.3自由裁量标准:

43.3.1经教育态度诚恳,能立即改正错误,且未造成后果的,免于处罚。

43.3.2经教育未立即改正或无法改正,但能积极配合执法调查,事后认识到错误作出书面保证的,— 26 — 且未造成后果的,给予警告。

43.3.3有以下情形之一,且未造成后果的,给予警告,并处5000元以下罚款:(1)经教育态度恶劣,拒不改正的;(2)拒绝配合执法调查的;(3)属于再犯的。

43.3.4有以下情形之一的,给予警告,并处5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同时停止向其提供气象资料:

(1)屡教不改,出现三次或以上累犯的;(2)造成后果的;

(3)有其它严重违法情节的。

44.将所获得气象资料直接向外分发或用作供外部使用的数据库、产品和服务的一部分,或者间接用作生成它们的基础的 44.1处罚类型:警告、罚款 44.2处罚依据:同43.2 44.3自由裁量标准:同43.3

45.将存放所获得气象资料的局域网与广域网、互联网相连接 45.1处罚类型:警告、罚款 45.2处罚依据:同43.2 45.3自由裁量标准:同43.3

— 27 — 46.将所获得气象资料进行单位换算、介质转换或者量度变换后形成的新资料,或者对所获得气象资料进行实质性加工后形成的新资料向外分发 46.1处罚类型:警告、罚款 46.2处罚依据:同43.2 46.3自由裁量标准:同43.3

47.不按要求使用从国内外交换来的气象资料 47.1处罚类型:警告、罚款 47.2处罚依据:同43.2 47.3自由裁量标准:同43.3

48.将所获得的气象资料或者这些气象资料的使用权,向国内外其他单位和个人有偿转让 48.1处罚类型:警告、罚款 48.2处罚依据:

《气象资料共享管理办法》第十七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将所获得的气象资料或者这些气象资料的使用权,向国内外其他单位和个人有偿转让的,由有关气象主管机构责令其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30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停止向其提供气象资料。48.3自由裁量标准:

48.3.1经教育态度诚恳,能立即改正错误,且未造成后果的,免于处罚。

48.3.2经教育未立即改正或无法改正,但能积极配合执法调查,事后认识到错误作出书面保证的,且未造成后果的,给予警告。

48.3.3有以下情形之一,且未造成后果的,给予警告,并处10000元以下罚款:

— 28 —(1)经教育态度恶劣,拒不改正的;(2)拒绝配合执法调查的;(3)属于再犯的。

48.3.4有以下情形之一的,给予警告,并处10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罚款,同时停止向其提供气象资料:

(1)屡教不改,出现三次或以上累犯的;(2)造成后果的;

(3)有其它严重违法情节的。

49.将通过网络无偿下载的或按公益使用免费获取的气象资料,用于经营性活动 49.1处罚类型:警告、罚款 49.2处罚依据:

《气象资料共享管理办法》第十八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将通过网络无偿下载的或按公益使用免费获取的气象资料,用于经营性活动的,由有关气象主管机构责令其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500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停止向其提供气象资料。49.3自由裁量标准:

49.3.1经教育态度诚恳,能立即改正错误,且未造成后果的,免于处罚。

49.3.2经教育未立即改正或无法改正,但能积极配合执法调查,事后认识到错误作出书面保证的,且未造成后果的,给予警告。

49.3.3有以下情形之一,且未造成后果的,给予警告,并处30000元以下罚款:(1)经教育态度恶劣,拒不改正的;(2)拒绝配合执法调查的;

— 29 —(3)属于再犯的。

49.3.4有以下情形之一的,给予警告,并处30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罚款,同时停止向其提供气象资料:

(1)屡教不改,出现三次或以上累犯的;(2)造成后果的;

(3)有其它严重违法情节的。

50.非法向社会发布公众气象预报、灾害性天气警报,非法向社会发布与传播预警信号的 50.1处罚种类:警告、罚款 50.2处罚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第三十八条 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有关气象主管机构按照权限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50000元以下的罚款:

(一)非法向社会发布公众气象预报、灾害性天气警报的;

(二)广播、电视、报纸、电信等媒体向社会传播公众气象预报、灾害性天气警报,不使用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提供的适时气象信息的。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办法》第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有关气象主管机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追究法律责任:

(一)非法向社会发布与传播预警信号的;

(二)广播、电视等媒体和固定网、移动网、因特网等通信网络不使用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提供的实时预警信号的。50.3自由裁量标准:

50.3.1经教育态度诚恳,能立即改正错误,且未造成后果的,免于处罚。

50.3.2经教育未立即改正或无法改正,但能积极配合执法调查,事后认识到错误作出书面保证的,且未造成后果的,给予警告。

— 30 — 50.3.3有以下情形之一,且为造成后果的,给予警告,并处30000元以下罚款:(1)经教育态度恶劣,拒不改正的;(2)拒绝配合执法调查的;(3)属于再犯的。

50.3.4有以下情形之一的,给予警告,并处30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罚款:(1)屡教不改,出现三次或以上累犯的;(2)造成后果的;

(3)有其它严重违法情节的。

51.广播、电视、报纸、电信等媒体向社会传播公众气象预报、灾害性天气警报,不使用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提供的适时气象信息、实时预警信号的 51.1处罚种类:警告、罚款 51.2处罚依据:同50.2 51.3自由裁量标准:同50.3

52.未经许可擅自刊播、转播、转载气象预报的 52.1处罚种类:警告、罚款 52.2处罚依据:

《气象预报发布与刊播管理办法》第十三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有关气象主管机构可以责令其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10000元以下的罚款:

(一)未经许可擅自刊播气象预报的;

(二)擅自将获得的气象预报提供给其他媒体的;

(三)未经许可擅自转播、转载气象预报的;

(四)擅自更改气象预报内容,引起社会不良反应或造成一定影响的。

— 31 — 52.3自由裁量标准:

52.3.1经教育态度诚恳,能立即改正错误,且未造成后果的,免于处罚。

52.3.2经教育未立即改正或无法改正,但能积极配合执法调查,事后认识到错误作出书面保证的,且未造成后果的,给予警告。

52.3.3有以下情形之一,且为造成后果的,给予警告,并处5000元以下罚款:(1)经教育态度恶劣,拒不改正的;(2)拒绝配合执法调查的;(3)属于再犯的。

52.3.4有以下情形之一的,给予警告,并处5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1)屡教不改,出现三次或以上累犯的;(2)造成后果的;

(3)有其它严重违法情节的。

53.擅自将获得的气象预报提供给其他媒体的 53.1处罚种类:警告、罚款 53.2处罚依据:同52.2 53.3自由裁量标准:同52.3

54.擅自更改气象预报内容,引起社会不良反应或造成一定影响 54.1处罚种类:警告、罚款 54.2处罚依据:同52.2 54.3自由裁量标准:同52.3

55.广播、电视台站播出公众气象预报,未经同意调整固定播出时间 55.1处罚种类:警告 55.2处罚依据:

《浙江省气象条例》第四十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二条第二款规定,广播、电视台站播出公众气象预报,未经同意调整固定播出时间,或者临时改变播出时间未事先通知气象主管机构并告知公众的,由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55.3自由裁量标准:

55.3.1经教育态度诚恳,能立即改正错误,且未造成后果的,免于处罚。55.3.2有以下情形之一的,给予警告:(1)经教育态度恶劣,拒不改正的;(2)拒绝配合执法调查的;(3)属于再犯、累犯的;(4)造成后果的;

(5)有其它严重违法情节的。

56.广播、电视台站临时改变播出时间未事先通知气象主管机构并告知公众的 56.1处罚种类:警告 56.2处罚依据:同55.2 56.3自由裁量标准:同55.3

57.气象台(站)以外的单位和个人擅自向社会公众发布预警信号

— 33 — 57.1处罚种类:警告、罚款 57.2处罚依据:

《杭州市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管理办法》第十三条 气象台(站)以外的单位和个人违反本办法第五条第二款规定,擅自向社会公众发布预警信号的,由其所在地的气象主管机构给予警告,责令其立即改正,并处以10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的罚款;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以30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的罚款。

广播、电视台(站)以外的其他传播媒体和信息服务单位违反本办法第七条第二款规定,未与气象台(站)签订传播协议播发预警信号的,视为擅自向社会公众发布预警信号,按前款规定予以处罚。

57.3自由裁量标准:

57.3.1经教育态度诚恳,能立即改正错误,且未造成后果的,免于处罚。

57.3.2经教育未立即改正或无法改正,但能积极配合执法调查,事后认识到错误作出书面保证的,且未造成后果的,给予警告。

57.3.3有以下情形之一,且未造成后果的,给予警告,并处10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罚款:(1)经教育态度恶劣,拒不改正的;(2)拒绝配合执法调查的;(3)属于再犯的;(4)造成一定负面影响的。

57.3.4有以下情形之一的,给予警告,并处30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罚款:(1)屡教不改,出现三次或以上累犯的;(2)造成严重影响且有危害后果的;(3)有其它严重违法情节的。

58.广播、电视台(站)以外的其他传播媒体和信息服务单位未与气象台(站)签订传播协议播发预警信号

58.1处罚种类:警告、罚款 58.2处罚依据:同57.2 58.3自由裁量标准:同57.3

59.传播媒体和信息服务单位转播、转载其他来源预警信号 59.1处罚种类:警告、罚款 59.2处罚依据:

《杭州市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管理办法》第十四条 传播媒体和信息服务单位违反本办法第七条第三款规定,转播、转载其他来源预警信号的,由其所在地的气象主管机构给予警告,责令其立即改正,并处以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以5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的罚款。59.3自由裁量标准:

59.3.1经教育态度诚恳,能立即改正错误,且未造成负面影响的,免于处罚。

59.3.2经教育未立即改正或无法改正,但能积极配合执法调查,事后认识到错误作出书面保证的,且未造成负面影响的,给予警告。

59.3.3有以下情形之一,且未造成负面影响的,给予警告,并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1)经教育态度恶劣,拒不改正的;(2)拒绝配合执法调查的;(3)属于再犯的。

— 35 — 59.3.4有以下情形之一的,给予警告,并处5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罚款:(1)屡教不改,出现三次或以上累犯的;(2)造成一定负面影响的。

59.3.5有以下情形之一的,给予警告,并处30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罚款:(1)造成严重负面影响的;(2)有其他严重违法情节的。

60.传播媒体和信息服务单位拒不播发或者拖延播发预警信号 60.1处罚种类:警告、罚款 60.2处罚依据:

《杭州市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管理办法》第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其所在地的气象主管机构给予警告,责令其立即改正,并处以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罚款:

(一)传播媒体和信息服务单位违反本办法第八条规定,拒不播发或者拖延播发预警信号的;

(二)传播媒体和信息服务单位违反本办法第九条规定,未使用规定的预警信号名称、图标,未正确说明其含义及相关防御指南,或者未说明发布预警信号的气象台(站)名称和发布时间的;

(三)广播、电视台(站)播发预警信号的频率违反本办法第十条规定的。60.3自由裁量标准:

60.3.1经教育态度诚恳,能立即改正错误,且未造成负面影响的,免于处罚。

60.3.2经教育未立即改正或无法改正,但能积极配合执法调查,事后认识到错误作出书面保证的,且未造成负面影响的,给予警告。

60.3.3有以下情形之一的,给予警告,并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1)经教育态度恶劣,拒不改正的;

— 36 —(2)拒绝配合执法调查的;(3)属于再犯的;(4)造成一定负面影响的。

60.3.4有以下情形之一的,给予警告,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1)屡教不改,出现三次或以上累犯的;(2)造成严重负面影响的;(3)有其它严重违法情节的。

61.传播媒体和信息服务单位未使用规定的预警信号名称、图标,未正确说明其含义及相关防御指南,或者未说明发布预警信号的气象台(站)名称和发布时间 61.1处罚种类:警告、罚款 61.2处罚依据:同60.2 61.3自由裁量标准:同60.3

62.广播、电视台(站)播发预警信号的频率不达要求 62.1处罚种类:警告、罚款 62.2处罚依据:同60.2 62.3自由裁量标准:同60.3

63.不具备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规定的资格条件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 63.1处罚种类:警告、罚款 63.2处罚依据:

— 37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第三十九条 违反本法规定,不具备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规定的资格条件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或者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使用不符合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要求的技术标准的作业设备的,由有关气象主管机构按照权限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100000元以下的罚款;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63.3自由裁量标准:

63.3.1经教育态度诚恳,能立即改正错误,且未造成后果的,免于处罚。

63.3.2经教育未立即改正或无法改正,但能积极配合执法调查,事后认识到错误作出书面保证的,且未造成后果的,给予警告。

63.3.3有以下情形之一,且未造成后果的,给予警告,并处50000元以下罚款:(1)经教育态度恶劣,拒不改正的;(2)拒绝配合执法调查的;(3)属于再犯的。

63.3.4有以下情形之一的,给予警告,并处50000元以上100000元以下罚款:(1)屡教不改,出现三次或以上累犯的;(2)造成严重后果的;(3)有其它严重违法情节的。

63.3.5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64.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使用不符合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要求的技术标准的作业设备 64.1处罚种类:警告、罚款 64.2处罚依据:同63.2

— 38 — 64.3自由裁量标准:同63.3

65.违反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规范或者操作规程 65.1处罚种类:警告、取消作业资格 65.2处罚依据:

《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第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刑法关于危险物品肇事罪、重大责任事故罪或者其他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有关气象主管机构按照管理权限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取消作业资格;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一)违反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规范或者操作规程的;

(二)未按照批准的空域和作业时限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

(三)将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设备转让给非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单位或者个人的;

(四)未经批准,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单位之间转让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设备的;

(五)将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设备用于与人工影响天气无关的活动的。65.3自由裁量标准:

65.3.1经教育态度诚恳,能立即改正错误,且未造成后果的,免于处罚。

65.3.2经教育未立即改正或无法改正,但能积极配合执法调查,事后认识到错误作出书面保证的,且未造成后果的,给予警告。

65.3.3有以下情形之一,给予警告,并取消作业资格:(1)经教育态度恶劣,拒不改正的;(2)拒绝配合执法调查的;(3)属于再犯、累犯的;(4)造成后果的;

(5)有其它严重违法情节的。

— 39 — 65.3.4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刑法关于危险物品肇事罪、重大责任事故罪或者其他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66.未按照批准的空域和作业时限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 66.1处罚种类:警告、取消作业资格 66.2处罚依据:同65.2 66.3自由裁量标准:同65.3

67.将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设备转让给非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单位或者个人67.1处罚种类:警告、取消作业资格 67.2处罚依据:同65.2 67.3自由裁量标准:同65.3

68.未经批准,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单位之间转让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设备68.1处罚种类:警告、取消作业资格 68.2处罚依据:同65.2 68.3自由裁量标准:同65.3

69.将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设备用于与人工影响天气无关的活动 69.1处罚种类:警告、取消作业资格 69.2处罚依据:同65.2 69.3自由裁量标准:同65.3

70.未经批准擅自设立涉外气象探测站(点)的 70.1处罚种类:警告、罚款 70.2处罚依据:

《涉外气象探测和资料管理办法》第二十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有关气象主管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拆除非法探测设施,收缴非法获取的气象资料,给予警告,可以并处10000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经批准擅自设立涉外气象探测站(点)的;

(二)超出批准布点数探测的;

(三)对我国正在进行的气象探测工作造成影响的;

(四)未经批准变更探测地点、项目、时段的;

(五)超过探测期限进行探测活动的;

(六)自带或者使用的气象探测仪器设备未经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组织检查的。” 70.3自由裁量标准:

70.3.1经教育态度诚恳,能立即改正错误,拆除非法探测设施,且尚未实施气象探测活动的,免于处罚。

70.3.2经教育未立即改正或者无法改正,但能积极配合执法调查,事后认识到错误作出书面保证,在限期内拆除非法探测设施,且尚未实施气象探测活动的,给予警告。

70.3.3有以下情形之一的,给予5000元以下罚款,并拆除非法探测设施,收缴非法获取的气象资料:

(1)经教育态度恶劣,拒不改正的;(2)拒绝配合执法调查的;(3)属于再犯的;

(4)已违规实施气象探测活动在6个月以内的。

— 41 — 70.3.4有以下情形之一的,给予警告,并处5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1)屡教不改,出现三次或以上累犯的;(2)已违规实施气象探测活动满6个月的;(3)有其它严重违法情节的。

70.3.5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71.涉外气象探测超出批准布点数探测的 71.1处罚种类:警告、罚款 71.2处罚依据:同70.2 71.3自由裁量标准:同70.3

72.涉外气象探测对我国正在进行的气象探测工作造成影响的 72.1处罚种类:警告、罚款 72.2处罚依据:同70.2 72.3自由裁量标准:同70.3

73.涉外气象探测未经批准变更探测地点、项目、时段的 73.1处罚种类:警告、罚款 73.2处罚依据:同70.2 73.3自由裁量标准:同70.3

74.涉外气象探测超过探测期限进行探测活动的

—— 74.1处罚种类:警告、罚款 74.2处罚依据:同70.2 74.3自由裁量标准:同70.3

75.涉外气象探测自带或者使用的气象探测仪器设备未经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组织检查的 75.1处罚种类:警告、罚款 75.2处罚依据:同70.2 75.3自由裁量标准:同70.3

76.向未经批准的境外组织、机构和个人提供气象探测场所和气象资料的 76.1处罚种类:警告、罚款 76.2处罚依据:

《涉外气象探测和资料管理办法》第二十一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有关气象主管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收缴非法获取的气象资料,给予警告,可以并处10000元以下的罚款:

(一)向未经批准的境外组织、机构和个人提供气象探测场所和气象资料的;

(二)境外组织、机构和个人实施或者指使、资助他人以非法手段收集、窃取气象资料的;

(三)未按照规定向有关气象主管机构汇交气象探测原始资料的;

(四)转让或者提供气象探测资料及其加工产品给第三方的。76.3自由裁量标准:

76.3.1经教育态度诚恳,能立即改正错误,且未造成后果的,收缴非法获取的气象资料,免于处罚。

— 43 — 76.3.2经教育未立即改正或无法改正,但能积极配合执法调查,事后认识到错误作出书面保证,且未造成后果的,收缴非法获取的气象资料,给予警告。

76.3.3有以下情形之一,且未造成后果的,收缴非法获取的气象资料,给予警告,并处5000元以下罚款:

(1)经教育态度恶劣,拒不改正的;(2)拒绝配合执法调查的;(3)属于再犯的。

76.3.4有以下情形之一,收缴非法获取的气象资料,给予警告,并处5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

(1)屡教不改,出现三次或以上累犯的;(2)造成严重后果的;(3)有其它严重违法情节的。

77.境外组织、机构和个人实施或者指使、资助他人以非法手段收集、窃取气象资料的 77.1处罚种类:警告、罚款 77.2处罚依据:同76.2 77.3自由裁量标准:同76.3

78.涉外气象探测未按照规定向有关气象主管机构汇交气象探测原始资料的 78.1处罚种类:警告、罚款 78.2处罚依据:同76.2 78.3自由裁量标准:同76.3

— 44 —

79.涉外气象探测转让或者提供气象探测资料及其加工产品给第三方的 79.1处罚种类:警告、罚款 79.2处罚依据:同76.2 79.3自由裁量标准:同76.3

论气象行政执法的发展 篇7

1. 行政决策咨询的界定

行政决策咨询是咨询的一种重要形式, 是指政府在制定各类发展战略、规划、政策和建设方案等的决策过程时向由专家学者构成的咨询机构和各方利益代表等非政府决策者征询意见, 以提高政府决策质量, 保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一种活动或过程。行政决策咨询为各级政府部门的重大决策提供技术经济预测和论证、以及结果的评估, 为国家某些经济政策和重大经济措施的决策提供参考意见, 起到决策参谋的作用

2. 我国行政决策咨询的演进与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 我国决策研究机构的发展大致经历了起步和蓬勃发展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50年代到1978年, 这一时期是我国行政决策咨询机构起步的阶段, 相对说发展较为缓慢。决策咨询研究工作服从、服务于计划经济体制, 其有明显的自上而下的单向特征, 其成果往往带有指令性的内涵, 诠释政策的色彩很浓厚。第二个时期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人进行, 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政府行为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面对错综复杂、竞争激烈且日益全球化的市场经济环境, 各级党政领导越来越深切地认识到, 单凭已有的经验和自身的能力是很难做出科学决策的。在内在需求和外部环境的共同作用下, 我国决策部门开始重视、研究科学决策问题, 并从组织、制度上给予了切实的支持和保证。自此, 各级党政部门的政策研究室、发展研究中心等智囊机构迅速发展起来。

纵观我国20多年来领导决策科学化进程, 最主要的成效是实现了由经验决策为主向科学决策为主的战略性转移, 主要从业务管理、发挥的作用和变革特点等方面反映出来。其一, 业务管理变化。20多年来, 我国决策咨询工作的水平与质量大大提高, 许多真知灼见的理论论述和有创见的建议与方案, 受到领导者的重视与肯定。其二, 发挥的主要作用。我国决策咨询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一是科学预侧作用;二是智囊团和思想库的作用;三是“会诊”作用;四是社会教育作用;五是人才培训作用;六是深化决策咨询理论研究的作用等。其三, 决策信息咨询的新特点。在决策活动中逐步向“谋”、“断”分离方向转变, 基本形成了两者既相对分工, 又相互配合的型态;决策系统对信息系统的依赖性迅速增长, 信息系统成为正确决策的坚实基础;决策系统与决策咨询支持系统的结合日益紧密, 人——机结合正在不断加强。

二、行政决策咨询的特点

1. 咨询活动的专业性

咨询的本质是知识转化, 没有知识就没有咨询。行政决策咨询机构是知识、技术与智力密集型企业。采用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 将科学知识和有用信息应用于解决难题是决策咨询工作的主要任务, 没有专业知识和技术分析能力是难以胜任的。行政决策咨询工作者, 是学识渊博、富有创新精神的专业人员。所以可以看出决策咨询要求调解者具有高度的职业专长, 它的人员可以运用专业的、科学的方法分析问题, 使其最终得出的结果更具有说服力, 使各利益集团更能接受。

2. 决策咨询的信息性

行政决策咨询活动是社会知识扩大再生产链条上的重要环节, 而知识扩大再生产是与信息的收集、加工处理和分析研究分不开的。可以说, 行政决策咨询是以信息交流为基础的, 没有信息支持, 就没有公共决策咨询活动。从一定意义上说, 公共, 行政决策咨询是提供高附加值的信息服务。将经过深加工的合适信息, 在合适的时间传递给合适的客户, 是咨询人员的职责。行政决策咨询是对信息的有序化, 是解决“信息爆炸”问题的一种途径, 即行政政策策咨询机构能够将搜集到的各个利益群体的信息, 如他们的要求、问题等, 运用科学的、专业的方法评估政策决策执行后对其产生的影响, 然后综合起来, 找到正影响最大的决策。

3. 决策咨询的参谋性

从现代决策理论看, 咨询是“谋”, 决策是“断”。咨询和决策是科学决策的两个主要环节, 分别由咨询机构和决策者承担起相应的功能。从决策者的角度看, 咨询机构是决策者智力的延伸, 是决策者的“外脑”, 主要对决策者提出的决策问题进行分析, 咨询机构充当决策者的“参谋”。从咨询机构的角度看, 作为由多种学科、经验丰富、富有创造力的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组成的高智能的知识信息综合体, 本质上是一种软科学研究机构。它对决策者提出的决策问题以及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一些全局性的重大问题开展研究, 进行分析、预测和跟踪, 形成有创新的观点, 并提出多种的方案供决策者参考。这充分体现了决策咨询的参谋性。另外, 行政决策咨询只是帮助寻找最优的决策, 而不是拍板执行此决策, 因此它是“促使多方达成具体的解决办法”的调解者, 而不是“使双方重新进行对话”的调停人或者“确定解决冲突的办法”的仲裁人。

三、影响行政决策咨询效率的制约因素分析

1. 决策咨询论证尚未纳人法制化轨道

目前, 国内尚无专门的有关决策咨询方面的法律界定、法律法规及相应制度, 不能在决策上用政策与法律手段强制实行先咨询后决策的程序和事关决策者利害关系的责任制。致使长期以来, 决策者对决策咨询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三拍现象”拍脑袋决策、拍胸脯保证、拍屁股走人, 还严重存在, 导致决策失误时有发生。

2. 体制方面的制约

从我国在决策咨询方面存在的诸多间题来看, 决策咨询工作发展时间短, 一直沿用计划经济时期制定的一整套管理方法, 是其主要原因之一。这种管理方法,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尚不完善, 现如今, 进人市场化、信息化、网络化时代, 更加不适应政府决策的要求。决策机构的飞独立性也严重影响了决策的效率, 许多决策机构往往隶属于本级行政机关, 很难独立的发挥其专家智囊团的作用。

3. 实际发展与目标的偏移

尽管我国多年来决策咨询系统建设成效明显, 但是, 我们也看到, 主要成绩在于硬件设施建设、人员与机构的增加, 而与决策咨询工作相配套的软环境, 例如, 观念转变、管理机制、资源配里、部门协调、人才培训、社会环境等要素并未形成同步发展。

4. 政府“自我咨询”的弊端

目前政府的绝大多数论证项目都是自己组织人力去完成, 在国家经济建设的许多重大项目中, 政府既是投资者、决策者、决策咨询者、又是管理者, 有时甚至还是建设者。仅就“自我咨询”显现的弊端来看, 除了难以提高效率, 难以保证咨询的客观性外, 最大的负面影响是造成咨询市场“疲软”, 无法形成国内咨询市场真正意义上的运行机制, 全国范围内统一的决策咨询行业规范、市场管理准则和一系列的扶持保护政策、法律体系以及在此基础上的规章条例细则等, 也不能及时的、切实可行的制定出来。

5. 人才结构的缺陷

长期以来, 国内决策咨询机构在人才构成方面存在着研究力量薄弱、研究人员专业结构单一、人员组成缺乏合理搭、人才培养力度不够等问题。例如, 在党政部门其中又以经济研究人员为多的问题;而在自然科学研究机构中, 却又存在着自然科学研究人员为多, 社科研究人员严重不足的问题。使得在进行一些国家综合性课题项目的研究论证时, 往往因为社会科学理论工作者与自然科学研究人员难以合理搭配、协同研究, 而出现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结合上的脱节的现象, 或者拿不出高水平的战略性决策意见与方案, 或者幸不出高水平的整体性设计与实施措施, 从而影响其课题整体质量, 使决策受到严重影响。

四、完善我国行政决策咨询机构的发展的措施

1. 科学规范政府决策咨询活动

现在一些政府每逢决策, 时去找一些专家学者, 组成一个家组, 进行分析论证, 由于时间促, 这样的应急性的分析论证, 乏严密的咨询程序, 很难保证咨询报告的客观性和科学性。政府咨询是一项科学活动, 因此必须遵循学的咨询方法和程序, 遵循科学咨询体制, 遵循客观规律, 按科学事。西方国家政府咨询的业务主要委托式咨询, 而委托式咨询一般可为4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签约阶段委托人和咨询机构经过多次协商达成协议。第二阶段为咨询准阶段, 咨询机构根据委托人的要求意图, 做准备工作, 成立课题咨询组, 拟定调查研究提纲, 设计调表格或专家咨询书, 制定工作实施计划等。第三阶段为工作阶段, 要是搜集资料和数据, 进行系统研究, 做定性和定量分析, 提出多方案进行优化比较。第四阶段为报告阶段, 提出包括总报告、分报及有关附件的正式咨询报告, 委人接受后, 该课题即告完成。在个阶段中, 委托人与咨询人始终持着交流与合作, 保证咨询工作利完成。我们要科学执政, 必须有科学的决策咨询规则和程序, 保证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2. 优化改革现有政府所属政策研究部门, 提高素质, 规范职能

就我国政府目前政府所属的咨询部门来说, 数量是不少的, 各级政府都设立了政策研究机构, 但就其现状和发挥的作用来看, 并不理想, 没有发挥出应有的决策咨询作用, 政策研究部门被视为无权无势的单位, 加上领导的不重视, 很多部门存在着人员老化、学历低、知识结构单一等现象, 有的充其量只是给领导起草报告、讲话稿, 提不出有价值的决策分析报告, 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 应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对其进行优化改革, 对其职能给予充分重视, 优化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 加强咨询机构的软硬件的建设, 提高咨询的技术含量,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保证咨询报告的客观、公正、科学。

3. 创造和维护行政咨询业, 健康运行的行政生态环境

首先, 提高全民信息咨询意识。采取各种措施, 积极进行信息咨询知识的宣传和普及, 提高全民的信息利用意识, 使人们特别是行政领导充分认识到行政咨询在行政决策的重要性, 努力普及和充分利用计算机, 网络等现代行政信息手段, 为行政咨询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生态环境。其次, 完善行政信息咨询立法。目前, 根本的大事要进行咨询业立法, 在此基础上再配套各种规章制度条例细则, 明确规范咨询服务人员的法律地位、报酬、税收、评定体系等等行业标准。并且国务院应尽快出台政府信息公开法, 打破信息封闭。对于政府行政信息资源, 除涉及国家机密信息外, 应当像国外一样, 对社会公开, 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提高咨询专家为政府服务的质量。用法律来保证行政咨询的地位及信息来源, 营造良好的行政咨询的政治生态环境。最后, 优化行政咨询服务业的市场环境。将一些政府和院校的咨询机构划拨到竞争市场中。这一作法不仅会使我国咨询业缺乏人才实力的局面有所改善, 对加强我国咨询服务业的公正性, 独立性也大有促进。政府还在税收、信息、人才、基本建设投资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 从咨询发展方向, 管理体制和开拓市场等方面给予政策引导和保护。

4. 积极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 促进咨询服务手段现代化

鉴于信息咨询业是一种特殊的知识型产业, 各级政府应大力扶持其发展。我国咨询机构信息技术低下, 经济效益不够理想, 需要大力引进先进信息技术, 淘汰陈旧设备和技术。建立起技术密集, 知识密集相结合的咨询机构, 建立共享的数据信息库, 使咨询业依托先进的信息技术, 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特别是, 政府行政人员更应更新观念, 健全信息公开制度, 提升服务手段。

5. 加强行政信息咨询机构的自身建设, 提高信息服务人员水平和素质

首先, 重点建设一批实力雄厚的大中型行政咨询机构, 提高咨询业的服务水平。使信息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发挥现有的人才优势, 使人力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其次, 严格限制官办行政咨询机构, 平等对待股份制和私营制咨询机构。同时在资金和政策上大力扶持, 鼓励其生产和发展, 在社会竞争中优胜劣汰。最后, 咨询机构要主动参与培训咨询人员, 弥补和更新管理人员薄弱环节和知识缺陷, 通过人员素质的提高, 使咨询效果达到最佳。

摘要:行政咨询系统是现代行政决策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力地促进了行政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 加强对行政咨询系统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从行政决策咨询在我国的产生和发展入手, 对行政决策咨询机构的特征和制约行政咨询效率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并重点对我国行政决策咨询机构的完善和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行政决策,决策咨询

参考文献

[1].李金龙, 杨伟才.寻求我国政府决策咨询发展的路径——一种比较的视角[J].吉首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05) 1.李金龙, 杨伟才.寻求我国政府决策咨询发展的路径——一种比较的视角[J].吉首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05)

[2].黄力, 詹德优.我国决策咨询研究述评[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6. (04) .2.黄力, 詹德优.我国决策咨询研究述评[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6. (04) .

[3].黄健柏, 罗梅健, 薛亮.政府决策专家咨询理论研究综述[J].科学决策 , 2008 (01) 3.黄健柏, 罗梅健, 薛亮.政府决策专家咨询理论研究综述[J].科学决策 , 2008 (01)

上一篇:学雷锋日志愿者服务活动启动仪式发言稿下一篇:中考语文试题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