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指导(共9篇)
幼儿教育指导 篇1
幼儿教育指导与总结
幼儿教育最好的素材存在于自然界和现实生活;随机教育便是最好的教育,无需进行规划和预设;抓住敏感期实施早期教育,效果自然显现。这是我为人母的深刻体会。
一、自然和生活是最好的教育素材
现实生活、自然界才是最生动、最丰富、形象的早期教育素材,是我们可以随时借助的教育资源。比如教育孩子“什么叫文明?”,其实不用太多地解释其含义,用身边的事物就能轻松教育。11月底安安在儿科医院治疗,有一天我们在广场上晒太阳,安安用手指着地上的一滩水问“妈妈,这是什么?”,我告诉他“可能是小朋友尿急,撒在地上了”,然后再补充一句“但是,随便撒尿是不文明的”。接下来几天,安安不断提起“文明”两个字,如说“妈妈,推小朋友是不文明的……踢人也是不文明的……抢玩具也是不文明的……乱扔垃圾也是不文明的……在幼儿园洗手排队才是文明的”,这些话表明了安安对“文明”的实例诠释和深入理解,不教却达到了教育的效果,真是出乎意料。
二、随机是最好的早期教育形式
早期教育的成功往往是随机的结果,很多名人在回忆自己成功起点时,所提到的往往是母亲不经意的一句话或者父亲一个不起眼的生活习惯。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启发:在亲子互动中生成和延伸,只要孩子有接受的欲望,时时处处都可以进行。
对安安的随机早期教育,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深秋时分,树叶飘落,让安安追逐着风中飘零的树叶,教他唱“Leaves,Leaves are falling down”,是再也生动不过的教学场景;走路在路上时,路边停靠的车子,念着上面的车牌,是数字和字母最鲜活的展现;每天上下电梯好几次,每次从1数到26,又从26数到1,小家伙最近倒数的时候还问“为什么电梯没有到0呀?”,不学也会了;生活是多姿多彩的,色彩无处不在,比如为了让安安能在快乐中学会颜色歌,我把四种颜色的地垫拼起来,唱到哪种颜色就站到相应地垫上,“Colors,Colors,Colors”则是绕着所有颜色走一圈。
三、敏感期施教是效果最好的教育
所谓“敏感期”是指在0-6岁的成长过程中,儿童受内在生命力的驱使,在某个时间段内,专心吸收环境中某一事物的特质,并不断重复实践的过程。顺利通过一个敏感期后,儿童的心智水平便上升到一个新的层面。父母要善于观察、时刻关注孩子的需求和兴趣,捕捉孩子的敏感期,适时施教,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不同的敏感期,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孩子对某些食物特别兴趣,比如空间敏感期,孩子可能会比较喜欢攀爬高处;语言敏感期,孩子可能会不断重复某一句话并不停的追问;数学符号敏感期可能会对数字、形状、αβγδΩ等特别感兴趣等等。在捕捉安安敏感期的过程中,我觉得最明显的是数字敏感期和字母敏感期,其中字母敏感期持续时间长达一个半月之久,在这期间我们给他看了多种版本的Flash字母儿歌,安安挑了自己最喜欢的一个版本,每天必听,抓住他这个敏感期,我们买来了字母钓鱼板、字母串珠、磁性字母贴板、字母饼干等等。在这期间,安安随兴学习,我们给予必要的辅助,就这样轻轻松松、快快乐乐的学会了大小写字母、字母儿歌,并由此对英语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从辩证的角度来说,不难看出,早期教育素材、教育时机和有效教育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掌握了最好的教育素材,随机施教,并抓住敏感期有效施教,孩子会在快乐成长中收获许多知识。
因为自然舒适所以我健康成长
供稿:蔡懿、顾朝霞 撰稿:陈彦君妈妈
自从我有了YOYO之后,去商店的儿童柜台翻翻看看成了我的又一嗜好,可爱的童装、漂亮的饰品,越看越可爱。越看越喜欢。但等到孩子穿起来之后,却发现有诸多问题存在:臀围太小;裤子没盖住肚脐;鞋头太尖不合脚;怕珠珠片片放到孩子嘴里……原来孩子的穿着也是家长的一门功课呀。
尤其小朋友上了幼儿园,开始了集体生活,服饰的安全与实用就更重要了。所以现在,我为YOYO添置服饰时很注意,不光看漂亮,更多的是注重实用与舒适。
1、式样简单,便于自己穿脱
服饰要便于孩子自己穿脱,让孩子从小学会自理生活。所以在选择时会考虑到:
(1)钮扣、拉链尽可能在孩子能看到和摸到的地方,纽扣造型简洁、扣眼不要太紧。记得YOYO有一件奶奶织的毛背心,用了小姑娘头像造型的纽扣,着实让孩子烦躁了一番;如果穿套衫则宽松点,便于穿脱。
(2)无论上装还是裤子,最好有口袋和装饰图案,可以帮助孩子辨认前后。
(3)小班孩子手的肌肉发育较差,不能完成系鞋带这样困难的动作,若鞋带松开没被老师及时发现,就容易摔倒,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所以最好穿搭扣鞋;市面上有些高帮的运动鞋和登山鞋很好看、很酷,考虑再三还是放弃了,因为穿起来麻烦,会引起孩子烦躁。孩子在幼儿园的鞋子还是要轻便、舒适、透气,鞋帮柔软,鞋底要有弹性和防滑性。
2、自然舒适,便于自如活动
幼儿服饰可以宽松些,便于孩子活动玩耍。裤子、衣服不要选束腹束胸的,尽量不给孩子穿喇叭和紧身直筒裤,以免紧裹臀部影响孩子血液循环和生长发育,影响孩子生活。臀部宽大、裤脚稍小的式样,能让孩子活动自如,而且无不适感。YOYO爸爸总是唠叨:每个小姑娘都要有一条公主裙。但是我却不太主张女孩子在幼儿园穿裙子,虽然好看,但很容易缠裹并绊倒孩子,YOYO只有在家和外出做客的时候才过公主瘾。
幼儿教育指导 篇2
一、注重幼儿数学意识的培养
受“双基”教学的影响, 不少幼儿教师在幼儿数学教学中重视数学知识和技能的传授, 而忽视幼儿数学意识的培养。数学意识不仅仅是会计算、会证明, 更重要的是能推测、判断、主动发现、体会和理解生活中的数学, 能“数学化”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能运用数学为自己的生活、学习、工作和社会服务。
幼儿数学意识的培养应从幼儿生活出发, 尽可能挖掘和提供幼儿生活中的素材, 帮助幼儿寻找数学在生活中的存在和应用, 让幼儿感受到数学是刻画现实生活的有效工具, 从而培养幼儿主动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和应用数学的意识。教师要结合幼儿感兴趣的内容引导幼儿在游戏、玩乐、生活中感知和应用数学。如通过观察, 感知奶瓶、饮料瓶的不同形状;通过大人与小孩的比较, 感知大小、差异、相似和分类;通过定时喝奶、吃饭、睡觉, 知道日夜的交替;在玩水、玩沙和涂色的过程中, 感知体积、面积的存在;通过在地上爬行、挪动物体的过程感知距离和重量的存在;在玩积木、堆房子的过程中建构空间观念;在准备生日晚会计算家里来了几位客人的过程中, 感受对应、数概念以及加减运算;在玩“大灰狼与小白兔”的游戏中, 感受“1与多”以及数的合成与分解等。
二、注重幼儿思维结构的发展
在数学教学中, 幼儿学习数学知识只是发展的表面现象, 关键是通过学习过程促进思维结构的发展。如果说数学知识是建筑材料, 那么数学思维就是建筑师的设计方案。数学知识是固有不变的, 而数学思维可以使其构建的建筑物千变万化。幼儿学习知识是难以穷尽的, 而他们一旦具备了迁移和构建知识的能力, 则可以让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取得巨大的成功。
幼儿思维结构的发展要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来实现。例如:曾有一个幼儿在完成“给棒棒排序”之前经历了12次失败, 而且每次只要有一点错误就全部推翻重来。到后一阶段, 他开始用逻辑解决问题:他每次找一根最短的依次往下排, 因为他知道, 他每次拿的最短的棒棒一定比前面所有的长, 同时必定比后面的短。这说明他此时已具备了序列的观念。如果教师把排序的“正确”方法 (每次找出最长或最短的排在前面) 教给他, 幼儿按照教师的方法似乎都能正确完成排序任务, 但实际上他们并没有获得序列的逻辑观念, 思维结构并没有得到发展。幼儿需要的并不是教给他们某种知识或技能, 而是要在充分的操作和尝试中有所领悟。
实际上, 数学内容很多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只要幼儿能找到那一发——数学的规律, 那么, 大部分的内容就可以通过推理而获得。例如:在学习“等分”这一内容中, 幼儿从分饼 (目测分) 到分彩带 (对折剪断分) 再到用方形或圆形纸分 (对折) , 幼儿在这一活动中理解了“二等分”的原理、规律, 自然就能迁移出如何四等分、八等分、十六等分等。幼儿探索、发现、总结和应用的全过程, 也就是思维发展的过程。
三、运用操作法指导幼儿学习
在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让幼儿通过亲自动手操作直观教具, 在摆弄物体的过程中进行探索, 从而获得数学经验、知识与技能。因为幼儿理解和掌握知识概念必须通过亲身体验, 才能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经验, 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例如:对数字3的认识, 教师告诉幼儿这个数字是3, 并出示3个实物, 数给他看, 但这并不意味着幼儿已经掌握了3的概念, 幼儿只有在对3个物体的反复摆弄中才能把数字3与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区分开, 把3的本质特征抽象出来, 理解3是所有3样东西的集合, 真正理解3的含义。
在使用操作法时, 教师要注意以下两点:首先,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正确地使用操作法。个别教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把操作法理解为复习巩固知识的手段, 他们的教学程序为:教师讲解——提问——幼儿动手操作练习。操作往往是在讲解知识之后出现, 作为练习知识的手段, 这恰恰颠倒了操作法的顺序, 正确的教学程序应是:幼儿动手操作发现问题——教师启发幼儿寻找正确的答案——形成概念。其次, 在幼儿动手操作之前, 教师要为幼儿准备各种各样的学具、材料, 使幼儿明确操作的目的、要求和方法;在幼儿操作过程中, 教师要给幼儿安排充分的操作时间, 认真观察、指导幼儿的操作活动, 针对幼儿的学习情况, 进行个别指导;在幼儿操作之后, 展开充分的讨论, 帮助幼儿将他们在操作中获得的感性经验进行整理归纳。例如:在学习“数的分合”中, 我不直接教幼儿应怎样分, 有多少分法, 有什么规律, 而是让幼儿自己做实验, 把吸管往杯中抛, 看有多少根落在杯中, 有多少落在杯外, 做好记录;然后把杯里杯外的合起来看是不是总数, 重新再抛。这样幼儿通过操作、发现、总结、归纳出“数的分合”规律。
四、将幼儿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幼儿生活在充满数学知识的现实环境中, 教师应帮助幼儿了解生活中的数学, 引导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进而让幼儿理解数概念。
首先, 让幼儿在生活中感受数学。如:幼儿周围的人有“高”的、“矮”的;外出乘车有“大”的车、“小”的车;分点心可感受“1”和“许多”;分杯、勺时能感受一一对应;家中的衣服, 有爸爸的、妈妈的、我的, 有春季的衣服、夏季的衣服, 有不同布料的衣服, 可让幼儿感受分类;等等。所有这一切, 都要求教师做个有心人, 增强充分利用生活素材让幼儿积累数学感性经验的意识, 引导幼儿在无意、有意中通过各种感觉通道感受到来自生活的种种数学信息, 培养幼儿的数感。
其次, 将教学过程生活化。由于幼儿乐于在生活中学习数学, 我们就应尽量使数学教学过程生活化。一要提供来自生活的学习材料, 选择现实生活中的自然物品作为部分数学操作材料, 既受幼儿的喜爱, 又具有变通性。如:火柴梗、废旧纽扣、花生、玉米粒等, 幼儿可以用来拼搭图形, 进行点数、排序、比较、分类等;二要情节设计贴近生活, 幼儿的学习活动是在教师所设计的情节引导下展开的。如果教师所设计的情节是幼儿生活中有所感受并能唤起相应体验的, 幼儿的兴趣会更浓。如:请幼儿按穿鞋子的种类排队, 进行分类、排序记数、比较、制作标记等训练。
再次, 让幼儿在生活中运用数学。在日常生活中, 教师要善于利用和创设问题情境, 引发幼儿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数学知识和技能, 体验成功与愉快。如:商店游戏“逛超市”, 幼儿由认识超市物品——摆放超市物品——购物, 从中可掌握分类、对应、感知物体数量、巩固加减运算知识。又如:“铺路”活动中, 幼儿在完成“铺路”的过程中, 可掌握图形之间的相互转换关系。幼儿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 大大激发了其学数学的兴趣与热情。
五、宽容幼儿“不正确”的学习行为
在幼儿尝试用数学语言去表达他们的想法时, 教师往往说“不对”“错了”“你应该这样或那样”。幼儿的“错误”“不正确”表现常常被纠正为用规范的数学语言、技能进行表述。长此以往, 幼儿应用数学的意识就会受到压抑和抹杀。
生活中, 幼儿的“走路学习”和“语言学习”从不同侧面给了我们启示:幼儿在初学走路时总是跌跌撞撞, 跌倒了再爬起来, 父母总是对孩子的尝试和努力本能地给予极大的鼓励和适当的帮助, 于是孩子成功地学会了走路;幼儿用语言交流时, 常常词不达意并有语病, 父母并不急于纠正孩子的用词不当或者语法错误, 而是带着欣赏的心情鼓励孩子进行交流, 于是孩子学会了流畅的表达。为什么幼儿的数学学习就不能出错、就要纠正呢?其实, 幼儿在数学学习中的“不正确”表现和“错误”行为并非是由于粗心, 亦非是幼儿没有努力, 而是其知识不完善的一种反应。幼儿数学学习更多的是“试误学习”, 更重要的是探询、体验、感知、探索, 形成猜测, 形成数学意识。因此, 教师应对幼儿在数学学习中的“不正确”行为持理解的态度, 给幼儿的数学学习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
幼儿行为的教育与指导 篇3
【关键词】 幼儿行为;教育;指导
行为在人的整个成长和发育阶段具有重要意义,幼儿阶段的行为更是会对其个体行为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在这一时期准确地认识到幼儿的行为特点和行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这样对于今后开展教育和指导工作意义重大。
一、行为在人的整个发展阶段起到的作用
人的行为是不断发生变化的,在其身心发展和客观形势不断变化的过程中,人的行为也会发生着相应的变化并且逐渐倾向于成熟。人的行为是生理、心理以及外部动作综合作用呈现的效果,人的行为受到认知情况、意志力水平、自我意识和情感表现等方面的支配和制约,与此同时,也会对其有反作用力。而且人的智慧首先是从人的行为开始的,随着人体行为的发展,又会从人的动作中延伸智慧。幼儿时期是人发展的关键阶段,如果这阶段能够对幼儿的行为进行有效的教育和指导,引导它们向着正确的发展方向发展,那么他们在实际的成长过程中就会少走很多弯路并且获得多方面的能力。
二、幼儿行为的教育和指导策略
1.提高认识重视幼儿行为的指导教育。幼儿行为的发展和进步包含多个方面的内容,如学习技能、社会技能、运动技能、生活技能等。为了有效促进幼儿行为的发展和进步需要,教育和引导幼儿掌握多方面的行为能力和技巧,并且学会灵活的应用。但是就目前而言,不少家长和幼教工作人员在开展幼儿行为教育和指导工作时仅仅将重点放在了培养幼儿良好的认知技能和学习技能上,对于幼儿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的培养不够重视。这样的教育和指导模式的一个结果就是幼儿行为得不到全面发展,其行为能力和认知能力发展不能够同步。幼教工作人员和幼儿家长不能够再将这种认知偏差持续下去,否则就会造成幼儿行为的偏差。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应该设法促进幼儿社交能力、情感认识、运动能力、认知水平等多方面的整体性进步。
2.加强幼儿行为的养成教育。改造幼儿的不良行为比培养和塑造幼儿的良好行为要困难很多,而且不少家长和幼教工作人员已经认识到了不少幼儿具有很多不良行为并且对其有很多的无奈和痛心。因此,在实际生活中,幼教工作者和幼儿家长要注意防患于未然,不能够等待幼儿不良行为的出现应该进行幼儿不良行为的预测和控制。首先,由于家庭教育在幼儿行为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幼儿接触和直接模仿的都是自己的父母,因此父母要承担起为幼儿的行为发展树立良好的榜样和行为规范的责任,努力训练幼儿的行为能力,帮助幼儿掌握良好的行为技巧。在这一过程中幼儿的父母要承担起巨大的责任,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良好的教育和指导,使幼儿能够在与父母为榜样的过程中,学习到父母的优点和长处,促进行为能力的不断发展。另外,幼儿在离开父母之后会进入到幼儿园进行集体生活,幼儿园的教育氛围和集体生活环境,会为幼儿行为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只有积极发挥幼儿园教育对幼儿行为的促进作用才能够最大程度地促进幼儿行为能力的发展和进步。幼教工作者需要对自身工作积极负责,引导幼儿向正确的方向发展,鼓励幼儿团结集体、热爱学习、提升能力、学会分享等,为幼儿行为提供正确的教育和引导。
3.掌握幼儿行为特征。在实际生活中,不少家长和幼儿教育工作人员在提到幼儿行为的教育和指导时都认识到目前幼儿行为发展存在很大的问题,但是具体到幼儿行为的教育与指导策略时,又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和极大的茫然。对此,幼儿教育工作人员和幼儿家长需要对幼儿园工作的章程和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进行仔细的品读,在这些文件的阅读中仔细的领会其中对于幼儿行为教育指导提出的策略。为的是幼儿园的教育更加符合幼儿行为的培养模式,幼儿园需要积极调动多方面的资源,从办学的目标和,幼儿教育的理念出发,制定符合幼儿园发展以及幼儿行为进步的规范和章程,从而使幼儿园的行为教育更加符合幼儿的实际生活,同时也能够使广大的,幼儿教育工作者能够明确幼儿行为教育和指导的目标,保障教学的真实可行,有效提升幼儿行为教育指导的质量和水平。除此之外,幼儿园和学生家长需要联合起来共筑家园,在广大教师和幼儿家长相互配合,共同努力的情况下才能够保证幼儿行为教育和指导能够长期的发展下去。与此同时,幼儿家长和幼儿工作者需要认识到的一个问题是在幼儿行为发展的过程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每个幼儿,不同的发展阶段都会存在一定的行为问题,幼儿行为的问题会在其发展过程中不定期的出现,而且常常会是一种不良行为有所好转,另一种不良行为又出现的情况。针对这些情况,幼儿家长和幼教工作者需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要认识到幼儿行为比成人更容易犯错,并且要理解没有一个孩子是不犯错误的,换一种说法就是错误是每一个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家长和幼教工作者的宽容和理解并非是对幼儿行为的过失纵容,应该是在指导幼儿正确的认识自身行为中的存在问题后再对幼儿行为进行正确的教育。
幼儿阶段是人发展的初步阶段,在这一时期必须要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良好的教育和指导,要求幼儿家长和幼教工作者积极配合,改变传统的幼儿行为教育观念,提高认识重视幼儿行为的全面发展,同时也要加强幼儿行为的养成教育,从实际出发认识到幼儿行为的特点,并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和指导。
【参考文献】
[1]陈林文.如何合理安排幼儿园一日活动[J].时代教育,2014,(10)
[2]邓平.论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策略[J].文教资料,2013,(2)
春的声音
◇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虎邱中心学校美亭小学四年级 林欣龙
什么季节的声音最动听?有人说,当然是夏季的知了声最动听;有人说,应该是秋季的落叶声;还有人说,冬季的欢笑声最动听……而我认为,春季的声音最动听。
春季,一个五彩斑斓的季节。它让一切生物复苏,充满生机;它让人们充满精神;它让孩子们更加愉悦。她,是一个有着各种各样声音的少女。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春天的声音。
公园里,风弟弟轻轻袭来,一排排杨树发出“哗啦哗啦”的响声。远方飞来了许多麻雀,有的麻雀在树枝上叽叽喳喳地唱着歌;有的麻雀在电线杆上,静观一草一木;有的麻雀在花丛中,轻轻闻着花儿的清香……孩子们也在公园玩着游戏。有的在玩追逐游戏,打打闹闹;有的在跳绳;有的在放风筝……各种各样的风筝在空中成了一道奇特的风景线。孩子们的笑声十分响亮。
小河,小虾,小鸭,杨树……它们发出的声音,装点着春天,使春天更加美丽,这难道还不足以证明春天的声音最动听?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篇4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框架:总则——教育内容与要求——组织与实施——教育评价
第一部分:总则
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幼儿园管理条例》和《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导幼儿园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特制定本纲要。
第一条说明了制定《纲要》的依据、原因、目的。
二、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该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
第二条说明了我国幼儿教育的性质和根本任务,即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其根本任务则是“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
三、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第三条规定了我国幼儿园教育的外部原则,即幼儿园必须适应社会的变化,在更新“教育资源”概念的基础上充分地利用外部资源,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共享资源,办更加开放的、社会化的幼儿教育,以促进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的进程。
(例:有些幼儿园利用社区的物力资源——商店、工厂等;利用人力资源——具有专业文化知识的社会各界人士、家长等为幼儿园服务)
四、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与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第四条指出了幼儿园教育自身的特点,即幼儿园不同于小学的特点,强调了幼儿园是通过创设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来帮助幼儿学习的,而幼儿是通过在环境中与他人共同生活来获得经验的,他们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而不象小学生那样主要通过学科教学来获得间接知识。
五、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重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第五条规定了幼儿园教育的内部原则,即幼儿园教育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如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等等,并提出了“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的要求。
总则的逻辑结构:
第一条:制定《纲要》的原因、目的(依据、定位)第二条:幼儿园教育的性质、任务 第三条:幼儿园教育的外部原则 第四条:幼儿园教育的内部原则
第二部分 教育内容与要求
一、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可以相对划分为: 健康——体育
语言——语言活动(故事、诗歌、讲述等)
社会——常识
科学——数学、科探 艺术——音乐、美术
注意:各领域的内容是相互渗透的,是一种整合的课程。
(例:新教材中每一个活动至少牵涉两个以上的领域,纯粹的只涉及到一个领域的内容是没有的,这是我们熟悉了分科教学的教师必须转变的一个观念。用新教材说明)
二、每一领域包括:目标、内容与要求、指导要点
(一)“目标”:主要表明该领域重点追求什么,它主要的价值取向何在。
1、在目标表述上较多地使用了“体验、感受、喜欢、乐意”等词汇,突出了情感、兴趣、态度、个性等方面的价值取向,着眼于培养终身学习的基础和动力。
(例:健康——4: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 语言——1: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
——4:喜欢听故事、看图书 艺术——1:给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
艺术——2: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给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2、以幼儿的角度制定目标。(包括新教材也是这样)
(二)、“内容与要求”部分则在说明为实现教育目标,教师应该做什么?该怎么做?同时,将该领域的内容自然地负载其中。
《纲要》遵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强调幼儿的主动学习,改革教学方式,希望教师不要把关注点过分集中在具体知识或技能的教学上,不要仅仅以固定的知识点为目标来设计教学活动,而是要着力组织适合幼儿的活动,创造适宜的教育环境,从幼儿的实际生活中去发现教学赖以展开的资源,通过作用于幼儿的活动来对幼儿发生实质性的影响,让他们获得体验、获得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因此,《纲要》在每个领域中都没有单独列出一个知识点或技能要求的细目,而是从活动的角度附带提出知识或技能要求。
例1:语言——1: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学习使用适当的、礼貌的语言交往。
例2:语言——4: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
(三)、“指导要点”主要的功能有:一是点明该领域的教和学的特点。二是点明该领域特别是应当注意的有普遍性的问题。(看具体的指导要点)
小结:
教育内容与要求 目标该领域重点追求什么,其主要的价值取向。
内容与要求:教师应该做什么,怎样做;与此同时,该领域教育的内容自然地负载其中 指导要点:
一、点明该领域知识的主要特点,其教和学的主要特点。
二、点明该领域特别应当注意的有普性的问题。
第三部分 组织与实施
《纲要》的第三部分是组织与实施。其十一个条目中贯穿着尊重幼儿的权利,尊重教师的创造,尊重幼儿在学习特点、发展水平、个性特征等方面的差异,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尊重教育、教学的客观规律等等理念与观点,突出了幼儿园教育组织实施中的教育性,主动性,开放性,针对性,灵活性等原则。
组织与实施(要点)
1、幼儿园教育组织实施的根本原则
2、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含义
3、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的基本原则
4、形式、环境、一日生活、衔接问题
5、教师在活动的组织与实施中的角色和作用
第四部分
教育评价
《纲要》的第四部分围绕幼儿园教育评价,提出了评价的发展性、合作性、标准的多元性,以及多角度、多立体、多方法,重视过程、重视差异,重视质性研究等原则。明确规定了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幼儿的发展、教师的成长和提高教育质量。这就是说,幼儿园评价决非用于筛选、排队,与日俱增不是用于给幼儿贴标签,伤害他们的自尊和信心,给他们的成长蒙上阴影。《纲要》在这一基点上分别明确指出了评价教育工作和评价幼儿发展状况的具体原则和注意事项。
教育评价(要点)
1、幼儿园教育评价的功能
2、幼儿园教育评价的主体
3、幼儿园教育评价实施的原则
4、幼儿园教育工作评价的主要内容
5、幼儿园发展评价的原则
《纲要》的基本指导思想
一、终身教育的理念
1、终身教育、终身学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
(1)21世纪的基础教育把每个学生潜能的开发、健康的个性的发展、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变化所必需的自我教育、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初步形成作为最重要的任务,这与传统教育中把基础定位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技巧的训练有很大的区别。(2)基础教育再不能仅限于教孩子们读书、写字和算术,它还应当教导人们学会做人,学会学习与他人共同生活。
(3)新“基础”不仅包括基本的读、写、算能力,基本和操作技能,它还“为每个受教育者奠定生存的基础,做人的基础,做事的基础和终身学习的基础;换言之,就是为他们奠定一生持续发展的基础。”
(4)它更重视“赋予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乐趣、学会学习的能力以及对知道的好奇心”,并把“获取、更新和使用知识”作为“必须在教育过程中阐明的三种功能”。
终身教育理念是新基础教育观的精髓。新基础教育观洋溢着时代的精神,它们丰富的人文内涵将基础教育,当然也包括幼儿教育的意义升华到了新的高度,它揭示出 幼儿教育应有的核心价值追求。不言而喻,幼儿教育质量观应当而且必须与新基础教育观保持一致。
2、终身教育的理念在《纲要》中的体现
(1)总则第2条: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际素质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
(2)健康——内容与要求第5条: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3)语言——“内容与要求”第2条: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语言理解能力。
(4)社会——“内容与要求”第2条: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
(5)科学——“内容与要求”第1条: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小结:
(1)《纲要》各领域的目标、内容与要求以及组织和实施评价等所有部分,均一致地将培养幼儿终身学习的基础和动力放在核心位置,强调教育活动要“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
(2)各领域的目标表述较多地使用了“体验、感受、喜欢、乐意”等词汇,突出了我国基础教育共同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取向。
(3)各领域都强调良好的习惯形成,强调合作、参与、探索,强调通过“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来学习知识技能。
(4)《纲要》明显着眼于幼儿终身持续发展所需要的最基本的重要的素质,如积极主动的态度,强烈的学习兴趣,有效地与环境互动的能力,初步的合作意识、责任感等,这是衡里幼儿教育质量的最重要的指标。
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以人为本”的思想是《纲要》的一个突出特征。具体体现:
(1)《纲要》将《规程》“促进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的发展”的思想进一步扩展和深化。
(2)《纲要》字量行间都旗帜鲜明地倡导尊重幼儿、保障幼儿权利,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儿童观。
(3)《纲要》总则的五条中除第1条外,其他4条都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围绕“以幼儿发展为本”,明确提出要“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等等。
三、面向世界的科学的幼儿教育
教育系就业指导教育计划 篇5
为了加强对教育系学生就业工作的指导,在组织上确保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落到实处,根据学院有关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部署,经系党政联席会议研究,决定成立教育系相关的工作机构,制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方案,予以实施。
一、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目地和意义
通过对“大学生就业难、创业更难”的深层思考及理性关注,明确职业生涯规划在大学生专业选择、求职及创业中的重要性。帮助大学生尽早树立职业规划意识,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引导大学生以科学的态度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主动采取积极行动,充分了解自己,挖掘自身潜力;同时,有针对性地加强职业能力培训,化“被动就业”为“主动择业”,让大学生赢在职场起跑线,成为抢手的职场新人和创业先锋。
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组织机构
1、成立教育系学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分别由系正、副主任担任。组员为各班辅导员,办公室联系由系秘书负责。
2、各年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负责人为各班辅导员
3、毕业班建立学生就业联络小组,组长由各班班长担任,团支部书记担任副组长,组员由已签定工作单位的部分毕业生党员和班干部组成。
今后若有人事、人员配备变动,根据新情况调整。
三、各组织机构主要工作职责
1.学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配合学院就业办对学生就业工作进行总指导,主要指导学生规划职业生涯,负责就业工作计划的制定,实习、就业基地的建立,与企业、用人单位的联系,协调各个部门的关系等。主要负责学生的就业教育、形势分析、政策指导、信息发布、生源信息库建立管理、择业技巧指导、就业派遣等具体工作。
2.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负责人:主要负责学生择业观引导、相关就业问题的咨询 1
和具体指导、协助联系或提供就业渠道等。
3.毕业班学生就业联络小组:收集和汇总各专业、各班级毕业生就业情况,协助做好就业派遣等相关工作。
四、系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具体措施
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实行全程化就业指导:
(一)一年级试探期的具体规划
这是大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起步阶段,大学生面临从中学到大学的急剧转折,整个心理处于动荡之中,表现为对大学生活的诸多不适应。该阶段规划的主要任务是要给学生一个认识,帮助他们树立成才目标,规划大学三年的生活,为今后整个职业规划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在就业办开展的全院新生职业发展普及教育的基础上,系部结合学科特点对新生进行五个方面的教育,帮助学生了解学院、行业和社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同时还要帮助部分学生依照其能力、兴趣、价值等选择专业或转系。
1.抓住新生入学教育契机,通过讲座形式,指导新生如何针对大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和发展特征,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树立正确的成才观。
2.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确立明确的职业目标。将新生专业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结合起来,请德高望重的教师介绍专业发展方向,培养新生的专业认知能力,教会新生初步了解职业,树立职业生涯观念,尽快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和职业生涯。
3.请优秀的校友返校,给新生介绍大学三年成长心得和毕业后择业、就业、创业的体会和成功经验,使新生有意识地学会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
4.开展形式多样的经验交流会、座谈会,鼓励新生多和毕业生进行交流,尤其是大三的毕业生,询问就业情况,根据社会需求和个人具体情况,制定职业发展的初步计划。
5.开展新生的学习方法指导会,培养新生的学习兴趣,狠抓专业基础知识;开展英语和计算机学习技巧讲座,引导学生努力学习英语和计算机知识;鼓励新生积极参加学校各类活动,增加交流技巧。
(二)二年级定向期、冲刺期的具体规划(体现专科、专业特色)
定向期:这一阶段学生逐渐适应大学生活,并进一步显露出各自的能力。学习课程增多,以专业课为主。该阶段规划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目标,了解社会需求,认识自我,提高各种本领和素质。这一阶段的规划主要应做到:
1.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未来是否深造或就业,了解相关信息,并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主,通过参加学生会或各类社团等组织,锻炼自己的各种能力,同时检验自己的知识技能。
2.鼓励学生开始尝试兼职、社会实践活动,并要具有坚持性,最好能在寒暑假期间长时间从事与自己未来职业或本专业有关的工作,提高自己的责任感、主动性,增强受挫能力,进一步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
3.增强英语口语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通过英语和计算机的相关证书考试,并开始有选择地辅修其他专业的知识,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
4.聘请专家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帮助学生进行个人探索和自我认知(包括兴趣、性格、能力、价值观等)。
冲刺期:学生经过一年多的专业学习、工作和生活,大学的自我个性和专业技能进一步明显,该阶段的另一目标应锁定在提高求职技能、搜集公司信息、并确定个人是否要专升本。这一阶段的规划主要应做到:
1.进一步加强专业知识学习,鼓励学生参加各类考级考证,以检验专业知识,拓宽知识面。
2.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教师职业技能大赛等,激发潜能,增强创业意识和就业实力。
3.引导学生参加和专业有关的暑期实践工作,和同学交流求职工作心得体会,学习写简历、求职信,了解搜集用人单位接收、培养和使用毕业生情况,并积极尝试加入校友网络,和已经毕业的校友谈话,了解往年的求职情况,增强就业的主动性。
4.确定专升本的学生要注意收集专升本的资料、强化学习,系部尽可能为学生提供专升本信息,邀请相关老师举办专升本学习指导会等。
(三)三年级分化期的具体规划:
这一阶段学生主要是选择创业或就业、专升本或留学,大部分学生的目标应该锁定在成功就业上。这一阶段的规划主要应做到:
1.教育学生先对前二年自己的准备做一个总结,检验自己已设立的职业目标是否明确,前二年的准备是否已充分,并着手开始毕业前工作的申请,积极搜集就业单位的信息,大胆参加实践,在实践中校验自己的积累和准备。
2.邀请相关就业主管部门领导、人才服务中心领导,进行就业政策与就业形势分析,树立明确的择业观。
3.开展毕业生就业座谈会,及时了解毕业生思想动态,做好就业思想教育和指导工作。
4.聘请相关专家和中小学校、幼儿园领导进行就业心理辅导和择业技巧指导(求职材料、面试准备以及如何应对面试中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
5.开展预习或模拟面试,增强毕业生面试技巧和就业信心。
6.积极且及时地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
浅谈幼儿阅读的指导教育随笔 篇6
3-6岁是儿童学汉字的最佳年龄段,让孩子尽早阅读,对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有益无害。
儿童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也是记忆力特别强的时期。从心理学上讲,幼龄儿童是爱动爱玩最活跃的时期,抓住这个特点让孩子玩乐认识的形式,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会特别高。
识字最重要的结果不是孩子掌握多少汉字,重要的是在识字过程中,孩子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等都能得到良好的发展。那么,该如何来引导孩子认识汉字呢?
1、看图识字。
结合以图为主、以文为辅的短小故事,引导幼小儿童认识图文中对应明显的字,并根据图画的意思猜出文字。或者,找一些文字浅显、图画含义清晰、结合幼儿生活的儿歌,帮助孩子了解画面与文字的.关系。孩子一旦掌握了这一方法,稍作努力就可以在阅读中认识更多的常用字。
2、利用游戏认字。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只要家长肯动脑,游戏中随时可以教孩子识字。如孩子喜欢玩沙子和石头,家长可以把“沙子”、“石头”写成小卡片埋在沙堆里让孩子用小铲子挖出来。挖一个认一个,这样很容易就记住了。
3、利用幼儿故事教孩子识字。
孩子喜欢反复听同一个故事,家长可以按照故事书的内容一字一句地讲,直到孩子能一字不差地讲下来。然后,把着孩子的手,指着书上的字一遍遍地教,这样孩子会领会一个字发一个音,不认识的字会根据自己已会讲的故事猜出来。
4、用汉字积木识字。
幼儿自然角教育活动指导策略研究 篇7
创设自然环境要给予孩子什么样的环境?孩子喜欢的、需要的环境。自然角是幼儿了解自然知识的一个窗口,是探索自然规律的有利场所,它能帮助幼儿亲近自然,关注周围环境,并在实施过程中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记录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使幼儿的综合能力得到有效的发展。
一、创设自然角教育活动中出现的问题
植物角的管理实施过程中我们的老师遇到了一些困难:
案例一:开学初,幼儿园都要举行自然角创设评比,老师就会动起来,要求孩子们带一些诸如小金鱼、小蝌蚪、小乌龟之类的小动物;苹果、桔子、土豆、青菜之类的蔬菜水果;还有一些盆景、种植等。有时由于时间紧,还给孩子们分任务,你带什么、他带什么,第二天把小朋友带来的东西往自然角的塑料架上一放就算完成任务。每到学期结束,小朋友带来的蔬菜水果早已枯的枯、烂的烂,饲养的小动物也早死光,只剩下一只只空花盆,一个个空鱼缸,最后拿到一个角落里堆起来,每学期都如此反复着。
案例二:虽然老师安排了每天由值日生管理,提醒他们要记下自己的发现,但是孩子们的管理总不是自发的,有时老师不提醒就忘记管理、忘记记录,自然角的管理甚至成了孩子们的压力,孩子们在自然角也没有收获可言,更没有能力的提高。
由此可见,自然角成了摆设,并没有真正发挥它的教育功能。幼儿对自然角兴趣的短暂性,使我们不得不进行认真的反思,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自然角内容较单一。
2.教师在自然角的创建中带有盲目性、随意性和想当然,缺少目的性和自己的思考。
3.教师对幼儿参与自然角管理的指导不到位。
这些问题在教师创设和管理自然角时比较普遍,其实这里还折射出了教师对自然角的认识观念问题,很多老师认为自然角只是一种展示,所以并没有真正发挥自然角的教育效能,自然角的创设也就流于形式。
二、针对以上现象,我园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在创设自然角的过程中,我们教师注意获取来自幼儿的信息,在创设自然角的时候尊重幼儿的想法,事先与他们讨论可以在自然角中投放什么材料,让他们参与材料的收集。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教师引领幼儿亲近自然,喜欢观察与发现周围环境中有趣的事物和动植物,为幼儿创设具有观赏性、趣味性、观察性和操作性的环境,使幼儿能充分利用周围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物质材料,进行欣赏、触摸、认识、观察和探索等活动。
(一)适合———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要进行创设
任何一项教育只有以幼儿为主体、遵从孩子的意愿、重视孩子的主动参与才能发挥其最大的教育效能。自然角的创建尤应如此,因为那是完全属于孩子的天地。因此在内容的设置、材料的选择、形式的采用、过程的管理等方面都应以幼儿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只有这样的自然角才是真正属于孩子的。
自然角的创建内容是首要,种什么?栽什么?养什么?种、栽、养的物品必须都是孩子们喜欢的,是孩子们自主选择的,这样能吸引孩子们主动参与到自然角的活动中来。在自然角创建之初,教师要广泛地征求和听取孩子们的意见和建议,建议幼儿把自己家里有的盆景带来,或和家长一起种植植物,让幼儿参与布置自然角,让孩子们照顾“生活起居”,调动孩子对自然角照料的积极性。
(二)丰富———大自然中各种物品和内容都可以作为自然角创设资源
1. 自然角内容不能一成不变,要及时调整、丰富
自然角的物品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根据季节特点、幼儿兴趣需要等有针对性地调整、丰富自然角的内容。比如春天,可以扦插桃花,带领幼儿饲养蚕宝宝,观察蚕宝宝变飞蛾的全过程;初夏,可以到小河里舀一些小蝌蚪,让孩子们了解小蝌蚪会变什么,观察它们是怎么变的;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可以和幼儿一起收集果实等,有些树开始落叶了,可以让幼儿捡一些落叶放在自然角,让孩子们通过观察、比较、分类获得树叶形状的经验,以及落叶树、常青树的不同;冬天,可以种植水仙花等。自然角的不断调整和丰富,新事物的出现,能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让孩子们感受到大自然一年四季的变化,和它带给动植物的影响,丰富幼儿对各种动植物变化的相关经验,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索的欲望。
2. 除了种植、养殖类的内容,可以丰富实验类的内容
我们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兴趣需要,开展一些动、植物的小实验,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有针对性地提供各种工具、记录纸,对幼儿进行引导。
自然角是幼儿认识、探索自然的窗口,是亲近自然的最好途径。它为幼儿提供了天天接触、长期观察、亲自管理、动手操作的机会,从而开阔幼儿的眼界,增长幼儿的知识,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追随孩子的脚步,自然角伴随着孩子们一起成长,愉快的活动带给孩子们许多有趣的想象和甜蜜的向往。
摘要:<正>陈鹤琴先生指出:“幼稚园需布置一个科学环境,尽可能地引导儿童栽培植物(花卉、菜蔬),布置园庭从事浇水、除草、收获种子等工作,并饲养动物等。”可见,自然环境作为隐性课程对幼儿的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我园围绕环境、课程等关键词展开了相关的学习、尝试与研究,有了一些自己的思考:创设自然环境要给予孩子什么样的环境?孩子喜欢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黄敏,方景融.中班绘本阅读活动:风中的树叶[J].早期教育(教师版),2015(10).
幼儿教育指导 篇8
中班幼兒手指肌肉群发展迅速,已经能够表现捏、搓、拉和拓等动作,会适当地控制手部的力度,喜欢用手去探索和操作。实践证明,在中班开展绳画教育符合幼兒的年龄特点和情感需要。下面结合实践谈谈中班幼兒开展绳画教育的指导策略。
一、绳画创作的材料提供
(一)绳子的种类由少至多
幼兒开始学习绳画初期,所提供的绳子种类不宜过多、尽量少一点,以避免对幼兒作画产生干扰、分散幼兒的注意力。另外绳子的粗细和材质也要有所考虑,尽量选择容易吸附颜料和便于幼兒拿取的绳子。且不应过细、过软或过长。可提供如:麻绳、鞋带等。
当幼兒能够较好地拿捏绳子的时候,可适当地增加更多种类和不同粗细、材质的绳子,以满足幼兒探索绳画创作的需要。可增加如:各类毛线、粗细不同的麻绳、棉布条等。
(二)颜料的色彩由多至少
幼兒绳画所用颜料多为广告颜料、水粉颜料或国画颜料等。幼兒开始学习绳画初期,所提供的颜料的色彩可以丰富一些,以满足幼兒个性选色的需要、激发幼兒参与绳画的愿望、提升绳画色彩丰富的效果,使幼兒获得成功的感受。可提供如:红色、黄色、橙色、蓝色、绿色、黑色等。
当幼兒对颜色混合产生兴趣的时候,可适当减少颜料的色彩,以鼓励幼兒探索发现混色的秘密,自主调制喜欢的颜色,提高色彩表现力。可逐渐减少到提供如:红色、黄色、蓝色三种颜色。
(三)纸张的种类丰富多样
幼兒绳画的效果和所用的纸张有很大关系。一般在幼兒开始学习绳画初期,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材质较厚实且大一些的纸,防止幼兒运用颜料过湿而将纸破坏影响其绘画心情和表现力。另外纸张要容易吸附颜料,可提供如:铅画纸等。
当幼兒能够较好地控制绳子的移动和颜料的用量时,教师可以尽量提供多种材质、大小和颜色的纸张供幼兒探索使用,以鼓励幼兒发现在不同纸张上作画时手部控制力量的不同以及所表现的不同效果。可增加如:宣纸等。
二、绳画所需的手部动作
幼兒创作绳画需要一些手部的动作配合,常用的动作有捏、搓、拉和拓等。这些手部动作中班幼兒基本均已掌握,但是在创作绳画的过程中可能显得不够灵活,这就需要教师对幼兒进行指导,巧练幼兒绳画所需的手部动作。
(一)捏一捏
“捏一捏”是指幼兒用右手食指与拇指捏住并移动绳子蘸颜料作画的方法,适合表现流动的线条等。“捏一捏”是幼兒创作绳画初期常用的动作、也是创作绳画最主要的动作,教师要鼓励幼兒将绳子捏牢,防止绳子在绘画中途从手中掉落。教师可以运用兒歌鼓励幼兒练习和运用此动作。如:“食指、拇指捏捏紧,做只小鸡叽叽叽。小鸡吃虫咬得紧,跑来跑去真开心。”
(二)搓一搓
“搓一搓”是指幼兒两手掌心相对、贴紧,前后交错移动使绳子转动起来蘸颜料作画的方法,适合表现跳跃、旋转的图案。幼兒在“搓一搓”的过程中,由于搓的速度不同所表现的画面效果也是大不相同的,教师要鼓励幼兒适当控制搓的速度,以更好地进行绘画创作。教师可以运用兒歌鼓励幼兒练习和运用此动作。如:“两只小手拍一拍,魔法棒兒中间来。想刮大风用力搓,想刮小风轻轻挪。”
(三)拉一拉
“拉一拉”是指幼兒两手各捏绳子两端,将绳子拉长后蘸颜料进行作画的方法,适合表现长短不同的直线条。幼兒在“拉一拉”的过程中,拉的力气对所表现的画面效果具有很大的影响,教师要鼓励幼兒适当控制拉的力度,以更好地表现直线条。教师可以运用兒歌鼓励幼兒练习和运用此动作。如:“小手捏牢做放两边、一根竹竿架中间;拉紧竹竿路变长,放松竹竿路变短。”
(四)拓一拓
“拓一拓”是指幼兒先将绳子揉搓成一定的造型后蘸颜料进行拓印的作画的方法,适合表现团簇状和块状的图案。幼兒在“拓一拓”的过程中,揉搓绳子的造型及所蘸颜料干湿的程度对所表现的画面效果具有很大的影响,教师要鼓励幼兒探索和发现其中的关系,以更好地表现团簇状和块状的图案。教师可以运用兒歌鼓励幼兒练习和运用此动作。如:“绳子揉成团,小手捏上面;团大图案大,团小图案小;色湿像石头,色于像花朵。”
三、绳画表现的特殊形式
绳画由于材料的特殊性使得它有自己表现的特殊形式,最为代表性的就是“复制画”、“混色画”和“多绳画”,教师可适当创设情景鼓励幼兒进行相关表现。
(一)复制画
“复制画”是指利用颜料的可拓印性将绘制好的单一绳画画面经过几次的重复拓印,从而形成复制效果的多幅画面。这种形式既保持着绳画特有的质感,又可以减短幼兒绘制同一内容的时间,能产生很好的艺术效果,使幼兒更容易获得成功的喜悦。
(二)混色画
“混色画”是指利用不同绳子蘸不同颜料所绘制的线条交接点颜料混色后会发生颜色变化,从而产生更多颜色的画面效果。这种形式可以让幼兒感受到绳画色彩的变换无穷,激发幼兒探索和想象的欲望。
(三)多绳画
“多绳画”除了指一幅画面中使用了多种绳子进行表现外,更显特殊的是在一次绘画动作中使用多根或多种绳子进行表现,从而产生多层次性明显的画面效果。这种形式既可以满足幼兒喜欢用多种材料的情感需要,又易于让幼兒发现不同绳子表现效果的不同,有利于幼兒绳画表现力的提高。
四、绳画愿望的激发方法
(一)“画与想”的结合
即边画边想,一边观察想象一边继续作画,过程中既体现了幼兒有目的地表达表现,也赋予了幼兒想象创造的空间。
(二)“画与说”的结合
即幼兒为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或者同伴互相猜测作品的含义。这样不但有利于锻炼幼兒的语言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给幼兒表达自己思想、介绍自己创意、展示自己作品的机会,增加幼兒绘画表现的自信心。
(三)“画与做”的结合
即鼓励幼兒借助其它辅助材料将绳画作品进行二次加工,制作成生活中的各种小饰品或物件,这样不但可以起到美化教室的作用,还可以激发幼兒多角度的创作思维,使幼兒更加乐于发现和表现生活中的美。
总之,幼兒园根据中班幼兒的特点开展适宜的绳画教育活动很有益处,有利于幼兒审美能力的培养、手指灵活性的锻炼、想象力的拓展、创造思维的养成和增加热爱生活的情趣等等。当然在开展绳画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善于观察幼兒的表现和需要,及时调整材料和指导策略,才能保证幼兒绳画活动的持久性。
家庭教育指导 篇9
小学生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是指家长对子女实施教育所采取的具体措施和手段。通常有下列数种:
一、树立榜样
榜样是以别人的好思想好行为来影响和教育子女的重要方式。如同学、邻居、教师、英雄模范人物、文艺作品中的正面人物、革命领袖的优秀品质,都是子女学习、模仿的对象。不管家长的言行是错误的还是正确的,对子女都有十分深刻的影响。因此,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时时刻刻、处处检点自己的言行。
二、环境熏陶
家长要有意识地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使子女受到感染和熏陶。家庭是子女生活的主要场所,家长要组织好生活,处理好成员之间的关系,坚持正确的道德行为为准则,形成团结和睦的家庭气氛,建立井井有条的生活秩序,以陶冶子女的美好情操。
三、说服教育
说服教育的具体做法:一是谈话,家长根据子女的思想实际,摆事实,讲道理,使子女明白一定的道理,谈话要有针对性、灵活性,态度要和气,不要板着面孔,居高临下地训斥、挖苦。二是讨论,家长与子女共同讨论。讨论时要尊重孩子,耐心倾听其意见,有不正确的观点,也要耐心地讲道理,使子女明辨是非。家长观点不正确要勇于承认。
四、实际锻炼
实际锻炼的内容相当广泛,如适应周围环境,锻炼身体,生活自理,家务劳动,独立作业,文明礼貌,社会交际等等。进行实际锻炼,首先要孩子明确目的意义(为什么),提出具体要求(怎样做),鼓励他们克服困难,坚持到底。锻炼内容要适合孩子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征,从他们的实际能力出发,交给的任务和提出的要求必须适当。要允许孩子在实践中有失误,不可过分苛求。家长不能因怕孩子吃苦而中途停止锻炼。
五、表扬奖励
表扬奖励是对子女的思想行为给予肯定和好评。通过肯定和好评,以加强子女进取心和荣誉感,争取更大的进步。表扬奖励要实事求是,要及时,要说明原因,并且应以精神奖赏为主,物质奖赏为辅。
六、批评惩罚
批评和惩罚都是对子女不良思想行为的否定,不过后者是对严重不良思想行为的一种教育手段。批评惩罚时,首先要全面了解情况,掌握不良思想行为的具体情节和严重程度,从错误的实际出发,批评是指出危害、思想根源,否定其思想行为,使之感到羞愧和痛楚,进而产生改正错误的动力。批评时不要讽刺,不要奚落,不要谩骂。惩罚主要是剥夺某种权利,而不是体罚,不是侮辱人格和摧残身心。
七、指导安排生活秩序
良好的生活秩序是培养子女良好习惯的有效方法。指导子女安排生活起居,布置好生活环境,教给子女学习安排和利用时间,使之有条不紊。要让孩子自己安排,家长可以在旁指点。
八、指导课外阅读
指导子女阅读书报杂志,从中吸取有益的精神营养。家长要掌握子女阅读的内容,和子女一起讨论,引导子女通过阅读增长知识,开扩眼界,受到精神陶冶。
九、利用家庭电视
电视进入家庭,子女可以从看电视中得到许多知识,增长见识,要充分利用。但是要注意:不能没有选择,不要时间过长。看完电视最好和子女谈论,讨论电视内容。
十、带领子女外出接触社会
带领孩子到公园、风景区、商店、工厂、农村去,或者去访问同学、亲友,进行社会交往,使之开扩眼界,接触社会,认识社会。
读书,让家庭成为孩子心灵的栖息地
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不需花,家长们渴望读书,渴望获得知识,但是家长们却常常会有这样的疑惑:家长们应该如何指导孩子读书呢?自古以来,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多种多样,而读书作为其中一种既普通又直接但却非常有效的求知方法沿用至今。作为教师,从书本中获取知识就显得尤其重要。人类创造的知识财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作为家长们教师需要加强各方面的修养来提高自己。所以家长们理应多读书,用书来净化心灵,用书中的知识充实自己。
人们常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也确实起到了不同于学校教育的独特作用。家庭在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品德教育、劳动教育、智育开发等方面也有重要的作用。
(一)亲子共读,以身作则
家长们现在提倡一种“大阅读”,也就广义上的阅读。英国的“大脑先生”托尼·巴赞认为,阅读是一个多级的过程,它包括下列步骤:识别字词、吸收、内部结合、外部结合、交流等内容。显然,这就是广义上的阅读——一种“大阅读”:因为目标明确,活泼愉快,技巧灵活,让孩子的整个身心投入其中,与作者进行积极的交流,进而能够影响孩子的生活和思想。
亲子共读,让我们达到了充分沟通。常常,孩子会拿出一本读过很多遍的书让我给他读。特别是我以前给他订的杂志,他仅仅看看封底就能说出里面自己最喜欢的故事。明明自己都给我讲过几遍的故事,还是缠着我再讲一遍。而且在讲述过程中不时发表自己的见解。亲子共读,让我们得到了有效的沟通的同时,也让我明白,其实读过的书也照样能够有新的发现。
亲子共读,让孩子得到了充分的思考。读书的时候,最好是自己先看一遍,对重要的故事情节打点小埋伏,引导孩子去思考其结果。孩子会左思右想,可能会给出几个答案,每个答案都不一定正确,但是却启发了孩子的思维,比单纯的读出故事的结果更有意义。
——浅谈家庭读书教育方法指导 亲子共读,让孩子习惯普通话。无论我们生活中用方言还是普通话与孩子沟通,但是读书一定要使用普通话。我相信这是每个家长都能做到的。而且读书时要尽量做到抑扬顿挫,声情并茂。这一点,不仅增加故事的美感,也对孩子将来的汉语拼音学习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亲子共读,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最好手段。好习惯可以让孩子受益终生。习惯是慢慢培养出来的,坚持阅读,把阅读当成一项日常工作来做(可惜我们还没有养成习惯),就会慢慢习惯的。
(二)掌握方法,让孩子快乐读书
好的读书方法是成功的一半。
让孩子们身心徜徉在大自然,到大自然中去寻找读书的快乐。现代社会中,提倡民主和谐,我们家长别再把孩子关在笼子里了,让他们适当地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去感受,从而培养起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热爱读书的激情和动力。———这才是教育本源。现在最有意思的情况是什么呢?比方说,人教版第三册第一单元就是“找春天”作文小训练,学校为了孩子能写好作文,给家长提出要求,请您于本周末带孩子到公园找一下春天,进行下周有关春天作文的准备。于是家长就利用周末带孩子到公园去了。会指导的家长领着孩子从树枝找到小草,从花开看到鸟飞,让孩子说,带孩子讲,还有家长和孩子一起写一写有关春天的小文,您说,这样的快乐要不要?
家长和孩子之间应该多一份亲密,多一份友好和鼓励,积极暗示的力量是无穷的。面对刚刚上学的孩子,在阅读过程中,孩子往往会遇到一些困难,无论它们出自什么原因,父母都应该鼓励孩子战胜它们。“你真不简单,能看这么厚的书!” “爸爸像你这么大时,可没看过这么多书!” “ 经常阅读这么难的内容,了不起!”“这么读下去,绝对很有出息!”这些暗示会被孩子记在心里,行动上表现得正如父母所表扬的那样。而且,这些积极的暗示、表扬的话语不能只是在特定的场合下才能够做、才能够说,而是随时随地每天都进行,就是当着孩子的面还要向亲朋好友进行宣讲,这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说,正面暗示法只有反复说才最有效。表扬人的时候要大声、公开;批评人的时候要小声、私下。
(三)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有经验的老师都知道,三年级是孩子分化的年级,课程难度加大,孩子的试卷上不再是皆大欢喜的百分。而儿童阅读学的研究也表明,孩子如果在三年级还没有养成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他在以后的学校中很难再有阅读习惯。所以,爱孩子的老师和父母要加油呀!关掉电视、强迫他坐在书桌前,不一定有效。最有效的恐怕还是用有“杀伤力”的儿童读物去吸引他们。本年级我们除了童话、小说,还推荐了诗歌———它是最美的文学语言;还推荐了科普作品“神奇的校车”,看看老外是如何把故事、知识、搞笑冶为一炉的;三年级的孩子开始写作文了,这真是让老师伤神、孩子头疼的事,读一读《亲爱的汉修先生》,相信你和孩子都能悟到一些为文之道。“小木屋”系列是美国作家罗兰·英格斯·怀德的9部带有自传色彩的经典名著的合称。第二部《草原上的小木屋》是这套作品中最有名且最具代表性的一部。书中描述罗兰一家离开威斯康星大森林,坐着篷车迁徙到堪萨斯大草原的经过,这正是当时美国国西部垦荒者的典型写照。这次搬家,罗兰一家惊险万分地渡过涨水的河流,到了大草原以后,他们也曾遇到印第安人,并遭受狼群包围、草原大火以及热病的侵袭,但最后他们还是住进了爸亲手所盖的小木屋中,在草原上度过了一段靠打猎维生的甜美时光。这是那种阅读后可以改变人的一生的书,虽然它朴实无华。
【幼儿教育指导】推荐阅读:
幼儿科学活动教育指导01-12
幼儿园的家庭教育指导06-17
幼儿美术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08-17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读后感07-09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心得体会05-23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10-10
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重点12-05
中小学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师资的培训心得10-23
幼儿角色游戏指导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