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技术指导书

2024-06-19

计算机网络技术指导书(精选9篇)

计算机网络技术指导书 篇1

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指导书

适用专业:

网络技术教研室编

年月《计算机网络技术》实习

一、实习的目的本实习是学习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之后的实习环节。

通过本实习,能够更加深入地对局域网的基础知识、工作原理及发展趋势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掌握常用的局域网组网技术和了解有关组网工程的知识,能够把所学到的专业知识运用在局域网系统的规划和设计中。

二、实习内容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公司在办公室或单位内部组建小型办公网络。现有一家小型广告公司,决定在单位内架设局域网。

本次的实习的任务就是规划、设计计算机网络。出于对网络工程的完整考虑,我们把设计要求做了适当的更改。

三、实习任务要求

1、单位内部计算机能够访问Internet。

2、单位需要增加20-30台左右主机。

3、公司用WWW通告消息,FTP服务传送文件。需要共享打印

4、需多媒体演示功能。

四、实习基本步骤

所有的网络方案设计基本都可以参考一下步骤:

1.网络需求分析:收集用户的需求,经过分析、总结和归纳,得出系统的需求。

2.初步方案设计设计:初步确定主要网络介质、Internet接入方案等。

3、网络拓扑结构设计:设计网络的拓扑结构,并以此确定所要采购的网络设备和材料。

4、网络逻辑设计:进行IP子网划分和IP地址分配,定义路由表等等。

5、列出采购设备材料清单。

6、列出网络设备配置清单。

五、实习报告要求

实习报告书的目录建议如下:

一、前言

二、项目需求分析

2.1项目概况

2.2项目需求分析(网络的功能及其解决方案)

三、网络物理结构设计方案

3.1设计方案概述

3.2网络拓扑图

四、网络逻辑设计方案

4.1IP子网规划及IP地址分配

4.2网络路由规划

4.3Vlan规划

附录一材料清单

附录二网络设备配置(命令)清单

六、实习时间安排及考核方式

根据教学计划安排,本实习为1周。

设计的地点将根据需要在教室和实验室进行。同学们必须按时在指定场所进行。迟到三次算一次旷课,早退两次算一次旷课,三次旷课则自动判本实习成绩不及格。

实习考核分答辩和设计报告两部分。在设计的最后一天下午由设计指导教师对每一个同学进行答辩或上机检查网络配置。答辩成绩占设计成绩40%,设计报告占60%。

计算机网络技术指导书 篇2

上世纪90年代末期, 我国开始实施大学扩招政策。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 我国大学毕业生数量迅速增加, 直接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加大, 大学生就业问题逐渐成为我国社会突出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其应用快速深入到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在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方面, 大量运用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成果, 充分整合各种资源, 针对大学生就业面临的困难和主要问题, 开展适合大学生就业特点的教育和指导工作, 是需要各高校重视的问题。

二、当前高校在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 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不断加强, 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在始于2009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影响下, 许多公司的发展遇到困境, 招聘需求不断减少, 这样的市场环境加剧了大学生就业的严峻形势。劳动部“2010年大学生就业现状调查分析报告”中的数据表明, 2010年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呈现下滑趋势, 总体签约率不足75%。尽管社会经济等外部环境对大学生就业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但大学生自身在就业过程中也表现出不成熟的一面。大学生择业中的一些不良观念对大学生的顺利就业产生了许多不利影响, 主要表现在:过于重视眼前利益, 忽视职业的长远发展;过于追求稳定, 存在一次就业、就业一次的传统观念;过于强调专业对口和学以致用。此外, 大学生对于就业的标准、就业观念等许多方面的认识都有局限性的一面, 导致就业困难的问题不断加剧。

大学生就业困难虽然与社会经济情况和大学生自身因素有着密切关系, 但当前部分高校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过程中的教育也存在许多薄弱环节,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 部分高校对于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教育缺乏统一和长远的规划, 没有形成科学完善的就业指导教育体系, 仅仅停留在就业安置的较低层面, 过于重视就业率的提升, 忽视学生职业的长远发展。第二, 部分高校对于学生就业问题缺乏系统的和可持续的指导。许多高校对于学生的就业指导教育常常集中于毕业前的求职指导, 集中灌输就业政策、就业技巧和就业信息传递等方面, 而对于学生大学学习阶段的就业指导规划和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等缺乏有力的支持, 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开发、自我认识与职业规划指导、个体心理与职业素养培育、自身潜能开发和创新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等方面的培养都显得不足。第三, 部分高校就业指导方式落后的现象较为突出。在就业指导教育方面, 部分高校存在就业指导教材内容陈旧、就业指导课枯燥乏味等现象。另外, 就业教育教学手段落后的现象也一定程度存在, 传统“灌输式”和“说教式”的教育方式已经不被学生所认同, 教学效果也较低。针对大学生就业指导举行的动员会、报告会和专题指导讲座等活动通常也只见热闹, 不见成效, 多数大学生在走上复杂的求职之路时仍然比较迷茫和困惑。

三、计算机应用技术在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中的应用和主要实践

目前的形势下, 深入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 不但是各高校贯彻素质教育理念的必然要求, 也是对学生负责和对社会负责的社会需求, 而计算机应用技术在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中的运用, 无疑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第一, 应用计算机技术指导高校大学生就业教育, 有利于充分适应时代发展, 紧贴大学生就业中的热点问题。就业指导教育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 需要遵循的重要原则就是要充分适应时代发展和紧贴社会就业的热点问题。因此在教学活动中不能仅停留在理论的讲述和枯燥的说教上, 而应该是培养和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就业中可能遇到的难点问题, 做到学以致用。因此在就业指导教学中需要引入大量的案例分析环节, 增加有关就业方面的教学信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实现这一要求提供了有效手段, 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可以方便有效地将当前社会中关注的就业热点问题、重大事件、典型的就业案例等融入到教学活动中。这样, 不但使教学内容紧贴时代发展和反映时代脉搏, 同时更加丰富了教学内容, 使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就业面临的形势、机遇和挑战。同时社会中各种现实存在的成功的以及失败的案例也可以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参考和有益的帮助。

第二, 采用计算机教学手段, 有利于创设逼真的教学情境, 方便在就业指导教育中激发大学生学习的兴趣, 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就业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够综合动画、图像、影音资料以及丰富多样的文字说明等, 善于创设逼真、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 能够使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充分调动多种感官, 全方位地接受不同形式的信息刺激, 消除传统教学中单纯文字内容带来的枯燥感觉, 更加能够激发学习兴趣, 充分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 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因此, 现代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手段对于优化课堂教学, 多方面多渠道地向学生进行就业教育和传授创业知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就业指导教学中, 真实生动的情境教学不但能够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 更加容易地调动大学生的思维, 使大学生真正地参与到主动学习状态。可以说, 在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中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教学是重要的发展趋势, 研究、开发和利用多媒体技术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活动是需要努力的主要方向。

第三, 运用计算机技术, 有利于为大学生构建宽广的就业指导服务平台, 提供大量就业信息和机会。当前社会已经是信息社会, 对于大学生就业来说, 来自各方面的就业信息非常重要。很多就业过程的实践表明, 困扰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难题之一就是有效就业信息缺失和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从某种层面上说, 毕业生能否充分就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掌握充分的就业需求信息。因此, 在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中, 需要充分运用计算机技术手段, 一方面指导学生有效地进行就业信息采集和整理, 另一方面, 在指导学生在简历、笔试、面试等不同阶段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尤其作为高校辅导员, 需要充分利用计算机应用技术为学生做好信息服务, 引导学生设计具有特色的电子简历, 充分发挥信息网络的沟通作用。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 人力资本市场招聘和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也不断深化, 社会和市场对大学生就业求职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这一背景下, 各高校都开始重视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工作。而随着计算机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广泛应用, 将计算机应用技术运用于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中, 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选择。

参考文献

[1]傅进军.大学生就业力促进与职业发展[M].科学出版社, 2005.

计算机网络技术指导书 篇3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技术 高校大学生 就业指导教育

一、引言

上世纪90年代末期,我国开始实施大学扩招政策。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大学毕业生数量迅速增加,直接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加大,大学生就业问题逐渐成为我国社会突出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其应用快速深入到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在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方面,大量运用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成果,充分整合各种资源,针对大学生就业面临的困难和主要问题,开展适合大学生就业特点的教育和指导工作,是需要各高校重视的问题。

二、当前高校在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不断加强,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在始于2009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影响下,许多公司的发展遇到困境,招聘需求不断减少,这样的市场环境加剧了大学生就业的严峻形势。劳动部“2010年大学生就业现状调查分析报告”中的数据表明,2010年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呈现下滑趋势,总体签约率不足75%。尽管社会经济等外部环境对大学生就业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但大学生自身在就业过程中也表现出不成熟的一面。大学生择业中的一些不良观念对大学生的顺利就业产生了许多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过于重视眼前利益,忽视职业的长远发展;过于追求稳定,存在一次就业、就业一次的传统观念;过于强调专业对口和学以致用。此外,大学生对于就业的标准、就业观念等许多方面的认识都有局限性的一面,导致就业困难的问题不断加剧。

大学生就业困难虽然与社会经济情况和大学生自身因素有着密切关系,但当前部分高校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过程中的教育也存在许多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部分高校对于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教育缺乏统一和长远的规划,没有形成科学完善的就业指导教育体系,仅仅停留在就业安置的较低层面,过于重视就业率的提升,忽视学生职业的长远发展。第二,部分高校对于学生就业问题缺乏系统的和可持续的指导。许多高校对于学生的就业指导教育常常集中于毕业前的求职指导,集中灌输就业政策、就业技巧和就业信息传递等方面,而对于学生大学学习阶段的就业指导规划和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等缺乏有力的支持,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开发、自我认识与职业规划指导、个体心理与职业素养培育、自身潜能开发和创新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等方面的培养都显得不足。第三,部分高校就业指导方式落后的现象较为突出。在就业指导教育方面,部分高校存在就业指导教材内容陈旧、就业指导课枯燥乏味等现象。另外,就业教育教学手段落后的现象也一定程度存在,传统“灌输式”和“说教式”的教育方式已经不被学生所认同,教学效果也较低。针对大学生就业指导举行的动员会、报告会和专题指导讲座等活动通常也只见热闹,不见成效,多数大学生在走上复杂的求职之路时仍然比较迷茫和困惑。

三、计算机应用技术在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中的应用和主要实践

目前的形势下,深入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不但是各高校贯彻素质教育理念的必然要求,也是对学生负责和对社会负责的社会需求,而计算机应用技术在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中的运用,无疑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第一,应用计算机技术指导高校大学生就业教育,有利于充分适应时代发展,紧贴大学生就业中的热点问题。就业指导教育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需要遵循的重要原则就是要充分适应时代发展和紧贴社会就业的热点问题。因此在教学活动中不能仅停留在理论的讲述和枯燥的说教上,而应该是培养和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就业中可能遇到的难点问题,做到学以致用。因此在就业指导教学中需要引入大量的案例分析环节,增加有关就业方面的教学信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实现这一要求提供了有效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方便有效地将当前社会中关注的就业热点问题、重大事件、典型的就业案例等融入到教学活动中。这样,不但使教学内容紧贴时代发展和反映时代脉搏,同时更加丰富了教学内容,使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就业面临的形势、机遇和挑战。同时社会中各种现实存在的成功的以及失败的案例也可以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参考和有益的帮助。

第二,采用计算机教学手段,有利于创设逼真的教学情境,方便在就业指导教育中激发大学生学习的兴趣,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就业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够综合动画、图像、影音资料以及丰富多样的文字说明等,善于创设逼真、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能够使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充分调动多种感官,全方位地接受不同形式的信息刺激,消除传统教学中单纯文字内容带来的枯燥感觉,更加能够激发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因此,现代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手段对于优化课堂教学,多方面多渠道地向学生進行就业教育和传授创业知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就业指导教学中,真实生动的情境教学不但能够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容易地调动大学生的思维,使大学生真正地参与到主动学习状态。可以说,在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中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教学是重要的发展趋势,研究、开发和利用多媒体技术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活动是需要努力的主要方向。

第三,运用计算机技术,有利于为大学生构建宽广的就业指导服务平台,提供大量就业信息和机会。当前社会已经是信息社会,对于大学生就业来说,来自各方面的就业信息非常重要。很多就业过程的实践表明,困扰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难题之一就是有效就业信息缺失和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从某种层面上说,毕业生能否充分就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掌握充分的就业需求信息。因此,在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中,需要充分运用计算机技术手段,一方面指导学生有效地进行就业信息采集和整理,另一方面,在指导学生在简历、笔试、面试等不同阶段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尤其作为高校辅导员,需要充分利用计算机应用技术为学生做好信息服务,引导学生设计具有特色的电子简历,充分发挥信息网络的沟通作用。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人力资本市场招聘和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也不断深化,社会和市场对大学生就业求职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这一背景下,各高校都开始重视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工作。而随着计算机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广泛应用,将计算机应用技术运用于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中,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选择。

参考文献:

[1]傅进军.大学生就业力促进与职业发展[M].科学出版社,2005.

自考“计算机应用技术”上机指导 篇4

计算机应用技术无外乎就是word的图文混排,相信大家应该有所耳闻。

在此我想先说说考试步骤,因为小弟旁边的一位仁兄实在是让人挠头,进来之后坐下什么都问我,问考试的题怎么做也就罢了,他竟然问我他的机子号:0,我怎么会知道呢,我都不晓得他是哪位?说来实在让人无奈,告诉他去外面看看他也不去,那我就没办法了。

所以说,希望大家最好能提前到考试现场,一则熟悉一下考场,二则稳定一下心情,三来看看外边贴的考试安排。比如说考试号码,机子号什么的,考试步骤介绍,怎样进入系统,有什么不懂的要及时问监考老师,有不会的题时再问其他同学。

进入考场之后要按照刚才在外边看的.步骤,一步一步的进入考试系统,千万别看错了,进错了的话,那可就给别人劳动了,所以千万要注意,不明白的一定问老师!

好了,开始做题了,给我的感觉是好多同学都没有提前练习,其实考试并不难的,只要大家提前抽出半个小时来练习,我相信大家都会成功的,因为我旁边的两位同学甚至连插入艺术字还不知道怎么做呢,他们问我的问题实在是太基础了,一看就知道一点都没有预习的,那我也没办法,有老师在,我也不能帮你做呀,所以说大家一定要提前预习一下。

需要预习的内容是,插入图片(图片的颜色,光度,明暗等的调整),插入艺术字(包括阴影的调整,颜色的替换,字体自号字型等的调整),文本框和图文框的使用,线条大小粗细颜色的改变,页眉页脚的插入使用。老师考察的是最后的效果,所以说不要为考试当中的一两个字纠缠不休,那么多同学呢,他才没时间一个字一个字的看呢。

计算机网络技术指导书 篇5

要强调的是,研究型论文绝不是从推理到推理的空洞文章。研究型论文也应有实际背景,也应有到企业和实际部门调研的过程,并在实际调查研究中获取信息,发现问题,收集数据和资料。在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解决实际问题的、富有创建性的结论。

技术开发型的论文,主体部分应包括:总体设计,模块划分,算法描述,编程模型,数据结构,实现技术,实例测试及性能分析。

以上内容根据任务所处的阶段不同,可以有所侧重。在任务初期的论文,可侧重于设计实现,在任务后期的论文可侧重于应用。但作为一篇完整的论文应让读者从课题的原理设计,问题的解决方法,关键技术以及性能测试都有全面的了解,以便能准确地评判论文的质量。

论文主体部分的内容一般要分成几个章节来描述。在写作上,除了用文字描述外,还要善于利用各种原理图、流程图、表格、曲线等来说明问题,一篇条理清晰,图文并茂的论文才是一篇好的论文。

测试及性能分析

对工程技术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测试数据是不可缺少的。通过测试数据,论文工作的成效就可一目了然。根据课题的要求,可以在实验室环境下测试,也可以在工作现场测试。

在论文中,要将测试时的环境和条件列出,因为任何测试数据都与测试环境和条件相关,不说明测试条件的数据是不可比的,因此也是无意义的。

测试一般包括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功能测试是将课题完成的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子系统)或应用系统所要求达到的功能逐一进行测试。性能测试一般是在系统(子系统)的运行状态下,记录实例运行的数据,然后,归纳和计算这些数据,以此来分析系统运行的性能。

测试实例可以自己设计编写,也可以选择学科领域内公认的、有一定权威性的测试实例或测试集。原则是通过所选择(设计)的实例的运行,既能准确反映系统运行的功能和性能,与同类系统又有可比性。只有这样,论文最后为自己工作所做的结论才有说服力。

结束语

这一节篇幅不大,首先对整个论文工作做一个简单小结,然后将自己在研究开发工作中所做的贡献,或独立研究的成果列举出来,再对自己工作的进展、水平做一个实事求是的评论。但在用“首次提出”、“重大突破”、“重要价值”等自我评语时要慎重。

后记

在后记中,主要表达对导师和其他有关教师和同学的感谢之意。对此,仍要实事求是,过分的颂扬反而会带来消极影响。这一节也可用“致谢”做标题。

八、参考文献

中外文的参考文献应按照规范列举在论文最后。这一部分的编写反映作者的学术作风。编写参考文献要注意:(1)要严格按照规范编写,特别是外文文献,不要漏写、错写;(2)论文内容和参考文献要前后对应,正文中凡引用参考文献的地方应加注;(3)列出的文献资料应与论文课题相关,无关的文献只会使读者感到你的研究目标很分散;(4)选择的参考文献应主要是近期的。

计算机网络技术指导书 篇6

实训一微机硬件系统组成一、实训目的1、观察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2、通过观察了解计算机系统中各个部件的连接方法;

3、了解各部件在系统中的作用。

二、实训前的准备工作

认真阅读本实训内容,准备打开主机箱的工具并按要求准备做好记录。

三、实训指导

在实训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并做好观察记录。

四、实训内容

1、观察系统外部设备的连接状况,记录各外设的名称、型号和与主机连接点情况;

2、在教师的指导下将外设去掉,用准备好的工具将主机箱打开;

3、观察主机的结构,记录主机箱内包含的部件的名称、规格等;

4、了解各部件的作用,看清楚部件的安装位置;

5、将主机箱安装好,并把外设连接好;

6、整理好使用过的用品,实训结束。

五、实训报告要求

1、将在实训过程中观察到的部件或设备按顺序记录在实训报告单上;

2、将你认为没有看明白的部分写出来。

实训二系统基本部件的识别与安装方法的学习

一、实训目的1、识别计算机系统的各个部件和板卡;

2、通过对部件的认识掌握计算机系统中各个部件的功能及安装方法;

3、学会识别各部件的型号和指标。

二、实训前的准备工作

认真阅读教材和必要的使用说明书,并按要求准备做好记录。

三、实训指导

在实训过程中要注意观察,记录部件的型号、指标及安装方法。

四、实训内容

1、识别CPU的类型、速度,学会安装方法;

2、识别主板的类型及板上的主要部件,并学会主板的安装方法;

3、软驱的认识、安装与常见故障原因;

4、认识硬盘的类型,学会跳线的设置方法及硬盘的安装方法;

5、光驱的认识、安装与常见故障原因;

6、认识显卡的类型,学会其安装方法;

7、机箱、电源的作用与安装方法;

8、系统外部设备的安装方法;

9、实训结束后将物品等放回原来位置。

五、实训报告要求

1、将你在实训过程中认识的部件及部件的功能记录在实训报告单上;

2、把你认为没有看明白的部分写出来。

实训三计算机系统组装

一、实训目的1、在识别各个部件和板卡的基础上,将它们组装在一起;

2、通过对计算机系统的组装,进一步熟悉各部件的功能;

3、掌握安装和拆卸计算机部件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二、实训前的准备工作

准备好必要的工具,认真阅读各部件的使用说明书,并按要求准备做好记录。

三、实训指导

在实训过程中要按安装步骤进行安装,找准各部件的安装位置,注意在拆装的过程中要用力均匀,防止损坏设备。

四、实训内容

1、按要求做好准备工作;

2、可将主板放置在绝缘泡沫板上;

3、将CPU、内存条和CPU风扇等安装在主板上;

4、将主板装入主机箱,拧紧主板的固定螺丝;

5、把电源固定在机箱的相应位置,并接好主板电源线;

6、安装显卡、声卡等内置板卡,并设置好主板跳线;

7、安装好硬盘、软驱和光驱等部件;

8、检查并确认安装正确无误;

9、连接好显示器、键盘和鼠标后可开机试验;

10、能正常启动后,请关机、断电并按相反顺序将各部件拆卸开放回原来位置。

五、实训报告要求

1、将你的实训过程记录在实训报告单上,并说明每一步需要注意什么;

2、把你认为没有完全学会的部分写出来。

实训四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安装

一、实训目的1、学会给计算机安装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的方法;

2、学会硬盘的分区和CMOS设置方法;

3、学会将计算机连接到网络上。

二、实训前的准备工作

准备好要安装的软件,认真阅读教材和必要的软件使用说明,并按要求准备做好记录。

三、实训指导

在实训过程中要注意观察计算机出现的信息,及时记录安装过程出现的提示和问题。

四、实训内容

1、用准备好的DOS启动盘启动计算机;

2、学会使用FDISK进行磁盘分区,并将分区格式化;

3、将WIN2000光盘放入光驱内,开始安装操作系统;

4、在安装好操作系统的基础上,安装必要的硬件驱动程序;

5、了解CMOS内容并进行必要的设置;

6、安装准备好的应用软件,重点是学习安装方法;

7、进行网络连接与设置;

8、以上工作完成后,整理好用品实训结束。

五、实训报告要求

1、将你在实训过程中所进行的各项工作和步骤记录在实训报告单上;

2、把你认为没有完全掌握的部分写出来。

实训五软硬件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一、实训目的1、学会检查计算机故障的一般方法与步骤;

2、学习对简单故障进行排除的方法;

3、培养综合考虑问题的能力。

二、实训前的准备工作

认真阅读教材和有关计算机故障诊断的相关资料,并按要求准备做好记录。

三、实训指导

在实训过程中要注意观察计算机出现的信息,对所出现的问题要进行综合分析,并及时记录出现的提示和问题。

四、实训内容

1、启动实训室准备好的计算机;

2、仔细观察出现的问题,并做好记录;

3、分析出现问题的类型,并记录;

4、按你的判断进行相关检查,并排除故障,做好记录;

5、如果问题仍然存在或还有新问题,请重复以上步骤重新进行检查;

6、当所有问题解决后,开始进行小组之间交流,并做好记录;

7、小组交流完成后,整理好实训用品实训结束。

五、实训报告要求

1、将你在实训过程中所进行的各项工作和步骤记录在实训报告单上;

2、把你认为没有完全掌握的部分写出来;

3、将你平时遇到的问题写出来两个。

实训六系统维护和简单故障的排除

一、实训目的1、学会系统维护的方法;

2、掌握维护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3、处理因维护导致的问题。

二、实训前的准备工作

认真阅读教材关于维护的有关说明、必要的软、硬件使用说明及注意事项,并按要求准备做好记录。

三、实训指导

在实训过程中要注意观察计算机出现的信息和卫生情况,并做好记录,在维护过程中要注意数据的保存及相关事项,以免造成新的问题。

四、实训内容

1、观察系统的卫生状况,记录需要清理的部位;

2、按维护要求,做好系统清理工作;

3、启动系统,观察系统中软件和数据情况,并做好记录;

4、根据你所判断的结果,进行相应的软件维护,记录维护点;

5、将维护过程和维护点进行介绍,按指导教师要求完成剩余任务;

6、维护结束,将用品整理好实训结束。

五、实训报告要求

1、将你在实训过程中所进行的各项工作和步骤记录在实训报告单上;

2、把你认为没有完全掌握的部分写出来。

计算机网络技术指导书 篇7

自主学习不能简单地等同于“自学”, 而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觉主动地学习。自主学习的提出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自主学习理论认为, 学习是学生自我建构知识的自生产的系统过程, 学习者能够根据自己的认知因素特别是自我知觉的变化进行调节、完善自我, 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等自我选择与自我负责。

职校中较多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水平较低, 主要表现为在学习中漫不经心, 对课程中的知识或技能掌握不完全正确或不牢固, 导致成绩不良。本研究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心理学等理论基础上, 通过对各个阶段的中职生进行问卷调查、访谈、测试及考试, 针对中职生在计算机相关课程学习中的自身情感体验, 研究中职学生计算机课程的自主学习的状况, 进而提出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 帮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方法, 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同时为发展学生良好的人格, 为其就业、创业、终生学习等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一) 研究对象及内容

本文研究对象为尤溪职业中等专业学校2010级、2011级职专学生。

(二) 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行动研究为主, 辅以调查、文献研究等方法。

(1) 调查法。设计调查问题, 了解学生自主学习的状态、水平, 希望得到的指导方式。

(2) 行动研究法。组织课题成员, 进行自主学习指导策略研究, 制定相应对策, 在课内外运用, 观察效果, 并根据反馈的问题调整对策, 继续深入研究。在实践中不断探究、反思、提升。

(3) 经验总结法。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 认真做好各类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实施情况的纪录, 按研究内容撰写出经验总结, 进行归纳整理, 便于研究成果的不断提升。

(4) 文献研究法。分类阅读有关文献, 为此课题奠定理论基础;同时, 了解同类课题研究的现状, 为本课题研究提供借鉴, 为创新性研究奠定基础。

三、研究分析与成果

(一) 职校生自主学习现状及成因

一般认为, 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是逐步提高并趋于稳定的过程。随着学习经验的增加, 自主学习能力越强。通过对职专一年级学生的调查, 主要包括“你是否喜欢计算机课”, 学习方式、“不知或无法马上解决的操作技能如何解决”等问题。发现影响职校生自主学习的因素有:

1. 受学业成败归因的影响

调查表明, 部分学生倾向于把学业成败归因于自身努力与否, 虽然这样能促使学生为了避免学习上的再次失败而提高努力的程度, 想方设法提高自己的成绩, 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自己能力上的不足, 但是, 职校生已有明确的、分化的能力概念, 他们力求在集体中以别人的成绩作为参照, 在成绩相同的情况下, 他们往往觉得付出的努力越多越显示自己的无能, 从而常常产生一种驾驭和调控自己学习的无力感, 导致减少甚至停止对自己学习活动的调控, 因而极大地挫伤了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使自主学习能力的水平有所下降。

2. 受教师或家人的影响

研究表明, 教师或家长对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教师或家长对学生的学习期望过高或要求过急, 或对他们学习能力产生怀疑态度等, 都可能使学生产生消极情绪, 大大降低甚至丧失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调查, 了解到了学生的实际状态及成因, 为有针对性地展开研究提供了依据。

(二) 促进职校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策略

1. 创设宽松环境, 有利于自主探究学习

新的课程理念呼唤学科教学要彻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原有单纯接受式学习方式, 建立和形成新的学习方式, 即: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是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从这一意义来看, 网络教学可以很好地实现新课程理念。具体而言, 主要表现为:

首先, 网络充足的信息和自由的空间, 为学生自主建构知识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自主学习 (意义学习) 是相对于被动学习 (机械学习、他主学习) 而言的, 是指在一定教学条件下学生的高质量的学习。网上充足的信息资源, 为学生建构知识提供了广阔、自由的空间。利用网络, 学生不受时空限制, 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和学习水平筛选信息, 然后与原有知识建立联系, 将信息进行加工、编码和存储, 建构新的知识。同时, 网上资源形式丰富多样, 能够为学生创设丰富的、个性化的、利于知识建构的学习情境, 满足不同学习的需要。

其次, 网络教学能实现因材施教, 发展学生个性, 为学生探究学习提供了可能。所谓探究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 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 (或科学) 研究的情境, 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 获得知识、技能, 发展情感与态度, 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网络在展示大量信息内容的同时, 也提供了多种信息呈现的方式, 能满足不同学习的需要, 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认知方式学习探索, 从而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2. 践行互动教学, 构建自主学习调控机制

在网络教学环境中, 教师可以运用计算机网络超链接技术组织教学内容或相关信息, 学生利用浏览器从中获得学习的内容, 学生也可以把自己的学习体会发布到网页上与他人分享交流。

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 包括教师与单个学生之间互动, 以及教师和群体学生之间的互动。前者适用于个别辅导, 当学生对学习产生疑问时, 通过电子邮件等方式向教师提出问题教师给予回答。后者常用于讨论课, 教师向多个学生提出同一问题, 通过讨论最后取得一致意见。在这种活动中, 教师常常作为引导者、促进者, 而学生则是积极的参与者。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互活动。学生之间可以利用即时通讯软件进行同步交互学习, 或通过BBS、E-mail等进行异步交流活动。

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教学中教师要做学生的促进者, 在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思想道德提高的同时, 实现自身素质的提高。

3. 实行内容分层, 有助于学生自主选择

在教学过程中可将项目内容设置为一般、提高、创意三个层次, 可操作性强, 有助于促成他们的自主探索学习。

一般层次:提出具体要求;有详细操作提示。

提高层次:提供素材;有操作要点提示。

创意层次:自己准备素材;自己设计方案。

同一内容的不同层次, 同一层次不同要求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学习目标, 根据自身的知识技能基础自主选择学习项目和学习方式, 从而实现人人均有进步。

4. 体验成功乐趣, 强化自主学习意识

体验成功是每一位学生强烈的动机趋向。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作为教师, 就是要不失时机地创设条件, 让学生有机会并且能够体验到成功。我们主要采用的策略:

首先, 学生独立探索, 让学生在独立探索中体验成功。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只是扮演一个引导者、组织者、建议者的角色。学生通过亲身操作体验, 在不断的尝试和实践中总结经验, 掌握相应的知识技能, 从而获得成功体验。

其次, 合理评价, 让学生在自我展示中体验成功。帮助学生建立自我评价标准、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教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标准评价, 有效地激励学生,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 有进一步学习的欲望;总结经验教训, 在新的起点上进一步自主学习, 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 不断超越自我。

(三) 计算机课程学生自主学习模式

1. 设计主题, 激发自主学习动机, 创造成功的前提条件

在以学为主的自主学习与探究性学习中, 主题的确定非常重要, 是学习成功的前提与基础。教师要在熟悉、吃透教材的基础上, 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 重新分类、整合, 就是把按照逻辑呈现的知识转化为学生待探究的问题。这些问题的结论最好是开放性的, 解决问题的途径是多样化的, 有进行探究学习的空间。比如:在教授Microsoft Word时, 我们对Word教学内容进行了重新组合, 为学生的学习准备了一般、提高、创意三个层次可操作的主题, 以促成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协作学习。

此外, 教师还可以挖掘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结合点, 使教学内容生活化或是结合学习内容从生活中寻找问题, 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制作一封家书、贺卡、感恩报等。

2. 创设情境, 激发自主学习兴趣, 打下成功基础

良好情境能提高学生的课堂效率。我们尝试采用分层次练习将学生引入不同的问题情境中,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不同程度的进步。提供包含许多不同情境的应用实例和有关的信息资料, 以便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主动发现、主动探索。例如:我们可以创设“简历的综合排版”这一情境, 学生需要按照要求进行综合排版, 在排版的过程中练习使用Word文档的“样式”、“段落设置”、“字体设置”等功能。

3. 整合资源,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创造成功学习平台

要想学生能顺利地进行自主学习, 要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作为学习的必要支持。例如:在有多媒体网络的教室内授课时, 我们事先为学生搭建一个信息资源的网络平台, 通过FTP、快盘等形式存储部分学习资源, 指导学生在发现问题时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解决问题。这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寻找资源、利用资源的能力。

4. 协作学习, 提高主动合作能力, 让学生在合作中体验成功

协作学习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通过彼此激励、互相帮助、共享信息、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活动。在学习比较复杂的内容时, 可以使用分组学习、讨论学习等方式加强学生的理解, 从而促成学生最终完成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通过协作学习,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获, 感受成功的喜悦。

5. 多元评价, 树立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心

多元学习评价, 是以促进学生全方面素质的提高为目的, 在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时采用多种途径评价学生学习过程或学习成果。教师通过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完成作业的效果, 对学生学业成就进行整体的判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评价标准可以不同, 力求做到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式学习后获得成功的体验, 从而愿意学习、学会学习。

四、实践效果

经过一年多研究与实践, 增强了中职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较好地促进了职校学生的学习以及学生的专业成长, 提高了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通过实验, 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初步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习惯, 自主学习能力有所增强, 自主学习水平有较大提高, 持续发展将成为可能。对于中职学生的计算机学习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对于教师的教学也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五、结论与思考

通过研究, 突显了自主学习策略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作用:促使学生学习从被动、依赖走向主动和独立, 学习计算机课程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时, 还有更多的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的探究与思考, 例如:如何引导学生确立适宜的期望目标, 逐步学会学习;如何更有效地引导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有待继续探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瞿梅福.学生学习活动研究.

[2]地方高校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和技能培养的探索与研究, 2010-1.

[3]杨秀莲.思想政治课网络教学资源的选择与运用[J].中国电化教育, 2007, (1) .

[4]王军伟.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和教材改革的研究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计算机网络技术指导书 篇8

关键词:计算机职业技能竞赛 投影片制作 教学改革

职业技能竞赛的目的是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基本知识,熟练掌握各种基本操作技能,熟悉各种技术标准,促进中职技术人才的技能培养,引导中职学校开展教学改革,加快专业人才培养步伐。

职业技能竞赛是检验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平台,也是衡量职业学校学生职业技能水平的重要标尺。因此,笔者所在学校高度重视教师和学生的参赛工作。

面对各类计算机竞赛,要早部署、早安排、早培训,以便有更多的训练时间。训练期间,除了师生同心协力、刻苦努力外,要想取得好成绩,需要以下指导与对策。

一、认真研读技能竞赛文件

研读的主要内容有计算机软件、硬件环境,软件考察的技能知识点难易程度和分值比例,对学生素质的要求等。要从字里行间推测竞赛潜在的目标和要求,预想竞赛评分的情况,准备相应的充分的对策。山西省的投影片制作竞赛要求使用的软件主要有PowerPoint、Photoshop、会声会影、Flash等,涉及各种软件的综合应用,要想取得好成绩,必须熟练掌握这几种软件的使用方法。最终拿出的打包后能正常播放的视频文件,要考虑到这几种软件之间的信息交流。例如,如何将Flash制作的动画或绘声绘影做出来的视频文件插入到PPT中?这些是竞赛的难点,把竞赛难点找出来,就是研读竞赛文件的重点。

二、选拔学生

学生的选拔对最终的成绩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笔者采用了以下方法。

1.根据项目特点选拔学生

学生的选拔要根据项目特点来进行,例如,搭建企业网,要选择行动力强、动手能力强的学生;电子表格制作竞赛,要选拔逻辑思维强、思维严密的学生。计算机投影片制作这个项目,要求学生能综合运用计算机多媒体软件,合理布局,设计出精美的幻灯片;要求学生具有发散思维、感性思维和审美能力。选择适合该竞赛项目的学生,会使学生在训练中乐此不疲,从而减少训练的难度,使训练变得轻松愉快。

2.考察学生的品质

一般选择具有听话、能吃苦、机灵、做事踏实、心理稳定等品质的学生。

中职学生大多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爱上网,好动,而无论哪个竞赛项目,都要选能坐得住的学生、能坚决服从的学生,选择的学生要和老师默契、投缘,如果学生不服从老师,那么就意味着失败。

3.多种方式选择学生

选择学生的方式有观察和考试,考试有海选、精选,采用淘汰机制和备用机制。

任课教师可向辅导教师推荐学生,辅导教师也可以自己选拔品质好、适合某竞赛项目的学生。成绩不是选拔学生的决定性因素,因为有的项目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占优势。范围确定后,还要通过考试考查学生是否具备参加竞赛的素质。投影片制作竞赛要求学生能依照题目要求答题,并有较强的审美能力、色彩搭配能力和创新能力,要有较快的动手操作能力。因此,在选拔学生时,笔者重点考察学生的灵敏度、速度、细心程度、审美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判断能力等。精选出的学生数量要多于竞赛要求,以便在训练、竞争的过程中,区分出参赛选手和备用选手。

三、制订训练计划

针对不同的参赛项目,一定要有全盘的训练计划,这样才能保证训练质量,要根据学生的接受情况和训练时间的多少逐步推进。由于投影片制作涉及四个软件的学习和操作,在短短的训练时间里,要想精通所有软件是不可能的,因此,要对竞赛题目进行分析,分析、取舍需要掌握的软件功能,从而制订训练计划。

1.基础训练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全面和准确地把握知识点,根据竞赛技术文件要求准备相关软件、硬件,根据涉及的技能知识点和评判原则,进行地毯式训练,不遗漏任何知识点。辅导老师要准备一些基础性的训练题目和素材,帮助学生练习巩固知识点,并且每过几天做一个小测试,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投影片制作最主要的是使用PPT进行创作和答题,所以把PPT中所有菜单命令练习一遍是必要的,同时从菜单命令引申出的一些组合功能和技巧也要掌握。例如,将对象自定义动画中的收缩命令、色彩的渐变和动画效果恰当组合使用,会有非常好的效果。由于训练时间只有一个多月,Photoshop、Flash等软件只能学习两三天,但可以在后面的综合训练中再进一步加强。

2.克服难点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是克服畏难情绪,树立自信心。随着学习的推进,一些关键性的技术难点浮出水面,这时,辅导老师要紧密配合学生攻克难点,通过老师演示,讲解,提供资料、视频等手段,引导学生想办法更好地解决难点问题,并反复练习。及时总结、整理难点的解决办法,留存资料,供后来者借鉴。

在投影片竞赛训练中,出现了这样一个问题:如何把Flash动画插入PPT中,并能够连续播放?经过反复尝试,找到了两个方法:一是把Flash动画导为GIF动画文件或视频文件;二是通过开发工具插入控件,导入SWF文件。第一种方法会在幻灯片播放过程中出现一个文件图标,暂停或播放后会有黑色区域出现;而第二种方法插入后,动画在幻灯片放映中能够自动连续播放,且没有黑色区域出现,于是师生决定采用第二种方法。这样每克服一个难点,就会给师生带来更大的成就感。

3.提升质量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是提高理解、判断和创新能力。教师要把握时间节奏,拿出一部分时间让学生做综合题目训练,借鉴别的学校或者网上高质量的案例,让学生之间互相借鉴学习,提升学生的质量观和审美观。笔者在网上找到一些投影片竞赛的获奖作品,供学生观赏、模仿,给学生讲解其中的构思技巧和操作方法。见得多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操作技巧也就提高了,思路也就打开了。

4.速度训练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是提高完成题目的速度。经过前面三个阶段后,就要抓答题速度了,因为竞赛题目繁多,考察的是学生的熟练程度。

5.冲刺阶段

这一阶段要根据往届考生的回忆,继续挖掘考试可能会出现的题目或突发情况,计时做模拟考题,并打分。模拟考场突发情况,寻找解决方法,提升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四、赛前准备

在竞赛前,学生紧张在所难免。这时,我们可以打印一些赛前须知,人手一份,做好赛前准备工作。例如,深呼吸以定神,想好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教师要做好后勤保障工作,让学生吃好、休息好,稳定情绪,鼓足信心,面对竞赛。

五、赛后总结

赛后总结非常重要。竞赛题目不能带出考场外,只有靠学生回忆出来,然后总结出得分点、失分点、得失分原因以及应该怎么做,以便回顾从训练到参赛的整个过程,找出薄弱环节,为下次参赛做准备。

细节决定成败,这五个阶段,都要周密部署,紧锣密鼓地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这样才能接近目标,在计算机技能竞赛中取得好成绩。

参考文献:

[1]罗尧成,朱孟君,戴正.职业技能竞赛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调查[J].职业技术教育,2014(10).

[2]黄亮.职校生技能竞赛的心理分析与策略[J].职业技术教育,2014(17).

《计算机维护维修》实验指导教案 篇9

实验目的:认识计算机的基本硬件;了解计算机组成原理;认识计算机内部各部件的形状;认识计算机内部各插座连线。

实验器材:计算机20台(组装机)及相应拆装工具。实验步骤:根据实物,介绍如何识别计算机的CPU、主板、内存、显卡、声卡、网卡、硬盘、软驱、光驱、显示器、键盘和鼠标等基本部件。并抄录型号和编号。

(1)CPU型号:intel的celeron系列;主频:667MHZ;L1 cache为64k, L2cache为128k,散热方式:风扇。

(2)主板型号:华硕主板;北桥和南桥型号。(3)内存:容量,速度及标准。

(4)显卡:是否集成;显示芯片型号及工作频率,RAMDAC速度。(5)声卡:集成AC’97 声音规范。(6)网卡:10 M/100M标准规范。(7)硬盘:IBM桌面之星40G。(8)LG 52倍速

(9)显示器:联想15英寸等

实验总结:通过实验,认识了计算机内部各部件的形状,掌握了计算机硬件的组成原理,掌握了计算机内部各插座连线,并能通过理论,加深了对计算机工作原理的认识。

实验二 计算机硬件安装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进一步了解计算机各部件的作用及各个部件的相互关系与位置,认识计算机内部各部件的形状及插座连线,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实验器材:计算机20台(组装机)及相应拆装工具。实验步骤:

1、先由教师示范,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需经教师检查后方可通电试机。

2、注意事项

(1)断电操作。在安装或插拔各种配件及连接电缆时,一定要断电,否则容易损坏部件;

(2)防静电处理。为了防止因静电而损坏集成芯片,在用手触碰主板或其他板卡之前应先触摸水管等金属物体,放掉身上的静电;

(3)在组装过程中,对各种板卡、配件要轻拿轻放,禁止用力过猛;

(4)使用钳子和螺丝刀等工具时,注意不要划伤线路板;(5)首次测试计算机时,若发生异常情况应立即关机检查。

3、、计算机安装操作步骤

(1)检查主板的跳线设置是否正确;(2)在主板上安装CPU、内存条;

(3)把插好CPU、内存条的主板固定在机箱中;(4)在机箱内装好电源,连接主板上的电源;

(5)连接机箱面板上的连线(电源开关、复位按钮、电源指示灯、硬盘指示灯等);

(6)安装硬盘、软驱和光驱;(7)连接各部件的电源插头和数据线;(8)安装显示卡及其它附加卡;(9)连接显示器、键盘、鼠标;

4、安装后的初步检查

(1)主板上的各种跳线设置是否正确;(2)CPU和内存条安装是否到位;(3)显卡及其他设备卡是否插紧;(4)CPU风扇的电源插头是否接好;

(5)检查软驱、光驱和硬盘的数据线的接法是否正确;(6)检查主板中是否有螺丝或金属杂物掉在其中,避免因短路而将主板等烧毁。

5、通电检查

(1)确信一切设备都连接正确之后,就可以打开显示器和主机电源。同时观察显示器屏幕是否显示信息,并注意扬声器发出的声音。如果无任何反应或扬声器发出的声音不正常,则说明计算机系统存在问题,必须立即关机仔细检查。

(2)当开机后,扬声器发出一下“嘀”的声音,然后显示器屏幕显示出计算机相关的硬件信息,如内存容量、CPU类型和驱动器信息等,表示计算机的硬件部分基本正常。接下来就可以进行CMOS设置并对硬盘进行分区等操作。

实验总结:

通过实验,感触颇多,现总结如下:(1)通过实验,掌握了计算机安装的流程。(2)掌握了计算机安装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3)对计算机安装过程中的问题能够正确理解,并能顺利排除,达到了实验目的和要求。

实验三

操作系统及硬件驱动程序的安装

实验目的:掌握启动盘的制作、硬盘分区和格式化、操作系统的安装、驱动程序的安装和应用软件的安装方法。

实验器材:计算机20台(组装机)及相应系统、工具盘。实验步骤:硬件安装完后,计算机需安装操作系统和各种应用软件才能正常的进行工作。主要是对硬盘进行分区和高级格式化,装入操作系统、驱动程序和应用软件。

1、启动盘的制作

要进行软件安装,需先制作一张可以启动计算机并能驱动光驱的系统盘。可在已安装好系统的计算机上制作系统启动盘,也可直接使用带有系统启动的光盘来引导计算机。

2、硬盘的分区(也可使用Pqmagic软件)

硬盘必需经过分区之后才能使用,学会如何用FDISK或DISKMAN对硬盘进行分区。

3、硬盘的高级格式化

高级格式化是建立存储信息结构的基本操作,学会使用FORMAT命令对硬盘进行高级格式化,熟悉各种格式化参数的含意。

4、操作系统的安装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运行的基础,要求学会操作系统的安装方法。

5、硬件驱动程序的安装

硬件驱动程序是支持硬件工作必不可少的软件,不同硬件有不同的驱动程序,同一硬件在不同的操作系统下的驱动程序也不相同,要求学会典型硬件驱动程序的安装方法。

如何判断硬件的类型和应使用何种驱动程序,学会如何用HWInfo32硬件测试软件来进行硬件判断的方法和在互联网中搜索下载驱动程序的方法。

6、应用软件的安装

学会常规软件OFFICE 97/2000/2003和Windows优化大师等的安装。

实验总结:通过实验,掌握了操作系统的安装过程,并能正确认识硬件驱动程序及驱动程序的作用,能对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相关问题进行正确解决。提高了动手能力,达到了实验目的和要求。

实验四 ghost和Pqmagic软件的使用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ghost软件和Pqmagic软件的用途,并掌握这两款软件的使用方法。掌握ghost软件和Pqmagic软件的安装和使用方法,并进行硬盘的合理分区和系统的备份和恢复。

实验器材:计算机20台,ghost和Pqmagic软件。实验步骤:

1、Ghost软件的使用

(1)利用Ghost实现硬盘对硬盘的复制;

(2)利用Ghost实现将硬盘分区内容压缩成镜像文件;(3)利用Ghost实现将镜像文件内容恢复到硬盘分区。

2、Pqmagic软件的使用

(1)安装Pqmagic软件,实现硬盘的合理分区;(2)利用Pqmagic软件,实现硬盘的高级格式化。(3)熟悉Pqmagic软件的特点。

实验总结:通过实验,掌握了ghost软件和Pqmagic软件的安装和使用过程,能对磁盘正确的分区和对系统进行备份和恢复,提高了计算机的管理能力,达到了实验目的和要求。

实验五 CMOS设置及BIOS刷新

实验目的:以AWARD BIOS为例,能利用BIOS工具设置CMOS的主要参数的基本流程和设置方法以及BIOS的刷新过程。

实验器材:计算机20台(组装机)、相应拆装工具、BIOS刷新程序及相应升级软件、BIOS通用编程器。

实验步骤:进入CMOS设置的方法和设置CMOS主要内容。

1、CMOS设置

(1)开机时按下特定的热键(Delete)进入CMOS参数设置界面;(2)显示BIOS功能设置主菜单;(3)使用BIOS设置程序进行CMOS设置;

(4)浏览各菜单功能,简要说明各功能菜单的作用,对相关参数进行设置。

2、BIOS的刷新 步骤如下:

(1)下载BIOS的最新程序码(一般以BIN为扩展名)和更新工具程序(这里为Awdflash.exe);(2)把BIOS更新程序码和更新工具程序(Awdflash.exe)拷贝到硬盘上。

(3)BIOS更新必须在DOS真实模式下执行。切记,请勿执行autoexec.bat和config.sys 在DOS提示符下(“>”)输入“Awdflash”;(4)进入BIOS更新程序,按提示完成剩余过程。

3、注意:

(1)最好用主板厂商提供的BIOS的程序码和更新工具程序,不要用光盘和其它一些渠道拷贝的。(2)如果BIOS刷新过程中出现红色网格的话,那就千万不要轻易重新启动,一定要退出刷新程序再重新进行刷新工作,直到完全正确为止(因为刷新程序进行的是BIOS刷新工作,在其运行中BIOS内容可能已经被清空,并且逐渐写入新的指令,所以在刷新的过程中不要进行其它任何的操作,也千万不要尝试中断程序运行或重新启动机器,这些操作都会使您的电脑瘫痪)。同时尽量避免停电或死机,因为这些都可能导致BIOS刷新失败。

(3)一定要用与主板相符的BIOS升级程序码(虽说理论上只要芯片组一样的BIOS程序码可以通用,但是由于芯片组一样的主板可能扩展槽等一些辐加功能不同,所以可能产生一些负作用,因此尽可能用原厂提供的BIOS升级程序码)。

(4)BIOS写入程序,一般情况下原厂的BIOS程序码和写入程序是配套的,所以最好一起下载。

(5)最好不要轻易在软盘上升级,即将刷新程序和BIOS文件拷到软盘上,因为软盘读取一是速度慢,二是可靠性差.如果遇到中途软盘无法读取数据,就会造成刷新失败的.(6)在DOS界面下,以Format a:/s命令制作一张系统盘;可用此软盘启动机器,然后将刷新程序和BIOS文件拷到硬盘上,然后运行刷新.软盘只起到启动的作用。

(7)升级前一定要做备份,否则如果升级程序码不正确,还有恢复的希望。

(9)如果条件充许,最好用编程器升级BIOS。

(10)对于制作DOS启动盘,最好不要使用XP制作的DOS启动,使用XP制作的DOS启动盘,几乎没有刷新成功的可能。

实验总结:通过实验,掌握了设置CMOS内容的方法,能构对BIOS进行成功的刷新,完成了实验目的,达到了实验要求。

实验六 计算机维修基本方法使用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掌握计算机故障的分类方法,确定计算机故障产生的原因。学会通过直观检查法、拔插法、交换法等进行故障判断。

实验器材:计算机20台(组装机)。

实验步骤:对计算机几种常见的故障,如:系统不启动、不显示、内存报警、接插座松动等,通过检查方法进行判断并找出故障的原因。

(1)对计算机故障现象进行分类、总结。

(2)按照故障现象,分析可能产生的原因以及出现故障的可能部件。

(3)通过检查法、拔插法、交换法等进行故障判断。(4)故障解决。

实验总结:本次实验对我感触颇深,结合理论及故障解决方法,能对故障顺利排除,提高了动手能力和计算机故障维护维修能力,达到了实验目的。

实验七 计算机常见软故障的排除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常见软故障的解决策略和方法,掌握注册表的使用方法。

实验器材:计算机20台(组装机)、智能热风焊台(套装)、烙铁、万用表、相应拆装工具,Windows系统。

实验步骤:操作系统的系统文件的故障,病毒的预防,注册表的修改、备份和恢复,其他软件的问题。

1、操作系统系统文件。

2、注册表的使用(1)注册表的结构。(2)键值修改。(3)备份。(4)恢复。

3、例如蓝屏故障 软件原因:

(1)重要文件损坏或丢失引发(2)注册表损坏引发(3)系统资源耗尽引发(4)虚拟内存不足引发(5)光驱(软驱)读盘(6)DirectX问题引发

实验总结:通过实验,运用计算机工作原理和相关理论知识,解决了一些计算机常见的软故障,但对有些故障的排除还应积极进取方能达到目标,但本次实验对我进步很大,达到了实验要求。

实验八 计算机常见硬故障的排除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使学生学会用检查法、拔插法、交换法和用检测卡进行硬故障的排除。

实验器材:计算机20台(组装机)、智能热风焊台(套装)、烙铁、万用表、相应拆装工具。

实验步骤:

1、解决步骤:(1)直接观察法(2)拔插法(3)替换法(4)比较法(5)振动敲击法(6)测量法(7)程序诊断法(8)防静电

2、如黑屏故障(1)产生可能原因:

外电源线路存在故障,外电源没有正常供电。计算机与外电源接触不良。

显示器的亮度、对比度旋钮意外“关死”。计算机开关电源损坏。硬盘或光驱的IDE数据线反接。

显示器适配器(显卡)接触不良或显卡损坏。内存条金手指与插座之间接触不良或内存条损坏。有金属异物(如螺钉等)落在主板上产生了短路。主板上的BIOS芯片损坏或BIOS芯片接触不良。CPU超频过度。

CPU接触不良或CPU损坏。主板损坏。(2)故障排除方法

① 用电笔检查计算机外电源是否供电正常,主机电源开关是否打开。

② 电源内的风扇是否旋转(这也是判断电源线接触是否良好的有效方法)。

③ 调试显示器的亮度和对比度旋钮。④ 降低CPU的主频。

⑤ 关闭主机电源,将IDE数据线反向后重接入。

⑥ 根据BIOS报警声的鸣响次数和报警声的长短,力求正确判断发生的是何种故障(参见附录 BIOS自检响铃及其含义)。

⑦ 使用替换法检查显卡、内存条,清洁板卡的金手指。⑧ 检查主板、主板上的各电子原件。

实验总结:通过实验,能根据微机原理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达到了实验目的,取得了良好效果。

实验九 计算机病毒防治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什么是计算机病毒,一些典型计算机病毒发作时的现象,掌握常用计算机病毒查杀软件的使用方法。

实验器材:计算机20台(能启动),杀毒软件等。实验步骤:以瑞星杀毒软件为例,介绍杀毒软件的使用和利用杀毒软件进行病毒防治的方法。

(1)瑞星杀毒软件的安装;

(2)瑞星杀毒软件的各项参数的设置;(3)利用瑞星杀毒软件进行计算机病毒的查杀;

(4)利用瑞星杀毒软件的“病毒防火墙”进行病毒的防治。实验总结:通过实验,掌握了杀毒软件的安装及使用,达到了实验目的和要求。

实验十一 综合性计算机故障排除

实验目的:通过对典型计算机故障的分析和掌握常见计算机故障的排除方法。

实验器材:计算机20台(组装机)、智能热风焊台(套装)、烙铁、万用表、相应拆装工具和相应软件。

实验步骤:通过对常见的计算机故障的检查、分析和排除,说明这样分析故障的原因和排除故障方法。

(1)开机时无声无息故障的分析与处理;(2)开机后无法找到硬盘的故障的分析与处理;(3)开机后无法从硬盘启动操作系统的故障分析与处理;(4)计算机刚启动系统后即死机的故障分析与处理;(5)计算机系统启动后运行一段时间便经常出现死机的故障分析与处理;

(6)计算机无法访问网络的故障分析与处理;(7)计算机无法正常打印的故障分析与处理。

上一篇:世界地球日600字作文下一篇:吉利招聘制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