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指导的计算机专业

2024-06-07

职业指导的计算机专业(精选12篇)

职业指导的计算机专业 篇1

摘要:在我国现阶段的计算机应用领域人才培养过程中, 一直面对着“市场对人才旺盛的需求, 而毕业生难以顶岗工作、就业”的尴尬境况。反思我国职业教育, “粉笔+课本”教学模式长期占据着主导地位, 脱离市场的僵化培养方式造就不出具有职业素质的专业技能人才。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 “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强调了岗位技能与学习过程的统一, 突现了学生职业关键能力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行动导向,职业能力,教学策略

1“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内涵的核心

“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为目标, 以基于工作过程的岗位实践活动为导向, 强调岗位技能与学习过程的统一, 突出了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 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提倡课堂教学将学生的认知过程与学习活动结合在一起, “为了行动而学习”和“通过行动来学习”, 让学生通过“独立地获取信息、独立地制定计划、独立地实施计划、独立地评估计划”, 在自己“动手”或“动脑”的学习实践中, 掌握技能、习得知识, 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的一种教学模式。其教学核心是不再把教师掌握的现成知识或技能传递给学生, 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自己去寻找途径, 最终得到学习任务, 并进行展示和自我评价, 真正实现“教、学、做”一体化。从而增强和提高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参与性。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 既要注重必要的理论知识学习, 更要突出实践技能的培养。在计算机类课程教学中充分利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不仅能使学生职业技能训练落到实处, 而且有利于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

2 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

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操作方式, 其最常使用的就是“六步法”: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其操作程序是:

引入课题 (资讯) :准备工作:设计学习领域和学习情境之前, 教师先把课堂上最基本的教学内容——工作过程设计好, 并准备好相关设备、器材、参考资料、参考用的学习 (工作) 流程以及学习 (工作) 表单等。

向学生提出项目任务:常常由教师提出一个或几个项目任务设想, 然后同学生一起讨论, 最终学生自行确定或师生共同确定项目的目标和任务。也可由教师提供相关信息、设疑, 由学生提出和确定项目任务。

分组:小组成员要强弱搭配。分配具体任务时, 要注意成员之间水平差异、性格特征, 力争小组的每一名成员跳一跳都能摘到“桃子”。

制定计划:先由学生讨论、制定项目工作计划, 确定工作步骤和程序, 最后得到教师的认可。

信息收集整理:学生通过相关的媒体进行学习, 从书本上、网络上查找有关信息, 并筛选、整理、加工信息, 提出设想或探索的路径或方向。

实施计划:学生确定各自在小组中的分工以及小组成员合作的形式, 然后按照已确立的工作步骤和程序进行工作。

检查评估:先由学生对自己的工作结果进行自我评估, 再由教师进行检查评分。师生共同讨论、评判项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学习行动的特征。通过对比师生评价结果, 找出造成结果差异的原因。

评估应用:作为项目的教学 (实践) 成果 (产品) , 应尽可能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因此, 项目工作的结果应该归档或应用到学习或教学 (生产) 实践中。

3 行为导向教学的基本特点

学生互相合作解决实际问题。所有需要学生解决的实际问题, 由学生共同参与, 共同讨论, 在讨论中承担不同的角色, 在互相合作的过程中, 使实际问题最终获得解决。解决问题的过程, 既是学生们学会学习的过程, 也是学生们获得经验的过程。

学生参加全部教学过程。从信息的收集、计划的制定、方案的选择、目标的实施、信息的反馈到成果的评价, 学生参与实际问题解决的整个过程。这样学生既了解总体, 又清楚每一具体环节的细节。

学生表现出强烈的学习愿望。这种强烈的学习愿望, 缘于积极的参与。一方面是内在的求知欲、兴趣的提高, 另一方面是外在的教师的鼓励、学生的配合, 取得成果之后的喜悦等。

教师的作用发生了变化。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成为一个咨询者或者指导者, 从教学过程的主要承担者淡出, 但这并不影响教师的作用的发挥。相反, 对教师的要求则是提高了。

可以看出, “合作学习”是“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教法的灵魂, 行动导向的教学其主要学习形式是个人学习和小组工作相结合;主要载体是学习项目任务;主要目的为了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 能更加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4 行为导向教学模式的根本是提高学生的职业关键能力的策略

扩展了学生的眼界, 利于创造能力的形成。学生原先的死记硬背不复存在的, 所替代的是自由的讨论, 这给学生潜能的发挥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讨论中, 答案不再是唯一的, 而是多样化的;答案不再是静态的, 而是动态的;答案没有最好的, 只是更好的。说纷纭, 精彩纷呈。

提升了学生创造意思, 利于工作能力的形成。所有六个环节都是由学生参与完成的。通过一而再, 再而三的训练, 每当碰到新的任务时, 就不再会束手无策了。比如处理网络布线教学时, 各自采取不同的方法, 但最终确殊途同归, 较好地解决了问题。

通过学生相互配合, 利于协调能力的形成。在分组当中, 学生能相互帮助、协调合作, 每一工作岗位都要和不同的对象进行合作, 而且合作的方式不一样。比如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中, 在不同的问题中需从中做出不同的对策。

学生不同角色的扮演, 利于学生应变能力的形成。学生承担不同的角色, 面对不同的对象, 必须在瞬间做出回答。不断地出现新的情景, 不断地作出新的应答。比如在计算机营销中接待顾客, 有学生扮演营业员, 有学生扮演顾客, 扮演营业员的学生, 要面对不同层次, 不同类型、不同风格, 不同爱好的顾客, 就不能采取划一的应对方法。

学生经过项目的体验, 利于学生经受挫折承受能力的形成。比如在规定时间内设计某网站网页项目, 有的组学生比较顺利完成了任务, 有的组可能遇到不少困难。经过此过程中的甜、酸、苦、辣之味只有学生自己最有体会。但是一次的失败, 不等于永远的失败, 正是在这一次次的失败之中, 学生们不仅学会了基本技巧, 而且提高了各自的挫折承受能力。

有利于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行为导向教学注重学生独立的完成任务。通常一个任务总是综合的, 总是要涉及到多种多样的学科知识, 比如网站建设技术, 就要多个学科知识, 通过一个一个工作任务的完成, 学生不再是一门门学习单一学科的学习, 而是综合知识的获得, 是相对完整的一块综合的知识团。

5“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中教师应注意的问题

认准师生角色的定位, 是正确实施以行动为导向的前提。教师应正确定位师生角色, 将诸如“相互依存”、“协同合作”、“伙伴关系”、“灵活性”、“整体性”、“多样性”、“开放性”等“教学一线贯穿”理念贯彻于整个教学过程。现代教育观认为教师不应拥有绝对的权威, 而应成为课堂教学组织过程中“平等中的首席”, 学生对教师的结论或知识可以进行批判, 进行反驳, 使对知识的认识成为师生双方交流、对话、合作以达到视界融合的过程。作为主导者的教师, 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服务”的思想, 要善于给他们选择的自由、说话的权利、自我表现的机会, 使学生群体间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全方位的调动。

要灵活实行课堂学习方式、方法的有效转变。高等职业教育应该转向以关注学生体验为核心, 以学生的主体参与、自学自悟、多向思维、合作探究、注重实践和应用为特征, 知识学习过程由教师的“满堂灌”转变为学生的“探研练”。要大力引进研究性、探究性学习, 切实关注学生自身的体验与感悟, 突出作业的多元化和创新化, 从单纯的掌握知识变知识掌握和技能训练并重。

重视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自主创新是以学生的体验、参与和探究为主的学习方法。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 而是激发学生的欲望。”由此可见, 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重心应转向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 也就是把教育的目的由学生“学会”变为“会学”, 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在教学中, 正确处理好教师的“引”和学生的“探”的关系, 做到既不放任自流、漫无边际去探究, 也不能过多牵引。

教学应以市场为导向, 教学内容的调整要合理。长期以来教材的编写强调知识体系的完整性, 这样虽方便教师组织教学, 但不利于学生全面掌握课程应有的知识和技能。对高职计算机课程教材来讲, 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勿庸质疑, 但教学内容的先进性不代表追求最新的机型、最新的软件, 计算机的硬件、软件更新的速度是无法永远紧跟的。教师是让学生学习尽可能多的知识还是教会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也就是授人以鱼还是授人以渔, 其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从人才的培养角度来讲, 高职教育应以市场为导向, 与计算机行业发展相适应, 同时加大教学实训的比例, 培养能力是高职教育的目标。

教学艺术也是体现行动为导向的一个强有力的支撑。教师教学艺术的充分发挥是不可缺少的。如果将专业性强的知识以生活中类比性强的实例对照, 再以简洁而又生动的语言描述, 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C语言中链表的讲授为例:按课程知识体系讲链表的插入、删除和对应数据的关系, 往往废时废力而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而谭浩强教授亲身教学的讲授方法令人深思的颇受启发。他以“幼儿园小孩玩丢手绢的游戏”为类比展开:手拉手的小孩即为链表中的数据, 每个小孩的两手分别可看作链表中首尾标志, 有小孩中途退出双手松开, 另两个小孩重新拉上为“链表中一个数据的删除”, 小孩重新归队为新数据的插入, 这种讲授方式令学生茅塞顿开。许多教学艺术要在生活中去发现, 教师在自身的学习和提高上也要以行动为导向作为思想。

6 以突出职业能力培养, 加快考试模式改革的广度

注重过程性评价。为保证考核的准确性, 教师应注重学生平时课业任务的过程性评价。要求教师对每次教学任务都给出适当的课业和明确的课业等级评价标准, 课业过程可让学生分组探究, 并通过课业让学生发挥专业技能方面的潜力, 以促进自我提高的需要。如:《网页制作》、《AutoCAD制图》、《Office办公应用》、《Flash动画》、《平面设计》等操作性很强的课程, 可以不安排理论考试, 只进行上机操作考试。而《网络基础》、《操作系统》、《程序设计》等课程, 可实行理论和操作各占50%。

实行免考制度。每学期进行相应学科知识和技能竞赛活动, 在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可直接实行相应课程的免考制度, 这样可以激发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

引入“双证书”制度。实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探索国家提出的在全社会实施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双证书制度”的成功范例, 也是真正体现“能力本位”教育思想的新举措。它具有考核的公正性、全面性和权威性。因此应大力推广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 把课程设置与获取职业资格证书有效结合起来。

7 结束语

课堂教学组织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 建立以行动为导向的课堂教学, 正是从理性的视角实施对高等职业教育课堂教学发展的关注。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应该根据自身特点和教育目标有计划、有目的地创建一整套有利于以行动为导向的课堂教学体制和机制, 使学生的职业关键能力在和谐课堂气氛中得到提升, 从而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

[2]蒋红星.计算机教学中的任务驱动教学法[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5 (2)

[3]刘邦祥.试论职业教育中的行动导向教学[J].职教论坛, 2006 (2)

职业指导的计算机专业 篇2

先说说我们国家的人才需要,就像右边的金子塔一样。

• 国家根本利益:从事基础理论与核心技术的研究—

—科学型人才

• 大部分IT企业:从事开发满足社会需求的产品—

—工程型人才(计算机软件工程师 计算机系统分

析员网络系统与数据通信分析员)

• 企事业、国家IS的建设与运行(主流需求)——应

用型(信息化技术型)人才(网络与计算机系统管

理员数据库管理员 计算机软件工程师)

而我的志愿就是成为一名工程型人才,从事开发满足社会需求的产品。我的主要工作是创建、测试、评估应用和系统软件(游戏、商务应用、操作系统、网络控制系统、中间件)计算机软件工程师要分析用户需求、设计、测试和开发软件创建数据流图、需求分析文档、流程图,更为详细的算法(algorithm)编码,即将上述流程图转换成具体的语言(一般由程序员完成)。

这个职业队我的要求有6点。

1.很强的解决问题、分析问题和沟通能力

2.同时应对多个任务时的专注力

3.有效沟通(与程序员和管理人员,以及与非计算机背景的用户和其他职员)

4.考取相关证书

5.接收新的技能培训

职业指导的计算机专业 篇3

[关键词]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实践能力

一、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教师的教学要依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来进行个体教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最适合他们的方法是需要注意的。特别是在现代社会,计算机知识的更新速度相对其他专业更快,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实际需要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对于中职学生不求学得全面,而要强调学会、会用、够用,通过三年的教育学习使学生能够熟悉或掌握一门实用技术或技能,以适应求职的需求,使学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立足之地。

实践操作内容要从生活中出发,从实用性出发,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慢慢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如组装课给学生未安装操作系统或蓝屏的电脑让学生必须动手安装操作系统后才能够使用,不安装声卡驱动让电脑无法播放声音,引导学生安装声卡驱动等从实用操作出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平面图像处理课程中很多教材都是按工具讲解,学习起来比较单调枯燥,难于见到效果,可以从生活中出发,从制作一块广告牌、一张简单的彩色宣传页学起,学生会更有兴趣学习;对于基础相对较好、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以指导他们如何清除电脑的操作系统,如何删除声卡驱动,在平面图像处理课程中指导到街上拍摄各种广告牌、收集彩色宣传页等素材,并分析其字体、颜色、图案等构成。

二、提供更多的实际操作机会

在计算机课程中,要进行实际的动手操作对于学生的动手能力就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多提供这种实际操作的机会。在教学中,教师在教会学生知识技能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部分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尤其是男生缺乏积极、刻苦的学习精神,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长久下来产生厌学心理和行为,并渐渐形成学习上的恶性循环。在学习过程中,如果要求这部分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采取小组合作学习可以营造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每个小组成员都有任务,自己选择喜欢的项目任务,共同动手操作或设计作品,营造一种组内合作并相互监督的学习环境。如在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中,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网页的设计制作,很多学生不能完成要求,或设计制作的网页整体效果较差,采取分小组合作学习,在网页的布局、图形图像的处理、语言文字的组织、特效的处理等学生都可以提出各自的意见,根据各自的特长在组内分配任务,学生之间相互督促,共同完成项目任务,在相互配合中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合作能力。

三、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新课程改革对于教学模式做了明确的指示,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的主动性得以充分的发挥,让他们的创造精神得到培养和提升。作为计算机课程,对于可操作性和实践动手能力有着更高的相关要求,教师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来引导学生,让学生的创新精神得到培养和提升。在学习过程中,首先应该让学生明确要做什么,应该怎么做,结果应该是什么样的。在多年的教学中,笔者发现部分学生上课打瞌睡,注意力不集中,操作实践课的时候根本就不知道要做什么,对着电脑发呆。针对此种现象,在实践操作前一般要求学生先明确要操作的内容,如组装课中的硬盘分区,要求学生先规划好对硬盘分成几个区、每个区的容量大小等,明确学生要做什么后,学生才能有针对性地去操作,在操作结束后,要求学生自我总结与评价,总结是否完成本节课所需要操作的内容,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还要求小组成员对其进行评定。

职业指导的计算机专业 篇4

高等职业教育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 越来越多的考试步入高职院校的学府, 甚至一些达到本科成绩的学生放弃本科院校投向高职院校的怀抱, 未来它将成为我国就业大潮中的主力军, 服务社会、服务人民。据此, 本专业培养掌握多媒体技术的理论及专业知识;掌握音频、视频处理、多媒体集成和平面设计的核心技术, 具备对数字媒体 (如平面广告、标志设计、包装设计等) 进行设计与制造能力, 能熟练进行交互式多媒体作品的设计与制作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2 基于职业属性的专业观

职业的属性是对社会劳动形式的高度概括, 既规范了职业劳动的维度, 又规范了职业教育的标准[1]。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应该与职业的属性无缝对接, 事实上, 这两者之间存在着一道鸿沟。2015年, 教育部新修订了《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 (专科) 专业设置管理办法》和《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 (专科) 专业目录 (2015年) 》, 新目录实行动态管理, 每五年修订一次, 职业属性与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不断靠近, 对畏缩专业点实行减少招生、专业整改、撤销专业点等退出机制。

职业的属性决定了实际工作的方向, 诠释了岗位群的定位以及对社会产生的职业价值, 基于职业属性的专业观正是职业教育区别与其它教育的本质所在。

3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开发

工作过程是指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程序, 现实中的工作结构由不同的工作过程重新排列组合而成, 工作结构是客观存在的, 而非人为构建的。工作过程是“一个综合的、时刻处于运动状态之中但结构相对固定的系统”。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开发模式是我国未来高等职业教育的价值所在, 经过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的实践, 该模式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开发在教学中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2)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开发模式在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成绩等各个环节上提升了教师的职业成就感;3)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开发将学习领域与职业领域相结合实现了课程体系的重构, 是具有革命性质的创新。

计算机多媒体专业课程体系的开发沿用姜大源教授所提出的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的“3343”课程开发模式。以职业岗位群的职责———任务——工作流程的分析为依据, 以校企专家合作开发为关键, 通过工作过程系统化实现工学结合, 实现本专业课程体系开发教学设计的创新。

1) 三个阶段, 指课程开发前三个论证阶段:市场调研阶段、人才培养模式论证阶段、课程开发阶段。第一阶段, 以市场需求为逻辑起点, 以行业、企业、区域经济发展分析为依椐, 确定专业服务面向、专业培养目标和业务规格;第二阶段, 开展校企合作探讨工学结合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人才培养框架, 明确合作方式、责任义务、运行方式和资源整合;第三阶段, 以各任务间的逻辑关系为依据, 进行课程开发, 制定出周密的课程。

2) 三个步骤, 指课程开发过程中的实施阶段:第一, 进行专业核心骨干课程开发;第二, 进行公共课程开发, 其中包括基本素质课、选修课等;第三, 构建系统构建质量保障体系。

3) 四个环节, 指课程开发的逻辑环节:第一, 聘请行业企业专家论证专业定位, 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 提供《岗位 (群) 工作分析表》;第二, 以专业带头人为核心的校企课程开发团队分析开发“典型工作 (群) ”, 本环节完成实际工作向典型工作转换;第三, 以专业带头人为核心的校企课程开发团队论证完成典型工作具备的职业能力能否胜任岗位实际工作;第四, 以专业带头人为核心的校企课程开发团队对“典型工作”进行教学落实, 确定课程。

4) 三个转换, 指工作任务向行动领域, 行动领域向学习领域, 学习领域向学习情境的三个转换。

4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课程设置

通过对职业领域岗位群的分析, 确定了该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多媒体作品制作员、多媒体软件开发、多媒体通信网络建设、平面广告设计师企业形象 (VI) 设计师、平面媒体设计师、包装设计师、网站设计师、插画设计师、多媒体策划、多媒体数据库开发等。所需要的岗位能力包括:多媒体素材的收集能力、制作能力和合成能力。我们进一步对能力进行分解, 确定了学习领域的课程设置:1) 网络应用能力:《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2) 多媒体素材采集能力:《网络多媒体素材加工》;3) 图形图像处理能力:《Photoshop》、《Illustrator平面设计》;4) 音频视频制作能力:《数码影像技术》、《数字影音处理》;5) 动画制作能力:《Flash动画制作》;6) 多媒体集成能力:《多媒体技术与应用———Director篇》;7) 网页制作能力:《网页设计与制作》;8) 多媒体编程能力:《多媒体编程技术基础》;9) 拓展能力:《数据库及应用》、《WEB程序设计》、《广告制作》、《平面广告创意》。

5 多元的考核测试方式

在进行课程考试测试时, 我们将两种考核方法并用:1) 教考分离, 通过国际认证考试。鼓励学生参加全球统一的Adobe认证考试, 通过该认证的学生都可以置换课程成绩。2) 形成性考试, 其中课程设计占20%、平时成绩占40%、期末测试占40%。

通过这种的考核方式的应用, 大大增加了考试的实用性, 激发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参与性, 畏考情绪极大的减少, 更加切合了高职教育的职业需求。

参考文献

[1]姜大源, 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2]李法春, 高俊文.高职多媒体技术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与探讨[J].广东: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计算机专业大学生的职业规划 篇5

一、写在职业规划前面

在就业压力日趋激烈的今天,一个良好的职业规划无疑增加了一份自信.而如今,身为大学生的我们,在一天天消磨时光的日子里,不如多学习点知识来充实自己.未来掌握在自己手中,趁现在还年轻,赶紧为自己的未来之路定好一个方向,一个好的规划就像灯塔一样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我们可以按照这个方向前进!

二、我的职业规划之自我剖析

1)兴趣爱好:

看书,听音乐,下棋,Photoshop,网页设计,计算机信息管理,软件测试,编程

2)特长:

数据库维护管理,熟悉C、Java、DELPHI、VB语言,精通C#语言,熟练掌握OFFICE 系列。

3)人格描述:

依靠理智的思考来做决定,总是采取客观、合乎逻辑的步骤。

谨慎而传统,重视稳定性、合理性;天生独立,需要把大量的精力倾注到工作中,并希望其它人也是如此,善于聆听并喜欢将事情清晰而条理的安排好。

喜欢先充分收集各种信息,然后根据信息去综合考虑实际的解决方法,而不是运用理论去解决。对细节非常敏感,有很实际的判断力,决定时能够运用精确的证据和过去的经验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并且非常系统有条不紊。

是一个认真而严谨的人,勤奋而负有责任感,认准的事情很少会改变或气馁,做事

深思熟虑,信守承诺并值得信赖。

看问题有很强的批判性,通常持怀疑态度,需要时常的换位思考,更广泛的收集信息,并理智的评估自己的行为带来的可能后果。

4)在工作和学习中的优势

1.办事精确,希望第一次就能把工作做好

2.乐意遵循确定的日常安排和传统的方针政策,是组织忠诚的维护者、支持者

3.每次都能十分专注地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个项目或任务上

4.特别能够专心细致地工作,可以不需要别人的合作独立工作

5.灵敏的组织能力

6.一丝不苟、认真专注地对待具体问题、事实和细节

7.相信传统模式的可取之处,并且能够遵循传统模式

8.非常强的责任意识;别人可以信任你实现自己的诺言

9.通情达理、视角现实

10.有稳定平和的心态

5)在工作和学习中的不足

1.不愿意尝试、接受新的和未经考验的观点和想法

2.对变化感到不安,可能会有些僵硬、死板;排斥革新

3.对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成的任务缺乏耐心

4.有时会由于近期目标而忽略长远需要

5.不愿意促成必要的改变,不愿意支持有风险的行为

6.见到实际应用后的结果才肯接受新观点

7.不能理解与他们自己的要求不同的要求

8.对自己及自己对组织的贡献估计过低

9.缺乏挑战精神,对失败和挫折的承受力差

10.缺乏相应的工作经验

6)相应措施

针对我的缺点与不足,我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弥补我的缺陷:

1.避免墨守陈规,需要尝试新的东西 ;要有开放态度,敢于尝试探索新的可能性

2.考虑问题要更全面周到,需要考虑人的因素,不单单只考虑自己的利益和感受

3.对那些与我观点不同的人保持足够的耐心和虚心

4.适合的时候,主动承担一些工作

5.正确看待失败,碰到困难不随意放弃

6.增强做事的灵活性,学会变通的看待和接受新事物

对于“计算机”这门专业来说,人们都普便会使用,它很方便、快捷、时尚。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但是它又是一门很难的学文,学习起来难。要成为一个高水平的IT人员尤为艰难。要把难变容易就是先去培养能力和去兼职做些我们能做的工作,积累经验,然后才是创业,创出一点我们的的东西,我们的位置,达到我们想要的目的。所以我在此为自己写下了规划书。如下:

我觉得,如果需要创业,这并不是一日可成的事情,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一个需要培养能力和创造性的过程。,我们现在应该做一些什么呢?应该先考虑一些什么样的问题呢?

首先,没有绝对领先的技术,且没有相关经验,资本,人脉等。在计算机这种把世界变成地球村的行业里面,要么第一,要么有特色,要么倒闭。“一山不容二虎”,地球变成一个村,就是一座山头啦,哪容那么多老虎抢东西吃呢?所以先确定一个创业的期限。世界在不断的快速变化,市场也是,人也是,所以,要不断的跟踪市场,不断的进行技术与能力更新,给自己确定一个里程碑,一般来说,你要做一个项目或者一个产品,最好不要超过6个月,最多是一年,否则到时候市场离你的创意已经很远了。

再次,关键还是找适合自己的公司,特别是那些很有希望马上上市的公司。不过,这又谈何容易呢?一个在校学生,根本不了解国内外业内的一些动态,根本不了解国内牛人的公布情况,拿不到任何相关的数据,凭什么东西做分析?凭一时意气用事吗?这个到时候肯定会挂得很惨。

当然,这是我的想法,这也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寂寞、压力、疲劳会时刻伴随着我们,但如果你明白,我们做为一个打工人,我们在这个时期是没有退路可言的,只有向前,才能看到阳光、蓝天、白云!

总之,我有一个观点,最好就是去一些大公司实习,了解一下业内的动态和国内外牛人的分布情况,尽可能积累一点人脉。至于以后怎么选择,做技术还是不做技术,做技术是做研究还是做工程,是想办法往全的方向发展还是往专的方向发展,这都是要权衡的问题。以后的事情说不准,下个学期的计划出了,先做好眼前的事,然后每天过得开心点,也希望以后也会过得很开心!

三、职业生涯规划之职业倾向分析

适合的岗位性质:

工作环境稳定,不需要太多的冒险和变动,最好依照经验和规律解决事情有较多的独立工作时间,可以专心的完成整个项目或任务

较多使用事实、细节和运用实际经验的技术性工作,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精细、准确、逻辑性强的才能

工作对象是具体的产品或服务,工作成果要有形并且可以衡量

要有明确的工作目标和清晰的组织结构层次

工作有足够的准备和实施时间,在交付成果之前能够进行自我成就评估

四、职业目标选择

根据我的个人兴趣和适合我的岗位性质,我初步定下适合我的职业有这些:

1、DBA:目前我已经考过OCA、OCP 证书,专业是数据库管理专业,英语大学四级水平,能够做一个数据库管理员(DBA)

2、C#软件工程师:比较数据库管理而言我更喜爱编程,在大学期间学习几种语言,但对C#情有独钟,并且用C#作了一些项目参加学院创新杯获得二等奖,最重要的是我太爱编程啦

3、程序员:熟悉各种程序语言,有很好的逻辑 IQ:121,喜欢编程。

4、网站设计师:我个人爱好网页设计,Photoshop5、Php、.NET 开发工程师:如今技术能够独立运用php以及asp.net完成一个小型的网站

6、宣传部文员:自幼爱好文学,且在班级以及甲骨文俱乐部做宣传这一块的工作,对宣传有一定的经验

7、软件测试员:学过软件测试,对数据库以及编程都很熟悉或者说是精通,然而不是太有耐心,对这个行业不是太感兴趣。

五、未来十年职业规划

2009-2010 学好专业知识,认真看高数、英语、马克思理论、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与原理为考深大做准备

2010-2012年从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考入深圳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插班生学习两年

2012年7月开始工作的职位是数据库设计人员,积累经验。

2014年成为中级技术工程师

2016年后成为高级技术工程师

2018年后朝管理方向发展

六、总结

职业指导的计算机专业 篇6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教学改革计算机作为一门高科技的学科,其专业理论性强。但是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接受能力有限,如果教师不注意教学方法的选择,学生接受起来便会有很大困难。而且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计算机应用型人才。所以我从中职学校的计算机课程培养目标出发,通过对中职学校的计算机课程教学现状中所存在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提出了一些改革设想。

一、中职学校计算机课程的教学目标

中职教育以培养应用型、技术型人才为目标。在教学中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而不必要求学生掌握深奥的理论知识。理论课程的开设主要是为实践服务。目的是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材及学校硬件设施方面

在教材及学校硬件设施方面存在两个方面:要么是教材过于陈旧,多年的教材仍在使用;要么是教材年年更新。学校的硬件设施跟不上教材更新的速度。如果教材过于陈旧,学生接受的就会是与时代脱节的知识;如果学校硬件设施与教材不配套,学生实践的机会就会减少。也达不到好的教学效果。

2.教學方法方面

在理论教学方面,老师们经常从知识的系统性上出发“满堂灌”而没有考虑到中职学生文化基础差这一特点,学生在下面听得云里雾里。在实践教学方面,教师所布置的任务很难与课堂上讲过的知识相结合。学生在上机时间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如何去做,浪费了不少实践的时间。

3.学生学习方面

从生源来看,中职学生文化素质较差,学习兴趣不浓,自觉性较差,对于好多学生来说,上中职是其无奈之举,所以积极性也不高。

三、对于中职学校计算机课程改革的设想

1.课程目标定位要准

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应该基于“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面向企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理念,培养具备一定发展潜力的应用型人才。在课程设置的过程中要有自己的特色。课程设置应做到少而精,要以够用为主,不追求专业理论知识的系统性,而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去精选适合的专业理论知识,需要什么就教什么,需要多少就教多少,要以适用为度。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应用能力应以“学生有—技之长”为主要指导思想。课程设置上要注重社会实效,减少理论课程,多开设计算机应用软件课程,增强应用技能培养。知识面不要求太广,但一定要突出专业特色。

2.提高教师专业教学水平

计算机专业教学内容更新较快,这对从事计算机教学的教师业务水平、教学水平等各方面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计算机教学课程分布广、知识面广,这就要求从事计算机专业教学的教师不断学习,不断掌握新的技术。在学术上要有强烈的进取精神,在事业上要有坚定的敬业精神。注重计算机学科的发展动态。不断更新知识,提高业务能力。学校要注重组织专业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进行业务培训,促使他们很快地学习新的专业知识、掌握新的应用软件,使其整体素质得到提高,从而更加自如地胜任教学工作。

3.重视实践课的教学

作为中职教师,心里要牢记:文化课为专业课服务。因为在中职学校的学生普遍基础较差,文化课和专业理论课对于他们来说较为抽象难懂。这就要求计算机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度地进行删减,开设—些学生感兴趣和实用的课程进行教学,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学生掌握的技术越多越精,对将来越有利。多学一门专业课程,学生就可能多一次就业机会。

在教学中,要重视实训课的教学。上机实训课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实践环节,通过上机实践课能使学生把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熟练掌握技能知识,培养和发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在教学中,最好是在多媒体环境下边讲边练,然后再进行综合练习。只有通过不断地实际操作,学生才能更加熟练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教学方法要多样

在计算机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方法。现在列出几种我在教学过程中常使用的教学方法:

(1)兴趣驱动法。即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兴趣,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化抽彖为形象,变压力为动力,使兴趣成为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原动力。

(2)任务驱动法。即教师教和学生学都围绕—个目标。几项任务来完成,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项目驱动法。即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教学任务以项目的形式交给学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制订计划或分工完成整个项目。

总之,根据市场需求和形势的发展,以培养“适应社会的应用型计算机人才”为目标,通过合理的教学定位和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这必将有助于推动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发展。

职业指导的计算机专业 篇7

目前职业生涯教育没有针对各个专业特点提出具体的职业生涯规划, 尤其是计算机行业的发展迅速, 计算机专业学生在专业选择、就业定位和未来发展方面普遍存在着较大的盲目性, 相当部分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和就业中表现出诸多不适, 如自我定位不准、学习动力不足, 甚至厌学。由此我觉得, 职业生涯教育在计算机专业学生中尤为重要。

一、学生职业生涯存在的问题

1. 教师缺乏对IT行业发展的认识

目前, 中职学校《职业生涯规划》课均由德育教师授课, 作为德育课程在中等职业教育中引申。可想而知, 由于授课教师对IT行业发展不甚了解, 缺乏计算机职业规划指导, 只能简单地按照书本理论“设计”职业生涯规划书, 这样的计划书必然缺乏科学性和实用性。同时, 德育教师对计算机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信息缺乏全面、有效的了解, 从而影响学生职业规划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2. 学生职业理想模糊, 缺乏必要的计算机技术和专业发展信息

近两年, 中等职业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就业现状不容乐观, 学生就业时, 专业不对口。主要原因是计算机专业学生求职方向不明晰, 他们在选报该专业时大多是冲着“热门”、玩乐来的, 对自己今后的发展方向没有正确的心理定位;责任心差, 劳动纪律观念不强, 工作懒散, 缺乏吃苦精神, 诚信意识淡薄;职业理想模糊, 没有从社会、个人实际出发, 而是随大流, 定位过高或过低, 甚至没有理想。中等计算机毕业生面临强大的竞争压力, 若无一技之长, 很难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

二、强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1. 全员参与

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应有教师、学生乃至家长和社会的共同参与。学校计算机专业全体教师应面向全体学生, 任何年级、任何课程的每一位教师都应尽可能地强调其所授课程具体内容的实际含义与职业价值, 使本专业学生认识到此课程内容对于将来从事的工作和生活的重要性;专业教师应努力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性格特点、兴趣、能力及成就等, 进一步认识自己的特质与未来工作间的关系, 以达到帮助学生作出正确的生涯规划和决定。

2. 分阶段实施生涯规划

生涯规划教育不是一个学期就能完成的, 必须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贯穿在学生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 围绕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综合素质、追求高质量生存和发展的总目标。可以按照学生所处的年级, 具体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对高一年级学生, 重点给他们宣传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同时对他们进行认识自我和生涯觉察的教育。这一任务主要由高一年级的班主任和专业部主任以班会课、专业部集会等形式来完成。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手段, 让学生了解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如通过一定的测试来确定自己的职业兴趣、价值观和行为倾向, 对自己的气质、性格、能力等进行全面认识。只有充分认识自己, 才能对自己的职业做出正确的选择。

对高二年级学生, 重点学习专业技能和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由于计算机应用专业包含范围很广, 一般都划分多个专业方向, 在高一学完计算机基本技能后, 高二将进行分专业方向教学, 因此, 学生需要根据个人的职业定位去选择相应的专业方向。这一任务由计算机专业职业指导教师和班主任共同完成。让学生深入了解计算机市场, 以及计算机行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做出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定位。然后选择相应专业方向, 进行职业技能培养, 学习专业技能。

对高三年级学生, 让他们到对口的IT企业或计算机相关行业公司顶岗实习。让学生在实习企业里, 结合职业发展方向, 锻炼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体验蓝领工人的辛苦、领会企业精神、企业文化的内涵, 在“实战”中培养其责任意识和竞争意识。在“准就业”顶岗实习期间, 每学期都要举行一次实习总结大会, 表彰先进学生, 鞭策后进学生。使他们由学习阶段的学生平稳过渡到职业社会的工人, 真正实现生涯教育的目的。

职业指导的计算机专业 篇8

典型工作任务的确定是极其重要的, 因为它从整体上概括了一个职业 (专业) 的内涵。通过对抚顺、沈阳市内的广告公司、 动漫企业、室内装饰公司、电视台以及相关高校进行走访调研, 与行业专家进行多方位、多层次的深入交流及论证, 对计算机动漫与游戏制作专业、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进行了科学的分析, 明确了这两个专业中职毕业生对应的职业岗位、工作任务、职业能力以及相关的学时。

1计算机动漫与游戏制作专业

本专业对应的3个职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有: 动画设计、漫画设计、电脑美工、 游戏美工设计、游戏引擎设计、视频编辑、影视特效, 典型工作任务及其对应的职业能力如表1所示, 典型工作任务、职业能力、对应的知识点及参考学时的相关分析如表2所示。

2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

本专业对应的两个职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有: 广告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装帧、 网站美工、影楼后期制作、室内设计、 绘图员, 典型工作任务及其对应的职业能力如表3, 典型工作任务、职业能力、对应的知识点及参考学时的相关分 析如表4。

工作岗位、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的确定, 有利于教学计划的制定及课程体系的构建。

摘要:经过与各企业设计人员及专家的交流论证,就以下4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阐述:(1)明确了计算机动漫与游戏制作专业、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的中职毕业生能够胜任的职业岗位;(2)明确了每个职业岗位应完成的典型工作任务;(3)明确了典型工作任务对应的职业能力;(4)明确了主干课程、相应的知识点及参考学时。

职业指导的计算机专业 篇9

一、加强课程体系建设, 努力提高学生专业能力

课程体系建设必须坚持“以能力为本位, 以就业为导向”。课程体系应该根据培养目标形成模块, 强调专业的深度发展。职业教育与其它教育不同, 职业教育更强调学生的技能, 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所以在专业模块的划分和课程设置上, 应充分考虑职业需求和岗位能力。在各模块的课程开设中进行必要取舍和互补, 注重社会实效, 注重学生实际操作应用能力。充分考虑的学生兴趣和社会需求, 打破所有学生“一个样”的模式, 形成学生在知识结构和应用能力方面有“一技之长”的格局。各模块中应尽量多开设应用类课程, 增强应用技能培养, 知识面不要求太广, 但一定要突出专业特色。始终体现以职业素质为核心的全面素质教育和人才培养模式。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的好坏取决于师资力量的强弱和教师专业技能特色。由于计算机专业知识的不断更新和发展。对从事计算机专业教学的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水平等各方面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由于计算机专业分布广、教学量大、知识面宽, 这就要求从事计算机教学的教师要思想敏锐、不断学习、不断掌握新技术、学会运用新方法。在学术上要有强烈的进取精神, 有一定的造诣。

1、教师个人发展与能力建设。

我国以素质教育、个性化教育、终身教育、创新教育为内容的人才培养体系逐步建立, 对新时期教师的教书育人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教师作为影响学生实践能力的能动因素和核心力量, 教师必须努力通过多种途径提高自身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和较高的教学水平, 注重实际工作经验的积累。从而在教学中才能做到“理论讲解深入浅出, 操作演示正确无误, 实践管理高效有序”。在个人发展和能力建设上, 必须更新观念, 拓展视野, 内强素质, 外塑形象, 有博爱之心。

2、学校培养规划。

职业学校的教学要求更强调实践性, 结合时代的发展必须开设新的课程和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等, 对教师来说, 熟悉并掌握新知识, 必须先进行接触和了解。为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从激励和培养教师的角度考虑, 学校必须制定详细的师资培养计划, 特别是对专业教师进行业务培训, 促使他们很快地学习和掌握新的专业知识, 掌握新的理论和实际操作能力。学校可通过将教师送往高校、行业、企业和特殊岗位进修和实地工作, 以提高他们的实践应用能力。此外, 多组织教师参加资格认证培训, 提升专业能力, 努力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三、教学与实训并重, 创新考核评价体系

针对计算机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 教学改革应转变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单一教学方法。而应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模式, 注重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 “教学做合一”, 学练并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更多地采用问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和技能模拟训练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以灵活多样的形式适应当代职业教育的发展。

1、教学与实训方面。

具体教学中应形成“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运用“演示+操作+讲解 (即边讲边练) ”的授课方法。多借助归纳、比较和启发性问题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学习兴趣。 (1) 采用先进的工具, 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2) 建立网络教学系统, 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 发挥虚拟教室、远程教学、分布式教学等现代化的教学技术的作用。积极实施计算机辅助教学 (CAI) , 教师自行收集、开发和使用多媒体CAI课件, 形成适应计算机学科系统的教学要求。

计算机专业的实践能力培养是教学的主体。在课时安排方面, 实践课时与理论课时比例至少为1:1或者2:1。在实践课中, 应针对不同年级、不同等次的学生分别注重实践训练, 在训练中不断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教会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从实践中进行锻炼后, 结合专业方向和职业需求, 必须将学生送往相应单位的岗位中进行专业实训和岗位认知。最后, 在毕业前必须安排学生进入实际工作岗位进行实习, 对所学知识进行实地检验, 使学生知道自己的专业能力与岗位能力的差距, 促使学生形成危机意识, 以便制定自己的专业发展规划。

2、考核评价方面。

专业课程考核必须消除只用理论进行考核的方法。计算机专业课的考核除传统用的笔试考试外, 还必须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因此, 考核可分成两个部分:笔试考核和实践能力考核两种。其中, 实践的考核成绩至少占课程总成绩的50%, 甚至可以完全采用实作考试。

(1) 笔试考核:主要对理论知识和基本概念进行考试。

(2) 实践能力考核可以分成基础考核和能力考核两种: (1) 实践基础考核:主要考核学生的基本操作能力和对课程内容的理解程度; (2) 实践能力考核: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 以课程设计作为考核依据, 根据学生对项目的完成程度、设计的效果和创造能力进行评分。

实践能力考核是对学生创造力的测验, 教师对专业设计技能的掌握和题目设计的方式和技巧有很高的要求。

另外, 计算机专业作为实践性极强的专业, 实训场所必须符合教学需要。学校应建立综合性的多媒体教室, 用于计算机专业和其他专业的教学所用。多媒体教室可以实现以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电影、电视等多种媒体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 多媒体教室能够完成许多传统教学中无法进行体现的内容。机房建设应分为专业机房 (程序设计、图形图像、网站设计、网络组建、硬件组装与维护、动画及多媒体制作等) 和基础训练机房 (办公类培训、对外培训及其他专业训练) , 同时应配备专职的实验室管理员及网络管理员, 建议不配备专职实验指导老师。因为计算机课程科目繁多, 实验指导老师要能够指导所有的实验, 就必须熟悉所有的计算机软件的应用、操作, 这对于一般教师而言, 是十分困难而且是不现实的。实验指导应由任课教师担任, 这样对促进和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是很有益的。

职业指导的计算机专业 篇10

一、学习中, 改革课堂教学方式, 直观教学, 精讲多练, 开展课堂学生竞赛, 记录学生成绩, 激发学生兴趣

1. 直观教学、教师演示和学生动手实践相结合

计算机专业课有理论课、实践课。对于学生来说, 理论较抽象, 不好掌握, 学生学起来有困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在实践中采用直观教学法, 将教师演示和学生动手实践相结合, 效果很好。如新生刚入学时, 开设了汉字录入, 这是计算机专业必备的基础技能, 在教学中, 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室, 采用直观教学, 在大屏幕上把基本字根的拆分、原理演示给学生, 使其明了五笔字型的“积木式”原理。在末笔识别码的教学中, 也是通过直观的屏幕演示, 使学生了解了很多字编码完全相同, 但结构不一样, 利用加一码的原理就可以去掉重码字。这种直观的演示, 明了易懂, 学生很快就能掌握, 再结合学生动手上机实践, 循序渐进, 收效很好。

2. 精讲多练, 加强学生动手实践机会

针对学生特点, 在教学中采取“精讲多练”, 即少讲, 讲重要知识点, 使学生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多练中, 为学生提供一切机会练习, 来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在讲解计算机系统操作课程时, 通过教师演示, 讲解了基础知识点后, 要求学生多练习, 熟练操作系统的具体操作。在讲解汉字输入法时, 学生强化练习, 在短时间内就可以达到一定的速度。在讲解图片处理时, 要求学生自己上网搜索不同的图片进行练习, 教师对练习中出现的问题统一讲解。这些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教师讲得开心, 学生练得有趣。

3. 随机课堂小竞赛, 记录学生点滴进步, 赏识激励学生

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兴趣, 培养学生专业学习自信心, 在教学中经常组织各式各样的随机课堂小竞赛。这种竞赛, 利用了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 符合中职学生年龄特点, 收到了不错的效果。如在汉字录入课中, 每堂课拿出10分钟来组织学生按照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比赛。并把学生成绩记录下来, 张贴公布, 使学生可以横向和全班同学比较, 纵向和自己前面进行比较, 每一天的进步都能够看得到。并且对不同阶段的学生进行适时的鼓励, 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4. 动态选拔专业能手, 组织学生兴趣小组

利用学校自习时间和课外时间, 选择专业能手, 组织学生兴趣小组, 这也是在教学中经常采用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如在每周二学生自习时, 把各个班中选拔出的专业能手集中起来, 进行实践强化或社会实习, 给学生更多的动手操作机会。并且采用动态选拔, 来保持学生们的竞争意识和学习兴趣。在教学中, 成立了专业“汉字速录队”“办公小组”及“影视动画设计小组”“计算机维修小组”等。在自习课和课外时间强化练习的同时, 不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技能, 也为学校各部门维护、维修计算机及办公提供了方便。

二、组织学生技能展示, 参与社会实践,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 开展专业技能展示, 表扬奖励专业突出的学生

定期不定期组织专业技能展示, 利用校园报纸、橱窗、网站等途径, 将专业技能好的同学作品进行展示, 并对学生进行表扬奖励, 使其成为计算机专业的形象代言人, 让他们以自己是学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而骄傲, 也以自己有高超的专业技能而自豪!从而对计算机专业的其他的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 使学生人人都以专业学习为目标, 极大地激发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

2. 参与社会实践, 增强学生信心

组织专业学生利用节假日等课外时间到校内外进行社会实践, 检验学生专业能力, 增强学生信心。如每学期组织学生在校内集中处理校本教材的编辑、打印、出版, 对校报的图片进行处理;或到当地的打字复印部去实践, 到印刷社进行图片处理实践, 到政府部门进行网络办公实践, 到电脑城进行机器装配的模拟实践, 到当地城镇去为父老乡亲进行实地服务, 让学生们学以致用, 活学活用。这些实践, 不仅仅提高了学生们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 更重要的是他们真正的知道了学好计算机专业知识是很有用的, 是有市场的。

职业计算机专业教学方法 篇11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1-331-01

作为职业高中学校的学生一般都是初中时的中下游学生,他们往往因为自己上普通高中考大学无望才选择进入职业高中学校学习。一般特点是:有很强的自尊心和进取愿望,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讲意气,但个性强、承受能力差,心理素质低,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往往是偏激的;在初中学习生活中,他们经常受批评多,受表扬少,自信心差,行为表现上纪律散漫不求上进,形成一些坏毛病。因此,职业学校的课程教学,特别是专业课教学需要老师有较强的责任心耐心去不断了解学生、把握学生,寻找适合这些学生的教育的突破口。

计算机专业课传统教学方法通常是选用经典教材,对课程中各部分内容逐一详细讲解,甚至每个功能及操作都逐条命令式地讲解。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兼顾不同层面学生的不同需求,解决本课程知识点琐碎、枯燥的现象,让绝大多数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掌握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技能,这就需要我们从教学方法上去改革。笔者作为计算机教师,结合职业学生特点和实际教学经验,就计算机教学方法提出自已的一些见解。

一、精讲多练

传统的计算机授课方式多为“板书+讲解”,而现在的计算机软件教学均以图形界面和鼠标操作为主,其界面友好,操作直观、便捷,这些软件的应用与操作在黑板上是无法向学生讲解明白的,既使老师在台上“手舞足蹈”、“绘声绘色”,台下的学生也会满脸茫然,一头雾水。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因此,现代计算机教学必需打破传统,教师首先以贴切实际的举例和形象直观的课件进行功能说明,让学生从感观上对新内容进行认知,再使用投影、多媒体软件等演示设备向学生进行演示操作,然后让学生自己操作实习验证,初步形成技能,最后由教师进行操作修正并对其进行拓展,学生便可修正、巩固自己的操作方法,同时在知识的连续性上,学生也有了发展创新的空间。也就是说,教师的“教”应该以基本讲解→启发思考→示范操作→辅导实习→巩固讲解→设计练习→拓展延伸为主,即采用边讲边练,精讲多练等讲练结合的授课方式进行授课。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也就收到了笔记心记→大胆质疑→理解认知→操作验证→巩固提高→展开讨论→自主创新的效果。再加上现在的计算机教材大都简明、通俗且图文并茂,是名符其实的“零起点”书、“傻瓜”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的是贯通、点拨的作用,少讲精讲,多读、多做、多思,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锻炼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为其今后在工作岗位上的“二次学习”打下了基础,增强了其适应社会的能力。

二、任务驱动

职业高中的学生大都有厌学的通病,其表现主要有上课睡觉,看小说等,上机实习时总喜欢做与教学无关的事情。学生不动起来,教师再急其“朽木不可雕”也都无济于事。怎样才能使他们动起来呢?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个很好的方法。它具有“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任务驱动”的特征。教师把课堂教学目标物化为具体任务,通过和学生们一起分析交流,梳理出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新旧知识点,探讨细化出完成任务的具体步骤,最终以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学习的方式完成任务。它按照实现时间顺序,将教学内容模块化,教师以展示任务、分解任务、变式创新、综合提高等几个阶段加以实施,而学生则以明确任务、初步尝试、完成任务、技能形成、拓展任务等几个阶段去实现。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再辅以适当的情感沟通以及兴趣激励,不同层次的学生就都会相应完成不同层次的任务。这样,学生的学习有了动力,活动有了计划,有了步骤,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全程参与学习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积极主动性,教学目标得以有效实现。

三、分层教学

职业高中学校的学生,个体差异较大,他们在基础知识、接受和理解能力、逻辑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别,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只重面向多数,缺少培优辅差,从而导致优生不突出,差生越学越没兴趣学等问题。计算机专业由于概念抽像、上机操作又没有生活中的实际模型等等学科特点,这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学生能到学校学习,其主要还是想学习知识,培养技能的,那怎样才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获呢?我认为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分层教学能较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根据学生学习技巧、思维和能力的发展水平以及班级学生的上课表现等因素,在授课上将班上的学生分成好、中、差三个层次,在备课时充分考虑哪些是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要掌握的,对差生有怎样的一个最基本的要求,达到什么目标,而对优等生又有哪些更进一步的要求,怎么充分挖掘其潜能,然后在课堂教学及课堂练习中进行分层,上课时,教学的重点、难点以及教学方式及方法等以中等生为标准,课中注重对优生的引导和对差生的辅导。每堂课都留有足够时间给学生练习或思考,这样,对差生降低了练习的要求,多了点关心、指导和鼓励,让其看到了学习的成果,在每一次获得小小的成功的成就感中进步,进而重新有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同时也给了优生一定的爬坡度,引导其去不断创新,不断提高,满足其求知欲,让其"吃饱喝足"全班每个同学都有了学习的目标,并且也有能力去完成,学生共同进步了,教学质量也就提高了。

四、目标激励

职业指导的计算机专业 篇12

1 指导思想

全面分析,合理规划。结合自己所在地区和学校,综合分析学校长远的发展计划与愿景,考虑社会对员工需求结构,编写长远可行的人才培养计划,制订详细的课程设置目录。从全局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全面调查师生的实训需求,综合考虑以后升级、更新、扩建和新建多个层次,把计算机实训基地建设当作一个系统工程来做。

2 实训基地的定位与主要功能

根据学校的调研与发展规划,确立计算机实训基地的主要功能,从而确立基地规模,学校一般作以下几种定位:

2.1 学生实训的基地

先进的实训基地将为学生实训提供场所,承担校内外学生实践教学和职业素质的训导工作,在实训管理的过程中,可引入企业管理模式,使学生一出校门就能适应企业的生产环境。

2.2 面向社会的职业技能培训、鉴定中心和职业资格认证中心

实训基地设备先进性,完全有条件成为职业资格鉴定基地及职工岗位培训或再就业培训、农民工技能培训基地。实训基地依托学校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可面向社会计算机工种的中级工和高级工鉴定任务,并成为职业资格认证中心。

2.3 职业学校和企业共享的资源中心

计算机实训基地建设投资多、规模大,建设水平高,为缓解教育资源不足及资源分散提供了有利条件,资金的绝大部分来源于政府与合作企业。所以要以实训基地为依托,充分有效利用,发挥基地的辐射作用,与周边地区、企业、学校形成资源共享。

2.4 示范性实践教学基地

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要达到一流水准,就要形成足够的实训规模,形成较高的实训档次,形成一流的师资队伍,形成规范的实训教材,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形成独具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地区乃至全国同类学校的实训基地建设中起示范作用。

3 实训基地框架构建

根据专业特点来设置实训室的功能与数量,最后要满足最低开设实训教学的配备要求(一般最少同时满足40人/班),例如计算机专业设置为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计算机软件技术、多媒体应用技术3大方向,在初始规划中可以构建计算机基础实训室、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室作为公共基础技能实训室,网络综合实训室、综合布线实训室作为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专业专项技能实训室,软件开发测试实训室作为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专项技能实训室,多媒体制作实训室与音视频制作实训室作为多媒体应用技术专业专项技能实训室,有了这些功能性实训室就可以满足该专业的主要课程实训。

实训室数量的规划中,要充分考虑专业班级数量及专业课程设置要求与特点。现代计算机教学一般都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学期教学中都有整周或几周的专业技能训练,这要与整体课务安排相协调,做到正常课务实习与阶段性项目实习都不冲突,并有一定实训室的冗余。

实训室规模规划,充分考虑学生班级最多人数、机器损坏及教师用机等因素,一般班级人数不超过45人,实训室机台数不少于50台,留有10%的备用机台。

4 实训基地资金的筹措

经费问题一直是困扰职业教育发展的最大问题,国家整体来看教育投入不足、而且投入分布非常不均衡,对职业教育投入更是不足,在建设实训基地时捉襟见肘。为此要尽量降低成本、提高利用率,采取多种途径来获得资金。

(1)根据地区性差异,在某些实训室可以引入社会资金进行建设,建成后在严格管理的前提下进行有尝开放,增加课外实训机会,也利于成本回收。

(2)可以利用政府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契机,与政府部门合作,由他们出资,共建计算机实训室,保证他们部门成员培训或对外培训的前提下,为教学使用,实现学校与政府部门双赢的合作。

(3)与国内国际的各类计算机相关认证考试、水平考试认证机构合作,由他们在校内设立培训中心,即能强化实训基地建设,又能让学生接受更多、更权威的培训。

(4)定单培训,共建实训室。对于急需专门人才企业,争取他们提供实习指导教师和设备设施,把企业管理的新理念与新工艺、新技术引入实训中。

5 实训室建设

每个实训室的建设要按总体规化,确定建设目标,进行项目建设式招标采购,不同功能的实训室,电脑配置不尽相同,详细列出参数性能。例如计算机组装与维修实训室因为可以使用其淘汰下来的设备(如老旧板卡等)供学生进行维修练习、操作系统与应用软件的安装练习等,每年只另外购置几套市场上的主流设备供学生认识和分组练习使用,就能满足学生循环实习所需,又能实现设备的不断更新,所以成本最低。网络实训室的使用,可以先在基础性实训室内安装模拟配置软件,然后再在网络实训室中实战练习,各个班级要做好实训计划,做到停人不停机,以提高实训设备利用率,另一方面,网络实验室设备可与校园网进行相联,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或周末的时间登录到相关的设备(保证路由、交换畅通,这些设备不必每天进行关机),进行设置,教师只要用超级口令做到上课前的配置清空操作,这都提供了学生上机实践操作的机会。

充分考虑实训室的功能整合,如所有专业都需要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训室,可以把所有计算机基础实训室整合一体;如网页设计与程序设计,动画制作和图像处理都可以使用同台设备;由于开课时间的不同,一些实训室可以一室多用,如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和故障诊断与维修一般不在同一学期开设,又如C语言,数据结构,VB,Java等程序设计语言,这时可以使用同一实训室。

在日常管理中,成立“实训管理中心”,制定生产经营性实训制度,引进企业管理制度,配备一定数量管理员(尽可能是实训指导老师),如果条件允许,应做到一人一室(一个实训环节、一个实训功能区),并开发设计至少一人实训项目,并制定相应的校本实训标准。在实训中,保证至少三分之二的专业课依托实训基地开展,至少二分之一的专业实训课,实施项目教学。管理人员要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及时提出升级方案,配合任课教师完成实训工作,组织实训室课外开放,课外实训、推行“三位一体”等学模式,强化实践教学。

6 师资队伍建设

要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就必须具备一支理论功底扎实、科研和动手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良好的实训基地,就应该有一支理论知识丰富、实践过硬的老师队伍,这里包括指导学生进行实训实习的教师及校外实训实习单位具备相当业务素质的专业人员等。为了提高师资队伍建设,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6.1 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顶岗实践

通过专业实习,教师可以了解自己所从事专业,在教学中及时补充新技术、新工艺;教师也可带着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向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请教,在他们的帮助下提高推广和应用新技术开发的能力。

6.2 通过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

专业教师要积极承担实践教学任务,在指导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实训教学中,尽量结合实际,真题真做。如网络课程教师,必须先到实训基地网络实验室实训,待掌握了过硬的生产技术和取得一定的实践经验后,再上台授课。对于一些专业基础好、有事业心和上进心的青年教师,要有意识地选派他们担任实训指导教师让他们即从事生产又管理学生,在带班中积累实践经验。

6.3 到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培训

通过外聘专家和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做为外聘教师,或者定期组织一些在职教师到这些师资培训基地去,利用寒、暑假期进行培训,既提高实践能力,又能取得相关的职业技术资格证书。

6.4 实施“产学研”结合跟踪高新技术

职业教育中最适合开展产学研结合的教育,通过产学研结合可以提高教师科技开发能力和创新能力。计算机教师可以通过开发一定的程序,如利用Asp.net来开发学生收费系统,学生学籍管理系统等,利用Flash、Author ware开发书籍多媒体教材片头等,这都可以提高了教师能力。

6.5 人才引进

积极引进相关企、事业单位中有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来做兼职教师,他们可以给学校带来新技术、新工艺及社会对从业人员素质的新要求。

7 结语

计算机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要从全局来考虑,提高设备的实用性,从而发挥现有设备的利用率和使用效果,多渠道着手,结合社会实际需要,探索与实践结合的教学体系,走工学结合之路,强化学生操作能力,提升其就业竞争力和个人发展潜力。

摘要:从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指导思想、定位、框架构建、资金筹措、实训室建设与管理、师资队伍建设6个方面进行阐述,分析合理建设并充分利用好实训基地这个实践平台。

关键词: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实训基地建设

参考文献

[1]尹贺.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实践与探索.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34.

[2]赵永岐.数字化与教育技术实践领域的变革.电化教育,2006,(3).

上一篇:金字塔下一篇:关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