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治理专业化(共8篇)
社区治理专业化 篇1
开放式社区治理:社区治理的演化趋势 ——基于四个社区治理案例的分析
刘 铎
(中央编译局 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北京 100032)
【摘 要】通过案例分析,我们指出,社区治理正向着开放式社区治理的模式演化,即大量外部组织参与到社区治理中去,带动社区治理水平的提高。开放式治理是一种不同的治理理念、一种崭新的治理模式,是社区治理制度演化、变迁并日臻完善的结果,是一种高水平的社区治理形态。笔者进一步对开放式治理的概念、制度基础、特征、演化过程、意义和可能带来的问题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社区;治理;社区治理;开放式治理
【中图分类号】C91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997(2009)03-096-06 收稿日期:2009-06-14 作者简介:刘铎(1981-),男,安徽淮南人,中央编译局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社会学博士,研究方向:组织社会学、社会治理。
一、社区治理:封闭,开放?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城市社会经历了一个从“单位制”到“社区制”的转变。伴随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结构调整,单位制逐渐弱化,政府通过单位控制社会的基础发生了动摇。在这种情况下,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的作用日益凸现,以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为基础的“社区制”逐步建立起来。社区制在建立的初期带有明显的社会控制的功能,社区主要扮演着行政和社会控制的角色。
伴随政府、学者和实践者的不断反省,尤其是“政社分开”成为一种基本共识之后,社区的独立性越来越被重视。“社区自治”成为一种广为接受的、新的社区治理模式。社区自治着重强调社区居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自我教育。社区自治的提出,对于社区进一步和“单位”相分离、对抗政府不合理干预、增加社区参与和培养社区归属感等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随着社区的发育,各类新型社区组织不断涌现并发展壮大,这些社区组织也要求参与到社区的治理中去,“社区治理”的格局已经逐步显现。与社区自治不同,社区治理更强调多样化的社区主体对社区公共事务的合作治理。社区治理以20世纪90年代开始流行的“治理”理论为基础。虽然“治理”理论的引入解决了社区治理主体从“政府一元”到“社会多元”的过渡,但是并没有回答另外一个问题,即社区治理究竟应该是封闭的还是开放的,即究竟应该是一种有地域界限的封闭式治理,还是一种突破地域界限的开放式治理?
如果从演化路径来看,社区治理脱胎于“社区自治”,是在社区自治的基础上,融入“治理”理念,吸纳社区各类组织参与的过程。这种特定路径下演化出的社区治理,必然是一种天生排斥外部主体参与的治理,是一种“封闭式治理”,即有特定的地域边界和主体边界,也就是在社区的地域范围之内,由社区内的各类组织实施的治理。“封闭式治理”当然也有充分的正当性与合法性。大多数的治理,不论是国家治理、城市治理、乡镇治理,基本上都是“封闭式治理”的模式。但是,在社区实施封闭式治理却是有问题的。中国的社区并不是自然形成的所谓共同体,而是行政划分的治理单元。这使得社区几乎都不是一个自给自足的“整体性社区”,而仅仅是能满足居民部分需要的“局部性社区”。这就决定了社区发展必须要不断从环境中获取发展所需的各种要素,诸如各种资源、信息甚至合法性认同。中国社区是行政划分而非自然演化的产物,这一基本事实决定,社区发展和治理水平的提高,也必须有赖于外界提供资源、信息和合法性认同,中国的社区治理必然要从“封闭式治理”走向“开放式治理”,这是社区治理演化的必然趋势。
二、案例与分析
最近几年来,大量的社区外部组织开始参与到社区治理中去。这些外部组织既包括政府组织,也包括商业组织,甚至包括民间组织。这些外部组织的参与,给社区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促进了社区治理机制的创新,带动了社区发展和治理水平的提高。通过案例的分析,我们提出,社区治理正在逐步走向一种新型的“开放式治理”。
(一)四个“开放式社区治理”的案例 1.北京社会工委:落脚点在社区
2007年12月,北京市在市委和市政府下各成立了一个新的机构,即市委机构序列下的“北京社会工作委员会”和市政府工作部门序列下的“北京市社会建设办公室”。两个机构合署办公,以下简称“北京社会工委”。2008年,北京多个区县社会工委也相继成立。预计2009年,北京18个区县将全部成立社会工委。从宏观层面说,北京社会工委的成立是为了实现首都现代化建设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工作布局;从微观层面说,社会工委的成立是为了实现对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工作的统筹管理。北京社会工委的职能被定位为“2+4”,即:(1)按照中央方针和市委、市政府要求,制订全市社会建设的发展规划,研究提出相关政策;(2)根据全市社会建设规划,统筹协调、宏观指导社会建设工作;(3)负责社区党建和“两新”组织党建工作;(4)负责社区建设总体规划、综合研究、宏观指导、统筹协调工作;(5)负责社会组织建设、管理服务的协调工作;(6)负责社会工作队伍建设和社会志愿者队伍建设的综合协调工作。在上述六条职能中,除前两条“制定规划”和“协调工作”之外,其它的四项职能都或直接或间接涉及到社区。因此,可以说北京社会工委的成立,出发点在社会建设,落脚点在社区。北京社会工委系统的建立,实际上给社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2.北京科学技术委员会:建设“创新型科普社区”
2007年,北京科学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北京科委”)启动了北京市“创新型科普社区”建设,共建设“创新型科普社区”23家;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2008年继续建设“创新型科普社区”40家;2009年,北京科委将建设第三批“创新型科普社区”。届时,“创新型科普社区”将达到100家。建设“创新型科普社区”活动主要有如下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科普服务设施建设,二是推进先进科技成果在社区中的应用,三是推进社区科普资源的开发与共享,四是培育社区科普组织,加强社区科普人才队伍建设,五是整合社会资源,开展特色社区科普活动。建设“创新型科普社区”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社区科普设施得到兴建,社区居民科技素养得到提高,各种科技活动大大丰富。在完成科普工作的同时,实际上为社区发展也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利用“创新型科普社区”经费(10-30万),社区硬件设施得到极大改善,方便了社区居民的生活;社区开展了大量的活动,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和科学文化素质都得到了提高。
3.魅力社区评选:提升北京社区魅力
“魅力社区评选”由北京市委、市政府牵头,由北京人民广播电台联合多家媒体和研究机构共同举办,该活动通过动员社区居民投票选举心目中的50家“魅力社区”,旨在通过市民广泛参与讨论和投票,支持和谐社区建设,提高社区管理和服务水平,树立优秀社区典型,促进市民对社区的认同,增强社区归属感和凝聚力。从2006年开始启动的“魅力社区评选”已经成功举办了三届,现在已经制度化,每年定期举办。活动过程主要是由活动组委会将和谐社区的建设标准转变为各项评选主题,并设立10个单项奖和一个综合奖。评选分为初选、复选和决选三个阶段,每个阶段中入选社区通过活动组委会提供的宣传平台、组织活动等方式进行宣传展示,然后由专家和百姓两大评审团进行投票。最后给予获奖的社区一定的奖励,奖金被规定用于社区建设。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等组织在“魅力社区”的评选和争创过程中发挥重要组织作用。为了有效地领导社区建设,很多社区管理人员参加了“魅力社区训练营”,接受专家的培训,将社区工作带向专业化和规范化的道路。同时,很多高素质的社区成员在活动中被动员起来,为社区建设出谋划策,贡献力量。魅力社区的评选将社区治理的主体大大扩展,不再单单是社区居委会,而是在居委会的组织协调下,全体社区居民、各类社区组织都成为社区治理的主体。活动组委会也建立了专门的魅力社区官方网站,一方面是作为活动展示和居民参与的平台,另外也是希望将活动的成果保存下来并实现共享,为以后社区建设的改进提供比较和参考。网站中的电子论坛(BBS)也为社区组织和居民进行交流和对话的渠道,方便社区各类主体参与社区的治理。由此观之,“魅力社区”评选对于扩大社区参与、促进社区发展和治理水平的提高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4.社区参与行动(SSCA):致力扩大社区参与的NGO “社区参与行动”是一家致力扩大社区参与的NGO组织。“社区参与行动”2002年底成立,由于特定原因,其于2003年9月在工商局注册成为北京灿雨石信息咨询中心简称“灿雨石”的非营利民间组织。“社区参与行动”的宗旨是,传播参与式发展思想和方法,推动城市社区参与,促进社区的和谐发展。目标是通过努力成为推动中国公众参与的铺路石。作为一个促进社区公众参与的非营利民间组织,“社区参与行动”旨在帮助中国城市社区建立和提高社区参与的能力,推动持续性的社区参与式治理,促进和谐社区关系的建立。它的工作领域是向城市社区提供社区参与的信息、咨询和培训;从事社区参与的信息收集和出版物出版;开展中国城市“社区参与行动”研究;在政府、专家学者、NGO和社区公众间建立沟通、交流与合作的平台。“社区参与行动”机构从成立自今,一直通过实施各种项目推动城市社区参与式治理的发展。这些项目包括社区参与系列能力培训,建立城市社区参与式治理试点,以及相关信息的传递等。“社区参与行动”长期坚持出版《“社区参与行动”简讯》,致力于普及社区发展、参与和治理的各种先进理念、模式和经验。2008年,社区参与行动不仅在北京的东城区、大兴县启动了多个项目,而且在沈阳、宁波的社区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通过推动社区参与,带动了社区发展和治理水平的提高。
(二)案例分析
以上的四个案例,都与社区治理密切相关,但是却各不相同,甚至可以说存在很大的差异。
(1)主体的性质各不相同。有的涉及政府主管部门,如北京社会工委;有的涉及政府职能部门,如北京科委;有的涉及商业组织,如“魅力社区评选”中就有蒙牛等企业组织的参与(冠名);有的涉及到民间组织,如“社区参与行动”。
(2)主体与社区的关系各不相同。这些组织,有的与社区有密切的关系,如北京社会工委,其成立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促进社区建设;再比如,“社区参与行动”也是本着扩大社区参与而成立的。有的本来和社区没有直接的关系,如北京科委,其传统工作跟社区没有必然的联系;比如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其传统的工作也与社区关系不大。
(3)主体参与社区的机制各不相同。北京社会工委是以主管部门的身份参与的,主要表现为规划制定、组织推动等;北京科委是以项目投入的形式介入的,主要是通过建设“创新型科普社区”,达到提高百姓素质、科技服务居民的目的;“魅力社区”评选可以看作是通过商业机制介入的,即通过赞助商的投入,实现对社区建设的促进;“社区参与行动”则是通过非赢利机制介入的,即和街道、居委会、社区组织结成伙伴关系,帮助扩大社区参与,提升社区治理水平。
但是,进一步的分析,我们发现,这四个案例其实也有共同的特点:
(1)外部组织参与到社区治理中去。这四个案例中的主体,无论是北京社会工委、北京科委、“魅力社区”评选的组织者,还是“社区参与行动”,其实都不是社区内的组织,跟传统意义上的社区治理主体,如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等有着性质和边界上的区别。
(2)外部组织参与带动了社区治理水平的提高。这四个案例中的外部组织,通过不同的机制,参与到社区治理中去,但都不同程度地促进了社区的发展和治理水平的提高。
以上四个案例凸现了社区治理的一个新趋势,即社区治理正在走向一种“开放式治理”。
三、新的社区治理模式:开放式治理
(一)开放式治理的涵义
我们先来明确什么是治理。俞可平认为,所谓“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的过程。它既包括有权迫使人们服从的正式制度和规则,也包括各种人们同意或认为符合其利益的非正式的制度安排。[1](P40-44)在治理的基础上,开放式治理更强调,治理主体其实并没有一个特定的范围,而是一个开放系统。具体到社区而言,除了社区内的各个主体可以参与到社区治理中去,社区外的组织同样可以通过各种机制创新,参与社区治理。
(二)开放式治理的理论基础
开放式治理的提出,首先是基于经验事实,即文章中重点描述的案例,这些案例只是大量案例中比较典型的个案。从这个角度说,开放式治理是对社区治理发展趋势的概括。以上是归纳的逻辑,其实从演绎的逻辑出发,开放式治理作为一种治理模式,有其深刻的理论基础。
社区作为一个组织形式,和任何组织一样,都绝对不可能是与环境割裂的封闭系统,而是一个开放系统。资源依附理论即认为,没有组织是自给的,所有组织都在与环境进行交换,并由此获得生存。在和环境的交换中,环境给组织提供关键性的资源(稀缺资源),没有这样的资源组织就不能运作。[2](P64-66)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认为,社区治理必须依赖于外部资源的输入,外部资源的输入过程,实际上是外部主体参与社区治理的过程。这样,社区治理不可能、也不应该是一个封闭系统的治理,最终是、也必然是一种开放式治理。
(三)开放式治理的特征
通过分析案例,我们认为,理想的开放式治理应当具有如下两个最重要的制度特征,即“外部主体参与”和“复合治理机制”。
(1)外部主体参与。在以上的案例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大量的外部治理主体参与到社区治理中去,比如北京社会工委、北京科委、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社区参与行动等,这些主体都是社区外部的组织,和传统的社区内部治理主体,如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有着根本的区别。
(2)复合治理机制。在以上的案例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开放式治理中,外部主体的参与,并非为了控制社区,而是致力于促进社区发展和提高社区治理水平。因此,外部治理主体对社区并非实施“统治”和“管理”,而是一种新的复合治理机制。复合治理贯彻了治理的基本精神,即谋求各个治理主体之间的合作互补关系,更加强调多个治理主体的参与。复合治理不是一种基于共同地域的治理,而是强调在开放空间内多主体的合作治理。复合治理的基础实际上在于开放社会下多主体的复合公共责任。[3](P24-25)正是由于“外部主体参与”和“复合治理机制”,我们认为,开放式治理是建立在开放系统下的一种新的治理形态。社区是一个“具体而微”的地域社会和生活共同体,开放式治理的趋势首先在社区治理中凸现出来,有其必然性。这种治理形态会不会在更大治理空间内显现,还有待进一步的观察。
四、开放式治理的演化
开放式治理是一个治理形态不断演化的结果。对于社区而言,开放式治理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走向开放式治理,实际上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下面,我们仅仅从“理性类型”的意义上,粗略地划分为三个阶段,来展示一下开放式治理的演化路径。
(一)从“单位制”到“社区制”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城市社会经历了一个从“单位制”到“社区制”的转变。“单位”是一个极具中国特色的“制度化组织”。(1)单位是一个政治组织,承担着对其员工进行教育与有效政治控制的职能。中国的政治组织结构是国家(政府)——单位——公民(个人)。“国家依靠单位体制和对单位的严密控制实现社会和政治的整合。单位是国家政权的一部分,国家通过单位对社会成员进行经济、政治以及思想的管理,进而达到控制社会的目的。”[4](P224)(2)单位是一个资源分配和调控的组织。单位不仅为职工提供劳动与获取社会资源的机会,而且还要承担医疗、福利、交通以及子女教育等职能。
伴随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和社会结构的调整,单位制逐渐弱化。单位制的弱化意味着政府通过单位控制社会的基础发生了动摇。随着单位制的衰退,政府需要一个能够起社会整合和社会稳定作用的组织。在这种情况下,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的作用日益凸现,以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为基础的“社区制”逐步建立起来。
(二)从“社区控制”到“社区自治”和“社区治理”
社区制在建立的初期带有明显的社会控制的功能,针对社区过多扮演行政和社会控制功能,政府、学者和实践者也在不断反省。尤其是随着“政社分开”成为一种基本共识之后,社区的独立性越来越被重视。“社区自治”成为一种广为接受的、新的社区管理模式。社区自治着重强调社区居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自我教育。社区自治的提出,对于中国社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重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单位”相分离。社区的建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很多社区虽然在形式上建立起来了,但是在实质上并没有脱离对单位的依赖。虽然,依附于强势的单位,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社区获得更多的资源,但是从长期来看,这种依附关系不利于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社区。(2)对抗政府不合理干预。社区建立之初,政府仍然是想把社区变成控制基层社会的工具,变成政府行政的终端。正是因为如此,社区在很长一个时间内仅仅是一种行政意义上的社区,无法发育成为一个真正的地域共同体。社区居委会也成为政府职能部门的行政终端,而不能成为社区发展和治理的主体。(3)增加社区参与和培养社区归属感。社区自治的提出,一定程度上起到增加社区参与和培养社区归属感的作用。尤其是社区基层选举和一系列文体活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社区居民的参与热情;在这些活动中,社区归属感也逐步被培育出来。
但是,随着社区的发育,各类新型社区组织不断涌现并发展壮大。这些社区组织也要求并实际上已经参与到社区的治理中去。狭义的社区自治,强调的是基于共同的地域和文化,社区内的居民、业主对社区事务的决定。随着为数众多的、形态各异的社区组织参与到社区治理中去,社区自治显然不能很好地概括社区内的新变化。实际上,以社区自治为基础,一种新的“社区治理”的格局已经逐步显现。与社区自治不同,社区治理更强调不同的、多样化的社区主体对于社区公共事务的合作治理。
最后,我们强调,社区治理是以社区自治为基础的,社区治理实际上包含了社区自治的含义,即社区事务的自决与免除外界控制。社区治理是一个比社区自治包容性更强的概念。但是,由于现行政策对社区自治的强调,社区自治的概念仍然被广泛采用。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在社区自治的基础上,让社区各类主体充分参与到社区事务的决定中去,建立起社区治理的框架,乃是大势所趋。
(三)从“封闭式治理”到“开放式治理”
从社区治理演变的路径来看,社区治理脱胎于“社区自治”,是在社区自治的基础上,融入“治理”理念,吸纳社区各类组织参与的过程。这种特定路径下演化出的社区治理,必然是一种天生排斥外部主体参与的治理,是一种“封闭式治理”。这种治理,有特定的地域边界和主体边界,即在社区的地域范围之内,由社区内的各类组织实施的治理。
“封闭式治理”有特定的正当性与合法性。大多数的治理,不论是国家治理、城市治理、乡镇治理,基本上都是“封闭式治理”的模式。但是,在社区实施封闭式治理却是有问题的。中国的社区并不是自然形成的所谓共同体,而是行政划分的治理单元。这使得社区几乎都不是一个自给自足的“整体性社区”,而仅仅是能满足居民部分需要的“局部性社区”。这就决定了社区发展必须不断从环境中获取发展所需的各种要素,诸如各种资源、信息甚至合法性认同。中国社区是行政划分而非自然演化的产物,这一基本事实决定,社区发展和治理水平的提高,必须有赖于外界提供资源、信息和合法性认同,中国的社区治理必然要从“封闭式治理”走向“开放式治理”,这是社区治理演化的必然趋势。
最后,我们强调,我们所指出的开放式治理的演化过程,即从单位制到社区制,从社区自治到社区治理,从封闭式治理到开放式治理,这只是一个“理想类型”意义上的划分。我们应该认识到,由于中国的地域广大、情况复杂,社区治理水平参差不齐。一些治理水平较高的社区,已经走向开放式治理,但是大多数的社区治理,仍然停留在封闭式治理阶段、甚至片面强调社区自治阶段、更甚至是单位制阶段。社区治理从相对较低的水平发展到相对较高的水平,需要一个阶段。但是,我们相信,走向开放式治理,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五、开放式治理的意义
开放式治理是一种不同的治理理念、一种崭新的治理模式,是社区治理制度演化、变迁并日臻完善的结果,是一种高水平的社区治理形态。开放式治理具有重要的制度意义,主要体现为以下三点:(1)明确社区、社会与政府的关系,从“二元对立”演化为“伙伴关系”,解决了社区治理的主体问题;(2)通过实施复合治理,解决了社区治理创新的机制问题;(3)通过帮助社区获得资源、信息和合法性,解决了社区发展的动力问题。
(一)社区、社会与政府:从“二元对立”到“伙伴关系”
在传统的社区治理模式下,社区与社会,社区与政府,是一种“二元对立”的关系。社区与社会。在滕尼斯看来,社区与社会是相互对立的范畴。滕尼斯认为,社区是熟人社会,是地域共同体,而社会是陌生人社会,是社区的异化。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观察到,社区和社会确实有差异。社区内是温情脉脉、守望相助,而社会是尔虞我诈、利益攸关。其实,从开放治理的理念出发,社区和社会并不是截然对立、泾渭分明的。社区和社会应该是一个谱系的两端,从社区到社会并没有明确的界限。所谓社会,是一个公民社会,即一个社会组织和自由个体广泛联系、互动的组织空间;而社区,正是公民社会的滋生地,是培育社会组织和自由个体的具体单元。
社区与政府。在传统的社区治理模式下,社区往往被放在政府的对立面上。所谓政府,是“中央-省-市-县区-街道”的层级结构;所谓社区,是街道以下的部分。政府组织和社区组织被明确地分割开。其实,从开放式治理来看,社区并不排斥政府,政府也是社区治理的主体之一,政府可以以复合治理的方式影响社区,社区也需要通过吸纳政府参与来获得资源、信息与合法性。政府和社区是一种新型的“伙伴关系”,他们通过复合治理,共同致力于社区发展、提升治理水平和增加社区内的福利。
(二)治理机制创新:复合治理
当社区与社会、社区与政府,从二元对立的关系,演变为“伙伴关系”,实际上社区治理机制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即从以前线性的治理关系演变为一种复合治理。所谓复合治理,是指社区内外的各个组织,在地位平等的基础上,结成伙伴关系,通过机制创新,形成一种特定的治理结构,共同对社区实施治理。
在这里,治理结构是一个重要的概念。治理结构的建立,保证了各个治理主体的分工、合作,防止了治理主体的独大与控制。治理结构的建立,可以使得各个治理主体充分利用自己的组织资源、发挥自己的组织优势,在复合治理中形成合力,共同促进社区发展和福利提升。
(三)社区发展:资源、信息与合法性获得
开放式治理不仅解决了治理主体的问题,治理机制创新的问题,也解决了社区发展的问题。社区的发展,离不开资源、信息与合法性。资源、信息与合法性是社区发展的基本要素。“社区唯名论”的观点认为,社区不过是一个空名,并非实体。我们不同意这样的极端观点,但是,我们也认识到,社区要发展,所有的资源、信息与合法性必然来自各类组织。在封闭式治理的框架下,社区仅仅在内部获取资源、信息与合法性,这显然不足以支持社区的长远发展;在开放式治理的框架下,社区大大拓展了资源、信息与合法性的获取渠道,有利于社区的长远发展。
由此可见,开放式治理解决了社区治理和发展中面临的主体问题、机制问题和动力问题,对于调和社区与环境的关系、促进社区发展、鼓励社区治理创新,最终实现社区善治,都有着更加深刻的意义。
六、开放式治理的问题
开放式治理对于社区治理和发展的意义重大。但是,开放式治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尤其是当社区演变为开放系统之后,为社区治理带来巨大的系统性和制度性风险。开放式治理可能产生的问题主要有下列两个方面:
(一)内部主体过度依赖问题
外部主体的参与,为社区发展和治理带来了资源、信息与合法性,对社区发展的促进效果明显。但是,开放式治理很可能会造成内部主体对外部资源的过度依赖。内部主体希望不断从外部获得社区发展所需要的资源、信息与合法性,而忽视外部资源、信息与合法性在社区内部的整合,更忽视社区内部资源、信息与合法性的开发。
开放式治理的效果越好,这种依赖性会越强。依赖性的加强,会使得社区内部主体的注意力分配发生异化,即从社区发展、治理提升异化为单纯的资源获得。在开放式治理的格局下,社区治理主体应该关注资源获得,但是,资源获得不能成为唯一目标和唯一手段,资源的获得必须与社区发展与治理提升结合起来。如果资源获得有悖于社区发展和治理提升,这种资源只是一个诱饵,会给社区带来损害。比如,一个企业很可能以为社区提供经费为诱饵,希望在社区内建立一个广告牌,而这个广告牌可能会对社区景观造成较为严重的损害。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社区治理主体必须以社区发展和社区利益为根本目标,否则会严重损害社区利益、威胁社区发展和治理。
(二)外部主体过度控制问题
随着社区成长为个人与社会之间的中间地带,尤其是随着这个地带的重要性日益凸现。外部主体越来越重视这个地带,并且希望通过控制这个地带来为自己的利益服务。开放式治理的格局下,要防止外部主体对社区的过度控制。外部主体的过度控制和内部主体的过度依赖一样,都会使得社区目标发生置换。
外部主体的控制,有时候十分隐蔽。比如,以北京科委建设“创新型科普社区”项目为例。北京科委的目标是,通过科技的普及和利用,提高社区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让科技为社区居民的工作生活服务。由于北京科委提供了大量项目经费(20-30万)给社区,会使得社区发展产生偏重,即为北京科委的工作服务。
开放式治理下,社区成为一个开放系统,这既为社区发展开拓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也为社区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如何防止内部主体过度依赖和外部主体过度控制,是开放式治理中始终需要关注的问题。治理理念所倡导的基本原则,如多元、透明、参与,将有助于在社区治理中克服开放系统所带来的风险。
七、结语
综上,笔者认为,大量案例表明,社区治理正走向开放式治理。开放式治理对于调和社区与环境的关系、促进社区发展、鼓励社区治理创新,最终实现社区善治,有着深远的意义。但是,在开放式治理的模式下,社区也将面临更多的挑战。目前,开放式治理才刚刚在社区中显现,伴随社区治理的发展,开放式治理终将是大势所趋。
(感谢北京社会工委社区处、北京市科委社发处、魅力社区项目组委会和“社区参与行动”对本研究所提供的方便。文章的写作过程中,跟杨雪冬、于燕燕、CCPG的李丽亚等人的讨论,让我受益很多,一并致谢。)
参考文献:
[1]俞可平.治理和善治:一种新的政治分析框架[J].南京社会科学,2001,(9). [2]斯格特.组织理论[M].邱泽奇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3]杨雪冬.风险社会中的复合治理与和谐社会[J].探索与争鸣,2007,(2). [4]李路路,李汉林.中国的单位组织[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Community Governance as an Open System: the Evolution Trend
of the Community Governance ——An Analysis of Four Cases about Community Governance
Liu Duo(Research Center of Compare Politics and Economy, Central Translation Bureau, Beijing
100032, China)
Abstract:Through several case studies, we found an important trend emerging in community governance is that a large number of external organizations participating in community governance, promoting to a high level of community governance.The author pointed out that the community governance is moving towards an open governance.Open governance is a totally different concept, a new governance model, is the outcome of evolution, change and improvement of institutions of community governance , and thus is a high-level form of community governance.The report also discussed open governance in regard to the concept, institutional basis, characteristics, evolution process, significance and etc.Key words:Community;Governance;Community Governance;Open System
(责任编辑:罗梁波 文校编辑:康 宁)
社区治理专业化 篇2
自1971年,德国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提出了协同的概念以后,协同理论作为系统科学的重要分支理论,其基本观点即整个环境中的各个系统间存在着相互影响而又相互合作的关系,如果系统缺乏与外界的交流,处于孤立或封闭状态,最终系统的内部有序结构都将被破坏。很明显,
一方面,就地方大学的使命而言,在信息全球化的今天,大学已不再是一个封闭的社会空间,也不再是一个独立的空间机构,作为地方高校,服务地方,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智力支撑和文化动力是地方性大学的重要使命。目前,广东省尤其是佛山市,在行政改革、社会管理等多个公共管理领域成为改革试点的城市。在十二五规划中,佛山在社会管理领域不断创新,如智能城市建设,村改居公共服务均等化,社区发展理事会和帮助孵化各类NGO等都走在全国前列。这一方面的为我们培养公共管理人才提供了广阔的校府、校区合作的实践平台;另一方面也加大了对高素质的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的要求和需求。
就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自身发展而言,目前主要偏重于培养公共部门的管理人员,在教学中,纯政治理论色彩比较重,强调对行政素质的培养。在课程设置方面过于笼统和宽泛,虽然在教学中有厚实的经济学、管理学基础,但基础理论教学多为通用教材,而体现专业特色的技能课程教学相当薄弱。在教学的过程中,还是过于重视基础理论知识,而忽视了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在能力考核方面,由于公共管理实践能力的考核存在困难,依然以考核理论知识为主,对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等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核被弱化。教学中的种种缺陷都限制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与社会对公共管理类人才的应用知识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强调形成偏差。根据对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近三年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发现:公共管理专业毕业生从事的行业分布为主要工作岗位分布:国家机构、社会团体和宗教组织、银行业、教育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业。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缺乏资格证书、思维与分析能力不足、职业发展方向不清晰等问题。面对经济转型等外部环境对于复合型公共管理人才的需要,如何提升人才的培养质量,如何将专业知识与行业进行结合,如何提高学生的岗位迁移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等一系列问题摆在面前。
另一方面,从社区角度来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单位制的解体,社区取代单位成为社会管理和社会生活的基本单元,城镇居民对社区服务需求也随之日趋多元化和专业化,社区服务的对象由弱势群体扩展到了全体社区,服务项目从单一零散的形式化服务发展成为多层次、多维度的人性化服务。社区居民日益多样化、复杂化的需求对社区管理水平越来越高的要求,而水平的提高关键是人才。
但是,就目前情况看,社区服务人员专业性不足,服务质量较低情况非常明显,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学历偏低、年龄偏高,虽然有较高的办事能力与丰富的办事经验,但文字功夫水平较低,与高学历者有一定差距。虽然每年都会对社区服务人员进行培训,但仍难以满足社区居民需求。社区如果能够用好大学这一资源,将会产生良好的效果。
总之,社区和大学的协同发展,有助于社区的建设,也有利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
二、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和社区协同发展的制约因素
在协同发展过程中,大学与社区应加强合作,协同发展的重点在于以对方的优势来弥补自身的劣势。但就目前来说,还存在以下问题:
1. 高校社区价值取向存在差异,阻碍了合作
高校注重研究和学术价值,忽略成果的市场价值,轻视应用研究。对科研成果的考核主要以获得经费发表论文的数量、所获奖励级别和数量为标准。而社区关注的焦点在于合作能否带来良好的效益或是上级领导的认可。这必然带来配合的差异性。很多学校与社区缺乏有效的沟通结合,以至于学校不能充分开发和利用社区内丰富的资源。
2. 社区合作者能力的局限
由于地域的限制,社区课程资源毕竟是有限的,面对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学生,社区无论从场地、人员辅导都难以满足学校的实习需求.
3. 高校社区合作带来了教学管理的艰巨性
社区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导致教学空间的扩大,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势必对教师提出更高要求,延伸出来的培训费,导致办学成本的增大。由于外出学习,课堂呈开放状态,无意增大了学生的安全风险,导致对学生的管理难度加大。这些都是在具体教学中应该加以重视的问题。
4. 协同发展的合作机制尚未完全建立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合作共赢是推动高校社区合作发展的动力和维系高校社区合作良性运转的纽带。高校是培养社会和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地方,也是高级知识分子密集的地方,拥有先进仪器、良好的科研条件和资料资源。但如何使高校与社区合作实现长效化,如何激励社区、教师的积极性仍需要进一步探索。
三、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和社区协同发展的途径
1. 创新协同发展的环境构建
新协同发展的环境构建方面,建立健高校区合作教育激励保障机制。学校在教学和科研管理、人事分配制度、学生学分设置、师生奖励机制等多方面采取措施,形成高校与社区合作教育价值认同和政策保障,促进高校与社区结合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健全教师激励机制,出台文件保障到社区服务的教师工资、奖金照旧,考虑职称、职务晋升,促进教师深入社会实践一线,在实践中发现和研究社区和社会中存在的问题,提升教学水平的提高。建立健全学生激励机制。学校制定鼓励本科生积极参与教师的社区横向项目,鼓励高年级学生根据社区的需要进行上岗实训,结合社区服务和科研项目开展毕业设计。
2. 创新大学和社区合作的类型,探索社区共建型的实践教学模式
(1)服务学习。服务学习作为大学和社区教学层面合作的主要表现形式,它不仅融合了服务与学习,还能将学生的知识与经验、理论与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社区服务活动是公共管理专业与社区共建活动的重要载体。社区服务的主要对象是社区居民,尤其是一些特殊、困难人群。公管专业学生通过关注社区热点问题,通过不同的形式到居民中间进行各种形式的服务,既为一些相关课程如社区管理、社区服务提供了难得的见习机会,让学生在参与到社区服务活动中,不断学习和反思,并在满足社区需求的同时掌握知识和技能,增加对社会的了解、增强社会责任感同时又增强了学生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2)建立专业课程双主讲制。建立专业课程双主讲制,学校教师和社区社会工作师共同参与课程全过程授课。学校教师偏重理论知识传授,社区社会工作师强化实践能力。同时,学校教师和社区社会工作师之间也可以达到相互学习的目的。
依托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加强对学校教师、社区社会工作师的教学能力培训。在专业课程双主讲制的基础上,高校和社区可联合开展教材编写工作,编写更适应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新型教材。
(3)实行社区“顶岗实习”。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通过实行社区“顶岗实习”,可以转变观念、增强岗位意识、增强社会经验,以利做到缺什么补什么。增强学习的动力。
摘要:社区和大学的协同发展,有助于社区的建设,也有利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但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和社区协同发展受到价值取向的差异、合作者能力的有限、教学管理和协同发展的合作机制尚未完全建立等的制约。必须通过构建创新协同发展的环境、探索社区共建型的实践教学模式来实现.
关键词:协同发展,社区治理,公共管理专业,育人模式
参考文献
[1]丁晓昌.推进协同育人提升教学质量[J].中国高等教育,2012-11-18.
社区治理 国家治理的基础性工程 篇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任务,并且要求统筹城乡社区建设,促进群众在城乡社区治理中依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
社区治理具有基础性地位和作用
在当今中国治理体系中,社区治理具有基础性地位和作用。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社区是社会的基本构成单元。我国城乡社区建设操作领域所界定的“社区”,大都是指居民委员会辖区和村民委员会辖区共同体,它们属于基层法定社区范畴,是现实社区的重要表现形式。正是这些现实社区的有机集合构成了当代中国这一生机勃勃的社会有机体,社区治理在国家治理上,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和作用。
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的社区建设肩负着构建新型基层社会治理结构体系的历史使命。正式发端于20世纪90年代前期的中国特色社区建设,是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客观要求和必然产物。与此相一致,“单位人”向“社区人”、“社会人”转变成为普遍现象,乃至出现了居民利益社区化趋势。例如,救助工作的社区化管理,使贫困阶层的利益诉求转向了社区;人口老龄化尤其是企业退休人员的管理服务的社会化,使广大老年人的利益诉求转向了社区;住房商品化使广大业主的一部分利益诉求转向了房屋座落的住宅小区及其社区物业服务管理机构;对于那些成千上万的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也需要依托社区来组织实施。
社区治理的基本特征
社区治理自身具有一系列特征。归纳和把握这些特征对构建新型社区治理体系有重要意义。
社区治理属于地域性基层社会治理范畴。这首先表现为社区治理属于人们通常所说的“块块管理”,也就是对某一地域范围内的公共事务和公共行为实施综合治理,而与专门治理某一类事务的“条条管理”具有显著区别。其次表现为社区治理是整个社会治理的基础环节,属于社会治理的“前沿阵地”,直接面对居民群众,具有零距离了解社情民意和群众需求的天然优势,能够做到在第一时间提供服务、解决问题。
社区治理是行政管理服务和群众性自治的有机结合,具有明显的“共治”属性。尽管我国现阶段社区治理的操作单元主要被界定为居(村)民委员会辖区共同体,但对于这类社会共同体的服务管理,既属于基层政权组织的职责范围,又属于基层群众性自治的作用空间,其治理主体是多元的,其“共治”属性是明显的。不过,与西方国家的社区共治结构不同,我国城乡的社区共治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突出表现为在日臻成熟的社区共治新格局中,社区党组织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基层政府管理服务发挥主导作用,社区群众性自治发挥主体作用,社区成员广泛有序参与发挥基础性作用。
社区治理客体(对象)主要是社区内的公共行为和公共事务。例如,某一居民家庭在楼道内堆放杂物影响楼道公共卫生和其他住户出行,某些居民深夜大声喧哗影响其他居民正常休息,某些工厂企业排放废气影响社区环境,以及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物业管理、治安秩序等等,都属于社区治理对象中的公共行为或公共事务。
社区治理主要依托社区服务来推进实施。尽管社区治理的手段方式具有多样性、综合性,但其基本手段和方式是社区服务。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是社区治理创新的努力方向之一。
积极推进社区治理创新的突出任务
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社区治理创新,需要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要求,着力推进以下几方面工作。
加强和改进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在新型社区治理体系中,社区党组织不仅应该发挥而且必须适应新形势新情况正确发挥领导核心作用。这就需要进一步优化社区党组织设置,实现社区党组织全覆盖,推动形成区域化党建新格局。同时需要按照党的领导和居民群众当家做主与依法治理社区相统一的原则,积极探索党组织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成为社区决策和行动的有效途径。在这方面,提倡社区党组织班子成员和社区居(村)民委员会成员交叉任职,鼓励社区居民(村民)中的共产党员通过法定程序当选居(村)民代表和居(村)民小组长,以及探索在职居民党员参与单位和社区双重组织生活,探索广大党员在社区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具体措施等都具有积极意义。
强化和改进基层政府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主导功能。基层政府组织特别是街道办事处和乡镇政府在社区治理中发挥主导作用,是这些组织义不容辞的法定职责。这就需要进一步深化基层行政体制机制改革,加快转变基层政府职能,增强面向社区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增强基层政府组织的公信力和执行力,创新行政管理服务方式,指导和帮助社区群众性自治组织依法开展工作。为此,需要加快街道办事处法制建设步伐,规范街道设置,优化街道管辖规模,整合街道内设机构,增强街道对基层政府职能部门的协调监督职能,解决街道责权失衡问题,探索构建以街道为主导的属地化社区治理体系。同时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乡镇政权建设工作,增强乡镇政府的管理服务能力,赋予那些吸纳人口较多、经济实力较强的镇更多的管理权,以适应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
全面推进社区群众性自治。中国特色的“社区自治”应该称之为社区群众性自治。就现阶段的情况而言,它有三种主要表现形式:一是以居(村)民委员会为组织载体的居(村)民自治,二是以业主大会、业主代表会、业主委员会为组织载体的社区业主自治,三是以基层社会团体为组织载体的社区社团自治。这三种群众性自治不能相互替代,但可以功能互补。这就首先需要建立健全居(村)民委员会组织体系,开展多层次、多样化的社区居(村)民自治活动。其次需要培育发展和监督管理城乡社区社会组织,引导他们着力开展社区成员所需、民间组织所能、党和政府希望解决而又力所不及的服务项目,推进社区社团自治,把社区群众性自治空间从单一的地缘群体拓展到多元群体。再次需要建立健全社区业主组织,推进社区业主自治,完善社区党组织、居(村)委会、业委会和物业服务企业的协调共管机制。所谓社区成员,既包括社区居民(村民)又包括驻社区单位,他们既是社区建设的受益者,又是社区建设和社区治理的主体力量。动员组织社区成员广泛有序参与社区治理是社区建设和社区治理创新的突出任务之一。要注重用共同需求、共同利益来调动社区成员广泛参与的积极性,坚持互利互惠、成果共享原则,在共治中共享,在共享中共治。
如前所述,依托社区服务实施社区管理是新型社区治理的基本特征之一。这就需要大力发展社区服务,在服务中实施管理。为此,一是要大力发展基层政府面向社区的公共服务,着力保障民生,增加公共服务项目,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二是要大力发展群众性互助和社区志愿服务,增强社会服务功能,解决社区成员的多元化需求。三是要大力发展便民利民的社区服务产业,方便群众生活,构建社区服务体系。
(作者系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研究员)
社区治理 篇4
1、法国社会学家在1893年著作完成《社会劳动分工论》,他是谁
A. 迪尔凯姆
2、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创建了一种理论,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社会学的主流理论模式,这种理论的名称是
C. 系统功能主义
3、我国城市社会中和单位制想配合的是一种什么组织模式和管理体制
A. 城市街居组织模式
4、下面哪项不是农村社区的功能
A. 经济功能的市场化和行政化
5、一位社会学家在1887曾经著有《社区与社会》一书,来探讨古代社区群落和现代社会的分别。这位社会学家是谁
C. 滕尼斯
6、“社会控制”一词,最早是由美国社会学家罗斯于1901年在哪本书中提出的
A. 《社会控制》
7、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利用什么来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D. 教育制度
8、治理和统治的相同点在于
D. 目的是为了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
9、全球化主要是指
C. 经济全球化
10、下面哪项不是俞可平提出的善治十要素
A. 快捷性1、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条例》规定,居民委员会是
B. 城市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2、1958年之前,我国农村基层实行的管理体制是 B. 乡行政村管理体制 3、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城市街道办事处组织条例》规定,街道办事处是
C. 市辖区或者不设区的市的人民委员会的派出机关4、1998年11月,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明确界定了村民委员会的性质为
B. 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5、在“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城市基层政权及其派出的街道办事处都被什么取代 D. 人民公社
6、政府机构具有扩张的本性已被什么理论证明 B. 帕金森定律
7、强者愈强,弱者愈弱,财富越来越集中是什么理论 A. 马太效应
8、党的领导在社区工作中主要体现为 A. 组织领导
9、什么理论假设前提下,每个人都追求自我利益最大化 B.
理性人
10、市场机制的源动力是 D. 社会发展
1、社区居民委员会的管辖范围不断扩大,从过去100-700户,扩展到现在的 B. 1000-2000户
2、目前,社区志愿者组织从属于 D. 民政部系统
3、在村务公开中,财务公开要求多长时间公开一次 D.
每年
4、社区居民委员会的选举由本社区全体有选举权的居民、户代表过半数,或者多少以上的居民代表参加方为有效 C. 三分之二
5、对志愿者的正式评估多长时间进行一次 A. 一年一次
6、根据1993年14部委文件,城市社区服务应该坚持的宗旨是 A. 福利性为目的,经营性为手段
7、中国传统的社会福利服务对象主要是指 A. 民政部门负责的“三无”对象
8、英国社区照顾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B. 正常化理论
9、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的人际关系主要是靠什么维系 A.
自然的情感、血缘或亲缘关系
10、中国城市社区服务的发展方向发生转折的标志是
C. 1995年民政部颁布的全国城市社区服务示范城区标准
1、物业管理企业与业主委员会的关系是 D. 雇佣与被雇佣 2、198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的居民委员会六项工作任务中,几项设计社区治安 B. 3项
3、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C. 业主在物业企业人事管理中拥有自主权
4、社区物业管理主要是对社区内什么的管理 B.
居住物业
5、物业管理的概念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 B. 20世纪80年代从国外传入
6、下列关于社区发展的看法,除了什么外,其他也有一定的合理性 B. 方案说
7、社会工作是从英文social worker翻译过来的,最初由谁于1900年提出 C. 西蒙-伯顿
8、社会工作通过过程模式是建立在什么理论基础上的 C. 系统论
9、个案工作是工作者以什么方式帮助个人或家庭的方法 B. 个别化
10、发展性小组模式主要适用于以什么为目标的小组 A.
成长
二、多选
1、马斯洛的无需求层次说不包括哪些
A. 生理需求
B. 安全需求 C. 消费需求 D. 娱乐需求
2、单位制中与之相配套的有哪些相应的制度
A. 户籍制B. 成分制C. 档案制D. 票证制
3、社会问题的解决主要依靠
B. 社区居民的参与和组织C. 社区内在资源的开发利用D. 外部政策的扶持和援助
4、系统功能主义把社会系统分成了哪些层次
A. 有机体系统B. 人格系统C. 社会系统D. 文化系统
5、按照美国学者法林提出了三种社区类型,是哪些
A. 地理社区和空间属性的社区C. 身份和利益社区D. 个人网络社区
6、下面哪些著作是俞可平教授编撰的
A. 《治理和善治》B. 《全球化:全球治理》
7、全球化包括
A. 经济全球化B. 军事全球化C. 环境全球化D. 政治全球化
8、全球化的两大推动力是指
A. 私营领域中运输、通讯成本降低B. 公共领域内限制贸易、投资的政策障碍的减少
9、下面哪些选项属于新管理注意思潮影响下得政府改革行为 A. 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向分权、放权的管理体制转变 B. 政府职能定位于掌舵而不是划桨 C. 公共事务从官营变为民营 D.
将竞争引入公共部门
10、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B. 治理是一个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互动管理过程
C. 治理的权威来自政府的法规命令,统治的权威来自公民的认可 D. 政府统治所涉及的范围就是以领土为界的民族国家
1、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最早是从土地改革开始的,通过土地改革实现两个目的,分别是 A. 改变旧的土地关系
C. 借机将农民组织起来,建立农会组织
2、我国农村社区管理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分别是 B. 1958年以前的乡管理体制
C. 1958-1983年实行人民公社管理体制
D. 1984年后,以村民自治为基础的乡村新体制开始重建
3、目前街道办事处承担的任务大大增加,以下哪些属于街道办事处的任务 A. 发展、管理街道经济B. 进行城市管理C. 民政工作D. 人口管理
4、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目前街道办事处的工作对象还是社会闲散人员和家庭妇女
D. 街道办事处的工作对象扩充为几乎所有户口在辖区工作居住的人口 5、20世纪50年代60年代,哪些运动冲击了我国刚刚建立的街居体制 B. 文化大革命C. 大跃进D. 人民公社化运动
6、社区党建工作的必要性体现为
A. 加强社区党建工作是抓好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巩固执政党地位的需要 B. 加强社区党建工作是在社区工作中发挥正确政治思想导向作用的需要 C. 搞好社区党建是新时期落实党密切联系群众工作方法的必然选择 D. 搞好社区党建是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
7、支撑社区建设的三大主体是
A. 政府组织B. 经济组织C. 民间组织
8、我国的民间组织活跃在哪些领域 B. 行业管理D. 社区管理
9、下面哪些是市场失灵的表现
A. 市场的垄断D. 导致外部不经济行为
10、下面哪些是政府失灵的表现
A. 决策失误B.
政府机构的自我扩张C. 政府行为的低效率D. 权力的寻租和腐败
1、村民委员会的职能
A. 宣传教育群众,提高村民文化素质 B.
管理本社区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 C. 调解民间纠纷 D. 维护社会治安
2、社区居民委员会的职能
A. 宣传教育群众,提高居民文明素质 B.
实行社区自治,管理社区公共事务 C. 开展社区服务,发展社区服务
D. 围绕经济建设中心,做好环境优化工作
3、在农村实行民主监督主要包括 A. 村务公开
B. 村委会定期报告工作 C.
民主评议村干部
D. 村民委员会由村民选举产生
4、与其他服务相比,志愿服务具有以下特征
A.
志愿性B.
无偿性C. 公益性D. 组织性
5、村民委员会由哪些成员组成
A. 主任B. 副主任C. 村长D. 委员
6、西方国家的社会福利体制包括 A. 现金津贴C. 实物津贴
7、城市社区服务的内容体系包括 A.
福利性服务 B. 居民生活服务
C. 下岗职工再就业服务
D.
街道居委会和驻区单位之间的共建服务等
8、“三无对象”是指
B.
无扶养或赡养人C. 无生活来源D. 无劳动能力或单位
9、英国社区照顾和我国社区服务的差异有哪些
A.
两者的属性的差异性B.
两者的服务对象的差异性C.
两者的运行机制的差异性
10、英国社区照顾和我国社区服务的相同点有哪些 B. 两者的社会福利政策基础的发展趋势的相同 C. 两者的社区支持基础的共同性 D. 两者的服务对象的共同性
1、社区文化可以分为哪三个层次 B. 非正式C. 准正式D.
正式
2、社区文化的特征除了区域性和继承性外还包括哪些 A. 普遍性B. 共享性C.
渗透性
3、社区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除了社区文化娱乐之外,还包括
A. 社区体育B. 社区教育C. 社区科学普及D. 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倡导
4、社区卫生服务的主要内容包括
A. 社区医疗B.
社区保健C. 社区康复
5、社区治安的主观性测量指标包括 A. 居民对社区治安的满意度和满意率 B. 居民出行时,对家中财物安全的放心度 C.
居民对邻里关系的满意度
D. 居民对孩子生活学习环境的安全感
6、为了解决城市基层政府职能越位,居委会工作行政化问题,一些地方的实践包括 A. 沈阳市在基层社区探索的“一个大会、两个机构制度”
B. 武汉市社区建设中推行的通过文件协议来规范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的关系 D. 青岛等地试行的撤销街道办事处,在街道层面实行社区自治管理的体制
7、当前城市社区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A. 社区治理中基层政府职能扩张,居委会行政化倾向严重 B.
社区治理中专职社区工作者扮演双重身份,角色冲突严重 C. 社区治理中工作方法单调落后
8、受助者可以是
A. 个人B. 家庭C. 小组D. 社区
9、社会环境主要包括
A. 社会小生境B. 社会文化环境C. 人际关系环境D. 社会生态环境
10、小组有不同的类型,我们可以将小组分为
A.
教育小组B. 成长小组C. 治疗小组D.
服务或自愿小组
三、判断
1、社区问题不是社会问题在社区层面的表现
错误
2、滕尼斯把现代社会定义为依靠血缘和亲缘关系的靠情感和习俗来维持人际纽带关系的长期稳定的地域生活共同体
正确
3、社区不是一个新生的事物,而是一个古老的社会生活单位
正确
4、就社区发展专业而言,我们一方面承认城市化过程带来的对农村的破坏和掠夺,另一方面主张帮助社区居民选择合适的技术和项目,促进社区的发展
正确
5、社会学上一般认为,在乡土社会,社会团结和控制的纽带主要不是靠法制,而是靠文化道德规范和社会群体间的纽带,就是所谓的情理社会关系
正确
6、中国学者俞可平提出了善治的四个要素
错误
7、治理不意味着一种正式的制度,而是持续的互动
正确
8、治理既涉及公共部门,也包括私人部门
正确
9、在当代,作为善治要素的公正特别要求有效地消除和降低富人和穷人、富国和穷国之间的两极分化,维护妇女儿童、少数群体、穷人等弱势人群的基本权利
正确
10、治理不是一整套规则条理,也不是一种活动,而是一个过程
正确
1、目前街道办事处的工作对象已经涵盖了几乎所有户口在辖区以及在辖区工作居住的人口正确
2、新中国建立后,鉴于当时的各种历史条件,我国将城市基层政权设立在市辖区一级
正确
3、一般来说,本国的社区治理的策略和本国的社会文化基础、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等基本背景没有关系
错误
4、目前,居民委员会的职能和工作范围几乎拓展到了辖区内的各项工作
正确
5、社区治理的策略选择,是指调动社区内外的资源和力量,有所取舍、有所侧重地管理社区事务的制度、方针和方法
正确
6、第三部门的发展不受国家经济社会体制影响
错误
7、社区党组织是社区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
正确
8、第三部门是指第三世界国家内部的非营利组织
正确
9、当政府成为社会最高权力机构,权力本身就会产生腐蚀力量,尤其不受任何力量制约的专制全权政府
错误
10、市场竞争会导致贫富悬殊差别和两极分化,进而影响社会的公平和安定
正确
1、自我管理是指社区居民自己组织起来,相互监督,互相管理
正确
2、居民委员会的主任可以由居民委员会成员兼任,也可以另行聘任
正确
3、我国的志愿服务是改革开放的产物
正确
4、村民委员会应当服从人民政府的安排,服从人民政府的领导,充当好人民政府的办事机构
正确
5、自我教育就是通过开展社区居民自治活动,使居民受到各种教育,每位居民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
错误6、1993年民政部会同国务院13个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社区服务业的意见》标志着社区服务作为一种特设的产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正确
7、中国的社区服务从一开始的社会福利对象扩大到一般的社区居民,最后又包括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缺乏稳定性
正确
8、最近几年,国家增加了对农村地区的特困户的定期补助政策,或者在富裕地区把农民纳入了最低生活保障体系
正确
9、社会福利社会化就是要把社区服务推向社会,纯粹的市场化经营,政府应该只作为守夜人出现
错误
10、社区服务业的基本任务是充分发挥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积极性,依靠社会各个方面的力量兴办社区服务业
正确
1、退休卫生技术人员应聘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原单位应当保持其退休待遇不变
正确
2、目前,我国城市的社会保障制度已经形成了市、区、街道、居委会四级服务体系
正确
3、正式的社区文化,一般指以政府供给为主的社区文化服务项目
正确
4、犯罪率只是社区治安众多测量指标中的一个指标,它的下降并不能说明社区治安其他方面状况的改善
正确
5、社区治安是社会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独立于整个社会的治安状况
错误
6、小组工作是社会工作专业传统的三种基本方法之一
正确
7、社会工作者是经过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或训练的从事社会工作专业研究、教学和实际工作的人员
正确
8、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
正确
9、社会工作者是一批对社会弱势群体有爱心、有热情的自愿工作人员
正确
10、小组工作是社会工作专业最早产生的一种工作方法
厦门社区“微治理” 篇5
从小微事务入手,有利于居民构建一定的参与能力和产生协商共识的能力,这是“微治理”的精髓所在。
在改革全面深化时期,如何更好地让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与微观社区治理能力提升相协调,是城市管理者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对此,厦门市从2014年开始了“美丽厦门共同缔造”的战略行动计划,厦门各区也开始了新一轮的社区治理创新实践。厦门市海沧区积极展开的社区微治理实践,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地方社区自治范本。
何谓社区“微治理”
厦门市海沧区在“美丽厦门共同缔造”精神的指引下,探索出一条以“微治理”实践社区自治的有效路径,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这一探索的核心是:以小事为抓手,以生活为平台,以居民为主体,以参与为核心,将自治内容嵌入居民日常生活,让社区自治、民主参与内化为居民的一种生活习惯。
在居民参与层面上,以“微行动”为抓手,从居民身边的小型事务和微观环境开始,激发人们的参与热情。如带动居民进行房前屋后的美化、公共空间的维护,开展“家园美化行动”。在海沧区东孚镇西山社区,村中间曾有个猪舍,颇为影响环境和景观,许多村民反映想将其拆除。后来村里乡贤理事会、道德评议会和村民议事会找来养猪户陈益兴,就地开会议事,经过协商和讨论,陈益兴决心把猪卖掉,拆掉猪舍,村民们一起改建为池塘,支持“美丽西山”建设。此外海沧各社区也推动“绿地认养”、“阳台绿化”、“公共空间认管”等小型的家园美化项目,采取上下互动形式,让居民、企业、社会组织共同参与到社区惠民项目。
在社区建设层面上,以“微组织”为架构,培育成立多元性、多单位组成的小群体,促进个体融合社区,真正落实共同缔造的“共同”内涵。海沧兴旺社区成立了居民同驻共建理事会和社企同驻共建理事会,密切了居民之间关系,促使企业和各种社会组织参与到社区治理。这种充分调动社会多元主体参与积极性的“微机制”,补充了政府治理的不足,推动社会治理走向精细化。名仕阁无物管小区的“自助家园”建设充分体现了同驻共建、多元共管的社会成效。“自主家园”创新“三元治理”机制,分别由小区业委会负责自治管理、社区公益组织实施公益服务、社区居委会提供“以奖代补”。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小区每月的物业费收取率达到了96%以上,居民无偿出资2万多元改善硬件设施,社区公益组织在小区内提供志愿服务18场次、620人次,办好事160余件次。
在政府治理层面上,以“微平台”为目标,真正营造“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的地方治理氛围。如兴旺社区在组建的“四民家园”的民智议事厅的基础上,建立社区同驻共建理事会和社企同驻共建理事会,对居民委员会起到补位作用,在自治组织内部形成了“居委会-居民-企业”的联动平台。在此基础上,加上一些俱乐部和公益组织,进而建立“理事会+业委会+俱乐部+义工队”多元共管的自治模式。
此外,在社区资源配置上,海沧的实践也充分体现了平台建设的特质。为了从政策层面调动群众共同参与的积极性,区政府出台了“以奖代补”政策,该政策改变原来近似大锅饭式的社区项目拨款制度,而通过对居民自发建设和服务的经费奖励形式,真正落实共同缔造的“共同”内涵。
首批启动了20个“以奖代补”项目,改变了以往由政府大包大揽的建设方式,有效激发群众的主体意识,扭转“政府唱戏、群众看戏”的困局。如在兴旺社区的“知心亭”,居民们积极响应“共同缔造”的号召,谋划提出了修建方案。在修建过程中,社区采取“以奖代补”的方法,将水泥、砖头等材料费补贴给参与修建的居民,有效激发了群众参与的热情。这些实践都体现了通过适当的组织或制度建设,搭建共同参与的“微平台”,从而真正推动了社区发展。
“微治理”的可持续性
任何社区治理实践要想走向经验化和可复制的模式,可持续性是其必须面对的最为重要问题。由于微治理方案在当代中国的地方社会建设中的实践时间并不长,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面对以往各类地方社区治理样本中的相似问题。
首先,政府在微治理中的角色定位决定了社区自治的纵深发展程度。我们必须要明确的是,社区建设和发展、社区服务并不等同于社区自治。加强社区建设和提供社区服务,从某种意义上说,属于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基本职能。在对一些基层工作者的访问中发现,他们有些人认为社区中公共服务的提供就是社区自治的内容,如果居民参与热情不高,就归结为民众素质问题。这实际上存在着政府和居民自治组织的错误定位问题。
社区作为整体城市的一部分,一个具有相对边界的公共空间,其中对居民不同群体的公共服务职能实际并不依赖于社区而存在。而社区自治则是对地域范围内的居民事务进行民主协商和决策的过程。这也就是说决策中的“自治”和执行中的“自治”并不在一个层面。治理重心下移,并不意味着政府必须把应有其行使的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职权转移,也不意味着政府提供的社区服务就应该减少了。因此,如何通过专业化机构的设立,实现议行分设是未来社区发展中最需要面对的核心问题。
其次,居民的参与,尤其是吸引更多青年群体参与社区治理,是未来微治理可持续性发展的保障。居民能否广泛参与是社区建设发展的基础和动力。事实上,社区微治理的基本路径是为社区居民提供公共交流的空间和参与社区管理的机会。然而,由于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和社区建制,行政划分的社区规模呈逐年增长的态势,这也使得行政社区的规模和居民日常生活半径存在着越来越大的差异。因此,从小微事务入手,有利于居民构建一定的参与能力和产生协商共识的能力。这也是微治理的精髓所在。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各类微治理项目中,青年群体的参与度并不高。当然,这也是在现代跨地方流动的职业结构变动以及新媒介革命的背景下,全球社区治理都必须面对的难题。如何能够破解这一难题,需要在社区治理的深入发展中,发挥更多的智慧。
第三,在社区建设中,在注重微治理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大治理的必要性。一般而言,社区事务既包括了行政社区的内部事务,也有许多从城市整体角度考虑的公共事务。这就意味着社区治理结构既要有“分”,但也要有“合”的成分。在“合”的部分,组织的统筹能力尤为重要。例如在许多城市社区出现的停车难、绿地不足、物业纠纷乃至宠物饲养纠纷等等问题,看似都是社区的小微事务,但背后往往牵扯了不同的单位和个人,有的还是历史遗留问题,而在法律上也缺乏明确的规定。这就决定了社区事务本身需要通过协商以达成共识,从而加以解决。微治理实践,通过协商型的微平台建设,在这方面做了许多努力。不过从最终保障的角度上看,通过各级立法加强制度建设,才是真正能够解决以上问题的路径。这也是当前我国全面加强法治建设的内在要求。
社区治理的未来
厦门市“美丽厦门共同缔造”的战略行动和海沧区社区微治理实践,都是在改革深化时期,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对建立更美好社会和更温馨家园所作的积极有益的探索,在实践上拓宽了制度创新的路径,具有广阔的前景。
未来微治理的进一步深化,将会在三个方面继续拓展。
首先,从微治理行动形成微共识,最后达成因地制宜的社区制度,是社区实践的重要目标。虽然微治理在实践中体现出了许多实用性特征,但不少问题解决模式也存在暂时性的特点。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生活共同体的形成,离不开凝聚最大共识的公约和制度。
微治理的重要特点就是将社区不仅仅看做一个居住和行政的空间,而视其为许许多多居民微型共同体所组成的地域社区,进而通过微行动,将这些过去隔离的共同体联结和组织起来,最后形成更高层面的共同体。然而一旦规模变大,所涉事务的公共性往往呈现几何级数增长,“二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的搭便车问题也就出现。因此,要把治理往更高的层面推进,真正实现行政社区和居民共同体的统一,最终还是需要制度来加以保障。
其次,政府的角色定位决定了微治理实践的成败得失。海沧区微治理的可贵经验在于对于居民的小型事务,通过微行动、微组织、微平台等建设,把握政府角色的“放”和“收”。事实上,政府在社区治理中的主要任务一方面是进行宏观制度制定和政策调控,对地区发展的政策规划和规范社会组织的法律法规;另一方面,政府也没有放弃自身责任,而是在社区事务中提供某种弹性服务来帮助社区发展和自治目标的实现。
因此,对社区公共事务的治理并非要政府全方位干预,但政府需要对社区公共事务进行规划、指导、协调、监督和提供经费支持。政府通过一定的手段合理配置资源,组织引导社区自治组织、第三部门组织等来关注社区公共事务的治理,以满足社区居民对社区经济、社区卫生、社区服务、社区医疗和社区治安等多方面的要求。
最后,我们必须要认识到,社区内生的居民关系网络是微治理未来发展的根本动力。随着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传统治理结构已然被打破。但是从传统实践中,我们依然可以得到许多启示。这意味着社区自治的发展,是不是完全让居民对社区事务进行自议自决就可以简单实现呢?实际上,在目前都市里陌生人社会结构、高度人口流动和匿名化的背景下,社区自治要面对的困难不仅仅是行政色彩浓厚那么简单。要推动社区自治的发展,我们要努力去建设社区居民关系网络,并通过这些邻里网络所提供的各种活动,为居民之间相互了解和熟悉提供了催化剂和纽带,从而使得人们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管理和服务有了基础。在这一基础上,城市社区自治也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和保障。
社区七大治理方案 篇6
一、创新项目和责任分工
社会治理现代化创新项目为市级和镇级创新项目,由综治办负责统筹推进,组织实施,抓好项目落地。还未完成的市级创新项目应继续抓好建设工作,确保实施到位。
(一)推动多元化解,消除矛盾纠纷
永和镇“老叔公”人民调解团。以镇聘专职调解员为主,充分发挥“老叔公”在调解工作中的优势,成立“老叔公”人民调解工作室。工作室设在镇调解委和司法所,负责来访来电申请调解矛盾纠纷调解工作,进一步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实现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新格局.
责任单位:司法所
(二)强化治安防控,升级综治中心
永和镇综合情报指挥中心。投入专项经费,在永和派出所整合指挥调度室、视频监控室、情报研判室,建立综合情报指挥中心,优化内部运作机制,以实战实效为导向,加强对警情和信息资源的分析研判,更好地实现小案快侦、快破,实现“发案少、秩序好”。
责任单位:派出所
二、实施步骤
社会治理现代化创新工作项目要按照全市性示范项目的标准和要求,通过积极探索实践,形成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分完善细化、组织实施、总结提升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完善细化阶段(5月-6月)。各相关单位要进一步完善创新工作项目思路办法,认真细化项目落实方案,研究提出具体目标、工作措施,组建工作专班,明确责任人员,确保创新工作项目落实到位。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阶段(7月-11月)。各相关单位要切实承担起组织实施和协调推动的责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强统筹研究,创新方法手段,及时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务求创新工作项目取得实际效果。
第三阶段:总结提升阶段(12月底前)。边推进边总结边提高,系统梳理提炼项目创新中探索出来的好经验、好做法,完善总结,巩固提升,推动工作常态长效运作、
三、有关要求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相关责任单位要高度重视社会治理法治化创新工作,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指定专人负责,制定相应工作方案,抓好组织实施。
二是强化宣传发动。各单位在项目推进过程中要注重宣传推广,积板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参与综治平安建设。按照阶段目标,及时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问题,及时总结新进展、新做法,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同时加大和上级新闻媒体联系,扩宽宣传渠道,充分利用“两微一端”等新媒体的优势,多形式、多角度营造浓厚宣传氛围,提升我镇社会治理法治化创新水平。
社区治理专业化 篇7
关键词:社区业主维权,社区善治,业主自治
1 问题提出
所谓 “社区善治”, 即城市商品房住宅社区以全体业主为治理主体、以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为法理依据、以法治- 民主为机制、以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为组织架构、以业主自主治理为中心、各相关利益方友好协作的良好的小区治理取向、治理机制和治理态势。近年来, 社区治理出现业主与物业服务企业、开发商以及业主与业主之间这三种主要矛盾, 业主维权运动不断高涨, 业主被冠于 “麻烦制造者”, 他们围绕住宅区内各类物业形式及社区自治权发生了诸多纠纷甚至冲突, 甚至与居民委员会、街道办事处在有关社区管理问题上也存在诸多纷争和矛盾, 城市社区业主维权日渐成为一种不可小觑的社会现象。
2 社区业主维权原因及困境分析
从侵权的角度来看, 一方面是指开发商与业主的矛盾, 房屋质量问题是首要矛盾, 多地也出现了 “楼歪歪” “楼薄薄” “楼脆脆”等都是最好的例证, 其次涉及的有房屋与绿地面积缩水、配套设施缺位、开发商随意变更规划等。再者对于房产证问题, 开发商迟迟未给业主办理房产证, 因此不少业主也和开发商产生不少纠纷。第二方面是与物业服务企业的矛盾纠纷, 主要就是物业管理体制落后及物业服务水平低下。业主本来要请个 “管家的”物业服务企业, 没想到他竟成为了 “当家的”, 由此导致了很多利益纠葛。
从业主维权角度进行分析, 主要涉及以下两点: 首先, 居民委员会的固有缺陷。居民委员会由于受传统社区管理体制的束缚及行政权力的扩张, 还没有达到可以脱离政府支持而独立存在的自治程度, 长期以来它实际上扮演了基层政府的 “腿”和 “代理人”的角色, 在发挥社区自治组织功能方面存在固有的缺陷。其次, 社区业主维权是业主权利意识与民主观念逐步觉醒并转化为现实行动的过程。商品房社区在根本上是由拥有私有房产权的业主自由聚居而成, 由于其利益的一致性和同构性以及住宅社区固有的集聚特点, 业主一般对社区公共问题持有相同或相似的看法和观点, 并开始具备一定的理性集体行动能力, 商品房小区 “利益共同体”转变为 “小区共同体”, 这将在根本上对传统的、高度行政化的社区管理模式起到解构和弱化作用, 被称为 “楼道里的民主”的业主自治逐步被提上日程。
3 社区善治的路径选择
要想真正的实现社区善治, 就必须解析影响善治的各相关利益方的利益诉求以及他们彼此之间的利益关联, 小区存在着复杂的多方利益博弈关系, 其中涉及政府部门- 居委会、业主- 业主委员会和房地产开发商- 物业公司之间的利益博弈最为错综复杂, 其中业主委员会是商品房小区中最有可能对社区居委会也即 “公权利”构成挑战的力量, 加之其与业主、物业公司、开发商之间关系敏感和利益纠葛, 业主委员会成为影响小区秩序的最重要因素。
根据以上论述, 可通过以下几方面来完善社区治理。
首先, 构建商讨式博弈平台, 通过相关利益方的交流沟通, 理性协调社区中各方利益主体之间的复杂关系。要求包括居委会、街道办在内的基层地方政府应积极满足业主合法的新需求, 营造各个相关方美美与共的局面, 以服务理念而非控制为导向规范房地产市场, 制定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规则, 加强招投标的制度建设和管理的科学性, 严格房地产业和物业管理领域的行业监管, 营造有序的市场交易和竞争环境, 明晰房地产开发商、物业公司与业主之间的完全契约关系, 从源头上减少房产和物业纠纷的发生, 并以此为契机积极培育公务人员的服务意识, 积极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其次, 公权力适时的调整。目前, 社区管理依然是以公权力即居委会为中心的社区治理体制, 应在完善业主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自治制度的基础上, 加强多元利益主体共同参与的社区多元治理。有必要从法律上明确业主委员会的诉讼主体资格, 这也为业主维权提供法律支撑。最后, 构建 “一体多元”的社区治理体系, “一体多元”是指以小区全体业主为主体, 全面建构业主、业主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物业公司、街道办事处、房产行政部门、民政部门及基层党组织等相关利益方的多元化的友好协作型的网络型治理体系, 我们在这也称其为 “社区善治”。
4 结论
善治要求有关的管理机构和管理者最大限度地协调各公民之间以及公民与政府之间的利益矛盾, 以便使公共管理活动取得公民最大限度的同意和认可。社区作为 “新公共空间”, 在社区也应秉承公共事务自主治理的思想。因此, 社区善治要积极协调业主与居委会、开发商、物业服务企业、基层政府部门等各相关利益方的利益矛盾, 代表公权力的居委会让位于代表社会权利的业委会, 建立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新颖合作关系, 最终达到业主自治, 让业主充分彰显 “公共政治人”的品性, 实现社区善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鹏.从“产权”走向“公民权”——当前中国城市业主维权研究[J], 载开放时代, 2009.
[2]夏建中.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结构研究[J], [北京]中国人大出版社, 2012.
[3]杨玉圣.论小区善治与社会建设创新[J], 载《社会科学论坛》, 2014.
[4]杨玉圣.论小区善治面临的主要矛盾——兼论小区公共事务治理之道[J], 2013.
社区治理现状浅析 篇8
一、社区居委会的现状及问题
(一)居委会行政化倾向与居民自治需求的矛盾
根据我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城市居委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基层政府及其派出机关与其之间是指导与协助的关系,而非领导与服从的上下级从属关系。然而,在基层治理实践中,城市居委会普遍出现了行政化倾向,成为基层政府的延伸。
随着社会转型,政府大量社会职能下沉,居委会承接了大量政府交办的任务和行政性事务。调查发现,居委会工作中大部分工作都是政府下达的任务,服务内容包括民政、计生、居民养老、维护稳定、调解群众矛盾、居民医保、普法、双拥、低保救助、社区文体、社区教育、残疾人管理、司法援助、社会治安等百余项,除此之外还要应对需要上报的各种台帐、报表、检查、评比、各部门各类调查统计,以及各政府职能单位下派其他任务,导致多数居委会存在挂牌多,事务多的问题。
在人事方面,仍有少部分居委会拥有公务员编制和事业编制,虽然比例不高,但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基层行政力量向居民自治组织的延伸。可见仍有部分居委会延续行政管理的体制,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居委会对街道办事处等政府机关的依赖,也未能解决街道办对居委会的经费和人员等的控制问题。
(二)社区管理服务经费投入与现实需求的矛盾
大部分居委会工作人员的工资、日常工作和活动经费的主要来源都是财政拨款,仅有少数的居委会依靠其他经济来源。社区居委会自身缺乏经营社区的能力,意味着没有建立一个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机制,建设资金投入与需求缺口大的问题进一步凸显。
目前居委会工作人员的工资收入低的问题确实得到改善,但与当前城镇的物价水平、社区居委会承担的繁重工作任务相比,工资收入依然不具有竞争力。这导致社区居委会很难建立起一支较稳定的、较高素质的人员队伍,难以吸引公共管理、社会工作、医疗护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以提升基层社区服务管理水平。如何保证居委会工作人员合理的工资收入,仍是未来需要解决的问题。
另外,各地都在提倡要建立信息化居委会,信息化建设不仅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后期也需要专业的人才来使其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这些也都需要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和保障机制。
(三)多元治理滞后与日益增长的居民需求之间的矛盾
目前城镇居民最迫切的民生需求是养老保障、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医疗保障和就业支持。另外,社区当前部分居民家庭生活困难,因病致贫、因残致贫的问题也较为突出。由于其工作精力有限,帮扶途径有限等原因,导致这些困难的居民也无法从居委会层面获得更多的帮助。因此从治理主体上讲,单靠基层居民自治组织或政府,都无法有效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必须建立起包括居委会及居民、政府、社会组织、企业、驻区单位、义工等在内的多元治理体系。
绝大多数社区拥有居民服务类、兴趣类或互助类社会组织,在这些组织的带动下,居民的业余生活也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但是,社区拥有的社会组织的数量比较有限,经常与外来社会组织开展活动的比例并不高,可见社会组织要想融入社区、成为参与社区治理的重要力量,还需不断提升社会组织的自身能力。
多数居委会的驻区单位、企业或多或少会协助居委会开展活动,但是从协助居委会开展活动的频次可以看出,驻区单位、企业还可以利用自身优势和手中的资源,更多样、更全面的参与社区治理。
二、居委会治理困境的原因分析
(一)社区居委会的职能定位不清
首先,立法缺失。《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中仅对社区居委会与政府以及其他组织的关系进行了原则性的规定,可操作性不强。另外对于日益增加的流动人口,也没有明确服务管理方式,缺少适合全国范围内的综合立法和操作性强的社区服务法律。其次,政府部门对居委会的性质、职能、作用认识模糊。在实际工作中将居委会作为政府的派出机构,没有将居委会作为居民自治组织来看待,漠视居委会应有的法律地位。再次,政府干预过多。部分政府未能转变其对居委会直线管理的方式,对居委会、居民自治、社会组织的参与治理等存在疑虑,控制居委会的人财物,并将居委会视为“下级”机构,导致居委会本身的基层群众自治的性质难以表现,行政色彩过于浓重。
(二)经济来源有限,基础薄弱
居委会尚未建立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又不能向居民摊派办公费用,导致社区居委会工作经费存在较大缺口,仅仅依靠当地政府下拨办公经费、各种活动创建经费、评比奖金勉强维持运转。未建立正规的收入增加的机制,影响居委会的人才培养。自身筹资渠道少,资金来源不足;少有可供经营的资产,在缺乏其他经济来源的情况下,难以向政府部门争取相应的权利,也只能按照给予经费的政府部门的要求安排完成日常工作以及政府下派的任务。
(三)居民参与程度不高
居民更倾向于认为居委会是一级政府,对其缺乏认同感,参与社区自治的意愿不强烈。另外居民与社区的利益关联程度在日常生活中难以体现,没有意识到参与社区自治的重要性,同时缺乏居民参与自治的平台和程序规范,难以参与社区运作的相关事务。
(四)社会组织发展不足
目前,社区类社会组织数量少,专业人员不足,活动能力弱,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有些社会组织过分依赖政府,独立性差;有些社会组织长期不开展工作和提供服务;有些社会组织纯粹是兴趣团体,对社区治理并不关心,也不会为组织成员争取权益。
三、政策建议
在我国目前的国情下,不存在一种万能的治理模式可以适应所有类型的社区管理,要依托已有的机构和资源,针对其不足和需求,改进社区治理体制。
(一)引入综合治理的理念,理顺政府和居委会的权利关系
首先,要从立法的层面确定社区自治组织的权力和责任,对其进行更细致的划分,并且要界定社区管理事务中哪些事务要由政府承接协调管理,哪些事情完全可依靠自治组织解决,明确政府管理和社区自治的权责。其次,街道等政府部门,应当摆正自身的角色,认清社区居委会独立的合法地位,改直接干预变成间接引导,正确看待政府与社区的合作关系。再次,推进政事分离,将基层能完成的工作交给居委会,将专业性更强的工作推向市场,交给社会组织或企业,政府只负责对基层组织进行宏观指导。
(二)制定高效的保障和激励机制
首先,建立良性的、合理的激励政策。为了促进社区管理的良性运行,注重在社区建设中完善社区激励机制。建设包括组织和个人的奖励机制。制定良性、合理的年度收入增长机制,其次,给工作人员提供学习进修的机会,提高居委会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以及专业水平。
再次,开辟晋升通道,为工作人员的职业发展铺路。如,参加基层或者社区服务工作,满足一定的条件可以在考公务员的时候给予相应政策上的加分等。
(三)完善社区管理,引导社会组织参与治理
相对政府和企业而言,社会组织的参与能为社区提供更为人性化的服务,更能满足居民的真实需求。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也能弥补政府服务的局限性,承担起很多居委会无暇顾及,且社会组织能顺利完成的事务,如,公益信息的宣传,特殊人群照顾,就业服务,各种援助等多样化的服务。但是由于我国社会组织目前在处于发展阶段,因此政府在此过程中要创造条件,引导社会力量关注慈善事业,使各方力量汇入社会组织,成为社会管理的有生力量。
首先,要制定符合社区发展的政策法规,加大力度培育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以积极的财政和税收政策,免除社会组织在资金方面的困扰,让其能更好的投入到社区的基本福利活动中,鼓励公益性组织进入社区工作的积极性。例如广州市的社会组织本身是非盈利性的机构,但是它们仍然要按民非企业的税收方式缴税,在本身没有盈利收入的情况下,还要负担高额的税费,让他们难以承担。因此政策要考虑到社会组织的非盈利性,在财政、税收以及社工保障等方面都要制定能让社会组织生存下去的政策。
其次,政府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将更多公共服务交给市场和社会组织承担,在社会组织提供更专业的公共服务的同时,也给予它们更多的机会参与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鼓励社会组织多方参与公共服务,培育其公共服务的能力。
(四)建立多种渠道,促进居民自治的发展
1、丰富参与途径,激发居民参与的意愿
首先,居委会、业委会等组织要积极开展各项业余活动,加深居民之间的了解和互信。当居民彼此间的熟悉度提高,通过活动拉近彼此的感情,会直接影响居民对于社区的归属感,使得居民更容易参与社区治理。其次,定期组织居民大会、意见征集会等活动。居委会、业委会应该积极开展这类正规的活动,尤其是关乎居民自身利益的意见征集会等,这类活动能增强居民对社区的主人翁意识,居民参加这类活动能从中体会到社区在这些活动中受到关注。再次,对居民提出的意见,也要及时反馈。能采纳的意见要尽快形成解决方案,不能采纳的意见也告知原因,提高居民参与的积极性,当居民发现他们提出的问题得到改善,这些都能促进居民进一步参与社区治理。
2、宣传社区自治的成功经验,培养居民自治的能力
成功的社区自治经验有助于增加社区居民自治的积极性,并且可以引导居民自治,让居民看到自治后的希望和良好的前景,提升居民的自治决心和信心。以广东省为例,发现了很多成功的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案例,不仅包括新成立的小区,还有老旧小区,这些社区都从居民自治中获益,使社区得到一个良性发展,并且这些案例也有助于提高居民自治水平,促进其他社区的居民参与社区治理。因此,在培育居民自身治理能力的过程中,要注重宣传成功的案例,要有能够指引居民走向自治的成功经验。
(五)建立合作互动平台
第一,政府作为社区建设的指导者,在宏观政策和法律法规方面,指导社区建设。第二,居委会利用自身拥有的群众基础,搭建更多利于居民参与的互助平台,加强居民的交流。第三,鼓励社会组织进入社区,以自身的专业优势为社区提供服务。第四,允许市场上的其他组织,在部分盈利性事务上参与社区建设,以自身的资金和物质优势,带动社区,为居民提供服务。第五,指导居民以业委会等自治组织方式,参与社区治理,发挥居民的主人翁能动性,借住平台中的各方力量,共同完善社区管理和社区服务。
【社区治理专业化】推荐阅读:
社区治理现状05-14
城市社区治理09-07
社区工作治理10-17
安全社区治理创新05-24
社区治理情况汇报09-03
社区治理模拟试题05-11
城乡社区治理自查报告08-19
《社区治理》期末复习大纲08-21
社区治理的重要意义09-15
社区治理措施和方法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