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下古诗文

2024-10-22

八年下古诗文(共2篇)

八年下古诗文 篇1

饮酒

1.和“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意境相近的句子是

2.抒发诗人在宁静安适的环境里的特殊感受的句子是

3.富含哲理的句子是

哲理:

4.道出自己远离世俗的心境和生活的真谛,进一步突出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境界的句子是

5.诗中最能概括陶渊明的艺术追求和人生观的千古名句是

6.意境“肃穆淡远”,被世人传诵的句子是

7.是妙手偶得的佳句,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境界的句子是

欣赏:

8.写眼前之景,脱口而出,不事雕琢,自有神韵的句子是

9.隐含诗人舍弃官场而归返田园的惬意情怀的句子是

10.表现诗人投身大自然后无限喜悦之情的句子是

11.全文的点睛之笔,反映诗人物我两谐的句子是

12.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意思相似的句子是

13.诗中点名主旨的句子是

14.诗中采用一问一答的方式,突出作者远离世俗,悠然自得的句子是

归园田居(其三)

1、诗中表明诗人身为文人而不会种田,又缺乏经验的诗句是:

2、诗中能够表现诗人辛勤劳作的诗句是:

3、诗中表现诗人回归大自然,美好愿望后的愉悦心情的诗句是:

4、诗中描写种豆地点和长势的句子是:

5、诗中表现诗人早出晚归,愉快劳作的诗句是:

6、诗中表现作者的劳动态度认真而勤恳的诗句是:

7、诗中表现诗人对田园生活热爱的诗句是:

8、诗中表明作者因不愿在污浊的世界中失去自我而与黑暗的官场生活决裂的句子是:

9、本诗作者是我国东晋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陶渊明,请写出你所喜爱的陶渊明的诗句,并谈一谈你的理解。(本诗除外)诗句: 理解:

10、写诗人亲自参加农耕生活并体现劳动热情的句子是:

使至塞上

1.诗中形容漫漫征程,孤寂艰苦的句子是

2.描写大漠独特的风光之美的句子是

3.写诗人轻车简从,前往边关慰问将士的句子是

4.描绘出意境雄浑,浩瀚壮美的西北高原黄昏落日景象的句子

5.诗人以生花的妙笔对塞上富有特征性的事物做了极为雄阔的描绘,被称为全诗的精神所在的句子是

6.本诗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诗人细微难言的内心情感的句子是

7.诗中运用比喻修辞抒发作者激愤,抑郁之情的句子是

8.诗中被清人王国维称为“千古奇观”的句子是

9.被曹雪芹写入《红楼梦》中,借香菱之口加以赞赏的句子是

10.古诗词中,有许多描写塞外壮美景观的句子,请写出其中连续的两句,并注明作者和出处

11.采用叙事方式,交代出使目的和地点的句子是

12.王维其他体现“诗中有画”特点的句子是

13.委婉表现边关战事吃紧的句子是

14.任意写出两句描写塞外生活的诗句,标明作者和出处:

15.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两句诗。

登高

1.始终写俯仰所见所闻,用凝练的语言描绘了三峡特有的风光,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气氛,也映照出诗人心中凄凉的诗句

2.诗人通过观景,在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的句子

3.诗人透过沉郁悲凉的诗句,显示出神入化的笔力,确有“建瓴走坂”“百川东注”的磅礴气势的句子

4.诗人目睹苍凉恢宏的秋景,不由想到自己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生出无限悲愁之绪的句子

5.诗人从空间和时间两方面写尽了自己心中的艰难悲苦的诗句

6.写出诗人备尝艰难潦倒之苦,国难家愁,使自己白发增多,再加上因病断酒,悲愁就更难排遣的句子是

7.最能体现对个人命运的伤感,忧国忧时的情感,壮志难酬的苦闷情感的句子

8.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极为相同的句子是

9.为全诗奠定了沉郁悲凉的感情基调的句子是:

无题

1.表现男女主人公难舍难分的依依不舍之情,用景物来烘托悲凉气氛的句子是

2.诗中上句语意缠绵,下句语意沉痛的句子是

3.诗中比喻美好年华将逝,而无比凄凉的句子是

4.诗中运用比喻手法,把男女主人公的深厚情感和忠贞不渝的爱情表现得格外真切的句子是

5.诗中原为表达思念之情,先用来表现对具有奉献精神的人的赞颂之句是:

6.诗中巧用两个细节描写,生动再现两地相思之苦的句子是:

7.诗中写男主人公对女主人公的寄语,也是男主人公自慰之词的诗句是:

8.诗中借助神话传说,表达既有劝慰之意,又寄希望于未来的诗句是:

9.诗中写作者抱有无限希望,又深知只是一种愿望和祈祷的诗句是:

10。诗中与李煜《浪淘沙》中“别时容易见时难”具有相似情感的诗句是:

11.用景物描写渲染“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的凄凉气氛的句子是:

12.是千古名句,表达爱情的坚贞,寄托至死不渝的深情的句子是:

13.诗中用设想的语气设想对方为情所困i,字字充满关切的句子是:

14.采用用典的手法,表明男主人公对女主人公的寄语的句子是

登飞来峰

1.诗中紧扣诗题,点明地点和时间的诗句是:

2.诗中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幅优美壮丽的画面的两句诗是:

3.诗中描写飞来峰概貌,并通过传说写飞来峰之高的诗句是:

4。诗中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相结合,用来表现塔高的诗句是:

5。诗中体现诗人远大的政治抱负的诗句是:

6.表现作者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的诗句是:

7.诗人表明作者的变法虽然遇到了挫折,遇到别人的反对而初衷不改,决心矢志不渝的诗句是:

8.诗中以议论的形式揭示了“站得高,望得远”的哲理,也寄寓了诗人锐意革新的志向的诗句是:

9.《登飞来峰》诗中与苏轼《题西林壁》中“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具有相同意境的诗句是:

10.王之涣诗云“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安石《登飞来峰》

中揭示同样哲理的诗句是:

11。虞世南《咏蝉》诗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之句,《登飞来峰》中也有能表现“登高望远”之意的诗句是:

12.将诗人开阔的视野,豪迈的激情溢于字里行间的句子是:

13.用虚实结合的写法写景突出千寻塔之高的句子是:

题破山寺后禅院

1.诗中点明地点,呼应主题且通俗易懂,形象突出的诗句是:

2.诗中采用移步换景的手法写出禅房幽深淡雅的特点的诗句是:

3.诗中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使人由景而悟道的诗句是:

4.诗中充满哲理的诗句是:

5.诗中能够表现作者有摆脱尘世烦恼,向往无忧无虑的自由生活思想的诗句是:

6.诗中暗示作者有隐居遁世心理的诗句是:

7。诗中暗示作者有隐居遁世心理的诗句是;8.诗中以静写动,给人以余音绕梁之感的诗句是:

9.诗中以声衬静,营造一个万籁俱寂的境界的诗句是:

10.诗中人把自己强烈的主观感受寄寓在景物中,使人杂念顿消,心纯若空的诗句是:

11.渲染古寺特有的幽邃氛围的句子是:

题李凝幽居

1.诗人用概括的手法,描写了幽居环境幽僻的诗句是:

2.诗人通过抓住一瞬间即逝的现象,来刻画环境之幽静,响中富静的诗句是:

3.诗中描写出环境的自然恬淡,幽美迷人的诗句是:

4.诗中点出诗人心中幽情,托出诗的主旨句是:

5.诗人通过描写优雅的处所,悠闲自得的情趣,引出诗人对隐逸生活向往的诗句是:

6.诗人用概括的手法,描写了幽居的周围环境,同时,也暗示出李凝的隐士身份的诗句是:

己亥杂诗 1.诗中运用形象的比喻,寄托要为国家和社会竭尽余力的感情诗句是:

2.诗中描写诗人辞官离京时复杂心情的诗句是:

3.诗中表现以落红自比,寄托要为国家和社会竭尽余力的感情的诗句是:

4.歌颂落花的积极作用,从而表达自己虽离开职位也要为国家和人民效力的思想感情的诗句是:

5.诗中表现要投身于广阔天地去进行新的战斗,为改革和振兴中华贡献自己毕生精力的诗句是:

6.诗中通过抒情点明主旨的诗句是:

7.作者曾在另一首《己亥杂诗》中呼吁统治者重用人才,任人唯贤的诗句是:

8.诗中表现壮志未酬,行将远离,不能不勾起无限愁思的诗句是:

9.诗中表明作者不甘消沉,愿为国家无私奉献的诗句是:

10.表现诗人虽满怀愁绪,但仍不失洒脱,勇于面对黑暗现实,义无反顾地去追求理想的句子是:

11.由“断肠人在天涯”可联想到:

12.作者代花言志,向春天宣誓,表达崇高的献身精神的句子是:

泊秦淮

1.诗中运用形象的动词描绘了一幅迷茫,冷落的水上夜景图的诗句是:

2.表达诗人关心国家命运而无比忧愤的诗句是:

3.诗中暗示晚唐国事衰颓,统治者还沉溺于歌舞升平之中的诗句是:

4.诗中表达作者对当权者糜烂生活的批判讽刺及对国家前途的关切忧虑之情的诗句是:

5.诗中运用讽刺手法,表达作者深沉的悲痛,对国事无限感慨的句子是:

6.诗人巧妙地把历史和现实结合起来,借以表达作者深沉的忧郁之情的诗句是:

7.诗中互文见义,描写出秦淮河两岸空冷寂寞情调的诗句是:

8.诗中借叙事斥责统治者腐化堕落,不顾国家安危,以醉生梦死的生活来填补自己空虚心灵的诗句是: 9。“互文见义”的手法,在古诗词中多有运用,请写出你积累的古诗文中运用此手法的句子,并标明作者或出处。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

《木兰诗》中的:

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

10.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并给读者留下想象的余地的句子是:

11.写景表现冷清、愁寂的情景,为抒情做铺垫的句子是:

12.借由典故,指责唐朝统治者醉生梦死,荒淫误国的句子是:

13.以“刺奢”为题材的名句是:

渔家傲 秋思

1.词中点明地域、时令及作者对边地风物的异样感受的句子是:

2.词中作者托物寄兴,以南归大雁的径去不留反衬出边地荒凉的句子是:

3.词中描写边塞景色的千古名句是:

4.词的上片从听觉的角度渲染边塞荒凉寂寞的景象的句子是:

5.词中通过渲染战时的肃杀气氛,暗示敌强我弱的不利形势的句子是:

6.词中起过渡作用的句子是;

7.词中道出将士彻夜无眠感伤之情的句子是:

8.词中表现词人思乡和渴望立功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9.词中表现边关战事吃紧,守军戒备森严的句子是:

10.抒发戍边将士壮志未酬的感慨和思乡忧国情怀的句子是:

11.抒发征夫戍边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思念的句子是:

12.能够体现诗人报国激情的句子是:

13.用笛声渲染悲凉气氛的句子是:

14.词中渲染边塞时刻防御敌人的气氛,也将边塞风景具体化了的句子是: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与李白的《把酒问月》中“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意境相同的诗句是:

2.蕴含了作者要离开人间,另觅家园又不忍离去的句子是:

3.表现词人在月光下尽情起舞,瞻顾自己的身影陶醉其中,忘却万物的句子是:

4.表明作者对不能与亲人团聚的惆怅,对月亮也不免产生怨恨的句子是;

5用来启示后人世事自古以来就难以完美无缺,人们应以豁达的胸怀去面对的句子是:

6.将月亮人格化,表达作者对人世间美好祝愿的句子是:

7。词中写月光和词人孤寂无眠的句子是:

8.表达词人豁达胸襟的词句是:

9。道尽千载离人之心意,希望人人平安的美好愿望的句子是:

10.表达人月无常,自古皆然,是人生不能克服的遗憾,既知此理,就不必生无谓的怅恨,有感情转入理智,化悲怨为旷达的句子是:

11.由“隔千里兮共明月”脱化而成的句子是:

12.词人终于以理遣情,向自己的兄弟也向世间所有离别的亲人发出深挚的祝愿,给全词增加了奋发向上的意蕴的句子是:

13.表达诗人想远离仕途,又担心寂寞难捱的句子是:

14.表现诗人虽心胸豁达又不满被贬境遇的句子是:

15.苏轼把对亲人的思念化作美好的愿望而流传下来的千古名句是:

16.李商隐借“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诗句把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寄托于未来相逢的设想,而苏轼在这首词中除表达与亲人不能相聚的思念之情外,更能宕开一笔,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表达他对天下人的美好祝愿。

17.表达词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积极乐观情绪的句子是:

18.描写词人的政治遭遇及内心矛盾的句子是:

19。诗人在无眠时表达对人生哲理进行探求的句子是:

20。交代作词原因的句子是:

21.显露词人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的句子是:

22.与“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23.表面上好像是赞美月夜,实际是蕴含着对当朝情况不知怎样的含义的句子是:

24.词中表现作者心中矛盾重重的句子是:

25.通过想象反映词人在“天上和人间”的矛盾徘徊的句子是:

26.暗示中秋之夜月色的明丽,夜光的清寒又透露作者对人间终不忍弃绝的复杂心情的句子是:

27.词中表明作者在矛盾中得到解脱,要面对现实虽身处逆境,但仍热爱生活的句子是:

28.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是:

29.表明深夜离情正浓的句子是:

30.对月发问,心中充满怨恨之情的句子是:

31.用反诘的语气埋怨的口吻向月亮发问的句子是:

32.表现词人从心有所结到尽力开释的心理过程的句子是:

33.蕴含哲理的句子是:

哲理:

八年下学期地理教师工作计划 篇2

八年下学期地理教师工作计划

(一)、基本学情分析

由于学校严格执行国家的课程标准,非常重视各学科的教学工作,今年的八年级六个班314名学生,自七年级以来一直坚持系统的、正规的地理教学,没有因为是小科而受冷落。因此,大部分学生对地理学科有了深入的认识,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具备了学习地理的一般方法,初步具有了用人地关系的观点看待地理问题的“地里头脑”。从过来情况看,学生比较稳定,课堂纪律、课间纪律、师生关系都比较好,为本学期的地理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也是千差万别,具体到每个班,都有2、3名后进生(不单是地理学科,各科成绩都不理想)。通过家长座谈会和与学生本人私下里沟通了解,这些学生厌学情绪太严重,迫于家长的压力不得不上,一摸书本就头痛,他们学习成绩差主要是态度问题,缺乏学习的自信心。有的受社会上一些青年影响,认为不如早打工早赚钱好。

(二)、教学用时与教学内容

这几年地理会考时间是在五月下旬。不出意外的话,今年依旧。所以,八年级地理下学期教学工作只有15周的时间。地理教学内容除了八年级地理下册和《天津地理》,还要复习七年级地理上下册和八年级地理上册。客观现实要求我们必须加快教学进度,才能充分准备地理会考。由于在上学期就做了充分准备,渗透拓展了部分下册的知识内容,因此本学期地理教学进度加快,是切实可行的。在期中考试到来时(第十周)完成中国地理下册的教学,用一周半完成《天津地理》教学,用三周时间依据课标要求进行有重点的复习。

(三)、提出的目标任务

培养学生初步具备读图能力、运用资料能力和联系实际能力;对于课标要求学生记忆的内容,必须要求学生背下来;对于地理基本概念、基本特征不要求背诵但必须理解。结合过来几年的地理会考成绩,提出本年度的地理会考目标:合格率达到98%;良好率达到85%;必须达到一个确保,即确保“有望升入重点高中的学生”达到良好.

二、把握教学和复习重点

◆八年级地理下册我国地理四大分区的依据及各自特征,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2.首都北京、香港、澳门、台湾的地理教学;

3.西双版纳支柱产业——旅游对区域发展的带动作用;

4.结合珠江三角洲说明地理环境和区域发展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5.西部大开发——新疆

注:长江沿江地带在上学期学习长江和我国工业时已经做了渗透;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在上学期学习黄河时已经做了渗透。

◆天津地理评价天津的地理位置;

2.天津的海陆变迁——三道贝壳堤;

3.海河水系的特点、问题和解决措施;

4.天津的农业生产和物产;

5.天津的城市发展与布局和滨海新区建设;

学生知识现状的分析本班现有学生39人,其中男生22人,女生17人。大多数学生对语文学习比较感兴趣,乐于学语文、用语文。经过上一学年的学习,同学们已经具有一定的识字及记字的能力,初步懂得和掌握了一定的识记生字的办法,有自主学习的...

一、学生概况本年级学生对美术课兴趣浓厚,并具有较好的绘画基础和对各种材料综合运用能力,其中对绘画材料的运用能力较强。大部分学生能较好地表现平面形象、立体造型,并能大胆地发挥想象,作品内容丰富,富有生活情趣;有较高的创新意识...

教材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任教高三数学,所用的教材是浙江省高职(单考单招)招生考试复习丛书当中的《数学复习点要》和《数学总复习》(上、下册)。

—xx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地理教学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 按照学校新学期的工作计划,紧紧围绕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围绕提高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可持续发展开展工作。

听完北京市英语特级教师的高考信息讲座,深感自己身为一名教师在教学上做得有许多不足之处,还有许多待于完善的地方。这次学习,让我在诸多之处受益匪浅,尤其是对高考和课本教学及高考和英语语法教学之间的关系有了深刻清晰的理解和认识...

根据高校“质量工程”的要求,从XX级开始,各专业本科培养方案设置了“专业素质能力实践”课程,以期通过相关专业的技能培养和应用实践,逐步提高本科生的专业素质和能力,一定程度上弥补课堂理论教学的不足。

八年级教师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1、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原则,在班级中提倡民主平等、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进一步加强班级的团队精神建设,增强集体的凝聚力。

2、坚持德育科研,以心理健康教育为重点,深入研究班级中的典型案例,撰写出有价值的德育论文,提高德育的实效型。

二、工作目标:

由于新的教学改革,本学期我们班将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虽然我们班学生基础较好,学生的学习热情还算可以,但适应总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只不过是长短而已。因此,作为一名班主任,我将尽力让每一位学生尽快适应这种改变,帮助他们及时克服学习上和生活上的困难。

三、重点工作

(一)、加强班风建设

1、安排班级活动

根据学校德育工作安排,引导学生开展各项实践活动。活动要加强对青少年儿童思想品德教育和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活动之前要制定好计划,明确活动要求,设计好活动并扎扎实实地组织实施,力求取得主题教育的最大效应。班主任与学生一起确定好本学期各项活动的主题,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灵活多样、富有情趣的课内外活动,如主题班队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一些联谊活动。

2、营造向上氛围

根据初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努力营造平等、团结、和谐、进取、竞争的班级氛围。

(1)制定并修改班级公约、班规。

(2)布置教室环境,使学生在一个比较舒心的环境中学习。

(3)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责任心,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和成就感。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提供显示学生才华的机会,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形成自理自治能力,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掘创新精神。

3、指导培养班委干部

班委干部是班主任的左右手。要认真选拔,同时要精心培养。

第一,帮助班委干部树立威信;

第二,鼓励班委干部大胆工作,指点他们工作方法;

第三,严格要求班委干部在知识、能力上取得更大进步,在纪律上以身作则,力求从各方面给全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亦即“以点带面”;

第四,培养干部团结协作的精神,要能够通过干部这个小集体建立正确、健全的舆论,带动整个班集体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形成集体的组织性、纪律性和进取心,亦即“以面带面”。

(二)、针对特殊学生,开展特殊教育

1、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多种方法,对特殊学生开展教育。

班主任要通过观察、与学生谈心、听取各方意见,建立起丰富的信息网络,随时掌握与调控特殊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思想行为动向。要力争和科任老师及家长对学生有一致的要求和态度,并时常同他们交换意见。特别要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取得共识,配合学校教育好孩子。

上一篇: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下一篇:《充气雨衣》教学设计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