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古诗文(共12篇)
初中古诗文 篇1
中国历来被称为“诗的国度”,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对诗歌就有着深厚的喜爱之情。从诗经、楚辞到汉赋及后来的唐诗宋词元曲……或韵或散, 或律或绝, 五彩斑斓, 绚烂多姿, 具有极为丰富的精神内涵。早在战国时期, 孔子就有“不学诗, 无以言”“迩之事父, 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从一开始, 诗歌的教育就被至圣先师孔子赋予了极其重要的地位。
古诗教学是学生继承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的文化遗产的途径之一。如何立足于课本, 有效搞好初中古诗教学便成了我们教学中的重要任务。
我仔细研究了初中选入的古诗篇目, 发现选入篇目涵盖了整个古诗发展体系, 从《诗经》中的《关雎》《蒹葭》 开始直至元、明、清, 每一时期都有代表作品。且选入的都是历代诗坛极富影响力的名家名篇。如果我们能以选入的篇目为依托, 发散开去, 并坚持三年, 学生就会对中国古代诗歌体系有了一个丰厚的了解。而且, 许多重要作家, 教材上不仅选用了他们的好诗词, 还有一些优秀的文言文。古诗与古文各有自己的特点:古诗语言精炼、灵动, 而文言文的语言则具体、细腻。如果能将同一作家的古诗词与文言文勾连起来, 采用了古诗文的专题教学模式, 就可以达到“诗”“文”互补, 对学生深刻理解作家作品有很好的效果。此就以“苏轼专题教学”为例来加以说明。
在初一教材中有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 (以下简称《记》) 一文, 这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篇苏轼的作品。这篇文章语言平实, 但在平实的语言背后却蕴涵着作者深邃的思想情感, 要理解这种情感就必须对作者的人生经历有较细致的了解。然而就苏轼而言, 其人生几起几落, 经历比较复杂, 他丰富的人生经历以及在文学上的伟大成就, 如果以简历式的方式介绍未免枯燥且不透彻。并且《记》是作者晚年的作品。作者一路坎坷走来, 到了晚年, 他的情感是什么?与此前的苏轼又有什么不一样?为了让学生不仅理解《记》一文的情感还要对苏轼这位北宋才子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我教学时并没有直接进行《记》的学习, 而是设计了一个专题的教学活动, 共四个课时。第一个课时:对苏轼其人作专题学习, 让学生对苏轼的生平、性格、思想、精神、各人生阶段的主要作品等有了初步了解。第二课时:对苏轼的重点作品进行赏析。此时, 我把初中课本中选入的苏轼的所有作品:初一的《浣溪沙》、初三的《水调歌头》以及课外的 《赤壁怀古》等都揉捏到了一起, 并按照写作的先后顺序进行赏析。因为有第一课时的苏轼专题介绍, 到了这一课时, 当学生把这些诗与作品写作背景一结合, 就比较轻松的理解了诗文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于是我进行了第三、第四课时, 即对《记》的教学。学生有了第一、第二课时的积累, 很快就挖掘出了文字背后所显露的作者的情感与心态。这时我再引导学生把《浣溪沙》《赤壁怀古》《水调歌头》《记》进行比较, 来看一路走来的苏轼的人生变化及心态的变化。《浣溪沙》中的苏轼是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 而到了《赤壁怀古》《水调歌头》《记》 后, 作者因不幸遭遇, 有了不同程度的感伤、悲凉。在此基础上, 我再引导学生探究:后几篇作品同是苏轼被贬所作, 但情感和心态却有微妙差别。学生经过探究了解到《水调歌头》中, 作者寄托了被贬后对亲人的思念以及伤感, 但伤感背后还有“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的积极乐观。可当苏轼再写《记》时, 经历了“乌台诗案”, 走过了生死边缘的他, 此时依旧有被贬的孤寂与落寞, 但心态已经悄然变得平和了许多, 没有了“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赤壁怀古》)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水调歌头》) 的豪情。在整个《记》中, 我们读到的只有“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解衣欲睡, 月色入户, 欣然起行”、“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这样平静的语句所折射出的作者历经生死之后的一种平和。就这样, 苏轼在远离京城的儋州渡过了自己的余生, 后来遇赦, 在返回京城的途中结束了自己66岁的生命。一颗北宋文坛的明星就这样殒落了。经过这一专题的学习后, 学生对苏轼及其作品便有了比较系统的认识。而且诗文结合, 学生更容易理解作品的内涵。
这种以课本为依托的专题教学, 即弥补了课本古诗文量小的缺陷, 又使“诗”与“文”相辅相成, 让学生对作家及作品有了一个比较系统的把握。避免了知识零散地堆积在学生大脑如一团浆糊难以互相勾连的不足。这样, 把知识以专题性的模式梳理成体系, 学生理解得很透彻, 掌握起来自然就比较容易了。
初中古诗文 篇2
西洞中学
马海琴
古诗文对于初中学生来说的确是块“难啃”的硬骨头,课文篇目多,且文中一字多义,容易混淆。然而每次考试中,文言文的比重较大,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在文言文的教学过程中,我也曾经有过困惑:只注重灌输,不重视学生个人感悟;只会死记硬背,不求理解品味的做法还普遍存在。上课时老师一字一句地讲解翻译,学生充当的是记录员。如此这些,导致学生对文言文越来越没有兴趣,有的甚至认为文言文枯燥干瘪,读起来乏味。这种现象弱化了文言文教学应有的功能——让学生从蕴含着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美的千古佳作中领略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汲取营养,古为今用。由于这种弱化,导致了教学目的上的重大偏差,导致了教学效果上的严重削弱,这对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高其语文素质极为不利。
4月23日我有幸参加了区教研室组织的《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初中语文同课异构的优质课评选活动,使我获益匪浅,为我以后的教学提了供很好的借鉴,现将一些心得交流如下:
一、激发学习兴趣、唤起参与热情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直接动力。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文言文与现代文一脉相承。学生学习生活中存在大量耳熟能详的成语、名句,学生积累的知识经验,已有的学习方法本身就是文言文学习的重要基础。这些与学生生活、学习息息相关的经验因素,一旦得到重视并被充分调动,文言文与学生的距离感就会大大缩小。
如由“卧薪尝胆”的故事和美国一个自然保护区内鹿与狼共存的故事导入新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在教学方法上实施授“渔”策略
“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文言文教学应“授人以渔”,让学生终身受益。于是,文言文教学,教师讲什么,如何讲很值的一提。
首先,教师的讲不能贪多求全。教师要讲的重点是常用词语﹙包括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义活用﹚、特殊句式﹙包括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等﹚和古代文学常识等三个方面,特别是字词的理解,要结合具体语境,而不是从头到尾一讲到底。三个方面也应有所侧重,做到因文施教。
其次,教师的“讲”要讲究方法。“授”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渔”,可直述规律,如文言文中词类活用现象等句式特点必须教会教透;贯穿到具体语境之中,可比较差异,包括古今词义的不同、词性的变化,让学生懂得“用现代汉语该如何说就行了”,可归纳整理,帮学生做好文言文知识的归纳整理,使之掌握的文言文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由此产生领悟和联想,提高自学能力。
再次。学会摘录。不动笔墨不读书,用摘录或制作卡片的方法积累阅读材料。学习文言文摘录尤为重要,可以指导学生准备常用文言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词义差异、词类话用等卡片,摘抄一些词语警句诗词曲中的名句。在粗知大意的基础上反复诵读。并逐步加深理解,这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也是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
三、以读促悟,重视语感
初中文言文教学的侧重点应在于朗读背诵,词语积累,疏通文段。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一种最有效的手段,朱自清说:“吟诵,对于探究所得的,不仅能理智地了解,而且能亲切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和理法就化为自己的东西。”实践证明,诵读可以让学生领悟到文言文的丰富的内涵,体味到其韵外之致,得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美感。初中的文言文大多浅显易懂,生动有趣,学生较易上口,读之有味。只要教师善于引导,就能帮助学生逐步了解文言的一些语言规律,体味文言特有的语言美,从而激发学习的欲望和热情。充分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来自主学习课文,从初读感知课文内容,到最后读出意境,层层深入,引导学生逐层深入的解读课文,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诵读的方法多种多样:跟着录音读、配乐朗读、集体朗读、个别朗读、两人对读、师生对读、男女对读、分小组读、分角色朗读、多人交替读、竞赛读、接力读、模仿读、自选读、摇头晃脑的读等,引导学生读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自我陶醉、身受感染,读出情、读出趣、读出理、读出思,在读中领悟文言文。激励学生反复诵读,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兴趣,还可以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积累语言材料,从而扩大了知识面,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说话能力,读出“文言之味”,读出感情,激发学生情感,以加强效果。诵读的过程是由口入心的过程,也是逐步深入理解作品的过程。
四、以疑质疑,努力探究
初中古诗文教学浅谈 篇3
笔者认为,注重审美,才会让学生真正步入古诗文的殿堂。那么,如何进行审美鉴赏呢?
一、形式美的花朵——愿君多采撷
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而又最富生命力的语言。在教学中,把握文体特点,挖掘语言特色,引领学生自主感悟、陶醉其中,那才是真正抓住了古诗文教学的精髓。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历来为后人所称道;贾岛之“推敲”乃古文炼字之典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让人感受到悠闲自得的诗意美。
在教学李煜的《相见欢》时,笔者就特别注重引导学生赏析词句。比如赏析“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其中的“如钩”不仅写出了月形,也表明诗人那凄苦的心情,那如钩的残月怎能不勾起人的离愁别恨呢?俯视庭院,茂密的梧桐叶已被无情的秋风扫荡殆尽,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和几片残叶在秋风中瑟缩,怎能不生“寂寞”之情。然而“寂寞”的又何止是梧桐?即使是凄惨的秋色,也要被“锁”于这高墙深院之中,然而 “锁”住的又何止是这满院秋色?落魄的人、孤寂的心、思乡的情,亡国的恨,都被这高墙深院禁锢起来,此景此情怎一个愁字了得?
如此赏析语言,必然使学生迷醉,深深地爱上这首词,形式美的花朵也就永远在学生心间绽放!
二、人物美的长廊——与君共徜徉
人格美的力量是巨大的,在审美与审丑的过程中,为人物的言行神思而喜怒哀乐,在共鸣中得到愉悦,使灵魂受到荡涤和洗礼,这是文言文教学应起到的作用,也是其魅力之所在。我们要当引领者而绝不是搬运工,带领学生进入人物美的艺术长廊。蔺相如的深明大义、智勇兼备,廉颇的忠勇不二、知错善改,信陵君的礼贤下士、顾全大局,周瑜的多谋善断、儒将风度,曹操的自负谋略、狡诈多疑……所有这些,无不充满浓厚的人文气息,无不令人心往神驰。
当学生在阅读中为这些历史人物所感动而神采飞扬时,我们的教学就已经走上了成功之路。
三、情感美的心海——伴君同悲欢
在浩瀚的传统文化海洋中,情感美犹如一朵朵浪花,常开不败。进行文言文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通过细致的阅读,领会蕴含在文章中的情感美,接受情感美的陶冶。
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作品所包含的情感,走进作品,和作品中的人物同喜同悲、共乐共怒,为情感之美而感动,产生共鸣,产生向往。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王羲之兰亭赋诗作序,“仰观天地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张溥写就《五人墓碑记》,五人之从容就死,“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这些情感之美,闪烁着多么动人的光芒!
如李清照的《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在教学时,笔者主要从情感美的角度切入。
这首词为作者中年孀居时所作,当时她因金人南下,丈夫赵明诚早已去世,只身流落金华,目睹迷人之春景,睹物思人,物是人非,不禁悲从中来,感到万事皆休,无穷落寞。因此她日高方起,懒于梳理,哀莫大于心死啊。
“欲语泪先流”,李清照写泪,先以“欲语”作为铺垫,然后让泪夺眶而出,简单五个字,把那种难以控制的满腹忧愁一下子倾泻出来,感人肺腑、动人心弦。失去了最心爱的人,眼前之景都会变样,悲彻!痛彻!凄彻!哀彻!写尽离情。
教学此词,就要引导学生走进词人的心间,去感受那满腹忧愁无处言说的落寞与凄苦,触摸李清照的心灵脉搏,与之对话,倾诉愁情,当学生深陷于诗人的情感漩涡中不能自拔时,教学还有何愁?
初中古诗文教学初探 篇4
关键词:诵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主体,评析,实践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在全国上下方兴未艾,如火如荼地开展。各个学校,各个学科都根据学校的办学理念,探索切合本校实际的课改之路。究其实质,都是进行高效课堂的探索和实施。语文学科的课改之路始终处在课改的前沿,起到率先垂范的作用。语文的课型多种多样,现就初中古诗文教学提出我的一点思考和感悟。怎样才能兼顾全面而又能让学生兴趣盎然投入其中呢?
一、知人论世。每一篇古诗文的风格及艺术成就几乎都跟作者生活的时代息息相关,不可能是空穴来风。比如《天时不如地利》和《曹刿论战》与战国时代列国纷争相关,在教授正文之前,一定要把该篇诗文作者及其背景知识了解全面。这步一定要在课前预习时间内完成,教师布置好相关的预习内容,学生通过查阅参考资料,链接与本篇诗文相关的背景知识,学习小组内的成员各查某一方面,最后小组组长进行整合,在课前时间段进行展示,其他小组有建议及时补充。通过这方面的细究,对诗文后续的理解和赏析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吟诵感悟。古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但凡有些古诗文学习理论的人都非常注重古诗文的诵读,因为在诵读的过程中会感悟作者的思想情感,体察作者的思绪和心理,诵读也是我们理解古诗文意蕴的首要途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古诗文的诵读。
三、解疑通译。我们评析鉴赏古诗文必须在通晓其意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古诗文意译的能力是循序渐进的积累和提高的过程。因此学习古诗文必须教授学生意译的方法。
四、精品赏析。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名家名篇的精彩段落要深入探究,领略国学的魅力。初中古诗文中选入的基本是历史上著名作家的作品,有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魅力。
五、辩议提升。初中课本入选的古诗文虽然是历史的积淀,有着很高的文学成就或艺术魅力,但作家当时所处的时代必定与现代不同,因而我们和他们对人事物的看法或评判自然也不尽相同。所以对诗文主题的理解上更加多角度、多层面,会产生很多的分歧。
初中古诗文名言名句 篇5
2、好学深思,心知其意。
3、君子拙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
4、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
5、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6、本富为上,末富次之,姦富为下。
7、得人者兴,失人者崩。
8、不识其人视其友。
9、悲莫痛于伤心,行莫丑于辱先,垢莫大于宫刑。
10、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11、酒极则乱,乐极生悲。
12、貌言华也,至言实也,苦言药也,甘言疾也。
13、勇怯势也,强弱形也,审矣,何足怪乎。
14、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财匮少而山泽不辟矣。此四者,民所衣食之源也。原大则饶,原小则鲜,上则富国,下则富家,贫富之道,莫之夺予。
15、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
16、道高益安,势高益危。
17、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18、法令者,治之具,而非制治清浊之源也。
19、修身者智之府也,爱施者仁之端也,取予者义之符也,耻辱者勇之决也。
20、至治之极,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
21、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22、窃钩者诛,窃国者矦。矦之门,仁义存。
23、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24、物盛则衰,时极而转,一质一文,终始之变也。
25、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26、规小节者不能成荣名,恶小耻者不能立大功。
27、官非其任不处也,禄非其功不受也。
28、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
29、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浅谈初中古诗文教学 篇6
关键词 古诗文 阅读教学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6-0063-02
我们传统的语文教育是非常重视诵读的。汉语特有的音韵之美,决定了汉语诗文特别适合诵读。所谓“书读百遍,其意自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也正说明了诵读的功效。像《岳阳楼记》中“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这样最具音韵美和意境美的文字,不诵读是很难体会到蕴藏于其中的美感的。
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曾经说过:“在我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父亲教我背了几十首唐宋诗词。记得似乎是从‘床前明月光开始。有些诗句,‘少小离家老大回‘不教胡马度阴山,很容易懂。”许多别的诗句不全懂,但是小孩子很容易就学会了背诵。
教古诗文,要让学生自己去读书,读着读着,字里行间很多东西就会很自然地流进学生的心田,就会有某种程度的“会意”,就能从中悟出一些对人生、对社会有益的东西。即使暂时没有感悟出什么高深的道理,也不要紧,首先孩子有权利理解到作为一个孩子能够理解到的层次和东西。其次,阅读是人类特有的精神活动,有些好东西,吃是吃进去了,可也得有一定的消化时间,孩子们读得好东西多了,慢慢地积累厚了,人生阅历、人生经验丰富了,在未来的某一天才有可能被什么东西悄然拨动心弦,突然领悟到文章的真正内涵,明白人生的真谛。而这些决不是语文老师急功近利的简单做法所能够奏效的。
从现在的学生看,读文言诗文的时间很少,因而阅读能力普遍较差,多数学生拿到一篇古诗文,觉得满篇皆生,不知如何断句,对文章的意思和内涵就更不知所云了。我认为教师有必要教给学生阅读文言诗文的一些方法,其阅读方法是;
第一,“预读法”。其主要目标是:读准字音,准确停顿,把握节奏;了解有关作家作品常识;从整体上大体了解文章内容。
具体操作是:结合课文下面的注释、借助工具书给生字生词注音释义;结合预习提示和语文工具书从整体上了解课文以及作家作品、背景常识;给一些较长、难懂的句子试着划朗读节奏线,清楚准确地朗读课文多次,从而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和文体特征。
第二,“抄读法”。其主要目标是:熟悉文本内容,自主学习,大胆质疑,初步明确学习的重点,提出自己的难点。
具体操作是:用圈点勾画、批注的方法标出生字难词、名言警句;勾画并抄写课文中难以理解的词句;记录在阅读时产生的疑难问题;阅读并摘抄与课文相关的一些材料;结合课后的“理解·探究”确立自己的学习重点和难点。
第三,“解读法”。其主要目标是:对文中的关键语句进行分析,感知文章内容,把握文章表现出来的观点、态度、思想情感等。
具体操作是:结合语境以及上下文去理解疑难词句的意思;利用古汉语知识(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现象、词类活用等)去具体分析文中特殊的语言现象;口头或书面翻译精要片段,以便深入理解文章;思考解答课后的“理解·探究”题和相关教辅资料题,强化能力训练。
第四,“品读法”。其主要目标是:对文章的思想内容、结构、表现技法、语言艺术等方面作鉴赏性阅读和评价。
具体操作是:从文体特征出发,整体把握文章的类型特征;领会、感悟文章内容所蕴含的东西,理清作者写作思路,揣摩赏析作者的写作技法和语言艺术;与同类型的文章进行比较阅读,找出其异同点,从而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把文章放在具体时代和历史发展中去宏观分析,运用辩证的、历史的观点对文章进行客观评价;指导学生写文艺评论,以加深对课文的审美理解,从而培养学生艺术鉴赏和艺术创造的能力。
第五,“诵读法”。其主要目标是:加深理解,强化记忆,丰富语言,积累材料,训练语感,提高语文素养。
具体操作是:反复朗读,其义自现,力求熟读成诵;用心品味,背诵名篇、名句,形成记忆;扩展阅读与文章相关材料,扩大知识面;整理读书笔记,梳理已学知识,做出小结;练笔写读后感或者小评论。
初中古诗文哲理题材复习技巧 篇7
1.将相同或相近内容的哲理诗词放在一起, 有助于学生加深记忆并唤起联想。
古代诗词中关于时光流逝, 岁月无情, 劝勉人们珍惜光阴的诗句可以说俯拾皆是。比如:陶渊明《杂诗》中“盛世不重来, 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 岁月不待人”, 唐代杜秋娘《金镂衣》中“劝君莫惜金缕衣, 劝君惜取少年时”, 南宋岳飞的“莫等闲, 白了少年头, 空悲切”, 表达哲理寓意相同。与其不同的是苏轼的《浣溪沙》“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反用其意劝阻人们不要徒发自伤衰老之叹。通过这种归类法, 学生在一提到某一具体内容时, 脑海里就会一下子涌现出很多个同一主题的哲理性诗词, 这些诗句不但能熟读成诵, 而且会信手拈来, 并巧妙加以运用。
2.所有哲理性作品均是作者有感而发, 或借景生情, 或说事议理。这些哲理名言来得自然贴切, 使学生在诗情画意中体会到诗词的深刻内涵。
晏殊在《浣溪沙》中写道:“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饮一杯清酒, 品一曲新词, 此时此地依旧是往日的亭台, 去年的天气。眼前太阳又将西沉, 夕阳啊, 你几时能回照天际?花儿谢了, 忍见它伴随残春消逝。燕子又来了, 新朋还是旧友, 过眼迷离, 唯有自己在小园花间小路上寂寞徘徊。在人生旅途中, 多少悲欢离合不也同花开花落一样常常不由自主吗?“无可奈何”道出了春去春来、四季更替是物候常规, 非人力所能改变, 暗喻了人事无常。由此引导学生联想到苏轼的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作者在中秋望月引发对远在他乡的弟弟的怀念, 但又从一般离情别绪抒发升华为人生哲理的探求。“悲欢离合”重点在“悲”“离”, “阴晴圆缺”重点在“晴”“圆”。这种人生遭际和自然现象的矛盾乃是人们无法解决的永恒遗憾, 故云“此事古难全”。同样是写客观世界无法抗拒的感慨, 但由于二位心境不同, 所以他们的看法也截然不同。晏殊以一个“独”字道出了孤寂之深、伤感之重。苏轼以“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明快的词句传达出性情之达观, 胸怀之旷达。这两首词都是将景物与人事紧密联系在一起, 景中寓情, 赋中有比, 情理交融, 体现了词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我们不妨再来欣赏一下陆游的《游山西村》中“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就是写他探索前行时的感受, 这两句是写景名句更是蕴含人生哲理的警句。现在往往用来比喻进入一个别有天地的境界, 或者形容绝路逢生的情景。
3.虽为同一哲理内容但细细比较仍能体会到作者写作背景、所处环境和为人志趣的差别。
唐朝诗人王之涣《登鹳雀楼》中写道“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杜甫在《望岳》中也有“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的感慨, 北宋大家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这三句诗乍一看都寄寓了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哲理, 但认真比较却又有差异。王之涣和王安石经历了“登”的过程, 杜甫说到底只是“望岳”。王之涣的诗句表现出盛唐时期诗人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高瞻远瞩的胸襟和永无止境的探求愿望。杜甫则以泰山的巍然高耸表达了诗人的壮志和毅力, 那就是敢于攀登绝顶, 俯视一切困难和凶险的豪情。不同的是王安石没有记叙登山的过程, 也没有描绘山中美景, 而是一开始就置身于千寻塔的最高层, 抒发当时的心中感受。“浮云”二字既是实写也是比喻当时的保守势力, “不为”二字道出了作者身在最高层的独特感受, 反映诗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王安石的这两句诗似乎与苏轼《题西林壁》中“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隐意相近, 可以理解为当局者迷, 也可以理解为掌握了正确的观点和方法, 就会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不会被一时的假象所迷惑。
4.不能仅从字面理解哲理诗句, 要引导学生探求原诗句的引申义, 即开掘学生想象力、创造性的总结和理解这些古诗词, 拓宽哲理名句的外延。
对于我国古代传统文化特别是那些脍炙人口的诗句, 不但要让学生养成熟读成诵、朗朗上口的习惯, 进而提高他们的欣赏水平和理解能力, 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对哲理古诗词的深入探求。通过教师的点拨、指引和有效导入, 让学生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综合分析力, 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比如我们比较熟悉的《论语》中子贡问孔子如何培养“仁”。孔子说:“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这句名言哲理似乎很浅显, 工匠要干好事, 首先要先使工具好用。如果教学到此为止, 学生的收获会十分有限, 师生通过互动, 教师引出相关寓意, 学生打开想象空间, 就会让人联想到:这句诗也能引申为, 学生要掌握丰富的知识, 必须使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军人要打胜仗, 必须有严明的纪律作保障;人们要想事业成功, 必须有坚强的意志和魄力等等。这些引申义就拓展了原来诗句的外延。唐代诗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一句, 作为该诗精华, 客观上被人认为包含着一种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其引申义已远溢于本义之外, 至今仍被人常用来说明没落的事物就让它没落吧, 新生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由此我们还能联想到对于一些曾经犯过错误的人, 只要勇于面对, 积极改正, 就能获得新生。
浅谈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 篇8
一、注重古诗文学习与生活的有机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将生活中的一些案例引入教学, 使古诗文学习更加形象化、简明化。比如孟子的《鱼, 我所欲也》:“鱼, 我所欲也, 熊掌, 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 我所欲也, 义, 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 所欲有甚于生者, 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 所恶有甚于死者, 故患有所不辟。”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生活环境或者是问题进行课堂教学的导入, 如当地震、洪水、冰雪、海啸等灾难突如其来的时候, 我们到底应该如何抉择?当生命和财产安全受到威胁的时候, 我们到底该怎样面对?就像“汶川”地震发生时, 你是做“范跑跑”还是做那些不畏生死、舍己救人的英雄?也许有一天, 这个问题会摆在你的面前。生与死, 利和义自古以来就是人们议论的人生课题, 那么, 前人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这样, 就可以引起学生的关注, 然后, 教师再结合内容提出问题, 如本文的论点是什么?当“生”与“义”不可兼得时, 你要怎么做?怎样理解“舍生取义”的“义”?接着教师让学生针对问题展开讨论, 在几千年前, 孟子就提出了“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问题和应当“舍生取义”的观点, 那么在我们现代社会, 面对愈来愈多的诱惑, 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 我们应当做出怎样的选择呢?教师再让学生结合自己十几年的生活经历谈谈自己的感受。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我们知道:古诗文是中华文化的精华, 处处渗透着民族文化的智慧, 同时对学生语言素养的培养也非常重要, 所以不仅要学古诗文, 并且还要学好古诗文。但是, 学生对古诗文的了解又有多少呢?七年级上册开始学习文言文时, 可以说学生对文言文很陌生, 他们了解的古代生活就是《还珠格格》及一些戏说、通俗演义一类。罗彻斯特大学教授爱德华德赛发现:“只有当人们认为某一任务是值得去从事的, 他们才能真正把它视为己任。”因此, 教师首先应该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 应注意中、小学学习的过渡、衔接, 引导学生从小学学过的古诗中去了解什么是文言文;其次要指导学生建立一种明确的学习思想:为什么要学文言文, 了解文言文有什么意义, 让学生树立起必须学好古代诗词、文言文的决心, 然后在学习过程中才能变被动为主动, 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这是学习古诗文的前提。
三、注重诵读
课堂上的朗读, 小而言之, 是培养语感、积累语言的极为重要的正确的途径;大而言之, 是教学改革和教师水平的一个重要的标志, 是培养文明的高素质人才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义务教材把诵读放在突出地位, 作为首要的教学方法、教学环节和一项主要的教学要求, 教师将其贯穿于文言文教学的整个训练体系, 并对文言文的诵读要求作了有层次、有系统的安排, 提高了诵读要求, 加强了诵读指导;就如何掌握停顿、重音、语调、语气等进行朗读指导, 并就如何“利用修辞特点”“分段记诵”“抓内容层次”“抓关键性语句”“抓文脉”“抓思路”等进行背诵指导。
四、处理好“一”与“多”的关系
有效的教学是能够“举一反三”的, 例如, 教字词可以采用引申法, 由一个字引发这个字在其他句子中的不同意思, 以及和这个字意思相同的其他几个字或涉及到这个字的成语、警句。如《出师表》中“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中的“秋”意为“时”, 可引出“多事之秋”;《鱼我所欲也》中“蹴尔而与之”的“蹴”意为“踢”, “一蹴而就”中的“蹴”意为“踏”。此外, 教师还可以通过分析一个语素带动对一个词语的理解, 通过分析一个关键词语带动对这个句子甚至这篇文章的理解, 就是化一为多。例如, 教《爱莲说》时, 理解了“菊”“牡丹”“莲”的深意, 就体察了不同人爱不同花的价值取向, 于是就打通了这篇文章的文脉。所以教师必须有一个理念:即不孤立地教字词, 把零散的字词整合起来, 以“言”为经线, 以“文”为纬线, 织成一张“言”与“文”的大网。
五、在古诗文教学中, 让学生进行课本剧表演
根据当代中学生表现欲较强的心理, 教师可鼓励学生把课堂作为场景, 通过表演课本剧的形式来表现课文故事情节, 这样, 既能使学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课文内容, 又能使学生通过形象、生动、富于个性化的语言来深入理解把握文中人物的性格特征, 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并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获得教益。如学生可根据《扁鹊见蔡桓公》《越巫》《<世说新语>三则》等多篇文言文, 排练出精彩的课本剧, 在课代表的精心组织下, 学生自己准备服装、道具, 课前认真排练, 课堂上精彩的表演让大家认识到了蔡桓公讳疾忌医, 不听劝告的后果, 从而教育学生要防微杜渐, 虚心听取意见, 及时克服缺点, 纠正错误;从“越巫”的形象上, 学生认识到了愚昧无知, 自欺欺人, 终将害人害己, 自食其果;从《魏武将见匈奴使》情节中, 学生了解了曹操奸诈、多疑的性格特点。
总而言之, 古诗文作为我国文化的精髓, 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当前的新课程改革, 对古诗文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 因此, 我们需要加强对古诗文教学方法的创新和变化, 了解古诗文学习的重要性, 占领课堂教学的高地。
摘要:中华民族历史悠久, 文化源远流长, 其中有许多精华值得我们吸收, 如果不继承这份遗产, 就会割断我们民族的历史。这就要求中学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古诗文教学,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感,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谈初中古诗文教学方法 篇9
一、吟咏背诵法
中国古代的语文教学积淀出的优良传统, 那就是让学子们认认真真地读、抄、默、背。“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 古语说得再明白不过了。可见, 诵读在古人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吟咏背诵法尤其适合那些感情强烈、内蕴深刻、文辞优美的诗文。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有一段描写洞庭湖明媚春光的文字:“至若春和景明, 波澜不惊。……渔歌互答, 此乐何极!”教师讲解到这里时, 只需在字词上稍加点拨, 就可指导学生吟咏背诵, 启发他们展开丰富的想象, 在脑海中叠印一幅幅美丽的图画。而所谓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 以及写景的井然有序, 学生也会在吟诵中慢慢体会。如果一定要让学生用现代汉语一字一句地去对译, 不说意思上能否忠实传达原作意义, 单说语言的美感, 必将消失殆尽。古汉语特有的音韵之美, 决定了古诗文特别适合诵读。像《与朱元思书》这样具有音韵美和意境美的文字, 不诵读是很难体会到的。青少年时期记忆力最佳, 应让学生多一些诵读, 而少一点僵硬的翻译和烦琐的分析。同时, 在学生诵读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分析, 应有更多时间让学生在诵读中体会学习。此外, 教师还要指导学生掌握诵读中声调的高低、节奏的变化, 还要与联想、想象结合在一起。总之, 学生在吟咏背诵的过程中, 不知不觉间, 将内容与文法化为自己的东西。实践证明, 吟咏背诵较之于把文章分割得支离破碎, 不知要好多少倍!
二、创设情境法
所谓创设情境, 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 创设或设置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氛围或场景, 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 帮助学生迅速而准确地理解教材内容, 更好地领会文章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情境的创设在古诗文的教学中主要通过具体可感的形象来进行。这种形象或用眼可以看到, 或用耳可以听到, 或用手可以摸到;又或者是多种感官可同时感知到的。形象愈是鲜明, 愈是具体, 就愈能缩短感知的时间, 引起联想、想象, 激发学生认知的兴趣,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作者在教学苏轼的《水调歌头》这首词时, 给学生播放了邓丽君演唱的这首词的MTV, 低缓的旋律, 带着淡淡哀愁的歌声, 让学生们置身于诗人创造的澄清辽远的意境中, 体会到了诗人既孤独无奈而又超脱旷达的情怀。
古诗文教学情境的创设还可通过配乐朗诵、画面投影、对话表演以及动作演示等手段来进行。这些方法在语文教学中经常用到, 如《黔之驴》的学习, 采用分角色朗读, 进行对话表演, 甚至有学生把它改编成“课本剧”。相宜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如临其境, 如见其人, 如闻其声, 最大限度地调动了他们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和积极性, 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对话交流法
现行的《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能力、合作探究的能力。在教学前, 我发动学生广泛地查找作者的生平资料, 逸闻趣事, 创作背景, 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先与作者进行对话交流, 这就从心理上拉近了学生和作者的情感距离, 为进一步理解文本奠定了基础。在课堂上, 我鼓励学生畅所欲言, 各抒己见, 彼此对话, 相互交流, 通过学生个体与个体之间, 个体与群体之间思维的碰撞和交流, 达到知识共享、智慧共享、情感共享, 以至古典文学世界的精彩与美妙共享。如在教学叙事诗《陌上桑》时, 学生提议先由各小组采取不同的形式展开自主、合作学习, 后在全班进行交流。有的小组进行了分角色朗读;有的小组用小品表演的形式对诗歌加以诠释;有的小组竟把《陌上桑》和《木兰诗》进行了比较阅读, 对罗敷和木兰的形象进行了比较赏析。那一节课, 同学们是在相互对话, 相互交流, 相互欣赏中度过的, 而在对话中, 罗敷这一美的形象也永远走进了同学们的心中。
四、课外延伸法
1. 课外阅读
如学生学习了《论语六则》后, 再给他们印发《论语十则》;学习了《愚公移山》就给他们印发列子的另一篇《薛谭学讴》。像这样短小精悍富于启发意义的文言短句, 教师只要对个别不易理解的词句作浅显的注释, 学生都能读得津津有味而且获益匪浅。再如, 当学生经过课堂的学习, 掌握了“世外桃源”“讳疾忌医”等成语时, 再印发《战国策》中的“鹬蚌相争”, 《孟子》中的“揠苗助长”, 《韩非子》中的“守株待兔”“塞翁失马”等寓言故事让学生在课外阅读。
2. 摘抄引用
让每个学生在课内和课外所选的古诗文里摘抄名言佳句。这些名言佳句, 往往在学生的摘抄、反复诵读的过程中, 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人生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同时, 也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 提高了他们的阅读表达和写作能力。如一学生写《南方的春雨》时, 就用了杜甫的“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来形容;写《我的母亲》时, 一学生写到动情处, 笔端自然涌出“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的名句。当然, 我们并不主张“掉书袋”似的作文, 但这些古诗文佳句的适当引用, 确实能使文章增色不少。
“教无定法”, 古诗文教学的方法也是灵活多样的, 其挖掘的层面和内容也相当广博。在实际运用中, 以上这几种教学方法并非孤立存在的, 他们是相辅相成、并行不悖的。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的不断探索和追求, 能激发起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 能使学生的记忆力、理解力、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高, 更会让他们终生受益。
如何指导初中学生阅读古诗文 篇10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让学生多读 ,通读诵读, 培养学生对文言词语、文言句式的敏锐的感受”。根据这一点我采取了引导学生预习、阅读,自己先初步明白文意的方法。在学生读课文之前,给予学生明确的提示, 要求学生第一遍通读课文, 勾出生字、词,借助注释或工具书明白它的音、形、义;第二遍阅读,疏通文章文意,理解文章的结构层次,初步把握文章中心;第三遍阅读,将自己在理解中的难句找出来,准备在课堂上提出问题解决;再试着说明一下文章写作特点, 最后准备把课文用故事形式讲出来。坚持用这种方法指导学生,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挖掘内涵,打动学生
古诗文中包涵着博大精深的思想, 至今仍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而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文大部分经过千百年洗涤的经典文章。诸葛亮《出师表》中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体现。宋代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教给我们的胸襟须像天空般旷达。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将进酒》中“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行路难》中“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都是充满了自信和对理想和未来的追求,也是激励我们不断努力的动力。老子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韩愈的“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更是我们学习的座右铭。
三、立足课堂,内外延伸
课堂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核心部分。但只是把目光放在课堂教学上是不行的, 我们还要把课堂的知识带到课外,做到内外的结合,找一些浅显的课外阅读的文言文语段,给学生适当讲解,既吸引兴趣又增加知识。只有在了解历史的基础上,才能对作品的文化内涵有足够认识。诗圣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石壕吏》、“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都深刻表现了当时的唐王朝由盛转衰中的战乱状况。而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等诗句,则与李白所处唐代鼎盛期是密不可分的。除了理解内容,另外,在了解历史的前提下再学古文,更能增添学生的兴趣。我们看《三国演义》了解了三国历史,那么对诸葛亮的《出师表》兴趣和理解不会更好吗?我们看《汉武帝》又怎会对“发愤著书”的司马迁“史家之绝唱”的《史记》不动情呢?因此在学古诗文时,教师把古诗文包含的历史背景尤其是历史故事讲讲, 把作者的人生经历、思想、性格气质等等都做了解,不仅能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诗文内容, 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四、反复朗诵,内化感悟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何况古诗文大多文字优美 ,意境深远,韵味十足,越读越有感觉。学生由于初学,对诗文的理解和感受不一定很深, 但是如果老师带领,熟读文章,细嚼慢咽,久而久之,学生定能感受到歌曲一样的魅力。如欧阳修《醉翁亭记》一文中,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在朗读中,那种景象不自觉会沉浸其中。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苏轼的“人有悲欢离合,月由阴晴圆缺”,白居易的“乱花渐 欲迷人眼,浅草才能 没马蹄”,叶绍翁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刘禹锡的“东边日出西边雨 , 道是无晴却有晴”,“山不在高 ,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等,句句琅琅上口,沁人心脾。真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五、勤于积累,养成习惯
老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不管学习什么知识,都应该勤于积累,善于总结方法,学古诗文也不例外。古诗文中同样有许多方法性的东西,不断积累,一经掌握,将大有裨益。所以我们教师还应该在这些方面加以重点讲解: 1.文言句式。2.古今异义词。3.通假字。4.词性活用。5.文言虚词等等。让学生领会古诗文的特点,掌握学习古诗文的方法,从而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古诗文浩如瀚海,只有掌握方法,提高能力,才能吸取其精华,达到“以不变应万变”,为我所用。
初中古诗文的诵读与积累 篇11
一、提高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永远是第一位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做任何事情,要想做好、做长远,兴趣都要放在首位,而且要坚持培养,贯穿始终。也就是说,初中三年对兴趣的培养不能有丝毫放松。很多时候大家初一的时候还很重视培养学生的兴趣,到了初二初三认为学生已经入门,就不再重视,把应付考试放在了第一位,造成了学生的抵触和低效,事倍而功半,非常可惜。怎样提高兴趣不需我班门弄斧,但有一点我认为需注意:在古文教学的时候,要把解除学生的畏难情绪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二、教给学生诵读和积累的方法。
正确的方法好比一把神兵利器,拿它去争斗时不仅不会畏惧和厌烦,反而能神清气爽、斗志昂扬。诵读方法,常规来说就是语气、语调、语速、节奏、情感;积累的方法则更加丰富一些,可分为课上积累、课下积累,重点积累、兴趣积累,知识的系统积累、分类积累。教师在积累之初要做出系统的跟踪指导,直到学生学会正确的积累方法。
三、具体做法。
初中古诗文教学的有效拓展 篇12
一、在重点词语处拓展
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中的两句“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漫”是“随便”的意思, 是一个副词。像杜甫这样的大诗人, 对诗书应该是非常爱惜的, 在一般情况下, 是不可能“漫卷”的, 这里写他“漫卷”正反映出杜甫听到胜利消息时欣喜若狂的神态, 他乐极忘形, 以致使他一反常态, 连最爱惜的诗书也胡乱地卷起。同时, 这“漫卷诗书”的行动, 也反映了杜甫归家的急切心情。他想到即将结束多年来漂泊流离的生活而要返回家乡, 激动的心情自然难以平静, 于是他“漫卷诗书”, 似乎马上就准备动身返乡了。这个“漫”字所营造的情境是异常丰富的, 真可谓“言已尽而意无穷”。
二、在重点内容处拓展
《桃花源记》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它原是陶渊明《桃花源诗并序》中的“序”, 而《桃花源诗》虽然所写内容重点及表现手法与“序”有异, 但它们的主题是一致的。这就为拓展提供了条件。据此, 我将《桃花源诗》作为课外阅读练习印发下去, 要求学生对比阅读, 以文解诗。为帮助学生领会诗的大意, 训练文言语感, 我还设计了以下练习。
找出诗中与下列语句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诗句填在括号内:
1. (自云) 先世避秦时乱,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嬴氏乱天纪, 贤者避其世。) (伊人亦云逝。)
2.寻向所志, 遂迷, 不复得路。 (往迹浸复湮, 来径遂芜废。)
3.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桑竹垂余荫, 菽稷随时艺。)
4.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 (荒路暧交通, 鸡犬互鸣吠。)
5.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 (童孺纵行歌, 斑白欢游诣。)
学生在拓展阅读中, 更加深了对《桃花源记》主题的理解。
三、在想象中拓展
欣赏李清照的《醉花阴》“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橱, 半夜凉初透”句, 可以引导学生联想重阳节的诗句, 来理解景中寓含的相思之愁、孤独冷清之感。重阳节与家人或朋友相聚一起赏菊饮酒、插茱萸登高的习俗, 在古代很盛行。唐代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尾联写道:“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中表现得更为清楚:“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重阳节到来之时, 这自然会使词人联想到往日家人团聚, 共度美好时光的欢乐情景, 往日欢乐情景与眼前孤独寂寞的情景使词人倍增相思之苦;重阳佳节, 孤零零地在纱帐中, 自然辗转反侧, 难以入睡, 秋夜凉风袭来, 不禁又使词人增加一层冷清之感。
四、在比较中拓展
教师要善于选取相关的教学资料, 把内容和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诗词加以对比,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在比较中拓展延伸。如在学习王维的《渭城曲》时, 让同学们回忆《别董大》、《赠汪伦》这两首诗, 并让他们比较三首写离别的诗在意境上有什么区别。学生通过品味、理解, 发现《渭城曲》是以乐景写悲情,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的凄凉让人心酸;《别董大》却是以悲情写豪情,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的奋发精神尽显其中;《赠汪伦》却是叙事抒情,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感激、依恋全在诗句之中。还可以让学生回忆自己的类似体验, 比较感受离别时的情怀。
五、在文本空白处拓展
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文本中作者有意或无意留下的, 没有写明的“空白”之处, 进行文本拓展, 激活读者的思维, 使读者对作品的意义达到个性化的理解。
如:有一次我进行课外诗词赏读——李清照的《声声慢》, 多数同学认为词中所言之“愁”仅是一个闺中少妇独处之闲愁。于是我投影以下资料:李清照生于1084年, 年轻时与赵明诚结为伉俪, 情趣相投, 感情甚笃, 搜集整理了大量的金石书画。但1127年北宋灭亡, 女词人与赵明诚避乱于江南。不久, 祸从天降, 赵明诚因病而故, 词人孤独一人, 生活悲苦, 再加之自己与丈夫所好之金石书画等又散佚殆尽, 她愁肠百结。后来她在战乱中只身辗转流徙, 晚年十分凄苦, 《声声慢》正作于此期间。学生了解后, 立刻明白词中之“愁”不仅仅为一般“闲愁”, 有国破家亡之愁, 亦有只身孤苦之愁, 也应是兼有绵绵恨意于其中。
【初中古诗文】推荐阅读:
初中古诗文诵读策略06-12
初中古诗文教学策略08-31
初中古诗文阅读赏析05-09
初中常见古诗文默写参考06-14
初中语文古诗文名句汇总08-18
初中语文经典古诗文背诵11-15
初中古诗文情境默写题12-11
如何进行初中古诗文教学12-26
部编版初中古诗文赏析07-17
初中必背61首古诗文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