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危化品管理制度

2024-06-08

实验室危化品管理制度(精选12篇)

实验室危化品管理制度 篇1

学校实验室危化品安全管理标准

莱西市经济开发区中心中学

为了加强学校实验室的安全管理,确保学校实验室及师生人身安全,保证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的正常发展,结合我校实际,对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实行严格管理,为使管理工作正常有序,特制订实验室危化品安全管理标准。

一、健全的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学校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的管理工作。要明确和细化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职责,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认真落实“一岗双责”,形成对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工作合力。学校校长是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相关责任人,药品管理员是直接责任人。

2、建立管理制度,完善管理办法。

根据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实验室化学危险品管理的通知》的有关规定,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内部管理制度。

二、规范的管理。

1、严格执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和《普通中小学实验室常规管理细则》的有关规定。对危险化学品管理要设专人、专室(危险化学品室)、专柜(危险化学品柜)、双人双锁,严格执行实验室化学危险品的出入库手续,详细记录领用人、领用量、消耗量和剩余量,定期清理核对,严防化学危险品流出实验室,如有发现被盗或异常情况,要及时报告学校负责人和主管部门,以尽快采取措施。

2、加强实验室危险化学品防护设施建设。危险化学品的存放处必须远离火源,要设置明显标志和必要的防护安全链锁、报警装置或者工作信号。要配备相应的危险化学品安全防护设施,如防火、防盗、防破坏等设

备,并使其经常处于良好状态。

3、要组织学校领导、实验教师及相关人员进行国家《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安全知识、专业技术及应急知识的培训学习,系统掌握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主要措施和规定,提高安全意识和管理水平。

三、安全的操作。

1、实验室工作人员要认真清理工作场所,认真清点物品数量,清洁用过的各种物品,对剧毒品、放射性同位素的容器、废液、残渣等,应按原国家教委《关于加强学校实验室化学危险品管理工作的通知》文件的有关规定及时妥善处理。

2、使用化学危险品过程中的废气、废液、废渣、粉尘应回收综合利用。必须排放的,应经过净化处理,有害物质浓度不得超过国家和环保部门规定的排放标准。剧毒物质或过期化学危险品销毁处理必须经主管部门同意,报公安部门批准,采取严密措施,方可按规定程序进行。

3、定期组织人员对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管理及重点部位进行彻底细致、全方位的排查摸底,全面掌握危险化学品的使用、管理、种类、数量等具体情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重点排查易燃、易爆、剧毒等危险化学品存放、处置等是否规范;剧毒品、危险品管理是否严格;领用、回收台账是否健全;废弃危险化学品是否安全处置;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责任是否落实;实验室防火、防爆、防盗等措施是否完善等。对排查出来的隐患、问题,要列出清单,建立基础台账,制定整改方案,立即整改。及时消除事故隐患,预防重大事件的发生。学校不能解决的安全隐患,要及时向县教育局汇报,在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协调解决。

学校实验室化学危险品的安全管理,是为了保证全体师生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保证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的正常开展,各地各学校务必要

加强管理,以此为标准认真扎实抓好此项工作。

中心小学 2016年9月6日

实验室危化品管理制度 篇2

在危化品运输责任追究中, 我们往往会将目标对准承运人, 而托运人则扮演着受害者的角色。事实果然如此吗?的确, 承运人是运输的主体, 负有不可推卸的主体责任。他们在获取承运资格的过程中, 往往凭借的仅仅是不合理的压价, 而在实际承运中或是设备简陋, 或是管理松懈, 或是层层转包, 最终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对于这些承运人, 应当通过法律的手段, 追究他们的主体责任。然而, 从市场供需情况和我们的国情来看, 这一情况十分普遍而且可能长期存在下去。在大环境未得到有效改变的情况下, 这些承运人在受到严厉惩处以后, 马上会有新的人群来满足市场的需求, 从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再次重演。因此, 单纯的惩处承运人, 并不是规范市场的唯一和最有效方式。

笔者认为, 必须严肃追究托运人的责任。危化品运输中, 托运人往往是危化品生产企业。出了运输安全事故, 追究生产企业的责任?是的。托运人是运输市场的主导者, 是运输合约的发起人和签约方, 应当对运输品的危险性最为了解, 有义务在选择承运人的过程中严格把关。他有责任全面考量并选择依法合规的承运人来完成这一协约, 而不仅仅是“价低者得”。现实中, 一些托运人还往往会与承运人达成私下交易, 通过非法方式谋取利益, 进一步压缩了运输利润的同时, 大大增加了运输中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

浅析实验室中危化品的安全管理 篇3

关键词:危化品 安全管理 废料处理

中图分类号:X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6(c)-0191-01

随着我国对于食品和药品安全工作的不断重视,实验室食品药品安全检验工作也就成为了我国经济建设过程中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但是在检验过程中相关人员难以避免的会接触危险化学药品,这些危化品在整个检验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无法对其进行正确的管理和处理,可能会导致使用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损伤,并可能引发更大的事故,对检验机构造成经济损失。

1 危化品的科学化管理制度

想要保证危化品的安全管理,首先就必须要制定一套科学化的管理制度,其主要包括各类危化品的分类、储存和使用制度,同时还包括实验室环境的管理制度。

1.1 危化品的管理制度

在食品和药品质量检测的过程中,所使用到的危化品主要分为5类,分别是易燃易爆试剂、腐蚀性试剂、毒性试剂、基准类试剂、压缩液化气体。其中易燃易爆、腐蚀性以及毒性试剂的危险性最大,在对这类试剂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要格外注意。易燃易爆类试剂主要包括高浓度乙醇、乙醚、过氧化氢、高氯酸等。对于这类试剂应将其分开进行独立储存,将其放置在阴凉避光处,避免受到阳光的照射,同时利用棕色广口瓶进行保存,如果条件允许还应该在试剂瓶下铺一层砂土,起到灭火的效果。对具有腐蚀性的试剂进行保管时,要选择特殊材料的柜子,并且将其与易燃易爆试剂完全隔离开,避免二者接触引发火灾或爆炸。含毒性的试剂在我国食品和药品检测工作中一直都被视为重点管理对象,一般采用的方法是专柜保存方法,独立存放,并且设立多个保险锁,在取用时需要多人共同参与,并进行记录,确保其被正常使用。对于基准试剂来说,其在检验时要求纯度要高,不能收到污染,因此也要对其进行专柜存放,并且派遣专人看管。而对于压缩液化气体来说,其一般是用钢瓶进行保存,由于其内部压强较大,因此要保证其的平稳性,避免出现剧烈的晃动、碰撞等情况,还要保证钢瓶远离任何发热物体,避免阳光直射。在存放过程中,钢瓶必须保证竖立摆放,以免气体出现倒灌的情况。

1.2 实验室环境的管理制度

在对检验实验室危化品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实验室本身的环境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实验室内的环境必须保证清洁,不能出现灰尘浓度过高的情况,避免灰尘与试剂接触导致化学反应。其次,对于实验室环境的温度也要进行严格的控制,一般不应该超过28 ℃,以免造成易燃易爆试剂发生自燃反应。最后,对于保存试剂的各类保管柜的摆放也要进行注意,一定要放在阳光不能直射的部位,并且保证保管柜周围空气的干燥,以免过多的水分影响试剂的纯度。同时还要原理实验室内的热源,例如暖气、电暖风等。

2 废料的分类和处理

在食品和药品检验的过程中,检验之后所剩下的检验物被称为废料,根据其物理特性的不同,一般分为废渣和废液。一般情况下,这类废料均含有有毒物质,如果不能够得到妥善的处理,很容易对人体造成较大的损伤,同时还可能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因此,在相关检测工作结束之后,相关管理者应该对废料进行及时的处理,对于废渣类废料来说,其在处理上比较简单,如果废料的毒副作用较低,可采用集中焚烧后填埋的方式进行处理,焚烧时一定要选择空旷的环境,并且保证周围没有任何居民和种植田地;如果废料的毒性较大,则需要将其进行集中回收,放入焚化炉中进行处理,避免给周围的环境带来较大的污染。而对于废液的处理就需要根据废液的含有物来进行,例如:含砷、铬、汞等有害物质的废液可以利用化学反应方法,将其中的有害化学物质进行沉淀,使其转化为相应的盐类,再利用凝固剂对其进行统一处理。而如果是有机废液,一般采用的是焚烧处理方法,但对于一些挥发性较高的废液,应该在焚烧前在废液上洒上一定厚度的水,阻隔其挥发作用,以免有害物质进入到控制中对人体造成伤害。另外,在对废料进行处理的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一定要按照规定进行每一步操作,必要时可以穿戴隔离服,避免废料中的有害物质对管理人员造成伤害,同时在处理废料的过程中一定要有人进行监督。

3 结语

食品和药品质量的检验工作是目前相关产品质量检验工作中的重点,各地方政府对于这项工作的重视度也在逐渐上升,因此在相关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对于实验室内的危化品的管理工作也必须提高力度。对于各类危险品均需要进行分类、单独保存,避免不同种类危险品之间产生化学反应,引发事故,同时也避免危化品对使用者和管理者造成的危害。另外,对于检验后所剩下的废料也要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避免废弃物对环境造成伤害。

参考文献

[1]张丽.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探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0(6).

[2]程三喜.危化品安全管理工作探讨[J].技术与市场,2013,20(6):245-246.

[3]吴绍辉.危化品使用企业新员工安全培训的探索与思考[J].人力资源管理,2012(4):63-64.

危化品管理制度 篇4

1.总则

1.1加强对化学危险物品的管理,防止化学危险物品在运输、贮存、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发生火灾、爆炸及毒害等事故,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2.范围和分类

2.1凡具有易燃、易爆、腐蚀、毒害等危险性质,在生产、贮运、使用中能引起燃 烧、爆炸和导致人身中毒或伤害事故,并使财产受到毁坏的化学物品,统称为化学危险物品。

2.2有些物品虽不属于危险物品,但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也应加强管理。

2.3化学危险物品按其性质和贮运要求分为:

2.3.1爆炸品

2.3.2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2.3.3易燃液体

2.3.4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2.3.5毒害品和腐蚀品及感染性物品

2.4化学危险物品的管理,应严格执行国家《爆炸物品管理规则》、《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条例》等规定。

3.生产和使用

3.1生产和使用化学危险物品的装置,应根据危险品的种类、性能和生产过程中的 火灾危害及毒害程度,设置相应的排风、通风、防火、防爆、防尘防毒、泄压、降温、防潮、避雷、阻止回火、导除静电、紧急排放、隔离操作和自动报警等安全设施。

3.2生产车间存放的危险物品,应根据生产需要,规定存放时间、地点和最高允许 存放量。原料和成品应经化验,以免因成分不符标准或发生事故。

3.3剧毒物品生产和使用场所操作人员必须正确穿戴专用防护用品和器具(如酸、碱作业岗位要戴眼镜、处理问题时必须戴面罩)。严禁用手直接接触剧毒物品,不得在剧毒物品场所饮食,应备有一定数量的解毒药品(甘草含剂等)以备应急抢救之用,工作结束后应更换工作服,清洗后方可离开作业场所。

3.4包装化学危险物品的容器,在使用前必须进行检查,消除隐患。容器必须牢固、严密,并按照国家颁发的《危险货物包装标志》的规定,印贴专用的标志和物品名称。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要将其理化性质(闪点、燃点、自燃点、爆炸极限等数据)和防火、防爆、灭火、安全贮运等注意事项写在说明书上,否则不准出厂。

3.5生产或储存易燃、易爆物品场所,其电气、动力设备、照明装置、仪表和开关等应根据危险物品的性质和国家颁发的《爆炸危险物品场所电气安全规程》等规定,分别采用防爆或隔离措施。

3.6输送液体物品,应采取防止泄露、消除静电的措施,输送固体氧化剂、易燃固体等应防止摩擦、撞击。

3.7易燃易爆物品禁止使用明火加热,在高温反应或蒸馏等操作过程中,若必须采用烟道气、有机热载体、电热或照明等加热时,应采取严密隔离措施。

3.8凡用于生产的煤气、有毒、有害气体蒸汽、水等管道必须与生活用汽(水)管道分开。用途不同的工作气体(液体)管道不应联通。

3.9化学危险品生产或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气)、废渣和粉尘的排放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标准处理。

3.10严禁用一级易燃液体洗刷机器设备、车辆部件和工作服等。

3.11易燃、易爆设备、管道检修,要求严格按公司《动火管理制度》和《安全检修制度》规定执行。

4.贮存和保管

4.1贮存量较大的化学危险品的仓库应根据物品性质,按规范要求设置相应的防爆、泄压、防火、防雷、报警、防晒、调温、消除静电、防火围堤等安全装置和设施。

4.2化学危险物品仓库内只能贮存同一类化学危险物品,不同品种要分堆存放,不能超量贮存,并应有一定的安全距离,并保证道路通畅。

4.3对化学试剂危险物品库要安排的货位,避免混存。化学性质、防护或灭火方法相互抵触或相互有影响的化学危险物品,绝对不允许贮存在同一库内。

4.3.1氧化剂不得与易燃易爆物品同存一库。

4.3.2能自燃或遇水燃烧的物品不得与易燃易爆物品同存一库。

4.4对于遇水易爆,遇高温、低温、爆晒会发生分解的化学危险物品,以及液化气体分别不得在潮湿、易积水、高温处及低温处贮存,不能在露天场地贮存。

4.5化学危险物品仓库与生产、生活区有适当的距离,配备一定数量的消防设施。

4.6化学危险物品仓库管理人员(包括库工)必须进行公司三级安全教育,经考试合格,由本单位发给安全作业证方能上岗操作。

4.7化学危险物品的管理人员,要选配责任心强,经过专门训练,熟知危险物品性质和安全管理常识的人员担任。

4.8化学危险物品仓库出入库发放制度:

4.8.1 化学危险品入库前均应按合同或入库单、请检单进行检查验收、登记,验收内容包括:

a.商品数量;

b.包装;

c.危险标志;

d.合格证或检验报告。

经核对后方可入库,当商品性质未弄清时不得入库。

4.8.2 化学危险品出库前均应按合同或领料单进行检查核对,核对内容包括:

a.商品数量;

b.包装;

c.危险标志;

4.8.3 进入化学危险品储存区域的人员、机动车辆和作业车辆,必须采取防火措施。

4.8.4 装卸、搬运化学危险品时应按有关规定进行,做到轻装、轻卸。严禁摔、碰、撞击、拖拉、倾动和滚动。

4.8.5 装卸对人身有害及腐蚀性的物品时,操作人员应根据危险性,穿戴相应的防护用品。

4.8.6 不得用同一车辆运输互为禁忌的物料。主管部门要加强检查,严格执行。

4.8.7 修补、换装、清扫、装卸易燃、易爆物料时,应使用不产生火花的铜制、合金制或其他工具

4.8.8 为防止发料差错,对剧毒物品、易制毒品必须实行双人收发、双人双锁、双人运输和双人使用的“四双”制度。

4.8.10 化学危险物品仓库严禁吸烟和使用明火。

4.8.11 化学危险物品的领用需经使用人员提出,部门主管批准,仓管人员同意后方可出库。

4.8.12 化学危险品的出入库须有台帐记录,每月必须进行盘帐,做到帐、卡、物相付。

5.装卸运输

5.1化学危险物品的装卸和运输,必须指派责任心强,熟知危险品一般性质和安全防范知识的人员承担。

5.2化学危险物品装卸运输人员,应持有安全合格证,按运输危险物品的性质,佩戴好相应的防护用品,装卸时必须轻拿轻放,严禁撞击、翻滚、摔拖重压和摩擦,不得损毁包装容器,注意标志,堆放稳妥。

5.3化学危险品装卸前后,对车厢、库房应进行通风和清扫,不得留有残渣。装过剧毒物品的车辆,卸后必须洗刷干净。

5.4相互碰撞、接触易引起燃烧爆炸,或造成其它危害的化学危险物品,以及化学性质互相抵触的危险物品不得违反配装限制而在同一车上混装运输。

5.5化学危险品装运时不得人货混装。运输爆炸、剧毒和放射性危险物品,应指派专人押运,押运人员不得少于2人。

5.6运输危险物品的车辆应严格防止外来明火,尽可能选择路面平坦的道路,不得

在繁华街道行驶和停留,行车中要保持车速、车距,严禁超速、超车和强行会车。

5.7装运易燃易爆物品的机动车辆排气筒上必须装有阻火器,并配备灭火器材。车

头应悬挂“危险品”标记,罐车要挂静电接地导链。

5.8装运爆炸、易燃液体、可燃气体、剧毒和放射性等危险物品,必须包装牢固、严密,使用符合安全要求的运输工具:

5.8.1禁止使用电瓶车、翻斗车、铲车和脚踏车等运输爆炸物品。运输氯化钾、氯化钠等氧化剂和铁桶包装的低闪点的易燃液体时,不得用铁板车及汽车挂车。

5.8.2禁止用叉车、铲车、翻斗车搬运易燃易爆液化气等危险物品。

5.8.3高温季节装运液化气体和易燃液体等危险物品的车辆要有防晒设施。

5.8.4装运电石等忌水物品时,应要有防雨设施。

5.9公司销售部对来公司拉运危险货物的客户要检查:“采购证、准运证、押运人员的押运证、槽(罐)车准用证”、并检查运载工具外观是否合乎安全要求,如发现问题应责成用户处理后方可发货。

6.报废处理

6.1剧毒物品用后的包装物必须严加管理统一回收登记造册,专人负责处理。

6.1.1铁制包装容器不经彻底洗刷干净,不得改作它用。

6.1.2包装容器必须在生产部指派专人监护下销毁。

6.2剧毒物品废弃物的报废处理必须先提出申请,制定安全措施,经生产部批准后方可处理。

6.3凡公司报废的金属容器、设备、管道等含有化学危险物质的,必须由使用单位按规定要求清洗置换分析合格后,方可交给废品处理部门。

危化品管理制度1.0 篇5

危化品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目的

为加强公司危化品管理,规范公司化学品在使用、储存、运输、废弃等环节的管理行为,建立危化品采购、运输、使用、储存规定,减小安全风险。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范围

本制度中危化品为易制毒化学品及非易制毒化学品的总称。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危化品安全管理及采购。

第二章 职责

第三条 工程管理部职责

(一)负责危化品的整体管理并危化品管理制度及相关安全使用、保管说明书。

(二)负责对危化品合格供方名单进行评审。

(三)负责对危化品安全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规避安全事故发生。

(四)负责组织使用、保管、化验等危化品部门人员进行相关知识教育培训和安全培训,让相关人员掌握必要的应急知识,会使用火灾报警电话和灭火器材。

(五)负责与政府相关部门进行对接,落实国家、地方政府、公司相关制度的落实到位。

(六)负责建立公司危化品清单。

(七)监督入库全过程,逐日巡视易制毒化学品仓库以危化品安全管理办法 版本:1.0 及周围环境,严禁明火、电气设备防爆,消除事故隐患,遇有意外情况,及时向公司领导汇报。

第四条 事业部职责

(一)负责通知经营管理部联系德缆公司质量管理部或国家指定的检验单位对到厂(场)危化品进行检验。

(二)负责根据检验结果办理入库手续,卸完货后将实际过磅数量、车号、供货单位记账做好保管,并根据需求发放危化品。

(三)负责建立、规范危化品台账,及时登记出入库数据,做到账物相符,发现差错,及时查明原因并予以纠正。

(四)严格执行易制毒化学品出入库手续,规范管理易制毒化学品台账,及时登记出入库数据。

(五)负责对本部使用的危化品的保管及使用管理工作。

(六)负责提出危化品的采购需求。第五条 经营管理部职责

(一)负责危化品合格供应商的管理工作。

(二)负责公司危化品的采购工作。

(三)负责建立危化品的购买流水台帐。

(四)负责办理危化品的退货相关工作。第六条 使用项目部责任

(一)负责提出危化品的采购需求。

(二)负责本项目部使用的危化品的保管及使用管理工作。

第三章 程序及要求

第八条 危化品供应商资质要求及确定 危化品安全管理办法 版本:1.0

(一)选择的危化品销售厂家必须有资质,各种证件齐全(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经营备案证明等)。

(二)经营管理根据公司要求及国家相关资质要求提交危化品合格供方候选名单经部门负责人审核后由工程管理部、事业部进行评审,总经理批准后确定危化品合格供方名单。

(三)易制毒化学品采购时,采购员联系的厂家必须与我公司办理的易制毒化学品备案证明供货单位相一致。

第九条 易制毒化学品的采购

(一)危化品需求部门根据需求打危化品购买申请报告经部门负责人审核后,由工程管理部审核使用出处及数量并明确是否为易制毒化学品,总经理对危化品申请报告进行审批,经营管理部根据申请报告在危化品合格供方名录中查找对应的供应商并比价。

(二)经营管理部在确定供应商后,按照公司相关流程与供应商签订合同。易制毒危化品由采购员将合同扫描后转交至公安局进行备案、审批;非易制毒化学品由采购员直接通知供应商发货。

(三)经营管理部根据易制毒化学品的备案及审批进度通知、跟踪供应商发货。

第十条 危化品到厂验收及入库

(一)危化品到厂后,由事业部(项目部)通知经营管理部关检,检验合格后事业部(项目部)对数量进行确认并办理入库手续。

(二)易制毒化学品运抵单位后,必须由安全管理员在场监视卸货、入库,数量核对无误后,由送货人、安全管理危化品安全管理办法 版本:1.0 员、保管员分别在易制毒化学品出入库登记簿上签名。安全管理员同时做好合格证、说明书等材料的备案工作。

第十一条 危化品的领用及发放

(一)非易制毒化学品由需求项目部填写领料申请单至事业部,事业部根据申请单发放物资至需求项目部。

(二)易制毒化学品领用时,各使用项目部须开具易制毒化学品领用单,经使用事业部负责人审核及工程管理部批准后,仓库管理员方可发放易制毒化学品,领用人、安全管理员、仓库管理员核对数量后分别在易制毒化学品出库登记簿上签名。出库后由安全管理员陪同领用人将易制毒化学品送到使用部门。易制毒化学品领用项目部应建立登记台帐,单独装订成册备查。

(三)使用项目部应按当天使用计划合理领用易制毒化学品,原则上谁使用由谁领用,负责领用人下班时易制毒化学品还有剩余即视为不能使用完。使用项目部负责人应安排人将多余的易制毒化学品送回仓库。仓库管理人员应对送回的易制毒化学品进行称量后作为入库原料进行登记,送回人、安全管理员、仓库管理员分别在登记簿上签名。

(四)不得将易制毒化学品暂存在其他库房。使用项目部不得私自存放易制毒化学品在本项目部,需再次领用已送回的易制毒化学品,应按第四条规定重新办理领用手续。

(五)危化品出入库台帐登记清楚、全面、准确。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易制毒化学品仓库。仓库管理员和安全管理员应每月盘点当月的使用数量和库存数量,核对无误后,将盘点情况提交工程管理部。如在盘点中发现存在数量不对应,应立即报告,由事业部和使用项目部进行复核。如发现被盗的应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危化品安全管理办法 版本:1.0 第十二条 危化品的装卸与运输

(一)危险品的装卸人员应按装运危险品的性质,佩戴相应的防护用品,装卸时必须轻装轻卸,堆放稳妥,严禁摔拖、重压和摩擦,防止包装破损。

(二)运输化学危险物品,必须按照国家有关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对不符合规定的,不得运输。

(三)装运易制毒化学品过程中,必须安排责任心强、做事细心的员工进行装卸。

(四)禁止无关人员搭乘装运易制毒化学品的车。

(五)运输危险品的车辆,必须保持安全车速,保持车距,严禁超车、超速和强行会车。

第十三条 易制毒化学品的使用

(一)使用部门及个人应认真学习关于危化品的知识,掌握危险物品的安全防护知识,严格遵守各项安全生产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二)使用剧毒物品场所及其操作人员,必须加强安全技术措施和个人防护措施:

1、配备专用的劳动防护用具和器具,专人保管,定期检修,保持完好。

2、严禁直接接触剧毒物品,不准在使用剧毒物品的场所饮食。

3、正确穿戴劳动防护用品,工作结束后必须更换工作服,清洗后方可离开作业场所。

(三)盛装易制毒化学品的容器,使用前后,必须进行检查,消险隐患,防止火灾、爆炸、中毒等事故发生。

(四)使用部门必须配备医药箱,发生意外可做简单处理,严重者立即送医院治疗。危化品安全管理办法 版本:1.0

(五)化学危险物品的包装与标志必须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包装必须坚固、完整、严密不漏,外表面清洁,不粘附有害的危险品,危险品的标志清晰。

第十四条 危化品的报废处理

(一)易制毒化学品的废弃处理,必须制订周密的安全保障措施,并经有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处理。

(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易制毒化学品,如废水、废气、废渣等必须经处理,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后方可排放,凡能互相互起化学反应成新的危害的废物不能混在一起排放。

(三)剧毒物品用后的包装箱、纸、袋、瓶、桶等必须严加管理,由企业统一回收处理。

(四)凡拆除的容器、设备和管道内带有危化品的,必须清洗干净,验收合格后方可报废。

(五)企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处置固体废物。

第十五条 危化品的贮存保管

(一)易制毒专用仓库应设立专人管理,管理易制毒化学品人员应由责任心强,经培训考核,熟知危险物品的性质、安全操作方法和安全防护知识人担任。

(二)易制毒化学品必须贮存在专用仓库,应当符合有关安全、防火规定,并根据物品的种类、性质,设置相应的通风、防爆、防火、防雷、灭火、防晒、消除静电等安全设施。仓库内和储存区要保持干燥通风,物品码放整齐,取用方便。仓库内和储存区消防设施要安全有效,库房管理员要熟练掌握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根据需要规定危险品的存放的时间、地点和最高允许存放量,性质相抵触的生产备料不得放在同一区域,必须隔离清楚。危化品安全管理办法 版本:1.0

(三)盛装腐蚀性物品的容器应认真选择,具有氧化性、酸性类物品不能与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燃烧物品装,酸类物品严禁与氰化物相遇。

(四)易制毒化学品的贮存要求严格执行危险品的配装规定,对不可配装的危险品必须严格隔离。

1、放射性物品,剧毒物品不能与其它危险品同存一库。

2、氧化剂或具有氧化性的酸不能与易燃物品同存一库。

3、盛装性质相抵触气体的气瓶不可同存一库。

4、危险物品与普通物品同存一库应保持安全距离。

5、遇水燃烧、易烧、自燃液化气体等危险物品不可在低洼仓库或露天场地堆放。

(五)进入化学品仓库人员,必须配备相应劳动保护用品。

(六)化学品包装应单独标识存放,收集到一定量时让售给生产单位,不允许卖给私人和个体单位,并严禁流失到厂内其他部门。

第三章其他要求

第十六条 各部门应积极响应和落实国家关于易制毒化学品储存的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的管理制度,秉着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将责任落实到人,严防流入非法渠道给国家和公司造成法律责任和经济损失。

第十七条 各使用部门需认真学习和严格遵守《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易制毒化学品公司管理制度及相关规定,执行易制毒化学品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不违章作业。对本岗位的易制毒化学品安全管理负直接责任。

第十八条 易制毒化学品由使用部门领出后,一切责任危化品安全管理办法 版本:1.0 由使用部门负责。各使用部门必须合法使用易制毒化学品,严禁挪用或转让、转借他人。因人为原因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规章制度,造成法律责任和经济损失由责任本人承担。

第十九条 各使用部门应精心操作,严格执行工艺纪律,做好各项记录,交接班时必须交接安全情况。工作中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现场。

第二十条 各班组及化验室领用易制毒化学品后应准确记录每天的消耗,填报《危险化学品试剂使用统计表》,做好采购计划,正确分析、判断和处理各种事故隐患。如发生被丢、盗、抢等方面安全事故,要及时地如实向公司报告,保护现场,作好详细记录。

第二十一条 各部门应经常性的开展安全自查、自纠和巡查工作并做好登记,做好安全隐患的整改落实工作。做到文明生产,保持岗位及环境整洁。

第二十二条 各使用部门领用易制毒化学品后未使用完必须的应当班退回易制毒化学品库房,严禁留于车间过夜。

第二十三条 化验分析用易制毒化学药品、试剂前出库前均应按出库单进行检查核对,核对内容包括:商品数量、包装、危险标志、合格证或检验报告。经核对后方可出库,当商品性质未弄清时不得出库。

第四章附则

学校危化品管理制度 篇6

二、学校因需购买危险物品必须经教育主管部门严格审批,并按本制度严格管理。学校因需要购进的危险物品须由专人、专箱(橱)保存 ,实行两人同时加锁开、关的制度,并将购置日期和数量登记在案,以备检查。

三、使用危险品时必须熟悉使用物品的性能特点,要按规范操作使用,杜绝违章操作,同时要采取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学生实验使用危险品则必须在指导老师指导下进行。

四、实验室所存危险品只供教学使用,一切无关人员禁止取用,且每次取用危险品都必须把取用人、用途、数量、日期记录在案,即取即用,严格进出库登记制度,严禁任何人私自将危险物品带出保管室或实验室,慎防散失。

五、管理人员应经常检查危险品、毒品库(柜)是否完好,切实做好防火、防盗工作,及时排除不安全隐患,防止因变质分解造成自燃、爆炸事故发生,确保安全。

六、在管理、使用过程中万一出现事故,应及时报告学校责任人及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并尽可能采取措施抢救受害者、保护学校财产,防止遭受更大的损失。

风险控制在危化品管理中的应用 篇7

危险化学品生产具有易燃、易爆、易中毒、高温、高压、易腐蚀等特点, 与其他行业相比, 潜在的不安全因素更多, 危险性和危害性更大, 因而对安全生产的要求也更严格。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 涉及到的化学物质的种类和数量显著增加。

从众多的事故案例中, 我们不难发现众多的事故都是由于危险化学品的管理、使用中出现的漏洞导致的, 许多的事故是完全可以预防的, 之所以没有得到控制, 导致事故发生, 多在以下几个方面出现问题, 一是人的不安全行为, 二是物的不安全状态, 三是管理上的缺陷;如果在初期进行了风险分析, 对可能发生的所有异常状况进行了有效控制, 那么将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的几率, 做到本质安全。采取风险辨识来发现风险, 制定措施进行控制, 从而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的手段, 进行控制是有效降低风险的方法。

1 风险识别

1.1 风险、危险源的定义

风险是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结合。危险源是可能引起事故的根源或状态。它来自作业活动中物、人、环境、管理几方面的不安全因素。既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1.2 危险、有害因素

1.2.1 危险、有害因素的概念与类别

危险因素: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有害因素:是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

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繁多, 其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依据GB/T13816-92《生产过程危险和危害因素分类与代码》将生产过程的危险与危害因素分为6类: (1) 物理性危险与危害因素; (2) 化学性危险与危害因素; (3) 生物性危险与危害因素; (4) 心理、生理性危险与危害因素; (5) 行为性危险与危害因素; (6) 其他危险与危害因素。

1.2.2 危险、有害因素易造成的后果

(1) 人身伤害, 包括伤亡及疾病; (2) 财产损失, 包括停工、违法、社会影响; (3) 环境的破坏包括水、空气、土壤、噪音污染。

1.2.3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就是识别危险、有害因素的存在, 并确定其性质的过程。通过对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害的作业环境及安全管理缺陷的识别与分析, 明确危险、有害因素会造成的后果。

危险、有害因素类别很多, 并且表现形式也很复杂。为正确有效的识别, 必须建立有清晰的识别思路: (1) 本因素存在什么危害; (2) 谁 (或什么) 会受到伤害; (3) 伤害会怎样发生; (4) 伤害的后果如何。

2 风险评价

2.1 风险和风险评价的概念风险是发生特定危害事件的可能性及后果的结合, 即:

风险度 (R) =可能性 (L) *后果严重性 (S)

L:可能性是指在现有的预防、检测等措施的基础上, 特定的危害事件发生的频率。

S:后果严重性是指在现有的预防、检测等措施的基础上, 特定的危害事件发生后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

只要在可能性或后果严重性上加以防范与控制, 都能降低发生危害事件的风险。

风险评价就是对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隐患, 从影响人、财产、和环境的方面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进行危害程度评价, 针对危害程度的不同, 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使隐患得到治理或处在可控状态, 避免或减少事故的发生。

2.2 常用风险评价方法

进行风险评价, 需要选择所使用风险评定的工具或评定方法。评定方法的选择和确定是核心问题。了解这些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才能正确地使用这些方法,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评价方法必须具备科学性, 其次必须具备针对性。需要风险评价的物质千差万别, 涉及到作业条件、设备设施、作业过程、预期使用、误用、使用者、空间、时间等各个方面, 不可能有一种方法能适合所有。所以采用的评价方法应该是专门针对性的, 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同时评价方法还必须具备适用性。一切方法都要适用于应用, 方法要简单、结论要明确、效果要显着, 这样人们才能乐于接受。一些设定的参数值过多, 计算复杂的方法是不可取的。

风险评价因评价范围的不同评价方法也不尽相同。常用的方法有: (1) 工作危害分析 (JHA) ; (2) 安全检查表分析 (SCL) ; (3) 预危险性分析 (PHA) ; (4) 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 (HAZOP) ; (5) 失败模式与影响分析 (FMEA) ; (6) 故障树分析 (FTA) ; (7) 事件树分析 (ETA) ; (8) 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 (LEC) 等方法。

下面简单介绍几种常用方法:

2.2.1 工作危害分析 (JHA) 方法

(1) 将一项作业活动分解为若干个相连的过程; (2) 对每个过程的所有潜在风险进行识别; (3) 针对每一个风险制定控制措施。具体见表1。

2.2.2 安全检查表 (SCL) 分析方法

(1) 先对一个检查对象加以分解, 确定需要检查的若干个小项; (2) 针对每一个小项, 查找有关资料, 确定检查标准; (3) 针对每一项检查标准, 确定未达标准的后果; (4) 针对每一个后果, 确定现有的控制措施; (5) 针对每一项现有的控制措施, 制定改进控制措施。具体见表2、表3。

2.3 风险评价程序

2.3.1 建立风险评价组织为使风险评价体系有序的开展工作, 企业应成立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风险评价小组, 由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风险评价专业组。制定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明确评价准则和职责。

2.3.2 对识别出的危险、有害因素依据评价准则进行评价, 总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严重性的等级。

2.3.3 依据风险评估表确定风险等级。

2.3.4 根据风险等级制定隐患治理 (风险控制) 的时间与措施。

3 风险控制

3.1 风险控制分类

根据风险度等级控制措施可分为:根除危害的措施;降低或减少后果的措施;减少发生的可能性到可以容忍或可忽略的水平。

3.2 控制措施的选用

通常选用控制措施须考虑如下因素:措施的可行性 (可操作性) 、可靠性;措施的安全性、先进性;措施的经济合理性;技术的保证与服务。

风险控制首先从人的角度出发, 树立“从零开始, 向零奋斗”的安全生产零理念。建立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强化生产事故责任追究, 促使人人负有安全责任心, 事故预防和安全生产的目标才能得以实现。安全生产的实现要靠安全投入作保障。无论教育培训还是设施的更新及隐患治理, 均需付出劳动和成本。所以, 安全投入是安全生产的前提、基础和保障, 在落实整改措施时一定要落实资金来源, 安全投入即是代价更是效益。

在制定出风险控制方案后, 重点则在于措施的执行和落实, 要具体到人, 有了具体的实施人, 才有可靠执行的保证, 并且在执行完毕后, 要有复查人员进行检查确认, 将各类风险及隐患做到定人、定措施、定整改时限, 定资金来源, 定复查负责人, 实行闭环管理, 真正将风险控制在可控范围内, 以保证生产的安全。

3.3 控制结果

作为危险化学品产品及原材料种类繁多的危化品生产单位, 通过风险控制的引入, 在2011年和2012年的生产过程中, 没有一次危险化学品泄露或污染, 灼伤事故的发生。由此可见风险控制在危险化学品管理工作中能够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 可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率。

4 结论

在化工工业生产过程, 危险化学品的管理, 通过对风险的识别, 风险分析制定控制措施, 通过措施的执行, 可将各类风险控制在可控范围内, 能够有效控制事故发生。

摘要:危险化学品生产具有易燃、易爆、易中毒、高温、高压、易腐蚀等特点, 与其他行业相比, 潜在的不安全因素更多, 危险性和危害性更大, 因而对安全生产的要求也更严格。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 涉及到的化学物质的种类和数量显著增加, 本文针对化工生产领域目前尚存在的问题, 介绍了有关风险辨识和分析评价的各种方法, 阐述了风险控制方面的研究进展, 指出风险控制是危险化学品管理中的重点。

关键词:风险,危险源,风险识别与控制,风险评价

参考文献

[1]吴宗之, 高进东等编著.工业危险辨识与评价[M].气象出版社, 2000.

[2]刘诗飞, 詹予忠主编.重大危险源辨识及危害后果分析[M].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

[3]吴宗之, 高进东, 魏利军编著.危险评价方法及其应用[M].冶金出版社, 2001.

实验室危化品管理制度 篇8

关键词:石化企业仓库;危化品安全管理;问题;对策

危险化学品作为化工生产的重要物资,应用于石化企业的储存、生产等各个环节。在生产环节,危化品所具有的毒害、腐蚀、爆炸、燃烧等性质以及可能对人体、设施、环境造成的危害受到重视,因此,由于危化品造成的事故很少发生,在仓储场所更不多见。天津港“8.12”特大化学品爆炸事故的发生,给各级政府、各大石化企业敲响了警钟:安全事故不仅会发生在从事生产作业的装置,也会出现在仓储场所,而且,物资集中存放,难以控制,会造成整个企业的生产线全面停产,事故后果更加严重。基于此,本文就结合笔者自身工作经验和实践,对危化品仓库安全管理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

一、存在问题和原因分析

(1)设计规范问题。企业现有的化学品库房大部分没有按照国家相关规范设计施工,各类危化品存储在普通库房,达不到危化品储存的要求。大多数危化品库房没有火灾报警、排风及视频监控等安全基础设施。原因分析:库房建设时间早,基础设施条件较差,建设时没有相应的规范指导。(2)专业知识问题。企业危化品管理部门对危化品禁忌存储风险分析不到位,对危化品风险识别和管控能力不足,从业人员专业知识不足,对危化品的特殊性质和管理要求了解不深等。原因分析:危化品的管理专业性较强,从业人员缺乏危化品专业知识,也没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培训政策,没有有效的渠道获取专业技能,致使相关技术管理工作处于封闭的自我运行状态。(3)管理水平问题。危化品存储存在没有按化学性质分区、分类、分库存放等问题,达不到《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标准要求;库房禁止、警示等安全消防标识不齐全,无法起到警示作用;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内容不规范、信息不全,应急处置卡数量不全,内容空泛,不能满足应急处置的要求。企业危化品库房的应急预案内容较空,预案演练、评估流于形式,实战演练没有关键环节的推演和实际操练,效果有限;应急物资种类、数量不全、不足。原因分析:各级管理人员对危化品安全管理工作不重视,甚至存在推诿现象;没有严格按“五定“原则组织专业人员研讨,没有制定有效、切实可行的整改计划;没有相应的规章制度进行约束,没有激励机制和责任制,导致工作拖延和管理水平无法提高。

二、危化品仓库安全管理应对措施探讨

(1)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实现储存合规合法。加大投资力度,建设符合国家规范、适合本企业危险化学品存储的高标准库房,从硬件上实现存储的本质安全。同时,严格按照《建规》等建筑规范,对现有库房全面评估,通过改造、合并,规范配置相应的安全设施和技术装备,使库房达标。(2)以人为本,从人员配置和技能培训入手,提高人员技能。提高重要岗位人员素质,提高从业人员危化品专业技能,通过有效的渠道和针对性的培训,使其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保证安全运行。(3)对危化品和危化品库房的概念要理解、完善。按照规范对所有库房和化学品进行火灾危险性分类、危化品划分,最后参照产品MSDS储存要求科学存放。(4)加强危化品储运环节依法合规管理,建章建制,在国家规范和标准指导下对管理制度进一步细化完善,严格考核制度,加强从业人员的操作纪律和日常巡检管理。提高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履职能力,采取追究和激励机制并行的管理手段,完善安全管理责任制。(5)明确危化品的管理分工,对企业各相关部门明确管理职责,确定各自应该承担的责任。(6)大部分石化企业年代久远,超过保质期及装置报废不再使用的老库存存量很大,应该及时处理,不但降低库房存储压力,消除隐患,还能盘活资金,提高企业活力。(7)石化企业危化品存储现状必然存在大量安全隐患,企业应该加大隐患排查力度,摸清实际情况,不能立即达到完全合规的企业,要马上排查出所有隐患,在制订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的同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发生事故的风险,实现安全管理。明确权责,监督过程,督查结果,实现全层级参与,尽早完成现有隐患和问题的整改,实现危化品库安全运行的达标管理。(8)“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石化企业一直以来都没有将仓储场所列入生产运行序列进行管理,现在提高了管理力度,原来的管理方式及不适应,应该参照装置运行的管理模式,建立一套符合仓储实际运行的操作规程,规程要从国家和行业规范出发,合规合法,同时符合石化企业实际情况,统一标准,操作性强,能够作为仓储管理的指导性文件,从体系上保证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危化品安全投入保障制度 篇9

为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确保安全技术费用及时到位,达到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所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根据国家相关法律要求,特制定本制度。2 职责

2.1公司董事会负责制定安全生产投入费用的提取标准,保证能满足公司安全生产工作的需求。

2.2公司总经理负责安全生产投入资金及时到位,并保证安全生产投入资金专款专用。

2.3财务科负责安全生产投入资金的管理,并建立安全费用台帐。2.4项目组负责项目改造中安全投入量的预算。2.5生产安全环保科负责其他安全投入的资金预算。3 范围

用于改善和更新公司的安全、消防设施、设备、技术装备、器材、仪器仪表、劳护用品、参加工伤保险的费用,均为安全生产投入。4 内容

4.1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投入保障体系,安全生产的费用以公司年度销售收入为计提依据,采取超额累退方式,按照全年销售收入的0.5%的标准逐月进行提取,安全生产费用编入公司年度财务预决算计划。

4.2公司设立安全生产专项资金专户,实行专款专用,任何部门、个人不得挪用安全费用。

4.3安全生产投入可按计划列入生产成本。安全费用的使用必须立项,经审核批准后,由财务科安排资金支出。

4.4由项目组制定出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措施、方案及措施费的支出计划,并按规定进行报批。

4.5生产技术改造的安全投入,由生产安全环保科制定出安全生产措施、方案及措施费的支出计划,并按规定进行报批。

吉林市优一库工贸有限责任公司 4.6公司在项目工程、生产工艺、劳动保护等方面投入必需的资金,因资金投入不足或资金不到位而造成的后果,由项目决策机构或主要负责人承担责任。4.7对不按规定使用安全费用或安全投入不足的项目,公司将按安全规章制度予以经济处罚,若发生伤亡事故,危害员工的身体健康,应当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5 相关文件

5.1 财政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财企[2006]478 号《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财务管理暂行办法》

5.2 苏财会[2006]46号《企业安全费用会计核算办法》

5.3安监总危化〔2007〕225号《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目录(试行)》 5.4财政部、安全监管总局、人民银行,财建[2006]369号《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管理暂行办法》 6 相关记录

学校危化品管理应急预案 篇10

为了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学校危险化学药品的安全管理,严防事故发生,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规,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预案。本预案指的危险化学药品,系学校化学实验室里的易燃品、氧化剂、毒害品和腐蚀品等。

一、组织机构及职责

学校成立危化品事故安全领导小组 组 长:院长、校长、法人 副组长:党委书记、副校长 成 员:

职责:领导小组在组长的领导下,及时有效地 处理出现的危化品安全事故。

根据安全应急事故的要求,应急安全领导小组的全体成员可以随时调集人员,调用物资及交通工具,学校各部门必须全力支持和配合。

二、防范措施

1、保管

危险化学药品必须按有关规定存放在条件完备的专用室或专用柜(橱)内,并根据物品的种类、性质,设置相应的通风、防爆、防火、灭火防晒等安全设施,专人专管,落实职责。

2、使用

危险化学药品按当日限量等有关要求,填写领物单,按程序审批,专人领取。严格遵守双人保管,双人收发,双人使用的原则。

3、组织管理人员(包括师生)宣传教育培训有关危险药品事故应急救援知识,包括自救、报警、防范、撤离等,同时备足备好应急救援的装备、器材和物资,以防万一。

4、学校分管领导和执行人要定期检查药品的存放、使用和管理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三、应急措施

1、危险化学药品一旦发生丢失、被盗情况,应立即安排人员保护现场,同时报告学校分管领导,及时统计药品的数量、名称和价值等书面报学校校长,学校将根据危害程度及事件性质酌情处理,并如实报上级主管部门,必要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2、在实验操作使用过程中若出现安全事故,要及时疏散师生至安全地段,并在第一时间送受伤师生校医务室或市级医院救治,及时报119、120等有关部门请求援助,保护好事故现场,报学校校长。

四、其他

事故发生后,应急安全领导小组应及时查明原因,计算损失,落实职责和防患措施,并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处理结果书面报告学校校长。

泉州危化品整治督查记实 篇11

10月22日,本刊记者随督查组一行,首先对石狮市的安全生产监督工作进行检查。上午九点,在石狮市政府召开工作汇报会议。市安监局戴副局长就这次督查的主要内容及工作程序作了简要布置,其中检查工作的主要内容有:一、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学习宣传《条例》、贯彻实施《条例》的情况;二、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制订、事故调查处理、责任追究制度的建立及落实情况;三、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组织学习《条例》、对照《条例》有关规定自查自评情况及隐患整改情况;四、各地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基础档案建立及经营许可证审批办理情况;五、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在执行《条例》过程中好的做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意见、建议等。

随后,石狮市安监局黄亚隆局长向督查小组汇报有关石狮市开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专项整治的情况。石狮市其它职能部门领导也都发表相关的意见和看法。督查组认真听取了汇报,并对各部门领导提出的问题进行详细询问和探讨。会后,督查组从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和废弃处置等环节抽查了四家危险化学品的从业单位。对这些从业单位的安全管理机制、生产环境、安全设备设施等进行全方面、多方位地检查。在检查过程中,戴副局长详细查问了各从业单位学习《条例》、技术人员上岗培训以及应急求援措施等情况。要求各从业单位根据现行法律、法规和相关规章,尽快组织制定本单位有关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和各种技术操作规程,从不同层次完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

在22日下午的反馈会上,督查小组在充分肯定了石狮市专项整治工作取得的成绩,同时指出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加油站与居民区安全距离不够;制氧厂出现用拖拉机进行氧气瓶装载且堆积过高,存在严重的交通运输安全隐患;技术人员安全意识不强,出现在电焊现场旁放置易燃易爆油品等严重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督查组提出以下几点改善建议:一、理顺各职能部门的关系。建立统一、高效、协调、务实的管理机制;二、加强宣传教育。责令企业把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素质当作头等大事来抓;三、树立安全整治的典型企业,以典为范,从而实现企业的安全观念从被动到主动的转换;四、认真贯彻执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各项管理规定,切实履行十大部门的监督职能和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各自的职责,加强责任追究制度,对违章企业立即进行整改,消除安全隐患。

10月23日,督查小组又展开了对鲤城区的检查工作。按照督查工作程序,汇报会后,督查小组在鲤城区金局长等专项整治工作负责领导人的陪同下,对四家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进行实地检查。本刊记者同时对从业单位负责人进行现场采访。采访中,从业业主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普遍比较高。当记者采访金岩气体公司吴厂长时,吴厂长说:象他们从事这种有一定危险的企业,时时刻刻把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因为这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同时表示欢迎安监局领导随时进行检查,以便企业早发现早解决存在的安全隐患,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在采访中金局长表示,对辖区内从事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使用、运输、储存废弃处置等从业单位,都应进行认真反复地检查。把安全隐患尽量消除在萌芽状态。下午的反馈会上,督查小组充分肯定了鲤城区安全生产监督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同时指出:要进一步加强企业的安全防范工作,加强厂房仓库的管理整顿工作,使企业整体安全水平更上一个台阶。

实验室危化品管理制度 篇12

1 危化品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现状

随着对职业安全需要的日益提高, 以及安全哲学和安全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当前危化品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 在认识上, 现在各个层次都对安全管理工作比较重视, 各级安全人员的安全管理和技术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2) 建立、健全了各级安全组织和管理体制, 各种安全法规、安全技术规程、标准、规范日趋完善, 安全管理正在走向法制化、科学化道路。

(3) 由于事故预测、预防技术的应用, 使得安全管理由被动向积极的管理模式转变, 由“事故追查”转变为“安全预测”以防患于未然。

但是, 危化品企业的安全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有:安全管理工作时紧时松, 存在应付现象;在新的形势下, 一些单位不能正确处理生产与安全的关系, 存在“蛮干”现象;一些安全预防、预测技术还仅仅停留在理论上, 未能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作用;一些安全管理规定、标准、规程尚需修订完善[1]。

2 危化品企业安全管理存在问题的形成原因

(1) 安全管理工作的时紧时松、应付、蛮干等现象主要是在日常的安全生产中, 有时企业的管理者和职工思想上还存在应付和侥幸心理, 没有充分认识到企业作为安全生产责任主体地位的责任, 没有形成一种良性的安全文化氛围。

(2) 虽然安全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但还停留在一般性安全管理的层面上。如危化品的防毒、防静电、防火、防泄漏、设备的防护等通用的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上, 危化品企业的安全在很大程度上还体现在危化品生产和储存工艺的本质安全上, 而安全管理人员对工艺专业知识的不熟悉导致了部分安全预防、预测技术还仅停留在理论上发挥实际作用。此外一些安全管理规定、标准、规程还不完善。

3 对策和措施

1959年海因里希对事故灾难发生的机理进行了研究, 建立了多米诺骨牌连锁反应理论, 亦称海因里希连锁反应理论。该理论阐述了预防事故发生的两个实用而又行之有效的控制手段:即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作为危化品生产企业, 要时刻警记自身作为安全生产责任主体地位的责任, 做细抓实安全生产的基层和基础管理工作, 营造一种和谐的安全文化, 提高职工的安全逻辑思维能力, 重视开发和推广安全生产技术, 做到标本兼治, 有效地消除生产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以实现生产的本质安全。不断地把安全生产管理向前推进和深入, 使安全管理工作系统化、通用化、标准化, 实现企业经济建设与安全生产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3.1 营造和谐的安全文化

3.1.1 充分发挥安全管理的警示职能

在数理统计中有一条重要的统计规律:它假设某意外事件在一次实验 (活动) 中发生的概率为P (P>0) , 则在N次实验 (活动) 中至少有一次发生的概率为:

Pn = 1- ( 1 - P ) n

由此可见, 无论概率P多么小, 当n越来越大时, Pn越来越接近1, 这一结论被著名的学者墨菲应用到安全管理上, 这就是墨菲定律。它说明:假设任何一件事情, 如果客观上存在一种错误的做法, 或者存在着发生某种事故的可能性, 不管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小, 当重复做这一件事情时, 事故总会在某一时刻发生。这样就要求企业职工在日常生产中不能对一些小事抱以侥幸和大意的思想, 而消除侥幸和大意思想最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就是充分发挥安全管理的警示职能。

当前安全管理警示职能也得到了安全管理人员和重视,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有时还停留在“宁听骂声, 不听哭声”的高压政策下, 这样让职工产生安全管理就是一种压束和处罚手段的抵触情绪, 反而起到物及必反的效果。要充分发挥安全管理警示职能的作用, 我们还要应用奖罚分明和寓教于乐的各种安全活动, 如遵章守纪年、安全生产月、安全百日竞赛、一封安全家书等有机结合起来, 营造出一种和谐的安全文化, 让员工真正做到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 我能安全”的思想转变, 促进对“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的关注和重视, 让“以人为本”的安全文化理念得到普及, 为安全生产工作的稳步好转提供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精神动力。

3.1.2 加强安全传播, 培养职工的安全逻辑思维能力

在安全生产工作中, 安全传播通过发挥其信息传播、舆论监督、教育引导、解释沟通的功能与作用参与到安全生产工作的进程中去, 推广安全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 追踪重特大事故案例, 实施舆论监督, 推动全员安全教育, 提高职工的安全技术水平和安全防范能力, 并培养职工的安全逻辑思维能力。

在分析事故时要以丰富的安全专业知识来立论, 并运用安全逻辑学进行论证, 所以职工的安全逻辑思维能力对安全生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例如在通常情况下人们认为36 V电压是安全电压, 安全电压不会电死人, 然而1980年5月16日绍兴漓渚铁矿发生了一起36 V触电死人的事故案例。当时有个采矿工在井下作业, 他左手接着36 V装有电灯的照明线去照明。照明线的零线和火线拧在一起、且多处破损。当他用手去抓电线时, 触到一根线的裸露处, 这样, 电流在他身上形成回路触电导致死亡。分析事故时, 电力部门有关安全人员说, 安全电压是相对的, 36 V电压对一般正常的工作环境来说是安全的, 而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下, 如金属容器内或潮湿地区, 安全电压就为12 V。因为, 正常人的人体电阻在工作环境潮湿、皮肤出汗时, 会降低到500~1 000 Ω。这时如果接触36 V电压, 触电者的身体可能有36 mA以上的电流通过, 时间长了必然会有生命危险。所以一般规定, 在金属容器内或潮湿地区工作时, 行灯电压为12 V。

通过上述严密的说理分析, 将事故原因分析得很透彻, 同时批驳了36 V电压是安全的错误观点。因此, 要加强安全传播, 指出职工不严谨的逻辑错误观点, 让他们交流宣传安全思想、安全法制、安全体会、安全技术及安全方法, 提高他们的安全逻辑思维, 达到认识事故, 了解安全, 实现安全的目的。

3.2 实施安全标准化, 促进安全的可持续发展

危化品企业安全标准化管理是采用系统化的理念实现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实施安全标准化体系, 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前企业的安全检查和安全对策只停留在一些通用安全技术和设备管理上, 而一个危化品装置的整体安全性能不仅仅体现在这些方面, 还表现在自身工艺特点、物料选择、特殊关键设备上。所以要建立一个立体的安全标准体系, 对工厂或一个装置进行全方位的安全评估。安全标准体系的建立可以参见图1。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安全技术的发展, 安全信息化已变得可能, 且安全信息化对安全生产管理的高效化和指导性显得非常重要, 如对重大安全事故的模拟部分, 输入事故的具体信息便可以很直观快速地模拟出事故的伤害模型, 以指导事故的预防和事故发生后的救援工作。另外, 在化学品安全技术标准中针对某一化学品性质及工艺的典型事故分析及预防措施也非常重要, 它能针对某一化学品某一特定的生产工艺, 从工艺本质安全的角度提出事故发生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这也是安全管理中由于对工艺过程的不熟悉而被忽视, 如氯化苯的氯化尾气爆鸣事故[2,3]是氯化苯的常见事故, 氯化苯氯化反应和副产吸收系统的流程见图2。由图2可见, 首先参与反应的氯气中含一定量的H2、O2 及CO2 和N2等惰性组分。在苯与氯气反应的过程中, 因苯过量, 氯气可视为全部反应, 生成等体积的HC1气体, 与不参加反应的H2、O2 及CO2 和N2 等气体与苯蒸气构成氯化尾气经两段冷凝吸收和喷淋吸收其中的苯, 绝热吸收塔吸收其中绝大多数的HC1气体, 其余气体经净化塔用碱吸收后排放。

从上述过程可以看出, 尾气的组成在氯化苯尾气系统中是不断变化的, 但大致可分成三段。一段是从氯化塔顶部开始, 到喷淋吸收塔进口。这部分尾气中有大量的苯蒸气和HC1气体, H2、O2 、Cl2 等的含量较低, 不易形成H2-O2、H2-Cl2爆炸极限;二段是从喷淋吸收塔出口到绝热吸收塔进口, 其中, 苯蒸气因吸收含量很少, H2、O2 、C12 等的体积分数有所提高, 但因大量的HCl存在而不易形成爆炸浓度。如果在喷淋吸收塔清洗过程中, 未能清除清洗的水分, 则会吸收大量的HCl, 从而提高H2、O2 、C12 等的体积分数而形成爆炸极限;三段是绝热吸收塔出口以后的气体, 这段尾气中因HC1气体被大量吸收后, H2、O2 等气体含量很高, 苯含量也提高很多, 最容易产生爆鸣。因此, 通过对工艺过程的分析, 很容易找出尾气爆鸣事故产生的原因。其防范措施是:严格控制氯气中H2、O2含量, 防止氯化长时间低温开车而使氯气反应不完全进入尾气系统, 消除清洗喷淋吸收塔过程中的水份, 在水汽分离器中补加大量空气消除爆炸极限的形成, 适当加大尾气系统的管径以消除因流速过快而产生的静电。

3.3 推进安全科技成果在企业的应用和转化

在现实生产中, 不能让安全生产成为企业经济效益的负担, 要体现安全效益, 如设备安全技术的开发可以保障设备“安稳长满优”的运行、一个完善的安全生产工艺可以避免事故的发生, 这些都能体现出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可以用危险指数法将某个易发生火灾、爆炸场所的火灾、爆炸危险性进行量化, 找出能引起事故发生或扩大的装置, 从而有针对性的确定减轻事故严重性和总损失的有效、经济途径;可以用HRA分析技术来识别和改进PSFS, 从而减少人为的失误机会[4]。再如当一事故会经常发生且危害较大时, 可以用FTA分析法找出事故发生的基本原因, 并提出防灾要点:

例:通过分析可找出一事故树T的3个最小割集为:

{X1}、{X2、X3}、{X4、X5、X6、X7、X8}, 假设上述各事件的概率都等于0.01, 即q1=q2=q3=q4=q5=q6=q7=q8=q9=0.01。由最小割集可以求出各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系数的关系:I¢ (1) > I¢ (2) =I¢ (3) >I¢ (4) =…=I¢ (8)

一般来讲, 小事件的割集容易发生, 故5个事件的发生概率更小, 所以对于此事故, 可以重点对前两个割集进行重点防范, 而割集{X1}只有一个基本事件, 很容易触发事故的发生, 这时就可以考虑为割集{X1}增加一个基本事件X9, 使新的割集为{X1、X9}。这样, 在未增加X9以前顶上事件发生的概率约为0.0101, 而增加X9后概率近似为0.0002, 使系统的安全性能提高了50倍, 当然以上是概率都相等时, 如果X1的概率非常小, 也可以不必考虑{X1}。

从上面的分析不难看出, 各种安全分析技术不仅可以帮技术人员找出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 还可以从经济的角度去找出防灾要点并控制事故的发生, 从而可以达到安全和经济发展的双赢局面。

4 结 语

危化品企业应当全面承担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 全面预防危化品生产安全事故。坚定不移地坚持“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的方针, 通过加强安全传播, 加大安全法制的宣传力度, 充分发挥安全管理的警示职能, 提高职工的安全逻辑思维能力, 构建和谐的安全文化, 为安全生产工作的稳步好转提供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精神动力;持续推进安全标准化战略, 完善工艺过程的安全防范措施, 不断把安全生产管理向前推进和深入, 使安全管理工作系统化、通用化、标准化, 实现危化品企业经济建设与安全生产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邓国军, 徐树鸿.湖北雪飞“家厂互动”放大安全文化效应[J].化工安全与环境, 2007, (27) :10-10.

[2]傅先元.氯化苯氯化尾气爆呜事故的分析和预防[J].中国氯碱2005 (6) :31-33.

[3]孙哲, 李学民.氯化苯生产事故原因及预防措施[J].中国氯碱2002 (10) :36-37.

上一篇:退场确认书下一篇:开心的运动会作文5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