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制度

2024-08-12

实验室制度(精选11篇)

实验室制度 篇1

高等学校实验室是进行教学、科研的重要阵地, 满足新形式下的人才培养摸式的变化和新条件下的学校办学实际, 在探讨教学改革中, 如何充分发挥在实验室的教学、科研的两不误, 如何完善与实施开放制度, 也是对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一种体现。为合理的规范实验室开放, 特制定如下有关事项和管理制度。

一、适合在如下的实验间场地实验内容及设备开放;

1、拉压间;

(1) 场地拉压间

(2) 实验内容;对金属和非金属材料的拉伸和压缩进行弯曲、强度等测试。如, 钢筋, 混凝土, 塑料等。

(3) 设备;

2、扭转间;

(1) 场地扭转间

(2) 实验内容;对金属和非金属材料的强度进行测试。如, 钢筋, 塑料等。

(3) 设备;

3、电测间;

(1) 场地电测间

(2) 实验内容;对金属和非金属材料的变形进行测试。

(3) 设备;

4、振动间;

(1) 场地振动间

(2) 实验内容;已有实验项目内容的验证实验。

(3) 设备;

二、开放原则及目的

1、在保正正常实验教学的工作条件下, 提高实验场地、设备利用率以各实验间互不影响为前提, 用多种形式填写预约实验时间和内容的方法, 做到实验室调济使用和长期共用, 有计划的安排实验, 充分发挥实验室的作用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实现意义深远。

2、实验室开放目的是通过学生进行实验活动而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独立思考、自由发挥、自主学习, 提高综合素质。

三、开放人群范围

1、面向全校学生

力学实验室是专业基础课程实验室, 我们采用按年级分项, 理论力实验面向大一学生, 材料力学面向大二学生, 结构力学面向大四学生。学生目前都是选课, 很多理论课不在一起上, 课余时间也不同步, 为此我们允许学生自由组合3-5人为一个小组, 预约在他们的空余时间来实验室完成实验, 全天开放。

开展第二课堂、兴趣小组、科技创新活动等。使学生能拓展知识面, 以促进理论与实践的联系, 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2、面向全校教师科研工作开放

包括教师、研究生科研工作所需要的场地、仪器设备等。加大开放内容, 提高开放效果。加强新技术新方法引进, 充分利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手段进行科学实验。

3、面向社会开放

利用本实验室条件为企业、事业单位进行实验检测、实验应力分析及研究和加工等服务。

4、开放实验申请和时间

(1) 教学要求内的实验;可以在网上和到实验室预约实验, 领取预约实验卡, 按要求填写内容。开放时间教学周每天8;00-17;30。

(2) 教学要求外的实验;要求学生要到实验室签定协仪, 与正常实验教学不冲突前提下实验室安排时间。

四、其它事项

1、大学生原则上要求有指导教师指导。研究生必须有导师签字同意。

2、本实验室只能开出申请者的实验工作证明。

3、本实验室工作人员负责分析、检测的结果, 对数据结果负责。

4、力学实验室开放制度对学生, 教师及本实验室工作人员都应以认真的态度, 严格要求, 自觉尊守。为把实验室建设和开展的更有特色, 还需要大家的努力, 共同创造美好的明天。

摘要:为加强现代教育培养人才的教学改革发展, 不断探讨实验教学开放措施和方法, 及如何充分发挥实验室场地、设备利用的作用, 是值得研究的。实验室开放既对教学是一个为学生学习到更多的内容, 为学生着想充分利用空余时间选择实验也是对所有使用实验室场地设备的全校老师提供用武之地。所以开放制度的完善与实施直接影响着今后工作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力学实验室,开放制度,完善与实施

实验室制度 篇2

一、实验室工作人员在检测前必须熟悉检测内容、操作步骤及各类仪器的性能,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并做好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二、实验室需配有各类消防器材(如灭火器、砂箱等),定期检查消防器材,实验室所有人员必须熟悉常用灭火器的使用。

三、在进行有毒、有害、有刺激性物质或有腐蚀性物质操作时,应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和操作安全措施,进行易燃、有毒气体实验时,需在通风橱内操作,操作人员中途不能离开。

四、在使用电热设备,高温炉、干燥箱等电源先必须经常检查是否损坏。如需移动设备时,必须先切断电源。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操作人员不得离岗。

五、实验室内不准吸烟和吃食物,与实验无关的易燃易爆物品不得随意带入实验室。

六、实验室大型仪器和高温设备必须装有接地线和保险装置,使用时不得超过允许的温度范围。

七、下班前实验室应由专人负责检查各个分析岗位及整个实验室的门、窗、水、电、气等是否关闭完好。

八、使用频率低的仪器设备应在使用后将电线拔掉,在下次使用前时按仪器要求接电预热。

实验室工作制度

一、设备、仪器管理

1、所有仪器、设备需实行分类建档建卡管理,并做到经常检查,由专人保管。

2、对需新添置或报废处理的仪器、设备需操作人员认定后事先提出申请,按本中心有关规定申报购置计划或报废申请,报领导审批或论处。

二、药品管理

1、对药品实行专人专管,药品必须履行入库验收登记,领料登记手续,剧毒药品实行双人双锁保管。

2、需采购的物质应先由检测室各自负责列出所需物品清单,后由综合管理室统一制定采购计划报领导审批后方可采购,其它人无权采购。

3、领用药品时,由当事人办好领料签字手续后方可使用。

三、档案管理

1、档案资料管理员负责建立档案资料的控制系统并建立卷与保管

2、负责收集、保管、发放文件资料,保管检测试验原始记录和检测报告

3、保存质量申诉处理和质量事故处理结果,、维护资料、文件、档案的有效性和完整性

仪器用品管理制度

一、精密仪器如分析天平,分光光度计、显微镜等必须保持干燥及清洁,用后必须套上防尘罩。

二、普通仪器如水浴锅、电炉、电动离心机等应放在固定地点使用,不得任意搬动。

三、玻璃仪器应有固定放置地点,使用后应立即清洗干净,放回原处不得随意乱放。

四、腐蚀性物质不得放在烘箱内烘烤,也不得放在冰箱内保存。

五、容易潮解的药品,使用后即用石蜡封口。挥发性与易燃性药品使用后必须将盖子旋紧。

六、强酸、强碱应分别存放,不可放在一起。

实验室制度 篇3

关键词:编写;《会计制度设计》;实验题;设计意图;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2-014-02

一、实验题

根据工科院校本科会计专业的特点,《会计制度设计》共计安排32学时,其中实验8学时,主要由原始凭证实质性设计、内部会计报表设计及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岗位设计构成。在江西理工大学质量工程项目的资助下,唐立新等依据以采、选、冶为专业特色编写了《会计制度设计》教材,将由北京大学出版社于2012年3月出版,其中第六章设置了以下实验题:

[实验题]地处广州的某大型集团公司H的法人代表刘某,2012年3月在一次包括CFO尹某参加的高层会议中提岀了以下观点:

1、管理费用数额过大,且有猛涨之势,原因之一是管理不当,并提岀了对下属6个分公司,12个省级分公司和6个职能处室的管理费用进行例外管理。

2、管理费用最好能管到基层,而且与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结合起来,各分公司和职能处室应当每月分析一次,总公司应每季度分析一次。

3、管理费用中的业务招待费超支影响企业所得税,是个多年未解决的问题。当然,对外的、必要的接待是必不可少的,主要是一些对內的以及部分对外的应当适当控制。

4、业务招待费的考核可以比照管理费用,而且应当更加严格,应当与各下属单位领导集体的薪酬挂钩。

会后,CFO尹某召开财务部门会议,并明确由财务部副部长丁某负责落实,试问:

1、应设计几张什么样的会计报表?

2、各会计报表设计应考虑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各会计报表设计主要内容应如何划分?

4、各会计报表设计应做特殊说明的内容有哪些?

5、能否代丁某设计各会计报表样表?

6、本例对财会人员与非财会人员的沟通方式有何启示?

7、能否代丁某写出不少于200字的设计报告,内容至少包括体会及建议。

二、设计意图

本实验题是内部会计报表设计实验项目的主要载体,而内部会计报表设计是财务报告设计的重点内容,内部报表一般需根据企业的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自行设计,其格式和种类随企业实际情况的变化而进行调整。根据内部报表的特点,在设计时应达到以下要求:

首先是问题的专题性,反映企业内部核算与管理,对需要反映的问题必须突出重点,具有专题性质。本实验主要针对管理费用及其业务招待费的控制而设计相关内部报表。

其次是指标的实用性,指标的设计要适应企业内部管理的要求,按使用者的需要设计各种形式的指标。使用者通过设计的报表指标进行分析、比较和评价,可以检查计划和预算的执行情况,分析计划和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总结其中的经验,最终提供企业的管理水平。本实验要求设计的内部报表中指标与企业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指标相结合,具有明显的实用性。

第三是格式的针对性。内部报表的使用者是本单位管理部门或管理人员,是为特点的管理要求设计的,其表头、正表及表尾的格式设计应该针对具体经济业务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重点突出,简明扼要。本实验要求设计的内部报表中“最好能管到基层” 应当在表头进行处理,而“各分公司和职能处室应当每月分析一次,总公司应每季度分析一次”则既可在表中备注栏处理,也可考虑叧页处理,但“与绩效考核结合起来”和“与各下属单位领导集体的薪酬挂钩” 则在表尾说明较妥当。

第四是编报的及时性,预测和决策具有极强的时效性,而内部报表信息是企业预测决策的主要依据。本实验要求设计的内部报表乃企业最高管理当局之意图,不可不及时为之。

最后是编制的灵活性,内部报表的编制在期限上可以进行不定期编制,在格式上可以不拘一格,在不影响其功能的前提下,尽量要求排列整齐、美观大方、简单易懂,在种类上可以根据管理需求确定报表类型。

本实验题正是基于此综合考虑而编写的。

三、思考

首先是实验题在本教材中的定位。本教材在每章正文之前点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再设置由几个引导式提问的导入案例;而在每章正文之后则先以结构图的方式描述本章的内容,配备了相当数量的复习题,再根据每章的重要内容设置了若干设计思考题,主要是解决与工艺流程、组织形式等相匹配的财务、会计相关问题。至于实验题则是对本章或本书的重点内容且具有培养学生解决相关实际问题能力的关键知识点集群设计的,旨在深刻理解目标关键知识点集群的基础上培养相关专业技能,贯通本章乃至相关章节内容而形成本专业学科的基本关键技能,利用若干基本关键技能模块的组合把本书的所有要点有机地揉合成一体,利于受教育者在掌握相关知识体系的同时,培养本专业学科的基本关键技能,构造受教育者理论与实践的桥梁。

其次是实验总体要求的考虑。本实验是公司日常发生的管理活动,非专业财会人员的高管运用通俗语言描述需求,而专业财会人员在解读高管需求后,运用可操作性很强的会计语言的常用表现形式之一表格进行描述。本实验法人代表刘某用通俗语言描述的需求集中在管理费用和管理费用中的业务招待费两点,因而,首先要搞清楚设计二张什么样的会计报表: 即管理费用明细控制表和业务招待费明细控制表。引导受教育者以此为切入点思考并着手解决问题,并在设计上述报表中初步认识到: 管理会计报表的应用及传递不仅要适应相关管理流程,还在某种程度上可促相关管理流程的再造。还安排了提炼后的问题即财会人员与非财会人员的沟通方式的思考,利于提高受教育者实践能力的培养。最后写出不少于200字的设计报告,内容至少包括体会及建议,用以巩固实验成果。

再次是实验过程的安排。本实验是在讲授了财务会计制度设计的主要内容即证、账、表的设计的基本理念及技能,并对相关的复习题及思考设计题思考或讲

解之后布置;实验一般以教学班为单位,在讲授课堂上预先布置,3-5人一组,指定组长1人,自然班学习委员对本自然班的实验负责,布置时应把目的、要求讲清楚,便于各组准备;本实验一般在指定的实验室统一进行,指导教师应精心组织,把握进度,突出重点、难点,但还应适当留有悬念,以便总结;分析总结是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先由组内讨论,再由一或二组做得较好的小组代表先发言,指导教师顺势做好实验的点评、总结。

最后是效果的测试。本实验的效果测试的指标主要三项:首先是要设计二张表。表头、表身、表尾皆顾,表身为重,既要考虑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又要考虑汇总与分析,本实验中表尾也可用于处理业务招待费与各下属单位领导集体的薪酬挂钩及相关分析事宜。其次是对财会人员与非财会人员的沟通方式的启示。这是财务人员的基本修养,即会计专业术语的通俗化,适应后续的专业工作。最后是设计报告,内容至少包括体会及建议,让每个小组及其成员均做之后有所感、有所悟,思考、概括,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参考资料

[1] 唐立新. 工科院校会计专业《会计制度设计》特色教材建设的思考[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9)

[2] 唐立新主编. 会计制度设计[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2.

[3] 唐立新主编. 管理会计[M].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0-9.

环境监测实验室的管理制度论述 篇4

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工作, 环境监测在如实反映环境质量现状, 判断企业的污染物排放是否达标, 污染纠纷仲裁和污染事故调查处理等过程中, 起着关键作用[1]。环境监测服务于环境管理。随着科学和经济的发展, 环境保护工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对污染物监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 环境监测必须科学、规范、及时、全面, 才能适应新形势下环境管理的需要。

完成环境监测的机构是环境监测实验室。为使环境监测科学、及时、规范、全面, 环境监测实验室应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并给予执行和遵循。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实验室管理制度, 比无完善环境监测实验室制度获取环境监测数据要更容易、更精确和更快捷。因而环境监测实验室需要建立规范的环境监测实验室的管理制度。

环境监测实验室主要从事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代表值的测定工作, 包括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声环境、辐射等质量因素。环境监测, 即是测定环境质量因素代表值的过程, 由测定人员根据特定的测定方法通过使用某些化学试剂和特定的实验设备仪器测定环境质量因素代表值。由环境监测过程分析, 环境监测实验室的管理要从测定人员、测定方法、测定所用设备仪器、测定所用的药品四方面进行控制管理, 详细构架如图1所示。

2 测定人员

制定测定人员的工作制度, 使测定人员日常工作规范化。另外, 对新进测定人员进行上岗培训、安全教育;为提高测定人员监测技能, 还需定期进行培训、交流;为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还需定期进行安全教育, 以防患于未然。

2.1 工作制度

(1) 要求测定人员熟悉环境监测的相关标准; (2) 要求测定人员具备监测工作能力; (3) 要求测定人员确认来样信息, 负责来样检测, 填写实验原始记录; (4) 要求测定人员出具监测报告, 检测结果及时反馈; (5) 测定人员为来样测定结果负责; (6) 要求测定人员对样品管理及记录管理; (7) 要求测定人员熟悉设备仪器操作规程, 按照实验仪器设备操作规范进行操作; (8) 要求测定人员使用设备仪器, 填写设备仪器使用记录, 使用完毕并清洁, 回复原样; (9) 要求测定人员定期对实验仪器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管理; (10) 要求测定人员完成当天工作后, 清洁实验室, 恢复原样; (11) 完成各类记录; (12) 严禁在化验室抽烟、进食、进行娱乐活动。

2.2 安全制度

(1) 操作前, 测定人员必须穿戴好安全防护用品, 以防人身伤害事故发生; (2) 开启检测仪器和设备时, 应先检查水、电、气是否正常, 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3) 操作各种检测仪器和设备时, 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及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 (4) 配制挥发性溶液, 必须在通风橱内操作; (5) 进行一切具有有害气体的实验时, 必须开启门窗, 或在通风良好的状态下进行; (6) 实验过程中, 有明火产生的地方要配置必要的消防设备, 以防火灾事故的发生; (7) 实验完毕后, 检查水、电、气是否关闭;熟悉化学品泄漏、或粘到皮肤后的应急处理; (8) 保证实验室内洗眼器正常使用; (9) 下班前, 检查门窗是否关好, 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10) 贵重和危险物品要专人保管, 做好防盗工作。

2.3 人员培训

(1) 新进人员上岗前必须接受安全教育、上岗培训; (2) 对新进人员进行实验室内仪器设备性能工作原理、相关排放标准、测定标准、采样方法标准等相关知识的培训, 使新进人员尽快熟悉工作, 培养监测工作能力; (3) 定期对所有人员培训教育, 交流工作经验, 鼓励发展; (4) 保持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的适当记录[2]。 (5) 定期总结分析数据, 获得区域环境质量状况, 并向相关部门通告。

3 测定方法

3.1 标准

建立本实验室完善的环境标准体系档案, 备齐本实验室所承担的检测项目的标准方法, 令环境监测均有标准可依。

我国环境保护法律体系日趋完善, 而其中重要组成部分———环境标准, 为环境监测测定方法提供了准确、可靠的法律依据, 令环境监测有规可循。环境标准是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 是环境执法和环境管理工作的技术依据[3]。我国的环境标准分为国家环境标准、地方环境标准和国家环境保护部标准[4]。环境标准细分为五类标准, 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保护基础标准、环境保护方法标准、环境保护标准样品标准。与环境监测最为密切的是环境标准样品标准、环境方法标准。

环境标准样品标准是指用来标定仪器、验证测定方法、进行量值传递或质量控制的标准材料或物质成为环保标准样品;环境标准样品标准是对环境保护标准样品必须达到的要求所做的统一技术规定。

环境方法标准是指对环境保护领域内涉及的试验、检查、采样、分析、测定、统计和其他作业的方法所作的统一技术规定。主要是分析方法和测定方法标准。在实际工作中, 实验室操作技术方法要跟随国家标准信息更新。

3.2 采样、监测

(1) 按照标准方法要求进行采样、保存样品; (2) 按照标准方法测定环境质量因素代表值。

3.3 原始记录

(1) 规范化制定各类环境质量代表值的测定原始记录、设备仪器使用记录、设备仪器保养维修记录、化学品使用记录等; (2) 按实际填写完成各监测要素的原始记录, 填好测定人员、日期、样品等信息, 不得篡改监测数据, 不弄虚作假。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构成违法的, 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处理。 (3) 按实际工作填写仪器设备使用记录, 写明日期、使用人、记录人; (4) 按实际工作填写保养维修记录, 写明日期、保养维修人员、保养维修情况、记录人等信息; (5) 按实际工作填写化学品使用登记记录; (6) 物品损坏要及时登记。

3.4 监测报告

(1) 按监测结果完成监测报告, 不得弄虚作假; (2) 及时向相关部门或领导反馈监测结果。

4 测定仪器设备

(1) 建立实验室仪器设备档案, 列明仪器设备的制造厂家、出厂日期、使用寿命、型号、设备编号、测定范围、购置日期等信息; (2) 根据设备仪器的说明书制定操作规程, 严禁违规操作; (3) 建立设备仪器使用台帐、设备仪器保养维修台帐。正确使用仪器设备, 维护保养好仪器设备可以保证仪器设备正常运行、防止设备故障和事故发生、延长仪器设备使用寿命、充分发挥仪器设备经济效益; (4) 为加强计量监督管理, 我国境内使用计量器具必须遵守计量法。计量可实现监测结果的准确性、一致性、溯源性、法制性。建立计量台帐, 对相关设备制定计量校正计划, 定期校正计量; (5) 设备仪器借出要登记。

5 测定药品药剂

环境监测实验室所用药品有浓硫酸、盐酸、碘化汞、重铬酸钾、酒石酸钾钠、氢氧化钠等化学药品, 其中不乏公安局管制的危险化学品药品浓硫酸、盐酸等, 因此一定要建立完善的药品管理制度, 合理利用。

(1) 化学品入库要登记, 放在专门的存储柜中, 并由专人保管; (2) 按照化学品的危险性质不同归置存放, 并做好防盗措施; (3) 配制好的试剂根据其性质、用量, 盛装在相应的器皿中, 并贴好标签, 标明试剂名称、用途、配制时间、配制人、有效期; (4) 试剂一旦离开试剂瓶, 不允许再倒回试剂瓶; (5) 废液根据其性质, 作相应的化学处理, 达到无害排放标准后排放; (6) 过期或失效的药品与试剂应倒掉并及时更换; (7) 定期盘点, 及时补充药品, 以免影响日常测定工作。

6 结语

按照全过程管理控制的思路, 从测定人员、测定方法、测定所用实验仪器设备、测定所用化学药品全过程制定环境监测实验室的管理要求, 但由于经验尚浅, 建立的制度仍不够完善。将环境监测实验室作为一个组织, 参照《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对其进行管理, 并不断改进。

摘要:达到科学、规范、及时、全面的环境监测要求, 需要环境监测实验室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并给予执行和遵循。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实验室管理制度, 比无完善环境监测实验室制度获取环境监测数据要更容易、更精确和更快捷一些。因此, 建立规范的环境监测实验室的管理制度非常重要。

关键词:环境监测,实验室,管理制度

参考文献

[1]吴惠琴.浅谈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华东科技:学术版, 2012:490-490.

光谱实验室制度 篇5

1.光谱实验室的安全、卫生管理工作由相应实验员负责。

2.光谱分析实验室应清洁、无尘、无强烈振动,以免影响精密仪器的使用。

3.保持工作台面及周围环境整洁卫生,工具、标样、试料、仪器用完后要清理,恢复原位。

4.实验室所有的试样、药品、仪器、设备及办公用品、资料档案等必须规定定点放置,应有良好的通风设施。

5.严格执行实验室管理规定和防火、防水、防盗制度,做到人员落实,责任到人。

6.仪器设备操作和维护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明确各人职责,未经培训不准操作使用仪器。

7.光谱实验室的钥匙由专人负责,实验人员不得在未经同意情况下私自配备或转借他人。

8.非工作人员不得进入实验室。

9.不得擅自安装和使用大功率加热器,如因检测需要,须经主管批准,使用期间人员不得离开,离开时必须关闭。

10.消防器材和设施要放在明显的位置,定期检查,发现故障及时排除和维修,使之处于完好状态。

实验室制度 篇6

关键词:分析化验室 安全管理

化学企业是国家的支柱产业,任何一个大型的化工企业都离不开分析化验这项工作[1],在化工企业中,分析化验是化工企业总体设计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分析化验室作为化工企业分析检验的重要机构,对其生产过程控制、入厂原料、出厂产品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分析化验室的安全是分析化验工作正常进行的基本保证。

化工企业根据其生产产品及生产工艺的特点,分析化验室作为检验工厂产品质量的一道重要关口,也是技术改革的重点。随着资金的投入逐年增多,实验设备不断更新,仪器和药品也不断增多,化验室变得更加复杂,随之安全隐患也越来越多[2]。在工作中如果马马虎虎,不遵守操作规则,不但分析化验会失败,还可能造成事故,不但国家财产受到损失,还会损害人的健康,所以必须十分重视安全问题。安全是贯穿整个分析化验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任务,决不能麻痹大意。

1 引起分析化验室安全事故的原因

分析化验室存在专业职能单位具有的所有危险源:剧毒化学品、有毒有害废弃物、易燃易爆化学品、精密仪器和贵重物品、众多电器高温设备以及日常用水用电用燃气等等,根据美国海因里希(Heinnich WH) 灾害理论模型[3],引起分析化验室安全事故的原因主要分为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两个方面。

1.1 直接原因 引起分析化验室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有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两大因素[4]。

1.1.1 人的不安全行为 人的不安全行为指的是在分析化验中分析人员的精神状况、知识水平、综合素质、安全意识以及操作能力等。人的不安全行为因素是影响分析化验室安全的主观因素,必须对其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

1.1.2 物的不安全状态 物的不安全状态可以根据情况划分为不安全化学环境和不安全物理环境两大类。

①不安全化学环境因素,近年来常有下列情形:a危险化学试剂使用不当、违反操作规范,极易引起火灾和爆炸。b化验室中存放或有些生产中间产品是剧毒的,这些剧毒药品(产品) 若保管不当、使用不当或处理不当,会引起环境污染及导致人身伤亡。c有毒、有害化学废液、废物处理不当就会污染环境,如化学废液不经处理直接排出,导致环境及地下水污染,随意乱倒化学废物、废液导致伤及无辜,甚至必须付出很高的代价来治理环境。d有放射源的分析仪器因储存、使用不当,工作人员经射线照射而出现不同程度的各种病变反应。②不安全物理环境因素,近年来常有下列情形:a仪器设备因缺乏保护装置和设备老化、超负荷、超载使用造成的仪器伤人和设备损坏事故;b因供电设备设施陈旧、线路老化,常发生短路、防火能力低,操作人员用电不慎,极易引起电气火灾和触电、灼伤或电休克等事故;c分析化验室中常要用到煤气、氢气、氧气、液氨、液氮、液氦等压缩气体,盛装这些气体的容器是移动式的,搬运时的碰撞、安置时的位置不当( 烈日爆晒、靠近高温热源等)、使用时不慎泄漏等极易引起火灾、爆炸、中毒及环境污染的事件;d因分析化验室分布不合理或上下水管道老化,上层化验室有忘关水龙头或管道破裂而造成渗漏,损坏下层分析化验室精密仪器或化学试剂的现象发生。

1.2 间接原因 引起分析化验室安全事故的间接原因就是安全管理制度的缺失[5]。分析化验室安全管理制度的缺失,会导致分析化验人员安全意识不强,业务技能欠缺,责任心不强,存在侥幸心理,互相不配合、交接不当等,都会给平日的工作造成一系列的问题,甚至会引起事故的发生。

2 分析化验室安全措施

分析化验工作是化工企业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了保证分析化验工作的顺利进行,必须以科学的方法管理化验室[6]。面对实验室安全事故的方方面面,如何避免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实验室安全事故,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处理解决好实验室安全的问题,防止安全事故发生,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

2.1 建立分析化验室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职责范围 制度是做好分析化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保证[7],化工企业的首要目标是制定出规范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细则,科学且极具保障性的安全生产制度、各类规范的岗位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职责范围、内容,要具有一定强制性和约束力,形成文件下发。这些制度包括:①仪器的管理;②化学药品及危险品的存放与管理;③三废处理与某些试剂的回收;④化验室工作要求;⑤化验室常用工具等。

2.2 建立安全岗位责任制,落实安全责任 加强安全责任,签订安全责任书,层层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同时向每个实验室派发化验室交接班记录本、岗位安全联检记录本等,记录内容要求检查房屋、水、电、设备状况,危险品存放状态,灭火器、门窗状态,要求分析化验室检查人员、安全负责人签字。

2.3 紧抓基础理论,进行业务技能的培训 在新的分析化验人员进入化验室之前,进行必要的业务技能培训,加强分析化验人员对各种仪器及器皿的基本操作技能的学习,全面提高化验人员从事分析化验的操作技能和理论水平,使之树立“安全操作,人人遵守”的思想[8],從而减少因人为不安行为而发生的事故。

2.4 加强分析化验室安全教育,进行安全培训 安全教育是防止事故发生的预防性工作。分析化验室工作人员要认真学习安全技术知识,强化安全意识,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定期开展安全培训活动,组织安全教育讲座,进行灭火、自救的演示,不断提高有关人员的安全技术水平,熟练掌握事故应急处理方法,使每一个在分析化验室工作和学习的人都具备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3 注重细节,健全分析化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一切事故皆可避免,事故总在薄弱环节出现。化验室每天都有危化品的使用操作,一个不注意的动作,一个淡化的意识,都会潜伏可能的危害发生[9]。主动从细节入手,降低“金字塔”最底层的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预防重大事故的出现,实现全员安全。

3.1 制定危险化学品精细化管理制度,落实责任制 分析化验室应制定危险化学品精细化管理制度,实现入库检查验收、分类存放、加强储存养护管理、出库登记、专人负责、领导联检等细节管理,将事故苗头封杀于萌芽之中[10]。实施按岗位配置相应的应急物资职防装备;对设施设备更新,实现自动化操作;将危化品安全知识考试、危化品相关作业安全生产禁令学习、安全作业五分钟检查经常化常态化等,从根本上降低因危险化学品管理使用不当而造成危害事故。

3.2 制定分析化验室安全事故救治措施及应急处理 分析化验室要根据工作环境,配备适当的安全设施,建立安全报警系统,安装室外事故电话,配备急救箱。为了更好的控制分析化验室事故事态的发展,做到及时处理,及时救治,要事先制定分析化验室安全事故救援预案。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要根据实际工作中经常出现的一些不安全因素编写,切合实际,安全有效。

4 结束语

化工企业中的分析化验室涉及到许多精密仪器和化学试剂,要尽最大努力避免安全事故发生,保证人员安全、设备完好,不污染环境[11],只有在实际工作中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建立健全分析化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将分析化验的危险系数降到最低,为化工企业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保证。

参考文献:

[1]李越敏.化学危险药品管理与实验室安全措施[J].化学教育,2007,(4):57-58.

[2]唐满生.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探究.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29(4).

[3]崔政斌,邱成.企业安全管理新篇[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

[4]胡小明.影响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

[5]朱丽娟,高琳.浅析化学实验室如何加强安全管理[J].实验室科学,2007.

[6]赵文武.高校实验室安全现状分析与管理对策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3.

[7]孙婷全.关于完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制的几点思考.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7.

[8]刘桥阳.对高校化学品储存及使用管理探討[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5.

[9]张春英.邓亚娟.化验室的化学试剂管理[J].黑龙江粮食,2004.

[10]孙艳侠.试论实验室安全管理对策[J].实验研究与探索,2005.

实验室制度 篇7

1 提高管理制度建设完备性的重要性

在高校中, 实验室作为实验操作的重要场地, 其设备和材料都必须受到高校学生的共同爱护。在不断完善的高校教育体系下, 提高高校实验室管理制度建设的完备性, 可以有效降低高校实验组的利益损失, 提升高校实验组的效益。这样可以使实验室规范地运作, 在保障实验室成果的情况下, 维护整个实验室器材的完备性, 这也是对各种实验室器材的整合运用。实验室是高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基地, 提高高校实验室管理制度建设的完备性, 可以为实验室的良好运作奠定基础, 也可以为高校学生掌握更多技能提供更多的机会。

2 高校实验室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2.1 高校实验室教学管理制度不完善

在提高高校实验室管理制度建设完备性的过程中, 高校实验室教学管理制度不完善是最基础的问题, 会影响实验室教学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在不完善的实验室教学管理制度下, 有些教师的不规范行为很可能会带给学生不良影响。

2.2 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不严格

在提高高校实验室管理制度建设完备性的过程中, 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不严格是应首要解决的问题。因为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是实验室一切工作的基础。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不严格, 将导致实验室的日常工作难以有序进行, 比如没有定期对实验室仪器设备进行维护、清洗和更换等, 这样会直接对高校实验室管理制度建设的完备性造成恶劣影响。

2.3 高校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淡薄

在提高高校实验室管理制度建设完备性的过程中, 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淡薄是最严重的问题。比如, 摆放或操作不当会对高校实验室器材造成损坏, 甚至会威胁到实验室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3 提高管理制度建设完备性的有效策略

3.1 完善高校实验室教学管理制度

为了完善高校实验室教学管理制度, 有效提高高校实验室管理制度建设的完备性, 就要拟定高校实验室教学管理制度, 并将其真正落到实处, 让高校所有教师和学生都能遵守教学制度。同时, 为了完善高校实验室教学管理制度, 还要让教师和学生在规定的实验室开放时间进行实验教学、学习。教师可以提前向实验室管理人员申请, 让管理人员合理安排, 决不能破坏实验室的管理制度。另外, 教师在开展实验室教学之前, 还要给学生们普及实验室仪器设备和材料的相关知识, 以免学生对实验器材造成不必要的损坏。只有对实验室教学进行科学的管理, 才能更加有效地提高高校实验室管理制度建设的完备性。

3.2 严格管理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

为了严格管理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 有效提高高校实验室管理制度建设的完备性, 不仅要加强对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监督和核查, 还要为仪器设备的管理制订一系列规章制度, 以约束实验人员滥用仪器设备的行为。首先, 对于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 高校要加强监督和核查, 定期对实验室仪器进行维护、清洗和更换等。同时, 将实验室日常维护工作形成一个完善的体系, 然后组织监督人员对老化或损坏的仪器设备进行集中维修。其次, 对于仪器设备的管理, 高校还要增强实验人员对仪器设备的维护意识, 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提高高校实验室管理制度建设的完备性。

3.3 强化高校实验室管理中的安全管理

为了强化高校实验室管理中的安全管理, 有效提高高校实验室管理制度建设的完备性, 就要改善实验室环境, 保护实验室器材, 对实验室操作人员进行制度化管理。首先, 改善实验室环境的目的是消除实验中其他干扰因素, 以更好地进行实验研究;其次, 爱护实验室器材是为了确保现有器材的使用安全和后期所购置的器材的有效使用;最后, 强化实验室安全管理就是要增强每个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这样可以确保实验人员的安全。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 要提高高校实验室管理制度建设的完备性, 就要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管理能力。高校只有强化管理完备性建设, 加强执行者与管理者、教师与学生间的相互配合、相互监督, 才能更好地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

摘要:对于我国各大高校来说, 实验室管理制度的建设至关重要。同时, 高校建立的实验室管理制度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 我国各大高校需要建立切实有效的规章制度来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体系。探析了提高高校实验室管理制度建设完备性的重要性、高校实验室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和提高高校实验室管理制度建设完备性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管理制度,完备性建设

参考文献

[1]王淑英, 于同泉, 杨柳, 等.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探析[J].分析仪器, 2013, 15 (1) .

[2]彭春元, 林远煌, 许显坚, 等.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的改革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2, 7 (5) .

[3]王赣湘.高校实验室管理制度创新研究[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2, 29 (22) .

实验室制度 篇8

1 职业卫生实验室管理要求

①应有完善的管理制度, 布局合理、整齐有序。②应健全安全操作规程, 水、电、气管线路布局应符合安全要求, 实验室应具备防尘防毒设施。③应配备防火、防污染、控制进入等安全措施。

2 职业卫生实验室检测工作中的安全实施要求

①实验室安全健康管理制度。完整的实验室安全健康管理制度应包括:建立实验室卫生环境秩序、日常工作安全管理、化学药品安全管理要求、实验室仪器使用管理制度、压力气瓶安全使用管理规定、实验室废弃物管理制度、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等。②实验室卫生环境秩序。实验室应与办公场所独立分置, 工作人员进入实验室需按规定穿戴工作服, 实验室物品应按固定位置摆放整齐, 实验完毕应及时清理现场和实验用具, 离开实验室前应检查水电气门窗和仪器是否正确关闭。③日常工作安全管理。实验室日常安全管理应包括用电安全、防火防爆、防中毒及防烫伤灼伤、防腐蚀等。

实验室中仪器设备应符合安全用电管理规定, 大功率实验设备 ( 如原子吸收、马弗炉、烘箱、微波消解设备等) 应用专用电线, 防止超负荷用电着火。新购仪器应由专门人员进行调试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长时间搁置的仪器在重新启用前应检查其绝缘情况, 如有破损修理后方可使用。

实验室应配备灭火器材、急救箱以及个人防护用品。可燃气体查漏应使用肥皂水, 易燃液体使用应远离火源。

实验过程要坚持预防为主原则, 尽量避免化学中毒事故的发生。样品准备间、分析室应有通风排气装置, 实验区域应配备喷淋洗眼器等应急设施, 并安置醒目的警示标识。实验室人员应了解常用有毒物质的摄入途径、中毒症状以及急救办法。尽量采用低毒试剂代替高度试剂, 使用挥发性试剂时应打开通风设施, 并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品。

④化学药品安全管理要求。实验室中标准样品、试剂及溶液应有明晰标签。化学药品应分类陈列整齐, 放置有序、避光防潮、通风干燥。易燃易挥发易腐蚀品种应单独储存。称取试剂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 用后盖好, 不得使用过期或变质试剂。易燃易爆试剂应贮存于铁柜中, 柜顶应有通风设备。

⑤实验室仪器使用管理制度。实验室人员应严格按照仪器说明书、作业指导书及仪器操作规程合理操作。实验室所使用的仪器、容器应符合标准要求, 保证准确可靠, 凡计量器具须经计量部门检定合格方可使用。仪器设备领用时要认真填写仪器领用登记表, 并检查仪器性能是否正常, 归还仪器时要保持仪器外观清洁, 性能正常。

⑥压力气瓶安全使用管理规定。压力气瓶必须存放于通风阴凉干燥、隔绝明火、远离热源的房间内并分类存放, 使用时需直立放置并加装固定环, 可燃气瓶不得进入实验楼内。充装有相互接触可引起燃烧、爆炸气体的气瓶 ( 氢气、氧气) 不能共同存放, 也不能和其他易燃易爆物品混合存放。气瓶及减压器应定期进行耐压试验和气密性实验。排放余气时要打开门窗, 让空气充分流通, 防止窒息。

⑦实验室废弃物管理制度。实验室需按规定设置收集容器, 随时分类收集、分别储存各种废液、固体废弃物。废液、废固收集器应无破损且不会被腐蚀, 容器本体及存放点需贴危险标志、警示牌。实验室强酸强碱需经稀释、中和处理后放入废液收集器中。有毒、剧毒品、不相容化学品的废弃物要单独存放, 且有相应的安全标签 ( 化学品名、紧急处理方法、联系人等) , 不可与其他废弃物混放, 以免发生反应产生危险。废液收集后统一处理, 联系有废液处理资质的厂家集中回收。

3 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实验室发生火灾时, 工作人员应立即采取灭火措施, 防止火势蔓延。若火势较猛应选择适当的灭火器进行灭火, 视火情拨打“119”报警求救, 并到明显位置引导消防车。实验室发生中毒要立即送医院治疗, 不得延误。实验室发生触电应立即切断电源开关, 若距离较远可用干燥的木棍或者竹竿挑开触电者身上的电线, 并立即联系医院急救。实验室发生强酸、强碱灼伤应用大量流动水清洗, 再分别用低浓度的弱酸或者弱碱进行中和并进行进一步处理。

4 结语

实验室应建立健全安全健康管理制度, 明确人员管理职责, 树立人员的安全环保意识, 培养规范操作技能, 并采取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和保护设施, 建立紧急预案并进行定期演练。加强实验室的安全管理, 对于职业病检测工作的顺利开展乃至全社会的稳定和谐都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鲍敏秦, 张原, 张双才.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问题及管理对策探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2, (01) :188-191.

[2]职业卫生评价与检测[S].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职业安全健康监督管理司和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组织编写, 2013, 9.

民国时期实验小学制度探析 篇9

1.中师合办与附小改组。1927 年6 月18 日,江苏省政府第17 次政务会议通过江苏省教育厅关于 《改组江苏省立中学师范学校办法》的提案,该提案的主要内容是合并江苏省立的部分中学和师范。同时规定:“省立中学师范科,为实验小学教育法,及教生实习起见,应各于所在地,设置实验小学一所”[1]33。这是教育法令中首次出现创设实验小学的主张。师范附小改组成为实验小学,不仅保留了其师范生实习的职能,更赋予其初等教育实验研究的属性。之后,江苏省政府先后颁布了《实验小学校长任免待遇条例》、《实验小学校长服务细则》、《实验小学教职员服务细则》,制定了实验小学预算标准,江苏省的实验小学制度正式确立。

江苏中等教育改组中,原属师范附属的小学纷纷改组成为省立实验小学,之后各市、县也纷纷成立了市立、县立实验小学。1928 年9 月28 日,南京市颁发《南京特别市实验学区暂行条例》,将全市划分为东南北中四个学区,每区设实验学校一所,小学校若干所。市教育局将需要实验研究的问题分配给各区实验学校,实验学校负责研究所分配的教育问题并将研究经过、结果向市教育局报告。其他市立学校接受区实验学校的指导,并有与其合作研究的责任。同年,上海市教育局第三科特设实验股,为实验天才儿童教育,改组成立上海市立第一实验小学。此外还有一些县立小学经过改组成为实验小学,比如江宁县立乡村师范附属小学改组成为实验小学,江宁县立燕子矶小学改组成为燕子矶实验小学等等。对于实验学校大量涌现的情况,时人这样描述:“溯自民十六以来,实验学校之名,所在多有,苏皖京沪各处,尤属风行一时。兹姑就小学言:其为大学、中学附设者,固无不以实验名;即两省各县区及两市各区,至少亦各有实小一所。甚至于实验二字之上,更冠以中心等形容词。一若我国教育上之实验精神,骎骎乎有普设之势。”[2]1

2.整顿实验小学。实验小学的大量出现促进了教育研究的发展。一方面各级教育行政机关通过发布指令或是召集会议,鼓励小学教师从事实验研究;另一方面从前师范附属小学的优秀教师,在实验小学制度的政策要求和优惠条件的号召下,分散到各地方去做督学指导或校长,促进了地方教育的发展。但这些景象只是少数地方的表象繁荣。1930 年教育部对初等教育的调查报告中指出:“至于所谓实验小学,就是从前的师范附属小学的进步,却因为经费人才缺乏的缘故,反停顿了。有的名为实验小学,实在实也不实,验也不验,除了一块校牌之外,和平常普通的小学,实在也没有多少分别”[3]3。实验小学的有名无实和研究实验缺乏统一管理成为实验小学大量涌现之后的主要弊病。

1930 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限制实验学校”[4]2的指令,江苏省随即对实验小学进行了规范和整顿。一是裁汰或限制地方设立实验小学,颁布了《县立实验小学设立办法大纲》,规定:“以后各县小学教育均入轨道,入学儿童比率日增,而经费人才不虞匮乏者,方能创设实验小学,既杜浮滥不实之弊,且收增进效率之功”[5]13。二是规范实验小学从事教育研究的科学化水平,同时明确实小在指导地方教育方面应当肩负的责任,颁布了 《实验小学指导地方教育办法》。办法规定在实验小学内设专任地方教育指导员,一方面专门负责学校内的实验研究工作,一方面负责巡回指导本区内地方教育的实施和改进。

1931 年江苏省教育厅发布了 《师范独立并改组各实小》的规划方案,方案指出自1932 年起,“指定省立镇江、无锡、太仓、如皋、淮阴、东海各中学,暨苏州、徐州两女子中学,专设师范科,不招收普通科学生。其他各省立中学,不再招收师范生”。各省立中学实验小学,原本多为从前师范附属小学改组而成,既已恢复师范独立,各实验小学随即变更组织性质。同年颁布的《江苏省立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组织暂行规程》中,将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的职能确定为“供应师范生实习兼实验,推进小学教育效率之使用方法,指导地方小学之改进”[6]3,可见其主要职能为供应师范生实习及谋教育改进。所有指定专办师范的上述8 所学校,实验职能淡化,实验名义取消,恢复其附属小学旧称。

此后,江苏省政府又先后颁布了《江苏省立小学组织暂行规程》、《江苏省立实验小学组织暂行规程》、《江苏省立小学校长任免待遇暂行规程》,改订了《江苏省立实验小学校长任免及待遇暂行规程》、《江苏省立实验小学教员聘任及待遇规程》、《江苏省立中小学预算标准》、《江苏省立师范附属小学暨中学实验小学教职员年功加俸办法》、《江苏省立师范附属小学主事暨中学实验小学校长年功加俸暂行办法》,连同之前颁布的《江苏省立实验小学校长服务细则》、《江苏省立实验小学教职员服务细则》、《江苏省县立实验小学设立办法大纲》、《江苏省实验小学指导地方教育办法大纲》,江苏省对实验小学的设立、性质、任务及校长教职员的聘任、待遇、奖励办法都做了明确规定,形成了完善的实验小学制度。

二、实验小学的职能

1.进行教育研究实验。实验学校,顾名思义其主要职责在于采用实验的方法进行教育的科学研究。1927 年江苏省立附属小学改组成为实验小学之初,各校就对其行政组织系统做了调整,以适应实验小学的性质和职能。在一般的训育、教务、总务部门之外,均添设有研究部门。1935 年江苏省政府颁布了《江苏省立实验小学组织暂行规程》,第四条规定“实验小学设教导、总务、研究三系,各系设主任一人,秉承校长,分掌本系事务”[7]165。与同时期的江苏省立小学对比,研究系是为实验小学所独有。可见研究功能为实验小学区别于其他小学的显著特征。

从实践方面看,实验小学制度确立后,各学校开展了大量的实验工作,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实验的内容包括了教材编制、教学方法改进、行政组织改组、训育、检定和编制测验等涉及学校教育的众多方面。除此之外,还有针对儿童天性的天才儿童教育实验、低能儿童教育实验;针对学校特点的城市学校教育实验、乡村学校教育实验;针对不同学级的幼稚园教育实验,低级、中级、高级儿童教育实验等等。

2. 辅导地方教育改进。在江苏省政府1927 年颁布的《江苏省立实验小学校长任免待遇条例》第二条关于实小校长的职责中规定:“省立实验小学校,每校设校长一人,负责:(1)用科学方法试验,创作小学新教育法,以为改进地方教育之先导;(2)依据本厅教育方针,及各项法令,处理全校校务,以为地方小学校之表率;(3)考察本区内各县小学教育之状况,而为实际之指导……”[8]33由此看来,实验小学实为地方小学的模范和表率,实小校长除处理本校事务外,还兼具考察地方教育的责任。1930 年,江苏省政府颁布《江苏省立实验小学指导地方教育办法》,办法规定于每所省立实小内设一名专任地方教育指导员,负责巡回指导本区内的小学校,谋求地方教育的积极改进。地方教育指导员负责指导视察的事项包括:“(1) 课程编制不合之纠正;(2)教员教法不良之改进;(3)环境适宜布置之筹划;(4)地方教育情形之调查;(5)学龄儿童入学之指导;(6)儿童家属教育上之补救;(7)其他。”[9]1另外还规定地方教育指导员须每学期至少视察本区各学校2 次,每次巡视完毕后,需要就研究及视导所得具备报告书,由实小校长转呈教育厅。

3.指导师范生实习。相较于附属小学,实验小学不仅能够供师范生实习,而且能够供师范生实验。实习是将在学校学到的理论、方法进行证验,以增强其观念,充实其经验;实验是将所有的教育方法融会贯通后,根据所处的特殊环境进行实地试验,创造出一个新的方法。实验小学提供的实习改变了以往因袭、呆板的局面,将实习生加入到实验、创造的队伍中来,使他们不仅对以往学过的理论加以验证、教师授予的方法加以实施,而且使他们面对实际的教育问题,针对问题采用办法加以解决。在这个过程中,实习生能够参与到实验计划的制定、修改、实施,实验结果的统计、评价一整个环节,相较于过去选择某个优良方法进行套用的实习过程,显然更加有助于师范生对教育理论的理解和教育方法的掌握。同时也有助于唤起师范生的研究兴趣,作为未来的小学教师,他们的研究创造的精神将成为我国教育改进不可缺少的原动力。另外,相较于附属小学,实验小学拥有独立的行政系统,所以师范生实习的领域不仅局限在教育教学活动,而且能够了解到小学校的行政、财务等诸多方面,这为他们将来进入工作岗位提供了更加多元的经验。

三、对江苏省实验小学制度的评价

1.建立实验学校是教育革新的需要。我国自施行新教育以来,上到教育政策的制定,下到教学方法的选择无不是步欧美的后尘。不料种种方法在欧美成为一种变革的力量推动教育的进步,而在我国却流弊百出,成为淮北之枳。究其原因,则是因为不顾环境不同盲目照搬以至效果各异。要谋中国教育的改进,绝不能靠单纯的模仿,而必须根据自己的环境,借鉴他国的成果,进行创造性的实验。陶行知说:“空想无新可见,武断绝自新之路,尝试则新未出而已中途废矣。何怪乎吾国教育之不振也,故欲教育之刷新,非实行试验方法不为功,”[10]62科学的实验被认为是改进教育的一大利器,而实验学校正是进行教育研究的实验室。实小制度的建立,不是师范教育改革的附属品,而是教育改进潮流中的一个自然趋向,是从艰难困苦的经验中的觉悟,是由宗仰欧美转为实验创造的教育研究态度的转变。

2.实验学校职能的发挥遭受质疑。实验学校的建立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都有其存在的必要和价值。而从另一方面说,在当时的经济、文化、师资条件下,大量的实验学校的设立,却遭受到名不属实的诟病。主要的批评集中在:(1)浪费钱财;(2)实验推广度低;(3)实小学生成绩不理想。另外,多数实验小学是收学费的,并且学费额度必一般学校要高出很多,无论是从学校自身还是从实小的学生构成,实验小学俨然成为了一个特殊的阶级,成了国民教育中的贵族。

事实上,影响实验学校教育研究成果推广更多的原因在于实验学校本身的研究局限。虽名为实验学校,但实际上缺乏实验的精神。此外参考、指导的缺乏也是造成实验精神缺乏的一方面原因。当时的条件下,参考资料的传播共享很有限,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实验的盲目性和重复性。从实验的指导方面说,一所小学的实验工作开展基本上是由该校校长全权领导和规划,实验工作如何开展、实验效果如何,近乎全部的责任是在于校长的学问、见识和实验工作技能。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管理、缺少教育专家的指导和帮助也是实验难以顺利开展的一个方面的原因。

虽然实验学校的职能发挥并不尽如人意,但是江苏省的实验小学制度从确立到规范不仅在本地区的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而且还成为全国其他地区尤其是浙江、安徽、河南等省的典范,这些地区也纷纷改组成立实验小学,以实验研究推动教育发展。我国的教育实验也从取法他国到独立创造,从被动学习到主动探究影响着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实验学校作为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应该成为近代教育研究的重要内容。

摘要:随着各地实验小学的创办,我国近代教育实验趋向于制度化。江苏省在我国近代教育的发展历程中始终处于前驱者的地位,该省实验小学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也带动了全国其他先进省区的实验小学制度化发展。实验小学制度是民国教育革新的重要内容,江苏省的实验小学制度是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

关键词:民国,实验小学,江苏省

参考文献

[1]江苏省政府.实验小学校长任免待遇条例[N].江苏省政府公报,1927(1).

[2]王德亮.对于实小名称之意见[J].江苏教育,1932(1)7、8合期.

[3]教育部.关于初等教育的工作和计划[J].安徽教育行政周刊,1930(3)45.

[4]教育部.关于改进初等教育事项[J].浙江教育行政周刊,1930(49).

[5]江苏省政府.县立实验小学设立办法大纲[N].江苏省政府公报,1930(531).

[6]江苏省政府.江苏省立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组织暂行规程[J].江苏教育,1932(1)7、8合期.

[7]江苏省政府.江苏省立实验小学组织暂行规程[J].江苏教育,1935(4)7.

[8]江苏省政府.江苏省立实验小学校长任免待遇条例[J].江苏省政府公报,1927(1).

[9]江苏省政府.江苏省实验小学指导地方教育办法.浙江教育行政周刊,1930(51).

实验室制度 篇10

关键词: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技术转移,效益

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 (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 以下简称LBNL) [1]成立于1931年, 是美国能源部的重点实验室之一, 由加州伯克利大学代为托管。在过去的七十多年间, 它获得了一大批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 可谓是硕果累累, 蜚声世界。同时, 这些科技成果并没有仅仅止步于实验室, 而是在美国的技术转移体系下, 通过促进实验室的技术成果转移和合作, 产生了大量具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新产业, 解决了美国国家的多项尖端或重大技术需求, 极大地造福了人民和社会。在技术转移过程中, LBNL独特的技术转移机制在其科技成果转化中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正如LBNL的主任Paul Alivisatos所说:“科技成果转移是实现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社会使命与影响效用最大化的关键环节”[2]。因此, 了解LBNL技术转移服务体系的运作模式, 探索我国国家实验室技术转移制度的完善, 对于我国的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技术转移制度

如今, 在科学界, LBNL相当于“卓越” (Excellence) 的同义词。其六大核心科研能力包括:可持续能源科学与技术、软性X射线和超速科学、纳米科学、跨学科生物与环境科学、计算科学与天体物理先进探测系统, 是国家技术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3]。LBNL作为极具代表性的美国国家实验室, 技术转移服务起步较早, 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服务体系。在实验室内部, 建立了技术转移与知识产权管理部门, 启动了创新启动平台、创业公司商业化服务、创新资助资金服务等。对外设立了用户设备协议制度、转让许可制度等, 以开展与其他研究机构和企业的合作。

2 实验室内部技术转移制度安排

LBNL的技术转移部门的建立主要源于美国国会于1980年通过的《史蒂文森—怀德勒技术创新法》 (Stevenson—Wydler Technology Innovation Act) , 该法要求预算在2000万美元以上的各联邦实验室要设立专门的技术应用办公室从事研究成果的技术转移, 以推动技术移转活动。技术转移应纳入联邦政府相关部门的职责中, 各联邦机构至少将研究预算的5%用于支持下属实验室研究与技术应用。

2.1 技术转移组织结构的设立

LBNL的技术转移部门就是应美国史蒂文森———怀德勒技术创新法要求而设立的, 称为技术转移与知识产权管理部门 (Technology Transfer Information Property Management, 以下简称TTIPM) 。该TTIPM部门的使命是:将实验室的发明成果通过授权许可赋予能够成功使其商业化的公司, 以促进LBNL技术的有效利用, 服务于社会发展;通过寻找产业伙伴投资实验室科研活动和通过许可收入支持未来实验室科研活动, 以实现实验室的科学研究使命;赢得正当回报以及社会对实验室和发明者的认可;对区域和国家经济发展做出贡献[1]。如图1所示为TTIPM部门的组织构成。其中, 技术转移部门是直接隶属于实验室的最高管理者, 同时直接管理对应五大科研部门 (生物科学实验室、能源与环境科学实验室、计算科学实验室、普通科学实验室、光子科学实验室) 的技术从实验室到市场化的过程。运营部门为TTIPM部门提供设备服务、信息服务、公共事务服务、人力资源等服务。这种平面化的组织结构的设置, 可以更有利于TTIPM部门充分发挥协调和促进作用, 最大限度地帮助各科研部门的技术实现商业化。

资料来源:http://www.lbl.gov/

2.2 创新启动平台

创新启动平台 (launch pad) 是TTIPM部门成立的一个旨在帮助企业创业的服务支持平台, 是一个以建立在实验室技术基础上的一系列商业化服务组合。创新启动平台提供多项服务, 主要包括: (1) 一对一的创业建议 (One-on-One Startup Advice) [2]LBNL聘请当地的著名风险资本家给发明者提供创业建议。例如, 实验室聘请加州湾区的著名风险资本家比尔 (Bill Shelander) 来为实验室的发明人提供技术转移的建议, 比尔在分析技术可行性和创新可行性问题上有超过20年的经验, 他能够通过头脑风暴预见一个创新产业的未来, 给发明人推广技术的过程中许多有价值的未来预期建议。 (2) 协作会议 (Collaborative Meetings and Follow Up) [1]TTIPM部门会组织发明者和经验丰富的商业开发人员开展交流会议, 内容涉及技术推广应用的可能发生的各个方面。主要包括:评估市场和竞争者;分析不同商业模式的利弊;计算可能的盈利能力;优化推广过程发展的里程碑;对推广过程的具体指导。辅助发明者向投资者和其他人推销他的创业点子, 从而有效促进技术向市场转移的效果。 (3) 与伯克利大学孵化器合作推进技术转让 (UC-based QB3and Skydeck Incubators) [1]TTIPM部门充分利用伯克利大学托管单位所提供的创业资源, 如孵化器UC-based QB3 (Quantitative Biosciences) 和Skydeck Incubators等技术创新机构, 将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领域的专业技术与商业化联系起来。同时, TTIPM部门还利用伯克利大学举办的各种商业计划大赛等推进技术的转移。TTIPM部门拥有湾区各大孵化器和创业中介机构联系名单及资源, 定期参与各个机构举办的地区和全国的新技术成果推广的对接大会, 将实验室的成果及时通报给各个创业机构, 为实验室的发明者提供可能的办公空间, 导师指导和投资伙伴[4]。 (4) 提供丰富的企业家资源 (Entrepreneurial Resources) [1]旧金山湾区是全美著名的创业最活跃的区域, 伯克利大学、斯坦福大学和硅谷高科技园区以及众多的创业投资机构使得实验室的技术转让获得了丰厚肥沃的土壤。LBNL借助于地理位置的优势, 整合各种有利于发明人技术转让和创业的各种资源和信息, 让实验室的发明者充分置身于旧金山港湾地区的创新商业圈当中。创业者可享用的一切包括商业计划竞赛、资金来源的信息、旧金山港湾地区的培养基地指南和关于创业公司援助和专业知识的在线资源等。

2.3 为创业公司服务 (For Start-up Companies) [1]

TTIPM部门建立了一套实验室的技术鉴别和推广认证程序, 对于自主创立的公司 (Start-up Companies) 从初期启动开始到产品投入市场为止, 都会给予一系列的帮助, 包括:1.商业化分析服务 (Commercialization Analysis) 。主要着眼于分析技术获得许可和投入市场的路径。通过对技术的竞争前景、技术进一步发展的需求、终端使用者的需要、成本指标、市场、许可模式等问题的分析, 进一步识别潜在市场, 收集最终用户或潜在的被许可人的反馈, 为提出创业公司提供建议。2.技术展示服务 (Technology Showcase) 。技术展示主要是给对发明者研究领域感兴趣的风险投资家进行的宣传和推广活动, 会创造许多发明者和企业家直接交流的机会。例如, 2013年, 实验室举行了一系列活动来给硅谷投资者展示清洁技术;给清洁技术团队展示电池技术;以及给企业家, 投资者和公司展示碳循环2.0相关的技术。3.技术转移培训 (Tech transfer education) 。技术转移培训提供如何将实验室技术和软件转移到市场的服务。技术转让培训包括了多个方面: (1) 专利技术的分析介绍 (2) 软件分发问题 (3) 商业分析 (4) 新兴公司的建立。

2.4 创新基金资助计划 (Funding-Innovation Grants) [1]促进实验室的成果转化

创新基金资助计划目标是推进实验室的发明和软件的商业化。LBNL会向所有实验室人员发布申请项目的信息。该计划总流程是通过评估某项发明商业化的可行性, 然后确定重点发展的对象, 提供必要的资金和资源, 最后成功将该发明推向市场。其中, TTIPM部门的工作人员将与每一个项目申请人合作并采取客观公证的态度来辨别每个项目得到许可的可能性以及如何提出创新资助计划以提高该项目的成功率。该基金要求申请该计划的项目必须专注于开发实验室已经向公众报道了的发明或者软件, 并要由伯克利实验室的工作人员来提交项目方案。所有的项目对于解决商业化过程中的障碍必须有明确的预期解决方案, 比如建模, 保证一定的效率水平, 展示经营业绩, 以及与其他技术的集成等。

2.5 桥基金 (bridge fund) [1]保证了科研项目的及时启动

桥资金指的是加州大学 (UC) 用限定的资金支持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实验研究的资金需求。LBNL也可以申请使用这些资金, 主要是在如下条件下进行:项目能够保证从联邦或能源部 (DOE) 及承包赞助商处获得额外的资金支持, 当一个非联邦赞助的项目还没有提供资金, 但是该项目符合劳伦斯实验室技术发展的最佳利益时, 这样的项目可以申请桥基金的资助。桥基金不会是现金或基金的替代品, 但是, 它允许一个项目因为各种资助时间差异导致项目资金不能按时获得而可能影响启动的项目及时获得支持, 如果有项目可能未来拿不到资金资助的话不属于此项目资助范畴。项目一般支持25万美元以内, 不超过90天, 如果需要额外的资金或时间, 可以视情况再次申请。这个资金的设立, 对于有潜力的研究项目是一个灵活的资金支持计划, 值得我国国内的有关研究主管机构借鉴。

3 外部制度安排

实验室非常重视与外部研究机构和企业通过研究合作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 为此, 根据美国和加州及伯克利大学的有关规定, 制定了相应的政策和制度。

3.1 为其他部门工作协议制度 (Work for Others, WFO) [5]

为其他部门工作协议主要是指为非联邦部门工作的技术协议, 是一种给企业、非营利组织、州政府、地方政府提供实验室独特设施、设备和人员的合同, 主要包括非联邦实体资助协议、技术服务协议、分析服务协议等形式。该协议的主要目的是向非联邦实体提供难以实现的非重复性的技术成果;为工业企业提供国家实验室独特的高端技术设备技术服务;加强国家实验室与产业部门之间的研发合作, 促进技术转移。LBNL规定的为其他工作协议主要是指一家公司向伯克利实验室科学家提供资助, 利用实验室特有的设备和专家资源, 围绕特定课题开展研发活动。通常, 企业赞助商支付实验室工作的全部费用, 各方能够使用所有数据, 不受任何限制, 发明的所有权属于赞助商, 通过这类协议激发了合作者的积极性, 可以有效促进实验室和外部研究机构的合作。

3.2 按照用户设备协议 (User Facility Agreement) 推进全球资源共享[6]

该协议允许实验室以外的用户, 如企业、大学、以及其他政府部门使用国家实验室独有的实验室研究装置和设备以进行科学研究。某些条件下可以与实验室的科学家合作。对于非商业性的, 基础科学研究, 研究者可使用不具有产权的用户设备协议, 信息将对公众公开。对于商业性研究, 用户可以对信息进行产权处理。在有产权的用户设备协议中, 当使用设备在定义的领域进行工作时, 用户需要承担所有关于设备使用的花费。在无产权的用户设备协议中, 在进行协议规定的领域中工作所产生的花费可能被大幅度减免。实验室必须保证用户能使用到设备, 设备不能因实验室自身的项目耽误用户对设备的使用。LBNL的知名设备, 如先进光源、能源科学网络、联合基因组研究所、国家电子显微镜中心、国家能源研究科学计算中心、实验分子基地、国家新能源研究中心, 每年都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不论是否给实验室带来研究资金, 用户都可以通过协议的形式申请使用实验室的设备, 共同促进研究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有数据显示, LBNL大约全年实验量的79%都来自其他研究机构或企业人员, 其中美国的大学占40%。实验室内部人员实验所占比例并不高, 仅占21%。可见, LBNL对设备的管理是十分开放的。这种开放式的管理方式也极大地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 避免了重复建设的资金浪费, 同时促进了实验室与世界各国实验室和相关研究机构的可能合作机会[7]。

3.3 通过转让许可 (Technology Licensing) [1]实现技术的市场化

科技成果转让许可是指把最新的实验室科研成果经过一系列处理或加工成商品实现科研成果的商业化价值转化的过程。此许可协议通常以专利、版权、以及商标的形式对实验室的发明和软件进行使用权的转让。使用者需要交付权利金、执行费、以及专利费等。根据美国的相关法律, 许可条例根据其技术的市场价值以及相应的产业部门的不同有相应的变化。由联邦机构拨款的发明, 许可是不可转让且是非独占性的, 仅供美国政府使用。当被许可人要求获得在美国市场的独占性许可, 这项技术就必须主要在美国生产, 且要在美国市场销售。对于一项可能会广泛使用的新科学工具, 一般模式是颁发非排他性技术 (即一个以上的公司或用户) 的许可证, 如果一个发明需要大投资把它推向市场, 这时就把牌照独家授权给一个公司。LBNL在独家技术转让或非独家转让过程中, 不会歧视非美国公司, 奉行机会均等的宗旨。但是在所有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 优先支持符合条件的小型公司、女性创办的企业、或少数族裔创办的以及弱势企业。

3.4 鼓励实验室参与小企业创新研究计划基金 (SBIR/STTR) [2]项目

小企业创新研究计划 (Small Business Innovation Research (SBIR) ) 和小企业技术转移计划 (Small Business Technology Transfer (STTR) ) 是美国政府赞助的合作研究项目 (Government Sponsored Collaborative Research Programs) , 联邦机构通过这类项目来支持并促进小企业的技术创新与发展。政府规定了小企业创新研究计划必须与美国的非盈利机构 (比如大学或者国家实验室) 合作申报进行。每年美国能源部发行融资机会公告来邀请小企业来申请小企业创新研究以及小企业技术转移计划补助。实验室的TTIPM技术转移部门每年会宣传并组织和指导实验室的研究人员申报这两个项目, 支持研究人员寻求与企业的共同合作, 或是提供信息促进许多公司分包给国家实验室一部分研究任务, 通过这些项目的合作, 一旦成功申报下来, 在这些项目中, 联邦机构的部门会拨出一部分款项来支持小企业的技术研发项目预算, 解决了小企业人员和实验室研究人员的经费问题, 赢得这些赞助款项的小企业可以保有研发技术的知识产权, 政府鼓励其将技术商业化, 并且这些项目的成果考核允许和宽容失败, 不要求必须成功的开发出成果。实验室通过参与这些项目的研究开发, 可以促进直接和企业的合作研究, 并且有利于直接进行成果的商业化转化开发。

3.5 合作研发协议 (Cooperative Research&Devel-opment Agreements, CRADAs) [2]对于基础研究贡献大

LBNL的TTIPM部门积极促进实验室人员签署合作研发协议CRADAs进行技术合作研究。通过这种富有成效的方式, LBNL在基础研究合作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合作研发协议是指一个或多个联邦实验室与其他非联邦组织 (可以是其它联邦部门州或地方政府产业组织公私基金会包括大学在内的非营利性组织等) 之间签署的相关协议。在此协议下, 政府通过实验室向协议方提供人员服务设备或其它资源, 但不提供资金, 而协议对方应向联邦实验室提供资金人员服务、设备或其它资源, 用于开展与联邦实验室使命相一致的研发活动。作为合作伙伴, 实验室可享有其研究者在协议中独立完成的研发成果的所有权, 同时向政府提供无限制的免费许可使用权。通过这种方式有利于学者了解本领域的前沿发展方向, 建立融洽的研究合作关系, 并有利于研究团队就感兴趣的项目重点合作。

4 LBNL科技成果转化经济影响分析

美国的国家实验室有一套考核体系, 同时, 一些著名实验室也会邀请第三方咨询机构对于实验室的科技成果转化进行专门的评估, 通过模型计算出实验室本身带来的经济影响和科技成果转化的经济社会影响。

4.1 LBNL科技成果转化情况

基于完善的技术转让制度, LBNL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从2004年到2008年, LBNL共获得了140项美国专利和120项外国专利。专利涉及广泛, 包括生物技术、能源、纳米技术、IT技术、材料的发现和半导体制造和健康等。此外, LBNL还进行了多达80项的技术转让许可, 执行了超过130个商业软件许可证和超过270000个免费软件许可证[1]。如表一所示。

资料来源:http://www.lbl.gov/ttd/about/

4.2 科技成果转化给实验室带来的经济效益

通过技术转让, LBNL获得的经济收入是十分可观的。从1993年到2009年, 实验室实现技术转移费用收入如图2所示。由图中可见, 技术转移费收入从93年到96年间波动上涨, 但涨幅不大, 1997年开始快速增长, 从30万美元逐年递增, 到2009年, 技术转移费已经接近400万美元。同时, 科技成果的商业化对于扩大实验室影响、提升实验室形象有很大的帮助。巨大的收益也推动实验室的各方更加积极的参与到技术转移的活动中来[1]。

资料来源:http://www.lbl.gov/tt/researchers/For LBNLresearchers Final.pdf

4.3 给社会带来的效益

LBNL的技术转移活动给实验室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 也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LBNL科技成果和商业化的结合, 使得很多世界知名的大公司都从中受益[1]。例如, 微软公司 (Microsoft) 购买了实验室的家庭节能软件系统, 这个系统较之传统软件更加的环保, 被世界一些公司广为使用;生命线科技公司 (Life Technologies Corp) 获得了乳腺癌细胞系的研究技术成果许可, 在癌症治疗研究方面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其他公司如壳牌、IBM等都是实验室技术的转让对象。这些技术经公司推向市场以后, 为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 企业的技术产业化又可以促进技术的进一步成熟, 拓展技术更广泛的应用。

4.4 第三方机构对LBNL技术转让效益的评价

美国世邦魏理仕公司 (CBRE) 为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分别在2006年、2008年和2010年针对2005年、2007年和2009年的经济影响出具了评价报告, 报告分析了LBNL的研究支出和消费以及实验室的科技成果转让和创业公司的建立等对所在地区和加州直至美国的消费、就业和经济带来的影响[8,9,10]。根据CBRE2010年发布的针对2009年的经济影响评价报告 (BERKELEY LABECONOMIC IM-PACT STUDY, 2010) [10]可知, LBNL对消费、就业和个人收入等带来了显著的影响, 很好地履行了实验室促进公共社会利益增长的责任和义务, 通过在能源、生命和一般科学领域的研究工作服务国家和科学、教育及工商业发展, 促进了科学研究成果和工业界之间的有效联系和发展。最新数据显示, 到2013年底, 为了解决医药、能源和环境领域中的疑难和尖端技术问题, 社会和实验室在科技成果基础上共形成了41家创业公司 (Starts-up company) 。如图三所示, 这些公司大多数都位于美国加州, 形成了美国西海岸技术创新的最活跃地区, 对社会的经济做出了非常显著的贡献, 甚至已经超过了实验室本身的经济影响, 显示出了技术转让对经济的巨大带动作用。

资料来源:http://www.lbl.gov/

按照世邦魏理仕公司 (CBRE) 2010[10]年对劳伦斯伯克利实验室经济影响报告的估算, 这些创业公司带给实验室所在的当地社区直接就业机会2393个, 带给旧金山的海湾地区就业增量为3714个, 扩散到全加州则达6456个新增就业岗位。另外, 由此间接和诱发增加的工作机会达10586个。这些公司和他们的供应商等的支出使湾区的企业整体获益9.04亿美元, 使整个加州获益16亿美元, 给全美经济则带来了28亿美元的经济增长量。

5 劳伦斯伯克利实验室技术转移模式对我国实验室的启示

多元化的技术转移制度为LBNL的科技成果转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与此同时, 技术转移制度的合理性与创新性也构成了重要的支撑作用。正如LBNL的主任Paul Alivisatos说:“随着我们基础性科研探索和重要的应用研究继续, 我们还必须寻找新的方法来确保我们发明能在行业有实际的应用。”事实上, LBNL确实做的相当出色。中国近些年也设立了众多的国家级实验室, 拥有众多的科技成果, 但是科技成果的转化问题一直是有待进一步解决的瓶颈问题。因此, 借鉴LBNL技术转移方面的有益经验, 结合我国国家实验室的特点, 促进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实验室技术转移制度和体系建设很有必要。

5.1 发挥技术转移中介的作用[11]

科技中介是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各类创新主体的粘接剂和创新活动的催化剂[12]。伯克利实验室的科技转化之所以取得这么大的成就, 与技术转移与知识产权管理部门 (TTIPM) 发挥的巨大作用是分不开的。TTIPM部门不仅将实验室发明成果授权给能够成功使其商业化的公司, 以促进伯克利实验室技术的有效利用, 服务于社会, 而且通过寻找产业伙伴投资实验室科研活动来支持未来实验室科研活动。目前, 我国建了不少基础设施, 研究开发实力不可谓不强, 但由于其创新体系中各主体间缺乏沟通和互动, 没有有效的中介机构把研究机构和大学的研究成果推介到企业, 同时把企业的需求反馈到研究机构, 导致产业创新效果不强, 科技对国家的经济发展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 建议进一步加强实验室设立专门的技术转移机构的技术推广能力, 培养一批懂技术、法律、投融资和企业管理等相关知识的专职技术转移人才。技术转移机构负责实验室重大科研项目的立项、跟踪管理、专利申请及成果的最终“出口”问题;负责专利和知识产权的保护和运营;负责技术转移机构的运营指导和管理, 以及工作人员的培训;负责与社会资源设立投资基金, 推动重大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使实验室的科研成果得以保护并推广[13]。

5.2 创新技术转移制度

多元化的技术转移制度是伯克利实验室科技成果转化的基础。LBNL采取的制度有WFO制度、CRADA制度、用户设备协议制度等。我国实验室研发工作同样可以借鉴经验, 与企业和其他科研机构结成科技创新战略联盟, 开展“伙伴型”的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 针对不同的项目和合作伙伴, 可以采取不同的合作方式。比如, 各大国家实验室的科学装置和仪器设备应实行开放管理, 实现大型仪器设备等科技资源的共享, 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同时也推动了多种学术思想的交流和多学科交叉[14]。

5.3 建立专业的成果转化信息渠道

科技成果之所以能够转化, 是因为能够为社会创造价值并从中实现成果的价值。科技成果要为社会创造价值, 必须首先被社会所认同和接受。而其中科技成果的专业化信息推广则是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即信息也是生产力。LBNL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和方法, 如通过技术展示服务和各种技术推介会及学术方面的宣传等一系列活动展示实验室的科研成果, 从而推进社会各界能够及时了解实验室的研究成果, 为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取到了重要的宣传作用[15]。我国的实验室应结合中国的实践, 建立一套丰富的推广宣传方法。如可以通过网站科技成果的宣传、联合各类实验室定期召开科技成果宣传大会、参加社会各类创新大会、宣传本实验室的最新研究成果等等。通过这些渠道, 让潜在的商业公司和消费者能够充分认识科技成果的相关研究信息[16]。

5.4 构建多元化的激励机制

LBNL的成功经验表明, 积极开辟多元化的激励制度是支持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结合我国实际, 可以采取如下措施:一是增加各级政府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投入, 同时还应适时制定鼓励科技转化的优惠政策;二是设立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基金, 鼓励企业支持对实验室的科技成果转化投资;三是鼓励科研人员以其研究开发成果为资本创办科技企业, 这样可以激励科研人员把重视知识产权与重视自己的利益联系在一起, 发挥知识产权创新的积极性, 研发出更多高质量的技术成果[17]。

5.5 建立第三方的国家实验室经济影响评价制度[10]

实验室制度 篇11

关键词:实验室,实验教学,规章制度,创新实践,人才培养

规章制度建设是高校实施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的重要保证。为规范高等学校实验教学活动, 促进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结合新形势下实践教学的特点, 制定和修订实验教学管理制度, 这是当前高校提高教学质量的要求。在当前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情况下, 通过制定科学的实验教学管理制度, 规范实验教学, 吸引高水平教师从事实践环节教学工作, 不断改革实践教学内容, 改进实践教学方法, 提升大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对学校提高教学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创新实验教学管理制度必要性

近年来, 我国现代化建设快速发展, 高等教育规模持续扩大, 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 高等学校教学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任务更加艰巨。教育部相继出台指导性文件, 要求切实加强实验等实践教学环节, 积极推动研究性教学, 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建立大学生进入实验室研究的基本制度和运行机制。

教育部、财政部将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纳入“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 重点建设500个左右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支持15000个由优秀学生进行的创新性试验、择优选择500个左右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质量工程项目的实施皆在促进培养本科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评审都把实验教学作为评估的关键性指标, 不断强化实验育人、实验培养人的意识, 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目前, 高校实践教学管理体制普遍存在管理多元化、有的学校分设在两个或多个处级单位进行管理, 政出多门现象普遍存在。实验教学管理制度缺少系统性和完整性, 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在新形势下, 如何指导实验教学改革不断深入, 如何保障实验室在培养大学生基本技能和创新能力, 如何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 创新实验教学管理制度是关键。

二、创新实验教学管理制度必须遵循两个原则

1. 以人为本

高等教育大众化使得多学科发展的高等学校教师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异距离有明显加大的趋势。任何一项创新活动都离不开人的参与, 有活力、善创新的教师队伍是教改向纵深发展的前提, 也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T.M.Amable在她的《创造力的社会心理学》一书中指出:当人们被工作本身的满意和挑战所激发, 而不是被外在的压力所激发时, 才表现得最有创造力。为此, 在创新实验教学管理制度过程中, 必须高度关注教师的内在需求, 使其在为学校创造价值的同时, 能够充分实现自我价值, 实现学校利益和个人利益的“无缝对接”, 达到自我追求和学校需求的最佳结合, 从而最大程度激发教师自身的创造性。与此同时, 我们必须充分关注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 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 这也是创新教学管理制度的根本要求。发挥教师的能动性, 教师应在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 不应该听命于他人或单纯重复、仿制他人, 教师应该表现自己的教学风格, 自上而下指令式的管理方式要改变。

2. 程序规范

教师参与学校民主管理, 是学校管理制度的一个重要内容, 也是现代高校现代化与科学化管理的一个趋势。我国的相关法律就职工如何参与企业管理, 在哪些事项上, 以什么形式和途径参与都作了规定。高校实验教学管理制度作为指导性、激励性、规范性的制度, 制定或修订时, 应当采取“先民主, 后集中”平等协商原则。改革和发展的实践告诉我们, 没有民主的管理, 就没有民主的教育;没有制定政策时的民主, 就没有执行政策时的严格。因此, 在新的教学管理制度建设过程中, 应充分发扬民主, 实施合作式、民主式管理, 为教师创造一种宽松和谐的环境, 使每一名教师都成为自觉的创新主体, 形成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局面, 逐步达到人与学校、人与教育、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三、实验教学制度的创新

1. 创新教学计划, 独立设置实验课程, 开展创新实践活动

人才培养规格是教学培养方案制定的依据。我校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宽厚的知识基础、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和专业素养, 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适应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实验室的教学在培养大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为强化实验教学的地位与作用, 学校将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按类别分为必修类课程、选修类课程、实践类课程、教师教育类课程。将实践类课程作为独立的教学平台列入教学计划, 在实践类课程平台中设置了独立的实验课程模块和创新实践模块。并加大了实践类课程的学时, 并规定24个实验学时为1个学分, 满足1个学分的课程实验需要独立设课。在创新实践模块中, 规定每个学生在校期间要完成2~6个创新实践学分。这一规定确保学生参加开放实验室、学科竞赛等创新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同时也为评价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提供了量化的支撑。

2. 创新实验队伍管理制度, 激发实验教师投入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实验队伍是高校教学研究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设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良、具有较高管理水平的实验队伍, 将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在实验教学中, 实现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目标, 实验队伍是关键。实验队伍的综合素质、文化水平及工作积极性将直接影响着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建设一支有理论基础、技术过硬、事业心强、结构合理的实验技术人员队伍, 对加强实验室管理, 保证实验教学质量非常重要。创新实验队伍管理制度, 调动其参加实验教学改革与研究的积极性应该做好下列几点:

(1) 要重视实验教学中心主任的作用, 要明确中心主任的职责和待遇, 要制定强有力的措施, 创造良好的条件, 充分调动中心主任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将他们的智慧和创造力充分发挥出来。

(2) 要加强实验队伍建设。针对当前实验技术队伍学历层次普遍提高的状况, 在职称评聘上, 应适当增加高级职称的名额, 特别是正高级职称名额。

(3) 创新培训制度, 提高实验人员的技术水平。重视现有实验室人员的培训工作, 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学历培训, 从时间和经费方面给与支持, 提高他们的学历层次和业务素质, 培养一批能从事实验教学和理论教学的“双师型”教师。努力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稳定精干、素质高、能力强的实验教学队伍。

(4) 创新激励机制, 调动实验队伍的工作积极性。建立健全实验室管理的各项制度, 做到公正合理、实事求是地反映出被考核者的工作状态和工作实绩。实行定编定岗, 定期开展先进实验室评比, 设置实验技术先进个人、实验室开放优秀指导教师、教师指导本科生科研训练先进个人等奖项。通过这些评比, 使得实验人员能够感受到有人关心, 能适时得到学校对他们工作的肯定与鼓励。

3. 创新管理制度, 指导与规范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增强其获取知识、运用知识, 提高其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科学方法探索新知识能力, 达到巩固理论知识、训练基本实验技能, 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以能力培养为核心, 建立指导性实验课程建设评价标准。要制定充分体现教学指导思想, 教学安排适宜学生自主选择的实验课教学大纲;实验教材不断改革创新, 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自主训练;实验项目要注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与科研、工程和社会应用实践密切联系, 融入科技创新和实验教学改革成果, 实验项目不断更新;建立多元实验考核方法, 统筹考核实验过程与实验结果, 激发学生实验兴趣, 提高实验能力;要制定并实施实验教学总体思路和科学合理的具体规划, 教学内容改革具有先进性、科学性;教学方法改革体现以人为本, 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促进学生的积极思考, 激发学生的潜能;对学生严格要求, 记录规范、操作熟练、讨论热烈, 能独立完成作业、实验报告。能够艺术地组织实验课堂活动, 根据学生不同特点和能力层次, 科学安排实验内容, 实现“塔式”人才培养目标。

4. 创新教学仪器设备投入制度, 提高设备投资效率

对实验室建设进行集中投资管理, 实施项目化管理。教学仪器设备投入项目化能够充分发挥集中投资效益, 使实验室建设上水平、上层次, 我校实验室建设实行项目化管理, 以专项形式进行。在项目的审批上要求实验室建设项目应与实验教学大纲的规定相一致, 以满足当前实验教学需要为主要依据, 以确保资金投入与教学紧密相关, 以促进教学质量提高。同时各单位申报项目要坚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 坚持需要与可能相结合、现有条件与未来发展相结合、现代化建设与艰苦奋斗相结合、教学投资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基本原则。项目范围, 结合各专业培养人才的实际情况主要包括实验教学内容改革、实验教学方法改革、实验室评估、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评审、实验室开放、综合性与设计性实验项目开设及实验室产、学、研一体化建设等项目。按照项目实施流程, 实施学科带头人负责组织论证、集体采购和效益评估等措施, 提高设备投资效率。

5. 创新实验室开放制度, 培养创新与应用型人才

实验室工作的首要任务是培养人, 应把培养全面适应现代化建设所需的人才列为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改革工作的重要目标。采用开放教学实验室就是作为一种教改手段, 在保证训练学生实验基本功的基础上, 将实验室向学生开放。开放实验室能提高实验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培养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 同时也能促进教师理论水平、实践水平和组织能力的提高。因此, 开放教学实验室是革新教学观念、深化教学和管理体制改革的新途径。

创新实验室开放机制。影响实验室开放运行的因素主要有:学生、教师、场地及实验材料等条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明确了大学生参加实验室开放教学活动考核合格可以获得创新实践学分, 学生公开发表论文可奖励创新实践学分, 并且学生所获学分可以替代公共选修课学分和专业选修课学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采取按实验室开放人时数和学生获得创新学分数综合折算给予指导教师工作量、提供实验材料经费和评选优秀实验室开放指导教师等办法, 激发教师指导的积极性。同时, 要深化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 使实验室在安排实验课时有了多种的选择, 为学生在实验室进行开放性学习提供条件。

四、实验教学制度创新的成果

1.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的比例不断提高

现有开出的独立设置的实验课程128门, 其中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课程占96.88%。学校对生物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教学效果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 97.06%的学生对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很感兴趣, 99.44%的学生对教学效果满意。

2. 学生创新能力强

为进一步规范本科生开放实验室工作, 提升本科生基本技能与创新实践能力, 2008年以项目化管理方式全面开展工作。2008年共审批实验室开放训练项目61项, 审批教师指导本科生科研训练等项目62项, 参加学生1641名, 完成训练人时数44644个, 完成研究论文844篇, 在校生在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第一作者论文54篇, 研发实验教学装置4套, 申报《甲壳素纳米生物制剂对豌豆幼苗生长的影响》专利1项。

3. 学科专业竞赛成绩突出

2008年共组织“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等8项学科专业竞赛, 在校本科生有222人次获奖。其中, 国家奖164项。我校1个学生团队首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一等奖。首届全国高等院校化学专业师范生教学素质大赛中, 2005级化学专业学生吕雪荣获全国特等奖, 袁菲同学荣获一等奖。2008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有34人获奖, 其中特等奖2人。在2008年10月19日举行的“CCTV杯英语演讲比赛”辽宁赛区的比赛中, 张若同学获得特等奖, 并代表辽宁省参加于2008年11月16日在北京举行的总决赛, 取得了第42名的好成绩。我校还获得“正保教育杯”第四届全国ITAT教育工程就业技能大赛特殊贡献奖, 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优秀组织奖, 第四届全国规范汉字书写大赛组织二等奖。

参考文献

[1]王赣湘.高校实验室管理制度创新研究[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8, 2

[2]张俊华.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8, 9

[3]刘长宏, 张恒庆, 戚向阳, 等.以教师科研立项促进本科学生科研的实践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6, 12:116~117

[4]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开展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和评审工作的通知[Z].教高[2005]8号文件.

上一篇:信贷政策建议下一篇:村级财务会计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