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英语Lesson5

2024-06-01

基础英语Lesson5(共10篇)

基础英语Lesson5 篇1

Lesson 5 First Principles P173 2)Use the “using expressions”

1.附近有没有什么地方能买到本市的街道图(road map)?-Is there a place a road map is available near at hand? 2.那位著名的科学家从巴黎远道来到上海看望他最敬爱的导师。

-That famous scientist went all the way from Paris to Shanghai to visit his most respected teacher.3.为了是公司度过难关,这家人决定出售他们几个世纪以来一直珍藏着的名画

-To make the company tide over, the family decided to sell parts of famous pictures, which they have kept for several centuries.4.第一次去迪斯尼乐园时,孩子们充满了好奇。

-The first time when the children went to Disney land /world, they were bursting with surprise.5.女孩子们输了球感到很难过。她们觉得辜负了学校的期望。

-The girls felt bad when they lost the ball.They thought that they let their school down.6.伽利略毫不在乎同事们对他的议论,继续做他的试验。

-Galileo didn’t care a thing about what his colleagues were saying about him, and went on With his experiments.7.那家工厂决定压缩非生产性开支,集中资金开发高科技产品。(high-tech)

-That factory decided to cut the non-production to the bone, and concentrate to developing

High-tech production.8.在国外的这些年里,他牢记母亲的临别赠言(parting words);无论在和除,你的祖国都在 你的后面。

-During the years in foreign countries, he kept in mind his mother’s parting words: No matter where you are, your country is behind you.P174

Use miss, cut and charge.3).Use miss, cut and charge 1.这个小男孩把苹果切成两半,给了妈妈一半。

-This little boy cut the apple in half and gave one to his mother.2.我告诉他我没有听懂他的笑话时,他看起来感到惊讶。-When I told him that I missed his joke, he looked surprised.3.如果你付现金,我们就免费送货。

-If you pay cash, we’ll deliver the goods free of charge.4.警察指控那位司机酒后驾车。

-The policeman charged that driver with driving after drinking.5.星期天他经常不吃早餐,而是来一顿早午合餐

-On Sunday, he usually misses the breakfast and has brunch..。6.我想念家乡的一切-风景,食物甚至夏日的炎热。

-I miss everything in my hometown-scenery food and even hot summer.7.我一路跑到车站,还是没赶上最后一班公共汽车-I run all the way to the station.But I missed the last bus.8.冬天的寒风像刀一样刺骨。

-The cold wind in winter cut like a knife to the bones.9.他们剪一次发要收10美元

-They charged $10 foe cutting hair.。

10.要做黄瓜色拉你得把黄瓜切成碎片。

-If you want to make cucumber salad, you have to cut the cucumber into slices.P182.Translate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into English(revision: the subjunctive mood)

1)乔治的车胎要是没爆的话,他肯定能按时参加会议。

-If George’s tyre hadn’t burst, he would have attended the meeting on time.2)如果那个女推销员坚持的话,约翰肯定会多付5%的钱买那个冰箱,因为他很喜欢它。-If the saleswoman had insisted, John would have overpaid 5% to buy that fridge, for he liked it very much.3)如果说这个世界上有一样东西对于他来说是不可缺少的话(do without).那就是咖啡。

-If there was one thing in the world that he could do without, that should be coffee.4)要是这个男孩再晚一天被人们发现,他肯定就会饿死。

-If that boy had been found one day late, he would have hungered to death.5)有人对她说假如她是一个男孩,或者她的家更有钱,她的机遇可能会更好。

-Someone says to her if she was a boy or her family was richer, she would have better chance.6)我真希望我没有答应给他买那本书,它已绝版(out of print),我上哪儿才能弄到一本呢?-I wish I didn’t promise him that book.It is out of print.Where can I get it? 7)在别的社会制度下,那样大的洪水一定会使许多人无家可归。

-Under other social systems, big flood like that would have caused many people homeless.8)如果我们早一点来的话,肯定能找到更好一点的座位。-If we had come earlier, we would have found/ got better seats.

基础英语Lesson5 篇2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球化浪潮之中, 人们所接触的信息处于爆炸性增长。英语作为全球化语言, 是世界各国经济和文化交流的主要工具。同时, 随着改革开发的深入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英语已经成为我国个人和企业走出国门面向世界的重要语言基础。放眼世界其他各国英语教育一直都是各国外语教育的重点。随着我国英语教育的普及和深入, 我国的基础英语教育得到长足的发展, 为我国培养很多的外语人才的同时也为我国行业英语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语言基础, 极大提高了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竞争力。因此, 加强我国基础英语与行业英语的融合是我国各行业融入经济全球化中的关键。

当下国际竞争日益激烈, 如何在新的形势下面对挑战, 都为我国基础英语与行业英语的融合提出了新要求。当前我国英语教育还有较大的可挖据的空间, 针对不同层次需求进行不同强度的英语能力培养。基础英语向行业转换的关键是注重学员的实际英语应用能力。随着国家对高职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大, 高职教育已经渐渐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高职教育的特点是更偏向于实际的应用和技能的培养, 高职英语教育作为高职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必要组成部分, 其教育方式及其特点应该与高职教育的特点相统一, 高职基础英语教育应该紧密联系实际行业需求,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建立一套兼顾基础英语教学和行业英语应用为主的教学体系, 注重在教学中强点高职基础英语的实用性, 争取应用高职英语教育有限时间, 注重基础英语中的基本能力训练, 同时紧密联系实际需求, 促进基础英语与行业英语的有效融合, 努力提高学生的行业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但是, 在实际高职英语教学当中, 基础英语与行业英语相结合还存在较大问题, 实际教学效果也不尽如人意。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基础英语主要的侧重点在于英语语言当中较为通用的一部分知识, 然而行业英语更加注重于不同行业对于英语的专业化和实用化需求。实际情况就是现实岗位需要学员能够在工作初期就能很好的完成该行业对于行业英语的实际需求, 然而, 在基础英语教学当中往往对于不同行业行业英语实际需求注视不够, 造成培养滞后, 使得实际教育效果不明显。因此, 本文主要探讨高职基础英语教育如何更好的与行业英语进行融合提高学生竞争力, 推进我国行业英语发展, 提高行业综合竞争力等方面进行研究。

1 行业英语与基础英语融合的方法

行业英语是针对不同行业的不同需求的针对性强、专业性高的职业英语, 来源于不同行业在生产管理中的实际需求。

很多专业比如电子商务、国际贸易、旅游等很多专业都对行业英语有着很强的需求。因此, 将基础英语与行业英语相结合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重视。高职基础英语教育应该充分考虑到所开设专业教学以及行业特点针对性开设行业英语课程, 例如科技英语、医学英语、外贸英语、法律英语等诸多英语课程。高职教育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能够很好的根据行业个人的需要及时调整上课的内容, 很好的帮助和提高学员的英语应用能力, 使其能够很好的适应其未来的职业生活。因此, 行业英语与基础英语教学的融合将是高职英语教育的重中之重, 课程内容应该立足于产业和学生未来职业发展需求, 上课方式多样化, 例如积极的深入和调查行业和企业对于行业英语的实际需求, 科学设置上课内容、学生积极参加生产管理实践, 实现学习与工作项结合。

然而, 在推进高职英语与行业英语融合的过程中也要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首先, 由于我国高职英语教育很大程度上受到高等院校英语教育模式的影响, 高校英语教育的侧重在于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培养, 在一定程度上没有体现高职教育应用性强、针对性强的特点, 对于高职基础英语与行业英语的融合造成了一定的困难。高职英语教育中教师教学观念没有适应行业英语教学的需求, 教师虽然知识丰富但行业英语知识欠缺, 同时上课方式单一都成为影响基础英语与行业英语向融合的障碍。教学与实践没有有机结合起来, 难以调动学生积极性, 使得行业英语在高职英语教育中成效不高。因此, 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应当着力培养和引进一批具有良好道德修养和丰富基础英语知识同时具备很好的行业英语教学能力的教师。应当加强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 将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才引进到学生的课堂中来, 同时, 努力推进高职院校教师积极走出去到实际工作环境中去体验和了解相关行业英语实际需求;从而有效地促进高职基础英语与行业英语之间的融合。

其次, 由于行业英语教育才起步不久, 在教材的选择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部分高职院校基础英语教学时一般沿用以前的经典教材, 但行业英语教学时却缺少很好的教材, 所用教材普遍存在知识点更新慢、缺乏针对性、应用性弱等缺点, 这些问题都严重制约了基础英语与行业英语的融合。行业英语具有很强的实效性和应用性, 知识点更新速度快, 客观上使得高职院校在进行行业英语教学过程中应该及时对教材进行修改以满足行业需求。因为, 行业英语本身特点很难有标准化的教材;所以, 各高职院校应该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及其行业的实际需求, 选取内容新颖、知识全面、题材多样等能够反应行业需求的教材。同时, 鼓励教师和学生积极深入行业中去, 发掘实际工作中的材料应用到实际教学中来。

最后, 鉴于行业英语自身特点, 传统的考核方式并不适合于行业英语考核。传统的考核模式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创造力, 往往造成高分低能等不良后果。行业英语应形成独有的评价体系, 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过程、实践成果、知识应用能力、考试成绩等诸多方面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 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2 结束语

英语作为全球化语言, 是世界各国经济和文化交流的主要工具, 英语也是我国个人和企业走出国门面向世界的重要语言基础。放眼世界其他各国英语教育一直都是各国外语教育的重点。随着国家对高职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大, 高职教育已经渐渐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高职教育的特点是更偏向于实际的应用和技能的培养。高职英语教育作为高职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必要组成部分, 其教育方式及其特点应该与高职教育的特点相统一, 高职基础英语教育应该紧密联系实际行业需求,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建立一套兼顾基础英语教学和行业英语应用为主的教学体系, 注重在教学中强点高职基础英语的实用性, 争取应用高职英语教育有限时间, 注重基础英语中的基本能力训练, 同时紧密联系实际需求, 促进基础英语与行业英语的有效融合, 努力提高学生的行业英语实际应用能力。

摘要:我国的基础英语教育得到长足的发展, 为我国培养很多外语人才的同时也为我国行业英语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语言基础, 行业英语是针对不同行业的不同需求的针对性强、专业性高的职业英语。然而, 在基础英语教学当中往往对于不同行业行业英语实际需求注视不够, 造成培养滞后, 使得实际教育效果不明显。因此, 本文主要探讨高职基础英语教育如何更好的与行业英语进行融合提高学生竞争力, 推进我国行业英语发展。

关键词:高职,行业英语,教育

参考文献

[1]马利萍.高职基础英语与行业英语相结合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 2012 (05) .

英语单词——学好英语的基础 篇3

高考大纲要求高考考生掌握并能应用的英语词汇量是3500个左右,学生必须熟练掌握大纲要求的单词。如何让学生有效地记忆单词,笔者归纳出如下方法:

一、拼读相结合

通常,教师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拼读规则,并且以音节为单位记忆单词。比如辅音字母f、p、h可以发辅音音素/f/,字母组合ee 的发音是/i:/,只要学生记住了字母或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律,就可以很轻松地拼写出英文单词phenomenon,也可以很容易区分success和succeed这两个单词。有时,在听写单词时,学生也能正确地拼写出自己并不知道的单词,这正是因为绝大多数英语单词的发音是有规律的。但是,有些学生就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来记忆单词,不仅枯燥无味,记忆效率差,而且记忆也不深刻,背过就忘。因此,学生一定要掌握正确记忆单词的方法,先正确地读出英语单词,然后再按照读音规则进行拼写。这样既记住了单词,又掌握了单词的发音,可谓一举两得。

二、掌握一些常见的英语构词法

常见的一些英语构词法包括转化法、合成法、缩略法、派生法等。其实,学生从高中二年级开始就已经接触了大量的衍生词汇。比如在学过了“success”这个单词后,教师就可以补充“successful,succee,successfully”等单词的教学,以扩充学生的词汇量;又如“survive、survival,try、trial,simple、simplify”等都是在基本词根的基础上,加上前缀或者后缀所构成的新单词。常见的否定前缀有“dis-,non-,un-,in-,il-,im-,anti-”,相对应的词汇有“dishonst, nonstop, unlike, inability, illegal, immoral, antiforeign”等。掌握这些构词法,将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英语单词。

三、联想记忆法

联想记忆法包括近义词、反义词、拟声词的联想。比如我们要表达“处理”这个意思,就可以使用“handle,do with,deal with”等单词或词组;如果我们要表达“忙于”的意思时,就可以使用“be busy with,be employed in,be buried in,be occupied with,be lost in ,be absorbed in,be devoted to,be addicted to”等词组。在学习单词跟汉语发音很相像的拟声词时,如“typhoon,sofa,copy,hamburger”等,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大胆展开联想。在学习某些单词时,教师可以联想到它所对应的反义词,如“success,succeed,failure,fail,increase,decrease”等,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单词的印象,还有利于词汇的积累。经过这样的联想刺激,学生的大脑一定会出现某个英语单词的网络模式,明显提高了学生记忆单词的效果。

四、反复记忆法

在高考英语复习中,几乎所有的教师都会复习单词,而听写是复习单词最有效的一种方法。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安排好记忆单词的计划,每天记忆一个单元的单词。有些学生会把单词写在小纸片上,以方便随时进行记忆。教师可以每天进行单元检测,也可以举行记忆单词的比赛,从而激发学生记忆单词的兴趣和斗志。经过多次反复的记忆,学生一定能较牢固地掌握高考大纲所要求的3500个左右的单词。

五、分批处理,集中突破

有些同学的英语基础较差,或许由于记忆能力较差等其他原因,不能很好地掌握大纲要求的单词,从而影响英语的考试成绩。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单词,研究高考大纲要求的单词是最有效的途径。虽然大纲要求学生能够掌握3500个左右的单词,但是对于一些单词,大纲还是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如核心词汇只有985个,学生必须熟练地掌握它们的发音、拼写和用法。而对于其他单词,大纲没有做出具体的要求,学生只要了解它们的中文意思就行了。我们分析高考英语试卷就会发现,只有阅读理解和书面表达才考查学生掌握英语单词拼写和运用的情况。所以,研究高考大纲对单词的要求,采取分批处理、集中突破的方法,不失为快速提高英语成绩的一条捷径。

以上五种方法是笔者多年英语教学的一些心得。最后,笔者想说的是,在英语学习中,没有比勤奋更快的捷径,也没有比坚持更好的方法。

基础英语Lesson5 篇4

课后反思

在这节课中,我本着新课改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制定了清晰的`教学目标,力求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的需求为本,因此在课堂中,我通过采用实物、图片、动画、课件等多种直观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真实生动的语言情景,在每个环节中,力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既说又做,而不是被动的听和跟读,因此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对于评价部分,我改变以往生生之间的竞争和互动,大胆尝试与学生一起参与活动,这样,我与孩子就站在一个平等的角度,使自己也成为一名参与者,使学生感到教师的亲和力,体现一种和谐的课堂氛围,也更能刺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基础英语Lesson5 篇5

1 当前中职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对接中的问题

1.1 对接理念有待提升

虽然很多中职学校开设了专业英语课程, 但是不论学校管理层还是一线授课教师并没有在思想上给予高度的重视, 并没有将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当作对等的教育对象来看待, 而是依然只将专业英语当作基础英语的附属单元, 依然只是采取在基础英语的教学框架内插入部分专业英语内容的做法。因此这种相对落后的对接理念直接导致很多中职学校在专业英语教学中出现随意性强、计划性差等对接熵减现象, 将原本应该强化的专业英语教学却成了可有可无的摆设。

1.2 教学管理相对落后

中职的人才培养目标是着眼于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提升, 而传统的基础英语则是相对于专业课程而存在的, 其主要是就某些普遍性的知识进行传授, 因此其在很大程度与中职人才培养的既定目标存在差距。特别在很多的中职学校, 对于基础英语教育阶段有着统一的教学管理规定, 在教育内容、课时安排等方面是相同的。虽然这样的管理机制强化了管理效果, 然而却无法有效满足专业构成的差异性, 无法针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英语教学。为了弥合这种不足, 不同的年级, 不同的专业, 或者有基础英语教师勉强承接部分专业课程, 或者自行聘请教师授课, 由此产生了相当程度的沟通空白地带, 在课程安排、教学内容、师资安排等方面出现割裂。

1.3 课程设置有待优化

在很多中职学校, 专业英语课的课程属性主要被定位于英语语言类课程, 是专业技能性彰显相对缺乏, 难以被归放进专业课的群类中, 而且由于专业英语课被当作基础英语的补充, “基础英语+专业英语”是很多中职学校普遍采用的课程模式, 导致专业英语陷入一种夹缝生存的境地, 即专业英语既得不到专业内容的有力支撑, 也无法获取基础英语的具体协助, 使教学效果难以得到保障。

1.4 教材内容有待完善

现在的中职英语教材大多由中等基础英语知识、专业职业英语常用词汇和就业企业英语应用等部分构成, 其中前两部分以文学性语言为主为各专业通用的基础英语教材, 变动与发展的幅度相对较少, 而后一部分的专业英语教程则为是就业所设, 因此有较高的发展要求, 但是目前许多中职院校的专业英语部分内容落后, 不同程度上与专业发展、入职要求存在脱离, 无法发挥其支撑基础英语向专业英语有效过度的载体功能。

1.5 教师素质有待提升

很多中职英语教师没有为专业英语教学做好针对性准备, 缺乏对学生基础的了解, 并且缺乏进行专业英语授课的基本素养, 使专业英语教学“英语”有余而“专业不足”, 无法满足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有效对接的需要。在教学上依然在很大程度上沿袭了传统的“教师读本本、学生看本本、考试考本本”灌输模式, 无法有效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无法有效充分保障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无法有效运用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技术手段改造自身的教学, 并且在某些中职学校专业英语教师和基础英语教师队伍间存在差异, 无法做到有效沟通, 教学资源的浪费, 大大影响了教学效果。

以上就是中职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对接中出现的问题, 必须从理念等方面入手加强改进, 以为提升中职英语的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2 中职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的对接途径分析

2.1 创新理念, 强化对接的主体意识

中职学校应着眼自身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提升就业素养的办学特色, 进一步强化专业英语教学的主体性, 提升专业英语教学的重视程度, 并结合自身实际, 制定相应的课程标准, 对不同学段、不同专业的毕业生应具备的专业英语能力水平进行量化规定, 毕业前由学校联合相关的社会企事业单位进行综合考评, 并将其记录到学生的毕业考核与就业推荐。同时“传统的基础英语教学应放下架子, 树立服务意识, 为专业英语教学打下良好语言基础的同时, 针对性地在词汇、句法结构分析、长句翻译等方面为专业英语的学习做好充分准备和合理的过渡”。

2.2 加强管理, 优化对接的教学安排

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是中职英语的基本组织架构, 不论是英语教学部直接操作, 还是各级部独立管理, 都因为职能权限与岗位职责使其在具体管理上因由无法做到资源的有机整合而存在缺失, 对教学管理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中职学校应该从更高的层面, 进行跨部门整合, 通过教学督导机构的有机介入, 加强对基础英语教学与专业英语教学的组织协调, 以促进师资力量的协调优化, 强化教师的责任意识, 规范教师的授课行为, 明晰课程安排的组织架构, 厘清课程效果的督察评鉴机制, 从而强化各专业英语教学的科学性与系统性, 实现基础英语教学与专业英语教学的有效对接。

2.3 着眼学情, 设计个性化教学方案

中职教学方案是其英语教学的目标依据与行动纲领。在保证中职英语教学的基本管理有效性、宏观性的前提下, 应注意结合中职学校的办学特色、学生的实际情况、专业的构成差异、未来的入职要求, 对英语教学方案进行个性化、多样化的分解与整合, 形成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 自然的将专业词汇、典型句子结构、行业情景对话等内容渗透到基础英语中, 实现专业英语与基础英语的有机对接。在对接过程中, 教学方案还要具体的操作形式, 实现由基础到行业再到专业的弹性推进方式。此外, 在实现专业英语与基础英语纵向对接时, 必须考虑关联专业的横向融合, 通过专业研习过程中的英语词汇的渗透, 英语句式的揣摩, 英语文本的阅读, 甚至现实工作场景的英语交际指导, 都能为学生深入领会专业英语的文脉结构提供有力支持, 使专业英语真正扎根于基础英语的学习中, 提高英语教学的实效性。

2.4 明晰结构, 完善课程设置组合

课程是中职英语教学的基础单元, 因此要实现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的有效对接, 就必须对课程结构进行优化配置。在具体的操作中, 首先要将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内在体系游离的“冷”结合, 改为专业英语与基础英语在词汇、句式、阅读等方面, 遵循由基础到行业再到专业的弹性推进方式, 实现有机交融的“热”结合, 形成两个相对独立又互为补充的、浑然一体的课程体系。同时, 在专业的实习实训阶段, 积极寻找专业英语的渗透场景, 对具体学习内容进行科学点拨, 进一步促进专业英语与其他专业内容相互结合, 促进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的有效对接, 保证了中职生学习专业英语的系统性、有机性、整体性

2.5 拓展教材, 加强对接的内容载体建设

教材是达成专业英语与基础英语有效对接的载体。现在中职英语的具体结构过份突出了两者间的差异, 无法实现两者间的互生共享。因此从课程整合的角度看, 要将专业英语与基础英语在词汇、句式、阅读等各方面实现由基础到行业再到专业交叉渗透, 达成, 实现语篇选材、情境设计、会话素材、交际任务等教学和训练内容由基础英语向专业英语的有效对接, 并依据《中职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提升教材的趣味性、人文性、时代性。

2.6 以人为本, 夯实对接的师资基础

在中职学校, 从事英语教学的教师往往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 这成为制约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实现有效对接的障碍。安排英语教师或者专业教师进行交叉方向的研修与实现是常用的办法, 但是其见效时间跨度较长。而构建联合教研组, 发挥彼此的专业特长, 实现有机互补, 共同就整体教学方案设计、教学组织协调和教材开发等内容进行商讨, 则有利于专业教师与英语教师与专业教师之间实现学术沟通, “有利于他们在教学中互相学习, 取长补短, 有利于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纵向自然衔接, 同时也有利于专业英语向专业课程、实习、实训的横向渗透”。同时针对教师在教学中出现弱质低效现象, 广大教师必须注重从中职生的实际学情出发, 结合不同专业英语的课程特点, 当前及未来不同行业的发展现状, 按照“实际、实用、实践、必需”的原则和专业技能培养的实际需要, 设计相应的教学情境, 以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引领其在微型化、项目化、拟态化的氛围中, 运用所学理论知识, 依据服务对象的差异化需求, 针对具体的不同任务, 来实现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有效对接。

3 结束语

中职学校具有着独特的办学宗旨与课程结构特色, 因此这决定了中职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在实现有效对接的过程中必须也必然具有着自己的内容特点与教学方式, 然而部分中职学校却忽视了这个基本的教育现实, 导致对接效果难以实现, 教学质量难以保障。因此, 这要求中职学校要加强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对接的教学思路改革, 综合利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就对接质量进行全面提升, 以为培养合格的专业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姜桂莲.关于中职院校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思考[J].辽宁中职学报, 2008 (4) .

[2]雷兵.试论中职院校公共英语与专业英语的衔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 (10) .

[3]罗毅, 李红英.论大学英语与专业英语的衔接[J].外语界, 2008 (1) .

[4]吴志高, 王淑婷.改革大学英语教学提高大学生英语综合素质[J].中国高教研究, 2002 (10) .

[5]张淑新, 刘一平.谈中职高专英语教学模式改革[J].中国成人教育, 2007 (8) .

[6]刘黛琳.中职高专外语教育发展报告 (1978-2008)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8.

[7]王才仁.英语教学交际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6.

[8]刘润清.论大学英语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9]赵静鹏.大学英语的世纪走向[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1995 (2) .

[10]王慧.试论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现代教学启示[J].井冈山学院学报, 2010 (4) .

基础英语Lesson5 篇6

【关键词】就业导向 基础英语 行业英语 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7-0094-02

为适应《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营口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进行了公共英语教学改革。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岗位需求为依据,将行业英语与基础英语融合在公共英语教学中,进行与专业特色相结合的英语教学。根据学院专业设置的不同,分别开设了《商务英语》、《电子商务英语》和《英语教学》行业英语课程。行业英语课程构建职场交际环境,以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为目标,重视听说能力的培养,逐步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与沟通的能力。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将基础英语教学与行业英语教学有效地进行融合,是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必须关注的问题。

一、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实践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应该贯彻“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为高职人才培养的总目标服务。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能用英语开展与其将来职业相关的一些交流,掌握职业技能,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为实现这一目标,高职英语要有合理的课程定位,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服务,以就业为导向,以职场交际为目标,突出职业能力培养; 注重培养实际应用语言的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在将基础英语和行业英语教学深度融合的过程中,教学改革可采取多种措施。

1.以就业为导向,开展项目教学

高职英语教学中,教学项目的开发与设置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核心因素。教师将传统的英语学科体系中的知识内容转化为若干个教学项目,由学生按照项目要求进行信息收集、项目决策、项目实施、成果展示和评估总结。在项目实践过程中,每个学生都需要理解和掌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满足未来所从事行业对知识和能力的需求。

2.以工作任务为情境,培养职业英语技能

在教学过程中,要兼顾基础英语教学和行业英语教学,两个阶段的教学内容自然衔接; 结合不同的专业的需求,合理处理基础英语和行业英语的关系,使二者相互渗透; 行业英语教学项目化、模块化,与专业英语学习相比更实用。教师根据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设计若干个“仿真”或“全真”的职业任务作为学习活动的目标和学习情境,进行职业技能的仿真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以适应未来职业环境的需要。学习语言技能的同时,创设职业岗位环境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职业素养、职业技能方面的教育,使学生的语言课程学习实践化,使其语言能力和专业能力得到拓展和提高。在工作任务的情景中,学生能够实践其毕业后所要从事职业的真实活动,为其毕业后迅速进入职业角色打下了基础。

3. 改革课程设置体系,合理设置教学内容基于高职学生的实际水平,在英语教学中除了教授基础英语知识外,还需要根据学生的专业不同引入旅游英语、商务职业英语、酒店英语等行业英语课程,将基础英语课程与行业英语课程深度融合,既能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也能增强课程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基础英语阶段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巩固和梳理已学英语知识,为高职阶段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行业英语阶段侧重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英语应用能力,强调从行业企业的需求出发,探求英语与行业的结合。行业英语的教学目标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突出情境化、交际化、职场化,构建以培养职业英语工作能力和提高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为目标的教学体系。学院在改革过程中确立了“基础英语 +基础商务英语 +行业英语”的课程体系,由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组成,比例为1∶1。第一学期为英语基础知识和基础商务英语知识,第二学期为职场英语技能,将英语基础知识与学生所从事专业和所涉及行业知识整合到高职高专英语课程设置之中,体现了高职高专英语的职业性和应用型,符合就业导向的高职教育方向。

4.与企业合作,开发行业英语教材

传统的高职英语教材常常按照听、说、读、写、译等模块顺序进行教材的结构编写,过度强调语言习得,实用性和应用性不足。为进一步深化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必须与企业合作开发行业英语教材。在进行行业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需求,联合企业一线工作人员,共同开发适合不同专业学生需要的行业英语教材。教材开发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岗位标准和职业能力为依据,将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相结合进行编写。所选材料以简单实用为主,突出其职业性,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引导和培养,为学生就业后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以提高其职业适应能力。教材编写过程中,要根据学生未来所从事的工作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充分考虑社会需求,从各个方面了解各个行业对从业者的英语能力的要求。同时要尽可能邀请行业专家、实习单位和往届工作的毕业生一起加入教材的编写工作,使内容贴近专业实际,能够在工作实践中得到运用。同时要考虑学生的语言基础,合理设计教材的难度,使教材能为学生所接受。选取的语言材料要充分考虑到使用对象、教学目的等方面的具体要求,要有趣味性、新颖性并符合时代特色。

5. 创新考核评价方法,建立多元评价体系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评价方法也需进行相应的改革,由过去的终结性评价为主转变为形成性评价为主,由单一性评价转变为多元式评价。不能单纯强调学期末的笔试成绩,更重要的是要体现学生对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社会对学生应用能力的认可程度。除利用期终测试来考核学生所学知识,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完成每单元的学习任务及各个项目的情况也要进行综合的评价分析。评价方法也是多元的,可采用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小组组长评价、学生自评等方式进行。多元评价体系可以督促学生学习英语语言技能,加强其对英语各项技能的应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样的教学评价方法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强化其今后的岗位工作能力,实现毕业后与用人单位要求的迅速对接。

6.建设行业英语师资队伍,增强教师“双师”素质

改革过程中,行业英语师资队伍建设也是发展高职行业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承担公共英语教学任务的教师大部分为语言专业出身,缺少行业背景和行业经验,因此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显得尤为重要。要采用多种形式,提高教师行业素质和教学能力。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尝试由专业教师和语言教师共同合作完成行业英语课程的教学,分享教学职责,在此过程中探索专业教师和语言教师有效的合作方式; 二是让英语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充分了解行业工作的实际内容和存在的常见问题,以便教师根据具体的需求来调整教学计划,合理选取教学内容,使教学更贴切于实际,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三是让英语教师到专业教师课堂里去听课,学习行业知识,以对真实工作情境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更准确的分析,提高教学能力。经过一段的培训和学习后,英语老师可选择性地参加不同行业的考试,取得相关的资格证书,如商务师、人力资源经理、单证员等,提高教师的“双师素质”和“双师”水平。具有“双师”证书和“双师素质”的教师实践教学能力较强,能够使教学更符合工作实际。

7.加强行业英语实训基地建设

在基础英语与行业英语相融合的教学体系中,既包含一定的理论课程,又包含大比例的实践课程。实践教学的形式可为实训、实践或实习,场所为校内实训基地或校外实践实习基地。因此,改革过程中必须加强行业英语实训基地建设。行业英语实训基地主要有语音实验室、英语自主学习中心、英语自主学习视频系统、英语口语口译实训室和贸易仿真模拟综合实训室等。在建设实训基地时,可以灵活处理各实训室的空间划分和功能设置,通过改变实训室的场景设计、设施摆放和装饰等,营造不同的情景以适应不同的行业英语教学,获得更多的实践教学场所。如在实训室摆放大回型桌、投影仪、大屏幕、音响等设备模拟商务谈判情景; 将此实训室略加变化可以进行产品推介会或其他商务会议的模拟教学; 改变挂饰和场景设计,还可以将此实训室改为旅游行业英语教学中所需的酒店大堂或餐厅,以进行相关的行业英语教学。

二、结语

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既要摆脱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教学思路的束缚,又要适应不断变化的行业和企业的需要。改革必须突破原有的教学模式,将外语教学与学生就业、继续发展紧密结合,将知识传授和能力、素质培养融为一体,实现培养应用型、综合型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李思阳,探索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改革[J],教育与职业,2009.

[2] 王建. 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改革[J]. 理工高教研究,2009,( 4).

[3]教育部高教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4]袁家兰.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3,(2)

[5]于静敏.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1,(2).

英语本科基础口译教学探讨 篇7

关键词:基础口译;英语;教学

随着我国对外交流与合作日益深入,尤其每年在南宁举办的“中国东盟博览会”和“商务与投资峰会”使广西成为中国与东盟连接的纽带,日益增多的大型的会议和交流合作使得广西地方性口译人才面临紧缺的局面。在博览会期间,正式的会议翻译大都从北京临时调来,不少高校英语专业教师也充当了的翻译工作。在一个翻译的需求量与日俱增的社会中,为社会培养翻译人才是高等学校责无旁贷的任务。目前,许多高校英语专业在高年级都开设有口译课程,广西大学从上世纪90年代初就在高年级开设了口译课程,在近十多年的口译教学实践中,针对英语语言能力相对较弱的广西学生,我们仍在摸索和研究。本文主要探讨大学本科口译课程的作用以及口译课的教学原则的方法。

一、基础口译教学的性质:翻译教学还是教学翻译

“口译是一种通过口头表达形式,将所听到(间或读到)的信息准确而又快速地由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进而达到传递与交流信息之目的的交际行为。”[1]但是口译的过程不是简单地从原语到译语的解码,“它涉及到思维机制的运行。”[2]这种思维机制是一种技能。“技能的训练由认知(感悟)到掌握有一个内化的过程,有一个从知识到能力的形成过程,技能意识从潜在的自在状态到能动的自为状态,翻译实践是变化关键。”[2]因此口译是一种技能,不是一种知识。口译课的教学不能只是知识的传授,应以技能训练为主。在教学中应明确口译教学的目的和原则。鲍川运[3]认为英语专业本科阶段的口译教学在性质上还是教学翻译,因为在口译练习的时间和量上都不能达到职业口译的要求,很难保证实现程序性和自动化的转换,因此全面的口译技能获取难度很大。而郑鸿颍[4]认为本科口译课应该定位为翻译教学,要对选择学习口译的学生进行语言能力的测试,筛选出在听力理解、逻辑分析、语言知识掌握和表达等方面中上水平且具有一定口译潜质的学生参加口译课程学习。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5]在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中明确地把口译作为专业技能必修课,而且对专业六级和八级的口笔译要求也有明确规定,因此,我认为每个英语专业本科生都应该也有必要参加口译课程的学习,因为口译是本科英语专业需要掌握的一个技能之一,而不是选修课程范围。因此如何制订基础口译教学大纲和教学原则甚为关键,既能兼顾给每个学生进行口译技能训练,又能满足一定的高质量口译人才的社会需求。能否有两全其美的做法?我们可以就广西大学英语专业口译课程的设置进行探讨。

二、广西大学的口译课程设置和内容安排

广西大学的英语专业毕业生有不少在广西各地市从事外事工作,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也是中国东盟人才小高地之一,市场的需求是我们不得不考虑的因素,我们培养的学生需要有能力去很快适应职业口译的市场,但我们也要兼顾作为本科生需要掌握的口译技能,让英语专业的学生通过基本训练能担任一般的口译活动。口译教学向学生介绍口译的基本概念,口译的策略和技巧,进行一些口译基本功的训练,如培养双语思维能力,建立一定的双语反应能力和基本的口译能力,为将来更高层次的口译训练打好基础。近几年,在课时安排和学生的分班上我们进行了一些改革和尝试。

首先,学生在二年级下学期考完专业四级后,就开始口译课程学习,口译课一直开到大四上学期结束。每周2个学时,共126学时。由于学生在考完四级后,基本没有别的课程,这时学生有时间也很有兴趣开始口译学习。通常有8周的时间,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口译的一些基本概念,并进行语言和意义分离练习,让学生对信息进行快速的分析处理,并通过逻辑推理进行记忆训练。同时加强学生的语言基本功训练,毕竟学生在这个阶段语言能力还是比较薄弱的。语言基本功也是结合口译的内容一起练,比如要求学生每周准备一篇演讲,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口语、演讲技巧点评,其他同学可以同时练习同语的复述。还有,给学生听一篇英文文章,让学生进行同语概述,不仅练习了学生的听力理解,也可以提高他们的综述分析能力。这个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对口译的兴趣,教给他们一个正确的入门方式。

第二个改革是选拔学生编入尖子班(honor class)。每个学期末的口译考试采取教师盲评方式,即对所有学生考试录音进行编号,几个教师对全年级的学生抽号评改,然后选出前20名进入尖子班,尖子班的学生也会有可能在下次考试结果出来后有部分的调整。尖子班的学生相对口译能力较好,教师对该班学生的要求和训练内容上也不同于其他班学生,并每周多增加两个课时加强练习。也就是说,对于一些比较有潜力的学生我们会加大力度去培养和训练,使这部分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三、基础口译教学原则

1.以课堂练习为主,少讲理论。本科口译与职业口译(研究生层次)的课堂教学有一个重要的区别。职业口译教学有一个完整的课程设置,配有各种不同的翻译课型,课堂科学的目的是发现学生问题,提供指导,讲解理论。而本科生的口译课只是多门外语课的一门课,课外练习时间不可能太多,因此学生在课堂上的练习要确保一定量,以实践为主。[3]口译课我们都设在多媒体教室上,教师尽量避免点名轮流翻译,如果这样,一节课下来也就只能有少数几个学生能练习。我们采取全班同时翻译练习,并把自己的翻译录在机器上,译完后自己可以回听自己的翻译,而且老师可以同时监听任何学生的录音,可以单独和个别学生进行交流点评,也可以把其中某些同学的录音放出给全班同学听,一起点评。老师也要尽量避免用大块的时间讲理论,要在给学生的点评中自然的揉合相关的技巧理论知识,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和感悟。总而言之,课堂的练习时间要保证在三分之二以上。

在课外我们要求学生必须有每周至少2个小时的口译练习时间,让学生3人组成一个练习小组,布置学生进行相关的口译练习,事实词汇查找,准备演讲文章等,并登记每周工作内容,作为平时成绩,以确保课外一定的练习量。实践证明,班上绝大部分同学是能做到的。

2.以技能练习为主,循序渐进。口译技能是口译课的核心,也是口译课的最终目标。“口译属于专门的心智技能,有其特殊的规律”,“练习是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但练习不是机械重复,它是有目的、有步骤、有指导的活动。”[6]掌握了口译的训练方法,并能持之以恒的练习,便能培养成技能。鲍川运概括口译训练的几个方面包括:①口译理解方法,让学生体会到在听辩的开始就要启动自己的逻辑思维整合加工信息,把语言信息形象化。这部分练习我们在二年级下学期开始,先让学生进行同语的复述,注意宏观的意义结构,再逐步过渡到译入语的复述。②交传的记忆和笔记方法,仍然强调对原文的正确理解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信息的视觉化和形象化以及逻辑推理记忆等练习,加强学生的短期记忆力。这部分练习持续到三年级上学期的期中阶段,之后才引入笔记的方法,笔记的重点放在意义的结构上,训练学生多依赖记忆,少依赖笔记,把笔记看成是辅助手段,是内容的提示。到三年级下学期进入。③信息转换方法,完成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训练学生实现部分信息转换的程序化和自动化,做好精力分配。在四年级让学生全面的进行口译技能实战练习,通过专题口译和模拟口译的方式,让学生感受现场口译的气氛,锻炼临场的应变能力。通过这样循序渐进的训练方式,学生开口翻译就水到渠成,不把口译看作是高不可攀的难事,达到大纲要求的口译技能水平,同时对那些有潜力的学生分班训练,加强其综合能力的培养,以适应市场的需求。

3.教材的多样性和时事性。目前市面上的口译教材大多以主题为特点的交际综合训练教材,近年来,也有以技能为线索的口译课本。但内容上都不尽如人意,要么以传统的语言训练为主,偏重知识与词汇的堆砌,要么内容难度过大,从第一篇开始就是正式演讲词,用词深奥复杂,书面化用语过多,学生难以开口。在课堂上我们不固定使用某一本教材,(但我们会给学生订一本教材作为课外练习使用),只是把技能练习模式和训练长度定下来,教师可根据各自的需要和学生的水平选择教材,要注重所选内容的实效性,可操作性和难度。可以选择近期的中英文报纸、下载广播、电视等音频视频资料,选择不同口音的录音材料等。这样学生在上课时的兴趣和积极性都很高,而且也更关注时事报道和新闻词汇的采集。但是老师的备课量会比较大,我们同一年级组的老师可以互相分工协作,特别是要注重互相交流,共享资源,团队的力量总是比个人强大的。同时学院也要建立一个较为完善的信息资料库,把各种口译资料进行收集分类,不仅可以方便老师备课,也有助于学生的课外自主学习。

基础口译教学有着自身的特点和局限性,笔者只是根据自己的一些教学实践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希望能对目前的本科阶段口译教学有一定的启发。

参考文献:

[1]梅德明.高级口译教程[M].第2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刘和平.口译技巧——思维科学与口译推理教学法[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1.

[3]鲍川运.大学本科口译教学的定位及教学[J].中国翻译,2004,(5).

[4]郑鸿颖.论大学本科口译教学的定位及方法[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

[5]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4).

[6]刘和平.对口译教学统一纲要的理论思考[J].中国翻译,2002,(3).

如何提高初中英语基础阅读 篇8

一、掌握一定的词汇量和语法知识

阅读训练需要一定的词汇量和语法知识。在教学中,要讲清各种语法知识,培养阅读能力单靠语法还不够,还要靠大量阅读实践,积累一定的词汇量。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不但要注意把讲解知识与阅读训练结合起来, 还要根据教学的不同阶段精选适量的课外泛读材料。对学过的大量词汇进行再现,以达到加强巩固词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目的。

二、课前预习是阅读的重要环节

在教学过程中,大部分阅读是课本教材中的文章,不够重视同步阅读教材,通过课本阅读文章的学习策略,指导他们先扫清阅读文章或者阅读教材的生单词,课前认真预习,适当地自主解决几个问题,在阅读中找问题,不懂的方面在阅读中记下,自己查找资料解决问题,这样就会积极地投入时间到课文中,进而有意识地激发阅读兴趣,培养阅读能力。

三、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增强阅读力度

通过广泛的阅读,不仅有利于学生扩大词汇量、丰富语言知识、开阔视野、开拓思路,还有利于学生了解英美等国的文化背景、生活习俗、思维习惯及英语特有的语言表达方式,从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英语运用能力。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仅要靠老师的课堂指导,而且需要家长的配合,更需要学生的自主性。主要可以从几个方面考虑:1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英语阅读水平的提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培养学生用心读、用心听、勤思考的习惯,学生遇到不懂的问题时,可以鼓励他们从书中去找,或者与同学、老师和家长一起讨论,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2科学地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课外读物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要合理利用课外读物, 让学生在日益丰富的阅读中提高阅读能力。3注重阅读方式和时间的灵活性,选择引导学生利用课余自由阅读, 也可以专门抽出每个星期的一节课作为学生专门的阅读时间,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阅读,并进行分析和思考。4合理地利用网络等现代大众传媒,现代教育科技为学生学习带来便捷和更直观的感受英文电影、英文电视等大众传媒中的一些节目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四、阅读方法的指导

1.阅读方法指导方面 ,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早读朗读、声情并茂地读、默读等,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在认真做好课前预习的前提下,让中学生了解教师的做法,很多阅读方法需要教师亲自做出示范指导, 中学生由模仿教师转变为自主掌握运用。

2.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根据自己掌握的丰富多彩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方法对中学生的学习进行展示, 进而激发中学生对学习方法的了解和渴望。对重点课文有声有色地朗读,方法因人而异,也可以默读,这样就培养了中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理解中提高了中学的阅读能力。

3.掌握不同的阅读方法。中学生在课后的同步阅读教材中加深对阅读方法的理解, 以及提高阅读的语速和综合分析理解能力,在语句中体会语境的感情色彩。

五、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知识和不断探求真理的一种认识倾向与情绪状态。一个人一旦有了这种心理倾向,就会主动、积极、执著地探索,使学习获得明显的成效。兴趣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心境,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顽强的毅力和坚强的自信心。选择内容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报刊,很容易激发他们强烈参与的欲望, 使他们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中。例如在讲“Let’s celebrate! ”的第一课时 ,就可以先请学生在《英语辅导报》中找有关festival的内容,上课时先找学生尽可能地用英语复述梗概,其他学生可以就复述提问题,这样就会在上课之初就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注重阅读技巧,提高阅读

任何知识的积累都有一定的方式方法, 好的方法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英语阅读训练中,注重方法技巧的培养是很重要的。

1.培 养默读能力

默读是最有用的阅读方法,有些学生喜欢“声读”,这种习惯是很不科学的,虽然朗读对单词记忆、英语发音和增强英语语感有所帮助, 但是声读会对学生的阅读速度产生很大的影响。研究表面,默读是声读速度的两倍,默读记忆程度也优于声读。

2.加强阅读策略的训练

常见的阅读策略包括浏览、略读、识别指代关系、猜测词义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及技巧。阅读的策略和技巧不是一成不变的,阅读技巧会随着阅读目的的不同和阅读材料的不同而改变。如猜测词义可以通过上下文或整句话的意思, 利用构词法的知识和语法知识来达到目的。首先,教师可以训练学生根据定义线索猜测生词的意思。因为许多作者在论述定义的时候就会常常运用一些术语,在这种情况下作者会经常使用如in other words,refer to,it means that,that is等一些标志性的短语。当学生看到这些短语时,就应该知道这些短语后面的内容就是生词的意思。

总而言之, 提高中学生的阅读能力, 培养他们的阅读爱好, 是全体英语教师的重要教学工作环节, 也是重要责任之一。要培养阅读理解能力,阅读教学是培养中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它应始终贯穿日常生活和英语教学之中,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中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石安石,詹人凤.语言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基础英语Lesson5 篇9

一、基础英语教学的现状

新《大纲》对英语专业基础英语课程的描述是:“作为一门综合英语技能课,最主要的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各种语言交际活动以获得基本的交际能力并达到新《大纲》所规定的听、说、读、写、译等技能要求。”可见,基础英语课程所承担的教学任务应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英语技能,包括独立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目前,作为农业院校英语专业要达到新《大纲》的要求还是要克服一定的困难。首先,近年的高校教育改革中,降低总学时以使学生有更高的学习自主性成为制定教学计划的首要环节。其次,作为省属农业院校,我院大部分学生来自乡镇,生源英语听说能力同其他同等院校存在差距。第三,虽然近年来教学界一直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教学改革,但始终都没有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教学似乎仍处于换汤不换药的尴尬局面(陆明,丁万江,2002)。在此情况下,基础英语教学如何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设计以交际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环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做到统筹兼顾,使学生既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又具有较好的专业技能成为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二、基础英语课程的改革与实践

针对上述几个问题,我校英语专业基础英语课程对教学模式进行了几个方面的改革与实践,具体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教学方法,测试环节,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教学方法的转变

基础英语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改变了原来纸质教学和文本教学的传统方式,采取课堂教学与多媒体、网络、现代信息技术交互活动相接合的复合式教学手段。在教学的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赋予教师角色新内涵。在教学中注重现代教育理念的应用,强调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加强学生创新型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我们根据学生的特点,精心设计了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教学方法及手段,并充分地运用到基础英语教学中去。在大学一年级阶段,教师采取课前指导——授课(以学生为中心)——课后指导练习的方式进行。因为在这一阶段中,我校新生在入学阶段对自主性学习的把握还很生疏,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仍然需要时间,所以老师课前指导就变得十分重要,教师要指导学生做什么、怎样做、做到何种程度。这样,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大学二年级阶段,教师指导学生在课上就所学内容进行深层次的讨论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二年级学生基本克服了听、说障碍,可以使用英语表达自己的基本观点,在课堂上融入讨论式、辩论式及评论式的教学方法不但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而且使学生在英语语言的实际运用上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发挥自身作为指导者、组织者、知识提供者、参与者、帮助者等多重作用。根据外语教学的特点,基础英语教学倡导并推行“导、督、促、精、练、展”的六字教学原则;引导、指导、督导学生,及时鼓励学生进步,突出教学重点传授语言知识的精华,组织学生积极参与语言技能训练,构建开放扩展的教学体系,创造学生学习的良好语言环境。

(二)测试和考核方法的改变

为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督促其日常学习,我们进一步调整了学期考核分数比例,学生期末成绩由原来占总评成绩的80%降至60%,期中阶段性考试及平时成绩各占20%。平时成绩的评定包括对课前预习的检查、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以及第二课堂活动的参与情况等。考核方式的改变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参与性与积极性,也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个别学生平时学习懒惰,期末考试时“临阵磨枪”的行为。在期末试卷的试题结构上,主观试题的比例由原来的30%提高到50%,避免了部分学生死记背一些课后习题或复习材料就可以得高分的现象。多样化的测试和评估手段,获得了学生学习情况的信息反馈,促进了学生听、说、读、写技能和语言交际技能的发展及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三)信息技术及其他教辅设备的运用

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和先进的教学设备开展课堂教学,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教师在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制造和应用的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需要进行了大量创造性的探索,设计出许多富有挑战性、形式丰富多彩的问题和任务。传统英语课堂上难以实现的任务形式,如填字、填空、填表、选择、听写、列举、分类、比较、对比、头脑风暴、角色扮演、决策等,都能运用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得以实现。另外,现代化的多媒体语音室全天向学生开放,随时更新的英文原版新闻报道,英文影片,时讯及教学资料等使学生随时都能接触到“原汁原味”、地道的、具有时代气息的英语语言学习资源。学生们主动到这里学习语言,欣赏影片,进行讨论,潜移默化地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

(四)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变

我校的基础英语教学改革吸收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弱化传统教学观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再是被动地学习而是主动参与到学习的各个环节中去。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在课前收集课上学习主要内容及重点、难点的相关资料,然后到课上进行讨论。课堂教学中学生占有主动性,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小组式、交互式讨论。教师布置新颖灵活的课后练习,不再囿于教材上提供的有限的资源。此外,学生以撰写周记的方式将每周所学、所感用英文记录下来,教师给予监督和指导。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写作水平在一年的学习后有了明显的提高。

三、新教学模式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

经过几年的改革与实践,我校英语专业基础英语教程的教学模式改革体现出了一定的优势。改革的效果主要体现在学生听说能力的提高及知识面的扩展上,这可以在学生参加的各类竞赛中得以显现:自改革以来平均每年有30%的学生在省级以上的各类英文大赛中获奖。学生专业四、八级过级率逐年提高;社会对毕业生的满意程度不断增强。另外,教学相长,通过改革教师队伍也得到锻炼,业务水平得到很大提高。基础英语课程的任课教师在近几年中的各类省、校级讲课大赛中多次获得优异成绩。

几年的基础英语教学模式改革也暴露了一些问题。第一是对教师提出的挑战。教师由原来传统课堂教学中的领导者、指挥者、知识的传授者向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者、学生自主能力形成的促进者及学生自主学习过程的监控者角色转变,这对教师的专业水平及教学态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第二是学校硬件设施的配备跟不上学生的学习需要。学生使用电脑和网络不方便,使自主学习受到限制。第三是新的授课方式对学习能力和自律能力差的学生提出了挑战,他们感到学习力不从心,压力较大。如何解决这些遗留问题还需进一步的改革与实践。

摘要:根据国家教育部2000年颁布的新《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本文论述了英语专业基础英语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对吉林农业大学英语专业基础英语课程教学模式的系列改革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所取得的成果与经验。

关键词:新《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基础英语课程,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Z].上海: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Z].1998.

[3]黄源深.21世纪的复合型英语人才[J].外语届,2001,(1).

[4]陆明,丁万江.换“药”不妨也换“汤”[J].外语届,2002,(2).

基础英语Lesson5 篇10

关键词:基础英语课堂;口语教学;值日报告;口头呈现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2-0252-01

全球化经济使得英语口语交际能力愈来愈受到重视,同时英语口语教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日渐突出。传统的基础英语课堂教学方式决定了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而学生则处于被动消极的地位,很少参与课堂活动,更别提有足够的口语训练。现代教学法专家认为,教师的作用固然是重要的,但是教师不应是课堂的中心,真正的中心是学生,学生应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教学过程中积极主动的参加者。

一.值日报告(Duty Report)

为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基础英语教学如今越来越重视交际教学思想的应用,而Duty Report作为一个很好的交际口语实践平台,为基础英语的口语教学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而且其形式丰富多样,知识涉及面广,学生覆盖面广,因此,Duty Report被教师们广为采用。Duty Report不仅是提高学生听说实践能力的有效方法,更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积极性和兴趣、活跃课堂教学气氛,从而促进基础英语课堂口语教学。

采用Duty Report可让每位同学参与其中,可在学期初排定学生轮流的顺序,或者按学号轮流,或者按学生自定的顺序轮流,之后每次Duty Report活动结束之前可提醒下一位将轮到的学生提前准备,以保证每位学生都有充分的课前准备和保证报告质量和口语训练效果。

Duty Report的题材和内容可由学生自主选择,选他们各自最感兴趣的话题,这样能激发学生准备和完成报告的兴趣和热情。但也须对题材和内容作一定的规范,以免因材料过难过偏而影响报告效果和报告后的互动,比如报告用词应避免过难或过专业,一个班级的报告题材不可太单一,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基础英语课堂教学内容或学习、生活的各方面选材,选材尽量多样化,做报告的方式也尽量丰富多彩,以保证活动本身的趣味性和教育性。

Duty Report的占用时间须统一规定,以免影响后面的教学,一般安排在每次课开头,作为课堂预热(warm-up),以三至五分钟为宜,可外加2分钟的提问时间供在座学生和老师与报告者互动,以保证听者始终积极参与报告活动,并同时锻炼口语和听力。

Duty Report在实施过程中,师生都要高度重视每一个环节,切勿让其流于形式,成为被动的任务。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要积极鼓励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并将每次报告的情况做好记录和评价以纳入平时成绩和激励学生以此锻炼口语。

二.口头呈现(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通常指课堂上学生个人或小组向全班呈现某一话题的教学实践活动,是目前英语课堂尤其是口语教学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教学手段。通过Presentation的运用不仅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参与口语教学的积极性,真正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也能够避免传统课堂中教师是唯一的信息来源的境况,使得课堂信息变得丰富和多元化,同时更能使学生改变被动接受教学内容、不敢当众开口讲话的现状,让学生自信和大胆地面对全班发表见解和表演,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

结合基础英语课堂实际,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内容設计Presentation的任务。以邹为诚主编的《综合英语教程》为例,可设计不少的呈现任务。如第三册中的Speaking A,B部分的口语任务可提前布置给学生,让他们课前准备好,先在小组里演练,时间控制在每一项三分钟左右,课堂中再请一些学生到讲台处呈现;又如Speaking C部分可提前请学生仔细看图,并根据图中的信息每人为图编好一则短小有趣的故事,时间也是每则三分钟,然后在课堂中选学生逐个呈现。在呈现过程中学生会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给异常简单的一幅黑白图配上无数种版本的精彩故事,不仅口语呈现变成倾听有趣的故事了,而且学生积极性非常高,争先恐后呈现自己所编的故事,听者也听得很认真。这类任务因提前准备好了,学生很少担心自己说不出来,而且因自己的故事是独创和新颖的,学生很渴望呈现给大家。如此,学生积极锻炼口语表达,同时认真倾听同伴呈现,实现了良好的英语口语交际实践。再如,Presentation的任务也可源自基础英语课文,每单元的课文都有一个主题,可利用课文主题来设计呈现任务,如讲“守时”的单元就可请学生提前思考和讨论守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课文导入时可先请学生呈现各自的见解,既调动了课堂气氛,导入了课文,共享了相关“守时”的各种观点,又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和口语。

Presentation的任务设计的时候务必要求明确、指令清晰。学生呈现结束时教师要及时总结和点评,对优点作出肯定和赞赏,对不足委婉地提出建议或希望。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可有不同要求,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可适当降低呈现难度和减短呈现时间,鼓励其从简短的开始,并给予适当的帮助,逐渐增加其对口语呈现的信心和兴趣。Presentation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同样要给予鼓励和指导,并将学生在呈现中的表现及时做记录和评价、纳入平时成绩,激励学生有更好的呈现效果。

结束语:以上两种口语教学活动能帮助教师有效地实施基础英语课堂中的口语教学,引导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语言知识,积极参加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使学生逐渐学会在实际语言环境中积极思考和参与,激发学生对基础英语课堂的浓厚兴趣,培养学生开口讲英语的自信心,从而加强英语交际能力训练,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黄琼.Presentation在高校英语口语课堂中的应用[J].商情(教育经济研究),2008(7):102.

[2]刘彦峰,张晖,王晓雯.“Duty Report”在综合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探析[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168-170.

[3]邢冬梅.浅谈大学基础英语教学中的值日报告[J].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02).

[4]竹旭锋.Presentation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J].淄博师专学报,2007(4):41-44.

上一篇:干部处岗位职责下一篇:动宾短语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