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精细化管理论文

2024-08-24

教学精细化管理论文(精选8篇)

教学精细化管理论文 篇1

推行精细化管理加强教学常规管理

教导处是学校的一个重要职能部门,而主持这个部门的教导主任,是校长的主要参谋和得力助手。在工作特点上,对校长来说是被领导者,对教师、学生来说又是领导者,所以在工作中具有两重性;教导主任处于承上启下的中间环节,是校长和教师信息沟通的联结者,所以又具有中介性。近几年来,我除了担任学校的教务管理外,还任教六年级科学课,本人在教务管理工作中谈一些体会。

本学期,教务处在上级各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落实复兴区文教体局教学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区教育、教学工作部署,以重实际,抓实事,求实效为教学工作的基本原则,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落实教学改革措施,抓好教学监控,大面积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具体做法如下:

一、抓计划——追求工作条理性

一抓教务处工作计划。开学初,教务处根据学校工作要点,制定学期教学工作目标与计划,为抓实教学过程管理,细化教学工作安排,教务处依据时间顺序和轻重缓急编制教学工作月度计划,确保各项教学工作有条不紊的顺利开展。二抓教研组教研计划,新学期教师上班的第一周教研活动时间,教务处组织各教研组长会,统一对教学研究活动的认识,商谈全学期教研活动的安排。本学期教研活动力求突出“内容鲜活、主题突出、参与率高、效果显著”,各教研组在此基础上,制订出教研活动计划,较好的指导全学期教研活动的开展。

二、抓常规——确保正常教学秩序

管理出效益,本学期开学初的第一次教学工作例会,教务处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并传达本学期教务处工作计划,使教师及时了解本学期工作安排。特别是开学初与学期中、学期末加大常规检查力度,确保正常常规教学秩序。学校教师本学期外出参加教研、培训、进修教学基本功竞赛等活动频繁,为防止出现教学空堂事故,教务处严把审批关,坚持校领导审批,教务处下发代课票的原则,有效的防止了空堂现象的发生。教学“五认真”检查教务处常抓不懈。本学期在开学初、期中考试前、期末考试后分别进行了三次“五认真”检查,了解教师“五认真”执行情况。针对检查中存在的不足,教务处通过全体教师会和教研活动反馈至学科教师,要求教师及时整改,努力规范“教学五认真”工作。

三、抓教研——提高教师教学素养

各教研组根据学期初制订的教研计划,严格组织实施教研活动。活动内容丰富详实,有理论学习,注重提高教师理论素养;有教学实践,努力提高教师课堂能力;有课改专项研究,关注教改热点,更新教师教学理论。本学期语、数、英、科学、音体美教研组各开展13次教研活动,校内研究课19节。活动开展讲究高效,教务处每次教研活动提前一周告知教师下周教研活动内容,以便教师充分作好准备。例如开展“说、讲、评”课活动时,提前发出通知,要求全体教师全员参与,但又分工明确(三人一组,一人说课,一人讲课,一人评课。)教研组接到通知后,及时召开教研组会,商讨选课及教师分工,充分作好本次活动准备工作。我校在抓教研的同时还抓课题的研究工作。

四、抓质量——扩大学校办学影响

质量是立校之本,本学期坚持按时召开教学工作例会,反馈交流各年级组的教情与学情,分析现阶段的教学质量状况,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期中考试后,及时召开三个专题质量分析会。一是全校教学质量会,交流讨论学校教学质量现状,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质量观;二是学科教研组质量分析会,从微观角度分析学科质量,指出教学中的得与失,提出具体的教学建议与改进措施,为下阶段的教学指明方向。三是重点年级的质量分析会,六年级教学质量的好坏,是学校的办学希望,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本学期先后两次召开四、六年级毕业班教学工作会,为搞好四、六年级教学提供尽可能的帮助。教务处印发全区成绩统计供教师思考,利用教学工作例会的时间,组织教师为进一步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献计献策。

五、抓竞赛——提升学校办学知名度

抓竞赛,即教师自身的各项竞赛和学生各项的竞赛。本学期郝俊杰教师参加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优质课比赛获一等奖。组织5名综合实践、科学、品德与生活学科教师参加区说课比赛活动,一人获一等奖,三人获二等奖,一人获三等奖。组织各学科论文参加市竞赛,均获奖。学校还组织了教师钢笔字、粉笔字竞赛,有24名教师获奖。本学期教务处组织学生开展作文、读课文、拼读写、数学、英语等竞赛活动,有189人次获奖;

本学期教务处还开展了人民小学师生读书系列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丰富了校内文化,教师与学生的才智得到了彰显,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较好的扩大了学校办学知名度。

六、抓“校本” ——彰显办学特色

抓“校本”,本学期主要抓了教师的校本培训。校本培训工作,教务处围绕学期初制订的校本培训计划,组织教师分别开展了教师业务培训,青年教师汇报课等一系列的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为教师的发展搭建了平台,促进了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学校还根据上级要求,在三至五年级开设了综合实践活动课。这一课程的设置,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欢迎,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做了有益的探索。

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是学校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学校是否建有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的一个重要的外在标志,也是一项重要的文化载体。近几年来,我们认真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和国家推广普通话的方针、政策,认真贯彻教育部提出的“三纳入一渗透”。我校在普通话推广和用字规范化过程中注重实效,从实际出发,做了大量的工作,积极创造有利于普及普通话的语言环境,不断提高师生的普通话水平,全面推进我校 的语言文字工作。6月份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顺利的通过邯郸市语言文字示范校的验收。

推行精细化管理加强教学常规管理

王庄镇纸坊小学

2011年4月

教学精细化管理论文 篇2

一、课堂管理精细化

首先, 教师要有预防性管理策略, 这个策略的重点是预防不当行为的产生, 而不是处理不当行为。

课堂必须要有明确的行为规则, 并且尽可能让学生参与规则的制定, 使学生明白遵守这些规则的重要性。不但要确定学生的一般行为规范, 还需要明确具体情况下学生要遵循的细化的行为规范和程序, 例如学生上体育课必须穿着便于运动的服装和运动鞋, 上课后必须排队, 听从教师的任务安排和提出的练习要求, 明确什么时候该做什么。这些看起来是小事, 但很容易影响课堂的秩序。

其次, 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律性。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养成遵守规则的意识, 如果今天能在课堂上遵守规则, 那么今后就会在社会上自觉遵守法律。

最后, 在课堂管理中, 细节往往能反映管理的水平, 突现课堂管理的内在素质。

因此, 教师要从小事做起, 把小事做精做细, 认真做好每一个细节, 课堂管理的效果才会不期而至, 这也才是细节的魅力。

二、教学流程精细化

教学流程的精细化包括组织课堂教学、实施教学、提供必要的练习环境以促进时间的有效利用, 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为此,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对教学设计以及场地器材等各方面作出细致的分析, 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为教学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其次,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要关注其中的每个细节, 不仅要注意如何把所有的学生吸引到课堂活动中来, 而且要注意如何避免那些使多数学生长时间做旁观者的活动。这就要求教师进行活动式的、紧凑性教学时, 组织措施要合理, 并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来呈现教学内容, 不断给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因此, 教师要脚踏实地, 把教学过程中的一切环节问题都当做一件大事来做, 把细节想透, 把小事做细, 使教学活动保持一定的流畅性, 使课堂教学更安全、更有效率。

三、规章制度精细化

教学精细化管理论文 篇3

一、在职业院校推行“7S”管理的意义

学校“7S”管理是指以学校实训室、理论教室、学生宿舍为环境,以学生为管理对象,以“7S”要求为行为目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与管理下,对学习、生活现场环境全局进行综合考虑,通过规范现场、现物,营造一目了然的学习、生活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案例一:上课了,学生从工具箱翻腾到实训台,又从实训台翻腾到工具箱,满头大汗,终于在一堆工具中找到了本次实训课要用的工具。

案例二:班级教室内,垃圾扔了一地,学生在教室内心浮气躁地听讲,教师也在课堂上烦躁地讲课,学生很快听不下去了,老师立即进行批评教育,语气比较粗暴,导致师生矛盾激化,整堂课被迫停止了十几分钟。

案例三:一部分学生又在破坏环境卫生,刚刚清扫过的地面很快又脏了,负责清扫的学生还要注意维护环境卫生,用行动来影响破坏卫生的学生。

案例四:下课铃响起,所有学生无秩序地跑出教室,在楼梯间挤在一起,相互推搡中致使学生受伤。

案例五:教室内空无一人,日光灯、电风扇依然工作着。

上面的案例说明职业院校的学生起点参差不齐,学生在学习、思想、行为习惯、修养等方面都存在很多缺陷,如果不加以正确地引导和教育,将来学生毕业后很难满足企业对职工的素养需求,因此引进企业的“7S”管理理论,既具体落实了系部精细化管理,又能很自然地使学生实现从学校到企业的无缝对接。

二、“7S”管理实施步骤与办法

1.走出去请进来

首先组织教师到合作企业进行调研,与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开座谈会,现场实地了解企业的管理现状,从感观上认识企业的“7S”管理。同时请企业专门负责“7S”管理的工作人员进校宣讲并示范“7S”管理,其中中航物业的工作人员在讲座中提到的五常管理,使教师初步了解到了“5S”管理的基本知识,并通过对中航物业承包物业服务项目的参观,体会到了它在企业管理中的效用。海尔集团在管理规定中要求工人在厂内十字路口必须走斑马线,工量夹具必须放在规定的位置等,这更让教师认识到这种管理模式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降低管理成本,从而达到最佳的效果。而在集成电子的装配车间,在进入车间前大家必须穿上鞋套,偌大的装配车间见不到一丝灰尘,用手指抹一下地面,手指上根本碰不到一点灰尘,比一般家庭的厨房还要整洁卫生。百闻不如一见,这样的参观无疑是对教师的一次深刻体验和教育,给教师们提供了“7S”管理的样板和动力。

2.规范完善管理制度

根据“7S”管理要求,起草制定实训室管理、教室管理、宿舍管理及专业实训各项管理制度。如《“7S”管理实施细则》《标准化实训流程》《设备操作规程》《实训车间应急预案》《实习耗材管理办法》等。添置了工作服、工具箱、工具柜、警示牌、“7s”管理看板、责任人标识牌等辅助劳保用品,为实施“7S”管理做好准备。

3.做好“7S”管理宣传工作

一是通过师生动员会加强宣传,让师生了解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明确推行“7S”管理的目的。二是组织各教研室编制“7S”管理教材,并把“7S”管理课程列入教学大纲,编入教学计划,安排教师进行授课,学习“7S”管理的有关内容和实施步骤等相关知识,让学生做好认知准备。

4.按照《“7S”管理实施细则》进行现场管理

“7S”管理是一个动态的管理方法,不同场所“7S”管理中7个“S”项目要求也各有侧重点,但一个共同点是程序基本相近。笔者所在学校以教研室所管理的教室、实训室为管理对象,对照制定的细则逐步落实,现以电气自动化教研室的“7S”为例谈谈做法。

一是整理。即区分要与不要的东西,现场除了要用的东西以外,一切都不放置。整理的实施步骤,第一步是现场检查,第二步是区分必需品和非必需品。将实训室、教室内的物品进行归类处置:第一类是不要(不允许放置)的物品,即长时间不用的有用物品、长时间不用的无用物品,与学生角色不符的阅读物及其他物品、学习过程废弃用品、多余的桌椅。第二类是要(允许放置)的物品,用到的课本、各课程的作业本、各课程的学习辅导用书、优秀课外读物、学习文具(盒)、平时随带必需用。第三步是清理非必需品,第四步是每天循环整理现场。

二是整顿。即整理后将要的物品按规定位置分门别类整齐摆放,明确标识。其目的在于使学习场所一目了然,缩短寻找物品的时间,消除过多的积压物品。

三是清扫。即保证学习现场无垃圾、无灰尘,环境整洁,地面、实训台、黑板、讲台、桌椅每日擦拭,门窗玻璃、电视、多媒体、灯扇每周擦洗。

四是清洁。即保持现场清洁,实训或授课过程中,教师在现场来回巡视,及时发现并指出学生乱扔垃圾、废料等现象;课程结束时,按规定保养、清洁设备,长期保证现场干净整洁。具体要求如下。

橱柜:将橱柜统一放置在实训教室的合适位置,在每个厨柜的左上角贴上该厨柜内盛放物品的标签。

工具:将工具箱整齐摆放在固定的橱柜,里柜门上贴上在这里存放工具箱的学生名单,每个工具按照顺序放置在工具箱内,工具箱内张贴工具清单,按清单整理工具。

电脑:将每台电脑编上号码,合理摆放在桌子上,主机和显示器上应标明“是否完好、维修日期”等信息,以便于使用。

理论教学区:横竖成线,人离开座位时,椅子置于课桌下左右居中,靠椅紧贴课桌;人离开教室后,桌面不能放置其他物品;离开教室、宿舍应及时关闭照明、风扇等有关电器,关好窗户,教室门上锁。

实验演示区:整体要求是干净、整洁、井然有序。下课后工作台面上要整齐,放学后把门窗、风扇、灯关上。

学生实操区:学生实操区一定要干净,凳子摆放整齐。离开教室、宿舍及时关闭照明等有关电器。

卫生区:卫生区要整齐,卫生工具要摆整齐,按顺序放好;公用工具用完后要放回原位;垃圾箱内不能有垃圾。

五是安全。维护人、财、物的安全,以班级为单位与任课教师、班主任签订安全责任书,定期进行安全大排查,消除安全隐患。

六是节约。按标准流程领取实训耗材,根据学期计划,以月为周期采购实习材料,依据实训项目发放材料,工量夹具损坏的追究赔偿,有回收价值的废料回收利用,实现实习材料精细化管理。

七是素养。要求学生自觉遵章守纪,养成良好的习惯;使要求变成行动、行动变成习惯、习惯变成自然。

经过一个学期的试行,笔者所在学校的学习生活环境有了很大的改观,上面案例中描述的现象消失了,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在逐步养成,师生的精神面貌在悄然发生变化,教师对“7S”管理有了全新的认识,也提高了他们的工作热情。当然实施“7S”管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需要持续不断地推进和创新,为做到高效和坚持,还要建立有效的评价考核机制,健全检查评比制度,只有这样才能把“7S”管理内化于心、外化于形,有效地加快笔者所在学院向精细化管理迈进的步伐。

精细化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篇4

教育质量是办学的根本目的,是学校与教师生存与发展的生命。要提高教育质量,首先必须让全体教师牢固树立质量意识,把全体教师的思想统一到提高教育质量是义务教育法的要求,是党和政府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是我们的根本职责,是学校与教师发展的根本上来。其次是按加强教育质量目标管理,建立教育质量的目标与责任体系。与责任人签订目标责任书。其三要建立教育质量的评价机制。其四要建立教育质量的奖罚机制。教育质量高的教师在评职、评先、评优按优先考虑。

教育教学中推行教学工作“十字”方针,并把这“十字”方针作为强化教学中心意识,开发教师潜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进而形成规范化教学管理的重大举措,同时,在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与层面加以体现。

(1)备课要“深”。即:深入学习课标,深入挖掘教材,深入了解学生,深入探讨教法。(2)上课要“实”。即:上有充分准备课,不搞花架子,做到面向全体,因材施教。(3)作业要“精”。即:作业要有针对性,有代表性,有目的性。(4)教学要“活”。即:不局限于教材,不局限于现成的模式,不死用教案,做到教有特色,教有风格。(5)手段要“新”。即:在创设情境方面,在学习方式、教学方式选择方面,在训练设计方面要突出“新”字。(6)反馈考试要“勤”。及时了解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7)考核要“严”。即:严格执行教学管理制度,严把考核、考勤关。(8)批改辅导要“细”。即:所有学科作业或笔记类,都要详批、详改,班主任要建立后进生辅导记录,有的放矢地进行辅导。(9)检查评价要“公”。即:公平公正地检验评价每位教师的教学行为及教学效果。(10)负担要“轻”。即:最大限度地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多为教师创造愉快宽松的教学氛围。

分管领导将以预约、推门等形式深入一线听课、评课、导课,实行教导处周五下午例会制,及时总结本周课堂教学情况及教学秩序情况,改进下一步工作。

另外,在领导层面大兴学习之风,研究之风,探讨之风,不断提高业务领导自身素质,从而带动全体教师形成研究氛围、学习氛围。牢固树立向课堂要质量意识,严格执行课程教学计划,把课堂教学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主渠道。此外,加强质量管理,通过阶段检查、总结、测试、反馈等方式,科学地管理、规范教学工作。

具体督促检查办法有:

(1)开展抽查课(推门课)活动。课后评价,打分及时反馈,发现并及时纠正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发扬教学中的创新及先进经验,使备课、上课、听课,成为有机整体。(2)定期检查教师教案,指导教师写出既规范又实用的教案。(3)定期检查教师听课,批改等情况,做到有记录,勤反馈,及时总结。

在实施新课程的同时,重点抓好教师的学生观、课程观、教学观的转变与更新,实施“十个一”工程工作。即:每位教师一学年研究一个实验课题;每位教师一学期撰写一篇教育教学论文;设计一节优秀教案;讲一堂精品课;出一份标准试卷;接受一次教材教法过关测试;参加一次新课改理论验收;写一本教学反思;制作一件优秀教具(课件、教具或幻灯片);参加一次作业批改大赛。进而全面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教导处将围绕新课程改革,通过集体学习,教师自学、讨论、交流、写心得体会、外出培训学习做专题汇报,骨干教师作教学经验介绍等形式,使全体教师在研讨中吸收、消化新的教改信息和教育理论,逐步确立新的教育理念,然后,指导自已的教学实践。

为了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从现在起,继续以年组、学科组为单位,开展年组(学科组)的教研活动及专题研讨活动。年组(学科组)活动重点是规范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改善教师集体备课环境,规定时间、场所及负责人。业务领导分年组、分学科参与督促检查指导,重在教法和教学过程的研究。同组教师要提出相应的改进和补充意见,最后,由中心发言人形成完整教案,同年组(学科组)教师,在备课时再根据自己教学特色及学生实际进行完善,课后认真写出教学后记或教学反思。教导处检查时重点检查教师的完善过程和教学反思完成情况。

二是业务领导参与备课过程中,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指导。a、要充分体现创设愉快教学情境;b、教法灵活突出新型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c、师生活动设计要科学,有序合理;d习题配置合理有层面,突出创新思维能力的训练;e、内容分布科学合理适量。

三是继续开展组内教研活动,形成比“教”比“学”的风气。组内研究应是同组集体备课的结晶,教师先说课后讲课,再评课,教师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四是教师在集体备课基础上,制定自己本学期一节精品课计划。精品课教案要写成详案,并且写明每一环节的教学设计意图。突出重点,突出传授一种怎样的学习策略,培养怎样的学习习惯。最佳课汇报每位任课教师一学期一节。学期初上报方案后,教导处统计编排制表。教师随机听课,集中评课,互通有无。

教学精细化管理汇报材料 篇5

系统建构、多方着力,全力提高教学质量

自局党委提出打造精致学校实施教学精细化管理以来,我校就一直在探索新形势下的高效教学之路。经过近两年的实践,我们认为,落实教学精细化管理要求就必须要系统建构、多方着力,就必须要集全校师生员工的智慧。具体说,就是要做好动力管理、能力管理和学习要素管理这三件事。

一、激发师生动力,是落实教学精细化管理的基础

没有动力,尤其是自内部生发的内驱力,任何事情都做不好。所以,我们落实教学精细化管理的第一件事就是落实动力管理。从工作实际来看,动力显然包括教师工作动力和学生学习动力,因而,我们的工作也从这两方面着手。

(一)全方位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我们认为,要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最基础也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建立公平公正的工作环境,为老师提供公平竞争成就自我的平台。

为此,针对老师们关心的热点与焦点问题,我校相继完善了《教学工作先进个人评比方案》《教学质量考评方案》《职称评审方案》《教师评优评审方案》《绩效工资考核方案》等管理制度。所有相关考核全部以制度为准绳,凭材料说话,举凡考试成绩、聘任证书、教研成果等等材料都成为教师工作业绩的证明,从而为老师的公平竞争提供了制度保证。

由此,与老师切身得益关系较大、老师日常关注度较高的所有项目,诸如职称评审、教学能手与优秀班主任评选、县教学工作先进个人评选、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发放等各类评先评优考绩活动都采取量化积分评比制度。在评审过程中,方案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这样,平时工作扎实认真、教学质量上乘、学生口碑良好的老师自然就脱颖而出,基本实现了“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从而最大程度地调动了老师的工作积极性。

我们认为,教师的工作动力还来自教师的责任感和良知。从去年起我校就一直在致力打造负责任的教学。我们从孩子的成长对于其个体的发展、对于家庭的幸福、对于民族的未来等多个方面来激发教师的良知与责任感,激励老师努力做到有教无类。同时,我们还通过制定《教学常规管理要求》《关于有偿家教的处罚规定》等管理制度来规范教

师的职业行为,通过“教师职业道德”.量化考评、通过“教师心语”的撰写与展示等活动时时唤醒教师的责任与良知,不断增强教师工作积极性。

我们认为,教师的工作动力还来自生存与竞争的压力。因此,从2012年我县教师职称评审工作开始实施校内差额评选制度以来,我们就迅速拿起这一武器,及时把压力传递给了所有老师。同时,我县正在启动岗位设置管理,并明确传递出将来将按需设岗差额评审的意图。这也是一个巨大的压力,我们也己经及时传递给了教师,并且进行规范的过程管理,从而给每一位教职员工传递了“必须要努力工作”的心理压力。

我们认为,教师的工作动力还来自于教师的成功就成就。为此,我们积极引导老师参与教学大练兵,积极申报课题,参与课题研究,积极帮助老师参加省市县各级各类课堂教学竞赛,积极组织老师撰写教学论文。现在,其正面效果己经初步显现。

(二)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我们认为,影响学生学习热情的要素有许多,比如,成长的渴望、成就的渴望、升学的渴望、竞争的压力、组织管理的压力、感恩的动力,等等。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我们主要采取了“师生交流”“小组强化管理”和“仪式教育”等措施。

师生交流。我们都知道,初中的学生都还很小,其自我约束力还很差,这就需要教师及时去提醒,去交流。其方一式有很多,师生的个别交流,班会课的交流,广播会的交流,国旗下讲话的交流。所有的交流都有其独特的价值,这其中,个体交流价值最大,对学生影响也最深远。如今我校强化的交流主要有凡种,一是个体交流,二是班会交流,三是级部广播讲话,四是假期交流,五是心理健康课的集体辅导。

小组合作管理。近年来,我们的教学管理探索表明,只有将组织落实到最基层,让最基层的组织都发挥效用,组织管理才能产生最大效益。为此,我校强化了学生学习小组的管理,让小组组长充分发挥其“基层指挥员”的功能。由组长来督促检查组员,靠组长向组员传递竞争的压力,迫使学生必须要认真学习。

仪式教育。仪式教育对学生有着较大影响,平常的一件事通过某一仪式可能会让学生铭记终身。基于这种认识,我校一直在强化仪式教育。最常规的做法就是晨诵暮醒。通过《弟子规》等晨诵内容让学生在诵读经典的同时,也获得认真学习规范做事的动力。通过每天三分钟的“暮省”活动让学生反省自我,规划自我,鞭策自我,从而获得前行的动力。同时,我们还注意强化中考“百日誓师大会”、重要节庆仪式等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此外,我们还通过搭建“系列达人秀”·“读写评级”·“小记者团”等平台,通过组织“教师节”“母亲节”“父亲节”等感恩系列活动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特长,证明自己的能力,从而获得学习的动力。

二、提升教学能力,是落实教学精细化管理的关键

如果说激发教师“教”的动力与学生“学习”的动力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基础,那么全面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便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试想,如果教师缺乏起码的学科素养,怎么能适应新形势下的学科教学。因此,我校为老师专业素养的提升搭建了许多平台。

(一)教学大练兵。如何迅速提升教师业务能力,我们首先想到的便是开展“教学大练兵”活动。学校要求老师坚持用普通话上课、每周上交一张钢笔字习作、每月上交一篇教学随笔,同时熟悉使用多媒体教学,熟练掌握学科基本操作技能等,迅速提升教师的授课技艺。

(二)课题研究。学校组织教师申报了35项省市级规划课题,严格过程管理,明确成果要求,引导老师把教研与教学紧密结合起来,让教研给力教学,让课题研究成为促进教师能力提升的重要手段。

(三)教学基本功竞赛。十多年前,我校与高中部在一起时就每年举行一次教学基本功竞赛。六年前,我校与高中校区分离时就重新开始自己的教学基本功竞赛。而今,“铸基”杯教学基本功竞赛已经举办七届。它为老师们展现教学能力的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四)社团组织活动。为了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学校成立了读书会、小记者团、篮球队、青年志愿者等多个学生社团。如何扎实地开展社团工作,如何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这是每一个辅导老师都必须动脑筋的问题,因而社团也就成为老师提升业务能力的很好平台。

(五)初中语文读写课程基地建设。读写一向是语文教学重点,读写也一向是语文教学的难题。读与写的结合,课内与课外的结合,核心理念、组织形式、实施方式等等问题都需要教师的弹精竭虑,因而它也成为提升教师业务能力的重要平台。

(六)校本教材编写、《青苹果》校刊、麦秸画工作室、蛋壳画工作室,等等,都需要教师付出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它们都是教师提升业务能力的很好平台。

通过努力,教师的业务能力迅速提升,他们施展的舞台也不再满足于学校,仅2012年,学校便有吴小兵、赵林等2名老师荣获省课堂教学竞赛一等奖,有4名教师获市课堂教学竞赛一等奖,校“小记者团”被评为xx市优秀社团,校本教材《柳韵揽胜》被评为xx市优秀校本教材,正在报省参评,吴小兵、王秀玲两位老师荣获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他们正在共同打造着xx县初级中学“名师引领,科研兴校” 的新名片

三、落实学习要素管理,是落实教学精细化管理的重中之重

我们认为,影响学习的核心要素很多,比如课堂、训练、学科建设、学习时间管理、基础人群与重点人群管理,等等,我们必须要全盘统筹多重教学因素,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一)课堂管理。在常态课堂中,我们发现课堂教学目标不明思路不清的大有人在,为此,我们总结出了“组织学习”这一抓手,要求老师通过“目标提示、基础过关、随堂作业记录、错题集整理”等关键要素的落实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我们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少玩花架子,凡是可有可无的花拳绣腿功夫一概退出课堂教学。三是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训练时必须要面向所有学生,保证学生的参与率,努力促进学生注意力的投入。

(二)时间管理。经过近两年时间的探索,我校现在基本实现了学生在校时间的高效利用。我们注重从“晨读”、“午书”、“暮省”到“就餐排队”等碎片时间的管理,努力做到“时时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二是我们注重课外时间的延展,如通过“假期师生谈心”“家庭作业家长签字”等活动来高效利用课外时间,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三)作业管理。在作业管理方面我们主要做了四项工作。一是在预习作业上下功夫。我们要求,预习作业要成为教案编制的一个固定内容;预习作业必须要与巩固练习同步布置;预习作业布置要细致,不能以一句“大家课后把下面的内容预习一下”来搪塞;预习作业要通过早读、晚读等时间由课代表、合作小组来落实:预习作业要强调导学功能,数量适宜,结构合理。二是在强化基础过关的管理上下功夫。每周教务处在统计分数的同时,要随机抽查各年级部的试卷,如发现教师批阅不到位,分数有出入等情况则及时通报级部。每周对基础过关、周练情况形成简报一份。上交校长室与级部。

三是在教学训练试卷的管理上下功夫。我校实行备课组长首席责任制,我们要求备课组长督促组员要对基础过关、预习作业、巩固练习的制定严格审查、署名示责、编号管理。

四是在训练试卷的批改上下功夫。教务处规定了每科老师的必改作业,每周都要检查老师作业的批改情况,并在全校会议上通报。

(四)学科建设管理。在教学中,我们还发现,实施“三年一贯制教学”能完善学科知识体系,进一步提高学科教学质量。为此,我校由校长室牵头组织各学科组主要从学科特色项目、学科进度、学科导学和学科校本教材等四方面入手进行学科建设,全面加强对学科的管理。目前,我校的学科建设已经初具规模,各项工作正在深入落实之中。

(五)基础人群管理。为了确保学生“一个都不拉下”,我们启动了“基础过关”工程,课堂要做到基础内容过关,每周再组织一次周基础内容过关。通过一年多的实验,学生基础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低分率大幅度下降,为我校教学成绩的提升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六)重点人群管理。除了重视基础人群外,我校还加强了优生、边缘生、特质生等重点人群的管理。我校高度重视优生管理。市局“软腰”与“哑铃”的比喻,让我们每一位初中老师都感到担子沉重,为此,我校积极制定提优方案,通过兴趣小组、社团活动等形式,让优生领跑,进而通过优生的榜样示范带动边缘生、学困生的学习热情。学生群体中总有个别学生因家庭背景、学习成绩等诸多因素,导致学生性格怪癖、严重厌学、行为边缘化。为此,学校则通过建立“特质学生”档案,施行“多对一”跟踪服务,让他们感受校园生活的美好,重新点燃学习与生活的热情。

学校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方案 篇6

学校是一个有机整体,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优化教学常规管理是促进学校管理整体优化的重要环节,是确保我校各学科教学常规工作落到实处的重要举措。为真正实现“常规管理促课改,常规管理提质量”的教学管理目标,特制定本方案。

一、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许钧校长

副组长:李然清

成员:唐清平钟林江 杨静 胡贵平

下设办公室,李然清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学校教学精细化管理具体工作的落实。

二、教学常规的实施

(一)、精心备课

备课是教学五环节的首要环节,也是影响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因素。备课要求教师对素质教育有正确的认识,对新教材和课标有正确的理解,对整册教材和整个学段有整体的认识,对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有充分的把握。备课也是教师对教育认识、态度、水平等综合素质的一次检测。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备课质量的优劣将会影响整个教学过程和教学的有效性。备课的具体要求:

1,每课或每章节要有具体的课时要求和目标及重难点。

2,备课要求重点备教法和学法,根据教学内容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或实践体验或合作学习或生生互动或师生互动等教法和学法。总之一定要以学定教,因生定教。语文学科注意:精讲课文注重学习方法的传授,略讲课文注重迁移运用。

4,备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三个维度整体把握,目标要科学、体现核心素养,要全面具体、又重点突出。教学目标的表述要准确、简明、具体,具有可操作和可检测性。

5,备能力,以课改教学指导思想为主,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为主线进而培养学生能力。(主要体现在拓展延伸或结合学生的生活进行运用等)

6,备内容,教学内容的设计,根据“课程标准”、“课程指导纲要”和学生的实际,对教材进行科学的选择、组织和再加工,教学内容要深浅适度,不得随意拔高要求。

7,备过程,教学过程的设计必须科学合理,各环节、各步骤之间的衔接与呼应,精心考虑导入、问题设计。

8,备学生,要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原有基础、知识结构、认知水平和学习方法,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学生,增强教学的针对性。要求一年级不能出现学困生。主要体现在教学计划中。

9,语、数、英老师,教龄在十年以下的教师或第一次使用该教材的老师必须备详案(按上面的要求操作),其余教师在备课时,知识点可以备在书上,备课本上重点备教法、学法和学生易错的题。体育备教法、备内容、备学生;音、美、科、思品等学科重点备内容;以前在上该年级已经备了课的并教材没有变动的,可以在原教案上修改,但重点还要修改教法和学法。

10.电子备课必须留出一定篇幅修改地方,必须有不低于30%的结合本班学生实际的修改。电子备课要有专门的作业设计,每课要有反思。

11、作文必须备指导课和评讲课,其中,指导课要有习作目标、重难点、指导过程,讲评课要具体备到讲哪个学生的习作,可制作成课件,课件也可以作为指导课备课依据。

为督促教师备好课,学校采取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的形式督查教师备课情况。每学期学校定期检查检查四次,及时通报检查结果,并将检查结果纳入教师绩效考核。

(二)高效授课

上课是教学各环节的核心,是教学有效性的实施和体现的过程。如果说备课是战略,那上课就是战术的具体实施了,上课45分钟必须紧紧围绕备课设定的目标,课堂内容有序推进。上课绝不是背教案,好多环节和内容是生成性的,需要老师的智慧对生成知识和能力及时引导和培养,所以上课本生也是一门艺术。根据双向互动信息的交流,科学预留作业巩固已学的知识。具体要求是:

1、严格执行省课程计划。教师必须按照学校的课程安排上课,不得随意调课和增减课时。做到在上课铃响前到达教室门口(候课),学生在上课铃响进入教室,师生问好后开始上课,不准迟到,不早退,不离课堂,也不能拖课。上室外课或到功能室上课,教师必须提前带领学生排队到指定教室上课。课前可利用1—2分钟时间有秩序、有组织的背诵古诗文或英语歌等。

2、教师应做到仪表端庄,教态亲切。尊重学生人格,启发学生思维,激励学生参与教学。努力创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积极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3、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把教学内容融于自己的独特的教学魅力中,同时要灵活处理教材内容,创造性地理解和运用教材,实现各种教育资源的有机整合。

4、教学过程始终体现着教学目标的落实;有循循善诱的魅力和鲜活的教学氛围;有充足的教学资源和形象的教学媒体;有足够的练习时间和宽松的学习舞台;有互动共享的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有明显的实效和积极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着眼于学生的主动发展,要改革教学方式,营造积极互动的教学氛围,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注重因材施教、实施分层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佳发展。

5、上课要精讲精练,“检测达标”不离文本,紧扣考点,联系实际,拓展延伸的方针。要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层练习,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练习要求。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运用启发式和参与式等多种教学方式。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依据实际情况、反馈信息对教学任务加以数量上或难度上的调节,依据教案但不拘泥于教案,着重于教学效果。提倡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上课。

6、课堂上,50岁以下的教师一律使用普通话,学生在课堂上一律使用普通话。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要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实践活动中,掌握好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学习方法,学会学习。要灵活处理课堂上的偶发事件。

7、课堂提问要精心设计,要提在关键处,问在点子上,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尽量少用集体回答的方式(课文的切入点)。每节课的问题要关注到不同层次学生。凡是有实验、操作任务的学科,要保质保量完成示范、实验操作任务。

8、合理分配课堂教学时间,要充分利用每节课的最佳时间。语、数、英语课一般在30分钟内完成主要教学任务,学生集中练习10分钟,尽量做到精讲多练。留有充足的作业时间。低年级语文、数学课堂作业基本当堂完成,其它年级及科目课堂作业力求当堂完成,关注学生作业过程中的行为,切实培养学生认真作业的习惯。

9、“六严禁”:一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不能无故剥夺学生上课学习的机会;二严禁在学生中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信息;三严禁教师将手机带进课堂;四严禁教师在课堂内做与本堂课无关的事及擅自离开课堂;五严禁放任自流,应加强安全教育,防止事故发生;六,严禁教师坐着上课(身体不适除外)。

(三)精心设计作业、及批改辅导

作业一定要住到有布置就有收,有收就有改,有改就有讲评,有讲评就有订正。

作业布置和批改具体要求:

作业布置:课外作业:一二年级一般不布置家庭作业;三、四年级所以家庭作业不超过30分钟;五、六年级的所有家庭作业不超过一个小时,要求数学学科每课时一次作业,语文一课一练,习作一学期不少于8个,全批全改,英语作业每周不低于两次。

1、作业布置要精选,废除“题海战术”,杜绝随意性作业,减少重复机械和死记硬背的作业,侧重于布置锻炼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综合能力的作业,尽量减少学生无效劳动。布置作业要分层次,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

2、设计作业要富有针对性,布置作业要有弹性要适量,课堂作业必须在课内完,绝不能用增加作业量的方式变相体罚学生。

3、要求至少每单元完成一篇习作,要有指导及修改过程。

4、学生作业要按时上交,书写要工整、字迹清楚,格式规范、错误作业要及时订正。

5、作业批改要认真、细致、及时,尽可能不出错。语文、数学、英语的一般作业应当天批改,第二天及时向学生反馈作业情况,做到及时、正确,批改作业的符号应规范、统一,对的打“√”、错的打“×”、有疑问的打“?”,注上批改日期,不能出现大勾大叉、错批,漏批现象。

6、对学生作业中反映出的普遍性问题,要做好批改记录,要及时分析原因并进行评讲、及时调节教学进程、调整教学行为。及时反馈作业批改中发现的闪光点和问题,并对作业本中普遍性问题及时给予讲评,督促学生及时订正。对后20%的学生的作业帮扶要有措施,有实施,有总结。

7、原则上,音、体、美、劳动、品德、社会、科学学科和综合实践活动课,不留书面作业。可以在课堂教学基础上,布置一些操作、实验、调查、体验、感悟性作业,以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热爱科学、留心社会、服务社会、服务他人的情感态度。

8、作业书写格式及相关批改要求

(1)学生作业规范、认真,书写工整、大小匀称、疏密有致,(2)教师批改作业规范,要求科学,严格,评语客观、恰当,且能做到全批、全改、细致、及时。

(3)学生作业错了,能及时认真订正,订正时不能在原题上订正,提倡用改错本订正。

(4)学生爱护作业本,不在作业本上乱涂乱画,作业本保持整洁。

9、教导处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教研组长检查作业批改情况,每学期定期检查四次(和备课检查同步),检查结果及时公布。

(四)教学反思

一名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一定成不了名师,而坚持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因而每位教师一定要重视写教学,将教学反思融于平常的教学工作中。主要从从学生和教师方面进行反思(反思的具体内容:从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从课堂的精彩部分;从课堂的意外收获;预设的教案是否到达;从教法和学法是否科学合理等方面进行反思)深入总结教学得失等方面进行反思。每位教师每周反思不少于两次,每学期不少于30次。学校在备课检查的第2、4次集中检查教师反思。期末举行教师反思展示活动。

(五)科学评价。

1、学生发展评价。以课程标准为基本依据,通过不同方式,探索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兴趣、习惯、方法、知识与技能、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能力发展状况等方面进行检测和评价的方法。

2、检查教学效果应采取考查、考试两种形式。课堂提问、随堂测试、检查作业属于平时考查。期中、期末测试科目为所有文化课科目。

3、命题要严格按照新课标和教材的要求,全面考查学生的“双基”和智能的发展情况。题目的难易度要符合学生的实际,要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题目编排从易到难,不出偏题、怪题。题型力求多样,从多种角度对学生进行考核。

4、每位教师每学期依据学科核心素养和课程标准命制高质量的试题。

5、每学期末,每位教师能针对评价结果撰写质量分析报告。

(六)教科研工作

1、建构学习型组织、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校本教研围绕“本校”的事实和问题进行,立足学校,以新课程为导向,以解决学校在课改中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促进学生健康、主动发展和教师的专业成长为宗旨,使学校成为学习型组织,推动课程改革目标的全面落实。

2、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研究教育教学理论和专业知识,组织课程标准、教材、教法、学法研究活动,每学期组织大型的、高质量的教研活动1次,学科教研活动每期不少于10次。其它,组织教师互相观摩听课,交流总结经验,不断提高本学科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和实际教学能力。

3、教师要坚持听课、评课,在听课与评课的过程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进而提高学科教学质量。教师听课达到以下要求:教师每学期听评课不少于10节。听课时写上听课时间、地点、任课教师、授课内容、较为详细的教学过程,听课后写出“评议”,并参加评课。

4、学校教研组活动制度健全,将每周二下午定为语文教研时间、每周三下午定为数学教研时间,每次教研有活动有记录。做到定时间、定进度、定主讲人。教研要研究教材、教法、学习新课标,反思教学、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通过校本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与教师、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相互交流学习,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

5、学校领导每期要深入课堂听课。校长、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教导主任、教科室主任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其余领导不少于15节,听课后要认真做好记录,写出评课意见。杜绝抄袭听课记录或用以前的听课记录充数的现象。

6、学校领导不定期参加各组的教研活动和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每期不少于5次。

(七)发挥功能室价值。

各功能室要有管理、使用制度,落实专人对功能室软硬件资源(实验设备、教学器具、教学资料等)进行管理,建立资产台账或文件包,定期进行维护更新。充分发挥学校教育教学资源的实用价值,面向师生全面开放,提高使用率。科学实验原则上要求每个实验都要做,演示实验可以在教室里做,学生分组实验按照教育局统一要求在实验室分组做,并填写好实验报告单。

五、管理督查指导

1、落实教学常规管理的制度。

学校领导挂年级制度。学校领导,教学管理人员,挂到年级,深入课堂,保证所挂学科的教研教学工作正常实施;

巡课制度。挂级领导不定期经常性的组织巡课,每周不低于2次,落实教师按课表上课,规范教师上课行为、学生听课行为;并填写巡课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和上课教师交流沟通。

随堂听课制度。学校领导,教学管理人员,教研组长每学期尽可能共同对本校全体教师随堂听一节课。提倡学校领导、教学管理人员、教师之间相互随堂听课。

2、要定期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每学月教导处组织相关人员对全校教育教学工作进行检查,并及时公布,对检查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并及时跟进,督导整改

3、学校每学期至少要组织一到二次全校性教学质量抽检(半期和期末)。并对抽查的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并制定出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和方法。学校每学期要组织一次全校性的教学质量分析反馈会。

4、学校每月要把教学常规检查的结果在全体教师会上反馈一次。

大英县蓬莱镇火井小学校

浅析教学工程的精细化与管理 篇7

一、教学过程的精细化管理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

日本是资源稀缺的岛国, 为了生存, 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创建了精细化的企业管理模式, 要求员工在每一个细节上精益求精、力争最佳, 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的占用, 最大限度地增加质量的提高, 从而造就了日本企业的神话。今天, 我们清楚地看到资源的短缺已经开始威胁到我们的生活, 粗糙管理带来严重的高成本、低效益阻碍了国家的发展。最敏感的是加入WTO后的中国企业。如今, 他们已经将精细化管理的理念融入到了企业灵魂的深处, 然而时光已经整整过去了半个世纪。但在整整过了10余年后的今天, 我们才开始认识到教育资源的稀缺。在教育资源不足中如何寻求提高教学质量值得我们每位教育者去探索, 精细化管理为目前高校教育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模式。精细教学管理主要体现在“管”与“理”两个方面, 管是强制性的发号施令, 理是人性化的因势利导。而精细化则是一个长期理论与实践反复探索的过程, 因此只有当每位教职员工正确认识和理解到管理平等、精细无限的内涵, 并将这一理念深入每位师生心中的时候, 教学过程的精细化与管理才会集思广益、智慧不断, 迸发无穷动力。闻道有先后, 既然已经认识到精细化管理教学的必要性, 那么把我们改革与创新的激情融入到教学过程的精细化管理中, 必将给传统教学管理体系带来新的生机。

二、教学过程中精细化与管理的运用

如何将这一企业的精细化管理模式运用于教学过程呢?一是传承理念。精细化管理模式无论是在企业还是在高校, 其精髓在于以“精益求精、力争最佳”方式, 获取最终的优质优量, 因此这符合我们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新人才的需要。对此, 我校从政策层面上高度重视, 正确引导。以教学改革与研究课题为切入点, 通过名师执教和讲座等引入新的思维和政策导向, 用全院教学大赛激励师生推陈出新, 让学生公开评选最喜欢的良师益友等方式, 在师生中扩大影响, 灌输精细化教学管理理念, 使师生员工以尊师重教为荣, 以提高教学质量为耀, 积极参与到教学改革与创新中。二是传承方法。聚各家所长, 集思广益, 是不断革新的源泉和动力。精细化管理模式就是将工作程序的每一个环节精确化、细致化、科学化、常态化。精确化是将教学过程的每一环节进行演练, 精简明确, 可以去除不需要的环节, 减少成本, 提高工作效率;细致化是将精确化的教学过程进行推敲, 翔实细微, 可以减少错误的环节, 保证教学质量;科学化则是将精确细致化的教学程序进行客观评价, 可以减少非客观因素, 使管理科学有序;常态化则是将科学评价后可靠的教学与管理模式在教学中推广, 标准管理, 统一实施, 可以减少波动, 提高教学质量的稳定性。因此, 精细化的管理理念和精细化的管理过程相结合, 可以在教学领域发挥极大的优势。

三、教学过程中精细化与管理的实施

有了好的理念和方法, 教学质量的提高不等于就能立竿见影, 它需要将这种理念和方法在成员中不断根植和栽培, 只有参天大树才能开花结果, 带来绿荫。因此系统的培植环境与政策导向是分不开的, 当然每位师生自身的学习能力和潜意识的努力程度也是决定这一理念转换为成果的重要决定因素。为使大家极早进入角色, 我们在影像解剖学教学过程中作了如下尝试:整个教学环节分为三部分, 即课前、课间、课后。课前, 我们主要对课间要进行的内容做足准备工作, 包括:预习内容、回顾新内容涉及的相关知识、预判课堂中老师和学生的问题。课间, 即课堂教学过程, 这是整个过程的核心, 包括:导引、内容的师生共同讲解和互动问题、归纳与内容延伸及对学生的考核等。课后, 包括内容归纳、方法归纳、运用拓展。整个教学环节是师生互动、开放细化的管理过程。具体内容见另文详述 (《从三环节入手构建开放形精细化教学模式》) 。在整个教学体系中, 教师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 处于教学的中间环节, 教学工程精细化水平的科学性和实用性需要通过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去检验, 去发现问题, 正确反馈和适度调整再实施, 从而完善优化整个管理体系。

四、教学过程精细化管理的体会

通过精细化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的操作与掌控, 从而获得一个科学高效的教学管理体系, 这是一个系统工程, 不是一个人短时间就能完成的, 它需要全体师生和管理人员的集体智慧以及无数次的实践才能逐步确立并得以完善。如何处理好教学过程的精细化管理与其他教学模式的关系更有助于精细化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发挥作用。将精细化管理模式当作是全新的理念, 而将过去的创新全部否定, 本身就是一种教学资源和成本的浪费。因此, 如何将这一理念与素质教育、PBL教学法等传统的好的教学方式融合, 值得思索。教师作为教学的执行者和管理者的双重身份, 决定了教师的中心环节和作用, 因此, 在教学质量的考评中, 除了倾听学生的反馈意见和上级管理者的评价时, 多听听教师的心声和体会显得尤为重要。

老师是灵魂工程师, 在塑造学生灵魂前, 需要自身的灵魂先得以宁静, 创造有利于教师身心健康的环境, 对教学过程精细化管理的实施非常必要, 只有真正让每一位老师从内心深处产生对事业的执著与热情, 其对学生的关爱才会更真挚。

参考文献

[1]汪中求.精细化管理[M].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5.

[2]马保山.实施精细化管理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J].管理与评估, 2005, (4) .

[3]刘丽娟, 丁永真.精细化管理在教学过程中的魅力[J].上海教育科研, 2006, (1) :81-82.

[4]程琴, 谢大蓉, 刘克林.高校考试改革与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思考[J].医学教育探索, 2008, 7 (7) :682-683.

[5]赵琼, 吴岚.高校精细化教学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时空, 2008, (11) :128.

农村小学如何实现教学精细化管理 篇8

关键词:教学;精细化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7-0320-080

教学管理的“精细化”,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题,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环节。当前,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下,农村小学急需将教学管理的目标提升到精细化的高度,切实引入精细化管理理念,构建精细化管理模式,形成学校自我完善和持续改进的机制,通过教学管理的精细化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促进农村小学和城市小学均衡发展,让农村孩子和城里孩子同样受到良好的教育。

一、当前农村小学教学管理中的缺陷和不足

(一)过分依靠制度约束,教师教学观念转变不彻底

农村小学长期依靠生硬的规章制度来管理教学工作,缺乏人文化管理,导致部分教师对课程改革停留在认识的层面上,不能很好地把新观念落实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不能自觉对自己的课堂结构和教学方法进行有效的改革,教学方法仍然是以讲解为主,重结论轻过程,在教学中不注重师生互动,不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对学生启发不够,对学生反馈注意不够,以至于学生参与不够,主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学习效率不高。

(二)缺乏有效的促进措施,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缓慢

农村小学的教学管理缺乏有效的促进措施,教研活动大多仍停留在被动听课、写笔记的层面上,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提高缓慢。尽管教师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引下,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确定了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却在用教材上不能得心应手,不能够对教材进行有效的处理,离新课程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教师在教学中感觉到课堂教学无法定位,不能够根据学生实际恰当安排教法和进行学法指导,不能有效解决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导致教学效率低下。

(三)缺乏有效的专业引领,教师专业化发展缓慢

当前,农村小学教师队伍普遍存在年龄老化、学历层次低、结构不合理的现象。教师的反思意识、探索意识、创新意识淡漠,缺乏问题意识,以至于缺乏自觉性,不能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做深入思考和改进。再加上教师人数少,学校事务性工作较多,在教学改革实践中缺乏专业引领,新理念、新方法接受缓慢,专业化发展缓慢,以至于农村小学教学管理质量无法得到有效提高。

二、农村小学教学精细化管理的建议和对策

(一)细化教学常规管理制度,丰富教学精细化管理内涵

教学质量的提高源于平时的积累,提质就要从最基础的常规教学工作抓起,精细化也应该从这里着手开展。农村小学只有从理论学习、集体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课后辅导等各环节上认真细化内容、目标、措施、策略和评价等,完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才能保证日常教学中的每个环节都有章可循,规范到位。同时,在制度的导引下,学校要通过观摩、讨论、交流等形式让教师理解教学精细化管理的内涵和实质,知道怎样做才是教学管理的精细化,感受精细化管理对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性,以此激发教师参与精细化管理的积极性,从而将精细化管理作为教学工作的目标和主线,落实到每位教师教学常规的各个方面,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改进,促进学校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组织和开展集体备课,提高备课质量

有效的课堂教学必须靠有效的备课来支撑。集体备课是运用集体智慧,提高备课质量,减少教师无效劳动的基本教研活动,更是农村小学解决教师人数少,外出学习机会少,缺乏专业引领的有效办法。农村小学要建立集体备课制度,尽可能地组织教师开展集体备课,引导教师把功夫下在课前,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实际,寻找问题与不足,针对问题研究教学方法,紧紧抓住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教师的教学经验出发,采取“通用教案”与“个案补充”相结合的方式方法,精心设计有效、可操作的教案,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通过集体力量和智慧的凝聚,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三)严格落实教学环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农村小学要牢牢把握课堂教学的“学、教、练、评”四个环节,坚持教学内容要精、教学环节要简、教学方法要活的要求,严格落实教学环节,通过教学环节的严格落实,使课堂教学收到理想的效果。在课堂上要基于师生、生生平等的立场,以学生自主探究为特征,以问题为核心,通过师生之间及生生之间的对话、言谈、倾听和感悟来实现多向交流,共同学习;在课堂上要通过多种教学方式,指导学生有效学习,让学生掌握当堂所学内容;在课堂上要加大练习力度,把握难度,删除繁、难、偏、旧的题目,做到精选精练,提高训练效度,并通过当堂训练,检验学习效果,引导学生及时巩固和深化所学知识。同时,对学生作业要及时批改,精批细改,通过自评、互评、教师点评等方式,及时反馈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矫正错误,总结方法。

(四)开展教师结对帮扶,提高校本教研效果

农村小学要针对教师队伍学历、学科、年龄结构,切实开展传、帮、教活动,同时从本校实际出发,组织一些注重实用性、实效性的校本教研活动,形成不同类型教师在专业化发展中的互补,促进所有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水平不断进步,切实解决一些学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效推动教学工作的良性发展。

(五)深入开展教学反思,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农村小学要建立有效的教师反思机制,督促教师把反思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引导教师从教案备写、课堂教学环节、课堂教学效果中存在的问题和感悟等方面进行积极反思,在教学反思中不断加强学习和研究,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深入的思考和总结,及时改进和完善自己的教学策略,真正成为教学和教研的主人,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得到更充分的发展。

我们只有将农村小学教学管理抓在根本,落到实处,努力实现规范化、精细化的管理,才能切实提高农村小学管理的科学性与实效性,才能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实现农村小学的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尚清.对农村小学教学精细化管理的思考[J].新课程:下,2014(9).

[2] 马军.精细化管理提升教学质量[J].北京教育:普教版,2008(10).

上一篇:六年级上数学教学总结下一篇:描写愤怒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