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制度执行力演讲稿

2024-12-24

如何提高制度执行力演讲稿(精选8篇)

如何提高制度执行力演讲稿 篇1

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

首先,要感谢董事长和公司领导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其次,要感谢我们营销管理部和企划部的各位同仁对我的信任。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如何提高制度执行力”。

有一次成方圆去央视参加节目演出,刚到央视门口,门卫伸手将她拦了下 来。原来每个进出央视的人都必须佩戴央视颁发的临时出入证,恰巧那天成方圆忘带了,她的助理就说:“你看脸也应该知道她就是成方圆啊,我们还赶着进去录制节目呢!耽误了你可负不起这个责任!”可是门卫却说:“作为门卫,我的职责之一就是检查每个进入央视的人是否佩戴了出入证,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呐!”成方圆听了马上就说:“对对,我父母之所以给我取这个名字,取的就是这个寓意。我应该带头遵守。”接着就和助理回家取出入证去了。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从企业管理上,我们可以将“规矩”理解为具有约束力的规章制度,可以将“方圆”理解为一种科学规范的企业管理状态。那么“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就可以理解为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制度的执行,就不可能有科学、规范的企业管理。所以说没有制度执行力,企业就没有竞争力,企业的发展也将无从谈起。

既然制度执行力对于企业的发展这样重要,那我们该如何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呢?通过四周的反复讨论,我们认为,要切实提高制度执行力,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那就是:规范建设、严格执行、有效监督。

一、规范建设

在制度的建设上,经济学中常常引用“分粥”的案例来说明制度制定的过程:说在一个僧多粥少的庙里,人们发现掌勺和尚分粥有多有少,因人而异,很不公平,于是掌勺和尚改由大家推选。但一段时间后,发现这种方法也行不通,因为谁都有私心,大家推选的掌勺和尚其实也亲疏有别,难以公平。经商量,决定轮流掌勺,一人分一顿,情况虽一时有所好转,但时间一长,发现问题更多,因为个别和尚不仅亲疏有别,因人而异,轮到自己时还又吃又藏。经过反复讨论,大家决定在轮流掌勺的基础上再加上一条规矩:分粥者必须最后拿剩下的那一份。问题最终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因为每个掌勺的和尚都认识到,如果大家碗里的粥不相同,那么无疑他将享用最少的那份。通过这个故事,我们认识到:制度建设是动态的、开放的、发展的。如果制度有缺陷也不及时修补,就可能为破坏制度的人提供机会。所以说,制度的制定一定要规范、严谨、符合实际;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说完了制度的建设,那么接下来就是制度的执行。

在制度执行中存在一个“破窗效应”,比如说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它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及时清洗掉,很快的,墙上就会被涂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们不好意思丢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之后,人就会毫不犹疑地抛,丝毫不觉羞愧。从“破窗效应”中,我们可以总结出这样的道理:“第一扇破窗”常常是导致制度失效的罪魁祸首,必须严格执行。首恶不除必将滋生众恶。我很崇拜俞凌雄老师的一句话:最伟大的企业一定是法制企业,而不是人治企业。小企业相信人,大企业相信制度的伟大,不相信人的伟大。要保证制度的强力执行,必须要抛开七情六欲,不能被情所困、不能被被道德所困,也不能被利益所困,坚决杜绝出现“领导制度、弹性制度” 的现象。具体来说,要保证制度的严格执行,除了要坚决拿下首恶之外,还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明确岗位职责和制度,明确违反这些制度将要承担的责任和后果。二是要重视领导在制度执行过程中的表率作用,当好制度执行的“火车头”,“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三是注重宣传教育,将制度内容宣传贯彻到每个环节、每个岗位、每名员工,使员工对制度的理解了然于胸,为制度执行奠定基础。四是把制度的执行作为终极目标,保证政令畅通、令行禁止。综上所述,我们不仅不能做第N次打破窗户的人,我们还要努力做 “第一扇破窗”的修复人。即使是当我们无法选择环境,甚至无力去改变环境时,我们还可以努力,那就是使自己不要成为一扇“破窗”。

要保障制度能够严格执行,就需要有效监督。

人都是自私的,都有做坏事的可能,仅仅依靠个人的自觉性来执行制度,有一定的不稳定性。从长远看,增强制度的执行力,必须建立完善的监督考评机制,形成约束确保各项制度真正得到贯彻执行。沃尔玛成功的法则之一,就是公司善于授权和监督。随着沃尔玛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管理人才被吸收进入公司,创始人山姆·沃尔顿给每位管理者都留下了充分发挥其能力的空间,并常常亲自驾驶飞机予以现场监督。要坚持有规必依、执规必严、违规必究。让监督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对随意变通、恶意规避等破坏制度的行为,不以权势大而回避,不以资历深而姑息,不以违者众而放任,坚决制止制度的“潜规则”和“破窗效应”,切实维护制度的权威性。

总之,在提高制度执行力的过程中,规范建设是前提,严格执行是手段,有效监督是保障。成功就象一扇门,提高制度执行力的这把钥匙我们已经找到,那么所需要的只是把钥匙插进去并朝正确的方向把门打开。只要我们端正工作态度,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我们就一定能够做到执行制度坚强有力,就一定能出色的完成各项工作,公司的未来也会更加辉煌!

我的演讲结束了,谢谢大家!

如何提高制度执行力演讲稿 篇2

一、地勘企业制度缺乏执行力的原因分析

1. 制度不完善、不科学。

人是制度的生产者,在哲学和管理学中,人很多时候作为一种主观性因素来考虑,但作为主观因素的人实际上也存在客观性和主观性两方面。从客观性来讲,人只有满足人活动思维的物质基础和能量,人总是受时空社会历史的限制,人精力、思维的有限性和一定经历、资历、学历下形成的能力有限性,会使制度设立的完善性受到限制;从主观上来讲,每个人对制度的考虑、看法、观点不同,由少数人制定出来的制度要约束更多的人时,不管制度执行者是否为“制度中人”还是“制度外人”,很可能出现一些漏洞和问题。由此可以说,只有相对完美的制度,没有最完美的制度。问题在于有些制度相对完善也谈不上,比如说不符合实际情况、存在较大“盲区”、约束不明确、与相应制度冲突、带有歧视性等。在宏观理论上必须从“符合现实需要、满足大多数人利益、全体人员共同遵守”的原则下来堵塞制度漏洞,不使其显性化。

2. 制度缺乏可操作性。

一些地勘单位在制定规章制度时没有走群众路线,把问政于民视作可有可无,更没有对实际工作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和把握,充分考虑生产、经营各个环节的实际需要,或闭门造车,或照本宣科,把别的企业的制度生搬硬套过来,结果水土不服,可操作性低。缺乏可操作性的制度,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过于突出制度的约束性,过于强调制度的物性,表现为过于细化、量化、标准太高太严等,这样要么使制度执行起来十分困难,要么使制度执行的成本非常大;另一方面是制定的制度过于笼统,说明不清,标准不明,执行起来要么不知约束谁,要么缺乏参照,自由裁量权过大。从有利于执行的“度”看,制度要实现宽与严、质与量的辩证统一。

3. 制度变化缺乏连续性。

制度是一定历史时期、一定生产水平的产物,不得随意更改和违背。但一些地勘单位在制定或出台规章制度时,非常不严谨,没有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科学论证;有时仅凭个别领导的主观判断和个人经验来制定规章制度。致使所出台的规章制度很难与实际情况相符,不得不在职工的质疑和怨声中“朝令夕改”,缺乏相对稳定性和连续性。从实际情况看,如果一项制度还基本合理时,对制度的修改调整,就需要注意前后相对连续性,把制度变化的程度与人们可承受的程度相结合起来,一下子改变过大,会造成诸多不适应,甚至引起公然反对,使制度执行起来困难很大。制度朝令夕改,没有经过深入调研和科学论证仓促出台,往往让执行者和遵守者均无所适从。

4. 对制度执行的监督考核机制匮乏。

监督考核是制度执行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实现制度目标的重要手段。目前,很多制度出台后,只是“走程序”,相应的监督考核没有或脆弱、方式方法不对、流于形式、缺乏经常性等,没有建立和完善制度执行工作责任制,不明确责任主体以及责任追究的具体内容,执行制度时紧时松、虎头蛇尾或“雷声大雨点小”“执行做秀”等,使得制度执行的质量和成效得不到真正落实。要建立制度执行的受控机制和自控机制,使制度一方面由于受不同利益主体、社会公众和舆论的监督强化执行力,另一方面通过完善内在执行机制,增强执行内在动力。

二、如何提高地勘企业制度执行力

1. 构建好的制度,是制度有执行力的重要前提。

公共选择管理理论认为,在好的制度和环境下,坏人可以做好事,在坏的制度和环境下,好人可以做坏事。把制度制定好,是制度有执行力的重要前提。好的制度如何制定,笔者认为制定的制度要切合实际、操作性强,避免徒有虚名、流于形式。一是要学习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避免制度内容与国家法律法规相冲突。二是要处理好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上级部门在制定制度时,由于范围广,情况复杂,要照顾到面,考虑的是普遍适用性,相对来说会原则一些;下级单位制定制度就要在上级普遍性制度的指导下,多考虑自身的特殊性,紧密结合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从可操作性的角度,根据上级制度的精神实质进行细化、量化,增强制度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提高执行力。三是要充分发挥民主,必须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在充分征求广大职工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协商制定。规章制度公示既是保证职工群众享有知情权的基础,也是保障该规章制度有效落实、实施的必要条件。四是制度出台后要相对稳定,避免朝令夕改。对确实不适应形势发展要求的制度不能墨守成规,该及时修订、完善或废除的,要坚决取缔旧制度,确保制度不脱离实际。

2. 处理好制度执行的原则性和灵活性。

关于制度执行的原则性与灵活性,原则性是首要、主要的。制度执行的原则性即维护制度的权威性和强制性。对此,美国学者提出“破窗理论”。“破窗理论”揭示了一个朴素而重要的道理:必须及时修复“第一扇被打破的窗户玻璃”,否则会危及整个制度大厦。强化制度执行的原则性:一是要突出“违制无小事”的观念,增强“护窗”的自觉性,促进按制办事。二是要严惩第一个“破窗”者,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对初始违制者,调整现行的惩处惯例,不从轻。三是要及时“补窗”。这包含两层含义:加强监督检查,及时、善于发现“破窗”苗头,切不可使检查成为例行公事,敷衍塞责;要“亡羊补牢”,举一反三,弥补原来规定之不足,进一步健全完善制度。而制度执行的灵活性是指在不违背制度基本原则的情况下,“变通”某些具体实施措施。受事物发展主观和客观条件的限制,制度必然有一个完善过程,执行过程中也需应对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制度执行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制度执行的灵活性与自主裁决权的增大并不存在必然关系,对此很多人存在一些错误认识。制度执行的灵活性表面上是对制度的不作为或弱作为,但实质上是动态地对制度的维护,异曲同工,与原则性达成的目标是一致的。

3.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使得规章制度人人知晓。

遵守制度的前提是要学习制度。目前存在的问题是许多制度都是下发到基层单位领导手中,由于种种原因,很难直接到达职工手中。这就给制度的执行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一方面,各单位负责人收到规章制度后,要及时深入基层,组织职工进行学习,把文件精神吃透,入心入脑,内化为一种习惯;另一方面,制度制定部门要充分利用现有的简报、网站等载体,及时把一些重要的、不涉及单位机密的文件及时刊登,方便职工阅读学习。同时,对于一些重要的文件,还可以成立宣讲组,深入基层进行宣讲。

4. 领导干部和制度执行部门要以身作则,树立制度的威信。

领导干部作为制度的制定者,要以身作则,带头学习好、贯彻好、执行好各项规章制度。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要求别人做的,自己首先要做。不折不扣地执行好各项规章制度,自我提升执行力,做制度执行的表率,进一步引导和规范职工群众言行。三国时期,曹操发兵宛城时规定:“大小将校,凡过麦田,但有践踏者,并皆斩首。”这样,骑马的士卒都下马,仔细地扶麦而过。可是,曹操的马却因受惊而践踏了麦田。他很严肃地让执法的官员为自己定罪。执法官对照《春秋》上的道理,认为不能处罚担任尊贵职务的人。曹操认为:“自己制定法令,自己却违反,怎么取信于军?即使我是全军统帅,也应受到一定处罚。”他拿起剑割发,传示三军:“丞相踏麦,本当斩首号令,今割发以代。”领导干部当以此为鉴。

5. 制度执行情况纳入日常考核,做到有奖有罚。

浅谈如何提高企业制度执行力 篇3

[关键词]执行力;企业;制度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6-0172-01

我们现在的年代是一个制度缺失的年代。我们习惯性的会用一些行政的手段代替一些制度管理,伴随着现代的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的管理开始进人正常状态,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程式化的制度管理。到目前为止,涉及到管权、管事、管人、管物、管钱等很多方面的制度已经有很多很多,可以说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制度体系。但是这些制度是否合理,执行制度是否有效,我们很少反思这样的问题。

1,影响企业制度执行力的相关因素

制度管理中有四大因素会对企业制度执行力的提升产生不良影响具体如下:

(1)制度没有合理的设计,在制度的塑造上没有预先进行试验。(2)有的制度受部门的影响,缺乏公正性。(3)制度的可操作性低(4)制度没有创新性且缺少连贯性。同时,对制度的执行力影响的重要因素也跟企业的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执行者的素质有关。由此可知要提高企业制度管理水平尚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2 提出相应措施进一步提升制度的执行力

2.1 重视制度的管理力度

2.1.1 完善制度,执行制度时要保证其严肃性

公共选择管理理论中:在好的制度和制度环境下,坏人可以做好事;在坏的制度和制度环境下,好人可以做坏事。制定一个好的制度是至关重要的。

(1)成立新的机构来对制度进行建立和完善

(2)对制度进行精简,注重落实

(3)对实用性进行研究

2.1.2 对制度的落实进行严格把关

一个制度只有执行才会拥有生命力。同时,制度的执行过程中,只有维护其权威性才能使其不免虚设的结果。有时候,执行制度比制定制度更要紧。执行制度是制度执行时障碍的排除。其中最大的障碍是,权利不分散,财务部门和物品管理部门的关键岗位可以使用手中的权利对制度的执行进行干扰,从而减少制度对其的约束来达到为自己谋取利益的目的。其次,制定制度的部门可以发挥其优势对采用变通的办法对某些部门的盈利进行制度上的帮助。

1)领导干部约束自身,带头严肃执行制度,增强大家采用制度来对企业进行管理的意识,以带头和维护为基本准则。

2)各业务部门要公正的进行执法。执法时要有刚性,既要落实又要狠抓。在处罚的问题上要严格处置,决不能从轻处罚。“破窗理论”认为,必须及时修复第一扇被打破的窗户,否则整个制度大厦都有可能坍塌。所以,对制度的第一个打破者决不能从轻处罚,一定要严肃处理。制度的公正性就是要求人人都在制度面前保持平等,绝对不能受到干部、人情、权利的干预。

3)要提高执法队伍的素质。

增加队伍中高素质、正派作风、强能力的人员,不断地提高制度的执行能力。

2.2 将制度的管理机制进行完善

(1)对制度的执行进行考核和奖惩。

制度的执行主要通过制度的考核来得到检验,绩效的考核体系中必须加入制度考核。奖励制度考核中优秀的单位和个人,对考核中存在严重问题的要进行经济上的处罚。要对制度的执行过程中出现的责任进行追究,出现的问题必须有人买单,对出现的责任要层层进行深究,将出现的问题有效的解决,从而使各项制度得到落实。

(2)建立新的机制来对制度进行监督。

腐败从权利的腐败中产生,一个没有监督的制度会对群体的行为产生影响。所以,对制度的监督比权利的完善更重要。对上下级进行监督,按层级划分责任,各个层级相互对应,相互落实。在同级中进行监督,构建一个新制度的平台,确保这个平台可以使各部门之间各司其职,相互监督相互制约。此外还要加大对组织的监督力度,这就要求必须让纪检部门和监察部门参与各项制度规划制定的全过程,惩办那些严重违纪违规的行为,使党的监督和保障作用在企业中得以彰显。群众是有力的监督工具,为此我们应重视群众的作用,确保落实厂务制度的透明,制定和执行各种制度时做到绝对公证,还要接受群众的监督,以确保群众都有他们应有的各项知情参与和监督权。

(3)创建一个可以评价制度的机制。

在对制度实施以后,我们要针对各项制度的实际执行情况和实际效果,随时召集各个业务部门来分析和评价,积极努力去发现制度本身存在的各项不足,以不断改善。制度评价机制的构建,可以进一步创建持续改进不断创新的制度运行机制,最终创立一个集科学性,创新性于一体的强力制度管理体系。

2.3 不断提高带头人的素质修养

2.3.1 领导者要做好表率

作为领头羊,领导应一马当先做好先行者,给员工以好的心情,开放的思维和心态,并积极的接受新思想新观点新知识,能够接受并改进各项改革的制度和措施,领导也应有好的威望,使员工可以团结合作全身心工作,接受上级的指导和命令,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最终使企业形成好的风气和局面。

2.3.2 对员工的素质进行整体提升

提高制度执行力的关键就是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从学习和实践着手,在学习上,学以致用,不仅组织员工学习政治理论,还应熟知技能、理解内涵、掌握要点。实践上,鼓励领导干部多往基层跑,深切贴近群众,倾听群众中出现的声音。对制度进行深层次的了解。

3 结论

综上所述,企业要提高自身的制度执行力必须要从多个方面入手,不仅要关注制度建立的完善性,还要注重制度管理机制的严明性以及制度执行者的自律性以及创新性等。只有如此,企业制度执行力的提高才能得到切实保障。

参考文献

[1]路念明,靳涛,安全提高中国石化HSE执行力探析[J],健康和环境,2009(7):7-9

[2]颜纪雄,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必须提高制度执行力[J]领导科学,2010,(5):4-5

[3]李娣,试析党的制度执行力问题[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0,(4):24-28

如何提高制度执行力演讲稿 篇4

曾看过一幅漫画,题目叫做“硕鼠是如何溜出银行的?”。画中一边一位经理守着一大摞制度文件,大谈制度完善;另一边金库防盗门半开着,一只大老鼠正背着钱袋子向外溜。漫画反映了我们工作中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制度执行力的欠缺使得我们的工作出现了很多漏洞。

一、制度执行力的含义

研究制度执行力,首先要研究制度本身,因为制度与制度执行力是紧密相关但又不能完全等同的问题。什么是制度,道格拉斯·诺斯认为,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服从程序和道德伦理规范,其目的是对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行为进行约束。可见制度代表的是一定的公权力,追求的是公平正义。那么什么事制度的执行力呢?目前理论界并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笔者认为:制度执行力就是制度目标实现过程中制度的执行效力。

二、制度为何缺乏执行力

(一)制度不完善、不科学。人是制度的生产者,但是人总要受社会历史的限制,人精力、思维的有限性和一定经历、资历、学历下形成的能力有限性,会使制度设立的完善性受到限制;另一方面,每个人对制度的考虑、看法、观点不同,由少数人制定出来的制度要约束更多的人时,不管制度执行者是否为“制度中人”还是“制度外人”,很可能出现一些漏洞和问题。由此可以说,只有相对完美的制度,没有最完美的制度。问题在于有些制度相对完善也谈不上,比如说不符合实际情况、形成时间滞后、存在较大“盲区”、约束不明确、与相应制度冲突甚至带有歧视性等等。

(二)制度执行程序繁琐,缺乏可操作性。程序在制度执行中是必不可少的,适当的程序对制度执行的质量有保证作用。程序与程序之间形成执行的层次,与其相对的是执行的幅度。层次与幅度之间要求和谐。一项制度执行,其中的程序过多、制度执行的层次过多,要么使制度执行起来十分困难,要么使制度执行的成本非常大,对制度执行起负面作用。

(三)制度变化连续性不够。制度变化一方面是指对制度中部分内容的修改调整,另一方面是指一种制度取代另一种制度。从实际情况看,如果一项制度还基本合理时,对制度的修改调整,就需要注意前后相对连续性,把制度变化的程度与人们可承受的程度相结合起来,一下子改变过大,会造成诸多不适应,甚至引起公然反对,使制度执行起来困难很大。制度朝令夕改,没有经过深入调研和科学论证仓促出台,往往让执行者和遵守者均无所适从。

(四)缺乏对制度执行的监督考核机制。监督考核是制度执行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实现制度目标的重要手段。目前,很多制度出台后,只是“走程序”,相应的监督考核没有或脆弱、方式方法不对、流于形式、缺乏经常性等,没有建立和完善制度执行工作责任制,不明确责任主体以及责任追究的具体内容,执行制度时紧时松、虎头蛇尾或“雷声大雨点小”、“执行做秀”等,使得制度执行的质量和成效得不到真正落实。要建立制度执行的受控机制和自控机制,使制度一方面由于

受不同利益主体、社会公众和舆论的监督强化执行力,另一方面通过完善内在执行机制,增强执行内在动力。

三、提高制度执行力的几点思考

(一)构建科学合理的制度。邓小平同志曾说过:“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把制度制定好,是制度有执行力的重要前提。好的制度如何制定,笔者认为,关键是抓住制度的“五个维度”。一是理性维度,包括制度出台有没有现实性、有没有科学的依据、与相关的制度是否符合等。比如,从现实性的角度看,制度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符合实际、满足需要、切实管用,能解决实际问题。否则制度多了反而就成了“制度阻塞”。比如说,立法多并不意味着是法治。事实证明,众多的限制经济人活动的法律,可能造成坏的市场经济。二是约束维度。对制度的约束对象必需明确,即“制度内人”明确化。不同制度,“制度内人”的组成有不同的特点,比如说,一般的公共道德准则,“制度内人”是社会上所有人,而特殊的从业标准、行业规定,“制度内人”只是特定参与者。三是标准维度。标准要符合实际,能够量化的尽可能量化。四是时空维度。对制度的时间、地点、背景和环境进行明确。五是情感维度。制度建设要遵循“人本精神”,体现制度对人的情感、公平关怀。对一些特殊例外,要作出相应的规定。

(二)明确制度执行的责权利。责是从执行的心态来讲,权是从执行的动力来讲,利是从执行的效果来讲。责、权、利是否明晰对执行力的影响较大,当制度执行的责权利不明确时,往往出现执行结果与

执行人应该获得利益和应该付出的成本没有直接关联,好坏一个样,制度实际上没有执行力,三者均衡才会发挥出成效,推动制度的执行。不同层次的执行者所拥有的权力、利益,应与其相应承担的责任密切相关。

(三)处理好制度执行的原则性和灵活性。关于制度执行的原则性与灵活性,原则性是首要、主要的。制度执行的原则性即维护制度的权威性和强制性。对此,美国学者提出“破窗理论”。“破窗理论”揭示了一个朴素而重要的道理:必须及时修复“第一扇被打破的窗户玻璃”,否则会危及整个制度大厦。强化制度执行的原则性:一是要突出“违制无小事”的观念,增强“护窗”的自觉性,促进按制办事。二是要严惩“第一个破窗”者,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对初始违制者,调整现行的惩处惯例,不从轻,至少要从中等程度甚至从重惩处。三是要及时“补窗”。这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加强监督检查,及时、善于发现“破窗”苗头,切不可使检查成为例行公事,敷衍塞责;二是指要“亡羊补牢”,举一反三,弥补原来规定之不足,进一步健全完善制度。而制度执行的灵活性是指在不违背制度基本原则的情况下,“变通”某些具体实施措施。受事物发展主观和客观条件的限制,制度必然有一个完善过程,执行过程中也需应对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制度执行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制度执行的灵活性与自主裁决权的增大并不存在必然关系,对此很多人存在一些错误认识。制度执行的灵活性表面上是对制度的不作为或弱作为,但实质上是动态地对制度的维护,异曲同工,与原则性达成的目标是一致的。

(四)防止制度执行的干扰。谋求制度外的待遇和利益,必然导致对制度执行的干扰。从制度经济学的观点来看,制度决策者很可能在制度决策过程中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从信息经济学角度来看,制度执行者为获取制度信息优势方。因此,对制度执行干扰的高危人群常常是两种人:一种是位置比较高的干部,一种是制度执行者。以反腐败为例,各级党政机关都制定过一系列的规章制度,诸如领导干部配车制度、接待制度、配备通讯工具的规定、住房规定、参加公务活动制度,等等,但现实生活中这些制度执行得并不理想。防止制度执行的干扰:一是要领导带头执行制度。领导不能高居制度之上,对己自由主义,对人马克思主义。领导带头执行,是最好的执行榜样。二是要提高执行者的素质。三是要尽可能减少制度执行过程中出现的负面效应。事物往往存在两面性,制度执行也是一样,制度执行对问题的解决可能有很好的正面效应,但也可能产生一些负面效应。要想制度较好地执行下去,就要把制度执行的负面效应尽可能降下来。

(五)树立与提高制度执行力相适应的理念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提高制度执行力,就必须树立与之相适应的理念。首先,要有制度先行的理念。反腐倡廉建设更好地适应社会变革发展的需要,就要建立科学完善的制度,规范人们的思想行为和道德准则。《廉政准则》抓住了廉政建设亟待纠正、人民群众重点关注、党员领导干部现实生活经常遇到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是顺应时代发展需要、顺应人民群众意愿、顺应形势任务要求的科学制度,必将有效地教育和指导党员领导干部依法从政、廉洁从政、科学从政。其

次,要有按制度用权的理念。公正用权,是对党员领导干部的起码要求,领导干部最容易树立权威的是秉公用权,最容易失去威信的是用权不公。这些年,在利益均衡和分配差异的影响下,一些党员领导干部把经济效益运用到权力行使当中,群众反映多、社会影响大,对制度的执行力带来了直接的冲击。规矩立得再好,不按规矩行使,不仅影响制度的效能发挥,而且影响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声誉。只有建立起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党员干部才能正确行使权力,忠实履行职责。

如何提高制度执行力演讲稿 篇5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必须抓好反腐倡廉建设的要求,5月13日我旗召开“强化制度意识,争做执行表率”活动启动仪式暨全旗党员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大会。在会上,旗委书记张平掷地有声地说,我们一定要从身边的违纪案件中吸取教训,静心回首,痛定思痛,以刮骨疗伤的决心和壮士断腕的魄力整肃风纪,以触及心灵的警示和执行有力的制度强化教育,贯彻落实好中央、自治区和市委各级反腐倡廉警示教育会议精神,全面深入开展“强化制度意识,争做执行表率”活动,切实提高制度执行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务环境,努力塑造乌审党员干部勤政廉洁的新形象。

2010年1月,在第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以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各项制度为重点,以制约和监督权利为核心,以提高制度执行力为抓手,加强整体规划,抓紧重点突破,逐步建成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切实提高制度执行力,增强制度实效”。

201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强调:“90年来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我们党对长期执政条件下滋生腐败的严重性和危险性,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过程都要反对腐败,认识是清醒的。我们党旗帜鲜明、一以贯之反对腐败,反腐倡廉建设不断取得新的明显进展,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同时,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任务依然艰巨。如果腐败得不到有效惩治,党就会丧失人民信任和支持。全党必须警钟长鸣,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把反腐倡廉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有力的举措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坚定不移把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

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党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长期而严峻。与此同时,腐败滋生,贪污行为严重影响了干部形象和执政效能,更加影响了党群关系。从某种程度上讲,公众对反腐倡廉的吁求极为强烈。因此,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必须进行制度创新,切实提高制度执行力,保证各项制度的落实。

在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形势在发展,实践在深入,人民群众对反腐倡廉提出了新要求新期待,这些都要求我们及时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创新。”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掌握正确的方法和途径进行反腐倡廉的制度创新。

当前本部门反腐倡廉制度正在制定新的管理方案,新制度的实行将为期不远;我们的奖惩制度要明确,制度体系的功能之一就是使执行制度的人不吃亏,不执行制度的人讨不到便宜,我们要做到以制度约束人、以制度教育人,通过分明的奖惩提高个人与集体的工作效率;对园林绿化项目建设周期长、资金投入大、程序环节多等问题,要作前瞻性部署,及时制定新制度,防微杜渐,避免一切可能出现的问题。

为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创新就必须要注重制度的民主性、严密性、可操作性、惩戒性、稳定性和公正性,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加大教育、监督、改革、制度创新力度,更有效地预防腐败,不断取得反腐败斗争新成效。要加强廉洁从政教育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加大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工作力度,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创新。

要对现有制度进行规范与整合,认真修改存在缺陷的制度。为保证项目工程既能快速实施,又做到廉政高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局坚持将廉政建设与园林绿化建设紧密结合,大力开展创“工程优质,干部优廉”的“双优”主题活动,不断制定完善廉洁自律各项制度,进一步修订完善《乌审旗园林绿化局三重一大实施方案》、《乌审旗园林绿化局三重一大决策》和《乌审旗园林绿化局廉洁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等制度,坚持把廉政建设作为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到工程建设的运作体系,从工程的组织领导、操作实施到资金运作、审计验收,都被纳入到廉政监督的范围。

要对国家法律进行阐释与衔接,国家法律是从大方面对整个国家的反腐败工作而制定的,当其应用到不同地区、不同部门将可能存在很多不相适应的地方,故而需要我们针对地方特点具体执行。我局狠抓“阳光”操作环节,在项目组织实施上,严格执行国家及市、旗招投标的相关规定,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的原则,按法定程序组织招标、评标、投标,确保工程质量。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制度的效用取决于制度的执行力,抓好制度执行,既是制度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检验制度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志。在这里,胡锦涛总书记深刻地指出了制度执行力对于制度建设的重要意义。抓好制度的执行,是制度建设与创新的基本要求。制度能否取得预计成效,也需要通过制度的执行来进行检验。一方面,制度是否完善,制度是否科学,制度是否可行,只有通过制度执行才能验证;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方面,就是只有在执行过程中,制度的约束力才能表现出来,才能回归制度的本质,也才能谈论真正意义上的制度建设。没有执行,何谈成效?在制度建设过程中,执行是决定成效的关键。

因此,在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各项制度和加强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同时,是否提高制度执行力,决定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成败。以提高制度执行力为抓手,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一项重要的方针。然而,真正落实这项方针,任务还很重。贯彻执行反腐倡廉制度,要靠自律,更要靠他律。而提高制度执行力,就是他律的关键。而关键的关键,是把提高制度执行力的事情落到实处,从而抓住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根本。

首先,要加强反腐倡廉制度的宣传教育,营造执行制度良好氛围,切实把反腐倡廉制度纳入党支部理论学习内容,列入全局学习教育计划,把制度宣传教育作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使全局职工领会制度精神、熟知制度内容,不断增强制度意识,牢固树立严格按制度办事的观念,养成自觉执行制度的习惯,把制度转化为行为准则、自觉行动,努力营造“人人维护制度、人人执行制度”的良好氛围。

其次,要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工作。根据自身职责履行方面的制度和反腐倡廉制度执行情况进行认真自查自纠,做到三个“查”:查一查工作人员对反腐倡廉制度是否熟悉掌握,采取有效举措强化制度学习;查一查涉及本部门办理的工作事项是否按规定或程序执行,对违反规定或程序的要立即整改;查一查在反腐倡廉制度执行过程中是否出现新情况新问题,还有哪些制度需要修改补充完善。

再次,要切实抓好整改提高。对反腐倡廉制度执行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制定整改方案,强力推进制度执行。针对梳理查出的突出问题,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要制定出切实有效的整改落实方案,明确责任主体,明确目标要求,明确主要责任人和整改措施,明确完成时限,集中抓好整改落实。对开展教育活动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对开展教育活动的好经验、好做法大力宣传,加以巩固,确保集中教育活动取得实效。

最后,要强化责任追究制度,切实加强对违反制度行为的追究。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做执行制度的表率,带头严格执行制度。以法律为准绳,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同罪同罚。对尽职尽责执行得力的给予表扬和鼓励,对执行不力的给予批评教育,对严重违纪违规给予严肃处理,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不严格执行制度甚至破坏制度的行为,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做到褒贬分明、奖惩得当。只有这样,制度的执行力才会得到提高,避免出现“重制定,轻执行”的现象,切实促进作风转变,进一步提高制度执行力、行政执行力、履职能力和服务水平,推动园林绿化工作科学发展。

加强制度建设提高执行力 篇6

农发行磴口县支行坚持从实际出发,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努力创新,围绕业务职能抓制度、围绕日常管理抓制度、围绕工作运行抓制度、围绕队伍建设抓制度,努力探索建立规范高效的管理运行新机制,初步形成了以制度理行、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良好局面,有力地推动了全行工作的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行动迅速 抓规范抓整改

按照制度建设工作要求,农发行磴口县支行坚持边规范、边整改的原则,对全行各部室涉及每个岗位的职责、考核标准、制度和办法逐条进行了梳理完善。

一是行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召开行务会讨论、研究支行内部制度建设修订、完善工作,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确保此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是各部室结合本部门工作实际,认真修订完善部室工作职责、岗位设置及员工岗位工作职责,对全行员工的每个岗位职责及考核标准进行了细化、规范,制订了员工岗位职责及考核一览表,明确了每个岗位责任人,每项工作都有完成工作的时限。

三是各部室根据各自工作职责、岗位职责进行制度梳理。

支行制度的梳理、修订主要是从履职、工作、办事等操作流程入手,对不符合或不适应当前业务经营的制度、办法重新进行了修订,对部分制度、办法进行了整合,对还能适应当前工作需要的制度办法进行了保留。

同时,按照制度建设要求,明晰工作流程,制作简单明了的工作流程图,做到“所有工作都在制度的控制之下,工作规则覆盖所有岗位”。

如何提高制度执行力演讲稿 篇7

一、加强企业执行力的重要性

执行力是企业成功与否的一个必要条件, 好的企业及好的企业领导者都相当重视执行力的落实, 执行力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 是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战略战术可以学习和模仿, 但企业执行力的增强必须要精心打造。一个企业能否做强做大不仅需要有效的战略目标还需要与之相配的执行能力, 否则只是纸上谈兵, 不仅消耗掉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 还影响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企业制度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和执行力不强的现象

目前, 企业制度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和执行力不强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 有的企业在制定制度时, 一味地效仿同行成功企业模式, 导致机械教条主义, 与现实环境大相径庭, 制度根本执行不了。第二, 有的企业按部就班, 没有创新, 陈旧的企业制度已经不再适应发展的需要, 对工作失去了原有的约束力, 并且也对其它制度的设定制造了障碍。第三, 有的企业只求应付检查, 制定的制度也根本起不到约束公司内部的工作人员的作用, 形同虚设, 根本谈不上执行力。第四, 有的企业管理者素质良莠不齐, 导致上下级之间沟通力和理解力存在缺陷和障碍, 管理层和基层之间存在协调不力, 相互推卸责任等情况, 导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第五, 基层部门发现问题存在得过且过心理, 对问题的反馈不及时或者有意隐瞒, 这都对执行力的决策和执行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第六, 管理部门对反馈的有效信息拿捏不准, 制定了不切合实际的管理制度, 监督力度不够, 导致制度的滞缓和无法执行。第七, 执行者过度严谨或者不够严谨, 前者导致基层员工心生怨恨, 有意抵触, 后者导致机制涣散, 作风不正的腐败之气。

三、提高企业执行力的可行办法

1. 企业要学会量体裁衣, 合理配置资源

首先, 要在团队树立正气之风, 企业要想可持续发展, 必需要实现团队所有员工的相互合作, 相互支持和相互沟通以及相互调整。要把最合适的员工放到最合适的岗位上去, 做到人才的科学利用。

2. 宣传企业文化, 交流心得

把企业制度编辑成小册子, 便于携带, 也有利于监督。将小册子分发给员工, 以自学为主, 以定期开展教育宣传活动为辅, 将制度变得灵活起来, 在团体中开展讲座, 开展交流会, 宣扬企业文化, 交流心得体会, 让员工有企业的文化使命感, 为企业的创新带来新的活力。

3. 对企业内部过时制度的创新

针对企业内部存在的过时的制度, 及时发现并且清理干净, 大胆创新。为企业注入鲜活的动力, 完善奖惩制度, 奖励勤劳的, 惩罚偷懒的, 创建职位晋升平台, 建立有效的工作业绩考核, 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对违反规定的员工也不允许纵容包庇, 按情节严重给予教育、整改、通报批评或者免职。不定期的考核能够让员工始终保持战斗力最优良的姿态, 同时也能更好的利用资源, 切实地提高企业执行力。

4. 监管制度责任清晰化

建立清晰的监管制度, 在监督的过程中, 做到责任层次清晰化, 不搞迁就, 不搞第二次机会, 严肃风纪, 从始而终。落实贯彻执行管理制度, 落实要从基层抓起, 不搞腐败风, 对上唯唯诺诺, 对下颐指气使, 最后功败垂成, 底下人心不服, 管理制度制定的再天衣无缝也难保能顺利实施, 针对不作为的员工, 吃闲饭的员工, 应该坚决淘汰。

5. 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增强教育, 加强集团内部员工素质的综合提高, 增强团队员工中的合作能力和协调能力。管理阶层要适时地深入基层以使信息流通更加合理化和效率化, 基层员工应该如实向上级禀报问题和反映情况, 争取做到不隐瞒, 不含糊, 信息条理清楚, 内容真实有效。要真正做到制度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

四、结束语

要把“人权专制”改成“制度管人”的新模式, 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良好的风气, 一种催人向上的文化氛围, 按照阶层管理的原则, 落实好监督体系, 明确奖惩的法规, 实行责任追究制, 一个企业不能没有了制度, 有了制度却得不到很好的实行也不会成功, 只有不断努力调整战略方向, 坚定完善管理监督系统, 加强企业内部文化, 紧抓对企业的制度执行力的管理, 这样企业的管理水平才会登上一个新的台阶, 企业的前景也会更加灿烂辉煌。

摘要:很多企业在制定制度和执行制度时, 由于很多主观因素不能很好地制定出周全缜密的制度体系, 从而导致企业资源的浪费和人才的流失。本文通过对企业制度执行力的研究, 论述了加强企业执行力的重要性;针对在企业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和执行力不强的现象, 阐述问题的成因, 并且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企业执行力的解决办法。

参考文献

[1]张志信.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优势提高企业管理制度执行力[J].现代企业文化, 2013, (18) :50~50.

如何提高制度执行力演讲稿 篇8

一、注重制度建设强根基,提高反腐倡廉制度执行力

制度的科学性是其执行力的前提,因此必须首先抓好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和创新。当前反腐倡廉制度体系还存在不够完善的地方,极大地影响了规章制度落实的实际效果。要提高反腐倡廉制度的系统性,从系统的角度审视制度建设,既要纵横交错,又要泾渭分明,织严制度网络,让制度之网恢恢,疏而不漏。要定期对反腐倡廉制度集中清理梳理,行之有效的制度,要认真执行;不够严谨有缺陷的制度,要进行补充、修订和完善;过时的制度规定,要及时废止,做到不留“断层”和“盲区”。要本着科学适用的原则,瞄准问题的关键,做到有的放矢,征求基层干部和一线职工群众的建议,真正做到反腐倡廉制度执行起来“实用、管用、好用、可用”。 要密切关注腐败现象发生发展的新情况新动向,针对制度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改革创新,围绕企业经营管理和安全生产,围绕转变干部作风、规范干部行为、提高工作效能、维护职工利益等方面推进制度建设;围绕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环节和领域,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完善实用配套的惩防制度体系,切实解决制度僵化、制度滞后和制度失灵的问题,有效提高制度建设的质量和水平。

二、注重文化引领造氛围,提高反腐倡廉制度执行力

反腐倡廉制度只有建立在自觉的基础之上,执行才有最深厚的根基,这就需要重视“软件”升级,加强文化建设,不断形成全体干部职工在制度意识上的高度自觉。要通过深入开展廉洁文化“七上七进”活动,把制度、规则内化为人们的信念、认同感和价值观,从而产生敬畏制度、遵守制度、维护制度、落实制度的自觉意识。要把制度宣传纳入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格局之中,采取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开展制度宣传,促使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制度面前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的观念,真正把制度转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和自觉行动。要强化反腐倡廉制度执行的群众基础,对制度的内容、执行情况、经验成效进行深度宣传,在制度的制定修改、执行中听取群众意见,并让制度的执行过程公开化、透明化,主动接受职工群众的监督。要把反腐倡廉制度纳入企业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纳入文化建设内容,大力弘扬和倡导,在潜移默化中弘扬“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道德风尚。

三、注重监督监查树权威,提高反腐倡廉制度执行力

反腐倡廉制度的落实执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的监督检查,只有严格督查,才能维护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才能使制度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腐败才无藏身之所。我们加强制度建设,实行有效监督,对领导干部是一种约束,更是一种保护。对于掌握一定权力的领导干部来说,从制度上提个醒,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因此,纪检监察部门要把监督制度执行作为重要内容,与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和各种专项检查结合起来,加强督促检查,切实增强制度执行的强制性和推动力。要突出监督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监督,加强对重点人员、重点岗位、重要事项的全方位全过程监督,增强监督的针对性。要完善监督机制,强化安全生产、物资采购、招投标管理、工程建设项目等制度贯彻落实情况日常督查、专项检查和定期考核,实现监督的常态化。要与效能监察结合起来,开展行之有效的“制度落实效能监察”,切实推动制度的执行和更好的落实。要整合监督资源,坚持专门机关监督与职工群众监督相结合,注重发挥新闻媒体监督作用,增强监督合力。要不断丰富监督方式,切实用好述职述廉、民主评职评廉等监督方式,通过设立群众意见箱、开通监督电话等形式畅通职工群众诉求渠道,让监督更加广泛、更加直接、更加有效。

四、注重责任追究严惩处,提高反腐倡廉制度执行力

上一篇:德育处工作计划和安排下一篇:《顶碗少年》读书笔记优秀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