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的教学教法

2024-10-24

篮球的教学教法(共7篇)

篮球的教学教法 篇1

浅谈篮球行进间投篮的教法

【摘要】本文着重探讨了篮球行进间投篮的技能教学方法。篮球行进间投篮是篮球比赛中得分的主要投篮方法之一,是提高成功率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中学体育课教学的主要教材和初学篮球者的一项基本功。文中从四个方面讨论了篮球行进间投篮的教学方法,通过对教学课程的设计,培养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

【关键词】篮球;行进间投篮;体育课篮球运动是同学们喜欢的体育项目。一提起篮球,就会想到球场上活泼、愉快、跑动、对抗、投篮等场面。由于篮球运动不受年龄、性别、人数的限制,大家都可以参加进来活动,所以篮球运动深受青少年的喜爱,它也是初中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

篮球行进间投篮,俗称“三大步上篮”,也叫跑篮。它是篮球比赛中得分的主要投篮方法之一,是提高成功率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中学体育课教学的主要教材和初学篮球者的一项基本功。根据本人三十多年学校体育课篮球教学的体会,其教法归纳如下:

1精讲多练,加强念动训练

加强学习过程,提高学习质量的关键:是教师的精确讲解和规范动作的演示;是组织恰到好处的教法,并给予学生做练习时适当的提示,就能使学生圆满地学会技术,否则就会事倍功半。我在教学过程中讲解时运用“套语”、“口诀”,或浓缩成几个“字”,边讲边演示,边呼“字”边示范,然后教会学生运用念动训练法,默念动作的全过程。学生掌握动作节奏,做到边练习边默念,这样通过反复的思维再现,加速了动作技能的形成,并且能够有效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意念到动作协调一致。

2要领突出,重视节奏练习

在教学实践中将基本动作要领归纳成“三句话”,以右手肩上投篮为例,三句话即:一、右脚跨两手抓;二、左脚迈双手举;三、身体腾空投篮。将其动作节奏明确为“一大、二小、三高跳”,使学生很快就能学会行进间投篮,做到动作规范、情绪高昂、学习有信心,效果明显。

以行进间单手肩上(或低手)投篮为例,在教学实践中这样突出动作要领:助跑后右脚向前跨(不是跳)一大步,同时双手抓接球持于胸腹之间,即右脚跨双手抓,突出一个“跨”与“抓”字;紧接着左脚向前快插一小步(不是跨,更不是跳),同时右腿屈膝摆起而拔地起跳,并举球于右肩上方,右手腕后翻持球,左手护球,最后当身体跳起到空中最高点时,右膝下压,同时伸臂,指拔、手腕下压快速发力将球投出,随后双脚落地屈膝缓冲,以便快速转入战斗状态。在着力领会动作要领的基础上,应这样明确动作节奏:“一大、二小、三高跳”,这三拍节奏感很强。一大:即右脚向前跨出一大步时人体中心略降低,速度略慢些;二小:即左脚向前快插一小步(不是跨跳),速度很快,以便加快起跳速度;三高跳:即左脚快速拔地起跳,如肩上投篮身体略向后仰,如单手低手投篮则身体略前倾向前上方飞行,最后将球投篮出手。要让学生多次重复地做出体会练习,使学生反复体会身体感觉表象和局部肌肉的运动表象,不断强化时间与空间感觉,提高控制能力,并且体会动作的内在联系,加快掌握行进间单手投篮的技术。

3强化手段,运用转换规律

在进行教学实践的过程中,采用各种练习手段应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局部到整体等原则,选用方法如下:

(1)集体徒手摹仿练习:练习可分为原地练习和跑功练习两种。要学习好“三大步上篮”必须先练好脚步动作,反复强调“三步”的顺序,连贯性与节奏性,体会“一大、二小、三高跳”的动作节奏。原地练习时让学生左脚在前,右脚在后地集体站立在地面标志线后,然后按“一大、二小”与“右跨左插三高跳”的动作节拍反复摹仿练习,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在跑动中练习,指导学生助跑到标志线时应左脚踏上标志线(标志线前后亦可)做同上的节拍练习。

(2)集体摹仿练习:练习可分为原地练习与跑动练习两种。学生由徒手练习转为持球练习时兴趣倍增,群情激奋,处于最佳学习状态。教师应抓住最佳时机,启发练好基本功。原地持球摹仿练习时应反复体会“三句话”:①右脚跨双手抓,跨在前抓在后,否则带球走;②左脚迈双手举,右腿屈膝摆起带动左脚踏地起跳,双手持球与胸前并举与肩部;③身体腾空到最高点后伸臂出手投篮应与右膝积极下压同时发力,使身体动作协调柔和。练习方法是在起跨前先将所持的球向前方拍运一次,然后做“跨、抓”动作;投球时可先不出手,待发力投篮动作协调后再做出手投篮练习;跑动练习时可先持球助跑到标志线做“七字”练习,练习主要是选定起跨点,熟练脚步动作,但练习次数不能过多,以免产生带球走的`错误技术,也可运球到标志线做“三大步上篮”练习。

(3)“上篮”练习:可分为若干小组进行。练习方法例如:①一人托球一人跑篮,在离篮45°角得右侧罚球站位区外画一条起跨标志线,托球者侧站在标志线右侧前方一步的地点,手臂伸出托球的胸腹之高,跑篮者跑动到标志线作实践练习,重点体会动作节奏与结构;②运球跑篮,人手一球或6-10人一球进行,可以由慢到快,由右到左,由直线到弧线逐步发展逐步提高;③传切跑篮,二人一球式或6-10人一球式进行,开始接右侧前方传来的球练习,逐步发展接正前方、侧后方、反弹球、后方的练习,多种多样的练习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

4积极引导,防止错误动作产生

青少年学生正处于勤奋好学与争雄夺胜的心理阶段,在群体面前不甘心落后,争做能者强手,但在体育技能形成的初级阶段与泛化近代阶段中必然会出现各种错误动作,教师应予积极引导,防患于未然,及时做到边辅导边提示。利用示范、图片、录像、多媒体等手段,强化动作要领,抑制与防止错误动作的发生。

当学生真正领会与掌握跑篮动作要领后,教师应及时对学生进行肯定与鼓励,激发其更大的练习兴趣。为了保持其长盛不衰的练习兴趣,教师又要启发学生向着提高动作质量,做到潇洒利落与百分之百的命中率的目标而奋进不息。

篮球的教学教法 篇2

关键词:高中生,篮球教学新教法,实施,实验研究

目前高中篮球课基本上还沿用传统教学,比如说,先教运球单元和传球单元,接着是投篮单元,最后是比赛对抗单元,教学方法和手段也几十年如一日,按部就班的教学方法看似踏实稳妥,其实放在高中施教十分不妥,因为高中仅为3年,一周只有两节体育课, 还有身体素质体质健康的课程安排,留给篮球专项的课时安排有限,再加上一些女生是篮球零基础,如果按照老方法实施,一方面重复的篮球基本功会让学生感觉枯燥乏味,失去对篮球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因为课时安排教学也很难坚持到比赛对抗单元,教学层次也远不能达到真正掌握专项技术。本人身在高中篮球教学一线近10年,又在各篮球培训基地兼职达15年,逐渐摸索出一套较适合高中生篮球教学的新方法,并且在课中进行了实际运用。

本文介绍如下一些教学新方法。

(1)投篮技术单元作为篮球教学课的第一单元放在首位。事实上,投篮单元一直是学生最感兴趣,放在最前面教是有利于后面其它单元实施的。

(2)运球和传球内容交叉教。比如说教授完原地运球可以边复习边教授原地传球,这样内容丰富不枯燥,还可以将传球和运球结合起来一起复习,效果不错。另外,教运球从弱侧手开始教效果更好。

(3)对抗比赛由传球单元过渡,比如说三传两抢变为三传三抢再过渡到半场三对三,再采用简化规则或者游戏类对抗,对抗比赛教学效果则会事半功倍。

(4)四交叉运球作为每一节专项课的天天练。“四交叉运球”指: 双手身前、身后左右交叉运球,左右手体侧前后运球。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教学实验法和数据统计法,实验前后分别对苏大附中高一(5)、(6)两个班78名学生的学习兴趣、技术能力、战术能力、身体素质进行测试、分析,新教法能显著有效提高他们的专项能力和身体素质。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 . 1研究对象

苏大附中高一(5)班39人,高一(6)班39人。根据随机抽样原则, 高一(5)班为对照组,高一(6)班为实验组,两个班级的人数相等,男女生人数也相同。

1 . 2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法、教学实验法和数据统计法。

1 . 3研究时间

2012年9月至2013年7月。

1 . 4教学实验对象的控制

实验前将学生学习兴趣、技术能力、战术能力、身体素质进行调查分析(见表1),将反映两组学生身体素质的数据进行测试和分析(见表2)。结果表明,两组学生的基本条件实验前无显著差异,可以进行教学实验。

1 . 5实验过程设计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教学,由本人担任授课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两个班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时数相等,不同的是每堂课所授内容,实验组是按照篮球教学新方法进行授课的,而对照组只采用传统常规教法教学。

1 . 6实验教学后对两个组进行对比

实验教学后对两个组进行学习兴趣、运球能力、传球能力、投篮能力、对抗比赛进行调查分析(见表3),两组学生身体素质指标的测定,并通过数理统计和对比(见表4)。

2结果分析

2 . 1结果

由表1、2表明:实验前各项指标差异性不大。表1中显示的“学习兴趣、运球能力、传球能力和比赛对抗能力”的调查对照表和各项身体基本素质都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由表3、4结果表明:经过一学年的教学实验后,两组学生分别有了进步,篮球专项技战术能力和身体素质指标都有了提高,但实验组采用了新教法,所以实验组学生的各项成绩要优于对照组,特别是专项兴趣和能力的提高简直就是质的飞跃。

2 . 2分析

对照组的学生由于以前的教法枯燥单一,练习内容重复又重复,光学习篮球技术基本功(运、传、投的能力)可能就要18课时左右,学生表现缺乏兴趣,练习被动,情绪低落,练习效果不明显,成绩虽有提高,但上升幅度不大。

新教学方法除了保留传统教法的讲解示范、分解完整等教法外,关键在于更为合理的规整教学顺序和教学方法,能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让学生掌握基本技战术能力,在教学环节中帮助学生真正学会打篮球。

通过篮球新教法的学习,学生的力量、速度、耐力、柔韧和反应能力都有了较大提高,身体素质发展明显。

3结语

篮球运动有人体基本活动跑、跳、投和篮球基本技术和战术。经常参加篮球运动,可以提高跑、跳、投等基本活动能力,发展灵敏、速度、力量和耐力等身体素质,促进青少年的身心正常生长发育。通过篮球运动还能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的集体荣誉感,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和顽强的意志品质、积极拼搏的精神,有效运用新教法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建议

浅谈高职生篮球课准备部分的教法 篇3

[关键字] 高职生 篮球课 准备部分 教法

篮球运动是一项竞争激烈的竞技运动项目,也是一项深受人们喜爱和开展非常普遍的群众性健身项目。篮球运动是集身体体质、技能和智力与一体的综合性体育项目。经常参加篮球运动对改善心、肺、功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都能起到有益的作用;经常参加篮球活动更能使人体灵活、协调,强身健体。由于篮球运动对抗性强,场上情势变幻莫测和运动员高超的技术动作、战术配合,往往让观众赞叹不已,所以,篮球运动又是一项有较高观赏价值的体育项目。

在高等职业院校篮球课准备过程的教学中,几年来我们在篮球课的准备部分的教法上,围绕着高职学生的特点和实际体育基础水平,对准备部分的内容,改变过去那种不论什么课都是哪些一般性的跑、跳、徒手操等常规性的准备活动模式。采取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能围绕课程的基本内容,提高上课的质量,即达到了准备活动的目的,也对上好课的基本部分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调动了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准备部分就能有较多的时间去接触球,进行一些基本技术的基础练习。

首先我们先来认识下准备活动的目的和作用。

准备活动的目的是通过各种训练,提高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使它达到适宜的水平,加强各种器官的活动,克服各种技能活动的惰性,为课堂的主要内容做好机能上的准备。良好的准备活动,可以促进有机体新陈代谢的加强,使体温升高,使血液中的氧气向组织细胞释放保证氧气的供应,使各组织器官较快地发展较高的工作效率,适应运动的需要。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缓解心理压力、活跃课程气氛,同时可以缩短身体的适应过程,使学生的注意力从其它方面转移到体育活动上来,未完成体育课的任务做好准备,运动伤害事故。准备活动的主要作用有,提高肌肉温度,克服肌组织的沾带性,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提高内脏器官的机能水平,以适应身体运动的需要;调节心理状态,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

正确地认识准备活动的作用,有效地选择准备活动的内容与组织形式,合理地安排好准备活动的时间、负荷以及与正式练习之间的间隔,是体育教师都应重视的问题在教学中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教学思想,而且能使学生在体育中变得亲切、自由和欢悦,并能对提高体育教学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那么在体育课中怎么有效的做准备活动是上好一节体育课的关键。

从运动生理角度来看,准备活动应该有目的地借助于各种合理的练习手段,以刺激大脑皮层相应中枢的兴奋,加强机体各器官系统的活动,并尽快地使机体工作能力的生理惰性得到克服。因此一次好的准备活动在中枢神经系统中所留下的痕迹效应,同课的基本部分练习内容的动作结构应当是极为近似的。就拿上篮球课进攻技术的基础配合中的传球配合来说,不少学生由于脚步动作的错误以及传球不到位、接球不稳妥的原因,对于掌握这一简单的进攻基础配合就显得比较困难。

在篮球的专业准备活动中加入游戏。 很多人认为体育课准备活动应该是跑啊、徒手操啊让学生机械的反复做练习。围着篮球场跑几圈,变换着花样,交叉步跑,急速S弯变向跑,跑完了就开始活动手腕脚腕膝关节和髋关节,接下来该活动膝关节了,活动完膝关节就活动髋关节了,当然你还可以压压腿,做几个跳跃动作,其实这些也可以,但是根据青少年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游戏才是他们的乐园。在准备活动中加入游戏学生会很感兴趣的,尤其是利用篮球做的一些游戏。我们只要多费心思尽量用游戏的手段来提高兴趣,使课变得生动多姿,学生上起来就会有滋有味,动起来也会生龙活虎。

在篮球的专业准备活动中还应该注意:

1.准备活动的时间。准备活动的适宜时间以体温上升为主要标志,体温的适度升高,能加快神经传导速度,有利于氧的供应。准备活动的时间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教材性质、季节气候等具体情况,一般约8—12分钟为宜,如果时间过短,准备活动没有充分做好,不利于基本部分练习的进行;时间过长,强度过大,学生消耗能量过多,也将影响基本部分的练习时间和练习效果。

2.准备活动的强度。准备活动的强度应以中等强度为宜,不能过大或过小,其强度大小以学生的心率和出汗状况来判断,心率约达100—120次/min,微出汗为宜。

3.准备活动与正式练习之间的间隔时间。在体育课教学中,准备活动结束到正式练习开始之间的间隔时间应以2~3rain为宜,如果间隔时间过长,学生心率逐渐下降,内脏机能会恢复到准备活动开始前的状态,不利于课的进行,如果间隔时间过短,没有适宜恢复过程,强度会加大,学生承受不了。

准备活动是双向多边,复杂的活动。体育教师掌握着教学方向、进度和内容。教师不参与活动,只是让学生活动,学生的兴趣也不会很大。这样准备活动毫无生机,和学生一起活动,效果会不一样。因此,师生共同参与活动是学生快乐体育的桥梁。在体育课中建立师生之间和谐协调平等的关系是上好一节课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此可以看出,要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完成教学的进度和教学计划,顺利完成本次课程的内容和任务,就得设法尽快地提高学生的基础技术。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的基础技术得到尽快的提高呢?多年来,我们通过篮球课的教学实践,根据学生的实际和高职生的年龄特征,在教学中除了传授一些简单易行、行之有效的联系方法外,还尽量争取为他们多创造一些接触球、熟悉球的性能,提高控制球技术的时间和机会。因此,多得到一些可以利用的时间,达到了准备活动的目的,为基本内容部分创造良好的条件。通过近几年篮球课的实践,结合准备活动的特点,将准备活动部分这一环节加以合理运用,使准备部分与基本部分有机地结合起来,并顺利地过渡到基本部分的教学中去。在准备部分的走、跑、跳练习中,我们穿插进行一些脚步动作的练习,然后再进行一些熟悉球性的练习和传球、运球技术的练习,以及穿插一些有趣的篮球游戏的内容。

通过反复多次的进行这样的练习,大大增加了学生接触球的时间和机会,调动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使同学的篮球基本技术也得到了较快的提高,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我们在上篮球课的过程中,根据每次课的内容和任务,在准备部分教学中通常采用的练习方法是:

一、徒手动作练习

在走跑练习中,穿插进行“侧身跑”、“后退跑”、“变向跑”、“急停”、“急起”以及各种“滑步”、“转身”、“助跑摸篮板”、“摸篮球场两边的边线”等练习。

二、熟悉球性,加强篮球意识的练习

(1)手指拨传球练习;

(2)单手腰间交替环绕和双腿间的交替环绕练习;

(3)屈体在两腿间做“8”字传球练习;

(4)上举、下接猛击球练习;

(5)半蹲手推球跑练习。

三、运球练习

(1)原地左右手交替高低运球;

(2)行进间的单手高、低运球接力;

(3)行进间的变换手、变向运球练习;

(4)一对一的攻守运球推进练习。

四、篮球游戏练习

(1)篮球场上的手球比赛游戏;

(2)传接球接力游戏;

(3)运球“贴膏药”游戏;

(4)拉网捕捉运球人游戏等。

浅谈山区初中教学教法的心得体会 篇4

编号:

毕业论

题 目 浅谈山区教学教法的心得体会

(部)

中文系

专业名称

语文教育

名:

冯品

学号: 201001021010 指导教师:

杨金祥

职称 :

讲师

2013年5月

目 录

一、贫困山区历史发展中的问题···························4

(一)经济落后·········································4

(二)观念落后·········································4

(三)封建政治制度的缺失·······························5

(四)教育、文化根基空缺 专门从事教育事业的教育机构太少·····················································6

(五)封闭的交通·······································6

二、当前宏观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6

(一)基础设施建设滞后·················6

(二)教师队伍缺员依然严重···············6

(三)初中普及程度差距较大···············6

(四)超大班级成隐患··················6

(五)教育投入不足与教育事业发展的矛盾十分突出·····6

三、微观教学中的学生与教师···············7

(一)初中学生自身情况·················7

(二)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和道德模范·····················7

(三)与时俱进的教学观和教学法·············7

四、新课改下的教学教法新体验···························7

(一)从教案到学案的转变·······························7

(二)从教学目标到学习目标的转变·······················8 2

(三)从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使用技巧与心得感悟·············8

五、参考文献···········································8

浅谈山区初中教学教法的心得体会

姓名:冯品

班级:语文教育1班 学号:201001021010 内容摘要:山区的教育教学是值得关注和研究的课题,山区学校教师的教学教法更是一个值得关注和深究的课题。从古至今,山区的教育教学都是落后于城市和发达地区的,在这一块贫瘠的土地上多数孩子因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地区教育观念落后和自身经济问题而只能平平淡淡地在土地上忙碌一生。不是他们无所作为,不是他们不肯奋斗,也不是他们没有智慧和觉悟,而是千年发展下来的地区实况只能让多少人守候在山区耕耘。然而要想改变这一历史现况就得深究一个有意义的课题——山区初中教学教法。

关键词:贫困山区;教育;教学教法;育人学

一、贫困山区历史发展中的问题

贫困山区历史发展中的问题是复杂的,也是典型的。以下几方面是最具代表性的。

(一)经济落后

落后的经济是其根本原因,农耕经济——自给自足的个体经济使得民众没有多余的财力投资教育。经济落后的表现主要有:

(1)生产力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形成科学合理的生产关系的保证。目前我国大量农村生产力水平低下,存在“靠天吃饭”的现象,处于以牛、耕、锄为主要生产工具的原始农业时代,属于典型的自家经营、自主消费的小农经济生产模式。生产技术含量低,劳动者素质低。

(2)农业结构单一 我国农村土地作为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主要生产方式以种植业为主,结构单一。没有形成农、林、牧、副、渔业一体化农业,没有形成种植多样化、特色化农业生产结构,作物品种单一,质量低。

(3)农村市场不规范 农村市场的健全繁荣程度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目前我国大量农村市场不健全,市场场所不健全,市场管理交易不规范,市场小。商品流通量低。农村市场网络化程度低,农产品流通市场量小。同时,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发展缓慢,市场仍不健全。

(4)农村资源开发利用率低 作为我国资源的宝库,具有强大的潜在资源优势。目前我国广大农村资源开发力度低,资源开发利用率低,造成大量资源闲置、浪费,无法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实现资源的经济价值。如:农村剩余劳动力作为农村基本人力资源,目前我国开发粒度仍不大。(5)乡镇企业发展缓慢 乡镇企业作为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处于重要的地位。目前我国农村乡镇企业发展十分缓慢,没有实现自身主力军的作用。经营管理及生产模式落后,科学含量低,从事简单的农产品加工、销售。无法带动农村形成产地—市场加工—销售一体化农产品市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力量低。

(6)农村经济发展的对外开放程度低 农村经济发展对外开放程度低,是目前我国农村普遍存在的现象。对外开放程度低,导致外部资金无法进入,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人才无法引入,内部市场无法与外界市场相接合和经济形式和市场动态的掌控和了解,阻碍农村资源开发、农村市场健全和农村经济发展。

(二)观念落后

在土地充足的情况下,在多数民众心理满足当下的农耕生活,他们没有更多地去思考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有价值有意义的,对他们来说:出生——成长——成家——生子,这是不可违背的规律。

在很多农村人的眼里,依旧固守着“多子多幅”、“儿子比女儿重要”的旧观念。考不上大学的农村女子,很早就结婚了,一般结婚年龄在17--22之间,超过22就是大龄青年了,这比城市人要早很多,在城市,到了30岁才算大龄。农村人结婚早,并且一结婚很快就要孩子,如果第一个孩子是男孩,一般会再偷生个二胎,不管二胎是男是女,家里有两个孩子就不再生了,若第一个是女孩,很快就会接着生第二个,家里有3、4个孩子的家庭往往是前几个孩子都是女孩,不生男孩不罢休。我就有2个亲戚,前面有3个女孩,第4个是男孩,才不再生了。农村的计划生育搞得不像宣传的那么严,大多对超生的采取罚款的措施,可是,在把“要儿子”和“要金钱”进行比较以后,并不太富裕的农民,宁可被罚款也要生儿子,因为,在农村人的观念里,没有儿子就断后了,这是人生最大的不幸。农村人的这种观念好陈旧,在城市,大家都按计划生育政策办,不管是男是女,只要一个孩子。

(三)封建政治制度下落后的农村文化的缺失

在封建政治制度下政府只保证少数人的受教育权利,对于占人口绝大多数的贫农、农奴来说接受教育就是一个不敢做的梦。政府要求他们安分守己,要求他们守在自己的土地上为地主和政治服务。这就造成了落后的农村文化。

我们的祖先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中国农村文化,它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化。但这样的文化也有它的不足和缺失。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古国,时至今日,农业人口还占总人口的绝对优势。中国历史和现实的客观条件决定,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在农村;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落后文化也主要沉积在这块原生土壤中。农村落后文化直接影响着农民素质的提高,阻碍着我国“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彻底解决。当代中国,最严重的问题还是教育农民的问题。因此,政府在政策上给以倾斜、在经济上给以扶持、在社会分配上给以照顾农村农民的同时,还要高度重视农村文化问题,即解决农民的思想问题。改造农村落后文化,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这是一项提高广大农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构建和谐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带有战略性的治本措施。

要不要、能不能改造农村落后文化,历来反映着两种文化观。面对农村落后文化,熟视无睹,让其放任自流不行;想毕其功于一役,一蹴而就也不可能。改造农村落后文化要从客观实际出发,态度要坚决,措施要得力,既不能落后于时代,又不能超越于阶段。所以,改造农村落后文化,首先要研究落后文化产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点,有的放矢,方能奏效。

农村传统文化是客观历史所形成的文化形态,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传统文化中不但有进步的文化,也有落后的甚至腐朽的文化。进步的文化我们要继承发扬,但落后和腐朽的文化我们必须加以改造和坚决抵制。衡量传统文化进步与否的标志是,它是否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是否符合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广大农村既存的文化是一种复杂的文化现象,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有先进文化也有落后文化,有促人奋进的自强不息精神,也存在着封建迷信、天命观念等落后意识。而且现存的农村落后文化还有一个明显的地域性特点。就昭通市的农村情况而言,主要表现在血缘意识和宗法观念方面的文化现象很浓厚。落后文化根深蒂固,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产生和传承下来的,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

首先,中国文化是内陆型农业文化,长期植根于农业社会基础上。内陆型的农业社会条件决定着中国几千年来各朝代施行的都是以农为本、重农抑商的政策。而农业生产方式又决定了中国农民纯朴、务实、安土乐业、追求稳定安宁的性格。封建小农经济在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由于农业经济处于支配地位,故其主导思想是“天人合一”,并与此相适应,形成万物有灵的最早的宗教观念。

昭通市地处祖国大陆最西南边陲,据出土文物考证,新石器时代原始人已在此地生息繁衍,在昭通的农村民俗中,明显留存着上古遗风。

其次,中国的宗法制度和专制制度在漫长的历史中对中国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

专制制度与带有某种血缘温情的宗法制度相结合的社会组织结构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的文化,包括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以及史学、文学、艺术、民风民俗,甚至科学技术等等。时至今日,在雷州的民风民俗中,上古的宗法观念和血缘意识清晰可见。如农民生育观,对计生政策的抵触情绪,就反

映出“只有男子才能传宗接代”、“多子多福”、“人多势众”的血缘意识;在村斗中,同姓人前来助斗,将村斗变成族斗,反映出“同姓共族一家亲”的血缘意识。

(四)教育、文化根基空缺 专门从事教育事业的教育机构太少

教育、文化是什么?这是他们没有思考过的,他们只有朴实的民歌、童谣。在闭塞的村落里,生活的简单的同时也是单调的,感性生活没法上升为理性生活,教育理念、文化熏陶就没法享受。专门从事教育事业的机构除了政府外几乎没有,这就给需要受教育者带来没法享受教育的机会。

(五)封闭的交通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闭塞的交通使得读书无用。要想读书有用,就得走出山区,就得使自己的学问得到别人的赏识。可是在闭塞的交通条件下,要走出山区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历史已经过去了,历史的教训是珍贵的,也是沉痛的。在历史的缺憾中我们要反思现在,更要立足未来,只有这样那些过去的缺憾才可能被从新补上。接下来就让目光投向改革开放三十年来贫困山区宏观的现状。

“贫困山区 ‘普九’困难重重,教育教学质量不高,办学效益、办学规模和水平呈滑坡趋势。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发展,必将难以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成为西部贫困地区快速发展的瓶颈。”这是云南昭通师专邱光洪对当前教育状况的描述。在山区,像镇雄县这样的典型例子很多,也具有代表性。下面我以几个县的教育现状为例,综合我从小的经历与思考,浅析贫困山区现目前存在的问题。

二、当前宏观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一)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1.中小学校舍严重紧缺。镇雄县要实现“普九”目标,小学尚缺53.71万平方米,初中尚缺55.87万平方米,小学校舍缺口资金53711万元,初中校舍缺口资金55871万元,中小学校舍缺口资金109582万元。全县中小学有D级危房156982平方米。

2.学校附属设施严重缺乏。全县28所农村寄宿制项目学校没有厕所、食堂、实验室等配套设施。3.全县学校课桌椅、图书、教学仪器等设施设备紧缺。缺课桌椅17508双人套,需资金526万元;缺图书141.5万册,需资金991万元;缺学生住宿双人床50522张,需资金1516万元,缺教学仪器配备资金1909万元。

4.受自然灾害的影响,学校受损严重。

(二)教师队伍缺员依然严重

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编办等部门关于制定我省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意见的通知》(云政办〔2002〕52号)规定,按师生比最高限(小学1:

23、初中1:18)计算,实现“普九”时,全县在校学生将达:小学24.5万人、初中9.17万人,到时“普九”教师缺员将达6892人(不含每年170人左右的教师自然减员因素),其中小学5011人、初中1881人。虽然上级对我县教师招聘指标给予政策倾斜,尽管很大程度上进一步缓解了我县教师缺员的状况,但远远达不到 “普九”验收标准,教师队伍缺员形势依然严峻。

(三)初中普及程度差距较大

镇雄县现阶段的初中毛入学率仅为88.3%,形势严峻。在城市初中的毛入学率已达到95%以上,而在山区基本上维持在65%左右。

(四)超大班级成隐患

由于教师、教室紧缺,许多学校不得不采取大班额和复式班教学,全县66人以上大班有1934个,人数达100人以上的班级有92个,复式班156个。严重存在卫生、安全隐患,加重教师负担,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给教学管理带来诸多困难和问题。

(五)教育投入不足与教育事业发展的矛盾十分突出

镇雄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其实也代表了贫困整个散去教育发展的现状和共性,其成因主要有

以下几方面:

其一,经济发展水平低是阻碍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原因。其二,思想观念落后是制约教育发展的关键原因。

其三,教育自身内部存在的问题是制约教育发展的本质原因。

三、微观教学中的学生与教师

要解决以上宏观问题是时间、投入和体制改革进程进度的问题,以上问题不是个人能左右的,也不是简简单单就能解决的。在当前的经济发展情况来看是有可能在未来几年或几十年可以做到的,然而目前最急需解决的是个人能够解决并能够很好发挥作用的问题是教师教学教法运用的问题,尤其是初中教师的教学教法问题。

在山区的初中学校里教学教法有很大的缺口,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奉行的是灌输式的老教学方法,然而这些方法可能对考试或考高分有用,要想真正适应学生、真正让学生感兴趣、真正提高学生的思想文化素质是很难奏效的。在山区,从微观的角度来看,教师对学生来说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这个关键性的作用是由以下几点体现出来的。

(一)初中学生自身情况 生理:

1、力量、耐力、速度提高较快,2、心血管系统的发育还较落后,不宜进行运动量过大或时间过长的活动

3、神经系统的兴奋过程比抑制过程强 心理:

1、感知觉的精确性和概括性增强(可以理解为运动技能的掌握更快)

2、观察的目的性和自觉性有提高(多做示范,他们善于模仿)

3、有意记忆明显快速发展(教学中可以编一些口诀让学生记)

4、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逐渐占主要地位

5、情感易于外露,有时偏激(加强引导)

6、情感的社会性内容日益加强,重友谊,讲义气

7、自我控制能力有所发展,独立性增强,活动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有所提高

8、自我意识有发展,开始关注自我,出现自我反思。

以上显著的变化对他们来说很重要,要是在其生活和学习中出现问题都将对他们造成不利影响,甚至会毁其一生。因此特别需要老师的合理疏导和及时有效教育。寄宿制学校中老师的角色应是多样性的。在寄宿制学校中学生很少与家人沟通与交流,他们的情感除了与同学很朋友交流宣泄外很少有第三方感知,一次老师不单单是作为老师那么简单,还应该肩负起朋友(开导者)和家长的责任。

(二)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和道德模范

作为教师如果没有丰富的知识、严谨的教学方法、有趣生动的言语表达技巧是很难博得学生的赞誉和钦佩的。同样教师还是道德模范,以身试教的老师才是合格的老师。这要求教师具有高尚的品质。

(三)与时俱进的教学观和教学法

时代在变化,知识在更新,没有一尘不变的知识,也没有一尘不变的方法。与时俱进是当下对教师的新要求。每一年都有新的知识出现,每一年也都有超越性的发展,学生在接受新知识和新理念的兴趣上远比教师要强。如若教师不随时随地更新知识和观念是很难适应新的教学要求的。

四、从沿海新课改下学来的教学教法新体验

(一)从“教案”到“学案”的转变

“教案”是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根据教师参考书与教师本人的需要而设计,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学生的思维围绕教师转的教学方法。而学案导学是以学案为载体,学生依据学案在老师指导下进行自主探究的教学活动。它的功能是: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确保学生学习中主

体地位的落实,实现学生学习的最大效益,最大限度地为师生“互动——探究”提供课堂时空。学案可分为:学习目标、诊断补偿、学习导航、知识小结、当堂达标测试五个环节。这种教学方法的转变是师生主体地位的转变,它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生的主动性,使高效课堂在山区得以实现

(二)从教学目标到学习目标的转变

习目标的明确阐述。而学习目标是根据学生自身情况设定的在一段时间内达到的学习效果,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一种教学教法。它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性。

(三)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使用技巧与心得感悟

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它有以下优势:

1、直观性,能突破视觉的限制,多角度地观察对象,并能够突出要点,有助于概念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

2、图文声像并茂,多角度调动学生的情绪、注意力和兴趣。

3、动态性,有利于反映概念及过程,能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

4、交互性,学生有更多的参与,学习更为主动,并通过创造反思的环境,有利于学生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5、通过多媒体实验实现了对普通实验的扩充,并通过对真实情景的再现和模拟,培养学生的探索、创造能力;

6、可重复性,有利于突破教学中的难点和克服遗忘;

7、针对性,使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成为可能。

8、大信息量、大容量性,节约了空间和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

有了这样的教学工具就如同给教学教法添加了羽翼,使得课堂教学的内容丰富多彩。

教学教法是丰富多彩的,更是千变万化的,它要求教育者从思辨与务实的体验中感知新的它的魅力,从而达到愉悦的、轻松的、欢快的教学,使学生在更加舒心的环境中学到更加有用的知识和技能。

参考文献

1、赵明.主导和主体怎么看[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2月出版

2、镇雄县教育局2008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3、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4、国家中长期规划纲要

5、庄传超:《面向21实际加强中学校长继续教育》,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第2期。

6、彭豪:《教育如何走向21世纪》广西师范学报(哲社版)1996年第1期。

7、刘铁芳:《教学:一个可能的价值世界》,教学理论与实践,2000年第4期。

8、朱小蔓.•情感道德素质教育[J].中国德育.2008.3:10-12

中学地理教学教法 篇5

一、填充题

1、中学地理教材教法是探索(地理教学规律)的学科,从教材内容看具有(地理学)的内容。从教学方法看又具有(教育学)的内容,因此,他的学科层次是介于(地理学)和(教育学)这两大学科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

2、初中地理教材以(地理科学)知识为主,学习的内容是三大部分,即(人文地理)、(社会实践)、(德育)。

3、中学地理教材教法的研究对象是(中学地理教学系统)、包括中学地理教学的(目的任务)、(特点)、(地理教学过程)、(教学原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及地理教师素养,中学地理教育的发展等方面。

4、地名具有空间性,反映在地图上往往有(点)、(线)、(面)三种表现形式。

5、中学地理教育的基本任务和目的是向学生传授(地理基础知识地理基本技能),开发学生的(智力和培养学生的能力),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品德教育)、三方面的基本任务。

6、地理教育可归纳为三大类,它们是(基础地理教育)、(普通高等教育)、(研究生地理教育)。

7、智育的侧重点应从(传授现成知识)为主,转移到以(开发智力和发展智力)为主上来,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8、由于(地理事物及其认识方法的多样性)是地理知识的根本特性,能以运用(地图)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就成为地理教学的突出特点。

9、地理教材包括(课文系统)、(图像系统)、(作业系统)三个有机系统。

10、中学地理教材的内容具有“二重性”既有(自然科学)方面的内容又有(人文教育)方面的内容,因此它是一门(综合性)性很强的学科

11、地理教学中有(直观方法)和(逻辑思维方法)两种最基本的教学方法系列。

12、发现教学法是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所倡导的一种以培养能力为主的教学方法。

13、地理教学法的研究任务是揭示(教学过程实质),具体一点说,就是要解决地理这个学科的(教学原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

14、地理基本技能主要是培养(理解教材、分析教材的)能力、(设计教法、运用各种教学手段,特别是现代教学手段的)能力和(观察、研究和组织教学的)能力,其中以(观察、研究和组织教学的)能力最为重要。

15、地理讲授法主要包括(讲述法)(讲解法)(讲读法)(讲演法)。引导方法也叫(启发)方法,主要有(问答式引导)法(研讨式引导)法,(辅导式引导)法,(读讲练式引导法),(例证式引导法)。

16、地理逻辑方法主要有(比较法)(分析综合法)(归纳演绎法)。

17、逻辑思维活动的一般规律是(由简到繁)(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由已知到未知)(由具体到抽象)。(比较法)法是最重要的逻辑思维方法,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石。

18、地理智能主要包括(观察能力)(注意能力)(想象能力)(记忆能力)等。

19、地理比较法的类型有7种它们是(同类同型事物的比较),(同类异型事物的比较),(异类共性事物的比较),(横比法),(纵比法),(中心内容比较法),(综合比较法)。

20、课堂教学设计的三要素是(设计内容)(设计学生)和(设计言辞)。

21、当前,我国中学地理教学形式以课堂教学为主,地理(课外教学)和(课外活动)(课外选修课)等只能起到辅助作用。

22、地理数据可归纳为三大类,它们是(空间位置)(属性特征)(时态特征)。

23、地理感性知识可分为地理演变、地理景观、地理分布、地理名称和地理数据等。

24、(思维力)是智力的核心,智力又是(能力)的核心,(智力)的开发是能力发展的基础。

25、地理统计图表主要有折线、曲线、柱状、圆形或扇状等各种形式。

26、准备教学主要是指(准备教学目标、准备学生情况、准备教学材料、准备教学心理、准备教学过程、准备教学评价

27、中学地理教材法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其学习方法主要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28、作为学校设置的地理教育课程,我国始于(清)朝后期,正规的地理教育始于(20世纪)初。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竺可桢、张相文)

29、中学地理教育是一门(文)(理)兼及的综合性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中学地理教育内容更具有(综合)性和(广泛联系)性

30、中学地理教育主要由(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学地理课外教学)和(中学地理课外活动)三方面组成。其中(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是整个中学地理教育的核心和基础。

31、中学地理教育目的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学生发展的(控制)作用,对教学活动的(指导)作用和对教学过程的(优化)作用

32、地理理性知识包括(地理概念)(地理特征)(地理规律)(地理成因)等。

33、中学地理教学过程由(学生)、(教师)、(教学大纲)、(教材)和(教学场所)五个最基本要素共同构成具有复杂结构的有机整体。

34、地理例证方法包括(典型法)(范例法)(复观法)。

35、地理教学中进行逻辑思维活动的基本途径一是从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异同点)进行思维,二是按照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各个属性、部分、方面)进行思维,三是运用(归纳演绎)方法进行思维。

36、直观方法包括(直感)直观方法、(象征图像)直观方法、(形象)直观方法、(图解)直观方法。

37、综合课程一般包括(复习检查旧知识)(学习新知识)或(复习检查旧知识)(学习新教材)(巩固新知识)(进行练习)等环节。

38、直感直观方法主要有(地理观察法)(地理参观法)(地理实验法)等

39地理练习方法包括(问答)练习法、(作业)练习法、(实践)操作法。

40、地理能力包括()()()()和()等组成的认识能力以及阅读能力语言能力写作能力等组成的()能力。

41、学生理科地理理性知识要凭借想象和概念进行()()()()()和()。

42、地理课的三个主要特点是()()()。

43、地理略图的运用主要取决于()和()两大因素,略图设计的核心是(简化原图)。

44、应用()法是讲授地理特征的重要方法,同时还要运用不同的()论

45、作为中学地理基础知识的()()()()等是一些地理事实材料可称为()它是形成()的基础。二、名词解释

1、地理感性知识:反映地理事物外部特征和联系的知识,是人们通过对地理事物直接感知而获得的知识。

2、地理理性知识:反映地理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知识,是人们对地理感性知识经过思维过程的整理加工后形成的知识

3、地理能力:是应用地理知识、地理技能和地理智能分析解决各种地理问题的本领,即正确的处理“人地关系”的能力

4、地理基本技能:中学生经过地理学习所训练的技能是地理技能最基本部分。

5、地理教学的认识方法:是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地理事物的方法,它处于教学方法的核心,决定组织方法与教学手段

6、地理教学的组织方法:是教师组织学生学习活动的方法,是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直接行为联系的活动方法。

7、地理教学的直观方法:是运用各种地理直观教具、直观手段进行教学活动,使学生通过直接知觉形成正确认识的教学方法。

8、直感直观方法:通过各种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直接地感知各种地理事物的方法。

9、地理技能:是顺利完成地理认识活动和地理实践活动的动作活动方式和心智活动方式。

10、象征图像直观方法:运用地图和黑板略图进行教学的方法。

11、形象直观方法:是通过各种地理形象的直观教具和直观手段进行演示的方法,也称地理形象直观演示方法。

12、类比法:按知识的类别和属性进行比较的方法。

13、图解直观方法:教师以图解方式揭示地理知识的结构、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以及地理事物或现象的特征和规律的方法。

14、地理纲要信号法:是结合地理教材的知识组成,突出重点内容,找出知识间的联系,并且将语言信息转化为图像信息,将抽象思维过程形象化,变成可观察而又便于记忆的图像。

15、教学目标:对学习者通过教学后应该表现出来的可见行为的具体的、明确的表述。

16、分析综合法: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与方法。分析是在思维中把事物分解为各个属性、部分、方面。综合是在思维中把事物各个属性、部分与方面结合起来考虑。二者彼此相反而又相互联系,因此分析中的综合与综合中的分析贯穿于思维的整个过程。

17、自然地理学:研究自然环境或其组成部分的科学。按研究特点,自然地理学分为综合性和部门性的分组分支学科。

18、人文地理学:研究地表人文现象的分布、变化和发展的一门学科。

19、地理演变:反映地理事物的外部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知识

20、地理概念:反映地理事物和现象一般的本质属性的知识,包括地理类别概念和地理区域概念。

21、地理基础知识:中学生学习的地理知识是地理科学知识最基础部分。

22、地理景观:反映地理事物综合景象的知识。

23、地理特征:是对一定地区内地理事物和现象及性质的概括。

24、地理规律:反应地理事物和现象在发展变化中的必然联系的知识,包括地理分布规律和地理演变规律。

25、地理成因:反应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因果关系及地理特征和规律产生原因的知识。

26、地理教学手段:指地理教学用具及其使用方法,是组成教学方法的重要方面,是实现认识活动大的物质基础,也制约着组织方法的选择。

27、地理联系因素:

28、地理专题方法

29、引导教学法

三、简答题

1、简述中学地理教学规律

是指地理教学内部诸因素之间本质的必然性联系或概然性联系及其发展变化的趋势。包括:a文图结合律b区域差异律c综合联系律d人地相关律e地理结合律f智能统一律g德智统一律h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统一律

2、简述中学地理教学特点

a地理知识内容的广泛性和地图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联系乡土地理、生活实际、时事政策以及相关科学知识;开拓学生视野、促进知识迁移、推动教改

b地理事物及认识方法的综合性: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地理环境在人类与自然的共同作用下发展变化

c地理事物区域性和运用比较法认识地理事物的重要性:任何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都存在于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具有特定的地理位置;不同区域的地理特征具有明显的差异性;通过比较鉴别,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事物的本质特征。

3、简述中学地理教学四个基本原则 a以人地关系为主线的原则

b经常运用地图及其他地理直观教具的原则 c广泛应用乡土地理资料原则

d地理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的原则

4、简述中学地理义务大纲的主要变化

a精简多、难、深的教学内容,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义务大纲”减少了区域地理知识的内容

b减少知识结构层次,更新教学内容,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 c区域地理(中国地理及世界地理)由总-分-总结构体系改为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人类活动新体系

d教学内容顺序应由“先中后外”变为“先外后中” e地理知识教育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有分层次明确而具体要求

5、地理教师的基本素养 a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

b具有热爱地理教育的品质道德 c具有坚定的专业基础知识 d具有地理教学能力

e具有全面扎实的地理教学基本功

6、地理备课的“一通,二清,三备,四读”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一通:通晓新课标

二清:清楚教材的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 三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

四读:通读、细读、精读教科书和泛读有关教学材料

7、地理课的进行应注意那几方面? a课堂教学常规的运用 b教案的实施与调整

c地图能力的培养与环境意识的树立

d处理好教师与学生、教材与教案、内容与形式、身教与言教四个基本关系

8、简述中学地理教材的配制原则和方法

四、简答题

1、试述地理备课的重要性结合自己得体会谈谈应该如何钻研地理教材

重要性:

a备课作为教学基本环节的第一个环节起着统领整个教学过程的作用,是上好课的前提,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必需。b备课是教师提高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总结教学经验的过程,是提升能力的阶梯。

c备课的过程是预设的过程,更要融合课堂的动态与生成,也是师生有效互通的前提,为教学活动创造了条件。

2、试述地理教学的规律,谈谈地理教学原则应该如何贯彻。a坚持德智体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及课内外相结合的原则 b形成学习动机、实行启发式教学和运用直观手段的原则 c要坚持阐明人地关系、反映地理联系、体现地理差异、联系乡土地理以及运用地图教学的原则。

3、简述中学地理教学目的的变化趋势

a 从重视基本技能训练到强调开发智力、培养能力 b在思想品德教育中明确提出对学生的科学的资源观、人生观、环境观的教育

c体现社会需要和个人全面发展的统一。

4、试述地里课堂教学的特点 A 课堂教学的优势:

a按照规定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进行系统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传授过程便于统一要求

b课堂教学容量大,传授知识的密度高,适于普及教育 c课堂教学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易于贯彻教学原则

d课堂教学是在集体组织形式下进行的,故利于集体主义精神、组织性、纪律性的培养 B课堂教学不足:

a不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独创精神 b不利于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

5、简述中学地理教育的主要作用

a使学生获得日常生活、生产劳动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须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b使学生受到多方面的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 c使学生的智力得到全面开发,能力得以进一步发展

6、论述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a地图既是学习地理的主要的工具又是地理知识的重要的来源

b地图能够全面反映地理知识的广泛性,综合性和区域性

7、论述中学地理教学过程的特点和意义(131.136)特点:(1)以环境-资源-人类活动为主线,正确阐明人地关系,使学生逐步树立科学的人口观、环境观和资源观,懂得正确处理人地关系以实现持续发展的重大

(2)教学内容具有广泛性、综合性和区域性,有利于学生的观察、注意、想象、记忆和思维等多种智力因素的开发,促进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综合发展,实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标。

(3)地图在教学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

(4)注重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意义:a通过中学地理教学过程,学生可以获得地理科学的基本的知识

b学生得以训练地理基本技能

c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d可以使学生受到思想政治与品德教育

e学生可以更多的接触大自然,既锻炼了身体,又提高了审美情趣,更培养了热爱自然的情感

8、简述中学地理教学大纲的性质和作用。

性质:是根据中学课程计划所规定的中学地理课程的目的,任务而编写的教学指导文件

作用:a中学地理教学的计划性和统一性

b中学地理教学大纲是编写中学地理教材的依据 c中学大纲是教师进行的教学的依据 d中学大纲是教学评价的依据 e中学成绩考核的依据

9、简述中学地理教学目的和任务

A传授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1)地理感性知识;(2)地理理性知识

B开发智力和培养能力。

包括:认识能力有观察、思维、想象、记忆、应用能力

行为能力有运动、阅读、语言、写作 C进行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

10、试述中学地理教学过程最优化的含义和基本标准。A、含义:指教师有目的的选择组织教学过程的最佳方案。要求充分发挥现有教师和学生的才质和积极性,尽可能配以得心应手的教学装备和良好的工作条件,以达到可能的最佳效果

B、基本标准:

a最终表现为解决教学和教育任务的效率和质量,以及师生在解决这些任务时候所消耗的时间和精力

b任何一节地理课必须有适当的信息量,有活跃学生思维的教学因素,通过观察、操作等各种手段的运用实现手脑并用、眼耳并用,同时要有适当的调控

c要给学生表达自己看法和想法的充分机会。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培养和发展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

11、教学方法有哪些意义和基本类型。A意义

a保持教学过程中信息输出与输入的平衡,起调控作用 b把教材内容、知识变为学生能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起桥梁作用

c对开发学生智能与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起促进作用 d使教学活动有秩序的进行,起到支持作用 e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起到显示作用 f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形成于发展,起到强化作用 B类型

a 教学的组织方式:教师组织学生学习活动的方法包括讲授法、谈话法等;b认识方法: 学生认识地理事物的方法包括观察法、记忆法等;c教学手段: 地理教学用具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地理教科书、地图等

12、简述中学地理教材的含义。

A狭义:指中学地理教科书,是根据中学地理教学大纲编选和组织的具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智能培养、思想政治品德等教育功能的知识体系。

B广义:指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地理的一切教学材料,包括教科书、地图册、和直观教具等,中学地理教科书是教材的主体和核心。

13、如何理解地理教材并说说你的认识?地理课教案有何主要项目?你认为应该如何备课?

A、主要项目: a教材的章节课题

b教学目的:包括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思想教育三方面的具体目的。

c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d课的类型:即本节课的基本教学任务,如综合课、学习新教材课、练习课、复习课等。

e教学方法:本节课在组织方法和认识方法方面拟采用的具体方法:

f地理教具:本节课使用的教具名称,如教学挂图、模型、仪器、电化教学手段等。

g教学过程:是核心部分,包括师生活动方案和知识内容,一般从引入新课开始,以教学环节为单元,每部分包括讲授提纲,教法运用,承转小结,师生主要活动,最后到巩固新教材环节。

h作业及要求:所布置作业的主要内容或所在的课本页次及思考练习题号。

i课后分析:即教案实施后的简单小结。B、如何做:

a备思想:明确目的,思想重视

b备内容:把握新课标,吃透教材,明确重点和难点 c备学生:教与学是互动关系,最后的教学效果要落到学生上

d备方法

e备语言:语言表达是进行教学的主要方式 f备板书:直观作用 g备教具

h备教案:教师实施教学活动的具体方案

i备习题:课后习题是强化学生掌握知识的有效手段,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起点。

篮球的教学教法 篇6

高职英语教学贯穿ESP教学理念的原则、教法与实施途径

目前高职英语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也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要提高高职英语教学的效率,需要建立新的教学模式,开设通用英语与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并重的教学模式.笔者将就高职开设专门用途英语的教学原则、教法及实施途径进行探讨.

作 者:黄成夫 HUANG Cheng-fu  作者单位: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1450 刊 名: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UXIONG NORMAL UNIVERSITY 年,卷(期): 23(5) 分类号:H319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学   ESP教学原则与教法   实施途径  

政治课堂教学的创新教法 篇7

【关键词】新理念 自主 合作 创新 释疑解惑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061-02

一、在导入新课时,精选教学资料,巧妙设置疑问启迪学生思维,引发其强烈的求知欲望。

在新教学理念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思想政治课学科特点,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学习方式的变革为主线,构建教师导学情境下的课堂教学活动。从学情这个实际出发,精选背景材料,巧妙构思问题,将教学目标问题化,以引发学生求知的兴趣和热情。精选提出的问题是这一环节的关键。

作为教学起点的材料,既要紧扣教材重、难点,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设置的问题是具有“导学”功能的问题,既能引导学生认真阅读、钻研教材,又能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借助民间故事、诗词歌赋、名言民谚、电视广告、时事政治等素材,运用各种方式设置问题,诸如演绎法设置疑问、归纳法设置疑问、扩展法设置疑问、发散式设置疑问、辨析式设置疑问、层进式设置疑问、反向法设置疑问等方法,引导学生进入新课,唤起求知欲望。

二、在新授过程中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探究,在相互合作中钻研,在探索过程中有创新。

经过选材设疑,以疑导思的导入环节,教学便进入到核心阶段——新授环节。

1.探究学习中,开展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中,我保证学生自学探究有必要时间,让学生在自学探究中有所感知,在感知中能够自悟,在自悟中产生疑问;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比如,针对学生不知道如何阅读教材的实际情况,我采取不同的阅读训练策略,提出了粗读、细读、精读等方法。易理解的知识粗读,新内容细读,重难点问题精读。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自学,其形式也应多样化,如阅读教材内容、收集有关信息资料、概括中心论点、整理知识网络等。

2.在互相启发研讨中开展合作学习

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浅层次问题均可在自学探究中解决,不理解或解决不了的问题就需要采用合作互研的形式加以解决。一是同桌合作互研,即让坐同桌的学生发挥各自学习探究的优势,就相关疑难问题,相互启发,互相研讨。二是小组合作互研,以4人为一个小组,把前后排邻座学生组成学习小组,便于进行合作学习活动。三是整班集体互研,抓住中心议题或关键性问题,让学生各自发表见解,集中解决难点。就课堂合作互研的具体方式而言,辩论法、“实话实说”法、讨论法等都是合作学习的有效形式。不过,在讨论互研的过程中,教师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

(1)对于教材的难点、疑点要进行点拨、提示、分析。

(2)引导学生摆事实,讲道理,从正反、纵横、交叉等方面进行立体式的分析讨论,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式思维。

3.在探索中创新学习

在自学探究、合作互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教材知识和丰富多彩的生活实际进行深入探索,让学生提问题,找规律,推逻辑;在体验知识生成的过程中形成标新立异、追求卓越的竞争意识和发散、聚合、逆向等思维品质。在此环节,做好诱导质疑,鼓励求新的工作。诱导质疑就是要让学生独立地去分析与思考,允许对现有结论的怀疑与否定。鼓励求异,就要鼓励学生不唯书、不唯师、不唯上、不迷信、不盲从,不满足于现成的方法和答案,打破常规,敢于超越。就质疑求新的方法而言,一般可采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三段递进思维方法进行。质疑求新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利用新课本中有关相关链接、探究活动模块设计质疑;

(2)引导学生对所学前后知识的综合、比较中质疑;

(3)将政治学科和其他学科相关知识联系、综合,从中质疑;

(4)联系当今社会热点或学生生活中熟悉的内容展开质疑。

三、归纳梳理知识,释疑解惑,提升学生能力。

通过上述诸环节的学习,学生一般已能掌握大部分主干知识,但也会有一些疑难问题需要教师精讲点拨,释疑解惑,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分辨和修正能力。一般来说,中学生产生疑惑的主要原因,在于对教材内容的某种“误解”,以及由“误解”引起的理论同实际的矛盾。

同样,经过上述诸环节后所习得的知识往往是感性的、零散而不成系统的。因此,引导学生把零散知识进行归纳整合,上升为系统化的理性认识是教师要努力做的。此时,教师利用个人的知识优势,归纳梳理,提炼概括,勾勒出所授知识的结构;引导学生一起进行总结归纳,寻求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参考文献:

[1]《新课程 新理念 新策略》海宁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海宁教育局教研室编

上一篇:稻盛和夫给年轻人的忠告读后感下一篇:中层管理培训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