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运球的教学绝招论文

2024-09-20

篮球运球的教学绝招论文(共9篇)

篮球运球的教学绝招论文 篇1

运球技术又称控球技术, 它是其它篮球技术的基础。无论哪一级水平的运动员, 要想取得成功都有赖于基本技术掌握和有效运用, 中学生也是一样。在篮球运球技术教学与训练中, 如何使练习者准确的掌握与合理应用运球技术?笔者认为:除抓好练习者对球的控制外, 应重点抓好手脚的协调配合, 这已被多年的教学与训练的实践所证实。无疑可提高运球技术教学与训练的质量, 使练习者能有效地掌握与合理运用运球技术。

一、控球技术教学前或教学过程中应解决的问题

我们教学生或队员控球技术的目的不是简单掌握运球持球保护等单一技术动作, 而是在掌握了控球技术的基础上, 利用其他篮球技术的衔接和发挥, 控球技术教学和其他篮球技术教学一样, 必须放到比赛的现实功能氛围中去考虑。具体到控球技术, 我们就应该在篮球控球技术教学之前或之中解决视野、注意力的分配与集中、球性和场地空间知觉等问题, 否则控球技术将失去其原有功用与意义。

二、如何解决上述问题

上述问题的解决, 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把学生的注意力从球上引开。通常我们让学生和队员练习控球时抬头, 但实际的情况是, 学生的注意力还是在球上, 心里还想着如何运球, 如何真正把队员的注意力分开呢?可用手势运算法学生可以先原地运球开始, 看老师的手指数, 同学的相应编号, 将球快速传给与老师手指数相符的同学或队员老师也可先一只手举起示数, 但要求学生待第二只手也举起示数时, 两数相加后, 队员或同学将球传给与这两手数之和相符的队员或同学, 运球可以过渡到移动中。

运动员的球场时空感是指运动员具体的比赛场地建立起来的专项时间与空间知觉, 它可以给运动员具体的个人及全队战术行动以宏观指导。让运动员清楚地知道个人通过场地线角距离所用的时间, 如两端线距离, 中线前端距离, 两边线距离全场半场对角线等。

三、运球技术的教学与训练

1.“球感”训练。

“球感”特点是在于能对球的形状、轻重、弹性、空间运动的速度和方向的变化都达到极为精细分化的程度, 这种知觉能使学生稳定、准确、快速、巧妙地进行传、接、运球而不易失误球。 (1) 对墙练习。练习者距墙面一步面对墙面站立, 以运球手持球, 对准墙面的一定区域做运球练习。当练习熟练以后, 逐步把眼睛从篮球上离开, 加快运球的速度, 把区域缩小成一个点进行练习, 要求左右手交替进行。 (2) 胯下“8”字绕球练习。练习者双脚分开比肩稍宽, 双膝微屈, 持球在两腿之间进“8”字绕环练习当练习熟练后, 眼睛不要看球, 加快绕球的速度, 再进行反方向绕球练习。 (3) 利用身体绕球练习。练习者双脚并拢站立, 持球从踝关节开始绕球, 依次向上绕至膝部、腰部, 再向下绕至踝部, 如此循环练习。熟练后眼睛离开球, 加快绕球的速度, 再进行反方向的练习。 (4) 体前、体侧推拨球。体前推拨球练习:双脚左右分开稍比肩宽, 稍蹲, 上体稍前倾, 双手交替在体前左右推拨球, 推拨球要有节奏, 熟练之后改用单手推拨球, 尽量固定球的落点, 眼睛不看球, 左右手交换练习。体侧推拨球练习:双脚前后分开 (运球手侧的脚在后) , 稍蹲, 上体稍前倾, 单手在体侧前后推拨球, 眼睛不看球, 双手交换练习。

2. 专门性运球练习。

(1) 原地低运球。运球时降低重心, 上体前倾, 用手短促按拍球, 控制球的高度在膝关节以下, 运球要有节奏。要求:不能用眼看自己运的球, 靠手指来感觉和控制球。 (2) 原地高运球。运球时两腿微屈, 眼睛平视, 上体稍前倾, 手用力按拍球的后上方向前下方推放球, 控制球的高度在腰腹之间。要求:拍按球时将球送下去, 然后将球吸起来, 手离开球的时间越短越好, 便于稳定地控制球。 (3) 高低变换运球练习。由高运变低运球时, 尽量使身体重心降低, 手向下按送球给力不能过大;由低运变高运球时, 加快屈指屈腕的速度, 当球从地面弹起手及时迎吸球并抬臂, 重心随即升高, 保持合理姿势。开始有节奏地进行练习, 然后看教师手势或听教师的口令进行高低变换运球练习。 (4) 体前横运和前拉后推运球练习。在练习者的手对球建立一定感觉后进行这种专门性运球练习。开始以控制稳球为主节奏慢些, 不论变换什么方向手应尽力粘送球, 提高手指“粘球”能力。手臂放松, 不能看球。

3. 运球技术手脚配合的练习。

(以运球后转身练习为例) 技术动作分析:以右手运球为例, 运球中与防守者靠近时, 降低重心, 球保持在体侧, 用身体保护球, 转身时, 左脚为中枢脚, 右脚用力蹬地, 最后一次运球用力拍按球, 右手心转向胸前, 手紧贴在球的侧前方, 前臂横于胸前, 随后转身动作迅速将球拉向身体后侧方。在转身拉球过程中肘关节略内收, 然后换左手运球, 左脚用力蹬地加速运球突破。

篮球运球的教学绝招论文 篇2

二、在组织教学方面,首先在队形上打破常规,让学生跑步进场,活跃课堂气氛,在进入基本部分――行进间运球时,突出教师的主导、学生为主体,充分把宝贵的时间留给学生,安排好练习队形的调动,让他们有充足的时间来模仿练习,其次是教学方法上要灵活,根据五年级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强的年龄特点,在讲解与示范的时,利用原地运球与行进间运球作对比,让学生从中得到行进间运球的技术动作与要领,在进行练习时,教师采用激励的方法,发现表现好的学生给予表扬及展示,从而带动全班同学投入练习。所以说以后上课不要怕麻烦,认真设计好课的内容,多准备一些器材,让学生在快乐中玩,在游戏中学。

教学建议:

篮球原地运球教学游戏 篇3

目的:掌握随球上升缓冲、下落按压的重点动作。在专项练习中可以安排两项游戏,一是左右手拨球的比赛,在提高学生球性的基础上,初步建立手指及指根部拨球、掌心不着球的要领;接着进行双人上下“升降球”的游戏练习,体会向下按压球以及随球缓冲上引的要领。

方法:原地左右手拨球:两脚左右开立,两臂前伸,肘关节向下,两手手指张开呈半球形,手指向上;开始后,利用手指和指根部位拨球两侧,让球在左右手之间移动,同时提示学生掌心不着球,用力柔和,比比看谁控球稳定,拨球柔和、协调。

拓展:当学生初步掌握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练习双人“升降机”的游戏:两人面对面站立,分别将右臂前伸,肘关节微屈,小臂、手腕伸直,手掌、手指呈半球形,掌心相对;准备时,将球放于两手之间,两名学生用半球形的手将球控稳于两手之间;开始后,两人同时指挥,下降时,手在上方的学生肘关节用力,手腕伸直,向下按压球,而手在下面的学生,手贴住球,随球向下,两人合力控制好球;上升时,手在下面的学生,肘关节用力,手腕伸直,手呈半球形贴于球下,稍用力将球托起,上面的学生体会随球缓冲上引,并且身体随球的“升降”作蹲、起动作。练习时,重点提示学生肘关节用力、手腕伸直,随球缓冲上下移动。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不仅初步掌握了运球的手型手法、用力方法,还通过两人的配合,尝试体验了随球缓冲上引的要领。

二、体验游戏“换姿砸点”

目的:尝试按压球的手型和用力方法。完成专项练习之后,教师可以组织“运球砸点”的游戏比赛。

方法:学生做好原地运球的准备姿势,开始后,原地运球,将球的落点控制在地下的标志点上,看谁“砸”准点的次数多,以此强化学生按压球的力量和正确部位,提高学生对球的控制能力,当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后,教师在“运球砸点”游戏的基础上,进行变换姿势的练习,即:当教师吹哨时,学生利用原地运球的姿势开始运球砸点;教师吹第二声哨子,学生直立运球砸点;当教师吹第三声哨子时,学生改成蹲撑运球。提高练习趣味性的同时,引导学生尝试各种姿势运球的方法,不断提高原地运球能力。

三、童趣讲解

目的:使学生快速理解动作要领。

两个游戏练习之后,教师可以调动学生:“刚才大家表现都很棒,我这里有个小窍门,可以让大家更好地掌握方法,获取胜利,大家想学么”。

方法:两腿弯曲前后站,小臂伸直带手腕,掌心空出把球粘,随球缓冲柔和按!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动作。

四、巩固游戏“看指令”

目的:完善运球技术,培养观察意识。动作讲授之后,练习游戏“看指令”,不仅可以复习原地运球的技术,还可以培养学生运球时观察场上形势的能力,并简单渗透篮球规则。

方法:学生原地运球时,教师吹哨的同时,做出裁判的简单手势(走步、打手、推人、阻挡等),学生快速观察后,快速答出手势含义;练习的最后,教师做出直立闭眼的指示,学生大声回答后,闭眼运球,感知球的运行、反弹,看谁闭眼运球时间长,引导和培养学生运球观察的能力。

五、提升游戏“移形换位”

目的:发展学生对运行球的控制能力,提高运动量。

方法:初次练习时,学生两人一组面对面同时开始运球并报数,每人拍球5次后,迅速从右侧跑动换位,控制住对方弹起的球,换位3次,看谁成功次数多。学生掌握较好后,还可以增加换位次数,形成图形换位。学生4人相互间隔2米站成一队,相邻的两队为同组,两队间隔2米,1队学生从前到后分为别为1至4号位,2队从后到前为5至8号位。游戏开始后,1队学生向后转,两队同开始运球,当教师哨音响起后,每个同学快速从右侧跑向自己号位加1的位置,直至返回到自己的位置,比比看哪个团队学生失败次数最少,换位最迅速。进一步提升学生对不同情况球的控制能力、应变能力,提高学生的运动量。

六、辅助纠正

目的:纠正不足,完善技术。

方法:在原地运球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整个手掌拍打球的现象,原因在于没能保持半球形、掌心空出的运球手型,在纠正过程中,可以利用小贴贴,贴在学生的掌心,鼓励学生“爱护小贴贴”,不要把它弄脏、弄破。引导学生注意掌心空出,不要让小贴贴触到球,帮助学生保持正确的运球手型手法;再有,在篮球原地“运球砸点”练习中,如果学生砸点成功率不高,就说明学生用力方式、按压球手型,或者随球上引的缓冲没有做好,可以利用专项练习中的“双人升降”游戏,进一步体会随球缓冲的升降运动,做到上引、下按柔和用力,并结合问题进行针对性地纠正练习,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动作质量,发展原地运球能力。

篮球运球教学反思 篇4

二年级的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活泼好动,但模仿能力强。为了让学生积极投入到课堂中来,本节课的设计思路是以“快乐为主题”,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乐。结合本节课教材内容创设情境,围绕“篮球嘉年华”的各种活动展开,将情景教学贯穿在整个课堂之中,让学生在充满快乐和欢笑的课堂氛围中学习与体验原地运球的动作技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

在本节课后我进行了反思,这节课中出现了很多的不足之处。我总结有以下几点:

1、对于课堂的掌控能力和组织教学能力还有待提高。

2、对于教材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还不够透彻。

3、课堂中的教学语言和讲解还没有达到精讲多练的要求,口头禅较多,这样就直接影响到了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和教学目标的达成。

篮球脚步移动的教学绝招 篇5

绝招1:看“尾巴”练习

练习方法:练习前,每名学生在后腰上系一根绳子当作“尾巴”,绳子一端最好带有把手,站立时绳子距离地面0.1~0.15m。练习时,以把手触地时可以发出声音为准,做相应的脚步移动练习(见图1)。

练习要求:练习时“尾巴”触及地面。

练习实效:体会脚步移动时屈膝的动作和脚步移动时重心的稳定,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达到重心下降的目的。

绝招2:绳梯练习

练习方法:用宽胶带在篮球 场或平整场地上粘贴出由边长为0.35~0.4m的正方形组成的绳梯。练习时,练习者侧向面对跑进方向,双脚依次跨进格子,双脚骑跨在方格内,按照“左脚跨进第二个方格的同时,右脚跨进第一个方格里……”的方式进行连续快速的侧向脚步移动练习(见图2)。

练习要求:练习时双脚不能踩踏和触及胶带,胶带起到限制物的作用;有一定的节奏感与连贯性,踩到胶带的学生要完成连续10次分腿跳动作。

练习实效:提高学生脚步移动的速度、协调性和灵敏性。

绝招3:听命令、看图形练习

练习方法:课前用粉笔在篮球场或平整的场地划出各种形状的路线图,让学生听口令后沿着所划的图形侧向移动。根据教师的口令,练习时学生要利用所学的步伐,如,底线的跑步、边线的交叉步、中线的后撤步等进行练习,还可以加入其他脚步动作。

练习要求:移动速度快、变换灵活。

练习实效:达到了热身的目的,巩固脚步快速移动动作,提高学生学练积极性。

二、学练指导

1.篮球脚步移动是通过半蹲形式完成的,如果腿部力量不足,长时间游戏或运动容易造成膝关节损伤,所以应加强腿部力量的练习。

2.在练习或比赛时,要提醒学生在移动时要保持膝关节弯曲,重心稳定。

小学生篮球运球趣味教学法 篇6

一、运球对墙击打法

1.方法: (1) 每人持一球站立在离墙半臂距离的地方拍球。 (2) 左右手交换进行拍球。

2.规则: (1) 持球方法要正确。 (2) 始终屈肘拍球。 (3) 达不到拍球50次不可交换左右手。

此方法主要练习学生的上肢力量及控球的平衡能力, 让学生有一个球不离手的感觉, 以适应将来在场地上的节奏。

二、运球互击对方法

1. 方法:

(1) 在一块半径为5米的圆内 (水泥地) , 里面站6-8人, 每人一球运球。 (2) 运球的同时去击打对方的球, 而自己的球不要停掉。

2. 规则:

(1) 球被对方拍掉或被逼挤出圈外为出局。 (2) 球自拍停止或半途没拍到球为出局。 (3) 把学生分成四组, 在规定的时间内看谁拍的人数多而自己不停止者为胜。

此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 在游戏中提高运球、控球、护球的水平, 学生乐此不疲。

三、运球绕障碍迎面接力法

1. 方法:

(1) 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8小组在15×15米的场地内设置4-5个障碍。 (2) 一人从起点运球 (12米) 至对面的同伴, 然后站在队后面。

2. 规则:

(1) 球停了或掉了由运球人自己捡起从掉的地方再运直至终点。 (2) 哪组先完成者为胜。

此方法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游戏中提高变向运球的能力及积极向上的优良品质。

四、运球躲闪避让法

1. 方法:

(1) 学生分成4小组, 男、女生分开。 (2) 每组一半人持球在5米半径的圆圈内运球, 另一半站在圈外持两只软式排球击打圆内的同伴, 被击中者立即出圈参加击球队伍。

2. 规则:

(1) 击人者必须击打圈内同伴腰以下部位。 (2) 被击者应用眼光观看击球者, 及时躲闪避让。 (3) 谁在圈内坚持的时间最长为胜。

此方法主要是锻炼学生的视野及灵活性, 提高控球能力。一般在球性比较熟悉的情况下进行。

篮球运球的教学绝招论文 篇7

关键词:大学体育,篮球运球,分类

一、篮球运球技术教学的重要性

篮球运球技术是持球队员在原地或移动中用单手连续按拍由地面反弹起来的球的一种动作技术[1,2]。篮球运球技术是篮球运动中重要的进攻技术之一, 是运动中带球移动的唯一方法, 是进攻队组织全队战术配合的纽带, 也是个人摆脱防守、突破、传球、投篮得分的重要进攻手段。运球技术熟练程度如何,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运动员控制和支配球的能力[3], 反映出运动员篮球水平的高低。

大学生特别是男生大都喜欢篮球课, 有着通过大学学习提高篮球水平的愿望和要求。篮球运球技术正确而又系统化的分类, 能使学生快速、全面地了解和掌握篮球运球技术。通过教学中对各分类的比较和分析, 能快速有效、持久而稳定地提高学生的篮球水平。结合传球、投篮等能增强学生的自信, 提高学生对篮球的兴趣和爱好, 从而培养学生终身篮球的意识。

二、篮球运球技术已有分类及其缺点

已有许多专家和学者对篮球运球技术进行了分类研究[2,3,4], 如图1、图2。但各分类都有其缺点。首先, 分类简单。比较图1和2, 发现图1分类简单, 只有1层分类, 图2虽较详细, 但也只有3层分类。其次, 分类没有根据统一标准或同一属性进行。如图1没有考虑到跨下运球和高、低运球有换手与不换手的区别。再次, 分类不详尽。图1不用说了, 图2没有考虑到原地可完成跨下运球和背后运球。最后, 没有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 增加一些实用性强的运球技术, 图1和2都没有假动作运球。

三、篮球运球技术重新分类及其优点

篮球运动的发展是全方位的, 无论是战术、体能还是技术。作为大学体育教学, 各方面都要跟上时代的节奏。一方面使学生充分接触和学习到最全面、最新的知识和理论, 另一方面要通过更新知识, 使学生更加快速、全面地掌握各种技术、战术等。进行全面、重新的系统化篮球运球技术分类显得非常必要和可行。

图3的分类有以下优点: (1) 全面系统化。对所有篮球运动技术进行了详尽分类, 有4层, 根据每层分类列入各种运球技术; (2) 分类标准合理。根据人的运动实际进行分类, 第1层分类按行进间和原地分类, 第2类按是否换手分类, 第3层具体到动作, 第4层根据动作特点分类; (3) 技术名称简单明了, 便于了解和讲述。

参考文献

[1]孙民治.篮球运动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0:59.

[2]王贺立, 周贤江.篮球实用教程[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6:160.

[3]王家宏.球类运动——篮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119.

篮球运球的教学绝招论文 篇8

一、未雨绸缪——做好教学前的准备工作

(一) 情境追忆导入

教师通过情境追忆谈话导入:“同学们, 上幼儿园的时候老师肯定教过大家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吧, 今天我们再来做一回老鹰、母鸡、小鸡。”

(二) 激发兴趣

当学生们觉得这个游戏很幼稚, 似乎不适合自己玩的时候, 教师也参与其中, 并提出进行老鹰抓小鸡比赛, 看看谁在3分钟内抓到的“小鸡”多, 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活动兴趣。

(三) 学习本领

通过比赛, 教师表扬抓“小鸡”多的小组, 并让他们谈谈所使用的方法, 这时成功率高的学生便“得意”地介绍自己的经验。但教师抓的“小鸡”远远超过学生抓的, 当学生提问为什么能抓这么多的时候, 笔者并没有立刻回答, 只是让他们再看一遍。这时有学生看出端倪来了, “老师, 你一个转身就到母鸡后面了, 马上就抓到小鸡了。”笔者马上竖起大拇指表扬他观察仔细, 并再次示范抓了几只“小鸡”, 同时强调, 以左脚 (右脚) 为中枢脚, 向右前方 (左前方) 跨一步后, 马上用左脚 (右脚) 辗地转身。要求每个小组 (4人~5人一组) 利用教师刚刚讲的方法再进行老鹰捉小鸡的游戏, 并且组内成员角色不断转变, 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老鹰这个角色。

【反思】

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特征适宜游戏教学, 同时也符合儿童的生理特征, 小学生的思维水平处于表象、直观阶段。有着天真烂漫、活泼好动的天性, 对任何新颖、有创意的活动都怀有“好玩”的思想倾向。用游戏为技能教学做铺垫, 刚好利用小学生喜欢游戏这一种心理特征。据专家研究表明, 学习效果的好坏同自身精神状态有着很大的关系。当一个人的神经系统处于兴奋水平时, 其学习、工作的效率将事半功倍。

小学篮球教学中转身运球的技术动作有一定的难度, 所以, 在安排此年龄段学生学习内容时笔者选择了有一定运球技术的六年级。在教学中如果一味地讲解、示范转身运球的动作, 学生跟做、练习的话, 学生往往只有几分钟的热度, 不仅完不成预定的教学目标, 还影响了下面的教学内容。经过多次实践之后, 在本次教学中运用了游戏“老鹰抓小鸡”为主教材做铺垫, 不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任务也很顺利地完成了。学生在没有压力、轻松的游戏过程中掌握了转身运球的步法与身体的移动方法。同时在整个游戏中注重安全教育, “小鸡”为了躲闪老鹰的捕捉, 在奔跑时, 最后面的学生由于惯性容易被甩出去, 如奔跑得越快, 这种力量就越大。要想改变这种状态, 教师就要根据实际情况思变、创新。因此, 在上面的案例中, 为了安全起见, 分组时控制人数, 一般控制在4人~5人一组, 每组活动的地点也需要注意安排妥当。

二、推陈出新——赋予技能教学新的生命

(一) 情境创设——老鹰带小鹰学本领

教师语言导入, “刚才我们的‘老鹰’又掌握了一种新的捕捉方法, 现在‘老鹰’要带上‘小鹰’来学习这项本领了。”接着教师从“鹰巢” (即装有篮球的推车) 里拿出了“小鹰” (篮球) , 找一位学生扮演“母鸡”, 然后便示范完成转身运球的动作。在学生的赞许声中特别强调:“带‘小鹰’学本领时, “老鹰”一定要先听话, 否则会被‘母鸡’伤害的 (一边说一边进行换手运球练习) 。”接着, 学生开始进行换手运球练习, 争取让自己手里的“小鹰”听话。

(二) 情境展开——进入训练场提升本领 (后转身运球)

“老鹰们!现在就让我们行动起来吧。大家看到前面的‘母鸡’了吗? (其实是事先放置好的体操垫, 或者标志杆之类的障碍物, 为了形象, 特意在折垫一边粘贴上母鸡图样。) 接下来就请大家先到训练场里把自己的本领学好。”在教师的鼓舞下, “老鹰”带着“小鹰”在训练场地进行后转身运球练习。3分钟后集合点评, 强调动作要领:“在靠近对手时以前脚掌为中枢脚旋转, 后脚蹬地做后转身。由于跑动中惯性的关系, 要适当减速, 加大中枢脚辗地的力量, 从而加快旋转的速度。要注意控制重心, 保持身体平衡。”接着学生继续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

(三) 情境升华——鹰鸡之战

情境创设:“母鸡向老鹰下战书, 要求老鹰带小鹰, 不能单枪匹马, 要把小鹰抢下来, 为自己的小鸡报仇”。于是把学生分成了攻方和守方两队, 出于安全因素的考虑, 把男生和女生分别安排在两个篮球场内, 篮球项目中冲撞现象比较多, 因此, 在学习技术动作的同时一定要强调自我保护与文明打球。另外在练习中, 不时地提醒大家“过老鹰时人要注意降低身体重心, 上步时一定要靠近防守队员, 转体速度快, 保护好球”。在最后一次比赛时, 要求每人扮演一次老鹰与母鸡 (即进攻队员与防守队员各一次) , 进攻时间以哨声为准, 第一声哨声响起开始, 第二声响起结束, 然后交换, 结束之后让顺利通过母鸡考验的老鹰站在“鹰之巢”, 失败者站在“鸡之窝”。

【反思】

单纯的篮球技术动作属于无趣味教材, 易使学生产生望而生畏和枯燥无味的情绪, 针对这一点, 笔者想方设法地增加教材的趣味性和科学性, 用游戏“老鹰捉小鸡”的捕捉方法展开教学, 让学生感到“新、奇、乐”,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这一节课设计以学生为本, 突出学生的自主性、活动性和创造性, 本着让学生自己经过观察、实践得出结论来进行学习。并为他们以后积极参与体育课打下良好的基础。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有趣的游戏情节, 吸引学生主动参与

本节课设计了从老鹰第一次与母鸡开战到老鹰学习新本领、带上小鹰学习本领到最后再次与母鸡较量的情境, 并在创设的老鹰多次与母鸡较量的情境中展开了转身运球的教学, 在教学中, 将情境的发生发展与学生的身体练习融为一体、内容环环相扣、自然流畅。经过情境的增添, 使游戏充满了生活气息, 有趣的游戏情境, 能充分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 让小学生化被动为主动, 充分体验“玩中学”的乐趣。

(二) 巧用身边道具, 激发学生兴趣

1. 情境中应用道具渲染游戏情境

在本节课中笔者多处应用饰品渲染游戏情境, 从游戏一开始, 自然地在每位扮演“老鹰”的学生臂膀上粘贴了有老鹰图案的粘纸, 显著标明身份之后的老鹰更加“凶猛”了, 另外, 在篮球推车上粘贴鹰巢与鸡窝图案, 在篮球上粘贴小鹰图案, 体操垫上粘贴母鸡图案, 这些图案的应用在各环节的情境教学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时不时会冒出几句“老鹰怎么怎么样、母鸡怎么怎么样”, 可见学生已经融入到“老鹰抓小鸡”的情境中, 如果是小学低段开展“老鹰抓小鸡”的游戏, 还可以准备一些头饰。

2. 场地环境的布置

在“老鹰抓小鸡”篮球转身运球的教学中, 笔者根据老鹰多次与母鸡展开决斗的情境, 安排贴有母鸡图案的训练场, 象征家的“鹰之巢”、“鸡之窝”的场地布置帮助大家更快地投入到情境中。

让小学生在游戏时戴上头饰、布置好适宜场景等可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练习的过程好似在表演, 玩中有演, 别有情趣, 适宜的场景布置能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 充分调动小学生参与游戏的积极性。

(三) 引入竞争机制, 培养竞争意识

在体育游戏中引入竞争机制, 当小学生面临失败, 会产生挫折感, 降低自信心;当他们在游戏中获胜, 他们会体验到成功的满足感。教学开始部分学生在听到要与教师比谁在规定时间内抓的“小鸡”多时, 大家都积极地投入到游戏中;游戏结束时, 教师表扬抓“小鸡”多的小组, 更激发了他们的练习兴趣;而在最后一次较量之后, 胜利之鹰个个很神气, 同时, 笔者引导大家表扬进攻失败但防守成功的学生, 并鼓励两者都失败的学生下次课继续努力。

(四) 严格遵守规则, 增强责任意识

独生子女往往只要求别人服从自己, 而不愿兼顾大家的习惯。但小学生好胜心强, 丰富有趣的民间游戏又深深吸引着他们, 使他们必须选择承受失败和挫折带来的不安, 因而不得不遵守规则, 服从集体。学生在分析自己的不足时, 也会监督同伴的行为, 对同伴的不良行为表达不满和指责。所以, 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学会自我控制, 锻炼了抗挫能力, 增强了辨别是非、正确评价的能力, 形成乐观、开朗的态度。

(五) 给予自由空间, 培养探索精神

游戏可以充分地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游戏的过程中, 小学生面对的是一个开放的心理和物质环境, 通过教师的适当引导和激励, 小学生在这一环境中可以充分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力, 相比于游戏的目的, 笔者更重视小学生在游戏中思考和创造的过程, 这对儿童今后的学习态度和方法的形成是十分重要的。

在运用“老鹰抓小鸡”的游戏过程中, 学生也有很多自己的方法, 而且很有效, 在引导学生学习时不能为了完成任务而否定他们的想法, 尤其在本节课中学习转身运球的过程中, 多种过人方法与母鸡的移动防守都与篮球的运球突破、防守相似, 还有学生在转身运球后运球上篮的现象, 这些都说明学生爱动脑, 所以应该多留一点空间给学生。实践证明, 在游戏中小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更强了, 更愿意独立自主地去观察、操作、探索、发现, 从而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

只有让小学生在自由自在的游戏中探索, 他们才会玩出花样、玩出智慧, 才能更好地发挥创造潜能。这种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不仅能使学生很好地掌握所学的技能, 还能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积极向上的良好品质, 并让学生充分体验到获得成功的喜悦, 真正使学生在玩中有乐, 乐中有趣, 趣中有练, 练中有悟, 悟中有学。

篮球运球的教学绝招论文 篇9

一、游戏器材要简便

案例:游戏一“听鼓声换手运球”中,为了增加换手运球的趣味性,原文将平常教学中的“哨声”换成“鼓声”,并通过鼓声的变化来交换运球手和运球高度。

剖析:兴趣的激发与器材的运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是体育游戏的物质媒介,适宜有效的体育器材会让游戏充满乐趣,释放其独特魅力。不可否认:新颖的器材能增强儿童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使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转换,并处于良好的兴奋状态,激发其参与游戏的兴趣。案例中,教师为了凸显器材的这一作用,将鼓搬到操场,明显给人一种很突兀、繁琐的感觉,儿童的兴趣也会出现转移。若确想利用鼓声,可事先将鼓声录制成M P3格式,需要时利用扩音器进行播放,这样简单、实用,也便于操作。另外,体育游戏趣味性的提高不仅仅局限在器材的使用上,更重要的是在于教师的指导策略和游戏内容的变换上。如换手运球游戏可进行如下组织:两人各持一球面对面站立(距离可根据学段水平的不同进行调整),听到教师的哨声,右手同时将球推给对方,左手接球后,换手运球交给右手,再重复进行逆时针(或顺时针)的互换运球。为了提高换手运球的趣味性,可利用哨声的长短来调整左右换手运球次数,如短音为个人的左右换手运球,长音为换人的换手运球,哨音次数为运球次数。

二、游戏方法和规则要分开

案例:原文中的四则游戏均将方法和规则合并在一起。

剖析:“方法”是指为了让儿童明白游戏玩法而采取的途径、步骤、手段等。“规则”是指为了使游戏活动顺利进行,儿童必须遵照执行的条件。前者是让儿童明白“怎么玩”,后者则是要儿童玩游戏时必须遵守的“条件”,后者对前者的行为起到限制的作用。仔细观看原文的四则游戏的“方法及规则”就会发现:游戏一、二中的“方法与规则”只讲到了“方法”,未提及到“规则”;游戏三、四中除了讲述“方法”,虽提到“规则”,区分不是很明确。这种情况下,容易给读者造成游戏方法和规则上的混淆,因而应将方法和规则分开讲述。如游戏三“看(听)信号前后左右移动运球”的游戏方法为:原地运球,学生看(听)教师手势(语言)做移动运球。游戏规则:按教师指定的方向移动;教师手挥动(语言提示)的次数为移动次数。

三、游戏创编讲实效

案例:看手势报数的升级版游戏二“老狼老狼几点钟”。

剖析:原文在进行游戏创编时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希望运用儿童的语言将学生的视线引导离开球。笔者在试验中发现,儿童的语言仅在前两次的游戏中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随着运用次数增多,会逐渐失去使用效果。同时,学生的视线不离开球,用眼睛的余光就可以观察到教师的站位,可见这一游戏的创编并没有达到执教教师所说的效果。因而,教师要将创编游戏介绍给别人时,必须在设计的基础上,经反复的实践验证,将最优秀的游戏介绍给大家。如为了使学生视线离开球,巩固所学的高、低运球动作技术,体验“行进间运球”技术,笔者创编了篮球游戏“春种秋收”。将等于男生人数的矿泉水瓶竖立在场地上,等于女生人数的矿泉水瓶放倒在场地上,竖立和放倒的瓶子分散于篮球场内。全体男生和女生分别站在篮球场的端线外,听到口令,男生运球将倒地的瓶子扶起,女生运球将竖立的瓶子推倒(扶瓶子或推倒瓶子时,另一只手必须同时做低运球,不能持球)。持续3分钟后统计竖立的和放倒的瓶子数,同类瓶子多的组获胜。

四、游戏对象要清晰

案例:原文在介绍四则篮球游戏的运用时,并未交代游戏对象是水平几的学生。

上一篇:临床前研究下一篇:语文刍议教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