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构筑转型(精选7篇)
旅游业构筑转型 篇1
旅游产业构筑转型:从小旅游到大旅游
——旅游业,你在为谁做嫁衣?张辉王燕
在旅游整体结构的转型进程中,旅游产业中各行业部门和目标市场的构成和相互之间的比例关系也发生着相应的转变,笔者将此界定为旅游产业构筑的转型。究竟旅游产业的构筑发生着怎样的转型,转型的路径及动因何在以及未来趋势如何判断?
(1)产业构筑在消费需求升级驱动下以产业融合的方式由小旅游向大旅游转型
在以知识资本为主导的信息经济和以消费为中心的服务经济时代,人们消费在供给日益过剩和迂回生产纵深发展的趋势下呈现出个性多样化的特点,旅游消费趋向自驾游、体验游、探险游、康体游和运动游等自由互动式的多样化发展;而与此同时,工业社会分工的日趋复杂和时间质量的高成本支出使得城市居民消费出现对组合化的整体一站式生活需求,即单个的商品和服务的消费由针对某种问题或某种特定要求的一整套解决方案所取代。例如:由旅游者出于商务、休闲和健康的需要进行异地旅行而产生的一系列计划方案需求,如商务旅游、会展旅游、体育旅游、医疗保健旅游等,和呈现出停留时间长、以散客和家庭式组织方式为主、复游率高的度假休闲旅游等,由此多样化的“观光+度假”的旅游订制服务便成为旅游市场需求的重要内容。而旅游整体方案解决提供商必然要求旅游企业突破现有的经营边界,进行旅游产业内部或旅游产业与其他部门或产业,如与旅行金融服务、文化创意主题公园和医院等部门或行业进行跨产业的紧密无缝的合作。由此,旅游产业便呈现出产业间或产业内部融合的特点。而旅游者消费升级的市场需求变化是旅游产业融合的根本原因。正如唐•舒尔茨所说:“市场的权力结构正在发生变迁,市场权力开始从过去的厂商,过渡到后来的渠道和现在的消费者手中。”
适应着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结构,企业的战略行为不断促使产业生产结构的转型变化,推动着产业结构的升级发展。通过对旅游上市公司2007~2010年经营战略的研究发现,龙头旅游企业的经营格局呈现模块化集聚态势。资源类、酒店/餐饮类和旅游服务类等旅游上市公司纷纷进行着跨界大旅游综合开发经营,旅
游产业内部不同行业之间、旅游产业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呈现出很强的融合渗透之势。以星级宾馆为主要业务的酒店餐饮类旅游企业向出租车、洗衣、商贸、休闲娱乐等其他服务行业融合拓展。例如:东方宾馆、新都酒店、锦江投资、华天酒店、金陵饭店等。以品牌化、连锁化经营进行横向规模扩张的现代旅游餐饮企业,如全聚德、湘鄂情、新亚快餐等。以文化或自然景观及其辅助设施开发建设为主营业务的资源类上市公司向特种旅游交通工具生产、旅游土特产品加工和工艺加工等工业制造行业、生态恢复和古建艺术等建筑行业渗透融合,如黄山旅游、丽江旅游、三特索道及西藏旅游等。而国旅联合、大连圣亚和华侨城等进行的主题公园、景观地产、休闲度假地及辅助设施的多元经营格局,体现出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和房地产业等相互交叉渗透的态势。
旅游企业的主营业务格局从单一主业逐步发展到多种主业并重的经营格局,旅游产业通过与不同产业或旅游产业内部不同行业之间的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其中,伴随着既有产业的退化、萎缩乃至消失的现象,如传统旅行社向与新兴信息技术融合的电子服务商转型;并孕育着市场渗透、服务提升、商业模式创新以及整个社会运作的一种新方式,最终融为一体形成新的产业构筑格局。
旅游产业是以旅游活动为中心形成的配置产业。凡是为旅游活动提供直接或间接服务的行业和企业,都是这个配置产业的组成部分。以78年入境观光接待事业型产业起始,旅游产业构筑逐渐形成了以旅行社为龙头的旅游餐饮、饭店、旅游交通、景区景点、旅游购物、旅游娱乐的行业结构;至98年在国家假日结构制度的调整下,可自由支配时间的延长和收入的增加使得旅游者异地进行的观光旅游活动转型为观光与休闲相结合的度假旅游活动,导致行业结构类型增多和行业增长方式的集约型转变,在吃住行游购娱的旅游六要素构成基础上扩展了康体和修学等要素,旅游行业结构逐渐转型为由八大类型、十三大行业构成的大产业构筑格局。其中由传统意义上的自然人文资源所主导的旅游景区行业扩展了主题公园、体育园区、影视基地等新型文化创意景区和保健美容疗养业,以及会展、商务产业等类型;旅游交通与旅游住宿行业由增长方式变革引致的垂直化结构转型,创造了在线旅游服务代理商、中央旅游预订系统提供商、旅游分销系统提供商、旅游商务情报提供商等新型业态,并衍生了专为旅游者服务的车船交通工具的生产;旅游购物行业要素大大丰富,由大型购物中心的综合性消费服务行业向
旅游土特产品加工、旅游工艺加工、旅游特色饭店用品加工等生产行业延伸;并伴随旅游产业结构转型的升级发展,旅游行业的精细化生产分工催生了为旅游规划、策划、管理、营销、投融资、景观设计和广告设计等咨询服务行业和为园林绿化、生态恢复、古建、艺术装饰等建筑行业。
由此,旅游转型时期,旅游产业构筑的各行业部门范围大大扩宽,传统意义上的部门边界不断跨越,形成以旅游主导产业为核心和引擎,横向与旅游相关的行业部门,纵向与约束、保障、驱动旅游发展的上下游产业部门一体化整合的大旅游产业集群结构。在大旅游产业构筑中,旅游经济收入构成包括旅游及其相关产业部门,旅游产业集群内其他产业部门的技术、资金和市场等方面的需求相互支持保障,形成具有一个或多个主要发展方向的相对完整的综合经济体或企业群。在这里,我们仅以小旅游和大旅游的旅游经济收入构成差异为例,对小旅游产业构筑的局限性窥见一斑。以2008年国内旅游总收入1.16万亿为例,纳入统计范围的49444家旅游企事业单位年营业收入仅4335亿元,不足旅游总收入的一半。而根据我国历年国家旅游局发布的《中国旅游统计年鉴》及其副本中旅游经济收入构成中纳入统计范围的旅游企业仅仅包括旅行社、星级饭店、旅游景区(点)、旅游车船公司,并未及相关产业部门的旅游收入情况。
(2)大旅游产业构筑制度的缺失将引发未来“旅游业便成为国民经济”的认知困扰
近年来旅游业总体持续增长,但旅游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净利润和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与其他行业上市公司相比处于中等偏低的水平。从2008盈利贡献的角度来看,幸亏有着净资产收益率达8.62%的依托垄断性旅游资源的景点类旅游企业作为支撑,来弥补毛利率为-4159万元的综合类旅游上市企业产生的高额亏损。从目前旅游行业的平均利润率分析,主营业务不明确的综合类旅游业务的转型果真是对旅游产业的重大利好?如果冷静看待旅游业的此次转型进程,不难发现其中隐藏着大旅游产业构筑的制度安排缺失以及新的产业经济增长点从包括观光旅游在内的某一产业向旅游主导产业的配套服务转移。
大旅游产业构筑通过对旅游产业内部不同行业和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整体统筹和整体调控,如国家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一般,按照旅游产业运行的关联程度,实现不同产业的有效融合。然而目前旅游行政统筹与调控职能在小旅游
产业部门分散管理体制下失控乏力,需要进行产业行政部门高度融合的政策制度安排。如近年来在旅游城市相继成立了旅游发展委员会的现象。而国家层面的政策和制度仍然没有进行根本的调整,管理层仍然在用“小旅游”的政策与制度在调整产业运行,如网站型旅行中间商已经成长为市场上的一个庞大力量,但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依然不承认其旅行社地位,导致这一部分旅游企业游离于旅游管理体制之外。
在大旅游构筑下的旅游主导产业处于成长期时,旅游相关产业在旅游主导产业带动下培育、发展,通过对相关产业的整合与基础,逐渐形成旅游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模式,成为新的“旅游主导产业”。在此发展模式下,我们不竟担忧原来旅游主导产业由于对相关产业的整合,而使得为旅游产业配套的相关产业成为主导产业,传统旅游主导产业趋于成熟甚至出现衰退,如旅游开放景区的观光门票经济收入逐渐由旅游景区的游乐项目、地产项目和旅游交通项目等收入所取代,旅游农业收入趋向特色农产品的销售,试问,旅游业在为谁做嫁衣?工业?农业?其他产业?在小旅游向大旅游产业格局转型过程中,与旅游业融合的行业几乎遍及国民经济的各个产业部门,如此发展下去,旅游产业的核心经济增长点和商业模式何在?泛旅游、大旅游岂不成为国民经济!
根据世界旅游发展理事会2011年3月在伦敦研究报告中预测中国旅游产业以平均9%的速率递增,并在2021年旅游总收入达到8万亿人民币。面对乐观的数据,我国旅游业转型的理性思考要求明确大旅游产业格局下中国旅游产业在未来市场竞争中的独特优势,我们相信新的商业模式价值在于以技术为先和专业管理的旅游客户资源控制能力或旅游产品供应商整合能力。
旅游业构筑转型 篇2
1 太原市与晋中市同城化的战略意义
太原作为山西省会, 只有抓住先机, 积极构建大太原经济区, 才能大大提高太原的集聚和辐射功能, 才能发挥优势, 在激烈的竞争中后来居上, 才能全面带动和促进全省的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建设。太原与晋中在产业关联、市场整合、资源共享等方面互补性强, 联合开发、共同发展的潜力巨大。太原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经济实力相对雄厚, 城市功能比较完善, 在科技、教育、人才、资金、品牌、市场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 而且第三产业发展初具规模, 有利于推动第一、二产业的发展。但太原作为传统的重工业城市, 产业结构升级换代任务很重, 环境污染问题突出, 城市水资源匮乏, 建设用地紧张。由于现在的太原城区东西是山, 北部是沟壑, 南边属于太原的地域又很小, 已经对城市竞争力所必需的生存支持系统、发展支持系统、环境支持系统、社会支持系统、智力支持系统产生了负面影响。晋中作为紧临太原南部的城市, 其土地、矿产、旅游等资源较为丰富, 工业门类比较齐全, 交通便捷, 其毗邻太原城区的大部分地区地势平坦, 城市基准地价便宜, 是太原城市扩展、产业转移的首选方向, 实施联合开发, 一体化发展, 可以实现优势互补, 扬长避短。
2 太原市与晋中市民营经济发展情况
2012年太原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完成1 172.57亿元, 比全市GDP增速高出6.16个百分点, 占全市GDP总量的50.72%;上缴税金完成240.61亿元, 比全市财政收入增速高1.45%, 占全市财政总收入的52.94%;民营经济总户数17.8万户, 比去年同期净增6 622户。其中民营企业3.46万个, 比去年同期净增157个;个体工商户14.34万户, 比去年同期净增6 465户。从业人员126.27万人, 比去年同期净增1.16万人, 约占全市全社会从业人员总数的70%。其中民营企业吸纳83.68万人, 比去年同期净增3 073人;个体工商户吸纳42.58万人, 比去年同期净增8 479人。民营经济作为推动太原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作用进一步显现, 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 其“半壁江山”地位日益巩固, 为太原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中小企业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用地受限, 随着城市的南延北扩、城镇化建设、西山综合整治、城中村改造等战略的实施, 不少企业面临着拆除、搬迁的困境。加之, 由于级差地租的日益显现, 用地已经成为许多企业发展的瓶颈;二是资金紧缺, 一些小微企业本身缺乏可用于担保、抵押的财产, 不足以用来担保所需的贷款金额, 小微企业普遍面临贷款难的处境;三是成长受阻, 小微企业是很多大企业成长的摇篮和基础, 企业的创新力很强, 具有较强的发展潜力, 也是保就业的重要力量, 但是由于土地、资金等原因所致, 发展后劲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截至2012年底, 晋中市民营企业达到81 800个 (含个体工商户) , 从业人员达到58.5万人, 占全市从业人员总数的36%;2012年, 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完成380.86亿元, 比1995年增长12.3倍;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 也由“九五”期间的32.56%, 增加到现在的40.54%;500万元以上的民营工业企业735个, 其中亿元以上的企业111个, 是1995年的50多倍;上缴税金49.5亿元, 占到全市“两税”收入的32.2%。中小企业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生产成本上升, 市场竞争压力增大。近年来, 随着生产要素价格的上涨, 企业生产成本明显增加, 民营企业难以维持原有的低成本优势;二是融资难。受到担保、抵押条件限制贷款难, 资本市场直接融资不具备条件和能力;三是基础薄弱。产业结构严重依赖煤焦, 在民营经济领域也是“一煤独大”。传统产业多, 新兴产业少, 创新能力、自主研发能力相对薄弱, 品牌效益低, 人才短缺, 转型发展缺乏后劲。
3 促进太原市与晋中市民营经济合作发展的建议
在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今天, 合作是共赢、共兴的唯一现实选择。深化区域合作, 已成为太原与晋中两市的广泛共识, 并写入各自的“十二五”规划纲要。综改试验区实施方案中也进一步强调:“推进太原晋中同城化, 建立领导协调机制, 按照一个规划统筹、一个标准建设的原则, 率先在通信、城市道路、公交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 推进两市空间布局、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等一体化进程”。太原与晋中, 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 资源互补性强、经济关联度大。晋中具有相对丰富的土地、劳动力和旅游资源, 区位优势明显, 在承接太原文卫、科教、娱乐、居住等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在物流、制造业、旅游业、农业等方面有很大的合作空间。目前, 两市的许多民营企业已经互相浸透发展, 如双合成选址晋中、富士康情定晋中。生产基地与总部的剥离, 让晋中、太原已开始出现分工, 两市民营企业的合作发展, 既是客观需要, 也是形势所致。因此, 建议以民营经济合作共赢为目标, 搭建两市优惠政策共享平台、园区经济共享平台、产业互补的共享平台。
3.1 构建优惠政策的共享平台
太原作为省会城市, 其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重要作用和功能毋庸置疑;晋中天然的广阔腹地, 有积极主动承接太原辐射带动和资金、技术、产业转移的强烈愿望。两市应尽快建立协调联系机制, 与省政府领导协调机制对接, 加强两市共同政策的研究与衔接, 加快区域一体化利益共创共享机制建设。一是根据产业一体化战略布局, 明确重点支持的详细产业目录, 在贯彻落实国家和山西省有关优惠政策基础上, 出台统一的优惠政策。对于符合优先引进的战略产业和重点项目, 省里予以优先立项, 太原、晋中两市在规划、土地使用等方面给予优惠。二是两市要建立专项资金, 为成长性好的优势企业提供贷款贴息。三是两市要建立市级领导与重点企业的“包企机制”和“直接对话机制”, 快速解决投资和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3.2 构建园区经济的共享平台
有资料显示, 一个布局合理的工业园区一般可以节约城市工业用地10%~20%, 工业管网减少10%~20%, 交通运输线缩短20%~40%。因此集群在一个园区的企业, 由于共享基础设施、中介服务, 使企业免去了巨额的基础设施及服务体系建设投入, 方便了企业运作, 降低了成本。大量的企业集群又会产生较大的集聚效应, 使资源得到最优配置。为此, 建议在太原、晋中结合部共建产业园区, 统筹规划, 共同管理。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土地、资金、水、电、人才、信息、物流等生产要素的集聚效益, 集约利用各种资源, 特别是土地资源, 突破资源有限性的制约, 使资源发挥更大效益。另一方面, 在园区建设上还可以搭建服务企业发展的综合平台, 建设原材料配送中心、产品集散中心、融资中心、信息中心、价格形成中心和技术支持服务中心等, 将各项服务功能集于一体, 实行网络交易、仓单经营、技术服务、金融服务、统一物流配送等符合现代市场经济运作的生产经营方式, 逐步实现实体经济与网络经济的有机结合、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的有机结合。
在规划建设中, 应借鉴深圳“总部经济”+汕尾“基地经济”相融合的“特别合作区”发展模式, 加强合作产业园建设等方面政策研究, 鼓励区域内高端产业功能区和产业园区设立合作投资区、共建产业园, 大力发展“总部经济”, 促进太原市的科技、人才、技术优势与晋中市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优势对接, 使腹地企业在“总部经济”中共享优惠政策, 让两市的民营企业在互动合作中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3.3 构建产业互补的共享平台
经验表明, 区域发展的准确定位和产业分工的合理布局, 是深化区域合作的重要基础。当前, 太原、晋中发展定位和分工还不够完善, 产业结构趋同现象依然存在, 无序竞争现象仍比较突出。特别是在一轮又一轮的投资冲动之下, 产业趋同性不但没有降低, 反而有所加强。一是两市在产业分工和规划发展中要加强统筹协调、沟通合作, 基于优先发展的产业领域, 应进一步细化两市在优势产业上的战略定位, 实现错位发展和优势互补。二是龙头企业是产业一体化的重要依托力量, 两市应鼓励和引导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进行并购重组, 组建大型产业集团。彻底消除阻碍企业跨市并购的行政力量, 探索跨市经营的企业集团合理的税收征缴和分享机制。三是建立区域特色产业集群, 通过不断打造分工合理、衔接紧密、一脉相承的产业群, 逐步形成合理分工、互相促进的区域产业结构, 才能不断推进两市民营经济的深入合作和共同发展。
摘要:阐述了太原市与晋中市同城化的战略意义, 介绍了太原市与晋中市民营经济发展情况, 提出促进太原市与晋中市民营经济合作发展应构建优惠政策的共享平台、园区经济的共享平台、产业互补的共享平台。
旅游业构筑转型 篇3
绍兴县编制完善了农业“两区”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规划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19.01万亩,分年度到2018年全面建成;推进3万亩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工程。绍兴县规划创建省级农业主导产业示范区、特色农业精品园,市级现代农业园区及配套畜牧小区等87个,已规划上报44个,其中已批复28个。绍兴县东部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和绍兴县南部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建设规划已通过评审。绍兴县还出台了扶持农业“两区”建设系列配套政策措施,如对验收合格的省级粮食生产功能区补助60万元,对经省级认定的现代农业综合区、主导产业示范区和特色农业精品园分别补助30万元、10万元和10万元,对达到一定规模的农业主导产业精品基地建设给予20万元以上的扶持。
绍兴县在加速农业转型升级中,走出一条具有绍兴县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重点抓好五个创新。
抓理念创新。绍兴县坚持工业化的理念,像抓工业园区建设一样抓农业“两区”建设,推动资金、科技、人才等要素向“两区”集中,促进企业、产业向“两区”集聚。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把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放在“两区”建设的突出位置,推广生态型、节约型、循环型技术,推进农作物秸秆、畜禽排泄物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推行病虫害绿色防治,切实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抓经营主体创新。坚持流转、培育、引入并举,引导园区内土地流转和农民合作,鼓励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促进农业规模经营和新型主体发展。加快培育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和农业种养大户,培育壮大一批市场占有率高、技术创新能力强、在同行业具有领先地位的农业龙头企业。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鼓励科技人员、大中专毕业生等到园区创业就业,引导有实力的工商业主、农业龙头企业等到园区投资创业,推动农业经营方式从小规模分散经营向合作化、产业化转变。
抓建设载体创新。有计划、有重点地优选储备一批项目,认真做好项目论证和评审。按照“建设全省一流的现代农业园区、全省一流的粮食生产功能区”的要求,加强项目编制,注重项目集聚,以工业化的理念、方式和流程抓好项目包装,吸引各类项目落户。积极向上对接项目、争取资金,进一步整合资源,集中财力,加大项目建设扶持,又好又快地推进项目建设到位。
抓科技应用创新。坚持走科技兴农、科技强农的路子,实施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工程,推广应用先进农机装备,扩大水稻插秧机、收割机、烘干机的推广。加强良种良法、农艺农机的有机结合,扩大统防统治、测土配方施肥以及稻虾轮作、稻鸭共育等先进适用技术、高效种养模式、新型农作制度应用。推进“院地合作”农业科技项目实施建设,在种子种苗、保鲜冷藏等关键性、适用性技术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推动农业发展方式从主要依靠物质消耗向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转变。
旅游业构筑转型 篇4
海南作为全国独一无二的生态岛、旅游岛和健康岛,要突出自己的特色,不仅要有独特的自然景色,还要具备深厚的人文底蕴。深挖本土文化,助推旅游业转型升级,是海南旅游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海南,独特的地理位置,优越的自然环境,似乎是与生俱来的“慢生活”节奏。这种慢节奏滋养了海南与世无争的“慢生活”。这种以休闲文化为底色的慢节奏地方文化特色,可以称之为“慢文化”。然而海南又是需要快节奏的。1988年,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起点是落后的,不加快就跟不上发展的脚步。但这种快节奏必须是稳步走的快节奏。2015年,海南被国家唯一授权为省域“多规合一”试点单位。坚持生态立省,划定生态红线,推进基础设施五网建设,确定六大类园区,集约发展十二大产业,其步伐无疑是快的。特别是2015年年底海南环岛高铁西段的开通运营,与海南环岛高铁东段实现连通。标志着全球首条环岛高铁全线贯通。
此外,一年一度的博鳌亚洲论坛、三亚国际大型选美赛事,海口系列国际会务会展等活动,吸引着大量国内外游客,海南省对外开放程度和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一边是外来人员在海南对快节奏的需求,另一方面是当地“慢生活”的习惯。于是,在海南的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要面临这样的“快慢”冲突。然而,海南发展中的快与慢的冲突不是不可调和的,二者应是对立统一的,这种“慢文化”一定情况下可以转化为促进经济“快发展”的因素。这是需要深入破解的课题。
“慢文化”助推海南旅游业“快发展”
如何从“慢文化”中挖掘出自己独特的人文与经济价值?每所城市都有自己的发展模式,深圳有深圳的“快速度”,厦门与杭州亦有自己的“慢节奏”,但这些城市都实现了经济的较好发展。海南作为全国独一无二的生态岛、旅游岛和健康岛,要突出自己的特色,不仅要有独特的自然景色,还要具备深厚的人文底蕴,若只是自然风景独特,而全无文化内涵,那么其吸引力与价值就会大打折扣。海南有着极为丰富的农业、海洋、矿产、旅游和文化等资源,如何立足优势、统筹兼顾,化资源优势为竞争效益是海南未来发展的重头戏。海南要认准自身发展的优势。海南的地理位置,在“一带一路”经济建设中位于关键,它连接着中国东南沿海和东南亚国家,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中转站,新加坡就是借助海上生命线马六甲海峡,迅速发展第三产业,服务业与金融业的繁荣使之成为现今的全球金融中心之一,海南也可借鉴其发展模式,在自身工业基础较为薄弱的情况下,利用地理位置优势,抓住战略性机遇,实现外向型经济发展。
深度挖掘开发海南文化使其形成产业。“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因为文化是不可复制的,是一个地区最有价值的资源。宜居的自然环境,加上恬淡平和的心态,闲适悠然的生活方式是海南人长寿的重要因素,海南也不可替代地成为我国长寿指数最高的地区,这样的社会氛围是发展度假养生产业的重要基础。英国的哲学家罗素曾经有一句话,说人类的最终极产品就是休闲产品。休闲养生产业是时代的必然。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代化生产方式的转变,交通条件现代化,国民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增多,假日制度改革等有利条件的变化,也迎来了休闲时代。休闲养生产业也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海南因其环境资源优势,自然是国内休闲养生的首选目的地,这是海南发展的一个机会。
海南发展休闲养生产业的基础是旅游业的转型升级。旅游业综合性强、带动性大,涵盖着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涉及到农业、贸易、交通、服务等众多领域。近年来,海南积极打造以新产品、新效益为支撑的新形象,实现从以观光旅游为主向以休闲度假旅游为主的结构升级;从以低档次、低消费的旅游市场目标为主向高档次、高消费的旅游市场目标为主转变;从以规模扩张的初级阶段向以效益扩张的高级阶段发展?
从旅游收入接待游客数量来看,2013年以来,海南旅游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2016年,海南接待游客总数达到6023.5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9%;旅游总收入达到669.62亿元,同比增长16.97%;入境游客数量增长19%,旅游外汇收入增长45%。
在旅游环境改善方面,2013年以来,海南加快实施“国际旅游岛+”计划、进一步放宽离岛免税政策、创建全域旅游示范省以及“多规合一”等政策效应持续放大,加大了对旅游业的有效投资力度。海南省相继推出十大旅游套餐,海南旅游业及相关产业的建设规模不断扩大、设施逐步齐全,带动了海南旅游业服务质量的提升和品牌影响力的扩大。
在旅游产品体系构建方面,2013年以来,海南大力发掘本土特色旅游资源,开发相关旅游产品。乡村旅游、森林生态旅游、航天主题文化旅游、民族风情游、养生健康游等新的旅游业态和新的旅游产品蓬勃发展。目前正在统筹发展海洋旅游,深入开发休闲渔业、滨海度假等旅游新业态,加快构建多元化海洋旅游产品体系。此外还不断开发带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及环保理念的旅游纪念品,包括:黎族织锦制品、黎族骨艺制品、椰壳制品等,既实现了旅游创收,同时也扩大了海南旅游业的影响力。这些都推动了“十三五”期间海南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的升级与创新。
海南旅游业转型升级方向
海南旅游业关系海南的知名度和经济发展水平,同时还是拉动就业、增加群众收入的最直接的渠道。未来海南旅游业的转型升级有两个方向。
一是发展全域旅游。全域旅游是把一个行政区当作一个旅游景区,是旅游产业的全景化、全覆盖,是资源优化、空间有序、产品丰富、产业发达的科学的系统旅游。要求全社会参与,全民参与旅游业,通过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全面推动产业建设和经济提升。海南是国家批准的第一个全域旅游试验区,就要求各行业积极融入旅游优化升级中,各部门齐抓共管,全城居民共同参与,充分利用海南全省的旅游资源,为前来旅游的游客提供全过程的体验产品,从而全面地满足游客的全方位体验需求。“全域旅游”所追求的,不再停留在旅游人次的增长上,而是旅游质量的提升,追求的是旅游对人们生活品质提升的意义,追求的是旅游在人们新财富革命中的价值。
二是发展“全时旅游”。如果全域旅游是打破旅游目的地的空间分割,实现区域一体化,那么,“全时旅游”就是要打破旅游目的地的时间分割,实现旅游目的地价值实现的时际均衡,打破淡旺季反差,实现均衡旅游。为此海南要加强旅游产品层面的平衡发展。多年来,海南省旅游淡旺季反差大,每年一到旺季,游客蜂拥而来,一房难求;而一到淡季,人迹稀少,客房闲置。从供给侧来看,长期以来海南的旅游产品开发偏重于服务外来游客而忽略了本地居民,偏重于观光旅游而忽略了休闲度假旅游。所以,海南必须实现全时旅游,加强文化创意,从供给侧改革设计旅游产品,布局合理化的高中低档酒店比例,大力发展家庭度假、乡村旅舍、汽车营地、青年旅馆等大众休闲旅游产品。
为了通过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而大力发展休闲养生产业,海南还必须做好多方面的准备。首先,要努力提高海南教育科学文化水平,以更新观念,把握机遇。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快慢取决于人的素质,而人的素质的提高,关键在教育。教育形式应是多元的,大众文化担当的社会教育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第二课堂,通过各种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吸引大众,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还要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媒体宣传工具,努力提高本岛居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改变旧有的传统观念及落后的生产方法,生活方式,促进贫困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
旅游业构筑转型 篇5
2012年7月18日
作者: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课题组
摘要:通过近年来的积累发展,成都市旅游业已进入加速发展期和转型关键期,在成都市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地位确立并巩固,产业体系趋于完善,具备了实现产业倍增的现实基础。在全市大力实施产业倍增发展战略的背景下,成都市旅游业将从国际化工程、品牌打造工程、乡村旅游提升工程、景区服务质量提升工程、标准化工程、信息化工程、精品项目工程和区域合作工程“八大工程”入手,推动成都市旅游产业总收入在2010年和2015年率先实现倍增,分别达到1000亿元和2000亿元的发展目标。
关键词:旅游业;产业倍增;八大工程
当前,成都市确立了建设开放型的区域中心和国际化城市,以及建设城乡一体化、全面现代化、充分国际化的世界生态田园城市的总体目标,在坚持“双核共兴、三产联动、城乡统筹、圈层融合”的发展思路下,大力实施“五大兴市战略”,奋力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在此背景下,以国际化为路径,以旅游综合改革试点为抓手,以旅游功能区建设为载体,实施产业倍增战略,通过“八大工程”,推动成都市旅游产业总收入在2010年和2015年率先实现倍增,对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建设开放型的区域中心和国际化城市,实现富民强市具有重大意义。
一、产业倍增的基础
(一)处于加速发展期
从产业发展阶段来看,成都旅游业正处于加速发展期。2006-2011年,成都旅游业以高于全市经济发展速
度持续快速增长,全市入境旅游接待人数累计452.72万人次,年均增长15.9%,旅游外汇收入累计16.21亿美元,年均增长17.7%;接待旅游总人数34614.39万人次,年均增长19.0%;旅游总收入累计3041.01亿元,年均增长18.8%。
(二)进入转型关键期
从产业转型升级态势来看,成都旅游业正处在从传统观光型旅游向现代休闲度假型旅游的关键转型期。我市旅游产业在加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市场重点向国际国内并重、产品供给向休闲度假、增长方式向产业融合、收益模式向增值服务、行业管理向产业促进、发展格局向城乡一体转变的态势。
(三)产业地位得以强化
从产业地位来看,成都旅游支柱产业地位不断增强。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由2006年的8.06%提高到2011年的8.46%,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由2006年的16.5%提高到2011年的17.2%,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龙头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四)产业体系趋于完善
成都市加快完善了集景区(点)、旅游住宿业、旅行社业、旅游交通业等在内的综合产业体系,旅游产业规模和质量不断提升。截止2011年底,成都市共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48家,其中,年接待游客超过100万人次的景区(点)5个,超过200万人次的景区(点)2个,超过300万人次的景区(点)1个;星级宾馆138家,社会旅馆近4000家,星级农家乐485家,星级乡村酒店44家;旅行社260家,共有经营规模上亿元的旅行社10家,持证导游1.8万人;与双流机场通航的城市共计100多个。
二、产业倍增的目标
到2012年,实现旅游总收入一千亿元目标,较2010年增长65.6%;旅游外汇收入5.8亿美元,较2010年翻一番;旅游总人数1.2亿人,较2010年增长76.0%;入境旅游人数150万人,较2010年增长87.0%。到2015年,实现旅游总收入两千亿元目标,较2010年增长2.3倍;旅游外汇收入9.18亿美元,较2010年增长2.17倍;旅游总人数2亿人,较2010年增长1.93倍;入境旅游人数310万人,较2010年增长2.86倍。
三、产业倍增的思路
以旅游“产业倍增”为目标,紧抓旅游综合改革试点的政策机遇,把推进城市休闲旅游区功能提升、加快“两带”功能区建设、打造天府新区旅游增长极作为全市旅游区域工作重点,把实现城市与旅游融合、文化与旅游融合、生态与旅游融合、农业与旅游融合作为全市旅游领域工作重点,形成“旅游产业综合抓”的发展格局,全面推进旅游“八大工程”实施,不断提升旅游服务配套软硬环境,全面提升成都旅游的对外开放形象、交流合作层次和国际化水平,为成都市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建设开放型的区域中心和国际化城市做出重要贡献。
四、产业倍增的路径
(一)国际化工程
一是全域全城旅游化。依托成都良好的经济基础、丰富的旅游资源、独特的文化底蕴、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和国外交流较多的优势,把旅游的服务要素和城市设计相融合,把景区、城区、消费区等相融合,将成都整个作为一个5A景区进行打造,营造出最国际最中国的休闲生活,实现景城一体化发展。
二是推进旅游产品国际化。抓好国际旅游精品建设,推进文博旅游景区的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创建一批国家4A级旅游景区。抓好都市休闲旅游产品建设,抓好都市旅游业态提升,加快文化街区建设。抓好度假旅游产品建设,建成一批国际旅游度假区。抓好天府古镇旅游产品建设,按照“四态合一”的要求,完成古镇业态提升,全面构建天府古镇旅游圈。
三是推进旅游设施国际化。优化旅游住宿设施,加快建设一批高星级酒店、主题饭店、经济型品牌连锁酒店、星级乡村酒店、特色客栈。改善旅游交通设施,围绕旅游完善以公路、铁路、航空和绿道为支撑的交通通达系统。调整车辆结构,丰富车辆档次、型别配置。完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完善旅游城镇、旅游景区、旅游通道沿线的信息咨询、交通标识、生活服务、应急救援等设施配套。
四是推进旅游营销国际化。塑造成都旅游品牌,集中塑造“休闲之都?熊猫家园”、“快城市,慢生活,闲不住的休闲成都”旅游品牌。开拓国际旅游市场,细分客源市场,找准境外市场的突破口和切入点。继续开办海外营销机构,建立国际营销网络。抓好重大旅游节会营销,力争举办更多国际性旅游会议和活动。扩大口岸开放,简化机场旅游出入境手续,提高通关效率。增开成都至国外境外主要客源地直飞航线。完善外币兑换服务。
五是推进旅游服务国际化。强化旅游行业管理,加强旅游标准化建设。加强旅游人才培养,推进旅游人才培训,抓好旅游人才引进。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健全旅游市场综合治理联系会议、联合执法和督查督办等长效机制。畅通外语投诉渠道,建立健全旅游投诉处理机制、游客满意度测评体系和反馈机制。优化旅游语言环境,完善旅游景区(点)中英日韩四语标识系统及公共设施国际通行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的设置和中英双语成都旅游宣传广告设置。提高市民旅游意识和文明素质,加强市民对国内外游客友好礼貌的养成教育。
(二)品牌打造工程
一是巩固提升中国最佳旅游城市总品牌。在中国最佳旅游城市总品牌下,整体打造熊猫故乡、美食之都、古蜀之都、会展名城旅游子品牌,构建多元化的细分市场品牌形象组合和品牌产品体系,打出“快城市、慢生活,闲不住的休闲成都”最新旅游营销口号。
二是塑造熊猫故乡旅游品牌。以塑造熊猫之乡旅游品牌为核心,提升成都国际旅游影响力和知名度,发展壮大以大熊猫生态园区和大熊猫栖息地为核心的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壮大以大熊猫文化、大熊猫相伴而生的民族文化为背景的文化产业,发展壮大以网络、平面媒体及媒体为途径的数字大熊猫产业。加快中华熊猫世界(成都大熊猫繁育基地、都江堰大熊猫疾控中心和都江堰大熊猫野放基地)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创建工作。
三是塑造美食之都旅游品牌。开发新的融合川菜、个性川菜,制定有关传统川味菜点制作与服务的行业标准和国家、国际标准,将成都著名川味菜点的传统制作技术申报省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沙湾、羊西线、府南新区火锅美食街为核心打造蓉西国际美食旅游圈,以玉林、科华路、人民南路南延线为核心打造蓉南美食圈,以春熙路、总府街为核心打造成都小吃美食圈。依托天府美食嘉年华等产业化项目实施餐饮旅游化战略,打造餐饮美食旅游产品,提升餐饮美食的品质和聚集度。
四是塑造古蜀之都旅游品牌。以世界文化遗产青城山—都江堰、世界自然遗产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为支撑,整合周边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跨越区域界限联动发展形成多元化的世界遗产精品线路组合产品。加强以武侯祠为核心的三国文化资源和以杜甫草堂为核心的诗词文化资源的整合力度,优化、整合省内相关资源,分别推出特色鲜明的三国文化主题线路产品和中国诗歌文化产品。以建设多功能博物馆为主体,着力打造寓教于乐的文化产品。加快金沙遗址—三星堆博物馆、古蜀文化旅游博览园、安仁中国博物馆小镇、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金堂五凤古镇等景区的国家4A和5A级旅游景区的创建工作。
五是塑造会展名城旅游品牌。以成都会展业“一主多副多馆”格局构建为契机,结合会奖旅游的高端性特点,大力开发会奖旅游市场。以大型会议、展览或节庆的举办为契机,积极发展展后或会后观光旅游。适应城市居民体验式和探索性旅游的发展需求,推动节庆与乡村旅游结合发展。
(三)乡村旅游提升工程
一是实施一线一品。结合世界生态田园城市建设,按照“一线一品”、“一村一貌”、“一镇一特色”的思路打造集中连片的农业风光,大力发展城市近郊插花式的景观农业,充分发挥其生态功能、景观功能和休闲功能,推动乡村旅游提档升级,不断满足城市居民休闲需求,为农村居民创造更多的增收点。
二是实施统筹融合。围绕“三圈一体”战略,推动一二三圈层旅游产业找准定位,实现错位发展、联动发展和一体发展。以各区(市)县特色优势资源为依托,整合发展最具特色和潜力的旅游品牌产品,实现错位和协同发展。以旅游区、功能区为单位,加强各区(市)县间旅游信息交流和互动,把握最新的游客动态,实现客源市场共享。围绕成都市旅游总品牌和子品牌形象,将市域旅游三圈层融成完整的“一极”,集各区(市)县资源优势共同开发成都旅游产品。
三是实施品牌下乡。培育自创品牌,帮助和引导资源条件好的乡村旅游经营业主在餐饮、住宿和农副产品等方面申请自有品牌。引进外来品牌,鼓励按照特许经营、联合经营、委托管理等方式,积极引进省内外知名的涉旅品牌业主和运营商落户乡村。
四是实施人才下乡。编制《乡村旅游人才培训方案》和《乡村旅游综合服务师职业标准》。推广试点“一户一大”,推广一户品牌农家乐派驻一名大学生驻点帮助业主规范管理和开发新产品等工作。建立乡村旅游专家咨询委员会,为乡村发展重点旅游项目提供智力服务。
五是实施金融下乡。提升支付手段,依托最佳旅游联盟,推广网上预订和在线支付。拓宽融资渠道,支持乡村旅游的小额贷款和贴息贷款等。完善金融服务,试点建设乡村旅游金融服务中心,开展旅游金融一体化服务。
六是实施品质提升。制定《乡村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技术导则》、《成都市古镇旅游服务标准》、《农家乐安全生产管理规范》,提升乡村旅游操作流程的标准化。依托旅游执法大队,探索建立由旅游管理人员、从业人员、专家学者和游客共同组成的服务质量监督员队伍。建立乡村旅游品质网络保障平台,实现旅游品质的网络化动态实时监控。
七是实施业态提升。编制《成都市乡村旅游特色新业态的开发规划》,创新传统业态的时尚元素。通过市场创新、技术创新、流通渠道创新、经营方式创新、组织管理创新等方式,开发乡村旅游新型业态形式。引导乡村旅游品质认证,开展酒店管理公司顾问管理新业态和特色村的试点工作。
八是实施科技提升。开发乡村旅游管理软件和平台,推广信息化手段和技术应用。加快农业高科技旅游园建设,完善园区的休闲、观光和体验等服务和功能。
九是实施文化提升。提升生态文化,按照生态、形态、业态和文态四态合一的思想,推进一批乡村低碳旅游区建设。提升民俗文化,打造一批典型地方文化节日。提升景观文化,规划建设乡村绿道和“景田”工程,对乡村旅游集中发展区以托管、共管和自管等形式试行景区、环境和物业三位一体的综合管理模式。
十是实施组织化提升。摸清现有闲置乡村房产资源,建立数据库,分类管理,策划项目,打捆招商,推进熊猫驿站乡村酒店连锁模式,把农民居住型资产转变为经营性资产。鼓励发起乡村旅游合作社、农家乐协会和企业业主参加的乡村旅游联盟,建立产、学、研、管共同参与的新型乡村旅游组织管理体系。
(四)景区管理和服务提升工程
一是规范景区综合管理和旅游服务。市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牵头,市级相关部门配合,各区(市)县政府和各旅游景区具体实施,重点抓好景区的游客满意度测评、旅游标准化试点和国家A级旅游景区复核等工作。
二是探索建立景民共享利益机制。鼓励景区积极探索建立一套有利于景区与原住民利益共享的体制机制。定期举办旅游法规、知识宣贯和普及。优先安排居民在景区就业。规范管理景区居民从事旅游服务业。
三是以创建促管理。以A级旅游景区创建和旅游度假区等级评定为抓手,高标准提升和完善景区的游客中心、公共厕所和停车场等设施配套。规划建设一批国家级和省级旅游度假区,力争建成一批全国乃至世界知名的旅游景区和品牌。
四是加大综合执法力度。定期开展“诚信旅游、满意成都”旅游服务质量提升活动。协调工商、税务、公安等部门加大联合执法力度,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对景区经营秩序进行联合执法检查。妥善处理涉旅投诉,满意率不低于95%。
(五)标准化工程
一是建立健全旅游标准体系。编制《成都市旅游标准化发展规划》,以及系列基础标准、工作标准、要素系统标准和支持系统标准等各类旅游标准。研究制定《成都市旅游标准工作管理办法》、《成都市旅游标准化试点评价体系》及相关支持政策。起草并颁布《成都市旅行社安全生产管理规范》、《成都市景区安全生产管理规范》、《成都市旅游古镇服务质量标准》、《成都旅游信息化服务标准》等多项地方标准。
二是开展旅游标准化的实施评价。创新旅游标准化实施方式和评价机制,采取企业自查、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成都市旅游企业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执行标准不到位的企业提出整改意见并限期整改。
三是创建旅游标准化品牌单位和示范区(市)县。以标准化推动规范化建设,培养一批运作规范、管理先进、服务优质的旅游标准化示范企业和示范区(市)县,引导区(市)县政府和旅游企业向标准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培养一支旅游标准化人才队伍,加强旅游企业制度建设和诚信建设。选择一批大型旅游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旅游院校作为旅游标准化研究基地,以促进我市旅游标准化整体研究水平的提高。
四是建立标准化信息平台。在“成都市旅游政务网”开辟成都旅游标准化信息专栏,形成查询、申报、公示、交流、动态跟踪和宣传旅游标准的信息综合平台。鼓励区(市)县政政府、社会组织和企业搭建各自的旅游标准信息交流平台。与相关网站合作,完善旅游标准化信息交流平台中的动态跟踪功能,加强标准制定者和管理者与参与并关心旅游标准化的社会公众之间的交流。
五是加快推进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城市各项工作。紧抓成都入选全国第二批旅游标准化试点,成为国家旅游局重点推广城市的宝贵机遇,在此前推进旅游化标准化建设的基础上,加大工作力度和标准化建设推广面,重点推进旅游服务质量方面的标准化建设。重点从硬件升级和软件提升上,以标准引导酒店、景区、旅行社扥旅游行业全面提升服务品质。加大吃住行游购娱方面的涉旅行业标准建设的推广力度。
(六)信息化工程
一是加强旅游信息化基础能力的建设。推动旅游景区及景区交通干线的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热点区域的无线宽带网络覆盖。加快旅游公共支撑平台建设,利用云计算等集约化技术为生态旅游、商务旅游、体育旅游、工业旅游、医疗健康旅游等新兴业态发展提供网络营销的平台支撑。开展对重点领域、重点区域旅游信息化系统的防灾体系建设。
二是打造多层次的旅游信息平台。利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和手机终端等资源和技术,建设具备公共咨询、信息发布、应急救援等功能的成都“智慧天府”旅游数字平台。开发旅游电子政务信息系统,推进全行业信息化办公和数字化管理。鼓励和引导信息企业推动电子商务科学化和统一化管理,促进电子商务向制度化、规范化发展。打造“景区数字终端、互联网、手机”立体旅游服务平台。
三是加强新技术在信息化中的运用。加强以物联网、云计算、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为代表的高新信息技术与现代旅游服务的融合创新。加强新技术与旅游文化的对接融合,以网络动漫、影视传媒、网络文学、网络游戏等网络互动元素为依托,积极发展线下主题游。结合手机智能卡技术,拓展旅游“一卡通”在目的地通讯服务、交通搭乘、消费支付、电子门票、智能导览等方面的综合服务功能。
四是加强应急管理水平。建设“智慧天府”旅游调度指挥中心,配套建设景区监控、LED大屏、电子门禁等设施,打造集“管理、服务、展示、经营”四大功能为一体的综合体,实现对全市旅游运行状况动态监控和突发事件应急指挥。建设旅游安全应急救援基地,组建应急救援队,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不断探索旅游安全应急救援的经验。
五是加大网络营销力度。利用“智慧天府”旅游数字平台,丰富网上营销活动,开展“快城市、慢生活,闲不住的休闲成都”系列体验旅游活动,从美食、熊猫、遗产等方面全方位宣传成都城市形象。建立“成都微旅游”官方微博,开展“微博达人”品成都活动。鼓励全市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开设微博,通过微博传播放大效应,拓展旅游营销渠道,加强新媒体领域的市场营销。
(七)精品项目工程
一是提升打造以街子、黄龙溪为代表的天府古镇精品项目。树立“保护优先、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理念,以资源为核心发展平乐、安仁、洛带、黄龙溪、新场、街子六大国家级文化旅游度假精品古镇。重点发展文化体验与乡村休闲度假、温泉养生、休学旅游、避暑度假等多元化的休闲度假旅游产品,以国际化的视野打造国内一流的度假品牌。
二是加快天府新区内的两湖一山国际文化旅游功能区项目进程。依托“两湖一山”功能区资源环境优势,立足国际化、高端化、特色化、低碳化发展,以山林植被的保育与恢复、现有项目的改造提升、高端项目的开发建设为重点,加快龙泉湖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东山国家农业公园、花果山田园度假区等重点精品项目进程,全面提升“两湖一山”的旅游品牌和市场竞争力,将其建设成为世界级山地湖泊型文化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三是全面推进都江堰国际旅游城市相关项目建设。坚持高品位与注重多层次相结合,着力打造旅游综合体,推进景区城区一体化。中心城区城市旅游突出“拜水都江堰”主题,加快建设水文化博物馆、古县衙、文庙文化公园等重点项目。青城山文化旅游突出“问道青城山”主题,加快泰达?上青城、青城山博物馆群落等项目建设。龙池-虹口山地运动旅游突出“逍遥龙溪谷”主题,加快虹口温泉、“高原欢乐谷”旅游综合体等项目建设。乡村田园体验旅游突出“悠然天府源”主题,推动4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
四是大力推进龙门山、龙泉山生态旅游综合功能区的示范项目建设。依托龙门山优质的自然和文化遗产资源,以高端为引领,以度假为突破口,加快中华熊猫世界、琉璃坝蜀山论坛、湔江国家湿地公园、白鹿法式风情小镇、西岭雪山—花水湾、安仁中国博物馆小镇、南丝路文化区、石象湖乡村俱乐部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依托龙泉山山地农业和山地田园风光,以生态保育和生态修复优先为原则,加快建设云绣花田—观音山生态建设示范区、凤凰湖国际生态湿地旅游度假区、小堰口—三峨湖生态建设示范区、龙泉湖国际山水休闲度假区、观岭国际度假社区等一批重大旅游示范项目。
(八)区域合作工程
一是优化旅游开放合作环境。完善配套国际一流水准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重点建设旅游综合交通体系、旅游集散服务与咨询中心体系、旅游标识和解说系统、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体系等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推进政务环境的便利化,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优化旅游项目审批流程,全面提升成都旅游的对外开放形象、交流合作层次和国际化水平,形成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制度体系。
二是拓展旅游开放合作格局。构建多元化的旅游合作格局,推进天府新区旅游一体化发展,优化提升区域内的住宿、餐饮、购物、娱乐等旅游服务要素配套,共同打造两湖一山国际旅游文化功能区、河道旅游和精品线路等;完善成都旅游区无障碍旅游体系建设,与周边省市共同打造大熊猫、大香格里拉、大九黄、三国文化、雪域风情等区域旅游品牌;推进成渝区域旅游合作,强化资源整合和深度开发,建设国际知名、全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积极融入三大经济圈城市群旅游合作,共建旅游信息交换平台;加强国际旅游合作,引进国际旅游组织、机构和知名旅游运营商、品牌连锁酒店或办事机构选址落户成都,构建与国际主要旅游目的地的联动平台。
三是改进旅游开放合作方式。政府搭建招商引资项目平台,通过推出一批景区、宾馆、餐饮、交通等商业性的旅游投资项目,瞄准国内外大型旅游企业集团,优先引进产业前景好、旅游市场急需、品牌形象佳、带动效应明显的行业龙头企业。依托成都“商会资源”、“航线资源”、“领馆资源”和“友城资源”,引导通航城市、友好城市和设领国家的企业来蓉进行酒店业、餐饮业、娱乐业、游览业、购物业、会展业、航空业、旅游电子商务的投资和开发,拓展成都对外旅游合作的新空间。
区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调研报告 篇6
区的成立为我们发展旅游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和发展空间。旅游产业是涉及范围广、消耗资源低、带动系数大、创造就业多、综合效益好的朝阳产业。因此,发展好XX区的旅游业,也必将会进一步促进全区经济的转型升级,推进XX区经济与社会的加速发展。为此,我们对XX区旅游资源、产业状况等进行了认真的调研与分析,找出了我区旅游产业的优劣势所在,对未来XX区旅游发展转型升级进行了认真思考,提出了一系列的构想与对策,供有关部门在制定XX区总体规划和发展战略时加以参照。
一、XX区旅游产业现状分析
近年来,XX区旅游得到了蓬勃发展。截止底。区内旅游企业785家,其中核心旅游企业(旅行社、星级饭店、景点)176家,其他社会住宿设施609家,有15家旅游企业年营业收入过亿元大关。全区旅游核心产业(旅行社、星级饭店、景点)总收入60亿元,位居全市各城区首位,占全市旅游核心产业总收入(145.9亿元)41.1%,旅游产业增加值占全区gdp比重为3.2%。对全市旅游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对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拉动作用。
优势分析:
XX区旅游产业发达,各个要素齐全,可以概括为:吃有特色,餐饮酒店星罗棋布;住有选择,住宿容量全省第一;行之方便,立体交通四通八达;游之尽兴,依山傍水风景如画;购之丰富,商业街区繁荣繁华;娱之快乐,娱乐休闲现代时尚。最具优势的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高星级品牌酒店众多。拥有星级饭店30家,占全市(115家)总数的26%,其中五星级饭店10家,占全市(18家)五星级饭店总数 56%,占全省(65家)五星级饭店总数27.7%;星级饭店客房6484间、床位10200张,从业人员8893人,容量为全省城区第一。主要五星级饭店有:金陵饭店、玄武饭店、古南都饭店、名人城市酒店、苏宁环球套房饭店、索菲特银河大酒店、绿地洲际酒店、丁山花园大酒店、中心大酒店、威斯汀酒店;在建或者待评五星有:世茂滨江希尔顿酒店、香格里拉酒店等。四星级饭店有:华美达怡华酒店、金陵晶元酒店、凤凰台饭店、新纪元大酒店、华东饭店、锦江南京饭店;还有西康宾馆、双门楼宾馆等高档接待酒店。紫峰大厦为世界第七、亚洲第三、江苏第一高楼。20星级饭店营业收入21.1亿元,纳税金额1.09 亿元,占全市星级饭店总收入(51.8亿元)41%,金陵饭店列江苏酒店业第一。其中过亿元的有9家(金陵饭店2.54亿、绿地洲际酒店2.11亿、玄武饭店1.52亿、南京中心大酒店1.42亿、古南都饭店1.24亿、双门楼宾馆1.21、新纪元大酒店1.10亿、城市名人酒店1.04亿、华东饭店1 亿)。全年星级饭店接待旅游者102万人次,平均出租率达68.7%,较全市(64.6%)多4个百分点、比全省(60.1%)高出8个百分点,在全市、全省星级饭店出租率排名中位居前列,平均房价达到704元/间天,比全市高出294元。金陵饭店已经成为中华民族酒店品牌的代表,将进入全国五强。被授予“全国旅游系统先进集体”;六度蝉联世界品牌实验室颁布的全球服务业领域最高奖项--“五星钻石奖”。七度蝉联中国酒店金枕头奖“中国十大最受欢迎商务酒店”,八度蝉联国际旅游业权威杂志《商旅》评选的“中国最佳商务酒店”,并再次荣膺“中国饭店金星奖”。金陵贵宾会员突破70万名、遍布160多个国家。金陵连锁酒店突破130家,签约管理的五星级酒店102家,总数位居全国第一。古南都饭店被评为江苏省服务名牌,集团拥有都市客栈、明基、海棠、五d 枕等10多家连锁酒店和马祥兴、绿柳居、永和园酒店、江苏酒家等多家餐饮连锁店与生产基地。
二是高品质旅行社集聚。全区注册旅行社135家,占全市旅行社(535家)总数25%,占全省旅行社(1800)总数7.5%,旅行社分社与网点500多家。全国十大旅行社品牌前三名:中国旅行社(全国驰名商标)、中国国旅(最具规模实力的旅行社集团)、康辉国旅(中国驰名商标)在鼓楼都有分公司。年“中国国旅cits”2012年以235亿元的品牌价值跻身中国500强最具价值品牌,排名第51名,在旅游服务类企业中位居第一名。中国国旅江苏公司是其旗下的一个重要的股份制旅游企业,年营收超过了13亿元,位于南京第一、全省第二、全国第二十六名。全区有6家旅行社获得过全国百强社称号(江苏省中旅旅行社、中国国旅江苏公司、南京海外(原野)旅行社、中国康辉南京国际旅行社、江苏金陵商务国际旅行社、德高国际旅行社)。中国国旅(江苏)公司、江苏省中旅被评为省五星级旅行社(全省12家,全市4家)。康辉国旅、南京海外国旅、德高国旅和金桥国旅等4家旅行社被评省四星级旅行社(全省 10家,全市6家)。拥有出境游组团社16家,占全市(26家)62%。旅行社全年经营收入共39亿,占全市旅行社总收入(74.2亿元)52.6%。超过亿元的旅行社有6家(江苏国旅13亿、省中旅11亿、康辉国旅6亿、金陵商务国旅2.3亿、南京海外国旅1.82亿、德高国旅1.4亿)。旅行社全年接待游客281.2万人次,占全市(542万人次)51.8%,其中接待入境游客23.3万人次,占全市(30.4万人次)76.6%,组团出境游客 27.6万人次。
三是历史悠久美景如画。XX区是一个古典与时尚荟萃,历史与现代交融,精致与美丽辉映的宝地。有着龙蟠虎踞之雄,依山带水之胜。不仅拥有11公里长江黄金岸线、4.5公里外秦淮河最美地段,而且拥有清凉山、狮子山、幕府山等自然美景,“山、水、城、林、石、园”浑然一体;不仅拥有石城霁雪、龙江夜雨、清凉问佛、嘉善闻经、达摩古洞、狮岭雄观、化龙丽地、幕府登高、谢公古墩、三宿名岩等明清金陵四十景中的著名十景,而且还拥有滨江风光带、清凉山与石头城、静海寺与天妃宫、阅江楼、紫峰大厦、颐和路民国公馆区、南京长江大桥、南京大学北大楼、鼓楼公园、宝船厂遗址公园等新金陵四十八景中的十大景点。不仅拥有6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北阴阳营原始村落遗址、公元前333年的楚威王金陵邑遗址和东汉建安十六年(212年)孙权所建的“石头城”遗址,1700多年历史的乌龙潭公园,600多年的明城墙最为雄伟、最为壮观的部分。而且还有“近现代建筑样板区”美誉,至今保存完好民国优秀经典建筑有 600多栋,文保单位125处,其中国家级文保单位26处。现有国家4a级景区1家(阅江楼景区),3a级景区3家(宝船厂遗址公园、石头城遗址公园、乌龙潭公园)。其他公园景点10家。
四是区位优越商贾云集。XX区地处南京中心城区,行政科技和人脉资源丰厚、交通条件优越、信息网络便捷、基础设施完备。XX区是江苏省委省政府的所在地,90%以上的省级机关都在XX区办公;XX区商贸繁荣发达,目前已拥有世界500强企业和著名大企业的地区总部或功能总部40余家,拥有新街口商圈、湖南路商圈、中央门商圈、龙江商圈南京最繁华的四大商圈和30多家高档娱乐场所等。XX区是南京教育大区,有18所大学、69家科研院所、10.9 万科技人员,其中两院院士47人,占江苏省的一半;还有众多的名牌中小学。这些都为发展现代商务旅游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
劣势分析:
1、景点规模效益欠缺
旅游景点在资源开发规模和水平上,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旅游市场需求。a级景区4家,只占南京a级景区(50家)8%。全年景点接待游客 522.8万人次,占全市景区(点)接待人次(10118万人次)5.2%,景区收入总收入2589万元,占全市景区收入(19.9亿元)1.3%。阅江楼是区内最大的景区,但与中山陵、总统府、夫子庙等景区比,影响力和综合吸引力较弱,这就是所谓的:“满天星斗,却没有一轮明月”,亟待需要打造具有引领作用的核心景点。
2、产业联动效应不足
龙头企业的带动效应差。要将旅游产业的发展与鼓楼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一体化,以便通过旅游功能的迭加、丰富、渗透、转换,成为具备新的市场价值的旅游产品,成为新的生长点、增长极、动力源。
3、景区化城区建设不平衡
近年来,XX区的城市建设有了快速发展,但总体还不平衡。一些重大城市建设项目与旅游开发尚未有机结合,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对旅游要素和旅游功能配置方面考虑不足。旅游产业统计体系尚未完全建立,不能很好体现旅游产业发展情况。旅游联合执法体系尚未建立,旅游服务质量、个性化服务等方面还需要加强。
二、XX区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构想
(一)发展思路
结合XX区旅游资源特点和产业优势,我们认为XX区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基本思路是:明确一个标杆,做到四个转型。
一个标杆:
市内重点学习了XX区培育旅游产业的做法。外地要学习上海、杭州、无锡等城市中心城区的旅游奖励政策与做法。
四个转型:
1、由“粗放经营”向“资源整合”转型。新一轮发展必须走向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大手笔进行资源整合,集聚旅游产业资源和要素努力培育旅游产业集聚区,打造“旅游产业航母”。
2、由“单纯的景区建设”向“景区化城区建设”转型。把整个城区的社会经济文化都纳入旅游资源的.范畴,全面完善旅游配套设施与功能,将XX区整体建设成为旅游目的地,尽快完成向“景区化城区”的转型。
3、由“门票时代”向“产业时代”转型。在以打造核心景点项目为支撑驱动的同时,注重整个旅游产业链的全面协调发展。
4、由“属性开发”向“品质旅游服务”转型。着眼以质取胜,全面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树立旅游行业良好形象,向品牌化方向建设发展。
为此,下一步旅游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升旅游综合实力为核心,以区划调整为契机,围绕资源重组、空间重构、品质重塑,扬长避短,优势互补,突出重点,集聚效益。加强资源整合和产业融合,实现城市、文化和旅游三位一体协调发展;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壮大产业化规模,打响旅游特色品牌,推进旅游经济的高速发展,促进鼓楼经济结构的优化;抓住举办亚青会和青奥会的发展机遇,优化旅游配套设施与功能,打造新地标、树立新形象、探索新模式、构筑新架构,加快景区化城区的建设步伐,实现向美丽鼓楼、时尚鼓楼、幸福鼓楼的目标快速跨越。
(二)总体定位
充分发挥XX区文化旅游资源禀赋和特色,依托区位优势和社会经济发展成果,努力把XX区打造成为“南京城市旅游服务客厅、滨江生态休闲旅游示范区、江苏商务旅游第一区、国内最美景区化时尚城区”。
1、城区竞合定位:南京城市旅游服务客厅
如果把南京看成一个套房,那么XX区就应成为最舒适的客厅。通过建设集休闲、旅游、商贸、餐饮、娱乐、服务、文化等为一体的核心发展区域,打造一个“吃有特色、住有选择、行之方便、游之尽兴、购之丰富、娱之快乐”的能够吸引人、留住人的游客服务平台。
2、旅游区位展示:滨江生态休闲旅游示范区
依托11公里的黄金江岸和沿岸的宝船厂遗址、渡江胜利纪念馆、下头码头、长江大桥等众多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并加以新的规划建设,必将能打造长江旅游首推之地。
3、旅游类别导向:江苏商务旅游第一区
XX区拥有江苏省最大商务旅游市场。依托区内众多行政机关、企业总部、科研院所等独特的行政资源,依托区内全省数量最多的国际品牌酒店、600多家住宿设施以及130多家旅行社等接待优势,让XX区成为政务、商旅客人客人的最佳选择之地。
4、旅游最终愿景:国内最美景区化时尚城区
XX区要以打造国内最美景区化时尚城区为目标,按照城景合一的要求来规划与建设,依据旅游需求来设计和塑造,建设幸福家园、时尚领地、美丽鼓楼,成为具有良好观赏性、舒适宜居性、现代时尚性和人文传统为一体的美丽时尚旅游目的地。
(三)发展目标
以把旅游业发展成为XX区战略性支柱性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为总目标。突出可行性和奋斗型,努力完成以下各项目标。
1、旅游经济发展目标:
到,旅游总收入力争突破150亿元,其中旅游核心产业(宾馆、旅行社、景点)总收入突破100亿元。接待游客总数达万人次,旅游产业增加值力争占全区gdp比重6%左右。
2、旅游核心产业要素发展目标:
(1)星级饭店。推进星级饭店个性化、精品化发展,引进国际知名品牌。提升星级饭店软硬件水平,确保宾客满意率达90%以上。新增五星级酒店2-3家,培育亿元级饭店15家。扶持金陵饭店酒店品牌进入全国5强。
(2)旅行社。推进大型旅行社集团化、中型旅行社专业化、小型旅行社网络化发展,培育全国百强社3-4家,5亿元级旅行社10家,1亿元级旅行社20家,新增省五星级旅行社2—3家,力争星级以上旅行社达60家。组织10条以上“青奥之旅”和鼓楼特色旅游路线,提升导游服务水平,确保游客满意度达90%以上。
(3)景区景点。提升景区规模和影响力,完善游客中心、停车场、厕所等服务配套设施,规范景点指示、引导、说明、警示等标识牌,完善景区道路指示标牌,提升服务质量与讲解水平,确保游客满意率达到85%。力争创建1个5a级景区、1个4a级景区,使我区3a级以上的旅游景区达8家。
(四)发展布局
根据XX区的文化旅游资源实际和产业分布特点,重点构建“一轴、二带”的旅游发展布局,做到在旅游功能上互补,在旅游景观上互靠,在旅游项目上互动,在旅游线路上互联。
一轴:
中山路-中山北路民国历史文化中心轴。以民国历史建筑旅游为定位,打造世界知名的中山路-中山北路民国历史文化中心轴。从新街口到中山码头,是民国时期最有名、最重要、最繁华的历史街区,也是民国历史文化最集中体现的街区。沿线有原政府的行政院、外交部、最高法院、监察院、交通部、军政部、联勤部、海军司令部、首都饭店、议事园、国际联欢社、中山码头等众多的民国建筑。因此,要以民国建筑特色为主调,加强沿街的店面出新改造,修缮相关建筑,开发民国建筑游。同时,依托沿线众多的星级饭店、餐饮酒店、大型旅行社、购物娱乐场所等资源,形成覆盖华东、辐射全国,走向世界的旅游产业集聚街区。
二带:
1、明城墙-秦淮河明清文化风光带。以明清文化为特色定位,还原“石城虎踞”的历史概念和景观形态,放大“狮岭雄观”影响力和美誉度,以石城怀古、军事体验、访贤探幽、狮岭阅江、城墙览胜、秦淮泛舟、夜间休闲为主题,以创建5a级景区为目标,打造“旅游景观航母”。以从清凉山到狮子山的明城墙和汉中门到三汊河的外秦淮河为主线,串起沿线一个个美如珍珠的大小景点,形成融山、水、城、林于一体,功能完善,集零散小为大体量、具有巨大旅游价值与功能、有较大影响力和知名度的明清文化风光带,成为南京新的拳头旅游产品。要加强景观带的升级改造,连结清凉山与国防园的山体,还原“石城虎踞”景观;修复沿线断裂的明城墙,恢复草场门、定淮门,重新命名华严岗门(可改为桃源门、丁山门、幸福门等);扩建清凉寺,还原“清凉问佛”盛况;复建古林寺,重现“天下第一戒坛”;升级阅江楼景区,扩大“狮岭雄观”影响力;提升水木秦淮、南艺后街、石头城游船码头等区域的旅游服务功能,升级旅游休闲业态,美化亮化外秦淮河两岸,重点开发水上夜游项目,打造“缤纷夜、乐无眠,城区夜休闲嘉年华”,激活外秦淮河旅游观光。
2、长江现代都市风光带。以长江之旅,休闲观光为定位,以“滨江发展示范区”为牵引,构建“南京外滩”现代休闲旅游片区,打造长江旅游首推之地。以11公里长江沿江岸线为纽带,串联幕府山、大桥公园、渡江纪念馆、宝船遗址景区等旅游资源,打造高端休闲娱乐街区和国内最佳观江平台;参照悉尼歌剧院、迪拜帆船酒店等世界知名建筑,建设一系列形象鲜明的、世界顶级的地标性高层建筑,营造出有较强视觉冲击力的沿江立面形象,并作为登高观江的重要景点;开发长江游轮等高端旅游载体和项目;加强亮化,建设演艺广场,以江为景,打造“长江之歌”大型实景演出项目,赋予历史、文化、休闲、体验、娱乐等旅游功能,切实形成在国内有巨大影响力的长江现代都市风光带。
三、主要举措
为完成旅游发展的目标定位,结合XX市和XX区城市建设的规划与建设进度,以及亚青会、青奥会对旅游发展的要求,努力实施以下六大行动计划。
(一)资源整合计划。以历史文脉、地标建筑、核心景区、时尚街区等为依托和引领,全面梳理全区旅游资源,进行串联、整合。重点突出明清文化、民国文化、长江文化优势,以城市记忆、红色之旅、文化体验、亲山近水、观光购物、休闲娱乐、商务会展等为主题,将分散的旅游资源整合成为内涵丰富的拳头产品,努力争创高等级景区,精心编排10条以上精品旅游线路。强化景点、旅行社与星级饭店、餐饮酒店的联动,订立互惠协议,实行套餐服务,在让利游客的同时形成多方共赢局面。
(二)政策扶持计划。积极扶持企业向大规模、集团化发展。制定旅游奖励政策,鼓励旅游企业进行并购联合、发展连锁店、引进旅游项目、招徕外地游客。对引进大型旅游企业、地接社游客在XX区过宿、购物、就餐等给予奖励。落实相关税费优惠扶持政策,对税收贡献较大的旅游企业给予政策返还奖励。对吸纳下岗职工较多,为解决本地就业作出较大贡献的旅游企业给予一定标准的补贴。
(三)品牌升级计划。加快推进XX区旅游品牌化建设。以阅江楼景区为主体,整合清凉山到狮子明城墙沿线资源,创建国家5a级景区;以宝船厂遗址为核心,整合周边资源,争创国家5a级景区。完成香格里拉等国际品牌酒店建设,扶持金陵饭店酒店品牌进入全国5强。培育一批全国百强旅行社和10个以上江苏省四、五星级旅行社。重点推出“民国大餐”、“红楼宴”等美食品牌,推进与民国文化、红楼文化的融合。引导旅游企业服务创新,培育20个旅游特色服务品牌。加强旅游商品开发,建设2-3个旅游商研发基地和旅游商品展销中心,培育一批特色旅游购物专营商店。办好“南京妈祖庙会”、“XX区旅游时尚节”等节庆活动。
(四)人才培育计划。加快培育和引进高素质旅游人才。加强全区旅游业的人力资源建设,培育和引进具有较高业务素养、职业品质和责任心的专业人才,优化全区旅游从业人员结构,形成一支专业化程度高、知识结构合理、适应我区旅游业快速发展的人才队伍。实施《旅游行业服务品质提升工程》,加强旅游从业人员培训,保证上岗人员培训合格率100%,培育500名金牌导游、优秀导游和优秀岗位标兵。
(五)宣传营销计划。完善营销体系,着力提升鼓楼旅游知名度。以亚青会、青奥会为契机,完善重点旅游景区道路交通标识牌建设等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策划、征集XX区旅游形象口号,以微电影、专题宣传片、旅游画册,旅游app智能终端、会展促销等形式,对区域内的旅游资源进行大规模宣传,全面展示旅游新形象。加强旅游咨询服务,在重要窗口和繁华地段建立3-5个旅游咨询中心。
(六)智慧律游计划。按照市政府建设“智慧南京”的总体要求,积极推进“智慧律游”应用体系建设,保证青奥会期间,星级饭店、4a级以上景区无线网络全覆盖。扶持和引导旅游企业信息化改造,形成基于信息技术的区域旅游行业管理模式。加强旅游电子商务网络建设,形成“天地联销”的旅游销售模式,努力创建“智慧律游示范区”。
四、项目建设
坚持项目驱动原则,高标准建设一批旅游精品项目,为鼓楼的旅游产业注入新活力、增添新亮点,提升竞争力。重点抓好:
1、扶持培育20个龙头旅游企业,鼓励发展企业集团与连锁店;
2、加快改造开发中山路-中山北路民国历史文化中心轴,将其打造成“百亿元旅游产业航母”;
3、加快升级明城墙-秦淮河明清文化风光带,创建国家5a级景区;
4、加快长江现代都市风光带建设,尽快完成仿古郑和宝船复建工程,推进宝船厂景区西片建设,创建国家4a级景区;
5、规划建设幕府山文化旅游创新区;
6、加快升级建设湖南路时尚休闲旅游街区、颐和路民国风情休闲旅游街区、大马路民国风情街区、渔人码头休闲街区、漓江路宝船文化旅游街区等。
7、加快推进扬子饭店修缮扩建、香格里拉酒店建设,航运中心五星级酒店规划招商、老虎山、南京铁路轮渡管理所遗存、和记洋行旧址等旅游资源开发。
五、保障措施
(一)完善旅游管理与协调机制。重视和加强旅游业的发展,注重对全区旅游产业进行布局、规划,并对重点旅游项目进行指导、协调,不断解决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树立大旅游发展理念,继续深化全区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努力构建适应现代旅游产业发展的大旅游格局。充分发挥旅游主管部门的职能,强化对全区旅游产业组织领导与统筹协调力度,牵头重大旅游项目的立项、论证,组织重大节庆活动。争取清凉山公园、国防园、石头城遗址公园等市属公园管理权限下放(市人大代表提案),推进公园、景区经营管理机制改革,理顺管理关系,强化旅游资源有机整合。各街道要加强对旅游工作的领导,旅游设施多、旅游项目重的街道应成立旅游科室。加大旅游管理与执法力度,成立XX区旅游执法大队,落实人员编制和必备的财物保障,建立旅游、公安、消防、工商、质监、物价、卫生、城管等跨部门、跨行业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实施有效的旅游市场监管,促进旅游产业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
(二)加大旅游资金投入。要落实市政府要求的每年300万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并逐步增加。加大对旅游宣传营销、重大旅游项目及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的投入。努力争取省市旅游发展资金。拓宽旅游发展融资渠道。鼓励外资、民资等社会资金投资旅游业,开发旅游资源,兴办旅游项目,参股旅游企业。进一步推进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改制,使其成为我区重要的融资平台,负责全区的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项目运作。
抚顺模式:旅游业牵动城市转型 篇7
抚顺市委、市政府抢抓历史机遇, 在辽宁建设旅游强省的背景下, 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 通过“五个转变”走出有抚顺特色的旅游发展机制创新之路, 推动城市加速转型。
2014年是抚顺市实施城市转型的第一年。让抚顺强起来、让生态美起来、让人民富起来, 是目标更是挑战。处于重要历史关口, 怎样应对挑战, 顺利完成转型, 是摆在抚顺面前的难题。
为破解这一难题, 抚顺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把目光对准了“资源消耗低, 带动系数大, 就业机会多, 经济效益好”的旅游产业, 将其作为城市转型的战略支柱产业和战略切入点, 以建设旅游名城为目标, 以政府推动为主导, 以项目建设为核心,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 走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业发展道路。
一、五大转变
近几年, 抚顺旅游业一路奋起直追, 取得了长足发展, 实现了“五大转变”。
1. 旅游产业地位实现从“国民经济的边缘产业”向“牵动城市转型的战略性支柱产业”转变。
2003年至2013年, 抚顺旅游总收入从相当于同年GDP的3.36%跃升到相当于同年GDP的8.35%, 完成了从“微不足道”到“重要一极”的惊艳转身。2013年7月, 抚顺市委、市政府明确抚顺旅游型城市的发展战略和定位——把旅游业作为由生产型城市向消费型城市转型的战略支柱产业和战略切入点。
2. 旅游体制机制实现从“弱势部门”向“有为政府”转变。
今年3月, 抚顺在全省率先成立了旅游发展委员会, 增加了旅发委在旅游发展资金及旅游基础建设资金统筹安排职责, 强化了旅发委对旅游规划、政策制定、项目准入、基础设施建设、市场监管等统筹协调职能;旅游专项资金由原来的不到300万元增加到1000万元;旅游业发展水平成为考核各区县和相关旅游部门工作的重要内容。
3. 旅游产品实现从“单一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转变。
目前, 抚顺基本形成了清前史迹、满族风情、红色记忆、工业文明、自然生态、休闲娱乐等六大特色旅游品牌和与之相匹配的精品旅游线路, 推动了观光和休闲度假旅游产品的多元化发展。
4. 旅游市场实现从“本地客源”向“区域客源”转变。
抚顺形成了以沈阳及周边城市为主的客源市场, 省内其他城市及京、津、冀、吉、黑、鲁等地区的客源市场得到拓展, 区域客源市场不断扩大, 全年接待游客人数由十年前不足300万人次增长到2013年的3220万人次。
5. 旅游发展环境实现从“政策优惠”向“全面优化”转变。
抚顺在发展旅游业过程中, 逐渐摆脱单一“政策优惠”扶持旅游业的方式, 而是通过建设国家森林城市、美丽乡村、数字抚顺, 构建和全部景点无缝对接的道路交通网, 建设集旅游咨询、旅游接待、旅游宣传、旅游交通为一体的抚顺旅游集散中心, 实施旅游名城战略, 汇集众多优惠政策, 加大旅游人才培养力度等举措, 全面优化全市整体旅游环境, 为旅游业快发展、大发展打下扎实基础。
二、华丽转身
抚顺市委、市政府采取有力措施实现了旅游业的“华丽转身”。
1. 高端定位, 立足城市转型, 谋划旅游发展。
市委、市政府围绕城市转型的战略构想, 全面推进由生产型城市向消费型城市转变, 明确“把旅游业作为城市转型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战略切入点, 举全市之力发展旅游产业, 建设旅游型城市”的发展方向, 提出“全面实施‘旅游名城’目标”。
2. 党政“一把手”亲自挂帅, 形成齐抓共管局面。
市委、市政府成立了由书记、市长任组长, 副书记、分管市长为副组长, 32家市直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旅游名城”战略领导小组, 强力推动旅游型城市建设和旅游工作的领导协调。通过分派任务、明确责任、协调进度、督促落实和目标考评等形式, 领导小组把力量都凝聚到推动旅游业大发展上来。
3. 突出项目建设, 构建旅游产业发展的支撑载体。
项目建设是旅游产业发展的核心载体。全力抓项目建设是抚顺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一是狠抓旅游项目招商引资和规划建设;二是建立健全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的高效工作机制;三是为旅游项目建设提供优质的基础设施配套。2012年以来, 财政投入20多亿元, 用于重点旅游项目的对外交通、供水供电、通讯、环境改造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旅游项目的大规模迅速扩张, 带来了连锁反应, 促进了城市和谐与繁荣。
4. 加强政策扶持, 优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综合环境。
一是不断加大财政旅游专项资金的投入力度;二是研究制定推进城市转型的实施意见和促进旅游发展的激励政策, 形成了一系列促进抚顺旅游业发展的保障政策措施, 对推动旅游业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三是坚持树立城市景区化和景区城市化的发展理念, 将城市整体作为旅游产品来打造, 把旅游发展与城市建设相融合;四是大力改善城市公共交通, 加快旅游发展与道路建设相融合;五是注重城市软环境建设, 大力倡导以雷锋精神为核心的城市文明, 打造“雷锋之城、温暖之都”的旅游氛围。
5. 坚持创新营销, 不断提升抚顺城市旅游形象。
以提升品牌质量为目标, 坚持创新营销方式, 不断提升城市旅游形象和市场竞争力。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以宣传为重点、以活动为载体、以品牌为旗帜的全方位、多渠道、叠加式、立体化的旅游营销模式。
【旅游业构筑转型】推荐阅读:
旅游转型升级08-11
旅游产业转型05-24
创新发展 积极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09-14
旅游业05-22
科普旅游旅游体验12-01
第一章旅游经济活动与旅游业05-10
乐山旅游业07-17
大理旅游业07-17
旅游业拓展05-12
张掖旅游业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