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概念

2024-10-01

公务员概念(通用8篇)

公务员概念 篇1

公务员,是指在各级政府机关中,行使国家行政职权,执行国家公务的人员。

根据《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我国的国家公务员是指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包括国家行政机关中从事党团工作的专职工作人员,如人事部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等)。

“公务员”一词,是从外文“civilservant或者civilservice”翻译过来的。英文原意是“文职服务员”、“文职仆人”,有人直译为“女王的仆人”,有人意译为“文官”或者“文官制度”,也有人译作“公务员”“公务员制度”,有人译作“文职公务员”,或许这种译法更符合原意。美国则称为“政府雇员”(governmental

employec)。日本在二次世界大战前称“文官”,战后改称为“公务员”。法国直称为“公务员”。联邦德国称为“联邦公务员”或“联邦官员”。当今世界,许多发达国家以及一些发展中国家都纷纷仿效英美等国,建立起自己的公务员制度,把政府中从事公务活动的人员成为“公务员”。

在国外,公务员的概念有大有小,范围不尽一致,大致说来有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小范围的,公务员仅指中央政府中非选举产生和非政治任命的事务官,不包括由选举或政治任命产生的内阁成员及各部政务次官、政治秘书等政务官。这种范围同国家公务员法规的适用范围相一致,英国及许多英联邦国家基本属于此类。在英国,公务员是指那些不与内阁共进退,经过公开考试择优录用,没有过失 可以长期任职的文职人员。

第二种是中等范围的,中央人民政府的所有公职人员,包括政务官与事务官都称为公务员,但适用于国家公务员法规的只是事务官。美国基本属于此类。美国把公务员称为“政府雇员”,“政府雇员”是范围很广的一种称谓,它包括了除军事人员以外的所有政府雇员。

第三种是大范围的,把从中央到地方政府机关的公职人员、国会除议员以外的工作人员、审判官、检察官、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统称为公务员,并由“国家公务员”和“地方公务员”之别,有“特别职”与“一般职”之分。“一般职”公务员是指政府系统中非选举产生和非政府任命的工作人员,是国家政府系统中的事务官,即非选举产生和非政治任命的政府工作人员,适用于国家公务员法规的,只是“一般职”的国家公务员。日本、法国基本那属于此类。法国公务员是指在中央机关及其所属机关、地方行政机关、公共企事业单位被任命为常任官员的工作人员。

以上三种,不难看出,我国基本属于第二种概念的划分。

公务员概念 篇2

一、目前高中数学概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概念是组成数学的基石, 虽然不少数学教师也认为概念在数学中的重要地位, 但由于概念本身比较抽象, 不像计算过程或推理过程能够左右学生的思维, 于是, 概念教学经常被教师所忽视, 成为边缘化的内容。主要表现如下:

1.忽视概念产生的过程。概念既然作为数学的组成, 就存在于数学知识中。如空间几何体就要让学生体会一些相关的空间图形的概念;函数就要学习函数的相关概念, 这些概念的理解对学生掌握好相关的知识有着重要作用, 它所起到的是知识储备的作用。然而, 不少数学教师在教学概念时, 并没有用系统的方法去渗透, 而只是简单地分析。如在学习函数概念时, 有些老师认为学生在初中已学过函数, 就没有必要对高中函数进行新的学习。其实, 初中函数和高中函数所研究的内容不一样, 教师必须用发展的观点去和学生研究函数概念, 从而让学生知道知识的来龙去脉。

2.忽视概念之间的联系。在学习概念时, 表面上每个概念之间以独立的形式总结出来的, 但如果深入去研究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 概念其实是相关联的, 它的界定同以前学过的概念有着联系。但不少数学老师在教学概念时, 用孤立的方法呈现概念。如集合, 蕴含于集合知识关系里的概念比较多, 每个概念看似独立, 而实则联系得很深, 有些教师在教学时, 只是简单地将各个集合概念如并集、交集等说透彻, 但却没有将他们之间所存在的关系探究清楚, 导致学生在学习集合的基本运算时出现思维相对模糊的状态。其实, 如果集合概念的学习能同学生的知识结构联系起来, 学生对集合的基本运算就能有比较清晰的思路。

二、紧扣概念本质, 联系实际, 体验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

数学之所以有许多概念是同数学知识本身特点有着很大关系, 纵观数学概念, 每个概念的产生都是源自一定背景, 而教师在讲解概念时, 如果只是简单地将概念的定义抛给学生, 让学生死记硬背, 那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就只是停留在肤浅的记忆阶段, 而思维的发展则需要结合向纵度和深度拓展才能实现。

如人教版必修一《函数的概念》, 本课直接出示了概念两字, 是高中必修教材中为数不多的直接出现概念字眼的。函数是高中数学重要的内容, 它是描述客观世界变化规律的重要数学模型, 高中阶段不仅把数看成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 同时还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刻画函数, 高中阶段更注重函数模型化的思想, 可以说, 高中函数是链接高等数学的重要基础。学生在初中阶段已学过函数, 但高中函数所描述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更为复杂, 同时要求学生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函数, 最终理解对应关系在刻画函数概念中的作用。教师如何引领函数概念?为了让学生有个铺垫, 我先和学生一起复习了初中所学的函数概念, 并强调函数的模型化思想, 然后引入生活例子: (1) 炮弹的射高与时间的变化关系问题; (2) 南极臭氧空洞面积与时间的变化关系问题等能反应函数概念的数学例子, 从而让学生体会到函数在生活的运用, 当学生对函数有了一定理解之后, 函数概念里的自变量、定义域、函数值、值域等相关的概念的理解, 我就结合集合和对应的知识, 并同生活情景联系起来, 使学生对函数概念有一个感知的理解过程, 进而再上升到理性认识。

三、运用数学概念, 构建数学模型, 在解决问题中内化概念

由于概念蕴含在学生的数学知识结构中, 并不是以某个填空题或问答题形式出现, 而是蕴含在学生的理解某个知识点或解题过程中的数学模型。因此, 当学生形成某个数学概念后, 教师如何让学生的概念内化到知识体系中, 从而让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在学生的脑中生根发芽, 进而帮助学生利用概念解决问题?

如人教版必修三《算法初步》, 算法是数学及其应用的重要组成, 是计算科学的重要基础, 在高中安排算法学习的目的在于利用已用的数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优化解题方法, 完善数学思想。算法的概念是什么?其实, 教材上并没有给出算法一个精确化的概念定义, 而是将它描述为:在数学中, 算法通常是指按照一定规则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明确有限的步骤。但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到算法所蕴含的概念含义之后, 学生的知识结构里如何内化算法概念?其实, 如果教师自己理解算法的概念, 就知道了只有将将算法融入到各种问题的解决中, 学生基于算法的数学思想才能形成, 进而理解概念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作用。如喝一杯茶所需要的算法步骤, 这是生活中的常识问题, 学生可能呈现的算法是将步骤展示出来, 然后计算时间, 找到最优化的策略, 但是, 如果高中生还是以这样的思维去解决问题, 那么, 算法概停留在初步的阶段, 教师要结合高中生的知识水平, 引入统筹方法, 通过数学计算策略将这类算法上升到科学总结层面, 这样才能不断丰富学生的算法概念结构。

总之, 概念是数学思维的基本形式, 教师要意识到概念对培养高中生的数学思维, 构建数学模型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让高中生真正掌握概念的属性, 需要教师全面把握概念属性, 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概念, 有效抓住概念同生活实际的联系、同解决问题的联系, 从而真正将概念内化到学生的知识结构中, 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田曼曼.高中数学概念及其教学模式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了解前概念拨动前概念建构新概念 篇3

拨动学生的前概念,帮助学生建构新而正确的科学概念并不容易。一方面,学生的前概念由于受学生主体的年龄特征、生活经验、知识基础、理解能力以及信息渠道缺乏系统性等因素的影响,往往具有不科学、不具体、不稳定和低层次性;另一方面,学生主体的能动性会也让教师感到:有时哪怕是费尽九牛二虎之力,这些前概念还是不能发生一点点的改变,有时即使发生了变化,其效果却是越变越糟。

因此,教师必须也要了解学生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知识与能力等方面的状况,运用适当的教学策略对症下药,然后才能引导学生自主调整、补充和重构前概念,完成新的科学概念的建构。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谁先迎来黎明》一课,被许多科学教师认为是小学阶段比较难上的课。该课要让学生建立的科学概念主要有:1.天体的东升西落是因地球自转而发生的现象;2.地球自转的方向与天体的东升西落相反,即逆时针或自西向东;3.地球的自转方向决定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边早西边晚;4.不同地区所处的经度差决定了地区之间的时差。其重点是探究有关地球自转方向的问题。

通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上述前概念中涉及的很多科学事实虽然也为学生承认、接受,但在学生脑海中,它们相互独立,零碎而不成系统,甚至有些方面出现认识偏差。这里的教学难点是,要搞清楚地球上某些地方迎来黎明的时间先后及时差现象,就必须要认识太阳、地球之间的位置关系和地球的自转与自转方向问题。但是,一方面由于球体本身浑然一体,既无指向性,又无天然的起始与终点;另一方面,小学生的方位意识和方向感不强,空间思维及想象能力较差,而他们居住在地球上,既无法看到地球及宇宙、星体的全貌,又感受不到地球的运动。

针对上述前概念,结合本课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我们可采取如下教学策略:

1.建立模型,变抽象为具体,降低理解难度

在科学教学中,像宇宙、地球、火山等学生难以亲历的研究对象,我们常常采用图片与视频展示、文字介绍或通过教师讲解引导想像、进行推理等方法,让学生了解相关知识、认识相关原理。其优点是操作方便,缺点是学生难以体验相应科学事实,建构的科学概念极易模糊和不稳定。通过建模的方法让学生开展模拟探究活动,可以在仿真的环境里亲历探究过程,进而较全面地认识研究对象,有利于深入理解相应原理,掌握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建立的科学概念稳定而有用。

模型与真实事物之间难免存在差异,而一旦存在,往往会对学生欲建构的科学概念产生干扰。因此,建立的模型要尽可能地接近真实,同时抽丝剥茧,简洁明了、特征突出。

2.创设情境,激发认知矛盾,提高探究兴趣

问题,是探究的开始。问题的产生,形式不限,可由教师提出,也可由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产生。一个有意义的问题必定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适合学生展开探究,能够驱动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为此,教师要慎重创设情境,巧妙选取切入点,激发学生的认知矛盾和探究兴趣。

3.循序渐进,由容易到困难,助推概念重构

任何科学概念的建构,必须从学生的前概念出发,并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从学生熟悉的两地出发,先后通过让学生在空中指、纸上画、黑板上贴及在球体上摆等方法,由易到难,从平面向立体,逐步激发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巩固空间与模型知识,为进一步在球体模型上研究地球自转方向作好铺垫。

同样,在整节课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教师先后通过巩固方向知识、了解地球自转——模拟相对运动、探究自转方向——寻找最先迎来黎明的地方、认识时差现象——观看经线模型、了解世界时区等内容层层推进,促使学生的前概念一步步向稳定的新科学概念转化。

4.俯身倾耳,共历真实探究,建立科学概念

探究性学习能让学生从探究中主动获取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并在整个过程中,学会科学的方法、技能和思维方式,形成科学观点,树立科学精神。探究性学习是让学生通过类似于科学家科学探究活动的方式建构科学概念,这就要求教师尽可能地创造真实的探究环境。

在真实的探究环境中,学生必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这正是学生提高科学素养的最好机会,但一个个不可预见的问题也可能是学生探究活动的障碍。因此,教师要俯身倾耳,做学生探究活动的伙伴,和学生共同探究。

因此,这节课突破了常用的教学方法,模仿人类认识宇宙、了解地球运动的真实过程展开教学。除了根据上述学生熟知的两地位置关系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空间思维能力外,教师还在学生模拟地球与太阳的相互运动关系和地球自转的体验活动等探究活动中,特别注意角色的转换,把自己置于和学生平等的地位,经常用“我自己也搞不懂了?”、“我该怎么样?”、“要我帮忙吗?”等语言,参与和配合学生的探究,有效促进了学生的思维深度,使学生的探究活动不断深入,促进科学概念深层次的稳定建构。

当然,课例的多样化,决定了教师教学策略的多样化。但无论何种教学策略,教师只有俯下身子走进学生,了解学生的前概念,从前概念出发,才有可能找到适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轻松拨动前概念,建构全面而稳定的科学概念。

公务员概念 篇4

两分钟做个小测试,看看你的英语水平

http://m.meten.com/test/xiaobai.aspx?tid=16-73675-0

同学们在写励志青春的新概念作文时,难免会找不到头绪,那么励志青春的新概念作文都有哪些可以参考呢?一起来看看吧。

励志青春的新概念作文:青春的挥洒

理想总比想象距离要远,所以理想是让人实现人生的舞台,无论这段路有多么的艰辛,告诉自己世界没有免费午餐。只要付出过努力和汗水,挥发自己的青春,就算付出和收获不成比例,我也无怨无悔,因为理想是人生的导航,没有理想,世界将没有星光。

高考将来临,多次考试的失败,让自己低落心情从没间断过,但自己却无力的挣扎。看到自己的分数就想到以后的路有多难走,再不努力读书,那么自己必须去社会实践,就发觉老师的苦心,为什么严格要求自己,因为外面世界就是人才市场,老师说过,我教你的东西未必在社会可以学会致用,但是它是一张上大学的门票,没有文凭你将什么都没有,那么你只能靠自己双手去挣辛苦钱,每天工作10小时,反复工作,你还记得你当初的理想吗?你还担心三餐问题吗?只要努力这100天,考到理想大学,那么你的人生就升值了,你出来实践的机会也大了。所以参加高考去改变自己的人生,一间学校学到东西并不大,但学会做人的道理却很多,学而懂礼。无论外面的风多大,雨多猛,坚持自己的目标,因为从小有轻度自闭症,但是15岁那年才懂得幽默才可以化解人和人之间的距离,才可以冲破人和人之间的芥蒂。所以用欢乐给别人带来美好的回忆。我想当一位演员,就想周星驰一样,带给人欢乐,但是这只是自己的一厢情愿,临近高考65天,给自己一声加油,无论失败与成功,我付出过的汗水和努力,一定会实现到我的人生目标,我的语文老师李铭声讲过,求学不是求分数,读书不读死书,学而活用,一定要坚持自己理想,才走得远,站得高。

无论将来上线或者不上线,我也无怨无悔,因为我的青春无限,学习只是人生的一部分,但学做人是人生当中活用的必须品,加油升大的同学,无论成功和失败,这是人生必须经过的历程,没有失败,不知道自己想要的东西,得来不易,要好好的珍惜。高考我输给你了吗?答案没有。因为我还有青春。青春才能挥洒我的人生!

励志青春的新概念作文:青春

青春是四月里明媚的忧伤。

——题记

小王子一直在苦苦追寻一朵玫瑰花,而最后,他找到了,转身却发现,有一座玫瑰园,小王子坐在地上,哭了起来。

也许,这就是我们的青春,我们为了自己的学习,为了父母老师的“殷切”期盼,为了我们所谓的清华北大,苦苦地,日日夜夜地学习,然后到头来,我回顾青春,多少人明媚而欢快的青春啊,而我,却什么也看不见。

我站在一座空旷的、被黑灰充斥的天地间,呼啸的风不断地撞击着我的耳膜,想要把我的胸膛撞碎,拼了命的歇斯底里。于是,我也哭了,我蹲在地上拣拾青春的碎片,却只看到,一滩握不住的沙。

我看到以前一样爱听摇滚的小四,在高三的时候扔掉了它所有的摇滚CD,而他却开不了口对和他一样听摇滚的死党说,他妥协了,因为他高三了。

我看到站在艺术学院门口驻足的表姐眼里的憧憬和忧伤,她叹息着,忧郁而又坚韧地移开了注满铅的双腿,我看到她背着的装满复习资料的沉重书包里的妥协,残忍而血腥,只因艺术学院的孩子没有出路。

我看到进入大学的哥哥,一点一点地开始变得世俗、堕落,我看到他沉迷于网游,我看到他浑浊的双眼里呆滞的妥协,因为大学一点点麻木掉了我们的感觉,一点点磨合掉了我们的棱角,一点点流逝掉了我们那么美好的青春。

然后,我看到他们也蹲在地上,一点一滴地抓青春散在地上的沙,直到抱头痛哭。

有人说,这就是属于你们的青春,试卷漫天飞的青春,是四月里明媚的忧伤。

呵,原来我的青春不只有空白,它还有它的试卷和分数,以及对我成绩的种种论述,原来我的青春不只是黑灰一片,它还有它的的鲜红。

灼人的红。

我厌恶并憎恨这红。它让我的青春更加明媚而忧伤,多少次我被它刺伤了眼、落了泪。

然后,青春就被啪嗒啪嗒的水珠打碎了,碎成了一地的沙,一盘会从掌心指缝间流走的沙,我的青春!

我的青春啊,是四月里明媚的忧伤,是掌心间消逝掉的沙,我苦苦寻觅,苦苦寻觅到最后,我蹲下来,抱头痛哭。

励志青春的新概念作文:致青春

每个人都有青春,青春有太多太多的点滴。哭过、笑过、疯狂过、坚持过、也梦想过。

青春中的人都有过叛逆的心理,我们中学生也不例外。叛逆的我们应该都做过同样的事:喝酒,抽烟,染红发,早恋写满厚厚的情书,穿奇装异服,上可爱接话茬让老师难堪,以和老师作对为乐。

但是你不知道,其实这是在浪费青春。青春是终将逝去的。青春是终将失去的。那为什么不为我们的青春做点有用的事呢?等悼念老是再拿来细细品味定有另一番滋味。

我们的青春没有谁不会犯错。

其实犯错也没什么,最重要的是要及时改正才对,那些叛逆期的女孩其实说她坏,她也

不坏。其实那些坏是那个女孩最本真的一面,当她走过青春叛逆期,她依旧可以变成温顺、乖巧、美好的样子。因此,在我的眼里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哪怕是一个人人都不喜欢的坏孩子。

青春的选择也是很重要的,就像在火车路上行驶。选择的车票不同,就代表她的人生过得不同,选错了车票,也没什么,是可以改的。你可以转车在到达目的地。就像要学会转弯一样。

所有不珍惜青春的人都会在年老时叹气。我想叹气又有什么用呢?都怪自己当初没有做对的事。没有后悔药卖的。

我决定了,为了不让自己有什么恶果,有什么后悔。我愿为我的青春闯一闯,为我的梦想拼一拼。因为追梦是每个年轻人应有的权利。

我们的青春尽管说出口那么的骄傲,那么的嚣张。可它本应该是这样的,因为我们疯狂过、坚持过、也执着过。最后怎么过都看你有没有梦想过。青春是终将逝去的、终将失去的。为自己做一切有用的事,为我生命中的青春做一份努力。还有一句话“做自己所喜欢的事,为自己而活的精彩。”

我为了我而珍惜青春。

致我生命中终将逝去的青春于珍惜,致我生命中终将失去的青春于努力。

公务员概念 篇5

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

概念是生物学理论的基础和精髓,也是思维过程的核心。在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生物》(2003年6月第一版)后附录上就有211个生物概念,其中必修本有154个,选修本有57个。但近年来,人们对生物概念教学的研究却很少,基本上是关于概念教学的体会,如如何识记、辨别、掌握概念等,很少涉及有关理论指导下的概念教学研究,如前概念的剖析与矫正,概念的有效建构等。对生物学概念的本身研究更少,几乎没有涉及概念发展的过程、负载的方法和蕴涵的价值等等。[1] 鉴于此,对生物概念教学进行深入地、系统地探讨、研究,对把握和落实新课程标准精神、推动和促进当前的生物学教学改革,不无裨益。

一、生物学前概念的迁移与矫正

学生在学习任何概念性知识之前,实际上都已经有了前概念。前概念是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相对于新知识的已有的认知,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片面的或错误的。前概念的成因,主要是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及正确或错误认识的积累。我们认识事物的过程,就是这样一个从前概念逐步发展到新概念的过程。无论对哪一门学科知识的学习,也无论是哪一个年龄段的认知,都有这样的特点,尤其生物学科与人类生活实际联系非常紧密,所以前概念非常丰富。奥苏贝尔(D.P.Ausubel)的同化论观点对概念的习得作了精辟论述,认为学习者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结构在新概念的习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新概念与头脑中前概念间存在某种类属关系时,若指导者能给予有效引导,使学习者能将新概念与头脑中已有概念间的这种类属关系进行正确链接,将有利于学习者将新概念同化到自己头脑的已有概念体系中,从而习得概念。因此,如何利用前概念进行有效的生物学概念教学,值得探讨研究。

正确的前概念是学习生物学科学概念的良好基础和铺垫,它的正迁移作用可成为生物学概念学习的资源和概念学习的新的增长点,可使学生尽快地掌握新知识和知识结构。如学生在学习生物学概念前自己对生活中的一些生命现象和规律已有所了解,如:“向日葵随太阳转”“根的向地性与茎的背地性”,能促进对“生长素”概念的理解;“人感到寒冷时会打哆嗦”“一个球向你飞来时,你会接住或躲开它”,这些都能促进对“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概念的理解;“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猫生九崽,连母十个样”,可促进对“遗传与变异”概念的理解。这些已知正确的前概念,一方面有助于迁移到新概念的习得和有意义的建构,另一方面,有助于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生物科学的兴趣和动机。

片面或错误的前概念会成为生物学概念学习的障碍,这些错误的前概念如果得不到及时矫正,将影响对生物学概念的同化和顺应,使学生形成错误的思维,阻碍生物学科学概念的建构。如学习“植物个体发育”概念前,学生头脑中就有农作物的“春天播种,秋天丰收”的前概念,片面地认为植物的个体发育从种子开始,这就阻碍了学生建构“植物个体发育从受精卵开始”的科学概念;由于绿色植物能吸收二氧化碳、产生氧气,学生自然形成植物呼吸作用吸入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的前概念,这个错误的前概念阻碍了“呼吸作用”概念的建构。又如,前些时间媒体上猛然间刮起了“吃基因补基因”的风潮,在社会上形成“吃核酸长核酸”的错误前概念。对于这些片面、错误的前概念,必须给予矫正,否则不能建构科学的概念。例如,针对“吃基因补基因”的前概念,可以通过对核酸的消化、代谢、合成的分析,使新知识与学生的前概念产生冲突,让学生暴露出错误观念,正确看待自己原有的生活经验,把对事物表面现象观察所得到的经验与生物学知识不一致的地方提出来进行反思,找出矛盾所在,经历思想上的冲突和震撼,造成认知结构的不平衡,促成原有知识结构的顺应,用科学的概念代替原有的错误观念,实现错误前概念向科学概念的转变。

二、生物学概念的有效建构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在其《发生认识论原理》中指出:“认知的结构既不是在客体中预先形成了的,因为这些客体总是被同化到那些超越于客体之上的逻辑框架中去,也不是在必须不断地进行重新组织的主体中预先形成了的。因此,认识的获得必须用一个将结构主义和建构主义紧密地连接起来的理论来说明,也就是说,每一个心理结构都是心理发生的结果,而心理发生就是从一个较初级的结构过渡到一个不那么初级的(或较复杂的)结构。”概念图的运用能较好地促进生物学概念的有意义的建构,如学习“光合作用”的概念时,指导学生利用概念图(如下图)建构光合作用的概念,不仅能拓展科学概念,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它为学习者提供了一种学习科学语言的形式和建构科学知识的有效手段,有利于对概念知识的整合,有利于把握生物学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能较好地提高学生生物学概念的结构化程度,有助于学生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大量的研究表明:概念图可以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率,概念图策略更适合于科学课程,且生物学上的显著性要大于化学和物理;它可以促进学习者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可以改变学习者的认知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三、生物学概念发展过程的展示

学习生物学的概念,不仅要学习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等理论知识,也要学习概念的产生、发展的演变过程。科学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任何生物学概念都要经历产生、发展的过程。其实学习生物学概念的产生发展的过程,就是学习概念的发展史。

(一)学习概念的发展过程是生物学科教学的需求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中建议安排的学习概念发展史有两类。一类是必修或选修课本中以课文形式呈现的史料,如学习“细胞”概念时,要求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学习“光合作用”概念时,要求说明光合作用及其对它的认识过程;学习“遗传物质”概念时,要求总结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学习“生长素”概念时,要求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学习“基因工程”概念时,要求简述基因工程的诞生过程;等等。另一类是建议学生自行搜集的相关资料,如学习“DNA”概念时,建议学生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学习“进化”概念时,要求学生搜集生物进化理论发展的资料;学习“免疫”概念时,要求学生搜集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的资料。除此之外,教材有些专题内容还涉及科学家进行探索的经典实验及资料,如孟德尔定律的发现、核酸是遗传物质的实验分析等。

(二)学习生物学概念发展过程有助于理解概念的科学知识

科学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任何生物学概念都要经历产生、发展的过程。学习概念发展过程不仅有助于了解概念的演变过程,而且有助于学生深刻地理解和牢固地掌握生物学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从而理解生物学概念的科学本质。如在学习“光合作用”的概念时,让学生学习“光合作用”的发展史: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提出,土壤是构成植物体的原料;1642年赫尔蒙特(J.van Helmont)栽培的柳苗试验,证明柳树营养生长物质不是来源于土壤,而与空气和雨水相关;1771年普利斯特利“绿色植物—烛—小鼠”实验,证明植物光合作用可以更新空气;1864年萨克斯“叶片半遮光—碘蒸气”实验,证明光合作用可能产生淀粉,并需要光;1880年恩吉尔曼“水绵—好氧性细菌”实验,证明光合作用产生O2,叶绿体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场所;上世纪30年代鲁宾和卡门同位素标记实验,证明光合作用产生的O2全部来自H2O。通过概念发展史的学习,学生自然得出光合作用概念的实质,把无机物(CO2和H2O)转变成有机物,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同时也清晰地掌握光合作用的物质变换的过程及场所。

(三)学习生物学概念发展过程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观念

英国的“国家科学课程”中对于引入科学概念的解释为:学生应该理解科学概念随着时间而改变、发展的方式,理解这些概念及其应用是如何受社会、精神和文化背景影响的。由此不难看出,生物学概念的发展史中,不仅记载着生命科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且蕴涵着科学家的创造思维方式和灵活多样的科学方法,体现科学家尊重事实、服从真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勇于创新、善于合作和无私奉献的科学精神。所以学习生物学概念的发展史,不仅有利于更好地理解、掌握生物学概念,而且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观念,提高生物学科学素养。

四、生物学概念负载研究方法的渗透

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也是一门实验科学。在生物学的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实验生物学出现以后,研究手段和方法一直起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有些研究技术和方法的出现,甚至使生物学产生了飞跃性的发展,如显微镜技术和基因工程技术等分别导致了近代和现代生物学的产生。没有研究技术和方法的不断进步,也就没有生物学今天的巨大发展。所以学习生物科学,不仅要学习生物学的概念,还要了解生物学概念所蕴涵的科学技术和研究方法。

(一)渗透传统的生物学研究方法

生物学传统的方法较多,如观察法、调查法、显微镜法、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解剖法、实验法等,它们不仅是生物学积累事实材料的基本手段,而且是检验假说和理论的重要途径。如学习“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概念时,渗透“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学习“矿质元素”概念时,渗透“土培法”“沙培法”“水培法”;学习“叶绿素”概念时,渗透“层析法”和“光谱法”;学习“动物激素调节”的概念时,渗透临床观察法和动物实验法(如腺体摘除法、腺体移植法、结扎法、注射法、口服法等);学习“种群”概念时,渗透“标志重捕法”。

(二)渗透模型方法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把模型和科学事实、概念、原理、理论并列为科学主题的重点,并将构建、修改、分析、评价模型作为高中学生的基本科学探究能力。《标准》依据国际科学教育的发展,将模型和模型方法列入了课程目标。所谓“模型”,是指模拟原型(所要研究的系统的结构形态或运动形态)的形式。它不再包括原型的全部特征,但能描述原型的本质特征。模型方法是以研究模型来揭示原型的形态、特征和本质的方法,是逻辑方法的一种特有形式。如在高中生物课程中经常使用的物质模型有实物模型如生物体结构的模式标本,模拟模型如细胞结构模型、各种组织器官的立体结构模型等;思想模型是物质模型在思维中的引申,根据构建模型的思想方法的不同,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形象化方法(或称为意象思维方法)构建的具象模型,它是人们在思维中通过对生物原型的简化和纯化而构思出来的。具象模型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特征,如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生物膜液态镶嵌模型等。它能使研究对象直观化,既可以促进研究,又可以简略描述研究成果,使之便于理解和传播。另一类是以理想化方法(或称抽象思维方法)构建的模型,是人们抽象出生物原型某方面的本质属性而构思出来的,例如,呼吸作用过程图解、光合作用过程图解等过程理想模型,食物链和食物网等系统理想模型。[2]《标准》很重视模型和模型方法。例如,“稳态与环境”模块中有两个活动建议:“探究水族箱(或鱼缸)中群落的演替”和“设计并制作生态瓶”,都是运用模型的探究。所以,生物学教学中,要结合生物学概念的教学,不断地渗透模型的方法,这不仅能完善学生对生物学概念的认知结构,而且能提升思维能力。

(三)渗透数学方法

数学方法指运用数学语言表述事物的状态、关系和过程,并加以推导、演算和分析,以形成对问题的解释、判断和预测的方法。目前,数学在生物学、医学等领域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数学方法在科学教育中的价值更是不言而喻。高中生物课程对数学方法的使用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用数学式来定义抽象的生物学概念。《标准》没有明确要求用数学式定义概念,但“稳态与环境”模块中,列举“种群的特征”这个知识点,如果涉及种群密度,年龄结构和性别结构,出生率和死亡率等,就是用数学式定义的概念。这类定量的概念以数学方法揭示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变化规律,为研究工作提供一种简明精确的形式语言,具有重要的科学认识论价值和方法论价值。第二,用数学方法对生命现象的空间关系和数量关系进行描述、分析和计算。如以条形图、曲线图、统计图等来表现某一生命现象的统计数字大小及其变化。第三,用统计方法来研究随机现象的规律性变化。统计方法在生物界广泛存在,学习“遗传定律”时,渗透孟德尔是如何使用描述统计方法对豌豆杂交实验结果进行定量观察和数据分析,依据统计方法从样本到总体的推理,才发现了遗传性状的分离现象和自由组合现象。

(四)渗透系统分析方法

现代生物学的分析性研究已深入到分子、量子水平,但为了揭示生命运动的奥秘,还必须从生命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的联系和相互作用中,从它们和外界环境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中了解整体。这就需要进行系统分析。现代系统分析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高中生物学教育一般只能做定性分析,如同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所要求的“学会从系统的角度思考和分析问题”。例如,学习“细胞器”的概念时,要让学生明白每个细胞器都具有一定功能,而且它们的结构与功能一般相互联系,但要完成某个具体功能时,细胞必须是一个完整的结构,否则就不行。又如,生物膜也是一个系统,它包括细胞膜、核膜、液泡膜、线粒体模、叶绿体膜、内质网膜、高尔基膜等,它们的组成成分是一样的,但具体的功能不同,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不可分割的统一的整体。又如“生态系统”的概念,是一个宏观的系统,它们的组成及营养结构组成一个典型的系统。

五、生物学概念蕴涵价值的体现

生物课程中的价值观具有丰富的内涵,价值观不仅强调对个人价值的判断,更强调对社会价值、科学价值、人文价值的判断。在生物学概念的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概念所蕴涵的价值因素,并有意识地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这样才能使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地渗透到课程教学内容中去。

(一)实用价值

生物学与人们的衣食住行、卫生保健以及环保密切相关。生物学对人类生活的实用价值是人类发展史上一个古老的话题,但在今天却被赋予新的意义。例如,在学习“细胞的分裂、分化、癌变、衰老”“生殖、发育”等概念时,可以让学生了解目前生物学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克隆技术、生殖技术、器官移植、恶性肿瘤治疗等方面的应用价值;在学习“植物新陈代谢”概念时,可以让学生了解生物学在解决我国目前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大热点——“三农”问题中的重大作用;学习“发酵”概念时,让学生了解利用酵母菌发酵制造啤酒、果酒、工业酒精,利用乳酸菌发酵制造奶酪和酸牛奶,利用真菌大规模生产青霉素,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药品,如人的干扰素、胰岛素和生长激素等方面的应用价值。

(二)科学人文价值

人们常说,21世纪生命科学将成为带头科学,这一方面指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正在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经济、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指生物科学的发展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思想和思维方式。生物学不仅具有科学价值,还具有巨大的人文价值。在生物学概念教学中,渗透人文性和科学性的统一,能拓宽学生的学科视野,使学生的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协调发展,既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又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的思维品质。例如,在学习“酶”的概念时,让学生了解有关酶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及成就,同时,还可以讲解其中一些科学家不畏艰难、不畏权威,勇于攀登的科学精神。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以后从事科学研究的动机,而且能激发学生形成勇往直前的精神。

(三)美育价值

从提高生物学教育的价值这个角度思考,美育是一个几乎未曾开发的处女地。生物学概念教学体现的美育价值,重点在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中国传统的审美方式重在感悟式的直觉思维,而生物学教育作为科学教育的一部分,应以严谨的理性分析为主。生物学中美的存在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生命美,生命世界给人类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审美领域,我们可以把它们统称为生命美。在学习“细胞”的概念时,可以让学生感悟各种细胞形态所蕴涵的形态美;在学习“生态系统”的概念时,可以讲生命本身的形式美,如生物体的色彩、线条、形状、声音美及生物界的和谐美。另一种是生物科学美。生物科学中的科学美包括理论美和实验美等,是生命世界本身的美学特征在生命科学中的体现。例如,学习“化学元素”和“细胞”概念时,可以让学生感悟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美和生物界细胞结构生物的统一美;在学习“细胞分裂”概念时,可以让学生感悟细胞分裂的规律美;在学习“DNA”概念时,让学生感悟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对称性体现了结构美。还可以让学生感悟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新奇美,因为这个实验以奇妙的构思,确证了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公务员概念 篇6

(八)责任(liability)和义务(duty)的区别

为说明两者的区别,霍菲尔德举了一个例子,如在Booth v.Commonwealth一案中,法院引用弗吉尼亚法规时说:“所有年满21岁不满60岁的白人都有责任(liable)做陪审员。”很明显,这一法规设定的是责任(liability)而不是义务(duty)。但这是一种承担可能产生的义务的责任(it is a liability to have a duty created)。做陪审员的义务只是在法院工作人员运用自己的权力而指定某人做陪审员时才产生。而在此之前某人所具有的只是一种责任。

(九)豁免(immunity)与无权力(disability)

豁免(immunity)的相关概念是无权力(disability),而相反概念是责任(liability)。所谓豁免-无权力的关系就是指存在于A与B之间的一种法律关系,在这种关系中,B不具有法律权力去改变现存的`A与B或A与其他人的法律关系,此种法律关系对于A来说即豁免,而对于B来说即无权力(disability)。

霍菲尔德举了一个例子说明这一问题,X是一片土地的所有者,Y无权力处分X的土地,X可以对抗Y的处分其土地的行为,此即“豁免”。但是,如果X委托了一位代理人出卖他的财产,那么,他同这位代理人的关系就是责任,而不是豁免。

在大陆法系的民法物权登记制度中,如“不动产转让一经登记,即可对抗第三人”的规定,其中所谓“对抗第三人”就是霍菲尔德的豁免的概念,意即:某人经转让登记而获得的不动产所有权不因第三人的买受行为而发生变更,第三人即无权力变更此不动产的所有权关系。

英国女王的法律顾问伦敦大学劳埃德(Dennis Lloyd,1915-)教授在解释霍菲尔德的“豁免”概念时曾举例说:“议员在国会辩论中发表言论,不论内容是否构成诽谤,发言人都不受追诉,此即豁免。”14笔者以为这个例子不恰当,因为在这个例子中,我们找不到与此“豁免”相关联的“无权力”。实际上,此例中的所谓“豁免”是我们平常所使用的“豁免”概念,如国际法上“国家及其财产的豁免权”等,其实质含义是指“法律规定的例外(exemption)”,而不完全是霍菲尔德所谓“豁免”之含义,正可谓:此“豁免”非彼“豁免”也。

以上便是霍菲尔德所提炼的八个“最小公分母”的法律概念,15沈宗灵教授曾经将这四对关联的概念关系用汉语简单地表述为:

“权利-义务的关系”是:我主张,你必须。

“特权-无权利的关系”是:我可以,你不可以。

“权力-责任的关系”是:我能够,你必须接受。

“豁免-无权力的关系”是:我可以免除,你不能。16

笔者认为,沈宗灵先生对“权利-义务”和“权力-责任”的关系的表述是正确的,但其对“特权-无权利”和“豁免-无权力”的表述却是不恰当的,因为“你不可以”实际上表明的是一种义务,不是“无权利”,而“你不能”表明的是一种责任,不是无权力。所以,笔者认为如下表述或许更为妥帖:

“权利-义务的关系”是:我要求,你必须。

“特权-无权利的关系”是:我可以,你不能要求我不可以。

“权力-责任的关系”是:我能够强加,你必须接受。

“豁免-无权力的关系”是:我可以免除,你不能够强加。

在上述八个概念中,权利、特权、权力和豁免可以统称法律利益(legal interest),而义务、无权利、无权力和责任则可以统称法律负担(legal burden)。17

霍菲尔德并不是对这些概念进行分析的第一人,以前就有人对这些概念作过分析和讨论,如泰里(Terry)和萨尔蒙德(Salmond),但他们的工作都不彻底。18他们也没有像霍菲尔德那样用这些基本概念对一些常用的法律概念进行分析。而霍菲尔德在分析对物权和对人权以及所有权等实际问题时,却将这些基本概念运用得游刃有余。

(十)对物权(right in rem)和对人权(right in personam)以及所有权(ownership)

“对物”(

组织文化的概念 篇7

(一)组织文化概念

组织文化是指组织成员共同的价值体系,它使组织独具特色,区别于其他组织。最新研究表明,下面七个特征可以用来区分不同的组织文化,其特征为:(1)创新与冒险:组织在多大程度上鼓励员工创新和冒险。(2)注意细节:组织在多大程度上期望员工做事慎密、注意小节。(3)结果定向:组织管理人员在多大程度上集中注意力于结果而不是强调实现这些结果的手段和过程。(4)人际导向:管理决策在多大程度上考虑到决策结果对组织成员的影响。(5)团队定向:组织在多大程度上以团队而不是以个人工作来组织活动。(6)进取心:员工的进取心和竞争性如何。(7)稳定性:组织活动重视维持现状而不是重视成长的程度。企业文化是一种归属于组织文化范畴的特殊的组织文化。它主要是指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企业组织在其所处的特定环境中,逐渐形成的共同价值标准、行为准则、基本理念和与之相适应的制度载体的总和。企业文化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企业文化的终极目标是构建企业价值观。(2)企业文化的现实手段是营造和谐的环境氛围,形成以人为主体的人本化。

(3)企业文化的主要管理方式是实施软管理。

组织文化可以看做是由器物层、制度层和精神层三个层次的内容构成的同心圆体系,这三个同心圆围绕着一个中心点,共同构成了组织文化的结构。其中,器物层是组织文化的表层部分,它是形成制度层和精神层的必要条件;制度层是组织文化的中间层次,是指对组织及其成员行为产生约束影响的规范性部分,它集中体现了组织文化的物质层和精神层对组织及其行为的要求;精神层则主要是指组织的全体成员共同信守的基本理念、价值标准、职业道德、精神面貌,也就是组织理念,它是组织文化的核心,是形成器物层和制度层的基础和原则。

按照组织文化的内在特征,可以将组织文化分成四种类型:学院型、俱乐部型、棒球型、堡垒型。学院型公司是为那些想掌握每一种新工作的人准备的地方。俱乐部型公司非常重视适应、忠诚感和承诺,在俱乐部型公司中,资历是关健因素,年龄和经验都至关重要。棒球型公司是冒险家和革新家的天堂,在棒球型公司从各种年龄和经验的人中寻求有才能的人。

堡垒型公司着眼于公司的生存。

(二)组织文化对管理的影响

组织文化的积极功能是:(1)它起着分界线的作用。(2)它表达了组织成员对组织的一种认同感。(3)它使组织成员不仅仅注重自我利益,更考虑到组织利益。(4)它有助于增强社会系统的稳定性。(5)文化作为一种意义形成和控制机制,能够引导员工和塑造员工的态度和行为,文化决定了游戏规则。

组织文化的消极功能是:(1)变革的障碍。(2)多样化的障碍。(3)兼并和并购的障碍。

(三)文化多元化与组织

组织文化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是如何处理文化多元化对它的影响,这种文化多元化的影响既能产生于企业组织跨国经营活动的过程中,也可能在一个国家内部的不同群体之间。

许多著名的大企业都对多元化活动给予强有力的支持,它们的多元化都倾向于强调灵活的工作安排,丰富的儿童和老年福利以及多元化的培训。

人本管理是一个极具理论和现实意义的课题,它不但适应了知识经济时代“人”的地位上升的需要,而且对我国市场经济也有重要意义。

组织是指组织成员共同具有的价值体系,它具有七个方面的特征,企业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组织文化。组织文化可看作是由器物层、制度层和精神层三个层次内容构成的同心圆体系,这三个同心圆围绕着一个中心点,共同构成组织文化结构。组织文化具有多项积极功能,但它又是变革的障碍、多样化的障碍和并购的障碍。企业文化经营是适应人本管理要求的新型管理模式。

(一)组织文化概念

组织文化是指组织成员共同的价值体系,它使组织独具特色,区别于其他组织。最新研究表明,下面七个特征可以用来区分不同的组织文化,其特征为:(1)创新与冒险:组织在多大程度上鼓励员工创新和冒险。(2)注意细节:组织在多大程度上期望员工做事慎密、注意小节。(3)结果定向:组织管理人员在多大程度上集中注意力于结果而不是强调实现这些结果的手段和过程。(4)人际导向:管理决策在多大程度上考虑到决策结果对组织成员的影响。(5)团队定向:组织在多大程度上以团队而不是以个人工作来组织活动。(6)进取心:员工的进取心和竞争性如何。(7)稳定性:组织活动重视维持现状而不是重视成长的程度。

企业文化是一种归属于组织文化范畴的特殊的组织文化。它主要是指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企业组织在其所处的特定环境中,逐渐形成的共同价值标准、行为准则、基本理念和与之相适应的制度载体的总和。企业文化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企业文化的终极目标是构建企业价值观。

(2)企业文化的现实手段是营造和谐的环境氛围,形成以人为主体的人本化。(3)企业文化的主要管理方式是实施软管理。

组织文化可以看做是由器物层、制度层和精神层三个层次的内容构成的同心圆体系,这三个同心圆围绕着一个中心点,共同构成了组织文化的结构。其中,器物层是组织文化的表层部分,它是形成制度层和精神层的必要条件;制度层是组织文化的中间层次,是指对组织及其成员行为产生约束影响的规范性部分,它集中体现了组织文化的物质层和精神层对组织及其行为的要求;精神层则主要是指组织的全体成员共同信守的基本理念、价值标准、职业道德、精神面貌,也就是组织理念,它是组织文化的核心,是形成器物层和制度层的基础和原则。

按照组织文化的内在特征,可以将组织文化分成四种类型:学院型、俱乐部型、棒球型、堡垒型。学院型公司是为那些想掌握每一种新工作的人准备的地方。俱乐部型公司非常重视适应、忠诚感和承诺,在俱乐部型公司中,资历是关健因素,年龄和经验都至关重要。棒球型公司是冒险家和革新家的天堂,在棒球型公司从各种年龄和经验的人中寻求有才能的人。堡垒型公司着眼于公司的生存。

(二)组织文化对管理的影响

组织文化的积极功能是:(1)它起着分界线的作用。(2)它表达了组织成员对组织的一种认同感。(3)它使组织成员不仅仅注重自我利益,更考虑到组织利益。(4)它有助于增强社会系统的稳定性。(5)文化作为一种意义形成和控制机制,能够引导员工和塑造员工的态度和行为,文化决定了游戏规则。

组织文化的消极功能是:(1)变革的障碍。(2)多样化的障碍。(3)兼并和并购的障碍。

(三)文化多元化与组织

组织文化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是如何处理文化多元化对它的影响,这种文化多元化的影响既能产生于企业组织跨国经营活动的过程中,也可能在一个国家内部的不同群体之间。许多著名的大企业都对多元化活动给予强有力的支持,它们的多元化计划都倾向于强调灵活的工作安排,丰富的儿童和老年福利以及多元化的培训。

社区的概念 篇8

现代意义的社区概念和理论研究,最早出现在工业化、城市化发育较早的西方社会。1871年英国学者H.S.梅因出版的《东西方村落社区》一书,首先使用了社区这个名称①。1881年德国社会学家斐迪南·滕尼斯(F.J.Tonnies)将gemeinschaft(一般译为社区、集体、团体、共同体、公社等)一词用于社会学②,1887年他进一步在其所著的《Gemeinschaft und Gesellschaft》中(德语,译为《社区与社会》最早从社会学理论研究的角度频繁使用了社区的概念。滕尼斯将gemeinschaft解释为一种由同质人口组成的具有价值观念一致、关系密切、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的富有人情味的社会群体③。滕尼斯将gemeinschaft同gesellschaft(一般译为社会)进行对比分析,用来说明社会变迁的趋势和两种不同的社会团体。显然,这一概念的出现与当时西方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隐约折射出19世纪后期西方社会在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迅速发展的进程中,社会关系日益复杂,人际关系日趋冷漠的社会现实和发展趋势。透过滕尼斯对社区所具有的亲密无间的人际关系的描述,使人们隐约看到他对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的反思和忧虑,反映出一种对传统社区精神的呼唤和向传统的欧洲乡村社区模式复归的愿望④。值得一提的是,滕尼斯在提出gemeinschaft时并不强调其地域性。此后,美国学者查尔斯·罗密斯(C.P.Loomis)在英译滕尼斯的这一著作时,把德语gemeinschaft翻译为英语的community(译为公社、团体、共同体等)。community源于拉丁语communis,意为伴侣或共同的关系和感情。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人们普遍对资本主义社会制度造成的社会秩序混 乱和人际关系淡漠感到厌恶,滕尼斯的著作和他提出的社区的概念才被得到广泛重视。美国社会学家内斯比特(Robert A.Nesbit)认为,“社区是最基本、最广泛的社会学单位概念。毫无疑问,社区的重新发现标志着19世纪社会思想最引人注目的发展„„,其他任何概念都不能如此清晰地将19世纪与前一时代,即理性时代区别开来。”①起初,美国社会学界在使用community这一概念时,也不强调地域性。随着美国经验社会学研究的兴起,许多社会学家在研究社会共同体的过程中发现,要具体研究城市、研究各类居民的共同体,必须从地域共同体着手,因而更多地看到了“关系”、“社会组织”同“地域”的相关性,在使用community一词时赋予其更多的“地域”含义。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经验主义社会学又影响了德、法社会学界,从而使原来不带“地域”含义的德文词gemeinschaft和法文词communaute的词义也向地域共同体靠拢,带上了“地域”的含义。本世纪30年代初,费孝通等一些燕京大学社会学系学生在系统介绍和引入西方社会学经典著作时,把英文community译成中文“社区”②。

“社区”概念的提出,为人们研究社会、分析社会问题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分析概念和方法,中外社会学者纷纷从各自的研究视角和理论背景出发,进行进一步界定设置,用以分析各自关心的问题,寻找解决对策。于是,在社区概念越来越成为社会科学领域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的同时,如同社会学科其他基本概念一样,人们对社区概念的理解和应用却因人而异,社区定义五花八门,莫衷一是。这些定义中,既有共识,也有歧义。即使至今,人们对社区基本概念的理解与表述,仍然存在着不同的看法。1955年,美国社会学家希勒里(George A.Jr.Hillery)发现,在各种社会文献中至少出现了94种社区定义。1981年,著名美籍华裔社会学者杨庆坤整理发现,在各种社会学文献中,至少出现了140多种社区定义。在这些定义中,社区被界定为群体、过程、社会系统、地理区划、归属感和生活方式等等。因而,社区概念梳理,成为我们展开社区研究的一个必要起点。2. 社区定义

1). 滕尼斯从共同体价值取向角度对社区的描述

前已述及,滕尼斯提出社区概念,是用来与现代社会作对比,借以说明社会变迁的趋势。而无论是对比还是讨论变迁,滕尼斯的视角始终关注着社会价值取向这个核心,并以人际关系状况、形成、变化为观察对象。滕尼斯认为,社区是指那些由具有共同价值取向的同质人口组成的、关系亲密、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抚、富有人情味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团体。人们加入这种团体,并不是有目的选择的结果,而是因为他生于斯、长于斯,是自然形成的。这样的团体逐渐向由目的和价值取向不同的异质人口组成的、由分工和契约联系起来的、缺乏感情和关系疏远的团体过渡,这就是社会。可见,在滕尼斯那里,社区是指传统的社会里关系亲密的社会团体,与现代社会不同,社区具有共同体的思想价值取向。

值得进一步注意的是,当年滕尼斯所使用的“社区”概念,含义比较广泛,滕尼斯曾把社区分成三种类型:

——地区社区,亦称地理的或空间的社区。它以共同的居住区及对周围(或附近)财产的共同所有权为基础。邻里、村庄、城镇等等都是这种地区社区。

——非地区社区,亦称“精神”社区。这种社区只内含着为共同目标而进行的合作和协调行动,同地理区位没有关系。这种社区包括宗教团体和某种职业群体等。

——亲属社区,亦称血缘社区。即由具有共同血缘关系的成员构成的社区。

2)以帕克为代表的功能主义的社区定义

社区研究在美国得到长足发展,以美国芝加哥大学著名功能学派代表帕克教授为代表,社区的概念被逐步从制度、要素、内部结构、地域等角度进一步加以明确,因而这些研究通常被称为功能主义学派的概念。作为20世纪城市发展和社会科学,尤其是城市社会科学的研究高地,美国学者的这种研究思路、风格,被迅速扩散到其他许多国家和地区,包括日本和中国。让我们来具体看看这些学者眼中的社区。

R.E帕克认为,社区是“占据在一块被或多或少明确地限定了的地域 上的人群汇集”,“一个社区不仅仅是人的汇集,也是组织制度的汇集”。帕克所讲的组织制度包括:(1)生态体制,即人口和组织的地理分布;(2)经济组织,即社区中的企业组织及其所构成的经济结构;(3)文化和政治体制,即约束社区成员、组织的规范体系。帕克还进一步概括了社区的基本特点:(1)它有一个按地域组织起来的人群:(2)这些人口程度不同地深深扎根在他们所生息的那真土地上;(3)社区中的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种相互依赖的关系之中。

E.W.伯吉斯特别强调社区的地域性含义,他在一篇题为《邻里工作可否有个科学基础?》的论文中写道:“‘社区’一词,已为社会学家们广泛使用,邻里工作者们,以及其他一些人也常常使用这个词,但他们所指的含义却彼此相差甚远。无论研究哪方面的问题,我们都有必要首先明确概念,弄清楚有关概念之间的区别所在。在这个学科的文献中,现在有一种倾向越来越明显,即强调社区的地理环境。”

美国社会学家B.菲利浦斯在20世纪70年代应用较广的一本教科书中给社区下的定义是:“社区是居住在某一特定区域的、共同实现多元目标的人所构成的群体。在社区中,每个成员可以过着完整的社会生活。”

美国社会学家戴伦·波普诺在《社会学》一书中,曾十分简明地指出:“社区是指在一个地理区域围绕着日常交往组织起来的一群人。”

日本社会学家横山宁夫在《社会学概论》中提出:“社区具有一定的空间地区,它是一种综合性的生活共同体。”

中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在《社会学概论》一书中,明确界定:“社区是若干社会群体(家庭、民族)或社会组织(机关、团体)聚集在一地域里,形成一个在生活上互相关联的大集体。”

3)当代中国学者全方位、综合性研究定义

改革开放以来,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引起人们对社区研究的普遍关注。中国学者一方面借鉴国外相关研究,从国外种种定义的剖析入手,一方面立足于自身对社区生活的实际感受,在现实生活中对社区进行综合考察研究。从概念界定的情况看,站在百余年来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近年来,涌 现的社区概念以综合性见长,或简约或详细,但前人研究中的“共同体思想”、“地域性”、“功能性”等认识,在当代社区概念归纳中都得到一定程度的体现,并形成了一系列更为明确、综合和内涵清晰的定义。列举如下:

(1)“所谓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的人们通过直接或间接互动形成的并通过共同的文化观念维持团结的人类生活共同体。”

(2)“社区是指聚居在共同地域,以一定社会制度和社会关系为纽带,同质人口为主体的人群生活共同体,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地域社会。”

(3)“这种一个地域内的主要社会活动或者生活方式基本上属于同一类型的相对独立性的地区性社会,就叫做社区。”

(4)“所谓社区是指居住在一个地区里进行共同生活的人群。他们进行互相联系的经济和政治活动,形成一个共同的生活集体,具有一定程度上相同的价值观念和相似的认同意识,并有相应的实体单位。这种群体,在社会学中亦称地缘群体。”

(5)“所谓社区,就是聚居在一定地域中人群的生活共同体。具体地说,社区是一定地域内发生各种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有特定的生活方式,并具有成员归属感的人群所组成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实体。”

(6)“社区就是区域性社会,换言之,社区就是人们凭感官能感觉到的具体化了的社 会。”

上一篇:大学开学典礼标语下一篇:春晓 一年级 教案 教学设计-教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