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学教学大纲

2024-10-29

眼科学教学大纲(共8篇)

眼科学教学大纲 篇1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眼科学基础

[教学目标与要求] 掌握:

1.掌握眼球的解剖和生理特点;

2.掌握眼科学中的常见病、多发病以及学习的重点。熟悉:

1.熟悉眼附属器的解剖、视路的解剖生理; 2.熟悉眼的生理生化及代谢; 3.熟悉眼科常用眼药剂型及给药方式。了解:

1.了解眼的胚胎发育; 2.眼遗传学及流行病学。[重点]

1.眼球的解剖和生理特点。{难点]

1.眼球的解剖和生理特点; 2.眼的生理生化及代谢。[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内容]

1.详细讲解:

眼球的解剖和生理特点,眼附属器的解剖、视路的解剖生理,眼科常用眼药剂型及给药方式。2.重点讲解:

眼球的解剖和生理特点,眼附属器的解剖、视路的解剖生理。3.一般讲解:

眼的生理生化及代谢,眼的胚胎发育,眼遗传学及流行病学。

第三章 眼科检查 第四章 眼睑病

[教学目标与要求] 掌握:

1.麦粒肿、霰粒肿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2.睑内翻及倒睫的临床表现及处理。熟悉: 1.睑缘炎的分类、临床诊断及治疗; 2.常见眼睑肿瘤的临床表现。了解:

1.内眦赘皮、上睑下垂、睑外翻、眼睑带状疱疹的诊断及处理原则。[重点]

1.麦粒肿、霰粒肿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2.睑内翻及倒睫的临床表现及处理。{难点]

1.麦粒肿、霰粒肿的病因、临床表现; 2.睑内翻及倒睫的病因、临床表现及处理。[教学时数] 1学时 [教学内容]

1.详细讲解:

麦粒肿、霰粒肿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睑内翻及倒睫的病因、临床表现及处理。2.重点讲解:

麦粒肿、霰粒肿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睑内翻及倒睫的病因、临床表现及处理。3.一般讲解:

内眦赘皮、上睑下垂、睑外翻、眼睑带状疱疹的诊断及处理原则。

第五章

泪器病

[教学目标与要求] 掌握:

1.流泪与泪溢的概念; 2.泪溢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3.慢性泪囊炎的临床表现急治疗原则。熟悉:

1.急性泪囊炎的临床表现急治疗原则。了解:

1.了解新生儿泪囊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 2.了解泪腺肿瘤的分类、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重点]

1.泪溢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2.慢性泪囊炎的临床表现急治疗原则。{难点]

1.流泪与泪溢的概念; 2.泪溢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教学时数] 1学时 [教学内容] 1.详细讲解:

流泪与泪溢的概念,泪溢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急慢性泪囊炎的临床表现急治疗原则。2.重点讲解:

流泪与泪溢的概念,泪溢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急慢性泪囊炎的临床表现急治疗原则。3.一般讲解:

新生儿泪囊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泪腺肿瘤的分类、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第六、七章

眼表疾病、结膜病

[教学目标与要求] 掌握: 1.眼表的概念;

2.干眼症的诊断及治疗原则;

3.急性结膜炎(细菌性、病毒性)的诊断及治疗原则; 4.沙眼的病理特征、并发症、临床诊断要点及治疗原则。熟悉:

1.熟悉春季结膜炎、泡性角结膜炎、翼状努肉的诊断及治疗。了解:

1.了解泪液膜的生理功能及常见的眼表疾病类型;

2.了解淋菌性结膜炎、结膜干燥症的临床特征及处理; 3.睑板腺功能异常的临床表现急治疗原则。[重点]

1.干眼症的诊断及治疗原则;

2.急性结膜炎(细菌性、病毒性)的诊断及治疗原则。{难点]

1.眼表的概念;

2.沙眼的病理特征、并发症、临床诊断要点及治疗原则。[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内容] 1.详细讲解:

眼表的概念,干眼症的诊断及治疗原则,急性结膜炎(细菌性、病毒性)的诊断及治疗原则,沙眼的病理特征、并发症、临床诊断要点及治疗原则。2.重点讲解: 急性结膜炎(细菌性、病毒性)的诊断及治疗原则,沙眼的病理特征、并发症、临床诊断要点及治疗原则。3.一般讲解:

泪液膜的生理功能及常见的眼表疾病类型,睑板腺功能异常的临床表现急治疗原则,春季结膜炎、泡性角结膜炎、翼状努肉的诊断及治疗,淋菌性结膜炎、结膜干燥症的临床特征及处理。

第八章

角膜病

[教学目标与要求] 掌握:

1.角膜炎病理过程及处理原则;

2.细菌性、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熟悉:

1.真菌性角膜炎、蚕蚀性角膜溃疡、角膜基质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了解:

1.角膜软化症、神经麻痹性角膜炎、暴露性角膜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 2.圆锥角膜、大角膜、小角膜的病因及临床表现; 3.常见角膜肿瘤的表现。[重点]

1.角膜炎病理过程及处理原则;

2.细菌性、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难点]

1.角膜炎病理过程及处理原则;

2.各型角膜炎(细菌性、病毒性、真菌性),蚕蚀性角膜溃疡的临床表现特点及处理。[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内容] 1.详细讲解:

角膜炎病理过程及处理原则,细菌性、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2.重点讲解:

角膜炎病理过程及处理原则,各型角膜炎(细菌性、病毒性、真菌性),蚕蚀性角膜溃疡的临床表现特点及处理。3.一般讲解:

角膜软化症、神经麻痹性角膜炎、暴露性角膜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圆锥角膜、大角膜、小角膜的病因及临床表现,常见角膜肿瘤的表现。

第九章

巩膜病

[教学目标与要求] 掌握:

1.巩膜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熟悉:

1.表层巩膜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了解:

1.巩膜的组织结构及病变特点的关系。[重点]

1.巩膜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难点]

1.巩膜的组织结构及病变特点的关系。[教学时数] 1学时 [教学内容] 1.详细讲解:

巩膜的组织结构及病变特点的关系,巩膜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2.重点讲解:

巩膜的组织结构及病变特点的关系,巩膜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3.一般讲解:

表层巩膜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第十章

晶状体病

[教学目标与要求] 掌握:

1.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临床分期、术前的检查项目及临床意义。熟悉:

1.白内障的病因及分类,手术方法及适应症。了解:

1.先天性白内障、并发性白内障、外伤性白内障、药物中毒性白内障、后发性白内障、代谢性白内障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 2.晶状体异位、脱位的临床表现及治疗。[重点]

1.掌握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临床分期、术前的检查项目及临床意义。{难点]

1.白内障的病因及分类,手术方法及适应症。[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内容] 1.详细讲解: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临床分期、术前的检查项目及临床意义。2.重点讲解:

白内障的病因及分类,手术方法及适应症。3.一般讲解:

先天性白内障、并发性白内障、外伤性白内障、药物中毒性白内障、后发性白内障、代谢性白内障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晶状体异位、脱位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第十一章

青光眼

[教学目标与要求] 掌握:

1.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2.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诊断方法;

3.常用的抗青光眼药物以及药理作用、适应症和用法,抗青光眼手术的原理和适应症。熟悉:

1.眼压的正常值、房水生成及循环途径。了解:

1.继发性青光眼的病因、青光眼的分类; 2.先天性青光眼的病因及治疗。[重点]

1.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2.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诊断方法。{难点]

1.常用的抗青光眼药物以及药理作用、适应症和用法,抗青光眼手术的原理和适应症; 2.眼压的正常值、房水生成及循环途径。[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内容] 1.详细讲解:

眼压的正常值、房水生成及循环途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诊断方法,常用的抗青光眼药物以及药理作用、适应症和用法,抗青光眼手术的原理和适应症。2.重点讲解: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诊断方法。3.一般讲解:

继发性青光眼的病因、青光眼的分类,先天性青光眼的病因及治疗。

第十二章

葡萄膜疾病

[教学目标与要求] 掌握:

1.前葡萄膜炎的临床表现、并发症及治疗原则。熟悉:

1.几种常见的特殊葡萄膜炎的临床特点及防治。了解:

1.后葡萄膜炎和全葡萄膜炎的临床表现特点及处理; 2.葡萄膜肿瘤及先天异常的临床表现。[重点]

1.前葡萄膜炎的临床表现、并发症及治疗原则。{难点]

1.前葡萄膜炎的临床表现、并发症及治疗原则。[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内容] 1.详细讲解:

前葡萄膜炎的临床表现、并发症及治疗原则,几种常见的特殊葡萄膜炎的临床特点及防治。2.重点讲解:

前葡萄膜炎的临床表现、并发症及治疗原则 3.一般讲解:

后葡萄膜炎和全葡萄膜炎的临床表现特点及处理,葡萄膜肿瘤及先天异常的临床表现。

第十三、十四章

玻璃体、视网膜病

[教学目标与要求] 掌握:

1.玻璃体出血的病因及治疗原则;

2.视网膜动、静脉阻塞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3.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及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熟悉:

1.玻璃体液化与后脱离发生的机理及临床意义; 2.视网膜脱离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表现。了解:

1.玻璃体的结构与功能,玻璃体牵引对视网膜的影响;

2.了解视网膜色素变性、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重点]

1.玻璃体出血的病因及治疗原则;

2.视网膜动、静脉阻塞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3.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及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临床表现及治疗。{难点]

1.玻璃体出血的病因及治疗原则;

2.视网膜动、静脉阻塞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内容] 1.详细讲解:

玻璃体液化与后脱离发生的机理及临床意义,视网膜脱离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表现。2.重点讲解:

玻璃体出血的病因及治疗原则,视网膜动、静脉阻塞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及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临床表现及治疗。3.一般讲解:

玻璃体的结构与功能,玻璃体牵引对视网膜的影响,视网膜色素变性、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

第十五章 视神经及视路疾病

[教学目标与要求] 掌握:

1.视神经炎、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原则; 2.视乳头水肿及视神经萎缩的常见病因与眼底特点。熟悉:

1.视力减退的鉴别诊断。了解:

1.视路各段病变的视野特点。[重点]

1.视神经炎、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原则; 2.视乳头水肿及视神经萎缩的常见病因与眼底特点。{难点]

视力减退的鉴别诊断。[教学时数] 1学时 [教学内容] 1.详细讲解:

视神经炎、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原则,视乳头水肿及视神经萎缩的常见病因与眼底特点,视力减退的鉴别诊断。2.重点讲解:

视神经炎、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原则,视乳头水肿及视神经萎缩的常见病因与眼底特点。3.一般讲解:

视路各段病变的视野特点。

第十六章

屈光不正

[教学目标与要求] 掌握:

1.近视、远视、老视和散光的症状、检查和治疗原则; 2.青少年近视的预防。熟悉:

1.高度近视的眼底变化及常见并发症; 2.假性近视、调节与老视的关系。了解:

双眼屈光参差,及屈光性角膜手术的一般原理。

[重点]

近视、远视、老视和散光的症状、检查和治疗原则。{难点]

1.近视、远视、老视和散光的症状、检查和治疗原则; 2.假性近视、调节与老视的关系。[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内容] 1.详细讲解:

近视、远视、老视和散光的症状、检查和治疗原则,假性近视、调节与老视的关系。2.重点讲解:

青少年近视的预防,近视、远视、老视和散光的症状、检查和治疗原则。3.一般讲解:

高度近视的眼底变化及常见并发症,双眼屈光参差及屈光性角膜手术的一般原理。

第十七章

眼外肌病和弱视

[教学目标与要求] 掌握:

1.斜视的分类及检查方法;

2.共同性斜视与非共同性斜视的区别及治疗原则。熟悉:

1.眼外肌的解剖生理;

2.弱视的病因、临床表现及防治。了解:

双眼单视及复视检查。

[重点]

共同性斜视与非共同性斜视的区别及治疗原则。{难点]

1.共同性斜视与非共同性斜视的区别及治疗原则; 2.斜视的分类及检查方法。[教学时数] 1学时 [教学内容] 1.详细讲解:

眼外肌的解剖生理,弱视的病因、临床表现及防治。2.重点讲解:

斜视的分类及检查方法,共同性斜视与非共同性斜视的区别及治疗原则。3.一般讲解:

双眼单视及复视检查。

第十八章

眼眶病 [教学目标与要求]

掌握:

1.眼眶病的检查方法; 2.眶蜂窝组织炎的诊断及治疗。熟悉:

1.甲状腺突眼症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2.炎性假瘤与眼眶肿瘤的鉴别诊断。了解:

眼眶常见肿瘤的临床表现。

[重点]

1.眼眶病的检查方法; 2.眶蜂窝组织炎的诊断及治疗。{难点]

炎性假瘤与眼眶肿瘤的鉴别诊断。[教学时数] 1学时 [教学内容] 1.详细讲解:

眼眶病的检查方法,甲状腺突眼症的临床表现及诊断,炎性假瘤与眼眶肿瘤的鉴别诊断。2.重点讲解:

眼眶病的检查方法眶蜂窝组织炎的诊断及治疗。3.一般讲解:

眼眶常见肿瘤的临床表现。

第十九章

眼外伤 [教学目标与要求]

掌握:

1.眼外伤的分类及常见眼外伤的诊断及处理原则。熟悉:

1.机械性及化学性眼外伤的主要并发症。

[重点]

1.眼外伤的分类及常见眼外伤的诊断及处理原则。{难点]

常见眼外伤的诊断及处理原则。[教学时数] 1学时 [教学内容] 1.详细讲解:

眼外伤的分类及常见眼外伤的诊断及处理原则,机械性及化学性眼外伤的主要并发症。

2.重点讲解:

眼外伤的分类及常见眼外伤的诊断及处理原则。

第二十、二十一章

全身病的眼部表现、防盲与治盲

[教学目标与要求] 掌握:

1.眼底检查的方法,识别正常眼底与异常眼底; 2.盲和视力损伤的标准。熟悉:

1.常见眼底病的诊断及治疗;

2.高血压性眼底、糖尿病性眼底、肾炎性眼底的眼底特点; 3.主要的致盲性眼病的防治。了解:

1.视网膜色素变性、视网膜母细胞瘤、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白血病的眼底特点与临床意义;

2.我国和世界防盲治盲状况。[重点]

1.眼底检查的方法,识别正常眼底与异常眼底; 2.盲和视力损伤的标准。{难点]

眼底检查的方法,识别正常眼底与异常眼底。[教学时数] 1学时 [教学内容] 1.详细讲解:

常见眼底病的诊断及治疗,高血压性眼底、糖尿病性眼底、肾炎性眼底的眼底特点。2.重点讲解:

眼底检查的方法,识别正常眼底与异常眼底,盲和视力损伤的标准。3.一般讲解:

视网膜色素变性、视网膜母细胞瘤、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白血病的眼底特点与临床意义,我国和世界防盲治盲状况。

眼科学教学大纲 篇2

1 眼科学教学的特点

眼科学是研究眼部疾病的产生、发展和转归以及预防、诊断、治疗的一门临床专业课程, 鉴于眼部结构细微的特点, 该学科内容繁多、抽象性强, 所需学习实践性强, 与全身疾病的诊治密不可分。正因为眼科学专业性极强, 抽象内容较多, 初次接触眼科学且还未进入临床的医学本科生缺乏相关知识及操作技能, 传统授课模式已不能满足医学生在学习过程将所学内容具象化, 更加直观全面系统掌握课程内容的需要, 这就需要采用多种更加适宜的教学手段 (如多媒体、网络教学、分组讨论、临床见习活动等) 增强学生理解力, 提高教学质量[3-4]。其中, 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 具有其鲜明特点、显著优势、巨大发展空间。

2 网络教学的特点

2.1 网络教学资源的丰富性

网络资源丰富多彩, 通过网络, 可以获得所需要的绝大部分资源。可以从各大网站 (如各大中外文医学数据科、各大搜索引擎、某些医学相关论坛等) 获取目标资源。此外, 在学校网络教学平台中也有丰富的教学资源, 可以获取授课教案、教学课件、讲课录像等。

2.2 网络教学信息的即时性

网络的一大特点即信息更新迅速, 从网络中可以获得最新信息, 不落后于时代的步伐。网络教学平台以互联网为基础, 根据教学进度及时更新教案、课件、参考资料、见习指导、随堂测试等相关内容, 实现信息的时效性。

2.3 网络教学内容的共享性

通过网络教学学习的学生可以根据个人需要选择多种学习手段 (如课件、视频、练习等) , 一门课程可以供更多学生共享, 而不仅是坐在教室中听课的学生。积极引进国内外优质资源课程, 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学习所引进的其他国内外知名院校课程资源, 真正实现教学资源共享。

2.4 网络教学应用的高效性

以往的授课模式中, 教师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进行备课。通过网络教学平台, 教师从网络中选取所要讲的内容, 节省准备时间, 增加了师生互动时间, 并可将讲课过程录制成视频, 学生可以提前预习, 并在网站中进行课后练习, 提高学习效率。学生通过网络学习, 可以自发参与到学校全过程中, 在增强学习自主性的同时, 提高了学习兴趣, 在实践中领悟, 在领悟中掌握, 最终提高教学效率, 带动学科综合发展, 这是与传统教学模式迥然不同的。

3 网络教学平台在眼科学中应用的优势

医学网络教学平台可以把电脑、信息、Internet有效结合, 克服传统学校教学方式的时间、空间限制, 形成一个多元化、高效性的教育体系。眼科教学不同于其他医学学科教学, 有大量的课程视频资料、临床图片资料和手术操作资料等需在教学中运用, 有了医学网络教学平台便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显著改善和提高教学效果[5]。

3.1 自由学习, 时间可调性

传统眼科学教学以讲授式为主, 临床见习为辅。根据学校课程计划, 眼科学学习多安排在本科教学第四学年秋季学期, 若不报考眼科学研究生, 一旦错过理论及临床见习授课, 则很难有机会再次接受系统规范的眼科学教育。在网络教学平台中, 学习不受限于某一时段、某一教室, 学生可以在任何时段登陆上网进行学习, 既可以浏览根据教学计划及时更新的教学课件, 还可以观看讲课录像, 并且可以观看与理论课内容紧密相关的临床见习操作视频, 为较高水平完成临床见习学习打下夯实基础[6]。真正做到全天候学习, 不受时间、空间限制。

3.2 影像资料, 表达具体化

眼科学作为一门以形态学为基础的临床学科, 形态学教学方法是眼科教学的鲜明特点。形象化教学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学生对眼科知识的认知和理解[7]。传统教学方法主要以单纯口授、板书或挂图为主, 现已不能满足使学生直观掌握所学知识的需求。在临床工作中, 作者及团队通过多种检查手段, 如眼部A、B超、裂隙灯显微镜、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FFA) 、相干光断层扫描仪 (OCT) 、超声生物显微镜 (UBM) 、手术显微镜录像等, 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病例图片及视频。那么怎样使资源能够用到眼科学本科生教育中呢?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即可有效解决这一难题, 学生根据自身喜好及课业需求自主选择性浏览及观看。此外, 还可以将手术过程进行实况拍摄, 学生可在网络上与手术室进行实时“对话”, 使学生系统全面了解眼科手术操作过程, 揭开眼科手术神秘面纱。如此, 可以解决教学难点, 转空洞理论为形象的图像教学;实现临床资源高效利用, 提高教学效果,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利用网上资源, 弥补教材媒体资料的滞后不足, 使教学内容不断处于最新状态[8]。

3.3 PBL教学, 提升分析力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 (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 旨在将学习场景转移到真实、有意义的问题情景 (如临床病例) 中, 通过学习者间的协同来解决真实性问题, 从而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 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 发展自主和终生学习的能力。在网络教学平台的支持下, PBL的顺利开展更显优势。PBL教学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教师发布临床病例。教师在教育平台中发布有待分析的病例特点, 如患者因“左眼鼻上方视物遮挡伴眼前黑影飘动2月余”入院;2学生进行问题讨论。学生根据自主对病例进行分析后提出讨论问题, 并通过教学平台中的教学资源以及网络中可用信息进行问题分析;3教师组织小组分析。教师在平台中组织小组就该问题进行讨论, 小组成员相互汇报各自的见解、进行信息的分析与评价, 形成初步的假设;4进一步对问题研究。教师再根据讨论所得结果分次发布该病例更多信息, 如该病例眼科查体、眼部B超及OCT检查等, 学生则根据具体的病情变化, 进一步验证原有假设或修正假设, 提出最终诊断结果、治疗原则及具体的治疗方案[9-10]。试想, 没有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 上述学习过程又怎能更快更好地实现呢?因此, 网络教学平台为PBL教学模式提供了巨大便利。

3.4 激发兴趣, 增强自主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知识爆炸的今天, 大学生已适应了信息化生活, 传统教育模式已逐渐显示出其不足之处, 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乐趣。这就要求必须变革教学手段, 以新的教学模式来引起广大学生的兴趣及重视, 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在兴趣的驱使下, 学生会更多的参与到课业学习中去, 又怎会不提高、不进步呢?例如, 学生通过观看动物模型的显微操作视频, 可以达到了解眼科某些操作的基本步骤、要领,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实际操作奠定坚实基础, 锻炼实践能力;另外, 在完成常规理论及见习授课的基础上, 要求学生根据网络教学平台内容, 自选一个感兴趣的话题在组内或组间进行PPT讲说, 并进行记录, 将记录内容上传至网络教学平台中, 教师对此进行鼓励及内容纠正, 并可将这一学习内容计入学生期末评分中[11]。通过类似学习方式, 可培养学生对眼科学的兴趣, 激发学习动力, 增强学生学习自主性, 将“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只有在学生内心中得到认可, 眼科专业知识才能真正被学生掌握。

3.5 师生互动, 提高效率性

由于教师临床及科研工作的忙碌, 医学生课业压力大等诸多原因, 现阶段师生之间互动仍需增加。互动不足导致教学效果不能及时回馈, 学生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尤其对于相对其他学科更加需要形象思维的眼科学而言, 没有良好的互动, 教师将不能深入了解学生对眼部疾病的掌握程度, 进而不能选择更佳适合学生的讲授重点。然而网络教学平台可以解决这一难题, 在我眼科学教研室网络教学平台中设有教学互动版块, 师生可以以此为媒介进行交流互动, 教师可以在版块中提出问题, 学生进行讨论, 学生也可以通过该版块向教师提问、咨询, 这种模式有助于学生及时解决课业难题, 避免跟不上课程进度。此外, 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MSN、QQ、微信等方式进行实时或非实时互动。这些互动手段为网络教学平台添加了新的生命力。当然, 在互动版块中, 师生之间并非仅能探讨课业问题, 师生、生生可以就生活、情感、就业等困扰进行互动, 搭建心灵桥梁, 开启人与人之间的心灵之窗。

4 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仍有巨大发展空间

作为一种新兴教学手段, 构建眼科学课程的网络教学平台, 仍有巨大发展、改进可能。首先要充分满足课程的运行需求, 并有专业技术与知识人员共同维护支持, 做到有开发就有管理。其次要用网络进行教学和管理, 根据教学进度及时更新相关内容, 不断充实、改进教学平台, 如定期丰富图片视频资料库, 设立积分奖励机制, 可将积分直接与学分挂钩。切不可半途而废, 将网络教学平台当成摆设, 也务必不能将网络平台看成单纯的资源堆砌, 要真正将其作用发挥到最大化。再次要充分利用网络教学综合平台, 及时与学生互动交流、辅导答疑, 有效促进教学。最后还应不断引进国外优质教学资源, 不断拓展教学内容, 真正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教师、学生是使用网络教学平台的主体人群, 可定期对其进行相关问卷调查, 了解使用者的需求, 不断进行软硬件设施改进。

综上所述, 通过网络教学平台进行眼科学教学, 充分利用了网络的特点, 丰富了眼科教育的形式和手段, 克服了眼科学抽象、精细、专业性强的教学难点, 使眼科教育更直观、更具实践性。这提高了知识讲授效率, 有助于教学难度的突破, 凸显了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性, 增强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培养了发现问题、设计课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强化了师生交流互动, 更高效率的完成理论及临床教学工作, 进而提高我学科综合水平。在学科综合能力提高之后, 又会有更多精力投入到网络教学平台的维护与拓展中去, 达到一个富有活力的良性循环。

摘要:将网络教学平台应用到眼科学本科教学之中, 可丰富眼科学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结合眼科学教学特点, 分析了网络教学平台的特点、优势及其与传统教学模式的不同, 瞻望了网络教学平台的巨大发展空间。

关键词:网络,眼科学,教学

参考文献

[1]彭鸿娟, 陈晓光, 杨俊, 等.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教学方法的优势互补研究[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5 7 (2) :154-156.

[2]彭荣梅, 齐虹.我国眼科学教育改革探析[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13, 33 (5) :690-692.

[3]王燕, 谢婷玉, 张萃丽, 等.PBL与LBL在眼科教学中的对比应用[J].中国高等教育, 2010 (3) :86-88.

[4]李璐, 丁剑锋.多种教学法在眼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探索[J].农垦医学, 2012, 3 (4) :376-377.

[5]刘朝晖, 徐清, 张博, 等.临床医学教育网络平台的研究与建设[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1, 10 (4) :178-179.

[6]朱震, 张世勤, 金桂兰.依托网络教学平台探索临床技能教学与网络教学结合的新模式[J].西北医学教育, 2013, 21 (3) :587-590.

[7]慕景强.PBL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现状研究[J].西北医学教育, 2004 (12) :170-173.

[8]吴晋晖, 赵世红, 潘东艳.眼科眼底病多媒体素材库的构建及初步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0 (1) :121-125.

[9]唐先玲, 刘平, 孙峻峰.基于网络的眼科PBL继续教育平台的构建[J].继续教育研究, 2010 (9) :159-161.

[10]沙翔垠, 彭娟.基于网络平台的PBL在眼科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12, 11 (6) :588-590.

关于眼科学见习教学的体会 篇3

关键词:眼科学;见习;医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1-0260-66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1.015

眼科学是具有较强的临床实践,其课程学习分成两个阶段:在校系统学习与毕业实习。其中系统学习是通过理论讲授与临床见习来实现。临床见习阶段为医学生走向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的条件。见习课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学生接触临床实践的最初点,也是从学生到医生转变的关键一步。临床见习为眼科理论与技能的获得创造了重要的条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眼科教学的目标停留在提高教学质量。眼科临床见习阶段主要是为了让学生通过临床获得感性认识,并将在课堂中掌握的理论知识付诸实践中进行验证与巩固,从而培养他们的临床实践能力。因为见习医生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要想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是眼科教学工作者需要担负的一个重要任务。文章主要针对眼科见习发表一下个人的看法。

一、充分认识见习的重要性

(一)见习以问题为主,采用PBL教学法

见习要以问题为中心,将学生作为主体,采用PBL教学法。眼科教学具有时间偏少与较多的教学内容等特点,多种病种的有关知识如临床表现、病因与病理等琐碎而复杂,导致学生在学习时,往往感到枯燥无味而又心生敬畏,为了让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掌握众多的眼科临床知识,采用PBL教学法是一种不错的选择。见习问题的提出要按照教材内容,选取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问方式。

一般情况下,带教教师需要精心备课,将将要讨论的资料,如病例与问题等事先分发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复习、搜集、归纳这方面的知识,发现并解答问题,方能有助于提升学生在课堂的踊跃发言。在课堂的安排上,教师针对讨论中的问题,要时刻掌握动向,及时给予学生诱导与激发。在教程的控制环节中,教师采用PBL教学法,要始终遵循循序渐进、重点突出与整体联系的原则。教师要精心设计,同时也要适时把握教学进度,创设一种充满生机的教学活动氛围,有序、有效顺利开展,将学生的才华全面展示出来,将书面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中,并让其根植于学生的头脑之中。教师围绕见习课,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强化素质教育。

(二)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教师要为人师表

医学生素质教育主要体现在:借助教育让医学生掌握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两个层面的知识,不仅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还具有深厚的人文科学修养,此外,还具有健康稳定的心理素质与高尚健全的道德水平,形成具有综合素质较高的现代医学生。教师要开展专题言讨会,专题讨论会是教学模式比较常见同时也很受欢迎的课外活动形式。教师要为学生开展知识竞赛与临床操作技能比赛。举行知识竞赛不仅是一种乐于接受的、活泼生动的形式,当教学持续了一段时间后,知识竞赛的开展将有助于学生复习以前所学的内容,及时摆脱学习困境。为了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实际工作能力,树立爱岗敬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医德风尚,教师要组织学生上街义诊,如眼外伤预防的宣传与爱眼日的宣传等。教师应安排教学查房。教师为人师表,富有情趣的授课与人格魅力等会对学生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是任何教具不能取代的。跟随教学查房主要是为了给学生示范临床病例的讨论,在初次接触后,应当如何进行临床思维。

二、重视医德教育

教师在校内开展对学生的理论教学。为了提高眼科学临床教学效果,通过对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眼科学兴趣,教学内容要与相关最新知识同步。针对高校医学生的医德医风教育主要使用的教育方法还是有关德育的课程。如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开设的必修课程 —— 《医学伦理学》等,多强调学生医德医风教育;教师借助教育改革后的手段,整合、序化课程内容,在教学中融入医疗卫生热点、医患关系与医疗道德规范等内容。教师要让学生获得校内与校外的实践体验。医学生医德医风教育融入实践教学是相当重要的。许多教师不明白如何开展医德医风教育的实践教学,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模拟教学,也就是让学生在讲台上前扮演医生、护士与患者,练习操作技能,让学生一边演练,一边验患者的痛苦与焦虑。教师要创造优良和谐的人才培养氛围,在无形中影响并陶冶医学生的情操,将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培养他们的优良医德。校园内设置的宣传栏灯箱与路牌等时刻提醒学生形成科学的医德观念。

三、结语

体现科学本质的科学教学 篇4

【摘要】:科学本质是科学素养的核心内涵之一,如何提升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已成为国际科学教育改革关注的焦点话题之一。伴随着科学本质的提出与研究,HPS得以提出与引以关注,并彰显于提升科学本质研究过程中。但是,尽管科学本质与HPS的提出有将近百年的历史,国内(大陆)学界对其关注与研究较少,表现为对如何提升学生科学本质系统研究的缺失,表现为对如何基于HPS视角提升科学本质理解研究的漠然。因此,本论文将研究聚焦于如何提升学生的科学本质理解之问题,通过追溯国际关于科学本质研究的脉络与方法,梳理了以HPS视角提升学生科学本质理解的研究路径与方法论基础。厘清了科学哲学与科学本质、科学史与科学本质、科学社会学与科学本质及HPS、STS、SSI与科学本质的关系,考察了各国科学教育课程标准(纲要、指引)与科学教材中呈现的科学本质与HPS,为本研究开展的可能性提供证据。继而系统地阐述了科学本质目标的表述、科学教学内容的HPS架构、科学本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科学教师利用其科学本质理解与科学本质学科教学知识实现科学本质概念的教学转换。本论文共分六章展开研究:第一章为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体现科学本质的科学教学——基于HPS的视角”这一课题的背景、意义与论文框架。第二章追溯了国际科学本质研究的历史,梳理了科学本质研究的四大方面,即科学本质内涵的界定与研究;促进科学本质理解的教学策略之研究;HPS促进学生科学本质理解之研究;学生科学本质理解之评价

与实证研究。阐释了HPS促进学生科学本质理解的研究状况,为当前国内(大陆)的相关研究提供启示与借鉴,从而明晰本研究的路径。第三章从科学史的典型主题与科学本质的特定要义两个层面阐述了科学史有助于科学本质理解。以科学哲学的历史发展映射了科学本质内涵的演变与发展,概括了科学哲学的核心问题及科学本质教学寓意。从科学社会学的视角探析了科学本质的内涵(特别是科学与社会的关系),指出了科学大战的根源在于科学观的差异。基于科学史的发展进路及应用于科学教育改革之反思,在梳理HPS与STS教育、SSI的关系中明晰科学本质理解的多维视角。第四章通过分析各国科学教育文件中的HPS与科学本质,借以第三届国际数学与科学教育调查分析结果与各学者对科学教材的HPS分析,阐述各国科学教材中的HPS与科学本质,为基于HPS视角的科学本质教学开展提供可能性支持。第五章主要涉及科学本质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基于对科学史与科学本质不同学段之需求分析,指出当前科学本质教学目标预设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具体的案例明确科学本质教学目标的显性表述与HPS分析。对于科学本质教学内容,提出从两方面进行HPS架构,可以是针对科学本质的特定要义(科学的相对性、科学定律与科学理论的区分),寻找教材中与其对应的主题内容提出架构;也可以是选择教材中某一主题(例如元素周期表与周期律),提出该主题的HPS架构,呈现科学本质要义。第六章主要涉及科学本质教学过程,分别从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两个层面阐述。结合具体实例,从理论基础、目标、实现条件、操作程序等提出了科学本质教学的“科学-探究”教学模式与基于实验辐射发展的教学模式。继而,提出了融入HPS开展科学本质教学的教学方法,包括历史个案研究方法(以单摆为例)、“历史-探究”方法(以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与光的折射为例)、类比方法(以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为例)。因而,第五章与第六章的论述构成了整个科学本质教学。有效科学本质教学的实现,离不开科学教师对科学本质概念的转化。科学教师的科学本质观与科学本质学科教学知识是完成这一转化的必要条件。因而,第七章基于学科教学知识(PCK)的几种典型观点,建构了科学本质学科教学知识,指出科学教师的科学本质观是关键部分之一,也是当前科学教师的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的缺失。继而基于HPS的方法,以“科学思想史”的教学与科学本质的明示进行了实践论证,一方面视为教师获取科学本质概念转化能力的有效途径,另一方面作为基于HPS视角促进科学本质理解的力证。结语基于对论文研究结果的总结,提出了研究过程中的不足,也是对本研究的反思与展望。【关键词】:科学本质HPS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科学教学学科教学知识科学本质学科教学知识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G301 【目录】:摘要6-8Abstract8-21第1章引论21-361.1问题的缘起21-301.1.1科学本质显性时代的到来21-231.1.2我国学生的科学技术观之比较与反思23-271.1.3HPS价值在国际科学本质教学研究中的彰

显27-301.2研究的问题、意义与创新30-321.2.1研究的问题301.2.2研究的意义30-321.2.3研究的创新321.3研究设计与论文架构32-341.4概念界定与假设34-36第2章HPS促进学生科学本质理解的研究路径与反思36-722.1科学本质内涵的界定与研究37-432.2促进科学本质理解的教学策略之研究43-502.3以HPS促进学生科学本质理解之研究50-622.3.1从科学史走向HPS50-512.3.2融入科学史对科学本质理解的价值体现51-532.3.3融入科学史于科学教学以促进科学本质理解的研究过程53-552.3.4融入科学史以促进科学本质理解的教学方法或模式55-592.3.5其人与其思想——HPS融入科学教学的代表人物59-612.3.6HPS研究组织的形成及运行61-622.4科学本质理解之评价研究62-672.5我国(大陆)科学本质研究67-722.5.1我国(大陆)科学本质研究现状67-702.5.2启示与借鉴70-72第3章理解科学本质的多维视角72-1323.1科学史与科学本质理解72-873.1.1能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及科学本质探析73-773.1.2光的本性之争及科学本质寓意77-813.1.3科学的主观性81-843.1.4科学定律与科学理论的区别84-873.2科学哲学与科学本质理解87-1053.2.1科学哲学的历史发展87-953.2.2科学哲学的核心问题(科学合理性、科学发现模式)及科学本质教学寓意95-1053.3科学社会学与科学本质105-1163.3.1科学社会学与科学史、科学哲学的关系105-1103.3.2从科学社会学的视角认识科学的社会本质110-1163.4科学本质的多维理解——兼谈HPS、STS与SSI的关系116-1323.4.1HPS与科学本质理解117-1223.4.2科学本质的多维理解——HPS、STS教育与SSI的关系认识122-132第4章科学教育中的科学本质与HPS132-1614.1科学教育标准中的科学本质与HPS133-1494.1.1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与2061计划中的科学本质与HPS134-1374.1.2英国国家课程标准中的科学本质与HPS137-1394.1.3澳大利CSFII与维多利亚科学核心学习标准中的科学本质与HPS139-1424.1.4台湾九年一贯”自然与生活科技”课程纲要中的科学本质与HPS142-1434.1.5香港科学教育领域中的科学本质与HPS分析143-1464.1.6大陆科学课程标准中的科学本质与HPS分析146-1494.2科学教材中的科学本质与HPS149-1614.2.1从第三届国际数学与科学研究(TIMSS)看教材中的科学本质与HPS151-1524.2.2国外学者们对科学教材中的科学本质与科学史的分析152-1564.2.3我国(大陆)科学教材中的科学本质与HPS分析156-161第5章科学本质教学内容161-1905.1科学本质教学目标的表述161-1725.1.1科学本质与科学史的不同需求161-1645.1.2当前科学本质教学目标预设中存在的问题164-1665.1.3科学本质教学目标表述——案例剖析166-1725.2科学本质教学中的HPS架构172-1905.2.1不同科学本质要义的HPS架构172-1805.2.2基于主题内容的HPS架构——以元素周期表与周期律为例180-190第6章科学本质教学过程190-2416.1科学本质教学模式190-2106.1.1”历史-探究”教学模式191-2036.1.2基于科学史实验发展的教学模式203-2106.2基于HPS的科学教学方法210-2416.2.1历史个案研究210-2236.2.2历史-探究方法223-2296.2.3以类比方法进行科学本质教学229-2386.2.4科学写作238-241第7章科学本质教学知识及其发展

241-2617.1科学本质学科教学知识

(PCKforNOS)241-2477.1.1学科教学知识241-2447.1.2科学本质学科教学知识244-2477.2科学教师的NOS及其提升之实证研究247-2617.2.1研究过程与方法247-2487.2.2数据与资料分析248-2597.2.3探讨与结论259-261第8章结论与反思261-2678.1研究的主要结论261-2648.1.1学生需要发展的科学本质的内涵与科学本质理解261-2628.1.2以HPS视角开展科学本质教学的可能性2628.1.3以HPS融入开展科学本质教学262-2638.1.4实现有效科学本质教学的必然因素——科学本质教学知识及教师的NOS理解与发展263-2648.2反思与展望264-267附录267-277附录1:ROSE项目中关于学生科学技术观的调查(中英文调查问卷)267-269附录2:2061计划中的科学本质相关图(科学探索中的证据与推理,科学调查)269-271附录3:科学教师的“科学本质观”前后测问卷271-274附录4: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参与)的课题及教学、科研成果274-277参考文献277-299后记299-300

托班科学活动:《科学》教学设计 篇5

设计意图:

本次活动素材来源于《2-3岁婴幼儿教养活动》发展期的一个小集体活动。“冰”对于托班的孩子来说是件“不可思议”的东西,触摸上去冰冰凉凉的、看上去透亮透亮的。而水变冰、冰变水的变化过程能激发孩子无穷的好奇心。在玩冰的游戏中,老师制作了有趣的冰蛋,大大小小、五颜六色,在观察和体验冰融化的过程中,孩子们神奇的感受水的三态变化,感知事物的因果关系。

活动目标:

在玩冰蛋游戏中,体验冰融化的过程,激发宝宝探索水的变化的兴趣。

重点:宝宝在玩冰蛋的游戏中,体验冰融化的过程。

难点:在游戏中激发宝宝大胆表达,探索水的变化的兴趣。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实录1:(见照片1)

在教室的一角的“小剧场”里,展示出各种蛋,供孩子们来认识和比较。有红壳的鸡蛋、白壳的鸭蛋、花纹壳的鹌鹑蛋。孩子们和这些熟悉的蛋会有什么有趣的故事呢?“这么多蛋呀!”“这是鸡蛋,我奶奶给我蒸蛋吃的。”佑佑对鸡蛋情有独钟,也感受到奶奶对她的爱。“咕噜噜、咕噜噜,瞧,蛋宝宝滚起来了。哈啊哈!”喜欢摆弄的涵涵惊呼起来,我走近介绍说:“这是鹌鹑蛋,小小的,很可爱。”“摸上去滑滑的。”他咧开小嘴笑着说。

实录2:(见照片2)

娃娃家添了一台新家电“冰箱”,这下孩子们忙坏了。喜欢装扮妈妈的悦悦把新鲜的蔬菜放进了冰箱;馋嘴的松松嚷着要冰酸奶;泽泽悄悄的告诉我,他知道可以冰冰欺凌和冰块。我和孩子们一起摆弄着这台新家电,聊着我们之间有趣的话题。“如果把凉水放进冰箱,冰一会儿,会发生什么呢?”“你吃过的冰块是什么感觉的?”……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聊开了。听见他们对“冰”很感兴趣,于是,我拿着事先准备好的材料(先将蛋抽空、洗净、擦干)和他们围坐在一起,制作“冰蛋”。轩轩喜欢让蛋宝宝的肚子里装上黄颜色的颜料水,并贴上凯蒂猫的图案作标记。丹丹则喜欢自己制作的绿色的冰蛋,并贴上小花贴纸。不一会儿,可爱的鹌鹑蛋们都被喂得饱饱的,五颜六色的,孩子们都爱不释手。在我的提醒下,将这些宝贝放进了冰箱,神秘的说:“让蛋宝宝在冰箱里睡觉,到了明天,让我们看看,他们都会变成什么?请你找到自己的蛋宝宝,来猜一猜、摸一摸,告诉大家。”……

环境准备:

布局:活动在“娃娃家的厨房”开展,老师和幼儿围坐在一起。和事先一起制作冰蛋一样的氛围,彼此熟悉,而且都可以看得见,便于互动交流。

材料:1.娃娃家的小冰箱里放置孩子们前一天制作的冰蛋。(见照片3)

2.反穿衣、桌布、毛巾、温水和透明的杯子。

活动过程:

一、认识冰蛋

重点提问:

1.昨天我们做的蛋宝宝,肚子里喝满了颜料水,在冰箱里睡觉,现在醒来了没有呀?不知道怎么样了?你来猜猜看?

2.为什么能变成冰(冰蛋)了呢?

3.哪只是你的`蛋宝宝?

4.它的肚子里有什么?请你摸摸,是什么感觉?

5.你的蛋宝宝变成冰蛋了吗?

小结:蛋壳里的水放在冰箱里,结成了冰,就变成了冰蛋。

(说明: 观察幼儿对冰有些什么前期经验?能否认出自己制作的冰蛋?是否关心和探究为何变成了冰蛋?)

二、玩冰蛋

重点提问:我好想看看里面有什么,怎么样才能打开冰蛋呢?

(一)剥冰蛋:一起敲蛋壳、剥出冰蛋。

(二)观察冰蛋:(在水杯里注入适量的温水)

1.让冰蛋在温水里游泳,看看冰蛋是不是越变越小了?(开始融化了)

2.冰蛋不见了(完全融化了),冰又变成了水。

小结:冰蛋到温水里游泳,游啊游,越来越小,不见了,最后冰又变成了水。

(说明:孩子是否知道蛋壳是很容易碎的?有否剥蛋的经验?)

活动延伸:如果再把杯子里五颜六色的水放进冰箱,让他们睡一觉,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呢?颜料水又会变成什么样呢?

(说明:对冰遇热后的现象的了解?会有些怎样的表现?)

活动评析:

一、活动开展时机成熟,突出重点,幼儿操作体验充分、真实。

从活动前期,老师和幼儿一起制作冰蛋,到本活动中,通过玩冰蛋,孩子们充分感受冰融化的过程。活动延伸环节,老师再次激发宝宝探究冰变水、水变冰的兴趣。使整个探索活动组织开展有序、有趣。孩子们在活动中真实的、充分的体验(触觉、视觉上)和感知。

二、生动、有趣、简洁的儿歌,激发幼儿开口、辅助操作体验。

眼科学教学大纲 篇6

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把加强科学教育摆在了突出位置,在看到科学课程的重要性的同时.只有中小学科学教师正确认识科学课程在学生终身发展和在社会中的作用、真正理解科学教育的内涵,才能从整个教育改革的制高点出发,理性地关注科学课的改革,立足于教学本位工作搞好科学课程教学。农村小学的科学教学是一个难点,但同时也亟待加强。

进入20世纪以后,科学对社会的推动作用较为明显,这不仅是由于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而且因为科学作为探索真理的活动,同时也在塑造人的品格影响人类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文化形态,思维模式及行为模式等等。

2006年2月国务院正式颁发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明确指出: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对于增强公民获取和运用科技知识的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实现全面发展,对于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人口的比例相当高,公民科学素质的城乡差距十分明显。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提高农村中小学科学教育的质量,是提高未来公民科学素质的奠基工程,对于小学科学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一项不可推卸的任务。

一、科学课程在农村开设现状

在农村由于缺乏科学文化知识,某些地方封建迷信盛行,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很多的损失,甚至有时还会导致一些意外事件发生。长期以来,大多数的基础教育普遍存在重升学轻素质的问题,导致科学课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调查中发现广大的农村的儿童对科学以及科学课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小学科学作为一门科学启蒙教育,它的价值是和语文、数学、外语等其他基础学科无法替代的,如果不重视农村地区的科学教育,就等于在扼杀农村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课题组展开了一系列调查,希望通过调查发现困难找出原因,提出有效建议。

1.科学课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与城市小学一样,大多数郊区、农村学校也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把科学课列在副科之列,因为不是主课,其地位自然明显低于语文、数学、外语等所谓的主科,许多地方都存在着对科学课的挤课、占课现象。2.师资力量薄弱。农村小学科学教师的师资状况很不容乐观。多数农村小学科学教师是兼职,几乎没有专业背景,这样的非学科专业背景直接影响课程的实施质量;学历层次普遍不高,多为中师,专科及专科以上学历较少,本科更少,这样更无法保证教师素质符合课程要求。

3.教学把握不当。首先,是教学内容方面,显得凌乱,深浅难易把握不够恰当。存在体系落后、不重视整体框架和结构的问题,有些书本知识严重老化,再加上不重视科学精神的培养,使学生既不能适应经济、科学和社会发展,也难以转向其它科学领域。

其次,在教学模式方面,不注意将书本知识与科学实践联系起来,忽视科学教育过程的复杂性,不通过科学研究进行学习。这样的科学教育,难以发展创造、直观、想象与怀疑的态度,难以在学生思想和态度的训练方面作出指导。

再次,在教学方法方面,教师采取的主要还是讲授法,“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念、学生记”的教学方式只能使学生机械地背科学、学科学。有时甚至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企图把更多的新的科学知识塞进学生的脑子里。很难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加强科学教育,并不是堆积知识,而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让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以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4.教育经费缺乏,教学资源跟不上、教学配套设施缺乏。这是包括城市小学在内的普遍

用心

爱心

专心

性问题。对于农村小学来说经费就更是一个突出问题了。由于经费的缺乏,会产生很多的连锁反应。

由于经费缺乏,教师少有参加教学研究和培训活动的机会。学校仅有的一点办公经费也只够给教师买粉笔和文具。由于经费问题,一般乡里的教研活动也很少开展,更没有资金也不可能去从事课题研究,教师学习的机会就更少,师资很难提高。

众所周知,农村的信息大多不够通畅,教学资源相对较少,学生查阅资料相当困难。有限的教学资源仅仅局限于教师、教科书和校内有限的图书资料。在所选用的教材中有很多查阅资料的活动但由于缺乏图书馆和网络,即使是教师查阅资料也不容易,更谈不上学生了,有时只好不了了之。

没有经费投人,教育设施奇缺当然难以适应和进行现代的科学教学。许多教室里基本的教学设施就是课桌和黑板,教室没有电源插座,就算有也是好多都是坏的,根本谈不上用电视进行录像教学,和网络、多媒体教学。更有甚者连弹簧秤、天平、温度计和试管这些最常用的、基本的实验仪器学校也没有配备。这让搞科学教学的教师感到非常困难,要不就花费大量时间自己去制作仪器和准备材料,如果没有精力和能力去做,就干脆带学生读课本,这样很多的科学教学就变成了一种“走过场”。

二、农村小学科学教学现状的思考

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提升科学课的学科地位

科学课在我国是2001年由自然课改过来的一门新课程,与原有的自然课相比无论是从内容上还是老师的授课方式上都完全发生了转变,各地教材不统一,课时不统一。这对我们教授科学的教师来说是一种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的严峻挑战,它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深刻理解科学学习的内涵,真正树立以学生发展中心的观念;需要教师具有良好的知识素养和完善的知识结构;需要教师具有引导和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形成积极学习态度的能力。要知道这门课程的学习与传统的学科学习是完全不一样的,过去的老师总是站在讲台上,老师讲的话就是权威就是答案。而科学课程的讲授就需要老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授课方式,学生要积极与教师配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老师要正确处理一滴水和一桶水的关系,这已经不是过去一滴水与一桶水的年代了,要知道现在老师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应该是一条河,这条河里的水随时都是流动着的,是新鲜的。所以老师要随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要有危机意识,真正意识自己的知识结构单一,能力有限,正视自己的不足,解放思想,转变教育观念。没有经验可以摸索;知识不够可以学习。在不断探索、不懈学习的过程中逐渐熟悉科学教育的流程与要求。通过自身的学习,掌握一定的科研能力来更好的指导学生的科学学习。

一门课程的学科地位,取决于它的学科性质。小学科学课程的学科性质在《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有明确的规定:“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以促进未来国民科学素养的全面提升,加强我国在科技竞争中的地位。”因此,加强科学课程改革,首先须在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上到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下到各小学校长及科任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加强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科学教育提高到关系国家兴衰、民族命运的高度来认识,不再把科学课当成副科。而要确保科学课的学科地位。

2.加强师资培训,提高科学课程教师专业水平

实施科学教育的关键在教师。长期以来的传统观念给语文、数学等所谓的主科教师在培训上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而给科学教师带来的却是“不平等”待遇。以致科学课没人愿上,没人会上。针对面前农村现任科学教师专业水平较低、学历不高和专业局限的状况,必须加强农村科学教师的师资培训。要把转变教师观念贯穿与培训的全过程,让教师从知识的传授

用心

爱心

专心

者、权威者,转变成学生学习的参与者、促进者、组织者、指导者,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转移到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要适应和满足科学教育的需要,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学校、教师培训机构必须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师的培训,提升教师的各种素养,提高教师的教学、指导能力。

3.因地因校制宜,提倡科学学习的多样化

科学课程是国家与学校合作管理的课程,国家主要对课程的地位、课时安排进行规定,而课程的开发必须由学校来完成。学校课程要符合科学课程的性质,也要符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应该具有可行性与实效性。在农村,各学校的办学规模二办学模式、办学条件、师资水平、生源水平与市级学校都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各个学校在开设科学课的过程中,应该坚持的原则是:一切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鼓励师生自己的特色实施该课程。不同学校和不同学生在科学学习上有各自的差异,所以在目标定位上可以各有侧重,在内容选择上也可有各自特点。农村学校尤其要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做到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因时制宜,充分挖掘现实生活中的学习资源。校内外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现实生活中都包含着科学问题和科学道理,这些都是丰富的教学素材。科学教师如果加以很好地利用,这对课程资源相对缺乏的郊区和农村地区是非常有用的。

4.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人,切实改进农村教学设备。

农村小学科学教学的不足主要由于教育经费缺乏造成,如果政府部门能够多向农村教育投人资金,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购置一些教学仪器和设备,帮助农村建立一些网络资源,那么农村在小学科学教学方面的一些困难就会得到有效缓解。

用心

爱心

眼科学教学大纲 篇7

关键词:眼科学,实验课,案例教学法,效果

眼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临床医学专业, 其涉及众多的医学概念和方法, 眼科学教学方法的革新在近年来层出不穷[1], 而眼科学实验课却鲜有介绍。案例教学法 (Case Study Based Learning, CBL) 是近年来国内外经常采用的临床教学方法, 可以有效地培养及提高现代医学生的能力, 是许多教师普遍推崇的教学方法。CBL是在教师的指导下, 根据教学目的, 组织学生对案例的阅读、查阅、思考、分析、讨论等一系列的活动, 教授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及原理, 加深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2], CBL已经广泛地在国内外的高等医学教育中应用[3]。根据目前我校眼视光学学生的现状和教师多年的教学经验, 结合现有教学条件和资源, 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 在实验课中应用了CBL, 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我校眼视光学90名学生作为观察对象, 其中男40名, 女50名, 年龄19~22岁。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45名。实验组中男22名, 女23名, 对照组中男18名, 女27名。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应用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法 (LBL) , 实验组应用CBL教学法, 实施地点为我校附属眼科医院实验室。

1.2.1 LBL教学法:

单纯应用课堂讲授的方法, 即教师在讲台上讲课, 学生在教室中听课, 配以临床上的图例进行讲解, 随即让学生在实验课中实施。

1.2.2 CBL教学法:

广泛收集国内外有学习思考价值的实验课资料, 选取有典型代表意义的各种临床相关疾病材料, 组织相关教师充分论证及筛选, 取其有精华和有深刻内涵的材料, 发现其中所隐含潜在的临床问题, 精心整编成适合眼科学实验课CBL的教学材料。以案例为导引, 让学生阅读、查阅、思考、分析、讨论, 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并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1.3 教学效果评价

设计针对LBL和CBL两种教学模式的学生问卷, 问卷内容包括加强团队协作、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参与意识、激发学习兴趣。在实验课程结束后进行调查, 分析学生对两种教学模式的认可程度。通过临床技能操作考试, 评价学生在临床实践过程中, 在疾病诊断、治疗中对于基础理论知识及基本概念的应用能力, 分析评价两种教学模式的远期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考试成绩, 采用t检验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成绩的差异,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分类变量资料采用χ2检验进行分析, P<0.01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考试成绩比较

实验组眼科学期末试卷考试平均成绩高于对照组,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在临床技能操作考试中实验组学生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两组学生对学习效果的应答比较

采用无记名方式, 共发放问卷90份, 收回90份, 回收率100%。两组学生在调查问卷中应答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尤其在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激发学习兴趣方面的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P<0.001) 。见表2。

3 讨论

LBL教学法是以教师在课堂上讲述为主, 学习的过程较为枯燥乏味, 教学效果欠佳[4], 而科学的教学方法强调以学生为主体, 能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1969年, 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首创“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 即“CBL”, 将其引入医学教学及学习领域范畴。目前, 该教学法已经在国外医学院校得到较为普遍的实施并显示出了良好的效果。近年来, 我国也有多个医学院校尝试和报道该教学方法, 但仍处于试验、探索阶段。CBL教学法也不同于传统的以教师教授为主的教学模式, 也不同于国际流行的PBL (Problem Based Learning) 教学法, 而是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PBL教学法虽然已经得到国际许多医学院校的认可[5], 培养学生文献检索、自主学习的意识、交流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及批判性思维等的能力[6], 但是其分小组讨论的方式不太符合中国学生多、资源紧张的现实情况, 在国内很难得以实施, 并有下列不足: (1) 课容量较小, 学生可能会将注意力集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而忽略了本身的学习目标; (2) PBL要求学生自己去探索, 在一个问题上要付出更多的时间, 有可能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3) PBL取消了教师全面系统的讲授, 不利于学生掌握完整的医学基本理论和概念; (4) PBL教学还会受到各种客观条件如学生多、教师少、教学设备如网络设备不足等的限制[7]。而CBL教学法既引进了PBL教学法中基于临床中遇到的疾病进行分析讨论的特点, 又有机的结合了传统体系教授原理及概念的教学方法。因此, CBL教学法是PBL教学法与传统教学的有机融合和优化组合, 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新型教学模式。

眼科学实验课CBL教学法是在高等医学教学中首次提出的新型眼科学教学模式, 是在医学教育中对这一模式的首次应用及探索。眼科学实验课CBL教学法是指以眼科典型案例入手, 结合临床和实际应用以启示性教学为主要方法建立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在学习过程中, 改变传统的枯燥乏味的理论教授方法, 以典型案例为切入点, 首先让学生对案例进行全面的讨论, 在对案例进行完全充分分析的前提下, 提出临床中遇到的问题, 然后再对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概念进行学习, 并在基础理论学习以后, 再次面对该疾病, 巩固对该疾病的认识以及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 在以后的临床实践中应用。笔者的研究结果显示, 实验组学生在临床实践中的表现明显优于对照组, 实验课笔试成绩也优于对照组。这说明CBL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分析, 分析出潜在的临床相关问题, 然后再结合该疾病进行综合讲述, 这样学生容易理解, 并且能进一步加深印象, 有利于学生加深记忆, 增强学生分析临床问题、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并且对于提高学生进入临床以后诊断疾病、分析病情的能力都将有极大的帮助。

笔者的研究结果显示, CBL教学模式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 更能激发出学生对眼科学的学习兴趣, 通过眼科学临床系列典型案例的教与学和实验课上的技能操作等众多结合形式, 使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后能较好地运用所学的相关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的结合, 建立并掌握相关疾病的科学分析思路和正确的诊断与处理方法。在我校附属眼科医院临床技能中心的实验室里有较多的眼科模型、眼科手术显微镜, 如带试教系统的裂隙灯显微镜和眼底镜等, 在案例的基础上能更好的教学, 而学生也更容易接受新知识。通过教学互动与训练, 努力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实践能力, 强化对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及诊断思路等的掌握与运用, 不断提高学生的整体能力, 使学生能较快的掌握知识。

在笔者的研究中, 尚有12.5%的学生对CBL教学法持不赞成态度, 具体分析来看, 主要是因为在实验课过程中, 学生人数较多, 典型病例较少, 并且为保证患者隐私, 不可能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裂隙灯下观察典型病例的体征, 只能在示教镜上看, 这与自身操作仪器有很大的差别。在以后的实验课实施中会增加典型病例的图片及增加仪器, 使学生能够弥补见习中的缺憾。

总之, 对于CBL教学法在眼科学教学中的探索和实践, 将极大地提高眼科学的教学效果, 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有力挑战。同时, 笔者的研究对于眼科学专业教学方法的改革能够奠定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1]常远.CBL教学法在眼科教学中的应用〔J〕.亚太教育, 2016, (3) :80.

[2]张家军, 靳玉乐.论案例教学的本质与特点〔J〕.中国教育学刊, 2004, 17 (1) :48-50.

[3]李晋军, 程光文.案例教学在外科临床教学中的探讨〔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7 (2) :95-96.

[4]Song G, Bian Z.Exploratory thoughts concerning educational reform with problem based learning in China〔J〕.Teach learn Med, 2005, 17 (4) :859-867.

[5]Parland M, Noble LM.Learning compared to traditional teaching in undergraduate psychiatry〔J〕.Med Educ, 2004, 38 (11) :859-867.

[6]孙怡, 艾育德, 陆蓓, 等.PBL教学在眼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3, 27 (3) :122.

CBL在眼科学教学中的应用评价 篇8

【摘 要】目的:研究眼科教学中应用评价案例教学法(CBL)的作用。方法:以某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的21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评价案例教学法进行眼科教学后,教学结束后,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案例教学法进行评价。结果:全部学生认为开展评价案例教学法是非常有必要的,85.2%的学生认为采用案例教学法有利于充分了解眼科临床的诊断思维;84.4%的学生认为案例教学法可以作为眼科教学的辅助教学模式;73.8%的学生认为案例教学法的课时应为5~7课。结论:案例教学法应用在眼科教学中是非常有必要的,大多数学生认为案例教学法应作为辅助教学。

【关键词】CBL 眼科教学 应用评价

在眼科医学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CBL),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而LBL是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本文将CBL、LBL教学法应用在眼科教学中,教学结束后,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而充分了解学生对采用不同教学方法的评价。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与方法

选取某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的2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并要求这些学生进行眼科教学。在教学中,理论教学25课时,见习课占13学时,除了典型的问题教学(LBL)和临床见习之外,其余课时均为CBL教学4课时。将21名学生分为4个小组,并在不同时间段接受眼科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全部学生都需要参与到教学中,当教师、学生提出问题后,应积极从课本中寻找答案。例如教师提供角膜溃疡、青光眼、眼球内异物等3个眼科临床病例资料,学生逐一进行分析讨论,采用渐进探索问题的学习方式,从陈述某个病例开始至体检。当学生遇到问题后,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帮助,然后再接着进行讨论。当每例病例讨论结束后,安排1名学生对该病例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

1.2 评价方法

课程结束后,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并由教研室将调查的问题设计为选择题,学生可以单选也可以多选,分析统计调查的结果,按照每项选择题每个选项的百分比来进行数据的描述。

2 结果

2.1 在眼科教学中实施CBL教学的必要性

通过对21名学生的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知全部的学生认为将CBL教学法应用在眼科教学中是非常有必要的,84.4%的学生认为仅仅只能作为眼科教学中的辅助教学方法,而只有15.6%的学生认为CBL教学可以完全替代典型的LBL教学法。

2.2 开展CBL教学的重要作用

94.8%的学生认为采用CBL教学法可以将课文中的前后章节的教学内容融会贯通在一起;57.8%的学生认为有利于对眼科疾病的了解;85.2%的学生认为采用CBL教学法有利于充分了解眼科临床的诊断思维;57.8%的学生认为CBL教学法有利于锻炼自身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42.3%的学生认为有助于了解眼科疾病的治疗和手术方式。

2.3 CBL教学课时安排

52.5%的学生认为安排CBL教学5课时最合适,5.4%的学生认为3课时最合适;5.4%的学生认为4课时最合适;15.7%的学生认为6课时最合适;21.1%的学生认为CBL教学法应多于6课时。但是,全部的学生都认为CBL教学法应用在眼科教学结束后是非常合理的。

2.4 应用CBL教学法存在的缺陷

5.4%的学生表示该教学法占用的时间太长,不比传统的LBL教学法;68.5%的学生表示不能深刻了解眼科疾病,也无法对眼科疾病检查的结果进行快速判断;15.9%的学生表示眼科疾病属于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学科,眼科病例太深奥,难以理解,在病例讨论中,无从下手。

2.5 CBL教学法与LBL教学法分析比较

在眼科教学中采用LBL教学法,提出问题,让学生自主学习和讨论,而教师完全不参与到讨论中,看LBL教学法是否达到的效果会更好。通过调查统计,10.6%的学生认为开展CBL教学法更好;68.5的学生认为采用LBL教学法更好,而有19.9%的学生认为CBL教学法与LBL教学法两者取得的效果都差不多,即CBL教学法不仅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外作业负担,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同时也给予学生更多参与讨论的机会。

3 讨论

CBL教学结束后,学生普遍认为将CBL教学法应用在眼科教学中是非常有必要的,其可以作为眼科教学的辅助教学;大多数同学赞同在教学结束后采用CBL教学法,占用5课时;CBL教学与LBL教学相比,大多数同学认为CBL教学取得的效果更好。

由于眼科是一门专业性强、独立性强的学科,在教学中,若只采用CBL教学法,学生将对眼科疾病知识认识较浅,也不能更深入了解眼科检查和手术治疗等方面的知识。由于学生知识的欠缺,即使利用LBL教学法进行眼科基础知识的讲解,当教学内容结束后,开展CBL教学都会很困难。因此,为了使眼科教学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应注重学生基础理论知识和常见眼科疾病的掌握,将CBL作为辅助教学,从常见的眼科疾病为出发点,要求学生以临床的思维模式来分析和思考疾病的诊断和手术治疗,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眼科疾病,也有利于学生对眼科疾病治疗和手术方式的了解,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临床病例分析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代晖.浅谈案例教学法在眼科学教学中的应用[J]. 医学信息,2010(04):860-861.

[2]董骋寰,薛龑,黄焱.多媒体案例教学在眼科学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医学教育,2014(06):479-480.

[3]曹国凡,薛劲松,姚进.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在眼科学课堂教学中的实验研究[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3):223-226.

上一篇:飞翔之梦作文下一篇:报考兰州大学硕士研究生考生考前必读